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6881B - Rota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Rota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6881B
TWI566881B TW101103374A TW101103374A TWI566881B TW I566881 B TWI566881 B TW I566881B TW 101103374 A TW101103374 A TW 101103374A TW 101103374 A TW101103374 A TW 101103374A TW I566881 B TWI566881 B TW I5668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hole
support member
bearing support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8706A (en
Inventor
Toshiyuki Yamagishi
Nobukazu Miyauchi
Toshinao Kato
Atsushi Oishi
Toshiki Tak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sakus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sakusho Kk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sakush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3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6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68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4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otary shafts, e.g. working-spindles
    • B23Q5/043Accessories for spindle drives
    • B23Q5/048Speed-chang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22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23Q5/34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B23Q5/38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 B23Q5/46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with variable speed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achine Tool Positioning Apparatus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Description

旋轉裝置
本發明關於旋轉工作台裝置等的驅動源所使用的旋轉裝置。
以往,在例如機床等領域中,作為用作工件的載置台的旋轉工作台裝置的驅動源,使用具有旋轉電機和減速器的旋轉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旋轉裝置中,旋轉電機的轉子經由安裝突緣利用螺栓被連結在減速器的輸入軸。另外,在減速器的輸入軸上設置有滾齒式凸輪。而且,設置在輸出軸外圍的凸輪從動件依序與滾齒式凸輪卡合,由此,輸入軸的旋轉被減速並傳遞到輸出軸。輸入軸和輸出軸以各軸的軸向成為大致垂直且扭轉的位置關係的方式能夠旋轉地配置在殼體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3-126545號公報
在旋轉電機中,轉子和定子需要以相互成為同軸的方式精度良好地被定位。
此時,在上述現有技術的旋轉裝置中,旋轉電機的轉子經由安裝突緣與減速器的輸入軸連結。另一方面,支承輸入軸的軸承經由軸承套筒被固定在減速器的殼體上。旋轉電機的定子經由支承板被固定在該殼體上。如此,成為在轉子和定子之間夾設有多個構件的結構。其結果,存在 難以確保旋轉電機中的轉子和定子的同軸度的問題。另外,由於構件多,所以還存在旋轉裝置的組裝作業需要花費時間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裝置,能夠確保旋轉電機的轉子和定子的同軸度,並能夠高效率進行組裝作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申請的旋轉裝置一體具備:將勵磁部和電樞中的任一方作為轉子且將另一方作為定子的旋轉電機,及減速器,其特徵為,上述減速器,具有:設置有滾齒式凸輪的輸入軸,及輸出軸,在上述輸出軸的外圍設置有依序與上述滾齒式凸輪卡合的凸輪從動件,上述輸出軸沿著與上述輸入軸垂直的方向延伸,上述旋轉電機,具備:旋轉軸,上述轉子固定於上述旋轉軸有上述旋轉軸與上述減速器的上述輸入軸同軸地連結,及軸承支承構件,上述軸承支承構件對軸承進行支承,該軸承將上述減速器的上述輸入軸支承為能夠自由旋轉,上述定子設置於上述軸承支承構件。
較佳的是,上述減速器具有殼體,上述殼體具有供上述輸入軸貫穿的貫穿孔,並且上述殼體能夠沿著與上述輸入軸的軸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上述旋轉電機的上述軸承支承構件設置於上述殼體的上述貫穿孔中。
更較佳的是,上述軸承支承構件,具有:支承部,上 述支承部具有供上述軸承嵌合的嵌合部,上述支承部的外徑比上述貫穿孔的內徑小;及凸緣部,上述凸緣部的外徑比上述貫穿孔的內徑大。
再較佳的是,上述軸承支承構件具有與上述定子套接的套接部。
根據本發明,能夠確保旋轉電機的轉子與定子的同軸度,並能夠高效率進行旋轉裝置的組裝作業。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首先,使用圖1及圖2說明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圖2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性、從編碼部側觀察的側視圖。
如圖1所示,旋轉裝置1一體具備作為旋轉電機的電機100和減速器200。電機100具有電機電磁部110和編碼部120。在電機電磁部110與編碼部120之間配置有減速器200。
電機電磁部110具備轉子111和定子113。轉子111以與旋轉軸101成為同軸的方式被固定。定子113以沿著徑向與轉子111的外圍面對置的方式被固定在電機支架 112上。旋轉軸101與減速器200的輸入軸211一體成形為一根軸。
轉子111具有磁軛114及磁鐵115。轉子111從旋轉軸101的減速器200相反側(負荷相反側。圖1中右側)被插入,並被黏接固定在旋轉軸101的外圍。
定子113具有層疊鐵芯體1131、繞線管1132、繞組線1133、供繞組線1133接線的接線基板1135、和輸入端子1136。繞線管1132貫插層疊鐵芯體1131。繞組線1133捲繞在繞線管1132上。輸入端子1136與接線基板1135連接。繞線管1132由樹脂等絕緣性材料構成。繞線管1132使層疊鐵芯體1131與繞組線1133電絕緣。層疊鐵芯體1131、繞線管1132、繞組線1133、接線基板1135和輸入端子1136是由樹脂1134模製(mold)而成。在定子113的減速器200相反側設置有托架116。在該托架116的更靠減速器200相反側的位置設置有蓋罩102。
編碼部120夾著減速器200地配置在與電機電磁部110相反的一側。編碼部120具有編碼器121和編碼器蓋罩122。編碼器121是例如光學編碼器式或磁式編碼器。編碼器蓋罩122覆蓋編碼器121。編碼器121檢測旋轉軸101的旋轉角度等。
以下,對減速器200進行說明。減速器200是所謂的滾齒式(roller gear)減速器。減速器200具有輸入軸211、輸出軸221和殼體201。輸入軸211上設置有滾齒式凸輪212。在輸出軸221的外圍設置有依序與滾齒式凸 輪212卡合的凸輪從動件222。在殼體201的內部,輸入軸211和輸出軸221配設成各軸的軸向大致垂直且扭轉的位置關係。
輸入軸211通過配置在軸向兩側的軸承213被支承為能夠相對於殼體201自由旋轉。在輸入軸211上一體設置有滾齒式凸輪212。在該滾齒式凸輪212上形成有螺旋狀的錐形肋214。錐形肋214根據其旋轉角度一樣地產生軸向移位元。另外,如前上述,輸入軸211與電機100的旋轉軸101一體成形為一根軸。
輸出軸221是中空軸。輸出軸221通過配置在軸向兩側的未圖示的軸承被支承為能夠相對於殼體201自由旋轉。在輸出軸221的外圍面,沿著周向隔開預定間隔且呈放射狀地設置有多個凸輪從動件222。該等凸輪從動件222中的相鄰的兩個凸輪從動件222隨著滾齒式凸輪212的旋轉,依序相對於錐形肋214的兩側面施加預負荷並抵接卡合。由此,輸入軸211的旋轉被減速而傳遞到輸出軸221。
如圖2所示,殼體201能夠沿著與輸入軸211的軸向正交的方向(即輸出軸221的軸向。圖2中左右方向)分割。殼體201具有第一殼體部201u及第二殼體部201d這兩個殼體部。上述第一殼體部201u和第二殼體部201d通過螺栓207(參照圖1)連結。另外,殼體201具有供輸入軸211貫穿的貫穿孔202。在該貫穿孔202中的靠編碼部120側的貫穿孔202a中設置有軸承213。在該軸承213 的軸端側(圖1中左側)設置有油封203和油封座204。油封座204支承油封203,並且對軸承213施加預負荷。貫穿孔202a的更靠軸端側向殼體201的表面開口。編碼器蓋罩122固定在該開口206的預定位置。
在貫穿孔202中的靠電機電磁部110側的貫穿孔202b中設置有軸承支承構件140。軸承支承構件140支承軸承213,並且對該軸承213施加一定的預負荷。此外,在軸承213是不需要施加預負荷的軸承(例如圓柱滾子軸承等)的情況下,軸承支承構件140以不施加預負荷的狀態支承軸承213。在貫穿孔202b的軸端側(圖1中右側),孔徑擴大地向殼體201的表面開口。電機電磁部110經由軸承支承構件140被定位並固定在該開口205的預定位置。
以下,使用圖3說明軸承支承構件140。圖3A是抽出圖1所示的旋轉裝置1的縱剖視圖中的軸承支承構件140附近表示的局部放大圖。圖3B是相當於圖3A中Ⅲ B-Ⅲ B剖面的剖視圖。
如圖3A及圖3B所示,軸承支承構件140是中央具有用於使輸入軸211貫穿的貫穿孔141的環狀構件。該軸承支承構件140具有支承部142和凸緣部143。支承部142的外徑比上述的殼體201的靠電機電磁部110側的貫穿孔202b的內徑小。凸緣部143的外徑比貫穿孔202b的內徑大。在軸承支承構件140被固定在殼體201的貫穿孔202b中的狀態下,支承部142插入於貫穿孔202b的內 部。而且,凸緣部143配置在貫穿孔202b的外部,在該例中配置在上述的開口205內。此時,由於支承部142的外徑比貫穿孔202b的內徑小,所以在支承部142的外圍與貫穿孔202b的內周之間形成間隙S。
貫穿孔141的減速器200側(圖3A中左側)以孔徑擴大的方式向軸承支承構件140的減速器200側(圖3A中左側)的表面開口。該開口144作為供軸承213嵌合的嵌合部發揮功能。將軸承213嵌合在開口144中,由此,支承部142對軸承213進行支承。此外,在貫穿孔141與開口144之間,因孔徑差而形成階梯差部145。該階梯差部145對軸承213施加一定的預負荷。
在貫穿孔141的減速器200相反側(圖3A中右側)設置有油封203。該油封203通過呈圓周狀地設置在凸緣部143的徑向中央側的油封座部146被支承。
在凸緣部143的周向多個部位(該例中是8個部位)形成有螺栓孔147。用於固定軸承支承構件140的螺栓208貫插在螺栓孔147中。螺栓孔147的孔徑形成比螺栓208大。在各螺栓孔147內,在螺栓208的周圍形成間隙。將螺栓208貫插在形成於凸緣部143的螺栓孔147中並與殼體201緊固。由此,軸承支承構件140被固定在殼體201的貫穿孔202b中。
另外,凸緣部143具有形成在徑向外圍側的凸部148(套接部)。凸部148與油封座部146呈同心圓狀設置。此外,作為套接(結合)部不限於凸部形狀,也 可以是凹部形狀。該凸部148朝向减速器200相反側(图3A中右側)突出地形成。通過使凸部148的內周面與電機電磁部110的定子113的樹脂1134的外圍面卡合,從而使凸部148和樹脂1134套接。由此,定子113設置在軸承支承構件140上。此時,電機支架112的端部與凸部148抵靠,發揮套接時的抵靠面的作用。通過該套接,軸承支承構件140和定子113被定位成彼此同軸。此外,凸部148和樹脂1134被套接之後,通過黏接進行固定。
對由以上說明的旋轉裝置1得到的效果進行說明。
如上述,電機100具備軸承支承構件140。軸承支承構件140支承軸承213,並對該軸承213施加一定的預負荷,上述軸承213將減速器200的輸入軸211支承為能夠自由旋轉。而且,定子113設置在該軸承支承構件140上。此時,減速器200的輸入軸211和電機100的旋轉軸101一體構成為同軸。其結果,轉子111和定子113實質上通過一個構件即軸承支承構件140進行定位。由此,能夠提高旋轉電機100中的轉子111和定子113的同軸度。另外,軸承支承構件140是通過一個構件發揮定子113的安裝構件、軸承213的支承構件及預負荷構件的功能。其結果,能夠減少零件數目,能夠高效率進行旋轉裝置1的組裝作業。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尤其是,減速器200的殼體201能夠沿著與輸入軸211的軸向正交的方向分割。在此結構的情況下,如圖3B作為一例所示,有時在兩個殼體 部201u、201d間產生尺寸誤差。該情況下,在電機電磁部110側的貫穿孔202b中,可能會在殼體部彼此的抵靠部分產生階梯差209。該情況下,例如是軸承嵌入於貫穿孔202b的一般結構的情況下,貫穿孔202b的內徑和軸承的外徑大致一致。其結果,難以直接將軸承嵌入於貫穿孔202b中。由此,需要消除貫穿孔202b的階梯差209的切削作業等,旋轉裝置的組裝作業需要花費時間。
而在本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1中,軸承支承構件140以支承軸承213的狀態設置在殼體201的貫穿孔202b中。此時,軸承支承構件140的支承部142的外徑比貫穿孔202b的內徑小。由此,在支承部142的外圍與貫穿孔202b的內周之間形成有間隙S。由此,即使如上述在貫穿孔202b中產生階梯差209的情況下,如圖3B所示,也能夠利用間隙S允許階梯差209,將軸承213配置在貫穿孔202b中。其結果,不需要消除階梯差209的切削作業等,能夠容易地將軸承213設置於殼體201。因此,能夠高效率進行旋轉裝置1的組裝作業。另外,通過使支承部142的外徑與貫穿孔202b的內徑之間的尺寸差比較有餘裕,從而即使在貫穿孔202b中產生的階梯差209大的情況下,也能夠可靠地設置軸承213。
另外,在軸承支承構件140的凸緣部143中,螺栓孔147的孔徑形成得比螺栓208大。另外,在各螺栓孔147內,在螺栓208的周圍形成有間隙。通過該螺栓孔147的間隙、以及上述的支承部142的外圍與貫穿孔202b的內 周之間的間隙S,能夠將軸承支承構件140固定在任意的位置。即,軸承支承構件140在沿著與輸入軸211的軸向垂直的面方向錯開間隙的量的同時相對於殼體201被固定。因此,因殼體部201u、201d的尺寸誤差,貫穿孔202b的中心位置相對於輸入軸211的軸芯位置錯位的情況下,也能夠將軸承213支承並固定在與輸入軸211同軸的位置。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尤其是,軸承支承構件140具有支承部142和凸緣部143。支承部142具有供軸承211嵌合的開口144。支承部142的外徑比貫穿孔202b的內徑小。由此,將軸承支承構件140固定在殼體201上時,能夠在支承部142的外圍和貫穿孔202b的內周之間可靠地形成間隙S的同時,能夠將軸承211配置在貫穿孔202b的內部。另一方面,凸緣部143的外徑比貫穿孔202b的內徑大。由此,利用位於貫穿孔202b外部的凸緣部143,通過螺栓緊固,將軸承支承構件140可靠地固定在殼體201上。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尤其是,軸承支承構件140的凸緣部143具有凸部148。凸部148與電機100的定子113的樹脂1134套接。由此,在旋轉裝置1的組裝作業中,將電機100安裝在減速器200上時,將凸部148與定子113套接。其結果,能夠將定子113相對於軸承支承構件140定位在預定位置,並能夠容易地安裝。因此,不需要對電機100的定位作業,能夠提高組裝作業的作業性。
另外,在組裝作業中,使輸入軸211貫插於被軸承支承構件140支承的軸承213中,並將軸承支承構件140安裝在輸入軸211上。然後,使軸承支承構件140的凸部148與電機100的定子113套接,從而將定子113安裝在軸承支承構件140上。此時,最初將軸承支承構件140安裝在輸入軸211上時,軸承支承構件140與輸入軸211彼此成為同軸。另外,然後在使軸承支承構件140的凸部148與電機100的定子113套接時,軸承支承構件140與定子113彼此成為同軸的。而且,由於減速器200的輸入軸211與電機100的旋轉軸101一體構成,所以是同軸。其結果,將電機100安裝在減速器200上時,轉子111和定子113經由軸承支承構件140彼此成為同軸地被定位。其結果,能夠提高旋轉裝置1的組裝精度。
而且,使電機100的定子113直接套接在軸承支承構件140上。由此,與例如將電機100的托架安裝在軸承支承構件140上的結構相比,不需要托架。因此,能夠實現電機100(即旋轉裝置1)的小型化。
此外,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主旨及技術思想的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形。以下,依序對如此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1)還將軸承支承構件設置在編碼部側的情況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採用了僅電機電磁部110側的軸承213由軸承支承構件140支承的結構,但不限於此。 即,編碼部120側的軸承213也可以由另一軸承支承構件 進行支承。
圖4是表示本變形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在該圖4中,與圖1同樣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並適當省略說明。如圖4所示,在旋轉裝置1A的減速器200A中,在編碼部120側的貫穿孔202a中,也固定有支承軸承213的軸承支承構件150。
軸承支承構件150與軸承支承構件140同樣地是中央具有用於使輸入軸211貫穿的貫穿孔151的環狀構件。該軸承支承構件150具有支承部152和凸緣部153。支承部152的外徑比殼體201的編碼部120側的貫穿孔202a的內徑小。凸緣部153的外徑比貫穿孔202a的內徑大。在軸承支承構件150被固定在殼體201的貫穿孔202a中的狀態下,支承部152被插入於貫穿孔202a的內部。另外,凸緣部153配置在貫穿孔202a的外部,在該例中配置在上述的開口206內。此時,由於支承部152的外徑比貫穿孔202a的內徑小,所以在支承部152的外圍與貫穿孔202a的內周之間形成間隙S。
貫穿孔151的減速器200A側(圖4中右側)以孔徑擴大的方式向軸承支承構件150的減速器200A側的表面開口。該開口154作為供軸承213嵌合的嵌合部發揮功能。在貫穿孔151與開口154之間因孔徑差而形成有階梯差部155。該階梯差部155對軸承213施加一定的預負荷。在貫穿孔151的減速器200A相反側(圖4中左側)設置有油封203。
在凸緣部153,與軸承支承構件140同樣地在周向多個部位形成有螺栓孔157,用於固定軸承支承構件150的螺栓208貫插於該螺栓孔157中。螺栓孔157的孔徑形成得比螺栓208大。在各螺栓孔157內,在螺栓208的周圍形成有間隙。將螺栓208貫插在形成於凸緣部153的螺栓孔157中而與殼體201緊固。由此,軸承支承構件150被固定在殼體201的貫穿孔202a中。
在軸承支承構件150的減速器200A相反側設置有編碼器蓋罩122。此外,關於旋轉裝置1A的上述以外的結構,與前述的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1相同。
根據本變形例,得到與前述的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另外,即使在編碼部120側的貫穿孔202a中產生階梯差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間隙S允許該階梯差,將軸承213配置在貫穿孔202a中。
(2)通過在外圍形成的螺紋部固定軸承支承構件的情況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螺栓208被貫插在形成於軸承支承構件140的凸緣部143上的螺栓孔147中,凸緣部143與殼體201緊固。由此,軸承支承構件140被固定在殼體201上,但不限於此。例如,如後述的圖5所示的結構那樣,形成在軸承支承構件140B的凸緣部143B的外圍上的螺紋部1431也可以與形成在殼體201B的開口205的內周上的螺紋部螺合。該情況下,通過該螺合,軸承支承構件140B被固定在殼體201B上。此外,該變形例也能夠 適用於殼體201B的開口205沒有產生階梯差的情況(例如殼體201B不是分割結構的情況。或者,兩個殼體部201u、201d的尺寸誤差小的情況等)。
圖5是表示本變形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在該圖5中,與圖1等同樣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並適當省略說明。如圖5所示,在旋轉裝置1B的減速器200B中,支承軸承213的軸承支承構件140B設置在殼體201B的貫穿孔202中的靠電機電磁部110側(圖5中右側)的貫穿孔202b中。
軸承支承構件140B具有支承部142B和凸緣部143B。支承部142B是與前述的支承部142大致同樣的結構。
凸緣部143B與凸緣部143不同,在該凸緣部143B的周向未形成前述的螺栓孔147。在該凸緣部143B的外圍形成有螺紋部1431。將該螺紋部1431擰入於形成在殼體201B的開口205內周的螺紋部(省略圖示)中而進行螺合。由此,軸承支承構件140B被固定在殼體201B上。另外,在該凸緣部143B的靠電機電磁部110側形成有夾具安裝用的孔1432。在調整對軸承213施加的預負荷時,從電機電磁部110側將預定的夾具安裝在該孔1432中。然後,通過該夾具使軸承支承構件140B旋转,來調整螺紋部1431的旋入量。由此,將軸承支承構件140B向編碼部120側(圖5中左側)壓入,或者將軸承支承構件140B向電機電磁部110側拉出,由此對上述預 負荷進行調整。
此外,關於旋轉裝置1B的上述以外的結構,與前述的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1相同。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變形例,能夠得到與前述的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另外,尤其根據本變形例,能夠得到以下效果。即,設置在軸承支承構件140B外圍的螺紋部1431與形成在殼體201B的開口205內周的螺紋部螺合。由此,使軸承支承構件140B旋轉來調整螺紋部1431的旋入量,能夠使輸入軸211的滾齒式凸輪212的位置沿著軸向滑動。其結果,能夠進行滾齒式凸輪212的錐形肋214和輸出軸221的凸輪從動件222之間的接觸狀態的微調整。其結果,能夠進行更高精度的定位。另外,定子113通過套接被固定在軸承支承構件140B上。由此,即便使軸承支承構件140B旋轉而使得輸入軸211的位置沿著軸向移動了,定子113也同樣地沿著軸向移動。其結果,能夠使轉子111與定子113的相對位置不變。
此外,在本變形例中,採用了僅一側的軸承213由軸承支承構件支承的結構。但是,如上述(1)的變形例那樣,編碼部120側的軸承213也可以由軸承支承構件支承。該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如下結構:通過使在該軸承支承構件的凸緣部的外圍形成的螺紋部與在殼體的內周形成的螺紋部螺合,從而將該軸承支承構件固定在殼體的貫穿孔中。
(3)其他
以上,對減速器的殼體分割成兩部分的結構作為一例進行了說明,但不限於此,殼體不需要採用分割結構,也可以採用一體型殼體。該情況下,也能夠確保轉子與定子的同軸度且高效率進行組裝作業。另外,在採用分割結構的情況下,不限於分割成兩部分的結構,也可以採用分割成三部分以上的結構。
另外,在圖1~圖5中,電機電磁部110和編碼部120分開配置在減速器200、200A、200B的兩側。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將電機電磁部110和編碼部120配置在減速器200、200A、200B的一側。另外,該情況下,也可以將制動部配置在減速器200、200A、200B的另一側。而且,例如也可以將電機電磁部110、制動部及編碼部120全部都集中配置在減速器200、200A、200B的一側。在該等變形例中,也能夠得到與前述的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另外,以上以將包括磁軛114及磁鐵115的勵磁部作為轉子且將包括繞線管1132等的電樞作為定子的電機100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不限於此。相反地,也可以採用將包括磁軛及磁鐵的勵磁部設置在電機支架而作為定子且將包括繞線管等的電樞設置在旋轉軸上而作為轉子的電機。該情況下,也能夠得到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另外,除了以上已經說明的以外,還可以適當組合上述實施形態和各變形例的方式。
其他,雖然沒有一一例示,但本發明在不脫離其主旨 的範圍內能夠追加各種變更來實施。
1‧‧‧旋轉裝置
100‧‧‧電機
101‧‧‧旋轉軸
102‧‧‧蓋罩
110‧‧‧電機電磁部
111‧‧‧轉子
112‧‧‧電機支架
113‧‧‧定子
114‧‧‧磁軛
115‧‧‧磁鐵
116‧‧‧托架
120‧‧‧編碼部
121‧‧‧編碼器
122‧‧‧編碼器罩蓋
140‧‧‧軸承支承構件
200‧‧‧減速器
201‧‧‧殼體
202‧‧‧貫穿孔
202a‧‧‧貫穿孔
202b‧‧‧貫穿孔
203‧‧‧油封
204‧‧‧油封座
205‧‧‧開口
206‧‧‧開口
207‧‧‧螺栓
211‧‧‧輸入軸
212‧‧‧滾齒式凸輪
213‧‧‧軸承
214‧‧‧錐形肋
221‧‧‧輸出軸
222‧‧‧凸輪從動件
1131‧‧‧層疊鐵芯體
1132‧‧‧繞線管
1133‧‧‧繞組線
1134‧‧‧樹脂
1135‧‧‧接線基板
1136‧‧‧輸入端子
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
圖2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從編碼部側觀察的側視圖。
圖3A是抽出圖1所示的旋轉裝置的縱剖視圖中的軸承支承構件附近表示的局部放大圖。
圖3B是相當於圖3A中的Ⅲ B-Ⅲ B剖面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還將軸承支承構件設置在編碼部側的變形例中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
圖5是表示通過形成在外圍的螺紋部固定軸承支承構件的變形例中的旋轉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縱剖視圖。
1‧‧‧旋轉裝置
100‧‧‧電機
101‧‧‧旋轉軸
102‧‧‧蓋罩
110‧‧‧電機電磁部
111‧‧‧轉子
112‧‧‧電機支架
113‧‧‧定子
114‧‧‧磁軛
115‧‧‧磁鐵
116‧‧‧托架
120‧‧‧編碼部
121‧‧‧編碼器
122‧‧‧編碼器罩蓋
140‧‧‧軸承支承構件
200‧‧‧減速器
201‧‧‧殼體
202‧‧‧貫穿孔
202a‧‧‧貫穿孔
202b‧‧‧貫穿孔
203‧‧‧油封
204‧‧‧油封座
205‧‧‧開口
206‧‧‧開口
207‧‧‧螺栓
211‧‧‧輸入軸
212‧‧‧滾齒式凸輪
213‧‧‧軸承
214‧‧‧錐形肋
221‧‧‧輸出軸
222‧‧‧凸輪從動件
1131‧‧‧層疊鐵芯體
1132‧‧‧繞線管
1133‧‧‧繞組線
1134‧‧‧樹脂
1135‧‧‧接線基板
1136‧‧‧輸入端子

Claims (4)

  1. 一種旋轉裝置(1、1A、1B),該旋轉裝置(1、1A、1B)一體具備:將勵磁部和電樞中的任一方作為轉子(111)且將另一方作為定子(113)的旋轉電機(100),及減速器(200、200A、200B),其特徵為,上述減速器(200、200A、200B),具有:設置有滾齒式凸輪(212)的輸入軸(211);輸出軸(221),在上述輸出軸(221)的外圍設置有依序與上述滾齒式凸輪(212)卡合的凸輪從動件(222),上述輸出軸(221)沿著與上述輸入軸(211)垂直的方向延伸;及軸承(213),可自由旋轉地支承上述輸入軸(211);上述旋轉電機(100),具備:旋轉軸(101),上述轉子(111)固定於上述旋轉軸(101),上述旋轉軸(101)與上述減速器(200、200A、200B)的上述輸入軸(211)同軸地連結;上述旋轉裝置具有軸承支承構件(140、140B),該軸承支承構件(140、140B),其功能是作為:對軸承(213)進行支承的支承構件、與安裝有上述定子(113)的安裝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裝置(1、1A、1B),其中,上述減速器(200、200A、200B)具有殼體(201、201B),上述殼體(201、201B)具有供上述輸入軸(211)貫穿的貫穿孔(202b),並且上述殼體 (201、201B)能夠沿著與上述輸入軸(211)的軸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上述軸承支承構件(140、140B)設置於上述殼體(201、201B)的上述貫穿孔(202b)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旋轉裝置(1、1A、1B),其中,上述軸承支承構件(140、140B),具有:支承部(142、142B),上述支承部(142、142B)具有供上述軸承(213)嵌合的嵌合部(144),上述支承部(142、142B)的外徑比上述貫穿孔(202b)的內徑小,及凸緣部(143、143B),上述凸緣部(143、143B)的外徑比上述貫穿孔(202b)的內徑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裝置(1、1A、1B),其中,上述軸承支承構件(140、140B)具有與上述定子(113)套接的套接部(148)。
TW101103374A 2011-02-02 2012-02-02 Rotating device TWI566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0476A JP5764338B2 (ja) 2011-02-02 2011-02-02 回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8706A TW201238706A (en) 2012-10-01
TWI566881B true TWI566881B (zh) 2017-01-21

Family

ID=4658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374A TWI566881B (zh) 2011-02-02 2012-02-02 Rota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64338B2 (zh)
KR (1) KR101905901B1 (zh)
CN (1) CN102629798B (zh)
TW (1) TWI5668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120B (zh) 2017-11-28 2019-03-11 陳國明 轉盤之分度驅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2936B (zh) 2014-10-15 2016-05-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具組合式傳動軸之旋轉裝置及其組合式傳動軸
KR101529174B1 (ko) 2015-01-30 2015-06-19 주식회사 삼천리기계 회전테이블 장치
JP6608674B2 (ja) * 2015-11-02 2019-11-20 株式会社三共製作所 ローラギヤカム機構
CN110977505A (zh) * 2019-12-20 2020-04-10 苏州古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凸轮交换台用升降旋转装置
KR102152181B1 (ko) * 2020-03-05 2020-09-08 엠에스캠(주) 금속 부품용 가공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6545U (zh) * 1990-04-06 1991-12-19
TWM276648U (en) * 2005-02-25 2005-10-01 Wenson Prec Machine Co Ltd Improve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CNC cutting bench
TWM364557U (en) * 2009-04-20 2009-09-11 Detron Machine Co Ltd Exchange turn table device for tool machine
CN101945797A (zh) * 2008-02-12 2011-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用操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1172C2 (de) * 1993-06-25 1996-04-04 Licentia Gmbh Elektrischer 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736180B2 (ja) * 2011-01-11 2015-06-1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装置
JP5392579B2 (ja) * 2011-02-02 2014-01-22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6545U (zh) * 1990-04-06 1991-12-19
TWM276648U (en) * 2005-02-25 2005-10-01 Wenson Prec Machine Co Ltd Improve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CNC cutting bench
CN101945797A (zh) * 2008-02-12 2011-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用操舵装置
TWM364557U (en) * 2009-04-20 2009-09-11 Detron Machine Co Ltd Exchange turn table device for tool ma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120B (zh) 2017-11-28 2019-03-11 陳國明 轉盤之分度驅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89599A (ko) 2012-08-13
CN102629798A (zh) 2012-08-08
TW201238706A (en) 2012-10-01
JP2012157954A (ja) 2012-08-23
KR101905901B1 (ko) 2018-10-08
CN102629798B (zh) 2017-06-09
JP5764338B2 (ja)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6881B (zh) Rotating device
TWI528686B (zh) Rotating motor and rotating equipment
US9006945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rotating apparatus
JP2007110791A (ja) 軸受機構およびモータ
JP6164203B2 (ja) モータ
JP2007318925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3021810A (ja) 回転電機
JP7155569B2 (ja) 駆動装置
KR20170027337A (ko) 다이렉트 드라이브 모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지그
JPWO2014170940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ロータ保持構造
JP665126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52760B (zh) 齿轮电动机及齿轮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2015053352A (ja) ベアリング一体型ロータリトランス、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JP2008151527A (ja) レゾルバロータの取付方法
CN216290514U (zh) 电动致动器
JP7501288B2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TW201419711A (zh) 線性馬達
JP7158848B2 (ja) モータ装置のシリーズ
US10302134B2 (en) Bearing structure and motor
CN220043151U (zh) 电动致动器
JP2006187109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21099133A (ja) ギアモータのグリス漏れ防止構造
JP2013123287A (ja) モータ
JP2014014234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1109838A (ja) モー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