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8053B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8053B
TWI568053B TW104130742A TW104130742A TWI568053B TW I568053 B TWI568053 B TW I568053B TW 104130742 A TW104130742 A TW 104130742A TW 104130742 A TW104130742 A TW 104130742A TW I568053 B TWI568053 B TW I5680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emitting diode
organic light
substrate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0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916A (zh
Inventor
趙光品
劉家均
王兆祥
陳奕靜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0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8053B/zh
Priority to US15/200,056 priority patent/US9947893B2/en
Priority to KR1020160094235A priority patent/KR102605979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0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2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91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8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21Patterning of a layer by embossing, e.g. stamping to form trenches in an insula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一種可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半導體元件,其具有高轉換效率、自發光、結構超薄、高亮度、高發光效率、高對比、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短(可到達數微秒之內)、超廣視角、低功率消耗、可操作溫度範圍大,以及面板可撓曲(flexible)等優點。因此經常被應用於許多的電子產品上。
然而,水氣以及氧氣會使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元件可靠度降低,因此在製造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時,必須對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進行進一步的封裝以隔絕氧氣與水氣。習知的製造方法中,為了隔絕外部氧氣與水氣,玻璃膠於是分別塗佈於二個基板之內側表面,並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預加熱(pre-heating)至攝氏500度,使玻璃膠相結合。
然而,當玻璃膠受到外力衝擊或是其他等因素而導致結構受到破壞時,氧氣或水氣將會沿著玻璃膠的裂縫或是玻璃膠與二個基板間的間隙進入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內部,進而 導致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損壞。因此,一個較佳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即被需求。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善可靠度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根據本揭露的部分實施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玻璃膠、及一金屬層。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間隔設置。玻璃膠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金屬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且玻璃膠位於金屬層上。金屬層包括至少一開口(opening)。玻璃膠部分位於開口中。玻璃膠包括複數孔洞,部分孔洞對應金屬層的開口。
在上述實施例中,部分孔洞對應開口的周緣。
在上述實施例中,金屬層還具有一凹凸邊緣,部分孔洞對應凹凸邊緣。
在上述實施例中,孔洞分佈大部分集中於玻璃膠寬度方向之中間區域。
在上述實施例中,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
在上述實施例中,玻璃膠部分位於開口中。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些實施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玻璃膠、一金屬層及一絕緣層。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間隔設置。玻璃膠位於第一基板與第 二基板之間。金屬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且玻璃膠位於金屬層上。金屬層包括至少一第一開口,玻璃膠部分位於第一開口中。絕緣層位於金屬層上,且具有複數第二開口。第二開口位於第一開口中。玻璃膠包括複數孔洞,孔洞對應第二開口。
在上述實施例中,絕緣層的第二開口的寬度介於5um至12um之間。
在上述實施例中,金屬層的第一開口的寬度介於30um至70um之間。
在上述實施例中,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
在上述實施例中,玻璃膠部分位於第二開口中。
本揭露用於結合二個基板之玻璃膠中包括有多個孔洞,孔洞的配置可有效增加玻璃膠的結構強度。當外力衝擊或其他等因素導致玻璃膠部分結構受到破壞時,玻璃膠仍可阻止水氣或氧氣進入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內部,使顯示裝置的可靠度及使用壽命延長。
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10‧‧‧第一基板
20‧‧‧有機發光二極體層
30‧‧‧玻璃膠
31a、31b、31c‧‧‧孔洞
32a、32b‧‧‧孔洞
33a、33b、33c、33d、33d‧‧‧孔洞
34a、34b、34c‧‧‧孔洞
40‧‧‧第二基板
43‧‧‧彩色濾光片
50‧‧‧外框膠
70‧‧‧絕緣層
701‧‧‧凹部
711、712、713‧‧‧開口(第二開口)
80‧‧‧金屬層
810‧‧‧第一圖案
811、812、813‧‧‧開口
814‧‧‧凹凸邊緣
820‧‧‧第二圖案
821、822、823‧‧‧開口(第一開口)
830‧‧‧第三圖案
831、832、833‧‧‧微型開口
AA‧‧‧顯示區
EA‧‧‧邊緣區
M‧‧‧中央線
M1、M1’、M2‧‧‧區域
R1、R2‧‧‧既定區域
第1圖顯示根據本揭露部分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顯示根據本揭露部分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部分元件之上視圖。
第3圖顯示第2圖之M1區域之放大圖。
第4圖顯示沿第3圖之D-D’線段所視之剖面圖。
第5圖顯示沿第3圖之E-E’線段所視之剖面圖。
第6圖顯示本揭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以顯微鏡觀看之部分結構之影像,其中顯示孔洞之排列密度朝兩側方向逐漸減少。
第7圖顯示本揭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部分結構以顯微鏡觀看之部分結構之影像,其中顯示孔洞對應金屬層之開口配置。
第8圖顯示第2圖之部分區域之放大圖。
第9圖顯示沿第8圖之F-F’線段所視之剖面圖。
第10圖顯示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部分結構之剖面圖。
第11圖顯示第2圖之M2區域之放大圖。
以下說明詳述本揭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並且,為了明確說明各圖式所示之構件的大小及位置關係等,會有誇大呈現的情形。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必需了解的是,為特別描述或圖示之元件可以此技術人士所熟知之各種形式存在。此外,當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時,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層或基板之間夾設其它層。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參照第1圖,第1圖顯示根據本揭露部分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示意圖。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包括一第一基板10、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一玻璃膠30、一第二基板40以及一外框膠50。應當理解的是,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的元件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並不僅此為限。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為一透明玻璃基板。第一基板10可由透明玻璃材料所製成,例如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SiO2)。然而,第一基板10的材料並不受此為限。
如第2圖所示,第一基板10係被分為一顯示區AA以及一外緣區EA。外緣區EA係完全圍繞顯示區AA的外側。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相對於顯示區AA形成於第一基板10。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並未形成於外緣區EA。在此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產生白光。於其他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可產生紅色、藍色和綠色之原色光或可產生其他顏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層。
配合參照第1、2圖。第2圖顯示根據本揭露部分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部分元件之上視圖。在此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更包括一絕緣層70及一金屬層80。金屬層80相對第一基板10之外緣區EA形成於第一基板10上,至少部分絕緣層70相對第一基板10之外緣區EA形成於第一基板10並覆蓋於金屬層80上。絕緣層70可自顯示區AA延伸至外緣區EA並且終止於第一基板10之最外緣。絕緣層70可與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的部份絕緣層(例如:緩衝層、閘極絕緣層)以共同製程形成於第一基板10上。
玻璃膠30相對於第一基板10之邊緣區EA設置於絕緣層70與金屬層80之上。並且,玻璃膠30圍繞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之外圍並包圍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關於玻璃膠30、絕緣層70、及金屬層80之結構特徵將於後方說明。
再次參照第1圖。第二基板40藉由玻璃膠30連結第一基板10,並且第二基板40與相隔玻璃膠30間隔設置。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基板40包括一彩色濾光片43。第二基板40面向第一基板10並連結於玻璃膠30。有機發光二極體層20設置於第一基板10、玻璃膠30以及第二基板40所共同形成之空間當中。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40之間並未完全接觸,一約2~10μm之空隙形成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40之間。於另一實施例中,當有機發光二極體產生白光時,第二基板亦可僅為素玻璃(圖未示)而無需彩色濾光片,端視設計之需求。於另一實施例中,當有機發光二極體產生三原色或其他顏色光時,第二基板可僅為素玻璃(圖未示),而無需加上彩色濾光片。第二基板亦可為金屬材料或塑膠材料所製成。
外框膠50設置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最外側。在此實施例中,外框膠50塗佈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40之間並位於玻璃膠30之外側。在此實施例中,外框膠50可為一感光膠材(UV glue)。
參照第3圖。第3圖顯示第2圖之M1區域之放大圖。在此實施例中,第3圖所顯示之M1區域係相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端子部。端子部包括多個金屬走線連接於顯示區AA內之電路及驅動電路(未顯示於圖中)之間。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M1區域亦可位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其他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金屬層80具有圖樣化 圖案。舉例而言,金屬層80之圖樣化圖案包括第一圖案810及第二圖案820。玻璃膠30沿一中央線M連續分佈並舖設於第一圖案810與第二圖案820上。
在此實施例中,一既定區域R1定義於中央線M之兩側。在垂直中央線M的方向上,既定區域R1的寬度與玻璃膠30寬度的比值係介於0.3-0.6之間。在既定區域R1的範圍內,玻璃膠30包括有多個孔洞。該等孔洞的配置是避免玻璃膠在特定位置上產生應力集中的現象。如此一來,玻璃膠30受衝擊等因素而破損導致氧氣與水氣進入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可以獲得避免。以下對玻璃膠30的孔洞的分佈方式進行說明。
在此實施例中,玻璃膠30的孔洞係對應在既定區域R1的範圍內的第一圖案810之開口及凹凸邊緣812而配置。在既定區域R1的範圍外的第一圖案810之開口及凹凸邊緣812,玻璃膠30則未包括有孔洞。
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在第一圖案810上,第一圖案810包括多個以矩陣方式排列之開口,例如:開口811、812、813。開口811、812、813沿遠離中央線M的方向排列,其中開口811、812位於既定區域R1的範圍內,而開口813位於既定區域R1的範圍外。
玻璃膠30包括有多個直徑超過3um的孔洞,例如:孔洞31a、31b、31c對應開口811、812配置,其中孔洞31a、31b對應開口811之邊緣配置,且孔洞31c對應開口812之邊緣配置。對於在 既定區域R1範圍外的開口813,玻璃膠30則未具有直徑超過3um的孔洞。另外,例如:孔洞32a、32b則是對應於凹凸邊緣814之邊緣配置。關於孔洞與第一圖案之開口間相對位置的描述將於第4圖的說明中進一步說明。
參照第4圖,第4圖顯示沿第3圖之D-D’線段所視之剖面圖。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1a、31b配置於開口811之邊緣,並且孔洞31a、31b具有差不多的體積及形狀,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孔洞31a、31b亦可以非對稱開口811之中心配置於開口811之邊緣。或者,孔洞31a、31b分別具有相異的體積及形狀。
在此實施例中,在由金屬層80之第一圖案810之每一開口中,更包括一個由絕緣層70所定義之凹部。舉例而言,如第4圖所示,在第一圖案810之開口811中,一個凹部701係由絕緣層70所定義,其中凹部701位於開口811中。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圖案810之開口811之寬度係介於30um至60um之間。凹部701寬度係略小於開口811之寬度,亦即凹部701位於開口811內。
在此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玻璃膠30填入於凹部701內部,且孔洞31a、31b並未接觸凹部701的內壁面。凹部701之內壁面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在另一些未圖示的實施例中,孔洞31a、31b接觸凹部701的內壁面,部分凹部701之內壁面未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
應當理解的是,雖然在第4圖顯示之實施例中,孔洞31a、31b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係完全落在第一圖案810之開口811 內部,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如第3圖所示,部分孔洞31c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係位於第一圖案810之開口812之外部。
如第3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相對單一開口811、812,玻璃膠30包括二個以上的孔洞。該些孔洞係實質圍繞每一對應開口811、812的中心環設。並且,對應開口811的孔洞的數量是大於對應於開口812的數量。又,對應開口811的孔洞分佈密度是大於對應於開口812的孔洞的分佈密度。另外,對應開口811的孔洞的平均體積是大於對應於開口812的孔洞的平均體積,例如孔洞31a、31b的體積大於孔洞31c的體積。
繼續參照第3圖,在此實施例中,玻璃膠30的孔洞係對應在既定區域R1的範圍內的第二圖案820之開口而配置。
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在第二圖案820上,第二圖案820包括多個以矩陣方式排列之開口,例如:開口821、822、823。開口821、822、823沿遠離中央線M的方向排列,其中開口821、822位於既定區域R1的範圍內,而開口823位於既定區域R1的範圍外。
玻璃膠30包括有多個孔洞,例如:孔洞33a、33b、33c、33d,其中孔洞33a、33b、33c對應開口821配置,且孔洞33d對應開口822配置。對於在既定區域R1範圍外的開口823,玻璃膠30則未具有直徑超過3um的孔洞。關於孔洞與第二圖案之開口間相對位置的描述將於第5圖的說明中進一步說明。
參照第5圖,第5圖顯示沿第3圖之E-E’線段所視之剖 面圖。在此實施例中,在由金屬層80之第二圖案820之每一開口中,更包括多個由絕緣層70所定義開口。舉例而言,如第5圖所示,在第二圖案820之開口821中,多個開口,例如:開口711、712、713係由絕緣層70所定義,其中開口711、712、713位於開口821中。
在此實施例中,金屬層80之第二圖案820所定義的開口的寬度介於30um至60um之間,且絕緣層70所定義的開口的寬度介於5um至12um之間,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為清楚說明,以下說明中將稱金屬層之第二圖案之開口為「第一開口」,並且稱在第二圖案之開口內且由絕緣層所定義之開口為「第二開口」。
如第5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3a、33b、33c係分別對應位於第一開口821中的第二開口711、712、713配置。玻璃膠30設置於第二開口711、712、713內部,孔洞33a、33b、33c並未接觸第二開口711、712、713的內壁面。第二開口711、712、713之內壁面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在另一些未圖示的實施例中,孔洞33a、33b、33c接觸對應之第二開口711、712、713的內壁面,第二開口711、712、713之部分內壁面未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
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3a、33b、33c具有寬度變化。舉例而言,如第5圖所示,在第二開口711、712、713外的孔洞33a、33b、33c的寬度係大於在第二開口711、712、713內的孔洞33a、33b、33c的寬度。在此實施例中,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 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3a、33b、33c具有相同的體積及形狀,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孔洞33a、33b、33c可以分別具有相異的體積及形狀。
應當理解的是,在第5圖顯示之實施例中,孔洞33a、33b、33c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係完全落在第二開口711、712、713內部,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部分孔洞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也可以位於第二開口之外部。
如第3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對應開口821的孔洞的平均體積是大於對應於開口822的孔洞的平均體積,例如孔洞33a、33b、33c的體積大於孔洞33d的體積。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既定區域R1範圍內的部分第二孔洞,玻璃膠30未包括孔洞對應配置。
第6圖顯示本揭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以顯微鏡觀看之部分結構之影像,其中顯示孔洞之排列密度朝中央線M兩側方向逐漸減少。第7圖顯示本揭露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以顯微鏡觀看之部分結構之影像,其中顯示孔洞對應金屬層之開口配置,並且玻璃膠(顏色較淺之結構層)形成於開口之內壁面上。
第2圖M1區域之結構樣態並不僅限於第3圖所示之實施例。舉例而言,M1區域之結構樣態亦可由第8圖所顯示M1’區域之結構樣態所取代。在此實施例中,M1’區域係相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端子部。端子部包括多個金屬走線連接於顯示區 AA內之電路及驅動電路(未顯示於圖中)之間。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M1’區域亦可位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其他位置。在此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金屬層80包括多種圖案,例如第二圖案820及第三圖案830。第三圖案830與第二圖案820在朝遠離顯示區AA的方向上依序排列。亦即,第二圖案820較第三圖案830遠離顯示區AA。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圖案820相鄰第三圖案830,兩者彼此連結。
玻璃膠30沿一中央線M連續分佈,並鋪設於第二圖案820與第三圖案830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圖案820與第三圖案830之邊界位於中央線M中,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第二圖案820與第三圖案830之邊界可位於中央線M較靠近顯示區AA或外圍區EA。
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圖案820與第三圖案830之差異包括,在相對中央線M呈約45度角的方向上,第三圖案830更包括多個微型開口排列於每二個相鄰之開口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每9個微型開口為一群組,每一群組分別排列於每二個相鄰之開口之間,但並不僅此為限。
在此實施例中,一既定區域R2定義於中央線M之兩側。在垂直中央線M的方向上,既定區域R2的寬度與玻璃膠30寬度的比值係介於0.3-0.6之間。在既定區域R2的範圍內,玻璃膠30包括有多個孔洞。該等孔洞的配置是避免玻璃膠在特定位置上產生應力集中的現象。如此一來,玻璃膠30受衝擊等因素而破損導 致氧氣與水氣進入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可以獲得避免。以下對玻璃膠30的孔洞的分佈方式進行說明。
在此實施例中,玻璃膠30的孔洞係對應在既定區域R2的範圍內的第二圖案820之開口與第三圖案830之開口及微型開口而配置。在既定區域R2的範圍外的第二圖案820之開口與第三圖案830及之開口及微型開口,玻璃膠30則未包括有孔洞。
關於孔洞與第三圖案之微型開口間相對位置的描述將於第9圖的說明中進一步說明。
參照第9圖,第9圖顯示沿第8圖之F-F’線段所視之剖面圖。在此實施例中,金屬層80之第三圖案830包括多個微型開口,例如:微型開口831、832、833。
玻璃膠30包括有多個孔洞,例如:孔洞34a、34b、34c。孔洞34a、34b、34c係分別對應微型開口831、832、833配置。玻璃膠30設置於微型開口831、832、833內部,孔洞34a、34b、34c並未接觸微型開口831、832、833的內壁面。微型開口831、832、833之內壁面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在另一些未圖示的實施例中,孔洞34a、34b、34c接觸對應之微型開口831、832、833的內壁面,微型開口831、832、833之部分內壁面未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
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4a、34b、34c具有寬度變化。舉例而言,如第9圖所示,在微型開口831、832、833外的孔洞34a、34b、34c的寬度係大於在微型開口831、832、833內的孔洞34a、 34b、34c的寬度。在此實施例中,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4a、34b、34c具有大致相同的體積及形狀,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孔洞34a、34b、34c可以分別具有相異的體積及形狀。
應當理解的是,在第9圖顯示之實施例中,孔洞34a、34b、34c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係完全落在微型開口831、832、833內部,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部分孔洞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也可以位於第二開口之外部。
關於孔洞與第三圖案之開口間相對位置的描述,以及孔洞與第二圖案之開口間相對位置的描述相似於第5圖之說明,為簡化說明書內容,在此不再重複。在M1’區域中,由於在靠近顯示區AA的區域,玻璃膠30包括更多的孔洞,玻璃膠30因應力影響而產生破裂的情況將更不容易發生。第10圖顯示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部分結構之剖面圖。相較於第9圖之實施例,第10圖之實施例中,金屬層830之開口831、832、833省略設置。並且,絕緣層70更包括多個孔洞位於金屬層830之上方,例如孔洞35a、35b、35c。
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5a、35b、35c係分別對應位於開口714、715、716配置。玻璃膠30設置於開口714、715、716內部,孔洞35a、35b、35c並未接觸開口714、715、716的內壁面。開口831、832、833之內壁面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然而,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在另一些未圖示的實施例中,孔洞35a、35b、 35c接觸對應之開口714、715、716的內壁面,開口714、715、716之部分內壁面未具有玻璃膠30形成於其上。
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5a、35b、35c具有寬度變化。舉例而言,如第10圖所示,在開口714、715、716外的孔洞35a、35b、35c的寬度係大於在開口714、715、716內的孔洞35a、35b、35c的寬度。在此實施例中,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孔洞35a、35b、35c具有相同的體積及形狀,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孔洞35a、35b、35c可以分別具有相異的體積及形狀。
應當理解的是,在第10圖顯示之實施例中,孔洞35a、35b、35c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係完全落在開口714、715、716內部,但本揭露並不僅此為限。部分孔洞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也可以位於開口之外部。
參照第11圖,顯示第11圖之M2區域之放大圖。在此實施例中,第11圖所顯示之M2區域係相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二側邊之交會角之鄰近區域。
在此實施例中,玻璃膠30與金屬層80之外緣之間距具有變化。具體而言,如第11圖所示,在M2區域中,玻璃膠30包括區段A、區段B、區段C。區段A平行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上側邊框延伸。區段C平行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之右側邊框延伸。區段B具有一曲率並連結區段A與區段C之間。
區段A中金屬層80在遠離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 玻璃膠30的間距為Aout,金屬層80在靠近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玻璃膠30的間距為Ain。區段B中金屬層80在遠離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玻璃膠30的最小間距為Bout,金屬層80在靠近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玻璃膠30的最大間距為Bin。區段C中金屬層80在遠離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玻璃膠30的間距為Cout,金屬層80在靠近顯示區AA之邊緣之一側與玻璃膠30的間距為Cin。在此實施例中,玻璃膠30與金屬層80之外緣之間距滿足下列公式:Bin/Bout>Ain/Aout;以及Bin/Bout>Cin/Cout
藉由上述特徵,玻璃膠30內部之孔洞的分佈在B區段內將更靠近金屬層80之外側邊緣,如此一來可在特定區域進一步強化玻璃膠30之結構強度,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耐用性增加。
本發明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藉由玻璃膠30隔絕外界的氧氣與水氣,成功地降低水氧穿透速率。另外,由於玻璃膠30內部包括多個孔洞,孔洞使玻璃膠的結構強度增加,因此能夠有效防止因玻璃膠破損造成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壽命減少之問題發生。
雖然本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揭露之 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揭露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揭露使用。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第一基板
30‧‧‧玻璃膠
31a、31b‧‧‧孔洞
40‧‧‧第二基板
70‧‧‧絕緣層
701‧‧‧凹部
80‧‧‧金屬層
810‧‧‧第一圖案
811‧‧‧開口

Claims (10)

  1. 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間隔設置;一玻璃膠,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一金屬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且該玻璃膠位於該金屬層上,該金屬層包括至少一開口(opening),該玻璃膠部分位於該開口中;其中,該玻璃膠包括複數孔洞,部分該些孔洞對應該金屬層的該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部分該些孔洞對應該開口的周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金屬層還具有一凹凸邊緣,部分該些孔洞對應該凹凸邊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孔洞分佈於該玻璃膠寬度方向之中間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
  6. 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間隔設置;一玻璃膠,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一金屬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且該玻璃膠位於該金屬層上,該金屬層包括至少一第一開口,該玻璃膠部分位於該第一開口中;以及一絕緣層,位於該金屬層上,且具有複數第二開口,該些第二開口位於該第一開口中;其中,該玻璃膠包括複數孔洞,該些孔洞對應該些第二開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絕緣層的該些第二開口的寬度介於5um至12um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金屬層的該第一開口的寬度介於30um至60um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孔洞的直徑介於4um至10um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玻璃膠部分位於該些第二開口中。
TW104130742A 2015-09-17 2015-09-17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TWI568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742A TWI568053B (zh) 2015-09-17 2015-09-17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US15/200,056 US9947893B2 (en) 2015-09-17 2016-07-01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20160094235A KR102605979B1 (ko) 2015-09-17 2016-07-25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742A TWI568053B (zh) 2015-09-17 2015-09-17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8053B true TWI568053B (zh) 2017-01-21
TW201712916A TW201712916A (zh) 2017-04-01

Family

ID=5828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0742A TWI568053B (zh) 2015-09-17 2015-09-17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7893B2 (zh)
KR (1) KR102605979B1 (zh)
TW (1) TWI5680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2408B1 (ko) * 2017-05-19 2022-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68302A (ko) 2020-11-18 2022-05-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0982B2 (en) * 2008-02-14 2012-02-07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247274B2 (en) * 2009-11-23 2012-08-2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7950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28638A (zh) * 2014-04-04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的封装方法、玻璃料及电子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7586B1 (ko) * 2008-03-13 2009-11-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프릿 실링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030000B1 (ko) * 2009-12-10 2011-04-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프릿 실링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0982B2 (en) * 2008-02-14 2012-02-07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247274B2 (en) * 2009-11-23 2012-08-2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7950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28638A (zh) * 2014-04-04 2014-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的封装方法、玻璃料及电子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84865A1 (en) 2017-03-23
KR20170033768A (ko) 2017-03-27
TW201712916A (zh) 2017-04-01
US9947893B2 (en) 2018-04-17
KR102605979B1 (ko)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2867B2 (ja) 表示装置
TWI667782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包含其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US8981643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TW201707189A (zh) 封裝基板及應用其之封裝結構
WO2016141698A1 (zh) 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996020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TWI685702B (zh) 顯示裝置
WO2017028497A1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3301736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8866384B2 (en) OLED display
JP6486099B2 (ja) Led発光モジュール
CN105206728A (zh) 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WO2019127794A1 (zh) 镜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201414032A (zh) 白光發光裝置、包含其之白光發光面板、製造白光發光面板之方法、及包含白光發光裝置之顯示設備
WO2019201132A1 (zh) 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JP2008288412A (ja) Led発光装置
JP2018073825A (ja) 白色発光領域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50340658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TWI568053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JP6076796B2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WO202310873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5158063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46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TWI577008B (zh) 顯示面板
JP6427816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色変換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