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726B - Massag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ssag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726B
TWI520726B TW101124075A TW101124075A TWI520726B TW I520726 B TWI520726 B TW I520726B TW 101124075 A TW101124075 A TW 101124075A TW 101124075 A TW101124075 A TW 101124075A TW I520726 B TWI520726 B TW I5207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skin
vibration
main body
mass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4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6822A (zh
Inventor
Kazuyuki Ikeyama
Mieko Nasu
Original Assignee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eid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6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61H7/005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A61H23/0263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using rotating unbalanced ma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05Control mean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odulation or interference of a driving sig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61H2201/5025Activation means
    • A61H2201/5028Contact activation, i.e. activated at contact with a surface of the user to be tr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A61H2205/024Ey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Description

按摩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按摩裝置,特別係有關一種適合眼睛周圍之按摩的按摩裝置。
過去提出了各種按摩裝置。其中,存在於將按摩裝置握持在手中之狀態下對眼睛周圍等進行按摩者。
該類按摩裝置之結構為配置有:於使用者握持之外殼內部設有作為振動子之偏心錘的馬達、作為電源之乾電池、用於進行馬達起動及停止之開關等。(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0244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58088號公報
然而,以往之按摩裝置之結構為將乾電池、振動子、開關等全部容納於一個外殼內。因此,存在當振動子振動時,外殼全體振動,無法向按摩部位充分地傳遞振動之問題。該問題在進行微弱振動,特別是如對眼睛周圍等臉部進行按摩時,會變成明顯之問題。
本發明鑑於上述之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適當之按壓進行良好之按摩的按摩裝置。
為解決上述之問題,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按摩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主體部,該主體部於內部容納有一電源;一振動體,該振動體與該主體部分離,並透過由該電源供電使一振動子振動而對按摩部位進行按摩;以及一彈性部件,其一端固定於該主體部並且另一端固定於該振動體,其中,將該振動體之重量設定為小於該主體部之重量,根據該按摩部位的皮膚之應力設定該彈性部件之彈性常數。
依據本發明之按摩裝置,藉由將重量大之主體部與相對於主體部重量小之振動體分離,並將其用彈性部件連接,從而可確實地向按摩部位傳遞振動體之振動,而不需用振動體產生之振動使主體部振動。
再者,藉由根據按摩部位之皮膚應力來設定彈性部件之彈性常數,從而可進行適合按摩部位應力之按摩,並可實現按摩效果之提高。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及圖2係表示作為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的按摩裝置10之整體結構的圖。圖1係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10之分解立體圖。圖2係按摩裝置10的概要結構圖。
本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10係由使用者握持使用之筆形之按摩裝置,例如係以使用者眼睛周圍為按摩部位(進行按摩之位置)者。藉由對眼睛周圍進行按摩,可實現該部位 之血流上升,亦即可消解眼睛周圍之黑眼圈等。
該按摩裝置10大體被構成為具有主體部11、振動體12、以及螺旋彈簧13。
主體部11具有均為樹脂成型品之外殼14及底座15。首先,對底座15進行說明。底座15於圖中箭頭X2方向側形成有電池容納部19,並於箭頭X1方向側形成有開關容納部21。
電池容納部19係容納作為電源之乾電池20的部位。於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電源表示出使用四號之乾電池20的例子,但是電源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使用鈕扣電池或可充電之充電電池。
開關容納部21相對於底座15之電池容納部19形成於X1方向側。於該電池容納部19內部設置有主開關22及振動數可變裝置23。又,於底座15之箭頭X1方向之前端部形成有用於安裝螺旋彈簧13之彈簧安裝部28。
另一方面,外殼14具有主體16、後帽蓋17、及前帽蓋18等。上述構成之底座15收納於該外殼14內。主體16具有大致筒形之形狀,以將開關容納部21容納於內部之狀態固定於底座15。
後帽蓋17具有有底筒形的形狀。於該後帽蓋17之開口側(X1方向側)之端部形成有安裝部17A。該安裝部17A被構成為可相對主體16之X2方向端部安裝拆卸。
上述結構之後帽蓋17被構成為,在安裝於主體16之狀態下,覆蓋形成於底座15之電池容納部19。因此,當進行乾 電池20之更換時,將後帽蓋17從主體16上拆卸下來。
又,於主體16之X1方向之端部形成有安裝部16A。於該安裝部16A安裝有前帽蓋18。於前帽蓋18之前端部18B形成有開口部18A。並且,下述振動體12之振動子33被構成為從該開口部18A中可進退地突出。
振動體12被構成為具有振動馬達30、馬達支架32、以及振動子33等。
振動馬達30有上述作為電源之乾電池20所驅動。又,偏心重物(weight)31安裝於振動馬達30之旋轉軸。由於偏心重物31之重心偏離於振動馬達30之旋轉軸,因此藉由振動馬達30之振動而產生振動。此外,振動馬達30透過未圖示之配線,連接於上述振動數可變裝置23。
馬達支架32係保持(支撐)振動馬達30之支架。於該馬達支架32之X2方向端部形成有用於安裝螺旋彈簧13之彈簧安裝部34。又,振動子33固定於馬達支架32之X1方向端部。
再者,於彈簧安裝部34設置有沿X2方向延伸之操作桿24(圖1中未顯示。參閱圖3)。該操作桿24係構成振動數可變裝置23之一部分者,被構成為貫穿螺旋彈簧13並延伸至底座15之開關容納部21內。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操作桿24之詳細結構,後面將做說明。
振動子33係直接接觸於使用者之按摩部位之部位。因此,當藉由振動馬達30振動而產生振動時,該振動被傳遞至振動子33使其振動,由此實施對按摩部位之按摩。
螺旋彈簧13之X2方向側之端部連接於底座15之彈簧安裝 部28。又,螺旋彈簧13之X1方向側之端部連接於馬達支架32之彈簧安裝部34。如此一來,本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10被構成為主體部11與振動體12分離,透過螺旋彈簧13將該分離之主體部11與振動體12連接(參閱圖2)。
在組裝上述結構之按摩裝置10時,首先藉由於底座15設置主開關22、振動數可變裝置23、及乾電池20用之配線35等而製作主體部11。繼而,安裝偏心重物31於振動馬達30,並將該振動馬達30設置於馬達支架32。需要說明的是,於馬達支架32之X2方向端部預先設有操作桿24。
繼而,與底座15之彈簧安裝部28與馬達支架32之彈簧安裝部34之間設置螺旋彈簧13。由此,底座15與馬達支架32呈透過螺旋彈簧13連接之狀態。
繼而,於底座15固定主體16。具體而言,於為筒形狀之主體16之貫穿孔16B中插入振動馬達30、馬達支架32、及螺旋彈簧13,並於其上使用黏結劑等將主體16固定於底座15。
在將主體16固定於底座15的狀態下,馬達支架32之前端部(位於偏心重物31之部位)為從主體16之X1方向之端部突出之狀態。振動子33安裝於從馬達支架32之主體16之前端部突出之部分。
繼而,於主體16之安裝部16A,以覆蓋振動子33之方式安裝前帽蓋18。前帽蓋18形成開口部18A,並在將前帽蓋18安裝於主體16的狀態下,振動子33呈從該開口部18A突出的狀態。
振動子33於外邊緣形成有凸緣部33A。並且,該凸緣部33A透過與形成於前帽蓋18之前端部18B之背面側抵接,而防止從振動子33之前帽蓋18之脫落。
此外,後帽蓋17在將乾電池20安裝於電池容納部19後,以覆蓋乾電池20之方式安裝於主體16。
透過進行以上步驟,按摩裝置10被組裝。當在該組裝狀態下沿X2方向按壓振動子33時,螺旋彈簧13壓縮變形而振動子33相對於前帽蓋18沿X2方向位移。又,透過接觸該按壓,螺旋彈簧13彈性復原,由此振動子33再次回到與前端部18B之背面抵接的位置(以下將該位置稱為初始位置)。
在此,將主體部11之重量M1與振動體12之重量M2進行比較。如上所述,主體部11具有外殼14(主體16、後帽蓋17)、及底座15,並於電池容納部19中容納有作為重量物之乾電池20。相對於此,振動體12為於馬達支架32內設有振動馬達30及偏心重物31之結構。因此,主體部11之重量M1為與振動體12之重量M2相比數倍之重量(M1>>M2)。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主體部11與振動體12分離,並將振動體12之重量M2設定為較主體部11之重量M1更小之重量。由此,在對按摩部位進行按摩(施加振動)中,僅使輕量之振動體12振動即可。因此,可用低輸出之振動馬達30生成所需之振動。又,可降低振動馬達30之消費電量,並可實現乾電池20之長壽命化。
再者,於主體部11與振動體12之間存在重量差,並於主體部11與振動體12之間設置螺旋彈簧13。因此,即使於振 動體12產生振動,也不會發生因該振動而使主體部11振動的情況。由此,可使於振動體12產生之振動作用於進行按摩之按摩部位,並可實施高效率之按摩。
接下來,對按摩裝置10之電氣電路進行說明。如上所述,按摩裝置10被構成為,以乾電池20為電源,透過驅動振動馬達30而產生振動。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用於電氣連接乾電池20與振動馬達30之主開關22、以及使於振動馬達30產生之振動可變之振動數可變裝置23。
主開關22係當使用按摩裝置10時由使用者操作之開關。透過將該主開關22設為開(ON)使按摩裝置10為可使用之狀態,反之透過將主開關22設為關(OFF)使按摩裝置10為停止狀態。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將主開關22設為開,按摩裝置10也不會立即開始振動。
振動數可變裝置23由操作桿24、光斷續器(photo interrupter)25、及可變電阻器26等構成。操作桿24與振動體12(具體而言,馬達支架32)連接。該操作桿24被構成為從振動體12沿X2方向延伸出,其前端部貫穿螺旋彈簧13並延伸至光斷續器25之形成位置。
光斷續器25由發出光元件25A及接收光元件25B構成。光從發出光元件25A被照射向接收光元件25B,該光透過被操作桿24所遮蔽,從而使光斷續器25為關/開(OFF/ON)。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振動子33(振動體12)於初始位置時,操作桿24從光斷續器25離開。
當振動子33(振動體12)被按壓而從該初始位置沿X2方向 位移時,操作桿24在發出光元件25A與接收光元件25B之間行進,遮蔽從發出光元件25A向接收光元件25B之光。光斷續器25偵測其(該變化)而起動振動馬達30。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振動子33(振動體12)位移大約1 mm,調整操作桿24及光斷續器25之設置位置以起動振動馬達30。
又,於操作桿24設有操作部27,並於與該操作部27相對之位置設置可變電阻器26。該可變電阻器26之電阻藉由操作部27沿X1、X2方向移動而可變。
具體而言,振動子33(振動體12)位於初始位置時可變電阻器26為低電阻R0。相對於此,隨著操作部27沿X2方向移動,可變電阻器26之電阻值逐漸變大。並且,如圖3(B)所示於振動子33(振動體12)沿X2方向移動最大之狀態下,操作部27移動至可變電阻器26之電阻值為最大電阻值R1的位置。
藉由將上述構成之可變電阻器26組裝入振動馬達30之驅動電路,可隨著振動子33(振動體12)之X1、X2方向之移動,使施加於振動馬達30之電壓可變。施加於振動馬達30之電壓與設有偏心重物31之振動馬達30所產生的振動數有關。由此,本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10可隨著振動子33(振動體12)之X1、X2方向之移動,使產生之振動的振動數可變。
在本實施方式中,隨著沿X2方向按壓入振動子33(振動體12),振動馬達30之轉動數逐漸較少。如上所述,於振動馬達30安裝有偏心重物31,透過該偏心重物31旋轉而產 生振動。由此,隨著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之增減,產生之振動之振動數亦增減。
在此,對本發明發明人使用按摩裝置10所實施之測定血流上升效果(血液循環促進效果)的試驗結果進行說明。
在本實驗中,以20歲~30歲的女性四名為被實驗者,對該各個被實驗者使用按摩裝置10按摩眼睛周圍2分鐘,並用血流測定機對按摩實施前之血流與按摩後之血流的變化進行測定。
又,當實施按摩時,以對於按摩部位的振動子33之按壓力大小(N)、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rpm)為參數,使此二個參數之組合變化,分別對其求出血流變化並實施被實驗者之使用感之官能檢查(透過問卷調查)。
圖4表示出本實驗之試驗結果。首先關注按壓力,當如該圖4所示按壓力超過1.2 N時,判斷出出現感到按壓強並疼痛的人。因此,為了使按摩裝置10之使用感良好,較佳為將按壓力設為1.2 N以下。
另一方面,關注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當旋轉數超過7500 rpm時,判斷出出現感到振動強、使用感差的人。因此,為了使按摩裝置10之使用感良好,較佳為將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設為7500 rpm以下。
又,當將按壓力及馬達旋轉數設定為較低時,按摩效果會降低。有關按壓力,若為未滿(小於)0.6 N之按壓力,則出現無法實際感受按摩效果的人。同樣,若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未滿4000 rpm,則出現無法實際感受按摩效果的 人。
因此,可判明根據本實驗藉由將按壓力設為0.6 N以上1.2 N以下,並且將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設為4000 rpm以上7500 rpm以下,可提高按摩裝置10之使用性,並可使被實驗者實際感受到確實的按摩效果。
根據以上試驗結果,上述振動數可變裝置23被構成為隨著振動體12之X1、X2方向之移動,使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於4000 rpm~7500 rpm之範圍內變更。如上所述,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與藉由偏心重物31之轉動而產生之振動數有關。因此,透過根據按壓力而使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於4000 rpm~7500 rpm之範圍內變更,可對按摩部位施加舒適之振動。特別是,在圖4中箭頭A所示之區域內,可獲得更高的使用性及按摩效果。
又,於圖4中,一並記載了使按壓力與旋轉數變化時的血流上升率,於上述區域A內血流上升率提高,由此實證了透過將按壓力設為0.6 N以上1.2 N以下、並將振動馬達30之旋轉數設為4000 rpm以上7500 rpm以下,可獲得更高之按摩效果。
另一方面,由於按摩裝置10係由使用者握持而使用者,因此有時會錯誤地強力按壓按摩部位。此時,考慮到使用感會不良並且按摩部位會變紅。
因此,本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10設定為當按壓力超過1.2 N時,振動子33進入前帽蓋18內。有關於此,使用圖5進行說明。圖5係放大表示前帽蓋18之前端附近的概要結 構圖。
圖5(A)表示出完全未對振動子33加壓之狀態。此時,設於振動體12之操作桿24從光斷續器25上離開,因此振動馬達30為停止之狀態(參閱圖3(A))。
圖5(B)表示出振動子33被按壓(以1.2 N以下之按壓力按壓)沿X2方向僅移動距離△X(1 mm以上)的狀態。因此,操作桿24於發出光元件25A與接收光元件25B之間行進,振動馬達30被起動(參閱圖3(B))。通常,在此狀態下對按摩部位實施按摩。
圖5(C)表示以超過1.2 N之按壓力(圖中由圖中箭頭F所表示)按壓振動子33的狀態。在按摩裝置10中,隨著螺旋彈簧13之伸縮,振動子33為可相對前帽蓋18進退之結構。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振動子33按壓按摩部位之按壓力為1.2 N(請求項所記載之預定值)以上時,振動子33進入前帽蓋18內。
在此狀態下,振動子33為與前帽蓋18之前端部18B大致持平之狀態。因此,可防止以更大之負荷按壓按摩部位,並可防止按摩部位變紅,並防止帶給使用者不快之使用感。
接下來,對螺旋彈簧13之選定方法進行說明。
作為按摩裝置10之按摩部位的皮膚(以下表示為皮膚AA)被作為一種彈性體來考慮。圖6係將構成按摩裝置10之振動體12與皮膚AA作為彈性體表示的模式圖。
使用者之皮膚AA(按摩部位),若以例如臉為例子,係具 有於骨骼上層積有真皮、表皮等的構造,並且該真皮、表皮等可彈性變形者。因此,皮膚AA可被考慮為與具有彈性(彈簧)常數(K2)之一種彈簧所等價者。由此,若將其以彈簧的模式繪出,則如圖6所示形成有以下模型:於振動馬達30(接觸部17)之一方連接有彈性常數K1之螺旋彈簧13,於另一方連接有作為彈簧(彈性常數K2)之皮膚AA。
在此,於圖6所示之模型中,假定皮膚AA之彈性常數為預定值(K2=一定),並考慮在此條件下使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變化。首先,想定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相對於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更大之情形(K1>K2)。圖7(A)表示出該狀態。
當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較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更大(K1>K2)時,振動馬達30對皮膚AA強力按壓。又,於振動馬達30產生之振動於螺旋彈簧13未衰減地傳遞至皮膚AA,因此振動被施加至皮膚AA之內部。因此,振動馬達30之振動可作用至皮膚AA深層,血管擴張增大並可實現按摩效果之提高。
另一方面,當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較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更小(K1<K2)時,振動馬達30之對於皮膚之按壓力變小。圖7(B)表示出該狀態。又,在該狀態下,由於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較小,因此振動馬達30所產生之振動於螺旋彈簧13衰減,向皮膚AA之傳遞變小。因此,振動馬達30之振動僅作用於皮膚AA之表層,對皮膚AA之深層的作用較少,可期待皮膚AA表層的血管擴張之增 大。
需要說明的是,在近些年的研究(Joura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otology 2009 Ikeyama等)中,明確了透過對皮膚AA之表皮進行壓刺激,從而從皮膚AA之表皮產生血管擴張因子(NO),使表皮正下之血管或淋巴管擴張。因此,藉由將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設定為較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更小,從而可於表皮附近負荷壓力,可促進血管擴張因此產生並期待血液循環等美容效果之增進。
另外,上述說明中假定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為一定並進行了說明,但實際中使用者A之皮膚AA的狀態於各部位各不相同,其各自之物理特性(亦包括上述彈性常數)亦不同。因此,本發明之發明人對使用按摩裝置10A之使用者A的皮膚AA之物理特性進行測定,並試著根據該測定結果求出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
若根據如圖6及圖7所示之模式圖,則較佳為可直接測定使用者A之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然而,實際上直接測定使用者A之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較困難。因此,本發明之發明人對作為皮膚AA之物理特性的皮膚AA之應力進行測定,並根據該皮膚之應力來設定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中所謂之「皮膚之應力」,將其定義為1秒鐘按壓10 mm皮膚時得到之應力。
一般而言,皮膚AA軟的部分其皮膚之應力較小,因此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較小。反之,皮膚AA硬的部分其皮膚之應力較大,因此皮膚AA之彈性常數K2較大。如此一 來,由於皮膚AA之皮膚應力與皮膚AA之彈性常數之間具有相關關係,因此可基於皮膚AA之皮膚應力來設定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
圖8表示出本發明發明人根據實驗求出的,皮膚應力與螺旋彈簧之線直徑之間的關係、以及皮膚應力與螺旋彈簧之彈簧常數之間的關係。
本發明發明人為了求出皮膚應力與螺旋彈簧之線直徑之間的關係,進行了以下之實驗。對於皮膚應力,使測力計接觸預定之臉部測定點而進行皮膚應力之測定。
另一方面,將外徑及自由長設為一定值後,預備出使線直徑變化之各種螺旋彈簧,並以與測定皮膚應力相同之方法使用測力計對按壓各種螺旋彈簧時所產生之應力進行測定。
具體而言,對各種螺旋彈簧用測力計於1秒鐘按壓10 mm,並求出此時用測力計測定的應力。此時,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螺旋彈簧之外徑為10 mm、自由長為20 mm進行應力測定。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皮膚應力區分為未滿0.1 g(軟)、0.1 g以上且未滿0.2 g(稍軟)、0.2 g以上且未滿0.3 g(稍硬)、0.3 g以上(硬)四類。因此,關於螺旋彈簧之線直徑與應力之關係,在對所測定的螺旋彈簧之應力對應四類皮膚應力分類時,亦如圖8所示對線直徑進行分類。
亦即,對應皮膚應力為未滿0.1 g(軟)的螺旋彈簧之線直徑為未滿0.53 mm。又,對應皮膚應力為0.1 g以上且未滿 0.2 g(稍軟)的螺旋彈簧之線直徑為0.53 mm以上且未滿0.65 mm。又,對應皮膚應力為0.2 g以上且未滿0.3 g(稍硬)的螺旋彈簧之線直徑為0.65 mm以上且未滿0.75 mm。再者,對應皮膚應力為0.3 g以上(硬)的螺旋彈簧之線直徑為0.75 mm以上。
另外,對於上述皮膚應力與彈簧線直徑之相關關係,由於係螺旋彈簧之外徑及自由長被規定為一定者,因此當進行螺旋彈簧選定時由於未一般化因此存在難以使用的一面。因此,本發明之發明人還謀求螺旋彈簧之線直徑與彈性常數之相關。由於如周知般彈性常數與線直徑相關,因此可基於該相關關係從線直徑求出彈性常數。將如此求出之彈性常數之值對應皮膚應力之分類記載於圖8中。
其結果為,對應於皮膚應力為未滿0.1 g(軟)的螺旋彈簧之彈性常數為未滿0.2 N/mm。又,對應於皮膚應力為0.1 g以上且未滿0.2 g(稍軟)的螺旋彈簧之彈性常數為0.2 N/mm以上且未滿0.4 N/mm。又,對應於皮膚應力為0.2 g以上且未滿0.3 g(稍硬)的螺旋彈簧之彈性常數為0.4 N/mm以上且未滿1.0 N/mm。再者,對應於皮膚應力為0.3 g以上(硬)的螺旋彈簧之彈性常數為1.0 N/mm以上。
使用圖8,對設定設置於按摩裝置10之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2(線直徑)的具體方法進行說明。
當設定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時,首先本發明之發明人對眼睛周圍區域(以下表示為眼睛周圍區域EK)之皮膚應力進行測定。測定位置如圖9所示,對於眼睛E下部內眼角與 眼睛中心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圖中P1所示位置)、以及外眼角之下(圖中P2所示位置)進行測定。又,皮膚應力之測定方法針對圖10(A)~圖15(A)所示之被實驗者,進行測定眼睛周圍區域EK之皮膚應力的實驗。該皮膚應力之測定使用測力計進行。
其結果如圖10(B)~圖15(B)所示。對於各個圖中之測定值,與上述相同被區分為未滿0.1 g(軟)、0.1 g以上且未滿0.2 g(稍軟)、0.2 g以上且未滿0.3 g(稍硬)、0.3 g以上(硬)四類,透過將其分別分出濃淡並進行標示而進行表示。
在本實施方式中,取圖10~圖15所示之各被實驗者之皮膚應力之平均值,並根據該平均值而選定螺旋彈簧13值彈性常數。需要說明的是,圖8所示之皮膚應力與螺旋彈簧之線直徑及彈性常數之相關圖係以臉部為對象者,亦可對眼睛周圍其測定結果適用。
圖10~圖15所示之各被實驗者之皮膚應力之平均值大約為0.31 g。因此,根據圖8眼睛周圍附近之彈性常數約為1 N/mm以上。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螺旋彈簧13選定作為彈性常數未滿1 N/mm者。透過如此設定,可將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K1設定為較眼睛周圍區域EK之彈性常數更小,可實現眼睛周圍區域EK中表皮附近之血液循環之促進,並且即使於眼睛周圍產生黑眼圈亦可確實地對其進行療養。
需要說明的是,圖1所示之按摩裝置10之結構為於主體 部11設置前帽蓋18,當振動子33被以預定值以上之按壓力按壓時,振動子33進入前帽蓋18內(參閱圖5)。然而,前帽蓋18未必必須設置,亦可構成為例如圖16所示之按摩裝置40那樣,於主體部11不設置前帽蓋,由此振動體12(振動子33)不沒入主體部11內。
以上對較佳之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範圍內,可對上述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進行各種變形或變更。
本申請案係主張基於2011年7月4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1-148249號之優先權,該日本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係藉由參照而併入本文中。
10‧‧‧按摩裝置
11‧‧‧主體部
12‧‧‧振動體
13‧‧‧螺旋彈簧
14‧‧‧外殼
15‧‧‧底座
16‧‧‧主體
16A‧‧‧安裝部
16B‧‧‧貫穿孔
17‧‧‧後帽蓋
17A‧‧‧安裝部
18‧‧‧前帽蓋
18A‧‧‧開口部
18B‧‧‧前端部
19‧‧‧電池容納部
20‧‧‧乾電池
21‧‧‧開關容納部
22‧‧‧主開關
23‧‧‧振動數可變裝置
24‧‧‧操作桿
25‧‧‧光斷續器
25A‧‧‧發出光元件
25B‧‧‧接收光元件
26‧‧‧可變電阻器
27‧‧‧操作部
28‧‧‧彈簧安裝部
30‧‧‧振動馬達
31‧‧‧偏心重物
32‧‧‧馬達支架
33‧‧‧振動子
33A‧‧‧凸緣部
34‧‧‧彈簧安裝部
35‧‧‧配線
40‧‧‧按摩裝置
AA‧‧‧皮膚
E‧‧‧眼睛
EK‧‧‧眼睛周圍區域
K1‧‧‧螺旋彈簧13之彈性常數
K2‧‧‧皮膚AA之彈性常數
M1‧‧‧主體部11之重量
M2‧‧‧振動體12之重量
P1‧‧‧眼睛E下部內眼角與眼睛中心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
P2‧‧‧外眼角之下
R0‧‧‧電阻
R1‧‧‧電阻
X1‧‧‧方向
X2‧‧‧方向
圖1係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2係概要表示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的重要部件結構圖。
圖3(A)、(B)係用於說明設置於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之按摩裝置之振動數可變裝置的圖。
圖4係表示對於皮膚之按摩裝置之按壓力與馬達轉數(振動)之關係的圖。
圖5(A)至(C)係用於說明對於前帽蓋之振動體之動作的圖。
圖6係將振動體與按摩部位(皮膚)作為彈性體表示的模 式圖。
圖7(A)、(B)係用於說明按摩真皮時與按摩表皮時的彈性常數之選定的圖。
圖8係表示螺旋彈簧的彈性常數及彈性常數與皮膚應力之相關關係的圖。
圖9係表示於眼睛周圍的皮膚應力之測定位置的圖。
圖10(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一)。
圖11(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二)。
圖12(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三)。
圖13(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四)。
圖14(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五)。
圖15(A)、(B)係表示測定眼睛周圍之皮膚應力的結果之一個例子的圖(其六)。
圖16係用於說明變形例之按摩裝置的圖。
10‧‧‧按摩裝置
11‧‧‧主體部
12‧‧‧振動體
13‧‧‧螺旋彈簧
14‧‧‧外殼
15‧‧‧底座
16‧‧‧主體
16A‧‧‧安裝部
16B‧‧‧貫穿孔
17‧‧‧後帽蓋
17A‧‧‧安裝部
18‧‧‧前帽蓋
18A‧‧‧開口部
18B‧‧‧前端部
19‧‧‧電池容納部
20‧‧‧乾電池
21‧‧‧關容納部
22‧‧‧主開關
23‧‧‧振動數可變裝置
28‧‧‧彈簧安裝部
30‧‧‧振動馬達
31‧‧‧偏心重物
32‧‧‧馬達支架
33‧‧‧振動子
33A‧‧‧凸緣部
34‧‧‧彈簧安裝部
35‧‧‧配線
X1‧‧‧方向
X2‧‧‧方向

Claims (6)

  1. 一種按摩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按摩裝置包括:一主體部,該主體部於內部容納有一電源;一振動體,該振動體與該主體部分離,並透過由該電源供電使一振動子振動而對按摩部位進行按摩;以及一彈性部件,其一端固定於該主體部並且另一端固定於該振動體,其中,該振動體之重量係小於該主體部之重量,於該主體部上設有一帽蓋,該振動體構成為可隨著該彈性部件之伸縮而相對該帽蓋進退。
  2. 如請求項1之按摩裝置,其中,當對於該按摩部位之按壓力達到預定值以上時,該振動體進入該帽蓋內。
  3. 如請求項1或2之按摩裝置,其中,設有一振動數可變單元,該振動數可變單元根據該振動體之移動而使該振動子之振動數可變。
  4. 如請求項1或2之按摩裝置,其中,該彈性部件之彈性常數係根據該按摩部位之皮膚之應力而設定。
  5. 如請求項4之按摩裝置,其中,該彈性部件之彈性常數小於1.0N/mm。
  6. 如請求項2之按摩裝置,其中,該預定值為1.2N。
TW101124075A 2011-07-04 2012-07-04 Massage device TWI520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8249A JP5145448B2 (ja) 2011-07-04 2011-07-04 マッサー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822A TW201306822A (zh) 2013-02-16
TWI520726B true TWI520726B (zh) 2016-02-11

Family

ID=4743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4075A TWI520726B (zh) 2011-07-04 2012-07-04 Massage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145448B2 (zh)
KR (1) KR101421516B1 (zh)
CN (1) CN103635174A (zh)
TW (1) TWI520726B (zh)
WO (1) WO20130056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8845A1 (de) * 2011-12-16 2013-06-20 Henkel Ag & Co. Kgaa Mittel zur temporären Verformung keratinischer Fasern und Verfahren zur temporären Haarverformung
JP2019013716A (ja) * 2017-07-07 2019-01-31 菅野 康幸 電動顔面マッサージャー
ES2900459T3 (es) 2019-05-02 2022-03-17 Braun Gmbh Motor con una pieza de motor móvil montada en un resorte y dispositivo de higiene personal que comprende un motor de este tipo
CN113730210B (zh) * 2021-10-09 2024-01-16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疗按摩器
CN115737405A (zh) * 2022-11-10 2023-03-07 深圳市嘉信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式按摩拍打装置及按摩器
CN116764091B (zh) * 2023-08-25 2024-01-02 深圳市玉玄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灸理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2087A (ja) * 1992-06-10 1994-03-15 Jitsupu:Kk 携帯用電動振動体
JPH1085290A (ja) * 1996-09-12 1998-04-07 Bio Pitsuto:Kk マッサージ器
JP3752928B2 (ja) * 1999-10-05 2006-03-08 ユーズ株式会社 可変抵抗器付きモータ及びバイブレータ
JP2003024408A (ja) * 2001-07-11 2003-01-28 Kawaden:Kk ペンシル型マッサージ器
JP2004358088A (ja) * 2003-06-06 2004-12-24 Tsutomu Matsuura 電動マッサージ器
DE202008009757U1 (de) * 2008-07-16 2008-12-11 Platinit Ag Vibrationshandgerät
CN201353281Y (zh) * 2009-01-13 2009-12-02 陈树穆 一种电磁按摩头及其构成的仿真人按摩器
JP2011224112A (ja) * 2010-04-19 2011-11-10 Noboru Oyamada マッサージ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09587A (ko) 2014-01-22
KR101421516B1 (ko) 2014-07-22
CN103635174A (zh) 2014-03-12
JP5145448B2 (ja) 2013-02-20
JP2013013548A (ja) 2013-01-24
WO2013005688A1 (ja) 2013-01-10
TW201306822A (zh) 201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0726B (zh) Massage device
JP5162602B2 (ja) 針穿刺痛低減機構付き穿刺具および針穿刺痛低減器具
US20140336540A1 (en) Cleaning and massaging system
JP5916362B2 (ja) 美顔器
JP5063333B2 (ja) 美容マッサージ機器
WO2022046172A1 (en) Vibratory massage apparatus
JP6218039B2 (ja) 美容装置
CN110191679B (zh) 皮肤感觉阈值的测定装置
CN203169553U (zh) 一种脸部护理器
JP2007196013A (ja) 美容機器
CN111904835A (zh) 一种按摩器
KR20150067534A (ko) 무전원 자석진동 머리세정기구
JPH07265370A (ja) 顔面マッサージ器
CN211272225U (zh) 一种拍打抖动机构
WO2015085610A1 (zh) 一种微型脸部按摩器
JP3150874U (ja) ヘアーブラシ
KR102219130B1 (ko) 햅틱 그리퍼 및 햅틱 그리퍼의 동작 방법
KR200330400Y1 (ko) 휴대용 진동 지압봉
KR102353337B1 (ko) 진동 기능이 구비된 마사지 기구
CN214049650U (zh) 一种吮吸按摩机构及按摩器
JP4691580B2 (ja) 足裏マッサージ器
CN211157204U (zh) 一种音波震动式按摩装置
JP3169903U (ja) 指圧マッサージ器
JP3514808B2 (ja) 足マッサージ器
KR20150067535A (ko) 무전원 자석진동기 머리세정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