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2248B -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 Google Patents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2248B
TWI612248B TW101142207A TW101142207A TWI612248B TW I612248 B TWI612248 B TW I612248B TW 101142207 A TW101142207 A TW 101142207A TW 101142207 A TW101142207 A TW 101142207A TW I612248 B TWI612248 B TW I6122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ipe joint
flexible
falling
pl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2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9460A (zh
Inventor
Yoshiharu UGA
Yuji Ki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3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9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2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22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5/00Constructive type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F16L25/0036Joints for corrugated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16L33/22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sealing surfaces being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33/224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sealing surfaces being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a clamping ring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threaded member and the connect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而容易地作連接。
保持器(24),係將撓性管所貫通之貫通空間(200)作包圍。保持器(24),若是撓性管貫通貫通空間(200),則防止撓性管從貫通空間(200)而後退並脫落的情況。保持器(24),係具備複數之防脫落部(84)、和固定部(86)。防脫落部(84),係分別鈎掛在撓性管之外周面處。固定部(86),係將複數之防脫落部(84)作固定。

Description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本發明,係有關於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本發明,特別是有關於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而容易地作連接之保持器以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有撓性管之閉塞裝置。此閉塞裝置,係具備有管接頭本體、和墊圈、和墊圈片、和保持器、和螺帽、和蓋體、以及O型環。管接頭本體,係被安裝在撓性管之從氣體配管起而分歧出來的部份處。此管接頭本體,係具備有撓性管之連接口和O型環溝。在連接口內,係被設置有階差部。墊圈,係被嵌合於該階差部處。墊圈片,係以密著於該墊圈上的方式而被作設置。保持器,係被插入至連接口內。保持器,係由2個零件所成。螺帽,係與管接頭本體相咬合。螺帽,係具備有插入孔。蓋體,係具備有閉塞部。閉塞部係嵌合於螺帽之插入孔中。O型環係嵌合於管接頭本體之O型環溝中。在此閉塞裝置處,係能夠連接撓性管。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1-16980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閉塞裝置中,係有著難以對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的撓性管作連接之問題。就算是在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閉塞裝置係身為管接頭,此一問題點亦並未被解決。本發明,係為用以解決此問題點而進行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而容易地作連接之保持器以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參考圖面,針對本發明之保持器以及撓性管用管接頭作說明。另外,在此欄中而對於圖中的符號作使用的原因,係在於用以幫助對於發明之內容的理解。在此欄中而使用圖中之符號一事,係並非代表將發明之內容限定於圖示之範圍中。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若是依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種形態,則保持器24係將撓性管300所貫通之貫通空間200作包圍。保持器24,若是撓性管300貫通貫通空間200,則防止撓性管300從貫通空間200而後退並脫落的情況。保持器24,係具備複數之防脫落部84、和固定部86、130。防脫落部84,係分別鈎掛在撓性管300之外周面處。固定部86、130,係將複數之防脫落部84作固定。
由於複數之防脫落部84係被固定在固定部86、130處,因此,在將保持器24連接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 的撓性管300處時,只要將保持器24之某一處作把持,複數之防脫落部84之一部份落下的可能性便會變低。由於係能夠使複數之防脫落部84的一部份落下之可能性降低,因此,係能夠防止在進行對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的撓性管300之連接時而耗費時間。其結果,係可提供一種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300而容易地作連接之保持器24。
又,上述之固定部86、130,較理想,係具備有筒部100、和包夾部102、140。筒部100,係收容複數之防脫落部84。筒部100,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包夾部102、140,係與筒部100一同地包夾防脫落部84。包夾部102、140,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於此情況,筒部100,係在與相鄰之防脫落部84間相對向的一個場所處,從筒部100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與筒部100之相分離之一個場所相對向的包夾部102、140之一個場所,係從包夾部102、140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
筒部100之一個場所和與其相對向的包夾部102、140之一個場所,係分別從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若是對於該相互分離之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打開。此係因為,此時筒部100和包夾部102、140係作彈性變形之故。若是成為並不對於此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如同原本一般地而關閉。藉由此,係能 夠成為將在此場所處施加力而維持於打開的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處,且若是保持器24嵌入至撓性管300中,則在此場所處係成為並未被施加有力。若是如此這般地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則相較於筒部100和包夾部102、140為僅會進行與防脫落部84同等之彈性變形的情況,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的作業係成為容易。
或者是,較理想,上述之包夾部102,係除了與筒部100之相分離的一個場所相對向之一個場所以外,亦在其他場所處,從包夾部102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
包夾部102,係在複數的場所處,從包夾部102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藉由此,相較於包夾部102僅在1個場所處而相分離的情況,係成為容易將筒部100之相分離的一個場所打開。若是此場所變得容易打開,則相較於並非如此的情況,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的作業係成為容易。
若依據本發明之其他局面,則撓性管用管接頭10,係具備有管接頭本體20、和保持器24、以及推壓輪26。保持器24係被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推壓輪26係進入至管接頭本體20內。管接頭本體20,係具備有撓性管300之進入口34和撓性管300之進入路36。保持器係被配置在進入路36中。進入路36係經由進入口34而與管接頭本體20之外相通連。保持器24,係將撓性管300所 貫通之貫通空間200作包圍。保持器24,若是撓性管300貫通貫通空間200,則防止撓性管300從貫通空間200而後退並脫落的情況。推壓輪26,係防止保持器24與撓性管300一同地而從管接頭本體20內脫落的情況。保持器24,係具備複數之防脫落部84、和固定部86、130。防脫落部84,係分別鈎掛在撓性管300之外周面處。固定部86、130,係將複數之防脫落部84作固定。
由於係能夠使複數之防脫落部84的一部份落下之可能性降低,因此,係能夠防止在進行對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的撓性管300之連接時而耗費時間。其結果,係可提供一種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300而容易地作連接之撓性管用管接頭10。
又,上述之撓性管用管接頭10的固定部86、130,較理想,係具備有筒部100、和包夾部102、140,筒部100,係收容複數之防脫落部84。筒部100,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包夾部102、140,係與筒部100一同地包夾防脫落部84。包夾部102、140,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於此情況,管接頭本體20,係更進而具備有密著部38。密著部38,係從進入口34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進入路36之深處。在密著部38處,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係作塑性變形並相密著。防脫落部84,係具備基部90、和爪部92。基部90,係被配置在貫通空間200之外周處。爪部92,係以從基部90起朝向貫通空間200突出的方式,而被設置在基部90處。推壓輪 26,係具備有環狀部60。環狀部60,係被筒部100所覆蓋。筒部100之軸250方向長度,係為包夾部102、140之軸250方向長度和爪部92之軸250方向長度以及撓性管300之節距的和以上。筒部100之軸250方向長度,係為包夾部102、140之軸250方向長度和爪部92之軸250方向長度以及環狀部60之軸250方向長度的和以下。
當筒部100之軸250方向長度為滿足上述之要件的情況時,若是並未以使環狀部60被筒部100覆蓋的方式而將保持器24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則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係成為不會密著於密著部38處。此係因為被筒部100所妨礙之故。藉由此,來防止保持器24以並未使環狀部60被筒部100所覆蓋的方式而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的情況。
又,上述之管接頭本體20,較理想,係更進而具備有密著部38和膨出部40。密著部38,係從進入口34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進入路36之深處。在密著部38處,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係作塑性變形並相密著。密著部38,係為環狀。膨出部40,係從密著部38之內側起朝向進入口34之方向而膨出。
藉由膨出部40之膨出,係防止在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作了塑性變形之後而其之一部份對於撓性管300之內部的流動造成阻礙的情況。
又,較理想,當上述之保持器24為以朝向與特定之方向相異之方向的方式而被配置在進入路36內的情況 時,推壓輪26係對於進入至較管接頭本體20內之特定位置而更深處一事作妨礙。藉由此,係防止保持器24以朝向與特定之方向相異之方向的方式而被配置在進入路36內的情況。
若依據本發明,則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而容易地作連接。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考圖面而作說明。在以下之說明中,對於相同零件,係附加相同之符號。該些之名稱以及功能亦為相同。故而,針對該些,係並不再重複進行詳細之說明。
〔構造之說明〕
圖1,係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撓性管用管接頭10之圖。在圖1中,撓性管用管接頭10之一半係被作切缺。根據圖1,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撓性管用管接頭10的構成作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撓性管用管接頭10,係為被連接於撓性管300處者。撓性管300,係具備有凸部310和凹部312。凸部310之表面和凹部312之表面,係構成撓性管300之外周面。撓性管300之外周面,係被被覆層314所覆蓋。如圖1中所示一般,撓性管用管接頭10,係具備有 管接頭本體20、和前端墊圈22、和保持器24、和推壓輪26。在管接頭本體20處,係插入有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在管接頭本體20處,係亦被插入有推壓輪26之其中一端。在管接頭本體20處,係連接有被連接體。被連接體之例,例如係為插座。在以下之說明中,係並未將被連接體作圖示。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前端墊圈22係設為如同輪一般的形狀。前端墊圈22之剖面,係為圓形。前端墊圈22,係為橡膠製。前端墊圈22,係被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保持器24係被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保持器24,係防止撓性管300從管接頭本體20而脫落。推壓輪26係插入至管接頭本體20內。推壓輪26,係防止保持器24與撓性管300一同地從管接頭本體20而脫落。
圖2,係為本實施形態的管接頭本體20之圖。在圖2中,管接頭本體20之一半係被作切缺。根據圖2,對於本實施形態之管接頭本體20的構造作說明。管接頭本體20之形狀,係為筒狀。在管接頭本體20之外面,係被設置有螺帽型部30。扳手等之工具,係成為將螺帽型部30作保持。於其之後部(在圖1中係為左部)處,係被設置有管連接部32。在管連接部32處,係連接有上述之被連接體。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所謂管連接部32,係指公螺絲。被設置在管接頭本體20之其中一端處的口,係為撓性管300之進入口34。管接頭本體20,係於其之內部,具備有進入路36、和密著部38、和膨出部40、和流體路 42。進入路36係經由進入口34而與管接頭本體20之外相通連。保持器24係被配置在進入路36中。密著部38,係從進入口34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進入路36之深處。在密著部38處,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係作塑性變形並相密著。膨出部40,係從密著部38之內側起朝向進入口34之方向而膨出。密著部42,係從進入口34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膨出部40之深處。流體路42之內徑,係較撓性管300之外徑而更小。
進入路36,係具備有本體側密封部46、和母螺絲48、和錐狀孔50。本體側密封部46,係從管接頭本體20之外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進入口34之深處。本體側密封部46,係在其與推壓輪26之間形成密封面。母螺絲48,係從管接頭本體20之外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本體側密封部46之深處。母螺絲48,係與後述之公螺絲62相咬合。錐狀孔50,係從管接頭本體20之外而觀察時為被設置在母螺絲48之深處。此錐狀孔50之內徑,係隨著越接近密著部38而變得越小。
密著部38,係具備有前端墊圈溝52。在前端墊圈溝52處,係嵌合有上述之前端墊圈22。
圖3,係為本實施形態的保持器24之立體圖。在圖3中,保持器24之一部份係被作切缺。根據圖3,對於本實施形態之保持器24的構成作說明。
保持器24之外形,係為略圓筒形。保持器24,係嵌合於管接頭本體20之進入路36的錐狀孔50中。保持器 24,係具備複數之防脫落部84、和固定部86。防脫落部84,係包圍貫通空間200。撓性管300,係貫通此貫通空間200。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防脫落部84,係分別鈎掛在撓性管300之凹部312處。該些防脫落部84,係被固定在固定部86處。藉由此,相對向之防脫落部84彼此之間隔,係藉由固定部86而被作設定。又,由於係為此種構造,因此保持器24係成為包圍貫通空間200。
防脫落部84,係為金屬製。防脫落部84,係具備基部90、和爪部92。基部90,係被配置在貫通空間200之外周處。爪部92,係被設置在基部90處。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基部90和爪部92係為一體。爪部92,係從基部90起朝向貫通空間200突出。
固定部86,係具備筒部100、和包夾部102、和連結部104。筒部100和包夾部102和連結部104,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為了使彈性變形成為容易,較理想,固定部86之素材係為合成樹脂。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固定部86之素材係為聚乙烯。筒部100,係收容全部的防脫落部84。包夾部102,係從貫通空間200觀察時而被配置在基部90之內側處。包夾部102,係與筒部100一同地包夾基部90。連結部104,係將筒部100和包夾部102作連結。於本實施形態之情況,筒部100,係在下述之一個場所處,從筒部100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所謂該一個場所,係為與相鄰之防脫落部84間相對向的場所。其一個場所, 係不論是與複數之防脫落部84之間的任一者相對向均可。包夾部102之一個場所,亦係從包夾部102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所謂該一個場所,係為與筒部100之相分離的一個場所相對向之場所。若是對於此筒部100和包夾部102之間之相互分離的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打開。此係因為,固定部86係作彈性變形之故。若是成為並不對於此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如同原本一般地而關閉。此場所,係為在本實施形態中所示之分離場所110。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之情況時,包夾部102,係並非僅在分離場所110處,而是在其他之場所112處,亦從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藉由此,本實施形態之包夾部102,係被分成2個部份。
在撓性管用管接頭10之零件的長度中,係存在有以下所述之關係。圖4,係為本實施形態的撓性管用管接頭10之一部份的剖面圖。根據圖4,對於該關係作說明。筒部100之軸方向(指軸250方向,以下相同)的長度270,係為包夾部102之軸方向長度272和爪部92之軸方向長度274以及撓性管300之節距的和以上。筒部100之軸方向長度270,係為包夾部102之軸方向長度272和爪部92之軸方向長度274以及環狀部60之軸方向長度280的和以下。環狀部60之軸方向長度280,係較撓性管300之節距更長。所謂撓性管300之節距,係指撓性管300之凹部312的成為最底部之場所的間隔。在實際所使用之撓 性管300處,於凹部312之間隔係存在有參差。故而,本實施形態之情況,針對實際所使用之撓性管300的節距,係將凹部312之間隔的最小值視為撓性管300之節距。由於係存在有此種關係,因此,當保持器24被配置在進入路36內時,若是朝向與圖1中所示之方向相異的方向,則推壓輪26之環狀部60係成為不會進入至保持器24之筒部100內。由於並不會進入,因此環狀部60係並不會被筒部100所覆蓋。若是環狀部60並未被筒部100所覆蓋,則由於推壓輪26係並未充分進入至管接頭本體20內,因此推壓輪26之公螺絲62係並不會與管接頭本體20之母螺絲48相咬合。故而,推壓輪26進入至較管接頭本體20內之特定的位置而更深處一事,係成為被保持器24所妨礙。
圖5,係為本實施形態的推壓輪26之圖。在圖5中,推壓輪26之一半係被作切缺。根據圖5,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推壓輪26的構成作說明。係能夠使撓性管300貫通於推壓輪26之中。推壓輪26,係被設置有環狀部60、和公螺絲62、和推壓輪側密封部64、和角形環部66。環狀部60,係在管接頭本體20內,被保持器24之筒部100所覆蓋。公螺絲62,係與管接頭本體20之母螺絲48相咬合。推壓輪側密封部64,係在其與進入路36之間形成密封。在將管接頭本體20與推壓輪26作連接時,工具係成為將角形環部66作保持。
在推壓輪密封部64之外周處,係被設置有外週墊圈 溝70。外週墊圈溝70,係以包圍推壓輪側密封部64之外周面的方式而被形成。如圖1中所示一般,在外週墊圈溝70處,係被嵌入有外週墊圈28。
在角形環部66之內部,係被設置有防水墊圈溝72。防水墊圈溝72,係以當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貫通推壓輪26時而將撓性管300作包圍的方式,來作設置。在防水墊圈溝72處,係被嵌入有防水墊圈80。防水墊圈80,係藉由EPDM等所製作。防水墊圈80之剖面,係為T字形。在防水墊圈80之圓周方向數個場所處,係被埋設有選擇透過性構件。選擇透過性構件係並未作圖示。選擇透過性構件之形況,係為銷狀。選擇透過性構件,係會使氣體透過但是不會使固體和液體透過。藉由此,係能夠進行氣體漏洩檢查。選擇透過性構件,例如,係為包含連續多孔質膜之構件、或者是具備有連續氣孔之多孔質體。前者之連續多孔質膜,係可藉由將四氟化乙烯樹脂粉體作成形而得之。後者之多孔質體,係可藉由將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之熱可塑性樹脂粉體作成形而得之。
〔連接方法之說明〕
接著,針對將撓性管300連接在上述之撓性管用管接頭10處的方法作說明。
首先,作業者係從撓性管300之前端起而將數個凹部310之量的被覆層314除去。若是結束了被覆層314之除去,則作業者係使撓性管300通過推壓輪26。撓性管300 之前端,係從推壓輪26之環狀部60而突出。
接著,作業者係將保持器24之固定部86的分離場所110擴張。若是分離場所110擴張,則作業者係將保持器24之爪部92嵌入至撓性管300之前端的凹部312中。若是保持器24之爪部92嵌入至撓性管300的凹部312中,則固定部86之筒部100係自行將推壓輪26之環狀部60作覆蓋。如此這般,保持器24係被安裝在撓性管300處。此時,撓性管300之前端係亦從保持器24之爪部92而突出。
接著,作業者係將前端墊圈22嵌入至管接頭本體20之前端墊圈溝52中。若是前端墊圈22被嵌入,則作業者係將撓性管300與保持器24以及推壓輪26一同地而插入至管接頭本體20之進入路36中。若是推壓輪26之公螺絲62被插入至管接頭本體20之進入路36中,則該公螺絲62係與管接頭本體20之母螺絲48相咬合。若是在此狀態下而作業者使推壓輪26和管接頭本體20相互朝向相反之方向轉動,則保持器24係朝向管接頭本體20之進入路36的深處而移動。此係因為保持器24被推壓輪26之環狀部60而推壓之故。由於進入路36之錐狀孔50的內徑係隨著接近密著部38而逐漸縮小,因此,隨著保持器24朝向進入路36之深處而移動,保持器24之筒部100的外周面係被錐狀孔50之內周面所壓縮。同時地,從保持器24所突出之撓性管300的前端部份,係在保持器24之爪部92和密著部38之間而被壓潰並作塑性變形。就算是 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作了塑性變形,其之一部份對於撓性管300之內部的流動造成阻礙的情況亦係被防止。此係因為膨出部40作膨出之故。
〔本實施形態之撓性管用管接頭之效果〕
如同由以上之說明而可明顯得知一般,本實施形態之複數的防脫落部84,係被固定在固定部86處。由於防脫落部84係被作固定,因此,在將保持器24連接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的撓性管300處時,只要將保持器24之某一處作把持,複數之防脫落部84之一部份落下的可能性便會變低。由於係能夠使複數之防脫落部84的一部份落下之可能性降低,因此,藉由此係能夠防止在進行對於被設置在狹窄之場所處的撓性管300之連接時而耗費時間。其結果,係可提供一種能夠對於被設置在狹窄場所處的撓性管300而容易地作連接之保持器24。
又,本實施形態之筒部100之一個場所和與該處相對向的包夾部102之一個場所,係分別從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藉由此,係能夠成為將在此場所處施加力而維持於打開的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處,且若是保持器24被嵌入至撓性管300中,則在此場所處係成為並未被施加有力。若是如此這般地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則相較於筒部100和包夾部102為僅會進行與防脫落部84同等之彈性變形的情況,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的作業係成為 容易。
又,包夾部102,係在複數的場所處,從包夾部102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藉由此,相較於包夾部102僅在1個場所處而相分離的情況,係成為容易將筒部100之相分離的一個場所打開。若是此場所變得容易打開,則相較於並非如此的情況,將保持器24嵌合於撓性管300中的作業係成為容易。
又,若是保持器24並未以使環狀部60被筒部100所覆蓋的方式而完全地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則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係成為無法密著於密著部38處。此係因為,推壓輪26之進入至較管接頭本體20內之特定的位置而更深處一事,係會被保持器24所妨礙之故。藉由此,來防止保持器24以並未使環狀部60被筒部100所覆蓋的方式而收容在管接頭本體20內的情況。
藉由膨出部40之膨出,係防止在撓性管300之前端部份作了塑性變形之後而其之一部份對於撓性管300之內部的流動造成阻礙的情況。
〈變形例之說明〉
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係全部均為例示。本發明之範圍,係並非基於上述之實施形態而被限制者,當然的,在並不脫離本發明之趣旨的範圍內,係亦可進行各種之設計變更。
例如,上述之本實施形態的撓性管用管接頭10,係亦可並不具備有前端墊圈22。此係因為,就算是並不具備有前端墊圈22,撓性管300之前端亦係被壓潰而被壓著於管接頭本體20之密著部38處(其結果,撓性管300之前端和密著部38之間係被作密封)之故。
又,管接頭本體20之進入路36的深處部份,係並不需要特地設為錐狀孔50。但是,若是如同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一般地而設置錐狀孔50,則保持器24係在錐狀孔50和撓性管300之間而被作壓迫。若是保持器24被壓迫,則在進行推壓輪26之鎖緊時,保持器24係成為不會旋轉。若是保持器24成為不會旋轉,則撓性管300係亦成為不會旋轉。
又,管接頭本體20係亦可並不具備有膨出部40。又,管連接部32之具體性形態,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公螺絲。
又,防脫落部84,係亦可為分別鈎掛在撓性管300之凸部310處者。防脫落部84,係亦可為僅鈎掛在凸部310或者是凹部312之其中一方處者。防脫落部84,係亦可為鈎掛在凸部310以及凹部312之雙方處者。
又,固定部86之形態,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形態。例如,保持器24所具備之防脫落部84的數量,係並未被特別限定。其之數量,係可為2~4。又,筒部100之軸250方向長度,係亦可並不滿足上述之要件。又,筒部100和包夾部102,係亦可並非為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 彈性變形。又,包夾部102係亦可在數個場所處而分離。又,筒部100和包夾部102,係亦可並不藉由連結部104而作連結。圖6,係為變形例的保持器120之立體圖。在圖6中,保持器120之一部份係被作切缺。根據圖6,對於保持器120之構成作說明。保持器120,係具備複數之防脫落部84、和固定部130。
固定部130,係具備筒部100、和包夾部140。固定部130,係並不具備上述之包夾部102和連結部104。筒部100和包夾部140,係並未被作連結。包夾部140,係較防脫落部84而更容易彈性變形。包夾部140,係被配置在與上述之包夾部102相同的位置處。包夾部140,係與筒部100一同地包夾基部90。包夾部140之一個場所,亦係從包夾部102之軸250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所謂該場所,係為與筒部100之相分離的一個場所相對向之場所。若是對於此筒部100和包夾部140之間之相互分離的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打開。此係因為,固定部86係作彈性變形之故。若是成為並不對於此場所施加力,則此場所係如同原本一般地而關閉。不僅是在筒部100處,在包夾部140處亦係產生有用以將此場所關閉之彈性力。藉由此,係成為易於將此場所強力地關閉。
當保持器24為以朝向與特定之方向相異之方向的方式而被配置在進入路36內的情況時而用以對於推壓輪26進入至較管接頭本體20內之特定位置而更深處一事作妨 礙之具體性構造,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構造。
10‧‧‧撓性管用管接頭
20‧‧‧管接頭本體
22‧‧‧前端墊圈
24、120‧‧‧保持器
26‧‧‧推壓輪
28‧‧‧外週墊圈
30‧‧‧螺帽型部
32‧‧‧管連接部
34‧‧‧進入口
36‧‧‧進入路
38‧‧‧密著部
40‧‧‧膨出部
42‧‧‧流體路
46‧‧‧本體側密封部
46‧‧‧母螺絲
50‧‧‧錐狀孔
52‧‧‧前端墊圈溝
60‧‧‧環狀部
62‧‧‧公螺絲
64‧‧‧推壓輪側密封部
66‧‧‧角形環部
70‧‧‧外週墊圈溝
72‧‧‧防水墊圈溝
80‧‧‧防水墊圈
84‧‧‧防脫落部
86、130‧‧‧固定部
90‧‧‧基部
92‧‧‧爪部
100‧‧‧筒部
102、140‧‧‧包夾部
104‧‧‧連結部
200‧‧‧貫通空間
250‧‧‧軸
300‧‧‧撓性管
310‧‧‧凸部
312‧‧‧凹部
314‧‧‧被覆層
〔圖1〕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撓性管用管接頭之圖。
〔圖2〕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管接頭本體之圖。
〔圖3〕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保持器之立體圖。
〔圖4〕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撓性管用管接頭之一部份的剖面圖。
〔圖5〕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推壓輪之圖。
〔圖6〕本發明之變形例的保持器之立體圖。
24‧‧‧保持器
84‧‧‧防脫落部
86‧‧‧固定部
90‧‧‧基部
92‧‧‧爪部
100‧‧‧筒部
102‧‧‧包夾部
104‧‧‧連結部
110‧‧‧分離場所
112‧‧‧其他場所
200‧‧‧貫通空間
250‧‧‧軸

Claims (3)

  1. 一種保持器,係將撓性管所貫通之貫通空間作包圍,並且若是前述撓性管貫通前述貫通空間,則防止前述撓性管從前述貫通空間而後退並脫落的情況,該保持器,其特徵為,具備有:複數之防脫落部,係分別鈎掛於前述撓性管之外周面上;和固定部,係將前述複數之防脫落部作固定,前述固定部,係具備有:筒部,係收容前述複數之防脫落部,並且較前述防脫落部而更為容易作彈性變形;和包夾部,係與前述筒部一同地而包夾前述防脫落部,並且較前述防脫落部而更為容易作彈性變形,前述筒部,係在與相鄰之前述防脫落部間相對向的一個場所處,從前述筒部之軸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與前述筒部之相分離之前述一個場所相對向的前述包夾部之一個場所,係從前述包夾部之前述軸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前述包夾部,係除了與前述筒部之相分離的前述一個場所相對向之前述一個場所以外,亦在其他場所處,從前述包夾部之前述軸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
  2. 一種撓性管用管接頭,係具備有:管接頭本體、 和被收容在前述管接頭本體內之保持器、以及進入前述管接頭本體內之推壓輪,前述管接頭本體,係具備有撓性管之進入口、和被配置有前述保持器並且經由前述進入口而與前述管接頭本體之外相通連的前述撓性管之進入路,前述保持器,係將前述撓性管所貫通之貫通空間作包圍,並且若是前述撓性管貫通前述貫通空間,則防止前述撓性管從前述貫通空間而後退並脫落的情況,前述推壓輪,係防止前述保持器與前述撓性管一同地而從前述管接頭本體內脫落的情況,該撓性管用管接頭,其特徵為:前述保持器,係具備有:複數之防脫落部,係分別鈎掛於前述撓性管之外周面上;和固定部,係將前述複數之防脫落部作固定,前述固定部,係具備有:筒部,係收容前述複數之防脫落部,並且較前述防脫落部而更為容易作彈性變形;和包夾部,係與前述筒部一同地而包夾前述防脫落部,並且較前述防脫落部而更為容易作彈性變形,前述筒部,係在與相鄰之前述防脫落部間相對向的一個場所處,從前述筒部之軸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與前述筒部之相分離之前述一個場所相對向的前述包夾部之一個場所,係從前述包夾部之前述軸方向的其中一 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前述包夾部,係除了與前述筒部之相分離的前述一個場所相對向之前述一個場所以外,亦在其他場所處,從前述包夾部之前述軸方向的其中一端起一直涵蓋至另外一端地而作分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撓性管用管接頭,其中,前述管接頭本體,係更進而具備有:環狀之密著部,係從前述進入口觀察時而被設置在前述進入路之深處,並使前述撓性管之前端部份作塑性變形而相密著;和膨出部,係從前述密著部之內側起而朝向前述進入口方向膨出。
TW101142207A 2012-03-06 2012-11-13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TWI612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5627 WO2013132585A1 (ja) 2012-03-06 2012-03-06 リテーナ及び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460A TW201339460A (zh) 2013-10-01
TWI612248B true TWI612248B (zh) 2018-01-21

Family

ID=4911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2207A TWI612248B (zh) 2012-03-06 2012-11-13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78129B2 (zh)
CN (1) CN103403431A (zh)
TW (1) TWI612248B (zh)
WO (1) WO20131325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1210B1 (ko) * 2015-08-03 2018-07-24 최희문 파이프 연결용 탑 조인트 링
WO2020150770A1 (en) * 2019-01-21 2020-07-30 Termiplug Pty Ltd A plug assembly
EP3913270B1 (en) * 2020-05-19 2023-07-26 ABB Schweiz AG Hygienic coupling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5894A (ja) * 1993-10-01 1995-06-06 Tokyo Ga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H08338583A (ja) * 1995-02-01 1996-12-24 Onda Seisakusho:Kk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用継手
JP2000304178A (ja) * 1999-04-19 2000-11-02 Shinwa Sangyo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用継手
JP2003028365A (ja) * 2001-07-19 2003-01-29 Tokyo Gas Co Ltd 差込式管継手
CN101563563A (zh) * 2006-11-21 2009-10-21 泰特弗莱克斯公司 用于波纹不锈钢管道的快速驱动接头
TW201200772A (en) * 2010-03-02 2012-01-01 Omega Flex Inc Flanged fitting for use with tubing contain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2178B2 (ja) * 2008-08-13 2013-06-05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5894A (ja) * 1993-10-01 1995-06-06 Tokyo Ga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H08338583A (ja) * 1995-02-01 1996-12-24 Onda Seisakusho:Kk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用継手
JP2000304178A (ja) * 1999-04-19 2000-11-02 Shinwa Sangyo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用継手
JP2003028365A (ja) * 2001-07-19 2003-01-29 Tokyo Gas Co Ltd 差込式管継手
CN101563563A (zh) * 2006-11-21 2009-10-21 泰特弗莱克斯公司 用于波纹不锈钢管道的快速驱动接头
TW201200772A (en) * 2010-03-02 2012-01-01 Omega Flex Inc Flanged fitting for use with tubing contain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460A (zh) 2013-10-01
JPWO2013132585A1 (ja) 2015-07-30
WO2013132585A1 (ja) 2013-09-12
CN103403431A (zh) 2013-11-20
JP5978129B2 (ja)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900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のシール方法およびシール構造
TWI612248B (zh) 保持器及撓性管用管接頭
US20100066073A1 (en) Engine Fitt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Vehicles
TWI670440B (zh) 樹脂製管接頭構造
KR101438021B1 (ko) 관 조인트
JP4026820B2 (ja) ノズルキャップ
CN207542709U (zh) 一种两用电缆管道封堵器
KR102000018B1 (ko) 체결파이프 회전방지 록킹구조를 가지는 완전삽입 확인이 용이한 산업용 멀티 레이어 유체배관 클림핑 연결시스템의 플라스틱 이음구조체 시공방법
US8631836B2 (en) Coolant vacuum f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176509U (ja) 水道メータとシモクとの結合部における逆止弁及びパッキンの取付け構造
JPS6114790Y2 (zh)
JP2005061549A (ja) バルブと樹脂管との管継手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接続方法
US11041566B2 (en) Seal structure, sealing method, and coupling equipped with said seal structure
JPH08210567A (ja) 管継手
JP6077151B2 (ja) 管接続装置
JP5892572B2 (ja) 管接続装置
JP4774291B2 (ja) 継手
JP2002228064A (ja) 管継手用押輪および管継手
KR20150004585A (ko) 파이프 고정이 용이한 배관 커플러
JP5735375B2 (ja) 管継手
KR20130075098A (ko) 나사조임식 이음관용 고무씰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음관
JP2008267536A (ja) コルゲイト管用継手装置
JPH0495689A (ja) 配管端末用キャップ
JP5779672B2 (ja) 栓部材
JPH084929A (ja) バル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