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079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079B
TWI569079B TW103133162A TW103133162A TWI569079B TW I569079 B TWI569079 B TW I569079B TW 103133162 A TW103133162 A TW 103133162A TW 103133162 A TW103133162 A TW 103133162A TW I569079 B TWI569079 B TW I5690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wire
display device
area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3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5030A (zh
Inventor
陳宏昆
張鴻光
周協利
高毓謙
宋立偉
朱瑞清
黃惠敏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4/644,4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659973B2/en
Priority to US14/656,461 priority patent/US9507222B2/en
Priority to US14/656,363 priority patent/US9513514B2/en
Priority to US14/656,414 priority patent/US9632375B2/en
Priority to US14/656,387 priority patent/US975014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3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5030A/zh
Priority to US15/270,438 priority patent/US10324345B2/en
Priority to US15/297,651 priority patent/US969014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079B/zh
Priority to US15/490,026 priority patent/US10128275B2/en
Priority to US16/401,413 priority patent/US10642118B2/en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顯示裝置,且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具有走線區的顯示裝置。
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顯示裝置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中,例如其已廣泛應用於電視、筆記本、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等現代化資訊設備,且此顯示裝置不斷朝方向發展。
在不增加顯示裝置尺寸的前提下提昇解析度,為現今顯示裝置產業一直在追求的目標。顯示裝置一般包括一顯示區和一週邊區,顯示區為主要顯示影像的部份,週邊區則具有驅動單元及走線區。走線區設有複數條導線,用以連接顯示區內部線路與週邊區之驅動單元。然而,為了提昇顯示裝置的解析度,勢必會增加用以連接顯示區內部線路與驅動單元之導線數量,導致走線區所需佔據面積擴大。如此一來,則必需增加週邊區的面積,因此使得顯示裝置所能達到的最大顯示面積受限。
因此,提昇顯示裝置週邊區的電路集積度,以改善上述缺點,是目前顯示裝置製程技術上亟需研究之重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一驅動單元;以及,複數個訊號線組連接該顯示區及該驅動單元,該些訊號線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電性絕緣,且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至少部份重疊。
根據本其他發明實施例,本發明所述之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一驅動單元;一走線區,該走線區位於該顯示區與該驅動單元之間,該走線區包括一第一線路區、一第二線路區及一第三線路區,其中該第一線路區鄰近該顯示區,該第三線路區鄰近該驅動單元,該第二線路區位於該第一線路區與第三線路區之間;以及,複數個訊號線組連接該顯示區及該驅動單元,該些訊號線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且在該第二線路區的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至少部份重疊。
為讓本發明之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顯示裝置
102‧‧‧基板
104‧‧‧顯示區
106‧‧‧驅動單元
108‧‧‧走線區
108a‧‧‧第一線路區
108b‧‧‧第二線路區
108c‧‧‧第三線路區
110‧‧‧訊號線組
112‧‧‧第一導線
114‧‧‧第二導線
116‧‧‧第一導電圈
118‧‧‧第二導電圈
120‧‧‧框膠
122‧‧‧外圍邊界
124‧‧‧預定切割道
202‧‧‧第一導電區塊
204‧‧‧第二導電區塊
205‧‧‧第一貫孔
206‧‧‧介電層
207‧‧‧第二貫孔
208‧‧‧保護層
209‧‧‧第三貫孔
210‧‧‧導電層
210‧‧‧第四貫孔
212‧‧‧平坦層
213‧‧‧第五貫孔
A-A’‧‧‧切線
B-B’‧‧‧切線
C-C’‧‧‧切線
Da‧‧‧距離
Dc‧‧‧距離
D1‧‧‧距離
D2‧‧‧距離
D3‧‧‧距離
D4‧‧‧距離
D5‧‧‧距離
D6‧‧‧距離
L1‧‧‧第一導電區塊之長度
L2‧‧‧第二導電區塊之長度
W1‧‧‧第一導線之線寬
W2‧‧‧第二導線之線寬
W3‧‧‧第一導線及第二導線重疊的寬度
X‧‧‧第一軸
Y‧‧‧第二軸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上視圖。
第2A圖係顯示第1圖所述之顯示裝置沿切線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2B及2C圖係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沿切線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上視圖。
第4A圖係顯示第3圖所述之顯示裝置沿切線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4B及4C圖係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其沿切線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的上視圖。
第6圖係顯示第5圖所述之顯示裝置沿切線C-C’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7及8圖係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母板的上視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作詳細說明。應了解的是,以下之敘述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以實施本發明之不同樣態。以下所述特定的元件及排列方式僅為簡單描述本發明。當然,這些僅用以舉例而非本發明之限定。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發明,不代表所討論之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具有任何關連性。再者,當述及一第一材料層位於一第二材料層上或之上時,包括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直接接觸之情形。或者,亦可能間隔有一或更多其它材料層之情形,在此情形中,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之間可能不直接接觸。
必需了解的是,為特別描述或圖示之元件可以此技術人士所熟知之各種形式存在。此外,當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 時,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層或基板之間夾設其它層。
且在圖式中,實施例之形狀或是厚度可擴大,並以簡化或是方便標示。再者,圖式中各元件之部分將以分別描述說明之,值得注意的是,圖中未繪示或描述之元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的形式,此外,特定之實施例僅為揭示本發明使用之特定方式,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再者,說明書與請求項中所使用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之用詞,以修飾請求項之元件,其本身並不意含及代表該請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數,也不代表某一請求元件與另一請求元件的順序、或是製造方法上的順序,該些序數的使用僅用來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請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請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區分。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提高走線區內導線的集積度,以降低走線區於顯示裝置中所佔據的面積,因此可在不增加顯示裝置尺寸的前提下,提昇顯示裝置的解析度。
此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本發明所述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一導電圈位於顯示區外側,其由複數之導電區塊構成,可避免在顯示裝置製作過程中,靜電累積而使顯示裝置受損。
再者,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本發明所述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二導電圈位於顯示區外側,其中一框膠設置於該第二導電圈上且位於顯示裝置之外圍邊界內,可確保第二導電圈之抗靜電放電能力。
首先,請參照第1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 示裝置100之上視圖。該顯示裝置100包含一顯示區104及一驅動單元106配置於一基板102之上。該顯示裝置100可為液晶顯示器(例如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或是有機電激發光裝置(例如為主動式全彩有機電激發光裝置)。該顯示區104具有複數個畫素(未繪示),而該驅動單元106係藉由複數個訊號線組(signal line pairs)110連接至該顯示區104,提供訊號至顯示區110的複數個畫素以產生影像。其中,該顯示區104及該驅動單元106之間係以一走線區108(fanout area)相隔,而該複數個訊號線組110係配置於該走線區108(fanout area)內。其中,每一訊號線組110包含一第一導線112與一第二導線114,且該第一導線112與該第二導線114係彼此電性絕緣,並用於傳遞不同之訊號。舉例來說,位於該顯示區104內之每一畫素可由多個次畫素(例如:紅色次畫素、藍色次畫素、及綠色次畫素;或是紅色次畫素、藍色次畫素、綠色次畫素、及白色次畫素)所構成,而該複數個訊號線組110之第一導線112與第二導線114則係用於傳遞由驅動單元106所產生的訊號至不同的次畫素中。此外,在該走線區108內,每一訊號線組110的該第一導線112與該第二導線114至少部份重疊。
仍請參照第1圖,該走線區108(fanout area)可進一步被定義為由一第一線路區108a、一第二線路區108b、及一第三線路區108c所構成,其中該第一線路區108a與該顯示區104相鄰、該第三線路區108c與該驅動單元106相鄰、以及該第二線路區108b位於該第一線路區108a與第三線路區108c之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該第一線路區108a內任兩相鄰之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係以一距離(即兩者間最 短的水平距離)Da相隔,而該第三線路區108c內任兩相鄰之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係以一距離(即兩者間最短的水平距離)Dc相隔。其中,該距離Da可介於約3μm至40μm之間、該距離Dc可介於約3μm至18μm之間、且該距離Da大於該距離Dc。
請參照第2A圖,係顯示第1圖所述之顯示裝置沿切線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由第2A圖可得知,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該些訊號線組110至少其中之一之該第一導線112可與該第二導線114重疊,以降低該第一導線112與該第二導線114投影於一水平面上之面積,增加走線區108的集積度。
仍請參照第2A圖,該第一導線112可配置於該基板102之上。一介電層116配置於該基板102之上,並覆蓋該第一導線112。該第二導線114配置於該介電層116之上,且該訊號線組110之該第一導線112係與該第二導線114重疊。一保護層(passivation layer)118配置於該介電層116之上,並覆蓋該第二導線114。其中,該基板102可為石英、玻璃、矽、金屬、塑膠、或陶瓷材料;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之材質可為單層或多層的金屬導電材料(例如: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或其合金)、金屬化合物導電材料(例如:包含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鎂(Mg)、或上述組合之化合物)、或其組合,且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之材質可為相同或不同;該介電層116之材質可為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或上述材質之組合;以及,該保護層118之材質可為有機之絕緣材料(光感性樹脂)或無機之絕 緣材料(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或上述材質之組合),可用來隔絕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與空氣或水氣的接觸。此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具有傾斜的側壁,請參照第2A圖,其中該側壁與一水平面的夾角係介於約15度至90度之間,且該第一導線其側壁的傾斜幅度及該第二導線其側壁的傾斜幅度係相同或不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可介於約2μm至10μm之間、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可介於約2μm至10μm之間、且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與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可為相同(如第2A圖所示)或是不同(如第2B圖所示)。換言之,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與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的比值可介於1至5之間。舉例來說,請參照第2B圖,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可大於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此外,請參照第2A至2B圖,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可完全重疊(即該第一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與該第二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完全重疊)。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任兩相鄰的該第一導線112相隔一距離(即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兩相鄰第一導線間最短的水平距離)D1,且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任兩相鄰的該第二導線114相隔一距離(即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兩相鄰第二導線間最短的水平距離)D2,其中該距離D1可介於約2μm至30μm之間,而該距離D2可介於約2μm至30μm之間。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與該距離D1的總和(W1+D1)係等於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與距離D2的總和(W2+D2)。此外,該距離D1與該 距離D1及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的總和(W1+D1)之比值(D1/(W1+D1))可介於0.1至0.66之間。當該比值(D1/(W1+D1)大於或等於0.1時,有利於後續形成於該第二線路區108b之上的一框膠(未繪示)於一固合製程(由基板102施一能量)中完全固合;而當該比值(D1/(W1+D1)小於或等於0.66時,有利於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導線集積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重疊部份的寬度W3(該第一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與該第二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的最小重疊寬度)與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的比值可介於0.3至1之間。換言之,在該第二線路區108b內,訊號線組110之該第一導線112與該第二導線114可部份重疊(即該第一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與該第二導線112對於水平面之投影僅部份重疊),如第2C圖所示,此時該第一導線112之線寬W1、該第二導線114之線寬W2、及該第一導線112及該第二導線114重疊部份的寬度W3符合以下公式:(W1+W2-W3)/W1≧1
請參照第3圖,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100之上視圖。該顯示裝置100,除了包含該顯示區104、該驅動單元106、及該走線區108外,可更包含一第一導電圈(conductive loop)116,配置於基板102上且位於該顯示區104外側。如第3圖所示,該第一導電圈116可配置於該基板102上,並環繞該顯示區104,並與該驅動單元106連接。該驅動單元106可提供一電壓至該第一導電圈116,以使該第一導電圈116具有一參考電位。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一導電圈116於該走線區108會與該些訊號線組110 重疊,重疊部分可以由該第一導電圈116或該些訊號線組110以其他導電層轉層來避免短路,在此不多加詳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至少部份該第一導電圈116係由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202及複數個第二導電區塊204所構成,且該些第一導電區塊202與該些第二導電區塊204係電性連接,請參照第4A圖,係顯示第3圖所述之顯示裝置100之沿第一導電圈116切線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由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202及複數個第二導電區塊204所構成的該第一導電圈116,係配置於該顯示區104與一第一軸X垂直的兩側(即與一第二軸Y平行的兩側),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由於平行第一軸X的兩側配置多條資料線(未繪示),若將該第一導電圈116由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202及複數個第二導電區塊204構成較為不易,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4A圖可得知,該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202可配置於該基板102上。一介電層206可配置於該基板102上,並覆蓋該些第一導電區塊202。該些第二導電區塊204可配置於該介電層206上。一保護層(passivation layer)208可配置於該介電層206上,並覆蓋該些第二導電區塊204。此外,複數之第一貫孔205貫穿該介電層206及該保護層208,露出該第一導電區塊202。複數之第二貫孔207貫穿該保護層208,露出該第二導電區塊204。一導電層210,配置於該保護層208之上,並填入該第一貫孔205及該第二貫孔207,以使該些數之第一導電區塊202及該些之第二導電區塊204藉由該導電層210達成電性連結。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該第一導電區塊202及第二導電 區塊204之材質可為單層或多層的金屬導電材料(例如: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或其合金)、金屬化合物導電材料(例如:包含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鎂(Mg)、或上述組合之化合物)、或其組合,且該第一導電區塊202及第二導電區塊204之材質可為相同或不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該第一導電區塊202與該第一導線112可在相同製程步驟中以相同材料形成;及/或,該第二導電區塊204與該第二導線114可在相同製程步驟中以相同材料形成。該介電層206之材質可為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或上述材質之組合,且該介電層206與該介電層116可在相同製程步驟中以相同材料形成。該保護層208之材質可為有機之絕緣材料(光感性樹脂)或無機之絕緣材料(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或上述材質之組合),且該保護層208與該保護層118可在相同製程步驟中以相同材料形成。此外,該導電層210可為一單層或多層之透明導電層,其材質可例如為氧化銦錫(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鋯(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鋁鋯(AZO、aluminum zinc oxide)、氧化鋯(ZnO、zinc oxide)、二氧化錫(SnO2)、三氧化二銦(In2O3)、或上述之組合。
仍請參照第4A圖,為避免在顯示裝置製作過程中,由於靜電累積而使顯示裝置100受損,該第一導電區塊202之長度L1可介於約10μm至10000μm之間,以及該第二導電區塊204之長度L2可介於約10μm至10000μm之間。此外,任兩相鄰第一導電區塊202係以一距離D3彼此分隔、任兩相鄰第二導電區塊204係以一 距離D4彼此分隔、且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202及第二導電區塊204係以一距離D5相隔。其中,該距離D3係介於16μm至100μm之間、該距離D4係介於16μm至100μm之間、以及該距離D5係介於3μm至40μm之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202可直接藉由該第二導電區塊204達成電性連接。請參照第4B圖,該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202配置於該基板102上。該介電層206配置於該基板102上,並覆蓋該些第一導電區塊202。複數之第三貫孔209貫穿該介電層206,露出該第一導電區塊202。該些第二導電區塊204配置於該介電層206上,並填入該第三貫孔209中,以使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202及第二導電區塊204係部份重疊,因此不需額外形成該導電層210。
根據本發明其他實施例,請參照第4C圖,一平坦層212可進一步形成於該保護層208之上。複數之第四貫孔211貫穿該介電層206、該保護層208、及該平坦層212,露出該第一導電區塊202。複數之第五貫孔213貫穿該保護層208及該平坦層212,露出該第二導電區塊204。該導電層210形成於該平坦層212之上,並填入該第四貫孔211及該第五貫孔213,以使該些第一導電區塊202及該些第二導電區塊204藉由該導電層210達成電性連結。其中,該平坦層212係為一具有絕緣性質的膜層,可例如為介電材料、或光感性樹脂。
請參照第5圖,係為本發明其他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100之上視圖。該顯示裝置100,除了包含該顯示區104、該驅動單元106、該走線區108、及該第一導電圈116外,更包含一第二導 電圈(conductive loop)118,配置於基板102上且位於該顯示區104及該第一導電圈116外側。如第5圖所示,該第一導電圈116可配置於該基板102上,環繞該顯示區104,並與該驅動單元106連接。該第二導電圈118可作為一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防護單元,使靜電突波無法直接損害位於顯示區104內的畫素。此外,一框膠120配置於該基板102之上,並覆蓋部份該第二導電圈118。其中,該框膠120投影至該基板102之區域係定義為封裝區(未繪示),而在該封裝區內的第二導電圈118係被該框膠120所覆蓋。
該第二導電圈118之材質可為單層或多層的金屬導電材料(例如: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或其合金)、金屬化合物導電材料(例如:包含鋁(Al)、銅(Cu)、鉬(Mo)、鈦(Ti)、鉑(Pt)、銥(Ir)、鎳(Ni)、鉻(Cr)、銀(Ag)、金(Au)、鎢(W)、鎂(Mg)、或上述組合之化合物)、或其組合。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形成該第一導電區塊202及第二導電區塊204時,可同時形成該第二導電圈118。此外,該框膠可為一樹脂。
仍請參照第5圖,該顯示裝置100具有一外圍邊界122。在該封裝區中,該框膠120與該外圍邊界122之間沒有距離(距離係為0)。請參照第6圖,係顯示第5圖所述之顯示裝置100沿切線C-C’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由第6圖可知,該第二導電圈118與該外圍邊界122相隔一距離D6,且該框膠120設置於該第二導電圈118上且位於該外圍邊界122內(該第二導電圈118與該外圍邊界122之間的空間係被該框膠12填滿)。值得注意的是,該距離D6係介於50-300μm,以防止第二導電圈118因水或空氣而發生腐蝕現象, 降低其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防護能力。
為確保該第二導電圈118不會在形成框膠120時因製程誤差使得該第二導電圈118裸露於框膠120之外。第7圖係一顯示裝置母板201的示意圖,該顯示裝置母板201經一切割製程後形成第5圖所示之顯示裝置。如第7圖所示,在形成該框膠120於基板102上時,需將該框膠120覆蓋於一預定切割道124上。因此,在沿該預定切割道124進行一切割製程時(例如為單一或多重刀片之切割程序或雷射切割程序),可確保所得之顯示裝置100(如第5圖所示)其外圍邊界與該框膠120之間沒有距離(距離係為0)。如此一來,該第二導電圈118框膠與該外圍邊界122相隔該距離D6。如第7圖所示,該框膠120可塗佈至與該外圍邊界122接觸。
此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形成該框膠120於基板102上時,即使該框膠120未塗佈至與該外圍邊界122接觸但所形成的框膠120仍覆蓋於該預定切割道124上(請參照第8圖),當沿該預定切割道124進行切割製程時,仍可得到第5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0。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走線區內導線的集積度,降低走線區於顯示裝置中所佔據的面積,因此可在不增加顯示裝置尺寸的前提下,提昇顯示裝置的解析度。此外,本發明所述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一導電圈位於顯示區外側,其由複數之導電區塊構成,可避免在顯示裝置製作過程中,靜電累積而使顯示裝置受損。再者,本發明所述顯示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二導電圈位於顯示區外側,其中一框膠設置於該第二導電圈上且位於顯示裝置之外圍邊界內,可確保第二導電圈之抗靜電放電能力。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0‧‧‧顯示裝置
102‧‧‧基板
104‧‧‧顯示區
106‧‧‧驅動單元
108‧‧‧走線區
108a‧‧‧第一線路區
108b‧‧‧第二線路區
108c‧‧‧第三線路區
110‧‧‧訊號線組
112‧‧‧第一導線
114‧‧‧第二導線
A-A’‧‧‧切線
Da‧‧‧距離
Dc‧‧‧距離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一驅動單元;複數個訊號線組連接該顯示區及該驅動單元,該些訊號線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電性絕緣,且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至少部份重疊;以及一第一導電圈(conductive loop),位於該顯示區外側,其中至少部份該第一導電圈係由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及複數個第二導電區塊所構成,其中任兩相鄰第一導電區塊係彼此分隔、任兩相鄰第二導電區塊係彼此分隔、且該些第一導電區塊與該些第二導電區塊係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線之線寬與該第二導線之線寬的比值係介於1至5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該第一導線之間的距離與該距離及該第一導線之線寬的總和之比值係介於0.1至0.66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線及該第二導線重疊部份的寬度與該第一導線之線寬的比值係介於0.3至1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及第二導電區塊係部份重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 第一導電區塊及第二導電區塊係彼此分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及第二導電區塊之距離係介於3μm至40μm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導電區塊及該些第二導電區塊係藉由一導電層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係藉由該第二導電區塊達成電性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第二導電圈,位於該顯示區外側;以及一框膠,配置於部份該第二導電圈之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具有一外圍邊界,該框膠與該外圍邊界之距離為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圈與該外圍邊界之距離係介於50至300μm。
  13.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區;一驅動單元;一走線區,該走線區位於該顯示區與該驅動單元之間,該走線區包括一第一線路區、一第二線路區及一第三線路區,其中該第一線路區鄰近該顯示區,該第三線路區鄰近該驅動單元,該第二線路區位於該第一線路區與第三線路區之間;複數個訊號線組連接該顯示區及該驅動單元,該些訊號 線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第一導線與一第二導線,且位於該第二線路區的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至少部份重疊;以及一第一導電圈,位於該顯示區外側,其中至少部份該第一導電圈係由複數個第一導電區塊及複數個第二導電區塊所構成,其中任兩相鄰第一導電區塊係彼此分隔、任兩相鄰第二導電區塊係彼此分隔、且該些第一導電區塊與該些第二導電區塊係電性連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該第一線路區的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三線路區的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之間的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導電區塊及該些第二導電區塊係藉由一導電層電性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任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區塊係藉由該第二導電區塊達成電性連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第二導電圈,位於該顯示區外側;以及一框膠,配置於部份該第二導電圈之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具有一外圍邊界,該第二導電圈與該外圍邊界之距離係介於50至300μm。
TW103133162A 2014-03-14 2014-09-25 顯示裝置 TWI569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44,426 US9659973B2 (en) 2014-03-14 2015-03-11 Display device
US14/656,363 US9513514B2 (en) 2014-03-14 2015-03-12 Display device
US14/656,414 US9632375B2 (en) 2014-03-14 2015-03-12 Display device
US14/656,387 US9750140B2 (en) 2014-03-14 2015-03-12 Display device
US14/656,461 US9507222B2 (en) 2014-03-14 2015-03-12 Display device
US15/270,438 US10324345B2 (en) 2014-03-14 2016-09-20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ubstrate
US15/297,651 US9690145B2 (en) 2014-03-14 2016-10-19 Display device
US15/490,026 US10128275B2 (en) 2014-03-14 2017-04-18 Display device
US16/401,413 US10642118B2 (en) 2014-03-14 2019-05-02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2929P 2014-03-14 2014-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5030A TW201535030A (zh) 2015-09-16
TWI569079B true TWI569079B (zh) 2017-02-01

Family

ID=5408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3162A TWI569079B (zh) 2014-03-14 2014-09-25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8957815B (zh)
TW (1) TWI569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1686A (zh) 2017-06-30 2017-11-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线路结构及oled显示设备
US11145707B2 (en) 2018-01-09 2021-10-12 Wuhan China Star Opot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trace structur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US12106598B2 (en) * 2020-08-17 2024-10-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US11600572B2 (en) * 2021-03-11 2023-03-07 Global Unichip Corporation Routing structure between dies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routing between di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8678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Koji Nakayam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35482B (en) * 2006-10-16 2011-01-0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239489A (en) * 2011-03-31 2012-10-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I408471B (zh) * 2009-11-23 2013-09-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5303B1 (ko) * 2000-10-31 2007-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어 신호부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033463B1 (ko) * 2008-06-13 2011-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CN203204267U (zh) * 2013-05-06 2013-09-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35482B (en) * 2006-10-16 2011-01-0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218678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Koji Nakayam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08471B (zh) * 2009-11-23 2013-09-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TW201239489A (en) * 2011-03-31 2012-10-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7815B (zh) 2021-06-15
CN104916260B (zh) 2018-10-19
CN104916260A (zh) 2015-09-16
CN108957815A (zh) 2018-12-07
TW201535030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0140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37656B (zh) 顯示裝置
US11195470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15483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64480B (zh) 顯示裝置
TWI495942B (zh)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與畫素結構的製作方法
US10128275B2 (en) Display device
TWI441198B (zh) 面板及其製法
US9513514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4034512A1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569079B (zh) 顯示裝置
US2017002384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ubstrate
TWI512582B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US202003952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914628B (zh) 显示装置
TWI571682B (zh) 顯示裝置
KR102159969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51920B (zh) 顯示裝置
CN117826490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JP200906386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