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728B -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728B
TWI609728B TW105128781A TW105128781A TWI609728B TW I609728 B TWI609728 B TW I609728B TW 105128781 A TW105128781 A TW 105128781A TW 105128781 A TW105128781 A TW 105128781A TW I609728 B TWI609728 B TW I6097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ing
adjustment
blank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8489A (zh
Inventor
Rong-Zhou Lin
Original Assignee
Chun Z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 Z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 Z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128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9728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02496.0A priority patent/CN1074427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7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8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4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8Accessories for handling work or tools
    • B21J13/10Manip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ging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適用於夾持一個胚料,並包含一個界定出一加工軸線的座體單元、兩個夾持單元,以及一個第二彈性復位件。該等夾持單元彼此軸心間隔平行地樞設於該座體單元,並沿該加工軸線並排延伸,且能於一個相配合夾持該胚料而被該胚料撐開的撐開位置與一個不被該胚料撐開的正常位置間變換。該第二彈性復位件能使該等夾持單元由該撐開位置回復至該正常位置。該等夾持單元是利用該第二彈性復位件的彈力,而能相配合地夾放該胚料,因此較不會因材質疲乏而彈性減弱穩定性變差,維修保養時也僅需更換該彈性單元,相當方便。

Description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以生產機械元件之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參閱圖1,臺灣公告第M271638號專利案,揭露了一種習知的鍛造部品成型機,包含一個機體11、一個設置在該機體11上的驅動裝置12、一個受該驅動裝置12驅動並能帶動其他元件裝置作動的傳動裝置13,以及一個受該傳動單元帶動而能上下移動的夾持裝置14。由於該驅動裝置12與該傳動裝置13的習知技術與本發明並不相關,因此省略詳細說明。該夾持裝置14包括兩個上下延伸且彼此左右設置的夾持段141。該等夾持段141相配合界定出一個位於該等夾持段141間的夾持空間142,且其中一個夾持段141的底端部位形成有凹槽。
該夾持裝置14是用於夾送一個胚料(圖未示意)。所述的胚料能被用以製成螺絲、螺桿等扣件的鍛造部品。該夾持裝置14是利用該胚料進入該夾持空間142後,將該等夾持段141撐開,使該等夾持段141為了抵抗形變,以自身材質彈力相配合夾持該胚料。此種該等夾持段141採簧片設計,經久使用後容易因材質劣化而彈性疲乏導致夾力減弱失去效用使穩定性變差有待改善。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克服先前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點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適用於夾持一個胚料,並包含一個座體單元、兩個夾持單元,以及一個第二彈性復位件。
該座體單元界定出一條加工軸線。該等夾持單元軸心彼此間隔且軸向彼此平行地樞設於該座體單元,並沿該加工軸線的延伸方向並排延伸,且能於一個相配合夾持該胚料而被該胚料撐開的撐開位置與一個不被該胚料撐開的正常位置間變換。該第二彈性復位件安裝於該等夾持單元間,並提供能使該等夾持單元由該撐開位置回復至該正常位置的彈力。
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的功效在於:該等夾持單元是利用該第二彈性復位件提供的彈力,而能相配合地夾放該胚料,因此較不會因材質疲乏而彈性減弱穩定性變差,且維修保養時也僅需更換該彈性單元,相當方便。
參閱圖2及圖7,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的一個實施例,適用於夾送一個胚料21,並能被一個鍛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個驅動裝置22驅動而夾送該胚料21。該胚料21包括一個頭部211,以及一個連接該頭部211的桿部212。該驅動裝置22具有一個機座221、一支穿設在該機座221的驅動桿222、一個設置套設在該驅動桿222上的凸輪223、一個抵接該凸輪223且上下延伸的傳動桿224,以及一個橫向設置且兩端分別樞接該傳動桿224頂部及本實施例的傳動擺臂225。
參閱圖2至4,本實施例包含一個與該傳動擺臂225樞接的調整支撐單元3、一個設置在該調整支撐單元3且界定出一條上下延伸的加工軸線A1的座體單元4、兩個設置在該座體單元4上的夾持單元5、一個連接該座體單元4及該等夾持單元5的第一彈性復位件61(見圖4),以及一個設置在該等夾持單元5間的第二彈性復位件62。為了利於讀者瞭解,定義該等夾持單元5的並排方向為左右向,與左右向水平垂直的方向為前後向。
參閱圖3、圖4及圖5,該調整支撐單元3包括一個樞接該傳動擺臂225的支撐座31、一個設置在該支撐座31上的第一調整座32、一個設置在該第一調整座32上的第二調整座33、一個設置在該支撐座31下的第一螺帽34、一個設置在該第二調整座33上的第二螺帽35、一個連接設置於該支撐座31及該第一調整座32間的第一定位組36,以及一個連接設置在該第一調整座32及該第二調整座33間的第二定位組37。
該支撐座31前後延伸且包括彼此連接的一個與該傳動擺臂225(參圖2)樞接的樞設部311與一個供該第一調整座32設置的支撐部312。該支撐部312自該樞設部311往前延伸,並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上下貫通且前後長向延伸的移調孔313。
該第一調整座32包括一個設置在該樞設部311上且呈方形板狀的本體部321,以及一個由該本體部321往下延伸且穿設在該移調孔313中的延伸部322。該本體部321與該延伸部322相配合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上下貫通且呈圓形的第一貫孔323。該本體部321還界定出兩個上下貫通的第一定位孔324,以及兩個沿該第一貫孔323徑向彼此間隔相對的第二定位孔325。
該第二調整座33呈寬扁的中空環狀,內周面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上下貫通的第二貫孔331,以及一個開口朝內連通該第二貫孔331且沿徑向外凹的外連動槽332。該第二貫孔331往下連通該第一貫孔323。該外連動槽332上下延伸連通於頂底面之間。
該第一螺帽34及該第二螺帽35呈中空螺帽狀。該第一螺帽34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上下貫通且往上連通該第二貫孔331的第三貫孔341。該第二螺帽35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上下貫通且往下連通該第二貫孔331的第四貫孔351。
該第一定位組36包括兩個分別穿設在該等第一定位孔324中且插設螺固於該支撐部312的第一定位件361。該等第一定位件361能鬆開地將該第一調整座32抵緊定位於該支撐部312上。該第二定位組37包括兩個概呈倒L形且能鬆開地將該第二調整座33抵緊定位於該第一調整座32上的第二定位件371。每一第二定位件371透過一根螺栓372來鬆開或抵緊該第二調整座33。
該座體單元4包括沿該加工軸線A1往下依序連接設置的一個連接座41與一個樞接座42、一個設置在該連接座41上的封裝板43,以及一個設置在該連接座41與該第二調整座33間的一個連動件44。
該連接座41包括彼此上下連接的一個第一座體411與一個第二座體412。該第一座體411呈中空圓柱狀,穿設在該移調孔313、該第一貫孔323、該第二貫孔331、該第三貫孔341及該第四貫孔351中,並界定出沿其軸線上下延伸的該加工軸線A1。該第一座體411的外周面凹設有一個上下延伸且與該外連動槽332連通的內連動槽413。該第二座體412沿前後向縱剖的剖面概呈倒U形,並包括一個連接該第一座體411底部的基壁414、由該基壁414的前後兩相反側往下延伸的側壁415,以及一個由該基壁414的左側往下延伸且連接於該等側壁415間的限位壁416(見圖4)。
該樞接座42包括一個能以一根前後延伸的第一樞軸45與該連接座41的該第二座體412樞接的上座體421、一個由該上座體421往上延伸且貼靠該第二座體412的該限位壁416的突塊422,以及一個由該上座體421往下延伸的下座體423。該下座體423包括兩個彼此間隔且分別由該上座體421的前後兩側往下延伸的樞接壁424。
該封裝板43跨設於該第二座體412的該等側壁415上,並與該限位壁416左右間隔相對。在實施上該封裝板43也能與該第二座體412一體成型,本實施例僅提供一個便於組裝的實施態樣。該連動件44卡設於該第一座體411的該內連動槽413及該第二調整座33的該外連動槽332中,因此能使該第一座體411與該第二調整座33連動。
每一夾持單元5包括一個沿該加工軸線A1的延伸方向上下延伸的擺臂51,以及一個能分離地鎖設在該擺臂51上的夾臂52。該等擺臂51彼此左右並排,且每一擺臂51包括一個以一前後向延伸的第二樞軸53樞接於該等樞接壁424間的樞接部511、一個由該樞接部511往上延伸的突出部512,以及一個由該樞接部511往下延伸的伸臂部513。該等樞接部511的樞接軸心彼此左右間隔,且該等第二樞軸53軸向前後延伸而彼此平行。該等突出部512左右間隔。該等夾臂52彼此左右並排而能彼此相配合地夾放該胚料21,且每一夾臂52設置於對應的該伸臂部513的底部。該等夾臂52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個由上往下徑縮的徑縮部520,另外一者則形成有一個適配該胚料21的凹口521。
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設置在該樞接座42的該突塊422與該座體單元4的該封裝板43間,並提供該突塊422與該封裝板43彼此遠離的彈力。該第二彈性復位件62設置在該等突出部512間,封裝板並提供該等突出部512彼此遠離的彈力。
參閱圖4、圖5及圖6,該等夾持單元5能於一個如圖4及圖6所示的正常位置,以及一個如圖5所示的一個撐開位置間變換。
於該正常位置,該等夾臂52由於並無夾持該胚料21。故不會被該胚料21撐開。此時該等夾臂52與該等擺臂51,皆平行該加工軸線A1地上下延伸。
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該驅動裝置22(見圖2),能驅動本實施例上下移動,且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個送料裝置(圖未示),能將該胚料21輸送至本實施例的下方。該等夾臂52往下朝向該胚料21的移動過程中,會先以底部抵接該胚料21的桿部212。待該桿部212進入該等夾臂52的底部間後,會使該等夾臂52彼此稍微相背地被被頂推撐開,並使該等夾持單元5來到該撐開位置。
於該撐開位置,每一擺臂51及對應的該夾臂52,以對應的該第二樞軸53為樞轉中心,由上往下地往遠離另一擺臂51與另一夾臂52的方向樞擺,使該等擺臂51與該等夾臂52相對該加工軸線A1彼此由上往下相互遠離,並使該等突出部512彼此相向靠近而擠壓該第二彈性復位件62,則該第二彈性復位件62將會儲存使該等突出部512彼此遠離的彈力。
當該胚料21因本實施例繼續往下移動,而移動到能適配地容納該胚料21的該徑縮部520及該凹口521間時,由於該等夾臂52不再被該胚料21撐開,故該第二彈性復位件62會釋放彈力,並將該等突出部512彼此推離,使該等夾持單元5以該等第二樞軸53為軸心樞擺,而再次來到該正常位置,並如圖6所示。
參閱圖6、圖7及圖8,該鍛造部品成型機還包括一個能定位該胚料21並使該胚料21能被一沖鍛裝置(圖未示)沖鍛加工的模具裝置23。該模具裝置23位於本實施例的下方,並與本實施例前後間隔,且包括兩個左右間隔設置的一個定模件231與一個動模件232。該定模件231不會移動,該動模件232能相對該定模件231左右移動,並與該定模件231相配合夾擠定位該胚料21的該頭部211。
當該等夾持單元5夾取該胚料21後,將受該驅動裝置22驅動而繼續往下移動,並帶動該胚料21的該頭部211來到該定模件231與該動模件232間。該等夾持單元5在該模具裝置23的作用下,能由如圖6及圖7所示的一個平行該軸線A1的擺正位置,變換至一個如圖8所示的歪斜位置。
於該擺正位置,每一夾持單元5的該擺臂51及該夾臂52,以及該樞接座42的中心軸線A2的延伸方向,與該加工軸線A1的延伸方向平行。當該動模件232往該定模件231移動時,會一同將該胚料21的該頭部211往該定模件231推動,並帶動該等夾持單元5來到該歪斜位置。
參閱圖8、圖9及圖10,於該歪斜位置,每一夾持單元5的該擺臂51與該夾臂52,以及該樞接座42的中心軸線A2的延伸方向,將偏離該加工軸線A1的延伸方向,而相對該加工軸線A1傾斜。此時,該樞接座42的該突塊422將與該座體單元4的該封裝板43相配合夾擠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並使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儲存彈力。
如圖10所示,當該胚料21的頭部211被該模具裝置23夾住後,該驅動裝置22會帶動本實施例往上移動,並使該等夾臂52與該胚料21分離。該等夾臂52與該胚料21分離後,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將會釋放彈力,並將該突塊422往遠離該封裝板43的方向推離,同時帶動該樞接座42及該等夾持單元5擺正回復至該擺正位置。
該樞接座42及該等夾持單元5可相對該連接座41擺動變換的好處在於:本實施例無需左右移動地將該胚料21送入該定模件231中,而可利用本該左右移動的該動模件232將該胚料21推入該定模件231中。本實施例除了具有能省略左右移動所需的構造之優點外,還具有設計精度要求較低之優點。該胚料21移動至該定模件231與該動模件232之間後,該胚料21與該定模件231的間隔距離能存有左右向的公差,因為該公差能透過因該等夾持單元5左右歪斜而使得末端左右位移而被彌補。此外,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在被擠壓而儲存彈力的過程中,還能有吸收該定模件231與該動模件232夾合時產生的衝擊力道。
在加工不同的胚料21時,使用者可將本實施例的該等夾臂52更換為不同設計的夾臂52,以適配各種造型不一的胚料21。
當需要調整該等夾持單元5與該模具裝置23前後間的相對位置時,將該等第一定位件361鬆開,可使該第一調整座32相對該支撐座31於該移調孔313中前後移動,並帶動該第二調整座33、該座體單元4與該等夾持單元5前後移動。當需要調整該等夾持單元5夾持該胚料21的方向時,將該等第二定位件371自該第二調整座33鬆開,可使該第二調整座33能相對該第一調整座32繞該加工軸線A1轉動,並透過該連動件44帶動該座體單元4及該等夾持單元5繞該加工軸線A1轉動,從而使該等夾持單元5夾持胚料21後能夠對準該模具裝置23。
綜上所述,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的該等夾持單元5分別樞接於該座體單元4並搭配該第一彈性復位件61的設計,能以相當簡單的構造夾放該胚料21且所需運動空間小。該樞接座42能相對該連接座41帶動該等夾持單元5歪斜樞擺的設計,則具有減少複雜構造、降低設計精度門檻,以及吸收該模具裝置23的衝擊力道之功能。該調整支撐單元3則利於使用者調整該等夾持單元5與其他裝置間的相對位置,具有可調且調整操作簡便之優點。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1‧‧‧胚料
211‧‧‧頭部
212‧‧‧桿部
22‧‧‧驅動裝置
221‧‧‧機座
222‧‧‧驅動桿
223‧‧‧凸輪
224‧‧‧傳動桿
225‧‧‧傳動擺臂
23‧‧‧模具裝置
231‧‧‧定模件
232‧‧‧動模件
3‧‧‧調整支撐單元
31‧‧‧支撐座
311‧‧‧樞設部
312‧‧‧支撐部
313‧‧‧移調孔
32‧‧‧第一調整座
321‧‧‧本體部
322‧‧‧延伸部
323‧‧‧第一貫孔
324‧‧‧第一定位孔
325‧‧‧第二定位孔
33‧‧‧第二調整座
331‧‧‧第二貫孔
332‧‧‧外連動槽
34‧‧‧第一螺帽
341‧‧‧第三貫孔
35‧‧‧第二螺帽
351‧‧‧第四貫孔
36‧‧‧第一定位組
361‧‧‧第一定位件
37‧‧‧第二定位組
371‧‧‧第二定位件
372‧‧‧螺栓
4‧‧‧座體單元
41‧‧‧連接座
411‧‧‧第一座體
412‧‧‧第二座體
413‧‧‧內連動槽
414‧‧‧基壁
415‧‧‧側壁
416‧‧‧限位壁
42‧‧‧樞接座
421‧‧‧上座體
422‧‧‧突塊
423‧‧‧下座體
424‧‧‧樞接壁
43‧‧‧封裝板
44‧‧‧連動件
45‧‧‧第一樞軸
5‧‧‧夾持單元
51‧‧‧擺臂
511‧‧‧樞接部
512‧‧‧突出部
513‧‧‧伸臂部
52‧‧‧夾臂
520‧‧‧徑縮部
521‧‧‧凹口
53‧‧‧第二樞軸
61‧‧‧第一彈性復位件
62‧‧‧第二彈性復位件
A1‧‧‧加工軸線
A2‧‧‧中心軸線
本發明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個習知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個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的一個實施例與一個驅動裝置的一個立體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分解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縱向剖切的組合剖視圖,圖中示意兩個夾持單元相配合處於一個正常位置,並相對於一條加工軸線處於一個擺正位置; 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縱向剖切的局部剖視圖,圖中示意該等夾持單元相配合夾持一個胚料而被該胚料撐開處於一個撐開位置; 圖6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縱向剖切的局部剖視圖,圖中示意該實施例將該胚料運送至一個模具裝置間; 圖7是該實施例的一個橫向剖切的剖視圖,圖中示意該實施例將該胚料運送至該模具裝置間,並示意該實施例、該胚料及該模具裝置的相對位置關係; 圖8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縱向剖切的局部剖視圖,圖中示意該模具裝置夾住該胚料,並示意本實施例的一個樞接座相對一個連接座樞擺,且該等夾持單元處於一個歪斜位置; 圖9是該實施例的一個橫向剖切的局部剖視圖,圖中示意該模具裝置夾持該胚料時,本實施例及該胚料相對位移關係;及 圖10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縱向剖切的剖視圖,圖中示意該等夾持單元與該胚料分離而回復至該正常位置及該擺正位置。
3‧‧‧調整支撐單元
31‧‧‧支撐座
312‧‧‧支撐部
313‧‧‧移調孔
32‧‧‧第一調整座
321‧‧‧本體部
322‧‧‧延伸部
323‧‧‧第一貫孔
33‧‧‧第二調整座
331‧‧‧第二貫孔
34‧‧‧第一螺帽
341‧‧‧第三貫孔
35‧‧‧第二螺帽
351‧‧‧第四貫孔
36‧‧‧第一定位組
361‧‧‧第一定位件
4‧‧‧座體單元
41‧‧‧連接座
411‧‧‧第一座體
412‧‧‧第二座體
414‧‧‧基壁
415‧‧‧側壁
416‧‧‧限位壁
42‧‧‧樞接座
421‧‧‧上座體
422‧‧‧突塊
423‧‧‧下座體
424‧‧‧樞接壁
43‧‧‧封裝板
45‧‧‧第一樞軸
5‧‧‧夾持單元
51‧‧‧擺臂
511‧‧‧樞接部
512‧‧‧突出部
513‧‧‧伸臂部
52‧‧‧夾臂
520‧‧‧徑縮部
521‧‧‧凹口
53‧‧‧第二樞軸
61‧‧‧第一彈性復位件
62‧‧‧第二彈性復位件
A1‧‧‧加工軸線
A2‧‧‧中心軸線

Claims (8)

  1. 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適用於夾持一個胚料,並包含:一個座體單元,界定出一條加工軸線;兩個夾持單元,軸心彼此間隔且軸向彼此平行地樞設於該座體單元,並沿該加工軸線的延伸方向並排延伸,且能於一個相配合夾持該胚料而被該胚料撐開的撐開位置與一個不被該胚料撐開的正常位置間變換;及一個第二彈性復位件,安裝於該等夾持單元間,並提供能使該等夾持單元由該撐開位置回復至該正常位置的彈力;其中,該座體單元包括沿該加工軸線設置的一個連接座,以及一個供該等夾持單元樞接並樞接該連接座的樞接座,該樞接座能帶動該等夾持單元於一個相對該加工軸線歪斜的歪斜位置與一個平行該加工軸線的擺正位置間樞擺變換,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還包含一個能使該樞接座由該歪斜位置回復至該擺正位置的第一彈性復位件。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中,每一夾持單元包括一個樞接該座體單元並沿該加工軸線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擺臂,以及一個能分離地設置在該擺臂的夾臂,該等夾臂能彼此相配合地夾放該胚料。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中,該樞接座是與該等夾持單元同軸向地樞接於該連接 座。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還包含一個調整支撐單元,該調整支撐單元包括一個支撐座與一個沿該加工軸線設置在該支撐座上的第一調整座,該支撐座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貫通的移調孔,該第一調整座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貫通的第一貫孔,該連接座包括一個沿該加工軸線延伸且穿設在該移調孔及該第一貫孔中的第一座體,以及一個連接該第一座體且供該樞接座樞接的第二座體,該第一調整座能帶動該第一座體相對該支撐座沿垂直該加工軸線的方向於該調移孔中移動,該調整支撐單元還包括一個能鬆開地將該第一調整座定位於該支撐座的第一定位組。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一調整座包括一個設置在該支撐座上的本體部,以及一個由該本體部往下延伸且可調移地穿設在該移調孔中的延伸部,該本體部與該延伸部相配合界定出該第一貫孔。
  6.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中,該調整支撐單元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第一調整座上的第二調整座,以及一個能鬆開地將該第二調整座定位於該第一調整座的第二定位組,該第二調整座界定出一個沿該加工軸線貫通且連通該第一貫孔的第二貫孔,該第一座體還延伸穿設在該第二貫孔中,而能連動該第二調整座一同相對該第一調整座繞該加工軸線旋轉。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 中,該連接座的第一座體的外周面界定出一個開口朝向該第二調整座的內連動槽,該第二調整座的內周面界定出一個開口朝向該內連動槽的外連動槽,該座體單元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內連動槽及該外連動槽中而使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調整座連動的連動件。
  8.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其中,該等夾臂的其中一者具有一個由上往下徑縮的徑縮部,該等夾臂的另外一者形成有一個適配該胚料的凹口。
TW105128781A 2016-09-06 2016-09-06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TWI609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8781A TWI609728B (zh) 2016-09-06 2016-09-06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CN201710702496.0A CN107442731B (zh) 2016-09-06 2017-08-16 锻造部品成型机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8781A TWI609728B (zh) 2016-09-06 2016-09-06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9728B true TWI609728B (zh) 2018-01-01
TW201808489A TW201808489A (zh) 2018-03-16

Family

ID=6049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781A TWI609728B (zh) 2016-09-06 2016-09-06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2731B (zh)
TW (1) TWI60972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5718A (en) * 1973-07-23 1976-06-29 The National Machinery Company Transfer mechanism
WO2004108322A1 (de) * 2003-06-05 2004-12-16 Langenstein & Schemann Gmbh Handhabungsgerät zum handhaben eines werkstücks während eines umformprozesses
TW201105434A (en) * 2009-08-11 2011-02-16 Biing Feng Entpr Co Ltd Multi-stroke forming machine
TWM536105U (zh) * 2016-09-06 2017-02-01 Chun Z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2899A (en) * 1918-02-06 1919-02-06 Stein And Atkinson Ltd Improvements in Means or Apparatu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Manipulation of Blooms, Billets, Ingots, or the like.
SU640811A1 (ru) * 1977-06-22 1979-01-05 Аз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кузнечно-прессовых автоматов Механизм переноса заготовок к м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ному высадочному автомату
CN201455177U (zh) * 2009-06-29 2010-05-12 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冷镦机送料机构
CN102672086A (zh) * 2011-03-10 2012-09-19 金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锻造部品成型机
CN204545306U (zh) * 2015-02-09 2015-08-12 昆山市建新锻压有限公司 锻造机夹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5718A (en) * 1973-07-23 1976-06-29 The National Machinery Company Transfer mechanism
WO2004108322A1 (de) * 2003-06-05 2004-12-16 Langenstein & Schemann Gmbh Handhabungsgerät zum handhaben eines werkstücks während eines umformprozesses
TW201105434A (en) * 2009-08-11 2011-02-16 Biing Feng Entpr Co Ltd Multi-stroke forming machine
TWM536105U (zh) * 2016-09-06 2017-02-01 Chun Z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2731A (zh) 2017-12-08
TW201808489A (zh) 2018-03-16
CN107442731B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047284A (ja) 事務椅子用機構
TW201440699A (zh) 限制搖擺彈簧總成
TWI609728B (zh)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US8444705B2 (en) Knee joint prosthesis
US10434588B1 (en) Mechanism for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an inclined member and a graduated member
TWM536105U (zh)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夾持裝置
JP5048251B2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上型ホルダ装置
JP5419796B2 (ja) 馳締機
US9283603B2 (en) Pivot link for bending brake
JP2005133330A (ja) 扉体開閉装置
JP200822064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サイドサポート調整装置
CN109550839B (zh) 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
CN102975137B (zh) 台虎钳
EP0371162B1 (en) An adjustable riveter
JP4896611B2 (ja) 椅子における操作レバー装置
TWM546275U (zh) 鍛造部品加工機的驅動裝置
JP3174166U (ja) クランプ装置
US9950440B2 (en) Paper punch with adjustable punch seats
TW201702006A (zh) 氣壓角固式虎鉗結構改良
JP4343651B2 (ja) カメラ取付ユニットの構造
CN111251261A (zh) 自行车工作台的夹具
JPH078338A (ja) リフトハンガー
TW201829089A (zh) 鍛造部品加工機的驅動裝置
JP6018871B2 (ja) 椅子
JP4418729B2 (ja) 棒材連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