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7570B -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7570B
TWI587570B TW101101363A TW101101363A TWI587570B TW I587570 B TWI587570 B TW I587570B TW 101101363 A TW101101363 A TW 101101363A TW 101101363 A TW101101363 A TW 101101363A TW I587570 B TWI587570 B TW I5875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evice
antenna
plate
board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1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6264A (en
Inventor
戴維斯 易利西
Original Assignee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3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5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8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radiating a circular polarised wa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天線結構,其包含一主動臂及一被動臂,此二臂被設置成能夠產生一圓偏極輻射圖案,以適用於個人導航裝置(PND)、汽車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設備、能由GPS致動的相機等。尤其,但並非專門地,當用於上述裝置時,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比習知陶磁平板天線實質上更薄的GPS無線電天線,其能夠使更薄的消費性產品被設計出來。
許多現有的導航及其他能夠由GPS致動的裝置均使用連接至一GPS接收器的一陶磁平板天線,這是因為陶磁平板天線提供好幾項優點。第一,倘若陶瓷平板並未太小的話,可以獲得良好的右旋圓偏極性(right-h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RHCP)。GPS無線電信號係利用右旋圓偏極性傳送。一般來說,大於約15mm x 15mm x 4mm的陶瓷平板天線能提供良好的右旋圓偏極性接受效果。而且,當平板天線被水平安裝在一裝置的頂端且面朝天空時,此水平安裝的陶瓷平板天線之輻射圖案能夠良好地覆蓋地球的上半球體。圓偏極性亦被用於許多其他的電信系統內,例如:SDARS及DVB-SH。
不幸地,陶瓷平板天線也遭遇到一些重大的問題。當平板天線被製作得越來越小,且越來越符合現代消費性裝置的要求(平板天線的尺寸典型為12mm x 12mm x 12mm或以下),因此喪失了其大部分的優點。右旋圓偏極性的特性減少,且極性變得更加線性,除非將一大型接地平面放置在天線底下,但這樣對一行動裝置或手持式裝置來說並不可行。而且,效率降低,輻射圖案變得越來越全向性(omni-directional),但朝向天空的增益(gain)卻變小。而且,天線的頻寬變得非常窄,將導致製造容許度變得更加嚴謹而增加成本。
一般來說,陶瓷平板天線具有非常高的Q值且無法使用外部的匹配電路予以微調。高Q值意味著帶頻狹窄,因此意味著在不同的應用情形下須要調整天線才能符合頻率。因為無法使用匹配電路,所以必須完全改變陶瓷平板天線才能調整成適合一特殊設計。完全改變天線會增加成本與針對每個新應用情形的整合程序之時間。實質上,針對每個應用情形,必須產生一個新的平板天線設計。
陶瓷平板天線可能最大的缺點在於由GPS致動的裝置在最小厚度上所施加的限制,這是因為厚度必須至少12mm以上才能夠容納陶瓷平板天線。在一般的應用情形中,例如汽車內的導航裝置,其垂直安裝有一扁平螢幕的顯示器,而且此裝置可能製作得非常薄,致使其無法包含陶瓷平板天線的寬度。最後,相較於許多其他種類的小型天線來說,陶瓷平板天線製造起來相當昂貴。
圖1a顯示一種一般能夠由GPS致動的消費性裝置,其包含一液晶顯示器1、一主要印刷電路板2、一接地面3、及一陶瓷平板天線4。圖1b顯示水平安裝在垂直式印刷電路板2頂端之天線4所要求的最小裝置厚度為何。
雖然可以獲得其他種類的天線來解決一些上述問題,但並無任何一種天線能夠符合GPS應用情形及要求最佳性能情形中大型平板天線的性能,所以持續使用大型平板天線,且消費性裝置必須製作成夠厚才能夠包圍住此平板天線。
習知天線的一範例係揭露於US2008/0158088中,其具有適用於GPS應用情形的薄天線之形式。然而,此類天線為線性偏極(參閱其內文第[0009]段),因此無法與現代的陶瓷平板天線相比擬。US2008/0158088中所揭露的天線之另一項缺點在於:為了饋送天線,必須將一條同軸纜線直接焊接在天線結構上,且天線不能直接由主要印刷電路板來饋送。這一點也意味著沒有設置匹配電路,致使天線必須以所欲的頻率自行共振,而且,為了調整天線至任何特殊的主機裝置上,必須改變天線的本體結構。
另一個已知天線的範例係揭露於US2007/0171130。雖然稍微類似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但仍有重大的差異。首先,所欲解決的問題非常不同,US2007/0171130教導如何設計出一細長多帶式天線,其具有用於細胞通訊的頻寬功能,而且並未強調天線所產生的波之圓偏極特性及輻射圖案的形狀,這一點對於衛星通訊來說很重要。而且,US2007/0171130所界定的結構中須要使用同軸纜線,此同軸纜線係直接焊接在天線上,因此它具有與US2008/0158088相同的缺點。
EP0942488A2揭露另一種天線,在此情形中,天線可以產生圓偏極性的波,然而,因為形成此天線的二臂係以垂直方向配置,此種天線並不適用於薄型裝置的應用情形。同樣的考量因素適用於US2008/0284661所揭露的天線種類。
US2005/0057401揭露一種天線,其包含一主動臂及一被動臂,二者安裝於一接地面上,此二臂之間形成有一狹縫。然而,接地面的面積比起主動臂與被動臂底下的面積大很多,且此二臂係在天線裝置的相同端被饋送與接地。此天線並未提及具有任何圓偏極性,也並未提及係由單片金屬所形成。
因此,尚待解決的問題是要產生一種低成本的天線,其佔據小空間,且能裝入具有扁平螢幕的薄型裝置內,並安裝至許多不同種類的平台上時不需要或僅需要極少的客製修改,但仍能提供陶瓷平板天線的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形態,設有一天線裝置,包含實質上呈平行六面體結構配置的至少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電金屬板體,該第三板體界定出一下平面,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共同界定出實質平行於該下平面的一上平面,其中: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實質上具有類似形狀,且與沿著該天線的一主軸具有彼此實質上相等的長度;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係由該上平面中的一狹縫所分隔,該狹縫沿著該天線的該主軸延伸且具有類似於每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長度;該第一板體包含一主動天線臂,其設有一饋送連接部;該第二板體包含一被動天線臂或一第二主動天線臂,該被動天線臂設有連至該第三板體的一接地連接部,該第二主動天線臂設有連至該第三板體的一接地連接部及一饋送連接部;以及其中該饋送連接部或該接地連接部並非全部形成於該等板體的平行六面體配置之單一側面上。
主動臂的饋送連接部較佳地係實質上延伸垂直於該第三板體,且通過該第三板體內所設置的一狹縫或孔洞。
饋送連接部可以形成為一整體的饋送銷,其延伸通過並超過第三板體,這一點對於一些實施例來說很重要,因為它能夠將天線直接連接到一主機裝置,而不須使用昂貴的同軸纜線。然而,以此方式,天線可以連接至一匹配電路,其可用以調整天線的共振頻率,而不需要修改天線的物理結構。此特點能夠在許多不同裝置上使用相同天線,而不需要昂貴的客製化修改。
為了獲得圓偏極特性,介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的上平面中之狹縫長度必須類似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本身的長度,但是目前並未認定狹縫的真正形狀是一些實施例的必要特點。饋送或接地連接部並未全部形成於這些板體的平行六面體配置結構之單一側上,此一特點將有助於提昇圓偏極性。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板體是藉由切割或彎曲一片扁平金屬所製成。特別地,第三板體及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至少之一或其它,或者在一些情形中為二者皆有,可以由單片金屬所製成,此片金屬係適當切割並彎曲成形。饋送連接部可以由相同的金屬片製成。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能夠與印刷導電軌跡所形成的天線有所區隔。特別地,本發明的天線實施例中的板體可以包含相當堅硬的金屬結構,其能夠維持本身形狀,而不需要一下層基底。
在其他替代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天線裝置可以使用纏繞在一非導電性機械支架周圍的一可撓性電路板所製成,或者利用一雷射直接成型法而製成,其中天線裝置的導電部位之形狀係利用雷射而壓印在一塑膠或介電支架上,接著電鍍該支架,致使僅有該支架中已經被雷射活化的部位才會被金屬化。作為另一替代方式,這些板體可以藉由蝕刻一形成或黏著在非導電性支架的金屬層所製成。
較佳實施例具有一長方體形狀,其具有用於GPS頻寬的一般尺寸25mm x 5mm x 4mm或更小,允許將消費性裝置的總厚度從約12mm顯著減少至5mm或更少。
此天線在與陶瓷平板天線相同的位置上(裝置的頂端且面向天空)將產生最佳運作,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外部匹配電路將此天線微調至正確頻率,如此便能允許在許多不同設計中使用相同天線,而不需要機械上的變化。
重要地,對於GPS應用情形來說,當隔離使用時(並未連接到一大型接地平面),此天線幾乎完全是圓偏極性(右旋圓偏極性或左旋圓偏極性)。藉由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的狹縫所發射的電磁場、以及三個板體一起形成的迴路狀路徑周圍循環的射頻電流所發射的電磁場之組合,而產生圓偏極性。而且,當天線連接到一大型接地平面時,例如位於不同應用裝置的印刷電路板之頂端或液晶顯示器的頂端上,可以將圓偏極性特性維持在良好的程度。當以類似於陶瓷平板天線所設置的方式定位時,天線將產生類似於平板天線的半球形輻射圖案,其係適用於接收GPS信號的一些應用情形中。
相較於陶瓷平板天線,此天線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因為它可以從單片金屬製成,藉此顯著降低製造成本。
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藉由切割與彎曲一片扁平金屬而建構成一天線。下板接地,二上板或臂係設有連至下板的接地連接部,接地連接部係位於下板的相反端。上臂是主動的,且以平面倒F天線在一端被接地連接部饋送之方式經由一送進銷帶動,該送進銷係位於天線裝置的相反端之間。另一臂是被動的,且僅具有一接地連接部。
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藉由切割與彎曲一片扁平金屬而建構成一天線。一下板接地,二上板或臂係設有連至下板的接地連接部。上臂是主動的,且由位於一端的一送進銷所帶動,且沿著下板二端之間的一下板長緣藉由一接地連接部而接地至下板。饋送及接地配置係與第一實施例相反。另一臂是被動的,且僅具有一接地連接部,此接地連接部係位於主動上臂的饋送銷所處一端之相反端。
在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藉由切割與彎曲二片單獨的扁平金屬而建構成一天線。主動臂受到位於一端的一饋送銷帶動,且並未提供接地,一單獨的下板係接地且支撐一第二被動臂,該第二被動臂在主動臂的饋送銷所處的一端之相反端上具有連接至下板的一接地連接部。因為天線是由二片單獨的金屬片所製成,所以此結構並非是完全自行支撐的,須要一非導電或介電的機械式支撐機構。此支架可具有非導電或介電的機械塊體之形式或柱狀物,或甚至是一塑膠載架,其夾住或螺鎖至印刷電路板上且將一或更多的金屬臂固持在適當位置。本發明可產生不同的其他機械配置以支撐此二臂。
在第四實施例中,二臂係被送進且二者均接地。第二臂係供應有一信號,此信號相對於第一臂來說呈反相(out of phase)以形成一差動饋送。使二平面倒F天線之間具有一狹縫且使二者具有一相位差之概念係揭露於Kan等人之著作(H.K Kan、D. Pavlickovski、R.B. Waterhouse等人於2003年11月13日「ELECTRONICS LETTERS」第39冊第23頁之「小型雙重L形印刷天線」)。然而,Kan等人揭露一種印刷式平面倒F天線,但他們並未教導下接地板將此二結構連接在一起。要知道的是,二臂的差動饋送可以應用至前三個實施例,及其中一臂接地而另一臂未接地之額外情形。要知道的是,在所有這些實施例中,一饋送部位可以連接到無線電上,而其他部位則接地,藉此作為差動饋送的另一替代方式。
而且,藉由二饋送點,當使用一饋送部位時可以產生右旋圓偏極性,而當使用另一饋送部位時則可以產生左旋圓偏極性。
也要知道的是,此二臂或任一臂在上述實施例中均可以設有一匹配電路。
在上述實施例中,天線係描述成與無線電分離的一單獨零件。然而,底部接地板的存在允許能夠裝附一小型印刷電路板,其安裝有射頻前端所需的零件(低噪音放大器加上表面聲波濾波器)、或一完整個無線電接收器。以此方式,可產生一主動天線或完整的無線電天線模組。低噪音放大器或無線電接收器的輸入端可以連接到天線的饋送端,且低噪音放大器或無線電的接地端可以連接到天線的底部接地板。可以使用一條市售的連接器、同軸纜線或透過焊接銷,而將無線電/低噪音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到主要印刷電路板上。
在另一實施例,也可以使用衝壓、切割與彎曲製程而從一片金屬製造出天線,以便在地面或適用於定位無線電的第三板體底下產生一屏蔽體。因此,無線電天線模組係構造成具有用於無線電的一整體屏蔽罐。
第三板體可以設有一或多個導電垂片,以促進將天線裝置連接到一主機裝置。此一或多個導電垂片可以設置成與饋送連接部形成共平面結構。
圖2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其包含一天線裝置5。此天線裝置5是由第一導電金屬板體6、第二導電金屬板體7、及第三導電金屬板體8所組成,此三板體係配置成一實質上平行六面體的結構。第三板體8界定出一下平面,第一板體6與第二板體7係共同界定出實質上平行該下平面的一上平面。第一板體6與第二板體7是由上平面中的一狹縫9所隔開。
第一板體6包含一主動天線臂,其設有一饋送連接部或銷10,此饋送連接部10通過第三板體8所設置的一孔洞11。第一板體6亦具有連接至第三板體8的一接地連接部或銷12。
第二板體7包含一被動天線臂,其設有一接地連接部或銷13,此接地連接部13係在第一板體6的接地連接部或銷12所處的一相反端上連接至第三板體8。
可以看出天線裝置5的整個封套具有長方體形狀,而且,第一板體6與第二板體7及其中間狹縫9的區域與平行於其二者的第三板體8之區域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尺寸與形狀。
垂片18、19係形成於第三板體8內,以允許天線裝置5沿著主要印刷電路板(未顯示)的邊緣焊接。垂片18、19可同時提供一機械支撐及一接地連接部,垂片18、19較佳地係設置在與饋送連接部或銷10相同的平面上,致使在主機裝置的單側面進行焊接。作為另一替代方式,垂片18、19及饋送部10可以配置成使其連接至主要印刷電路板的不同側。
圖3係顯示第二實施例除了第一板體6的饋送連接部或銷10及接地連接部或銷12彼此交換之外,第二實施例實質上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透過第三板體8所形成的一狹縫或切口100,饋送連接部或銷10可延伸通過第三板體8。
在圖4所示的第三實施例中,第一板體6並未設有一接地連接部或銷,但取而代之的是僅具有一饋送連接部或銷1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板體6並未連接至第三板體8且包含單獨的一片金屬。為了提供結構的完整性,必須將一非導電性機械支架14設置在第三板體8與第一板體6之間。
在圖5所示的第四實施例中,二臂(亦即:第一板體6與第二板體7)係被饋送與接地。此配置類似於圖2的配置,其增加了用於第二板體7的一饋送連接部或銷15以及在第三板體8內可供該饋送連接部或銷15通過的一額外孔洞11'。在此實施例中,第二板體7係饋送有一信號,此信號與饋送至第一板體6的信號呈反相而形成一差動饋送配置。
圖2所示的實施例係使用天線5,但卻沒有連接至一接地面。輻射圖案係顯示於圖6a(天線圖案的z-x平面)及6b(天線圖案的y-z平面),且他們可以視為是與雙極相同的輻射圖案,除了展現出強大的右旋圓偏極性的圖案之外。右旋圓偏極性響應比左旋圓偏極性響應好上10dB以上的倍數,這一點對於電子小型裝置來說是非常好的。
在圖2所示的另一範例性實施例中,如圖7a、圖7b與圖7c所示,天線5係連接至一消費性導航裝置或其他能夠產生GPS裝置的印刷電路板2上。可以從圖7b中看出,天線5係輕易地焊接或回流至印刷電路板2的邊緣。圖7c顯示最小的裝置厚度不再被天線5所支配,而是被印刷電路板2、液晶螢幕1、電子電路16及一電源供應器17所支配。
儘管接地面的擾動影響(perturbing influence),天線5仍展現出較適合右旋圓偏極性,這一點可以從圖8a(天線圖案的y-z平面)及8b(天線圖案的z-x平面)看出。而且,天線5顯示極佳的朝上輻射特性,這一點是大部分導航裝置所要求的。在這一方面,本發明的輻射圖案類似於陶瓷平板天線的輻射圖案,但本發明在輪廓上更薄,且製造成本更低。
本發明實施例之一重要優點在於:他們具有比陶瓷平板天線的尖銳共振(sharp resonance)更寬的阻抗頻寬。此較寬的頻寬能夠使其容易在不同的應用情形中使用。而且,天線5係輕易地匹配至50歐姆阻抗,此阻抗值代表許多射頻系統所使用之具有一或二零件的一簡單LC匹配電路所達成的值。在不同的應用情形中,藉由改變匹配電路,可以輕易地調整天線5,使其至少位於合理的頻率範圍內。這一點被認為在整合與製造過程中很有利,因為相同的天線5可以輕易地在許多不同的裝置中重新使用,而不需要任何實際或機械改變,只需要改變匹配電路即可。將天線匹配至一般應用情形中之一範例係顯示於圖9。
在目前所顯示的範例性實施例中,已經使用天線5於GPS應用情形中,其中最好具有右旋圓偏極性響應及一朝上輻射圖案。然而,在其他的應用情形中,左旋圓偏極性可能是較佳的。利用對稱操作,可以輕易交換右旋圓偏極性及左旋圓偏極性。圖10顯示圖2的實施例之一變形例,其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且被構造成產生左旋圓偏極性。藉由將天線5放置在印刷電路板2上的不同位置中,可以產生其他的輻射圖案。
在目前所顯示的範例性實施例中,天線係描述成是一個與無線電分開的單獨零件。然而,如圖11與圖12所示,底部接地板8的存在允許能夠裝附一小型印刷電路板20,其安裝有射頻前端(低噪音放大器加上表面聲波濾波器)或一完全的無線電接收器所須的零件。以此方式,產生出一主動天線或完整的無線電天線模組。低噪音放大器或無線電接收器的輸入端可以連接到天線5的饋送端10,且低噪音放大器或無線電的接地端可以連接到天線5的底部接地板8。可以使用一條市售的連接器21、同軸纜線或透過焊接銷,而將無線電/低噪音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到主要印刷電路板上。一導電屏蔽罐22係設置成遮蔽低噪音放大器或無線電接收器零件。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3與圖14所示,從一片金屬製成天線所使用的衝壓、切割與彎曲製程,也可用來產生一屏蔽體23,此屏蔽體23係位於適合定位無線電的接地板底下。因此,無線電天線模組係製作成具有用於無線電的一整體屏蔽罐23。
除了如圖所示將天線裝置5安裝在印刷電路板基底2頂緣上之外,例如,在圖7a至圖7c中,天線裝置5可以如圖15所示安裝在印刷電路板基底2的一扁平表面上。在此配置中,不需要設置垂片18、19,且底部接地板8可以如圖所示直接焊接至主要印刷電路板2的一扁平表面上。
在整份說明書的敘述內容與申請專利範圍中,「包含」、「含有」及其變形等詞語意味著「包括但不局限於」,且他們並未打算(且並未)排除其他部份、添加物、零件、整體或步驟。在整份說明書的敘述內容與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文中另有規定,單數的用語亦涵蓋複數。特別地,在使用不定冠詞的情形中,除非文中另有規定,說明書應被理解成複數及單數。
與本發明的特殊型態、實施例或範例一起描述的特點、整體、特徵、化合物、化學部分或基,要知道的是其亦可應用於文中所述的任何其他形態、實施例或範例,除非是無法相容。說明書中所提及的所有特色(包括任何請求項、摘要及圖式)及/或所揭露的任何方法或製程之所有步驟,其可透過任何組合方式進行組合,除非至少一些此類特色及/或步驟的組合相互矛盾。本發明並未侷限於任何上述的實施例之細節,本發明可擴大至說明書(包括請求項、摘要與圖式)中所揭露的特色之任何新穎特色或任何新穎組合,或揭露的任何方法與製程之步驟的任何新穎步驟或任何新穎組合。
讀者應注意本案目前所申請或與本案有關並早已公開的所有書面文件,且此類書面文件係併入本文以供參考。
1...液晶顯示器
2...主要印刷電路板
3...接地面
4...陶瓷平板天線
5...天線裝置
6...第一板體
7...第二板體
8...第三板體
9...狹縫
10...饋送連接部
11...孔洞
11'...孔洞
12...接地連接部
13...接地連接部
14...機械支架
15...饋送連接部
16...電子電路
17...電源供應器
18、19...垂片
20...印刷電路板
21...連接器
22...屏蔽罐
23...屏蔽體(屏蔽罐)
100...狹縫(或切口)
圖1a與圖1b顯示先前技術中能夠由GPS致動的陶瓷平板天線之接收裝置。
圖2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圖3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
圖4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
圖5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
圖6a與圖6b顯示使用本發明的天線且並未連接至一接地板時之輻射圖案。
圖7a、圖7b與圖7c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連接至一消費性導航裝置的印刷電路板。
圖8a與圖8b顯示當圖7a至圖7c的天線連接至消費性導航裝置的接地面時之輻射圖案。
圖9顯示本發明的天線在匹配前後橫跨所欲頻寬之阻抗。
圖10顯示圖2的實施例之一變形例,其被構造成能夠產生左旋圓偏極性。
圖11與圖12顯示天線具有一整合的無線電電路之一實施例。
圖13與圖14顯示天線具有一整合的無線電電路及一屏蔽罐之一實施例,該屏蔽罐是由接地板的一延伸部位所製成。
圖15顯示在一印刷電路板基底上的另一安裝配置。
5...天線裝置
6...第一板體
7...第二板體
8...第三板體
9...狹縫
10...饋送連接部
11...孔洞
12...接地連接部
13...接地連接部
18、19...垂片

Claims (28)

  1. 一種天線裝置,包含呈一實質平行六面體結構的至少第一、第二、及第三導電金屬板體,該實質平行六面體結構具有一主軸,該第三板體界定出一下平面,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共同界定出實質平行於該下平面的一上平面,其中: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實質上具有類似形狀,且與沿著該主軸具有彼此實質上相等的長度;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係由該上平面中的一狹縫所分隔,該狹縫係沿著該主軸延伸且具有類似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每一者的長度;該第一板體包含一主動天線臂,其設有一饋送連接部;該第二板體包含一被動天線臂或一第二主動天線臂,該被動天線臂設有連接至該第三板體的一接地連接部,該第二主動天線臂設有連接至該第三板體的一接地連接部及一饋送連接部;以及其中該饋送連接部或該接地連接部並非全部形成於該等板體的平行六面體配置之單一側上,以提供圓偏極性特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主動天線臂的該饋送連接部實質上係延伸垂直於該第三板體,且通過該第三板體內所設置的一狹縫或孔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饋送連接部係形成為一整體的饋送銷,其延伸通過並超過該第 三板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係藉由一接地連接部連接至該第三板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的該接地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的一端,且該第二板體的該接地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的一相反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饋送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之該等端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的該饋送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的一端,該第二板體的該接地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的一相反端,且該第一板體的該接地連接部係位於該天線裝置的該等端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並未電性連接至該第三板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係藉由一介電支撐構件而支撐於該第三板體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體係設有一饋送連接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體的饋送連接部係通過該第三板體中所設置的一第二孔洞。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10、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第二及第三板體包含一連續金屬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二與該第三板體包含一連續金屬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連續金屬片係藉由切割與彎曲而形成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等板體係藉由捲繞在一非導電性支架周圍的一可撓性電路板所形成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等板體係藉由一雷射直接構造製程而形成於一非導電性支架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等板體係藉由蝕刻一形成或黏在一非導電性支架上的一金屬層所製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一平行六面體結構封套具有25mm x 5mm x 4mm或更小的尺寸。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臂或該第二天線臂係設有一匹配電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臂與該第二天線臂各設有一匹配電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更包含一電子電路,其安裝在該第三板體的一側上,該第三板體的該側是相反於該第一板體和該第二板 體所位於的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電子電路包含一射頻前端或一完整的無線電接收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更包含一射頻屏蔽體,其形成於該第三板體的一側上,該第三板體的該側是相反於該第一板體和該第二板體所位於的側。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射頻屏蔽體包含一籠狀物,其係由與形成該第三板體相同之導電金屬板所製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狹縫與該等板體的尺寸係設置成該天線裝置依所欲之工作頻率發射圓偏極性輻射。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三板體係設有一個以上的導電垂片,用以促進該天線裝置連接至一主機裝置。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天線裝置,其中該一個以上的導電垂片係設置成與該饋送連接部呈共平面結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天線裝置,其中當一板體被送進時,該天線裝置產生右旋式圓偏極性,而當另一板體被送進時,該天線裝置產生左旋式圓偏極性。
TW101101363A 2011-01-14 2012-01-13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TWI587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100617.8A GB201100617D0 (en) 2011-01-14 2011-01-14 Dual antenna structure having circular polarisation characteristic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6264A TW201236264A (en) 2012-09-01
TWI587570B true TWI587570B (zh) 2017-06-11

Family

ID=4373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1363A TWI587570B (zh) 2011-01-14 2012-01-13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9728845B2 (zh)
EP (1) EP2664027B1 (zh)
JP (1) JP5951641B2 (zh)
KR (1) KR101868184B1 (zh)
CN (1) CN103460506B (zh)
BR (1) BR112013017748A2 (zh)
CA (1) CA2824128C (zh)
GB (2) GB201100617D0 (zh)
RU (1) RU2633314C2 (zh)
SG (1) SG191229A1 (zh)
TW (1) TWI587570B (zh)
WO (1) WO2012095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050A (zh) * 2012-04-27 2013-11-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可雙頻操作之圓極化天線
ES2657405T3 (es) 2013-08-09 2018-03-05 Huawei Device (Dongguan) Co., Ltd. Antena y terminal de placa de circuito impreso
CN106410398A (zh) * 2016-11-23 2017-02-15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全透明宽频带车载天线
US10950930B2 (en) * 2016-12-16 2021-03-16 Yokowo Co., Ltd. Antenna device
CN110429379B (zh) * 2019-08-12 2020-07-14 上海交通大学 具有对称和差波束的间隙耦合短路贴片天线
US11233328B2 (en) * 2019-09-10 2022-01-25 Plume Design, Inc. Dual-band antenna,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N114930640A (zh) * 2019-12-19 2022-08-19 京瓷Avx元器件(圣地亚哥)有限公司 激光直接成型lds天线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6874A1 (en) * 2000-12-08 2003-08-07 Joji Kane Antenna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15238B1 (en) * 2001-11-27 2006-08-02 LK Products Oy Enhanc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between two antennas of a radio device
US20070120745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a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antenna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6189B2 (ja) * 1996-06-03 2002-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AU730484B2 (en) * 1997-07-03 2001-03-08 Alcatel Dual polarized cross bow tie antenna with airline feed
JP3252786B2 (ja) 1998-02-24 2002-02-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WO2001024316A1 (fr) * 1999-09-30 2001-04-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enne a montage en surface et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avec antenne a montage en surface
JP2001196828A (ja) * 1999-11-04 2001-07-19 Yokowo Co Ltd アンテナ
JP3646782B2 (ja) 1999-12-14 2005-05-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
WO2001047063A1 (en) 1999-12-22 2001-06-28 Rangestar Wireless, Inc. Low profile tun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JP3594127B2 (ja) * 2000-04-14 2004-11-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チップ型アンテナ素子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通信機器
US6373446B2 (en) * 2000-05-31 2002-04-16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Narrow-band, symmetric, crossed, circularly polarized meander line loaded antenna
JP3735580B2 (ja) * 2002-01-30 2006-01-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積層誘電体アンテナ
US6680705B2 (en) * 2002-04-05 2004-01-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pacitive feed integrated multi-band antenna
US6888510B2 (en) * 2002-08-19 2005-05-03 Skycross, Inc. Compact, low profile, circular polarization cubic antenna
JP3825400B2 (ja) * 2002-12-13 2006-09-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FI116332B (fi) * 2002-12-16 2005-10-31 Lk Products Oy Litteän radiolaitteen antenni
US7123209B1 (en) 2003-02-26 2006-10-17 Ethertronics, Inc. Low-profile, multi-frequency, differential antenna structures
GB2403069B8 (en) * 2003-06-16 2008-07-17 Antenova Ltd Hybrid antenna using parasiting excitation of conducting antennas by dielectric antennas
KR100625121B1 (ko) * 2003-07-01 2006-09-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통신핸드셋 장치에서의 sar 노출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JP2005064938A (ja) * 2003-08-14 2005-03-10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小型無線機用アンテナ装置
JP2005079970A (ja) * 2003-09-01 2005-03-2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GB0328811D0 (en) * 2003-12-12 2004-01-14 Antenova Ltd Antenna for mobile telephone handsets.PDAs and the like
CN1989652B (zh) * 2004-06-28 2013-03-13 脉冲芬兰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
TW200729611A (en) 2006-01-20 2007-08-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Multi-frequency antenna with wide-band function
TWI330905B (en) * 2006-12-28 2010-09-21 Yageo Corp Antenna for gps
KR100835067B1 (ko) * 2006-12-29 2008-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광대역 칩 안테나
US7830327B2 (en) 2007-05-18 2010-11-09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Low cost antenna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623075B2 (en) * 2007-06-25 2009-11-24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Ultra compact UHF satcom antenna
US20090002229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unit capable of receiving two kinds of radio waves
GB0712787D0 (en) * 2007-07-03 2007-08-08 Antenova Ltd Antenna module with adjustable beam and polarisation characteristics
US7724201B2 (en) * 2008-02-15 2010-05-25 Sierra Wireless, Inc. Compact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JP5057580B2 (ja) * 2008-03-11 2012-10-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素子
JP4784636B2 (ja) * 2008-10-28 2011-10-05 Tdk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無線通信機
US8390520B2 (en) * 2010-03-11 2013-03-05 Raytheon Company Dual-patch antenna and arr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6874A1 (en) * 2000-12-08 2003-08-07 Joji Kane Antenna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15238B1 (en) * 2001-11-27 2006-08-02 LK Products Oy Enhanc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between two antennas of a radio device
US20070120745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a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antenna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4027B1 (en) 2021-06-02
CN103460506A (zh) 2013-12-18
CN103460506B (zh) 2016-06-15
GB2487468A (en) 2012-07-25
TW201236264A (en) 2012-09-01
RU2013132436A (ru) 2015-01-20
CA2824128A1 (en) 2012-07-19
JP2014506070A (ja) 2014-03-06
WO2012095673A1 (en) 2012-07-19
EP2664027A1 (en) 2013-11-20
SG191229A1 (en) 2013-08-30
GB2487468B (en) 2014-09-03
RU2633314C2 (ru) 2017-10-11
BR112013017748A2 (pt) 2016-10-11
KR20140034735A (ko) 2014-03-20
CA2824128C (en) 2018-06-12
JP5951641B2 (ja) 2016-07-13
US20140009343A1 (en) 2014-01-09
US9728845B2 (en) 2017-08-08
GB201200557D0 (en) 2012-02-29
GB201100617D0 (en) 2011-03-02
KR101868184B1 (ko)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570B (zh) 具圓偏極性之雙天線結構
CN110024224B (zh) 天线装置
US7075486B2 (en)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 antenna made of sheet metal with high reliability
JP2001339226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7893879B2 (en) Antenna apparatus
JP2007013958A (ja)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JP2015104123A (ja) 逆f型アンテナ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式電子装置
JP2006180150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080158088A1 (en) Antenna for gps
JP2016129320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0574230B (zh) 车载用天线装置
EP3314697B1 (en) Dual band slot antenna
US930003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mounting method
JP2005072902A (ja) 逆f型アンテナ、無線装置
US9413071B2 (en) Planar radio-antenna module
KR101142083B1 (ko) 스파이럴 슬롯 안테나
JP2004215245A (ja) 平面アンテナ
JP2010171507A (ja) 車載用複合アンテナ
WO2018016339A1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3234614A (ja) 誘電体アンテナ
JP2014011692A (ja) 統合アンテナ装置
JP2011071775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移動体通信装置
KR20010027644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소형화한 패치 안테나
JP2006325110A (ja) 平面アンテ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