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7606B -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7606B
TWI597606B TW101129362A TW101129362A TWI597606B TW I597606 B TWI597606 B TW I597606B TW 101129362 A TW101129362 A TW 101129362A TW 101129362 A TW101129362 A TW 101129362A TW I597606 B TWI597606 B TW I5976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system
mode
storage device
mode selection
selection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7354A (zh
Inventor
宋方元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29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7606B/zh
Priority to CN201210310682.7A priority patent/CN103593145B/zh
Priority to US13/860,599 priority patent/US20140052978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07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7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76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8Power saving in hard disk driv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88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using selective caching, e.g. byp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5Power saving i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8Hybri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之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傳統的磁碟式硬碟(Hard Disk Drive,簡稱為HDD)利用塗滿磁性物質的碟片所構成,發展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隨著基本架構及各項技術逐漸成熟,其單位成本不斷地降低。著高畫質影像及設備更加普及的現在,此種低價格但是高容量的儲存媒體仍為市場的主流。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簡稱為SSD),主要由控制器、儲存記憶體(FLASH Memory)所構成。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大幅優於傳統硬碟的讀寫速度,但是固態硬碟的單價卻較磁碟式硬碟更高,因而尚不如磁碟式硬碟常見。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結合這兩種硬碟的電腦系統,其目的是利用磁碟式硬碟的大容量儲存資料,搭配存取速度較快的固態硬碟。其作法是:將固態硬碟當做硬碟的快取(cache),將一些經常使用的資料儲存在固態硬碟裡頭,據此而提升對硬碟資料進行讀寫的速度。
然而,將固態硬碟作為磁碟式硬碟的快取用途的作法 卻有缺失,即,若電腦系統同時包含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時,其功耗將較單獨使用傳統磁碟時增加。
此種功耗增加的現象對於非使用外部電源的情況下,顯得更為嚴重。根據實驗發現,若是在使用電池裝置作為內部電源的模式下,一般只採用磁碟式磁碟的電腦僅需消耗6~7瓦的功率,但是新增了固態硬碟後,電腦系統的功耗會增加約0.5W。即,增加了約10%的功耗。也因為如此,電腦所使用的電池效能也因此較差,甚至讓電池裝置可使用的時間減少了5%以上。
對於可攜式裝置而言,電池裝置的使用壽命影響了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因此,如何在利用固態硬碟提升系統效能的前提下,兼顧電池裝置的耐久性問題,便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方面係為電腦系統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於該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一模式選擇參數;該電腦系統根據該模式選擇參數所代表之一第一操作模式或一第二操作模式而運作;判斷該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以及於該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選擇性的變更該電腦系統運作時所處的操作模式。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係為一種電腦系統,包含:一模式選擇裝置,其係於該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一模式選擇參數,其中該模式選擇參數係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第一操 作模式或一第二操作模式運作;一主要儲存裝置,電連接於該模式選擇裝置,其係提供一資料儲存功能;一輔助儲存裝置,電連接於該模式選擇裝置,其係提供一快取功能;以及一致能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模式選擇裝置、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其係根據該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而控制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針對同時提供固態硬碟與磁碟式硬碟的電腦系統而言,如果是在使用電池裝置作為內部電源的情況下,持續以固態硬碟作為快取時,將導致電腦系統因為功耗增加而無法維持長期使用的缺失。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對於包含了磁碟儲存裝置(主要儲存裝置)、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輔助儲存裝置)的電腦系統,提供一種根據致能控制單元的控制而改變操作模式的作法。其中,磁碟儲存裝置與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均透過致能控制單元而控制為致能或禁能。
在電腦系統中,磁碟儲存裝置被用來作為主要儲存裝置,因為具有單價低的特性,而被用於提供資料儲存功能;此外,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被當作輔助儲存裝置,因為具有存取速度較快的特點,而被用於提供快取功能。
承上,電腦系統可以透過致能控制單元而控制主要儲 存裝置、輔助儲存裝置應處於致能狀態或禁能狀態。在實施例中,電腦系統定義了兩者皆被致能的第一操作模式M1,以及僅有主要儲存裝置被致能的第二操作模式M2。
為了更清楚說明本發明所定義的操作模式,請參看以下第1A、1B圖的說明。其中,磁碟陣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簡稱為RAID)10包含了致能控制單元11、固態硬碟13a與磁碟式硬碟13b。
請參見第1A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定義電腦系統的第一操作模式M1之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致能控制單元會根據模式選擇參數的改變,進而控制主要儲存裝置、輔助儲存裝置的致能、禁能狀態,而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也隨之改變。
在第一操作模式M1中,致能控制單元11會同時致能固態硬碟13a與磁碟式硬碟13b,其中,固態硬碟13a被當作電腦系統的快取使用。當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為CPU)(未繪式)存取磁碟陣列10裡的資料時,如果可以在固態硬碟13a裡頭取得資料,便不需要從磁碟式硬碟13b讀取。由於固態硬碟13a的存取速度較快,因而能提升磁碟陣列13整體的存取速度。
關於如何選取要放在固態硬碟13a的快取資料,本領域習用技術之人均能應用各種快取判斷演算法而實現,此處不予詳述。
請參見第1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定義電腦系統的第二操作模式M2之示意圖。在第二 操作模式M2中,致能控制單元15會使固態硬碟17a被禁能而停用,因此第1B圖以網底標示固態硬碟17a此時不能被使用。也就是說,固態硬碟17a在第二操作模式M2時,並不會提供快取功能。致能控制單元15僅使磁碟式硬碟17b被致能,磁碟陣列14中僅磁碟式硬碟17b提供資料存取功能。
請參見第2A圖,其係整理第1A、1B圖中,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在兩種操作模式下的致能、禁能狀態的情形。即:同時致能固態硬碟與磁碟式硬碟的第一操作模式M1,以及,僅單獨致能磁碟式硬碟的第二操作模式M2。
在第一操作模式下M1,因為固態硬碟被當作快取使用,可以加速CPU對磁碟陣列的資料存取速度,使得第一操作模式M1相對具有高效能。
在第二操作模式下M2,因為僅使用磁碟式硬碟的緣故,使得第二操作模式M2相對較為省電。
換言之,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時,電腦系統所包含之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均被致能控制單元致能;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時,主要儲存裝置被致能控制單元致能、輔助儲存裝置被致能控制單元禁能。
假設當使用者開啟電腦系統的電源時,電腦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先對磁碟陣列裡頭的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同時進行初始化。也就是說,電腦系統被預設為:開機時以第一操作模 式M1運作。如果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致能控制單元將根據其修改而控制輔助儲存裝置由致能改為禁能,並使電腦系統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的原因可大致區分為硬體方式或軟體方式兩種。
其中,硬體方式指的是電腦系統的供電來源是否發生改變(例如:由外部電源改為內部電源、由內部電源改為外部電源);另一方面,軟體方式指的則是電腦系統透過應用軟體提供操作介面,讓使用者利用操作介面選擇是否要改變模式選擇參數的值。
在實際使用時,模式選擇參數能夠被設定為僅根據軟體方式或僅根據硬體方式而修改。此外,模式選擇參數也可以接受由軟體搭配硬體的方式而修改。
請參見第2A圖,其係電腦系統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至第二操作模式M2之示意圖。根據前述說明可以得知,當電腦系統處於第一操作模式M1時,固態硬碟被用來當作快取。因此,當電腦系統由原本的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時,代表固態硬碟必須由致能狀態改為禁能狀態。
為此,電腦系統必須先將固態硬碟裡頭的快取資料先複製一份至磁碟式硬碟。待快取資料複製到磁碟式硬碟之後,再控制對固態硬碟禁能。進而切換致第二操作模式M2。
請參見第2B圖,其係根據第2A圖所示,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在第一操作模式M1與第二操作模式M2的致能、禁能狀態不同,在進行操作模式轉換時的控制方 式之示意圖。
當電腦系統操作在第一操作模式M1時,固態硬碟與磁碟式硬碟均為被致能狀態。當電腦系統操作在第二操作模式M2時,固態硬碟處於被禁能狀態。
因此,當電腦系統必須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時,代表固態硬碟必須由致能狀態改變成禁能狀態。此時,電腦系統需要先將固態硬碟裡的快取資料複製至磁碟式硬碟,以免快取資料裡頭的更新流失。之後,電腦系統再將固態硬碟禁能,便可轉換為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
反之,當電腦系統必須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時,代表固態硬碟必須由禁能狀態改變成致能狀態。
當電腦系統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時,需要先初始化固態硬碟,才能讓固態硬碟當作快取使用。通常初始化的動作是在開機時透過BIOS來進行,因此,如果固態硬碟並未經過初始化為快取的流程,則電腦系統即使欲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時,可能會於下次開機時,才會真正以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
第2A、2B圖說明了當電腦系統在進行操作模式轉換時,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的狀態改變所需進行的控制流程。其次進一步說明如何根據不同的操作模式,因應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情形而改變操作模式。
根據本發明構想的較佳實施例,模式選擇參數代表了 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當模式選擇參數代表第一操作模式M1時,電腦系統便以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以及,當電源使用狀態代表第二操作模式M2時,電腦系統便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
請參見第3圖,其係說明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說明電腦系統在不同操作模式下,如何進行操作模式轉換的流程圖。
首先判斷電腦系統是否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中(步驟S21)。
如果步驟S21的判斷結果為肯定,代表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中。接下來判斷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步驟S23)。
若步驟S23的判斷結果為否定,則重新回到步驟S23,判斷後續是否有成立的情形。若步驟S23的判斷結果為肯定,代表應該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至第二操作模式M2,此時電腦系統需要在複製快取資料後,禁能輔助儲存裝置並改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步驟S27)。
如果步驟S21的判斷結果為否定,代表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中。接下來判斷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步驟S25)。
若步驟S25的判斷結果為否定,則重新回到步驟S25,判斷後續是否有成立的情形。若步驟S25的判斷結果為肯定,代表應該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至第一操作模式M1,此時電腦系統需要透過重新啟動,將輔助儲存裝置初始化為快取後,改以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步驟S29)。
需留意的是,步驟S23與步驟S25所述的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的情形可能分為兩種原因:透過應用軟體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而修改模式選擇參數、根據電腦系統之電源使用狀態(使用外部電源或內部電源)而修改模式選擇參數。
其中,透過應用軟體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而修改模式選擇參數的方式讓使用者根據個人偏好或操作習慣而對模式選擇參數進行個人化設定。
此外,因應電腦系統在使用外部電源或電池裝置作為電力來源時的不同考量,模式選擇參數可根據電源使用狀態而改變。當電腦系統使用外部電源時,相對適合第一操作模式M1;以及,當電腦系統使用電池裝置作為電源時,相對適合第二操作模式M2。
因此,當電源狀態發生改變時,例如:由外部電源轉換為使用電池裝置,或者由使用電池裝置改變為使用外部電源,則模式選擇參數也可因應此些電源狀態的改變而修改。
於電腦系統啟動時,電腦系統會根據模式選擇參數而選擇以第一操作模式M1或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此外,電腦系統會根據模式選擇參數的改變而選擇性的變更電腦系統運作時所處的操作模式。在此較佳實施例中,電腦系統可以提供應用軟體,利用電腦軟體而更改模式選擇參數的設定。
請參見第4A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的電腦系統之方塊圖。
在此圖式中,電腦系統40包含:模式選擇裝置43、 磁碟陣列41、電池裝置45。其中磁碟陣列包含了主要儲存裝置41b、輔助儲存裝置41c、致能控制單元41a。此外,電腦系統也可能電連接於外部電源48。
模式選擇裝置43電連接於致能控制單元41a。須留意的是,儘管此處將模式選擇裝置43繪式為一個方塊:但是實際應用時,此方塊所提供的功能可由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簡稱為EC)、BIOS、CPU、晶片組所共同提供。
模式選擇裝置於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模式選擇參數,其中模式選擇參數代表電腦系統以第一操作模式M1或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
主要儲存裝置41b提供資料儲存功能;輔助儲存裝置41c提供快取功能。致能控制單元41a電連接於模式選擇裝置43、主要儲存裝置41b與輔助儲存裝置41c。致能控制單元41a會搭配模式選擇參數而與模式選擇裝置搭配使用,進而根據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而選擇性的控制主要儲存裝置41b與輔助儲存裝置41c。
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時,主要儲存裝置41b與輔助儲存裝置41c均被致能控制單元41a致能;以及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時,主要儲存裝置41b被致能控制單元41a致能、輔助儲存裝置41c被致能控制單元41a禁能。
模式選擇裝置提供用於修改模式選擇參數之操作介面,並判斷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例如:提供一個具有操作介面的應用程式,或者搭配原有的電池裝置管理軟 體,在其中額外提供一個模式選擇參數的設定選項。
當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此時電腦系統將選擇性的變更運作時的操作模式。
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且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代表電腦系統需要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此時,模式選擇裝置將輔助儲存裝置的內容複製至主要儲存裝置、儲存經修改後之模式選擇參數,且致能控制單元41a將禁能輔助儲存裝置。
然而,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且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電腦系統必須先將輔助儲存裝置初始化後,才能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 此時,模式選擇裝置儲存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並維持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等到下一次重新開機時,模式選擇裝置根據儲存模式選擇參數而判斷應該電腦系統應以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因而於電腦系統啟動時,初始化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
請參見第4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電腦系統根據模式選擇參數而改便操作模式之流程圖。在此流程圖中,儲存裝置管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模式選擇參數(步驟S41);電腦系統根據該模式選擇參數所代表之第一操作模式M1或第二操作模式M2而運作(步驟S43);判斷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步驟S45);以及於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選擇性的變更電腦系統運作時所處的操作模式(步驟S47)。
其中步驟S47可能區分為兩種情形: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一操作模式M1時,電腦系統根據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而改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以及當電腦系統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時,電腦系統儲存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並維持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
根據本發明構想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模式選擇參數的值會根據應用軟體所提供的修改介面而修改。
當模式選擇參數原本代表第一操作模式M1,後來使用者透過應用軟體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而修改其值時,詳細的作法如下: 使用者先開啟應用軟體,將模式選擇參數的值由代表第一操作模式M1的值轉換至代表較為省電的第二操作模式M2;模式選擇參數的設定軟體透過作業系統的API介面通知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將輔助儲存裝置內的快取資料備份回主要儲存裝置中,並修改模式選擇參數的值(由第一操作模式M1修改為第二操作模式M2)。
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透過作業系統的視窗管理規範(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簡稱為WMI)介面通知BIOS將輔助儲存裝置電源關閉;BIOS透過輸出入(I/O)方式通知EC關閉輔助儲存裝置的電源。
待輔助儲存裝置的電源關閉後,將觸發系統控制中斷(System Control Interrupt,簡稱為SCI)通知BIOS/OS關電已完成;接著,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透過作業系統的API介面通知作業系統,輔助儲存裝置已經被安全的移除了。其後,作業系統便停止使用快取功能。
透過前述流程,電腦系統已經完成了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至第二操作模式M2的流程,此時,作業系統在只有主要儲存裝置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工作,而不使用輔助儲存裝置作為快取。
當電腦系統原本使用電池裝置作為電源,後來使用者將電腦系統連接置外部電源時,詳細的作法如下: 使用者先開啟應用軟體所提供的操作介面,將模式選擇參數的值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至第一操作模式M1;接著,模式選擇參數透過操作介面提示使用者,告知使用者下次電腦系統開機時,將會選擇以第一操作模式M1開機;以及,將模式選擇參數所對應的值將由原本的第二操作模式M2修改為第一操作模式M1。據此,電腦系統下一次開機時,便會以第一操作模式M1啟動。
根據本發明構想的第二較佳實施例,模式選擇參數會根據電腦系統的電源使用狀態而改變操作模式。
當電源使用狀態代表電腦系統以外部電源作為電源時,因為使用外部電源表示電源充足而無須擔心電力不足,此時,模式選擇參數代表第一操作模式M1。
當電源使用狀態代表電腦系統以電池裝置作為電源時,模式選擇參數代表第二操作模式M2。
當電腦系統原本使用外部電源,後來使用者將變壓器拔除時,電腦系統改為使用電池裝置。
使用者先自電腦系統移除充電器,代表電腦系統應該要從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至較為省電的第二操作模式M2,詳細的作法如下: 模式選擇參數的設定軟體透過作業系統的API介面通知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將輔助儲存裝置內的快取資料備份回主要儲存裝置中,並修改模式選擇參數的值(由第一操作模式M1修改為第二操作模式M2)。
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透過作業系統的視窗管理規範(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簡稱為WMI)介面通知BIOS將輔助儲存裝置電源關閉;BIOS透過輸出入(I/O)方式通知EC關閉輔助儲存裝置的電源。
待輔助儲存裝置的電源關閉後,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將觸發系統控制中斷(System Control Interrupt,簡稱為SCI)通知BIOS/OS關電已完成;接著,致能控制單元的驅動程式透過作業系統的API介面通知作業系統,輔助儲存裝置已經被安全的移除了。其後,作業系統便停止使用快取功能。
藉由前述流程,電腦系統已經完成了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至第二操作模式M2的流程,此時,作業系統在只有主要儲存裝置的情況下工作,而不使用輔助儲存裝置作為快取。
當電腦系統原本使用電池裝置作為電源,後來使用者將電腦系統連接置外部電源時,詳細的作法如下: 使用者先將電腦系統接上充電器,代表電源使用狀態由內部電源模式轉換為外部電源模式,所以電腦系統應該要從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至第一操作模式M1;接著,電腦系統透過應用軟體提示使用者,告知使用者下次電腦系統開機時,將會選擇以第一操作模式M1開機;以及,將 模式選擇參數所對應的值將由原本的第二操作模式M2修改為第一操作模式M1,據此,電腦系統下一次開機時便會以第一操作模式M1啟動。
請參見第5A、5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動態的改變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之流程圖。
BIOS透過致能控制單元初始化固態硬碟與磁碟式硬碟,並將固態硬碟設定為磁碟式硬碟的快取(步驟S501);啟動作業系統後,用來設定/讀取模式選擇參數的操作介面(應用程式)會確認當前模式選擇參數的值,此處假設判斷模式選擇參數代表的是第一操作模式M1(步驟S502)。如果判斷結果為第一操作模式M1,電腦系統便以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步驟S503)。
如果步驟S502的判斷結果為否定,代表電腦系統應該要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因此,用於設定/讀取模式選擇參數的操作介面通知致能控制單元,將固態硬碟內的快取資料儲存至磁碟式硬碟(步驟S504)。待快取資料儲存完畢後,致能控制單元通知BIOS關閉固態硬碟的電源(步驟S505)。
接著,BIOS透過EC關閉固態硬碟的電源,並通知致能控制單元固態硬碟的電源已經關閉(步驟S506)。致能控制單元透過設定/讀取模式選擇參數的操作介面通知OS固態硬碟已經被禁能(步驟S507)。之後,OS便不會再使用固態硬碟,且電腦系統改以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步驟S508)。
如前所述,當電腦系統運作時,可能會因為電源使用 狀態的改變導致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或是因為使用者利用操作介面更改了模式選擇參數,使得模式選擇參數所代表的操作模式發生改變。
根據模式選擇參數的改變,判斷電腦系統須因應其改變而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或是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步驟S511)。
首先討論由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第二操作模式M2的第一種情形,此種轉換相當於第5B圖中的左側分支流程。這個分支流程除了步驟S516是儲存更新後的模式選擇參數外,其餘步驟S512、S513、S514、S515、S517的作法均分別與第5A圖中的步驟S504、S505、S506、S507、S508相似,此處便不再詳述。
接著討論由第二操作模式M2轉換為第一操作模式M1的第二種情形,此種轉換相當於第5B圖中的右側分支流程。致能控制單元此時通知BIOS應恢復固態硬碟的電源(步驟S518);致能控制單元並產生提示訊息,提醒使用者將電腦系統重新開機時,電腦系統將改採用第一操作模式M1運作(步驟S519);儲存更新後的模式選擇參數(步驟S520);以及,等待使用者控制電腦系統重新開機(步驟S521)。
雖然前述的較佳實施例分別以模式選擇參數與電源使用狀態兩種情形為例,說明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判準方式,但是電腦系統也可以綜合性的根據軟體與硬體兩種考量,決定選用的操作模式。此處著重於同時考量軟體與硬體均導致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如何決定操作模式是否 轉換的判準依據。因此,關於操作模式之間進行轉換時,對於相關裝置的控制方式此處便不再贅述。
舉例來說,電腦系統可優先跟據電源使用狀態作為模式選擇參數的參考依據。因此,當電腦系統使用外部電源時,電腦系統會根據模式選擇參數而選擇要以第一操作模式M1或第二操作模式M2運作。反之,當電腦系統使用電池裝置作為電源時,電腦系統維持運作於第二操作模式M2,此時便不透過應用軟體提供操作介面,讓使用者無法修改模式選擇參數。
亦即,如果電腦系統不是使用外部電源時,電腦系統將被強制選定使用較為省電的第二操作模式M2,據此而提供較長的使用時間。
在實際應用時,結合操作介面設定與電源使用狀態修改模式選擇參數的作法並不以此為限,而能根據電腦系統本身的應用規劃而調整。或者,也可以提供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偏好或使用習慣而定義應該如何結合模式選擇參數與電源使用狀態的判斷方式。
根據前述說明可以得知,本發明所舉出在電腦系統實現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可以動態的根據電腦系統的電源使用狀態或以操作介面進行設定,讓電腦系統由具有高效能的第一操作模式M1轉換為較為省電的第二操作模式M2。因此,採用本發明構想的電腦系統便能兼顧效能與省電兩方面的需求。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 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4‧‧‧磁碟陣列
13a、17a‧‧‧固態硬碟
13b、17b‧‧‧磁碟式硬碟
11、15、41a‧‧‧致能控制單元
40‧‧‧電腦系統
43‧‧‧模式選擇裝置
41‧‧‧磁碟陣列
45‧‧‧電池裝置
41b‧‧‧主要儲存裝置
41c‧‧‧輔助儲存裝置
48‧‧‧外部電源
第1A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定義電腦系統的第一操作模式之示意圖。
第1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定義電腦系統的第二操作模式M2之示意圖。
第2A圖,其係整理第1A、1B圖中,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在兩種操作模式下的致能、禁能狀態的情形。
第2B圖,其係根據第2A圖所示,主要儲存裝置與輔助儲存裝置在第一操作模式M1與第二操作模式M2的致能、禁能狀態不同,在進行操作模式轉換時的控制方式之示意圖。
第3圖,其係說明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說明電腦系統在不同操作模式下,進行操作模式轉換的流程圖。
第4A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的電腦系統之方塊圖。
第4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電腦系統根據模式選擇參數而改變操作模式之流程圖。
第5A、5B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 動態的改變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作法之流程圖。

Claims (14)

  1. 一種電腦系統的儲存裝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於該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一模式選擇參數;該電腦系統根據該模式選擇參數所代表之一第一操作模式或一第二操作模式而運作,其中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時,該電腦系統所包含之一主要儲存裝置與一輔助儲存裝置均被致能,且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二操作模式時,該主要儲存裝置被致能、該輔助儲存裝置被禁能,其中該主要儲存裝置係為一磁碟儲存裝置、該輔助儲存裝置係為一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判斷該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以及於該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選擇性的變更該電腦系統運作時所處的操作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初始化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主要儲存裝置係提供一資料儲存功能、該輔助儲存裝置係提供一快取功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於該模式選擇參數被修改時,選擇性的變更該電腦系統運作時所處的操作模式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時,該電腦系統因應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而改為以該第二操作模式運 作;以及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二操作模式時,該電腦系統儲存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並維持以該第二操作模式運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時,該電腦系統根據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而改以該第二操作模式運作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將該輔助儲存裝置的內容複製至該主要儲存裝置;儲存經修改後之該模式選擇參數;以及禁能該輔助儲存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該模式選擇參數係可透過一操作介面而修改,或根據該電腦系統之一電源使用狀態而修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方法,其中當該電源使用狀態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外部電源作為電源時,該模式選擇參數代表該第一操作模式;以及,當該電源使用狀態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電池裝置作為電源時,該模式選擇參數代表該第二操作模式。
  8. 一種電腦系統,包含:一模式選擇裝置,其係於該電腦系統啟動時,讀取一模式選擇參數,其中該模式選擇參數係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第一操作模式或一第二操作模式運作,且該電腦系統係因應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而選擇性的變更運作時的操作模式; 一主要儲存裝置,其係提供一資料儲存功能;一輔助儲存裝置,其係提供一快取功能,其中該主要儲存裝置係為一磁碟儲存裝置、該輔助儲存裝置係為一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以及一致能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模式選擇裝置、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其係根據該電腦系統的操作模式而控制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其中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一操作模式時,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均被該致能控制單元致能,且當該電腦系統運作於該第二操作模式時,該主要儲存裝置被該致能控制單元致能、該輔助儲存裝置被該致能控制單元禁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模式選擇裝置係提供用於修改該模式選擇參數之一操作介面,並判斷該模式選擇參數是否被修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當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代表該電腦系統應由該第一操作模式改為以第二操作模式運作時,該模式選擇裝置將該輔助儲存裝置的內容複製至該主要儲存裝置、儲存經修改後之該模式選擇參數,且該致能控制單元禁能該輔助儲存裝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當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代表該電腦系統應由該第二操作模式改為以該第一操作模式運作時,該模式選擇裝置儲存該模式選擇參數的修改,並維持以該第二操作模式運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 模式選擇裝置係於該電腦系統啟動時,初始化該主要儲存裝置與該輔助儲存裝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模式選擇參數係可透過一操作介面而修改,或根據該電腦系統之一電源使用狀態而修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當該電源使用狀態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外部電源作為電源時,該模式選擇參數代表該第一操作模式;以及,當該電源使用狀態代表該電腦系統係以一電池裝置作為電源時,該模式選擇參數代表該第二操作模式。
TW101129362A 2012-08-14 2012-08-14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TWI597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362A TWI597606B (zh) 2012-08-14 2012-08-14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CN201210310682.7A CN103593145B (zh) 2012-08-14 2012-08-28 计算机系统与其储存装置管理方法
US13/860,599 US20140052978A1 (en) 2012-08-14 2013-04-11 Computer system and associated storage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362A TWI597606B (zh) 2012-08-14 2012-08-14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354A TW201407354A (zh) 2014-02-16
TWI597606B true TWI597606B (zh) 2017-09-01

Family

ID=5008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362A TWI597606B (zh) 2012-08-14 2012-08-14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2978A1 (zh)
CN (1) CN103593145B (zh)
TW (1) TWI597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5428B (zh) * 2014-06-04 2016-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複合儲存單元的管理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CN104331256A (zh) * 2014-11-24 2015-02-0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机载平视显示器的个性参数存储装置及存储方法
US10055144B1 (en) * 2016-03-30 2018-08-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able storage drive
US9927975B2 (en) * 2016-08-03 2018-03-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Hybrid memory drives, computer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ulti-mode hybrid drive
US10719118B2 (en) 2018-05-11 2020-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level management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CN111382163B (zh) * 2018-12-27 2023-03-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效能管理系统、提供和更新效能参数的方法及存储媒体
TWI718532B (zh) * 2019-05-10 2021-02-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態硬碟以及固態硬碟的效能優化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5462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figuring non-volatile memory for a hybrid disk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7024A (en) * 1989-09-08 1992-11-24 Apple Computer,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a laptop computer with slow and sleep modes
US5778418A (en) * 1991-09-27 1998-07-07 Sandisk Corporation Mass computer storage system having both solid state and rotating disk types of memory
JPH07504527A (ja) * 1992-03-09 1995-05-18 オースペックス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性能の不揮発性ram保護式の書き込みキャッシュアクセラレータシステム
US5420998A (en) * 1992-04-10 1995-05-30 Fujitsu Limited Dual memory disk drive
US5666537A (en) * 1994-08-12 1997-09-09 Intel Corporation Power down scheme for idle processor components
GB0312569D0 (en) * 2003-06-02 2003-07-09 Accelerated Logic B V Data storage device
US7490197B2 (en) * 2004-10-21 2009-02-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external memory devices to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US20060136664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Trika Sanjeev 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k caching in a dual boot environment
US7461202B2 (en) * 2005-05-03 2008-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hard disk drive for enhanced non-volatile caching
US20070005883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Trika Sanjeev N Method to keep volatile disk caches warm across reboots
US7627713B2 (en) * 2005-12-29 2009-12-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intain data integrity in disk cache memory during and after periods of cache inaccessibility
US8296521B2 (en) * 2006-06-30 2012-10-23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figuring non-volatile memory for a hybrid disk drive
US8533445B2 (en) * 2009-04-21 2013-09-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abling a feature that prevents access to persistent secondary storage
CN102122264A (zh) * 2010-01-12 2011-07-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装置
US9069475B1 (en) * 2010-10-26 2015-06-30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drive selectively spinning up disk when powered 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5462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figuring non-volatile memory for a hybrid disk drive
TW200813817A (en) * 2006-06-30 2008-03-16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non-volatile memory for a hybrid disk drive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B大容量儲存裝置安全禁用大法」網路文章、痞客邦、公開日期2008年2月15日 *
「限制與啟用USB隨身碟的方式」網路文章、痞客邦、公開日期2009年9月1日 *
網址:http://gossipy.pixnet.net/blog/post/2846340-%5B *
網址:http://rabbitming.pixnet.net/blog/post/14326314-%5B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52978A1 (en) 2014-02-20
CN103593145B (zh) 2018-03-23
CN103593145A (zh) 2014-02-19
TW201407354A (zh) 2014-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7606B (zh) 電腦系統與其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US1152049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KR101736384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시스템
JP5054682B2 (ja) 第2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の高速ブー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110669B2 (en) Power management of a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processing cores
JP6250700B2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の使用を介した揮発性メモリの電力消費の低減
TWI335505B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data on computer systems
JP428142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10047316A1 (en) Solid state memory device power optimization
US93110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ystem memory save in tiered/cached storage
TW201007449A (en) Flash memory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0993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1063584A1 (zh) 嵌入式系统的深度休眠方法与装置
TW20042128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disk drive
US20100064158A1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power management
JP2012190359A (ja) キャッシュ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装置
JP2006252754A (ja) ポータブルデ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ビデオ再生装置
JP4533960B2 (ja) 記憶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736834B (zh) 傳輸介面電路
JP2007334533A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US10204054B2 (en) Media cache cleaning
WO2019041903A1 (zh) 一种基于非易失存储的计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080593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外部記憶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40571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284283B (en) Operating systems switching method under sleep mode and switching apparatus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