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359B -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359B
TWI603359B TW105142681A TW105142681A TWI603359B TW I603359 B TWI603359 B TW I603359B TW 105142681 A TW105142681 A TW 105142681A TW 105142681 A TW105142681 A TW 105142681A TW I603359 B TWI603359 B TW I6033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er
reaction tube
stop
elastic
swi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4320A (zh
Inventor
Zhi-Yuan Wu
wen-bin X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5142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335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359B/zh
Priority to US15/815,971 priority patent/US10566149B2/en
Priority to EP17206494.1A priority patent/EP3340263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2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32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022Emergency operating parts, e.g. for stop-switch in dangerous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8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switch parts by a key or equivalent removabl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6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for a door switch, a limit switch, a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 H01H3/161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for a door switch, a limit switch, a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for actuation by moving a closing member, e.g. door, cover or lid
    • H01H3/163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for a door switch, a limit switch, a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for actuation by moving a closing member, e.g. door, cover or lid associated with locking or manipulating means of the clos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20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wherein an auxiliary movement thereof, or of an attachment thereto, is necessary before the main movement is possible or effective, e.g. for unlatching, for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022Emergency operating parts, e.g. for stop-switch in dangerous conditions
    • H01H2003/0246Resetting of bistable emergency operating part by rotating itself or an access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Description

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開關裝置包括本體、反應筒和限制器的組合,配合本體、反應筒間設置第一彈性器和反應筒、限制器間設置第二彈性器,而獲得操作省力、組件損耗低等作用之發明。
應用在電機、電子、自動控制系統,讓操作者操作機台工作或電源開、閉狀態之開關裝置,已屬一習知技藝。舊法也已揭示了這類開關裝置做為緊急開關用途,在人員操作不當、設備故障…等情形時,讓人員可緊急執行斷電或斷路操作,避免造成嚴重傷害或損失的情形。例如,台灣第94222288號「試驗設備的緊急開關結構」、第98201163號「緊急開關裝置」專利案等,係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舊法揭露的緊急開關裝置通常包括一配置按壓及/或旋轉開關的操作鈕和容納操作鈕的本體;本體內部組合有連接座和接線模組。本體設有複數個形成雙斜邊的嵌塊,配合連接座設置複數個雙斜邊的嵌塊和組合嵌塊的彈簧等部分。當人員按壓操作鈕帶動連接座下壓時,本體的嵌塊相對迫使連接座的嵌塊壓縮彈簧,而在連接座嵌塊越過本體嵌塊後,藉彈簧推出連接座嵌塊而形成定位,以容許連接座推壓接線模組形成斷路狀態。以及,人員可強制拉起操作鈕和連接座,使連接座嵌塊通過本體嵌塊,而回到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的通路狀態。
一個有關上述實施例在結構設計和操作使用方面的課題是,為了容許人員可按壓或強制拉起操作鈕和連接座的作用,本體嵌塊和連接座嵌塊都必須設成雙斜邊的結構;所述結構影響了它們相互限制定位的穩固性,也降低了接線模組位在斷路狀態的穩定度的情形。
為了改善上述情形,習知技藝揭示了一種使本體嵌塊和連接座嵌塊分別設成單斜邊結構的型態;提供人員可按壓操作鈕和連接座,使連接座嵌塊通過本體嵌塊後形成定位,並且推壓接線模組形成斷路狀態。以及,藉由轉動操作鈕和連接座,使連接座嵌塊離開本體嵌塊,而容許連接座和操作鈕回到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的通路狀態)。
不過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舊法應用本體設置(單斜邊或雙斜邊)嵌塊和連接座設置(單斜邊或雙斜邊)嵌塊組合彈簧的結構配合關係,實質上存在了較大的阻力;所述阻力包括人員的操作力量必須克服或大於推開本體嵌塊的斜邊重疊連接座嵌塊的斜邊的作用力和彈簧的反作用力。因此,人員不僅必須施加較大的操作力量,來克服上述的阻力;並且,為了使連接座嵌塊確實通過本體嵌塊,實務上人員又會本能的增加該操作力量;而這種情形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另一個有關上述實施例在結構設計和操作使用方面的課題是,本體內的狹窄空間組裝有操作鈕、連接座和接線模組等部件,又必須使本體、連接座分別設置複數個嵌塊、(垂直於本體或連接座軸線方向)的(橫向)彈簧等配合結構,明顯增加了組裝作業的困難度。
再者,人員的操作力量強迫連接座的嵌塊擠壓通過本體嵌塊的結構配合型態,不僅容易造成組件磨耗的情形;並且,本體各嵌塊和連接座各嵌塊之間配合的作用力的差異和每一個嵌塊不同的磨耗程度,都會影響操作鈕、連接座必須被儘可能保持在中心位置的情形,而降低操作鈕、連接座和接線模組接點導通狀態的穩定度,及整個緊急開關裝置的品質。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有關開關裝置的本體和連接座或其相關結合組件在使用和結構設計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操作鈕、連接座和相關組件的組裝結構,以及上述的應用情形,使其不同於習用者,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型態,增加它的應用範圍,而有別於舊法。例如,在考量結構和操作簡便等作用的條件下,必須包括下列課題:
1.必須撤除舊法應用本體設置嵌塊及/或彈簧、連接座設置嵌塊及/或彈簧的結構特徵和操作型態;改善習知結構讓人員不僅必須施加較大的操作力量,來克服上述嵌塊配合結構的阻力,以及為了使連接座嵌塊確實通過本體嵌塊,人員又會本能的增加該操作力量的情形。
2.應改善習知技藝在本體狹窄空間內組裝嵌塊、(橫向)彈簧等複雜配合結構,增加組裝作業困難度的情形。以及,習知的結構配合型態容易造成組件磨耗、各嵌塊之間配合的作用力的差異和每一個嵌塊不同的磨耗程度,影響操作鈕、連接座必須被儘可能保持在中心位置,而降低操作鈕、連接座和接線模組接點導通狀態的穩定度,及整個緊急開關裝置的品質等情形。
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均未被具體教示或揭露。
爰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提供一降低結構空間佔據、組件精簡和損耗低等作用。該開關裝置包括一定義有軸向參考軸的本體和設置在本體上的操作鈕;本體設有第一停止部和第二停止部;本體界定有一腔室,組合一反應筒和接線模組。反應筒和本體間配置有第一彈性器,使反應筒位在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成通路狀態的位置)。以及,反應筒組裝有限制器和第二彈性器;所述第二彈性器在反應筒響應操作鈕運動而運動時,會迫使限制器運動,從第一停止部的位置進入第二停止部的位置,使接線模組形成斷路狀態;用以改善習知結構須實施較大操作力量、結構穩定度較差等情形。
根據本發明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該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分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彈性器環設在本體腔室和反應筒之間,使第一端組合反應筒,第二端固定在本體或腔室;第二彈性器繞設在反應筒上,使第一端固定在反應筒,第二端組合限制器。
因此,當反應筒或限制器位在第一停止部的位置或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成通路狀態的位置),第一彈性器形成被壓縮的狀態(或第二彈性器也略被壓縮);並且,反應筒位在朝一設定方向(所述設定方向是指:假設以軸向參考軸為參考基準,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轉動一角度範圍(例如,45°〜90°)的位置,使第一彈性器蓄積能量,而產生扭力;反應筒經第二彈性器帶動限制器轉動,使第二彈性器也蓄積能量,產生扭力。當人員按壓操作鈕後,壓縮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及/或第一彈性器)釋放先前蓄積的扭力或扭轉能量,使限制器回轉,進入本體第二停止部的位置,使接線模組形成斷路狀態。
當人員轉動操作鈕而帶動反應筒又朝上述設定方向轉動一角度範圍(帶動扭轉第一彈性器)時,反應筒經第二彈性器帶動限制器也朝該設定方向轉動,使限制器離開第二停止部,配合第一彈性器釋放部分被壓縮的能量,使反應筒、限制器回到初始組合位置或第一停止部的位置(或接線模組成通路狀態的位置)。以及,第二彈性器也形成蓄積扭力(和略壓縮)狀態。
請參閱第1、2及3圖,本發明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包括一本體,概以參考編號10表示之。本體10選擇絕緣材料製成筒狀結構,定義有一軸向參考軸X;本體10界定有一組合孔14和相通於組合孔14的腔室15。本體10或組合孔14設置有操作鈕20,並且容許操作鈕20可沿軸向參考軸X在本體10內運動及/或轉動自如。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本體10或腔室14設有至少一個或複數個第一停止部11和鄰接第一停止部11的第二停止部12。依圖中位置,第一停止部11位在第二停止部12上方的位置。以及,第一停止部11、第二停止部12成凸板結構,而在本體10上界定出鄰接第一停止部11及/或第二停止部12的通道13。
圖中也顯示了,本體腔室15組合有一反應筒30和接線模組40;操作鈕20可經反應筒30的作動,而控制接線模組40的通路或斷路狀態。反應筒30設有一樞接孔31,樞接操作鈕20之一驅動部21,使操作鈕20可帶動反應筒30運動。以及,反應筒30設有位在樞接孔31區域的孔32和一沿樞接孔31向下延伸的腹部33;腹部33設置有洞34和至少一個或複數個成突出結構的限制部35。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反應筒30和本體10間配置有第一彈性器50;第一彈性器50具有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即,第一彈性器50環設在本體腔室15和反應筒30之間,使第一端51組合反應筒30的孔32,第二端52固定在本體10或腔室15之一凹孔16內。
圖中描繪了反應筒30或腹部33組裝有第二彈性器60和限制器70。第二彈性器60繞設在反應筒30的腹部33上,具有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第二彈性器第一端61固定在反應筒30的洞34上,第二端62組合限制器70。所述第二彈性器60在反應筒30響應操作鈕20運動而運動時,會迫使限制器70運動,從第一停止部11的位置進入第二停止部12(或從第二停止部12的位置進入第一停止部11)的位置,使接線模組40形成斷路狀態(或通路狀態)。
詳細來說,限制器70有一軸孔71,使限制器70套設在反應筒30或腹部33上,並且容許限制器70可在反應筒30上轉動;限制器70具有一設在軸孔71區域上的凹孔72,用以固定第二彈性器60的第二端62。以及,限制器70包括至少一個或複數個限制部75,形成在限制器70內或軸孔71上;所述限制部75配合或卡摯反應筒30的限制部35,用以規定限制器70的轉動角度(或範圍)和阻止反應筒30、限制器70發生軸向脫離的情形。
在可行的實施例中,限制器70設有凸出的副限制部76,配合反應筒30之一副限制部36,可用來輔助規定限制器70的轉動角度或範圍。
第1、2及3圖顯示了限制器70外部設有至少一個或複數個成凸部結構的停止部77;所述停止部77可配合(或進入/離開)本體10的第一停止部11及/或第二停止部12,使接線模組40形成通路或斷路狀態。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所述(緊急)開關裝置組裝時,假設以軸向參考軸X為參考方向,反應筒30以第一彈性器第二端52和本體凹孔16為支點,朝一設定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轉動一角度(例如90°〜100°),使第一彈性器50蓄積能量而產生扭力。以及,反應筒30經限制部35及/或副限制部36推動限制器70的限制部75及/或副限制部76,帶動限制器70的停止部77轉動到本體10的通道13位置;因此,反應筒30、限制器70和蓄積能量的第一彈性器50、第二彈性器60,裝入本體腔室15內。
在可行的實施例中,反應筒30可配合應用第二彈性器60帶動限制器70的停止部77轉動到本體10的通道13位置。
請參考第3圖,當外部組裝力量消失後,第一彈性器50釋放部分扭轉能量,使反應筒30朝逆時針方向回轉一角度(例如30°〜45°),使限制器70的停止部77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11的位置或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成通路狀態的位置),第一彈性器50形成被壓縮的狀態(或第二彈性器也略被壓縮);並且,第一彈性器50仍蓄積部分扭力或扭轉能量,第二彈性器60也位在蓄積扭力或扭轉能量的狀態。
上述第一彈性器50釋放部分扭轉能量(使反應筒30朝逆時針方向回轉一角度)之作用,也有助於人員操作按壓操作鈕20(或反應筒30、限制器70)時,減輕限制器停止部77和本體第一停止部11之間的摩擦力,而達到操作更省力的效果。
因此,本體10和反應筒30、第一彈性器50的結構配合型態,提供了反應筒30和第一彈性器50一個(安全)回轉機制或回轉範圍。
請參閱第4圖,假設在一緊急狀況下,人員按壓操作鈕20(壓縮第一彈性器50)後,限制器70的停止部77向圖中下方移動,離開本體第一停止部11,第二彈性器60釋放先前蓄積的扭轉能量,使限制器70回轉,帶動停止部77進入本體第二停止部12的位置,使接線模組40形成斷路狀態。
可行的是,配合第一停止部11、第二停止部12位在本體10的位置或角度,使第一彈性器50可釋放先前蓄積的部分扭轉能量,使反應筒30從上述45°或60°位置回轉一設定角度(例如,回轉10°〜15°)。
在上述的按壓操作中,為了阻止反應筒30和限制器70被過度壓入本體10裏面,本體10或腔室15設有凸出結構的擋部17,連接在圖中第二停止部12的下邊區域;擋部17的凸出長度大於第一停止部11或第二停止部12,作為規定反應筒30或限制器70的作動距離。
請參考第5圖,當人員轉動操作鈕20朝順時針方向轉動一角度(例如15°〜45°)範圍時,反應筒30經限制部35及/或副限制部36推動限制器70的限制部75及/或副限制部76(或第二彈性器60),帶動限制器70也朝順時針方向轉動,使停止部77離開本體第二停止部12的位置,配合第一彈性器50釋放先前被壓縮的部分能量,使限制器停止部77進入本體第一停止部11的位置,而回到初始組合位置(或接線模組40成通路狀態的位置)。以及,第一彈性器50可釋放先前蓄積的部分扭轉能量。
如上述,第一彈性器50可釋放蓄積的部分扭力(或能量),帶動反應筒30回轉一角度範圍,也形成了輔助限制器停止部77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11位置的作用。
須加以說明的是,相較於習知技藝強制壓迫連接座的嵌塊擠壓越過本體嵌塊和彈簧等部件所產生的阻力和反作用力而言,操作鈕20的按壓操作,即容許第二彈性器60釋放蓄積的能量,而讓限制器停止部77自動嵌入本體第二停止部12,完成接線模組40形成段路狀態的模式,明顯變得省力,並且獲得操作更簡便的作用。
代表性的來說,這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在符合結構精簡和提供操作簡便的條件下,相較於舊法而言,係具有下列的考量和優點:
1.該本體10、反應筒30和相關配合結構已被重行設計考量,使其不同於習用者和改變了它的使用、操作型態,而有別於舊法。例如,本體10或腔室15形成第一停止部11、第二停止部12和通道13;本體10和反應筒30之間配置第一彈性器50;反應筒30設置限制部35或副限制部36,配合反應筒腹部33組裝限制器70,限制器70設置限制部75及/或副限制部76;反應筒30和限制器70之間配置第二彈性器60;限制器70設置停止部77,響應反應筒30的運動和第一彈性器50、第二彈性器60的蓄積或釋放能量等部分;明顯撤除了習知技藝應用本體設置嵌塊及/或彈簧、連接座設置嵌塊及/或彈簧的結構特徵和操作型態。
2.該本體第一停止部11、第二停止部12配合反應筒30、限制器70和第一彈性器50、第二彈性器60的結構型態,改善了習知結構讓人員不僅必須施加較大的操作力量,來克服上述嵌塊配合結構的阻力,以及為了使連接座嵌塊確實通過本體嵌塊,人員又會本能的增加該操作力量的情形。
3.該本體第一停止部11、第二停止部12配合反應筒30、限制器70和第一彈性器50、第二彈性器60的結構型態,也明顯改善了習知技藝在本體狹窄空間內組裝嵌塊、(橫向)彈簧等複雜配合結構,增加組裝作業困難度的情形。以及,習知的結構配合型態容易造成組件磨耗、各嵌塊之間配合的作用力的差異和每一個嵌塊不同的磨耗程度,影響操作鈕、連接座必須被儘可能保持在中心位置,而降低操作鈕、連接座和接線模組接點導通狀態的穩定度,及整個緊急開關裝置的品質等情形,明顯也獲得改善。
故,本發明係提供了一有效的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空間型態係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之優點,係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可行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0‧‧‧本體
11‧‧‧第一停止部
12‧‧‧第二停止部
13‧‧‧通道
14‧‧‧組合孔
15‧‧‧腔室
16‧‧‧凹孔
17‧‧‧擋部
20‧‧‧操作鈕
21‧‧‧驅動部
30‧‧‧反應筒
31‧‧‧樞接孔
32‧‧‧孔
33‧‧‧腹部
34‧‧‧洞
35、75‧‧‧限制部
36、76‧‧‧副限制部
40‧‧‧接線模組
50‧‧‧第一彈性器
51、61‧‧‧第一端
52、62‧‧‧第二端
60‧‧‧第二彈性器
70‧‧‧限制器
71‧‧‧軸孔
72‧‧‧凹孔
77‧‧‧停止部
X‧‧‧軸向參考軸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結構剖視示意圖;描繪了操作鈕、本體、反應筒、第一彈性器、限制器和第二彈性器等部分的結構組合情形。
第2圖係第1圖之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第1圖之平面結構剖視示意圖;顯示了反應筒組合的限制器位在第一停止部的位置或初始組合位置的結構配合情形。
第4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描繪了操作鈕下壓,限制器回轉進入本體第二停止部的位置的結構配合情形。
第5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描繪了操作鈕帶動反應筒朝第一方向轉動,反應筒帶動限制器朝第一方向轉動,使限制器離開第二停止部而朝初始組合位置或第一停止部的位置運動的情形。
10‧‧‧本體
11‧‧‧第一停止部
12‧‧‧第二停止部
13‧‧‧通道
14‧‧‧組合孔
15‧‧‧腔室
16‧‧‧凹孔
17‧‧‧擋部
20‧‧‧操作鈕
21‧‧‧驅動部
30‧‧‧反應筒
31‧‧‧樞接孔
32‧‧‧孔
33‧‧‧腹部
34‧‧‧洞
35、75‧‧‧限制部
36、76‧‧‧副限制部
40‧‧‧接線模組
50‧‧‧第一彈性器
51、61‧‧‧第一端
52、62‧‧‧第二端
60‧‧‧第二彈性器
70‧‧‧限制器
71‧‧‧軸孔
72‧‧‧凹孔
77‧‧‧停止部
X‧‧‧軸向參考軸

Claims (22)

  1. 一種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包括: 定義有軸向參考軸的本體,本體界定有組合孔和相通組合孔的腔室; 本體設有第一停止部和第二停止部; 本體的腔室組合一反應筒,反應筒和本體間配置有第一彈性器; 反應筒組裝有限制器和第二彈性器,使限制器響應反應筒的運動,而至少在第一停止部和第二停止部間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本體腔室設有複數個第一停止部、鄰接第一停止部的第二停止部和鄰接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至少其中之一的通道; 第一停止部位在第二停止部上方的位置; 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分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彈性器第一端組合反應筒,第一彈性器第二端固定在本體上;第二彈性器第一端固定在反應筒上,第二彈性器第二端組合限制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成凸板結構,而在本體上界定出該通道;反應筒設有位在樞接孔區域的孔和一沿樞接孔向下延伸的腹部,腹部設置有洞和反應筒限制部成突出結構,形成在腹部上; 第一彈性器環設在本體腔室和反應筒之間,使第一彈性器第一端組合反應筒的孔,第一彈性器第二端固定在本體之一凹孔內; 反應筒組裝該第二彈性器和限制器,第二彈性器繞設在反應筒的腹部上;第二彈性器第一端固定在反應筒的洞上,第二彈性器第二端組合限制器之一凹孔; 限制器有一軸孔,使限制器套設在反應筒上,並且容許限制器可在反應筒上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本體組合孔設置有操作鈕,並且容許操作鈕可沿軸向參考軸在本體內運動和轉動; 限制器凹孔設在軸孔區域上; 本體腔室組裝有接線模組; 反應筒設有一樞接孔,樞接孔樞接操作鈕之一驅動部,使操作鈕可帶動反應筒運動,而控制接線模組形成通路、斷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設有至少一限制部; 限制器包括至少一限制部,形成在限制器內,可卡摯反應筒限制部; 限制器外部設有至少一個成凸部結構的停止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限制器設有凸出的副限制部,配合反應筒設有副限制部,共同規定限制器的轉動角度; 本體設有凸出結構的擋部,連接在第二停止部的下邊區域;擋部的凸出長度大於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的其中之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限制器設有凸出的副限制部,配合反應筒設有副限制部,共同規定限制器的轉動角度; 本體設有凸出結構的擋部,連接在第二停止部的下邊區域;擋部的凸出長度大於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的其中之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   本體和反應筒、限制器位在組合位置,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第一彈性器形成被壓縮的狀態;並且,使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分別產生一扭力。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   本體和反應筒、限制器位在組合位置,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第一彈性器形成被壓縮的狀態;並且,使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分別產生一扭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本體和反應筒、限制器位在組合位置,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第一彈性器形成被壓縮的狀態;並且,使第一彈性器、第二彈性器分別產生一扭力。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二彈性器的扭力使限制器回轉,使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二停止部的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二彈性器的扭力使限制器回轉,使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二停止部的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二彈性器的扭力使限制器回轉,使限制器的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二停止部的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一彈性器的扭力使反應筒回轉一角度範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一彈性器的扭力使反應筒回轉一角度範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筒和限制器位在下壓位置,第一彈性器的扭力使反應筒回轉一角度範圍。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限制部帶動限制器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副限制部帶動限制器副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限制部、副限制部帶動限制器限制部、副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限制部帶動限制器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副限制部帶動限制器副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開關裝置之鎖定、解除結構,其中該反應器朝一設定方向轉動,反應筒限制部、副限制部帶動限制器限制部、副限制部,使限制器轉動,第一彈性器使限制器停止部位在本體第一停止部的位置。
TW105142681A 2016-12-22 2016-12-22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TWI603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681A TWI603359B (zh) 2016-12-22 2016-12-22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US15/815,971 US10566149B2 (en) 2016-12-22 2017-11-17 Locking/unlocking structure of a pushbutton switch actuator
EP17206494.1A EP3340263B1 (en) 2016-12-22 2017-12-11 Locking/unlocking structure of swit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681A TWI603359B (zh) 2016-12-22 2016-12-22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3359B true TWI603359B (zh) 2017-10-21
TW201824320A TW201824320A (zh) 2018-07-01

Family

ID=60661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681A TWI603359B (zh) 2016-12-22 2016-12-22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6149B2 (zh)
EP (1) EP3340263B1 (zh)
TW (1) TWI603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6924B2 (ja) * 2017-09-29 2022-01-17 Nkkスイッチズ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6848854B2 (ja) * 2017-12-28 2021-03-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TWI782724B (zh) * 2021-09-29 2022-11-0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按鈕結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1596U (en) * 2005-12-21 2006-06-01 Inventec Corp Emergency switch structure of testing equipment
US20080230358A1 (en) * 2005-03-08 2008-09-25 Werner Olbrich Command Switch, in Particular an Emergency Stop Switch
TWM357697U (en) * 2009-01-21 2009-05-21 Packway Inc Emergency switching device
US20110168534A1 (en) * 2008-09-10 2011-07-14 Fabien Broly Emergency swi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4982B2 (en) * 2004-12-27 2006-08-22 Behavior Tech Computer Corp. Switch device
EP2110828B1 (en) * 2008-04-18 2011-10-19 Abb Ab An actuator device and an electric switch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CN107248460B (zh) * 2013-02-04 2019-09-24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0358A1 (en) * 2005-03-08 2008-09-25 Werner Olbrich Command Switch, in Particular an Emergency Stop Switch
TWM291596U (en) * 2005-12-21 2006-06-01 Inventec Corp Emergency switch structure of testing equipment
US20110168534A1 (en) * 2008-09-10 2011-07-14 Fabien Broly Emergency switch
TWM357697U (en) * 2009-01-21 2009-05-21 Packway Inc Emergency switch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66149B2 (en) 2020-02-18
EP3340263A1 (en) 2018-06-27
US20180182572A1 (en) 2018-06-28
TW201824320A (zh) 2018-07-01
EP3340263B1 (en)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3359B (zh) Switchgear locking, lifting the structure
US9534429B2 (en) Latch apparatus
DE102016121291A1 (de) Verbinderanordnung vom Typ mit Hebel
EP2800854B1 (en)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CN110359775B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AU2016310332C1 (en) Low-consumption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ylinders in lock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DE102018128579A1 (de) Tür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US11187008B2 (en) Clutch engagement assembly of door lock an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US20180245683A1 (en) Integrate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hift lock and shift lock release functions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vehicle
US8497438B2 (en) Emergency stop device
JP5006963B2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1456565B (zh) 锁具
JP7042136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US82487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BR102019022381B1 (pt) Conjunto de comutação destinado a ser montado em um conjunto de comando e dispositivo de comutação que compreende um conjunto de comando
EP2141715B1 (en) Safety switch
CN213509993U (zh) 一种智能门锁跳齿驱动机构以及智能门锁
CN220121689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驱动转矩传递装置
CN114753722B (zh) 锁具及其连动模块与锁定模块
CN215323092U (zh) 折叠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80394U (zh) 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和自动转换开关
CN216714117U (zh) 锁体的电控机构和锁体
KR200479526Y1 (ko) 도어락 장치
TW202343496A (zh) 按鈕開關
JP2019067550A (ja) スイッ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