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4461B - 全熱交換器 - Google Patents

全熱交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4461B
TWI614461B TW105102459A TW105102459A TWI614461B TW I614461 B TWI614461 B TW I614461B TW 105102459 A TW105102459 A TW 105102459A TW 105102459 A TW105102459 A TW 105102459A TW I614461 B TWI614461 B TW I6144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total heat
inlet chamber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2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7165A (zh
Inventor
張智翔
詹紹賢
謝源平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2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4461B/zh
Priority to US15/211,558 priority patent/US20170211825A1/en
Priority to JP2016197251A priority patent/JP6374462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72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7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4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44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4Heat exchanger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全熱交換器,包括機殼、第一風扇、第二風扇以及全熱交換核心。機殼包括第一側壁、第一容置空間、第二容置空間以及第三容置空間,第三容置空間鄰近第一側壁。第一風扇設於第一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全熱交換核心,第一風扇包括第一旋轉軸。第二風扇設於第二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全熱交換核心,第二風扇包括第二旋轉軸。全熱交換核心設於第三容置空間之中。其中,第一風扇、第二風扇以及全熱交換核心係排佈於設置平面之上,第一旋轉軸以及第二旋轉軸皆垂直於設置平面。

Description

全熱交換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全熱交換器,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將全熱交換核心置於側邊之全熱交換器。
習知全熱交換器,多半將全熱交換核心設置於殼體中央段,藉由分別位於全熱交換核心兩側之直立設置的風扇將空氣吸入或排出,並由全熱交換核心進行空氣中的溫度與濕度交換,並進行能源回收。
而,在習知全熱交換器的配置設計中,直立設置的風扇之尺寸會被全熱交換核心所受限,過小的風扇尺寸會導致風量不足或者風機噪音過大等缺點。同樣的,如果將直立設置的風扇之尺寸放大,全熱交換核心尺寸也隨之放大,結果將導致全熱交換器的整體體積過大,且全熱交換核心的熱交換效率也無法全部發揮。
本發明係為了欲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之一種全熱交換器,包括一機殼、一第一風扇、一第二風扇以及一全熱交換核心。機殼包括一第一側壁、一第一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三容置空間鄰近該第一側壁。第一風扇設於該第一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 心,該第一風扇包括一第一旋轉軸。第二風扇設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風扇包括一第二旋轉軸。全熱交換核心設於該第三容置空間之中。其中,該第一風扇、該第二風扇以及該全熱交換核心係排佈於一設置平面之上,該第一旋轉軸以及該第二旋轉軸皆垂直於該設置平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更包括一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鄰接該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位於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三容置空間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內更包括一第一進氣室以及一第二進氣室,一第一進氣口、一第二進氣口、一第一出氣口以及一第二出氣口形成於該機殼之上,該第一進氣室以及該第二進氣室對應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進氣口連接該第一進氣室,該第二進氣口連接該第二進氣室,該第一出氣口對應該第一風扇,該第二出氣口對應該第二風扇。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以及該第二進氣室沿一排列方向排列,該排列方向垂直於該設置平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更包括一第三側壁以及一第四側壁,該第一側壁相對於該第二側壁,該第三側壁相對於該第四側壁,該第一進氣口形成於該第三側壁,該第二進氣口形成於該第四側壁。
在一實施例中,一第一氣流從該第一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一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一風扇,並經由該第一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一第二氣流 從該第二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二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二風扇,並經由該第二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
在一實施例中,該全熱交換器更包括一第一導風結構以及一第二導風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一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一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二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二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形成於該第一側壁之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上形成有開孔。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長度L,該第一導風結構與該第一進風口之間存在一距離a,且0
Figure TWI614461BD00001
a
Figure TWI614461BD00002
L/2。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寬度W,該第一導風結構具有一結構寬度b,且W/3
Figure TWI614461BD00003
b
Figure TWI614461BD00004
W。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高度H,該第一導風結構具有一結構高度c,且H/3
Figure TWI614461BD00005
c
Figure TWI614461BD00006
H。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由於全熱交換核心鄰近第一側壁,因此可將全熱交換核心的熱交換面積增大,並減少入風的阻抗。第一風扇以及第二風扇以平躺的方式設置(該第一旋轉軸以及該第二旋轉軸皆垂直於該設置平面),且第一風扇以及第二風扇鄰近第二側壁,因此第一風扇以及第二風扇的尺 寸可以被最大化,可改善進風量,並降低噪音。
另,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透過上述之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可以將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進此進行更加的熱交換,提升整體的熱交換效率。
1‧‧‧全熱交換器
10‧‧‧機殼
101‧‧‧第一側壁
102‧‧‧第二側壁
103‧‧‧第三側壁
104‧‧‧第四側壁
11‧‧‧第一容置空間
12‧‧‧第二容置空間
13‧‧‧第三容置空間
21‧‧‧第一風扇
211‧‧‧第一旋轉軸
22‧‧‧第二風扇
221‧‧‧第二旋轉軸
30‧‧‧全熱交換核心
41‧‧‧第一進氣室
42‧‧‧第二進氣室
43‧‧‧第一進氣口
44‧‧‧第二進氣口
45‧‧‧第一出氣口
46‧‧‧第二出氣口
51‧‧‧第一導風結構
52‧‧‧第二導風結構
53‧‧‧開孔
A1‧‧‧第一氣流
A2‧‧‧第二氣流
a‧‧‧距離
b‧‧‧寬度
c‧‧‧高度
H‧‧‧最大高度
L‧‧‧進氣室長度
P‧‧‧設置平面
W‧‧‧最大寬度
X‧‧‧方向
Z‧‧‧方向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全熱交換器。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全熱交換器內的氣流流動情形。
第2B圖係顯示第2A圖中之2B-2B’截面圖。
第2C圖係顯示第2A圖中之2C-2C’截面圖。
第3A、3B以及3C圖係顯示第一導風結構上形成有開孔的情形。
第4A圖係顯示第一導風結構的位置。
第4B圖係顯示第一導風結構的尺寸。
參照第1圖,其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全熱交換器1,包括一機殼10、一第一風扇21、一第二風扇22以及一全熱交換核心30。機殼10包括一第一側壁101、一第一容置空間11、一第二容置空間12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間13,該第三容置空間13鄰近該第一側壁101。第一風扇21設於該第一容置空間11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30,該第一風扇21包括一第一旋轉軸211。第二風扇22設於該第二容置空間12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30,該第二風扇22包括一第二旋轉軸221。全熱交換核 心30設於該第三容置空間13之中。其中,該第一風扇21、該第二風扇22以及該全熱交換核心30係排佈於一設置平面P之上,該第一旋轉軸211以及該第二旋轉221軸皆垂直於該設置平面P。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10更包括一第二側壁102,該第一容置空間11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12鄰接該第二側壁102,該第一容置空間11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12位於該第二側壁102與該第三容置空間13之間。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由於全熱交換核心30鄰近第一側壁101,因此可將全熱交換核心30的熱交換面積增大,並減少入風的阻抗。第一風扇21以及第二風扇22以平躺的方式設置(該第一旋轉軸211以及該第二旋轉軸221皆垂直於該設置平面P),且第一風扇21以及第二風扇22鄰近第二側壁102,因此第一風扇21以及第二風扇22的尺寸可以被最大化,可改善進風量,並降低噪音。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10內更包括一第一進氣室41以及一第二進氣室42,一第一進氣口43、一第二進氣口44、一第一出氣口45以及一第二出氣口46形成於該機殼10之上,該第一進氣室41以及該第二進氣室42對應該全熱交換核心30,該第一進氣口43連接該第一進氣室41,該第二進氣口44連接該第二進氣室42,該第一出氣口45對應該第一風扇21,該第二出氣口46對應該第二風扇22。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41以及該第二進氣室42沿一排列方向Z排列,該排列方向Z垂直於該設置平面P。
在一實施例中,該機殼10更包括一第三側壁103以及一第四側壁104,該第一側壁101相對於該第二側壁102,該第三側壁103相對於該第四側壁104,該第一進氣口43形成於該第三側壁103,該第二進氣口44形成於該第四側壁104。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全熱交換器1內的氣流流動情形。第2B圖係顯示第2A圖中之2B-2B’截面圖。第2C圖係顯示第2A圖中之2C-2C’截面圖。參照第2A、2B、2C圖,在一實施例中,一第一氣流A1從該第一進氣口43進入該全熱交換器1,經過該第一進氣室41、該全熱交換核心30以及該第一風扇21,並經由該第一出氣口45離開該全熱交換器1。一第二氣流A2從該第二進氣口44進入該全熱交換器1,經過該第二進氣室42、該全熱交換核心30以及該第二風扇22,並經由該第二出氣口46離開該全熱交換器1。
參照第1、2A、2B、2C圖,在一實施例中,該全熱交換器1更包括一第一導風結構51以及一第二導風結構52,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51設於該第一進氣室41之中,以將該第一氣流A1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30,該第二導風結構52設於該第二進氣室42之中,以將該第二氣流A2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30。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風結構51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52形成於該第一側壁101之上。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透過上述之該第一導風結構51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52,可以將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30,進此進行更加的熱交換,提升整體的熱交換效率。
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風結構51以及 該第二導風結構52亦可能降低全熱交換器的吸風流量,為此,參照第3A、3B以及3C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風結構51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52上形成有開孔53的情形,在此以第一導風結構51為例。在第3A圖中,該等開孔53為柵欄長型,沿Z方向延伸。在第3B圖中,該等開孔53為柵欄長型,沿X方向延伸。在第3C圖中,該等開孔53為氣孔型。透過開孔的設計,可以調整並改善全熱交換器的吸風流量。
參照第4A圖,以該第一導風結構51為例說明其位置以及尺寸,就細部結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進氣室41具有一進氣室長度L,該第一導風結構51與該第一進風口43之間存在一距離a,且0
Figure TWI614461BD00007
a
Figure TWI614461BD00008
L/2。參照第4B圖,該第一進氣室41具有一進氣室最大寬度W,該第一導風結構51具有一結構寬度b,且W/3
Figure TWI614461BD00009
b
Figure TWI614461BD00010
W。該第一進氣室41具有一進氣室最大高度H,該第一導風結構51具有一結構高度c,且H/3
Figure TWI614461BD00011
c
Figure TWI614461BD00012
H。經實驗證實,依據上述比例設計,可以得到較佳的全熱交換效果。然而,上述比例之揭露並未限制本發明。該第二導風結構52的位置以及尺寸設計概念與該第一導風結構51相同,不再贅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1‧‧‧第一風扇
22‧‧‧第二風扇
30‧‧‧全熱交換核心
43‧‧‧第一進氣口
44‧‧‧第二進氣口
45‧‧‧第一出氣口
46‧‧‧第二出氣口
51‧‧‧第一導風結構
52‧‧‧第二導風結構
A1‧‧‧第一氣流
A2‧‧‧第二氣流

Claims (12)

  1. 一種全熱交換器,包括:一機殼,包括一第一側壁、一第一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三容置空間鄰近該第一側壁;一第一風扇,設於該第一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風扇包括一第一旋轉軸;一第二風扇,設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風扇包括一第二旋轉軸;一全熱交換核心,設於該第三容置空間之中;以及一第一導風結構以及一第二導風結構,其中,該第一風扇、該第二風扇以及該全熱交換核心係排佈於一設置平面之上,該第一旋轉軸以及該第二旋轉軸皆垂直於該設置平面;其中,該機殼更包括一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鄰接該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位於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三容置空間之間,其中,該機殼內更包括一第一進氣室以及一第二進氣室,一第一進氣口、一第二進氣口、一第一出氣口以及一第二出氣口形成於該機殼之上,該第一進氣室以及該第二進氣室對應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進氣口連接該第一進氣室,該第二進氣口連接該第二進氣室,該第一出氣口對應該第一風扇,該第二出氣口對應該第二風扇, 其中,一第一氣流從該第一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一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一風扇,並經由該第一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一第二氣流從該第二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二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二風扇,並經由該第二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一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一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二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二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形成於該第一側壁之上,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為平板狀結構,其垂直於該第一側壁並朝該全熱交換核心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以及該第二進氣室沿一排列方向排列,該排列方向垂直於該設置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機殼更包括一第三側壁以及一第四側壁,該第一側壁相對於該第二側壁,該第三側壁相對於該第四側壁,該第一進氣口形成於該第三側壁,該第二進氣口形成於該第四側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上形成有開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 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長度L,該第一導風結構與該第一進風口之間存在一距離a,且0aL/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寬度W,該第一導風結構具有一結構寬度b,且W/3bW。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高度H,該第一導風結構具有一結構高度c,且H/3cH。
  8. 一種全熱交換器,包括:一機殼,包括一第一側壁、一第一容置空間、一第二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間,該第三容置空間鄰近該第一側壁;一第一風扇,設於該第一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風扇包括一第一旋轉軸;一第二風扇,設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之中並連通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風扇包括一第二旋轉軸;一全熱交換核心,設於該第三容置空間之中;以及一第一導風結構以及一第二導風結構,其中,該機殼更包括一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鄰接該第二側壁,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位於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三容置空間之間,其中,該機殼內更包括一第一進氣室以及一第二進氣室,一第一進氣口、一第二進氣口、一第一出氣口以及 一第二出氣口形成於該機殼之上,該第一進氣室以及該第二進氣室對應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進氣口連接該第一進氣室,該第二進氣口連接該第二進氣室,該第一出氣口對應該第一風扇,該第二出氣口對應該第二風扇,其中,一第一氣流從該第一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一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一風扇,並經由該第一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一第二氣流從該第二進氣口進入該全熱交換器,經過該第二進氣室、該全熱交換核心以及該第二風扇,並經由該第二出氣口離開該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一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一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二導風結構設於該第二進氣室之中,以將該第二氣流推擠朝向該全熱交換核心,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形成於該第一側壁之上,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為平板狀結構,其垂直於該第一側壁並朝該全熱交換核心延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導風結構以及該第二導風結構上形成有開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長度L,該第一導風結構與該第一進風口之間存在一距離a,且0aL/2。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寬度W,該第一導風結構具 有一結構寬度b,且W/3bW。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全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一進氣室具有一進氣室最大高度H,該第一導風結構具有一結構高度c,且H/3cH。
TW105102459A 2016-01-27 2016-01-27 全熱交換器 TWI614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2459A TWI614461B (zh) 2016-01-27 2016-01-27 全熱交換器
US15/211,558 US20170211825A1 (en) 2016-01-27 2016-07-15 Total heat exchanger
JP2016197251A JP6374462B2 (ja) 2016-01-27 2016-10-05 全熱交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2459A TWI614461B (zh) 2016-01-27 2016-01-27 全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7165A TW201727165A (zh) 2017-08-01
TWI614461B true TWI614461B (zh) 2018-02-11

Family

ID=5935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2459A TWI614461B (zh) 2016-01-27 2016-01-27 全熱交換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11825A1 (zh)
JP (1) JP6374462B2 (zh)
TW (1) TWI614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47038A1 (en) * 2021-08-13 2023-02-16 Goodman Global Group, Inc.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14110785B (zh) * 2021-11-23 2023-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风口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7391A (ja) * 2005-11-07 2007-05-24 Kyoritsu Air Tech Inc 換気装置
TWM433538U (en) * 2012-02-21 2012-07-11 Liu Jing-Wen Classroom-type whole heat exchanger system
CN102748829A (zh) * 2012-07-31 2012-10-24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203224023U (zh) * 2012-09-25 2013-1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改变流道提高效率的空气全热交换器
TWM493018U (zh) * 2014-06-04 2015-01-01 Ctci Foundation 低溫再生全熱交換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91617A (fr) * 1961-03-13 1962-04-27 Const Mecaniques Et Aeronautiq Perfectionnements aux radiateurs d'automobiles
DE2130826A1 (de) * 1971-06-22 1973-01-11 Metallgesellschaft Ag Vorrichtung zur drosselung und gleichrichtung
US4678025A (en) * 1983-08-26 1987-07-07 Oberlander George H Heating/cooling/ventilation unit
JPH031746Y2 (zh) * 1986-02-03 1991-01-18
JPH01169753U (zh) * 1988-05-18 1989-11-30
US5067561A (en) * 1990-11-30 1991-11-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adiator tank oil cooler
GB2275545A (en) * 1993-02-24 1994-08-31 Siemens Ag Diverting fluid flow
SE516416C2 (sv) * 2000-05-19 2002-01-15 Alfa Laval Ab Plattpaket, värmeöverföringsplatta, plattvärmeväxlaresamt anv ändning av värmeöverföringsplatta
JP2002310593A (ja) * 2001-04-11 2002-10-23 Sumitomo Precision Prod Co Ltd プレートフィン型熱交換器
JP2003074936A (ja) * 2001-08-30 2003-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KR100617078B1 (ko) * 2005-02-07 2006-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콤팩트형 환기시스템
KR100651879B1 (ko) * 2005-08-16 200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시스템
JP4997888B2 (ja) * 2006-09-11 2012-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US20100044022A1 (en) * 2008-08-22 2010-02-25 Caterpillar Inc. Air-to-air cooling assembly
KR101340835B1 (ko) * 2009-04-27 2013-12-11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교환 환기 장치
DE102009022986A1 (de) * 2009-05-28 2010-12-02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FR2988825B1 (fr) * 2012-03-30 2015-05-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thermiqu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7391A (ja) * 2005-11-07 2007-05-24 Kyoritsu Air Tech Inc 換気装置
TWM433538U (en) * 2012-02-21 2012-07-11 Liu Jing-Wen Classroom-type whole heat exchanger system
CN102748829A (zh) * 2012-07-31 2012-10-24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203224023U (zh) * 2012-09-25 2013-10-0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改变流道提高效率的空气全热交换器
TWM493018U (zh) * 2014-06-04 2015-01-01 Ctci Foundation 低溫再生全熱交換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11825A1 (en) 2017-07-27
JP6374462B2 (ja) 2018-08-15
JP2017133821A (ja) 2017-08-03
TW201727165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1969C (zh) 通风系统
JP5227380B2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TWI614461B (zh) 全熱交換器
JP5259951B2 (ja) 換気装置
CN206411572U (zh) 插卡式散热机箱
US20080011454A1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US7223068B2 (en) Housing for axial flow heat-dissipating fan
JP6264192B2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CN107014046B (zh) 全热交换器
US20160061220A1 (en) Fan
JP5194734B2 (ja) 加湿装置
TW201031874A (en) Ventilation fan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air supply and air discharge
TW202017661A (zh) 氣體循環裝置
TWM573664U (zh) Gas circulation device
JP2011226409A (ja) 多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11367370B (zh) 电子装置
US11401946B2 (en) Fan flow guide structure
KR20140018432A (ko)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한 압축기
JPH111181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5037026A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WO2020187829A1 (en) Fan coi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17090671A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3093086A (ja) 全熱交換器
JPS622417Y2 (zh)
JP2024049430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