TWI624639B -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4639B
TWI624639B TW105126750A TW105126750A TWI624639B TW I624639 B TWI624639 B TW I624639B TW 105126750 A TW105126750 A TW 105126750A TW 105126750 A TW105126750 A TW 105126750A TW I624639 B TWI624639 B TW I6246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grille
cooling device
grill
cove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3407A (zh
Inventor
Koichi Dei
Shigeki Ochi
Yasushi Yamagata
Hiroaki Osawa
Hiroshi Bando
Akihiro Yoshinaga
Yoshihisa Yam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Heavy Ind Ltd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2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4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46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7/00Rotary-drum furnaces, i.e.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7B7/2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rotary-drum furnaces
    • F27B7/38Arrangements of cool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7/00Hydraulic cements
    • C04B7/36Manufacture of hydraulic cements in general
    • C04B7/43Heat treatment, e.g. precalcining, burning, melting; Cooling
    • C04B7/47Cooling ; Waste heat man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06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06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 F27D15/0213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comprising a cooling gr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06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 F27D15/0213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comprising a cooling grate
    • F27D15/022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comprising a cooling grate grat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3/00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 F28C3/10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at least being a fluent solid, e.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 F28C3/12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at least being a fluent solid, e.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th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and a gas, vapour, or liquid
    • F28C3/16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at least being a fluent solid, e.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th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a particulate material and a gas, vapour, or liquid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ming a bed, e.g. fluidised, on vibratory sie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能夠抑制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的偏差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冷卻格柵具有複數個支持板和複數個覆蓋構件。支持板以在其之間形成用於使冷卻空氣通過的縫隙的形式在搬運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並且在其上方載置有熟料層。又,支持板具有在整個縫隙中位於縫隙的搬運方向兩側的載置部,在載置部上載置有覆蓋構件。覆蓋構件具有傾斜部且截面形成為“V”字形,並且以使複數個間隔件介於傾斜部和載置部之間的形式載置於載置部,從上方覆蓋整個縫隙。又,複數個間隔件在正交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

Description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本發明涉及在搬運高溫的顆粒狀搬運物、例如顆粒狀水泥熟料的同時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水泥成套設備具備在對經過預熱、素燒以及燒結生成的高溫的水泥熟料進行冷卻的同時搬運的冷卻器,例如具有如專利文獻1的冷卻器。該冷卻器具有複數個冷卻格柵,並且將該冷卻格柵在縱方向上排列進行組裝。冷卻格柵具有複數個V字型材。V字型材鏡像對稱地配置且相互偏置而上下重疊,相鄰的V字型材的各腿部之間形成有中間空間(即,迷宮結構)。在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冷卻格柵上方載置有高溫水泥熟料,藉由使冷卻格柵運動以此可以搬運水泥熟料。又,向冷卻格柵的下側供給冷卻空氣,並且藉由迷宮結構向水泥熟料輸送冷卻空氣以此可以對水泥熟料進行冷卻。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7-515365號公報。
在如專利文獻1記載的冷卻器中,以如下形式設定迷宮結構的間隙等:相對于冷卻空氣通過形成於冷卻格柵上的熟料層時的通過壓力損失,使通過冷卻格柵的冷卻空氣中產生的通過壓力損失的比例達到既定比例。藉由像這樣進行設定,以此抑制冷卻空氣的偏流而使冷卻空氣的流量分佈接近均勻。然而,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冷卻器中,以使V字型材在上下方向上僅僅重疊的形式進行配置,因此由於錯位以及V字型材的變形等而迷宮結構的高度變得不均勻。因此,通過冷卻格柵的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根據冷卻空氣所通過的迷宮結構的位置而不同,冷卻空氣的流量分佈變得不均勻。於是,發生冷卻空氣的偏流,無法均勻地冷卻熟料層。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夠抑制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的偏差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
本發明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用於對高溫顆粒狀搬運物進行搬運的同時藉由冷卻空氣進行冷卻,具備:藉由在上表面堆積與前述顆粒狀搬運物相比溫度低的顆粒狀填埋物而形成固定層,透過前述固定層支持前述顆粒狀搬運物,並且以互相之間形成縫隙的形式在既定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的複數個支持構件,前述縫隙用於使透過前述固定層向前述顆粒狀搬運物供給的前述冷卻空氣通過;和從上方一個一個地覆蓋整個前述縫隙的複數個覆蓋構件;複數個前述支持構件的各個分別具有涵蓋前述縫隙整體位於前述縫隙的既定方向兩側且載置前述覆蓋構件的載置部;複數個前述覆蓋構件的各個具有其截面形成為向上方行進而前端變尖的傾斜部,並且以使間隔件介於前述傾斜部和前述載置部之間的狀態載置於前述載置部;在與既 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有複數個前述間隔件。
根據本發明,覆蓋構件形成為傾斜形狀,因此在進行安裝時將覆蓋構件以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上的狀態載置於載置部。透過此,可以抑制覆蓋構件配置於不期望的位置上,可以使間隔件牢固地介於覆蓋構件和載置部之間。藉由介入間隔件,以此可以使形成於覆蓋構件和載置部之間的間隙形成為大致一定的尺寸。複數個間隔件在正交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可以使穿過縫隙的冷卻空氣從間隔件之間排放。形成於覆蓋構件和載置部之間的間隙具有大致一定的尺寸,因此可以抑制從間隔件之間排放的冷卻空氣的壓力損失的偏差,其結果是可以抑制通過冷卻格柵的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在正交方向上的偏差。
也可以是在上述發明中,複數個前述支持構件的各個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凸緣部;前述載置部是前述凸緣部的上端;前述間隔件配置於前述覆蓋構件的前述傾斜部;前述覆蓋構件以使前述間隔件與前述載置部的上端緣抵接的形式載置於前述載置部。
根據上述結構,傾斜部內表面形成為與載置部的上端相比表面積大,因此將間隔件焊接在傾斜部的內表面,以此與焊接在載置部的情況相比更容易進行間隔件的安裝。
也可以是在上述發明中,前述既定方向是搬運前述顆粒狀搬運物的搬運方向。
根據上述結構,將載置部以及覆蓋構件以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形式進行配置,因此在隨著搬運顆粒狀物的移動而固定層試圖移動時,載置部以及覆蓋部抵擋固定層,從而可以抑制固定層的移動。
本發明的冷卻裝置是由複數個冷卻格柵列在前述正交方向上排列配置而成,前述冷卻格柵列由複數個上述任意一個前述冷卻格柵在前述既定方向上排列配置而成;複數個前述冷卻格柵相互隔著間隔在前述既定方向上排列配置,並且將相鄰的前述冷卻格柵中的前述支持構件的端部焊接在固定板上以此彼此連接。
根據上述結構,可以謀求每一個格柵的小型化,可以改善冷卻格柵的可搬運性。又,藉由將相鄰的支持構件的各端部焊接在固定板上以此使格柵相互固定,因此容易進行組裝。此外,在冷卻格柵彼此之間隔著間隔,以此可以擴大覆蓋構件彼此之間的間隔,在進行焊接時使焊接器具、例如焊接棒等容易靠近固定板,從而不損害組裝性。
根據本發明,可以抑制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的偏差。
1、1A‧‧‧冷卻格柵
2‧‧‧冷卻裝置
13‧‧‧冷卻格柵列
22、22A‧‧‧間隔件(spacer)
23、23A‧‧‧覆蓋構件
23a‧‧‧傾斜部
24‧‧‧中間支持板(支持構件)
24A‧‧‧支持板(支持構件)
24b‧‧‧凸緣部
25‧‧‧兩端用支持板(支持構件)
25b‧‧‧凸緣部
27、27A‧‧‧縫隙
28‧‧‧載置部
28A‧‧‧載置台
32‧‧‧固定板
35‧‧‧固定層
61‧‧‧槽
圖1是示出具備根據本發明的冷卻裝置的水泥成套設備結構的概略圖;圖2是示出圖1的冷卻裝置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使圖2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列的局部結構破斷並示出的放大立體圖;圖4是以卸下安裝板等的狀態示出圖3的冷卻格柵列的放大立體圖;圖5是於箭頭A的方向觀察圖4的冷卻格柵的側視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結構的一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7是於箭頭B的方向觀察圖6的冷卻格柵的側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以及第二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1A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1、1A的冷卻裝置2。另外,以下說明中使用的方向的概念是為了便於說明而使用,並非是用於將發明的結構的方向等限定在該方向上。又,以下說明的冷卻格柵1、1A只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形態。因此,本發明不限於實施形態,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可以增加、刪除、變更。
[第一實施形態]
<水泥成套設備>
水泥是經過如下步驟而生成:將含有石灰石、粘土、矽石以及鐵等的水泥原料進行粉碎的原料粉碎步驟;將粉碎的水泥原料進行燒結的燒結步驟;和作為最終步驟的最後加工步驟,這三個步驟在水泥成套設備(cement plant)中進行。在這三個步驟中的一個步驟的燒結步驟中,將粉碎的水泥原料進行燒結並冷卻,生成顆粒狀的水泥熟料。圖1所示的結構示出水泥成套設備的燒結設備3,是進行水泥製造中的燒結步驟的部分。燒結設備3對原料粉碎步驟中被粉碎的水泥原料進行預熱、素燒以及燒結,將燒結而變成高溫的顆粒狀水泥熟料進行冷卻。
對進行燒結步驟的部分進一步詳細說明,燒結設備3具備預熱器4,預熱器4由複數個旋風器(cyclone)5構成。旋風器5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而設置為多段式,並且將其中的排氣向上層的旋風器5吹起(參照圖1的虛線箭頭),從而將投入的水泥原料利用旋流進行分離,並且投入至 下段的旋風器5(參照圖1的實線箭頭)。位於最下段的上一段的旋風器5將水泥原料投入至素燒爐6。素燒爐6具有燃燒器,並且藉由由該燃燒器產生的熱和下述的排氣熱進行分離投入的水泥原料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即,素燒反應)。在素燒爐6中被促進素燒反應的水泥原料如下述那樣被導入至最下段的旋風器5中,進而該旋風器5內的水泥原料被供給至旋轉爐7。
該旋轉爐7形成為數十米以上的水準方向上較長的圓筒狀。旋轉爐7以從旋風器5側的入口至位於前端側的出口稍微向下傾斜的形式配置。因此,藉由使旋轉爐7以軸線為中心旋轉,以此將位於入口側的水泥原料向出口側搬運。又,在旋轉爐7的出口上設置有燃燒裝置8。燃燒裝置8形成高溫火焰,將水泥原料進行燒結。
又,燃燒裝置8向入口側噴射高溫燃燒氣體,從燃燒裝置8噴射的燃燒氣體在對水泥原料進行燒結的同時在旋轉爐7內向入口側流動。燃燒氣體作為高溫排氣從素燒爐6的下端處變成噴流而在素燒爐6內吹向上方(參照圖1的虛線箭頭),能夠將投入至素燒爐6內的水泥原料吹向上方。將水泥原料藉由該排氣以及燃燒器加熱即素燒至約900℃。又,被吹向上方的水泥原料與排氣一起流入最下段的旋風器5中,在這裡所流入的排氣和水泥原料被分離。分離的水泥原料供給至旋轉爐7,排氣吹向上一段的旋風器5。吹向上方的排氣在各旋風器5中與投入其中的水泥原料進行熱交換而對水泥原料進行加熱,並且再次與水泥原料分離。分離的排氣進一步上升至其上方的旋風器5而重複進行熱交換。然後,從最上段的旋風器5排出至大氣中。
在這樣構成的燒結設備3中,將水泥原料從最上段的旋風器5附近投入,在與排氣進行熱交換的同時充分進行預熱後下降至最下段的上一段的旋風器5,然後被投入至素燒爐6。在素燒爐6中,將水泥原料藉由燃燒器以及高溫氣體進行素燒,之後水泥原料導入至最下段的旋風器5並在這裡與排氣分離後供給至旋轉爐7。供給的水泥原料在旋轉爐7內燃燒的同時被搬運至出口側。像這樣經過預熱、素燒以及燒結後成型為水泥熟料。在旋轉爐7的出口設置有冷卻裝置2,從旋轉爐7的出口向冷卻裝置2排出成型的水泥熟料。
<冷卻裝置>
冷卻裝置2將從旋轉爐7排出的水泥熟料(高溫顆粒狀搬運物)向預先設定的搬運方向搬運的同時進行冷卻,在緊鄰旋轉爐7出口的下方配置有固定傾斜篦子(grate)11。固定傾斜篦子11從旋轉爐7的出口側向搬運方向朝下方傾斜,從旋轉爐7出口排出的顆粒狀的水泥熟料以在固定傾斜篦子11上滾動的形式沿著搬運方向滑落。在固定傾斜篦子11的搬運方向前端部上設置有複數個冷卻格柵列13,水泥熟料在複數個冷卻格柵列13上堆積而形成熟料層14。冷卻格柵列13是在搬運方向上延伸的結構體,並且以彼此相鄰的形式在與搬運方向正交的橫方向(以下稱為“正交方向”)上並列設置,在其上以覆蓋全部的複數個冷卻格柵列13的形式裝載有熟料層14(參照圖2的雙點劃線)。
像這樣構成的冷卻格柵列13具有未圖示的台車,能夠向搬運方向一側以及另一側移動,藉由使冷卻格柵列13的移動和冷卻格柵列13的停止重複進行,以此能夠搬運顆粒狀的水泥熟料。作為其具體的搬運方 法,例如具有在使正交方向上排列的全部的冷卻格柵列13前進後使不相鄰的冷卻格柵列13分多次後退的方法、將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橫杆設置於冷卻格柵列13的上部後,使該橫杆向搬運方向移動以此向搬運方向輸送熟料層14的方法等。另外,對於向搬運方向輸送熟料層14的結構以及方法,並不僅限於上述結構以及方法,只要是能夠向搬運方向輸送熟料層14的結構以及方法即可。這樣搬運的水泥熟料從冷卻格柵列13的前端落到下方,並且在冷卻格柵列13的前端的正下方配置有破碎機15。
破碎機15是用於將從冷卻格柵列13的前端掉落的水泥熟料進一步破碎成細小顆粒的裝置,例如是輥式破碎機。即,破碎機15由四個輥15a構成。四個輥15a繞著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旋轉軸旋轉,且相互以既定間隔在搬運方向上排列配置。在四個輥15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複數個齒,藉由使四個輥15a旋轉,以此對導入至輥15a之間的水泥熟料進行破碎。在本實施形態中破碎機15採用輥式破碎機,但是並非限定在這樣的結構,也可以採用錘式破碎機等的其他破碎機。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破碎機15對搬入至其中的水泥熟料進行破碎,並且使水泥熟料掉落到其下方。
在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冷卻裝置2中,藉由使冷卻格柵列13的移動和停止重複進行,以此使熟料層14在搬運方向上移動,從而引導至破碎機15。又,冷卻格柵列13形成為在搬運形成于其上方的熟料層14的同時進行冷卻的結構。以下參照圖3至圖5說明冷卻格柵列13的詳細結構。
冷卻格柵列13是從搬運方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條狀結構體,具有殼體17和連接格柵單元18。殼體17是上側開口的大致長方形的 箱體,並且在搬運方向上延伸。殼體17具有在搬運方向上延伸且在正交方向上相向的一對側壁17a、17a,並且以在一對側壁17a、17a之間嵌入連接格柵單元18的形式配置。連接格柵單元18在俯視時形成為與殼體17的上側開口大致相同的形狀,並且以在俯視時覆蓋殼體17的上側開口的形式嵌入於殼體17內。在像這樣配置的連接格柵單元18的上方堆積水泥熟料而形成有熟料層14,連接格柵單元18支持所形成的熟料層14。
又,連接格柵單元18從殼體17的底面17b向上方離開且安裝於一對側壁17a、17a。透過此,在連接格柵單元18的下側形成有下方空間20,該下方空間的上側被連接格柵單元18覆蓋。又,在殼體17的底面17b上形成有開口槽17c,開口槽17c與冷卻空氣供給單元19連接。冷卻空氣供給單元19藉由開口槽17c向下方空間20供給冷卻空氣。在連接格柵單元18中形成有下述的複數個冷卻通路30,下方空間20的冷卻空氣通過複數個冷卻通路30被排放至熟料層14。透過此,對熟料層14進行冷卻。以下,關於連接格柵單元18的結構,參照圖3以及圖4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4所示,連接格柵單元18具有複數個冷卻格柵1。複數個冷卻格柵1的各個是將後述的中間支持板24以及兩端用支持板25進行連接而單元化的格柵,具有支持體21、複數個間隔件22(參照圖5)、和複數個覆蓋構件23。支持體21包括複數個中間支持板24、兩個兩端用支持板25和一對安裝板26、26。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持體21包括四個中間支持板24。
作為支持構件中的一個的中間支持板24是如圖5所示截面大致為隧道形的槽型鋼。即,中間支持板24具有連接板部24a和一對凸緣 部24b、24b。連接板部24a是在正交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視時大致為條狀的平板部分。在連接板部24a的搬運方向兩端部上,將一對凸緣部24b、24b分別以在搬運方向上相向的形式進行設置。一對凸緣部24b、24b的各個從連接板部24a的各端部向上方延伸,並且其上端形成為大致同一水平面。
又,作為支持構件1的兩端用支持板25是大致截面L字狀的角鋼,並且具有連接板部25a和凸緣部25b。連接板部25a在正交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視時形成為大致條狀且板狀,在連接板部25a的一端部設置有凸緣部25b。凸緣部25b從連接板部25a的一端部向上方延伸,並且具有與中間支持板24的連接板部24a大致相同的高度。
像這樣構成的複數個支持板24、25相互隔著間隙在搬運方向上排列,兩端用支持板25以分別位於支持體21的搬運方向一端側以及另一端側的形式進行配置。透過此,以四個中間支持板24位於兩個兩端用支持板25之間的形式進行配置。又,各中間支持板24以其開口朝向上方且相鄰的中間支持板24的凸緣部24b相向的形式進行配置,兩端用支持板25的各個也以如下形式進行配置:凸緣部25b與相鄰的中間用支持板24的凸緣部24b相向。像這樣,六個支持板24、25使凸緣部24b、25b相向且隔著間隔配置,並且在該狀態下以架設於一對安裝板26、26的形式進行安裝。
一對安裝板26、26是在搬運方向上延伸且在側視時條狀的板,一對安裝板26、26在正交方向上相向且隔著間隔配置。在一對安裝板26、26之間排列配置有複數個支持板24、25,將複數個支持板24、25以架設於一對安裝板26、26的形式進行安裝。即,將複數個支持板24、25各自的正交方向兩端部焊接在一對安裝板26、26的相向的相向面26a、26a上而 固定於一對安裝板26、26。
在像這樣構成的支持體21中,在相向的凸緣部24b、24b之間以及凸緣部24b、25b之間隔著間隙,藉由該間隙形成縫隙27。換而言之,凸緣部24b、25b以夾持縫隙27的形式位於縫隙27的搬運方向兩側。像這樣形成縫隙27的凸緣部24b、25b,由它們的上端構成載置部28,並且在各載置部28上載置有覆蓋縫隙27的覆蓋構件23。
覆蓋構件23形成為在俯視時在正交方向上具有較長尺寸的矩形形狀,並且在正交方向上具有與支持板24、25大致相同的長度。又,覆蓋構件23具有垂直於正交方向的截面向上方前端部變尖的傾斜部23a。在本實施形態中,覆蓋構件23是如圖5所示的截面為大致倒“V”字形的角鋼。另外,覆蓋構件23的截面形狀不限於如上所述的截面為大致倒“V”字形,也可以是截面為梯形形狀。覆蓋構件23將傾斜部23a的內周面23b、23b朝向下方進行配置,並且使兩個內周面23b、23b以隨著向上方行進而間隔變窄的形式傾斜。在該兩個內周面23b、23b上安裝有複數個間隔件22。
複數個間隔件22的各個是大致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並且形成為具有預先設定的厚度的結構。複數個間隔件22沿著正交方向排成一列地配置於覆蓋構件23的傾斜部23a的各內周面23b、23b,並且在將覆蓋構件23配置於縫隙27的上方時與載置部28抵接。進一步詳細而言,各間隔件22在將覆蓋構件23配置於縫隙27的上方時,與作為凸緣部24b(或凸緣部25b)的上端且與縫隙27較遠的一側的角部28a抵接。透過此,複數個間隔件22介於覆蓋構件23和載置部28之間,從而覆蓋構件23隔著縫隙27載置於載置部28。
像這樣載置的覆蓋構件23以其棱線部分在俯視時與縫隙27重疊的形式配置。像這樣配置的覆蓋構件23具有與一對安裝板26、26的間隔大致相同的正交方向長度,並且覆蓋構件23的正交方向兩端各自被焊接固定在各相向面26a、26a上。即,覆蓋構件23以架設於一對安裝板26、26的形式進行設置,並且覆蓋構件23從上方覆蓋整個縫隙27。透過此,在縫隙27的上方形成有由覆蓋構件23和載置部28包圍且截面為大致三角形狀的內部空間23d。
又,複數個間隔件22的各個以能夠在一個內周面23b內配置複數個間隔件22的形式形成為較短尺寸,且在正交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各內周面23b上設置有三個間隔件22,各間隔件22配置在正交方向左右兩側和中間部分。透過此,在三個間隔件22的正交方向左右兩側分別形成有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長條開口29。各開口29的高度由介於覆蓋構件23的傾斜部23a和角部28a之間的間隔件22的厚度限定。即,各開口29的高度具有大致一定的尺寸(具體而言,與間隔件22的厚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具有這樣的形狀的複數個開口29藉由內部空間23d與縫隙27連接,並且與內部空間23d和縫隙27一起構成冷卻通路30。
在像這樣構成的冷卻格柵1中,一對安裝板26、26的搬運方向端部與兩端用支持板25、25相比向搬運方向突出。複數個冷卻格柵1以使一對安裝板26、26的搬運方向端部相互對接的形式在搬運方向上排列。如此一來,在相鄰的兩端用支持板25、25之間形成有間隙31。以覆蓋該間隙31的形式在相鄰的兩端用支持板25、25的連接板部25a的另一端部相互之間架設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在正交方向上具有與兩端用支持板25 大致相同的長度,並且在俯視時形成為大致條狀。固定板32的搬運方向兩端部分別焊接在各連接板部25a的另一端部上。透過此,相鄰的兩端用支持板25、25藉由固定板32相連接,即、冷卻格柵1藉由固定板32連接。像這樣藉由使冷卻格柵1相連接而使複數個冷卻格柵1連續,以此構成連接格柵單元18。又,固定板32以介於一對安裝板26、26之間的形式配置,並且正交方向兩端部分別焊接在一對安裝板26、26的各個上。透過此,藉由固定板32覆蓋整個間隙31而防止來自於間隙31的冷卻空氣的洩露。
在像這樣構成的連接格柵單元18中,在左右兩側形成有相互連接而構成的安裝板26的列,各列被焊接在一對側壁17a、17a上。透過此,將連接格柵單元18以如上前述架設於殼體17的一對側壁17a、17a的形式進行安裝。像這樣使連接格柵單元18安裝於殼體17,以此構成冷卻格柵列13。
冷卻裝置2具備複數個像這樣構成的冷卻格柵列13,複數個冷卻格柵列13如圖3所示以相互不接觸的程度隔著間隙33在正交方向上排列。又,在相鄰的兩個冷卻格柵列13中,在相鄰的側壁17a、17a上以避免水泥熟料進入間隙33內的形式設置有未圖示的蓋體。蓋體覆蓋相鄰的側壁17a、17a的上端部,並且在能夠使相鄰的冷卻格柵列13進行相對移動的同時防止水泥熟料進入它們之間的間隙33內。
在像這樣構成的冷卻裝置2如上前述在正交方向上排列的複數個冷卻格柵列13上(即,支持板24、25的上方)形成有熟料層14。熟料層14具有形成於冷卻格柵列13上的固定層35以及活動層36。固定層35是由與顆粒狀搬運物的水泥熟料(以下稱為“搬運熟料”)相比低溫的 水泥熟料(低溫的顆粒狀填埋物)在冷卻格柵列13上堆積而形成。活動層36,在該固定層35上堆積高溫搬運熟料以此形成於固定層35上。因此,冷卻格柵列13(支持板24、25)藉由固定層35支持高溫的搬運熟料,並且藉由固定層35保護冷卻格柵列13(支持板24、25)以免受到高溫搬運熟料的影響。又,為了保持冷卻格柵列13上的固定層35並抑制其運動,冷卻裝置2具備複數個隔離板41。
隔離板41是在從搬運方向一側正面觀察時形成為大致梯形形狀的板狀構件,複數個隔離板41在冷卻格柵列13中以既定間距配置。更詳細而言,隔離板41在將冷卻格柵1相連接的各固定板32上以向上方延伸的形式豎立設置,並且複數個隔離板41以與冷卻格柵1搬運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的間距配置在冷卻格柵列13上。所有的隔離板41的上端位於同等高度。
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冷卻裝置2在固定傾斜篦子11上接收從旋轉爐7排出的顆粒狀的水泥熟料並使其滾落至冷卻格柵列13側。然後,使水泥熟料堆積在冷卻格柵列13上,在冷卻格柵列13上形成熟料層14,將該熟料層14藉由如上述方法向搬運方向搬運。在搬運中,冷卻空氣供給單元19(風扇)可進行工作,使冷卻空氣通過開口槽17c從冷卻空氣供給單元19供給至下方空間20。下方空間20的冷卻空氣通過複數個冷卻通路30從各開口29排放至外側。排放的冷卻空氣在產生壓力損失的同時通過固定層35的水泥熟料之間並上升,到達活動層36。冷卻空氣與高溫的搬運熟料進行熱交換而對其進行冷卻的同時通過其之間,並且從活動層36向上方排出。排出至上方的空氣與搬運熟料進行熱交換而變成高溫,其一部 分從冷卻裝置2排出而直接導入至爐7中,或者通過排出管51導入至素燒爐6中。像這樣在冷卻裝置2中,藉由冷卻格柵1對熟料層14的搬運熟料進行冷卻的同時進行搬運,並且繼續冷卻直至搬運熟料達到比大氣溫度高出數十度的溫度為止。
在具有這樣的功能的冷卻裝置2的冷卻格柵1中,覆蓋構件23的傾斜部23a通過間隔件22載置於載置部28。因此,在將覆蓋構件23安裝於載置部28上時,可以藉由傾斜部23a的楔效果,將覆蓋構件23以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的狀態載置於載置部28。透過此,可以防止覆蓋構件23配置在不期望的位置上,可以使間隔件22牢固地夾在覆蓋構件23和載置部28之間。又,藉由夾入間隔件,可以使形成於覆蓋構件23和載置部28之間的複數個開口29的高度形成為大致一定的尺寸(即,與間隔件22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可以抑制複數個開口29的高度的偏差。藉由抑制複數個開口29的高度的偏差並適當地設定間隔件22的間隔,以此可以將通過冷卻通路30時的壓力損失、即、通過壓力損失以高精度進行設定。透過此,可以抑制通過冷卻格柵1的冷卻空氣、更詳細而言是通過冷卻通路30的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在正交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可以將具有適當的通過壓力損失的冷卻空氣供給至固定層35,可以抑制活動層36的層高差異或構成活動層36的搬運熟料粒徑分佈的不平衡等而導致的空氣偏流。如此一來,可以對活動層36的搬運熟料均勻地進行冷卻。
又,在冷卻格柵1中,間隔件22焊接在傾斜部23a上。傾斜部23a的表面積大於支持板24、25的凸緣部24b、25b的上端的表面積。因此,將間隔件22焊接在傾斜部23a的內周面23b相比於焊接在凸緣部 24b、25b的上端的情況,容易進行焊接,可以改善冷卻格柵1的組裝性。又,在冷卻格柵1中,在向上方延伸的凸緣部24b、25b上載置向下方展開的傾斜部23a,並且位於凸緣部24b、25b的外側且形成於傾斜部23a的下側的空間37形成為向開口29變窄的楔形。透過此,即便向開口29移動的力作用於填埋在傾斜部23a下側的空間37內的顆粒狀物、即低溫水泥熟料,也因楔形狀而壓力向與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用,因此抑制顆粒狀物的移動。從而,可以抑制粒徑相對較小的顆粒狀物即低溫水泥熟料由開口29進入下方空間20。
又,在冷卻格柵1中,複數個支持板24、25在搬運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透過此,使縫隙27以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形式配置,形成該縫隙27的凸緣部24b、25b以及覆蓋整個縫隙27的覆蓋構件23也以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形式配置。如此一來,在冷卻格柵1上,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分在搬運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並且構成固定層35的低溫的水泥熟料抵擋在突起部分。如此一來,可以抑制固定層35的低溫水泥熟料在搬運方向上移動。透過此,可以將固定層35保持在冷卻格柵1上,可以維持由固定層35實現的冷卻格柵1的保護功能。
又,冷卻格柵列13是將單元化的冷卻格柵1進行連接而構成,因此可以謀求每一個冷卻格柵1的小型化,可以改善冷卻格柵1的可搬運性。透過此,可以容易製造冷卻裝置2。又,藉由將相鄰的兩端用支持板25的連接板部25a另一端部分別焊接在固定板32上,以此使冷卻格柵1相互固定,因此容易組裝。此外,冷卻格柵1之間隔著間隔,從而可以擴大夾著間隙31相鄰的覆蓋構件23之間的間隔。透過此,在焊接時使焊接器 具、例如焊接棒等容易靠近固定板32,不損害組裝性。又,在將隔離板41焊接在固定板32時也容易使焊接器具靠近隔離板41的下端,可以容易進行隔離板41的焊接。
像這樣焊接的隔離板41埋設於固定層35內,抑制構成固定層35的低溫水泥熟料的移動。透過此,可以防止位於熟料層14上部的搬運熟料帶走低溫水泥熟料而固定層35層厚減小,從而可以維持由固定層35實現的冷卻格柵列13的保護功能。又,所有的隔離板41的上端位於同等高度且隔離板41以既定間距配置,因此可以使形成於冷卻格柵列13上的固定層35的高度(即,離殼體17底面17b的高度)變得均勻,從而可以使固定層35中的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變得一致。冷卻裝置2的通過壓力損失由冷卻格柵1的通過壓力損失和固定層35的通過壓力損失的組合所決定。因此,藉由使固定層35中的冷卻空氣的通過壓力損失變得一致,且將冷卻格柵1的通過壓力損失適當地進行設定,以此可以將冷卻裝置2的通過壓力損失適當地進行設定。透過此,可以抑制活動層36的層高差異或構成活動層36的搬運熟料粒徑分佈的不平衡等而導致的空氣偏流,可以對活動層36的搬運熟料均勻地進行冷卻。
[第二實施形態]
第二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A構成冷卻裝置2所具備的冷卻格柵列13A,冷卻格柵1A的結構與第一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的結構類似。以下,對於第二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A的結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的不同點等,而對於相同的結構標以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圖示以及說明。
如圖6以及圖7所示,冷卻格柵1A是連接下述的複數個支持板24A而單元化的格柵,具有支持體21A、複數個間隔件22A、載置台28A和複數個覆蓋構件23A。支持體21A包括複數個支持板24A和一對安裝板26、26。作為支持構件的支持板24A是在正交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視時條狀的平板。複數個支持板24A在搬運方向上相互隔著間隔排列配置,其正交方向兩端部焊接固定在各安裝板26、26的相向面26a上。在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支持體21A上,在相鄰的支持板24A之間分別形成有槽61,並且以從上方分別覆蓋各槽61的形式配置有複數個載置台28A。
載置台28A是在正交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視時條狀的板狀構件,並且是與正交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為大致倒“V”字形的角鋼。載置台28A形成為其搬運方向長度比對應的槽61稍微長的結構,並且各端部分別載置並焊接在相鄰的支持板24A的相鄰端部上。即,載置台28A以架設在相鄰的支持板24A上的形式設置。又,載置台28A從一側安裝板26延伸至另一側安裝板26,載置台28A的正交方向兩端部分別焊接固定在一對安裝板26、26上。透過此,整個槽61被載置台28A覆蓋。在這樣配置的載置台28A的棱線部分上隔著間隔形成有複數個縫隙27A。
縫隙27A是在正交方向上延伸的槽,例如藉由切除載置台28A的棱線部分而形成。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載置台28A上,兩個縫隙27A在正交方向上排列配置。像這樣形成的縫隙27A以在俯視時與相鄰的兩個支持板24A之間、即槽61重疊的形式配置,在載置台28A上以覆蓋縫隙27A的形式載置有覆蓋構件23A。
覆蓋構件23A具有除了是否有縫隙27A以外均與載置台28A 類似的形狀。即,覆蓋構件23A是在正交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視時條狀的板狀構件,並且是與正交方向垂直的截面為倒“V”字形的角鋼。在覆蓋構件23A的內周面23b的兩端部上藉由焊接等固定有複數個間隔件22A。複數個間隔件22A在內周面23b的各端部隔著間隔排成一列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個間隔件22A配置在內周面23b的各端部的正交方向左右兩側和中間部分。複數個間隔件22A以分別介於覆蓋構件23A和載置台28A之間的形式配置。透過此,覆蓋構件23A和載置台28A之間的間隙62由間隔件22A的厚度限定。又,在各間隔件22A之間形成有開口29A。覆蓋構件23A和載置台28A之間的間隙由間隔件22A的厚度限定,以此形成為各開口29A的高度大致一定的尺寸。各開口29A藉由覆蓋構件23A和載置台28A之間的間隙62與縫隙27A連接,進一步藉由縫隙27A、載置台28A的內部空間28b以及槽61與位於冷卻格柵1A下側的下方空間20連接。開口29A與覆蓋構件23A和載置台28A之間的間隙62、縫隙27A、內部空間28b以及槽61一起構成冷卻通路30A,使下方空間20的冷卻空氣藉由冷卻通路30A被排放。
這樣的結構的冷卻格柵1A是,例如四個支持板24A通超載置台28A連接以此單元化而形成。又,在位於冷卻格柵1A的搬運方向兩端側的支持板24A上,在位於外側的端部上未設置有載置台28A,複數個冷卻格柵1A以使其端部相向且使一對安裝板26、26對接的形式在搬運方向上隔著間隔排列。在相向的兩個端部上,與第一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相同地架設有固定板32,透過此相鄰的冷卻格柵1A藉由固定板32連接。像這樣,將複數個冷卻格柵1A進行連接以此形成在搬運方向上延伸的連接格 柵單元18A,並且將連接格柵單元18A安裝於殼體17以此形成冷卻格柵列13A。
形成為這樣的結構的冷卻格柵1A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1A的冷卻裝置2發揮與第一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以及冷卻裝置2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實施形態>
在第一實施形態以及第二實施形態的冷卻格柵1、1A中,覆蓋構件23、23A由倒“V”字形的角鋼構成,但是無需一定是倒“V”字型,也可以是梯形或平板等。又,間隔件22焊接安裝於覆蓋構件23,也可以藉由焊接等安裝於載置部28的上端,並不限定其位置。又,對於構成冷卻格柵1、1A的支持板24、25、24A的數量和長度等,又,對於構成連接格柵單元18、18A的冷卻格柵1、1A的數量和長度等,只是舉出一個示例,也可以是任意的個數。此外,在冷卻格柵1中,由兩個凸緣部24b、25b構成載置部28,但是無需一定由兩個構成載置部28,可以僅由任意一個構成載置部28。

Claims (4)

  1. 一種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用於對高溫顆粒狀搬運物進行搬運的同時藉由冷卻空氣進行冷卻,具備:藉由在上表面堆積與前述顆粒狀搬運物相比溫度低的顆粒狀填埋物而形成固定層,透過前述固定層支持前述顆粒狀搬運物,並且以互相之間形成縫隙的形式在既定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的複數個支持構件,前述縫隙用於使透過前述固定層向前述顆粒狀搬運物供給的前述冷卻空氣通過;和從上方一個一個地覆蓋整個前述縫隙的複數個覆蓋構件;複數個前述複數個支持構件的各個分別具有載置部;該等載置部涵蓋前述縫隙整體位於前述縫隙的既定方向兩側,且載置前述覆蓋構件;複數個前述覆蓋構件的各個具有其截面形成為向上方行進而前端變尖的傾斜部,並且以使間隔件介於前述傾斜部和前述載置部之間的狀態載置於前述載置部;在與既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隔著間隔配置有複數個前述間隔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其中,複數個前述支持構件的各個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凸緣部;前述載置部是前述凸緣部的上端;前述間隔件配置於前述覆蓋構件的前述傾斜部;前述覆蓋構件以使前述間隔件與前述載置部的上端緣抵接的形式載置於前述載置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其中,前述既定方向是搬運前述顆粒狀搬運物的搬運方向。
  4. 一種冷卻裝置,由複數個冷卻格柵列排列配置而成,前述冷卻格柵列由複數個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意一項記載的前述冷卻格柵在前述既定方向上排列配置而成;前述複數個冷卻格柵列排列配置於前述正交方向上;複數個前述冷卻格柵相互隔著間隔在前述既定方向上排列配置,並且將相鄰的前述冷卻格柵中的前述支持構件的端部焊接在固定板上以此彼此連接。
TW105126750A 2015-08-31 2016-08-22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TWI624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5860.8A CN106482526B (zh) 2015-08-31 2015-08-31 冷却装置的冷却格栅以及具备该冷却格栅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407A TW201723407A (zh) 2017-07-01
TWI624639B true TWI624639B (zh) 2018-05-21

Family

ID=5818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750A TWI624639B (zh) 2015-08-31 2016-08-22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345879B1 (zh)
JP (1) JP6847038B2 (zh)
CN (1) CN106482526B (zh)
DK (1) DK3345879T3 (zh)
MY (1) MY193860A (zh)
TW (1) TWI624639B (zh)
WO (1) WO2017038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7135B (zh) * 2017-11-10 2023-09-08 胡锡文 水泥熟料逆流低阻冷却机
CN109323595B (zh) * 2018-11-02 2023-11-14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 篦式冷却机及其安装工艺
CN111981858B (zh) * 2020-08-28 2022-01-28 费县沂州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及冷却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9298A1 (en) * 2004-05-07 2007-11-08 Christian Splinter Bulk-Material Cooler for Cooling Hot Material to be Cooled
US20100170103A1 (en) * 2006-08-10 2010-07-08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Cooler for bulk material having a sealing device between adjoining conveying planks
TW201343604A (zh) * 2011-12-26 2013-11-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冷卻單元及具備其之冷卻器裝置
CN103998390A (zh) * 2011-12-26 2014-08-20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器装置的密封结构以及具备该密封结构的冷却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30207U1 (de) * 1983-10-20 1986-02-27 Adolf A. Fleischmann Inh. Werner Fleischmann, 6000 Frankfurt Trennwehr für Kühlerkanal
DK169217B1 (da) * 1992-10-06 1994-09-12 Smidth & Co As F L Ristelement til en ristbund, f.eks. i en klinkerkøler
JPH09169552A (ja) * 1995-12-20 1997-06-30 Babcock Hitachi Kk グレートプレート及び該グレートプレートを備えた焼塊冷却装置
JP2001019502A (ja) * 1999-06-29 2001-01-23 Babcock Hitachi Kk 焼塊冷却装置及び該装置用部品
JP3881536B2 (ja) * 2001-08-27 2007-02-14 株式会社タクマ 階段式ストーカ
CN201834860U (zh) * 2010-09-09 2011-05-1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行进式水泥熟料篦冷机的篦板
CN205090810U (zh) * 2015-08-31 2016-03-1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的冷却格栅以及具备该冷却格栅的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9298A1 (en) * 2004-05-07 2007-11-08 Christian Splinter Bulk-Material Cooler for Cooling Hot Material to be Cooled
US20100170103A1 (en) * 2006-08-10 2010-07-08 Claudius Peters Technologies Gmbh Cooler for bulk material having a sealing device between adjoining conveying planks
TW201343604A (zh) * 2011-12-26 2013-11-0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冷卻單元及具備其之冷卻器裝置
CN103998390A (zh) * 2011-12-26 2014-08-20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器装置的密封结构以及具备该密封结构的冷却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407A (zh) 2017-07-01
DK3345879T3 (da) 2020-06-08
CN106482526A (zh) 2017-03-08
WO2017038050A1 (ja) 2017-03-09
MY193860A (en) 2022-10-29
EP3345879A4 (en) 2019-01-23
JPWO2017038050A1 (ja) 2018-06-14
EP3345879A1 (en) 2018-07-11
JP6847038B2 (ja) 2021-03-24
CN106482526B (zh) 2019-07-26
EP3345879B1 (en)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4639B (zh) 冷卻裝置的冷卻格柵以及具備該冷卻格柵的冷卻裝置
UA109725C2 (uk) Пристрій і спосіб для термічної обробки грудкового або агломерова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TWI468369B (zh) A seal structure of the cooler device and a cooler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cooler device
JP5977515B2 (ja) 冷却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クーラ装置
CN205090810U (zh) 冷却装置的冷却格栅以及具备该冷却格栅的冷却装置
JP5648808B2 (ja) 焼結機
CN113167532A (zh) 在窑炉出口处包括保护段的窑炉
CN207556289U (zh) 水泥熟料逆流低阻冷却机
JP6838955B2 (ja) クーラ装置
KR101938583B1 (ko) 가열로용 대차
CN107677135B (zh) 水泥熟料逆流低阻冷却机
EP1325275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heating gas in a gas duct in connection with continuously operated sintering
US9903657B2 (en) Device for treating, in particular cooling, bulk material using a gas
JP4670715B2 (ja) 連続式加熱炉群の被加熱物の振り分け方法
CN115917233A (zh) 用于冷却散装材料的冷却器
KR101436597B1 (ko) 냉각장치
RU2027133C1 (ru) Шахтная печь
WO2011158337A1 (ja) 部分還元炉
JP2010038489A (ja) 焼結機パレット
PL200497B1 (pl) Układ doprowadzania i rozdziału ciepła, zwłaszcza do linii produkcyjnej ciągłego przetwarzania odpadów z tworzyw sztucznych
JPH10170167A (ja) 焼塊冷却用格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