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2112B -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2112B
TWI512112B TW103143510A TW103143510A TWI512112B TW I512112 B TWI512112 B TW I512112B TW 103143510 A TW103143510 A TW 103143510A TW 103143510 A TW103143510 A TW 103143510A TW I512112 B TWI512112 B TW I5121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granulation
sintered
sintering
impro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3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1054A (zh
Inventor
Gangherng Shia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Steel Corp
Priority to TW103143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21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2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21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1054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Description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燒結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在鐵礦燒結過程中,對燒結原料進行造粒處理是不可或缺的流程之一。造粒處理之目的是改善燒結混合料的粒度組成,以減少燒結混合料中之細料的含量,藉此可提高燒結料層之透氣性,進而可提高燒結礦的產量與質量。在造粒處理中,燒結混合料經加水後,在水分作用下,細料粒黏附到較大之料粒上、或者細粒料之間相互聚集而變大。由於在造粒過程中,水分形成橋液而起重要的黏結作用,因此控制造粒處理時粒子之含水量為造粒程序的關鍵。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提高燒結混合料的水分含量有利於造粒。
傳統之鐵礦燒結過程中的造粒處理係將所有燒結原料全數加入造粒轉桶中,並加入適當之水量,來進行燒結原料的混合與造粒。造粒完成後,再將燒結原料粒子置入燒結機中進行燒結。對於每種燒結混合原料而言,通常有其對應之最終適宜含水量。一旦最終適宜含水量確定,這些燒 結原料就在此含水量的條件下進行造粒。造粒的情況通常取決於所加入之水量而定。
然而,在實際製程中,燒結原料的供應與配料波動大,再加上造粒時的最適含水量受到燒結原料之吸水性、成分與粒度等因素的複雜影響,而不易測定與量化。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係先將燒結原料中的乾燥原料分離出來,再進行其餘原料之加水造粒處理,而後混合造粒後之原料與乾燥原料。由於乾燥原料不參與造粒轉桶內的造粒處理,因此可降低造粒轉桶的負荷,節省電耗。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由於乾燥原料並未置入造粒轉桶內來參與造粒,因此可減少造粒轉桶內的原料量。如此一來,桶內原料造粒時可利用的空間變大,且在維持燒結混合料之最終適宜含水量的前提下,桶內原料可在較高水量下進行造粒,因而可獲得較佳的造粒效果。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可大幅提升燒結混合料的造粒效果,因此可提高燒結料層的透氣性,進而可提升燒結礦的產率與品質。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提供燒結原料,其中 此燒結原料包含乾燥料與濕料。利用造粒轉桶對濕料進行造粒步驟,以形成數個燒結原料粒子。將乾燥料與前述之燒結原料粒子混合,而獲得燒結混合料。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之乾燥料之含水量等於或小於5wt%。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上述之乾燥料包含燒結回收細料。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之燒結回收細料之粒度等於或小於5mm。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乾燥料包含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之粒度等於或小於5mm。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乾燥料包含燒結回收細料與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
100‧‧‧步驟
102‧‧‧步驟
104‧‧‧步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圖1〕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的流程圖;〔圖2〕係繪示造粒時,原料含水量與造粒指數(GI)之間的關係曲線圖; 〔圖3〕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乾燥的原料量與造粒時原料含水量之間的關係曲線圖;〔圖4〕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乾燥的原料量與造粒時GI之間的關係曲線圖;以及〔圖5〕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乾燥的原料量與燒結產率之間的關係曲線圖。
有鑑於習知傳統鐵礦燒結造粒過程中,受到燒結造粒原料之吸水性、成分與粒度等因素的影響,而不易測定與量化造粒之最適含水量,進而導致造粒效果不佳。因此,本發明在此提出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係自燒結原料中分離出乾燥原料,並使乾燥原料不參與造粒轉桶內的造粒。藉此,可降低造粒轉桶的負荷,而可節省能耗,且可提升造粒效果,進而可提高燒結料層的透氣性,達到提升燒結礦的產率與品質的目的。
請參照圖1,其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中,先進行步驟100,以提供燒結原料。燒結原料中可包含有乾燥料與濕料,乾燥料與濕料係以二原料中的含水量來區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乾燥料之含水量等於或小於5wt%,而濕料之含水量則為大於5wt%。舉例而言,乾燥料可包含燒結回收細料、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或燒結回收細料與高爐篩回燒結 礦細料的混合。燒結回收細料為燒結原料在燒結場燒結後所回收之粒度小的材料,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則為燒結後之燒結礦要作為投入高爐作為煉鐵原料前,再進行篩選後而淘汰之燒結礦細料。在一些示範例子中,燒結回收細料之粒度與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之粒度均等於或小於5mm。
接下來,可進行步驟102,將燒結原料之濕料 置入造粒轉桶內,並以此燒結原料之適宜含水量為基準,將所需水量加入造粒轉桶內,以利用此造粒轉桶對燒結原料之濕料進行造粒,藉以使這些濕料的粒子彼此結合而形成許多較大的燒結原料粒子。也就是說,經過造粒後所形成之燒結原料粒子的粒度大於濕料之粒子的粒度。
在造粒步驟中,由於燒結原料之乾燥料並未置 入造粒轉桶內來參與造粒,因此可減少造粒轉桶內的物料量,如此可讓造粒桶內有更多的空間供造粒使用。而且,根據實驗證明,0.5mm以下的細粒料量隨著造粒時含水量的增加而減少,意味著乾燥料的原料量愈多,造粒率就愈高。 因此,在最終燒結混合料最適含水量不變的前提下,由於參與造粒的原料量變少,造粒原料可得到較多水量,而可強化造粒。也就是說,乾燥料的不參與造粒桶內之造粒,可使得造粒轉桶內之濕料能在較大的空間與較高含水量的環境下進行造粒,進而可有效強化造粒的效果。此外,由於乾燥料並未放入造粒轉桶內來參與造粒,因此可減輕造粒轉桶之負擔,降低能耗。
請再次參照圖1,完成濕料的造粒步驟後,進行 步驟104,將乾燥料混入造好的燒結原料粒子中,而獲得燒結混合料。將乾燥料混入燒結原料粒子中時,乾燥料可沾附在濕度較高之燒結原料粒子的表面,或可連結這些燒結原料粒子,使得燒結混合料之粒度進一步增加。完成乾燥料與燒結原料粒子的混合後,即可將所獲得之燒結混合料置入燒結機中進行燒結反應。
運用本實施方式之方法,可有效提高燒結原料 之造粒效果。取這些燒結混合料進行燒結時,由於這些混合料之造粒率高,因此可提高燒結料層之透氣性,進而可提升燒結礦的產率與品質。經由燒結實驗結果可知,運用本實施方式之方法所獲得之燒結混合料進行燒結,燒結礦的產率確實有明顯的上升。
針對造粒性,一般係以造粒指數(GI)來評鑑燒 結原料之造粒性。造粒指數之定義為,燒結原料經加水造粒後,粒度在0.5mm以上的顆粒所佔比率。GI值愈高,表示造粒性愈佳。GI值的公式如下: 其中B為造粒後0.5mm以下之粒度所佔比率,A為造粒前0.5mm以下之粒度所佔之比率。
以下利用實驗所獲得之結果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應用確實可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與燒結製程的產率。請參照圖2,其係繪示造粒時,原料含水量與GI之間的 關係曲線圖。由圖2可知,原料在造粒時之含水量與GI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證實造粒時提高含水量對於造粒有益。
此外,請參照圖3,其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 離出乾燥的原料量與造粒時原料含水量之間的關係曲線圖。由圖3可知,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之乾燥料的原料量愈多時,能提供給造粒時之濕料的水量比例相對愈高,使得參與造粒之濕料的含水量愈多。因此,由圖2與圖3可知,自燒結原料中將乾燥料分離出,使乾燥料不參與桶內的造粒程序,有利於造粒。
請參照圖4,其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乾 燥的原料量與造粒時GI之間的關係曲線圖。由圖4可知,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之乾燥料的原料量愈多時,參與造粒之其餘燒結原料的造粒性就愈高,此證實提高燒結原料中的乾燥料的原料量有利於造粒率的提升。
請參照圖5,其係繪示從燒結原料中所分離出乾 燥的原料量與燒結產率之間的關係曲線圖。由圖5可知,取利用從燒結原料中分離出乾燥料,並使乾燥料不參與桶內造粒的做法所獲得之燒結混合料來進行燒結時,確實可增加燒結礦的產率。
由上述之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之一優點就是 因為本發明之方法係先將燒結原料中的乾燥原料分離出來,再進行其餘原料之加水造粒處理,而後混合造粒後之原料與乾燥原料。由於乾燥原料不參與造粒轉桶內的造粒處理,因此可降低造粒轉桶的負荷,節省電耗。
由上述之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之另一優點就 是因為本發明之方法並未將乾燥原料置入造粒轉桶內來參與造粒,因此可減少造粒轉桶內的原料量。如此一來,桶內原料造粒時可利用的空間變大,且在維持燒結混合料之最終適宜含水量的前提下,桶內原料可在較高水量下進行造粒,因而可獲得較佳的造粒效果。
由上述之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之又一優點就 是因為本發明之方法可大幅提升燒結混合料的造粒效果,因此可提高燒結料層的透氣性,進而可提升燒結礦的產率與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步驟
102‧‧‧步驟
104‧‧‧步驟

Claims (7)

  1. 一種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包含:提供一燒結原料,其中該燒結原料包含一乾燥料與一濕料;利用一造粒轉桶對該濕料進行一造粒步驟,以形成複數個燒結原料粒子,其中進行該造粒步驟包含將水加入該造粒轉桶內;以及將該乾燥料與該些燒結原料粒子混合,而獲得一燒結混合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乾燥料之含水量等於或小於5wt%。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乾燥料包含一燒結回收細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燒結回收細料之粒度等於或小於5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乾燥料包含一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之粒度等於或小於5m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其中該乾燥料包含一燒結回收細料與一高爐篩回燒結礦細料。
TW103143510A 2014-12-12 2014-12-12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TWI512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510A TWI512112B (zh) 2014-12-12 2014-12-12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510A TWI512112B (zh) 2014-12-12 2014-12-12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2112B true TWI512112B (zh) 2015-12-11
TW201621054A TW201621054A (zh) 2016-06-16

Family

ID=5540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3510A TWI512112B (zh) 2014-12-12 2014-12-12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211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607A (zh) * 2008-07-18 2011-06-2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尾矿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607A (zh) * 2008-07-18 2011-06-2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尾矿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054A (zh)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66796A1 (ja) 焼結鉱製造用原料の製造方法
CA2954034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elle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ron-nickel alloy
JP2005350770A5 (zh)
US993860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elle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ron-nickel alloy
RU2011106941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арганцевых окатышей из некальцинированной марганцевой руды и агломерат, полученный данным способом
CN104531983B (zh) 利用含氟混合铁精矿制备球团矿的方法
JP2014148727A (ja) ブリ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421666B2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CN108611487A (zh) 一种含镁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3757202A (zh) 部分返矿不经制粒参与烧结的烧结方法
TWI512112B (zh) 提高燒結原料之造粒性的方法
TW201412997A (zh) 用於最佳化生產鐵礦顆粒的方法
JP5827648B2 (ja) 塊成物の製造方法
TWI480380B (zh) Production method of pseudo-particles for sintering produc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intered ore
JP2008101263A (ja) 焼結原料の造粒方法
JP2008001960A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RU2010116036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железа прямог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WO2020098703A1 (zh) 空气干砂选煤系统上用干砂介质制备工艺
JP2010138445A (ja) 造粒焼結原料の予備処理方法
JP2014237888A (ja)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CN103397175A (zh) 一种提高配石灰石的碱性球团矿抗压强度的方法
CN103773948B (zh) 一种在炼铁系统中使用铁矿粉的方法
CN108842059B (zh) 生球团的制造方法
JP2020117771A (ja) 高炉用含炭非焼成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RU257456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железных ру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