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706B - Dialysis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ialysis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706B
TWI574706B TW099118699A TW99118699A TWI574706B TW I574706 B TWI574706 B TW I574706B TW 099118699 A TW099118699 A TW 099118699A TW 99118699 A TW99118699 A TW 99118699A TW I574706 B TWI574706 B TW I5747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alyzer
dialysate
blood
dialysis
dialysis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8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3584A (en
Inventor
Michael Herrenbauer
Robert Pohlmeier
Original Assignee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103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3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7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21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 A61M1/1633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with more than one dialyser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24Substitution fluid path
    • A61M1/3437Substitution fluid path downstream of the filter, e.g. post-dilution with filtra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Description

透析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上位術語(Oberbegriff)的透析裝置,以及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上位術語的用於透析的裝置。
發明背景
本技藝已知有透析裝置並且在得到腎衰竭(Nierenversagen)時用於淨化血液。清除中等大小的分子(例如肌紅蛋白或介白素,亦被稱為中型分子)在急性腎衰竭的情況下尤為重要。此等中型分子具有例如1000至50000 Da(道耳頓)的分子量。相反地,在這個情況下,清除小分子(亦即,具有低於1000 Da的較小分子量的分子)的情況下達到有限的水準。在急性腎衰竭時有效清除中型分子也是很重要的。
就透析步驟而言,血液過濾(Hmofiltration)與血液透析(Hmodialyse)基本上是不同的。血液透析主要是經由透析進行物質交換並且藉此淨化血液,而血液過濾是透過對流物質運送(konvektiven Stofftransport)達到淨化。對流物質運送對於中型分子的廓清率(Clearance)已顯示要比擴散型物質運送還大,其中廓清率為每時間單位所清除出的對應物質體積。相對於血液透析,急性腎衰竭時通常偏好血液過濾法。但是血液過濾法與血液透析相較之下有一些嚴重的缺點。
在血液過濾時所濾出的血漿是以代用液(Substitutionslsung)予以置換,其中每小時要消耗約1-8公升代用液。但是這種溶液通常以4.5-5公升裝袋的形式從技術人員運送到治療處。袋裝也必須密封處理,因而產生相當高的作業支出以及高費用。
此外,就血液過濾來說,必須有夠高的血流。蒙受慢性腎衰竭所苦的患者通常可能設有所謂的動靜脈分流(arteriovensen Shunt)(亦即血流介於300-400 ml/min的人工通道)。帶有急性腎衰竭的患者很少設有這樣的通道,因此血流僅能達到100-200 ml/min。在治療時,有效率的血液過濾所必須的高血流在這些患者身上典型地會引起許多因為血管通道問題的憂慮。臨床工作人員必須消弭這些所引起之額外作業支出的擔憂。
血液過濾的又一個缺點在於對流運送,與血液透析時的擴散交換相較之下會更快造成透析過濾器堵塞,所謂的過濾器-阻塞(Filter-Clogging)。因而在長時間治療時必須較頻繁更換過濾器,又造成更多費用且對於治療來說意謂著更高的作業支出。
最後,血液過濾的又一個缺點在於,依據使用過的血液過濾器,患者在治療期間實質上遭受到要比血液透析更高的白蛋白-損失(Albumin-Verlust)。此外,血液過濾所需的代用液必須受到藥品法規約束,在實務上侷限了涉及個人化的多樣性。
整體顯示,在血液過濾時,技術人員的工作負荷以及治療費用非常高,以至於這些治療法在實際運作的情況下會有影響深遠的限制。
為了在使用較少的代用液並且因而較低的費用以及降低作業支出的情況下達到中等大小的分子的高廓清率,已有先前技藝提出裝置以及方法。例如從WO 2004/082733起已知有血液過濾法,該血液過濾法設置兩個級聯式過濾器。藉此在第一過濾器中所獲得的濾液(Filtrat)會在第二過濾器中被過濾再生。接著在第二過濾器中所得到的濾液作為代用液在預稀釋(Prdilution)時再次輸送到患者的血液。藉由第二過濾器攔阻中型分子返回第一過濾器中,具有低量的中型分子的代用液被輸送至血液中,因此,所需要的代用液數量降低且血液中之中等大小的分子的數量減少,但缺點是,經由在過濾前稀釋血液,對於中型分子的治療效率並非最好的。
發明概要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完成一種具有治療效率的透析裝置,該透析裝置是價位合理的並且是一種在血流較少的情況下以較低的作業支出有效率地清除中等大小的分子。
為了解決這個課題,一種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徵的透析裝置被提出。該透析裝置具有一透析液回路(Dialysatkreislauf),該透析液回路包括一個第一透析器以及一個第二透析器。該第一透析器經由一血管輸送(Blutzufhrung)以及一血管回送(Blutzurckfhrung)而與患者的血液循環結合。該第二透析器包括一帶有截斷值(Cut-Off-Wert)為至少500 Da的濾膜而該第一透析器包括一濾膜,該濾膜具有要比該第二透析器還高的截斷值。
滯留液(Retentat)是透析液(Dialysate)的部分,這個部分被導引至該第二透析器中但無法在那裡通過該膜,而是從透析液回路中被清除與消除。就濾膜而言,該膜被理解為任何適合的液體過濾器的膜,一部分的液流視粒子(或分子)大小而濾出。因為在該第二透析器處該過濾輸送的輸送量-如稍後詳細說明的-被分成雙流,該第二透析器也可以稱為透析過濾器。
截斷(Cut-Off)是濾膜的一種涉及孔徑(Porengrβe)之參數。質量比過濾器的對應截斷還大的分子無法通過該過濾器的膜或僅有微乎其微的比例能夠通過。就此而言,所謂500 Da的截斷被理解為0.001-0.005 μm的過濾器的最大孔徑。舉例來說,電解質(像是Ca-、Na-、磷-或者類似的離子)按照大小順序具有100 Da的質量。當該第二透析器的截斷明顯要比這些電解質尺寸還大時,這些電解質無法留存在第二透析器中而如稍後詳細說明般特別將中等大小的分子從血流中清除。另擇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選定之截斷值為500 Da的描述,本發明亦被這樣理解:在該第二透析器的通透液流中,涉及過濾運送的電解質濃度(其數量為運送至該第二透析器的數量)基本上維持不變。
如同稍後還會詳細說明的,由此從血流中清除1-50 kDa中等大小的分子並且更佳地5-25 kDa。
經由所提出的裝置也產生在預稀釋時透過將濾液從該第二透析器輸送至患者血液中而避免降低有關中型分子的治療效率的優點。更確切地說,經使用的透析液一部分一部分地再生並且作為透析液再利用,藉此可以省下新鮮的透析液,所以治療是費用合理的。另外,透過依據本發明的裝置產生下列優點:因為藥品法規不允許血液,而僅在透析液回路中流通,使用過的透析液必須對應於藥品法規的規定要求而具有與其相應的靈活度。因此,在兩種實施態樣中遵循藥品法而不需要加入代用液。基於透析液的不同認證方法,可以更快地適應醫學上的需求,例如外加磷或類似物。此外,代用液僅有袋裝的形式可供使用。目前取而代之的可以是使用透析液,其可在線上由濃縮物與水所產生,從中央供應所獲得或有如批次具有約30-100 1在治療處供使用。此外,該裝置亦適用於較少的血流,藉其較不會發生因為血管問題的憂慮。這也增進治療以及較低的工作費用。當只有發生較少的對流物質運送時(例如在必須的脫水範圍內),讓過濾器在這個裝置中典型地維持功能超過一段較長的時期。不論是材料消耗還是作業費用均可藉此而降低。以擴散為基礎的方法,其透過該裝置而實現者,降低患者的白蛋白損失。因而該方法明顯地達致改善患者以及合乎經濟的治療。
為了抵銷滯留液流量,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態樣中,將新鮮透析液(以後亦被稱為透析液代用品)輸送至經過濾而回收的透析液。透析液代用品的額外添加,以透析液的流向來看,不是在該第二透析器之前就是之後發生。特別有利地的是透析液代用品在體外透析液回路的第二透析器之前被額外加入,因為該第二透析器一方面作為再生器用於該第一透析器的透析液,而另一方面作為透析過濾器用以清除透析液代用品中的細菌以及內毒素。該第二透析器接而亦具有雙重功能並且額外地作為無菌過濾器用於新鮮透析液。藉此提高透析液的品質並且可省下額外的透析過濾器。
在該透析裝置的一個另擇實施態樣中,在該透析液回路中透析液代用品以流動方向而論設置在該第二透析器之後且在該第一透析器之前。因為透析液代用品直接地導引至該第一透析器中,其數量沒有因為在第二透析器中過濾而降低,因此能有效地利用透析液代用品。
因此特別有利的是這兩種實施態樣,不論部分再生透析液或新鮮透析液一起輸送至第一透析器的透析液室中供再利用。但是在此方面特別有利的是,在該第二透析器之前以透析液的流向輸送新鮮透析液,因為以這個方式可以省下用於淨化新鮮透析液的額外過濾器。該第二透析器額外納入了淨化功能。
在又一個另擇的實施態樣中提供代用液輸送至血液循環。此輸送同時有利地以所看到的流向發生在該第一透析器前。這意謂著,大量代用液輸送至血液並且被輸送至該透析液回路的第一透析器中,其十分對應於第二透析器中的滯留液排出(Retentatabfluss)。基於第一透析器中有較高的輸送量也改善了洗血。藉此,也可以調節所欲的血質(Blutzusammensetung),並且若必要的話,以額外的醫藥品劑量予以最佳化。
該第二透析器較佳地包含有濾膜,該濾膜具有範圍從1000-15000 Da的截斷值並且較佳地從5000-10000 Da。第二透析器也可以涉及具有截斷值從15000-20000 Da的中透量透析器。第一透析器也可以是指具有截斷值從20000-40000 Da的高透量透析器。具有截斷為40 kDa的透析器亦被稱為高截斷透析器。所謂的數值對於該第二透析器來說表示分子量的下限而該第一透析器的數值表示廓清率的上限。這樣界定的分子範圍會加強血流回收。當小分子(就是例如電解質)在透析時較少從血液被清除,且尺寸要比所謂中型分子還大的分子-例如白蛋白-不該被清除時,方框將介白素或細胞激素或其他者調成進一步要清除的分子大小。第二透析器的較大截斷值(5000 Da或15000)也確保其膜阻力必須不能這麼快地上升並且交換。
此外,該透析裝置也可以通透液量相對於過濾輸送的數量比例大於0.5並且較佳地共計0.8 +/- 0.1這樣來建置。這意謂著,滯留液流總計有第二透析器的50%以及較佳地僅20% +/- 10%。循環中大部分的透析液被留下,透析液代用品的數量以及費用被減低了。
如說明的,該透析裝置較佳地適於從第一透析器的血流中超比例多地(berproportional)清除中等質量的分子。這落在中型分子(1000-50000 Da,以及較佳地5000-25000)的範圍內。此時回收分子涉及回收質量較小的分子,特別是小於1000 Da者。
該第二透析器相對於第一透析器的截斷比例在1到5至1到40的範圍內。這個比例也可以在1到8至1到12的範圍內。兩個透析器的截斷值的關係是彼此相關的,因為在第一透析器的截斷較高的情況下,為了預先避免第二透析器堵塞,第二透析器較佳地被理解為也要是較高的。
質量為15000 Da的分子在第一透析器中從血流所排除的部分要比質量低於1000 Da的分子的對應部分高出至少20%。因為例如細胞激素具有分子量為14-17 kDa,透過這個關係被擠出而與小分子相比增加這些細胞激素從血流中排除。
在又一個有利的實施態樣中,該透析液回路具有一用於透析液的加熱器。一般在習知的透析法中所輸送的透析液(或透析液代用品)被加熱至大約血液溫度。通常使用碳酸氫鹽濃度為35 mmol/l的透析液代用品,要比存在於人體血液中的碳酸氫鹽濃度(25-30 mmol/l)略高。高碳酸氫鹽濃度是有害的,因為它可能與現有的離子(例如Mg++或Ca++)發生沉澱。較佳地,未經加熱的透析液代用品Qfeed輸送至該透析液回路中。因為在那裡碳酸氫鹽濃度較低(較佳地在30 mmol/l或略高),從回路的透析液以及輸送的Qfeed中建立碳酸氫鹽濃度的中值。當接而加熱該混合物時,那麼基於較低的濃度,沉澱傾向是較低的。依據第1圖,該加熱器(未示出)可以位在泵的範圍內。這樣Qfeed首先輸送到該透析液回路,經由某種導管段混合並且接著加熱至所需的血液溫度。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參照圖式而在下面進一步說明,其顯示:第1至3圖各自為該透析裝置的一實施態樣的一示意圖;以及第4圖是以聚葡萄糖為基礎的實例的一廓清率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態樣的透析裝置1。該透析裝置1具有一第一透析器3以及一第二透析器5。該第一透析器3具有一血液室7以及一透析液室9,其中這兩個室透過一個膜而彼此分開來。此處所提技藝的透析器是一般所熟知的。該等透析器具有一殼體,在該殼體中設有數個組合成中空纖維束的柱狀中空纖維膜(Hohlfasermembranen)。血液流過該中空纖維膜的內部,而透析液較佳地以血流的反向流動於該中空纖維膜與該過濾器殼體間的空間。所建構的透析器當然也可以設置成別樣。如前所述,血液室7被理解為是血液流入該透析器3內的範圍總和,而透析液室9是透析液流入的範圍總和。
該透析器3的膜壁被建構成半通透的,使得物質交換可以在血液與透析液之間發生。這在血液透析時透過擴散而發生,直到血液室7與透析液室9之間達到平衡。較大或較小的分子會依據膜的孔徑而通透至透析液室9中。
患者在該透析裝置1運作時連接至透析裝置1。經由血液輸送11,患者的血液流入第一透析器3的血液室7並且從那裡經由一回送13返回患者體內。
透析液較佳地以血流的反向流入該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室9,如同在第1圖中經由箭頭所指示的。上述血液與透析液之間的物質交換發生在透析時,其中透析液隨後經由導管15離開該透析器3。同時該透析液含有在透析時從血液回路QB所清除出來的物質。
如一開始時所說明的,從患者的血液回路中清除中等大小的分子(在後面亦被稱為中型分子)在急性腎衰竭時尤為重要。在第4圖的實際實施態樣中從血流中清除質量為1000至10000 Da的濃縮分子。在本發明的概念中,質量為1 kDa至50 kDa或至70 kDa的分子亦可被理解為是中等大小的分子。
此外,該透析器3被建構成從血液中清除濃縮的中型分子,這些分子也可以擴散到透析液中。就此方面,該透析器3被建構成其膜的孔徑適配所欲的道耳頓-截斷(Dalton-Cut-Off)。而道耳頓是一種度量單位並且對應於16601*10-27 kg。
第一透析器3的膜亦負責超過對應質量邊界值,但未到達透析液回路QD中的分子。如稍後仍會詳細說明的,該第二透析器5造成離開它作為透析液流QD被再次引入該透析液室9的通透液流Qout實際上不具有中等質量,就是說質量超過6000Da的分子。其具有特定濃度的小分子。當小分子(直至1000Da)的較小濃度梯度在該第一透析器3的兩個室中佔優勢時,這個重量範圍在膜中發生某種分子轉換(Molekülüertritt)。因為在透析液流QD中,中等大小的分子的濃度明顯要比血液中還小,中等質量的分子因而達到濃度平衡。在分子量較大的情況下,其質量高於第一透析器3的膜的截斷,相反地透過膜的通透性避免濃度平衡。那麼作用在於該透析裝置主要是回收中等質量的分子。
該透析器3也可以被建構成例如作為高透量透析器(High-Flux-Dialysator),就是所述的高透量過濾器。也可以調用前述的高截斷透析器,它也是本技藝中所熟知的並且要比高透量透析器具有更大的孔徑。高透量具有大約30kDa +/- 10kDa的截斷(亦:當可以定出標準大小時增強的-中型-分子-廓清率-過濾器)而高截斷過濾器具有40kDa或又更高的截斷。
“使用過的”透析液經由導管15依據第1圖從該第一透析器3中作為過濾輸送Qin到達第二透析器5的進入室17。通過膜的第二透析器5的通透液流QOut(就是部分的過濾輸入Qin)作為QD輸送至該第一透析器3中並且以此方式關閉透析液回路。不同於依據血液透析的原理以兩股較佳地相抗衡之體積流動(Volumenströmen)作用的第一透析器,該第二透析器5又被稱為過濾器,其將過濾輸送Qin的流動一分為二,就是分成通透液流(Permetatstrom)Qout以及留滯排出(Retentatabfluss)Qeffulent。例如,當使用具有截斷為1000Da的過濾器時,通透液流Qout基本上不具有大於1000 Da的分子,因為它們會滯留在過濾器中並且隨著留滯排出Qeffulent離開該第二透析器5而輸送至供應設備25並在那裡儲存或消除。
因為以這個方式在第二透析器5中將中型分子從透析液回路中回收,而小分子,以及那些在其截斷邊界以下者,留在透析液回路中,該第二透析器5部分地再生透析液。
所產生的濾液,或通透液流Qout因而具有降低數量的中型分子並且從該過濾室19經由一導管23抵達該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室9,在那裡該濾液再次用作為透析液(Dialysierflssigkeit)或作為透析液(Dialysat)。藉著在第二透析器5中減低中型分子的數量,在透析液或濾液回流至該第一透析器3之後,於血液室7的血液與透析液室9的部分再生透析液之間形成濃度梯度。透過該濃度梯度,在透析液與血液中的中型分子濃度之間不再平衡,藉此增加中型分子再次經由該膜擴散至透析液中。這些透析液再次於透析液回路中輸送至第二透析器5內並且最後再次部份使用作為透析液等等。第1圖清楚地表示,該透析液回路從該第一透析器3經由導管15延伸至該第二透析器5並且又經由該導管23回到該第一透析器3。
為了維持透析液回路內部的數量恆定,從透析液回路回收的滯留液排出Qeffluent的體積流動,必須以透析液代用品Qfeed的形式輸送,其中滯留液排出Qeffluent以及在第一透析器中降低之輸送量的總數必須盡可能地對應透析液代用品Qfeed。在患者血液的預期體積流失時,Qeffluent被調整成大於Qfeed。藉此差異符合預期的體積流失。
在該第二透析器5中,過濾比例Qout/Qin,就是說級聯出口(Qout,就是說再生的流動)相對於級聯入口(Qin,輸送至級聯過濾器的液體)的數量比例總計為約0.5至1,較佳地0.5-0.9。該第二透析器5的濾液Qout因而在該第一透析器3之前(參見第1圖)或之後(參見第2圖)經由該透析液代用品Qfeed被稀釋,藉此以百分比計的低分子於導入該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室9時降低。因此,經由輸送透析液代用品也形成濃度梯度,其有助於低分子物質從血液中擴散至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低分子物質的廓清率基本上也因此透過透析液代用品的數量而被決定。
典型的流動在此時是100-200 ml/min的血流QB、透析液代用品QFeed=10-100 ml/min(典型地40 ml/min)以及第一透析器中的透析液流=100-400 ml/min。尤佳地是過濾比值Qout/Qin=160/200=0.8。
在第1圖的實施態樣中,該供應設備25以所看到的透析液流動方向於透析回流的第二透析器5之前提供透析液代用品QFeed。在第二透析器5之前輸送新鮮溶液有個優點:該第二透析器5一方面作為用於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的再生器,而另一方面也作為用於清除可能存在於該透析液代用品QFeed中的細菌以及內毒素。該第二透析器5因而具有雙重功能並額外作為用於透析液代用品QFeed的無菌過濾器。通常還可省下設置過濾器來淨化新鮮的透析液,就是透析液代用品。
以例子說明工作方式:例如,從血液中清除發炎媒介物(其具有質量為14-17 kDa者,像是例如細胞激素)。透析液流QD具有明顯較低濃度的中型分子,就是在發炎媒介物的大小範圍內,讓這些在第一透析器3中濃縮的分子擴散到透析液中。當透析液導入該第二透析器5時,其處理較低的截斷(例如1 kDa),濃度呈明顯降低的發炎媒介物留在離開第二透析器的通透液流Qout。那麼就回路的意義來說,通透液流Qout可以再次作為用於第一透析器3的透析液。
白蛋白是一種應該也不會從血流QB中被清除出來的分子。因為白蛋白具有68 kDa的道耳頓重量,它在第一透析器處是以臨床上微量的數量被清除(當該第一透析器具有例如40 kDa的截斷)。
第2圖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態樣。為免重複,相同之處是以相同的標號顯示,因此在這方面依據第1圖的指元。
重新設置一供應設備25,該設備25設置有使用透析液代用品的透析液回路。不同於依據第1圖的實施態樣,在第2圖中該透析液代用品Qfeed在導管23中輸送,亦看到在該第二透析器5之後呈透析液的方向。輸送在這個實施態樣中是設置在該第二透析器5之後。藉此在經替代的透析液代用品方面達到最高效率,但是第二透析器5作為額外無菌過濾器的雙重功能消失了。
此外依據第3圖可以設置為,新鮮代用液較佳地在後稀釋時直接引導至患者血液中,代替輸送透析液代用品Qfeedpost至透析液回路中。這在第一透析器3之後以流動方向看到。這歸因於使用惟一不落入藥品法的溶液,因而就改變它的成分來說的彈性較低。透析液代用品可另擇地(未顯示)亦在預稀釋時作為新鮮的代用液於第一透析器3之前輸送至血液。
該裝置通常不僅具有全身性抗凝結作用還具有局部抗凝結作用。
整體顯示,透過前述發明個別實現了級聯透析裝置與級聯透析方法,在這個情況下(就是在相對血流較低的情況下)可以達到較高的中型分子廓清率。與其相較起來,在傳統方法的情況下於後稀釋時過濾比率通常受限於20-30%,當在透析器中濃縮血液成分可能會引起凝結或其他的血液損傷。此外,在經由稀釋效用使用漸增劑量的傳統方法下,設若有預稀釋,所用溶液的功效降低。
實驗更進一步顯示,相較於使用相同溶液輸入的血液過濾,使用級聯分析可以達到明顯改善清除中型分子。
第4圖顯示以聚葡萄糖為基礎的透析裝置的作用方式。於使用聚葡萄糖的情況下,同時在廣泛的分子大小範圍中的廓清率是清楚的。這些測量系列使用200 ml/min的血流QB且入流將新鮮透析液(依據第1圖在該第二透析器5之前)調整為35 ml/min。透析液流QD改變且總計為100 ml/min、200 ml/min或400 ml/min。第二透析器5的截斷值對應於1 kDa而該第二透析器3的截斷值總計為20 kDa。在2至10 kDa的範圍內,廓清率,就是說從血液中所清除的分子流就所示的中等大小範圍來說明顯地提高。
測量值與使用AV600S的血液過濾相較之下,依據第4圖血液過濾就所指明的中等範圍內並未具有升高的廓清率數值。這些實施例顯示級聯透析器的原理作用方式。
不同實施態樣的元件編號可自由地彼此組合。
1...透析裝置
3...第一透析器
5...第二透析器
7...血液室
9...透析液室
11...血管輸送
13...回送
15...導管
17...進入室
19...過濾室
21...泵
23...導管
26...供應設備
QB...血流
QD...透析液流
Qfeed...透析液代用品
Qeffluent...滯留液排出
Qout...通透液流
Qin...過濾輸送
第1至3圖各自為該透析裝置的一實施態樣的一示意圖;以及
第4圖是以聚葡萄糖為基礎的實例的一廓清率圖。
1...透析裝置
3...第一透析器
5...第二透析器
7...血液室
9...透析液室
11...血管輸送
13...回送
15...導管
17...進入室
19...過濾室
21...泵
23...導管
25...供應設備
QB...血流
QD...透析液流
Qfeed...透析液代用品
Qeffluent...滯留液排出
Qout...通透液流
Qin...過濾輸送

Claims (12)

  1. 一種具有一透析液回路的透析裝置,其包含有一第一透析器,該第一透析器具有與一血液室分開之一透析液室,並在該透析液迴路中經由該透析液室與一第二透析器連接,該第一透析器可經由一透析迴路而與一患者的血液循環連通,該透析迴路包含至該血液室之一血管輸送以及來自該血液室之一回送,其中該第二透析器將一滯留液流(Qeffluent)與一通透液流(Qout)分開並引導該通透液流(Qout)至該第一透析器之該透析液室,該第二透析器包含有一帶有截斷值為至少500Da的濾膜,且該第一透析器包含有一將該透析液室與該血液室分開且帶有要比該第二透析器之濾膜還高的截斷值的濾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係被設置成,於該透析液回路中以流動方向而論,供給透析液代用品(Qfeed)是設置在該第一透析器之後以及在該第二透析器之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係被設置成,於該透析液回路中以流動方向而論,供給透析液代用品(Qfeed)是設置在該第二透析器之後以及在該第一透析器之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係被設置成,將透析液代用品供給至血液循環(QB)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中該第二透析器 包含有一濾膜,該濾膜具有一範圍從1000-15000Da的截斷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中該第二透析器是一具有15000-20000Da之膜截斷值的中透量透析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中該第一透析器是一具有20000-50000Da之截斷值的高透量透析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係被設置成,於該透析液迴路提供一過濾輸送(Qin),其中該通透液流(Qout)相對於該過濾輸送(Qin)的比例係大於0.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中該第二透析器相對於該第一透析器的截斷比例在1:1.5至1:40的範圍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透析裝置,其中該第二透析器相對於該第一透析器的截斷比例在1:2至1:10的範圍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中,就質量為15000Da的分子來說,在第一透析器中的廓清率要比質量低於1000Da的分子的廓清率高出至少2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透析裝置,其進一步具有用於引入一透析液代用品至該透析液迴路的元件,其中該透析液回路進一步包含一用於透析液代用品的加熱器。
TW099118699A 2009-06-10 2010-06-09 Dialysis device TWI574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26901A DE102009026901A1 (de) 2009-06-10 2009-06-10 Dialyse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3584A TW201103584A (en) 2011-02-01
TWI574706B true TWI574706B (zh) 2017-03-21

Family

ID=4273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8699A TWI574706B (zh) 2009-06-10 2010-06-09 Dialysis device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9345825B2 (zh)
EP (1) EP2440265B1 (zh)
JP (1) JP5671528B2 (zh)
CN (1) CN102458501A (zh)
AR (1) AR077046A1 (zh)
AU (1) AU2010257486B2 (zh)
CA (1) CA2759744C (zh)
DE (1) DE102009026901A1 (zh)
EA (1) EA018353B1 (zh)
MX (1) MX338295B (zh)
TW (1) TWI574706B (zh)
WO (1) WO2010142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6869A1 (de) 2011-04-13 2012-10-1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einer Flüssigkeit zu einer Filtereinheit einer medizinischen Behandlungsvorrichtung
DE102011016870B4 (de) 2011-04-13 2013-06-20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einer Flüssigkeit zu einer Filtereinheit einer medizinischen Behandlungs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Messen des Drucks in dem Flüssikgeitssystem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JPWO2013175896A1 (ja) * 2012-05-25 2016-01-12 ニプロ株式会社 透析ユニット
WO2019071056A1 (en) * 2017-10-05 2019-04-11 Minnetronix, Inc. SYSTEMS, CATHETER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ALO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P3856278B1 (en) * 2018-09-29 2024-02-2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Dialysis device for use with interface media, dialysis systems, use of dialysis devic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ialysis system, method for filling and/or priming di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air from dialysis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1997B1 (en) * 1999-04-23 2003-05-1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xtracorporeal fluid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40182787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Hospal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Management S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with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solu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9873A (en) * 1968-04-19 1974-03-26 Hydronautics Artificial kidney
US3619423A (en) 1970-04-20 1971-11-09 Us Health Education & Welfare Cascade di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3799973A (en) 1972-01-24 1974-03-26 L Smith 1-(phenoxy)-3-alkylamino-2-propanols and the salts thereof
DE4224963A1 (de) 1991-01-30 1994-02-03 Schurek Hans Joachim Prof Dr M Hämodialyse
DE19523505A1 (de) * 1994-07-13 1996-01-18 Fresenius Ag Hämo(dia)filtrationsvorrichtung mit Filtratflußsteuerung
DE19540079C2 (de) * 1995-10-27 2000-06-21 Joachim Boehler Dialysegerät
JPH1071201A (ja) 1996-01-19 1998-03-17 Terumo Corp 血液浄化排液再生装置、血液浄化液回路および血液浄化装置
US6406631B1 (en) * 1999-07-30 2002-06-18 Nephros, Inc. Two stage diafil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R2852515B1 (fr) * 2003-03-17 2005-11-18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sang avec extraction selective de solutes
US7374677B2 (en) * 2004-08-20 2008-05-20 Kkj, Inc. Two stage hemofiltration that generates replacement fluid
CA2577567C (en) 2004-08-20 2010-01-26 Kkj, Inc. Two stage hemofiltration that generates replacement fluid
SE532147C2 (sv) * 2005-02-16 2009-11-03 Triomed Ab Bärbart dialyssystem
WO2008075951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Device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 substances from blo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1997B1 (en) * 1999-04-23 2003-05-1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xtracorporeal fluid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40182787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Hospal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Management S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with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solu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257486A1 (en) 2012-02-02
US9345825B2 (en) 2016-05-24
JP2012529321A (ja) 2012-11-22
EA201190298A1 (ru) 2012-04-30
WO2010142717A1 (de) 2010-12-16
DE102009026901A1 (de) 2010-12-16
EP2440265A1 (de) 2012-04-18
EA018353B1 (ru) 2013-07-30
CA2759744A1 (en) 2010-12-16
CN102458501A (zh) 2012-05-16
CA2759744C (en) 2013-08-13
AR077046A1 (es) 2011-07-27
JP5671528B2 (ja) 2015-02-18
AU2010257486B2 (en) 2013-09-19
US20120097587A1 (en) 2012-04-26
EP2440265B1 (de) 2014-12-17
MX338295B (es) 2016-04-08
MX2011012927A (es) 2012-01-30
TW201103584A (en) 201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32351T3 (es) Aparato de hemodiafiltración/hemofiltración de varias etapas
JP4584959B2 (ja) 2ステージ型透析濾過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34771B2 (ja) 効率的な血液透析濾過法
JP4571621B2 (ja) 溶質の選択的抽出による血液の体外処理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EA029566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модиафильтрации
JP4436569B2 (ja) 浸透圧差による透過型濾過システム
JP2010507464A (ja) 液体節約型カスケード血液濾過法
TWI574706B (zh) Dialysis device
CN108697987B (zh) 用于过滤流体的系统和方法
US111796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tration and/or dilution of fluids
JP2003052815A (ja) 二重濾過による持続的血液浄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