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2047B -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2047B
TWI552047B TW103146248A TW103146248A TWI552047B TW I552047 B TWI552047 B TW I552047B TW 103146248 A TW103146248 A TW 103146248A TW 103146248 A TW103146248 A TW 103146248A TW I552047 B TWI552047 B TW I5520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egment
palm
segment group
length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3295A (zh
Inventor
孫任毅
唐啓豪
Original Assignee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3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2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2047B/zh

Links

Description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偵測觸控螢幕上的近接事件,特別係關於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
偵測在觸控螢幕之上所發生的近接事件時,可能會偵測到由於鬼點或水漬所產生的錯誤近接事件。這些錯誤產生的近接事件可能會造成使用者下達錯誤的指令,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因此,亟需一種能夠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以避免造成上述的後果。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包含:獲得多個線段群;判斷該多個線段群當中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以及排除擴張後的手掌線段群。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的步驟。
本發明所提供之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錯誤的近接事件被報告到主機,以至於產生不是使用者想要的指 令。
14‧‧‧訊號值
15‧‧‧差值
16‧‧‧雙差值
810~880‧‧‧步驟
900
910‧‧‧近接物件
920‧‧‧觸控面板
921‧‧‧第一電極
922‧‧‧第二電極
930‧‧‧觸控處理裝置
940‧‧‧主機
1010~1050‧‧‧步驟
1110~1150‧‧‧步驟
1210~1280‧‧‧步驟
1310~1340‧‧‧步驟
第一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訊號值、差值、與雙差值的示意圖。
第二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訊號值與基準值所圍面積的示意圖。
第三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手指滑過導電液體所呈現之訊號值、雙差值、與線段的示意圖。
第四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多隻手指造成鬼點時所呈現之訊號值與線段的示意圖。
第五A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筆尖與大型導電物體所呈現之訊號值的示意圖。
第五B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筆尖與大型導電物體所呈現之訊號值的示意圖。
第五C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筆尖與大型導電物體所呈現之訊號值的示意圖。
第六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由線段群判斷手掌範圍的示意圖。
第七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避免多手指之線段群被誤判為手掌的示意圖。
第八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圖。
第九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觸控系統的一部份方塊示意圖。
第十A圖至第十D圖為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 觸控筆的筆尖之流程示意圖。
第十一A圖至第十一D圖為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之流程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之流程示意圖。
第十三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方法。
本發明將詳細描述一些實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的實施例外,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該些實施例的限定,乃以其後的申請專利範圍為準。而為了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該項技藝的普通人員能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圖示內各部分並沒有依照其相對的尺寸進行繪圖,某些尺寸或其他相關尺度的比例可能被凸顯出來而顯得誇張,且不相關的細節部分並沒有完全繪出,以求圖示的簡潔。
為了方便起見,提供簡單的名詞定義如下,但本發明的範圍包含但不限於下列的定義。
觸控面板/螢幕:在一基板形成感測層,其控制裝置可以利用感測層偵測到在靠近或接觸基板之至少一個導電物件的位置。感測層可為單層或多層結構。
近接:靠近或接觸的統稱。
外部導電物件:可以是人體的一部分,如手指或手掌。可以是與人體相接的物體,例如被動式觸控筆。可以是主動式觸控筆,藉由發出信號令觸控面板得以偵測到位置。也可以是接地的測試用導電物體,如 銅圓柱體。也可能是沾滯在觸控面板表面的水或導電液體。
近接物件:靠近或接觸基板的外部導電物件。
近接事件:當外部導電物件靠近或接觸基板,而由觸控面板偵測到該外部導電物件的事件。
感測層:包含平行於第一軸的複數條(m條)驅動電極與平行於第二軸的複數條(n條)感測電極,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互相露出,形成m乘以n個感測點。第一軸與第二軸可以正交,m可以等於n。
驅動電極(第一導電條):包含平行於第一軸的複數條(m條)用以發出驅動波的電極,可以是由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質構成,例如氧化銦錫(ITO)或奈米碳管,可以是單層結構,也可以是雙層結構。
感測電極(第二導電條):用以偵測電容訊號的電極,可以是由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質構成,例如氧化銦錫(ITO)或奈米碳管,可以是單層結構,也可以是雙層結構。
壹維度感測資訊:對應到第一軸或第二軸的複數個感測資訊。可以指單一條感測電極相應於m條驅動電極之m個感測點的訊號值的集合,也可以指單一條驅動電極相應於n條感測電極之n個感測點的訊號值的集合。換言之,壹維度感測資訊可以包含m個感測點的訊號值,也可以包含n個感測點的訊號值。壹維度感測資訊也可以包含m/n個感測點的單差值和雙差值。
貳維度感測資訊:多個壹維度感測資訊所組合而成的感測資訊,或稱為影像。
基準值(baseline或stray):相應於某一工作頻率的訊號值。
訊號值:可以是直接由感測電極所偵測到的訊號,也可以是由單差值與基準值還原的訊號值,兩者雖有不同,但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互相替換使用。
單差值(或稱為差值):相鄰的感測點之訊號值的差值。
雙差值:相鄰的差值之差值。
線段:壹維度感測資訊的全部或一連續部分。
線段群:對應至相鄰的壹維度感測資訊的複數個線段,在相鄰的軸向上至少有一感測點是相應的。
鬼點:不想要發生的電容感應所相應的點或區域。
觸控面板/螢幕的作動可以分為三個程序,一是全屏驅動偵測程序,藉由同時提供驅動信號給所有的驅動電極,可以判斷是否存在至少一近接物件。其二是外部噪訊偵測程序,藉由停止提供驅動信號給所有的驅動電極,可以判斷外界的電磁干擾是否嚴重。其三則是報點程序,藉由依序提供驅動信號給各個驅動電極,並且藉由各個感測電極所偵測或讀取的訊號值對其他軟體或硬體模組報告觸控點與/或相關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以上這三種程序的執行順序,可以先執行全屏驅動偵測程序,確定觸控面板/螢幕上沒有任何外部導電物件。接著再執行外部噪訊偵測程序,確定外界的電磁干擾不甚嚴重,或是設定新的驅動信號的工作頻率。最後,再執行報點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的報點程序之後,可以重複上述的循環。
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重複多次報點程序之後,執行一次外部噪訊偵測程序,接著再重複多次報點程序與一次外部噪訊偵測程序。 在重複多次外部噪訊偵測程序之後,再執行全屏驅動偵測程序。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以上三種程序的執行可以有無限多種組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某一種組合。其執行程序的順序可以是事先決定好的,也可以臨時根據所遇到的狀況而更動其執行程序的順序,或是臨時決定執行某一程序。
一般來說,報點程序的目的是用於偵測近接於觸控面板/螢幕的筆觸與/或指尖,並且排除手掌、水(導電液體的綜合代表,以後均以水作為代稱)、或是不必要的電容感應。報點程序可以更包含與細分為以下的幾個步驟:掃描或偵測所有感測點;針對感測電極的電氣特性與基板彎曲進行校正;找出相應於上述物件的各個線段;檢驗各個線段以排除水及鬼點;將合格線段組成線段群以排除掉手掌;對筆觸與/或指尖進行定位;追蹤定位或描跡;將定位報點。雖然報點程序可以包含上述的各個步驟,但並非每一步驟都是必要的,某一些步驟可以略過。
一般來說,觸控面板/螢幕的處理模組可以獲得m條由各個感測電極所測得的壹維度感測資訊,每條壹維度感測資訊包含n個對應各個驅動電極的感測點的資訊。處理模組可能直接獲得訊號值,也可能直接獲得差值。當獲得訊號值時,可以計算差值。當獲得差值時,也可以經由基準值來回推訊號值。而且無論是獲得訊號值或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都可以進而計算出雙差值。
可以參考第一圖所示,最上面的曲線14為訊號值。中間的曲線15為差值。而最下面的曲線16為雙差值。
在可選的步驟當中,由於感測電極的電氣特性,使得各感測 點所測得的訊號值有所偏差,可以針對這種偏差對訊號值進行校正。此外,由於基板可能會因為近接事件而彎曲,基板本身也有可能會具有形變,也可以針對基板變形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校正。
利用壹維度感測資訊找出線段的步驟可以包含利用雙差值、差值、與/或訊號值來找出線段的範圍。當獲得雙差值之後,可以有多種方法來擷取線段。
在一實施例中,可以先找出高於一雙差值門檻值的一高點。接著往前找到一個相對低點,稱為第一點(前點),然後往後找到一個相對低點,稱為第二點(後點),則該線段的範圍則是從第一點到第二點。比方說有n個感測點的壹維度感測資訊,在第20點時找到一相對高點,往前找的一相對低點是第15點,往後找的一相對低點為第25點。則該線段的範圍是第15點到第25點,線段的長度是11。
但在某些例子當中,往前或往後的一個範圍內找不到一相對低點。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則定義往前或往後的某一段距離為線段的範圍。比方說,上述的距離設定為5。那麼當相對高點(第20點)往後找不到一相對低點時,則定義第25點為第二點。該線段的範圍是從第15點到第25點,線段的長度是11。反之,亦然。
在上述的實施例當中,適合於有高於雙差值門檻值的線段。但有一些近接事件發生時,並不會產生單一個高於雙差值門檻值的雙差值,而是產生一個較為扁平的雙差值曲線。比方說,當細長的觸控筆尖或是鉛筆筆尖接觸時,可能不會產生單一個高於雙差值門檻值的雙差值。因此,如果需要偵測此種類型的近接物件時,則可以使用以下的擷取線段方 法。
可以先找出連續兩個正的雙差值,將其加總後與前述的雙差值門檻值比較,若其總和高於雙差值門檻值,也可以稱其為相對高點。接著,同樣地往前找到一個相對低點,稱為第一點(前點),然後往後找到一個相對低點,稱為第二點(後點),則該線段的範圍則是從第一點到第二點。相似地,當往前或往後的一個範圍內找不到一相對低點,則定義往前或往後的某一段距離為線段的範圍。
比方說,假設雙差值門檻值為5,而一段雙差值的數列為[0,0,0,-1,-3,-1,1,3,3,1,-1,-3,-1,0,0,0]。在上述的線段當中,最先的兩個正的雙差值為1,3,但其總和小於雙差值門檻值。接著,可以往後找到連續兩個數值為3的部分。由於其總和為6,大於上述的雙差值門檻值,所以將這兩個數值視為相對高值。接著再往前和往後找第一點與第二點。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種比較兩個正雙差值之總和與門檻值的方法,也可以適用於有單一個大於門檻值的情況。
當找出觸控面板/螢幕上的所有線段之後,則開始對線段進行檢查。對線段檢查的方式可以用於排除水和鬼點。在這裡可以使用雙差值、差值、與/或訊號值的組合來進行判斷。
當利用雙差值找出線段之後,可以得知該線段所對應的差值與訊號值。可以利用訊號值與基準值計算其間所夾面積。如第二圖所示,當面積位於基準值下方時,稱之為負值(negative),負值通常是由水或鬼點所造成。因此,當該線段的訊號值面積為負值時,可以將該線段拋棄或忽略。
請參考第三圖,在某些情況下,當觸控面板上有一大片水 漬,而指尖劃過水漬時,也可以偵測到指尖。可以根據上述的尋找線段方式,在雙差值部分切出三個線段。從左至右分別是LPC1,LPC2,與LPC3。
當這三個線段還原回訊號值時,可以見到對應至LPC1的面積為負值,對應至LPC3的面積也是負值,只有對應至LPC2的面積為正值。因此,LPC1與LPC3在此一階段就會被拋棄或忽略,留下LPC2。
請參考第四圖,在某些情況下會有鬼點產生。比方說在觸控區當中有四個近接事件同時發生。由於電流會從一個近接物件流向另一近接物件,例如從同一手掌的其中一手指流至另一手指,再回灌入感測電極當中,因此會產生鬼點。這些鬼點會在雙差值中被檢測出來,其中兩個近接事件與兩個鬼點屬於同一軸線。
在線段擷取的步驟當中,除了分別對應到兩個近接物件的LPC1與LPC5之外,也有兩個線段分別對應到兩個鬼點LPC2與LPC4。然而,在兩個鬼點中間,也可能檢測到一個線段LPC3。當檢測各個線段的訊號值面積時,發現LPC1與LPC5的訊號值面積為正值,而其餘的LPC2,LPC3,與LPC4為負值,因此可以拋棄或忽略LPC2,LPC3,與LPC4,只留下LPC1與LPC5。
請參考第五A圖,在某些情況下會有不想要發生的近接事件。在圖的右方是接觸面積很小,且造成的訊號變化量也不太大的筆尖接觸。圖的左方是大型導電物件,比方說導電係數很好的銅柱。當銅柱離觸控面板/螢幕還有一段距離時,已經開始對感測電極產生影響。這兩個近接事件都會在擷取線段時被找到,但觸控面板不應該對左邊的近接事件進行報點。
因此,在檢驗其訊號值時,可以檢查線段邊緣的訊號值斜率,以及線段的面積,或者是以長度來表示的面積。筆尖的面積Area 2比較小,但其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2較大。而左方近接事件的面積Area 1A較大,但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1A較小。因此,可以利用斜率與面積,篩除掉左邊近接事件相應的線段,以濾除不必要的近接事件。
請參考第五B圖,圖左方的大型導電物件和第五A圖相比,要更靠近觸控面板。同樣地,觸控面板也要濾掉左邊的近接事件。因此套用第五A圖的檢驗方式,檢驗線段邊緣的訊號值斜率,以及線段的面積,或者是以長度來表示的面積。筆尖的面積Area 2比較小,但其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2較大。而左方近接事件的面積Area 1B較大,但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1B較小。儘管第五B圖的面積1B要比第五A圖的面積1A要大,所造成的訊號值也較大,但這兩個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1B與Slope 1A都比筆尖造成的斜率Slope 2來得小。因此,可以利用斜率與面積,篩除掉左邊近接事件相應的線段,以濾除不必要的近接事件。
請參考第五C圖,圖左方的大型導電物件和第五A圖與第五B圖相比,已經接觸到觸控面板,其所造成的訊號值將遠大於筆尖所對應的訊號值。因此,其所對應的線段邊緣的斜率Slope 1C也會大於先前未接觸觸控面板的斜率Slope 1A與Slope 1B。而其面積Area 1C也會大於先前未接觸觸控面板的Area 1A與Area 1B。因此,當利用斜率與面積篩除掉第五A圖與第五B圖左邊的近接事件時,並不會刪除掉第五C圖左邊的近接事件。
在檢測完所有的線段,並且拋棄或忽略某一些由水、鬼點、或不必要的近接事件所造成的線段之後,接下來要將各個線段集合成線段 群,以便找出近接事件的質心,並且剔除掉手掌接觸的部分。
請參照第六圖,當找出所有的線段之後,可以把各個線段在垂直部分相鄰者,組合成為線段群。可以在第六圖上見到四個線段群,其中Group4是由於手掌所造成的近接事件。Group2與Group3則是不對觸控面板進行操作的手指接觸所造成的近接事件,也應該要算在手掌的部分。只有Group1是真正對觸控面板進行操作的手指指尖或筆尖所造成的近接事件。換言之,觸控面板/螢幕應該要將Group2,Group3,Group4歸類為手掌部分,只針對Group1的部分進行報點。
在一實施例中,當某一線段群具有以下其中一個條件或其任意組合時,即認為該線段群為手掌。條件之一,是線段群中的某一線段的某一訊號值高過一手掌訊號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手掌。條件之二,是線段群中的某一線段的長度大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時。條件之三,是線段群的線段數量大於一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時。手掌長度門檻值可以等於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也可以不等於。
只要有任一個線段群被認為是手掌線段群之後,則可以進行合併其他線段群的步驟。在第六圖當中,Group4的每一線段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均可向外延伸。在延伸一水平距離之後,若接觸到其他線段群,則被接觸的線段群也會被視為手掌線段群。比方說,Group2與Group3都在Group4的水平延伸範圍內,因此這兩個線段群都會被歸類為手掌線段群。而Group1顯然較為遠離Group4而沒有被Group4延伸接觸到,所以Group1並不會被歸類為手掌線段群。
在垂直方向的部分,會將邊緣的線段群向上與向下延伸,所 延伸的線段群長度和邊緣線段群的長度相同或成比例。比方說,第一個延伸線段長度可以是邊緣線段的八成,第二個延伸線段長度可以是第一個延伸線段長度的八成,以此類推,直到延伸線段的個數達到一上限,或是延伸線段的長度低於一下限為止。在第六圖當中,並沒有任何Group4的垂直延伸線段接觸到其他線段群。
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延伸可以只限於一次,亦即由原始被認為是手掌的線段群Group4延伸,而Group2與Group3則無需再延伸。但本發明也可以令被延伸到的線段群進行再次延伸,不過其水平距離可能會比原延伸的水平距離來得短,其垂直延伸的個數或其比例也可能比原延伸的個數或比例來得少。在另一範例當中,再延伸的條件也可以設成和原延伸的條件相同。
在另一個實施例當中,可以把原始的手掌線段群框出一手掌矩形(palm rectangle),再依照上述的延伸精神,框出一擴大手掌矩形(enlarged palm rectangle)。若其他的線段群與該擴大手掌矩形有重疊的部分,則被視為手掌線段群。
擴大手掌矩形的方法在運算上雖然比前一種方法簡單,但容易框住更多面積。如果在擴大手掌矩形的範圍內有想要報點的近接事件,其所對應的線段群會被忽略不計。因此,在運算資源許可的條件下,前一種外擴的方法比較好。
在實際書寫的時候,由於手掌與指尖不斷地運動,因此所接觸的面積會迅速變化。有些時候,手掌的接觸部分會分裂成許多獨立的較小區域,而沒有辦法被視為手掌。因此,當某一次偵測掃描判斷出有手掌 線段群出現時,可以設置一個手掌旗標與/或一時間戳。
在手掌旗標設置的期間,上述的三條件可以放寬。比方說,手掌訊號門檻值可以縮小,手掌長度門檻值可以變短,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也可以變短。因此,能有較大的機率將某一線段群判斷為手掌線段群。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放寬的區域可以限制在一擴大手掌矩形或是一擴大手掌形狀之內。只有和該擴大手掌矩形或形狀有重疊到的線段群,才可以適用放寬的三條件。當判斷不到手掌線段群時,可以檢查該時間戳是否已經過期。當時間戳已經超過一門檻值時,可以清除該手掌旗標。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設置手掌旗標與/或時間戳的方法,只要是先前判斷出現過手掌時,就可以放寬認定手掌的條件,都可以適用本發明。
在某一些情況下,由於近接物件非常地靠近,所以需要特殊的方法,將線段群進行拆解。請參考第七圖,在四隻手指頭並行的情況下,依照上述的三條件,這四個指尖所分別對應的線段會被結合成為一個線段群。由於該線段群的數量大於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因此會被認為是手掌線段群,也就被忽略不計。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發生,可以將手掌線段群進行分析,當它的總面積(也就是個線段的長度總和)小於其所對應的正常手掌面積時,即進行拆解步驟。或者,當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沿垂直方向呈現忽大忽小的變化時,亦可進行拆解步驟。在拆解的時候,可以看到各指尖的間隔部分之訊號值很小,所以可以將其拆解成四個線段群,每一個線段群對應到一個指尖。也由於拆解成四個線段群,原有的線段群就不會被認為是手掌 線段群。因此,四個線段群所對應的近接事件都會被報點。
另一個需要特殊處理的是筆尖的線段群。在某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感測電極的線距大約是4mm,而筆尖的直徑約莫為1.5~2mm的時候,所對應的線段只有兩種可能。較大的機率會對應到單一條短線段,而較小的機率會對應到由兩條相鄰的線段所組成的一線段群,而這兩條線段大約等長,但其長度也相當短。
因此,可以在偵測到單一線段時,判斷是否為筆尖。先前已經提到,判斷為筆尖的條件可以包含判斷線段邊緣的訊號值斜率。當判斷為筆尖時,可以設置對應到該筆尖的一筆尖旗標與/或一時間戳。
假設下一次掃描偵測時,找出一線段群的特徵類似筆尖時,則判斷上述的筆尖旗標是否已經被設置。如果已經設置的話,可以判定該線段群為筆尖,必須報點。否則忽略不計該線段群。由於該筆尖首次近接觸控面板/螢幕時,只有較小左右的機率是以線段群的方式出現,只要稍一移動,幾乎肯定可以單一線段的方式出現,所以不太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感受。
可以利用時間戳進行比較,在該筆尖的描跡消失後的一段期間,即可以清除該筆尖旗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允許多個筆尖同時接觸觸控面板/螢幕,上述的筆尖旗標則需要對應到某一筆尖的描跡。
報點程序之後還要進行根據線段群進行定位;追蹤定位或描跡;以及將定位報點的步驟。
請參考第八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之流程示意圖。在第八圖當中,除了有因果關係的步驟除外, 本發明並不限定各個步驟施行的先後順序,也不限定在各個步驟之間插入其他的步驟。另外,還可以參考第二圖至第四圖的實施例。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流程可以自步驟810開始,接收內含觸控訊號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並且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計算內含觸控訊號值之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接著,執行步驟820。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流程可以自步驟820開始,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之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計算內含觸控訊號值之雙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接著,執行步驟830。
在更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流程可以自步驟830開始,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之雙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計算一線段範圍。接著,執行步驟840。在前述的段落當中,已經敘述了如何根據雙差值來計算線段範圍,故不再贅敘。
值得注意的是,實作第八圖之方法實施例的晶片或裝置,在接收壹維度感測資訊,可以接收觸控訊號值,也可以接收觸控訊號值的差值,還可以接收觸控訊號值的雙差值。本發明並不限定接收哪一種值,只要能夠根據壹維度感測資訊來計算線段範圍即可。
步驟840用於取得線段範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觸控訊號值。如前所述,本發明並不限定接收哪一種值,但在步驟840當中,必須取得與線段範圍相應的觸控訊號值。比方說,當實作第八圖之方法實施例的晶片或裝置接收的是雙差值時,可以先還原回差值,再還原回觸控訊號值。當實作第八圖之方法實施例的晶片或裝置接收的是差值時,可以還原回觸控訊號值。當實作第八圖之方法實施例的晶片或裝置接收的是觸控訊號值 時,可以截出與線段範圍相應的那一段觸控訊號值。
步驟850用於計算每一個觸控訊號值與一基準值之差值的一總和。換言之,就是計算線段範圍相應的觸控訊號值與基準值所圍出來的面積。
接著,於步驟860當中判斷該總和或面積是否小於或等於零。在一實施例中,也可以判斷該總和或面積是否小於零。如果是的話,流程走向步驟870,認為線段範圍相應到錯誤的近接事件,可能是鬼點或水漬所造成的。比方說,可以拋棄掉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而無須對該近接事件做進一步的計算。若步驟860的判斷結果為否,則流程進入步驟880,計算線段範圍相應的近接事件。
請參考第九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觸控系統900的一示意圖。觸控系統900包含至少一近接物件910、一觸控面板920、一觸控處理裝置930與一主機940。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920形成於一基板,該觸控面板920可以為觸控螢幕,本發明並不限定觸控面板920的形式。
在一實施例中,該觸控面板920的觸控區內包含複數個第一電極921與複數個第二電極922,兩者重疊處形成複數個感測點。這些第一電極921與第二電極922分別連接到觸控處理裝置930。在互電容的偵測模式下,該第一電極921可以稱為第一導電條或驅動電極,該第二電極922可以稱為第二導電條或感測電極。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利用提供驅動電壓(驅動信號的電壓)到該些第一電極921,並量測該些第二電極922的信號變化,得知有外部導電物件靠近或接觸(簡稱近接)該觸控面板920。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上述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利用互電容或自電容的方式來偵測近接事件與近接物件,在此不再加以詳述。
在第九圖中還包含一主機940,其可以是執行作業系統的中央處理器,或者是嵌入式系統內的主處理器,或是其他形式的電腦。在一實施例中,該觸控系統900可以是一平板電腦,該主機940可以是執行平板電腦作業程式的中央處理器。比方說,該平板電腦執行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該主機940為執行安卓作業系統的安謀(ARM)處理器。本發明並不限定該主機940與該觸控處理裝置930之間所傳輸的資訊形式,只要所傳輸的資訊跟該觸控面板920上所發生的近接事件相關即可。
第九圖所示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用於執行第八圖所示的方法流程圖與其可能的所有變化。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包含或連接到記憶體,以供儲存所執行之軟體、韌體、觸控訊號值、其差值、其雙差值、以及其他計算結果或中間值。
總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錯誤的近接事件被報告到主機,以至於產生不是使用者想要的指令。
請參考第十A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的筆尖之流程示意圖。第九圖所示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用於執行第十A圖所示的方法流程圖與其可能的所有變化。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包含或連接到記憶體,以供儲存所執行之軟體、韌體、觸控訊號值、其差值、其雙差值、以及其他計算結果或中間值。在第十A圖當中,除了有因果關係的步驟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各個步驟施行的先後順 序,也不限定在各個步驟之間插入其他的步驟。另外,第十A圖的實施例也可以參考第五A圖、第五B圖、第五C圖、與第八圖的實施例。
在一實施例中,可以如第八圖實施例的步驟810至840一般,取得一線段與該線段相對應的觸控訊號值。接著,執行步驟1010,計算該線段邊緣的一第一斜率。此處所指的第一斜率,可以是該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也可以是該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在一範例中,當第一斜率為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時,可以由線段最左側向右尋找第一個相對高點,接著計算線段左側邊緣至該第一個相對高點的第一斜率。在另一範例中,當第一斜率為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時,可以由線段最右側向左尋找第一個相對高點,接著計算線段右側邊緣至該第一個相對高點的第一斜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斜率計算方法。例如,可以直接計算線段邊緣某一範圍的斜率值,作為上述的第一斜率。
當計算出該第一斜率之後,可以繼續執行步驟1020,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則執行步驟10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不是任何外部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030,或是直接執行步驟10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是任何外部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
在可選的步驟1030當中,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執行步驟10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不是任何外部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0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是任何外部 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
請參考第十B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的筆尖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A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B圖的實施例沿用了步驟1030、1040、與1050。在起始步驟1015當中,除了計算第一斜率之外,還計算了一第二斜率。換言之,即計算了該線段左側邊緣與右側邊緣的斜率。當第一斜率代表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時,第二斜率即代表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反之,當第一斜率代表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時,第二斜率即代表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
接著,於步驟1025當中,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則執行步驟10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不是任何外部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030,或是直接執行步驟10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的筆尖,或是任何外部導電物件的小面積接觸事件。
請參考第十C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的筆尖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A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C圖的實施例沿用了所有的步驟,只不過其順序不同。起始時,執行步驟1030。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即執行步驟10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可選的步驟1010或1040。當可選的步驟1010執行之後,接著執行步驟1020。當其判斷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10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040。
請參考第十D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 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的筆尖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C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D圖的實施例將步驟1010與1020分別換成前述的步驟1015與1025。起始時,執行步驟1030。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即執行步驟10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可選的步驟1015或1040。當可選的步驟1015執行之後,接著執行步驟1025。當其判斷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10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040。
請參考第十一A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之流程示意圖。第九圖所示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用於執行第十一A圖所示的方法流程圖與其可能的所有變化。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包含或連接到記憶體,以供儲存所執行之軟體、韌體、觸控訊號值、其差值、其雙差值、以及其他計算結果或中間值。在第十一A圖當中,除了有因果關係的步驟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各個步驟施行的先後順序,也不限定在各個步驟之間插入其他的步驟。另外,第十一A圖的實施例也可以參考第五A圖、第五B圖、第五C圖、第八圖、第十A圖、第十B圖、第十C圖、與第十D圖的實施例。
在一實施例中,可以如第八圖實施例的步驟810至840一般,取得一線段與該線段相對應的觸控訊號值。接著,執行步驟1110,計算該線段邊緣的一第一斜率。此處所指的第一斜率,可以是該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也可以是該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在一範例中,當第一斜率為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時,可以由線段最左側向右尋找第一個相對高點,接著計算線段左側邊緣至該第一個相對高點的第一斜率。在另一範例中,當第一斜率為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時,可以由線段最右側向左尋找第一個相對高 點,接著計算線段右側邊緣至該第一個相對高點的第一斜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斜率計算方法。例如,可以直接計算線段邊緣某一範圍的斜率值,作為上述的第一斜率。
當計算出該第一斜率之後,可以繼續執行步驟1120,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結果為否時,可以執行步驟11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130,或是直接執行步驟11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
在可選的步驟1130當中,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執行步驟11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1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
請參考第十一B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一A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一B圖的實施例沿用了步驟1130、1140、與1150。在起始步驟1115當中,除了計算第一斜率之外,還計算了一第二斜率。換言之,即計算了該線段左側邊緣與右側邊緣的斜率。當第一斜率代表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時,第二斜率即代表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反之,當第一斜率代表線段右側邊緣的斜率時,第二斜率即代表線段左側邊緣的斜率。
接著,於步驟1125當中,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則執行步驟11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130, 或是直接執行步驟11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懸浮的導電物件。
接著,於步驟1125當中,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判斷結果為否,則執行步驟1150,認定該線段不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130,或是直接執行步驟1140,認定該線段對應至懸浮的導電物件。
請參考第十一C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一A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一C圖的實施例沿用了所有的步驟,只不過其順序不同。起始時,執行步驟1130。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即執行步驟11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可選的步驟1110或1140。當可選的步驟1110執行之後,接著執行步驟1120。當其判斷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11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140。
請參考第十一D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之流程示意圖。和第十一C圖的實施例相比,第十一D圖的實施例將步驟1110與1120分別換成前述的步驟1115與1125。起始時,執行步驟1130。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即執行步驟11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可選的步驟1115或1140。當可選的步驟1115執行之後,接著執行步驟1125。當其判斷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1150,否則當判斷結果為真時,執行步驟1140。
請參考第十二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之流程示意圖。第九圖所示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用於執行第十二圖所示的方法流程圖與其可能的所有變化。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 以包含或連接到記憶體,以供儲存所執行之軟體、韌體、觸控訊號值、其差值、其雙差值、以及其他計算結果或中間值。在第十二圖當中,除了有因果關係的步驟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各個步驟施行的先後順序,也不限定在各個步驟之間插入其他的步驟。另外,第十二圖的實施例也可以參考第六圖與第八圖的實施例。
在執行第十二圖的實施例之前,可以先執行第八圖所示實施例的步驟810至830。接著,於步驟1210,將取得的各個線段組成一個以上的線段群。如第六圖的實施例所示,當相鄰的線段有某一範圍重疊,或是各個線段在垂直部分相鄰者,即可以用這些線段組成一個線段群。在步驟1210之後,可以執行可選的步驟1220或是跳到步驟1250。
於可選的次一步驟1220當中,判斷當前時間或取得線段群的時間是否在時間戳的有效期限內。當沒有設定任何時間戳,或是上述時間並不在時間戳的有效期限之內時,流程執行可選的步驟1240。假設當上述時間位在時間戳的有效期限之內,則流程執行可選的步驟1230。
先前已經提過,判斷某一線段群是否為相應於手掌造成的近接事件,可以包含多種條件。如第六圖的實施例當中已經提到,當某一線段群具有以下其中一個條件或其任意組合時,可以認為該線段群對應至手掌。條件之一,是線段群中的某一線段的某一訊號值高過一手掌訊號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手掌。條件之二,是線段群中的某一線段的長度大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時。條件之三,是線段群的線段數量大於一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時。手掌長度門檻值可以等於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也可以不等於。
在可選的步驟1230當中,可以放寬或降低上述條件的門檻值的部分或全部,例如上述的手掌訊號門檻值、手掌長度門檻值、與手掌線段數量門檻值等。相對的,在可選的步驟1240當中,即還原步驟1230當中被放寬的門檻值。本發明並不限定放寬與還原的各種情況。
接著,執行步驟1250,根據上述步驟1230、1240、或是各個條件固定的門檻值,判斷哪一個線段群是對應至手掌的手掌線段群。假設步驟1250並沒有判斷出任何一個手掌線段群,則流程可以停止。反之,當步驟1250判斷出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時,則流程可以進入可選的步驟1260或是直接進入步驟1270。
步驟1260與步驟1220、1230、1240一樣是可選的。在步驟1260中,由於步驟1250已經找出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因此需要更新時間戳的有效期限。如果尚未設立時間戳,則可以在步驟1260建立一個新的時間戳。在執行步驟1210時,若沒有設立時間戳,則流程可以直接自步驟1210跳到步驟1250。
在步驟1270當中,執行擴張手掌線段群的程序。對於每一個手掌線段群,可以執行下列步驟的其中之一或全部。步驟1270可以包含水平擴張步驟、垂直擴張步驟、以及矩形擴張步驟。
水平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的各個線段沿著線段的方向分別向前後延伸一固定長度或是一比例長度。該比例長度可以是隨著該線段的長度而改變。若該線段長度較長,則可以延伸較長的距離。若該線段長度較短,則延伸較短的距離。
垂直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邊緣的最上方線段與最下 方線段分別向上方與下方延伸一次或多次,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相同或是呈一比例關係。比方說,第一個延伸線段長度可以是邊緣線段的八成,第二個延伸線段長度可以是第一個延伸線段長度的八成,以此類推,直到延伸線段的個數達到一上限,或是延伸線段的長度低於一下限為止。
矩形擴張步驟是找出一個擴張手掌矩形包圍住該手掌線段群。在一範例中,一個手掌矩形的邊緣將包含最上方線段與最下方線段,以及該手掌線段群當中最左邊的位置與最右邊的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擴張手掌矩形可以包含上述最小的手掌矩形。
被擴張的範圍涵蓋到的其他線段群,同樣被視為手掌線段群。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擴張或延伸的範圍只限於一次,亦即被擴張範圍涵蓋到的擴張手掌線段群無須再進行延伸。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擴張或延伸的範圍可以是多次,亦即被擴張範圍涵蓋到的擴張手掌線段群可以再進行延伸,只不過延伸或擴張的步驟可以與原手掌線段群相同,也可以與原手掌線段群不同。
最後,流程執行步驟1280,也就是排除在步驟1250所找到的手掌線段群,以及在步驟1270當中所擴張到的擴張手掌線段群。
請參考第十三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方法。在第九圖所示的觸控處理裝置930可用於執行第十三圖所示的方法流程圖與其可能的所有變化。該觸控處理裝置930可以包含或連接到記憶體,以供儲存所執行之軟體、韌體、觸控訊號值、其差值、其雙差值、以及其他計算結果或中間值。在第十三圖當中,除了有因果關係的步驟除 外,本發明並不限定各個步驟施行的先後順序,也不限定在各個步驟之間插入其他的步驟。另外,第十三圖的實施例也可以參考第七圖與第十二圖的實施例。
在一實施例中,第十三圖的實施例可以適用於第十二圖的步驟1250當中。在步驟1250判斷出一個或多個線段群為手掌線段群之後,可以再執行第十三圖的實施例進行驗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第十三圖的實施例一定要適用於第十二圖的情況。
當某一線段群被認定為手掌線段群之後,可以首先執行步驟1310,將該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的總和與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進行比較,當該總長度大於該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時,則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40,認定該線段群為手掌線段群。否則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30,認定該線段群非手掌線段群。
在另一實施例當中,當總長度大於該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時,可以再執行步驟1320,判斷各線段長度是否依序變大變小達到某一次數。當達到某一次數時,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30,認定該線段群非手掌線段群。否則執行步驟1340,認定該線段群為手掌線段群。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某一線段群被認定為手掌線段群之後,可以首先執行步驟1320,判斷各線段長度是否依序變大變小達到某一次數。當達到某一次數時,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30,認定該線段群非手掌線段群。否則執行步驟1340,認定該線段群為手掌線段群。
在更一實施例中,當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到某一次數時,可以回頭來執行步驟1310。當該總長度大於該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 時,則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40,認定該線段群為手掌線段群。否則流程可以執行步驟1330,認定該線段群非手掌線段群。
總上所述,可以利用步驟1310與/或1320來判斷某一線段群是否真的是手掌線段群。而判斷出某一線段群並非手掌線段群之後,則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步驟之一將其拆解為多個線段群。比方說:可以沿著線段群的中線,找出訊號值的相對低點。將線段群沿著這些相對低點進行切割。此外,也可以找出線段群中線段長度小於某一長度臨界值的線段,沿著這些線段進行切割。再者,還可以找出線段群中線段長度較相鄰的線段長度短的線段,沿著這些線段進行切割。假設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相同,且小於其他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則這兩個長度相同的相鄰線段分為兩個線段群。
值得一提的是,當某一線段群被分割為多個線段群之後,這些線段群就不會被第十二圖步驟1270影響。換言之,即便這些線段群落入擴張的手掌線段群,也不會被加入手掌線段群。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包含: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每一個該觸控訊號值與一基準值之差值的一總和;以及當該總和小於或等於零時,認為該線段範圍相應到錯誤的一近接事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裝置,用於進行下列步驟: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一個或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每一個該觸控訊號值與一基準值之差值的一總和;以及當該總和小於或等於零時,認為該線段範圍相應到錯誤的一近接事件。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含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之雙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計算該線段範圍。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含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之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計算該內含觸控訊號值之雙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在更一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含根據內含觸控訊號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取得該內含觸控訊號值之差值的壹維度感測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當該總和大於零時,計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該近接事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在一實施例中,當該第一斜率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再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第二 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取得一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第二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在一實施例中,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再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以及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觸控筆筆尖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以及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取得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大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第二斜率都大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觸控筆筆尖。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在一實施例中,當該第一斜率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再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小 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在一實施例中,當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都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再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以及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線段是否對應至一懸浮的導電物件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判斷該線段的長度是否小於一長度臨界值;以及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時,取得該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是否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線段的長度小於該長度臨界值 時,取得線段範圍相應的多個觸控訊號值;計算該線段範圍邊緣的一第一斜率與一第二斜率;判斷該第一斜率與該第二斜率是否都小於一斜率臨界值;當該第一斜率與第二斜率都小於該斜率臨界值時,認定該線段對應至該懸浮的導電物件。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獲得多個線段群;判斷該多個線段群當中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以及排除擴張後的手掌線段群。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獲得多個線段群;根據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判斷該多個線段群當中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以及排除擴張後的手掌線段群。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在獲得該多個線段群之後,判斷獲得該多個線段群的時間是否在一時間戳的有效期限內;當在有效期限內時,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當不在有效期限內時,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在更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更新該時間戳的有效期限。
在一實施例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某一訊號值高過一手掌訊號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在一實施例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長度大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 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在一實施例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線段數量大於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降低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還原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
在一實施例中,該擴張手掌線段群的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一水平擴張步驟;一垂直擴張步驟;以及矩形擴張步驟。
在一實施例中,該水平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的各個線段沿著線段的方向分別向前後延伸一固定長度或是一比例長度。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比例長度隨著該線段的長度而改變。
在一實施例中,該垂直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邊緣的最上方線段與最下方線段分別向上方與下方延伸一次或多次,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相同或是呈一比例關係。在另一實施例中,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和延伸的次數呈現比例關係。
在一實施例中,該矩形擴張步驟是找出一個擴張手掌矩形包圍住該手掌線段群。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擴張手掌矩形包含一最小的手掌矩形。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在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之前,判斷該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在另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下列條件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成立時,認定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總長度大於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以及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某一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沿著該手掌線段群的中線,找出訊號值的多個相對低點。將該手掌線段群沿著該多個相對低點進行切割。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小於某一長度臨界值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線段群中線段長度較相鄰的線段長度短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相同,且小於其他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則將這兩個長度相同的相鄰線段分為兩個線段群。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該手掌線段群被分割為多個第二線段群時,該多個第二線段群不會成為該擴張的手掌線段群。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當下列條件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成立時,認定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總長度大於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以及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某一次數。
本發明的特徵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判斷一手掌線段群是否需 要分割的裝置,該裝置用於執行下列的步驟:當下列條件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成立時,認定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總長度大於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以及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某一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沿著該手掌線段群的中線,找出訊號值的多個相對低點。將該手掌線段群沿著該多個相對低點進行切割。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小於某一長度臨界值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線段群中線段長度較相鄰的線段長度短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相同,且小於其他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則將這兩個長度相同的相鄰線段分為兩個線段群。
以上敘述僅為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界定範圍將以下列的權利申請範圍為準。
1210~1280‧‧‧步驟

Claims (44)

  1. 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其中該線段群包含對應至一觸控面板之一感測層之多個相鄰的壹維度感測資訊的複數個線段,在相鄰的軸線上至少有一感測點是相應的,該方法包含:獲得多個線段群;判斷該多個線段群當中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以及排除擴張後的手掌線段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更包含:在獲得該多個線段群之後,判斷獲得該多個線段群的時間是否在一時間戳的有效期限內;當在有效期限內時,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以及當不在有效期限內時,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更包含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更新該時間戳的有效期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某一訊號值高過一手掌訊號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 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長度大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線段數量大於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其中上述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降低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其中上述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還原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該擴張手掌線段群的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一水平擴張步驟; 一垂直擴張步驟;以及矩形擴張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方法,其中該水平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的各個線段沿著線段的方向分別向前後延伸一固定長度或是一比例長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方法,其中該比例長度隨著該被延伸線段的長度而改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方法,其中該垂直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邊緣的最上方線段與最下方線段分別向上方與下方延伸一次或多次,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相同或是呈一比例關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方法,其中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和延伸的次數呈現比例關係。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方法,其中該矩形擴張步驟是找出一個擴張手掌矩形包圍住該手掌線段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方法,其中該擴張手掌矩形包含一最小的手掌矩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更包含:在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之前,判斷該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其中當下列條件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成立時,認定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總長度大於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以及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某一次數。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沿著該手掌線段群的中線,找出訊號值的多個相對低點,將該手掌線段群沿著該多個相對低點進行切割。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小於某一長度臨界值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更包含: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較相鄰的線段長度短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方法,其中當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相同,且小於其他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則將這兩個長度相同的相鄰線段分為兩個線 段群。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更包含:當該手掌線段群被分割為多個第二線段群時,該多個第二線段群不會成為該擴張的手掌線段群。
  23. 一種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裝置,其中該線段群包含對應至一觸控面板之一感測層之多個相鄰的壹維度感測資訊的複數個線段,在相鄰的軸線上至少有一感測點是相應的,該裝置用於連接至該觸控面板的多個電極,包含:一量測模組,用於量測該多個電極的觸控訊號值以得到該手掌線段群;以及一處理模組,連接到該量測模組,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獲得多個線段群;判斷該多個線段群當中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手掌線段群;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以及排除擴張後的手掌線段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在獲得該多個線段群之後,判斷獲得該多個線段群的時間是否在一時間戳的有效期限內;當在有效期限內時,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以及當不在有效期限內時,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當該手掌線段群存在時,更新該時間戳的有效期限。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某一訊號值高過一手掌訊號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某一線段的長度大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當該多個線段群的一線段群的線段數量大於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則認為該線段群是該手掌線段群。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上述放寬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含降低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裝置,其中上述還原手掌線段群的判斷條件包 含還原以下門檻值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組合:一手掌訊號門檻值;一手掌長度門檻值;以及一手掌線段群數量門檻值。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擴張手掌線段群的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一水平擴張步驟;一垂直擴張步驟;以及矩形擴張步驟。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裝置,其中該水平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的各個線段沿著線段的方向分別向前後延伸一固定長度或是一比例長度。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的裝置,其中該比例長度隨著該被延伸線段的長度而改變。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裝置,其中該垂直擴張步驟是將該手掌線段群邊緣的最上方線段與最下方線段分別向上方與下方延伸一次或多次,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度相同或是呈一比例關係。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裝置,其中所延伸的線段長度和邊緣線段的長 度和延伸的次數呈現比例關係。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裝置,其中該矩形擴張步驟是找出一個擴張手掌矩形包圍住該手掌線段群。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的裝置,其中該擴張手掌矩形包含一最小的手掌矩形。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在擴張該手掌線段群之前,判斷該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裝置,其中當下列條件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組合成立時,認定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總長度大於一手掌線段群長度臨界值;以及判斷該手掌線段群的各線段長度依序變大變小達某一次數。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沿著該手掌線段群的中線,找出訊號值的多個相對低點,將該手掌線段群沿著該多個相對低點進行切割。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小於某一長度臨界值的 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當判斷該手掌線段群需要分割時,找出該手掌線段群中線段長度較相鄰的線段長度短的多個線段,沿著該多個線段進行切割。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的裝置,其中當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相同,且小於其他相鄰的兩個線段長度,則將這兩個長度相同的相鄰線段分為兩個線段群。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更用於:當該手掌線段群被分割為多個第二線段群時,該多個第二線段群不會成為該擴張的手掌線段群。
TW103146248A 2013-12-05 2014-12-05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TWI552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12078P 2013-12-05 201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3295A TW201543295A (zh) 2015-11-16
TWI552047B true TWI552047B (zh) 2016-10-01

Family

ID=5334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268A TWI552045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
TW105118297A TWI604354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裝置與系統
TW103146247A TWI552046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TW103146248A TWI552047B (zh) 2013-12-05 2014-12-05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TW105118295A TWI57974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系統
TW103146250A TWI55204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線段是否對應至觸控筆筆尖或懸浮導電物件的方法與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268A TWI552045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方法與裝置
TW105118297A TWI604354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裝置與系統
TW103146247A TWI552046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手掌線段群是否需要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295A TWI57974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錯誤近接事件的系統
TW103146250A TWI55204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判斷線段是否對應至觸控筆筆尖或懸浮導電物件的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109117023B (zh)
TW (6) TWI552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938B (zh) * 2015-09-03 2016-10-2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
CN107894857B (zh) * 2016-10-04 2021-02-19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处理装置、电子系统与其触控处理方法
US10739920B2 (en) * 2017-05-11 2020-08-11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656762B2 (en) * 2017-11-22 2020-05-19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keyboard system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392161B (zh) * 2018-04-23 2021-09-03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TWI684910B (zh) * 2018-08-17 2020-02-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ddi觸控屏的手勢檢測方法及利用該方法的觸控顯示裝置
CN110554804B (zh) * 2018-11-21 2022-1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装置及其信号衰减判断与调整方法
TWI708171B (zh) * 2018-11-21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裝置及其訊號衰減判斷與調整方法
CN111078046B (zh) * 2019-12-05 2022-04-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24727B (zh) * 2019-12-31 2021-04-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觸控面板半浸入導電液體時的觸控處理裝置、觸控系統與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491A (en) * 2011-05-17 2012-12-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of identifying palm area of a touch panel and a upd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1342257A (zh) * 2012-04-06 2013-10-16 Silicon Integrated Sys Corp 藉由投影觸控資料減少排除手掌誤觸計算的方法
TW201445428A (zh) * 2013-05-30 2014-12-01 Wintek Corp 防止手掌誤觸方法
TW201504876A (zh) * 2013-07-23 2015-02-01 Wintek Corp 防止手掌誤觸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6325B2 (en) * 2002-05-06 2010-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improving positioned accuracy for a determined touch input
TW201011605A (en) * 2008-09-01 2010-03-16 Turbotouch Technology Inc E Method capable of preventing mistakenly triggering a touch panel
TWI387908B (zh) * 2008-09-25 2013-03-01 Tpo Displays Corp 物體位置偵測裝置與方法及應用該物體位置偵測裝置之影像顯示系統
US8502787B2 (en) * 2008-11-26 2013-08-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user input on a touchpad
CN101901068A (zh) * 2009-05-26 2010-12-01 宇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防止误触触控面板的方法
CN102460354B (zh) * 2009-06-12 2015-02-04 瑟克公司 源自正斜率检测数据的触摸板多触点输入方法
TWI489317B (zh) * 2009-12-10 2015-06-21 Tatung Co 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及系統
US8194051B2 (en) * 2009-12-15 2012-06-05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Multiple fingers touch sensing method using matching algorithm
CN102135828B (zh) * 2010-01-26 2012-12-12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量测的方法与装置
US8493356B2 (en) * 2010-04-22 2013-07-23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controller using differential sensing
CN102262470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点判断方法及其系统
US8884631B2 (en) * 2010-05-31 2014-11-11 Egalax—Empia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alibrating touch detection
CN101882042B (zh) * 2010-06-08 2011-10-12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手掌判别方法
TWI416396B (zh) * 2010-09-06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點偵測方法
JP4994489B2 (ja) * 2010-10-19 2012-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I533166B (zh) * 2011-09-22 2016-05-1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物件識別方法
TW201316211A (zh) * 2011-10-13 2013-04-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可濾除誤觸面板的手勢判斷方法
CN102508574B (zh) * 2011-11-09 2014-06-04 清华大学 基于投影屏幕的多点触控检测方法及多点触控系统
TWI590134B (zh) * 2012-01-10 2017-07-0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掃描方法
KR20130112350A (ko) * 2012-04-03 2013-10-14 채상우 터치패턴기반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976146B2 (en) * 2012-04-23 2015-03-10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Method of reducing computation of water tolerance by projecting touch data
WO2013171747A2 (en) * 2012-05-14 2013-11-21 N-Trig Lt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alm input to a digitizer
TWI579797B (zh) * 2012-08-31 2017-04-2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分割的處理器
CN102968235B (zh) * 2012-11-27 2015-12-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的触摸检测方法、系统和触控终端
US8577644B1 (en) * 2013-03-11 2013-11-0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Hard press rejection
TWI502456B (zh) * 2013-03-18 2015-10-01 Focaltech Systems Co Ltd 互電容式觸控螢幕及其觸控感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8491A (en) * 2011-05-17 2012-12-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of identifying palm area of a touch panel and a upd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1342257A (zh) * 2012-04-06 2013-10-16 Silicon Integrated Sys Corp 藉由投影觸控資料減少排除手掌誤觸計算的方法
TW201445428A (zh) * 2013-05-30 2014-12-01 Wintek Corp 防止手掌誤觸方法
TW201504876A (zh) * 2013-07-23 2015-02-01 Wintek Corp 防止手掌誤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389A (zh) 2015-06-16
TW201543294A (zh) 2015-11-16
CN109284017A (zh) 2019-01-29
CN109144318A (zh) 2019-01-04
CN109144318B (zh) 2021-07-27
TW201635121A (zh) 2016-10-01
CN109284017B (zh) 2022-04-15
TWI552048B (zh) 2016-10-01
TWI552045B (zh) 2016-10-01
TWI604354B (zh) 2017-11-01
TW201543296A (zh) 2015-11-16
CN109117023A (zh) 2019-01-01
TWI579748B (zh) 2017-04-21
TWI552046B (zh) 2016-10-01
TW201543295A (zh) 2015-11-16
CN104699545A (zh) 2015-06-10
CN104699545B (zh) 2018-09-18
TW201701133A (zh) 2017-01-01
CN109117023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2047B (zh) 排除手掌所對應之線段群的方法與裝置
US104299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istaken approaching or touching event
CN107231814B (zh) 检测错误边界触摸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328832A1 (en) Tracking input to a multi-touch digitizer system
CN110162230B (zh) 触摸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569045B2 (en) Stylus tilt and orientation estimation from touch sensor panel images
US10296139B2 (en) Refreshing method of sensing baseline values for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and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US20130154965A1 (en) Touch detection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582652B (zh) 觸控資訊傳送方法、處理器與系統
TWI567624B (zh) 電容式感測裝置及其上的導電異物的偵測方法
US9256313B2 (en) Touch point detecting device and the touch point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TW201809995A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碰點的感測方法
US114491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palm line group needs to be divided
US111999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istaken approaching or touching event
US9317167B2 (en)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WI514212B (zh) 可偵測觸控筆的觸控面板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