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3240B -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3240B
TWI583240B TW105117898A TW105117898A TWI583240B TW I583240 B TWI583240 B TW I583240B TW 105117898 A TW105117898 A TW 105117898A TW 105117898 A TW105117898 A TW 105117898A TW I583240 B TWI583240 B TW I5832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carbon fiber
power terminal
end por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3657A (zh
Inventor
鄭震三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7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2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2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3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3657A/zh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本發明係與導熱條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一般具有可撓性及輕薄特性的導熱條,通常被普遍地設置於衣物、護膝、護腰、手套、鞋墊、耳罩或腰靠等物口品上,藉以提供人體溫暖的包覆。
參閱中華民國申請第99109336號所提供一種「以碳纖維絲作為發熱源之可撓性扁平條狀發熱器的製造方法」專利前案,包含以下步驟:(a)使用一碳纖維絲;(b)令一熱塑性塑膠材料設於該碳纖維絲之相對側邊;(c)以滾軋加熱法使該熱塑性塑膠材料相互結合並且包覆該碳纖維絲於其內;以及(d)令該碳纖維絲之相對兩端部設有一電源端子。使該可撓性扁平條狀發熱器可廣泛地使用於衣物、護腰、手套等小型物品及毛毯、棉被等大型物品上,用以作為人體取暖的來源。
然而,參閱圖1所示,該導熱條10的電源端子11在進行封裝前,都會使該碳纖維絲12具有一露出於該熱塑性塑膠套13之兩端的結合段121,而該電源端子11在封裝時是直接夾制接觸在該碳纖維絲12的結合段121,因此,該電源端子11在封裝的過程中容易將該碳纖維絲12的結合段121夾斷,凸顯出製作良率不高的缺陷。此外,正因為該電源端子11在封裝時是直接夾制接觸在該碳纖維絲12的結合段121,因此,當該電源端子11相對於該熱塑性塑膠套13而反覆彎折時,部分的該碳纖維絲12容易被該電源端子扯斷,甚至全部的該碳纖維絲12都會斷裂,凸顯出使用壽命不足的缺陷。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其主要將電源端子部分夾固在熱塑性塑膠且部分與碳纖維絲導電接觸,藉以提高製作的良率及增加彎折的使用壽命。
緣是,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取一包覆有碳纖維絲單元的塑膠套,且該塑膠套具有一塑膠結合端部及該碳纖維絲單元具有一被該塑膠結合端部包覆的碳纖維結合端部;(b)利用一定位模具夾固在該塑膠套上,使該塑膠套一端被固定;(c)利用一拉斷模具夾固在該塑膠結合端部,且該碳纖維結合端部未被該拉斷模具所夾固;(d)將該拉斷模具朝遠離該定位模具方向拉動,使該塑膠結合端部部分斷裂而形成一塑膠結合斷裂部,並使該碳纖維結合端部裸露於該塑膠套,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係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的一部分;以及(e)取一電源端子套至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加壓後使該電源端子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夾固的端子夾固段、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
另外,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包含:一碳纖維絲單元,具有一碳纖維結合端部;一塑膠套,長度短於該碳纖維絲單元的長度且包覆碳纖維絲單元,並具有一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一部分的塑膠結合斷裂部;以及一電源端子,套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並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夾固的端子夾固段、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
較佳地,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的長度最長為3公厘,該電源端子的長度介於大於3公厘與小於等於10公厘之間。
較佳地,其中該電源端子的厚度至少為0.3公厘。
較佳地,其中步驟(d)中,該拉斷模具的拉力至少為3kg/cm 2
較佳地,其中步驟(e)中,該電源端子加壓後的寬度小於該塑膠套的寬度。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他之功效,茲舉一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在提出詳細說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至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取一包覆有碳纖維絲單元20的塑膠套30,且該塑膠套30具有一塑膠結合端部31及該碳纖維絲單元20具有一被該塑膠結合端部31包覆的碳纖維結合端部21;本實施例中,該塑膠結合端部31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的長度311、211皆為6公厘。
(b)利用一定位模具41夾固在該塑膠套30上,使該塑膠套30一端被固定。
(c)利用一拉斷模具42夾固在該塑膠結合端部31,且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未被該拉斷模具42所夾固;換言之,該拉斷模具42是閃過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而夾固在該塑膠結合端部31的兩側,藉以避免在執行下面步驟時同時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拉斷。
(d)將該拉斷模具42朝遠離該定位模具41方向拉動,使該塑膠結合端部31部分斷裂而形成一塑膠結合斷裂部32,並使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裸露於該塑膠套30,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係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的一部分,亦即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有一部分的寬度322是大於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的寬度212;本實施例中,該拉斷模具42的拉力至少為3kg/cm 2,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的長度321為3公厘。
(e)取一電源端子50套至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加壓後使該電源端子50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夾固的端子夾固段51、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52;本實施例中,該電源端子50的長度53為6公厘,但不以此為限,介於大於3公厘與小於等於10公厘皆可,該電源端子50的厚度54為0.3公厘,且該電源端子50加壓後的寬度55小於該塑膠套30的寬度33。
以上所述即為本發明實施例各步驟流程的說明。因此,本發明所提供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主要係由一碳纖維絲單元20、一塑膠套30、及一電源端子50所組成,其中:該碳纖維絲單元20,具有一碳纖維結合端部21。
該塑膠套30,長度321短於該碳纖維絲單元21的長度211且包覆碳纖維絲單元20,並具有一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一部分的塑膠結合斷裂部32;以及該電源端子50,套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並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夾固的端子夾固段51、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52。
據此,由於本發明將該塑膠套30成形有一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一部分的塑膠結合斷裂部32,並讓一部分的該碳纖維結合端部21裸露於該塑膠套30,並使該電源端子50在進行封裝時,其端子夾固段51夾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而其端子導電段52是與裸露於該塑膠套20的碳纖維結合端部21導電接觸,因此,該電源端子50是夾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並與碳纖維結合端部21導電接觸。本發明藉由該電源端子50夾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的設計,得以防 止該電源端子50在封裝的過程中直接夾固於該碳纖維絲單元20而造成該碳纖維絲單元20的斷裂,以及避免該電源端子50相對於該塑膠套30而反覆彎折時,造成部分或全部的該碳纖維絲單元20被該電源端子50扯斷,據此,本發明確實得以達到提高製作的良率及增加彎折的使用壽命之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本發明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的長度321設定最長為3公厘,其主要是當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的長度321超過3公厘時,該電源端子50在進行焊接加工時,會造成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融化,而影響該電源端子50與該塑膠套30相互夾固的穩定性。
其次,本發明將該電源端子50的長度53設定大於3公厘且小於10公厘,其主要使該電源端子50在封裝時,得以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32相互夾固又可以與該碳纖維絲單元20導電接觸,使得該導熱條在具可發熱的基礎下,具有提高製作的良率及增加彎折的使用壽命的功效。
再者,本發明將該電源端子50的厚度54至少設定為0.3公厘,其主要避免該電源端子50在封裝後,該導熱條在使用時造成電阻過大、局部蓄熱過高的缺陷。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及圖式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習知]
10‧‧‧導熱條
11‧‧‧電源端子
12‧‧‧碳纖維絲
121‧‧‧結合段
13‧‧‧熱塑性塑膠套
[本發明]
20‧‧‧碳纖維絲單元
21‧‧‧碳纖維結合端部
211‧‧‧長度
212‧‧‧寬度
30‧‧‧塑膠套
31‧‧‧塑膠結合端部
311‧‧‧長度
32‧‧‧塑膠斷裂部
321‧‧‧長度
322‧‧‧寬度
33‧‧‧寬度
41‧‧‧定位模具
42‧‧‧拉斷模具
50‧‧‧電源端子
51‧‧‧端子夾固段
52‧‧‧端子導電段
53‧‧‧長度
54‧‧‧厚度
55‧‧‧寬度
圖1是習知導熱條的局部立體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的示意圖,顯示塑膠套一端被定位模具夾固、另一端被拉斷模具夾固的狀態。 圖4是圖3線段4-4的剖面圖。 圖5是本發明的示意圖,顯示塑膠套的塑膠結合端部被拉斷而形成一塑膠結合斷裂部的狀態。 圖6是本發明的示意圖,顯示電源端子套至前的狀態。 圖7是本發明的示意圖,顯示電源端子套至加壓後的狀態。 圖8是本發明的示意圖,顯示電源端子加壓後的剖面狀態。
20‧‧‧碳纖維絲單元
21‧‧‧碳纖維結合端部
30‧‧‧塑膠套
32‧‧‧塑膠斷裂部
50‧‧‧電源端子
53‧‧‧長度
54‧‧‧厚度
55‧‧‧寬度

Claims (9)

  1. 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取一包覆有碳纖維絲單元的塑膠套,且該塑膠套具有一塑膠結合端部及該碳纖維絲單元具有一被該塑膠結合端部包覆的碳纖維結合端部;(b)利用一定位模具夾固在該塑膠套上,使該塑膠套一端被固定;(c)利用一拉斷模具夾固在該塑膠結合端部,且該碳纖維結合端部未被該拉斷模具所夾固;(d)將該拉斷模具朝遠離該定位模具方向拉動,使該塑膠結合端部部分斷裂而形成一塑膠結合斷裂部,並使該碳纖維結合端部裸露於該塑膠套,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係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的一部分;以及(e)取一電源端子套至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加壓後使該電源端子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夾固的端子夾固段、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的長度最長為3公厘,該電源端子的長度介於大於3公厘與小於等於10公厘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其中該電源端子的厚度至少為0.3公厘。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其中步驟(d)中,該拉斷模具的拉力至少為3kg/cm2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其中步驟(e)中,該電源端子加壓後的寬度小於該塑膠套的寬度。
  6. 一種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包含:一碳纖維絲單元,具有一碳纖維結合端部;一塑膠套,長度短於該碳纖維絲單元的長度且包覆碳纖維絲單元,並具有一遮蔽住該碳纖維結合端部一部分的塑膠結合端部,且該塑膠結合端部31部分斷裂而形成一的塑膠結合斷裂部;以及一電源端子,套固在該塑膠結合斷裂部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並具有一與該塑膠結合斷裂部夾固的端子夾固段、及一與該碳纖維結合端部導電接觸的端子導電段。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其中該塑膠結合斷裂部的長度最長為3公厘,該電源端子的長度介於大於3公厘與小於等於10公厘之間。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其中該電源端子的厚度至少為0.3公厘。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結構,其中該電源端子的寬度小於該塑膠套的寬度。
TW105117898A 2016-06-07 2016-06-07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TWI583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898A TWI583240B (zh) 2016-06-07 2016-06-07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898A TWI583240B (zh) 2016-06-07 2016-06-07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3240B true TWI583240B (zh) 2017-05-11
TW201743657A TW201743657A (zh) 2017-12-16

Family

ID=5936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898A TWI583240B (zh) 2016-06-07 2016-06-07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32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621B (zh) * 2019-04-08 2020-07-11 台灣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以及結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6930A (ja) * 1994-09-26 1996-04-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面状発熱体のリード線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541029A (zh) * 2003-04-23 2004-10-27 星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石墨毯的碳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M375158U (en) * 2009-09-24 2010-03-01 Yi-Shou Tsai Functional flexible carbon heating tube
TW201134287A (en) * 2010-03-29 2011-10-01 Xin Zhuan Technolog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exible flat bar heater by using carbon fiber filament as heating hea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6930A (ja) * 1994-09-26 1996-04-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面状発熱体のリード線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541029A (zh) * 2003-04-23 2004-10-27 星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石墨毯的碳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M375158U (en) * 2009-09-24 2010-03-01 Yi-Shou Tsai Functional flexible carbon heating tube
TW201134287A (en) * 2010-03-29 2011-10-01 Xin Zhuan Technolog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exible flat bar heater by using carbon fiber filament as heating hea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621B (zh) * 2019-04-08 2020-07-11 台灣保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以及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3657A (zh) 2017-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42548A1 (en) Tape hea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696189B2 (ja) 電気毛布またはカーペット用の加熱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熱システム
TWI583240B (zh)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JP5353814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保護構造
KR101167484B1 (ko) 배관자재용 히팅보온 커버제작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작된 히팅보온커버
US20110233193A1 (en) Flexible, flat heating strip using carbon filaments as heating element
TW201938655A (zh) 各向異性導熱性樹脂部件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014356A1 (en) Method and package for packaging a thermal conductive strip with power supply terminals
KR102304836B1 (ko) 선상 카본 발열체를 이용한 발열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054438B2 (ja) コード状ヒータ
TWI698621B (zh) 具電源端子的導熱條之封裝方法以及結構
CN109041296A (zh) 碳纤维发热片、生产方法及加热理疗装置
US11357081B2 (en) Heat conductive strip having a power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the same
KR200427327Y1 (ko) 가요성을 갖는 전열매트
CN111800898A (zh) 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以及结构
CN102215610A (zh) 以碳纤维丝为发热源的可挠性扁平条状发热器的制造方法
KR20150040177A (ko) 전기 온열 패드 및 제작 방법
CN107484271B (zh) 具有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及其结构
KR20100025137A (ko) 탄소 섬유 열선을 이용한 가온 매트
CN220139746U (zh) 一种电取暖结构及其拥有电取暖结构的衣物
TWI308465B (zh)
US20240180469A1 (en) Textile electrode connections
US20040035842A1 (en) Electrically heating c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JP2012119187A (ja) 端子付電線及び圧着端子の取付方法
KR100962484B1 (ko) 탄소 섬유 열선 및 그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