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4947B -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04947B TWI504947B TW101150350A TW101150350A TWI504947B TW I504947 B TWI504947 B TW I504947B TW 101150350 A TW101150350 A TW 101150350A TW 101150350 A TW101150350 A TW 101150350A TW I504947 B TWI504947 B TW I50494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protective film
- polyvinyl alcohol
- polyester
- polarizer protecti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4—Forming conductive coatings; Forming coatings having anti-static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 G02B1/105—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4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詳細地,關於視覺辨認性良好,適合薄型化之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液晶顯示裝置(LCD)所使用的偏光板,通常係以2片偏光鏡保護膜夾住使聚乙烯醇(PVA)等染附有碘之偏光鏡所構成,作為偏光鏡保護膜,通常使用三乙醯纖維素(TAC)薄膜。近幾年,隨著LCD之薄型化,要求偏光板的薄層化。然而,因此若減薄作為保護膜使用的TAC薄膜之厚度,則無法得到充分的機械強度,而且透濕性變高,偏光鏡容易劣化。又,TAC薄膜係非常高價,而強烈要求便宜的替代材料。
因此,為了偏光板之薄層化,有提案作為偏光鏡保護膜,即使厚度薄,也能保持高的耐久性,使用聚酯薄膜代替TAC薄膜(專利文獻1~3)。
作為偏光鏡保護膜使用的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係在表面施有鹼處理等,具有與親水性黏著劑的極高親和性。因此,由三乙醯纖維素薄膜所成的保護膜係與已塗布親水性黏著劑的偏光鏡有極高之黏著性。然而,聚酯薄膜係與親水性黏著劑的黏著性不充分,特別地於藉由延伸處理而具有配向性的聚酯薄膜時,該傾向變更顯著。因此,為了提高與偏光鏡或已塗布於偏光鏡的親水性黏著劑之黏著性,有提案在聚酯薄膜上設置易黏著層者(專利文獻4~7)。
專利文獻1 特開2002-116320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004-21962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2004-205773號公報
專利文獻4 特開平8-271733號公報
專利文獻5 特開平8-271734號公報
專利文獻6 特開2009-157361號公報
專利文獻7 特開2011-8170號公報
與TAC薄膜相比,聚酯薄膜雖然耐久性優異,但與TAC薄膜不同,由於具有雙折射性,將此作為偏光鏡保護膜使用時,有因光學的畸變而畫質降低之問題。即,具有雙折射性的聚酯薄膜,由於具有指定的光學各向異性(遲滯值),故作為偏光鏡保護膜時,若自傾斜方向觀察,則發生虹狀的色斑,畫質降低。因此,於專利文獻1~3中,藉由使用共聚合聚酯作為聚酯,進行減小遲滯值之對策。然而,即使為該情況,也無法完全消除虹狀的色斑。
再者,聚酯薄膜係對水的親和性低,具有芳香族二羧酸作為二羧酸成分的聚酯薄膜係此傾向特別顯著。又,因延伸而具有結晶配向性的聚酯薄膜,係與水的親和性更低。另一方面,偏光鏡或塗布於偏光鏡上的黏著劑,一般係以聚乙烯醇系樹脂為主成分,具有高的親水
性。由於如此性質之差異,聚酯薄膜與偏光鏡或聚乙烯醇系黏著劑係親和性低,難以強固地黏著兩者。因此,即使為專利文獻1~3及5中揭示之具有易黏著層的聚酯薄膜,與三乙醯纖維素薄膜比較下,也尚未得到充分的黏著性。於是,以習知的聚酯薄膜作為保護膜之偏光板,若當作顯示器構件而長期間使用時,則在保護膜與偏光鏡之間容易發生鼓起或剝落,由於偏光鏡內的水分量之變化而偏光特性降低,留白等視覺辨認性係惡化。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該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薄膜與偏光鏡或塗布於偏光鏡上的黏著劑等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黏著性優異,可對應於液晶顯示裝置之薄型化,而且不發生因虹狀的色斑所致的視覺辨認性之惡化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偏光鏡保護膜。
本發明者對於使用聚酯薄膜作為偏光鏡保護膜時所發生的虹狀色斑之發生機構,進行專心致力的檢討。結果,得知此虹狀的色斑係起因於聚酯薄膜的遲滯值與背光光源的發光光譜。即,發現作為背光光源,使用具有連續且寬幅的發光光譜之光源時,若為具有特定範圍的遲滯值之聚酯薄膜,則可抑制因虹狀的色斑所致的視覺辨認性之惡化。
又,關於與偏光鏡的黏著性優異之聚酯薄膜,本發明者等達成在聚酯薄膜上設置與聚酯薄膜的親和性高之聚酯系樹脂及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親和性高之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層之構想。然而,本發明者等發現僅組
合彼等成分者,係不充分發揮藉由各成分使聚酯薄膜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密接之機能。因此,本發明者等反覆日夜研究,結果發現於上述構想中,藉由控制聚酯薄膜表面上所設置的被覆層中之黏結劑樹脂的存在狀態,在被覆層的表面形成由聚酯系樹脂凝聚之相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之相所構成的奈米相分離構造,而可進一步有效果地發揮與偏光鏡之黏著作用。
本發明者們為了達成上述課題,專心致力地檢討,結果發現:組合使用特定的背光光源與具有特定的遲滯值之聚酯薄膜,更且在被覆層的表面形成奈米相分離構造,可解決上述問題,達到本發明之完成。
代表的本發明係以下之(1)~(12)。
(1)一種偏光鏡保護膜,其係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具有被覆層之偏光鏡保護膜,前述聚酯薄膜具有3000~30000nm的遲滯值,前述被覆層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前述被覆層的表面具有由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之相與聚酯系樹脂凝聚之相所成的奈米相分離構造,聚乙烯醇相的面積比率為30%以上小於99%。
(2)如(1)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為95%以下。
(3)如(1)或(2)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聚酯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為25℃以上。
(4)如(1)~(3)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被覆層含有交聯劑。
(5)如(4)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交聯劑係三聚氰胺系交聯劑及/或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6)如(1)~(5)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被覆層中所含有的聚乙烯醇系樹脂(PVA)與聚酯系樹脂(PEs)之質量比係滿足下式:0.2≦PVA/PEs≦1.25。
(7)如(1)~(6)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聚酯薄膜的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為0.2以上1.2以下。
(8)如(1)~(7)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前述聚酯薄膜係至少由3層以上所構成,最外層以外之層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380nm的光線穿透率為20%以下。
(9)如(1)~(8)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在前述聚酯薄膜之與具有被覆層的面相反側之面,具有選自由硬塗層、防眩層、防反射層、低反射層、低反射防眩層、防反射防眩層及抗靜電層所組成之群組中的1種以上之層。
(10)一種偏光板,其係在偏光鏡的至少一面上積層有如(1)~(9)中任一項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
(1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具有背光光源與配置於2個偏光板之間的液晶胞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作為前述背光光源,使用具有連續的發光光譜之白色光源,前述2個偏光板的至少一個為如(10)記載之偏光板。
(12)如(11)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配置於射出光側的偏光板之射出光側的偏光鏡保護膜係如(1)~(9)記載之偏光鏡保護膜。
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係偏光鏡保護膜與以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為代表的偏光鏡或其上所塗布的黏著劑之黏著性優異。因此,使用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之偏光板,係在保護膜與偏光鏡之間不易發生鼓起或剝落,不易發生因偏光鏡內的水分量之變化所致的偏光特性之降低。從而,使用如此本發明的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係減低習知型的偏光板中之因經時特性的降低所致的留白等視覺辨認性之惡化。又,利用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所作成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即使自任何的觀察角度來觀察顯示器,也具有無顯著的虹狀色斑之良好視覺辨認性。
並非被理論所拘束,但關於與偏光鏡的優異黏著性,茲認為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係藉由在被覆層的表面形成由聚酯樹脂凝聚之相(以下適宜稱為「PEs相」)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之相(以下適宜稱為「PVA相」)所形成的奈米相分離構造,而發揮起因於PVA相之與偏光鏡或設於其上的黏著劑之強力的黏著性。
一般地,液晶面板係在自背光光源側起向顯示影像之側(視覺辨認性側或射出光側),依順序具有後面模組、液晶胞及前面模組。後面模組及前面模組一般係由透明基板、形成在其液晶胞側表面之透明導電膜、配置
在其相反側之偏光板所構成。此處,偏光板係在後面模組中配置於背光光源側,在前面模組中配置於顯示影像之側(視覺辨認性側或射出光側)。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至少以背光光源與配置於2個偏光板之間的液晶胞作為構成構件。又,亦可適宜具有此等以外的其它構成,例如彩色濾光片、透鏡薄膜、擴散片、防反射薄膜等。
作為背光光源之構成,可為以導光板或反射板等作為構成構件之邊緣光方式,也可為正下方型方式,較佳為具有連續且寬幅的發光光譜之白色光源。此處,所謂連續且寬幅的發光光譜,就是意味在至少450nm~650nm的波長範圍,較佳在可見光的範圍中,光之強度成為零的波長不存在之發光光譜。作為具有如此連續且寬幅的發光光譜之白色光源,例如可舉出白色發光二極體(白色LED)。於白色LED中,包含螢光體方式,即藉由組合使用化合物半導體的藍色光,或發出紫外光的發光二極體與螢光體,而發出白色之元件,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於白色LED之中,由組合有使用化合物半導體的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釔.鋁.石榴石系黃色螢光體的發光元件所成之白色發光二極體,由於具有連續且寬幅的發光光譜,同時發光效率亦優異,而適合作為本發明的背光光源。藉由使用消耗電力更小的白色LED等於光源,在節能化亦有效。
以往作為背光光源所廣泛使用的冷陰極管或熱陰極管等之螢光管,由於僅具有發光光譜在特定波長具有波峰的不連續發光光譜,故難以得到如上述本發明之效果。
偏光板係具有以2片的偏光鏡保護膜夾住使PVA等染附有碘的偏光鏡之兩側之構成,於本發明中,作為構成偏光板的偏光鏡保護膜之至少一個,可使用具有特定範圍的遲滯值之聚酯薄膜。
作為藉由上述態樣來抑制虹狀的色斑之發生的機構,茲認為如下。
於偏光鏡的一側配置具有雙折射性的聚酯薄膜時,自偏光鏡所射出的直線偏光係在通過聚酯薄膜之際發生紊亂。已穿透的光係在聚酯薄膜之雙折射與厚度的乘積之遲滯值顯示特有的干渉色。因此,若使用冷陰極管或熱陰極管等不連續之發光光譜作為光源,則由於波長而顯示不同的穿透光強度,發生虹狀的色斑(參照:第15次Microoptics conference預稿集,第30~31項)。
以往,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光源,使用冷陰極管或熱陰極管等的螢光管。冷陰極管或熱陰極管等的螢光燈之分光分布係顯示具有複數的波峰之發光光譜,合併此等不連續的發光光譜而得到白色的光源。如此具有不連續的光譜之光,當穿透遲滯值高的薄膜時,因波長而顯示不同的穿透光強度。因此,茲認為僅特定的波長變強烈地穿透,發生虹狀的色斑。
相對於其,於白色發光二極體中,通常在至少450nm~650nm的波長範圍,較佳在可見光範圍中,具有連續且寬幅之發光光譜。而且,由於穿透雙折射體的穿透光所致之干渉色光譜係成為包絡線形狀,故藉由控制聚酯薄膜的遲滯值,可得到與光源的發光光譜相似之光
譜。如此地,茲認為由於光源的發光光譜與穿透雙折射體的穿透光所致之干渉色光譜的包絡線形狀係成為相似形,不發生虹狀的色斑,顯著改善視覺辨認性。
基於以上之原理,茲認為於本發明中藉由使用具有寬幅的發光光譜之白色發光二極體於光源,而僅以比較簡便的構成,使穿透光的光譜之包絡線形狀近似於光源的發光光譜,結果可抑制液晶顯示器上之虹斑。
為了達成上述效果,用於偏光鏡保護膜的聚酯薄膜,較佳為具有3000~30000nm的遲滯值。遲滯值若小於3000nm,則在作為偏光鏡保護膜使用之情況,由於自傾斜方向觀察時呈現強的干渉色,包絡線形狀係與光源的發光光譜不同,無法確保良好的視覺辨認性。較佳的遲滯值之下限值為4500nm以上,尤佳為6000nm以上,更佳為8000nm以上,尤更佳為10000nm以上。
另一方面,遲滯值之上限為30000nm。使用具有超過其的遲滯值之聚酯薄膜,不僅實質上得不到視覺辨認性的改善效果,而且薄膜的厚度亦變相當地厚,由於作為工業材料的操作性降低而不宜。
再者,本發明的遲滯值係可藉由測定2軸方向的折射率與厚度而求得,也可使用KOBRA-21ADH(王子計測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售的自動雙折射測定裝置來求得。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的遲滯值,就是意味面內的遲滯值。
於本發明中,特徵為偏光鏡保護膜的至少一個係具有上述特定的遲滯值之偏光鏡保護膜。具有該特定的遲
滯值之偏光鏡保護膜的配置係沒有特別的限定,較佳為液晶顯示裝置之配置於入射光側的偏光板之入射光側的偏光鏡保護膜,或配置於射出光側的偏光板之射出光側的偏光鏡保護膜。特佳的態樣係以配置於射出光側的偏光板之射出光側的偏光鏡保護膜作為具有該特定的遲滯值之聚酯薄膜之態樣。於上述以外的位置配置聚酯薄膜時,會有使液晶胞的偏光特性變化之情況。
本發明的偏光板之特徵為具有以2片的偏光鏡保護膜夾住使聚乙烯醇(PVA)等染附有碘的偏光鏡之兩側的構成,任一的偏光鏡保護膜為上述具有特定的遲滯值之偏光板保護膜。於另一個偏光鏡保護膜中,較佳為使用如以TAC薄膜或丙烯酸薄膜、降冰片烯系薄膜為代表之無雙折射的薄膜。
作為偏光鏡,例如可舉出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碘等的二色性材料者。偏光鏡保護膜係與偏光鏡直接或隔著黏著劑層貼合,但從黏著性提高之點來看,較佳為隔著黏著劑貼合。於該情況下,構成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之被覆層,較佳為配置在與偏光鏡或黏著劑層接觸之面。為了黏著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作為較佳的偏光鏡,例如可舉出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染色.吸附碘或二色性材料,在硼酸水溶液中一軸延伸,保持著延伸狀態,進行洗淨.乾燥而得之偏光鏡。一軸延伸的延伸倍率通常為4~8倍左右。作為聚乙烯醇系薄膜,聚乙烯醇係合適,可利用「Kuraray Vinylon」[(股)KURARAY製]、「Tohcello Vinylon」[TOHCELLO(股)製]、「日合Vinylon」[日本合
成化學(股)製]等之市售品。作為二色性材料,可舉出碘、雙偶氮化合物、聚甲炔染料等。
塗布於偏光鏡的黏著劑,從減薄黏著劑層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水系者,即在水中溶解或在水中分散有黏著劑成分者。例如,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等作為主成為,為了提高黏著性,使用視需要摻合有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環氧化合物等之組成物。黏著劑層的厚度較佳為10μm以下,尤佳為5μm以下,更佳為3μm以下。
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作為黏著劑的主成分時,除了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還可使用如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醯乙醯基改性聚乙烯醇、羥甲基改性聚乙烯醇、胺基改性聚乙烯醇之經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樹脂。黏著劑中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濃度較佳為1~10質量%,更佳為2~7質量%。
本發明中使用的偏光板,以寫入防止或耀眼抑制、損傷抑制等為目的,較佳為在聚酯薄膜表面具有各種的機能層,例如選自由硬塗層、防眩層、防反射層、低反射層、低反射防眩層、防反射防眩層及抗靜電層所組成之群組中的1種以上之層。如此的機能層係可設置在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之與設置被覆層的面相反側之面。於設置各種的機能層時,配向聚酯薄膜較佳為在其表面具有易黏著層。於該情況下,從抑制反射光所致的干渉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將易黏著層的折射率調整至機能層的折射率與聚酯薄膜的折射率之相乘平均附近。易黏著
層的折射率之調整係可採用眾所周知的方法,例如可藉由在黏結劑樹脂中含有鈦或鋯、其它金屬物種,而容易調整。
作為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使用之聚酯薄膜,可將二羧酸與二醇予以縮合而得。作為聚酯薄膜之製造時可使用的二羧酸成分,例如可舉出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5-萘二羧酸、二苯基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二苯基碸羧酸、蒽二羧酸、1,3-環戊烷二羧酸、1,3-環戊烷二羧酸、1,4-環戊烷二羧酸、六氫對苯二甲酸、六氫間苯二甲酸、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3,3-二乙基琥珀酸、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二聚酸、癸二酸、辛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
作為聚酯薄膜之製造時可使用的二醇成分,例如可舉出乙二醇、丙二醇、六亞甲基二醇、新戊二醇、1,2-環戊烷二甲醇、1,4-環戊烷二甲醇、十亞甲基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4-羥基苯基)碸等。
構成聚酯薄膜的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係可各自使用1種或2種以上。作為構成聚酯薄膜的具體之聚酯樹脂,例如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此等樹
脂係透明性優異,同時熱、機械特性亦優異,可藉由延伸加工容易地控制遲滯值。特別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由於固有雙折射大,即使薄膜的厚度薄,也比較容易地得到大的遲滯值,故為最合適的材料。
為了抑制碘色素等之光學機能性色素的劣化,本發明的薄膜宜波長380nm的光線穿透率為20%以下。380nm的光線穿透率尤佳為15%以下,更佳為10%以下,特佳為5%以下。前述光線穿透率若為20%以下,則可抑制光學機能性色素之因紫外線的變質。再者,本發明中的穿透率,係在對薄膜的平面呈垂直的方向中測定者,可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U-3500型)來測定。於聚酯薄膜中摻合紫外線吸收劑時,較佳為使聚酯薄膜成為3層以上之構成,於其最外層以外之層(即中間層)中摻合紫外線吸收劑。
使本發明的薄膜之波長380nm的穿透率成為20%以下者,係可藉由在薄膜中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將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塗布液塗布於薄膜表面,適宜調節紫外線吸收劑的種類、濃度及薄膜的厚度等而達成。本發明使用的紫外線吸收劑係眾所周知的物質。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舉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與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但從透明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作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可舉出苯并三唑系、二苯基酮系、環狀亞胺酯系等及其組合,但只要是本發明的規定吸光度之範圍,則沒有特別的限定。然而,從耐久性之觀點來看,特佳為苯并三唑系、環狀亞胺酯系。
併用2種以上的紫外線吸收劑時,由於可使同時吸收各自的波長之紫外線,可進一步改善紫外線吸收效果。
作為二苯基酮系紫外線吸收劑、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及丙烯腈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舉出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基酮、2,2’,4,4’-四羥基二苯基酮、2,4-二第三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等。作為環狀亞胺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舉出2,2’-(1,4-伸苯基)雙(4H-3,1-苯并-4-酮)、2-甲基-3,1-苯并-4-酮、2-丁基-3,1-苯并-4-酮、2-苯基-3,1-苯并-4-酮等。,惟,不受此等所特別限定。
又,於紫外線吸收劑以外,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含有各種的添加劑者亦為較佳的樣態。作為添加劑,例如可舉出無機粒子、耐熱性高分子粒子、鹼金屬化合物、鹼土類金屬化合物、磷化合物、抗靜電劑、耐光劑、難燃劑、熱安定劑、抗氧化劑、防凝膠化劑、界面活性劑等。又,為了達成高透明性,較佳為在聚酯薄膜中實質上不含有粒子。所謂「實質上不含有粒子」,就是意味例如於無機粒子之情況,以螢光X射線分析來定量無機元素時,重量為50ppm以下,較佳為10ppm以下,特佳為檢測極限以下之含量。
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為了提高與偏光鏡或設置在其一面或兩面的水系黏著劑等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黏著性,而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積層由含有聚酯系樹脂(A)與聚乙烯醇系樹脂(B)的樹脂組成物所成之易黏著層(被覆層)。被覆層係至少設置在聚酯薄膜的一側,也可設置在兩面。在另一面,可設置異種之樹脂被覆層,更且於該被覆層之上亦可設置上述機能層。
藉由聚酯系樹脂(A)來謀求與基材薄膜之黏著性,同時藉由聚乙烯醇系樹脂(B)來謀求與偏光鏡.水系黏著劑之黏著性,可使與此等兩層之黏著性適宜地並存。
於本發明中,被覆層係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與聚酯系樹脂作為黏結劑樹脂,被覆層的表面具有由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之相(PVA相)與聚酯系樹脂凝聚之相(PEs相)所成的奈米相分離構造。尚且,於本發明中,所謂之被覆層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者,就是意味被覆層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作為原料成分而形成之樹脂層。同樣地,當被覆層含有此等樹脂以外之成分(例如交聯劑)時,就是意味將此等樹脂及其它成分(例如交聯劑)作為原料而形成之被覆層。
所謂被覆層表面的奈米相分離構造,就是意味藉由後述的使用掃描型探針顯微鏡之被覆層表面的檢測而明確區別的PVA相與PEs相之2種類的奈米級相(或區域)係存在於被覆層表面。所謂的PVA相,就是如前述,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而形成之相。因此,PVA相係主要由
聚乙烯醇系樹脂所構成,但只要藉由掃描型探針顯微鏡,可與PEs相區別,則亦可含有隨著凝聚所混入的其它之構成被覆層的成分(例如交聯劑或微量的PEs)。同樣地,所謂的PEs,就是聚酯系樹脂凝聚而形成之相。因此,PEs相係主要由聚酯系樹脂所構成,但只要藉由、掃描型探針顯微鏡,可與PVA相區別,則構成被覆層的其它成分(例如交聯劑或微量的PVA)係可混合存在。
PVA相及PEs相的大小及形狀,只要滿足後述的PVA相之表面分率,於該技術領域中可作為奈米相分離構造辨認識之構造,則沒有特別的限制。作為奈米相分離構造之具體例,例如可舉出海島構造、芯殼構造、各相規則地排列之積層構造(疊層構造)等。
於形成被覆層表面為海島構造的奈米分離構造時,PVA相與PEs相中的任一者可形成相當於島之相。海島構造係如第1圖中所示,可為各自獨立的「島」狀之態樣,而且也可為「島」連續之態樣。海島構造的大小係沒有特別的拘束,例如以短軸方向的寬度最大為20nm以上500nm以下,長軸方向的長度超過50nm之島狀構造作為主體者。藉由具有如此的奈米大小之分散構造,可使兩樹脂的特性合適地並存。
奈米相分離構造之一個的芯殼構造,例如就是以PVA相包圍PEs相之周圍,更以PEs相包圍其之構造。於任一者,對被覆層的表面,使用掃描型探針顯微鏡測定時,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凝聚體所辨識之相與作為聚酯系樹脂之凝聚體所辨識之相,不顯著偏倚而分散存
在者,從發揮優異的黏著性之觀點來看較佳。具有如上述的奈米相分離構造之被覆層表面,由下式所定義的PVA相之面積比率較佳為30%以上小於99%。
PVA相表面分率(%)=(PVA相之面積/測定面積)×100
PVA相之面積係利用後述的掃描型探針顯微鏡之相位測定模式來測定,於該情況下,聚乙烯醇相例如係在相位像顯示暗色相。測定面積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例如可以1μm×1μm進行。
PVA表面分率較佳為30~99%。小於30%時,被覆層之表面中的PEs相之表面分率係相對地變大,對偏光鏡.水系黏著劑之密接性有降低之情況。另一方面,PVA表面分率為99%以上時,對聚酯薄膜(基材)的密接性有降低之情況。被覆層表面的PVA表面分率之下限較佳為30%,尤佳為35%,更佳為40%。另一方面,PVA表面分率之上限較佳為99%,尤佳為95%,更佳為90%。
奈米相分離構造的PVA表面分率,係可藉由後述實施例中記載的紙重量法或影像解析法來測定。
關於藉由上述奈米分離構造提高黏著性之理由,茲認為如以下。聚乙烯醇系樹脂係富有親水性,聚酯系樹脂係富有疏水性。因此,僅將兩樹脂混合.塗布,兩樹脂係完全分離,無法發揮充分的黏著性。另一方面,雖然可藉由界面活性劑等來強制地混合兩樹脂,但此時由於損害兩樹脂的特性,而無法發揮充分的黏著性。相對於其,藉由將兩樹脂形成奈米相分離構造,而且在被覆層表面存在指定比例的PVA相,可同時高效率地發揮起
因於PVA樹脂之與偏光鏡或設置於其上的黏著劑之黏著性,及起因於PEs樹脂之與聚酯薄膜之黏著性。
被覆層表面的奈米相分離構造,係可藉由掃描型探針顯微鏡(SPM)的相位測定模式(相位模式)來測定、確認。相位模式係藉由通常動力模式(DFM模式;使用SII NANO TECHNOLOGY公司製SPM時)的表面形態觀察與同時進行的相位延遲測定模式者。
說明以掃描型探針顯微鏡(SPM)的相位測定模式(相位模式)來測定被覆層的相分離構造者。於相位模式中,檢測出使DFM動作時的懸臂振動之相位延遲。於DFM動作中,以使共振的懸臂之振動振幅成為一定的方式,控制探針.試料間的距離,測定形狀。此處,將用於使懸臂振動的雙壓電晶片(壓電元件)振動之信號稱為「輸入信號」時,於相位測定模式中,與振動振幅同時地檢測出對於該「輸入信號」而言,有效的懸臂之振動信號的相位延遲。相位延遲係敏感地響應表面物性的影響,愈軟的試料表面則延遲愈大。藉由將該相位延遲的大小作影像化,則可觀察表面物性的分布(稱為相位像或相像等)。如此地藉由使用掃描型探針顯微鏡(SPM)的相位測定模式,可測定複數的物性不同之樹脂相存在於表面的相分離構造及確認。
被覆層的相分離構造之評價,只要是掃描型探針顯微鏡之表面物性分布評價模式,則在相位測定模式以外,還可實施摩擦力測定模式或黏彈性測定模式等之其它模式,較佳為感度最良好之可評價相分離構造之觀察
模式。再者,於相位測定模式中,不僅可藉由被覆層的黏彈性之差異來檢測出相位延遲,而且可藉由如吸附力之大小的表面物性之差異來檢測出相位延遲。
本發明的被覆層由於具有奈米相分離構造,而對於偏光鏡或水性黏著劑,尤其聚乙烯醇系的偏光鏡或水性黏著劑,可顯示與三乙醯纖維素同等以上之高黏著性。具體地於後述實施例所示的黏著性試驗中,被覆層係1次剝離後的殘存面積較佳為90%以上,尤佳為95%以上,更佳為100%,5次連續剝離後的殘存面積較佳為75%以上,尤佳為85%以上,更佳為95%以上,10次連續剝離後的殘存面積較佳為50%以上,尤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尤更佳為93%以上,特佳為95%以上。
如上述之相分離構造,係可如後述地藉由控制樹脂濃度、樹脂種類的選擇、乾燥.加熱條件等而得。
以下,詳細說明被覆層的各組成。
作為被覆層之成分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只要是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辨識者,則沒有特別的限定。於其具體例中,包含將聚醋酸乙烯酯皂化而得之聚乙烯醇,其衍生物,更且與和醋酸乙烯酯有共聚合性的單體之共聚物的皂化物,將聚乙烯醇縮醛化、胺基甲酸酯化、醚化、接枝化、磷酸酯化等之改性聚乙烯醇等。作為前述單體,可舉出馬來酸(酐)、富馬酸、巴豆酸、伊康酸、(甲基)丙烯酸等的不飽和羧酸及其酯類;乙烯、丙烯等的α-烯烴、(甲基)烯丙基磺酸(鈉)、磺酸鈉(馬來酸單烷酯)、
二磺酸鈉烷基馬來酸酯、N-羥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醯胺烷基磺酸鹼鹽、N-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咯啶酮衍生物等。此等聚乙烯醇系樹脂係可僅使用1種,也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本發明所用之合適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例如可舉出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醇-乙烯基縮丁醛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此等之中較佳為乙烯醇-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聚合度係沒有特別的拘束,但從塗布液黏性之點來看,聚合度較佳為3000以下。
乙烯醇的共聚合比率係以皂化度表示。本發明的聚乙烯醇系樹脂之皂化度,只要發揮優異的黏著性,則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60莫耳%以上。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之上限較佳為95莫耳%以下,更佳為85莫耳%以下。皂化度較佳為65莫耳%以上83莫耳%以下,尤佳為68莫耳%以上80莫耳%,更佳為70莫耳%以上小於80莫耳%,尤更佳為71莫耳%以上78莫耳%以下,特佳為73莫耳%以上75莫耳%以下。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若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具有適合水性黏著劑或偏光鏡的黏著性,同時可合適地進行與聚酯系樹脂之相分離。又,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若為上述上限以下(或小於),則可與聚酯系樹脂更合適地形成奈米相分離構造。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係可藉由醋酸乙烯酯等之共聚合單位的水解所需要的鹼消耗量或藉由NMR之組成分析來求得。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含量在被覆層中較佳為10質量%以上60質量%以下,尤佳為15質量%以上5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含量若為上述下限以上,則PVA表面分率變高,則與偏光鏡.水系樹脂之黏著性係合適。另一方面,若為上述上限以下,則適合與聚酯薄膜基材之黏著性。
本發明之被覆層所用的聚酯系樹脂,係由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聚縮合所成之共聚物,作為二羧酸成分及二醇成分,可使用對於前述作為基材使用的聚酯薄膜所說明之成分。
從提高與聚酯薄膜基材的黏著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具有與聚酯薄膜中的二羧酸成分相同或類似構造.性質之二羧酸成分作為聚酯系樹脂的二羧酸成分。因此,例如當採用芳香族二羧酸作為聚酯薄膜的二羧酸成分時,較佳為使用芳香族二羧酸作為聚酯系樹脂的二羧酸成分。作為如此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最佳為對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相對於全部二羧酸成分而言,例如亦可以10莫耳%以下之範圍,添加其它芳香族二羧酸而使共聚合。
從防黏連性之點,聚酯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25℃以上,尤佳為30℃以上,更佳為35℃以上。再者,玻璃轉移溫度的上限較佳為110℃以下,尤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玻璃轉移溫度的上限若為上述以下,則容易藉由後述的加熱處理適宜地形成相分
離。聚酯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係如後述地,可藉由導入共聚合成分,尤其分支狀二醇成分而控制。
作為聚酯系樹脂的二醇成分,較佳為以乙二醇與分支的二醇作為構成成分。茲認為藉由具有分支構造,有助於被覆層的應力緩和,可適宜地達成密接性。作為前述之分支的二醇成分,例如可舉出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乙基-1,3-丙二醇、2-甲基-2-丁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甲基-2-異丙基-1,3-丙二醇、2-甲基-2-正己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乙基-2-正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正己基-1,3-丙二醇、2,2-二正丁基-1,3-丙二醇、2-正丁基-2-丙基-1,3-丙二醇及2,2-二正己基-1,3-丙二醇等。
相對於全部二醇成分而言,前述分支的二醇成分之莫耳比係下限較佳為10莫耳%,特佳為20莫耳%。另一方面,上限較佳為80莫耳%,更佳為70莫耳%,特佳為60莫耳%。
又,按照需要,亦可併用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或1,4-環戊烷二甲醇等。
本發明中作為被覆層的成分使用之聚酯系樹脂,從形成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合適之奈米相分離構造之點來看,較佳為使用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樹脂。為了聚酯系樹脂的水溶性化或水分散化,較佳為使含有磺酸鹽基、羧酸鹽基等之親水性基的化合物共聚合。其中,從將聚酯系樹脂的酸價保持低,邊控制與交聯劑的反應性邊賦予親水性之觀點來看,具有磺酸鹽基的二羧酸成分係合
適。作為具有磺酸鹽基的二羧酸成分,例如可舉出磺基對苯二甲酸、5-磺基間苯二甲酸、4-磺基萘間苯二甲酸-2,7-二羧酸及5-(4-磺基苯氧基)間苯二甲酸或其鹼金屬鹽,其中較佳為5-磺基間苯二甲酸。
具有磺酸鹽基的二羧酸成分較佳為佔聚酯樹脂的二羧酸成分中1~15莫耳%,尤佳1.5~12莫耳%,更佳為2~10莫耳%。具有磺酸鹽基的二羧酸成分為上述下限以上時,適合聚酯系樹脂的水溶性化或水分散化。又,具有磺酸鹽基的二羧酸成分為上述上限以下時,適合與聚酯薄膜基材之黏著性。
於如後述地併用交聯劑時,從形成合適的相分離構造之點來看,聚酯系樹脂係與交聯劑的反應基之羧酸基少者為佳。茲認為藉由減少與交聯劑有反應性的羧基,由於與交聯劑的反應性降低,結果與聚乙烯醇系樹脂不完全地混合,藉由經交聯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可適宜地維持相分離構造。從如此的觀點來看,聚酯系樹脂的酸價較佳為20KOHmg/g以下,尤佳為15KOHmg/g以下,更佳為10KOHmg/g以下,尤更佳為8KOHmg/g以下,特佳為5KOHmg/g以下。聚酯系樹脂的酸價係可由後述的滴定法或NMR等之成分分析的結果來理論地求得。
為了將聚酯系樹脂的酸價控制在上述範圍,較佳為減少用於水溶性化或水分散化之羧酸鹽基的導入量,或採用羧酸鹽基以外的親水性基,或減低聚酯系樹脂的羧酸末端濃度。作為減低聚酯系樹脂的羧酸末端濃度之方法,較佳為採用羧酸末端基經末端修飾之聚酯系樹脂,
或採用聚酯系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大的聚酯系樹脂。因此,聚酯系樹脂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0以上,尤佳為6000以上,更佳為10000以上。又,較佳為以聚酯系樹脂作為構成成分,減低具有3個以上的酸成分之含量。
被覆層中的聚酯系樹脂之含量較佳為40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下,尤佳為45質量%以上8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聚酯系樹脂之含量若為上述下限以上,則適合與聚酯薄膜基材之黏著性,若為上述上限以下,則適合與偏光鏡或設於其上的水系黏著劑之黏著性。
藉由在被覆層中併用交聯劑,可形成更合適的奈米相分離構造。茲認為此係因為藉由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羥基彼此進行交聯,聚乙烯醇系樹脂變容易凝聚,結果形成合適的分離構造。
作為交聯劑,只要與羥基有交聯性者,則沒有特別的限定,可舉出三聚氰胺系、異氰酸酯系、碳化二亞系、唑啉系、環氧系等之化合物。從塗布液的經時安定性之點來看,較佳為三聚氰胺系、異氰酸酯系、碳化二亞系、唑啉系之化合物。再者,交聯劑較佳為與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羥基適宜地進行交聯反應之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或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者。茲認為此係因為相對於碳化二亞系交聯劑係與羧基反應者,由於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或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係與羥基反應,故藉由具有羥基作
為官能基的聚乙烯醇系樹脂,適宜地形成交聯構造。再者,使用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或異氰酸酯化合物時,塗布層中的聚乙烯醇係適宜地形成交聯構造,在聚酯薄膜相反側之面變容易移動,更提高PVA的表面分率,可形成合適的海島構造。其中,從與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羥基適宜地形成交聯反應,同時透明性優異之觀點來看,特佳為使用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又,為了促進交聯反應,視需要亦可適宜使用觸媒等。
作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使用低分子或高分子的二異氰酸酯或3價以上之聚異氰酸酯。例如,作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舉出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1,4-萘二異氰酸酯、伸苯基二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醚二異氰酸酯、2-硝基二苯基-4,4’-二異氰酸酯、2,2’-二苯基丙烷-4,4’-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丙烷二異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異氰酸酯等之芳香族二異氰酸酯類、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之芳香族脂肪族二異氰酸酯類、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3-雙(異氰酸酯甲基)環戊烷等之脂環式二異氰酸酯類、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及2,2,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之脂肪族二異氰酸酯類,以及此等的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三聚物。再者,使此等的異氰酸酯化合物之過剩量與乙二醇、丙
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甘油、山梨糖醇、乙二胺、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之低分子活性氫化合物、或聚酯多元醇類、聚醚多元醇類、聚醯胺類等之高分子活性氫化合物反應而得的高分子之含末端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交聯劑,亦較佳為封端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藉由添加封端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可更適宜地提高塗布液的經時安定性。
封端化異氰酸酯系化合物係可藉由習知的方法使上述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封端化劑進行加成反應而調製。作為異氰酸酯封端化劑,例如可舉出苯酚、甲酚、二甲苯酚、間苯二酚、硝基苯酚、氯苯酚等之苯酚類,噻吩、甲基噻吩等之噻吩類;丙酮肟、甲基乙基酮肟、環己酮肟等之肟類,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之醇類,2-氯乙醇、1,3-二氯-2-丙醇等之鹵素取代醇類,第三丁醇、第三戊醇等之三級醇類,ε-己內醯胺、δ-戊內醯胺、γ-丁內醯胺、β-丙基內醯胺等之內醯胺類,芳香族胺類,醯亞胺類,乙醯丙酮、乙醯乙酸酯、丙二酸乙酯等之活性亞甲基化合物,硫醇類,亞胺類,尿素類,二芳基化合物類,亞硫酸氫鈉等。
作為三聚氰胺化合物,可舉出經取代基-(CH2)n-O-R(式中,n為1~3之整數,R為碳數1~4的烷基)取代之三聚氰胺化合物,前述式中的R較佳為甲基。1個三聚氰胺構造所具有的上述取代基之數較佳為3~6。作為三聚氰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住友化學公
司製Sumitex樹脂系列之M-3、MK、M-6、M-100、MC等或股份有限公司三和CHEMICAL公司製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MW-22、MX-706、MX-042等。
亦可併用三聚氰胺系化合物與環氧系化合物或唑啉化合物,當時的環氧系化合物、唑啉系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小於10重量%,尤佳為小於5重量%,更佳為小於2重量%,特佳為小於1重量%。環氧系化合物或唑啉系化合物之含量若比上述上限還多,則無法藉由塗布層中的聚酯與聚乙烯醇之比率來將PVA表面分率保持高,有黏著性差之情況。
又,也可併用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與環氧系化合物或唑啉化合物,當時的環氧系化合物、唑啉系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小於10重量%,尤佳為小於5重量%,更佳為小於2重量%,特佳為小於1重量%。環氧系化合物或唑啉系化合物之含量若比上述上限還多,則無法藉由塗布層中的聚酯與聚乙烯醇之比率來將PVA表面分率保持高,有黏著性差之情況。
交聯劑之含量在被覆層中較佳為2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尤佳為5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更佳為8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交聯劑之含量若為上述下限以上,則適合聚乙烯醇系樹脂之交聯形成,若為上述上限以下,則適合藉由黏結劑樹脂展現黏著性效果。
聚酯系樹脂(A)與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配合比(B)/(A)以質量比計較佳為0.2~1.25,尤佳為0.25~1,更佳為0.25~0.5,特佳為0.25~0.45。(B)/(A)若為上述下限
以上,則適合與聚酯薄膜基材之黏著性,若為上述上限以下,則適合與偏光鏡.水系樹脂之黏著性。
聚酯系樹脂(A)及聚乙烯醇系樹脂(B)與交聯劑(C)之配合比((A)+(B))/(C)以質量比計較佳為2~50,尤佳為5~40,更佳為8~30。((A)+(B))/(C)若為上述下限以上,則適合藉由黏結劑樹脂成分展現黏著性效果,若為上述上限以下,則適合藉由相分離導致黏著性效果。
對於構成本發明的偏光鏡保護膜之被覆層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眾所周知的添加劑,例如界面活性劑、抗氧化劑、觸媒、耐熱安定劑、耐候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有機之易滑劑、顏料、染料、有機或無機之粒子、抗靜電劑、核劑等。
於本發明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被覆層的防黏連性,在被覆層中添加粒子者亦為較佳的態樣。於本發明中,作為被覆層中所含有的粒子,例如為氧化鈦、硫酸鋇、碳酸鈣、硫酸鈣、矽石、氧化鋁、滑石、高嶺土、黏土等或此等之混合物,更且可舉出其它一般的無機粒子,例如磷酸鈣、雲母、鋰蒙脫石、氧化鋯、氧化鎢、氟化鋰、氟化鈣和其它併用等的無機粒子,或苯乙烯系、丙烯酸系、三聚氰胺系、苯并胍胺系、矽酮系等之有機聚合物系粒子等。
被覆層中的粒子之平均粒徑(藉由SEM測定的個數基準之平均粒徑,以下相同)較佳為0.04~2.0μm,更佳為0.1~1.0μm。惰性粒子的平均粒徑若小於0.04μm,則由
於對薄膜表面的凹凸之形成變不充分,薄膜的滑動性或捲取性等之處理性會降低,而且貼合時的加工性有降低之情況。相反地,若超過2.0μm,則容易發生粒子之脫落而不宜。被覆層中的粒子濃度較佳為佔固體成分中1~20質量%,更佳為5~15質量%。
於本發明中,被覆層的厚度可在0.01~2μm之範圍適宜設定,但為了兼顧加工性與黏著性,較佳為0.03~0.25μm之範圍,尤佳為0.05~0.25μm,更佳為0.05~0.2μm。
被覆層的厚度若小於0.03μm,則黏著性變不充分。被覆層的厚度若超過0.25μm,則有發生黏連之情況。
作為聚酯薄膜之製造方法,最一般的製造方法可舉出將聚酯樹脂熔融,壓出成片狀,將所成形的無配向聚酯在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利用輥之速度差在縱向延伸後,藉由拉幅機在橫向延伸,施予熱處理之方法。
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係可為一軸延伸薄膜,也可為二軸延伸薄膜,但使用二軸延伸薄膜作為偏光鏡保護膜時,即使自薄膜面的正上方來觀察,也看不到虹狀的色斑,但自傾斜方向來觀察時,會有觀察到虹狀的色斑之情況,故必須留意。
此現象係因為二軸延伸薄膜係由在行進方向、寬度方向、厚度方向中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折射率橢圓體所構成,由於薄膜內部的光之穿透方向,而遲滯值成為零的(折射率橢圓體呈現真圓)方向係存在。因此,若自特定
的方向來觀察液晶顯示畫面,則有發生遲滯值成為零之點的情況,以該點作為中心,虹狀的色斑以同心圓狀出現。而且,若將自薄膜面的正上方(法線方向)至看見虹狀的色斑之位置為止的角度當作θ,則此角度θ係薄膜面內的雙折射愈大則愈大,愈難以看見虹狀的色斑。由於在二軸延伸薄膜中角度θ有變小之傾向,故一軸延伸薄膜者係不易看見虹狀的色斑而較佳。
然而,於完全的一軸性(1軸對稱性)薄膜中,由於與配向方向呈正交的方向之機械強度係顯著降低而不宜。本發明較佳為在實質上不發生虹狀的色斑之範圍或在液晶顯示畫面所要求的視野角範圍中不發生虹狀的色斑之範圍,具有二軸性(2軸對稱性)。
作為判斷此虹狀的色斑之觀看難度的指標,有評價遲滯值(面內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Rth)之差的方法。此厚度方向相位差係意味將自薄膜厚度方向截面來看時的2個雙折射△Nxz及△Nyz乘以各自薄膜厚度d而得之相位差的平均。面內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差愈小,則觀察角度所致的雙折射之作用愈增加各向同性,故觀察角度所致的遲滯值之變化愈小。因此,判斷觀察角度所致的虹狀的色斑愈難以發生。
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之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較佳為0.200以上,尤佳為0.500以上,更佳為0.600以上。上述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愈大,則雙折射的作用愈增加各向同性,觀察角度所致的虹狀的色斑之發生愈難以發生。因此,於完全的一軸
性(1軸對稱性)薄膜中,上述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成為2.0。然而如前述,隨著接近完全的一軸性(1軸對稱性)薄膜,與配向方向呈正交的方向之機械強度係顯著降低。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之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較佳為1.2以下,更佳為1.0以下。為了完全抑制觀察角度所致之虹狀的色斑發生,上述遲滯值與厚度方向相位差之比(Re/Rth)不必要為2.0,1.2以下為充分。又,即使上述比率為1.0以下,也可充分滿足液晶顯示裝置所要求的視野角特性(左右180度,上下120度左右)。
若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製膜條件,則縱延伸溫度、橫延伸溫度較佳為80~130℃,特佳為90~120℃。縱延伸倍率較佳為1.0~3.5倍,特佳為1.0倍~3.0倍。又,橫延伸倍率較佳為2.5~6.0倍,特佳為3.0~5.5倍。為了將遲滯值控制在上述範圍,較佳為控制縱延伸倍率與橫延伸倍率之比率。縱橫的延伸倍率之差若過小,則難以產生遲滯值差而不宜。又,設定低的延伸溫度者,亦在提高遲滯值上為較佳的對應。於繼續的熱處理中,處理溫度較佳為140~240℃,特佳為180~240℃。
被覆層係可在薄膜的製造後或製造步驟中設置。特別地,從生產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在薄膜製造步驟的任意階段,即在未延伸或一軸延伸後的PET薄膜之至少一面,塗布塗布液,形成被覆層。
將此塗布液塗布於PET薄膜用之方法,可使用眾所周知的任意方法。例如,可舉出逆輥塗覆法、凹槽輥塗覆法、吻塗法、口模式塗覆法、輥刷法、噴塗法、氣刀塗覆法、線桿塗覆法、管刮法、含浸塗覆法、簾幕塗覆法等。可單獨或組合此等方法來塗布。
於本發明中,最終所得之被覆層的厚度較佳為0.04~0.33g/m2
。低於0.04g/m2
時,黏著性降低,比0.33g/m2
厚時,由於黏連性、滑動性降低而不宜。
於塗布液的塗布後,較佳為在乾燥爐內進行乾燥。吹於塗布面的乾燥風之溫度較佳為80℃以上且小於150℃。又,風速較佳為30m/秒以上。再者,更佳的乾燥溫度為100℃以上且小於150℃。藉由前述的乾燥爐,在80℃以上且小於150℃之溫度將塗膜乾燥後,立刻將具有被覆層的積層薄膜冷卻到室溫附近為止者為較佳。藉由經過乾燥步驟,可使塗布液的流動性降低,適宜地進行相分離構造。
於本發明的積層聚酯薄膜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進行140℃以上之熱定型處理。於熱定型處理步驟中,藉由在被覆層中使黏結劑的流動狀態暫時地提高,可形成合適的相分離狀態。茲認為其理由為:藉由提高黏結劑的流動狀態,疏水性基多的聚酯樹脂與親水性基多的聚乙烯醇樹脂係分別自己組織地凝聚,形成合適的相分離狀態。又,交聯劑的交聯反應進行,可加速相分離狀態者亦被認為是一個原因。熱定型處理步驟中的各熱定型區之溫度,雖然取決於基材的熱塑性樹脂薄膜之構成樹
脂的種類而有若干的差異,但可在140~240℃,尤佳在180~240℃的溫度範圍內適宜設定。
熱定型處理步驟的最高溫度小於140℃時,黏結劑樹脂的流動性變不充分,難以在被覆層中形成奈米相分離構造。再者,由於所得之積層薄膜的熱收縮率變大而不宜。
自被覆層的相分離開始顯著地進行之溫度起至達到熱定型處理之最高溫度所需要的時間較佳為3秒以上且小於20秒,特佳為4秒以上且小於15秒。
為了控制遲滯值的變動,薄膜的厚度不均較佳為小者。
延伸溫度、延伸倍率由於對薄膜的厚度不均造成大的影響,從厚度不均之觀點來看,亦必須進行製膜條件的最合適化。特別地,為了產生遲滯值差而降低縱延伸倍率時,縱厚度不均之值會變高。由於縱厚度不均之值係在延伸倍率的某一特定之範圍中有變非常高之區域,宜在此範圍以外處設定製膜條件。
本發明的薄膜之厚度不均較佳為5.0%以下,尤佳為4.5%以下,更佳為4.0%以下,特佳為3.0%以下。薄膜的厚度不均係可藉由任意的手段來測定,但例如可在薄膜的流動方向採集連續的帶狀樣品(長度3m),使用(股)Seiko-Em製電子測微計(Militron 1240)等之測定機,以1cm間距測定100點的厚度,求得厚度的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平均值(d),藉由下式算出厚度不均(%)。
厚度不均(%)=((dmax-dmin)/d)×100
如前述,將薄膜的遲滯值控制在特定範圍者,係可藉由適宜設定延伸倍率或延伸溫度、薄膜之厚度而進行。例如,縱延伸與橫延伸之延伸倍率差愈高,延伸溫度愈低,薄膜的厚度愈厚,愈容易得到高的遲滯值。相反地,縱延伸與橫延伸之延伸倍率差愈低,延伸溫度愈高,薄膜的厚度愈薄,愈容易得到低的遲滯值。又,延伸溫度愈高,總延伸倍率愈低,愈容易得到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低的薄膜。相反地,延伸溫度愈低,總延伸倍率愈高,愈容易得到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高的薄膜。最終的膜條件係除了遲滯值的控制,還必須考慮加工所需要的物性等來設定。
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之厚度為任意,但較佳為15~300μm之範圍,更佳為15~200μm之範圍。即使為低於15μm的厚度之薄膜,原理上也可得到3000nm以上之遲滯值。然而,於該情況下,薄膜的力學特性之各向異性變顯著,容易發生裂開、破損等,作為工業材料的實用性顯著降低。特佳的厚度之下限為25μm。另一方面,偏光鏡保護膜的厚度之上限若超過300μm,則偏光板的厚度變過厚而不宜。從作為偏光鏡保護膜的實用性之觀點來看,厚度的上限較佳為200μm。特佳的厚度之上限係與一般的TAC薄膜同等程度之100μm。於上述厚度範圍中,為了亦將遲滯值控制在本發明之範圍,作為薄膜基材使用之聚酯,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又,作為在本發明的聚酯薄膜中摻合紫外線吸收劑之方法,可組合眾所周知的方法而採用,例如可預先使用混煉擠壓機,摻合經乾燥的紫外線吸收劑與聚合物原料以製作母料,在薄膜製膜時藉由混合指定的該母料與聚合物原料之方法等而摻合。於薄膜中所添加的紫外線吸收劑之添加重量較佳為0.3~1.5%,更佳為0.4~1.0%。
此時母料的紫外線吸收劑濃度,為了使紫外線吸收劑均勻地分散而且經濟地摻合,較佳成為5~30質量%之濃度。作為製作母料的條件,較佳為使用混煉擠壓機,壓出溫度為聚酯原料之熔點以上、290℃以下之溫度,以1~15分鐘壓出。在290℃以上,紫外線吸收劑的減量大,而且母料的黏度降低係變大。滯留時間1分鐘以下時,紫外線吸收劑的均勻混合係變困難。此時,按照需要亦可添加安定劑、色調調整劑、抗靜電劑。
又,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使薄膜成為至少3層以上之多層構造,在薄膜的中間層添加紫外線吸收劑。中間層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3層構造之薄膜,具體地可如以下地製作。將作為外層用的聚酯之丸粒單獨、作為中間層用之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母料與聚酯之丸粒以指定的比例混合,乾燥後,供應給眾所周知的熔融積層用擠壓機,自狹縫狀的模頭壓出成片狀,在澆鑄輥上使冷卻固化而製作未延伸薄膜。即,使用2台以上的擠壓機、3層的料道或合流塊(例如具有方型合流部的合流塊),將構成兩外層的薄膜層、構成中間層的薄膜層予以積層,自噴嘴壓出3層之片,在澆鑄輥上冷卻以製作未延伸薄
膜。再者,於本發明中,為了去除成為光學缺點之原因的原料之聚酯中所含有的異物,較佳為在熔融壓出時進行高精度過濾。熔融樹脂的高精度過濾時所使用之濾材的過濾粒子大小(初期過濾效率95%),較佳為15μm以下。濾材的過濾粒子大小若超過15μm,則20μm以上的異物之去除係容易變不充分。
以下,舉出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所限制,在能適合本發明的宗旨之範圍內,亦可加以適宜變更而實施,彼等皆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再者,以下的實施例中之物性的評價方法係如以下。
被覆層的相分離構造之評價係使用掃描型探針顯微鏡(SII NANO TECHNOLOGY製,NaNoNavi系統/SPA300),以相位測定模式(相位模式)來進行。於相位像中,相位延遲愈大則表現愈明亮,相反地相位延遲愈小則表現愈黑暗。相位延遲小係意味與其它相比較下,硬的或吸附力比較小。於本發明的易黏著性聚酯薄膜之被覆層中,暗色相為聚乙烯醇層β,明色相為聚酯層α。
掃描型探針顯微鏡中的相位測定模式之測定原理,係記載於SII NANO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之網站(http://www.siint.com/products/spm/tec_mode/l_pm.html)中。
用於測定的懸臂,主要使用DF3(彈簧常數:約1.6N/m),為了防止因探針污染而造成感度及分辨能力的降低,常常使用新品。掃描器使用FS-20A。又,觀察係分辨能力512×512畫素以上,觀察視野係1μm×1μm。測定時的懸臂之振幅衰減率或掃描速度、掃描頻率等之測定參數係實施線性掃描,設定可以感度最高且分辨能力良好之可觀察的條件。
以影像處理軟體(Adobe製Photoshop 7.0版)來讀取所得到的相位模式影像(位元映像形式,512×512畫素),以影像大小成為205mm×205mm的方式顯示在顯示器上。接著,藉由同軟體的鉛筆工具(主要直徑:3px),在明色相與暗色相的邊界,描繪黑色線以使兩相之邊界明確。再者,使用同軟體的塗滿工具,將暗色相塗成黑色,將明色相塗成白色,以進行2值化。
PVA表面分率之測定係藉由以下的程序來測定。
將上述(1-1)之手法所得之相位模式影像保存作為位元映像形式的數位影像。其次,將該影像以印表機(Xerox製,Docucentre Color a250)印刷輸出到A4版上質紙。對於所輸出的影像(200mm×200mm),於500勒克司之照明下的明亮室內,藉由目視確認,以4B鉛筆使影像內的明色相與暗色相之邊界明確。此時,明色相內所存在的直徑0.1μm以下的暗色部,由於被確認為在明色相所偏倚存在的被覆層中所含有之粒子,故不畫出邊界線,而
當作在明色相中所含有者。然後,用切刀在明色相與暗色相已明確的邊界線上切開而分割,測定明色相(聚酯相α)與暗色相(聚乙烯醇相β)之紙的質量,以%的單位求得相對於明色相與暗色相的紙之總質量而言暗色相(聚乙烯醇相β)的質量之比率。在自不同的5個位置所採集的測定樣品,實施此測定操作,將其平均值當作PVA表面分率。再者,將不發生相分離的情況記載為×。
再者,除了上述紙重量法,PVA表面分率還可使用下述的影像解析法來測定。
將經2值化的影像,藉由同軟體,以亮度(黑、白)作為橫軸,以度數作為縱軸,顯示直方圖,求得黑色部的面積比率。在自不同的5個位置所採集的測定樣品,實施此測定操作,將其平均值當作PVA表面分率。再者,將不發生相分離的情況記載為×。
根據JIS K7121,使用差示掃描熱量計(SEIKO INSTRUMENTS製,DSC6200),使10mg樹脂樣品在25~300℃的溫度範圍中以20℃/min升溫,將由DSC曲線所得之外推玻璃轉移開始溫度當作玻璃轉移溫度。
將0.03g樹脂溶解於10ml四氫呋喃中,使用GPC-LALLS裝置低角度光散射光度計LS-8000(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四氫呋喃溶劑,參考:聚苯乙烯),使用管柱溫度30℃、流量1ml/分鐘之管柱(昭和電工公司製shodex KF-802、804、806),測定數量平均分子量。
將樹脂溶解於重氯仿中,使用VARIAN公司製核磁共振分析計(NMR)Gemini-200,進行1
H-NMR分析,由其積分比來決定各組成的莫耳%比。
將1g(固體成分)的試料溶解於30ml的氯仿或二甲基甲醯胺中,以酚酞作為指示劑,用0.1N的氫氧化鉀乙醇溶液滴定,求得中和試料每1g的羧基所需要之KOH的量(mg)當作酸價。
依照JIS-K6726,使用氫氧化鈉,將聚乙烯醇樹脂的殘存醋酸基(莫耳%)定量,以其值作為皂化度(莫耳%)。對於同樣品測定3次,以其平均值作為皂化度(莫耳%)。
於積層聚酯薄膜之被覆層表面上,以乾燥後的聚乙烯醇樹脂層之厚度成為2μm之方式,用線桿塗布已調整至固體成分濃度5質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KURARAY製PVA117),在70℃乾燥5分鐘。於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用加有使判斷成為容易之紅色染料者。將所作成的評價對象薄膜黏貼於已貼附有雙面膠帶的厚度5mm之玻璃板上,使評價對象的積層薄膜之形成有聚乙烯醇樹脂層的面之相反面貼附於上述雙面膠帶。其次,使用間隙間隔2mm的刀具導軌,產生貫通聚乙烯醇層而達到基材薄膜之100個方格狀的刀傷。接著,將黏著帶(NICHIBAN公司製Cellotape(註冊商標)CT-24;24mm寬)貼附於100
個方格狀的刀傷面。貼附時以橡皮擦來按壓在界面所殘留的空氣而使完全緊貼後,實施1次、5次、10次強勢垂直地撕下黏著帶之作業。計算聚乙烯醇樹脂層未剝落之方格的個數,當作PVA黏著性。即,將PVA層完全未剝落時當作PVA黏著率100,將PVA層完全剝落時當作PVA黏著率0。再者,將1個方格內部分地剝落者亦包含於已剝落的個數。
於積層聚酯薄膜之被覆層表面上,以乾燥後的聚乙烯醇樹脂層之厚度成為2μm之方式,用線桿塗布已調整至固體成分濃度5質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KURARAY製PVA117),藉由以下的基準來評價在70℃乾燥5分鐘後的聚乙烯醇樹脂層之塗布狀況。
◎:在所塗布的全面中沒有收縮(cissing),可漂亮地塗布
○:在所塗布的幾乎全面中沒有收縮,可漂亮地塗布
△:在所塗布的一部分中發生收縮。
×:在所塗布的幾乎全面中發生收縮。
以薄膜上之正交的二軸之折射率的各向異性(△Nxy=| Nx-Ny |)與薄膜厚度d(nm)之乘積(△Nxy×d)所定義之參數,為顯示光學的各向同性、各向異性之尺度。二軸的折射率之各向異性(△Nxy)係藉由以下的方法求得。使用二片的偏光板,求得薄膜的配向軸方向,以配
向軸方向呈正交之方式,切出4cm×2cm的長方形,當作測定用樣品。對於此樣品,藉由阿貝折射率計(ATAGO公司製NAR-4T)求得正交的二軸之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之折射率(Nz),將前述二軸之折射率差的絕對值(| Nx-Ny |)當作折射率的各向異性(△Nxy)。薄膜的厚度d(nm)係使用電測微計(FEINPRUF公司製Militron 1245D)測定,將單位換算成nm。由折射率的各向異性(△Nxy)與薄膜的厚度d(nm)之乘積(△Nxy×d)求得遲滯值(Re)。
表示將自薄膜厚度方向截面來看時的2個雙折射△Nxz(=| Nx-Nz |)、△Nyz(=| Ny-Nz |)乘以各自薄膜厚度d而得之遲滯值的平均之參數。藉由與遲滯值之測定同樣的方法,求得Nx、Ny、Nz與薄膜厚度d(nm),算出(△Nxz×d)、(△Nyz×d)之平均值,求得厚度方向遲滯值(Rth)。
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製U-3500型),以空氣層作為標準,測定波長300~500nm範圍之光線穿透率,求得在波長380nm之光線穿透率。
於由PVA與碘所成之偏光鏡的一側,以偏光膜的吸收軸與薄膜的配向主軸呈垂直的方式,貼附以後述程序所製造的聚酯薄膜,於其相反面貼附TAC薄膜(富士FILM(股)公司製,厚度80μm),而作成偏光板。以聚酯
薄膜成為視覺辨認性側之方式,將所得之偏光板設置在以由組合有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釔.鋁.石榴石系黃色螢光體之發光元件所成的白色LED作為光源(日亞化學NSPW500CS)之液晶顯示裝置(具有液晶胞與在入射光側以2片的TAC薄膜作為偏光鏡保護膜之偏光板)的射出光側。自液晶顯示裝置的偏光板之正面及傾斜方向來目視觀察,如以下地判斷有無虹斑之發生。
◎:自任一方向皆沒有發生虹斑。
○:自傾斜方向觀察時,可觀察到一部分極淡的虹斑。
×:自傾斜方向觀察時,可明確地觀察到虹斑。
使用東洋精機製作所製艾爾曼多夫(Elmendorf)撕裂試驗機,依照JIS P-8116,測定各薄膜的撕裂強度。以撕裂方向與薄膜的配向主軸方向呈平行之方式進行,如以下地判斷。再者,配向軸方向之測定係藉由分子配向計(王子計測器股份有限公司製MOA-6004型分子配向計)來測定。
○:撕裂強度為50mN以上
×:撕裂強度低於50mN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部分回流式冷卻器之不銹鋼製高壓釜中,加入194.2質量份的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84.5質量份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14.8質量份的二甲基-5-鈉磺基間苯二甲酸酯、233.5質量份的二乙二醇、136.6
質量份的乙二醇及0.2質量份的鈦酸四正丁酯,在160℃至220℃之溫度,費4小時進行酯交換反應。其次,升溫至255℃為止,徐徐將反應系減壓後,於30Pa之減壓下使反應1小時30分鐘,而得到共聚合聚酯樹脂(A-1)。所得之共聚合聚酯樹脂(A-1)為淡黃色透明。測定共聚合聚酯樹脂(A-1)之還原黏度,結果為0.70dl/g。藉由DSC測定的玻璃轉移溫度為40℃。
藉由同樣之方法,得到別的組成之共聚合聚酯樹脂(A-2)~(A-5)。對於此等的共聚合聚酯樹脂,表1中顯示以1
H-NMR所測定之組成(莫耳%比)及其它特性。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與回流裝置之反應器中,加入30質量份的聚酯樹脂(A-1)、15質量份的乙二醇正丁醚,在110℃加熱、攪拌以溶解樹脂。於樹脂完全溶解後,邊在聚酯溶液中攪拌邊徐徐添加55質量份的水。添加後,邊將液攪拌邊冷卻至室溫為止,以製作固體成分30質量%之乳白色聚酯水分散體(Aw-1)。同樣地,代替聚酯樹脂(A-1),使用聚酯樹脂(A-2)~(A-5),以製作水分散體,各自成為聚酯水分散體(Aw-2)~(Aw-5)。
於具備攪拌機與溫度計之容器中,加入90質量份的水,邊攪拌邊徐徐添加10質量份的聚合度500之聚乙烯醇樹脂(KURARAY製)(B-1)。添加後,邊將液攪拌邊加熱至95℃為止,以溶解樹脂。溶解後,邊攪拌邊冷卻至室溫為止,以作成固體成分10質量%之聚乙烯醇水溶液(Bw-1)。
同樣地,代替聚乙烯醇樹脂(B-1),使用聚乙烯醇樹脂(B-2)~(B-8)來作成水溶液,各自成為(Bw-2)~(Bw-8)。表2中顯示聚乙烯醇樹脂(B-1)~(B-8)的皂化度。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卻管的燒瓶中,加入100質量份的以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作為原料之具有異三聚氰酸酯構造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旭化成化學製
Duranate TPA)、55質量份的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30質量份的聚乙二醇單甲基醚(平均分子量750),在氮氣環境下,以70℃保持4小時。然後,將反應液溫度降低至50℃,滴下47質量份的甲基乙基酮肟。測定反應液之紅外光譜,確認異氰酸酯基之吸收已消失,得到固體成分75質量%的封端聚異氰酸酯水分散液(C-1)。
將酯化反應罐升溫,於到達200℃之時間點,加入86.4質量份的對苯二甲酸及64.6質量份的乙二醇,邊攪拌邊加入作為觸媒之0.017質量份的三氧化銻、0.064質量份的醋酸鎂4水合物、0.16質量份的三乙胺。其次,進行加壓升溫,於錶壓0.34MPa、240℃之條件下進行加壓酯化反應後,使酯化反應罐返回常壓,添加0.014質量份的磷酸。再者,費15分鐘升溫至260℃,添加0.012質量份的磷酸三甲酯。接著於15分鐘後,用高壓分散機進行分散處理,15分鐘後,將所得之酯化反應生成物移送到聚縮合反應罐,於280℃在減壓下進行聚縮合反應。
於聚縮合反應結束後,用95%截止直徑為5μm的Naslon製過濾器進行過濾處理,自噴嘴壓出股條狀,使用預先已進行過濾處理(孔徑:1μm以下)的冷卻水使冷卻、固化,切割成丸粒狀。所得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A)的固有黏度為0.62dl/g,實質上不含有惰性粒子及內部析出粒子。(以下,簡稱PET(A))。
混合10質量份的經乾燥之紫外線吸收劑(2,2’-(1,4-伸苯基)雙(4H-3,1-苯并-4-酮)、90質量份的不含粒子之PET(A)(固有黏度為0.62dl/g),使用混煉擠壓機,得到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B)。(以下,簡稱PET(B)),
混合下述的塗劑,作成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70/30之塗布液。聚酯水分散體係使用酸價為2KOHmg/g的聚酯樹脂已分散之水分散體(Aw-1),聚乙烯醇水溶液係使用皂化度為74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4)。
(矽系、固體成分濃度10質量%)
作為基材薄膜中間層用原料,將90質量份的不含粒子之PET(A)樹脂丸粒與10質量份的含紫外線吸收劑之PET(B)樹脂丸粒,在135℃減壓乾燥(1Torr)6小時後,供應給擠壓機2(中間層II層用),另外藉由常見方法將PET(A)乾燥,供應給擠壓機1(外層I層及外層III用),在285℃熔解。將此2種的聚合物各自以不銹鋼燒結體的濾材(標稱過濾精度10μm粒子95%截止)進行過濾,藉由2種3層合流塊進行積層,由噴嘴壓出成片狀後,使用靜電施加澆鑄法,捲繞於表面溫度30℃之澆鑄滾筒上而冷卻固化,製作未延伸薄膜。此時以I層、II層、III層之厚度比成為10:80:10方式調整各擠壓機的吐出量。
其次,藉由逆輥法在此未延伸PET薄膜之兩面,以乾燥後的塗布量成為0.15g/m2
之方式,塗布上述塗布液後,在80℃乾燥15秒而形成被覆層。
將形成有此被覆層的未延伸薄膜導引至拉幅延伸機,一邊以夾具抓住薄膜之端部,一邊導引至溫度125℃之熱風區,在寬度方向中延伸4.0倍。
隨後,保持著在寬度方向中所延伸之寬度,於溫度230℃加熱處理0.5秒,更在230℃進行10秒3%之寬度方向中的鬆弛處理,而得到薄膜厚度約50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塗布液塗布在未延伸PET薄膜之一面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藉由變更未延伸薄膜之厚
度,而得到厚度約100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使用經加熱的輥群及紅外線加熱器,將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所製作的未延伸薄膜加熱至105℃,然後藉由具有圍周速度差的輥群,在行進方向中延伸1.5倍後,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在寬度方向中延伸4.0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50μm之二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藉由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法,在行進方向中延伸2.0倍,在寬度方向中延伸4.0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50μm之二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藉由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法,在行進方向中延伸3.3倍,在寬度方向中延4.0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75μm之二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在中間層不用含紫外線吸收劑的PET樹脂(B),得到薄膜厚度50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所得之薄膜雖然消除虹狀的色斑,但380nm的光線穿透率高,有使光學機能性色素劣化之虞。
藉由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法,在行進方向中延伸4.0倍,在寬度方向中延伸1.0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100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所得之薄膜係Re為3000nm以上,視覺辨認性良好,但機械強度稍差。
藉由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法,在行進方向中延伸3.5倍,在寬度方向中延伸3.7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250μm之二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所得之薄膜係Re為4500nm以上,但由於Re/Rth比低於0.2,在傾斜方向看到極淡的虹斑。
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藉由變更未延伸薄膜之厚度,而得到厚度約275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拉幅機延伸後的加熱處理、鬆弛處理之溫度變更為18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拉幅機延伸後的加熱處理、鬆弛處理之溫度變更為14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之質量比成為60/40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80/20之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50/50之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酯水分散體變更為酸價是4KOHmg/g之聚酯樹脂已分散之水分散體(Aw-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酯水分散體變更為酸價是6KOHmg/g之聚酯樹脂已分散之水分散體(Aw-3)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酯水分散體變更為酸價是10KOHmg/g之聚酯樹脂已分散之水分散體(Aw-5)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聚乙烯醇之皂化度是67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6)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聚乙烯醇之皂化度是70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5)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聚乙烯醇之皂化度是79莫耳%的聚乙烯醇水溶液(Bw-3)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變更為聚乙烯醇之皂化度是83莫耳%的聚乙烯醇水溶液(Bw-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皂化度是88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1)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如下述變更塗布液之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如下述變更塗布液之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如下述變更塗布液之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矽系,固體成分濃度10質量%)
除了在與具被覆層之面相反之面,設置防眩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虹斑觀察係將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變更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而進行。
藉由與實施例3同樣之方法,在行進方向中延伸3.6倍,在寬度方向中延4.0倍,而得到薄膜厚度約38μm之二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所得之薄膜係遲滯值低,自傾斜方向觀察時,觀察到虹狀的色斑。
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藉由變更未延伸薄膜之厚度,而得到厚度約10μm之一軸配向PET薄膜的偏光鏡保護膜。所得之薄膜係非常容易裂開,由於無硬挺感,無法使用作為偏光鏡保護膜。又,遲滯值亦低,觀察到虹狀的色斑。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100/0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0/100之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混合下述之塗劑,以聚酯系樹脂(A)/聚乙烯醇系樹脂(B)之質量比成為90/10方式變更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拉幅機延伸後的加熱處理、鬆弛處理之溫度變更為10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皂化度是99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8)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乙烯醇水溶液變更為皂化度是40莫耳%的聚乙烯醇已溶解之水溶液(Bw-7)之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將聚酯水分散體變更為酸價是25KOHmg/g的聚酯樹脂已分散之水分散體(Aw-4)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聚酯薄膜之偏光鏡保護膜。
除了使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成為冷陰極管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
作為積層聚酯薄膜薄膜,使用TAC薄膜(富士FILM(股)公司製,厚度80μm,皂化處理過),進行前述黏著性試驗。
於實施例1~27的偏光鏡保護膜中,皆看到奈米相分離構造。作為參考,第1圖中顯示實施例14之偏光鏡保護膜的被覆層表面之相位差顯微鏡照片。PVA相之表面分率為30%以上的實施例1~27之偏光鏡保護膜,係在塗布性沒有問題,於1次剝離試驗中顯示能與TAC薄膜同等評價之優異的與PVA薄膜之黏著性。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而黏著性優異,沒有因虹狀的色斑而降低視覺辨認性者,可有助於LCD之薄型化、低成本化,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極高。
第1圖係顯示實施例14的偏光鏡保護膜之被覆層表面的奈米相分離構造。刻度單位為μm,實際尺寸為1μm×1μm。
Claims (12)
- 一種偏光鏡保護膜,其係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面具有被覆層之偏光鏡保護膜,該聚酯薄膜具有3000~30000nm的遲滯值,該被覆層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該被覆層的表面具有由聚乙烯醇系樹脂凝聚之相與聚酯系樹脂凝聚之相所成的奈米相分離構造,聚乙烯醇相的面積比率為30%以上小於99%。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為95%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聚酯系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為25℃以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被覆層含有交聯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交聯劑係三聚氰胺系交聯劑及/或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被覆層中所含有的聚乙烯醇系樹脂(PVA)與聚酯系樹脂(PEs)之質量比係滿足下式:0.2≦PVA/PEs≦1.2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聚酯薄膜的遲滯值與厚度方向遲滯值之比(Re/Rth)為0.200以上1.20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該聚酯薄膜係至少由3層以上所構成,最外層以外之層含有紫外線吸收劑,380nm的光線穿透率為2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偏光鏡保護膜,其中在該聚酯薄膜之與具有被覆層的面相反側之面,具有選自由硬塗層、防眩層、防反射層、低反射層、低反射防眩層、防反射防眩層及抗靜電層所組成之群組中的1種以上之層。
- 一種偏光板,其係在偏光鏡的至少一面上積層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偏光鏡保護膜。
-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具有背光光源與配置於2個偏光板之間的液晶胞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作為該背光光源,使用具有連續的發光光譜之白色光源,該2個偏光板中的至少一個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偏光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配置於射出光側的偏光板之射出光側的偏光鏡保護膜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之偏光鏡保護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7585 | 2011-12-28 | ||
JP2012169611 | 2012-07-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3551A TW201333551A (zh) | 2013-08-16 |
TWI504947B true TWI504947B (zh) | 2015-10-21 |
Family
ID=4869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50350A TWI504947B (zh) | 2011-12-28 | 2012-12-27 |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01755B2 (zh) |
TW (1) | TWI504947B (zh) |
WO (1) | WO20131000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35964B2 (ja) * | 2012-08-02 | 2016-11-30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及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
JP6469948B2 (ja) * | 2013-08-22 | 2019-02-13 |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透明電極用フィルム |
JP6674728B2 (ja) * | 2013-11-01 | 2020-04-01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5102636A (ja) * | 2013-11-22 | 2015-06-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226762B2 (ja) * | 2014-01-31 | 2017-11-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易接着層用組成物 |
JP6297379B2 (ja) * | 2014-03-26 | 2018-03-2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ガラス飛散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6127011B2 (ja) * | 2014-03-28 | 2017-05-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6261469B2 (ja) * | 2014-07-25 | 2018-01-1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US11204524B2 (en) | 2016-01-08 | 2021-12-21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Image display device |
TWI795086B (zh) * | 2016-12-14 | 2023-03-01 |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膜 |
JP6597930B1 (ja) * | 2018-01-19 | 2019-10-30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JP6724942B2 (ja) * | 2018-04-16 | 2020-07-15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13773546B (zh) * | 2021-09-10 | 2022-12-0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亲水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27787A (en) * | 2006-12-28 | 2008-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Optical film with super low retardation and polarizer plate containing the same |
TW200831962A (en) * | 2006-09-21 | 2008-08-01 | Fujifilm Corp | Polar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
TW201128264A (en) * | 2009-12-03 | 2011-08-16 | Sharp K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201142380A (en) * | 2010-02-25 | 2011-12-0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6304A (ja) * | 1983-07-22 | 1985-02-09 |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 偏光板 |
JP2004205773A (ja) * | 2002-12-25 | 2004-07-22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JP5451215B2 (ja) * | 2009-06-29 | 2014-03-26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子支持基材用フィルム |
JP5296019B2 (ja) * | 2009-09-23 | 2013-09-25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JP5568808B2 (ja) * | 2009-10-20 | 2014-08-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セット |
-
2012
- 2012-12-27 WO PCT/JP2012/083848 patent/WO201310004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27 TW TW101150350A patent/TWI504947B/zh active
- 2012-12-27 JP JP2013551786A patent/JP620175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1962A (en) * | 2006-09-21 | 2008-08-01 | Fujifilm Corp | Polar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
TW200827787A (en) * | 2006-12-28 | 2008-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Optical film with super low retardation and polarizer plate containing the same |
TW201128264A (en) * | 2009-12-03 | 2011-08-16 | Sharp K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201142380A (en) * | 2010-02-25 | 2011-12-0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3551A (zh) | 2013-08-16 |
JPWO2013100041A1 (ja) | 2015-05-11 |
JP6201755B2 (ja) | 2017-09-27 |
WO2013100041A1 (ja) | 201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04947B (zh) |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 |
KR101719862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 |
JP513049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 |
TWI465495B (zh) | 偏光子保護用易接著性聚酯薄膜 | |
JP5850297B2 (ja) | 偏光子保護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603596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及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 |
KR20160007548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 |
KR10236925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 |
JP611155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及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 |
JP5821458B2 (ja) |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TWI821425B (zh) | 液晶顯示裝置、偏光板及偏光鏡保護膜 | |
TW202233405A (zh) | 聚對酞酸乙二酯系樹脂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透明導電性薄膜、觸控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