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055B -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055B
TWI569055B TW097111502A TW97111502A TWI569055B TW I569055 B TWI569055 B TW I569055B TW 097111502 A TW097111502 A TW 097111502A TW 97111502 A TW97111502 A TW 97111502A TW I569055 B TWI569055 B TW I5690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rotrusion
light guide
protrusion patterns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1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0767A (en
Inventor
李相勳
崔震成
朱炳潤
宋珉永
金東寬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0900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0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0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Description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導板及一種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顯示裝置之光導板及一種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其能夠改良影像顯示品質。
液晶顯示器(LCD)裝置通常比陰極射線管裝置(CRT)或電漿顯示面板(PDP)更薄且更輕。另外,LCD裝置通常具有比CRT或PDP更低之驅動電壓及更低之功率消耗。
顯示影像之LCD面板不單獨地產生光。因此,通常結合向LCD面板提供光之背光總成來建構LCD面板。
筆記型電腦或監視器中所使用之背光總成包括產生光之燈、將由燈所產生之光導向液晶面板之光導板及光學薄片(諸如,擴散薄片、稜鏡薄片等等)。包括形成於上部及下部表面上之複數個三角形稜鏡圖案的稜鏡光導板可用於替代許多光學薄片。
然而,在使用稜鏡光導板之背光總成中,視角與使用光學薄片之背光總成相比可能變窄,因為稜鏡光導板發射大體上垂直於稜鏡光導板之上部表面的光。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包括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上部表面之中線的左邊部分上。第一突起圖 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中線的右邊部分上。第二突起圖案之橫截面具有梯形形狀且經安置成相對於中線而與第一突起圖案大體上對稱。
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一傾斜側面、頂部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一傾斜側面自底板之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中線傾斜。頂部自第一傾斜側面朝向中線延伸。頂部與底板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二傾斜側面自頂部延伸至底板之上部表面。
第一傾斜側面與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根據自中線之距離而為可變的。第一傾斜側面與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隨著自中線之距離增加而增加。
第二傾斜側面可垂直地延伸至底板之上部表面。或者,第二傾斜側面可相對於底板之上部表面而經傾斜成遠離中線。
第二傾斜側面與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大於第一傾斜側面與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
第一突起圖案可具有根據自中線之距離的可變寬度。第一突起圖案之寬度可隨著自中線之距離增加而增加。
第一突起圖案可彼此間隔開預定距離。鄰近第一突起圖案之間的距離可根據自中線之距離而為可變的。鄰近第一突起圖案之間的間隔距離可隨著自中線之距離增加而增加。
光導板可進一步包括形成於底板之與上部表面相對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第三突起圖案可具有三角形形狀之橫截面。第三突起圖案可在大體上垂直於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之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包括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相對於中線之左邊部分上。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括朝向中線傾斜之第一傾斜表面。第一突起圖案可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側面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相對於中線之右邊部分上。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括朝向中線傾斜之第三傾斜側面。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包括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上。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根據底板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的可變密度。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上部表面上。第二突起圖案具有根據上部表面上之位置的可變密度。第二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且經安置成與第一突起圖案大體上對稱。
在底板之上部表面的中央部分中,第一突起圖案之密度可與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大體上相同。安置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中線的左邊部分上之第一突起圖案之密度及 安置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上部表面之中線與左邊部分相對的右邊部分上之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隨著自中央部分之距離增加而增加。
第一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底板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線性地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左側面之距離增加而線性地增加。第一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底板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沿著指數函數曲線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左側面之距離增加而沿著指數函數曲線增加。第一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底板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沿著三角函數曲線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可隨著自左側面之距離增加而沿著三角函數曲線增加。
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一傾斜側面、頂部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一傾斜側面自底板之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右邊方向傾斜。頂部自第一傾斜側面朝向右邊方向延伸。頂部與底板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二傾斜側面自頂部延伸至底板之上部表面。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三傾斜側面、第二頂部及第四傾斜側面。第三傾斜側面自底板之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與右邊方向相對之左邊方向傾斜。第二頂部自第三傾斜側面朝向左邊方向延伸。第二頂部與底板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四傾斜側面自第二頂部延伸至底板之上部表面。
光導板可進一步包括形成於底板之與上部表面相對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當在縱向方向上檢視時,第三 突起圖案可具有三角形形狀之橫截面。第三突起圖案可在大體上垂直於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之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包括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狀之橫截面。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包括底板及第一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安置於底板之下部表面上。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根據自經安置成鄰近於底板之側面之燈之距離的可變密度及等腰三角形形狀之橫截面。鄰近第一突起圖案之間隔距離可隨著自下部表面之中線的距離增加而減少。第一突起圖案之長度可隨著自下部表面之中線的距離增加而減少。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包括光導板、經安置成鄰近於光導板之側面之燈及安置於光導板上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使用通過光導板之光來顯示影像。光導板包括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上部表面之中線的左邊部分上。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中線的右邊部分上。第二突起圖案具有 與第一突起圖案對稱之形狀。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包括光導板、經安置成鄰近於光導板之側面之燈及安置於光導板上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使用通過光導板之光來顯示影像。光導板包括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及第二突起圖案。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上。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根據上部表面上之位置的可變密度。當自第一突起圖案之縱向方向上檢視時,第一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大體上平行之頂部及底部,以及相對於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上部表面上。第二突起圖案具有根據上部表面上之位置的可變密度。第二突起圖案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且經安置成與第一突起圖案大體上對稱。
本發明將藉由參考隨附圖式來詳細地描述其例示性實施例而變得更顯而易見。
下文中參考展示有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隨附圖式來更充分地描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來體現且不應被理解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更確切而言,提供實施例以使得本揭示案將為全面且完整的,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地傳達本發明之範疇。在圖式中,為了清楚起見,可誇示層及區域之尺寸及相對尺寸。
下文中,將參考隨附圖式來詳細地解釋本發明。
圖1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透視 圖。圖2為沿著圖1所示之線I-I'所取得的橫截面視圖。圖3為沿著圖1所示之線II-II'所取得的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1至圖3,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光導板100包括底板110、第一突起圖案120及第二突起圖案130。第一突起圖案120及第二突起圖案130形成於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上。
底板110具有預定厚度。底板110包括供由燈200所產生之光前進通過之透明材料。燈200經安置成鄰近於底板110之第一側面及底板110之與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透明材料之實例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等等。底板110可包括使前進通過底板110之光擴散的光擴散器。
第一突起圖案120形成於底板100之相對於底板110之中線CL的左邊部分上。第一突起圖案120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大體上平行地延伸。舉例而言,第一方向可為不同於燈200之縱向方向的方向、大體上垂直於燈200之縱向方向的方向、與燈200之縱向方向大體上平行的方向等等。
當在延伸方向上檢視時,第一突起圖案120各自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舉例而言,隨著自底板110之上部表面的距離增加,每一第一突起圖案120之橫截面的寬度減少。第一突起圖案120中之每一者包括朝向中線CL傾斜以便向底板110之上部表面垂直地發射光的傾斜表面。在第一突起圖案120中之每一者的梯形形狀橫截面中,對應於傾斜表面之第一側面具有不同於與第一側面相對之第二側 面的長度。
第一突起圖案120具有大體上相同尺寸。第一突起圖案120彼此間隔開。或者,第一突起圖案120可彼此鄰接。
第二突起圖案130形成於底板110之相對於中線CL的右邊部分上。第二突起圖案130中之每一者包括朝向中線CL傾斜以便向底板110之上部表面垂直地發射光的傾斜表面。當在延伸方向上檢視時,第二突起圖案130各自具有梯形形狀之橫截面。舉例而言,第二突起圖案130之形狀可與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形狀大體上對稱。
光導板100可進一步包括形成於底板110之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相對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140。
第三突起圖案140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當在第二方向上檢視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時,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可具有大體上等邊三角形形狀之橫截面。舉例而言,第三突起圖案140可在大體上垂直於供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120及130延伸且與燈200之縱向方向大體上平行之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可使用相同材料來形成第一、第二及第三突起圖案120、130及140以及底板110。或者,可使用彼此不同之材料來形成第一、第二及第三突起圖案120、130及140以及底板110。當使用彼此不同之材料來形成第一、第二及第三突起圖案120、130及140以及底板110時,第一、第二及第三突起圖案120、130及140之折射率可類似於底板110之折射率。
可經由射出成形方法或步進方法而形成包括第一突起圖案120、第二突起圖案130及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光導板100。
具有形成於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上之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120及130以及形成於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上之第三突起圖案140的光導板100折射及反射光。因為形成於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上的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120及130具有梯形形狀且相對於中線CL而彼此大體上對稱,所以自光導板100向上所發射之光傾斜至光導板100之中央部分中。
表1說明根據光導板之結構的亮度級及視角。在表1中,根據與視角有關之TCO標準而自視角指數推斷視角性質。
參考表1,根據比較實例1(其中擴散薄片、稜鏡薄片及保護薄片順序地安置於無突起圖案之印刷光導板上),視角指數經量測為約1.49。
根據比較實例2(其中僅擴散薄片安置於稜鏡光導板上),亮度參考比較實例1而經量測為105%。視角指數經量測為1.95。因此,比較實例2具有類似於比較實例1之亮度級,但視角與比較實例1相比經惡化。
根據實例1(其中擴散薄片安置於圖1中之光導板上),亮度參考比較實例1經量測為95%。視角指數為1.56。因此, 實例1之光導板具有類似於比較實例1之亮度級及視角指數。
因此,儘管實例1之光導板無稜鏡薄片及保護薄片,但實例1之光導板具有類似於比較實例1之亮度級及視角指數。因此,與比較實例1相比,可減少製造成本。另外,與比較實例2相比,實例1之光導板可改良視角。
圖4為說明圖2所示之區域"A"的放大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2及圖4,第一突起圖案120中之每一者包括第一表面122、第二表面124及第三表面126。第一表面122自底板110之上部表面朝向中線CL延伸。第二表面124自第一表面朝向中線CL延伸,且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三表面126自第二表面124延伸至底板110之上部表面。
第一表面122朝向中線CL傾斜。第一表面122將來自光導板100之左邊方向之光的方向改變為光導板100之上部方向。舉例而言,第一表面122相對於底板110之上部表面而朝向中線CL傾斜約30∘至約60∘。在圖4中,第一表面122相對於底板110之上部表面而朝向中線CL傾斜約50∘。
第二表面124為大體上平坦表面。當第二表面124經安置為平坦表面時,可增加自光導板100所發射之光之角度的範圍。
第三表面126具有短於第一表面122之長度。因此,第一突起圖案120中之每一者具有梯形橫截面,且對應於第三表面126之第二側面短於對應於第一表面122之第一側面。 第三表面126將通過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光反射朝向相對於中線CL之左邊方向,使得自第三表面126所反射之光通過第一突起圖案120中朝向中線CL而安置之鄰近第一突起圖案。舉例而言,第三表面126可在大體上垂直方向上延伸至底板110之上部表面。
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可根據第三突起圖案140之產品或形狀而為可變的。舉例而言,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可在約50 μm至約200 μm之範圍內。考慮到亮度、視角等等,每一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寬度"W"可為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之一半。舉例而言,每一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寬度W在約30 μm至約100 μm之範圍內,且每一第一突起圖案120之高度H在約30 μm至約100 μm之範圍內。
第二突起圖案130具有與第一突起圖案120大體上對稱之形狀。因此,將省略關於第二突起圖案130之任何解釋。
圖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在圖2所示之區域"A"的放大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2及圖5,第三表面128可在與第一表面122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傾斜。當第三表面128在與第一表面122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傾斜時,第三表面128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大於第一表面122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使得可增加朝向光導板100之中央部分所發射之光量。
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 面視圖。
參考圖6,第一突起圖案120之第一表面122與底板10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彼此不同。當第一表面122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彼此不同時,自第一突起圖案120所發射之光的角度可經控制成使得可改良視角性質及視角。舉例而言,第一表面122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增加。或者,第一表面122與底板1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減少。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7,第一突起圖案120可具有彼此不同之寬度。當第一突起圖案120具有彼此不同之寬度時,可改良自第一突起圖案120所發射之光的亮度均一性。舉例而言,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寬度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增加。或者,第一突起圖案120之寬度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減少。
圖8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8,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可彼此不同。當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彼此不同時,可改良自第一突起圖案120所發射之光的亮度均一性。舉例而言,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增加。或 者,鄰近第一突起圖案120之中央部分之間的距離可隨著自中線CL之距離增加而減少。
因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包括形成於底板之相對於中線之左邊部分上的第一突起圖案及形成於底板之相對於中線之右邊部分上的第二突起圖案,所以自光導板之相對於中線之左邊部分所發射的光朝向右邊方向傾斜,且自光導板之相對於中線之右邊部分所發射的光朝向左邊方向傾斜。因此,光導板之左邊部分的亮度可能不同於光導板之右邊部分的亮度。可改變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之配置以減少左邊部分與右邊部分之間的亮度差。
圖9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9,光導板300包括形成於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上的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以及形成於底板310之與上部表面相對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340。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10及320可具有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位置的可變密度,其為每單位面積之突起圖案數目。在圖9所示之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底板310及第三突起圖案340與圖2及圖3所示之底板110及第三突起圖案140大體上相同。因此,將省略關於底板310及第三突起圖案340之任何重複解釋。
第一突起圖案320及第二突起圖案330中之每一者具有梯形橫截面。第一突起圖案320可具有與第二突起圖案330大體上對稱之形狀。第一突起圖案320中之每一者包括左傾 斜表面。第一突起圖案320朝向底板310之右邊方向發射光。第二突起圖案330中之每一者包括右傾斜表面。第二突起圖案330朝向底板310之左邊方向發射光。
舉例而言,第一突起圖案32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一表面322、第二表面324及第三表面326,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四表面332、第五表面334及第六表面336。第一表面322自底板310之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底板310之右邊方向傾斜。第二表面324自第一表面322延伸且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三表面326自第二表面延伸至底板310之上部表面。第四表面332自底板310之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底板310之左邊方向傾斜。第五表面334自第四表面332延伸且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大體上平行。第六表面336自第五表面334延伸至底板310之上部表面。第一表面322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在約30∘至約60∘之範圍內。第四表面332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在約30∘至約60∘之範圍內。舉例而言,第一表面322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四表面332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約50∘。第三表面326可具有短於第一表面322之長度,且第六表面336可具有短於第四表面332之長度。舉例而言,第三表面326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六表面336與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為約90∘。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之寬度及高度可各自為約100 μm或更少。舉例而言,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為約 30 μm至約100 μm之寬度及為約30 μm至約100 μm之高度。
為了改良視角,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可具有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之位置的可變密度。舉例而言,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可隨著自光導板300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可隨著自光導板300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增加。
當如以上所提及,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中之每一者的密度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而變化時,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與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相對於光導板300之中央部分而彼此大體上相同,在光導板300之左邊部分中,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大於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且在光導板300之右邊部分中,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小於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
當如以上所提及,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中之每一者的密度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而變化時,在光導板300之第一區域中,第一突起圖案320可與第二突起圖案330鄰接,且在光導板300之第二區域中,第一突起圖案320可與第二突起圖案330間隔開。在第一突起圖案320與第二突起圖案330鄰接之第二區域中,彼此鄰接之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可形成具有梯形形狀橫截面之突起圖案,其中第一側面具有與相對於第一側面之第二側面相同的長度。
圖10至圖13為說明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之密 度相對於光導板上之位置的圖解。
參考圖10,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隨著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線性地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隨著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增加而線性地增加。
參考圖11,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指數函數之形式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指數函數著形式增加。
參考圖12,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第一三角函數之形式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第一三角函數之形式增加。
參考圖13,第一突起圖案32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第二三角函數之形式減少,且第二突起圖案33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底板310之左側面的距離而以第二三角函數之形式增加。
當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中之每一者的密度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而變化時,光導板300之左邊部分的亮度及光導板300之右邊部分的亮度可變化,使得左邊部分與右邊部分之間的亮度差可減少。因此,當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320及330中之每一者的密度根據底板310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而改變時,可改良視角性質及顯示品質。
圖14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平面 圖。
參考圖3及圖14,當在縱向方向上檢視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時,形成於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具有大體上等腰三角形之橫截面。
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密度根據自燈200之距離而變化。舉例而言,燈200分別經安置成鄰近於底板110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在底板110之相對於底板110在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之間的中線之左邊部分中,鄰近第三突起圖案140之間的距離隨著增加自底板110之第一側面的距離而減少。 在底板之相對於中線之右邊部分中,鄰近第三突起圖案140之間的距離隨著增加自底板110之第二側面的距離而減少。因此,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密度在底板110之鄰近於中線的中央部分中更大。舉例而言,鄰近第三突起圖案140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在約50 μm至約1000μm之範圍內。
當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密度均一時,經由光導板100之鄰近於燈200之部分所發射的光量可增加。因此,光導板100之中央部分可暗於光導板之鄰近於燈200的部分。然而,當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密度隨著增加自第一及第二側面之距離而增加時,可改良亮度均一性。
圖1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平面圖。
參考圖3及圖15,形成於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的長度在底板110之左邊部分中可隨著增加自第一側面之距離而更大,且第三突起圖案140中 之每一者的長度在底板110之右邊部分中可隨著增加自第二側面之距離而更大。因此,第三突起圖案140之長度在底板110之中央部分中可為最大。
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以沿著每一第三突起圖案140之縱向方向之線而配置的複數個單位圖案142。舉例而言,當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包括相同數目之單位圖案142時,單位圖案142中之每一者的長度在底板110之左邊部分中可隨著增加自第一側面之距離而增加,且單位圖案142中之每一者的長度在底板110之右邊部分中可隨著增加自第二側面之距離而增加。考慮到檢視性質,單位圖案142中之每一者的長度可在約10 μm至約300 μm之範圍內。或者,單位圖案142可具有相同長度,且單位圖案142之數目可在第三突起圖案140當中變化。
因此,當第三突起圖案140之長度朝向底板110之中央部分增加時,可改良亮度均一性。
圖16為說明根據第三突起圖案之斜邊之角度之透光率的圖解。
參考圖3及圖16,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包括朝向第一方向傾斜之第一傾斜表面及朝向與第一方向相對之第二方向傾斜之第二傾斜表面。自光導板100所發射之光量可根據第一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二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而改變。根據例示性圖解,當第一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二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 角度為約25∘時,可使自光導板100所發射之光量最大化。當第一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二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在約20∘至約50∘之範圍內時,自光導板100所發射之光可為大體上均一的。當第一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二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在約20∘至約60∘之範圍內時,可自光導板100發射由光導板100所接收之總光之約50%或更多。第一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及第二傾斜表面與底板110之下部表面之間的角度可根據光導板之厚度及燈200之種類而改變。
考慮到檢視性質,第三突起圖案140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為約50 μm至約200 μm之寬度。
圖1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參考圖17,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包括產生光之燈200、導引由燈200所產生之光之光導板100,及顯示影像之顯示面板總成500。
光導板100與圖1至圖4所示之光導板大體上相同。因此,相同參考數字指代相同或類似組件,且將省略關於光導板100之任何重複解釋。或者,光導板100可與圖5至圖9、圖14及圖15所示之光導板大體上相同。
燈200經安置成鄰近於光導板100之第一側面及光導板100之與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且產生光。舉例而言,燈200之縱向方向大體上垂直於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 面上的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120及130之延伸方向且大體上平行於第三突起圖案140之延伸方向。
燈200可經建構為具有狹窄長圓柱體之形狀的冷陰極螢光燈(CCFL)。或者,燈200可經建構為具有形成於外表面上之外部電極的外部電極螢光燈(EEFL)。或者,複數個發光二極體(LED)可經安置成鄰近於光導板100之第一及第二側面以產生光。
顯示面板總成500包括用於顯示影像之顯示面板510及驅動顯示面板510之驅動電路520。
顯示面板510可包括第一基板512、與第一基板512相對之第二基板514,及安置於第一基板512與第二基板514之間的液晶層(未圖示)。
舉例而言,第一基板512包括形成有複數個薄膜電晶體(TFT)(其為開關元件)之TFT基板。TFT以矩陣形狀而安置於TFT基板上。TFT包括連接至資料線之源極端子、連接至閘極線之閘極端子,及連接至包括透明導電材料之像素電極之汲極端子。
舉例而言,第二基板514包括具有用於顯示色彩之紅(R)、綠(G)及藍(B)彩色濾光片的彩色濾光片基板。RGB彩色濾光片以薄膜之形式而形成於彩色濾光片基板上。第二基板514可進一步包括使用透明導電材料所形成之共同電極。或者,第一基板512可包括形成於其上之RGB彩色濾光片。
當將閘極信號施加至閘極端子以使得TFT接通時,將資 料信號施加至像素電極,使得電場形成於像素電極與共同電極之間。電場改變液晶層中液晶分子之配置。液晶分子之配置改變通過液晶層之光的透射率,使得顯示面板510顯示影像。
驅動電路520可包括源極印刷電路板(PCB)522、資料驅動電路薄膜524及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源極PCB 522產生各種控制信號。驅動電路薄膜524將源極PCB 522與顯示面板510連接。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連接至顯示面板510。
資料驅動電路薄膜524連接至第一基板512之資料線,且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連接至第一基板512之閘極線。資料驅動電路薄膜524及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包括驅動晶片。驅動晶片回應於由源極PCB 522所提供之控制信號而產生驅動顯示面板510之驅動信號。舉例而言,資料驅動電路薄膜524及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可包括捲帶式封裝(TCP)或薄膜覆晶(COF)。驅動電路520可進一步包括連接至閘極驅動電路薄膜526之閘極PCB。
顯示裝置600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光導板100下之反射性薄片610。反射性薄片610將自光導板100之下部表面洩漏之光反射朝向光導板100之內部。因此,反射性薄片610可改良光使用效率。舉例而言,用於反射性薄片610之材料可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等等。
顯示裝置600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光導板100上之擴散薄片620。擴散薄片620使自光導板100所發射之光擴散以改 良亮度均一性。
根據本發明之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第一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的左邊部分上,且第二突起圖案形成於底板之上部表面的右邊部分上。第一突起圖案具有與第二突起圖案對稱之形狀。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可能不包括光學薄片。
另外,可根據底板之上部表面上之位置來控制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的密度。因此,可改良視角及檢視性質。
可根據底板之下部表面上之位置來控制第三突起圖案之密度。因此,可改良亮度均一性。
雖然已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但應注意,在不脫離本揭示案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及更改。
100‧‧‧光導板
110‧‧‧底板
120‧‧‧第一突起圖案
122‧‧‧第一表面
124‧‧‧第二表面
126‧‧‧第三表面
128‧‧‧第三表面
130‧‧‧第二突起圖案
140‧‧‧第三突起圖案
200‧‧‧燈
310‧‧‧底板
320‧‧‧第一突起圖案
322‧‧‧第一表面
324‧‧‧第二表面
326‧‧‧第三表面
330‧‧‧第二突起圖案
332‧‧‧第四表面
334‧‧‧第五表面
336‧‧‧第六表面
340‧‧‧第三突起圖案
500‧‧‧顯示面板總成
510‧‧‧顯示面板
512‧‧‧第一基板
514‧‧‧第二基板
520‧‧‧驅動電路
522‧‧‧源極印刷電路板(PCB)
524‧‧‧資料驅動電路薄膜
526‧‧‧閘極驅動電路薄膜
600‧‧‧顯示裝置
610‧‧‧反射性薄片
620‧‧‧擴散薄片
CL‧‧‧中線
H‧‧‧高度
W‧‧‧寬度
圖1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透視圖;圖2為沿著圖1所示之線I一I'所取得的橫截面視圖;圖3為沿著圖1所示之線II一II'所取得的橫截面視圖;圖4為說明圖2所示之區域"A"的放大橫截面視圖;圖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在圖2所示之區域"A"的放大橫截面視圖;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圖8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圖9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橫截面視圖;圖10至圖13為說明第一及第二突起圖案之密度與光導板之位置的圖解;圖14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平面圖;圖1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導板的平面圖;圖16為說明根據第三突起圖案之斜邊之角度之光量的圖解;且圖1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100‧‧‧光導板
110‧‧‧底板
120‧‧‧第一突起圖案
130‧‧‧第二突起圖案
140‧‧‧第三突起圖案
200‧‧‧燈

Claims (30)

  1. 一種光導板,其包含:一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一上部表面之相對於該上部表面之一中線的一左邊部分上,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一橫截面具有一梯形形狀,該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第二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上部表面之相對於該中線的一右邊部分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一橫截面具有該梯形形狀且經安置成相對於該中線而與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實質上對稱,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2.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該第一傾斜側面相對於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而傾斜約30°至約60°。
  3.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在該等第一突起圖案當 中,該第一傾斜側面與該上部表面之間的一角度根據自該中線之一距離而變化。
  4. 如請求項3之光導板,其中該第一傾斜側面與該上部表面之間的該角度隨著自該中線之該距離增加而增加。
  5.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具有一為約30μm至約100μm之底部寬度。
  6. 如請求項5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具有一為約30μm至約100μm之高度。
  7.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等寬度根據自該中線之一距離而為可變的。
  8. 如請求項7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等寬度隨著自該中線之一距離增加而增加。
  9.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彼此間隔開一預定距離。
  10.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中鄰近第一突起圖案之間的一距離根據自該中線之一距離而為可變的。
  11. 如請求項10之光導板,其中鄰近第一突起圖案之間的該距離隨著自該中線之該距離增加而增加。
  12. 如請求項1之光導板,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該底板之與該上部表面相對之一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
  13. 如請求項12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三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具有一三角形形狀之一橫截面。
  14. 如請求項13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三突起圖案在一實質上垂直於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一延 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15. 一種光導板,其包含:第一突起圖案,其形成於相對於一中線之該光導板之一表面之一左邊部分上,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具有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該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第二突起圖案,其形成相對於該中線之該光導板之該表面之一右邊部分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括一朝向該中線傾斜之第二傾斜表面,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一底板之一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16. 一種光導板,其包含:一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一上部表面上,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具有一根據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上之一位置的可變密度及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該梯形形狀 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第二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上部表面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具有一根據該上部表面上之一位置的可變密度、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且經安置成與該等第一突起圖案相對於該上部表面之一中線實質上對稱,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17. 如請求項16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一密度在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之一中央部分中與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實質上相同,其中安置於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之相對於一中線的一左邊部分上之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密度及安置於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之相對於該上部表面之一中線與該左邊部分相對的一右邊部分上之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中央部分之一距離增加而增加。
  18. 如請求項17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密度 隨著自該底板之一左側面的一距離增加而線性地減少,且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左側面之該距離增加而線性地增加。
  19. 如請求項17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底板之一左側面的一距離增加而以一指數函數曲線之一形式減少,且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左側面之該距離增加而以該指數函數曲線之一形式增加。
  20. 如請求項17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底板之一左側面的一距離增加而以一三角函數曲線之一形式減少,且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左側面之該距離增加而以該三角函數曲線之一形式增加。
  21. 如請求項16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一第三傾斜側面,其自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與該右邊方向相對之一左邊方向傾斜;一第二頂部,其自該第三傾斜側面朝向該左邊方向延伸,該第二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一第四傾斜側面,其自該第二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22. 如請求項21之光導板,其中該第一傾斜側面及該第三傾斜側面相對於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而傾斜一為約30°至60°之角度。
  23. 如請求項21之光導板,其中該第四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於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24. 如請求項17之光導板,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該底板之與該上部表面相對之一下部表面上的第三突起圖案。
  25. 如請求項24之光導板,其中當在一縱向方向上檢視時,該等第三突起圖案具有一三角形形狀之一橫截面。
  26. 如請求項24之光導板,其中該等第三突起圖案在一實質上垂直於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一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27. 一種光導板,其包含:一第一突起圖案,其具有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該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一第二突起圖案,其具有一等腰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一底板之一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 該上部表面。
  28.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光導板,其包括:一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一上部表面之相對於該上部表面之一中線的一左邊部分上,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具有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該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第二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上部表面之相對於該中線的一右邊部分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具有一與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實質上對稱之形狀;一燈,其經安置成鄰近於該光導板之一側面;及一顯示面板,其安置於該光導板上,該顯示面板使用通過該光導板之光來顯示一影像,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
  29.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光導板,其包括:一底板;第一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一上部表面上,當在該等突起圖案之一縱向方向上檢視時,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具有一根據該上部表面上之一位置的可變密度及一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該梯形形狀具有彼此實質上平行之一頂部及一底部,以及相對於該底部而以不同角度傾斜之第一及第二傾斜側面;及第二突起圖案,其形成於該上部表面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具有一根據該上部表面上之一位置的可變密度、該梯形形狀之一橫截面且經安置成與該等第一突起圖案實質上對稱;燈,其經安置成鄰近於該光導板之側面;及一顯示面板,其安置於該光導板上,該顯示面板使用通過該光導板之光來顯示一影像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中之每一者包含:該第一傾斜側面,其自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延伸且朝向該中線傾斜;該頂部,其自該第一傾斜側面朝向該中線延伸,該頂部與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實質上平行;及該第二傾斜側面,其自該頂部延伸至該底板之該上部表面,及其中該第二傾斜側面實質上垂直地延伸至該底板之 該上部表面。
  30. 如請求項29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一密度在該上部表面之一中央部分中與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一密度實質上相等,其中該等第一突起圖案之該密度及該等第二突起圖案之該密度隨著自該中央部分之一距離增加而增加。
TW097111502A 2007-03-30 2008-03-28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TWI569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31700A KR101318253B1 (ko) 2007-03-30 2007-03-30 도광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0767A TW200900767A (en) 2009-01-01
TWI569055B true TWI569055B (zh) 2017-02-01

Family

ID=3962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1502A TWI569055B (zh) 2007-03-30 2008-03-28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98348B2 (zh)
EP (1) EP1975652B1 (zh)
JP (1) JP2008258162A (zh)
KR (1) KR101318253B1 (zh)
CN (1) CN101276019B (zh)
TW (1) TWI569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3888B (en) * 2008-09-22 2012-05-1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lay
TWI369546B (en) * 2008-12-03 2012-08-01 Au Optronics Corp Light guide plate microstructure
DE102009010720A1 (de) * 2009-02-27 2010-09-02 Prettl, Rolf Optischer Diffusor, Lichtbox, Spritzgussform und Verwendung einer Spritzgussform
JP5593653B2 (ja) * 2009-08-25 2014-09-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KR101325314B1 (ko) * 2009-12-11 2013-1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2164493A (ja) * 2011-02-04 2012-08-30 Kuraray Co Ltd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140085570A1 (en) * 2011-05-31 2014-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565469B2 (ja) 2011-08-29 2014-08-06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101898211B1 (ko) * 2011-09-19 2018-09-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9046242B2 (en) 2012-08-10 2015-06-02 Groupe Ledel Inc. Light dispersion device
US9207383B2 (en) * 2012-08-31 2015-12-0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4072019A (ja) * 2012-09-28 2014-04-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US10067283B2 (en) * 2014-12-23 2018-09-04 Apple Inc. Display backlight with patterned backlight extraction ridges
KR20180061881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2637859B1 (ko) 2018-12-17 2024-0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10052754A (ko) * 2019-10-31 2021-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9649A (en) * 1996-03-28 2000-04-11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of side-light type
US20020001189A1 (en) * 2000-07-03 2002-01-03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6883924B2 (en) * 2001-08-31 2005-04-26 Fujitsu Limited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007302A1 (en) * 2003-12-19 2006-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and color display unit using the optical device
US20060050531A1 (en) * 2002-12-20 2006-03-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ssistant light source and front-ligh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003A (ja) * 1985-07-30 1987-02-07 株式会社トキメック 背面反射式光拡散装置
JPH0616902A (ja) * 1992-07-02 1994-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ミノ樹脂成形材料
JPH0616902U (ja) * 1992-08-07 1994-03-04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
JPH10241431A (ja) * 1997-02-21 1998-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JP3231655B2 (ja) * 1997-03-28 2001-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方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H10319242A (ja) * 1997-05-14 1998-12-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
DE19915209A1 (de) * 1999-04-03 2000-10-05 Bosch Gmbh Robert Lichtleiterplatte mit trapez- oder rechteckförmigen Mikrostrukturen
JP2001297616A (ja) * 2000-04-05 2001-10-26 Zuigi Koden Kofun Yugenkoshi フロントライト光源又はバックライト光源に適用する全反射パターン導光板
JP2002197914A (ja) 2000-12-26 2002-07-12 Aiwa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導光板
EP1241514A3 (en) * 2001-03-16 2003-09-1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Liquid-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03141922A (ja) * 2001-10-31 2003-05-16 Asahi Techno Kk 面発光装置
JP2003331629A (ja) * 2002-03-05 2003-11-21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145585B2 (ja) * 2002-07-05 2008-09-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08803A (ja) * 2003-09-12 2005-04-2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KR20050044961A (ko) * 2003-11-08 2005-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광판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TWI234631B (en) * 2004-01-16 2005-06-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JP4438441B2 (ja) * 2004-02-16 2010-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KR20060013318A (ko) 2004-09-14 2006-02-09 레이젠 주식회사 엘시디 유니트용 도광판
WO2006080710A1 (en) * 2004-10-09 2006-08-03 Cheil Industries Inc. Light guide pl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 light unit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KR100661147B1 (ko) 2004-10-09 2006-12-2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766704A (zh) 2004-10-29 2006-05-03 清华大学 导光板和面发光装置
JP4325650B2 (ja) * 2006-08-17 2009-09-02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391511B2 (ja) * 2006-10-18 2009-12-24 日本ライツ株式会社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9649A (en) * 1996-03-28 2000-04-11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of side-light type
US20020001189A1 (en) * 2000-07-03 2002-01-03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6883924B2 (en) * 2001-08-31 2005-04-26 Fujitsu Limited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050531A1 (en) * 2002-12-20 2006-03-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ssistant light source and front-light
US20060007302A1 (en) * 2003-12-19 2006-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and color display unit using the optic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98348B2 (en) 2012-01-17
EP1975652A2 (en) 2008-10-01
KR101318253B1 (ko) 2013-10-18
JP2008258162A (ja) 2008-10-23
TW200900767A (en) 2009-01-01
EP1975652B1 (en) 2014-01-08
EP1975652A3 (en) 2011-12-28
KR20080088864A (ko) 2008-10-06
US20080239204A1 (en) 2008-10-02
CN101276019B (zh) 2012-05-30
CN101276019A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055B (zh)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KR10134060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US7936411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530711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772892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967489B2 (en) Optical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819927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897631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201188B2 (en) Bl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6344598A (ja) 導光板、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25950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434106B (zh) 背光單元及具有該背光單元之液晶顯示裝置
KR20110076373A (ko) 엘에스에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527376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
KR2008003532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04182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00028458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70013573A (ko) 프리즘 시트,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액정표시장치
US847198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53756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1351872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60125069A (ko) 도광판,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6010653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