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703B - 吸塵器系統 - Google Patents

吸塵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703B
TWI603703B TW104144405A TW104144405A TWI603703B TW I603703 B TWI603703 B TW I603703B TW 104144405 A TW104144405 A TW 104144405A TW 104144405 A TW104144405 A TW 104144405A TW I603703 B TWI603703 B TW I6037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leaner
cleaner body
charging
held
charg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1069A (zh
Inventor
佐藤雅俊
山岸直樹
福島忠史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1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7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Description

吸塵器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吸塵器系統。
已知蓄電池驅動之無線的桿型電動吸塵器(以下以「無線桿型吸塵器」稱之)、與構成為藉由預先將此無線桿型吸塵器放置於專用之充電座而將蓄電池充電的吸塵器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這種吸塵器系統,有在無線桿型吸塵器具備充電座所固持之被固持部,並將充電端子設置於該被固持部者。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70706號公報
在無線桿型吸塵器,有將風扇馬達、蓄電池以及塵埃分離部配置於接近把手部的位置,並在從導管部拆下延長管之狀態亦可使用者。在從導管部拆下延長管之狀態使用時,吸塵器本體接近被清掃面,而具有被固持部與被清掃面接觸的可能性。在因被固持部與被清掃面接觸而被固持部變形的情況,具有在充電時充電端子成為接觸不良的可能性。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所示之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確實地抑制充電座所固持之吸塵器本體的被固持部與被清掃面接觸的吸塵器系統。
本發明之吸塵器系統係包括:充電式之吸塵器本體;及充電座,係具有對吸塵器本體充電的功能,並支撐吸塵器本體;吸塵器本體係具有:風扇馬達,係產生吸入風;蓄電池,係供給驅動風扇馬達的電力;導管部,係移送所吸入之空氣及塵埃;塵埃分離部,係在導管部的下游側分離空氣及塵埃;以手握住所需的把手部;被固持部,係藉充電座所固持;以及充電端子,係設置於被固持部,並與充電座側之充電端子接觸;在將導管部的前端側當作吸塵器本體的前面,並將其相反側當作吸塵器本體的後面時,導管部係具有向比包含風扇馬達、蓄電池以及塵埃分離部之吸塵器本體的主要部分之前端的位置更前方突出的導管突出部分,被固持部係設置於主要部分的前側,並位於比將與導管突出部分及主要部分相切之虛擬的直線作為母線所形成之虛擬的直紋面內側的位置。
若依據本發明之吸塵器系統,藉由充電座所固持之吸塵器本體的被固持部位於比將包含風扇馬達、蓄電池以及塵埃分離部之吸塵器本體的主要部分及導管突出部分相切之虛擬的直線作為母線所形成之虛擬的直紋面內側的位置,可確實地抑制被固持部與被清掃面接觸。
1‧‧‧吸塵器系統
2‧‧‧電動吸塵器
2a‧‧‧吸塵器本體
2b‧‧‧吸口體
2c‧‧‧管
2d‧‧‧關節部
2e‧‧‧轉動刷
3‧‧‧充電座
3a‧‧‧基座部
3b‧‧‧支柱部
3c‧‧‧凹部
3d‧‧‧載置部
3e‧‧‧槽狀凹部
3f‧‧‧固持部
3g‧‧‧充電端子
3h‧‧‧吸氣口
3i‧‧‧排氣口
3j‧‧‧風扇
3k‧‧‧馬達
3m‧‧‧過濾器
3n‧‧‧導面
3p‧‧‧固持部
3q‧‧‧充電端子
4‧‧‧風扇馬達
5‧‧‧蓄電池
6‧‧‧導管部
6a‧‧‧導管突出部分
7‧‧‧塵埃分離部
7a‧‧‧錐狀部
8‧‧‧把手部
9‧‧‧本體箱
9a‧‧‧排氣口
10‧‧‧被固持部
10a‧‧‧充電端子
10b‧‧‧一體形成部
10c‧‧‧孔部
10d‧‧‧充電端子
11‧‧‧直立形狀部
12‧‧‧接縫
16‧‧‧固定部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系統的側視圖。
第2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所具備之電動吸塵器的立體圖。
第3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所具備之充電座的立體圖。
第4圖係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的剖面側視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側視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之前側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被固持部與充電座的固持部嵌合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被固持部與充電座的固持部嵌合之前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被固持部與充電座的固持部嵌合之前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之前側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第11圖係表示在使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之導管突出部分的前端接近被清掃面下使用之狀態的側視圖。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充電座所具備之固持部的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此外,對在各圖共同之元件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系統的側視圖。第2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1所具備之電動吸塵器2的立體圖。第3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1所具備之充電座3的立體圖。第4圖係第1圖所示之吸塵器系統1的剖面側視圖。
如第1圖所示,本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系統1包括充電式(無線)桿型電動吸塵器2、與充電座3。充電座3係在不使用電動吸塵器2時(充電時)支撐電動吸塵器2。充電座3具有在支撐電動吸塵器2之狀態時對電動吸塵器2充電的功能。在以下的說明,將充電座3支撐電動吸塵器2之狀態(第1圖及第4圖所示之狀態)稱為「吸塵器收容狀態」。本第1實施形態之充電座3更具有使室內之空氣變成清淨的空氣清淨功能。充電座3具有排出已淨化之空氣的排氣口3i。亦可本發明之充電座3係不具有空氣清淨功能。
如第2圖所示,電動吸塵器2包括吸塵器本體2a、自被清掃面(地板、絨毯、榻榻米、被褥等)吸入塵埃的吸口體2b、以及連接吸塵器本體2a與吸口體2b的管2c(延長管)。吸塵器本體2a包括產生吸入風之風扇馬達4、供給驅動風扇馬達4之電力的蓄電池5、移動所吸入之空氣及塵埃的導管部6、在導管部6的下游側分離空氣及塵埃的塵埃分離部7、供手握之 把手部8、以及覆蓋風扇馬達4及蓄電池5的本體箱9。風扇馬達4及蓄電池5係被收容於本體箱9之內部,而從外觀看不到。導管部6的形狀係直線地延長之筒狀。管2c的形狀係直線地延長之筒狀。管2c連接吸塵器本體2a之導管部6的前端部與吸口體2b。管2c係與導管部6的前端部連結成可拆裝。在將管2c與導管部6連結之狀態,管2c及導管部6係排列成一直線上。電動吸塵器2係在吸口體2b與管2c之間具有關節部2d。藉關節部2d,對管2c之吸口體2b的傾斜角度及轉動位置可變。
在以下的說明,將導管部6的前端側定義成吸塵器本體2a的前面。將與導管部6之前端側相反側(基端側)定義成吸塵器本體2a的後面。將包含風扇馬達4、蓄電池5以及塵埃分離部7之部分定義成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又,將吸口體2b側定義成電動吸塵器2的前面。將其相反側定義成電動吸塵器2的後面。導管部6具有向比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之前端的位置更前方突出的導管突出部分6a。亦可從導管部6拆下管2c,僅以吸塵器本體2a使用。即,亦可使導管突出部分6a的前端接近被清掃面,而從導管突出部分6a的前端直接吸入空氣及塵埃。亦可在導管突出部分6a的前端,安裝例如如毛刷(省略圖示)的吸口後使用。
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外形係圓柱形。藉塵埃分離部7之外形與本體箱9之外形,形成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外形。藉塵埃分離部7之外形係圓柱形。本體箱9之外形係圓柱形。塵埃分離部7的外形所呈之圓柱形的直徑與 本體箱9的外形所呈之圓柱形的直徑係大致相等。在以下的說明,將與中心軸或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稱為「橫向截面」。塵埃分離部7之橫向截面的外形與本體箱9之橫向截面的外形係在大部分大致相等的形狀(圓形)。塵埃分離部7的中心軸及本體箱9的中心軸係與導管部6之長度方向平行。塵埃分離部7之外形的中心軸與本體箱9之外形的中心軸位於一直線上。藉此,可使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粗細儘量變細,可提高作為吸塵器本體2a單體的設計性。本體箱9具有向吸塵器本體2a的外部排出與塵埃分離後之清淨空氣的排氣口9a。排氣口9a形成於本體箱9的外周面。排氣口9a係沿著收容風扇馬達4的部分之本體箱9的周圍方向配置成帶狀。排氣口9a形成於收容蓄電池5之部分的前側。
把手部8係能以手握住的部分。把手部8之外形係柱狀。把手部8位於吸塵器本體2a的後部。把手部8係在導管部6之長度方向成直線地延伸。把手部8配置於將導管部6向後方延長之虛擬的延長線上。把手部8係與導管部6排列於一直線上。
吸塵器本體2a係具有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藉充電座3所固持之被固持部10。將充電端子10a設置於被固持部10。充電端子10a係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與充電座3側之充電端子3g接觸。從充電端子10a經由配設於吸塵器本體2a內的導線(省略圖示),可對蓄電池5供電。被固持部10位於吸塵器本體2a之左右方向的中央。被固持部10配置成從導管部6的外周面突出。被固持部10位於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前 側。
吸塵器本體2a具有錐狀之外形的錐狀部7a。錐狀部7a形成於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前部。錐狀部7a的外徑係朝向吸塵器本體2a之前方漸減。錐狀部7a形成為塵埃分離部7的一部分。
如第1圖所示,充電座3係以吸塵器本體2a之前面(導管部6的前端側)成為下且吸塵器本體2a之後面(與導管部6的前端側相反側)成為上的姿勢支撐電動吸塵器2。充電座3具有基座部3a及支柱部3b。基座部3a係將支柱部3b支撐,使支柱部3b成為直立狀態。基座部3a的底面係與地板面接觸。基座部3a具有大致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平面形狀。支柱部3b具有柱狀的外形。支柱部3b係從基座部3a的中央區域向鉛垂上方延伸。此外,亦可基座部係圓形、橢圓形等上述以外的形狀。
如第3圖所示,支柱部3b的外形係圓柱形。支柱部3b的外形所呈之圓柱形的直徑與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塵埃分離部7及本體箱9)的外形所呈之圓柱形的直徑係大致相等。支柱部3b之橫向截面的外形與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塵埃分離部7及本體箱9)之橫向截面的外形係在大部分大致相等的形狀(圓形)。
在支柱部3b的上部,形成接受吸塵器本體2a之錐狀部7a之形狀的凹部3c。凹部3c之內面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錐狀部7a接觸。凹部3c之至少一部分的內徑係變成與錐狀部7a之形狀對應的錐狀。基座部3a具有載置吸口體2b的載置部 3d。載置部3d的上面位於比基座部3a之其他的部分的上面低的位置。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電動吸塵器2的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係沿著(平行)支柱部3b所配置。支柱部3b係在與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相對向的位置,具有沿著支柱部3b之長度方向所延伸的槽狀凹部3e。槽狀凹部3e之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係圓弧形。
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固持吸塵器本體2a之被固持部10的固持部3f形成於支柱部3b的上部。固持部3f具有孔部。被固持部10具有插入固持部3f之孔部的凸部。藉由被固持部10之凸部插入固持部3f的孔部並嵌合,將被固持部10固持於固持部3f。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藉由固持部3f固持被固持部10,由充電座3所支撐之電動吸塵器2變成穩定。亦可作成吸塵器本體2a的被固持部10具有孔部,充電座3之固持部3f具有插入該孔部之凸部的構成。
充電端子3g設置於固持部3f。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藉由吸塵器本體2a側之充電端子10a與充電座3側的充電端子3g接觸,連接從充電座3往吸塵器本體2a的供電路徑。充電座3係與商用電源等之外部的交流電源連接。充電座3內建將交流電力變換成直流電力並供給至充電端子3g的電力變換電路。
若依據本第1實施形態的吸塵器系統1,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成為如以下所示。
(1)藉由將支柱部3b與電動吸塵器2組合而形成具有柱狀之外觀的直立形狀部11(參照第1圖)。藉此在不使用電動吸塵 器2時(充電時),充電座3與電動吸塵器2成為一體,可在設計性上帶來優異的外觀。這種吸塵器系統1(充電座3)係例如適合設置於起居室等顯眼處。
(2)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位於將支柱部3b向上方虛擬地延長的空間。藉此,直立形狀部11的高度比支柱部3b的高度高,可在視覺上給予如支柱部3b向上方伸長的印象。結果,得到更優異的設計性。
(3)塵埃分離部7位於支柱部3b的上方,風扇馬達4位於塵埃分離部7的上方,蓄電池5位於風扇馬達4的上方。藉由支柱部3b、塵埃分離部7、風扇馬達4以及蓄電池5在鉛垂方向排列,可使直立形狀部11的粗細變細。藉此,可使直立形狀部11變成細長的形狀,而得到優異的設計性。
(4)電動吸塵器2之吸塵器本體2a的錐狀部7a進入支柱部3b之上部的凹部3c。在將電動吸塵器2放在充電座3時,藉由錐狀部7a的周面在凹部3c的邊緣滑動,仿照是圓形之凹部3c的開口緣,可易於使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中心軸與支柱部3b的中心軸一致。藉此,可易於將電動吸塵器2載置於充電座3之正確的位置。
(5)電動吸塵器2的吸口體2b載置於充電座3之基座部3a的載置部3d。吸口體2b的上面與基座部3a之載置部3d以外之部分的上面連接,帶來吸口體2b與基座部3a在視覺上成為一體的外觀。結果,得到更優異的設計性。
(6)電動吸塵器2之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與支柱部3b之槽狀凹部3e隔著間隙相對向。在對充電座3拆裝電動吸塵 器2時,防止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與支柱部3b相摩擦,而可防止受損。即使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之與支柱部3b相對向的表面是凸曲面(圓筒面),亦可形成該適當的間隙。因為不必將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之與支柱部3b相對向的表面作成凹曲面或平面,所以可使管2c及導管突出部分6a之設計性變成良好。
(7)電動吸塵器2之管2c、導管部6以及把手部8在鉛垂方向排列於一直線上,這些形成直立形狀部11的一部分,藉此,得到更優異的設計性。
在吸塵器收容狀態,形成於支柱部3b的外周面與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塵埃分離部7)的外周面之間的接縫12(參照第1圖)之間隙或段差的大小係5mm以下較佳,3mm以下更佳。依此方式,接縫12變得不明顯,可使直立形狀部11之設計性變成充分良好。因為在將吸口體2b及管2c安裝於吸塵器本體2a之狀態充電座3可支撐吸塵器本體2a,所以不必從導管部6拆下管2c,就可將電動吸塵器2設定成吸塵器收容狀態,而使用方便性佳。
如第4圖所示,在電動吸塵器2之吸口體2b具備轉動之轉動刷2e。塵埃分離部7係具有藉由使所吸入之空氣及塵埃旋轉而分離塵埃之迴旋室的旋風式。導管部6的下游側係與塵埃分離部7之迴旋室連通。旋風式之塵埃分離部7係其外形成為沿著迴旋室之形狀的圓柱形。藉由吸塵器本體2a之本體箱9的外形及充電座3之支柱部3b的外形採用配合塵埃分離部7之外形的圓柱形,可使直立形狀部11之粗細儘量變細, 可得到優異之設計性。風扇馬達4的轉軸係與本體箱9的中心軸一致。一般,風扇馬達4的外形成為轉動體形狀。藉由將收容轉動體形狀的風扇馬達4之本體箱9的外形作成圓柱形,可抑制在本體箱9內形成死空間,而可使本體箱9之粗細變細。在本發明,塵埃分離部7係未限定為旋風式,亦可是紙袋式等。
因為從吸塵器本體2a之前往後(從導管部6的前端部往基端側)將塵埃分離部7、風扇馬達4以及蓄電池5按照此順序排列並配置,所以可使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之粗細儘量變細。又,藉這種配置,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因為在吸塵器本體2a的前部有塵埃分離部7,所以可短距離且單純地構成從導管部6往塵埃分離部7的風路。藉由塵埃分離部7與風扇馬達4鄰接,可使風扇馬達4所產生之吸入風直接作用於塵埃分離部7。從這些事項,可短距離且單純地構成吸入風的風路。又,在從與導管部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時,風扇馬達4及蓄電池5被收容於塵埃分離部7的投影區域。因此,可使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粗細儘量變細。
吸氣口3h設置於充電座3的支柱部3b。吸氣口3h與設置於基座部3a之排氣口3i係經由支柱部3b的內部空間連通。吸氣口3h設置於支柱部3b之與電動吸塵器2之管2c相對向之面的相反側。在基座部3a之內部,配置向排氣口3i進給從吸氣口3h所吸入之空氣的風扇3j、與驅動風扇3j的馬達3k。在支柱部3b之內部,設置從吸氣口3h所吸入之空氣通過的過濾器3m。過濾器3m使從吸氣口3h所吸入之空氣變成清淨。
藉馬達3k驅動風扇3j時,從吸氣口3h吸入外部的空氣,通過過濾器3m,並從排氣口3i向外部空間排出。在進行清掃動作時有在空氣中塵埃揚起的情況。因為可藉充電座3之空氣清淨功能去除在空氣中揚起的塵埃,可有效淨化清掃後之室內空氣。在過濾器3m變髒的情況,使用電動吸塵器2可易於清掃過濾器3m。一般,在空氣清淨機之周圍因氣流的影響而塵埃易積存。在塵埃積存於具有空氣清淨功能之充電座3之周圍的情況,使用電動吸塵器2,可易於清掃之。藉由將過濾器3m配置於支柱部3b之內部、並將重量比過濾器3m重的風扇3j及馬達3k配置於基座部3a之內部,充電座3低重心化,而穩定性提高。
在吸塵器收容狀態,從地板至吸塵器本體2a之被固持部10及充電座3之固持部3f的高度係吸塵器系統1之總高的1/2以上。在吸塵器收容狀態,被固持部10及固持部3f的位置位於比較高的位置。因此,在使用者進行將電動吸塵器2放置於充電座3的動作時,因為易目視被固持部10及固持部3f,所以易進行將被固持部10之位置對準充電座3之固持部3f之位置的動作。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2a的側視圖。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2a之前側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被固持部10係從導管部6的外周面突出。藉此,因為不必將被固持部10設置於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所以可提高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設計性。被固持部10具有向前方突 出的凸部。此凸部具有凸部的寬度或截面積朝向凸部的前端連續地減少的錐部。藉由被固持部10之凸部具有錐部,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被固持部10之凸部可對充電座3之固持部3f的孔部嵌合,而充電座3所支撐之吸塵器本體2a變成穩定。將充電端子10a配置於被固持部10之凸部的錐部。藉由將被固持部10之凸部配置於對充電座3之固持部3f的孔部可無間隙地嵌合的錐部,充電端子10a更確實地與充電座3側之充電端子3g接觸。
如第6圖所示,被固持部10設置於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的前側。在本第1實施形態,被固持部10位於塵埃分離部7的前側。第6圖中之複數條直線G係與導管突出部分6a及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相切之虛擬的直線。在本第1實施形態,直線G係與導管突出部分6a之前端開口的緣部、及吸塵器本體2a之塵埃分離部7相切。被固持部10位於比將多條直線G作為母線所形成之虛擬的直紋面內側的位置。被固持部10位於不會撞到該虛擬之直紋面(虛擬曲面)的位置。根據這種的構成,具有以下之效果。在從導管部6拆下管2c,並在使導管突出部分6a的前端接近被清掃面(當作平面)下使用吸塵器本體2a的情況,被固持部10不會與被清掃面接觸。尤其,使吸塵器本體2a傾斜,而使導管突出部分6a及塵埃分離部7如何地與被清掃面接觸,被固持部10都不會與被清掃面接觸。因此,在清掃中可確實地抑制被固持部10因與被清掃面接觸而變形。因為可確實地防止被固持部10之變形等,所以在充電時可確實地抑制充電端子10a發生接觸不良。
被固持部10位於吸塵器本體2a之左右方向的中央。藉此,因為可提高吸塵器本體2a之對稱性,所以得到良好的設計性。又,在使吸塵器本體2a在橫躺下使用時,亦可確實地抑制被固持部10與被清掃面接觸。塵埃分離部7係可對吸塵器本體2a之其他的部分拆裝。被固持部10係與固定塵埃分離部7之固定部16一體地設置。固定部16係從被固持部10向後方突出。固定部16係朝向與被固持部10之凸部相反的方向突出。藉由固定部16與形成於塵埃分離部7之端面的凹部嵌合,固定塵埃分離部7。藉由一體地設置被固持部10與固定部16,可一面簡化構造,一面提高雙方的強度。
第7圖係表示本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2a的被固持部10與充電座3的固持部3f嵌合之狀態的剖面圖。第8圖及第9圖係表示本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2a的被固持部10與充電座3的固持部3f嵌合之前的狀態的剖面圖。第8圖表示從第7圖之狀態將吸塵器本體2a稍微抬起至正上的狀態。第9圖表示從第7圖之狀態將吸塵器本體2a稍微抬起至稍斜上的狀態。
充電座3的固持部3f具有被固持部10之凸部可插入的孔部。固持部3f之孔部具有與被固持部10之錐部對應的錐狀。藉由固持部3f之孔部具有錐狀,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被固持部10之凸部可與固持部3f之孔部無間隙地嵌合,充電座3所支撐吸塵器本體2a變成穩定。又,如第9圖所示,因被固持部10之凸部可從固持部3f之孔部往略斜上的方向出入,故可易於進行對充電座3拆裝吸塵器本體2a的操作。如 第8圖所示,充電座3側的充電端子3g配置於固持部3f之錐狀之孔部的內壁。藉此,在被固持部10與固持部3f嵌合時,藉固持部3f側之充電端子3g與被固持部10側之充電端子10a更確實地接觸。
導面(斜面)3n形成於充電座3之固持部3f之孔部的周圍。導面3n係對被固持部10之凸部插入固持部3f之孔部的方向傾斜。在被固持部10之凸部插入固持部3f的孔部時,藉由被固持部10之凸部與導面3n接觸,將被固持部10之凸部導引至插入固持部3f之孔部的中心側。藉此,在將吸塵器本體2a放置於充電座3時,被固持部10之凸部可易於插入固持部3f之孔部。
被固持部10具有是與導管部6一體形成之部分的一體形成部10b。在吸塵器收容狀態(第7圖之狀態)時,被固持部10的一體形成部10b係與充電座3接觸。一體形成部10b係藉由與構成導管部6之構件一體地形成,具有高強度。在將吸塵器本體2a放置於充電座3時,藉由高強度之一體形成部10b與充電座3接觸,可更確實地防止被固持部10之變形等。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10圖至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但是主要說明與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各圖中,對相同部分或相當部分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2a之前側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如第10圖所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2a之被固持部10具有孔部10c。將 充電端子10d配置於孔部10c的內壁。
第11圖係表示在使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吸塵器本體2a之導管突出部分6a的前端接近被清掃面下使用之狀態的側視圖。在本第2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2a,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在比將與導管突出部分6a及吸塵器本體2a之主要部分(塵埃分離部7)相切之虛擬的直線作為母線所形成之虛擬的直紋面內側的位置具有被固持部10。因此,在如第11圖所示之使用狀態,因為被固持部10不會與被清掃面接觸,所以可確實地抑制被固持部10因與被清掃面接觸而變形。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充電座3所具備之固持部3p的立體圖。本第2實施形態的充電座3係替代第1實施形態之固持部3f及充電端子3g,具備第12圖所示之固持部3p及充電端子3q。如第12圖所示,固持部3p具有凸部。充電端子3q設置於固持部3p之凸部的側面。在吸塵器收容狀態時,固持部3p的凸部插入被固持部10之孔部10c並嵌合,藉此,將被固持部10固持於固持部3p。藉此,充電座3所支撐吸塵器本體2a變成穩定。在固持部3p的凸部與被固持部10之孔部10c嵌合的狀態,被固持部10側之充電端子10d與固持部3p之充電端子3q接觸,藉此,吸塵器本體2a與充電座3以電性連接。以上,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是在本發明,可將上述之複數個實施形態的特徵任意地組合並實施。
1‧‧‧吸塵器系統
2‧‧‧電動吸塵器
2a‧‧‧吸塵器本體
2b‧‧‧吸口體
2c‧‧‧管
2d‧‧‧關節部
3‧‧‧充電座
3a‧‧‧基座部
3b‧‧‧支柱部
3d‧‧‧載置部
3h‧‧‧吸氣口
3i‧‧‧排氣口
4‧‧‧風扇馬達
5‧‧‧蓄電池
6‧‧‧導管部
6a‧‧‧導管突出部分
7‧‧‧塵埃分離部
8‧‧‧把手部
9‧‧‧本體箱
9a‧‧‧排氣口
11‧‧‧直立形狀部
12‧‧‧接縫

Claims (13)

  1. 一種吸塵器系統,包括:充電式之吸塵器本體;及充電座,係具有對該吸塵器本體充電的功能,並支撐該吸塵器本體;該吸塵器本體係具有:風扇馬達,係產生吸入風;蓄電池,係供給驅動該風扇馬達的電力;導管部,係移送所吸入之空氣及塵埃;塵埃分離部,係在該導管部的下游側分離空氣及塵埃;以手握住所需的把手部;被固持部,係藉該充電座所固持;以及充電端子,係設置於該被固持部,並與該充電座之充電端子接觸;該導管部的前端部連結有可拆裝的管,在將該導管部的前端側當作該吸塵器本體的前面,並將其相反側當作該吸塵器本體的後面時,該導管部係具有向比包含該風扇馬達、該蓄電池以及該塵埃分離部之該吸塵器本體的主要部分之前端的位置更前方突出的導管突出部分,將該管從該導管部拆下的狀態下,能夠將該導管突出部分的前端靠近被清掃面來使用該吸塵器本體,該被固持部係設置於該主要部分的前側,該被固持部的全體位於比將與該導管突出部分的前端開口 的緣部及該主要部分相切之虛擬的直線作為母線所形成之虛擬的直紋面內側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被固持部係位於該吸塵器本體之左右方向的中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被固持部係從該導管部的外周面突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被固持部係具有與該導管部一體形成的部分,該部分與該充電座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塵埃分離部係對該吸塵器本體之其他的部分可拆裝,該被固持部係與固定該塵埃分離部的固定部一體地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充電座係具有固持該吸塵器本體之該被固持部的固持部;該被固持部及該固持部之一方具有孔部,另一方具有插入該孔部的凸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具有該凸部的寬度或截面積朝向該凸部的前端連續地減少的錐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充電端子設置於該錐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具有將該凸部導引至該孔部之中心側的導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該塵埃分 離部、該風扇馬達以及該蓄電池係從該吸塵器本體之前面向後面按照此順序排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錐狀之外形的錐狀部形成於該吸塵器本體之該主要部分的前部;該充電座係具有接受該錐狀部之形狀的凹部;在該充電座支撐該吸塵器本體之狀態時,該吸塵器本體之該錐狀部進入該充電座的該凹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包括:吸口體,係自被清掃面吸入塵埃;及管,係連接該吸口體與該吸塵器本體之該導管部,並對該導管部可拆裝;在將該吸口體及該管安裝於該吸塵器本體之狀態該充電座可支撐該吸塵器本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吸塵器系統,其中在該充電座支撐該吸塵器本體之狀態,從地板至該被固持部的高度係該吸塵器系統之總高的1/2以上。
TW104144405A 2015-01-14 2015-12-30 吸塵器系統 TWI6037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4656 2015-01-14
JP2015005818 2015-01-15
JP2015007093 2015-01-16
PCT/JP2015/084309 WO2016114038A1 (ja) 2015-01-14 2015-12-07 掃除機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069A TW201641069A (zh) 2016-12-01
TWI603703B true TWI603703B (zh) 2017-11-01

Family

ID=5640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405A TWI603703B (zh) 2015-01-14 2015-12-30 吸塵器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78129B2 (zh)
TW (1) TWI603703B (zh)
WO (1) WO201611403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277B (zh) * 2017-08-08 2020-04-0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吸塵器之充電座
TWI690294B (zh) * 2017-08-08 2020-04-1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吸塵器
TWI700072B (zh) * 2018-10-30 2020-08-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座及電動吸塵器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2404B2 (en) * 2016-05-09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Cleaner holder
WO2017196005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WO2017196027A1 (ko)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WO2017196024A2 (ko)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WO2017195999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WO2017196000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KR102626404B1 (ko) 2016-05-09 2024-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충전대 및 청소기의 거치대
CN107260059A (zh) * 2017-08-11 2017-10-20 苏州睿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CN110934534B (zh) * 2018-09-25 2022-03-1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清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1469A (ja) * 2002-10-01 2004-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式掃除機
JP2005052339A (ja) * 2003-08-04 2005-03-03 Zojirushi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7190289A (ja) * 2006-01-20 2007-08-02 Twinbird Corp 電気掃除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277B (zh) * 2017-08-08 2020-04-0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吸塵器之充電座
TWI690294B (zh) * 2017-08-08 2020-04-1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吸塵器
TWI700072B (zh) * 2018-10-30 2020-08-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座及電動吸塵器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14038A1 (ja) 2016-07-21
JPWO2016114038A1 (ja) 2017-06-01
TW201641069A (zh) 2016-12-01
JP6278129B2 (ja) 201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3703B (zh) 吸塵器系統
JP6119915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0571592C (zh) 直立型真空吸尘器
US20070226947A1 (en) Vacuum cleaner with an integra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nit
JP6297833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JP6455173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8625570U (zh) 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CN208598271U (zh) 充电吸尘器系统
JP2004121469A (ja) 充電式掃除機
JP2018015323A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109953685A (zh) 吸尘器与附件架的组合及吸尘器和附件架
WO2016114046A1 (ja) 電気掃除機
JP599920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6131793A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105380564B (zh) 真空清洁器
CN208837795U (zh) 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TWI611790B (zh) 電動吸塵器
CN107224247A (zh) 电动吸尘器
WO2020090008A1 (ja) 充電台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システム
JP7287095B2 (ja) 電気掃除機システム
CN210541325U (zh) 电动吸尘器
JP597375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306303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133179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1087172A (ja) 縦型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