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491B - 夾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夾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6491B
TWI536491B TW101110935A TW101110935A TWI536491B TW I536491 B TWI536491 B TW I536491B TW 101110935 A TW101110935 A TW 101110935A TW 101110935 A TW101110935 A TW 101110935A TW I536491 B TWI536491 B TW I5364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driven
support
receiving end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0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0247A (zh
Inventor
王華勇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4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4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4Clamps with pivoted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9/00Hand-held gripping tool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group B25B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14Clamps for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夾持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於夾持電路板的夾持裝置。
在電路板的製作過程中,通常需要將電路板固定至特定工作臺以進行焊接、錫膏印刷等作業,並待電路板完成焊接、錫膏印刷等相應作業後,用手取出並轉移電路板以進行後續的作業。然而,在一些特定場合,例如,在完成錫膏印刷或波焊後,電路板的溫度較高,若用手直接取出電路板,可能會灼傷手。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的夾持裝置,能夠在某些不便用手直接取出電路板的場合代替手以夾持電路板。
該夾持裝置,包括支撐部、滑動設置於支撐部上的從動部、轉動連接於從動部和支撐部的卡持部及滑動設置於支撐部上的驅動部。驅動部用於驅動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在第一位置和不同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從動部用於當滑動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夾緊支撐部以阻擋從動部相對支撐部滑動。卡持部用於當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從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中沿靠近支撐部的方向收攏以夾持物體,以及當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從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沿遠離支撐部的方向散開以鬆開物體。
上述夾持裝置能夠夾持或鬆開電路板,從而可在某些不便用手直接取出電路板的場合代替手。
100‧‧‧夾持裝置
10‧‧‧支撐部
110‧‧‧基座
120‧‧‧支撐桿
112‧‧‧連接件
20‧‧‧從動部
210‧‧‧第一彈夾
220‧‧‧第二端部
30‧‧‧驅動部
310‧‧‧本體
320‧‧‧固定部
321‧‧‧凹槽
322‧‧‧收容部
323‧‧‧第一收容端
324‧‧‧第二收容端
326‧‧‧限位槽
327‧‧‧收容凹部
328‧‧‧卡合部
40‧‧‧夾持部
410‧‧‧卡爪
420‧‧‧連桿
412‧‧‧卡勾件
413‧‧‧卡勾
50‧‧‧彈性件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夾持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夾持裝置的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夾持裝置的第一彈夾的放大圖。
圖4為圖2所示夾持裝置的第二彈夾的放大圖。
圖5為圖1所示夾持裝置的沿V-V方向的剖視圖。
圖6為圖1所示夾持裝置夾持物體時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夾持裝置100的示意圖。夾持裝置100用於夾持物體,特別適用於夾持板狀物體,例如,電路板。夾持裝置100包括支撐部10、滑動連接於支撐部10的從動部20和驅動部30、轉動連接於支撐部10和從動部20且用於夾持物體的夾持部40。驅動部30用於驅動從動部20相對支撐部10在第一位置和不同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從動部20用於當滑動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夾緊支撐部10以阻擋從動部20相對支撐部10滑動。夾持部40用於當從動部20相對支撐部10從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中沿靠近支撐部10的方向收攏以夾持物體,以及當從動部20相對支撐部10從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沿遠離支撐部10的方向散開以鬆開物體。
請一併參考圖2,支撐部10包括大致呈圓形的基座110及垂直設置於基座110中心的支撐桿120。基座110的側壁均勻地設置有四個 連接件112。
從動部20滑動設置於支撐桿120上,其包括第一彈夾210及第二彈夾240。如圖3所示,第一彈夾210包括大致呈圓柱形的基部211、大致呈圓形且垂直設置於基部211一端的承接部212、大致呈圓柱形且垂直設置於承接部212遠離基部211一端的連接部213及固定於連接部213遠離承接部212一端彈性抵壓部214。基部211、承接部212、連接部213及抵壓部214共軸線A設置且各自形成有沿軸線A方向延伸並相互連通的通孔215(見圖5)。連接部213的直徑小於承接部212的直徑。承接部212背向基部211的一端設置有四個軸座216。該四個軸座216均勻地分佈在以軸線A為軸心的四周。每一軸座均開設有一軸孔2162。抵壓部214包括垂直設置於連接部213遠離承接部212一端的柱體217及自柱體217遠離連接部213一端延伸而出彈性第一觸壓部218。柱體217的直徑小於連接部213的直徑。第一觸壓部218大致呈圓臺狀,其包括靠近柱體217的第一端部219、遠離第一端部219的第二端部220及連接第一端部219和第二端部220的傾斜面221。第一端部219的直徑在本實施例中與柱體217的直徑大致相等,第二端部220的直徑大於柱體217及第一端部219的直徑。第一觸壓部218自第二端部220沿軸線A方向凹陷形成切槽222。切槽222自第二端部220延伸至第一端部219,從而將第一觸壓部218分割為兩個相對軸線A對稱的彈性臂223。當傾斜面221被擠壓時,切槽222提供讓位空間以允許兩個彈性臂223相互靠近,從而使第二端部220的直徑變小。
如圖4所示,第二彈夾240滑動設置於支撐桿120上,其包括大致呈圓柱形的第二觸壓部242及設置於第二觸壓部242一端的滑柱 243。第二觸壓部242遠離滑柱243的一端沿背向軸線A的方向徑向外凸出形成凸緣244。凸緣244藉由一環緩斜面2442與第二觸壓部242的外側表面相連接。第二觸壓部242遠離滑柱243的一端沿平行於軸線A的方向內凹形成環槽245。環槽245將第二觸壓部242分為外套筒246及容置於外套筒246中的內套筒247。外套筒246開設有三個沿軸線A方向延伸的第一切口248。該三個第一切口248均勻設置且與環槽245相連通。三個第一切口248將外套筒246分成三個環形彈臂249,用於當凸緣244受擠壓時提供讓位空間以允許三個環形彈臂249相互靠近。內套筒247的結構與外套筒246的結構大致相同。內套筒247沿軸線A方向的長度小於外套筒246的直徑。內套筒247開設有沿軸線A方向延伸的穿孔250及與穿孔250相連通的三個第二切口251。環槽245藉由該三個第二切口251與穿孔250相連通。三個第二切口251與三個第一切口248交錯分佈。穿孔250進一步沿軸線A方向穿過滑柱243,且其直徑稍大於支撐桿120的直徑。
如圖5所示,驅動部30開設有沿軸線A方向延伸的凹槽321及與凹槽321相連通的收容部322。驅動部30包括大致呈圓柱形的中空本體310及設置本體310一端的固定部320。凹槽321開設於本體310遠離固定部320的一端,且其直徑稍大於連接部213的直徑。收容部322包括開設於固定部320的第一收容端323、開設於本體310且與凹槽321相連通的第二收容端324及開設於本體310且連通第一收容端323及第二收容端324的限位槽326。第一收容端323的直徑大於第一端部219的直徑,但小於凹槽321、第二端部220及限位槽326的直徑。限位槽326的直徑稍大於第二端部220及凸緣244的直徑。第二收容端324用於收容第二彈夾240,其沿軸線A方向的 橫截面的形狀與第二彈夾240沿軸線A方向的橫截面的形狀相似。第二收容端324包括收容凹部327及連通收容凹部327與限位槽326的卡合部328。卡合部328的直徑小於凸緣244的直徑,但大於收容凹部327的直徑。收容凹部327的直徑稍大於滑柱243的直徑。
夾持部40包括分別樞接於四個軸座216的四個卡爪410及分別樞接於四個卡爪410遠離軸座216一端且分別樞接於四個連接件112的四根連桿420。每一個卡爪410遠離軸座216的末端均設置有用於勾持物體的卡勾件412。每一個卡勾件412在本實施例中均包括兩個沿相反方向彎折的卡勾413,其中一個卡勾413正對支撐部10,另一個卡勾413背向支撐部10。
此外,夾持裝置100還包括一個彈性件50。彈性件50相對兩端分別抵接於驅動部30和從動部20,用於當驅動部30驅動從動部20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提供一彈性回復力以使夾持部40持續夾持物體。彈性件50在本實施例中為螺旋彈簧,其直徑大於柱體217及第一收容端323的直徑,但小於連接部213及限位槽326的直徑。
如圖5所示,組裝時,首先,將彈性件50套設於柱體217上;第一彈夾210的第一觸壓部218穿過第一收容端323並使第二端部220收容於限位槽326;將第二彈夾240收容於第二收容端324,並將固定部320固定至本體310,從而使第二收容端324、限位槽326及第一收容端323相連通以形成收容部322。然後,將支撐桿120穿過依次穿過收容部322、穿孔250、通孔215及凹槽321。最後,卡爪410樞接於軸座216,並進一步藉由連桿420樞接於連接件112。
組裝後,如圖5所示,夾持裝置100處於鬆開狀態,且從動部20位於第一位置。此時,由於第一觸壓部218的第二端部220的直徑大 於第一收容端323的直徑,因此,當第一觸壓部218大致完成收容於第一收容端323時,第一觸壓部218的兩個彈性臂223相互靠近並擠壓支撐桿120以阻擋第一彈夾210相對支撐桿120滑動。與此同時,彈性件50處於自然伸長狀態,且第二彈夾240的第二觸壓部242大致收容於限位槽326中。
如圖6所示,當使用夾持裝置100夾持物體(例如,電路板)時,沿遠離基座110的方向(向上)滑動驅動部30。由於第一觸壓部218收容於第一收容端323且兩個彈性臂223相互靠近並擠壓支撐桿120,因此,當驅動部30向上滑動時,第一彈夾210的第一觸壓部218相對驅動部30向下運動並逐漸滑出第一收容端323以允許第一彈夾210相對支撐桿120滑動。當驅動部30進一步向上滑動並抵接承接部212使第一彈夾210相對支撐桿120從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此時,彈性件50被壓縮,卡爪410在第一彈夾210的帶動下向靠近支撐桿120的方向收攏從而夾緊物體。與此同時,第一觸壓部218基本滑出第一收容端323同時抵壓第二彈夾240以使第二彈夾240逐漸收容至第二收容端324。由於凸緣244的直徑大於卡合部328,因此,當第二彈夾240大致完全收容至第二收容端324時,第二觸壓部242的環形彈臂249相互靠近並擠壓支撐桿120以阻擋第二彈夾240相對支撐桿120滑動,從而使夾持裝置100保持夾緊狀態以持續夾緊物體。
請再次參考圖5,當需要鬆開物體時,沿靠近基座110的方向(向下)滑動驅動部30,第二觸壓部242相對驅動部30向上運動並逐漸滑出第二收容端324以允許第二彈夾240相對支撐桿120滑動。從動部20相對支撐桿120從第二位置滑回至第一位置並帶動卡爪 410沿遠離支撐桿120的方向散開以鬆開物體。當第一觸壓部218大致完成收容於第一收容端323時,第一觸壓部218的兩個彈性臂223相互靠近並擠壓支撐桿120以阻擋第一彈夾210相對支撐桿120滑動。
上述夾持裝置100能夠夾持或鬆開物體,從而可在某些不便用手直接取出物體的場合代替手。
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方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並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範圍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0‧‧‧夾持裝置
10‧‧‧支撐部
110‧‧‧基座
120‧‧‧支撐桿
112‧‧‧連接件
20‧‧‧從動部
210‧‧‧第一彈夾
220‧‧‧第二端部
30‧‧‧驅動部
310‧‧‧本體
320‧‧‧固定部
40‧‧‧夾持部
410‧‧‧卡爪
420‧‧‧連桿
413‧‧‧卡勾
50‧‧‧彈性件

Claims (7)

  1. 一種夾持裝置,包括支撐部、滑動設置於支撐部上的從動部及轉動連接於從動部和支撐部的卡持部,其改良在於:該夾持裝置還包括滑動設置於支撐部上且用於驅動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在第一位置和不同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滑動的驅動部,從動部用於當滑動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夾緊支撐部以阻擋從動部相對支撐部滑動,其中,該從動部包括收容於驅動部中的第一彈夾及第二彈夾,第一彈夾用於當從動部滑動至第一位置時夾緊支撐部以阻擋從動部相對支撐部滑動,第二彈夾用於當從動部滑動至第二位置時夾緊支撐部以阻擋從動部相對支撐部滑動,該第一彈夾包括柱體及設置於柱體一端的第一觸壓部,第一觸壓部遠離柱體的一端的直徑大於柱體及第一收容端的直徑,卡持部用於當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從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中沿靠近支撐部的方向收攏以夾持物體,以及當從動部相對支撐部從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沿遠離支撐部的方向散開以鬆開物體,其中,驅動部開設有用於收容第一彈夾的和第二彈夾的收容部,收容部包括第一收容端及與第一收容端相對應的第二收容端,第一收容端用於當從動部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收容第一彈夾於其中並使第一彈夾夾緊支撐部從而使卡持部持續夾緊物體,第二收容端用於當從動部滑動至第二位置時收容第二彈夾於其中並使第二彈夾夾緊支撐部從而使卡持部保持鬆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第一觸壓部形成有切槽,切槽將第一觸壓部分成兩個彈性臂,用於當第一觸壓部遠離柱體的一端被擠壓時提供讓位空間以允許兩個彈性臂相互靠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第二彈夾第二觸壓部及設置 於第二觸壓部一端的滑柱,第二觸壓部遠離滑柱的一端徑向外凸出形成凸緣,凸緣的直徑大致第二收容端及第一收容端的直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第二觸壓部遠離滑柱的一端內凹形成環槽,環槽將第二觸壓部分為外套筒及容置於外套筒中的內套筒。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外套筒開設有若干與環槽相連通的第一切口;內套筒若干開設與環槽相連通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及環槽用於提供讓位空間以允許凸緣相互靠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所述若干第一切口與所述若干第二切口交錯分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所述夾持裝置還包括彈性件,彈性件相對兩端分別抵接於驅動部和從動部,用於當驅動部驅動從動部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提供一彈性回復力以使卡持部持續夾持物體。
TW101110935A 2012-03-23 2012-03-28 夾持裝置 TWI536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8867.XA CN103327752B (zh) 2012-03-23 2012-03-23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247A TW201340247A (zh) 2013-10-01
TWI536491B true TWI536491B (zh) 2016-06-01

Family

ID=4919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0935A TWI536491B (zh) 2012-03-23 2012-03-28 夾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14507B2 (zh)
CN (1) CN103327752B (zh)
TW (1) TWI536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005B (zh) * 2015-04-30 2017-04-05 任兴华 马达传动环的装配夹具及其装配方法
CN106012311B (zh) * 2016-05-03 2021-09-2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含z向钢针阵列的立体织物夹持装置
TWI697389B (zh) * 2019-09-05 2020-07-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閉合夾持裝置
CN114800309B (zh) * 2022-03-29 2024-02-0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导向销防尘罩夹持检测装置
CN116504733B (zh) * 2023-06-28 2023-09-15 深圳辰达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贴片桥散热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84921A1 (fr) * 1983-07-18 1985-04-17 Cockerill Sambre Sa Extracteur a griffes
US5159743A (en) * 1989-05-08 1992-11-03 Posi Lock Puller, Inc. Hydraulic puller
DE69410108D1 (de) * 1993-10-15 1998-06-10 Brice Harmand Werkzeug zum herausziehen von ringförmigen einsätzen
US6114862A (en) * 1996-02-14 2000-09-05 Stmicroelectronics, Inc. Capacitive distance sensor
NL1004861C2 (nl) * 1996-12-20 1998-06-25 Skf Maintenance Products Bv Trekinrichting.
US6283475B1 (en) * 1999-10-19 2001-09-04 Smart Industri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ane game claw control
TW564795U (en) * 2002-01-18 2003-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lamping tool for disassembling backboard
US7111424B1 (en) * 2003-12-02 2006-09-26 Moody Joseph R Fore grip with bipod
CN101922038B (zh) * 2010-09-01 2012-07-18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垂直电镀线电镀设备及其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49153A1 (en) 2013-09-26
CN103327752A (zh) 2013-09-25
CN103327752B (zh) 2017-12-05
US9114507B2 (en) 2015-08-25
TW201340247A (zh)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6491B (zh) 夾持裝置
US9168605B2 (en) Soldering assembly for detachable tip
JP4838544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
TW201530291A (zh) 電源供應器結構
TW201026432A (en) Gripping devices
CN105174040A (zh) 一种用于管状零部件的吊装夹具
JP4256358B2 (ja) チェーンクリップの着脱工具
JP2011224641A (ja) リベットセット装置
CN210210067U (zh) 一种直角板组装夹钳
JP3185668U (ja) 段付ビット用マグネットキャッチ
WO2019047316A1 (zh) 除胶机构
CN101530990B (zh) 夹持治具
JP5816103B2 (ja) ホルダ取外工具
JP7328069B2 (ja) ホルダー着脱工具
KR20170003390U (ko) 집게
CN203764284U (zh) 一种试管塞棉签固定器
JP2009066608A (ja) パンチング金型の着脱機構
US2405760A (en) Fish-scaling clamp
US2184074A (en) Hand tool
CN105689904A (zh) 一种水壶夹具
JP5864296B2 (ja) 締結部材取外し装置及び締結部材取外し方法
KR102051781B1 (ko) 메인 열쇠 걸이장치 및 사용방법
CN211361372U (zh) 装接装置
JP6667752B1 (ja) 洗濯物の干し具
TWI428649B (zh) 夾持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