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0530B - 變壓裝置 - Google Patents
變壓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10530B TWI610530B TW103128454A TW103128454A TWI610530B TW I610530 B TWI610530 B TW I610530B TW 103128454 A TW103128454 A TW 103128454A TW 103128454 A TW103128454 A TW 103128454A TW I610530 B TWI610530 B TW I61053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line
- lines
- transformer device
- terminal pai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impedan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2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5/27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29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c-Ac Conversion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變壓裝置。
在商用交流的送配電系統係使用變壓器。在需求家庭的最為附近,係使用將例如6600V(50Hz或60Hz)變壓成200V的桿上變壓器(參照非專利文獻1)。如上所示之桿上變壓器係在鐵心捲繞成為導線的粗線圈,有相稱的重量。此外,若另外含有絕緣油或外殼時,在例如直徑40cm、高度80cm的類型中,係有200kg左右的重量。
另一方面,邁向屬於次世代電力系統的智慧電網(smart grid)的實現,進行SST(Solid-State Transformer,固態變壓器)的研究。在SST係使用高頻變壓器(參照例如非專利文獻2)。
非專利文獻1:中部電力網頁、「桿上變壓器」、[online]、[平成25(2013)年7月19日檢索]、網際
網路<URL:http://www.chuden.co.jp/e-museum/guide/3floor/exhibit_c23.html>
非專利文獻2:Falcones, S.: et al.,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2010 IEEE, pp. 1-8, Minneapolis, July 2010
習知之桿上變壓器重量重,因此並不容易處理。此外,在桿上必須要有足以收納其外形尺寸的較大安裝空間。
另一方面,高頻變壓器並無法回避寄生電容的影響,有設計上的困難度。
鑑於該習知之問題點,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小型輕量、且不需要如習知變壓器的磁性耦合或電磁感應、相互電感用的線圈或鐵心等的劃時代的次世代變壓裝置。
本發明係一種變壓裝置,其係被設在電源與電阻值R的負載之間的變壓裝置,其係具備有:將4以上的自然數設為n,將n個電抗元件相互連接所構成的二端子對電路,相對於前述負載的任意電阻值R,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輸入阻抗Zin係其實數成分將k設為常數,以k
‧R表示,而且虛數成分為0。
其中,電抗元件係指具有感應性電抗的電感器、或具有電容性電抗的電容器。
藉由使用本發明之變壓裝置作為電力用的變壓器,並不需要包含線圈或鐵心等之習知之變壓器。因此,可實現變壓器之飛躍性的小型輕量化及伴隨其之低成本化。
1‧‧‧變壓裝置
2‧‧‧交流電源
3‧‧‧切換控制部
4‧‧‧開關裝置
200‧‧‧變壓裝置
C1、C2‧‧‧電容器
L1、L2‧‧‧電感器
Sb1、Sb2‧‧‧開關
Sr1、Sr2‧‧‧開關
P1、P2‧‧‧連接點
R‧‧‧負載
圖1係顯示藉由二端子對電路(四端子電路)所得之變壓裝置的概念圖。
圖2係顯示構成電路的要素數的考量方式的圖。
圖3係顯示可由最小要素數4構成之電路構成之中的4型樣的圖。
圖4係顯示4A型之電路構成圖。
圖5係顯示4A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6係顯示4B型之電路構成圖。
圖7係顯示4B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8係顯示4C型之電路構成圖。
圖9係顯示4C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10係顯示4D型之電路構成圖。
圖11係顯示4D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2型樣的圖。
圖12(a)係顯示n=5之第1例的電路構成圖。(b)係顯示T型電路。
圖13(a)係顯示n=5之第2例的電路構成圖。(b)係顯示π型電路。
圖14(a)係顯示n=6之第1例的電路構成圖。(b)係顯示n=6之第2例的電路構成圖。
圖15係顯示藉由其他構成所得之變壓裝置的電路圖。
圖16(a)係顯示圖15中之4個開關之中位於上側的2個開關為接通、位於下側的2個開關為斷開時之實體連接的狀態的電路圖。(b)係將與(a)為相同的電路圖改寫為階梯狀的電路圖。
圖17(a)係顯示圖15中之4個開關之中位於下側的2個開關為接通、位於上側的2個開關為斷開時之實體連接的狀態的電路圖。此外,(b)係將與(a)為相同的電路圖改寫為階梯狀的電路圖。
圖18係分別表示對圖15的變壓裝置的輸入電壓及輸入電流的波形圖。
圖19係分別表示圖15的變壓裝置中在變壓的中間階段的電壓及電流的波形圖。
圖20係分別表示來自圖15的變壓裝置的輸出電壓及輸出電流的波形圖。
圖21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及具有4A型之電
路構成的變壓裝置加以組合的電路圖。
圖22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及具有4B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加以組合的電路圖。
圖23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及具有4C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加以組合的電路圖。
圖24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及具有4D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加以組合的電路圖。
以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要旨而言,係至少包含以下者。
(1)此係一種變壓裝置,其係被設在電源與電阻值R的負載之間的變壓裝置,其係具備有:將4以上的自然數設為n,將n個電抗元件相互連接所構成的二端子對電路,相對於前述負載的任意電阻值R,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輸入阻抗Zin係其實數成分將k設為常數,以k‧R表示,而且虛數成分為0。
在如上所述之變壓裝置中,無關於負載的電阻值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亦即,可得以一定的變壓比(1/k)1/2,將輸入電壓變換成輸出電壓的變壓裝置。藉由使用如上所示之變壓裝置作為變壓器,並不需要習知之商用變頻器、或高頻變壓器。因此,可實現變壓器的飛
躍性的小型輕量化及伴隨此的低成本化。此外,在高頻變壓器中成為課題的寄生電容、漏磁場發生的問題亦被解決,可實現低損失的變壓器。
(2)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位於2線間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1/X1)+(1/X2)+(1/X3)=0 ∧ X2+X3+X4=0。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2 2/X4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其中,記號「∧」係表示邏輯積(以下同)。
(3)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1、位於1線上的X2、位於2線間的X3、位於前述1線上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2+X3=0 ∧ (1/X2)+(1/X3)+(1/X4)=0。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1 2/X3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4)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
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利用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所構成的T型電路、及相對於X1及X3的串聯體呈並聯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3+X4=0 ∧ (1/X1)+(1/X2)+(1/X3)=0。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1 2/X3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5)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包含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1、X2之第1串聯體、及位於2線間的X3、X4之第2串聯體,構成前述第1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及前述第2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成為輸出端子的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2+X3+X4=0 ∧ (1/X1)+(1/X2)+(1/X3)+(1/X4)=0。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1+X2)2/(X1-X2)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6)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
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B ∧ XE=-XD ∧ XC=XA+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E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7)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B ∧ XE=-XD ∧ XC=XA.XE/(XA+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E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8)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
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位於2線間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C=-XB ∧ XD=XF=-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F 2)‧R,可得與負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9)此外,在(1)的變壓裝置中,較佳為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位於前述1線上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C=-XB ∧ XD=XF=-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F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
(10)此外,變壓裝置亦可為包含:進行切換的電路、及被介插在該電路內之如(1)~(9)中任一者之變壓裝置者。
此時,可利用正在進行切換的環境來活用集中常數電
路的變壓裝置。
(11)此外,亦可在(1)~(9)中任一者之變壓裝置中,利用纜線的電容及纜線的電感作為前述電抗元件。
此時,纜線係可輕易確保耐壓性能,此外,為低成本。
(12)此外,在(10)的變壓裝置中,前述切換的頻率較佳為至少1MHz。
此時,可利用以高頻正在進行切換的環境來活用集中常數電路的變壓裝置。
接著,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使用集中常數電路的變壓裝置。
圖1係顯示藉由二端子對電路(四端子電路)所得之變壓裝置200的概念圖。為了作為變壓裝置來發揮功能,必須在輸入阻抗Zin與負載R(電阻值R)之間,成立:Zin=k‧R (k為常數)
的關係。藉此,相對於負載變動,輸入阻抗Zin呈線性變化,變壓比為一定。此外,輸入阻抗Zin並不具有電抗成分。亦即,輸入阻抗Zin係必須實數成分為k‧R、虛
數成分為0。將成為如上所示之輸入阻抗Zin的變壓裝置200稱為LILT(Load-Invariant Linear Transformer,負載不變線性變壓器)。
在如上所述之變壓裝置200中,無關於負載的電阻值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亦即,可得以一定的變壓比(1/k)1/2,將輸入電壓變換成輸出電壓的變壓裝置200。藉由使用如上所示之變壓裝置200作為變壓器,並不需要習知之商用變頻器、或高頻變壓器。因此,可實現變壓器的飛躍性的小型輕量化及伴隨其之低成本化。此外,在高頻變壓器中成為課題的寄生電容、漏磁場發生的問題亦被解決,可實現低損失的變壓器。
成為LILT的電路構成被無數創作,但是電抗元件的要素數n係以少為佳。本發明人等將n的值由1依序以1、2、3、4、...進行全搜尋的結果,獲得最小要素數n為4的知見。
圖2係顯示構成電路之要素數n之考量方式之一例圖。在圖中,在左圖,外觀上存在3個要素X1、X2、X3。但是,位相等價的X1、X2係計數為1個,作為電路沒有任何涵義的X3並不會進行計數。因此,左方的電路構成與右方的電路構成相同,要素數n為1。
圖3係顯示可由最小要素數4構成之電路構成之中的4型樣的圖,依(a)、(b)、(c)、(d)的順序分別稱為「4A型」、「4B型」、「4C型」、「4D型」者。
圖4係顯示4A型之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例如,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位於2線間的X4,構成二端子對電路。此時的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此外,若藉由並聯共振及串聯共振,設定將虛數成分設為0的條件時,輸入阻抗Zin係以下段部表示。
其中,以下各式中的「j」係表示虛數(-1)1/2。
亦即,參數條件為:(1/X1)+(1/X2)+(1/X3)=0 ∧ X2+X3+X4=0時,換言之,為(1/X1)+(1/X2)+(1/X3)=0,而且,為X2+X3+X4=0時,成為Zin=(X2 2/X4 2)‧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5係顯示4A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6係顯示4B型之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例如,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1、位於1線上的X2、位於2線間的X3、位於前述1線上的X4,構成二端子對電路。此時的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此外,若藉由並聯共振及串聯共振,設定將虛數成分設為0的條件時,輸入阻抗Zin係以下段部表示。
亦即,參數條件為:X1+X2+X3=0 ∧ (1/X2)+(1/X3)+(1/X4)=0時,成為Zin=(X1 2/X3 2)‧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7係顯示4B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8係顯示4C型之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
例如,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所構成的T型電路、及相對於X1及X3的串聯體呈並聯的X4,構成二端子對電路。此時的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此外,若藉由並聯共振及串聯共振,設定將虛數成分設為0的條件時,輸入阻抗Zin係以下段部表示。
亦即,參數條件為:X1+X3+X4=0 ∧ (1/X1)+(1/X2)+(1/X3)=0時,成為Zin=(X1 2/X3 2)‧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9係顯示4C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6型樣的圖。
圖10係顯示4D型之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例如,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包含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
線間的X1、X2之第1串聯體、及位於2線間的X3、X4之第2串聯體,構成第1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及第2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成為輸出端子的二端子對電路。此時的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此外,藉由並聯共振及串聯共振,設定將虛數成分設為0的條件時,輸入阻抗Zin係以下段部表示。
亦即,參數條件為:X1+X2+X3+X4=0 ∧ (1/X1)+(1/X2)+(1/X3)+(1/X4)=0時,成為Zin={(X1+X2)2/(X1-X2)2}‧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11係顯示4D型之電路構成之實例2型樣的圖。
接著,考慮要素數n=5的電路構成。相較於n=4,要素數雖然增加1個,但是具有實用性。
圖12的(a)係顯示n=5之第1例的電路構成圖。若
在字面上表現,將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構成二端子對電路。
另一方面,圖12的(b)係表示T型電路。在該T型電路中,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將虛數成分設為0時,下段部的參數條件為必須。
在T型電路中,由於R出現在分母,因此並不會形成為LILT。但是,若將T型電路構成為2段,即成為Zin=k‧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因此,若將圖12的(a)的電路中的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即形成為:XA=-XB ∧ XE=-XD ∧ XC=XA+XE的關係。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E 2)‧R,
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13的(a)係顯示n=5之第2例的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若將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構成二端子對電路。
另一方面,圖13的(b)係顯示π型電路。在該π型電路中,輸入阻抗Zin係以下式的上段部表示,在將虛數成分設為0時,下段部的參數條件為必須。
在π型電路中,由於R出現在分母,因此並不會形成為LILT。但是,若將π型電路構成為2段,即成為Zin=k‧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因此,若將圖13的(a)的電路中的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
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即形成為:XA=-XB ∧ XE=-XD ∧ XC=XA.XE/(XA+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E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接著考慮要素數n=6的電路構成。相較於n=4,要素數雖然增加2個,但是具有實用性。
圖14的(a)係顯示n=6之第1例的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位於2線間的XF,構成二端子對電路。
如前所述,在T型電路及π型電路中,由於R均出現在分母,因此並不會形成為LILT。但是,若以T型電路+π型電路構成電路,即成為Zin=k‧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因此,若將圖14的(a)的電路中的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
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位於2線間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即形成為:XA=XC=-XB ∧ XD=XF=-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F 2)‧R,可得與負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圖14的(b)係顯示n=6之第2例的電路構成圖。若在字面上表現,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位於前述1線上的XF,構成二端子對電路。
如前所述,在π型電路及T型電路中,由於R均出現在分母,因此並不會形成為LILT。但是,若以π型電路+T型電路構成電路,即成為Zin=k‧R,可得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因此,若將圖14的(b)的電路中的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位於前述1線上
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則形成為:XA=XC=-XB ∧ XD=XF=-XE的關係。
此時,輸入阻抗Zin係成為Zin=(XA 2/XF 2)‧R,可得與負載的電阻值R成正比,且與輸入電壓成正比的輸出電壓。其中,為發揮該功能,必須輸入電壓為交流。
上述之藉由集中常數電路所得之變壓裝置200亦可與藉由其他構成所得之變壓裝置加以組合使用。例如,以藉由其他構成所得之變壓裝置而言,係有以下者。
圖15係顯示該變壓裝置1之一例的電路圖。在圖中,變壓裝置1係設在交流電源2與負載R之間。變壓裝置1係具備有:一對電容器C1、C2、一對電感器L1、L2、4個開關Sr1、Sr2、Sb1、Sb2、及控制該等開關Sr1、Sr2、Sb1、Sb2之接通/斷開的切換控制部3。切換控制部3的切換頻率為例如1MHz左右。其中,切換頻率以1MHz以上為佳,惟亦可為未達1MHz。
藉由開關Sr1、Sr2、Sb1、Sb2及切換控制部3,構成切換變壓裝置1的電路連接的狀態的開關裝置4。開關Sr1、Sr2係互相同步動作,此外,開關Sb1、Sb2係互相同步動作。接著,開關Sr1、Sr2的成對、與開關Sb1、Sb2的成對係以成為排他性地交替接通的方式進行動作。開關Sr1、Sr2、Sb1、Sb2係例如由SiC元件或GaN元
件所成之半導體切換元件。SiC元件或GaN元件例如與Si元件相比,可進行更為高速的切換。此外,即使未將元件以多段相連接,亦可得充分的耐壓(例如6kV/1個亦為可能)。
在圖15中,一對電容器C1、C2係在連接點P1中互相串聯連接。接著,在該串聯體的兩端連接有交流電源2。在一對電容器C1、C2的串聯體係被施加輸入電壓Vin,流通輸入電流Iin。
此外,一對電感器L1、L2係在連接點P2彼此串聯連接。接著,在該串聯體的兩端,被施加介在電容器C1、C2的輸入電壓Vm,且流通輸入電流Im。在負載R係當開關Sr2、Sb2之任一者接通時,即流通電流。在此,將被施加至負載R的電壓設為Vout、由變壓裝置1流至負載R的輸出電流設為Iout。
圖16的(a)係顯示在圖15中的4個開關Sr1、Sr2、Sb1、Sb2之中,位於上側的2個開關Sr1、Sr2接通、且位於下側的2個開關Sb1、Sb2斷開時之實體連接的狀態的電路圖。其中,圖15中的開關裝置4的圖示省略。此外,圖16的(b)係將與(a)為相同的電路圖改寫為階梯狀的電路圖。
另一方面,圖17的(a)係顯示在圖15中的4個開關Sr1、Sr2、Sb1、Sb2之中,位於下側的2個開關Sb1、Sb2接通、且位於上側的2個開關Sr1、Sr2斷開時之實體連接的狀態的電路圖。此外,圖17的(b)係將與(a)為相
同的電路圖改寫為階梯狀的電路圖。
藉由交替反覆圖16、圖17的狀態,透過電容器C1、C2的串聯體的連接點P1而被取出的電壓係另外成為透過電感器L1、L2的串聯體的連接點P2而被取出的電壓。亦即,進行將電容器側作為前段,將電感器側作為後段的變壓。在此,被推定輸入電壓是否成為約1/4而被輸出。而此係經由發明人等的實驗被確認。
圖18係分別在上方表示對變壓裝置1的輸入電壓,下方表示輸入電流的波形圖。
圖19係分別表示在變壓的中間階段的電壓Vm、電流Im的波形圖。實際上,此係利用藉由切換所得之脈衝列所構成,全體而言成為如圖所示之波形。
此外,圖20係分別在上方表示來自變壓裝置1的輸出電壓,下方表示輸出電流的波形圖。藉由圖18、圖20的對比可知,電壓係被變壓成1/4,伴隨此,電流成為4倍。
圖21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及具有上述4A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200加以組合的電路圖。在圖中,在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中的電容器段與電感器段之間介插有變壓裝置200。如上所示,藉由將2種類的變壓裝置1、200的變壓功能加以組合,可進行變壓比的大範圍的設計。
此外,此時,例如可利用以1MHz的高頻正在進行切換的環境來活用集中常數電路的變壓裝置200。其中,交流電源2假設置換成直流電源,亦由於在變壓裝置200被輸入藉由變壓裝置1的前段的切換所得之切換波形,因此為可使用(以下同)。
圖22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及具有上述4B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200加以組合的電路圖。在圖中,在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中的電容器段與電感器段之間介插有變壓裝置200。如上所示,藉由組合2種類的變壓裝置1、200的變壓功能,可進行變壓比的大範圍的設計。
圖23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及具有上述4C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200加以組合的電路圖。在圖中,在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中的電容器段與電感器段之間介插有變壓裝置200。如上所示,藉由組合2種類的變壓裝置1、200的變壓功能,可進行變壓比的大範圍的設計。
圖24係將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與具有上述4D型之電路構成的變壓裝置200加以組合的電路圖。在圖中,在圖15所示之變壓裝置1中的電容器段與電感器段之間介插有變壓裝置200。如上所示,藉由組合2種類的變壓裝置1、200的變壓功能,可進行變壓比的大範圍的設計。
其中,以上述之電抗元件而言,亦可利用纜線的電容及纜線的電感。
此時,纜線係具有可輕易確保耐壓性能,而且為低成本的優點。
其中,應理解本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所有內容均為例示,並非具限制性者。本發明之範圍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顯示,意圖包含在與申請專利範圍為均等的涵義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Claims (12)
- 一種變壓裝置,其係被設在電源與電阻值R的負載之間的變壓裝置,其係具備有:將4以上的自然數設為n,將n個電抗元件相互連接所構成的二端子對電路,相對於前述負載的任意電阻值R,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輸入阻抗Zin係其實數成分將k設為常數,以k‧R表示,而且虛數成分為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位於2線間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1/X1)+(1/X2)+(1/X3)=0 ∧ X2+X3+X4=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1、位於1線上的X2、位於2線間的X3、位於前述1線上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2+X3=0 ∧ (1/X2)+(1/X3)+(1/X4)=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利用藉 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1、位於2線間的X2、位於前述1線上的X3所構成的T型電路、及相對於X1及X3的串聯體呈並聯的X4,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3+X4=0 ∧ (1/X1)+(1/X2)+(1/X3)=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4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1、X2、X3、X4時,包含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1、X2之第1串聯體、及位於2線間的X3、X4之第2串聯體,構成前述第1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及前述第2串聯體的相互連接點成為輸出端子的前述二端子對電路,滿足以下條件:X1+X2+X3+X4=0 ∧ (1/X1)+(1/X2)+(1/X3)+(1/X4)=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5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B ∧ XE=-XD ∧ XC=XA+XE的關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5 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B ∧ XE=-XD ∧ XC=XA.XE/(XA+XE)的關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1線上的XA、位於2線間的XB、位於前述1線上的XC、位於2線間的XD、位於前述1線上的XE、位於2線間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C=-XB ∧ XD=XF=-XE的關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變壓裝置,其中,若將6個電抗元件的電抗分別設為XA、XB、XC、XD、XE、XF時,藉由由輸入側觀看依序為位於前述二端子對電路的2線間的XA、位於1線上的XB、位於2線間的XC、位於前述1線上的XD、位於2線間的XE、位於前述1線上的XF,構成前述二端子對電路,處於:XA=XC=-XB ∧ XD=XF=-XE 的關係。
- 一種變壓裝置,其係包含:進行切換的電路、及被介插在該電路內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變壓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變壓裝置,其中,利用纜線的電容及纜線的電感作為前述電抗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變壓裝置,其中,前述切換的頻率係至少1MHz。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8494A JP5695712B2 (ja) | 2013-08-29 | 2013-08-29 | 変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4109A TW201524109A (zh) | 2015-06-16 |
TWI610530B true TWI610530B (zh) | 2018-01-01 |
Family
ID=52586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8454A TWI610530B (zh) | 2013-08-29 | 2014-08-19 | 變壓裝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20305B2 (zh) |
EP (1) | EP3041123A4 (zh) |
JP (1) | JP5695712B2 (zh) |
KR (1) | KR20160047433A (zh) |
CN (2) | CN104426381A (zh) |
TW (1) | TWI610530B (zh) |
WO (1) | WO20150297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95712B2 (ja) * | 2013-08-29 | 2015-04-08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JP5695782B1 (ja) * | 2013-09-12 | 2015-04-08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JP6359950B2 (ja) | 2014-11-05 | 2018-07-18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JP6297963B2 (ja) | 2014-11-05 | 2018-03-2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JP6905452B2 (ja) * | 2017-11-08 | 2021-07-21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CN113537528B (zh) * | 2021-07-28 | 2022-05-03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05450A (ja) * | 1995-04-28 | 1996-11-22 | Tsubakimoto Chain Co | 交流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インピーダンス変換器 |
JP2002049428A (ja) * | 2000-08-04 | 2002-02-15 | Kansai Tlo Kk | イミタンス変換器、電源装置およ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
JP2002095241A (ja) * | 2000-09-14 | 2002-03-29 | Toshihisa Shimizu | イミタンス変換回路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コンバータ |
JP2002272127A (ja) * | 2001-03-07 | 2002-09-20 | Tsubakimoto Chain Co | 給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064891A (fr) * | 1952-10-18 | 1954-05-18 | Csf | Perfectionnements aux réseaux transformateurs d'impédances |
FR2549314B1 (fr) * | 1983-07-12 | 1985-11-08 | Thomson Csf | Quadrupole d'adaptation, independante de la frequence de fonctionnement, d'une reactance, et amplificateur a ondes progressives utilisant un tel quadrupole |
US4951009A (en) | 1989-08-11 | 1990-08-21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Tuning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atic matching network |
JPH10174436A (ja) | 1996-12-09 | 1998-06-26 | Mitsui Chem Inc | 圧電素子駆動回路 |
KR20130080035A (ko) * | 2010-09-08 | 2013-07-11 | 후이저우 라이트 엔진 리미티드 | 전자식 트랜스포머 구동 led 장치를 위한 안정화 회로 |
JP5695712B2 (ja) * | 2013-08-29 | 2015-04-08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変圧装置 |
-
2013
- 2013-08-29 JP JP2013178494A patent/JP56957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08 EP EP14839733.4A patent/EP304112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8-08 US US14/912,568 patent/US103203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WO PCT/JP2014/070967 patent/WO20150297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8-08 KR KR1020157036907A patent/KR2016004743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08-19 TW TW103128454A patent/TWI61053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8-28 CN CN201410433064.0A patent/CN104426381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8-28 CN CN201420492609.0U patent/CN2044081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05450A (ja) * | 1995-04-28 | 1996-11-22 | Tsubakimoto Chain Co | 交流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インピーダンス変換器 |
JP2002049428A (ja) * | 2000-08-04 | 2002-02-15 | Kansai Tlo Kk | イミタンス変換器、電源装置およ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
JP2002095241A (ja) * | 2000-09-14 | 2002-03-29 | Toshihisa Shimizu | イミタンス変換回路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コンバータ |
JP2002272127A (ja) * | 2001-03-07 | 2002-09-20 | Tsubakimoto Chain Co | 給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41123A1 (en) | 2016-07-06 |
KR20160047433A (ko) | 2016-05-02 |
EP3041123A4 (en) | 2017-05-10 |
JP2015050776A (ja) | 2015-03-16 |
US10320305B2 (en) | 2019-06-11 |
JP5695712B2 (ja) | 2015-04-08 |
WO2015029744A1 (ja) | 2015-03-05 |
TW201524109A (zh) | 2015-06-16 |
CN204408198U (zh) | 2015-06-17 |
US20160211760A1 (en) | 2016-07-21 |
CN104426381A (zh) | 2015-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10530B (zh) | 變壓裝置 | |
KR102258463B1 (ko) | 변압 장치 | |
TWI625034B (zh) | Transformer | |
CN104242483B (zh) | 具有负载隔离特性的磁耦合谐振式多负载无线电能链状传输网络 | |
CN207489659U (zh) | 基于电路耦合法的集成滤波电感变压器 | |
CN103001566B (zh) | 一种超高q值片上可调电感 | |
CN109148130A (zh) | 一种基于宇称-时间对称原理的无铁芯变压器 | |
CN103354160A (zh) | 一种高压互感器 | |
CN108712088A (zh) | 一种抑制eft骚扰的开关电源电路 | |
JP6144709B2 (ja) | 変圧装置 | |
CN103354161A (zh) | 高压互感器 | |
RU176454U1 (ru) | Фильтрокомпенс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07112908B (zh) | 变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