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9256B - Polarity detection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Polarity detection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9256B
TWI509256B TW101102691A TW101102691A TWI509256B TW I509256 B TWI509256 B TW I509256B TW 101102691 A TW101102691 A TW 101102691A TW 101102691 A TW101102691 A TW 101102691A TW I509256 B TWI509256 B TW I5092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utput
circuit
polarity
ph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5668A (en
Inventor
Masatsuru Miyazaki
Hidetaka Yoshihashi
Original Assignee
F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dk Corp filed Critical Fd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3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9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92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5/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phase angle between a voltage and a current or between voltages or curr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4Indicating direction of current; Indicating polarity of volt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tifi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Description

極性檢測電路
本發明,係有關於極性檢測電路。
現今,作為將交流電壓變換為直流電壓之電源裝置,具備有在小型化或輕量化、效率化之觀點上為優良之特性的切換方式之電源裝置,係被廣泛作使用。在切換方式之電源裝置中,首先係將交流電壓變換為直流電壓,之後,以使其成為在驅動負載時所需要之電壓的方式,來進行升壓或降壓。
關於此種切換方式之電源裝置,為了達成輸出電壓之安定化或效率的提升、小型化等,係開發有各種之技術(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64432號公報
在此種切換方式之電源裝置(以下,亦記載為切換電源電路)中,為了進行與交流電壓之極性相對應的控制,係廣泛地使用有將交流電壓之極性檢測出來並輸出代表所檢測出之極性的訊號之極性檢測電路。
於圖8中,對於此種切換電源電路之其中一例作展示。圖8中所示之切換電源電路300,係具備有整流電路400、和電壓變換電路500、以及極性檢測電路600。
整流電路400,係為將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以及N端子間的交流電壓變換為直流電壓之電路。電壓變換電路500,係為將從整流電路400所輸出之直流電壓,升壓或降壓至因應於負載200所制訂的特定電壓之電路。極性檢測電路600,係為檢測出被施加在切換電源電路300處之從交流電源100而來的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因應於極性而輸出用以控制整流電路400之各種控制訊號的電路。
首先,於圖9中,對於整流電路4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9中所示之整流電路400,係為包含4個的電晶體Tr1~Tr4(401~404)和電容器C1(405)所構成之同步整流電路。
整流電路400,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的電壓為較N端子側的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將電晶體Tr1(401)和Tr4(404)設為ON,並將電晶體Tr2(402)和Tr3(403)設為OFF。藉由此,整流電路400,係藉由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而流入至整流電路400中之電流,來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
相反的,整流電路400,當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側的電壓為較L端子側的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將電晶體Tr1(401)和Tr4(404)設為OFF,並將電晶體Tr2(402)和Tr3(403)設為ON。藉由此,整流電路400, 係藉由從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而流入至整流電路400中之電流,來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
藉由如此這般地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整流電路400係輸出直流電壓。
接著,於圖10中,對於電壓變換電路5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10中所示之電壓變換電路500,係為具備線圈L(503)、和電晶體Tr5(501)、和二極體D3(502)、以及電容器C2(504),所構成的截波式升壓變壓器。
電壓變換電路500,係藉由將電晶體Tr5(501)以特定頻率以及特定能率比之控制訊號來作切換,而將被施加在電壓變換電路500處之電壓升壓至特定之電壓並輸出。
接著,於圖11中,對於極性檢測電路6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11中所示之極性檢測電路600,係為具備二極體D11、D12(602、606)、和電阻R11~R14(603、604、607、608)、和定電壓電源DC(609)、以及2個的比較器601、602,所構成者。
在比較器6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處,係被施加有電壓,該電壓,係為將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的電壓藉由二極體D11(602)來作了半波整流之後,再藉由電阻R11(603)和R14(604)來作了分壓後的電壓。又,在比較器601之反轉輸入端子處,係被施加有從定電壓電源DC(609)而來的電壓。
於此情況,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的電壓作了上 升時,若是比較器6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的電壓超過定電壓電源DC(609)之電壓,則比較器601,係從A端子而輸出其中一方之邏輯準位(例如Hi)的控制訊號(控制訊號A)(以下,亦記載為「輸出控制訊號A」)。
相反的,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的電壓作了下降時,若是比較器6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的電壓低於定電壓電源DC(609)之電壓,則比較器601,係將控制訊號A之邏輯準位切換為另外一方之邏輯準位(例如Lo)並作輸出(以下,亦記載為「停止控制訊號A之輸出」)。
比較器605,係與比較器601相同的,而因應於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側的電壓來將控制訊號(以下,亦稱作控制訊號B)從B端子作輸出或者是停止輸出。
在圖11所示之極性檢測電路600中,比較器601、605之雙方,均係在反轉輸入端子處被連接有定電壓電源DC(609),只要非反轉輸入端子之電壓並未超過從定電壓電源DC(609)而來之電壓值,則係成為並不會輸出控制訊號A、B。藉由此,來防止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的電壓和N端子側的電壓之高低作了交換等的情況時,從2個的比較器601、605而同時輸出有控制訊號A和控制訊號B的情況。
如同上述一般,極性檢測電路600,係因應於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來交互地僅輸出控制訊號A或控制訊號B之其中一方。而後,藉由將控制訊號A施加於整流電路400之電晶體Tr1、Tr4(401、 404)之閘極端子處,並將控制訊號B施加於電晶體Tr2、Tr3(402、403)之閘極端子處,整流電路400,係進行上述之從交流電壓而變換為直流電壓的整流。
然而,若是發生例如雷擊或者是外部之電力供給設備之故障等的情況,則會有使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和N端子側的雙方之電壓均大幅上升的情況。於此情況下,在2個的比較器601、605中,被施加在原本從交流電源100而被輸出有負的電壓之比較器601或者是比較器605的非反轉輸入端子處之電壓,係會有超過從定電壓電源DC(609)而來之電壓並將原本不應被輸出之控制訊號A或控制訊號B作輸出的可能性。
或者是,如圖11中所示一般,當在被設置於交流電源100處之被稱作X-cap的防止雜訊用之電容器101中積蓄有電荷的情況時,在將切換電源電路300與交流電源100作了連接時,起因於從此電容器101所放出之電荷,被施加在原本從交流電源100而被輸出有負的電壓之比較器601或者是比較器605的非反轉輸入端子處之電壓,係會有超過從定電壓電源DC(609)而來之電壓並將原本不應被輸出之控制訊號A或控制訊號B作輸出的可能性。
於此些之情況中,會成為從2個的比較器601、605而同時輸出控制訊號A和控制訊號B。如此一來,整流電路400之內部電路會短路,且亦會有使整流電路400或者是切換電源電路300被破壞的可能性。
因此,係要求能夠提供一種:在將與從交流電源所輸 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相對應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中,能夠成為不會將代表極性的訊號作錯誤輸出之技術。
本發明,係為有鑑於此種課題而進行者,其中一個目的,係在於:在檢測出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與極性相對應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中,提供一種不會將代表極性之訊號作錯誤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
身為用以解決上述課題之其中一個手段的極性檢測電路,係為將代表從交流電源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其特徵為,具備有:第1二極體,係在陽極處被施加有從前述交流電源所輸出之第1相之交流電壓;和第2二極體,係在陽極處被施加有從前述交流電源所輸出之相位與前述第1相相反的第2相之交流電壓;和定電壓電源,係輸出正的定電壓;和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係當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為正極的情況時,輸出與前述定電壓相對應的電壓,並當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為負極的情況時,輸出與前述第2二極體之陰極之電壓相對應的電壓;和第1訊號輸出電路,係對於與前述第1二極體之陰極之電壓相對應的第1電壓、和從前述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此兩者間作比較,並因應於比較之結果,來輸出代表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之訊號。
除此之外,在本案中所揭示之課題及其解決方法,係 可藉由實施方式之欄中的記載以及圖面記載而成為更加明瞭。
若依據本發明,則在檢測出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與極性相對應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中,係能夠成為不會將代表極性之訊號作錯誤輸出。
在圖1中,對於將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作為構成要素的切換電源電路1200之構成圖作展示。
切換電源電路1200,係為將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變換為與負載200相對應之特定的直流電壓,並輸出至負載200處之電路。
交流電源100,例如係可設為商用之3線式單相交流電源100。圖1中所示之交流電源100,例如,從L(Live)端子係輸出有第1相之交流電壓,從N(Neutral)端子係輸出有相位與第1相相逆的第2相之交流電壓。第1相以及第2相之各交流電壓,由於相位係互為相異,因此,相對於交流電源100之中性相的電壓,當其中一方為正極時,另外一方係成為負極,當另外一方為正極時,其中一方係成為負極。
當然,交流電源100,係亦可為輸出將從多相(例如3相)之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各相的交流電壓作組合所 產生之單相的交流電壓者。
負載200,係為藉由直流電壓而動作之電子機器。負載200,例如,係可為電腦或數位相機、行動電話、音樂播放機、遊戲機等之各種的電子機器。
切換電源電路1200,係具備有整流電路400、和電壓變換電路500、以及極性檢測電路700。
整流電路400,係將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以及N端子間的交流電壓變換為直流電壓。整流電路400,例如係可為使用有二極體之橋式整流電路,亦可為使用有電晶體等之切換元件的同步整流電路。
於圖9中,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整流電路4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9中所示之整流電路400,係為包含4個的電晶體Tr1~Tr4(401~404)和電容器C1(405)所構成之同步整流電路。
整流電路400,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的電壓為較N端子側的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將電晶體Tr1(401)和Tr4(404)設為ON,並將電晶體Tr2(402)和Tr3(403)設為OFF。藉由此,整流電路400,係藉由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而流入至整流電路400中之電流,來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
相反的,整流電路400,當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側的電壓為較L端子側的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將電晶體Tr1(401)和Tr4(404)設為OFF,並將電晶體Tr2(402)和Tr3(403)設為ON。藉由此,整流電路400, 係藉由從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而流入至整流電路400中之電流,來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
藉由如此這般地對於電容器C1(405)進行充電,從整流電路400係輸出直流電壓。
為了使由此整流電路400所進行之將交流電壓變換為直流電壓的功能有效地起作用,係有必要將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正確地檢測出來,並因應於該極性來對於電晶體Tr1~Tr4(401~404)正確地作切換。
詳細內容雖於後再述,但是,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係因應於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當L端子側之電壓為較N端子側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輸出控制訊號A,當N端子側之電壓為較L端子側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輸出控制訊號B。而後,係設為將控制訊號A輸入至電晶體Tr1(401)和Tr4(404)處,將控制訊號B輸入至電晶體Tr2(402)和Tr3(403)處。
如此這般,藉由因應於交流電壓之極性,來對於整流電路400內之各電晶體Tr1~Tr4(401~404)正確地進行切換,在整流電路400處,係進行有從交流電壓而變換為直流電壓之變換。
電壓變換電路500,係將從整流電路400所輸出之直流電壓,升壓或降壓至因應於負載200所制訂的特定電壓。
於圖10中,對於電壓變換電路5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10中所示之電壓變換電路500,係為具備線圈L(503)、和電晶體Tr5(501)、和二極體D3(502)、以及電容器C2(504),所構成的截波式升壓變壓器。
電壓變換電路500,係藉由將電晶體Tr5(501)以特定頻率以及特定能率比之控制訊號來作切換,而將被施加在電壓變換電路500處之電壓升壓至特定之電壓並輸出。
極性檢測電路700,係為檢測出被施加在切換電源電路1200處之從交流電源100而來的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代表極性之訊號輸出。
於圖2中,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之構成例作展示。圖2中所示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係為具備二極體D1(第1二極體)702、二極體D2(第2二極體)709、和電阻R1~R10(703~707、710~714)、和定電壓電源DC(715)、以及2個的比較器(第1訊號輸出電路、第2訊號輸出電路)701、708,所構成者。
極性檢測電路700,當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側之電壓為較N端子側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從比較器701而輸出控制訊號A,當N端子側之電壓為較L端子側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係從比較器708而輸出控制訊號B。
接著,參考圖3以及圖4,來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的動作作說明。圖3,係為對於因應於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來從比較器701而輸出控制訊號A的情況作說明者。關於從比較器708而輸 出控制訊號B的情況時之動作,亦為相同。
又,圖4,係為對於極性檢測電路700內之各部的電壓波形作展示之圖。另外,在圖4中,ACIN,係代表相對於交流電源100之中性相的電位之L端子側的電位。又,a+,係代表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a-,係代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A,係代表比較器701之輸出端子。另外,b+,係代表比較器708之非反轉輸入端子,b-,係代表比較器708之反轉輸入端子,B,係代表比較器708之輸出端子。
如圖3中所示一般,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的L端子,係被與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作連接,極性檢測電路700之N端子,係被與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作連接。
首先,當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L端子處的電壓為正的情況時,在二極體D1(702)之陽極處,由於係被施加有正的電壓,因此,在二極體D1(702)之陰極處,係被輸出有與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的電壓略相等之電壓。因此,在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a+)處,係被施加有與上述二極體D1(702)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電壓(第1電壓)。
具體而言,二極體D1(702)之陰極的電壓,係藉由以電阻R1(703)、電阻R3(704)、電阻R5(705)、電阻R8(713)、電阻R10(714)、定電壓電源DC(715)所構成的電路來作分壓,而成為輸出上述第1電 壓,並施加於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a+)處。
此時,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N端子處的電壓,由於係成為負,因此,在二極體D2(709)之陽極處,係被施加有負的電壓。因此,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a-)處,係成為被施加有與從定電壓電源DC(715)所輸出之定電壓相對應的電壓(第1基準電壓)。具體而言,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a-)處,係成為被施加有將從定電壓電源DC(715)所輸出之定電壓藉由電阻R9(707)、電阻R7(706)以及電阻R6(712)來作了分壓之電壓(第1基準電壓)。
而,當被施加在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處的電壓(第1電壓)為較被施加在反轉輸入端子處的電壓(第1基準電壓)更高的情況時,比較器701,係輸出代表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之交流電壓係為正極一事的訊號。具體而言,比較器701,係將從A端子所輸出之訊號的準位,設為其中一方之邏輯準位(例如Hi)並輸出。其模樣,係在圖4之相位I、III之A處所示的波形中有所展示。
另一方面,當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L端子處的電壓為負的情況時,在二極體D1(702)之陽極處,由於係被施加有負的電壓,因此,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a+)的電壓,係成為略0V。
此時,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N端子處的電壓,由於係為正,因此,在二極體D2(709)之陽極處, 係被施加有正的電壓。因此,在二極體D2(709)之陰極處,係輸出有與從交流電源100之N端子所輸出之電壓略相等的電壓。
因此,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a-)處,係被施加有與二極體D2(709)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電壓(第1基準電壓)。具體而言,二極體D2(709)之陰極的電壓,係藉由以電阻R2(710)、電阻R4(711)、電阻R6(712)、電阻R7(706)、電阻R9(707)、定電壓電源DC(715)所構成的電路來作分壓,並藉由此而輸出上述第1基準電壓,而施加於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a-)處。
而,當被施加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處的電壓(第1基準電壓)為較被施加在非反轉輸入端子處的電壓(第1電壓)更高的情況時,比較器701,係輸出代表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之交流電壓係為負極一事的訊號。具體而言,比較器701,係將從A端子所輸出之訊號的準位,設為另外一方之邏輯準位(例如Lo)並輸出。其模樣,係在圖4之相位II、IV之A處所示的波形中有所展示。
以上,係針對從比較器701而輸出有控制訊號A的情況時之動作來作了說明,但是,關於從比較器708而輸出有控制訊號B的情況時之動作,亦為相同。
如同上述一般,藉由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1200,係成為能夠不將代表極性之訊號作錯誤輸出。
例如,針對當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的交流電壓為負極時,而發生有雷擊或者是外部之電力供給設備的故障等的情況時,在X-cap(101)中殘留有電荷之狀態下而進行電源之投入,並使得交流電於100之L端子側和N端子側的雙方之電壓大幅上升的情況,來進行說明。
於此情況,由於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L端子處的電壓係成為正,因此,在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處,係成為被施加有與二極體D1(702)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電壓。
然而,此時,由於被施加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之N端子處的電壓亦係成為正,因此,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處,係成為被施加有與二極體D2(709)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電壓。
亦即是,當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之交流電壓原本為負極的情況時,就算是被施加在比較器701之非反轉輸入端子處的第1電壓作了上升,亦由於被施加在比較器701之反轉輸入端子處的第1基準電壓也會上升,因此,比較器701,係將從交流電源100之L端子所輸出的交流電壓係為負極一事正確地檢測出來,而不會將代表交流電壓之極性的訊號作錯誤輸出。
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係為經由將輸入設為AC電壓,並經由分別被連接於L(Live)側和N(Neutral)側處之二極體D1(702)和D2(709),而將 輸入電壓進行半波整流,之後輸入至比較器之+端子和-端子處的電路。比較器,係具備有A(701)以及B(708)之2個,比較器A(701)之+端子,係與被連接於L側之R1(703)作連接,-端子,係經由電阻R7(706)、R4(711),來與被連接於N側之R2(710)作連接,另外一方之比較器B(708)之+端子,係與被連接於N側之R2(701)作連接,-端子,係經由電阻R8(713)、R3(704)來與被連接於L側之R1(703)作連接。又,2個的比較器之-端子,係成為藉由DC偏壓而使電壓被升高之電路構成。
藉由此,極性檢測電路700,係針對AC輸入電壓係為正極或者是負極一事,而藉由將與輸入之極性相對應的訊號藉由比較器而作輸出,來檢測出AC之極性。並且,極性檢測電路700,係在被輸入至比較器之-端子處的基準電壓處,將成為與+端子逆相位之電壓,藉由電阻來將電壓準位降低並作輸入。
例如,將身為正弦波之輸入電壓藉由二極體D1(702)、D2(709)而作了整流之電壓,係成為比較器之+端子的輸入。又,其之逆相位的電壓,係在經過了電阻之後,經由DC之偏壓而將電壓升高,並被設為比較器之-端子的輸入。根據+端子和-端子之2個的訊號,比較器係對於輸出之時序作決定。
此時,在實際之電性電路中,由於在輸入部處,係存在有將被稱作X-cap(101)之電容器(C)等作了組合之 雜訊防止用電路,因此,依存於輸入電壓之切斷的時序,會有在此電容器C中殘留有電荷之狀態下而進行電力投入的情況。
當極性之分配並未被正確進行的情況時,在電容器C中殘留有電荷的狀態下而進行了電力投入時,依存於輸入電壓之相位的時序,會有同時產生D1(702)和D2(709)之陰極的電壓,而使2個的比較器同時輸出訊號的情況。
然而,在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中,由於在比較器之檢測端子處,係被輸入有逆向(對方)之電壓,因此,就算是在L側處殘留有正的電荷的狀態下,而對於N側投入正極電力,亦由於係藉由D1(702)和D2(709)之電壓的差來檢測出相位並作輸出,因此,係能夠避免比較器(701、708)之同時輸出。
進而,為了設為不會同時從比較器A(701)和B(709)而同時輸出訊號,在比較器A(701)和B(709)之輸出被作切換的瞬間時,係需要設置被稱作空滯時間(deadtime)之無反應時間,但是,在極性檢測電路700中,係能夠藉由施加DC偏壓,來使對於AC作了整流之脈流的電壓變化成為平緩,並注入至-端子處,來將空滯時間之調整範圍增廣。
如此這般,在將交流電壓作為輸入之電性電路中,將交流電壓之極性檢測出來並使電路進行與各極性相對應之動作一事,在效率之改善或者是功能價值之追加上,係為 有效。例如,在進行整流的情況時,亦同樣的,藉由對於與交流電壓之極性相對應的相之切換元件作控制,係能夠抑制損失,又,當由於停電等之理由而使得交流之相脫落的情況時,亦能夠藉由檢測出交流之電壓極性,來對此作對應。
於圖5~圖7中,對於在此種之各式電路中使用了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的例子作說明。
圖5中所示之電路,係為在將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以AC/DC變換器800來變換為直流並供給至負載200處之電路中,藉由使極性檢測電路700檢測出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代表交流電壓之極性的訊號A、B輸入至控制電路900中,來使控制電路900因應於交流電壓之極性而進行對於AC/DC變換器800之控制的例子。
圖6中所示之電路,係為在將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以同步整流電路400來整流為直流並供給至負載200處之電路中,使極性檢測電路700檢測出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代表交流電壓之極性的訊號A、B輸入至同步整流電路400內之切換元件處的例子。
圖7中所示之電路,係為在將從交流電源100所輸出之交流電壓並不使用橋式電路地而變換為直流電壓並且升壓至與負載200相對應之特定電壓的無橋式升壓電路1000中,而適用有極性檢測電路700的例子。
如同以上所說明一般,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則在檢測出交流電壓之極性並將與極性相對應 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中,係能夠成為不會將代表極性之訊號作錯誤輸出。
又,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700,則係能夠利用低損失之整流電路,而成為能夠對於電路之消耗電力作抑制。又,由於並不僅是輸入,而亦能夠檢測出交流之輸出,因此,係亦能夠檢測出馬達驅動器等之反相器輸出。
以上,雖係針對本發明之理想的實施形態作了說明,但是,此些係僅為用以對於本發明作說明之例示,本發明之範圍,係並非僅被限定於本實施形態。本發明,係亦可藉由其他之各種形態來實施。
100‧‧‧交流電源
700‧‧‧極性檢測電路
701‧‧‧比較器
702‧‧‧二極體
708‧‧‧比較器
709‧‧‧二極體
715‧‧‧定電壓電源
1200‧‧‧切換電源電路
[圖1]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2]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3]用以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4]用以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的動作作說明之圖。
[圖5]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6]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同步整流電路的構成例作展 示之圖。
[圖7]對於本實施形態之無橋式升壓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8]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9]對於本實施形態之整流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10]對於本實施形態之電壓變換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11]對於用以本實施形態之極性檢測電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100‧‧‧交流電源
101‧‧‧電容器
700‧‧‧極性檢測電路
701‧‧‧比較器
702‧‧‧二極體
703~707‧‧‧電阻
708‧‧‧比較器
709‧‧‧二極體
710~714‧‧‧電阻
715‧‧‧定電壓電源

Claims (4)

  1. 一種極性檢測電路,係為將代表從交流電源所輸出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之訊號作輸出的極性檢測電路,其特徵為,具備有:第1二極體,係在陽極處被施加有從前述交流電源所輸出之第1相之交流電壓;和第2二極體,係在陽極處被施加有從前述交流電源所輸出之相位與前述第1相相反的第2相之交流電壓;和定電壓電源,係輸出正的定電壓;和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係當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為正極的情況時,輸出與前述定電壓相對應的電壓,並當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為負極的情況時,輸出與前述第2二極體之陰極之電壓相對應的電壓;和第1訊號輸出電路,係對於與前述第1二極體之陰極之電壓相對應的第1電壓、和從前述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此兩者間作比較,並因應於比較之結果,來輸出代表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之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極性檢測電路,其中,前述第1訊號輸出電路,係當前述第1電壓為較從前述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輸出代表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係身為正極的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極性檢測電路,其中,係具備有:第2基準電壓輸出電路,其係當前述第2相之交流電 壓係身為正極的情況時,將與前述定電壓相對應之電壓輸出,當前述第2相之交流電壓係身為負極的情況時,則將與前述第1二極體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電壓輸出;和第2訊號輸出電路,其係對於與前述第2二極體之陰極的電壓相對應之第2電壓、和從前述第2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此兩者進行比較,並因應於比較之結果,而輸出代表前述第2相之交流電壓的極性之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極性檢測電路,其中,前述第1訊號輸出電路,係當前述第1電壓為較從前述第1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輸出代表前述第1相之交流電壓係身為正極的訊號,前述第2訊號輸出電路,係當前述第2電壓為較從前述第2基準電壓輸出電路所輸出之電壓更高的情況時,輸出代表前述第2相之交流電壓係身為正極的訊號。
TW101102691A 2011-01-27 2012-01-20 Polarity detection circuit TWI509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5469A JP5634280B2 (ja) 2011-01-27 2011-01-27 極性検出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5668A TW201235668A (en) 2012-09-01
TWI509256B true TWI509256B (zh) 2015-11-21

Family

ID=4658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2691A TWI509256B (zh) 2011-01-27 2012-01-20 Polarity detection circui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24620B2 (zh)
JP (1) JP5634280B2 (zh)
CN (1) CN103328987B (zh)
TW (1) TWI509256B (zh)
WO (1) WO2012102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3446A (zh) * 2013-05-03 2014-11-16 Hawyang Semiconductor Corp 負電壓檢知裝置
DE102013104944A1 (de) * 2013-05-14 2014-11-20 Endress + Hauser Gmbh + Co. Kg Synchrongleichrichter,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Synchrongleichrichters in einem Schaltnetzteil, sowie Schaltnetzteil
KR20150030078A (ko) * 2013-09-11 2015-03-1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태양광 인버터
CN103904921B (zh) * 2014-03-04 2017-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交直流电转换的装置
CN104833843B (zh) * 2015-05-11 2018-08-07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自适应单端口三态电压信号采集器
JP2017028878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CN106330171B (zh) * 2016-08-26 2019-05-24 成都启臣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负压检测和带隙基准的正负压动态偏置电平位移电路
US10439502B2 (en) * 2016-09-28 2019-10-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sonant rectifier circuit with capacitor sensing
JP7477264B2 (ja) * 2019-04-16 2024-05-01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交流電圧の極性検出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
JP7279879B2 (ja) * 2019-04-16 2023-05-23 ニデックアドバンスドモータ株式会社 信号変換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JP7436783B2 (ja) * 2019-09-30 2024-02-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CN112737371B (zh) * 2019-10-14 2022-07-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桥式整流电路
CN112782565A (zh) * 2021-01-29 2021-05-11 福州派利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非对称结构芯片的极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221321B (zh) * 2021-12-22 2024-04-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直流电源的电压极性自动转换电路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1373A (en) * 1979-03-30 1980-12-23 Mcgraw-Edison Company Switchgear voltage sensor
US5289166A (en) * 1991-10-04 1994-02-22 Lambda Electronics Inc. Voltage detector
US5557220A (en) * 1993-08-19 1996-09-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olarity detector
TW200525871A (en) * 2004-01-23 2005-08-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Alternating current switching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1770U (zh) * 1976-05-14 1977-11-17
SU697951A1 (ru) * 1976-05-17 1979-11-15 Латвий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П.Стучки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ый индикатор напр жени
JPS52151770A (en) 1976-06-12 1977-12-16 Yoshiyuki Nagaya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entrating drined liquor * waste liquid and like to produce meal
DE2808085C2 (de) * 1978-02-24 1982-09-09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Phasenfolge in einem Drehstromnetz
JPH0564432A (ja) 1991-08-30 1993-03-12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装置
US6320772B1 (en) * 1999-05-26 2001-1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verter circuit having control means with capability to short-circuit converter output
US20080042638A1 (en) * 2006-07-21 2008-02-21 Shih-Ming Hwang Connector with AC/DC Test LEDs
CN101584107A (zh) * 2007-01-24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直流电源装置和具有该直流电源装置的空气调节器
JP2009011093A (ja) * 2007-06-28 2009-01-15 Toshiba Corp 受電機器のPoE電源回路
TWI384230B (zh) * 2008-11-24 2013-02-01 Yen Shin Lai 橋式轉換器/變頻器的電流極性偵測裝置及方法
JP5720168B2 (ja) * 2010-10-14 2015-05-20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6080345B2 (ja) * 2011-09-27 2017-02-1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におけるac波形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1373A (en) * 1979-03-30 1980-12-23 Mcgraw-Edison Company Switchgear voltage sensor
US5289166A (en) * 1991-10-04 1994-02-22 Lambda Electronics Inc. Voltage detector
US5557220A (en) * 1993-08-19 1996-09-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olarity detector
TW200525871A (en) * 2004-01-23 2005-08-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Alternating current switching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02081A1 (ja) 2012-08-02
CN103328987A (zh) 2013-09-25
TW201235668A (en) 2012-09-01
JP5634280B2 (ja) 2014-12-03
JP2012157197A (ja) 2012-08-16
US9024620B2 (en) 2015-05-05
US20130314072A1 (en) 2013-11-28
CN103328987B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9256B (zh) Polarity detection circuit
JP5898848B2 (ja) 絶縁型電力変換装置
TWI643439B (zh)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device
JP6255577B2 (ja) 直流電源回路
US8503204B2 (en)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JP5882536B2 (ja) 電源装置
CN106300921B (zh) 同步整流管驱动方法、同步整流管电路和开关电源
US20170104422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device
EP3054576B1 (en) Rectification device
JP5678860B2 (ja) 交流直流変換器
JP2013038876A (ja) 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バッテリ充電器
WO201510488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TWI551024B (zh) 交流-直流電力轉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891263B2 (en) Inverter apparatus hav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JP5824339B2 (ja) 三相整流装置
WO2015079565A1 (ja) 電源装置
JP2020108246A (ja) 制御回路、および、dc/dcコンバータ装置
JP2009177901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644006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5045965A (ja) 電流共振型コンバータ装置
WO2011128942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910320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2029397A (ja) 負荷駆動装置
JP4522157B2 (ja) バッテリー充電装置及び電源装置
JP552349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