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4046B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14046B CN107014046B CN201610055022.7A CN201610055022A CN107014046B CN 107014046 B CN107014046 B CN 107014046B CN 201610055022 A CN201610055022 A CN 201610055022A CN 107014046 B CN107014046 B CN 1070140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total heat
- inlet chamber
- guid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以及全热交换核心。机壳包括第一侧壁、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第三容置空间,第三容置空间邻近第一侧壁。第一风扇设于第一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全热交换核心,第一风扇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风扇设于第二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全热交换核心,第二风扇包括第二旋转轴。全热交换核心设于第三容置空间之中。其中,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以及全热交换核心排布于设置平面之上,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皆垂直于设置平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将全热交换核心置于侧边的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全热交换器,多半将全热交换核心设置于壳体中央段,借由分别位于全热交换核心两侧的直立设置的风扇将空气吸入或排出,并由全热交换核心进行空气中的温度与湿度交换,并进行能源回收。
然而,在现有全热交换器的配置设计中,直立设置的风扇的尺寸会被全热交换核心所限制,过小的风扇尺寸会导致风量不足或者风机噪音过大等缺点。同样的,如果将直立设置的风扇的尺寸放大,全热交换核心尺寸也随之放大,结果将导致全热交换器的整体体积过大,且全热交换核心的热交换效率也无法全部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一机壳、一第一风扇、一第二风扇以及一全热交换核心。机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邻近该第一侧壁。第一风扇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风扇包括一第一旋转轴。第二风扇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风扇包括一第二旋转轴。全热交换核心设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中。其中,该第一风扇、该第二风扇以及该全热交换核心排布于一设置平面之上,该第一旋转轴以及该第二旋转轴皆垂直于该设置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邻接该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以及一第二进气室,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形成于该机壳之上,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进气口连接该第一进气室,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二进气室,该第一出气口对应该第一风扇,该第二出气口对应该第二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沿一排列方向排列,该排列方向垂直于该设置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三侧壁以及一第四侧壁,该第一侧壁相对于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相对于该第四侧壁,该第一进气口形成于该第三侧壁,该第二进气口形成于该第四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一第一气流从该第一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一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一风扇,并经由该第一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一第二气流从该第二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二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二风扇,并经由该第二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一第一导风结构以及一第二导风结构,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一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一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二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二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上形成有开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长度L,该第一导风结构与该第一进风口之间存在一距离a,且0≤a≤L/2。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宽度W,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宽度b,且W/3≤b≤W。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高度H,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高度c,且H/3≤c≤H。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一机壳、一第一风扇、一第二风扇以及一全热交换核心;所述机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邻近该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风扇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风扇包括一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风扇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风扇包括一第二旋转轴;所述全热交换核心设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中;其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邻接该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间,其中,该机壳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以及一第二进气室,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形成于该机壳之上,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进气口连接该第一进气室,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二进气室,该第一出气口对应该第一风扇,该第二出气口对应该第二风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全热交换核心邻近第一侧壁,因此可将全热交换核心的热交换面积增大,并减少入风的阻抗。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以平躺的方式设置(该第一旋转轴以及该第二旋转轴皆垂直于该设置平面),且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邻近第二侧壁,因此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的尺寸可以被最大化,可改善进风量,并降低噪音。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可以将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据此进行更加均匀的热交换,提升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
图2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内的气流流动情形。
图2B显示图2A中的2B-2B’截面图。
图2C显示图2A中的2C-2C’截面图。
图3A、3B以及3C显示第一导风结构上形成有开孔的情形。
图4A显示第一导风结构的位置。
图4B显示第一导风结构的尺寸。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全热交换器
10 机壳
101 第一侧壁
102 第二侧壁
103 第三侧壁
104 第四侧壁
11 第一容置空间
12 第二容置空间
13 第三容置空间
21 第一风扇
211 第一旋转轴
22 第二风扇
221 第二旋转轴
30 全热交换核心
41 第一进气室
42 第二进气室
43 第一进气口
44 第二进气口
45 第一出气口
46 第二出气口
51 第一导风结构
52 第二导风结构
53 开孔
A1 第一气流
A2 第二气流
A 距离
B 宽度
C 高度
H 最大高度
L 进气室长度
P 设置平面
W 最大宽度
X 方向
Z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包括一机壳10、一第一风扇21、一第二风扇22以及一全热交换核心30。机壳10包括一第一侧壁101、一第一容置空间11、一第二容置空间12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13,该第三容置空间13邻近该第一侧壁101。第一风扇21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1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30,该第一风扇21包括一第一旋转轴211。第二风扇22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12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30,该第二风扇22包括一第二旋转轴221。全热交换核心30设于该第三容置空间13之中。其中,该第一风扇21、该第二风扇22以及该全热交换核心30排布于一设置平面P之上,该第一旋转轴211以及该第二旋转221轴皆垂直于该设置平面P。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10还包括一第二侧壁102,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12邻接该第二侧壁102,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12位于该第二侧壁102与该第三容置空间13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全热交换核心30邻近第一侧壁101,因此可将全热交换核心30的热交换面积增大,并减少入风的阻抗。第一风扇21以及第二风扇22以平躺的方式设置(该第一旋转轴211以及该第二旋转轴221皆垂直于该设置平面P),且第一风扇21以及第二风扇22邻近第二侧壁102,因此第一风扇21以及第二风扇22的尺寸可以被最大化,可改善进风量,并降低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10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41以及一第二进气室42,一第一进气口43、一第二进气口44、一第一出气口45以及一第二出气口46形成于该机壳10之上,该第一进气室41以及该第二进气室42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30,该第一进气口43连接该第一进气室41,该第二进气口44连接该第二进气室42,该第一出气口45对应该第一风扇21,该第二出气口46对应该第二风扇22。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41以及该第二进气室42沿一排列方向Z排列,该排列方向Z垂直于该设置平面P。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壳10还包括一第三侧壁103以及一第四侧壁104,该第一侧壁101相对于该第二侧壁102,该第三侧壁103相对于该第四侧壁104,该第一进气口43形成于该第三侧壁103,该第二进气口44形成于该第四侧壁104。
图2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内的气流流动情形。图2B显示图2A中的2B-2B’截面图。图2C显示图2A中的2C-2C’截面图。参照图2A、2B、2C,在一实施例中,一第一气流A1从该第一进气口43进入该全热交换器1,经过该第一进气室41、该全热交换核心30以及该第一风扇21,并经由该第一出气口45离开该全热交换器1。一第二气流A2从该第二进气口44进入该全热交换器1,经过该第二进气室42、该全热交换核心30以及该第二风扇22,并经由该第二出气口46离开该全热交换器1。
参照图1、2A、2B、2C,在一实施例中,该全热交换器1还包括一第一导风结构51以及一第二导风结构52,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51设于该第一进气室41之中,以将该第一气流A1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30,该第二导风结构52设于该第二进气室42之中,以将该第二气流A2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30。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导风结构51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52形成于该第一侧壁101之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该第一导风结构51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52,可以将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30,据此进行更加均匀的热交换,提升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然而,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导风结构51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52亦可能降低全热交换器的吸风流量,为此,参照图3A、3B以及3C,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风结构51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52上形成有开孔53的情形,在此以第一导风结构51为例。在图3A中,这些开孔53为栅栏长型,沿Z方向延伸。在图3B中,这些开孔53为栅栏长型,沿X方向延伸。在图3C中,这些开孔53为气孔型。通过开孔的设计,可以调整并改善全热交换器的吸风流量。
参照图4A,以该第一导风结构51为例说明其位置以及尺寸,就细部结构而言,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室41具有一进气室长度L,该第一导风结构51与该第一进风口43之间存在一距离a,且0≤a≤L/2。参照图4B,该第一进气室41具有一进气室最大宽度W,该第一导风结构51具有一结构宽度b,且W/3≤b≤W。该第一进气室41具有一进气室最大高度H,该第一导风结构51具有一结构高度c,且H/3≤c≤H。经实验证实,依据上述比例设计,可以得到较佳的全热交换效果。然而,上述比例的说明并未限制本发明。该第二导风结构52的位置以及尺寸设计概念与该第一导风结构51相同,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一机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邻近该第一侧壁;
一第一风扇,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风扇包括一第一旋转轴;
一第二风扇,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风扇包括一第二旋转轴;
一全热交换核心,设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中;
其中,该第一风扇、该第二风扇以及该全热交换核心排布于一设置平面之上,该第一旋转轴以及该第二旋转轴皆垂直于该设置平面;
其中,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一第一导风结构以及一第二导风结构,该机壳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以及一第二进气室,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形成于该机壳之上,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进气口连接该第一进气室,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二进气室,该第一出气口对应该第一风扇,该第二出气口对应该第二风扇;一第一气流从该第一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一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一风扇,并经由该第一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一第二气流从该第二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二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二风扇,并经由该第二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
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一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一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二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二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之上,且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与该第一侧壁垂直,该第一导风结构邻近于该第一进气口,且该第二导风结构邻近于该第二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邻接该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沿一排列方向排列,该排列方向垂直于该设置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三侧壁以及一第四侧壁,该第一侧壁相对于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相对于该第四侧壁,该第一进气口形成于该第三侧壁,该第二进气口形成于该第四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上形成有开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开孔为栅栏长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长度L,该第一导风结构与该第一进风口之间存在一距离a,且0≤a≤L/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宽度W,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宽度b,且W/3≤b≤W。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高度H,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高度c,且H/3≤c≤H。
10.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一机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邻近该第一侧壁;
一第一风扇,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风扇包括一第一旋转轴;
一第二风扇,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中并连通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风扇包括一第二旋转轴;
一全热交换核心,设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中;
其中,该机壳还包括一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邻接该第二侧壁,该第一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容置空间之间,
其中,该机壳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以及一第二进气室,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形成于该机壳之上,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进气口连接该第一进气室,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二进气室,该第一出气口对应该第一风扇,该第二出气口对应该第二风扇;其中,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一第一导风结构以及一第二导风结构,该机壳内还包括一第一进气室以及一第二进气室,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形成于该机壳之上,该第一进气室以及该第二进气室对应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进气口连接该第一进气室,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二进气室,该第一出气口对应该第一风扇,该第二出气口对应该第二风扇;一第一气流从该第一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一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一风扇,并经由该第一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一第二气流从该第二进气口进入该全热交换器,经过该第二进气室、该全热交换核心以及该第二风扇,并经由该第二出气口离开该全热交换器;
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一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一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二导风结构设于该第二进气室之中,以将该第二气流推挤朝向该全热交换核心,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之上,且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与该第一侧壁垂直,该第一导风结构邻近于该第一进气口,且该第二导风结构邻近于该第二进气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导风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风结构上形成有开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开孔为栅栏长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长度L,该第一导风结构与该第一进风口之间存在一距离a,且0≤a≤L/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宽度W,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宽度b,且W/3≤b≤W。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中,该第一进气室具有一进气室最大高度H,该第一导风结构具有一结构高度c,且H/3≤c≤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5022.7A CN107014046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全热交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55022.7A CN107014046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全热交换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14046A CN107014046A (zh) | 2017-08-04 |
CN107014046B true CN107014046B (zh) | 2020-06-02 |
Family
ID=5943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55022.7A Active CN107014046B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全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1404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77052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Kimura Kohki Co Ltd | 床埋込形空調ユニット |
CN1818491A (zh) * | 2005-02-07 | 2006-08-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通风系统 |
KR100889205B1 (ko) * | 2008-09-26 | 2009-03-16 | 셀파씨엔씨 | 열 회수 환기장치의 전열교환 소자 |
CN102414517A (zh) * | 2009-04-27 | 2012-04-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交换换气装置 |
CN102840657A (zh) * | 2012-09-25 | 2012-12-26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改变流道提高效率的空气全热交换器 |
CN103743084A (zh) * | 2014-01-21 | 2014-04-2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全热交换器 |
-
2016
- 2016-01-27 CN CN201610055022.7A patent/CN1070140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77052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Kimura Kohki Co Ltd | 床埋込形空調ユニット |
CN1818491A (zh) * | 2005-02-07 | 2006-08-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通风系统 |
KR100889205B1 (ko) * | 2008-09-26 | 2009-03-16 | 셀파씨엔씨 | 열 회수 환기장치의 전열교환 소자 |
CN102414517A (zh) * | 2009-04-27 | 2012-04-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交换换气装置 |
CN102840657A (zh) * | 2012-09-25 | 2012-12-26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改变流道提高效率的空气全热交换器 |
CN103743084A (zh) * | 2014-01-21 | 2014-04-2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全热交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14046A (zh) | 2017-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59408B (zh) |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 |
US9587841B2 (en) | Turbo fan and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 |
CN105840532B (zh) | 一种盘管风机结构 | |
JP6661757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2001124359A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1703217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7014046B (zh) | 全热交换器 | |
TWI614461B (zh) | 全熱交換器 | |
CN110410876B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
CN109268953B (zh)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 |
WO2019196959A1 (zh) | 风机及屋顶机 | |
CN103765149A (zh) | 带翅片的热交换器 | |
CN210399238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
JP3742891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ユニット | |
CN210320334U (zh) | 风机盘管及设有其的空调 | |
WO2010113390A1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発熱体収納装置 | |
CN218936511U (zh) | 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979026U (zh) |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9868283U (zh) | 新风机 | |
CN220185436U (zh) | 用于新风机的风扇、新风机 | |
CN219223220U (zh) | 降噪风道结构及烘干机 | |
CN219395369U (zh) | 一种风扇框及电子设备 | |
CN208186595U (zh) | 壳体组件以及除湿机 | |
CN212786371U (zh) | 一种风冷式控制柜 | |
CN218913272U (zh) | 一种用于高效离心式鼓风机的外壳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