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300B - Wireless machine, relay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Wireless machine, relay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300B
TWI603300B TW104141661A TW104141661A TWI603300B TW I603300 B TWI603300 B TW I603300B TW 104141661 A TW104141661 A TW 104141661A TW 104141661 A TW104141661 A TW 104141661A TW I603300 B TWI603300 B TW I6033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wireless device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sourc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1241A (zh
Inventor
Ryoji On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3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無線機、中繼機、通信系統以及標誌符分配方法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因應來自無線機的要求,將標誌符分布到無線機之通信系統、該通信系統之無線機以及標誌符分配方法。
在無線通信規格中,雖然規定了用以辨別進行通信的無線機是成為通信對方的無線機而使用標誌符,但是為了減低無線機的製造成本(cost)或運用成本、或是製造成本與運用成本,會有在運用前不設定無線機的標誌符、即在運用前無線機不具有標誌符的情形。在該情況下,雖然在運用階段必須在無線機設定標誌符,但是對每個無線機分別以手操作進行標誌符的設定也需要作業成本、即人力資源及時間。又,也會有根據無線機的物理性制約等而無法進行手操作的標誌符設定的情況。為此,有進行從某個機器自動將標誌符分布到無線機乙事。作為通信用的標誌符分布方法,有記載於非專利文獻1之方法。在非專利文獻1中,在各無線機具有比通信協定(protocol)之中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層更下位層的通信協定之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層的標誌符之前提下,實施通信協定(protocol)之中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層的標誌符分布。為此,在記載於非專利 文獻1之方法中,若MAC層的標誌符不存在的狀態下,就無法實施通信用的標誌符分布。
另一方面,在根據遙測(telemetering)推進協議會推動標準化之通信規格之U-Bus air中,規定在運用階段將標誌符分布到無線機的方法。U-Bus air為使用920MHz帶域之多跳躍(multihop)通信所用的通信規格。在U-Bus air中,要求標誌符取得的號碼取得無線機使用標誌符發行要求專用的標誌符,將標誌符發行要求傳送到發行標誌符的號碼發行無線機。當號碼發行無線機接收到發行要求時,回傳儲存有發行的標誌符之應答。接收到應答的號碼取得無線機將包含在從號碼發行無線機接收到的應答之標誌符設定在本機,之後使用已設定的標誌符進行通信。在U-Bus air中,藉由如上述所示分布標誌符,即使在MAC層的標誌符等標誌符不存在的狀態下,也可以實施通信用的標誌符分布。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RFC2131”動態主機分配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如上述所示,在非專利文獻1中,MAC層的標誌符不存在的狀態下,無法實施通信用的標誌符分布。又,在上述U-Bus air的標誌符分布方法中,將工業用應用(application) 等處理適用於通信系統的情況下,存在有以下所示的課題。在工業用應用,例如收集測量資料之應用等處理中,在應用處理中要使用每個機器的標誌符。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將在應用處理所使用的標誌符直接使用作為無線通信規格中規定之無線機所使用的標誌符,也就是通信用標誌符。
在工業用應用處理中,對於1台母機存在有多台子機,因應子機的傳送資料(data)之資料容量,有母機要決定分配到該子機之標誌符個數之情況。例如,在將一定的資料容量預先規定為資料容量的1單位,對每1單位的資料容量分配標誌符。即,在N為1以上的整數時,對於傳送N單位的資料之子機分配N個標誌符。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母機例如從子機有標誌符的分布、即標誌符分配要求時,在可使用的標誌符之中從標誌符之最低者開始依序分配。例如,從傳送的資料容量為1單位的子機#1有標誌符分配的要求,將最低號碼的標誌符分配到子機#1,之後當從傳送的資料容量為2單位的子機#2接收到標誌符分配的要求時,將第2低號碼的標誌符與第3低號碼的標誌符之2個標誌符分配到子機#2。這樣的標誌符分配方法在以下稱為遞增分配方法。
又,也會有包含中繼專用的子機之通信系統。中繼專用的子機在以下適當稱為中繼機。對於中繼機也必須分配通信用標誌符。母機在根據上述的遞增分配方法將標誌符分配到子機的情況下,也是根據遞增分配方法將標誌符分配到中繼機。但是,由於中繼機未成為資料的傳送源,因此無法因應資料容量決定標誌符個數,將預先規定的個數,例如1個的標誌 符分配到中繼機。
又,在工業用應用的處理中,母機保持有規定每個標誌符的資料區域之資料地圖(data map)、即資料格式(data format),依據資料地圖產生儲存有從子機接收到的資料之資料、即彙集資料的情況。資料地圖為顯示彙集資料中之每個標誌符之資料的儲存位置之資訊。如上述所示,對於中繼機也是根據遞增分配方法分配標誌符的情況,彙集資料內之對應分配到中繼機的標誌符之資料區域在應用處理中是沒被使用的。因此,在彙集資料內存在有應用處理中沒被使用之無效資料區域的儲存位置。為此,在使用彙集資料的處理中,有發生將無意義、即無效資料區域的資料辨認成有意義的資料等之錯誤的可能性。又,在複製(copy)彙集資料後記憶在記憶體(memory)時根據無效資料而使用記憶體區域,在傳送彙集資料時有將傳送容量使用於無效資料的問題。
本發明為有鑑於上述而開發出來者,以能夠提供一種在將標誌符分配到子機,產生對每個分配的標誌符設置資料區域的彙集資料之情況下,可以抑制彙集資料內之無效資料的發生之無線機為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達成目的,關於本發明之無線機,包括:傳送/接收部,接收要求標誌符分布的標誌符分布要求;分配部,依據標誌符分布要求,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為構成資料的傳送源之第1無線機、或是中繼機之第2無線機,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 為第1無線機的情況,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小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為第2無線機的情況,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大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又,關於本發明之無線機,包括:通信控制部,產生儲存有根據分配部所分配的標誌符之應答,將已產生的應答透過傳送/接收部傳送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
關於本發明之無線機,能夠達到在將標誌符分配到子機,產生對每個分配的標誌符設置資料區域的資料地圖之情況下,可以抑制資料地圖內之無效資料的發生之效果。
1、101‧‧‧母機
2、2-1~2-3、2-(x-1)、2-x、2-y、102-1~102-3‧‧‧子機
3、3-1~3-12、103‧‧‧中繼機
11、21、31‧‧‧天線
12、22、32‧‧‧傳送/接收部
13、23、33‧‧‧通信控制部
14‧‧‧標誌符算出部
15、24‧‧‧應用處理部
圖1為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2為顯示母機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3為顯示資料地圖的一例之圖面。
圖4為顯示子機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5為顯示中繼機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6為顯示控制電路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7為顯示有關子機之標誌符分布的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flowchart)。
圖8為顯示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格式(format)的一例之圖面。
圖9為顯示有關中繼機之標誌符分布的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10為顯示母機的標誌符算出部之標誌符算出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11為顯示通信控制部之產生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之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12為顯示應答的格式的一例之圖面。
圖13為顯示資料訊號的格式的一例之圖面。
圖14為顯示子機之應用處理部的處理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5為顯示母機之應用處理部的處理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6為顯示子機之佔有數的一例之圖面。
圖17為顯示標誌符之分布處理的一例之順序(sequence)圖。
圖18為顯示母機因應標誌符分布要求,對子機及中繼機進行標誌符的分布後之標誌符與資料地圖的一例之圖面。
圖19為顯示比較例之資料地圖的一例之圖面。
圖20為顯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21為顯示在圖20所示的狀態下,子機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情況之標誌符分布處理的一例之順序圖。
圖22為顯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
圖23為顯示在圖22所示的狀態下,中繼機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情況之標誌符分布處理的一例之順序圖。
以下,依據圖面,詳細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無線機、中繼機、通信系統以及標誌符分配方法。又,並非根據該實施形態限定本發明。
實施形態.
圖1為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包括:母機1、子機2-1~2-3、及中繼機3。母機1為無線通信裝置、即無線機,將在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內使用的通訊用標誌符、即無線通信規格規定之無線機所使用的標誌符分別分配到子機2-1~2-3與中繼機3。子機2-1~2-3與中繼機3為從母機1分配到通信用標誌符之無線通信裝置、即無線機。又,如後述所示,子機2-1~2-3為進行應用處理之子機,中繼機3為不進行應用處理之子機。中繼機3為中繼母機1與子機2-2之間的通信。在圖1中,雖然圖示了在母機1與子機2-2之間存在有中繼機3的例示,但是在母機1與子機2-1之間存在有中繼機3亦可,在母機1與子機2-3之間存在有中繼機3亦可。以下,在不區分子機2-1~2-3下予以表示的情況下,適當記載為子機2。在圖1中,雖然是例示中繼機3為1機、子機2-1~2-3為3機,但是中繼機3及子機2的個數不限於圖1的例示。例如,在母機1與子機2-2之間存在有多個中繼機3亦可。
本實施形態之母機1及子機2-1~2-3實施應用處理。該應用處理例如是母機1從子機2-1~2-3收集測量資料等資料之處理。母機1彙集從子機2-1~2-3所傳送的資料,產生 彙集資料。母機1保持有顯示彙集資料的格式之資料地圖,依據資料地圖產生彙集資料。在應用處理中,利用標誌符管理資料。在資料地圖中,規定每個標誌符的資料區域。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應用處理所使用的標誌符也用來作為上述的通信用標誌符。在1個子機2藉由應用處理使用多個標誌符的情況下,將此等多個標誌符之中的1個用來作為通信用標誌符。
圖2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母機1的構成例之圖面。如圖2所示,母機1包括:天線(antenna)11、傳送/接收部12、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傳送/接收部12透過天線11接收無線訊號,將已接收的無線訊號轉換為數位(digital)訊號後輸入到通信控制部13。又,傳送/接收部12將從通信控制部13所輸入的訊號轉換成類比(analog)訊號後作為無線訊號透過天線11進行傳送。例如,傳送/接收部12如後述所示,從子機2或中繼機3接收要求標誌符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後輸出到通信控制部13,並且傳送利用通信控制部13所產生之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即,傳送/接收部12具有傳送部與接收部,天線11及傳送/接收部1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11及傳送/接收部1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
通信控制部13實施依據無線通信規格之通信協定處理。具體而言,例如,通信控制部13依據傳送的資料,產生依據無線通信規格之無線訊號的格式之訊號,也就是無線訊框(frame)訊號後輸入到傳送/接收部12。又,通信控制部13分析從傳送/接收部12所輸入的訊號、即接收訊號後判定接收訊號的類別,在接收訊號的類別為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情況下, 將標誌符分布要求通知給標誌符算出部14,同時指示標誌符算出部14進行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標誌符之算出。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如後述所示,其為子機2或中繼機3。又,通信控制部13產生儲存有從標誌符算出部14所輸出的標誌符之應答、即對標誌符分布要求之應答,透過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
又,通信控制部13在接收訊號的類別為資訊訊號、即在應用處理所使用之儲存資料的資料訊號之情況下,將資料訊號移交到應用處理部15。又,通信控制部13在根據來自子機2的標誌符分布要求分配標誌符到子機2的情況下,將經分配的標誌符及被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通知給應用處理部15。具體而言,通信控制部13如後述所示,依據接收訊號之中顯示儲存在預先規定位置之資料類別的資訊,判定接收訊號的類別。
應用處理部15彙集從通信控制部13所輸入之從各子機2-1~2-3傳送的資料訊號後,依據資料地圖產生彙集資料。應用處理部15依據從通信控制部13收到的標誌符與佔有數,更新資料地圖。應用處理部15對於每個佔有數分配標誌符。即,母機1對於接收的每1單位的資料分配標誌符。具體而言,應用處理部15將從通信控制部13收到的標誌符數為L、佔有數為K時,在資料地圖中追加對應L至L+K-1的K個標誌符之資料區域。圖3為顯示資料地圖的一例之圖面。在圖3的例示中,圖示使用1至6的6個標誌符之例示,即將1至6的標誌符分配到子機2-1~2-3的例示。例如,標誌符1及2 分配到子機2-1,標誌符3至5分配到子機2-2,標誌符6分配到子機2-3。在圖3所示之資料地圖中,對於每個標誌符預先規定用以儲存對應該標誌符的儲存資料之資料區域,而且在資料地圖中以使標誌符連續的方式分配資料區域。在圖3中,作為資料區域以矩形所示的部分在實際上為顯示根據彙集資料內的位元(bit)位置等指定資料區域。例如,在1單位為128位元的情況下,圖3所示之資料地圖以彙集資料內之第0至127位元為標誌符的資料區域、彙集資料內之第128至255位元為標誌符的資料區域的方式,顯示分配給每個標誌符的資料區域。
標誌符算出部14依據來自通信控制部13的指示,算出分配到子機2-1~2-3的標誌符,將已算出的標誌符輸出到通信控制部13。具體而言,標誌符算出部14依據標誌符分布要求,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或是中繼機3,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的情況下,將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低號的值作為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的標誌符、即通信用標誌符予以算出。又,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低號的值就是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小值。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從低號依序分配標誌符到子機2,因此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低號的值為已分配到子機2之最大標誌符更大1的標誌符。又,在應用處理中,由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使用包含 通信用標誌符的佔有數分的標誌符,因此將已分配到子機2之最大標誌符更新為之前已分配到子機2之最大標誌符與佔有數相加後的值。
又,所謂佔有數,其為顯示各子機在應用處理中要傳送的資料容量之數值,將預先規定之一定資料容量設為1單位,顯示子機2在應用處理中要傳送的資料容量為幾單位之值。佔有數也可以說是各子機2所佔有的標誌符個數。各子機2在子機2所佔有的標誌符之中使用一個作為通信用標誌符。其中,將子機2佔有的標誌符之中最低號使用作為通訊用的標誌符。又,標誌符算出部14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中繼機3的情況下,將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高號的值作為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標誌符。又,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高號的值就是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大值。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從最高號依序分配標誌符到中繼機3,因此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中排除作為標誌符已分配的值後之最高號的值為已分配到中繼機3之最小標誌符更小的標誌符。
本實施形態之母機1如以上所示,因應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或中繼機3而改變標誌符的分配方法。藉由在對子機2的標誌符分配中使用從低號開始依序分配的第1分配方法,在對中繼機3的標誌符分配中使用從高號開始依序分配的第2分配方法,可以將子機2使用的標誌符範圍與中繼機3使用的標誌符範圍分開。又,與上述相反,在對子 機2的標誌符分配中使用從高號開始依序分配的第1分配方法,在對中繼機3的標誌符分配中使用從低號開始依序分配的第2分配方法亦可。在該情況下,資料地圖中從高號開始依序分配每個標誌符的資料區域。
如以上所示,藉由在本實施形態之子機2中從低號開始依序分配標誌符,在中繼機3中從高號開始依序分配標誌符,在對子機2進行分配時,可以分配已分配到中繼機3範圍外的標誌符。即,標誌符算出部14,其為依據標誌符分布要求,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構成資料的傳送源之子機2、即第1無線機,或是中繼機3之第2無線機,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第1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分配的標誌符後之最小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第2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分配的標誌符後之最大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之分配部。通信控制部13產生儲存有根據標誌符算出部14所分配的標誌符之應答,將已產生的應答透過傳送/接收部12傳送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
圖4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子機2的構成例之圖面。如圖4所示,子機2包括:天線21、傳送/接收部22、通信控制部23及應用處理部24。傳送/接收部22透過天線21接收無線訊號,將已接收無線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輸入到通信控制部23。又,傳送/接收部22將從通信控制部23輸入的訊號 轉換為類比訊號,透過天線21作為無線訊號進行傳送。即,傳送/接收部22具有傳送部與接收部,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
通信控制部23實施依據無線通信規格之通信協定處理。具體而言,例如,通信控制部23依據傳送的資料,產生依據無線通信規格之無線通信格式的訊號,也就是無線訊框訊號後,輸入到傳送/接收部22。通信控制部23在本機沒有分配標誌符的情況下,產生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母機1。在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時,通信控制部23使用預先規定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傳送源標誌符。通信控制部23判斷經由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接收的訊號是否為寄給本機,若不是寄給本機的訊號之情況下,將該訊號經由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進行傳送。即,在接收到不是寄給本機的訊號之情況下,將該訊號進行中繼。通信控制部23在經由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接收的訊號為寄給本機的訊號之情況下,實施因應訊號內容的處理。例如,通信控制部23分析從傳送/接收部22輸入的訊號、即接收訊號後判斷接收訊號的類別,在接收訊號的類別為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且該應答並非通知錯誤(error)者的情況下,將儲存在該應答之標誌符作為本機通信所用的標誌符進行設定,同時通知給應用處理部24。之後,通信控制部23將上述之經設定的標誌符用來作為傳送源標誌符。例如,通信控制部23在將儲存有根據應用處理部24產生的資料之資料訊號傳送到母機1時,將上述之經設定的標 誌符作為該資料訊號內的傳送源標誌符進行儲存。
應用處理部24產生傳送的資料,將已產生的資料傳達給通信控制部23。在本實施形態中,應用處理部24所實施的處理,例如為在每一定時間傳送已產生的資料之處理,應用處理部24在每一定時間將已產生的資料傳達給通信控制部23。又,取代應用處理部24直接產生資料,將子機2與測量裝置等外部機器連接,應用處理部24將從外部機器取得的資料在每一定時間傳達給通信控制部23亦可。在應用處理部24中,預先設定產生的資料之資料容量,應用處理部24在內部或外部記憶體保持資料容量。應用處理部24保持資料容量成為例如上述的佔有數。應用處理部24對於上述之每1單位分的資料對應附予標誌符後,將該資料傳達給通信控制部23。又,應用處理部24在不對應附予標誌符下將佔有數分的資料輸出到通信控制部23亦可。
圖5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中繼機3的構成例之圖面。如圖5所示,中繼機3包括:天線31、傳送/接收部32及通信控制部33。傳送/接收部32透過天線31接收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無線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後輸入到通信控制部33。又,傳送/接收部32將從通信控制部33輸入的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後作為無線訊號透過天線31進行傳送。即,傳送/接收部32具有傳送部與接收部,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
通信控制部33實施依據無線通信規格之通信協定處理。具體而言,例如,通信控制部33依據傳送的資料,產 生依照無線通信規格之無線訊號格式的訊號之無線訊框訊號後,輸入到傳送/接收部32。又,通信控制部33在本機沒有分配標誌符的情況下,產生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母機1。在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時,通信控制部33使用預先設定的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傳送源標誌符。判斷經由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接收的訊號是否為寄給本機,通信控制部33在並非寄給本機的訊號之情況下,將該訊號經由傳送/接收部32及天線31進行傳送。通信控制部33在經由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接收的訊號為寄給本機的訊號之情況下,實施因應訊號內容的處理。例如,通信控制部33分析從傳送/接收部32所輸入的訊號、即接收訊號,判斷接收訊號的類別,在接收訊號的類別為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之應答,且該應合並非為通知錯誤者之情況下,將儲存在該應答的標誌符設定作為本機通信所用的標誌符。
又,在子機2-1~2-3中預先設定通信的對方、即母機1的標誌符。又,在中繼機3中亦同預先設定母機1的標誌符。又,母機1與子機2-1~2-3之間的通信路線為自律性架構通信路線者亦可,在不架構路線下使母機1與子機2-1~2-3直接或是透過中繼機3與母機1呈星(star)型連接亦可。
其次,針對母機1的硬體(hardware)構成進行說明。如上述所示,天線11及傳送/接收部1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11及傳送/接收部1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將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則作為處理電路予以安裝。
實現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之處理電路為專用的硬體亦可,包括記憶體、與執行儲存在記憶體的程式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也可以稱為中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運算裝置、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微電腦(microcomputer)、處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之控制電路亦可。其中,所謂記憶體相當於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的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式可抹除的可程式唯讀記憶體))等之非揮發性或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磁片(disk)、可撓式碟片(flexible disk)、光碟、壓縮光碟(compact disk)、迷你光碟(mini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數位多功能光碟))等。
在上述的處理電路為利用專用的硬體予以實現的情況下,此等為例如單一電路、複合電路、經程式(program)化之處理器(processor)、經平行程式化之處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效可程式化閘極陣列))、或是組合此等者。
上述的處理電路為利用包括CPU之控制電路予以實現的情況下,該控制電路例如是如圖6所示之構成的控制電路200。如圖6所示,控制電路200包括:接收從外部輸入的 資料之接收部,也就是輸入部201;CPU,也就是處理器202;記憶體203;將資料傳送到外部之傳送部,也就是輸出部204。輸入部201為接收從控制電路200的外部輸入的資料後傳給處理器202的介面(interface)電路,輸出部204為將來自處理器202或記憶體203的資料傳送到控制電路200的外部之介面電路。在上述的處理電路為藉由如圖6所示的控制電路200予以實現的情況下,藉由處理器202讀出並執行記憶在記憶體203之與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的各處理對應的程式予以實現。又,記憶體203亦可用來作為處理器202所實施的各處理之暫時記憶體。
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各自利用處理電路分別實現亦可,將通信控制部13、標誌符算出部14及應用處理部15之中的2個以上作為1個處理電路予以實現亦可。
其次,針對子機2的硬體構成進行說明。如上述所示,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將通信控制部23及應用處理部24作為處理電路予以安裝。處理電路與在母機1所說明的處理電路相同,其為專用的硬體亦可,包括CPU的控制電路亦可。
其次,針對中繼機3的硬體構成進行說明。如上述所示,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的傳送部為傳送機,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的接收部為接收機。將通信控制部33作為處理電路進行安裝。處理電路與在母機1所說明的處理電路 相同,其為專用的硬體亦可,包括CPU的控制電路亦可。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說明子機2的動作。圖7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子機2中關於標誌符分布的處理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子機2在例如應用處理部24的處理為首次起動時等、未設定本機的標誌符時,實施圖7所示之關於標誌符分布的處理。如圖7所示,首先,子機2使用預先設定的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本機所用的標誌符進行通信的方式,設定本機(步驟(step)S1)。具體而言,子機2的通信控制部23使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傳送訊號的傳送源標誌符,在接收訊號的寄送處標誌符為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的情況下,判斷其為寄給本機的訊號。
其次,子機2產生包含本機的佔有數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給母機1(步驟S2)。具體而言,子機2的通信控制部23對應用處理部24詢問佔有數,從應用處理部24取得佔有數,產生儲存有佔有數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經由傳送/接收部22及天線21進行傳送。又,雖然也有從子機2所傳送的標誌符分布要求是利用母機1直接接收的情況,但是也有如圖1所示,透過中繼機3後利用母機1予以接收的情況。在中繼機3中,通訊控制部33當經由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接收從子機2所傳送的標誌符分布要求時,由於並非是寄給本機的訊號,因此將已接收的訊號經由傳送/接收部32及天線31進行傳送、即轉送已接收的訊號。接著,母機1接收從中繼機3所傳送的標誌符分布要求。在子機2與母機1之間中繼機3存 在1個以上的情況下,重複根據中繼機3的轉送,使標誌符分布要求到達母機1。又,在上述的說明中,雖然圖示中繼機3進行轉送的例示,但是由於子機2也具有中繼機能,因此也有在上述的說明中進行轉送的中繼機3之中的幾個或全部都是子機2的情形。進行中繼情況的子機2的動作與中繼機3相同,在接收到並非是寄給本機的的資料訊號之情況下,若作為中繼機尚未從母機1分布到標誌符的情況下,傳送要求作為中繼機的標誌符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
圖8為顯示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格式之一例的圖面。如圖8所示,標誌符分布要求包含寄送處標誌符、傳送源標誌符、類別及佔有數。在該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標誌符中儲存預先規定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在寄送處標誌符中儲存母機1的標誌符,在類別中儲存顯示其標誌符分布要求的資訊。又,圖8為一例,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格式並不限於圖8的例示。
回到圖7的說明,當子機2從母機1接收到標誌符時,以使用已接收的標誌符進行通信的方式,設定本機(步驟S3)。具體而言,子機2的通信控制部23經由天線21及傳送/接收部22從母機1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在該應答並非通知錯誤者並在該應答儲存有標誌符的情況下,將該標誌符設定用來作為之後的通訊之本機的標誌符。例如,子機2在傳送藉由應用處理部24所產生的資料時,將傳送源標誌符設定為儲存在該應答的標誌符,傳送儲存有本機利用標誌符分布要求通知的佔有數分資料的資料訊號。又,佔有數分的資料並 非是一次傳送,而是分成每1單位傳送資料亦可。在該情況下,在儲存有各個資料之各個資料訊號中,全部將儲存在上述應答的標誌符作為傳送源標誌符予以儲存。
其次,說明中繼機3的動作。圖9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有關中繼機3的標誌符分布要求之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中繼機3例如在本機起動,尚未設定本機的標誌符時,實施如圖9所示之有關標誌符分布的處理。如圖9所示,首先,中繼機3以使用預先規定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本機所用的標誌符進行通訊的方式設定本機(步驟S11)。具體而言,中繼機3的通信控制部33使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作為傳送的訊號之傳送源標誌符,在接收訊號的寄送處標誌符為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的情況下,判斷其為寄給本機的訊號。
其次,中繼機3產生包含顯示本機為中繼機的資訊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母機1(步驟S12)。具體而言,中繼機3的通信控制部33產生儲存有顯示本機為中繼機的資訊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經由傳送/接收部32及天線31進行傳送。從中繼機3所傳送的標誌符分布要求例如使用與圖8所示之標誌符分布要求相同的格式,藉由在佔有數的區域儲存0、即將佔有數設定為0,顯示本機為中繼機亦可。或是,在標誌符分布要求中設置與佔有數的區域不同,顯示是否為中繼機3、即顯示為中繼機3或是子機2的資訊之區域,在該區域儲存顯示為中繼機3的資訊亦可。在該情況下,子機2為在該區域儲存顯示為子機2的資訊。又,從中繼機3所傳送的標誌符 分布要求利用母機1直接接收亦可,透過其他中繼機3或是子機2利用母機1接收亦可。
回到圖9的說明,當中繼機3從母機1接收到標誌符時,以使用已接收的標誌符進行通訊的方式設定本機(步驟S13)。具體而言,中繼機3的通信控制部33經由天線31及傳送/接收部32從母機1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在該應答並非通知錯誤而且在該應答儲存有標誌符的情況下,使用該標誌符設定作為之後的通信之本機的標誌符。
其次,說明母機1的動作。圖10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母機1的標誌符算出部14的標誌符算出處理步驟的一例之流程圖。母機1的標誌符算出部14初始化以下的參數(parameter)、即子機最大標誌符及中繼機最小標誌符(步驟S21)。第1值之子機最大標誌符為顯示直至目前分配到子機2之標誌符的最大值、即已分配到子機2之標誌符的最大值之值。第2值之中繼機最小標誌符為顯示直至目前分配到中繼機3之標誌符的最小值、即已分配到中繼機3之標誌符的最小值之值。具體而言,例如將子機最大標誌符初始化為比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範圍的最小值更小1的值,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初始化為比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之範圍的最大值更大1的值。例如,作為標誌符可使用的值範圍為1至511的情況下,將子機最大標誌符設定為0,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設定為511。又,其中,將511用來作為標誌符分布要求專用的標誌符,不用來作為分配到中繼機3及子機2的標誌符。因此,可分配到中繼機3及子機2之標誌符的最大值為510。
其次,標誌符算出部14等待接收來自子機2或中繼機3的標誌符分布要求、待機來自子機2或中繼機3的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接收(步驟S22)。經由天線11、傳送/接收部12及通信控制部13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時(步驟S23),確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步驟S24)。具體而言,在標誌符算出部14例如以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之區域為0時顯示為中繼機3的方式預先設定的情況下,在佔有數為0的情況下判斷傳送源為中繼機3,在佔有數為非0的情況下判斷傳送源為子機2。
在傳送源為子機2的情況(步驟S24子機),標誌符算出部14在以下確認式(1)是否成立(步驟S25)。
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
在式(1)成立的情況下(步驟S25是),標誌符算出部14決定「子機最大標誌符+1」為標誌符(步驟S26)。即,標誌符算出部14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大1的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標誌符算出部14將已決定的標誌符輸出到通信控制部23。
其次,標誌符算出部14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新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從要求傳送源接收到的佔有數」(步驟S27),回到步驟S22。從要求傳送源接收到的佔有數為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
利用步驟S25,判斷式(1)不成立的情況下(步驟S25否),標誌符算出部14將為錯誤通知給通信控制部13、 即將無法進行標誌符的分配通知給通信控制部13(步驟S31)、回到步驟S22。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在子機2中從低號依序往高號分配標誌符,在中繼機3中從高號依序往低號分配標誌符,在式(1)不成立的情況下,已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與要分配到子機2的標誌符重複,因此對子機2不分配標誌符。即,標誌符算出部14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為子機2的情況下,若子機最大標誌符與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相加後之值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以上的情況下,朝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
又,利用步驟S24,在傳送源為中繼機3的情況(步驟S24中繼機),確認以下所示之式(2)是否成立(步驟S28)。
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子機最大標誌符...(2)
在式(2)成立的情況下(步驟S28是),標誌符算出部14決定「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為標誌符(步驟S29)。即,標誌符算出部14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更小1的標誌符分配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中繼機3。標誌符算出部14將已決定的標誌符輸出到通信控制部13。
其次,標誌符算出部14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更新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步驟S30),回到步驟S22。在式(2)不成立的情況下(步驟S28否),前進到步驟S31。即,在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為中繼機3的情況下,若已分配到中繼機3之標誌符的最小值更小1的標誌符為子機最大標誌符以下的情況下,對標誌符分布要求之傳送源的無線機之傳送源的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
其次,針對通信控制部13之產生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之動作進行說明。圖11為顯示通信控制部13之產生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之處理順序的一例之流程圖。當通信控制部13經由天線11及傳送/接收部12接收到標誌符分布要求時,將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達給標誌符算出部14,待機來自標誌符算出部14的通知,開始產生如圖11所示之對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之處理。來自標誌符算出部14的通知為標誌符的通知、或是錯誤通知。例如,預先規定顯示錯誤的值,在從標誌符算出部14通知顯示錯誤的值之情況下,通信控制部13判斷為通知錯誤。顯示錯誤的值設定為標誌符有效值以外的值。通信控制部13在從標誌符算出部14取得顯示錯誤之值以外的情況下,判斷為收到標誌符。
如圖11所示,通信控制部13判斷是否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標誌符(步驟S32)。在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標誌符的情況下(步驟S32是),產生儲存有要分布的標誌符、即標誌符算出部14算出的標誌符之應答,也就是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步驟S33)。圖12為顯示利用步驟S33所產生的應答之格式的一例之圖面。如圖12所示,應答包含寄送處標誌符、傳送源標誌符、類別及分布的標誌符。在寄送處標誌符中儲存被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標誌符。又,在傳送源標誌符中儲存母機1的標誌符,在類別中儲存顯示為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之資訊。
利用步驟S32,在從標誌符算出部14沒有收到標誌符的情況下、即通知錯誤的情況下(步驟S32否),產生儲 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步驟S34)。儲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的格式例如使用與圖12相同的格式,在類別的區域或是要分布標誌符的區域儲存顯示通知錯誤的資訊。或是,產生與圖12另外的格式之應答,儲存顯示通知錯誤的資訊亦可。在該情況亦同在應答中包含寄送處標誌符及傳送源標誌符,在寄送處標誌符中儲存被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標誌符,在傳送源標誌符中儲存母機1的標誌符。利用上述的步驟產生的應答透過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到子機2或中繼機3。又,與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情況相同,透過子機2或中繼機3將應答回傳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或中繼機3亦可。
根據以上的處理,當接收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時,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或中繼機3如上述所示,使用儲存在應答的標誌符進行通訊。子機2將儲存在應答的標誌符作為傳送源標誌符儲存在儲存有利用應用處理部24所產生的資料之資料訊號後傳送。圖13為顯示資料訊號的格式之一例的圖面。資料訊號包含寄送處標誌符、傳送源標誌符、類別及資料。在寄送處標誌符中儲存母機1的標誌符,在傳送源標誌符中儲存被儲存在上述應答的標誌符,在類別中儲存顯示為資料訊號的標誌符。在資料中儲存利用應用處理部24所產生的資料。又,如上述所示,在資料訊號中儲存有子機2的佔有數分的資料亦可,以每1單位分的資料產生資料訊號亦可。
其次,針對母機1及子機2的應用處理進行說明。 圖14為顯示子機2的應用處理部24的處理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如圖14所示,應用處理部24判斷是否已發生應傳送的資料、或是經過一定時間(步驟S101)。在已發生應傳送的資料、或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情況下(步驟S101是),應用處理部24對通信控制部23進行資料輸出(步驟S102),回到步驟S101。通信控制部23經由傳送/接收部22及天線21傳送儲存有從應用處理部24所輸出的資料之資料訊號。在沒有發生應傳送的資料且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情況下(步驟S101否),回到步驟S101。又,由於步驟S101的條件是依存將資料的傳送契機如何規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傳送契機不限於步驟S101所示的條件。
圖15為顯示母機1之應用處理部15的處理步驟之一例的流程圖。如圖15所示,應用處理部15判斷是否經由天線11、傳送/接收部12及通信控制部13從子機2收到資料(步驟S201)。在從子機2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步驟S201是),應用處理部15從資料地圖之與傳送源標誌符對應的位置將已接收的資料儲存在對應傳送源標誌符之子機的佔有數分的區域(步驟S202),回到步驟S201。在沒有從子機2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步驟S201否),回到步驟S201。又,應用處理部15在已接收的資料之資料量與對應佔有數的資料量不一致之情況下,判斷為錯誤。或是,應用處理部15在已接收的資料量無法填滿對應佔有數的資料量之情況下,從該區域的前面開始儲存已接收的資料,在已接收的資料量超過對應佔有數的資料量之情況下,捨棄超過佔有數分的資料。
其次,舉出假設佔有數的具體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動作。圖16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中子機2的佔有數之一例的圖面。圖16為顯示以圖1所示的通信系統構成為前提時之子機2-1~2-3的佔有數。在圖16所示之例示中,子機2-1的佔有數為2,子機2-2的佔有數為3,子機2-3的佔有數為1。中繼機3不產生資料。
圖17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中標誌符的分布處理之一例的程序圖。首先,母機1如圖10的步驟S21及步驟S22所示,將子機最大標誌符及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初始化,等待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41、步驟S42)。其中,將子機最大標誌符初始化為0,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初始化為511。之後,子機2-1如圖7的步驟S1、步驟S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佔有數設定為2之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43、步驟S44)。又,其中,如上述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為511。
母機1利用如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實施步驟S25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26將標誌符決定為1,傳送儲存有已決定的標誌符之應答(步驟S45)。具體而言,由於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0+2=2,中繼機最小標誌符=511,因此在步驟S45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的圖10之步驟S25中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26。接著,在步驟S45內所實施之圖10的步驟S26中,分配到子機2-1的標誌符為子機最大標誌符+1=1。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 出部14收到標誌符,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已收到的標誌符之應答。又,母機1如圖10之步驟S27所示,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新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2(步驟S46)。接著,再次等待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47)。子機2-1當接收到應答時,將儲存在應答之標誌符、即1設定作為本機的標誌符(步驟S48)。
其次,中繼機3如圖9的步驟S11、步驟S1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設定有本機為中繼機3之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49、步驟S50)。
母機1利用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中繼機3,實施步驟S28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29將標誌符決定為510,傳送儲存有已決定的標誌符之應答(步驟S51)。具體而言,由於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510,子機最大標誌符=2,在步驟S51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中的圖10之步驟S28中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子機最大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29。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出部14接收到標誌符,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已收到的標誌符之應答。接著,在步驟S51內所實施之圖10的步驟S29中,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510。又,母機1如圖10之步驟S30所示,將中繼機最小標誌符更新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510(步驟S52)。接著,再次等待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53)。中繼機3當接收到應答時,將儲存在應答之標誌符、即510設定作為本機的標誌符(步驟S54)。
之後,子機2-2如圖7的步驟S1、步驟S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佔有數設定為3之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55、步驟S56)。
母機1利用如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實施步驟S25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26將標誌符決定為3,傳送儲存有已決定的標誌符之應答(步驟S57)。具體而言,由於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2+3=5,中繼機最小標誌符=510,因此在步驟S57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的圖10之步驟S25中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26。接著,在步驟S57內所實施之圖10的步驟S26中,分配到子機2-2的標誌符為子機最大標誌符+1=3。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標誌符,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已收到的標誌符之應答。又,母機1如圖10之步驟S27所示,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新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5(步驟S58)。接著,再次等待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59)。子機2-2當接收到應答時,將儲存在應答之標誌符、即3設定作為本機的標誌符(步驟S60)。
之後,子機2-3如圖7的步驟S1、步驟S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佔有數設定為1之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61、步驟S62)。
母機1利用如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實施步驟S25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26將標誌符決定為6,傳送儲存有已決定的標誌符之 應答(步驟S63)。具體而言,由於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5+1=6,中繼機最小標誌符=510,因此在步驟S63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的圖10之步驟S25中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26。接著,在步驟S63內所實施之圖10的步驟S26中,分配到子機2-3的標誌符為子機最大標誌符+1=6。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標誌符,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已收到的標誌符之應答。又,母機1如圖10之步驟S27所示,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新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6(步驟S64)。接著,再次等待接收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65)。子機2-3當接收到應答時,將儲存在應答之標誌符、即6設定作為本機的標誌符(步驟S66)。
如以上所示,在圖18顯示母機1因應標誌符分布要求,朝子機2-1~2-3及中繼機3進行標誌符的分布、即標誌符的分配及通知後之標誌符及資料地圖的一例。如圖18所示,在進行應用處理之子機2-1~2-3中,從資料地圖的前面開始接連地連續分配依據各子機2的佔有數之資料區域。另一方面,分配到沒有進行應用處理的中繼機3之標誌符為510,不在分配到子機2-1~2-3之標誌符的範圍。在圖18中,記載資料地圖、即應用處理所使用的標誌符,其中標記下線的標誌符為子機2通信所用的標誌符。在本實施形態中,通信所用的標誌符為利用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通知給子機2。在子機2中,依據從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所通知的標誌符及本機的佔有數,在應用處理中可以確保分配到本機的標誌符。例 如,子機2-1的佔有數為2,由於從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應答通知標誌符1,可以確保包含標誌符1的2個標誌符、即標誌符1及標誌符2在應用處理中為分配到本機乙事。
其中,作為比較例,考量在不區分進行應用處理之子機102-1~102-3及不進行應用處理之中繼機103下,根據依序遞增分配方法使母機101分配標誌符到子機102-1~102-3及中繼機103的情形(case)。圖19為顯示比較例中之資料地圖的一例之圖面。母機101在不區分子機102-1~102-3及中繼機103下依照接收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順序,從低號的標誌符開始依序進行分配的情況下,如圖19所示,在分配到子機102-1~102-3之標誌符的範圍中存在著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在該比較例中,在以對每個標誌符都確保資料區域的方式產生資料地圖的情況下,使不傳送根據應用處理所產生的資料之中繼機103的資料區域確保在資料地圖上。為此,在彙集資料存在有沒被儲存有意義的資料之區域。
對於此點,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8所示,在資料地圖上不存在對應無意義資料的資料區域,在彙集資料沒有儲存無意義資料的情形。為此,可以抑制彙集資料內之無效資料。
其次,針對與圖16所示的例示不同狀態之本實施形態的通信系統中標誌符分布處理進行說明。圖20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在圖16中,雖然顯示了3機的子機2、1機的中繼機3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例示,但是在圖20的例示中,設定為在中繼機3-1到3-11之11機的 中繼機3已經分布標誌符,在子機2-1到子機2-(x-1)之(x-1)機的子機2中已經分布標誌符。x為2以上的整數。又,根據子機2-1到子機2-(x-1)之標誌符分配,將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更新為497。在該狀態下,佔有數5的子機2-x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又,由於已經在11台的中繼機3分布標誌符,因此圖20的例示中,中繼機最小標誌符為500。
圖21為顯示在圖20所示的狀態下,子機2-x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情況下之標誌符分布處理的一例之程序圖。首先,如上述所示,在母機1中成為設定有子機最大標誌符=497、中繼最小標誌符=500之狀態(步驟S71)。子機2-x如圖7之步驟S1、步驟S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佔有數設定為5之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72、步驟S73)。
母機1利用如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子機2,實施步驟S25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31判斷其為錯誤,傳送儲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步驟S74)。具體而言,由於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497+5=502,中繼機最小標誌符=500,因此在步驟S74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的圖10之步驟S25中為子機最大標誌符+已接收的佔有數≧中繼機最小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31。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錯誤通知,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又,因為母機1對於子機2-x沒有傳送標誌符、即沒有分配標誌符到子機2-x,因此沒有變更子機最大標誌符。
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形態中,即使在從子機2接收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情況下,在藉由對該子機2分布標誌符,使分配到子機2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與已經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重複之情況下、即子機最大標誌符與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相加後之值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以上情況下,母機1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子機2不分布標誌符而是通知錯誤。藉此,可以避免分配到子機2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與已經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重複,防止在彙集資料儲存無意義的資料。
其次,針對與圖16及圖20所示的例示不同狀態之本實施形態的通信系統中標誌符分布處理進行說明。圖22為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的構成例之圖面。在圖22中,在中繼機3-1到3-11之11機的中繼機3已經分布標誌符,在子機2-1到子機2-y之y機的子機2中已經分布標誌符。y為2以上的整數。又,根據子機2-1到子機2-y之標誌符分配,已經將子機最大標誌符更新為499,由於已經在11台的中繼機3分布標誌符,因此中繼機最小標誌符為500。在該狀態下,中繼機3-12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
圖23為顯示在圖22所示的狀態下,中繼機3-12傳送標誌符分布要求情況下之標誌符分布處理的一例之程序圖。首先,如上述所示,在母機1中成為設定有子機最大標誌符=499、中繼最小標誌符=500之狀態(步驟S81)。中繼機3-12如圖9之步驟S11、步驟S12所示,將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專用標誌符設定在本機,傳送儲存有顯示本機為中繼機3的資訊之 標誌符分布要求(步驟S82、步驟S83)。
母機1利用如圖10所示之步驟S24,判斷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為中繼機3,實施步驟S28所示的比較,前進到步驟S31判斷其為錯誤,傳送儲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步驟S84)。具體而言,由於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499,子機最大標誌符=499,因此在步驟S84內所實施之標誌符算出部14的圖10之步驟S28中為中繼機最小標誌符-1≦子機最大標誌符,前進到步驟S31。通信控制部13從標誌符算出部14收到錯誤通知,經由傳送/接收部12及天線11傳送儲存有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因為母機1對於中繼機3-12沒有傳送標誌符、即沒有分配標誌符到中繼機3-12,因此沒有變更中繼機最小標誌符。
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形態中,即使在從中繼機3接收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情況下,在藉由對該中繼機3分布標誌符,使分配到子機2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與已經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重複之情況下,母機1對於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中繼機3不分布標誌符而是通知錯誤。藉此,可以避免分配到子機2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與已經分配到中繼機3的標誌符之值的範圍重複,防止在彙集資料儲存無意義的資料。
以上之實施形態所示的構成為顯示本發明的內容之一例者,也可以與其他悉知的技術組合,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之範圍下,省略、變更構成的一部分亦可。
1‧‧‧母機
11‧‧‧天線
12‧‧‧傳送/接收部
13‧‧‧通信控制部
14‧‧‧標誌符算出部
15‧‧‧應用處理部

Claims (18)

  1. 一種無線機,其特徵為包括:傳送/接收部,接收要求標誌符的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分配部,依據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構成資料的傳送源之第1無線機、或是中繼機之第2無線機,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經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小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經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大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及通信控制部,產生儲存有根據前述分配部所分配的前述標誌符之應答,透過前述傳送/接收部,將已產生的前述應答傳送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的情況下,在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中包含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佔有的標誌符個數之佔有數,前述分配部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之情況下,將顯示已經分配到前述第1無線機的標誌符最大值之第1值更大1的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並且將前述第1值與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佔有數相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前述佔有數設定為0,前述分配部,依據儲存在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前述佔有數是否為0,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或是前述第1無線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機,其中,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包含顯示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是否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無線機,其中,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包含顯示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是否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5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分配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情況,若已經分配到前述第2無線機之標誌符最小值更小1的標誌符為前述第1值以下的情況下,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5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分配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情況,將顯示已經分配到前述第2無線機的標誌符最小值之第2值更小1的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並且從前述第2值減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分配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 機的情況,將顯示已經分配到前述第2無線機的標誌符最小值之第2值更小1的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並且從前述第2值減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分配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的情況,若前述第1值與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前述佔有數相加後之值為前述第2值以上的情況下,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無線機,其中,在前述分配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的情況,若前述第1值與儲存在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前述佔有數相加後之值為前述第2值以上的情況下,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無線機,其中,前述通信控制部在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的情況,產生包含對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透過前述傳送/接收部,將已產生的應答傳送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無線機,其中,前述通信控制部在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的情況,產生包含對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透過前述傳送/接收部,將已產生的應答傳送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 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無線機,其中,前述通信控制部在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不分配標誌符的情況,產生包含對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通知錯誤的資訊之應答,透過前述傳送/接收部,將已產生的應答傳送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
  14. 一種無線機,從母機分布到標誌符,該母機為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無線機,其特徵為包括:儲存通信控制部,在要求標誌符的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中儲存顯示佔有的標誌符個數之佔有數;及標誌符傳送/接收部,將儲存有前述佔有數之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前述母機,從前述母機接收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應答,前述通信控制部將儲存在前述應答之標誌符設定作為通信所用之本機的標誌符。
  15. 一種中繼機,從母機分布到標誌符,該母機為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無線機,其特徵為包括:儲存通信控制部,要求標誌符的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中在儲存顯示佔有的標誌符個數之佔有數區域儲存0;及標誌符傳送/接收部,其為將儲存有前述佔有數之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前述母機,從前述母機接收對於前述標 誌符分布要求之應答,前述通信控制部將儲存在前述應答之標誌符設定作為通信所用的標誌符。
  16. 一種中繼機,從母機分布到標誌符,該母機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無線機,其特徵為包括:儲存通信控制部,在要求標誌符的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儲存顯示本機為中繼機的資訊;及標誌符傳送/接收部,將儲存有前述資訊之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傳送到前述母機,從前述母機接收對於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之應答,前述通信控制部將儲存在前述應答之標誌符設定作為通信所用的標誌符。
  17. 一種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包括:母機,其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之任一項所記載之無線機;第1無線機,其為從前述母機分配到標誌符,並且成為資料的傳送源;及第2無線機,其為中繼機。
  18. 一種標誌符分配方法,在包括:成為資料的傳送源之第1無線機、中繼機之第2無線機、及對前述第1無線機及前述第2無線機分配標誌符之母機之通信系統中,其特徵為包含:第1步驟,前述第1無線機或前述第2無線機傳送要求標 誌符的分布之標誌符分布要求到前述母機;第2步驟,前述母機依據已接收的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或是前述第2無線機,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1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經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小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在判斷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為前述第2無線機的情況下,將可分配的標誌符之中排除已經分配的標誌符之最大標誌符分配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第3步驟,前述母機產生儲存有利用前述第2步驟所分配的前述標誌符之應答,將已產生的應答傳送到前述標誌符分布要求的傳送源之無線機;及第4步驟,接收到前述應答之前述第1無線機或前述第2無線機將儲存在前述應答之標誌符設定作為通信所用的標誌符。
TW104141661A 2015-06-29 2015-12-11 Wireless machine, relay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TWI603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8700 WO2017002174A1 (ja) 2015-06-29 2015-06-29 無線機、中継機、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識別子割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241A TW201701241A (zh) 2017-01-01
TWI603300B true TWI603300B (zh) 2017-10-21

Family

ID=5760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661A TWI603300B (zh) 2015-06-29 2015-12-11 Wireless machine, relay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15719B2 (zh)
TW (1) TWI603300B (zh)
WO (1) WO20170021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2615B1 (ko) 2017-09-25 2021-01-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복수의 슬레이브 배터리 관리 유닛들에게 식별 정보를 할당하기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4562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器、主机端控制器、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WO2008033514A2 (en) * 2006-09-15 2008-03-20 Itron, Inc. Metering rf lan protocol and cell/nod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TW201524227A (zh) * 2008-12-03 2015-06-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分不無線通訊上鏈功率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8785A (ja) * 2004-01-21 2005-08-04 Toshiba Corp メモリ管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4492966B2 (ja) * 2006-10-24 2010-06-30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Ieee802.16における中継局を介した接続識別子付与方法、プログラム、中継局及び基地局
JP5476287B2 (ja) * 2010-12-20 2014-04-23 Kddi株式会社 Bluetooth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の無線情報配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4562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器、主机端控制器、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WO2008033514A2 (en) * 2006-09-15 2008-03-20 Itron, Inc. Metering rf lan protocol and cell/nod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TW201524227A (zh) * 2008-12-03 2015-06-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分不無線通訊上鏈功率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02174A1 (ja) 2018-01-18
JP6415719B2 (ja) 2018-10-31
WO2017002174A1 (ja) 2017-01-05
TW201701241A (zh) 2017-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342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device, relay device and registering method
JP5668950B2 (ja) 電子棚札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棚札システムの運営方法
US948577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multi-type beacons
JP5750973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H098828A (ja) アドレス割当て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US20150113168A1 (en) Network Bridging
EP302296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ple ser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EP3286906A1 (en) Data link interface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generation
US200700663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hantom children 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97731A (zh) 智能识别蓝牙低功耗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JPWO2019087639A1 (ja) 無線センサシステム、管理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TWI603300B (zh) Wireless machine, relay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JP2017175563A (ja)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機、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2893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18152758A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車載装置、サーバ、及びルーティングテーブル変更方法
JP74041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3917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中継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2016132318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6552424B2 (ja) 無線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JP532302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
JP2015170970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18093396A (ja)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サーバ、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9943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18418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2111668A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