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1959B - 主動電路 - Google Patents

主動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1959B
TWI591959B TW105108374A TW105108374A TWI591959B TW I591959 B TWI591959 B TW I591959B TW 105108374 A TW105108374 A TW 105108374A TW 105108374 A TW105108374 A TW 105108374A TW I591959 B TWI591959 B TW I5919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input
output
switch
a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531A (zh
Inventor
陳智聖
許瀞文
李建佑
Original Assignee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8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1959B/zh
Priority to CN201610512456.5A priority patent/CN107204754B/zh
Priority to US15/201,520 priority patent/US9876485B2/en
Priority to KR1020160085354A priority patent/KR101806947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1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19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53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46One-port networks
    • H03H11/48One-port networks simulating rea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1Details
    • H03K3/012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improve response time or to decrease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8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detrimental influences of internal impedances of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2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detrimental influences of internal impedances of amplifying elements by use of cascode coupling, i.e. earthed cathode or emitter stage followed by earthed grid or base stage respectively
    • H03F1/223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detrimental influences of internal impedances of amplifying elements by use of cascode coupling, i.e. earthed cathode or emitter stage followed by earthed grid or base stage respectively with MOSFE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3F1/565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indu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3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field-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72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28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6Modific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voltages or curr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222A circuit being added at the input of an amplifier to adapt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7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03F2203/72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the gated amplifier, switched on or off by putting into parallel or not, by choosing between amplifiers by one or more switch(es), being impedance adapted by switching an adapted passiv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Description

主動電路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主動電路,特別是一種能夠在旁路模式下,維持阻抗匹配的主動電路。
主動電路常可用來增進前一級電路輸出之訊號的強度或品質,並供給下一級電路使用。然而在某些使用情境下,例如主動電路離前一級電路之訊號源的距離足夠接近的情況下,主動電路所接收到的訊號強度或品質本身可能就已經足夠良好,而可直接供給下一級的電路使用。此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電能損耗,主動電路可能會啟動旁路模式,並將接收到的訊號通過主動電路中的訊號旁路直接輸出,如此一來,即可失能主動電路中的主動元件,以減少電能損耗 。
然而,在主動元件的阻抗原已設計為與訊號路徑互相匹配的情況下,當主動電路啟動旁路模式而失能主動元件時時,可能會因為主動元件的負載效應(loading effect)導致訊號路徑上的負載不相匹配,造成輸出訊號的強度或品質下降的問題。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主動電路,使其能夠在旁路模式下,維持與訊號路徑的阻抗相匹配,以避免輸出訊號的強度或品質下降。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主動電路,主動電路包含主動元件、輸入單元及旁路單元。主動元件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主動元件之輸出端耦接至主動電路之輸出端,並用以輸出輸出訊號。輸入單元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輸入單元之輸入端耦接於主動電路之輸入端,而輸入單元之輸出端經由節點耦接於主動元件之輸入端,輸入單元可根據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輸入單元之電容值。輸入單元包含第一開關,第一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開關之控制端接收第一控制訊號。旁路單元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旁路單元之輸入端經由節點耦接於輸入單元之輸出端,旁路單元之輸出端耦接於主動電路之輸出端。旁路單元根據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訊號旁路。旁路單元包含第二開關,第二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開關之控制端接收第二控制訊號。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主動電路。主動電路包含主動元件、輸入單元、旁路單元及第三開關。主動元件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主動元件之輸出端用以輸出輸出訊號。輸入單元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輸入單元之輸入端耦接於主動電路之輸入端,而輸入單元之輸出端經由節點耦接於主動元件之輸入端,輸入單元可根據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輸入單元之電容值。輸入單元包含第一開關,第一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開關之控制端接收第一控制訊號。旁路單元耦接於輸入單元與主動電路之輸出端之間,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旁路單元之輸入端經由節點耦接於輸入單元之輸出端,而旁路單元之輸出端耦接於主動電路之輸出端,旁路單元可根據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訊號旁路。旁路單元包含第二開關,第二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開關之控制端接收第二控制訊號。第三開關耦接於主動元件與主動電路之輸出端之間,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三開關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元件之輸出端,第三開關之第二端耦接於主動電路之輸出端,而第三開關之控制端接收第三控制訊號。第一開關的尺寸大於第二開關的尺寸,且第一開關的尺寸大於第三開關的尺寸。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100,主動電路100包含主動元件110、輸入單元120及旁路單元130。
在第1圖的實施例中,主動電路100可作為無線射頻訊號接收端,而主動元件110則為可放大射頻訊號SIG RF的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在此實施例中,第1圖之主動電路100可經由電感L g接收射頻訊號SIG RF,電感L g的電感值與主動元件110中的阻抗可設計成互相匹配,使得主動電路100在主動模式下,能夠減少訊號反彈,並使主動元件110能夠放大射頻訊號SIG RF。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主動電路100是設置於晶片10內,而電感L g則是設置於晶片10的外部,並耦接至主動電路100之輸入端IN。
主動元件110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主動元件110的輸出端耦接至主動電路100之輸出端OUT,且主動元件110之輸出端可輸出輸出訊號。在此實施例中,主動元件110可包含第一電晶體M1、第二電晶體M2、電感L1及匹配電路112。
第一電晶體M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電晶體M1之控制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入端。第二電晶體M2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電晶體M2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出端,第二電晶體M2之第二端耦接於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端,而第二電晶體M2之控制端則可接收參考電壓V ref。電感L1耦接於第一電晶體M1之第二端與地端GND之間,電感L1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電感L1之第一端耦接於第一電晶體M1之第二端,而電感L1之第二端耦接於地端GND。匹配電路112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匹配電路112之第一端可接收系統電壓VDD,而匹配電路112之第二端則可耦接於第二電晶體M2之第一端。主動元件110可通過調整匹配電路112中的被動元件,例如電感或電阻,來調整主動元件110所需的阻抗。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若系統電壓VDD為3.3V,則參考電壓V ref可為1.5至3.3V。
此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根據系統需求和主動電路100功能的不同,主動元件110亦可為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混頻器(mixer)或其他主動元件。
輸入單元120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輸入單元120之輸入端耦接於主動電路100之輸入端IN,而輸入單元120之輸出端則經由節點N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入端,輸入單元120可根據第一控制訊號SIG ctrl1調整輸入單元120之電容值。輸入單元120包含第一開關SW1,第一開關SW1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開關SW1之控制端可接收第一控制訊號SIG ctrl1
旁路單元130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旁路單元130之輸入端經由節點N耦接於輸入單元120之輸出端,而旁路單元130之輸出端則耦接於主動電路100之輸出端OUT,旁路單元130可根據第二控制訊號SIG ctrl2導通或截止訊號旁路。訊號旁路可由節點N經由旁路單元130與主動電路100之輸出端OUT的訊號路徑所形成。旁路單元130包含第二開關SW2,第二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開關SW2的控制端可接收第二控制訊號。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第一開關SW1及第二開關SW2皆可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在主動電路之主動模式下,第一控制訊號SIG ctrl1會導通第一開關SW1,且第二控制訊號SIG ctrl2截止第二開關SW2,此時主動元件110可以放大射頻訊號SIG RF。在主動電路之旁路模式下,第一控制訊號SIG ctrl1會截止第一開關SW1使得第一開關SW1成為等效電容C e,且第二控制訊號SIG ctrl2則可導通第二開關SW2,此時射頻訊號SIG RF可在不通過主動元件110的情況下,直接經由旁路單元130輸出至主動電路100的輸出端OUT,而等效電容C e則可以補償主動元件110所造成的負載效應。
申言之,在主動電路100的旁路模式下,第一開關SW1會被截止,第二開關SW2會被導通,此時主動元件110中的第一電晶體M1的閘極-源極電容可能會造成負載效應,然而因為第一開關SW1被截止後會成為等效電容C e,因此可以與電感L g的虛部阻抗互相抵消,進而減少第一電晶體M1的閘極-源極電容所造成之負載效應的影響。舉例來說,若電感L g的電感值為L,則其阻抗可表示為 ,其中j表示虛部,此時若等效電容C e的電容值為C,則其阻抗則可表示為 。此時,若不計訊號路徑上的其他電容,則射頻訊號SIG RF在通過電感L g及等效電容C e之後至節點N的阻抗可表示為 + ,因此若根據射頻訊號SIG RF的頻率,選擇適當的第一開關SW1之尺寸大小,即可使等效電容C e與電感L g互相匹配,並使得主動電路100在旁路模式下於節點N的虛部阻抗能夠互相抵銷。且由於旁路單元130之輸入端會經由節點N耦接於輸入單元120之輸出端,因此第一電晶體M1所造成的負載效應會因為等效電容C e先與電感L g的虛部的阻抗相抵銷,而減少其對於旁路單元130的影響。
換言之,主動電路100可以在旁路模式下,透過第一開關SW1被截止時的等效電容C e來抵銷外部電感L g的虛部阻抗,進而減少第一電晶體M1之負載效應對主動電路100的影響,使得射頻訊號SIGRF能夠順利地經由旁路單元130輸出至主動電路的輸出端OUT。
此外,在第1圖的實施例中,輸入單元120還可包含第一電容C1及第二電容C2以隔離接收訊號中的直流電。第一電容C1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電容C1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電路100之輸入端IN,而第一電容C1之第二端耦接於第一開關SW1之第一端。第二電容C2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電容C2之第一端耦接於第一開關SW1之第二端,而第二電容C2之第二端經由節點N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入端。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輸入單元120亦可不包含第一電容C1及第二電容C2,抑或是只包含第一電容C1或第二電容C2。
相似地,旁路單元130也可包含第三電容C3及第四電容C4以隔離訊號中的直流電。第三電容C3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三電容C3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入端,而第三電容C3之第二端耦接於第二開關SW2之第一端。第四電容C4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四電容C4之第一端耦接於第二開關SW2之第二端,而第四電容C4之第二端耦接於主動電路100之輸出端OUT。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旁路單元130亦可不包含第三電容C3及第四電容C4,抑或是只包含第三電容C3或第四電容C4。
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當選擇適當大小的第一開關SW1時,同時也可能會改變主動電路100之主動模式的特性,例如雜訊指數(Noise Figure),抑或改變所需的電路面積,因此必須有所取捨。為了能夠更自由地選擇第一開關SW1,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主動電路100還可包含其他的匹配電容。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200的示意圖,主動電路200與主動電路100具有相似的架構及操作原理,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主動電路200還包含了匹配電容CM1,匹配電容CM1與輸入單元120並聯。匹配電容CM1具有第一端 及第二端,匹配電容CM1的第一端耦接於主動電路200的輸入端IN,而匹配電容CM1的第二端則經由節點耦接至旁路單元130。由於匹配電容CM1與輸入單元120並聯,因此在主動電路200的旁路模式下,匹配電容CM1可與第一開關SW1之等效電容Ce共同用以與外部電感Lg的虛部阻抗相抵消。舉例來說,若射頻訊號SIGRF的頻率為2.6GHz至2.7GHz,電感Lg的電感值為8.2nH,第三電容C3及第四電容C4的電容值皆為10pF,而第一電晶體M1的閘極-源極電容之電容值為0.2pF,此時,可選擇等效電容Ce的等效電容值為0.4pF的第一開關SW1,並選擇電容值為40fF的匹配電容,如此一來,匹配電容CM1與第一開關SW1並聯後,即可與外部電感Lg的虛部阻抗相抵消。
第3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300的示意圖,主動電路300與主動電路100具有相似的架構及操作原理,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主動電路300還包含了匹配電容CM2。匹配電容CM2與輸入單元120串聯,並經由節點N耦接至旁路單元130,亦即匹配電容CM2串聯於輸入單元120與旁路單元130之間。申言之,透過適當地選擇匹配電容CM2,即可使得匹配電容CM2與第一開關SW1在串聯後,與外部電感Lg的虛部阻抗相抵消。也就是說,透過主動電路200或300的匹配電容CM1及CM2,使用者即無須嚴格限定第一開關SW1的尺寸以調整其等效電容,而仍可避免第一電晶體M1之負載效應影響輸出訊號的強度或品質。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匹配電容CM2可串聯於主動電路300之輸入端IN與輸入單元120之輸入端之間。
此外,在主動電路300中,當匹配電容CM2與輸入單元120串聯時,匹配電容CM2亦可與電感Lg同樣設置於主動電路300的外部,抑或晶片10的外部。
第4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400的示意圖,主動電路400與主動電路100具有相似的架構及操作原理,兩者主要的差別之一在於主動電路400還包含了第三開關SW3。第三開關SW3耦接於主動元件110與主動電路400之輸出端OUT之間。第三開關SW3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三開關SW3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輸出端,第三開關SW3之第二端耦接於主動電路400之輸出端OUT,而第三開關SW3之控制端可接收第三控制訊號SIG ctrl3
在主動電路400之主動模式下,第三控制訊號SIG ctrl3可導通第三開關SW3,使得射頻訊號SIG RF能夠經由主動元件110輸出至主動電路400的輸出端OUT。而於主動電路400之旁路模式下,第三控制訊號SIG ctrl3會截止第三開關SW3,避免自旁路單元130輸出的射頻訊號SIG RF流入主動元件110,造成主動元件110的誤動作。
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為了使第一開關SW1被截止後的等效電容C e能夠與電感Lg的虛部阻抗相抵消,第一開關SW1的尺寸會大於第二開關SW2的尺寸,且第一開關SW1的尺寸會大於第三開關SW3的尺寸。當然,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主動電路400還可包含如主動電路200之匹配電容C M1及/或主動電路300之匹配電容C M2
此外,主動電路400與主動電路100兩者主要的差別之二在於主動電路400還包含了第四開關SW4。為了避免在旁路模式下,因為射頻訊號SIG RF的擺幅過大,導致主動元件110之第一電晶體M1被誤導通,主動電路400還可包含第四開關SW4。第四開關SW4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第一電晶體M1與地端GND之間。第四開關SW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四開關SW4之第一端耦接於主動元件110之第一電晶體M1之第二端,第四開關SW4之第二端耦接於地端GND,而第四開關SW4之控制端可接收第四控制訊號SIG ctrl4。在主動電路400之主動模式下,第四控制訊號SIG ctrl4會導通第四開關SW4,而在主動電路400之旁路模式下,第四控制訊號SIG ctrl4則會截止第四開關SW4。透過第四控制訊號SIG ctrl4將第四開關SW4截止,即可以避免第一電晶體M1因為射頻訊號SIG RF的擺幅過大而被誤導通。
此外,為了進一步確保第四開關SW4會被截止,主動電路400還可以透過第五開關SW5使得第四開關SW4的第一端在旁路模式下保持在固定的第一電壓V1,例如為1.55V,以確保第四開關SW4不會被誤導通。
第五開關SW5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五開關SW5之第一端可接收第一電壓V1,第五開關SW5之第二端耦接於第四開關SW4之第一端及主動元件110之第一電晶體M1之第二端,而第五開關SW5之控制端可接收第五控制訊號SIG ctrl5。在主動電路400之主動模式下,第五控制訊號SIG ctrl5會截止第五開關SW5,而在主動電路400之旁路模式下,第五控制訊號SIG ctrl5會導通第五開關SW5。如此一來,即可在旁路模式下,將第四開關SW4之第一端固定在較主動模式為高的第一電壓V1,以避免第四開關SW4被射頻訊號SIG RF導通。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所提供的主動電路可以在旁路模式下,利用截止開關的等效電容來補償訊號路徑上的虛部阻抗,使得射頻訊號在進入旁路單元或主動元件之前的阻抗能夠被有效地降低,因而降低負載效應,進而維持主動電路的輸出訊號強度及品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晶片
100、200、300、400‧‧‧主動電路
110‧‧‧主動元件
112‧‧‧匹配電路
120‧‧‧輸入單元
130‧‧‧旁路單元
IN‧‧‧輸入端
OUT‧‧‧輸出端
GND‧‧‧地端
VDD‧‧‧系統電壓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N‧‧‧節點
SW1‧‧‧第一開關
SW2‧‧‧第二開關
SW3‧‧‧第三開關
SW4‧‧‧第四開關
SW5‧‧‧第五開關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C3‧‧‧第三電容
C4‧‧‧第四電容
C M1、C M2‧‧‧匹配電容
L g、L1‧‧‧電感
SIG RF‧‧‧射頻訊號
SIG CTRL1‧‧‧第一控制訊號
SIG CTRL2‧‧‧第二控制訊號
SIG CTRL3‧‧‧第三控制訊號
SIG CTRL4‧‧‧第四控制訊號
SIG CTRL5‧‧‧第五控制訊號
V1‧‧‧第一電壓
V ref‧‧‧參考電壓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 第2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 第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 第4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主動電路。
10‧‧‧晶片
400‧‧‧主動電路
110‧‧‧主動元件
112‧‧‧匹配電路
120‧‧‧輸入單元
130‧‧‧旁路單元
IN‧‧‧輸入端
OUT‧‧‧輸出端
GND‧‧‧地端
VDD‧‧‧系統電壓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N‧‧‧節點
SW1‧‧‧第一開關
SW2‧‧‧第二開關
SW3‧‧‧第三開關
SW4‧‧‧第四開關
SW5‧‧‧第五開關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C3‧‧‧第三電容
C4‧‧‧第四電容
Lg、L1‧‧‧電感
SIGRF‧‧‧射頻訊號
SIGCTRL1‧‧‧第一控制訊號
SIGCTRL2‧‧‧第二控制訊號
SIGCTRL3‧‧‧第三控制訊號
SIGCTRL4‧‧‧第四控制訊號
SIGCTRL5‧‧‧第五控制訊號
V1‧‧‧第一電壓
Vref‧‧‧參考電壓

Claims (15)

  1.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及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其中:該主動電路係用以接收一射頻訊號;於該主動電路之一主動模式下,該主動電路透過該主動元件放大該射頻訊號;及於該主動電路之一旁路模式下,該主動電路使該射頻訊號在不通過該主動元件的情況下,經由該旁路單元輸出至該主動電路的該輸出端。
  2.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 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及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其中:於該主動電路之一主動模式下,該第一控制訊號導通該第一開關,且該第二控制訊號截止該第二開關;及於該主動電路之一旁路模式下,該第一控制訊號截止該第一開關以使該第一開關成為一等效電容,且該第二控制訊號導通該第二開關。
  3.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 一第一電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入端,及一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之該第一端;及一第二電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之該第二端,及一第二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及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
  4.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及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一第三電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及一第二 端耦接於該第二開關之該第一端;及一第四電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二開關之該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
  5.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及一匹配電容,與該輸入單元並聯,該匹配電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入端,及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
  6.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 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及一匹配電容,串聯於該輸入單元與該旁路單元之間。
  7.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該主動元件包含: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一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參考電壓;一電感,耦接於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二端與一地端之間,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於該地端;及一匹配電路,耦接於該第二電晶體之該第一端;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 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及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
  8.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該主動元件包含: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及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一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參考電壓;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 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及一第四開關,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第一電晶體與一地端之間,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地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四控制訊號;其中:於該主動電路之一主動模式下,該第四控制訊號導通該第四開關;及於該主動電路之一旁路模式下,該第四控制訊號截止該第四開關。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主動電路,另包含:一第五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一電壓,一第二端耦接於該第四開關之該第一端及該主動元件之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二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五控制訊號;其中:於該主動電路之該主動模式下,該第五控制訊號截止該第五開關;及於該主動電路之該旁路模式下,該第五控制訊號導通該第五開關。
  10.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耦接至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 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二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及一第三開關,耦接於該主動元件與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之間,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其中:於該主動電路之一主動模式下,該第三控制訊號導通該第三開關;及於該主動電路之一旁路模式下,該第三控制訊號截止該第三開關。
  11.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與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之間,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 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及一第三開關,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與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之間,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開關的尺寸大於該第二開關的尺寸,且該第一開關的尺寸大於該第三開關的尺寸。
  12. 一種主動電路,包含:一主動元件,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輸出訊號,一輸入單元,具有一輸入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經由一節點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該輸入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調整該輸入單元之一電容值,該輸入單元包含: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端、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該第一開關之該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一旁路單元,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與該主動電路之一輸出端之間,具有一輸入端經由該節點耦接於該輸入單元之該輸出端,及一輸出端耦接於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出端,該旁路單元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導通或截止一訊號旁路,該旁路單元包含: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 其中該第一開關的尺寸大於該第二開關的尺寸。
  13. 如請求項1至12任一項所述之主動電路,其中該主動元件包含一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一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或一混頻器(mixer)。
  14. 如請求項1至6及10至12任一項所述之主動電路,其中該主動元件包含:一第一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入端;及一第二電晶體,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主動元件之該輸出端,一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一電晶體之該第一端,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參考電壓。
  15. 如請求項1至12所述之主動電路,其中該主動電路係設置於一晶片內,且該主動電路之該輸入端耦接於該晶片外部之一電感。
TW105108374A 2016-03-18 2016-03-18 主動電路 TWI591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374A TWI591959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主動電路
CN201610512456.5A CN107204754B (zh) 2016-03-18 2016-07-01 一种主动电路
US15/201,520 US9876485B2 (en) 2016-03-18 2016-07-04 Active circuit capable of preventing impedance from being mismatched in a bypass mode
KR1020160085354A KR101806947B1 (ko) 2016-03-18 2016-07-06 능동회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374A TWI591959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主動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1959B true TWI591959B (zh) 2017-07-11
TW201735531A TW201735531A (zh) 2017-10-01

Family

ID=5985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374A TWI591959B (zh) 2016-03-18 2016-03-18 主動電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76485B2 (zh)
KR (1) KR101806947B1 (zh)
CN (1) CN107204754B (zh)
TW (1) TWI591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0350B1 (en) * 2018-03-27 2019-06-1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bypassing a low noise amplifier
TWI668961B (zh) * 2018-09-12 2019-08-1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旁通功能之控制電路
TWI664808B (zh) 2018-11-20 2019-07-0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放大裝置
US20230188099A1 (en) * 2021-12-13 2023-06-15 Psemi Corporation Nonlinearity management in lna bypass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5936B2 (ja) * 1988-04-12 199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冗長回路のテスト方法
JPH04213986A (ja) * 1990-12-12 1992-08-05 Hochiki Corp Catvシステム用増幅器
FR2742954A1 (fr) * 1995-12-20 1997-06-27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eil d'affichage d'images sur un tube ecran, muni d'une alimentation a decoupage auto-oscillante
JPH11261479A (ja) * 1998-03-12 1999-09-24 Sony Corp 携帯電話機の電力増幅器の切り替え方式
CA2361298C (en) 2000-11-08 2004-10-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mpedance matching low noise amplifier having a bypass switch
US6680647B2 (en) * 2001-12-13 2004-01-2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Low noise amplifier circuit with phase matched switch topology
US7382186B2 (en) * 2005-01-24 2008-06-03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Amplifiers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multiple power modes
JP2006332416A (ja) * 2005-05-27 2006-12-07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US8072272B2 (en) 2009-08-19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tunable inter-stage matching circuit
US8149050B2 (en) * 2009-11-13 2012-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scaded amplifiers with transformer-based bypass mode
JP6001445B2 (ja) * 2012-12-27 2016-10-05 株式会社東芝 駆動回路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8897730B2 (en) * 2012-12-31 2014-11-25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Radio frequency switch circuit
US9184707B2 (en) * 2013-01-17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 with switchable common gate gain buffer
US8909169B2 (en) * 2013-03-07 2014-12-0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isolation and insertion loss of a radio frequency single pole-double-throw switch
CN104052403A (zh) * 2013-03-12 2014-09-17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负性电容电路、谐振电路及振荡电路
US9281802B2 (en) * 2013-05-14 2016-03-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witchable capacitance
CN103746680B (zh) * 2013-12-31 2017-01-25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4754A (zh) 2017-09-26
CN107204754B (zh) 2021-06-18
KR20170108745A (ko) 2017-09-27
US9876485B2 (en) 2018-01-23
KR101806947B1 (ko) 2017-12-08
US20170272059A1 (en) 2017-09-21
TW201735531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1959B (zh) 主動電路
US7948322B2 (en) Balun amplifier
US7755435B2 (en) Wideband low noise amplifiers
JP2014022858A (ja) 電力増幅器
KR101486069B1 (ko) 입력 종단 회로 및 입력 종단 디바이스
GB2481487A (en) An LNA switchable between inductively degenerated and feedback resistance configurations
JP2020005173A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
WO2012156945A1 (en) Amplifier
US8044721B2 (en) Low noise amplifier
CN110896306B (zh) 具有旁通功能的控制电路
US7868688B2 (en) Leakage independent very low bandwith current filter
JP2008103889A (ja) 低雑音増幅器
US9143185B2 (en) 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circuit and wireless device
JP5375680B2 (ja) 単相差動変換器
US8279000B2 (en) Radio-frequency amplifier
KR20090047619A (ko) 광대역 증폭기
JP2015170892A (ja) 低雑音増幅回路
El-Nozahi et al. A 2–1100 MHz wideband low noise amplifier with 1.43 dB minimum noise figure
WO2006095416A1 (ja) 減衰器を備えた高周波増幅器
US11405070B2 (en) Radio transceivers
CN109379103B (zh)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
CN110661494A (zh) 高频放大电路及半导体设备
JP2015154483A (ja) 受信回路、光受信機及びリターンロス削減方法
JP2022141299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12169950A (ja) 低雑音増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