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801B -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 Google Patents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6801B
TWI536801B TW100104163A TW100104163A TWI536801B TW I536801 B TWI536801 B TW I536801B TW 100104163 A TW100104163 A TW 100104163A TW 100104163 A TW100104163 A TW 100104163A TW I536801 B TWI536801 B TW I5368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at
sub
video
frame
fram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3368A (en
Inventor
威爾漢墨斯 翰瑞克斯 愛爾方薩斯 布魯爾斯
Original Assignee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43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3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8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9Format conversion, e.g. of frame-rate or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colour aspects of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6Mix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61Encoding,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different image sign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67Synchronising or controll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83On-screen display [OSD] information, e.g. subtitle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94Transmission of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view video sequenc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147Scene chan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6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receiving on more than one standard at wi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7Aspects relating to detec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format, e.g. for adaptation to the display format

Description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的視訊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接收該視訊信號之接收構件,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該視訊信號,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視訊信號及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
本發明涉及經由一2D視訊資料信號格式而傳送3D視訊資料的領域。
吾人已知用於產生二維(2D)視訊資料的裝置,例如視訊伺服器、廣播器或創作裝置。已提出用於提供三維(3D)影像資料的當前3D加強型裝置。類似地,已提出用於處理顯示3D視訊資料的視訊裝置,如用於顯現已接收之數位視訊信號之光碟(例如,藍光光碟;BD)播放器或視訊轉換盒。該視訊裝置將耦合至如一電視機或監視器的一3D顯示裝置。可經由一適當介面(較佳如HDMI之一高速數位介面)而從該裝置傳送視訊資料。3D顯示器亦可與視訊裝置整合在一起,例如具有一接收區段及一3D顯示器的一電視(TV)機。
文件WO 2009/077929描述可在2D與3D之間轉換的方法。一3D視訊信號具有視訊資訊及相關聯的播放資訊,該視訊資訊及該相關聯播放資訊係根據一播放格式而加以組織。該視訊資訊可包括用於2D顯示之一主要視訊串流,以及用於實現3D顯示的一額外資訊串流。該相關聯播放資訊包括指示可能之顯示類型的顯示資訊。該顯示資訊係在接收器處理以判定2D顯示與3D顯示二者是可能的。設定一播放模式來判定應以2D或3D模式顯示該視訊資訊。
WO 2009/077929的一個問題在於3D播放與2D播放間之轉換係基於輸入視訊信號中之3D發信號的可用性。然而,可將3D格式映射於2D格式視訊信號上以與既有之視訊信號分佈系統及/或儲存媒體相容。由於缺少既有2D信號格式中之發信號,使用者須手動選擇適當模式用於以3D顯現視訊信號。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以一更便利之方式在3D與2D之間作轉換的系統。
為此目的,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如前序段落中所描述之裝置包括一處理器用於提供指示視訊信號之格式的一3D狀態信號,該處理器經配置用於藉由根據各自預定格式屬性來處理該視訊資料以用於導出且比較各自3D子圖框而判定若干可能之3D格式的各自格式評分,此種對於該等數量之可能3D格式之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判定係以一預定順序而加以配置,且在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基於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評估而設定該3D狀態信號以指示該視訊信號之該格式。
為此目的,根據本發明之一進一步態樣,處理一視訊信號的方法包括基於下列而提供指示該視訊信號之格式的一3D狀態:藉由根據各自預定格式屬性來處理該視訊資料以用於導出且比較各自3D子圖框而判定若干可能之3D格式的各自格式評分,此種對於該等數量之可能3D格式之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判定係以一預定順序而加以配置,且在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基於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評估而設定該3D狀態信號以指示該視訊信號之該格式。
該等量測具有下列作用。由該視訊裝置分析到達輸入上之視訊信號以判定一3D狀態信號,該3D狀態為一2D狀態或指示一組可能之3D視訊格式之一個格式的一3D狀態。該視訊裝置提供3D狀態信號用於控制一3D視訊顯示器,亦即,設定用於正確顯現視訊信號的操作模式。該分析係基於判定各自3D格式的一格式評分,亦即,假定信號含有根據各自3D視訊格式的視訊資料且對應3D子圖框係從該信號中導出。舉例而言,3D子圖框二者所聲稱般並排配置成一2D圖框。隨後,從該信號導出例如一左圖框及一右圖框之3D子圖框且比較該等3D子圖框,亦即分析該等子圖框以檢驗所聲稱之3D子圖框二者是否確實具有對應3D子圖框的格式屬性。舉例而言,對於一L與R圖框,計算其相關性,該相關性應相對高,因為雖然從一稍有不同的觀看角觀看但是在3D子圖框二者中係呈現相同內容。隨後,對格式評分加以評估,例如與一預定臨限相比較。基於該評估,3D格式之一者可具有一可靠地高評分,且接著對應設置3D狀態信號以指示視訊信號的格式。若無3D格式具有一足夠高的評分,則假定為一2D視訊信號且對應地設置狀態。可有利基於3D狀態信號而自動控制例如一3D電視機之一3D顯示器的實際模式。
本發明亦基於下列認知。由於消費者習慣了3D觀看,故需要經由例如廣播網路或視訊儲存媒體之既有分佈通道而傳送視訊信號。實務上,解析度之微小降級似乎可令人接受且內容提供者可藉由將3D子圖框配置成2D圖框而將其等之3D內容封裝成既有2D視訊信號格式。本發明者注意到自動偵測此一特殊格式化之3D信號是便利的,該特殊格式化之3D信號無法攜載發信3D格式之控制資料,因為視訊信號之格式本身必需保持既有2D格式。雖然可使用3D子圖框的各種配置,但是基於首先假定已使用一各自3D視訊格式且隨後針對該格式而分析所聲稱之3D子圖框,偵測3D格式仍似乎可行。有利的是,基於當前相對輕易的視訊處理能力,在短至足夠使使用者難以注意到分別切換成2D或3D視訊模式之延遲的時間內作即時分析是可行的。
在一實施例中,可能之3D格式組包括用於產生該等3D子圖框之至少一個空間次取樣格式,且該等預定格式屬性包括將該等3D子圖框之經次取樣之圖像元素配置成該視訊信號的該2D圖框。空間次取樣減少一或多個空間方向上像素之數量,亦即,解析度。該等3D子圖框有利地需要更低數量的像素且可適配於一(全解析度)2D圖框中。假定有各種3D格式(例如,並排式或上/下式)之經空間次取樣之3D子圖框之配置並計算一各自格式評分。
在一實施例中,判定該組可能之3D格式之若干3D格式之各自格式評分係以一預定順序而配置,且在該等格式評分之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設定3D狀態信號。有利的係更快發現用於所期望之一3D格式的一高評分。
在一實施例中,判定各自格式評分包括藉由下列至少一者而計算3D子圖框之間之對應性: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相關性;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絕對差之一均值;計算該等各自3D子圖框之顏色屬性用於偵測一深度資料子圖框。期望對應的左與右3D子圖框在3D子圖框之間具有相關性或具有低平均絕對差,而作為一3D子圖框之一深度圖的顏色屬性則明顯不同(通常深度資料不含有顏色)。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可能之3D格式之至少一者包括根據一左/右極性而配置成2D圖框的左與右3D[L與R]子圖框,且該處理器經配置用於在判定格式評分時基於發生於該3D圖框中之深度之一預定分佈而判定一極性評分,且設定3D狀態包含基於該極性評分之估計而設定一左/右極性狀態信號。該3D圖框中之深度可導自像差值,一深度圖中之實際深度值,或基於該等3D子圖框之一適當評估。偵測3D子圖框之存在亦可能需要偵測哪個子圖框為左且哪個子圖框為右。若該等子圖框互換,則3D影像中之深度資訊會發生強烈變形。藉由假定深度值或對應像差值之一預定分佈,得以判定一極性評分。3D顯示器具有正確的左與右極性狀態是有利的。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具有偵測器構件,其藉由下列至少一者而比較各自3D子圖框:偵測該等3D子圖框之垂直邊緣處之一垂直黑邊;偵測該等3D子圖框之水平邊緣處之一水平黑邊。基於一黑邊之存在便可可靠地偵測該等各自3D子圖框。
根據本發明之一進一步態樣,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該視訊資料在該等3D子圖框之垂直邊緣處具有一垂直黑邊之至少一者,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垂直黑條;一水平黑邊處於該等3D子圖框的水平邊緣,而該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水平黑條;用於容許偵測用於判定3D格式的黑邊。基於黑邊之存在,可有利可靠地偵測該等各自3D子圖框。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視訊裝置及信號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係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給出,其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從下列描述中舉例描述且參考附圖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將顯而易見,且將參考該等實施例而進一步闡明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
在圖式中,對應於已描述之元件的元件具有相同的參考數字。
應注意本發明可用於具有一深度範圍之任何類型的3D顯示器。假定用於3D顯示器的視訊資料可以電子(通常為數位)視訊資料形式而取得。本發明係關於此影像資料且在數位領域中處理該影像資料。
存在可格式化且傳送3D影像的許多方式,稱其為3D視訊格式。一些3D格式係基於使用一2D通道以同時輸送立體資訊。本文件關注使用與既有2D分佈相容之一2D格式信號的3D格式。
圖1展示用於顯示諸如視訊、圖形或其他視覺資訊之三維(3D)影像資料的一系統。一源裝置40傳送一視訊信號41至一視訊裝置50。該源裝置基於從一儲存系統取得之一視訊資料輸入43而從3D相機等提供視訊信號。該視訊信號41可為一2D視訊信號或一3D視訊信號。本文件關注經由根據一預先存在且例如與既有分佈通道相容之2D信號格式來格式化的一信號而傳送3D視訊內容。在此一2D格式化視訊信號中,3D格式定義3D視訊資料的位置及結構。因此,該視訊資料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而格式化的三維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而格式化的二維視訊內容。特定言之,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的一控制結構,其中在使用3D格式之情況中,視訊資料具有至少兩個3D子圖框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實務上,使用多種不同的3D格式,且視訊信號含有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的結構。下文參考圖2至圖5討論3D格式的多種實例。
源裝置可為一伺服器、一廣播器、一記錄裝置或用於製造如藍光光碟之記錄載體的一創作及/或產製裝置。藍光光碟支援內容建立者之一互動平臺。對於3D立體視訊,存在許多格式。主要格式為立體與影像附加深度格式。在此等格式中又存在許多可行方式,其中內容可經格式化以適用於與新穎且既有的3D顯示器及分佈格式搭配使用。可從藍光光碟聯盟之網頁之關於音訊-視訊應用格式的一論文中得到關於藍光光碟格式的更多資訊。http://www.blu-raydisc.com/Assets/Downloadablefile/2b_bdrom_audiovisualapplication_0305-12955-15269.pdf。製程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導出體現包含深度元資料之3D視訊信號之磁軌中之標記的實體圖案,且隨後塑形記錄載體之材料以在至少一個儲存層上提供含標記之磁軌。
在一實施例中,如下文所闡釋,源裝置具有一處理單元42,用於修改3D視訊輸入43之視訊資料以增強經由2D格式化之視訊信號而傳輸之3D視訊資料的偵測。
視訊裝置50係耦合至一3D顯示器裝置60用於傳送一3D顯示信號56。該3D顯示器裝置具有用於接收視訊信號的一輸入單元51。舉例而言,該裝置可包含耦合至輸入單元之一光碟單元58,用於從如DVD或藍光光碟之一光學記錄載體54擷取視訊信號。或者,該裝置可包含一網路介面單元59,用於耦合至例如網際網路或一廣播網路的一網路45,此視訊裝置通常稱為一視訊轉換盒。該視訊裝置亦可為一衛星接收器、一媒體播放器、一個人電腦、一行動裝置等等。
該視訊裝置具有耦合至該輸入單元51用於處理視訊信號的一處理器52。該處理器提供指示視訊信號之格式的一3D狀態信號57。3D狀態為一2D狀態或指示一組可能之3D視訊格式之一個3D格式的一3D狀態。處理器藉由根據各自預定之格式屬性來處理視訊資料而經配置用於判定可能之3D格式之至少一者的一各自格式評分。該視訊信號經分析用於計算各自3D格式的格式評分,亦即,假定信號含有根據各自3D視訊格式的視訊資料且對應3D子圖框是從該信號中導出。此外處理器導出各自3D子圖框,且基於格式評分之評估而設定3D狀態信號以指示視訊信號的格式。該視訊裝置提供3D狀態信號用於控制一3D視訊顯示器,亦即以設定用於正確顯現視訊信號的操作模式。該處理器52之一實例實施例係參考圖6來描述。
在一實施例中,視訊裝置具有一偵測器53用於偵測3D子圖框之邊緣處的3D格式信號屬性。舉例而言,該偵測器可偵測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的一垂直黑邊,或該等3D子圖框之一水平邊緣處的一水平黑邊。歸因於2D圖框與作用視訊區域之縱橫比的不匹配,在視訊資料例如具有一16:9視訊圖框中2,35:1之一縱橫比的一電影中可呈現相對寬的黑條。可在例如下文闡釋之一上下3D格式中輕易偵測到此類寬黑條。如此一來,例如從US 5,686,970號中已知偵測用於偵測一縱橫比的寬黑條。
偵測器係耦合至該處理器52用於產生3D狀態信號,且可與該處理器52實體整合。
在一實施例中,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內容或根據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該視訊資料在該等3D子圖框之垂直邊緣處具有一垂直黑邊之至少一者,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垂直黑條;一水平黑邊處於該等3D子圖框的水平邊緣,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水平黑條。應注意將黑邊加入至視訊資料並非用來校正任何縱橫比不匹配,而是用來容許偵測黑邊以判定3D格式。現在黑邊為視訊區域中之許多像素之一者的一小黑條。注意到邊可足夠小以落入通常不顯示且稱為過掃描區域之視訊圖框的一更寬區域內。該黑邊可應用於視訊區域的上邊緣及下邊緣或應用於其左邊緣及右邊緣。或者,一黑邊可僅應用於一側邊緣,例如當位於2D格式化視訊信號之2D圖框中時兩個3D子圖框將鄰接的邊緣。
在一實施例中,偵測器53經配置用於偵測有意加入以上定義之視訊信號之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的垂直黑邊,或者該等3D子圖框之一水平邊緣的一水平黑邊。已在3D子圖框之視訊資料中包含相對小的條用於增強以2D格式化視訊信號傳送之3D視訊資料的自動偵測。偵測器根據各自3D視訊格式而從視訊資料中導出假定含有黑邊之3D子圖框的特定邊緣區域,同時考量諸如編碼側之各自3D格式所規定之子取樣的任何預處理。
在一實施例中,黑邊的黑階可針對左3D子圖框與右3D子圖框而具有不同的值(例如0與4)。當在一顯示器上觀看時兩個值將大體上為黑。此屬性可用來進一步支援極性偵測。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經配置用於產生經由一輸出介面單元55而傳送至顯示裝置的一3D顯示信號56,例如根據HDMI標準的一顯示信號,參看可從http://hdmi.org/manufacturer/specification.aspx得到之「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Specification Version 1.3a of Nov 10 2006」。該處理器52經配置用於產生包含於3D顯示信號56中用於在顯示器裝置60上顯示的影像資料。可根據既有2D信號格式來格式化顯示信號,且可例如經由一單獨介面而將3D狀態信 號分別提供至3D顯示器裝置用於控制3D視訊顯示,以設定用於正確顯現視訊信號的操作模式。
在一實施例中,3D狀態信號可嵌入於3D顯示信號56中,例如嵌入於一控制信號或控制資料圖框中。輸出介面單元(55)構成傳輸構件用於傳輸一3D顯示信號,該3D顯示信號包括3D視訊內容及指示3D狀態信號的控制資料。在一實際實施例中,顯示信號根據HDMI 1.4標準而具有3D信號傳輸。
3D顯示器裝置60是用於顯示3D影像資料。該裝置具有一輸入介面單元61用於接收可包含從視訊裝置50所傳送之3D視訊資料的3D顯示信號56。經傳送之視訊資料係在處理單元62中處理用於顯示在例如一雙LCD或雙凸透鏡狀(lenticular)LCD的一3D顯示器63上。該3D顯示器裝置60可為任何類型的立體顯示器,亦稱為3D顯示器,且具有由列64指示的一顯示深度範圍。
在3D顯示器裝置60的一實施例中,視訊信號之處理及3D格式及2D格式之偵測在顯示裝置中之處理單元62中進行。視訊資料係經由3D顯示信號56而傳送。格式偵測係在顯示裝置中本端地進行。該處理單元62現進行提供3D狀態信號用於產生直接耦合至3D顯示器之2D模式或3D模式之顯示信號的功能。該處理單元62可配置用於如針對視訊裝置中之處理器52及/或偵測器53而描述的對應功能。
在一實施例中,視訊裝置50及3D顯示器裝置60整合在一單個裝置中,其中一單組之處理構件進行該2D/3D格式偵 測功能。在內部提供3D狀態信號57用於直接控制內建的3D視訊顯示器。
圖1進一步展示作為輸送3D格式之視訊信號之一載體的光學記錄載體54。該記錄載體為圓盤形且具有一磁軌及一中央孔。由一系列之可實體偵測之標記構成之磁軌係根據在一資訊層上構成大體上平行磁軌之諸圈的一螺旋或同心圖案而配置。該記錄載體可為光可讀,且稱為光碟,例如CD、DVD或BD(藍光光碟)。資訊係由沿磁軌可光偵測之標記,例如訊坑及軌面而表示在資訊層上。磁軌結構亦包括位置資訊,例如標頭及位址,用於指示通常稱為資訊區塊之資訊單元的位置。該光學記錄載體54輸送表示(例如)以比如DVD或BD格式之一預定義記錄格式而根據MPEG2或MPEG4編碼系統編碼之數位編碼影像資料(比如視訊)的資訊。
在各種實施例中,視訊裝置中之處理器52及偵測器53經配置用於執行下文詳細描述的下列功能。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方法提供一視訊信號,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該視訊資料具有下列之至少一者:-在該等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之一垂直黑邊,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垂直黑邊; -在該等3D子圖框之一水平邊緣處之一水平黑邊,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有水平黑邊;以容許偵測黑邊而判定3D格式。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製造一記錄載體的步驟,該記錄載體具有表示視訊信號之標記的一磁軌。
作為一產品,一光學記錄載體54具有包括根據以上製造方法之以上視訊信號之標記的一磁軌。
圖2展示一2D視訊圖框。該圖式展示由一虛線21所指示之一2D視訊圖框中之2D視訊內容的一實例。相同視訊內容(但是以3D形式)亦用作圖3至圖5中之3D格式的一實例。應注意2D圖框係根據各種已知2D根式之一者而編碼成一2D視訊信號。如此項技術已知,編碼可包含根據MPEG2或MPEG4的壓縮。
圖3展示進一步由SBS指示的一並排3D格式。該圖式展示由2D視訊圖框21中並排配置之一左圖框L 31及一右圖框R 32構成之3D視訊內容的一實例。
圖4展示進一步由TB指示的一上下3D格式。該圖式展示由位於2D圖框21之上半部中之一左圖框L 33及位於該2D圖框21之下半部中之一右圖框R 34構成的3D視訊內容的一實例。
一不同3D格式係基於使用一2D影像及一所謂深度圖之一額外深度影像D的兩個景像,該3D格式以該2D影像運輸關於物件之深度的資訊。該格式被稱為影像+深度(2D+D)且其不同之處在於該格式為一2D影像與一所謂「深度」或像差圖的組合。此為灰階影像,其中一像素之灰階值指示相關聯2D影像中對應像素之像差(或一深度圖之情形的深度)的數量。顯示裝置採用2D影像作為輸入而使用像差、深度或視差圖來計算額外景像。此可以多種方式完成,在最簡單的形式中,此為取決於與該等像素相關聯之像差值而將像素移至左或右的問題。注意到在2D+D格式中,進一步深度資訊可包含比如模糊度及/或透明度。Christoph Fehn在標題為「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for a new approach on 3D TV」的論文中給出了該技術的極佳見解(參見http://iphome.hhi.de/fehn/Publications/fehn_EI2004.pdf)。
圖5展示進一步由2D+D指示的一影像與深度3D格式。該圖式展示由並排配置在2D視訊圖框21中之一2D圖框35及一深度圖框D 36構成之3D視訊內容的一實例。該2D圖框及該深度圖框亦可以類似於圖4的一上/下組態加以配置。稍後將討論以一2D格式化視訊信號配置的進一步3D格式。
在下文中將討論處理含有根據3D格式之3D視訊內容之2D格式化視訊信號的區段,諸如SBS、TB或2D+D。下列清單展示用於立體視訊的一些進一步子取樣方法及3D格式。
- 線交錯(LI)
- 行交錯(CI)
- 棋盤式(CB),亦稱為梅花陣式
- 棋盤並排式(CBS),比如棋盤,但是如在SBS中儲存L & R樣本用於更佳之壓縮。
CB之一實例係在US 2005/0117637中描述。
藉由假定已使用一特定3D格式,且使用諸如運動/像差補償、相關、平均絕對差(MAD)之計算等等技術比較可能性,予以自動偵測實際3D模式。對於不同的取樣方法,下列系統使用用於偵測格式的一對應方法。該方法之第一步驟為根據各自3D格式之配置及/或交錯而從2D格式信號中導出3D子圖框。舉例而言,對於LI配置,該方法基於各自線而重構L及R。隨後分析所聲稱之3D子圖框以判定屬性是否為所期望之屬性。若如此,則設定一3D狀態信號以指示各自3D格式。
圖6展示用於自動偵測3D格式的一處理器。該圖式展示具有一平行配置而用於分析2個可能之3D格式之處理器52的一實例實施例。在該圖式之上部中,一視訊輸入信號600耦合至一3D子圖框分開單元SPH 601,用於根據一第一3D格式而將輸入信號中之2D圖框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3D子圖框。在本實例中,單元SPH具有根據3D子圖框之一並排(SBS)配置而水平分開圖框的功能。一記憶單元L 602儲存左3D子圖框的像素,且一記憶單元R 603儲存右3D子圖框的像素。該L單元602及該R單元603可僅儲存進入的像素或可根據假定使用的各自3D格式而將視訊資料升取樣為全解析度。對於基於升取樣之全解析度期望有更佳的結果,因為例如在水平、垂直或梅花陣式方向上根據各自3D格式而在編碼器側降低取樣視訊資料(現在獲補償)。
隨後將3D子圖框耦合至一比較區段以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的對應性。在本實施例中,提供進行3D子圖框之間之平均絕對差的一對應性計算單元MAD 605。計算分成2部分的各對應像素(或其子組)的平均絕對差。或是或者可額外地評估3D子圖框間的其他對應性,例如計算平均平方差(MSD),計算3D子圖框之間的相關性,或計算各自3D子圖框之顏色屬性用於偵測如圖5所展示之2D+D格式的一深度資料子圖框。例如藉由正規化而在計值單元CMP 607中將對應性計算的輸出轉換成SBS 3D格式的一格式評分610。
將評估不同3D格式之格式評分以判定如有使用的實際3D格式。該等格式評分可互相比較且/或與各自臨限相比較。一格式評分可表達根據各自3D格式而呈現實際3D子圖框之可能性的一可信度位準。可重複(例如每秒)判定格式評分,且可以一加權估計處理程序來評估多個測量值及各自可信度位準。若已達成一預設可信度位準及/或在一預定間隔之後則可終止該處理程序。該處理程序可涉及利用可信度位準而予以加權的一多數票決,例如對於一特定3D格式,在隨後假定之間具有小差的一高MAD值給出用於該格式的一低可信度。若無3D格式具有足夠的可信度位準,則假定為一2D信號(單視訊)。
在圖6所展示之實際實施例中,MAD值必需為低,且在單元CMP中測試出為低於一特定臨限TH1以作出在輸入處呈現第一3D格式,且由用於該第一3D格式之格式評分的一值H1來指示該第一3D格式的決策(若評分足夠可靠)。
由於左影像及右影像是從不同視點拍攝,故較佳宜儘可能多地消除此影響,此可例如經由像差評估(DE)且對導致L'之R景像應用「運動/景像」補償(MC)而完成。注意到此處可對L子圖框及R子圖框使用運動評估的技術,亦即,偵測兩個圖框之間的空間差而非時間差。吾人已悉知運動評估且已知的演算法可類似地應用於像差評估。用於像差評估及景像補償的其他技術亦可用於判定L'。比較區段可具有一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04用於基於記憶單元L及記憶單元R實際含有左子圖框與右子圖框的假定而減少子圖框之間的差。此外,處理器DE/MC對R的內容應用適當的像差評估及/或運動補償演算法以產生對應於由L'=MC(R)指示之R之一補償版本的一補償圖框L'。隨後由對應性計算單元MAD比較圖框L與圖框L'。
圖6所展示之處理器具有平行配置的一第二區段用於同時提供一第二3D格式的一第二格式評分。在該圖式的下部,一視訊輸入信號600係耦合至一3D子圖框單元SPV 611。該單元SPV具有根據3D子圖框的一上下(TB)配置而垂直分開輸入信號中的2D圖框之功能。一記憶單元T 612儲存圖框之上區段的像素,例如左3D子圖框,且一記憶單元R 613儲存對應於右3D子圖框之下區段的像素。隨後該等3D子圖框耦合至一比較區段用於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的對應性。提供等同於上述單元605的另一對應性計算單元MAD 615。在等同於上述單元607的另一計值單元CMP 617中將對應性計算的輸出轉換成TB 3D格式的一格式評分620。可視需要直接比較該格式評分與單元CMP中的臨限TH2以直接作出在由用於第二3D格式之格式評分的一值V1指示的輸入處呈現該第二3D格式的決策(若該值可靠)。
比較區段可具有等同於上述單元604且用於減少子圖框之間之差的一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14,及/或等同於下述之極性單元POL 606且用於判定一極性值且產生一第二輸出左/右極性狀態信號LR/RL的極性單元POL 616。
處理器之功能在於測試以下假定:所接收之輸入格式為該圖之上支部中的SBS,或者該經接收之輸入格式為該圖之下支部中的TB。若兩個假定皆錯誤(在本實施例中H1及V1二者皆錯誤)則該輸入信號明顯為一般2D信號。
注意到相對於圖6具有2個平行區段的實施例,可輕易導出其他配置,諸如分析其他3D格式的其他平行區段,或者根據不同3D格式而循序程式化相同單元以提供用於各自3D格式之格式評分的一循序配置。
在循序測試多個3D格式的一實施例中,以一預定順序配置可能之3D格式組之若干3D格式之各自格式評分的判定,且當格式評分之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設定3D狀態信號。因此在循序測試之3D格式之一者獲得一可靠格式評分時設定3D狀態信號。預定順序可用來增強偵測速度,且可例如基於減少的發生之可能性,一使用者的設定,以及/或一3D內容提供者的設定。舉例而言,一內容提供者可基於3D格式的實際發生而在一視訊轉換盒中設定預定順序。
在一實施例中,可為使用者提供基於3D格式評分之一順序而校正3D狀態信號的一選項。首先,系統判定最可能的格式,但是若結果不正確,則使用者可利用遙控器上的一按鈕而根據格式評分而循環至下個可能的候選者。
在實際實施例中,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04可經配置以預處理各自3D子圖框以如下增強比較:
-計算3D子圖框之間的像差評估且在作進一步比較之前根據該像差評估而補償該等3D子圖框之至少一者;及/或
-計算用於與3D子圖框之相關性相比較之2D圖框的自相關性。相關性係由單元MAD來判定,且自相關性之輸出可用來設定如上所述的臨限TH1。
注意到,實務上,次取樣可首先應用(亦即,水平或垂直或水平/垂直整數倍降低取樣)於L與R的內容,此將減少如單元DE/MC及MAD之進一步單元的計算複雜度。
在一實施例中,亦可偵測到次取樣的特定類型。舉例而言,SBS棋盤格式具有來自正常SBS方法的一不同次取樣。辨別SCB與SBS可基於光譜分析,其中SCB光譜將更為十字/鑽石形(垂直與水平之間之對稱),SBS更為垂直脊條形(水平高頻率比垂直高頻率更受到抑制)。
實務上,可在如下的一不同處理程序中偵測若干3D格式。計算總2D圖框的自相關性(例如,基於MAD或其他技術),且隨後計算進一步相關性用於基於一些精選的偏移而判定格式評分,諸如:a.向右一個像素與兩個像素(用於CI格式)b.向下一個像素與兩個像素(用於LI格式)c.向右二分之一圖框像素(用於SBS格式)d.向下二分之一圖框像素(用於TB格式)其次,比較格式評分以決定那個格式(2D、TB、LI、CI、CB)最有可能。第三,例如藉由判定影像之左/右半部或上/下半部中之U/V的恆常性而分別偵測2D+D。注意到因為對於一個半部上之全部像素,全部像素之UV值將為一固定值(通常為0(128)),故可輕易偵測2D+D。若兩個半部的情形皆為如此,則其明顯為一黑白視訊源。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為加速處理,例如使用SBS的左部分及右部分來計算所聲稱之3D子圖框之像素之僅第一行的MAD或MSD。若其等展示出高相關性則3D格式可能是正確的。可包含更多行以改良可靠性。一種甚至更快的方法為僅比較影像之左部分及右部分之像素之第一行的平均色。若未偵測到SBS,系統繼續將信號分成不同部分,對於TB,該信號分開係在水平方向中完成,接著對於LI之奇數線及偶數線之第一像素,對CI的行等等再次使用相同演算法。若此等無一者導致正匹配,則系統回到2D。
注意到各種可能之3D格式具有根據一左/右極性而配置成2D圖框的左及右3D[L及R]子圖框。對於各自3D格式,左/右極性亦可例如藉由使用像差評估而基於假定平均視訊內容中之深度的預定分佈而自動偵測,以獲得一深度圖。藉由分析此深度圖(其基於極性之假定),可檢驗假定之極性是否正確。若所假定之極性正確,則螢幕下部之深度應指示靠近觀看者之物件且上部應指示最遠離觀看者之物件。注意到亦可獨立於3D格式之自動偵測來應用極性偵測。舉例而言,當經由一3D分佈系統接收3D視訊內容且3D格式具有對應控制信號時,可應用極性偵測來檢驗極性性,以例如確保在儲存、處理或傳送3D子圖框時不會造成錯誤。
圖7a展示基於正確左/右極性的一深度圖。在該圖式中,一深度圖係展示成具有指示一大深度與亮度值(指示靠近觀看者之物件)的暗像素。該深度圖可經由像差評估且將像差轉換成深度值而產生。實務上,對於極性測試,可基於重度次取樣/整數倍降低取樣輸入圖框而產生深度圖。
圖7b展示基於錯誤左/右極性的一深度圖。可應用像差評估來獲得該深度圖。藉由分析該深度圖,可檢驗所假定之極性是否正確。若所假定之極性正確,則螢幕下部之深度值應指示靠近觀看者之物件且上部應指示最遠離觀看者之物件(如同圖7a之情形)。若所假定之極性錯誤,則螢幕下部之深度值應指示最遠離觀看者之物件且上部應指示靠近觀看者之物件(如圖7b中)。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區段具有一極性單元POL 606,用於基於3D圖框中所發生之深度之預定分佈而判定一極性評分。產生一輸出左/右極性狀態信號LR/RL用於基於極性評分(例如基於3D圖框之上半部中之平均深度與3D圖框之下半部中之平均深度之間之一最小差)之評估而設定3D狀態。3D圖框中之深度值可以2D+D格式直接取得,或可基於L與R之3D子圖框之像差而由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04導出。
在一實際實施例中,對於3D子圖框之可能極性配置之至少一者,極性評分之判定係基於:判定3D圖框中之深度是否隨圖框中之垂直高度而增加,或者判定一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之深度是否指示螢幕後面(例如物件或背景)的一深度。類似地,極性評分之判定可基於判定3D圖框中之像差值如何隨圖框中或邊緣處之垂直高度而變化。
實務上,在來自螢幕之正常3D視訊內容中,效果相對稀少且集中於影像的小部分上。因此,可將整體平均深度計算為極性的指示項。注意到超過螢幕位準之深度意謂著歸因於右3D子圖框與左3D子圖框之間之移位之某一水平方向上的像差值。在一實際實施例中,可使用像差來代替實際深度。此外,可類似於運動而評估像差,亦即,使用熟知運動評估演算法計算左影像與右影像之間之運動向量。歸因於所期望之深度/像差分佈,此類「運動」向量將具有一較佳水平移動方向。極性狀態信號係從該方向導出。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極性單元藉由應用比如MPEG2之一壓縮演算法估計L與R子圖框且判定哪個群組(區塊)像素可被斷言(predicatively)(P)或雙向(B)地編碼(其對應於具有運動向量)或(I)編碼(其對應於不具有運動向量)。實際上,在3D子圖框之某些邊緣處,I編碼像素之數量可偏離均數,此偏離可用來指示極性。通常更多I像素應在L圖框的左側(R圖框上被剪切的部分)上及R圖框的右側上。因此,3D子圖框之邊緣處之I編碼像素之數量係用來決定左/右極性。注意到亦可基於I像素來偵測3D格式。當I像素趨於出現在2D圖框之中心中之一垂直軸上時,此為一SBS 3D信號的強烈指示。當I像素趨於出現在2D圖框之中心中之一水平軸上時,此為一TB 3D信號的強烈指示。
圖8展示以水平區域進行深度分析。該圖式展示基於假定之左/右極性(待測試正確性)的一深度圖。該深度圖細分為亦稱為水平分格的若干水平區域81、82、89。藉由將深度圖分成水平分格,便可計算各分格中的平均深度值。對該等分格之平均值應用回歸分析以判定下部是否比上部更暗或相反,且判定極性。
圖9展示以垂直區域進行深度分析。該圖式展示基於假定之左/右極性(待測試正確性)的一深度圖。該深度圖細分為亦稱為垂直分格的若干垂直區域91、92。藉由將該深度圖分成垂直分格,可對各分格應用回歸分析且針對各分格而判定下部是否比上部更暗或相反。若大多數分格與正確的極性假定對應,則可有把握地假定極性為正確,否則極性為反向。若其等近似相等則LR分析之結果不確定,且必須分析進一步視訊輸入。
用於判定極性且無需一深度圖的其他替代方法為梯形偵測或邊緣偵測。
梯形偵測涉及下列步驟:
-假定第一圖框為L,第二圖框為R
-從L+R圖框中進行深度或像差評估
-若隨著你從下部移動時像差/深度增加則假定正確:否則翻轉L、R
-在一變體中,將搜尋區域限制在(暫定)L圖框及R圖框的上部,且檢查像差/深度是否為正。
邊緣偵測涉及下列步驟:
-假定第一圖框為L,第二圖框為R
-嘗試使緊鄰L圖框中之螢幕之右邊緣之區域與R圖框之右邊緣匹配(P向量判定)
-若無良好匹配,則假定為正確,否則翻轉L與R
-在L與R反轉的情況下可在圖框之左邊緣處重複此程序。
理念在於:在邊緣處,內容係在螢幕後面(或至少存在緊鄰螢幕之一浮動視窗),因此靠近右螢幕邊緣之物件的R眼部分將被模糊化,因此無法匹配其L眼部分。靠近螢幕之左邊緣之一物件之L眼部分亦類似。
在一實施例中,為改良格式及/或極性偵測之可靠性,應用場景剪裁偵測。另外,處理器52經配置用於偵測場景變化。為多個場景多次執行3D格式偵測,且基於至少兩個不同場景中之格式偵測而最終設定狀態信號。因此,判定各自格式評分涉及偵測視訊內容的場景變化,及計算至少兩個場景之格式評分。在實務上,例如當為由場景剪裁標記之3個連續視訊部分計算3個隨後的場景決定時可使用3個場景,至少2個格式決定必須一致且至多一個可未確定。
一2D擴充裝置係可定義成如下。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之視訊裝置,該裝置包括接收構件用於接收該視訊信號,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該2D格式具有一2D圖框,且該裝置包括一處理器用於偵測該3D內容之存在及藉由擷取至少一個3D子圖框且根據2D格式將該子圖框擴充成2D圖框而將該3D內容轉換成一2D視訊輸出信號。該2D擴充裝置偵測輸入端上的3D內容,且基於所需要之輸出模式而輸出一2D或3D視訊信號。亦可有利地使用一單一3D傳輸信號為2D觀看者提供視訊內容的一2D版本。此外,可以上文所闡釋之一2D信號格式而傳送3D內容以使其與既有分佈系統相容。歸因於2D擴充功能,2D觀看者仍可具有一2D視訊信號。
在一實施例中,2D擴充裝置為如圖1所展示的一視訊裝置,其具有配置成如下的一2D擴充功能。處理器52經配置用於偵測根據到達輸入單元51上之視訊輸入信號中的一3D格式之3D視訊內容的存在。此外,該裝置經配置用於藉由將輸入端上之3D視訊內容轉換成2D輸出信號而提供一2D輸出信號。另外,3D輸入信號之一部分(例如一左圖框)被擴充成2D輸出信號中的2D圖框,同時移除原始3D內容。再者,3D控制資料(若有)可從信號中被移除且由2D控制資料取代。
2D輸出信號可耦合至待連接的一2D視訊裝置而非3D顯示器裝置60,或可由使用者選擇以有意避免顯示3D視訊。該2D擴充裝置可使使用者能夠選擇一2D輸出模式或一3D輸出模式用於使輸出信號與使用者之需求匹配,例如匹配使用者期望連接或已連接的設備。或者,或是額外地,該2D擴充裝置可經配置用於例如根據如上所述之HDMI而與耦合至輸出單元55的一視訊裝置交換控制資料。該控制資料可指示一已連接之顯示裝置的3D能力,且該視訊裝置可根據該顯示能力而自動選擇2D或3D輸出模式。
該處理器52經配置用於視需要而將輸入端上之3D視訊內容轉換成2D輸出信號。基於輸入端上之3D視訊內容之存在以及已設定之2D輸出模式而啟動轉換。處理器首先判定輸入信號的3D格式。應注意可從如上所述之視訊資料自動偵測到3D格式,或可從具有輸入信號之一控制信號導出該3D格式。
在2D擴充裝置之一實施例中,一內容提供者可包含至該2D擴充裝置之3D視訊信號中的一專屬控制信號以指示須轉換之3D內容的存在,以及/或視訊信號之特定3D格式,例如如圖3所展示之一並排3D格式。因此,視訊串流中可能包含SBS或TB發信號。隨後,處理器根據SBS而從輸入視訊信號中之圖框的左部分中擷取例如一左3D子圖框的一3D子圖框。當與2D輸出圖框相比較時,該3D子圖框可具有一較小之大小,且因此,3D子圖框之視訊資料必須被擴充成2D圖框之大小且插入輸出信號中。對於SBS,必須擴充水平大小,而垂直大小(線數量)可保持相同。因此,轉換涉及例如藉由內插丟失像素或任何適當形式之升取樣而產生具有所需解析度之新2D輸出圖框。
在2D擴充裝置之一實施例中,未提供3D輸出模式,且將轉換應用於輸入端上偵測到的任何3D視訊內容。實務上,此一裝置將非常適用於2D視訊設備的傳統使用者,如耦合至一視訊轉換盒用於電纜或衛星信號的普通2D電視機。此一傳統視訊轉換盒可僅藉由一軟體更新(在內容提供者之控制下係可能的),或者藉由使用者自己起始之一些更新程序而修改成2D擴充盒。有利的是,內容提供者無須兩次傳輸相同的內容,亦即,一次以3D傳輸給配備一新視訊轉換盒及一3D顯示器之新使用者且亦以2D另外傳輸給一額外通道。新3D格式信號之僅一單次傳輸將為足夠的,因為傳統2D顯示裝置將自動從2D擴充裝置(亦即經修改之視訊轉換盒)接收擴充版本。
應注意2D擴充裝置亦可含有如上所述之單元及/或功能之任何者以自動偵測一2D格式信號中的3D格式。藉由自動偵測而提供之3D狀態信號現在控制2D擴充功能。
一實施例為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的一視訊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接收該視訊信號之接收構件,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用於提供指示該視訊信號之格式之一3D狀態信號之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配置用於藉由根據各自預定格式屬性來處理視訊資料以用於導出且比較各自3D子圖框而判定可能之3D格式之至少一者的一各自格式評分,且基於該格式評分之評估設定該3D狀態信號以指示該視訊信號之格式。
視需要,判定各自格式評分可包括藉由下列至少一者而計算3D子圖框之間之對應性:
-計算3D子圖框之間之絕對差之一均值;
-計算各自3D子圖框之顏色屬性用於偵測一深度資料子圖框。
視需要,判定各自格式評分可包括偵測視訊內容中的場景變化,且計算至少兩個場景的對應性。
視需要,比較各自3D子圖框可包括下列至少一者:
-計算3D子圖框之間之像差評估且在進一步作比較之前基於該像差評估而補償3D子圖框之至少一者;
-計算2D圖框之自相關性以與3D子圖框之相關性相比較。
視需要,其中可能之3D格式之至少一者包括根據一左/右極性而配置成2D圖框的左與右[L與R]3D子圖框,處理器可經配置用於當在判定格式評分時基於3D圖框中出現之深度之預定分佈而判定一極性評分,且設定3D狀態包含基於極性評分之評估而設定一左/右極性狀態信號。
視需要,該處理器可具有偵測器構件,該偵測器構件用於藉由偵測下列至少一者而比較各自3D子圖框:
-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之一垂直黑邊;
-3D子圖框之一水平邊緣處之一水平黑邊。
將認知到以上出於清晰目的之說明已參考不同功能單元及處理器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損及本發明的情況下使用不同功能單元或處理器之間之功能的任何適當分佈。舉例而言,經說明由分離單元、處理器或控制器執行之功能可由相同處理器或控制器執行。因此,對特定功能單元之參考僅可視為對用於提供所述功能的適當構件之參考而非指示一嚴格邏輯或實體結構或組織。
可以包含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之適當形式實施本發明。本發明可視需要而至少部分地實施為運行於一或多個資料處理器及/或數位信號處理器上的電腦軟體。可以任何適當方式實體地、功能性地及邏輯地實施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元件及組件。事實上,可在一單個單元中、在複數個單元中實施功能或將功能實施為其他功能單元之部分。如此,本發明可實施於一單個單元中或可實體及功能性分佈於不同單元與處理器之間。
雖然已結合一些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但是本發明無意限制於本文所提出的特定形式。事實上,本發明之範圍僅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制。另外,雖然一特徵可呈現為結合特定實施例來描述,但是熟悉此項技術者將認知到所述實施例之各種特徵可根據本發明而加以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不排除存在其他元件或步驟。
此外,雖然個別地列示複數個構件、元件或方法步驟,但該等構件、元件或方法步驟可由例如一單個單元或處理器實施。另外,雖然在不同技術方案中包含個別特徵,但是可潛在地有利組合此等特徵,且包含於不同技術方案中並不意謂著特徵之組合不可行及/或不是有利的。此外,一特徵包含於一類別之技術方案中並不意謂著對此類別之限制而是指示該特徵可適時等效地應用於其他技術方案類別。此外,特徵在技術方案中之順序並非意謂著特徵必定生效的任何特定順序,且尤其是一方法技術方案中之個別步驟之順序並非意謂著必須以此順序進行步驟。事實上,可以任何適當順序進行諸步驟。另外,單數參照不排除複數形式。因此「一」、「一個」、「第一」,「第二」等之參照不排除複數形式。申請專利範圍中之參考符號僅是提供作為闡明實例且不應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21...虛線
31...左圖框
32...右圖框
33...左圖框
34...右圖框
36...深度圖框
35...2D圖框
40...源裝置
41...視訊信號
42...處理單元
43...視訊資料輸入
45...網路
50...視訊裝置
51...輸入單元
52...處理器
53...偵測器
54...光學記錄載體
55...輸出介面單元
58...光碟單元
56‧‧‧3D顯示信號
59‧‧‧網路介面單元
57‧‧‧3D狀態信號
61‧‧‧輸入介面單元
62‧‧‧處理單元
60‧‧‧3D顯示器裝置
64‧‧‧列
63‧‧‧3D顯示器
81‧‧‧水平區域
82‧‧‧水平區域
89‧‧‧水平區域
91‧‧‧水平區域
92‧‧‧水平區域
600‧‧‧視訊輸入信號
602‧‧‧L記憶單元
603‧‧‧R記憶單元
601‧‧‧3D子圖框分開單元/SPH
605‧‧‧對應性計算單元/MAD
606‧‧‧極性單元POL
604‧‧‧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07‧‧‧計值單元/CMP
610‧‧‧格式評分
612‧‧‧記憶單元T
613‧‧‧記憶單元R
611...3D子圖框單元/SPV
615...計算單元MAD
616...極性單元POL
614...3D子圖框處理器DE/MC
617...計值單元CMP
620...格式評分
圖1展示用於顯示3D影像資料的一系統,
圖2展示一2D視訊圖框,
圖3展示一並排3D格式,
圖4展示一上下3D格式,
圖5展示一影像與深度3D格式,
圖6展示用於自動偵測一3D格式的一處理器,
圖7a展示基於一正確左/右極性的一深度圖,
圖7b展示基於一錯誤左/右極性的一深度圖,
圖8展示以水平區域進行之一深度分析,及
圖9展示以垂直區域進行之一深度分析。
40...源裝置
41...視訊信號
42...處理單元
43...視訊資料輸入
45...網路
50...視訊裝置
51...輸入單元
52...處理器
53...偵測器
54...光學記錄載體
55...輸出介面單元
56...3D顯示信號
57...3D狀態信號
58...光碟單元
59...網路介面單元
60...3D顯示器裝置
61...輸入介面單元
62...處理單元
63...3D顯示器
64...列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的視訊裝置(50),該裝置包括:用於接收該視訊信號之接收構件(51、58、59),該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的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之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用於提供指示該視訊信號之格式之一3D狀態信號之一處理器(52),該處理器經配置以:藉由根據各自預定格式屬性來處理該視訊資料以用於導出且比較該等各自3D子圖框而判定若干可能之3D格式的各自格式評分,此種對於該等若干可能之3D格式之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判定係以一預定順序加以配置,且在該等格式評分之一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基於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評估而設定該3D狀態信號以指示該視訊信號之該格式。
  2.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組可能之3D格式包括用於產生該等3D子圖框之至少一個空間次取樣格式,且該等預定格式屬性包括將該等3D子圖框之經次取樣之圖像元素配置成該視訊信號的該2D圖框。
  3.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組可能之3D格式包括下列至少一者:一並排格式[SBS],其使該等3D子圖框並排配置成一2D圖框;一上下格式[TB],其使該等3D子圖框配置成一2D圖框之一上部及一下部;一線交錯格式[LI],其使該等3D子圖框藉由交錯該等3D子圖框之線而配置成一2D圖框;一行交錯格式[CI],其使該等3D子圖框藉由交錯該等3D子圖框之行而配置成一2D圖框;一棋盤交錯格式[CB],其使該等3D子圖框藉由將該等3D子圖框之像素次取樣成一棋盤圖案且使該等經次取樣之像素交錯成一棋盤圖案而配置成一2D圖框;一棋盤並排格式[CBS],其使該等3D子圖框藉由將該等3D子圖框之像素次取樣成一棋盤圖案且並排配置該等3D子圖框中之該等經次取樣之像素而配置成一2D圖框;一2D深度格式[2D+D],其使一2D子圖框及一深度資料子圖框作為該等3D子圖框而配置成一2D圖框;且該處理器經配置以從用於該各自3D格式之該視訊信號導出該等3D子圖框。
  4.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預定順序係基於下列至少一者:減少的發生之可能性;由一使用者之一設定;由該3D內容之一提供者之一設定。
  5.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判定該各自格式評分包括藉由下列至少一者而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對應性: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相關性;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絕對差之一均值;計算該等各自3D子圖框之顏色屬性用於偵測一深度資料子圖框。
  6.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判定該各自格式評分包括偵測該視訊內容中之場景變化,且計算至少兩個場景的對應性。
  7.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比較該等各自3D子圖框包括下列至少一者:計算該等3D子圖框之間之像差評估且在進一步作比較之前基於該像差評估而補償該等3D子圖框之至少一者;計算該2D圖框之自相關性以與該等3D子圖框之相關性相比較。
  8.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等可能之3D格式之至少一者包括根據一左/右極性而配置於該2D圖框中的左與右3D[L與R]子圖框,且該處理器(52)經配置用於在判定該格式評分時基於發生於該3D圖框中之深度之一預定分佈而判定一極性評分,且設定該3D狀態包含基於該極性評分之評估而設定一左/右極性狀態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視訊裝置,其中對該等3D子圖框之該等可能之極性配置之至少一者判定該極性評分包括:判定該3D圖框中之深度是否隨該圖框中之垂直高度增加;判定一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之深度是否指示螢幕後的一深度。
  10.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用於傳輸一3D顯示信號(56)之傳輸構件(55),該3D顯示信號包括該3D視訊內容及指示該3D狀態信號的控制資料;讀取構件(58),其在該接收構件中用於讀取一記錄載體以用於接收該視訊信號;用於基於該3D狀態信號而顯現一3D視訊信號之一3D顯示器(63)。
  11. 如請求項1之視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具有偵測器構件(53)用於藉由偵測下列至少一者而比較該等各自3D子圖框:該等3D子圖框之一垂直邊緣處之一垂直黑邊;該等3D子圖框之一水平邊緣處之一水平黑邊。
  12. 一種視訊信號處理系統,其包括如請求項11之視訊裝置,且一視訊信號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之視訊資料;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的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該視訊資料具有下列至少一者:該等3D子圖框之垂直邊緣處之一垂直黑邊,而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垂直黑條;該等3D子圖框之水平邊緣處之一水平黑邊,而該視訊內容縱橫比無需水平黑條;以容許偵測用於判定該3D格式的該黑邊。
  13. 一種處理一視訊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包括表示根據一三維[3D]格式來格式化之3D視訊內容或根據一二維[2D]格式來格式化之2D視訊內容之視訊資料的視訊信號,該視訊信號具有一2D圖框及一2D格式之一控制結構,該3D格式具有用於構成一單個3D圖框的至少兩個3D子圖框且為一組可能之3D格式之一者;基於下列而提供指示該視訊信號之格式的一3D狀態:藉由根據各自預定格式屬性來處理該視訊資料以用於導出且比較各自3D子圖框而判定若干可能之3D格式的各自格式評分,此種對該等若干可能之3D格式之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判定係以一預定順序加以配置;且在該等格式評分之一評估提供一預定位準之可信度時,基於該等各自格式評分之該評估而設定該3D狀態以指示該視訊信號之該格式。
  14. 一種用於處理一視訊信號的電腦程式產品,可操作該程式以造成一處理器執行如請求項13之方法的各自步驟。
TW100104163A 2010-02-09 2011-02-08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TWI536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2997 2010-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3368A TW201143368A (en) 2011-12-01
TWI536801B true TWI536801B (zh) 2016-06-01

Family

ID=4209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163A TWI536801B (zh) 2010-02-09 2011-02-08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325964B2 (zh)
EP (2) EP3258688A2 (zh)
JP (1) JP5894537B2 (zh)
KR (1) KR101801017B1 (zh)
CN (1) CN102742283B (zh)
BR (1) BR112012019612A2 (zh)
RU (1) RU2568309C2 (zh)
TW (1) TWI536801B (zh)
WO (1) WO201109893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6185A (ja) * 2006-10-27 2008-05-08 Shin Etsu Chem Co Ltd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の接着方法、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接着用プライマー及び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の接着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EP3258688A2 (en) * 2010-02-09 2017-12-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3d video format detection
GB2483637A (en) * 2010-09-10 2012-03-21 Snell Ltd Detect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9584798B2 (en) 2010-12-09 2017-02-2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3D video content
US20140132717A1 (en) * 2011-04-19 2014-05-15 Institut Fur Rundfunktechnik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a stereoscopic video signal
GB2491102B (en) 2011-05-17 2017-08-23 Snell Advanced Media Ltd Detect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8913104B2 (en) * 2011-05-24 2014-12-16 Bose Corporation Audio synchronization for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video signals
WO2012170984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Cstereo3D,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d delivering 3-d content
FR2973980A1 (fr) * 2011-08-25 2012-10-12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u format composite utilise pour formater une sequence d'images stereoscopiques
US9185398B2 (en) 2011-09-22 2015-11-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hree-dimensional content
KR101328846B1 (ko) 2011-12-06 2013-1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3179426A (zh) 2011-12-21 2013-06-26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图像格式的方法与应用其的播放方法
WO2013100350A1 (en) 2011-12-28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pgrade apparatus,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817639B2 (ja) * 2012-05-15 2015-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フォーマット判別装置及び映像フォーマット判別方法、並びに映像表示装置
TWI630815B (zh) * 2012-06-14 2018-07-21 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 用於立體及自動立體顯示器之深度圖傳遞格式
CN102821298B (zh) * 2012-08-27 2015-06-17 深圳市维尚视界立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播放调节自适应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857779A (zh) * 2012-09-12 2013-01-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云端服务器实现3d视频信号自动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05157B (zh) * 2012-09-29 2015-02-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机3d信号格式自动识别方法
US20150319458A1 (en) * 2012-12-19 2015-11-05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image/video resolution and its color subsampling
CN103888839B (zh) * 2012-12-20 2017-03-29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和设备
TW201428675A (zh) 2013-01-08 2014-07-16 Pixart Imaging Inc 影像產生系統與影像產生方法
TWI498854B (zh) 2013-01-18 2015-09-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自動判斷3d影像格式的方法
CN103152535B (zh) * 2013-02-05 2016-02-03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自动判断3d影像格式的方法
CN104113745A (zh) * 2013-04-17 2014-10-22 咏传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US9092658B2 (en) 2013-04-25 2015-07-28 Nvidi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stereoscopic content in video/image data
TWI502545B (zh) * 2013-06-25 2015-10-01 儲存3d影像內容的方法
KR101679122B1 (ko) * 2013-10-02 2016-11-23 내셔날 쳉쿵 유니버시티 컬러 프레임과 오리지널 심도 프레임을 패키징 및 언패키징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602145B (zh) 2013-10-02 2017-10-11 國立成功大學 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裝置及系統
TWI602144B (zh) 2013-10-02 2017-10-11 國立成功大學 包裝彩色圖框及原始景深圖框之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04657966A (zh) * 2013-11-19 2015-05-27 江苏宜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格式分析方法
US20150215530A1 (en) * 2014-01-27 2015-07-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versal capture
KR101802582B1 (ko) * 2014-11-24 2017-11-28 타이완 세미콘덕터 매뉴팩쳐링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집적 회로 설계를 위한 레이아웃 최적화
TWI579594B (zh) * 2014-12-29 2017-04-21 詠巨科技有限公司 3d顯示層、3d顯示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04994374B (zh) * 2015-07-03 2017-01-18 宁波易维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视频三维格式的方法
US9767363B2 (en) 2015-10-30 2017-09-19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spherical video content
CN108064448A (zh) * 2016-09-14 2018-05-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方法
US10506255B2 (en) * 2017-04-01 2019-12-10 Intel Corporation MV/mode prediction, ROI-based transmit, metadata capture, and format detection for 360 video
CN108133210B (zh) * 2017-12-12 2022-04-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格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869201B (zh) * 2019-01-08 2023-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和发送三维内容的方法
EP4298789A1 (en) * 2021-02-25 2024-01-03 LEIA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multiview file format
TWI825892B (zh) * 2022-08-02 2023-12-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格式影像偵測方法與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1042A (ja) 1990-07-12 1992-03-05 Toshiba Corp 実行トレースに基づくテスト支援システム
TW344931B (en) 1994-12-08 1998-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verage luminance level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aspect ratio auto-discrimination apparatus for a television signal using the same
JPH09271042A (ja) * 1996-03-31 1997-10-14 Sony Corp 立体視化方法及び装置
JPH10191394A (ja) 1996-12-24 1998-07-21 Sharp Corp 多視点画像符号化装置
WO1998039927A1 (en) 1997-03-07 1998-09-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and display
JPH10257525A (ja) * 1997-03-07 1998-09-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US7176960B1 (en) * 1999-09-20 2007-02-13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pherical mosaic images
MXPA04002985A (es) * 2001-10-02 2004-07-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odo y aparato para grabar senal digital de informacion.
CA2380105A1 (en) 2002-04-09 2003-10-09 Nicholas Routhier Process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playback of stereoscopic video sequences
EP1431919B1 (en) * 2002-12-05 2010-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data by using octrees
KR100556848B1 (ko) * 2003-05-13 2006-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워터마킹을 이용한 동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방법
JP4190357B2 (ja) 2003-06-12 2008-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放送データ送信装置、放送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放送データ受信装置
JP2005311983A (ja) * 2004-04-26 2005-11-04 Olympus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DE602005007361D1 (de) 2004-08-17 2008-07-1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sichtsmoduserkennung
JP2006195018A (ja) * 2005-01-12 2006-07-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3次元表示方法、画像生成側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側装置
JP2006332985A (ja) * 2005-05-25 2006-12-07 Sharp Corp 立体画像フォーマット判定装置
TWI323610B (en) * 2006-09-14 2010-04-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deo de-interlace
JP4662169B2 (ja) * 2006-09-27 2011-03-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検出方法、及び検出装置
US8749615B2 (en) * 2007-06-07 2014-06-10 Reald Inc. Demultiplexing for stereoplexed film and video applications
EP2501137A3 (en) * 2007-06-11 2012-1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eader informa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KR101450145B1 (ko) * 2007-06-11 2014-10-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스코픽 영상 비트스트림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386810B1 (ko) * 2007-09-07 201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영상을 판별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BRPI0820739B1 (pt) 2007-12-14 2020-10-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étodo de reprodução de informação de vídeo, dispositivo de reprodução para reproduzir a informação de vídeo, sinal, e, portador de gravação
KR20100002032A (ko) * 2008-06-24 2010-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생성 방법,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00138806A (ko) * 2009-06-23 2010-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 3차원 영상 포맷 변환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258688A2 (en) * 2010-02-09 2017-12-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3d video format det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8936A3 (en) 2011-12-01
JP5894537B2 (ja) 2016-03-30
EP2534844A2 (en) 2012-12-19
TW201143368A (en) 2011-12-01
KR101801017B1 (ko) 2017-11-24
US20120314028A1 (en) 2012-12-13
RU2568309C2 (ru) 2015-11-20
US20170085859A1 (en) 2017-03-23
CN102742283B (zh) 2016-04-27
CN102742283A (zh) 2012-10-17
RU2012138335A (ru) 2014-03-20
JP2013519286A (ja) 2013-05-23
WO2011098936A2 (en) 2011-08-18
EP3258688A2 (en) 2017-12-20
US9729852B2 (en) 2017-08-08
KR20120125345A (ko) 2012-11-14
US9325964B2 (en) 2016-04-26
BR112012019612A2 (pt)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6801B (zh) 三維視訊格式偵測
RU2554465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ие 3d видео и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х данных
JP5575891B2 (ja) 自動三次元ビデオフォーマット変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87801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atigue resulting from view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ata stream of low visual fatigue three-dimensional image
US896401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audio signal
TWI651960B (zh) 編碼/解碼視訊資料信號之方法與編碼器/解碼器及相關之視訊資料信號、視訊資料載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JP2010068309A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EP2282550A1 (en) Combining 3D video and auxiliary data
CN102238404A (zh) 数据结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
US20120314029A1 (en) Stereo logo insertion
Lin et al. A stereoscopic video conversion scheme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MPEG videos
Knee Getting machines to watch 3d for you
Şenol et al. Quality of experience measurement of compressed multi-view video
Zhang et al. Automatic 3D video format detection
JP2011146830A (ja)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識別方法、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