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1122B -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1122B
TWI541122B TW100140113A TW100140113A TWI541122B TW I541122 B TWI541122 B TW I541122B TW 100140113 A TW100140113 A TW 100140113A TW 100140113 A TW100140113 A TW 100140113A TW I541122 B TWI541122 B TW I5411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enter
radius
tube
thermoplas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0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6847A (en
Inventor
Motohito Hiragori
Kunihiro Hirata
Original Assignee
Polyplast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plastics Co filed Critical Polyplastic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23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6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1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4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29B7/4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 B29B7/481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provided with paddles, gears or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4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29B7/4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 B29B7/482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provided with screw parts in addition to other mixing parts, e.g. paddles, gears, discs
    • B29B7/483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provided with screw parts in addition to other mixing parts, e.g. paddles, gears, discs the other mixing parts being discs perpendicular to the screw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4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29B7/48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with intermeshing devices, e.g. screws
    • B29B7/488Parts, e.g. casings, sealings; Accessories, e.g. flow controlling or throttling devices
    • B29B7/489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8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B7/88Adding charges, i.e. additives
    • B29B7/90Fillers or reinforcements, e.g.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5Intermeshing co-rotating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50Details of extruders
    • B29C48/505Screws
    • B29C48/57Screws provided with kneading disc-like elements, e.g. with oval-shaped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3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glass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cetals containing polyoxymethylene sequences only

Description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包含熱可塑性樹脂及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與不包含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相比,機械性強度等的物性優良。因此,包含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使用於作為汽車用零件、電氣‧電子產品用的零件等的原料。
組合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提升如上述物性的效果,係藉由使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表面與熱可塑性樹脂反應等,使之密著而產生。
因此,以提升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密著性的目的,對玻璃系無機填充劑施以表面處理(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此外,為使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容易密著,亦有將熱可塑性樹脂本身變性之情形(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7116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59791號公報
如以上,處理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表面,或改良熱可塑性樹脂,可提升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密著性。但是,即使進行上述先前技術的改良,上述密著性提升效果有不充分的情形。
於如此之情形,為提升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密著性,需將成形機內的原料的滯留時間設定較長,將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混鍊。藉由充分混鍊,促進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而提升上述密著性。
然而,使原料在成形機內的滯留時間較長的方法,會降低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生產率。
本發明,係為解決以上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於擠出機內促進玻璃系無機填充劑與熱可塑性樹脂的反應,而提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與熱可塑性樹脂的密著性的技術。
本發明者們為解決上述課題專心反覆研究。結果發現,配設於擠出機的螺桿所具有的螺紋元件,在軸方向的剖面所視,至少一個螺棱部的頂部具有既定的曲率半徑的圓弧,上述既定的曲率半徑,較面對配設螺桿之料管之上述螺棱部的頂部的內壁的曲率半徑小,使上述螺棱部的頂部與料管內壁之間產生間隙地設計,即可解決上述課題,而達至完成本發明。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如下者。
(1)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係使用具備互相旋轉咬合的n條螺桿(n係1以上的整數)之兩軸以上的螺桿式擠出機,製造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方法,其中上述螺桿所具有的螺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至少一個螺棱部的頂部,係具有既定曲率半徑的圓弧,上述既定的曲率半徑,較與配設螺桿之料管之上述螺棱部的頂部面相對之內壁之曲率半徑小,而設計成上述螺棱部的頂部與料管的上述內壁之間產生間隙,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包含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上述玻璃系無機填充劑,有以表面處理劑做表面處理。
(2)如(1)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以190℃、荷重2160g測定之熔融指數為10g/10min以下。
(3)如(1)或(2)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係聚縮醛樹脂。
(4)如(1)至(3)之任何一項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調合量,係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中10質量%以上45質量%以下。
(5)如(1)至(4)之任何一項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螺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上述螺棱部具備: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其具有較連接於上述圓弧的兩端的該圓弧的曲率半徑為大的曲率半徑,上述圓弧係與上述第一圓弧及上述第二圓弧內接的真圓的圓弧。
(6)如(1)至(5)之任何一項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螺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上述內接之圓的中心,係在由料管中心向上述螺棱部所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的位置,上述互相旋轉咬合之螺桿之間的距離為Cl、料管的半徑為Rd、角度φ為cos-1(Cl/2Rd)、角度α為π/n-2φ(n係1以上的整數),將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連接上述料管中心與上述內接的圓的中心的直線,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A與上述料管的外周之交點為點p,將連接上述料管的中心與上述內接的圓中心之直線,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為直線B與上述料管外周的交點為點q時,上述第一圓弧,係以上述點p為中心之半徑Cl的圓弧,上述第二圓弧係以上述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根據本發明,可促進成形機內的玻璃系無機填充劑與熱可塑性樹脂的反應,提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與熱可塑性樹脂的密著性。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以下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包含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之一係配設於擠出機之螺桿所具有的螺紋元件。首先,說明成為原料之材料之後,說明關於螺紋元件。
<熱可塑性樹脂>
所謂熱可塑性樹脂,可舉聚縮醛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環烯烴系樹脂、聚芳硫醚系樹脂等。使用之熱可塑性樹脂亦可為2種以上。此外,熱可塑性樹脂,亦可為含有共聚單體成分之共聚物。
本發明之效果,係在獲得包含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時,可使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較先前的製法更加促進,而使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生產性較先前的製法大幅地提升。
因此,只要採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即使選擇難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反應的熱可塑性樹脂,亦可以短時間,得到提高上述密著性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而佳。
難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反應之熱可塑性樹脂之情形,為使反應完結,需要長時間持續混合。此外,黏性高,則有很大的剪應力的作用,容易因混合而使溫度上升。但是,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由於可以短時間充分混練而可促進反應,且可抑制樹脂組成物的溫度在混練中上升。因此本發明,係如上所述,由於混練的效果高,可良好地採用於製造黏性高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之情形。所謂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黏性高,係指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以190℃、荷重2160g測定的熔融指數為10g/10min以下。此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流動性特別低(熔融指數為4g/10min以下的樹脂組成物)時,可有效採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亦有黏性高,而無法以荷重2160g進行的熔融指數之測定方法,測定熔融指數之樹脂組成物,但在製造如此之樹脂組成物亦可有效地採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熔融指數,有依存於使用之熱可塑性樹脂之種類的傾向。因混合玻璃系無機填充劑,而容易使黏性上升的熱可塑性樹脂,可舉聚縮醛系統樹脂。此外,聚縮醛系樹脂係難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反應的材料。
聚縮醛系樹脂,在於機械特性、熱特性、電氣特性、摺動性、成形性、成形品的尺寸安定性等具有優良的特性,作為構造材料及機構零件廣泛地使用於電氣機器、汽車零件、精密機械零件等。但是,聚縮醛系樹脂具有如上所述的性質(容易使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流動性降低的性質,難與缺乏化學活性的玻璃系統無機劑填充反應的性質)。因此,以先前的製造方法,製造包含聚縮醛系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則生產性變得非常低,或在擠出機內樹脂組成物的溫度過度上升的結果,使樹脂惡化,而降低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物性。但是,使用本發明,則可使聚縮醛系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充分密著地混練,亦可抑制混練時樹脂組成物的溫度過度上升。
再者,所謂聚縮醛系樹脂,具體而言,可使用日本特開2010-31200所述者同樣者。
<玻璃系無機填充劑>
作為用於本發明之玻璃系無機填充劑,可舉纖維狀(例如玻璃纖維)、粒狀(例如玻璃珠)、粉狀(例如研磨玻璃纖維)、板狀(例如玻璃薄片)及中空狀(例如玻璃氣球)之填充劑,其粒徑,纖維長度等並無特別限制,亦可使用任何習知者。
在於本發明,按照目的,可混合使用2種以上的玻璃系無機填充劑。
此外,在於本發明,該等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使用以表面處理劑施以表面處理者。表面處理劑,可良好地使用例如,矽烷系、鈦酸系偶合劑等。
矽烷系偶合劑,可舉例如乙烯基烷氧基矽烷、環氧基烷氧基矽烷、胺基烷氧基矽烷、胇基烷氧基矽烷、烯丙基烷氧基矽烷等。
乙烯基烷氧基矽烷,可舉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矽烷等。
環氧基烷氧基矽烷,可舉例如γ-(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
胺基烷氧基矽烷,可舉例如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胇基烷氧基矽烷,可舉例如γ-胇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胇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矽烷等。
烯丙基烷氧基矽烷,可舉例如γ-二烯丙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烯丙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烯丙基硫代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此外,鈦酸系表面處理劑,可舉例如,鈦異丙氧基辛二醇酸鹽、四正丁氧基鈦,四(2-乙基己氧基)鈦等。
表面處理劑的使用量,對玻璃系無機填充劑100質量部為0.01質量部分以上2質量部以下,以0.05質量部分以上1質量部以下為佳。
此外,玻璃系無機填充材為玻璃纖維時,可進一步使用聚合物膠合劑、黏著促進劑、其他的助劑等作為集束劑。聚合物膠合劑,一般可良好地使用有機系的材料,例如水分散性/水溶性的醋酸聚乙烯、聚脂、環氧化物、聚氨脂、聚丙烯酸酯或聚烯烴樹脂、該等的混合物等,先前習知者。
在於本發明,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調合量為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中的10質量%以上45質量%以下,以10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為佳。未滿10質量%則機械物性的改善並不充分,超過45質量%則成形加工變得困難。
<螺紋元件>
用於本發明之螺紋元件,係具備n條互相旋轉咬合的螺桿的雙軸以上的螺桿式擠出機用的螺紋元件,在軸方向的剖面所視,n條的螺桿的至少一個螺棱部的頂部具有既定的曲率半徑的圓弧,上述既定的曲率半徑,較面對配設螺桿之料管之上述螺棱部的頂部的內壁的曲率半徑小,使上述螺棱部的頂部與料管內壁之間產生間隙地設計之螺紋元件。以下,將用於本發明之螺紋元件,參照設計圖更詳細地說明。具體地,以用於咬合型雙軸擠出機的螺紋元件為例說明。
圖1係表示安裝於料管的第一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的軸方向的剖面之圖。圖1(a)係軸方向的剖面的全體圖,圖1(b)係放大螺棱部周邊的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螺紋元件1、1係成對,配設於料筒2的料管21、21。具體而言,一對螺紋元件1、1,相鄰可自由轉動地配設於料管21、21。由於一對螺紋元件1、1如此地具有相同的形狀,於以下的說明僅以一邊的螺紋元件為例說明。
圖1所示的螺紋元件1,係二條螺桿,具有第一螺棱部11、第二螺棱部12。
第一螺棱部11係頂部為曲率半徑Ra的圓弧。此外,由料管21的中心至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長度為Y1。
第二螺棱部12係頂部大致與料管21的內壁接觸的螺棱部。由料管21中心至第二螺棱部12的頂部的長度為Y2。
然後,上述長度Y2,較由料管21中心至第一螺棱部11頂部的長度Y1為長。
料桶2,具備配設螺紋元件1、1之料管21、21。
料管21、21係如圖1(a)所示,螺桿的軸方向的剖面,係一對圓在兩圓的中間互相以圓周的一部分層重疊的形狀。此外,料管21、21係如圖1(a)所示,中心間距離為Cl,料管21、21的半徑(在軸方向的剖面所視,由料管21中心至該料管21的內壁的距離)均為Rd。料管21、21只要是一對螺紋元件1、1可互相咬合自由轉動地配設,並無特別限定。
料管21、21的半徑Rd,較由料管21之中心至第一螺棱部11之頂部的長度Y1為長。結果,第一螺棱部11的前端與料管21之間存在著間隙。間隙如圖1(b)所示越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越窄(例如,圖1(b)中Ya>Yb>Yc)。如此地間隙,越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越窄,而連續地變窄係本發明之特徵之一。
如上所述,第二螺棱部12的頂部大致與料管21的內壁接觸。因此料管21的半徑Rd與料管21之中心至第二螺棱部12的頂部的長度Y2成大致相同長度,但了防止第二螺棱部12與料管21的內壁接觸,Y2較短0.1mm至0.9mm。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奏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曲率半徑Ra較料管21的半徑Rd小。因此,如圖1(b)所示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與料管21的內壁之間形成的間隙,隨著朝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連續地變窄。結果,可提高伸張壓縮效果。然後,由於間隙寬度會連續地變窄而熔融樹脂可順利地輸送。
再者,於本發明,上述長度Y1變得較上述長度Y2短的部分,熔融樹脂的流路體積會變大。結果,熔融樹脂的流速變快,而滯留時間變長。
如果是如上所述的間隙所形成的螺旋元件1,熔融樹脂的流速,雖如上所述會變快但在熔融樹脂內的分子移動距離會變大。結果在擠出機內,伴隨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的熔融、混練時,可促進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
只要是可形成如上所述的間隙的螺旋元件1,可將熔融樹脂充分地分配於擠出機內。該高的分配性亦貢獻於促進擠出機內的反應。
此外,藉由形成如上所述的間隙,加上促進反應的效果,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而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
一般,於2軸擠出機內促進反應時,以捏合盤進行混練混合,亦有使用導板小的螺棱螺桿之情形。螺棱螺桿,與捏合盤相比,雖混合效率會下降,但藉由使導板變小可增加滯留時間,發熱變小的優點。本發明,可使用於捏合盤、轉子及螺棱螺桿。
相對於此,如圖2(a)所示,同方向完全咬合型的螺紋元件(先前技術)之情形,由於螺棱與料管之間幾乎沒有間隙,而對樹脂施加強烈的剪力,容易使樹脂的溫度上升。結果,樹脂溫度容易超過樹脂的分解溫度,而降低樹脂製品的品質。
此外,如圖2(b)所示,專利文獻1所述的螺紋元件之情形,在螺桿的軸方向剖面所視,由於在一邊的螺棱部與料管之間具有間隙,可抑制熔融、混練時樹脂溫度的上升。但是,專利文獻1所述的螺紋元件,與本發明的螺紋元件同樣地,於擠出機內伴隨反應之熔融、混練時,促進擠出機內的反應的效果較本發明差。因為圖2(b)所示螺紋元件,係由軸心(料管中心)以既定的曲率半徑裁切,裁切的螺棱部與料管內壁的間隙為一定。
接著,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
於圖3,表示別於圖1之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圖3(a)係將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配設於料管的狀態的螺桿軸方向剖面圖,圖3(b)係放大圖3(a)的螺紋元件的螺棱部周邊的圖。以下,對應於第一實施形態的構成,適宜省略其說明。
如圖3(a)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1,與第一實施形態之情形同樣地,成對配設於料桶2的料管21、21。
圖3所示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係二條螺桿,與第一實施形態之情形同樣地,具備第一螺棱部11、第二螺棱部12。
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的點係第一螺棱部11。第二實施形態的第一螺棱部11係如圖3(b)所示,具備真圓的圓弧111、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
第二螺棱部12與第一實施形態者相同。
料管21,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只要是一對螺紋元件1、1可互相咬合自由轉動地配設者,並無特別限定。
圓弧111,係位於第一螺棱部11之頂部之真圓的圓弧。圓弧111的曲率半徑Ra(真圓的半徑Ra),較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的曲率半徑小。此外,上述半徑Ra,較料管21的半徑Rd小。
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位在以第一圓弧112和第二圓弧113包夾圓弧111的位置。然後,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係圓弧111與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內接地包夾圓弧111。第一圓弧112的曲率半徑與第二圓弧113的曲率半徑相等。然後,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的曲率半徑,較圓弧111的曲率半徑大。
根據第二實施形態,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圓弧111係真圓,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圓弧111的曲率半徑Ra較料管21的半徑Rd小,使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與料管21之間形成的間隙越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連續地變窄。藉由此地設計第一螺棱部11,於擠出機內的伴隨反應之熔融、混練時,可進一步促進反應。即,可促進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
接著,說明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以下,對應於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的構成,適宜省略其說明。
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至少一個螺棱部具有真圓的圓弧111、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然後,真圓的圓弧111被夾在第一圓弧112和第二圓弧113間,內接於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
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的特徵,係在軸方向剖面所視,上述圓弧111的真圓的中心係在由料管21的中心o向第一螺棱部11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的位置,互相旋轉咬合的螺紋元件1、1間的距離為Cl,料管21的半徑為Rd,角度φ為cos-1(Cl/2Rd),角度α為π/n-2φ(n係1以上的整數),將連接料管21的中心o與圓弧111的真圓的中心之直線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與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A與上述料管的外周之交點為點p,將連接上述料管的中心與上述內接的圓的中心之直線,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為直線B,直線B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q時,上述第一圓弧112,係以點p為中心之半徑Cl的圓弧,第二圓弧113係以上述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即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1,構成上的特徵係藉由決定料管21的半徑Rd、一對的螺紋元件1、1的中心間距離Cl、螺紋元件1、1的條數,決定圓弧111的形狀、第一圓弧112的形狀、第二圓弧113的形狀的點。此外,藉由如此地構成,如後所述,可進一步提升本發明的效果。
說明n=2之情形。
於圖4,表示在於第三實施形態,條數為2(即n=2)之螺紋元件1、1。圖4(a)係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1配設於料管21、21的狀態的螺桿軸方向剖面圖,圖4(b)係進一步說明圖4(a)之螺紋元件1、1之圖。
如上所述,決定螺紋元件1、1之中心間距離Cl,料管21、21的半徑Rd,則可決定φ。此外n=2時,於φ與α之間有2π=4α+8φ的關係。料管21係分別如圖4(b)所示,軸方向的剖面形狀係圓。該圓係如圖4(b)所示,可由中心角為α的扇型與中心角2φ的扇型交互排列地由料管21的中心o放射狀分割。
n=2時,螺棱部數為2。在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將第一螺棱部11二分的直線,與將中心角為α的扇型分割為中心角為α/2的兩個扇型的直線C重疊地設置第一螺棱部11。直線C與後述之圓弧111的交點為f。此外,形成與第一螺棱部11向相同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圓弧111的交點為n、e。
接著,說明第二螺棱部12的位置。使二分第二螺棱部12在第二螺棱部12所延伸的方向的直線,與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4φ)之直線D重疊地設置第二螺棱部12。此外,使形成向與第二螺棱部12相同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的直線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i、h。
第一螺棱部11、第二螺棱部12之任意一方的頂部的圓弧,只要是夾在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間的真圓的圓弧,頂部的圓弧與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內接的真圓的圓弧即可。在此,說明在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設置上述圓弧之情形。
第一螺棱部11,具備圓弧111、第一圓弧112及第二圓弧113。
圓弧111係真圓的圓弧,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該真圓的中心b,係位於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的位置。即,該中心b係存在於直線C上。然後,真圓的半徑r係由中心b向第一圓弧112或第二圓弧113拉垂線時的垂線長度。對第一圓弧112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一圓弧112的交點為c1,對第二圓弧113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二圓弧113的交點為c2。由c1到c2的圓弧為圓弧111。此外,由點b至點c1的距離或點b至點c2的距離係真圓的半徑r。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圓弧111與料管21之間存在著間隙。
接著,說明第一圓弧112。使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φ+3/2α)之直線為直線A,直線A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p。第一圓弧112,係如圖4(b)所示,以點p為中心之半徑Cl之圓弧。
接著,說明第二圓弧113。使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φ+3/2α)之直線為直線B,直線B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q。第二圓弧,係如圖4(b)所示,以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形成在第一螺棱部11與第二螺棱部12之間的中心角α的扇型的直線與螺紋元件1的外周之交點分別為l、m、j、d。該等中心角α的扇型的圓弧,係半徑Rs的真圓的圓弧。再者,該半徑Rs稱為谷徑。
因此,第一圓弧112係由d至c1的圓弧,第二圓弧113係由m至c2的圓弧。
即,第一圓弧112係將點u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2φ)的點p為中心的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此外,第二圓弧113係將點t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2φ)的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
接著,說明第二螺棱部12。第二螺棱部12亦與第一螺棱部11同樣地具備三個圓弧。具體而言,具備:i、h間的圓弧121;i、j間的圓弧122;h、l之間的圓弧123。此外,形成在第一螺棱部11與第二螺棱部12之間的中心角α的扇型的直線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p、q、s,g。
i、h之間的圓弧121,係中心角為α,半徑較Rd小0.1mm至0.9mm程度的真圓的圓弧。i、j之間的圓弧122,係以g為中心的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h、l之間的圓弧123,係以s為中心的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
i、j之間的圓弧122,係以點g(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2φ)的點i)為中心的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此外,h、l之間的圓弧123,係以點s(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2φ)的點h)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關於如此地包夾圓弧的兩端的圓弧,第一螺棱部11與第二螺棱部分12均係,形成在與螺棱相同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以既定角度,以點o為中心旋轉移動的點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如上所述,圓弧111係真圓的圓弧,該真圓與第一圓弧112及第二圓弧113內接。真圓的半徑r較料管21的半徑Rd小。因此,形成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與料管21之間的間隙,越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連續地變窄。結果,與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之情形相同地,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並且可促進於擠出機內伴隨反應的熔融、混練時之反應。即,可促進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反應。藉由如本實施形態之第一螺棱11,可將上述效果更加提升。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係真圓的圓弧111。因此,更詳細地說明該真圓的中心的位置、半徑。
參照圖5說明上述真圓中心的位置b、半徑r。
使∠opb為θ(0<θ<φ)
如上所述,第一圓弧112係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然後,點b與點c1之間的距離係r。因此,點p與點b之間的距離係Cl-r。
此外,∠pob係如圖5所示,
∠pob=∠pog+∠goe+∠eob=∠α+2φ+α/2=3/2‧α+2φ…(I)。
此外,
∠obp=π-∠opb-∠pob=π-θ-(3/2‧α+2φ)…(II)。
此外,
(點b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bp表示))/sin(∠pob)=(點o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op表示))/sin(∠obp)(III)。
在此,將式(I)及式(II)代入式(III),則成為
(Cl-r)/sin(3/2‧α+2φ)=Rd/sin(π-(θ+3/2‧α+2φ)),進一步變形,則成為
(Cl-r)/sin(3/2‧α+2φ)=Rd/sin(θ+3/2‧α+2φ)
如以上,圓弧的半徑成r=Cl-Rd(sin(2φ+3/2‧α)/sin(θ+2φ+3/2‧α)。
接著,進行由料管21的中心o至點b的距離的推導。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圖中以ob表示))/sin(∠opb)=(中心o點與p之間的距離(圖中以op表示))/sin(∠obp)…(IV)
將式(II)代入式(IV),則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sin(θ)=Rd/sin(π-(θ+3/2‧α+2φ)),且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Rd(sinθ/sin(θ+2φ+3/2‧α))。
接著,參照圖6說明關於n=3之情形場合。
圖6(a)係第三實施形態之n=3時之螺紋元件配設於料管的狀態的螺桿軸方向剖面圖,圖6(b)係為進一步說明圖6(a)之螺紋元件1、1之圖。
如圖6(a)所示,n=3時,於φ與α之間具有2 π=6 α+12 φ的關係。因此,與圖4(b)所示n=2之情形同樣地,即使是n=3之情形,使中心角α的扇型與中心角2 φ的扇型可交互排列地由料管21的中心o放射狀分割。
n=3時,螺棱部數為3。因此,螺紋元件1如圖6(a)、(b)所示,具有第一螺棱部11、第二螺棱部12及第三螺棱部13。
如圖6(b)所示,向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將第一螺棱部11二分之直線,與將中心角α的扇型二分為中心角α/2之兩個扇型之直線C重疊地設置第一螺棱部11。使直線C與後述之圓弧111之交點為f。此外,使形成向與第一螺棱部11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圓弧111之交點為n、e。
接著,參照圖6(b)說明第二螺棱部12的位置。向第二螺棱部12所延伸的方向將第二螺棱部12二分的直線,與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 α+4 φ)之直線D重疊地設置第二螺棱部12。此外,使形成向與第二螺棱部12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螺紋元件1的外周的交點為g、p。
接著,說明第三螺棱部13的位置。向第三螺棱部13所延伸的方向將第三螺棱部13二分的直線,與將直線D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 α+4 φ)之直線E重疊地設置第三螺棱部13。此外,使形成在與第三螺棱部13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螺紋元件1的外周的交點為q、s。
即,如上所述,第二螺棱部12係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α+4φ)之直線D重疊地設置,第三螺棱部13係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2×(2α+4φ)}之直線E重疊設置。
第一螺棱部11、第二螺棱部12、第三螺棱部13之至少一個螺棱部的頂部的圓弧,被夾在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間的真圓的圓弧,只要上述頂部的圓弧係與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內接之真圓的圓弧即可。在此,說明將上述圓弧設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之情形。
第一螺棱部11,具備圓弧111、第一圓弧112及第二圓弧113。
圓弧111係真圓的圓弧,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該真圓的中心b,係在於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之位置(點b)。即,該中心係存在於直線C上。然後,真圓的半徑r係與中心b至第一圓弧112或第二圓弧113拉垂線時的垂線的長度相同。對第一圓弧112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一圓弧112的交點為c1,對第二圓弧113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二圓弧113的交點為c2。因此,由點b至點c1的距離或由點b至點c2的距離為半徑r,由c1至c2之圓弧係圓弧111。此外,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之圓弧111與料管21之間存在著間隙。間隙最狹窄的部分係由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之點f至料管21的最短距離。
接著,說明第一圓弧112。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4φ+5C/2‧α)的直線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p。第一圓弧112是圖6(b)所示,以點p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接著就第二圓弧113說明。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4φ+5/2‧α)的直線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q。第二圓弧係圖6(b)所示,以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如上所述,n=3時的第一螺棱部11,可認為與n=2時之第一螺棱相同。
使形成在第一螺棱部11與第二螺棱部12之間的中心角α的扇型的直線與螺紋元件1之外周之交點分別為1、m。該中心角α的扇型的圓弧,係半徑Rs之真圓的圓弧,將該半徑稱為谷徑。第二螺棱部12與第三螺棱部13之間,亦可認為與第三螺棱部13與第一螺棱部11之間相同。再者,使在於第二螺棱部12與第三螺棱部13之間形成中心角α的扇型直線與螺旋元件1的外周的交點為d、j。
因此,關於第一圓弧112、第二圓弧113,亦可與n=2時同樣地,係由半徑Rs之真圓的圓弧的一端至圓弧111的一端的圓弧。
如上所述,關於形成在螺棱部與螺棱部之間的圓弧,亦可與n=2之情形同樣地思考。
接著,說明第二螺棱部12、第三螺棱部13。由於第二螺棱部12與第三螺棱部13係相同形狀,故僅說明第二螺棱部12。第二螺棱部12亦與第一螺棱部同樣地具備三個圓弧11。具體而言,具備:g、p之間的圓弧121;g、m之間的圓弧122;p、d之間的圓弧123。
g、p之間的圓弧121,係中心角α的半徑大約為Rd(較Rd短0.1mm至0.9mm。)之圓的圓弧。g、m之間的圓弧122,係以s為中心之半徑C1之真圓的圓弧。p、d之間的圓弧123,係以t’為中心之半徑Cl之真圓的圓弧。再者,t’係連結o與t’之直線與料管21外周的交點。
如以上所述,關於第二螺棱部12,亦可與n=2時同樣地設置。此外,如圖7所示,第二螺棱部12及第三螺棱部13均係頂部為中心角α,半徑大約為Rd的圓弧。然後,關於包夾頂部圓弧之圓弧,係將形成向的與螺棱部相同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料管21外周的交點,以點o為中心旋轉移動之點為中心之半徑Cl的圓弧。
接著,參照圖7詳細說明關於圓弧111的真圓中心的位置、半徑。由於可與n=2時同樣地思考,故適宜省略說明。
使∠opb為θ(0<θ<2φ),則如圖7所示,與n=2時同樣地,點p與點b之間的距離係Cl-r、可成立式(V)、式(VI)、式(VII)。
∠pob=5/2‧α+4φ…(V)
∠obp=π-θ-(5/2‧α+4φ)…(VI)
(點b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bp表示))/sin(∠pob)=(點o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op表示))/sin(∠obp)…(VII)。
在此,將式(V)及式(VI)代入式(VII),則成為
(Cl-r)/sin(5/2‧α+4φ)=Rd/sin(π-(θ+5/2‧α+4φ)),進一步變形成
(Cl-r)/sin(5/2‧α+4φ)=Rd/sin(θ+5/2‧α+4φ)
由以上,成
圓弧的半徑r=Cl-Rd(sin(4φ+5/2‧α)/sin(θ+4φ+5/2‧α)。
接著,進行由料管21的中心o至點b的距離之推導。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於圖中以ob表示))/sin(∠opb)=(中心o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中以op表示))/sin(∠obp)…(VIII)
將式(VI)代入式(VIII),則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sin(θ)=Rd/sin(π-(θ+5/2‧α+4φ)),且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Rd(sinθ/sin(θ+4φ+5/2α))。
於以上n=3時的說明,只有第一螺棱部11與料管外周之間具有空隙。在於本案發明,其他的螺棱部亦可作成與第一螺棱部相同的形狀。例如亦可為圖6(c)所示於第一螺棱部11與第三螺棱部13與料管外周之間具有空隙的形狀。
說明n=1之情形。雖以n=2、3者為加,惟以n=1之情形,亦可發揮本發明的效果。
於圖8,表示在於第三實施形態條數為1(即n=1)之螺紋元件1。圖8(a)係將第三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1配設於料管21之狀態之螺桿軸方向剖面圖,圖8(b)係為進一步說明圖8(a)之螺紋元件1之圖。
如上所述,決定螺紋元件1、1之中心之間距離Cl、料管21、21的半徑Rd,即可決定φ。此外n=1時,於φ與α之間具有2π=2α+4φ的關係。料管21分別如圖8(b)所示軸方向的剖面形狀係圓。該圓如圖8(b)所示,可由中心角為α的扇型與中心角2φ的扇型交互排列地由料管21的中心o放射狀分割。
n=1時,螺棱部數為1。在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將第一螺棱部11二分的直線,與將中心角為α的扇型分割為中心角為α/2的兩個扇型的直線C重疊地設置第一螺棱部11。直線C與後述之圓弧111的交點為f。此外,形成與第一螺棱部11向相同方向延伸的中心角α的扇型之直線與圓弧111的交點為n、e。
接著,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1/2α)之直線A與料管外周的交點為p、i。將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1/2α)之直線B與料管外周的交點為q、h。
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圓弧,只要是夾在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間的真圓的圓弧,頂部的圓弧與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內接的真圓的圓弧即可。
第一螺棱部11,具備圓弧111、第一圓弧112及第二圓弧113。
圓弧111真圓的圓弧,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該真圓的中心b,係位於第一螺棱部11所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的位置。即,該中心b係存在於直線C上。然後,真圓的半徑r係由中心b向第一圓弧112或第二圓弧113拉垂線時的垂線長度。對第一圓弧112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一圓弧112的交點為c1,對第二圓弧113由中心b拉的垂線與第二圓弧113的交點為c2。由c1到c2的圓弧為圓弧111。此外,由點b至點c1的距離或點b至點c2的距離係真圓的半徑r。位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的圓弧111與料管21之間存在著間隙。
接著,說明第一圓弧112。使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1/2α)之直線為直線A,直線A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p。第一圓弧112,係如圖8(b)所示,以點p為中心之半徑Cl之圓弧。
接著,說明第二圓弧113。使直線C以料管21的中心o為中心旋轉-(1/2α)之直線為直線B,直線B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點q。第二圓弧,係如圖8(b)所示,以點q為中心的半徑Cl的圓弧。
圖8(b)所示,直線A與螺桿件的交點為e、l,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p,i。此外,直線B與螺桿件的交點為n、m,與料管21的外周的交點為h、q。圓弧1m係中心角α的扇型圓弧,半徑Rs的真圓的圓弧。再者,該半徑Rs稱為谷徑。
因此,第一圓弧112係由1至c1的圓弧,第二圓弧113係由m至c2的圓弧。
如上所述,圓弧111係真圓的圓弧,該真圓,與第一圓弧112及第二圓弧113內接。真圓的半徑r較料管21的半徑Rd小。因此,於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與料管21之間所形成的間隙,越向第一螺棱部11的頂部連續地變窄。結果,與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的螺紋元件之情形相同地,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並且可促進於擠出機內伴隨反應的熔融、混練時之反應。即,藉由如本實施形態之第一螺棱11,可將上述效果更加提升。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係真圓的圓弧111。因此,更詳細地說明該真圓的中心的位置、半徑。
參照圖8(b)說明上述真圓中心的位置b、半徑r。
使∠opb為θ(0<θ<φ/2)
如上所述,第一圓弧112係半徑Cl的真圓的圓弧。然後,點b與點c1之間的距離係r。因此,點p與點b之間的距離係Cl-r。
此外,∠pob係如圖8所示,
∠pob=1/2‧α…(IX)
此外,
∠obp=π-∠opb-∠pob=π-θ-(1/2‧α)…(X)
此外,
(點b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bp表示))/sin(∠pob)=(點o與點p之間的距離(於圖以op表示))/sin(∠obp)…(XI)。
在此,將式(IX)及式(X)代入式(XI),則成為
(Cl-r)/sin(1/2‧α)=Rd/sin(π-(θ+1/2‧α)),進一步變形,則成為
(Cl-r)/sin(1/2‧α)=Rd/sin(θ+1/2‧α)
如以上,圓弧的半徑成r=Cl-Rd(sin(1/2‧α)/sin(θ+1/2‧α)。
接著進行由料管21的中心o至點b的距離的推導。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圖中以ob表示))/sin(∠opb)=(中心o與點p之間的距離(圖中以op表示))/sin(∠obp)…(XII)
將式(X)代入式(XII),則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sin(θ)=Rd/sin(π-(θ+1/2‧α)),且成為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Rd(sinθ/sin(θ+1/2α))。
接著,簡單地說明n條之情形(n=n之情形)。
頂部係真圓,外周部與具有控隙的螺棱的圓弧半徑係成
圓弧半徑r=Cl-Rd(sin(2(n-1)φ+(2n-1)/2‧α)/sin(θ+(2(n-1)φ+(2n-1)/2‧α)。
圓弧中心b與料管中心o的距離成
(由中心o至點b的距離)=Rd(sinθ/sin(θ+2(n-1)φ+(2n-1)/2α))。
接著,說明螺紋元件全體的形狀。
本發明的螺紋元件,只要是在軸直角方向具有相同的上述剖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
螺桿,係組合複數螺紋元件而構成。例如,移送材料的螺紋元件,熔融、混練的螺旋元件,按照用途使用各式各樣形狀的螺紋元件。此外,螺紋元件的長度亦設定為適宜較佳的長度。在於本說明書,所謂螺紋元件,係指構成如上所述的螺桿之獨立的一零件。如上所述,本發明的螺紋元件,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的同時,可促進在擠出機內伴隨反應的熔融、混練時之反應為特徵。以下,顯示具體例進一步說明螺紋元件。
例如,可與向螺桿旋轉的方向或向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連續地扭曲之螺紋元件。螺桿扭曲後轉一圈(轉動360°)的螺桿軸方向的長度為L。一般如上所述的螺桿,在擠出機內用於移送材料。但是,將長度調整為4Rd≦L≦20Rd時,亦成為擠垮材料熔融、混練的螺桿。因此,螺桿係向旋轉的方向或向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連續扭曲的螺紋元件時,可於滿足4Rd≦L≦20Rd地調整的螺紋元件,使用可良好地使用於本發明之上述螺紋元件。
此外,作為本發明的螺紋元件之一例,可舉如圖9所示,將複數捏合盤,配設於螺桿的軸方向之螺紋元件。捏合螺桿係藉由其轉動對樹脂材料施加很強的剪力,用於作為將樹脂材料熔融、混練的螺桿。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特徵係在於,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的同時,可促進在擠出機內伴隨反應的熔融、混練時的反應。因此,於如圖9所示之螺旋元件,可良好地使用用於本發明之上述螺紋元件。
此外,將複數的捏合盤,配設於螺桿的軸方向而成之螺紋元件,於如圖9所示之螺旋元件之外,可舉如圖10所示之螺紋元件。圖10所示的螺紋元件,於一片碟盤內向螺桿的旋轉方向或向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連續地扭曲之點與圖9所示之螺紋元件不同。再者,如圖10所示連續地扭曲時之外,亦可為階段性扭曲者。
此外,在於本發明,所謂螺紋元件,係如如上所述,構成螺桿的零件。因此,只要是獨立的零件,如圖11所示,完全沒有扭曲之捏合盤亦包含於本發明的螺桿元件。
<螺桿>
具備上述螺紋元件的螺桿,係如上所述,可抑制熔融、混練時的發熱使樹脂溫度過度上升的同時,可促進在擠出機內伴隨反應的熔融、混練時之反應。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及比較例,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應該受限於該等實施例。
<材料、裝置>
聚縮醛樹脂組成物:含有25質量%以胺基矽烷作為偶合劑,使用氨酯作為集束劑之玻璃纖維之聚縮醛樹脂(Polyplastic公司製,「GH-25 CF3500」,190℃,荷重2160g測定之熔融指數2.0~3.6g/10min)
於C7具備溫度感測器的雙軸擠出機(TEX44alpha II)
使用於實施例之螺桿:如圖13(a)所示於C7~C9具備圖12(a)所示螺紋元件(軸方向剖面的示意圖係圖5),於C4具備順偏移捏合盤及逆偏移捏合盤,其他處具備全螺棱元件之螺桿
使用於比較例之螺桿:如圖13(b)所示於C7~C9具備圖12(b)所示螺紋元件(軸方向剖面的示意圖係圖2(a)),於C4具備順偏移捏合盤及逆偏移捏合盤,其他處具備全螺棱元件之螺桿
以表1所示條件,進行聚縮醛樹脂組成物的擠出。於表1的擠出條件之外,顯示於C7的樹脂溫度、射出後不久之樹脂溫度、馬達負荷、拉張強度、樹脂溫度(射出後不久)之熔融指數。在此,馬達負荷係由電流計顯示值與額定值求得。此外,拉張強度係遵照JIS K 7161;1994(ISO 527-1;1993),沿著試驗片的主縱軸以一定速度拉張,測定對試驗片之荷重與變異量。再者,以擠出量310(kg/h),螺桿旋轉數388rpm的條件,而比較例之擠出,由於有因黏性發熱而可能造成樹脂分解發泡產生有毒氣體的可能性之虞之理由而並未進行。
此外,將樹脂溫度的結果,馬達負荷的結果,拉張強度的結果作成圖表,示於圖14~圖15。
由表1、圖14(a),可確認到使用實施例之螺桿,即使將射出量設定為較高的條件,樹脂組成物的溫度不容易上升。
由圖表1、圖14(b),可確認到使用實施例螺桿,即使將射出量設定為較高的條件,馬達的負荷小。
由以上可確認到使用實施例的螺桿,則即使為了提升生產性而將射出量設定為較高的條件,樹脂因熱的惡化少,對裝置的負擔亦小。
由表1、圖15,可確認到,使用實施例的螺桿,則將射出量設定為較高的條件,引張強度亦不會下降,而聚縮醛樹脂與玻璃纖維的反應有充分地進行。
1...螺紋元件
1...第一螺棱部
111...圓弧
112...第一圓弧
113...第二圓弧
12...第二螺棱
2...料桶
21...料管
圖1(a)、(b)係表示安裝於料管的條數為2(n=2)時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螺紋元件之軸方向的剖面圖。
圖2(a)、(b)係表示條數為2(n=2)之情形之先前技術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3(a)、(b)係表示條數為2(n=2)之情形別於圖1之第二實施形態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4(a)、(b)係表示在於第三實施形態,條數為2(即n=2)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5係為說明在於圖4所示螺紋元件,第一螺棱部的前端的真圓的圓弧中心的位置b、半徑r之圖。
圖6(a)係將第三實施形態之條數為3(n=3)之情形之螺紋元件配設於料管時的狀態之螺桿軸方向剖面圖。
圖6(b)係用於進一步說明圖6(a)之螺紋元件1、1之圖。
圖6(c)係表示於第一螺棱部11與第三螺棱部13在與料管外周之間具有空隙之條數為3(n=3)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7係為說明在於圖6所示螺紋元件,第一螺棱部的前端的真圓的圓弧中心的位置b、半徑r之圖。
圖8(a)、(b)係表示在於第三實施形態條數為1(即n=1)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9係表示將複數捏合盤,配置在螺桿的軸方向而成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10係表示使用螺桿在一片碟盤內向旋轉的方向或向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連續地扭曲之捏合盤時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11係表示完全沒有扭曲之捏合盤之螺紋元件之圖。
圖12(a)係示意表示使用於實施例之螺紋元件之立體圖。(b)係示意表示使用於比較例之螺紋元件之立體圖。
圖13(a)係表示使用於實施例之螺桿之螺桿設計之圖、(b)係表示使用於比較例之螺桿之螺桿設計之圖。
圖14(a)係表示樹脂組成物溫度與射出量之關係之圖、(b)係表示馬達負荷與射出量之關係之圖。
圖15係表示引張強度與射出量之關係之圖。
1...螺紋元件
2...料桶
11...第一螺棱部
12...第二螺棱
21...料管

Claims (4)

  1. 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係使用具備互相旋轉咬合的n條螺桿(n係1以上的整數)之兩軸以上的螺桿式擠出機,製造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方法,其中上述螺桿所具有的螺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至少一個螺棱部的頂部,係具有既定曲率半徑的圓弧,上述既定的曲率半徑,較與配設螺桿之料管之上述螺棱部的頂部面相對之內壁之曲率半徑小,而設計成上述螺棱部的頂部與料管的上述內壁之間產生間隙,上述螺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上述螺棱部具備具有大於連接於上述圓弧兩端的該圓弧的曲率半徑的曲率半徑之第一圓弧及第二圓弧,上述圓弧係與上述第一圓弧及上述第二圓弧內接的真圓的圓弧,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包含熱可塑性樹脂與玻璃系無機填充劑,上述玻璃系無機填充劑,有以表面處理劑做表面處理,其中上述螺旋元件,在以軸方向剖面所視,上述內接之圓的中心,係在由料管中心向上述螺棱部所延伸的方向偏離既定距離的位置,上述互相旋轉咬合之螺桿之間的距離為C1、料管的半徑為Rd、角度φ為cos-1(C1/2Rd)、角度α為π/n-2 φ(n係1以上的整數), 將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連接上述料管中心與上述內接的圓的中心的直線,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A與上述料管的外周之交點為點p,將連接上述料管的中心與上述內接的圓中心之直線,以上述料管的中心為中心旋轉-(2(n-1)φ+(2n-1)/2.α)之直線為直線B與上述料管外周的交點為點q時,上述第一圓弧係以上述點p為中心之半徑C1的圓弧,上述第二圓弧係以上述點q為中心的半徑C1的圓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以190℃、荷重2160g測定之熔融指數為10g/10min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熱可塑性樹脂係聚縮醛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玻璃系無機填充劑的調合量,係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中10質量%以上45質量%以下。
TW100140113A 2010-12-28 2011-11-03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TWI541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3724A JP5406173B2 (ja) 2010-12-28 2010-12-28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6847A TW201236847A (en) 2012-09-16
TWI541122B true TWI541122B (zh) 2016-07-11

Family

ID=46382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0113A TWI541122B (zh) 2010-12-28 2011-11-03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06173B2 (zh)
CN (1) CN103282174B (zh)
MY (1) MY163184A (zh)
TW (1) TWI541122B (zh)
WO (1) WO201209058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9857B2 (ja) * 2001-06-15 2012-07-18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
JP5005159B2 (ja) * 2003-06-04 2012-08-22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
DE102008029303A1 (de) * 2008-06-20 2009-12-24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Schneckenelemente mit verbesserter Dispergierwirkung und geringem Energieeintrag
JP5318709B2 (ja) * 2009-08-26 2013-10-16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クリューエレメントピース及びスクリュ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90585A1 (ja) 2012-07-05
TW201236847A (en) 2012-09-16
CN103282174B (zh) 2016-03-02
CN103282174A (zh) 2013-09-04
JP5406173B2 (ja) 2014-02-05
JP2012140526A (ja) 2012-07-26
MY163184A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0175C2 (ru) Шнековые элементы для экструзии вискоэластичных масс, применение и способ
US20110112255A1 (en) Single-Flighted Screw Elements With a Reduced Tip Angle
JP5631296B2 (ja) 混練用セグメント
KR102386124B1 (ko) 고분자 조성물, 고분자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전자기기 및 전자기기의 제조 방법
CA2728440A1 (en) Screw elements with reduced sweep angle
TW201534658A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之模製部件
WO2017100395A1 (en) Crosslinkable polyarylene sulfide composition
JP5137613B2 (ja) ニーディングディスクセグメント及び2軸押出機
JP5596336B2 (ja)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2367852B1 (ko) 고분자 조성물, 성형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41122B (zh)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SA515370304B1 (ar) عناصر لولبية لآلات متعددة اللوالب وطريقة تصنيعها
JP5130285B2 (ja) スクリューエレメント
EP3486059B1 (en) Kneading disk, screw element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related extruder
JP2011046079A (ja) スクリューエレメントピース及びスクリュー
JP2018104529A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WO2012161286A1 (ja) 連続混練機
JP2013155788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ギヤ
JP5650852B2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ペレット、及び当該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971488B2 (ja) 成形用スクリュー、フリーブレンド方式用射出成形機およびフリーブレンド方式の樹脂成形体製造方法
JP7382047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WO2022176449A1 (ja) 繊維強化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816489B2 (ja) 射出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82622B (zh) 用于熔接聚酯弹性体的成型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以及复合成型体
CN104669458A (zh) 一种聚苯硫醚耐磨复合粒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