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8336B -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8336B
TWI618336B TW105127085A TW105127085A TWI618336B TW I618336 B TWI618336 B TW I618336B TW 105127085 A TW105127085 A TW 105127085A TW 105127085 A TW105127085 A TW 105127085A TW I618336 B TWI618336 B TW I6183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etal
diameter
width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7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012A (zh
Inventor
Miki Yamazaki
Manabu Dohi
Eisuke Maruyama
Kenichi Souma
Shuichi Har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1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3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及其製造方法。
一種將徑或寬度不同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兩金屬線的接合部,係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端部具有形成為比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的原徑或寬度大的徑的部位。此外,一種將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一對的對模而藉冷間壓接進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具備: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前述一對的對模,而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對向而配置的步驟;使前述一對的對模移動,按壓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而藉壓縮引起塑性變形,將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藉塑性流動而引出至外側,存在於所壓出的新領域的原子彼此靠近從而進行冷間壓接的步驟;以及使前述一對的對模進一步移動,將配置於外側的徑或寬度大的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將壓出至外側的毛邊除去的步驟。

Description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本發明,係有關使用於與接合於電動機、發電機等的旋轉機械、變壓器等之裝置中的線圈與端子的引線的接合等的金屬接合線及其製造方法,尤其有關將線的徑或寬度不同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材彼此連接的技術。
一般而言使用於電動機、發電機等的旋轉機械、變壓器等之裝置的線圈,係連接於拉出至機器外的引線,經由連接器,連接於設在密閉容器的玻璃端子。線圈與引線的連接,係以焊接、軟焊、壓接端子等作連接(例如,專利文獻1,第3-4頁,第1-3圖參照)。
捲於內部鐵芯的線圈,係一般而言採用電阻低的銅線,惟有時為了成本減低亦使用鋁線等銅線以外者(例如,專利文獻2,第4頁參照)。
在線圈與端子之間使用將鋁線與銅線以冷間壓接作了接合的TOUGH LEAD線,TOUGH LEAD線的鋁 線側係與線圈予以焊接或軟焊接合,TOUGH LEAD線的銅線側係和與銅端子接合的銅引線以壓接端子作接合。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公開2001-1976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發明專利公開2008-17300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平成8-5766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平成8-164436號公報
歷來的電動機、發電機等的旋轉機械、變壓器等之密閉容器中的線圈與從容器所引出的引線,係一般而言以軟焊、硬焊等或以如壓接端子的連接構材作連接。對於線圈使用鋁線的情況下,電阻比銅線高,線圈溫度會上升。電動機、變壓器等,係因線圈使得鐵芯受到加熱,故比起歷來在高溫條件下使用。
電動機、變壓器等的動作溫度變高時,在將線圈、引線等連接並固定的壓接端子方面,係各構件的素材的熱膨脹率不同,故存在線圈與引線的固定狀態鬆動,線圈、引線、壓接端子的電氣性接觸降低,在連接部的電阻增加如此的課題。並且,在連接部的電阻增加時,會招致機器的效率降低,同時引起連接部的溫度上升,促進線 圈、引線、壓接端子的熱膨脹,存在線圈與引線的固定狀態進一步增加鬆動如此的課題。尤其,構件的素材不同如銅材、黃銅材、鋁材的情況下,各素材的熱膨脹率的差異大,故存在鬆動大而容易招致電阻的增加如此的課題。
此外,將線圈與引線作軟焊、硬焊等時,線圈與引線,係經由軟焊料、硬焊料等而連接,故連接部的電阻係比線圈的素材、引線的素材等高,存在發生機器的效率降低、連接部的溫度上升等如此的課題。一般而言以軟焊、硬焊等而連接的連接部,係以套筒等之保護構材保護而不與其他導線接觸,惟在如制振控制、弱磁控制的使大的電流流過的控制方面,係連接部的溫度上升亦增加,故存在保護構材方面亦需要高的耐熱性如此的課題。
再者,在線圈、引線等的表面係生成氧化膜,軟焊、硬焊等係依母材與熔化金屬的潤浸作用者,故為了以化學方式除去氧化膜而使用焊劑。然而,焊劑殘留於接合部時,使線圈或引線腐蝕,或因與冷媒或冷凍機油的化學反應而產生污泥等之異物,存在招致壓縮機的滑動部的燒結、配管、節流閥的堵塞等之虞。為此,存在需要追加洗淨程序等招致製造成本的上升與生產性的降低如此的課題。尤其,如鋁材的氧化作用強的素材,係除去該氧化膜的焊劑的作用亦變強力,故存在腐蝕性亦增加,洗淨的必要性亦增加如此的課題。
要解決如此之課題,係在接合於鋁材的線圈及銅端子的引線的接合方面,採用在不使接合部的電阻增 加的情況下予以接合,並亦從該接合部抑制了予以產生污泥等之異物的冷間壓接方法。然而,在冷間壓接方法方面,係同徑或寬度的線的接合為可能,存在無法將接合於徑或寬度不同的鋁材的線圈與端子的銅材的引線予以直接接合如此的課題。為此,在線圈與端子之間使用將鋁線與銅線以冷間壓接作了接合的TOUGH LEAD線,TOUGH LEAD線的鋁線側係與同材的鋁材的線圈作焊接或軟焊接合,TOUGH LEAD線的銅線側係和與同材的端子接合的銅材的引線以壓接端子而接合。因此,變成在與接合於線圈與端子的引線之間存在3處接合部的複雜的程序,存在招致程序時間與成本的增加如此的課題。
本發明,係目的在於提供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及其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採用例如申請專利範圍的構成。
本案係含有複數個解決上述課題之手段,惟要舉本發明的金屬接合線的一例時,一種將徑或寬度不同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兩金屬線的接合部,係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端部具有形成為比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的原徑或寬度大的徑的部位。
此外,要舉本發明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 的一例時,一種將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一對的對模而藉冷間壓接進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具備: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前述一對的對模,而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對向而配置的步驟;使前述一對的對模移動,按壓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而藉壓縮引起塑性變形,將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藉塑性流動而引出至外側,存在於所壓出的新領域的原子彼此靠近從而進行冷間壓接的步驟;以及使前述一對的對模進一步移動,將配置於外側的將徑或寬度大的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壓出至外側的毛邊除去的步驟。
此外,要舉本發明的模具的一例時,一種由將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藉冷間壓接而接合的一對的對模所成的模具,前述兩對模,係在與其他對模相向的端部,具備將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使徑或寬度小的金屬線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比徑或寬度大的線材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大。
依本發明時,可提供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及其製造方法。
並且,可在不使接合部的電阻增加的情況下作接合,可獲得抑制接合部產生污泥等之異物的可靠性高 的金屬接合線。
1‧‧‧變壓器
2‧‧‧線圈
3‧‧‧引線
4‧‧‧鐵芯
5‧‧‧絕緣材料
7‧‧‧連接器
8‧‧‧低壓套管
9‧‧‧高壓套管
10‧‧‧金屬接合線
10a‧‧‧金屬接合線的接合部
10b‧‧‧形成為比金屬線12的原寬度大的徑的部位
12‧‧‧徑小的金屬線
12a‧‧‧徑小的金屬線的徑
12b‧‧‧比金屬線12的原徑12a大的徑
13‧‧‧徑大的金屬線
13a‧‧‧徑大的金屬線的徑
16‧‧‧V塊體
17‧‧‧模具
17a、18a、19a、20a‧‧‧模片
24‧‧‧約束部的周圍的凹部
35、36‧‧‧兩對模的抵接部
37、38‧‧‧模具的約束部
37a、38a‧‧‧將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
39‧‧‧金屬線的毛邊
[圖1]針對使用此發明的實施形態1相關之金屬接合線的變壓器的一例、及金屬接合線的放大剖面作繪示的圖。
[圖2]針對實施形態1的不同徑(或寬度)、不同剖面形狀的金屬接合線作繪示的圖。
[圖3A]此發明的實施形態2相關之模具的外觀透視圖。
[圖3B]此發明的實施形態2相關之模具的平面圖。
[圖4A]針對此發明的實施形態3相關之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作繪示的圖。
[圖4B]針對此發明的實施形態3相關之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作繪示的圖。
[圖4C]針對此發明的實施形態3相關之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作繪示的圖。
[圖5]周知的冷間壓接機的一例的外觀透視圖。
[圖6]圖5的冷間壓接機的剖面圖。
[圖7]歷來的模具的外觀透視圖。
[圖8]針對此發明的實施形態4相關之攜帶電動型冷間壓接機作繪示的圖。
[圖9]針對周知的攜帶型冷間壓接機的一例作繪示的 圖。
以下,利用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另外,於供於說明實施形態用的各圖中,對於具有相同的功能的要素係盡量附加相同的名稱、符號,省略其重複的說明。
(實施形態1)
此處,係以變壓器作為一例,說明有關在將線圈與端子接合的引線方面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接合線。
圖1,係繪示在將此發明的實施形態1中的變壓器的容器內部的線圈與端子接合的引線方面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接合線。示於圖1的變壓器1,要發揮其功能,係需要構成磁路的鐵芯4與構成電路的線圈2、引線3,為了即使因雷電突波、開閉突波等使得施加一定程度的高電壓的情況下仍可無異常地運轉而使用各種的絕緣材料5而進行組裝。此外,此等組裝品固定於槽,為了經由連接器7與外部的電線安全地連接而使用低壓套管8、高壓套管9等的絕緣物。
於此,線圈2,係一般而言使用銅線,惟為了成本削減,有時亦使用鋁線。使用鋁線作為線圈2的情況下,與連於連接器的銅引線之間需要接合線的徑(或寬度)與材料不同者。為此,歷來係至少在依鋁材的線圈2 與連於連接器7的依銅材的引線3之間運用3處的接合。在一般的接合方法方面係從線的徑(或寬度)與材料不同而言,採用焊接、軟焊、硬焊等以高溫使材料熔化而接合的方法與藉壓接端子的按壓力而連接並固定的方法。
然而,使用鋁線的情況下,即使與銅相同線徑(或寬度)的導線,仍具有銅線的1.6倍程度的電阻。變壓器的負載量不變時,流於線圈2的電流亦不變。因此,於線圈2使用鋁線的情況下仍需要使與採用銅線的情況相同的電流量流過。使必要的電流流動時比起採用銅線的線圈的情況下採用鋁線的線圈所產生的焦耳熱係增加,故比起銅線的情況下鋁線係動作溫度提高。亦即,線圈2的溫度上升的上限值上升。為了抑制線圈2的溫度上升,亦存在粗化線圈2的線徑(或寬度)降低電阻的方法。然而,變壓器所需之負載不變,故要盡可能確保相同的產生於鐵芯4的磁通量係捲繞次數亦需要同數,收納線圈2的容器的整體會增加。因此,在粗化線圈2的徑(或寬度)降低電阻而抑制溫度上升的方法方面亦有極限。因此,無論銅線或鋁線在動作溫度以同程度運用方面係存在課題。
另一方面,線圈的溫度變高時,將線圈2與引線3作了軟焊、硬焊等的連接部的電阻係變比線圈的素材、引線的素材等高,發生變壓器1的效率降低、連接部的溫度上升等。此外,在線圈2、引線3等的表面係生成氧化膜,在軟焊、硬焊等時雖為了將該氧化膜化學地除去而使用焊劑,惟焊劑殘留於接合部時,線圈2或引線3會 腐蝕,或因與變壓器中的絕緣油的化學反應而產生污泥等之異物,存在引發問題之虞。此外,在將線圈2與引線3藉壓接端子的按壓力而連接並固定的一般的方法方面,係因使用於線圈2、引線3、壓接端子的金屬的熱膨脹率的差異使得連接固定部變形,線圈2、引線3等的固定狀態會鬆動,電氣性接觸狀態劣化,電阻增加。因此,在歷來的溫度條件下雖無問題,惟導入需要溫度條件的上限擴大的要素,因應此而將絕緣種變更為高溫的等級,仍存在線圈2與引線3的連接部方面的強度可靠性的課題,有時無法發揮充分的能力。所以,近年來,係檢討採用線圈2與引線3的連接狀態對於溫度變動不會變化的冷間壓接的方法。
冷間壓接,係使金屬材料加壓/變形從而在相互的金屬間引起原子鍵結的接合狀態。一般而言,金屬的內部,係由於繞著原子核的電子的作用而有規則地排列而結合的狀態,惟排列於金屬的表面的原子,係無連至外側的對象而成為不穩定的狀態(活性化狀態),故與空氣中的氧原子結合而成為穩定的狀態亦即成為形成氧化物塗膜的狀態。通常,係即便使金屬材料彼此接觸,仍由於有氧化物塗膜,故不會引起如在金屬間引起原子鍵結的接合狀態,惟從表面的金屬將氧原子除去(將氧化物塗膜除去),將使金屬材料的表面為活性化狀態的金屬彼此予以接觸時,即使為不同種類的金屬,仍由於繞著原子核的電子的作用而引起原子鍵結,被接合。
在冷間壓接方面,係使金屬線彼此接觸,藉壓縮故意予以引起塑性變形,將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藉塑性流動而引延,從而在兩金屬的接觸面上的污染層予以產生龜裂。從該龜裂將稱作新領域的未接觸於大氣的活性狀態的金屬壓出。採用使存在於從兩金屬所壓出的新領域的原子彼此接近至10A(埃)以下從而引起金屬結合的方法。採用此方法時,可解決在上面所述的接合部的強度可靠性方面的課題。
在本發明,係利用上述的冷間壓接,而依同種類金屬線或不同種類金屬線之間(例如,和鋁材的線圈2與連接器7接合的銅材的引線3)的兩金屬線的徑(或寬度),使約束分別的外周的裝置的端部傾斜變化,而將不同徑(或寬度)、不同剖面形狀的金屬線接合。
於圖1的放大剖面圖,繪示接合了藉本發明的冷間壓接方法所接合的不同徑(或寬度)12a、13a的金屬線12、13的金屬接合線10。金屬接合線10的接合部10a,係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12的端部,具有形成為比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12的原徑12a(或寬度)大的徑12b的部位10b。如示於圖,金屬線12的部位10b的比原徑12a大的徑12b,係與徑較大的金屬線13的徑13b大致相同。在圖1,係將此金屬接合線10,使用於和與變壓器1的線圈2及端子接合的引線3的連接者。於電動機、發電機等的旋轉機械方面,亦同樣可使用於和與線圈及端子接合的引線的連接。
於圖2,繪示藉冷間壓接方法而接合的不同的徑(或寬度)、不同的剖面形狀的金屬接合線。圖2(a),係徑較小的金屬線12藉冷間壓接方法而接合於徑較大的金屬線13者,於端部,具備形成為比金屬線12的原徑12a大的徑的部位10b。
圖2(b),係寬度小的長方形的金屬線12藉冷間壓接方法而接合於徑大的圓形的金屬線13者,於端部,具備形成為比金屬線12的原寬度12a大的徑的部位10b。
圖2(c),係徑小的圓形的金屬線12藉冷間壓接方法而接合於寬度大的長方形的金屬線13者,於端部,具備形成為比金屬線12的原徑12a大的寬度的部位10b。
在不同剖面形狀方面,係可為圓形、橢圓形、多角形、非圓形等之各種的形狀。
依本實施形態時,可提供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並且,可將此金屬接合線,使用於與接合於電動機、發電機等的旋轉機械、變壓器等之裝置中的線圈與端子的引線的接合,可提高裝置的可靠性,同時減少構件數,將製程精簡化,減低成本。
(實施形態2)
在實施形態2,係說明製造藉冷間壓接方法所接合的金屬接合線的裝置。在製造歷來的金屬接合線10的冷間壓接機方面,係已知記載於例如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平8- 57662號公報(專利文獻3)者。此係如示於圖5、6,在框15的上部具備所對向配置的2個V塊體16(圖6),在此兩V塊體16之間編入一對的模具17者。使可旋轉地支撐軸於框15的桿子18(圖5)轉動,使得使兩V塊體16彼此按壓,以一對的模具17分別將所支撐的線材壓接。
於圖7,繪示一對的模具17的外觀。此模具17係以4個模片17a~20a而構成,其中將2個模片17a、18a組合從而形成夾住一方的線材的模孔21a,將剩下的2個模片19a、20a組合從而形成夾住另一方的線材的模孔21b。在彼此鄰接的模片之間係配置銷22,各銷22的端部係分別插入於模片17a~20a。並且,將螺絲23擰進銷22而連結模片17a~20a,構成為各模片可沿著銷而滑動。另外,在模孔21a、21b的周邊所形成的圓形的凹陷,係供於放掉在壓接時產生的毛邊用的空隙24。
將模具17往V塊體16編入,使得模片的傾斜面(側面)25抵接於V塊體16的傾斜面。按壓V塊體16時,各模片係壓接於按壓方向而夾住線材,進一步沿著V塊體的沿著傾斜面而滑動使得亦壓接於模孔軸方向(與V塊體按壓方向正交的方向)。
操作桿子18而使凸輪28旋轉時,設於軛31的輥子27從凸輪28的凹部分離而與凸部抵接,搖臂33的一端擴展。搖臂33,係以旋轉軸29為中心作用為槓桿,搖臂的V塊體16側的另一端移動至中央側,按壓兩 V塊體16。一對的模具17移動,將支撐於模孔21a與模孔21b的2個線材以框的中央進行按壓,從而進行2個線材的冷間壓接。
於圖3A,繪示使用於製造本發明的金屬接合線10的冷間壓接機的本發明的模具的示意透視圖。冷間壓接用模,係具備以一對的模片17a、18a構成模孔的對模、及以其他一對的模片19a、20a構成模孔的對模。以一對的模片17a、18a構成的對模,係支撐線材13,以其他一對的模片19a、20a構成的對模,係支撐線材12。於各對模,係在與其他對模相向的端部,具備依支撐的線材的徑(或寬度)而將線材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37、38,如之後說明,依支撐的線材的徑(或寬度),而改變約束部的端部傾斜37a、38a的角度。於圖,符號24,係設於模具的約束部37、38的周圍的凹部,符號35、36,係與其他對模的抵接部。
於圖3B,繪示使圖3A的一對的對模對向而配置的詳細的剖面圖。以模片17a、18a而構成的支撐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對模,係在前端部具備約束部37,約束部37的端部傾斜37a的角度係α1。此外,以模片19a、20a而構成的支撐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對模,係在前端部具備約束部38,約束部38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係α2。於此,端部傾斜的角度α1、α2,係從各線材的軸線方向(按壓方向)至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並且,約束部38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α2,係比約 束部37的端部傾斜37a的角度α1大。使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約束部38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α2,比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約束部37的端部傾斜37a的角度α1大,從而將徑或寬度不同的線材作了冷間壓接的情況下,藉壓縮故意予以引起塑性變形,可將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藉塑性流動而引出至外側。角度α1,係5°~45°,較優選係15°~45°。此外,角度α2,係45°~90°,較優選係65°~85°。
此外,如示於圖,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約束部37,係比與其他對模的抵接部35,突出既定的距離d1。相對於此,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約束部38,係比與其他對模的抵接部36,引入既定的距離d2。依此構成,如在以下的實施形態3說明,將徑或寬度不同的線材作了冷間壓接的情況下,藉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約束部37,可除去塑性流動至外側的毛邊。
依在本實施形態所說明的模具時,可製造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並且,可在不使接合部的電阻增加的情況下作接合,可降低成本而製造抑制了接合部產生污泥等之異物的可靠性高的金屬接合線。
(實施形態3)
在實施形態3,係說明本發明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在圖4A~圖4C,繪示利用以實施形態2所說明的模 具而製造本發明的金屬接合線10的方法。
首先如示於圖4A,利用以一對的模片17a、18a構成模孔的對模,支撐徑或寬度大的金屬線13,此外利用以一對的模片19a、20a構成模孔的對模,支撐徑或寬度小的金屬線12。並且,使兩對模對向,使金屬線13與金屬線12接觸。如以圖3B所說明,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約束部38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α2,係比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約束部37的端部傾斜37a的角度α1大。此外,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的約束部37,係比與其他對模具的抵接部35,突出既定的距離d1。相對於此,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約束部38,係比與其他對模具的抵接部36,引入既定的距離d2。
接著如示於圖4B,使兩對模移動,將金屬線13與金屬線12按壓而進行冷間壓接。如示於圖的放大圖,將金屬線13與金屬線12按壓時,藉壓縮引起塑性變形,由於將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37、38的端部傾斜37a、38a的變化(金屬線的徑小的側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α2係比金屬線的徑大的側的端部傾斜37a的角度α1大。),使得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因塑性流動而引延至外側,變成毛邊39而出至外側。並且,在金屬線13與金屬線12的按壓部,係存在於所壓出的新領域的原子彼此靠近從而進行冷間壓接。
並且使兩對模移動時,如示於圖4C,兩對模的抵接部35、36接觸。此時,徑(或寬度)大的線材13 的約束部37,係比與其他模具的抵接部35,突出既定的距離d1,徑(或寬度)小的線材12的約束部38,係比與其他模具的抵接部36,引入既定的距離d2,故將配置於外側的徑(或寬度)大的金屬線13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37將毛邊39除去。此情況下,金屬線的徑大的側的端部傾斜38a的角度α1變小,故容易除去毛邊。
依以本實施形態所說明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時,可製造將徑或寬度不同的不同種類或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方法作了直接接合的金屬接合線。並且,可在不使接合部的電阻增加的情況下作接合,可降低成本而製造抑制了接合部產生污泥等之異物的可靠性高的金屬接合線。
(實施形態4)
本發明係除了使用於以上述實施形態2所說明的設置類型的冷間壓接機的以外,可使用於例如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平8-164436號公報(專利文獻4)記載的攜帶型冷間壓接機。在本實施形態下,係利用電動功能,而控制成依金屬線的徑的變化、截面積的變化,改變壓接的行程。
於圖9,繪示記載於專利文獻4之攜帶型冷間壓接機的平面圖。在此冷間壓接機方面,係利用桿子40與握部41而以手的力使壓接的行程動作。相對於此,在繪示於圖8的實施形態4的攜帶電導型冷間壓接機方面,係按下開關部42時藉控制底座43與電源部44而使壓接 的行程動作。此外,依金屬線的徑(寬度),而切換開關部42。
於本實施形態的攜帶電動型冷間壓接機方面,亦具備示於圖3A及圖3B的模具,獲得與以實施形態2所述同樣的作用效果。
10a‧‧‧金屬接合線的接合部
10b‧‧‧形成為比金屬線12的原寬度大的徑的部位
12‧‧‧徑小的金屬線
13‧‧‧徑大的金屬線
17a、18a、19a、20a‧‧‧模片
35、36‧‧‧兩對模的抵接部
37、38‧‧‧模具的約束部
37a、38a‧‧‧將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
39‧‧‧金屬線的毛邊

Claims (10)

  1. 一種金屬接合線,係將徑或寬度不同的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金屬線以冷間壓接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特徵在於:兩金屬線的接合部,係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端部具有形成為比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的原徑或寬度大的徑的部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金屬接合線,其中,徑或寬度較小的金屬線的前述部位的比前述原徑大的徑,係形成為與徑較大的金屬線的徑大致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金屬接合線,其中,徑或寬度不同的金屬線的接合部的剖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形狀。
  4. 一種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其係將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一對的對模,而藉冷間壓接進行接合的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特徵在於:具備: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支撐於前述一對的對模,而將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對向而配置的步驟;使前述一對的對模移動,按壓前述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而藉壓縮引起塑性變形,將存在於金屬表面的氧化皮膜等之污染層藉塑性流動而引出至外側,存在於所壓出的新領域的原子彼此靠近從而進行冷間壓接的步驟; 以及使前述一對的對模進一步移動,將配置於外側的徑或寬度大的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將壓出至外側的毛邊除去的步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一對的對模方面,採用使將約束徑或寬度小的金屬線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比將徑或寬度大的線材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大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金屬接合線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一對的對模方面,採用將徑或寬度大的線材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係比與其他對模的抵接部,突出既定的距離,將徑或寬度小的線材進行約束的前述對模的約束部,係比與其他對模的抵接部,引入既定的距離者。
  7. 一種變壓器,特徵在於:在接合於線圈與端子的引線的接合部,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金屬接合線。
  8. 一種旋轉機械,特徵在於:在接合於線圈與端子的引線的接合部,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金屬接合線。
  9. 一種模具,其係由將徑或寬度不同的2個金屬線藉冷間壓接而接合的一對的對模所成的模具,特徵在於: 前述兩對模,係在與其他對模相向的端部,具備將金屬線的外周進行約束的約束部,使徑或寬度小的金屬線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比徑或寬度大的線材的約束部的端部傾斜的角度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模具,其中,徑或寬度大的線材的約束部,係比與其他模具的抵接部,突出既定的距離,徑或寬度小的線材的約束部,係比與其他模具的抵接部,引入既定的距離。
TW105127085A 2015-09-25 2016-08-24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TWI618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8276A JP6612098B2 (ja) 2015-09-25 2015-09-25 金属接合線の製造方法及びダイ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012A TW201713012A (zh) 2017-04-01
TWI618336B true TWI618336B (zh) 2018-03-11

Family

ID=58385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7085A TWI618336B (zh) 2015-09-25 2016-08-24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098B2 (zh)
TW (1) TWI618336B (zh)
WO (1) WO2017051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9006919B4 (de) * 2019-03-27 2022-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tator und Elektromo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7699A (ja) * 2000-01-12 2001-07-19 Toshiba Kyaria Kk 電動機
CN203746624U (zh) * 2014-02-21 2014-07-30 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
CN204315359U (zh) * 2014-12-02 2015-05-06 无锡市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铜排与电缆连接结构
TW201524049A (zh) * 2013-05-29 2015-06-16 Nippon Light Metal Co 導電構件
CN204614627U (zh) * 2015-06-05 2015-09-02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T供电330kV牵引变压器引线容性屏蔽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7088A (en) * 1979-11-30 1981-06-25 Chugai Electric Ind Co Ltd Manufacture of complex electric contact point by cold pressure welding
JP3440429B2 (ja) * 1996-10-24 2003-08-25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冷間圧接工具
JPH11285861A (ja) * 1998-04-01 1999-10-19 Sumiden Asahi Seiko Kk 冷間圧接用ダイス
JP2000246481A (ja) * 1999-02-26 2000-09-12 Toshiba Corp 異種金属材料の接合構造
US8038048B2 (en) * 2005-08-30 2011-10-18 Medtronic, Inc. Cold weld
JP5566413B2 (ja) * 2012-03-07 2014-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間圧接用ダイス
JP2016027944A (ja) * 2012-12-06 2016-0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間圧接用ダイスおよび線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7699A (ja) * 2000-01-12 2001-07-19 Toshiba Kyaria Kk 電動機
TW201524049A (zh) * 2013-05-29 2015-06-16 Nippon Light Metal Co 導電構件
CN203746624U (zh) * 2014-02-21 2014-07-30 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
CN204315359U (zh) * 2014-12-02 2015-05-06 无锡市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铜排与电缆连接结构
CN204614627U (zh) * 2015-06-05 2015-09-02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T供电330kV牵引变压器引线容性屏蔽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0976A (ja) 2017-03-30
WO2017051603A1 (ja) 2017-03-30
JP6612098B2 (ja) 2019-11-27
TW201713012A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5175A (en) Aluminum-to-copper transition member for aluminum wound motors and aluminum wound motor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06190662A (ja) 配線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に用いる抵抗溶接機
EP2186100B1 (en) Coil bus for a transform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209944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78336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ジャック
GB2498961A (en) Methods of joining superconducting wires
TWI618336B (zh) 金屬接合線、其製造方法、具有其之變壓器及旋轉機械、以及模具
JPS5918832B2 (ja) 電気遷移部材及び電動機
US8701269B2 (en) Methods for forming female connectors integral with the stator winding conductors
JP2013219900A (ja) 通電カシメした端子をコネクタ又は端子台にはんだ付けしたモータ構造
JP5100533B2 (ja) 超伝導導体の接続方法、接続構造、接続部材
CN109494542B (zh) 用于将电的铝导线与铝管道连接的方法
JP3140817U (ja) コイル部品
CN111133539A (zh) 具有端子区域的电器件和用于制造端子区域的方法
JP4128994B2 (ja) 管端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550880B2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固定子コイル端末線接続方法
CN102299027A (zh) 焊接制品、焊接方法和断路器
US881335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urrent metering device
CN109103725A (zh) 电缆与端子的连接工艺及连接结构
CN113823469B (zh) 一种应用于射频微波大电流铜芯玻璃绝缘子的工艺方法
JP2020030909A (ja) 被覆電線と端子との接合構造および被覆電線と端子との接合方法
JP7016022B2 (ja) 端子
JP5602780B2 (ja) 端子部材と端子と端子の製造方法
GB2541917A (en) A method for welding wires comprising aluminium
JP5558292B2 (ja) 導電接合端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