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5143B - 柱構造及底構件 - Google Patents

柱構造及底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5143B
TWI575143B TW103109929A TW103109929A TWI575143B TW I575143 B TWI575143 B TW I575143B TW 103109929 A TW103109929 A TW 103109929A TW 103109929 A TW103109929 A TW 103109929A TW I575143 B TWI575143 B TW I5751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b
width direction
flange
colum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6996A (zh
Inventor
田中秀宣
高橋秀明
Original Assignee
森科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森科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森科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09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51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6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5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5143B/zh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Description

柱構造及底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柱構件在底構件的上側結合的柱構造以及柱構件在上側結合的底構件。
日本專利第4570139號公報揭示以下構造:錨定螺栓卡止於基礎混凝土,同時底板的插通孔固定於錨定螺栓,並在底板的上側固定有柱材。另外,柱材,係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的H型鋼。
在此,係在柱材的腹板寬度方向兩邊外側配置錨定螺栓以及插通孔。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考慮上述事實,本發明之目的在於獲得一種可使底構件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縮小的柱構造以及可使底本體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縮小的底構件。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柱構造包含:柱構件,其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底構件,其在上側與該柱構件結合;以及複數之錨定構件,其在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使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同時該底構件固定於上端側,且彼此的該腹板寬度方向距離在該柱構件的該腹板寬度方向尺寸以下。
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柱構造,如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柱構造,其中,該錨定構件配置在該柱構件的該凸緣寬度方向外側。
本發明之第3態樣的柱構造,如本發明之第1態樣或第2態樣的柱構造,其中,在該底構件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
本發明之第4態樣的柱構造,如本發明之第1態樣至第3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柱構造,其中,該底構件具有:底部,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連接部,其連接一對該底部;以及缺口部,其設置在一對該底部之間。
本發明之第5態樣的柱構造,如本發明之第1態樣至第3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柱構造,其中,該底構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且於其間設置間隙。
本發明之第6態樣的柱構造,如本發明之第5態樣的柱構造,其中更具備:突出部,其設置於該底構件,並在該腹板的下側向該凸緣的該腹板側突出。
本發明之第7態樣的底構件包含:底本體,其在上側與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的柱構件結合;以及複數之固定部,其設置於該底本體,並固定於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而使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的錨定構件的上端側,且彼此的該腹板寬度方向距離在該柱構件的該腹板寬度方向尺寸以下。
本發明之第8態樣的底構件,如本發明之第7態樣的底構件,其中,該固定部配置在該柱構件的該凸緣寬度方向外側。
本發明之第9態樣的底構件,如本發明之第7態樣或第8態樣的底構件,其中,在該底本體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
本發明之第10態樣的底構件,如本發明之第7態樣至第9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柱構造,其中,該底本體具有:底部,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連接部,其連接一對該底部;以及缺口部,其設置在一對該底部之間。
本發明之第11態樣的底構件,如本發明之第7態樣至第9態樣中任一態樣的柱構造,其中,該底本體設置在各該凸緣側,且於其間設置間隙。
本發明之第12態樣的底構件,如本發明之第11態樣的底構件,其中更具備:突出部,其設置於該底本體,並在該腹板的下側向該凸緣的該腹板側突出。 [發明的功效]
在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柱構造中,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的柱構件在底構件的上側結合。另外,錨定構件在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使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同時底構件固定在錨定構件的上端側。
在此,錨定構件之間的腹板寬度方向距離在柱構件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以下。因此,可使底構件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縮小。
在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柱構造中,錨定構件配置在柱構件的凸緣寬度方向外側。因此,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係從柱構件到混凝土的彎曲力矩的傳達部,包含底構件以及錨定構件在內)的強度(相對於該彎曲力矩的強度)。
本發明之第3態樣的柱構造,在底構件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因此,可防止底構件朝水平方向的偏移。
本發明之第4態樣的柱構造,在底構件中,於各凸緣側設置底部,同時連接部連接一對底部。
在此,在一對底部之間設置有缺口部。因此,可使底構件的重量減少。而且,由於在一對底部之間配置有腹板,故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在本發明之第5態樣的柱構造中,底構件設置在各凸緣側,同時在一對底構件之間設置間隙。因此,可使各底構件縮小,並使一對底構件的合計重量減少。而且,由於在一對底構件之間配置腹板,故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在本發明之第6態樣的柱構造中,設置於底構件的突出部在腹板的下側向凸緣的腹板側突出。因此,可使突出部與腹板結合,進而使柱構件與底構件強而穩固地結合。
在本發明之第7態樣的底構件中,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的柱構件在底本體的上側結合。另外,錨定構件在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使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同時底本體的固定部固定於錨定構件的上端側。
在此,固定部之間的腹板寬度方向距離在柱構件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以下。因此,可使底本體的腹板寬度方向尺寸縮小。
在本發明之第8態樣的底構件中,固定部配置在柱構件的凸緣寬度方向外側。因此,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係從柱構件到混凝土的彎曲力矩的傳達部,包含底本體以及錨定構件在內)的強度(相對於該彎曲力矩的強度)。
本發明之第9態樣的底構件,在底本體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因此,可防止底本體朝水平方向的偏移。
本發明之第10態樣的底構件,在底本體中,於各凸緣側設置底部,同時連接部連接一對底部。
在此,在一對底部之間設置有缺口部。因此,可使底本體的重量減少。而且,由於在一對底部之間配置有腹板,故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在本發明之第11態樣的底構件中,底本體設置在各凸緣側,同時在一對底本體之間設置有間隙。因此,可使各底本體縮小,並使一對底本體的合計重量減少。而且,由於在一對底本體之間配置有腹板,故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在本發明之第12態樣的底構件中,設置於底本體的突出部在腹板的下側向凸緣的腹板側突出。因此,可使突出部與腹板結合,進而使柱構件與底本體強而穩固地結合。
[第1實施態樣]
圖1係表示從前方觀察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柱構造10的剖面圖,圖2係表示柱構造10的俯視圖。另外,在圖式中,前方以箭號FR表示,右方以箭號RH表示,上方以箭號UP表示。
如圖1以及圖2所示的,本實施態樣之柱構造10,設置於作為混凝土的基礎混凝土12,基礎混凝土12的頂面,設為平面狀,同時配置成與上下方向垂直。
在基礎混凝土12的頂面上,固定有作為固定機構的膠泥14,膠泥14設置為俯視呈矩形形狀。
在膠泥14的頂面上,固定有作為底構件以及底本體的金屬製的底板16,膠泥14配置在底板16的整個下側。底板16,設為矩形平板狀,底板16,配置成長邊方向以及寬度方向分別與前後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平行,前後方向尺寸比左右方向尺寸更大。
底板16,在前後方向兩側且左右方向兩側的端部(角部),貫通形成有作為固定部的圓形固定孔18,固定孔18的軸方向與上下方向平行。左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的左右方向位置以及右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的左右方向位置分別一致,左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與右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相對於通過底板16的左右方向中央且垂直於左右方向的垂直面對稱配置。前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的前後方向位置以及後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的前後方向位置分別一致,前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與後側的一對固定孔18(中心軸線),相對於通過底板16的前後方向中央且垂直於前後方向的垂直面對稱配置。
在底板16的底面,於各固定孔18的周圍形成有凹部22,凹部22的頂面(底面)設為平面狀,並配置成與上下方向垂直。凹部22,在俯視下大略呈三角形狀,越向底板16外周側寬度尺寸越大,凹部22向底板16的外周外側開放。凹部22的周圍面,配置成與水平方向垂直,凹部22的底板16中央側端部的周圍面,與固定孔18的周圍面為同一面。凹部22的整體被膠泥14填充,底板16利用凹部22的周圍面在水平方向上卡止於膠泥14。
於基礎混凝土12固定有二對作為錨定構件的錨定螺栓24。錨定螺栓24,設置有圓柱狀的錨定本體28,錨定本體28,其軸方向配置成與上下方向平行,上端部以外的部分埋入基礎混凝土12,同時上端部貫通膠泥14。
在錨定本體28的下端部,構成錨定部且外型呈多角形筒狀的卡止螺帽30在同軸上螺合,同時錨定本體28的下端部,於卡止螺帽30的正上方,在同軸上貫通構成錨定部的圓環平板狀的固定板32,藉此,在錨定本體28的下端部外周圍安裝有卡止螺帽30以及固定板32。卡止螺帽30以及固定板32,向錨定本體28的半徑方向外側突出,同時埋入基礎混凝土12,錨定螺栓24,利用卡止螺帽30以及固定板32,在上下方向上卡止於基礎混凝土12。
錨定本體28的上端部,在同軸上貫通底板16的固定孔18。在錨定本體28的上端部,外型為多角形筒狀的固定螺帽34在同軸上螺合,同時錨定本體28的上端部,於固定螺帽34的正下方,在同軸上貫通圓環平板狀的墊圈36,藉此,在錨定本體28的上端部外周圍安裝有固定螺帽34以及墊圈36。在固定螺帽34與膠泥14之間,夾持有墊圈36以及底板16,底板16在固定孔18被固定於錨定螺栓24。
底板16的頂面,在中央側部位,與作為柱構件的鐵骨柱38的下端熔接(結合),鐵骨柱38的長邊方向配置成與上下方向平行。
於鐵骨柱38設置有長條矩形平板狀的腹板38A,腹板38A,在底板16的前後方向中央,將寬度方向配置成與左右方向平行,同時寬度方向中央與底板16的左右方向中央一致。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兩端,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長條矩形平板狀的凸緣38B,凸緣38B,在底板16的左側部以及右側部,將寬度方向配置成與前後方向平行。凸緣38B,在寬度方向中央,與腹板38A連接,凸緣38B相對於腹板38A向前方以及後方延伸。因此,鐵骨柱38從上下方向觀察的剖面呈H字型。另外,底板16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比鐵骨柱38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更大一些。
在底板16的左側部以及右側部,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配置在鐵骨柱38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外側,底板16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在鐵骨柱38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凸緣38B的寬度方向尺寸)以上(例如3倍)。再者,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配置在比鐵骨柱38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外側面(凸緣38B的與腹板38A相反的該側的面)更靠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包含與凸緣38B在凸緣38B寬度方向上互相對向的位置)之處,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腹板38A寬度方向距離(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腹板38A寬度方向最大距離),在鐵骨柱38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以下。
接著,説明本實施態樣的作用。
在以上之構造的柱構造10中,底板16的頂面與鐵骨柱38熔接,鐵骨柱38,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兩端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38B。另外,錨定螺栓24利用卡止螺帽30以及固定板32在上下方向上卡止於基礎混凝土12,同時底板16在固定孔18被固定於錨定螺栓24。
在此,錨定螺栓24(固定孔18)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腹板38A寬度方向距離在鐵骨柱38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以下。因此,可使底板16的相對於鐵骨柱38的向腹板38A寬度方向兩外側的突出量縮小,並使底板16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縮小。藉此,即使在柱構造10於建造物的外周圍附近以將腹板38A寬度方向一側朝向建造物的外周圍側的狀態進行設置,而無法使底板16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擴大等的情況下,也能夠設置柱構造10。
再者,錨定螺栓24(固定孔18)的中心軸線配置在鐵骨柱38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前後方向)外側,底板16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在鐵骨柱38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以上。因此,即使在發生地震等情況時,對鐵骨柱38作用了以下端為中心之向凸緣38B寬度方向(前後方向)的旋轉力矩,並對底板16作用了凸緣38B寬度方向的彎曲力矩,進而對底板16的凸緣38B寬度方向一側部分作用了向上側的應力(膠泥14以及基礎混凝土12所形成的壓縮力),同時對底板16的凸緣38B寬度方向另一側部分作用了向下側的應力(錨定螺栓24所形成的拉伸力),仍可使底板16的向上側的應力作用部分與向下側的應力作用部分的凸緣38B寬度方向距離擴大,並使對底板16所作用的向上側的應力與向下側的應力的中心之間的凸緣38B寬度方向距離擴大,藉此使對底板16所作用的向上側的應力以及向下側的應力縮小。而且,可使底板16的向上側的應力所作用的面積擴大,並使對底板16所作用的每單位面積的向上側的應力縮小。藉此,便可有效率地防止柱腳(係從鐵骨柱38到基礎混凝土12的彎曲力矩的傳達部,包含底板16、膠泥14以及錨定螺栓24在內)的強度(相對於該彎曲力矩的強度)的發揮性降低。
另外,底板16利用凹部22的周圍面在水平方向上卡止於膠泥14。因此,即使在發生地震等情況而對底板16作用了朝水平方向的負載時,也能夠防止底板16朝水平方向的偏移。藉此,便可使鐵骨柱38以及錨定螺栓24的剪力強度提高。
[第2實施態樣]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的柱構造40的俯視圖。
本實施態樣的柱構造40,具有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幾乎相同的構造,惟以下的點不同。
如圖3所示的,本實施態樣的柱構造40,在底板16的左側部以及右側部,設置有五角形平板狀的底部16A,同時在一對底部16A之間,設置有矩形平板狀的連接部16D,膠泥14配置在一對底部16A以及連接部16D的整個下側。連接部16D,其長邊方向配置成與左右方向平行,並連接一對底部16A,在一對底部16A之間,於連接部16D的寬度方向(前後方向)兩邊外側,形成有缺口部16E。一對底部16A、連接部16D以及一對缺口部16E,相對於通過底板16的左右方向中央並與左右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對稱配置,同時相對於通過底板16的前後方向中央並與前後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對稱配置。
底部16A的凸緣38B的腹板38A側,係俯視呈五角形狀的突出部16C,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俯視呈等腰三角形狀,同時底部16A的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除外的部分俯視呈矩形形狀。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越向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越小,缺口部16E,越向凸緣38B寬度方向外側,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越大。另外,底部16A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端(突出部16C的突出前端),配置在腹板38A的下側。
鐵骨柱38,在各凸緣38B的下側配置有底板16的底部16A,凸緣38B的下端與底部16A的頂面熔接,同時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側配置有底部16A的突出部16C,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端與突出部16C的頂面熔接。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下側,配置有底板16的連接部16D,腹板38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下端與連接部16D的頂面熔接。連接部16D的寬度方向中央的前後方向位置,與腹板38A的厚度方向中央的前後方向位置一致,例如,連接部16D的寬度方向尺寸,在腹板38A的厚度方向(前後方向)尺寸的3倍以上且5倍以下。
在此,本實施態樣亦可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同樣的作用以及效果。
再者,底板16,係在左側部以及右側部設置有底部16A,並在一對底部16A之間設置有缺口部16E。
因此,可使底板16的重量減少,並使底板16的材料的使用效率(效益)良好。
而且,柱腳的腹板38A下側部分的強度的降低,會被腹板38A抑制住。藉此,底板16的一對底部16A之間係對柱腳的強度所造成的影響較小的部分,即使在一對底部16A之間設置缺口部16E,依然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再者,底部16A的突出部16C在腹板38A的下側比凸緣38B更向腹板38A側突出,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端與突出部16C熔接。而且,連接部16D在腹板38A的下側將一對底部16A連接,腹板38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下端與連接部16D熔接。因此,可將鐵骨柱38強而穩固地熔接在底板16上。
另外,在底板16的左側部以及右側部(各底部16A),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俯視呈等腰三角形狀,藉此可使突出部16C縮小,並使缺口部16E擴大。因此,可使底板16的重量更進一步減少,並使底板16的材料的使用效率(效益)更加良好。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係將缺口部16E設置在凸緣38B的腹板38A側。然而,亦可將缺口部16E設置到凸緣38B的與腹板38A相反的該側。
[第3實施態樣]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態樣的柱構造50的俯視圖。
本實施態樣的柱構造50,具有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幾乎相同的構造,惟以下的點不同。
如圖4所示的,在本實施態樣的柱構造50中,膠泥14設置在左側與右側,一對膠泥14分別設置成俯視呈五角形狀。
底板16,在左側與右側分別設置成五角形平板狀,在一對底板16之間形成間隙16B,左側以及右側的膠泥14,分別配置在左側以及右側的底板16的整個下側。一對底板16以及間隙16B,相對於通過腹板38A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中央並與腹板38A寬度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對稱配置,同時相對於通過凸緣38B的寬度方向(前後方向)中央並與凸緣38B寬度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對稱配置。再者,一對底板16以及間隙16B的俯視下的形狀以及大小,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的底板16的俯視下的形狀以及大小相同,在左側以及右側的底板16,分別以同樣方式形成上述第1實施態樣的底板16的左側部以及右側部的一對固定孔18。
底板16的凸緣38B的腹板38A側,為俯視呈五角形狀的突出部16C,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俯視呈等腰三角形狀,同時底板16的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除外的部分俯視呈矩形形狀。突出部16C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越向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凸緣38B寬度方向尺寸越小,間隙16B,越向凸緣38B寬度方向外側,腹板38A寬度方向尺寸越大。另外,底板16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端(突出部16C的突出前端),配置在腹板38A的下側。
鐵骨柱38,在各凸緣38B的下側配置有底板16,凸緣38B的下端與底板16的頂面熔接,同時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側配置有底板16的突出部16C,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端與突出部16C的頂面熔接。在腹板38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下側,配置有一對底板16之間的間隙16B,腹板38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下端,並未與底板16熔接。
在此,本實施態樣亦可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同樣的作用以及效果。
再者,在各凸緣38B的下側設置有底板16,同時在一對底板16之間設置有間隙16B。
因此,可使各底板16的俯視下的大小縮小,使一對底板16的合計重量減少,並使一對底板16的材料的使用效率(效益)良好。
而且,在一對底板16之間配置有腹板38A,假設在鐵骨柱38的整個下側存在1片底板16,柱腳的腹板38A下側部分的強度的降低也會被腹板38A抑制住。因此,一對底板16之間係對柱腳的強度所造成的影響較小的部分,即使在一對底板16之間設置間隙16B,依然可有效率地發揮柱腳的強度。
再者,底板16的突出部16C在腹板38A的下側比凸緣38B更向腹板38A側突出,腹板38A的寬度方向端部的下端與突出部16C熔接。因此,可將鐵骨柱38強而穩固地熔接在底板16上。
另外,在左側以及右側的底板16,底板16的腹板38A寬度方向內側部分設為俯視呈等腰三角形狀,藉此使突出部16C縮小,並使間隙16B擴大。因此,可使各底板16的俯視下的大小更進一步縮小,使一對底板16的合計重量更進一步減少,並使一對底板16的材料的使用效率(效益)更加良好。
另外,本實施態樣,係將間隙16B設置在凸緣38B的腹板38A側。然而,亦可將間隙16B設置到凸緣38B的與腹板38A相反的該側。
另外,上述第1實施態樣至第3實施態樣,係將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配置在凸緣38B的寬度方向外側。然而,亦可將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的中心軸線配置在凸緣38B的寬度方向內側。
再者,上述第1實施態樣至第3實施態樣,係在底板16的右側部以及左側部或一對底板16分別設置一對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然而,亦可在底板16的右側部以及左側部的至少一方或一對底板16的至少一方將固定孔18以及錨定螺栓24分別設置1個或3個以上。
另外,上述第1實施態樣至第3實施態樣,係將全部的錨定螺栓24卡止於同一基礎混凝土12。然而,亦可將不同的錨定螺栓24卡止於各別的基礎混凝土12。
10‧‧‧柱構造
12‧‧‧基礎混凝土(混凝土)
14‧‧‧膠泥
16‧‧‧底板(底構件、底本體)
16A‧‧‧底部
16B ‧‧‧間隙
16C ‧‧‧突出部
16D‧‧‧連接部
16E ‧‧‧缺口部
18‧‧‧固定孔(固定部)
22‧‧‧凹部
24‧‧‧錨定螺栓(錨定構件)
28‧‧‧錨定本體
30‧‧‧卡止螺帽(錨定部)
32‧‧‧固定板(錨定部)
34‧‧‧固定螺帽
36‧‧‧墊圈
38‧‧‧鐵骨柱(柱構件)
38A‧‧‧腹板
38B‧‧‧凸緣
40‧‧‧柱構造
50‧‧‧柱構造
UP‧‧‧上方
RH‧‧‧右方
FR‧‧‧前方
[圖1] 係表示從前方觀察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柱構造的剖面圖。 [圖2]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態樣的柱構造的俯視圖。 [圖3]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態樣的柱構造的俯視圖。 [圖4]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態樣的柱構造的俯視圖。
10‧‧‧柱構造
12‧‧‧基礎混凝土(混凝土)
16‧‧‧底板(底構件、底本體)
18‧‧‧固定孔(固定部)
22‧‧‧凹部
24‧‧‧錨定螺栓(錨定構件)
28‧‧‧錨定本體
34‧‧‧固定螺帽
38‧‧‧鐵骨柱(柱構件)
38A‧‧‧腹板
38B‧‧‧凸緣
RH‧‧‧右方
FR‧‧‧前方

Claims (12)

  1. 一種柱構造,包含:柱構件,其在腹板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底構件,其在上側與該柱構件結合;以及複數之錨定構件,其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而其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同時該底構件固定於其上端側,且該複數之錨定構件全部均為將在該底構件上觀察的腹板寬度方向位置,配置於該凸緣所劃出的該柱構件之腹板寬度方向長度之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柱構造,其中,該錨定構件配置在該柱構件的該凸緣寬度方向外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柱構造,其中,在該底構件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柱構造,其中,該底構件包含:底部,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連接部,其連接一對該底部;以及缺口部,其設置在一對該底部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柱構造,其中,該底構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且於其間設置有間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柱構造,其中更包含:突出部,其設置於該底構件,並在該腹板的下側向該凸緣的該腹板側突出。
  7. 一種底構件,包含:底本體,其上側與在腹板之寬度方向兩側以形成一體的方式設置有凸緣之柱構件結合;以及複數之固定部,其設置於該底本體,並固定於下端側安裝有錨定部而使下端側卡止於混凝土的錨定構件之上端側,且該複數之固定部全部均為將在該底本體上觀察的腹板寬度方向位置,配置於該凸緣所劃出的該柱構件之腹板寬度方向長度之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底構件,其中,該固定部配置在該柱構件的該凸緣寬度方向外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底構件,其中,在該底本體的下側面設置有凹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底構件,其中,該底本體包含:底部,其設置在各該凸緣側;連接部,其連接一對該底部;以及缺口部,其設置在一對該底部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底構件,其中,該底本體設置在各該凸緣側,且於其間設置有間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底構件,其中更包含:突出部,其設置於該底本體,並在該腹板的下側向該凸緣的該腹板側突出。
TW103109929A 2014-03-17 2014-03-17 柱構造及底構件 TWI575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929A TWI57514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柱構造及底構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929A TWI57514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柱構造及底構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6996A TW201536996A (zh) 2015-10-01
TWI575143B true TWI575143B (zh) 2017-03-21

Family

ID=5485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929A TWI57514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柱構造及底構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514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1388B (en) * 2002-09-16 2003-07-11 Shang-Ling Jiang A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JP2005016212A (ja) * 2003-06-27 2005-01-20 Okabe Co Ltd 露出型鉄骨柱脚
CN1873112A (zh) * 2006-04-05 2006-12-06 赵正义 桅杆式机械设备新型基础
JP2012007381A (ja) * 2010-06-24 2012-01-12 Okabe Co Ltd 露出型柱脚部接合構造
CN203188470U (zh) * 2013-01-31 2013-09-11 湖北弘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柱柱脚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1388B (en) * 2002-09-16 2003-07-11 Shang-Ling Jiang A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JP2005016212A (ja) * 2003-06-27 2005-01-20 Okabe Co Ltd 露出型鉄骨柱脚
CN1873112A (zh) * 2006-04-05 2006-12-06 赵正义 桅杆式机械设备新型基础
JP2012007381A (ja) * 2010-06-24 2012-01-12 Okabe Co Ltd 露出型柱脚部接合構造
CN203188470U (zh) * 2013-01-31 2013-09-11 湖北弘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柱柱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6996A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9868B2 (en) Column structure and base member
US9255408B2 (en) Column structure and base member
JP5620165B2 (ja) 露出型柱脚部接合構造
JP2016065403A (ja) 鉄骨柱の柱脚構造及び鉄骨柱の立設方法
JP5358231B2 (ja) 仕口補強構造
TWI575143B (zh) 柱構造及底構件
JP201408469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建物
JP7116400B2 (ja) トラス梁
WO2015140894A1 (ja) 柱構造及びベース部材
JP2015045162A (ja) 防護柵
JP614762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との接合構造
JP2016089549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梁と鉄骨の柱又は鉄骨を備える柱との接合構造及び方法
TW201536995A (zh) 柱構造及底構件
TWI539061B (zh) 柱構造及底構件
JP2018091099A (ja) コンクリート橋脚用補強金具、コンクリート橋脚用補強器具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橋脚の補強工法
JP5358203B2 (ja) 建物ユニットの固定構造、及びユニット建物
JP6339150B2 (ja) 木製建築部材の補強方法
JP6033574B2 (ja) 圧縮ブレースによる耐震補強構造
KR101328685B1 (ko)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기둥과 무량판의 접합구조
JP6967859B2 (ja) 耐震補強構造
JP7511364B2 (ja) ガセットプレート支持構造
JP6570306B2 (ja) 建造物の補強構造
KR102692693B1 (ko) 철근콘크리트 기둥을 베이스에 체결하기 위한 기둥 슈
JP6713908B2 (ja) 耐震補強フレーム
JP202203070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の補強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