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3672B -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03672B TWI503672B TW103109813A TW103109813A TWI503672B TW I503672 B TWI503672 B TW I503672B TW 103109813 A TW103109813 A TW 103109813A TW 103109813 A TW103109813 A TW 103109813A TW I503672 B TWI503672 B TW I50367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graphic
- database
- partition
- special graph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複數裝置間的控制方法,特別是有關一種於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的建立方法。
近年來,可攜式通訊器材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為相當普遍的電子裝置。舉例來說,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以及平板電腦等,皆已充斥於各種應用領域。可攜式通訊器材逐漸普遍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因其可攜帶性所帶來的便利性,以及其所具備之多功能性(例如:網際網路連結、多媒體訊息傳遞、檔案分享、文件編輯、拍攝照片和文件讀取等)。
大部份的可攜式電子器材透過限制其大小和重量,來維持其可攜帶的特性。因此,無線儲存裝置產品(例如:獨立運作並可透過WiFi連結之硬碟)的產生,即主要用以擴充可攜式電子器材之儲存空間。在一些使用方式中,可攜式電子器材並無法直接與無線儲存裝置進行檔案分享,而是必須透過一無線連結點(wireless access point)來
建立彼此的連結。
而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攜式電子器材可能透過點對點(P2P)的協定內容,例如無線保真(WiFi),與無線儲存裝置建立連結。然而使用者必須透過手動方式,來設定可攜式電子器材和無線儲存裝置之間的無線連結內容(例如:選擇欲連結的目標裝置、輸入連結密碼、以及裝配其他的連線參數)。如此的設定方式對一般的使用者來說並不便利,特別是當許多無線裝置同時存在於可攜式電子器材周圍時。
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裝置辨識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包括觸碰感應介面之第一裝置;提供至少一第二裝置,任一第二裝置包括有形成一特殊圖形的複數個實體接觸墊;當任一第二裝置擺放於第一裝置上時,透過觸碰感應介面感應複數個實體接觸墊之一多點輸入;以及藉由比對第二裝置的多點輸入圖形,辨識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上之第二裝置。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的建立方法,複數裝置包括一第一裝置和至少一第二裝置,其中第一裝置包括觸碰感應介面以及第一無線通訊模組。任一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以及形成一特殊圖形之複數個實體接觸墊。所述通訊連結的建立方法包括:當任一第二裝置擺放於第一裝置之觸碰感應介面時,感應一多點輸入訊息;藉由比對第二裝置的多點輸入圖形,以辨識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上之第二裝置;以及於第一裝置之第一無線通訊模組與比對後的第二裝置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之間,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在複數裝置間的無線通訊連結介面控制方法,其中複數個裝置包括一第一裝置和至少一第二裝置,而第一裝置包含一顯示介面、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整合於顯示介面之觸碰感應介面。任一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形成一特殊圖形的複數個實體接觸墊。所述無線通訊連結介面控制方法包括:當第二裝置放置於第一裝置之觸碰感應介面上時,透過該觸碰感應介面感應一多點輸入訊息;藉由比對第二裝置的多點輸入圖形,以辨識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上之第二裝置;於第一裝置之第一無線通訊模組與比對後的第二裝置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之間,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以及將顯示介面之螢幕分割成第一分區和第二分區。
100‧‧‧第一裝置
120‧‧‧觸控感應介面
130‧‧‧顯示介面
140‧‧‧無線通訊模組
160‧‧‧第一儲存單元
200a、200b、200c‧‧‧第二裝置
220a、220b、220c‧‧‧實體接觸墊
240‧‧‧第二無線通訊模組
260‧‧‧第二儲存單元
S100~S106‧‧‧步驟
S500~S506‧‧‧步驟
S600~S609‧‧‧步驟
圖1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裝置辨識方法流程圖;圖2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之功能方塊圖;圖3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第一裝置外觀圖;圖4A~4C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各式不同第二裝置外觀圖;圖5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複數裝置相互溝通連結方法流程圖;圖6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於複數裝置間之介面控制方法流程圖;圖7A~7B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有關第一裝置和第二
裝置之互動關係示意圖;圖7C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於兩分區間進行操作之示意圖。
請參照圖1,圖1為依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所繪示之一種裝置辨識方法流程圖。
所述的裝置辨識方法適用於複數個裝置之間,至少包括一第一裝置和一或多個第二裝置。藉由所述的裝置辨識方法,第一裝置即可很快辨識靠近且已準備與所述第一裝置進行溝通連結之第二裝置。
如圖1所示,步驟S100為提供一第一裝置。請同時參考圖2~3,圖2為依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所繪示之第一裝置100和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之功能方塊圖;而圖3則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所繪示第一裝置100之外觀。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裝置100包括一觸碰感應介面120,此外更包括一顯示介面130、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和一第一儲存單元160。觸碰感應介面120可整合配置於顯示介面130之中(如圖3所示)。實務上第一裝置100可為平板電腦、行動聯網裝置(MID)、具備觸碰螢幕功能之手持式電腦、或是其他具有觸碰感應介面120之同質性可攜式電子裝置。
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可為基於下列任一通訊協定之通信收發器:無線保真(WiFi)、WiFi直連(WiFi Dirct)、紫蜂無線協定(Zigbee)、近場通訊協定(NFC)以及紅外線傳輸等。
如圖1中所示,步驟S102主要內容為提供一第二裝置。同時請參照圖4A~4C,圖4A~4C分別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不同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之外觀。
如圖4A、4B和4C所示,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分別具有複數個實體接觸墊,以形成個別特殊的圖形。實務上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可例如是獨立運作之硬碟、外接式磁碟,抑或是其他具有無線連結能力之資訊儲存裝置。
舉例而言,如圖4A中所示之第二裝置200a即具有四個圓形實體接觸墊220a(可為第二裝置200a外表面所設置之止滑墊),裝設於第二裝置200a外殼體之一表面上,同時四個圓形實體接觸墊220a即排列於第二裝置200a之特定位置。
另一方面,如圖4B所示之第二裝置200b則具有八個圓形實體接觸墊220b(可為第二裝置200b外表面所設置之止滑墊),裝設於第二裝置200b外殼體之一表面上,同時八個圓形實體接觸墊220a即排列於第二裝置200b之特定位置。
除此之外,如圖4C所示之第二裝置200c則具有兩條線狀實體接觸墊220c(可為第二裝置200c外表面所設置之止滑墊),裝設於第二裝置200c外殼體之一表面上,同時兩條線狀實體接觸墊220c即排列於第二裝置200c之特定位置。
從圖4A至4C繪示的內容可得知,不同的第二裝置(如200a、200b和200c)具有與其他裝置圖形差異的實體接觸墊排列,而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的圖形差異化可來自於實體接觸墊220a、220b和220c的尺寸大小、數目和/或形狀,或是排列間距和分佈等方式。也就是說,於此實施例中第二裝置具有各自獨特的接觸墊
圖形。
如圖2所示,每一第二裝置(例如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以及第二儲存單元260。
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可為基於下列任一通訊協定之通信收發器:無線保真(WiFi)、WiFi直連(WiFi Dirct)、紫蜂無線協定(Zigbee)、近場通訊協定(NFC)以及紅外線傳輸等。
以下將以第二裝置200a與第一裝置100之互動為範例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制。
當第二裝置200a被放置於第一裝置100觸碰感應介面120之上時,步驟S104為第一裝置100透過觸碰感應介面120感應一多點輸入資訊,此時該多點輸入資訊即是來自於第二裝置200a的實體接觸墊220a。
接下來,步驟S106為藉由比對各第二裝置獨特的多點輸入資訊,辨識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上之第二裝置(例如:第二裝置200a)。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的多點輸入資訊即與第二裝置200a獨特的實體接觸墊220a圖形相符,藉此使第一裝置100得以查覺第二裝置200a此時放置於第一裝置100之上。
於此需特別說明的是,第一裝置100可藉由相對的實體接觸墊分佈或排列方式,來從眾多第二裝置中進行辨識特定的第二裝置(例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第二裝置200a)。因此所述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擺放於第一裝置100上並不受特定方向所限制。
相同的道理,當其他第二裝置200b或是200c放置於第一裝置100之上,亦可藉由其獨特的圖樣所產生的多點輸入資訊來加以辨識。
於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使用者可藉由將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放置於第一裝置100之觸控感應介面120上,輕易地於第一裝置100之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和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之間建立無線通訊連結。
接下來請參見圖5。圖5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之複數裝置相互溝通連結方法流程圖,而所述的溝通連結方法乃建立於前述之裝置辨識方法之上。
所述的溝通連結方法可使用於第一裝置100(如圖2、圖3和前述實施例內容),和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如圖2、圖4A-4C和前述實施例內容)之間。
如圖5所示,步驟S500為當第二裝置放置於第一裝置之觸控感應介面上時,該第一裝置透過觸控感應介面,感應一多點輸入資訊(亦可參照步驟S104)。
此後,步驟S502為藉由比對該多點輸入資訊的特定圖形內容,以對放置於第一裝置上的第二裝置進行辨識。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裝置100進一步包括一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用以儲存複數筆圖形與其相對應之第二裝置(例如:設置於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上),以及複數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所各別對應不同第二裝置(例如:200a、200b和200c)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
舉例而言,所述的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包括有不同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之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密碼、解密金鑰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等。這些無線通訊配置資訊為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與不同第二裝置200a、200b和200c
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之間欲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時所需的資訊。資料庫中可能包括一查找表(lookup table),其中記錄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和各第二裝置之多點輸入樣式之關係。
於此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502對第二裝置進行辨識時,進一步執行步驟S502a將所述多點輸入資訊和儲存於資料庫中的圖形進行比對。
若該多點輸入資訊與資料庫中任一圖形比對結果相符,則由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載入所對應的一無線通訊配置資訊,而步驟S504則於第一裝置100之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和對應的第二裝置(200a、200b或200c)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之間形成一無線通訊連結。步驟S504中可能包含有形成無線通訊連結的部分細部技術手段,例如:致能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搜尋由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提供的無線連結訊號,以及完成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40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240之間的無線通訊連結。
另一方面,若步驟S502a中所述多點輸入資訊與資料庫中任一圖形皆不相符,則步驟S506可將所述多點輸入資訊視為一常態性的觸控輸入(例如:常態性的觸控輸入可為一般性觸控操作的輸入信號,包括拖曳、選擇、點選視窗放大/縮小、或是其他習知常見的觸控手勢內容),或是將所述多點輸入資訊於資料庫中註冊為一新圖形。而步驟S506的預設動作可由使用者手動進行設定。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資料庫中可能進一步儲存不同第二裝置所分別具備有不同的權限等級。當無線通訊連結一旦建立完成後(例如步驟S504),第一裝置100可能依據不同的第二裝置而提供不同的權限等級,因此每一第二裝置相對於第一裝置可能
具有不同權限(例如:可讀/寫、唯讀、雙向檔案傳輸許可、或僅單向檔案傳輸許可等),如此一來第一裝置100即可依據不同第二裝置而提供不同連結功能。於此實施例中,資料庫中所存放的查找表中可記錄各種第二裝置之無線連結配置內容、多點輸入圖形,以及權限等級等對應關係。
由前述內容可得知,本發明所提供之第一裝置可辨識當前放置於其上之特定第二裝置,進而自動與該第二裝置建立無線連結。如此一來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即可相互分享/交換/顯示儲存於第一/第二裝置中儲存單元所存放的檔案。
皆下來請參考圖6,圖6為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繪示在複數裝置之間,一種介面控制方法流程圖。裝置間的通訊連結方法乃基於裝置辨識方法,詳細說明內容請參考前述實施例所述內容。
如圖6所示,於實施步驟S600至S604(同前述步驟S500至S504之說明內容)之後,第一裝置100和配對的第二裝置(本實施例將以200a為例進行說明)之間即形成一無線通訊連結。
接下來請同時參考圖7A和圖7B,其為依據本發明其中兩種實施例所繪示之第一裝置100和第二裝置200a之關係的示意圖。
步驟S606主要實施內容為將顯示介面130所顯示之螢幕劃分為第一分區PT1和第二分區PT2。於此實施例中,第二分區PT2可位於第二裝置200a放置於第一裝置100上的對應位置。於其他實施例中,一旦第一裝置100和經辨識後的第二裝置200之間的無線通訊連結建立後,第二分區PT2亦可位於顯示介面130上之一固定區域/位置(例如:固定顯示於頂部區域或底部區域等)。如圖7A和7B圖所示,第二分區PT2依據第二裝置200a擺放於第一裝置100上的位置
而隨之改變。於圖7A中,顯示介面130水平橫向劃分,使第一分區PT1位於頂部,而第二分區PT2則位於底部。而於圖7B中顯示介面130劃分將第二分區PT2顯示於右方,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裝置100之第一儲存單元160中可能存放有第一檔案群(例如:應用程式、圖片、影片、通訊錄、電子郵件等)。而第二裝置之第二儲存單元260亦可能存放有第二檔案群(例如:應用程式、圖片、影片、通訊錄、電子郵件等)。
步驟S608為於第一分區PT1中顯示第一裝置100中第一檔案群圖像Item1,而步驟S609則為於第二分區PT2中選擇性地顯示第二裝置200a中第二檔案群圖像Item2。
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當無線通訊連結建立完成(步驟S604)且各分區已經形成後,檔案群圖像Item1和Item2可自動顯示於第一分區PT1和第二分區PT2中,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再一較佳實施例,來自於第二裝置200a之檔案群圖像Item2可依據使用者指令,選擇性地顯示於第二分區PT2之中。舉例來說,當第二分區PT2形成後,第二檔案群圖像Item2於開始階段並不會顯示於第二分區PT2中。於此範例中,第二檔案群圖像Item2一旦經使用者確認後才會顯示於第二分區PT2中。
如圖7A和7B圖所示,檔案群圖像Item1和Item2可依據第一分區PT1和第二分區PT2的分佈方式而重新進行排列於不同位置。
接下來請參考圖7C,為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繪示於第一分區PT1和第二分區PT2之間進行操作之示意圖。
實務運作上,若來自於第一裝置100之任一第一檔案群圖
像Item1一旦被選取並自第一分區PT1中被拖曳至第二分區PT2(如圖7C中所示之ACT1)之後,與被選取之第一檔案群圖像Item1相關之檔案將由第一裝置100經無線通訊連結傳送至第二裝置200a。
另一方面,若來自於第二裝置200a之任一第二檔案群圖像Item2一旦被選取並自第二分區PT2中被拖曳至第一分區PT1(如圖7C中所示之ACT2)之後,與被選取之第二檔案群圖像Item2相關之檔案將由第二裝置200a經無線通訊連結傳送至第一裝置100。
如上述實施例說明內容,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藉由特定多點輸入圖形來辨識不同裝置,並且與辨識後的裝置之間自動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進而透過所述無線通訊連結進行檔案交換的一種方法。藉此使用者可輕易完成裝置間的無線通訊設定,而無須記憶複雜的設定密碼或進行相關的設定步驟。如此一來複數裝置間的檔案傳輸將顯得更具直覺性與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500~S506‧‧‧步驟
Claims (15)
- 一種於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裝置,包括一觸碰感應介面;提供至少一第二裝置,該第二裝置包括複數實體接觸墊以形成一特殊圖形;當該第二裝置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之該觸碰感應介面時,由該觸碰感應介面感應一多點輸入資訊,其中該多點輸入資訊係對應該特殊圖形;該第一裝置將該特殊圖形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資料庫中所儲存之複數筆圖形進行比對,以判斷是否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以及當該第一裝置之該資料庫中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時,根據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所對應之一無線通訊配置資訊與該第二裝置建立無線通訊連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料庫更儲存複數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且該資料庫中之該複數筆圖形係分別對應該至少一第二裝置之該無線通訊配置資訊。
- 一種於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的建立方法,該複數裝置包括一第一裝置和至少一第二裝置,該第一裝置包括一觸碰感應介面和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而該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複數個實體接觸墊以形成一特殊圖形,所述方法包括: 當該第二裝置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之該觸碰感應介面時,由該觸碰感應介面感應一多點輸入資訊,其中該多點輸入資訊係對應該特殊圖形;該第一裝置將該特殊圖形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資料庫中所儲存之複數筆圖形進行比對,以判斷是否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以及當該第一裝置之該資料庫中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時,根據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所對應之一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將該第一裝置之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裝置之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之間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實體接觸墊設置於該第二裝置之一表面上。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料庫用以儲存該複數筆圖形和複數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該複數筆圖形分別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二裝置,而該複數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則分別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二裝置之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多點輸入資訊未與該資料庫中任一該特殊圖形相符時,該多點輸入資訊則被視為一一般性觸控操作。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多點輸入資訊未與該資料庫中任一該複數筆圖形相符時,該多點輸入資訊則於該資料庫中註冊對應該第二裝置 之一新圖形。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料庫更儲存複數筆權限資料,該複數筆權限資料分別對應該至少一第二裝置,使該至少一第二裝置各自具有不同的權限等級。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複數筆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包括選自下列群組之內容:服務設定識別碼(SSID)、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密碼、解密金鑰和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位址等。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通訊連結之形成方式乃選自下列通訊協定之內容:無線保真(WiFi)、WiFi直連(WiFi Dirct)、紫蜂無線協定(Zigbee)、近場通訊協定(NFC)以及紅外線傳輸等。
- 一種複數裝置間無線通訊連結的介面控制方法,該複數裝置包括一第一裝置和至少一第二裝置,該第一裝置包括一顯示介面、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整合於該顯示介面之一觸碰感應介面,該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以及複數實體接觸墊以形成一特殊圖形,所述方法包括:當該第二裝置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之該觸碰感應介面時,由該觸碰感應介面感應一多點輸入資訊,其中該多點輸入資訊係對應該特殊圖形;該第一裝置將該特殊圖形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資料庫中所儲存之複數筆圖形進行比對,以判斷是否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 當該第一裝置之該資料庫中具有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時,根據與該特殊圖形相符之圖形所對應之一無線通訊配置資訊將該第一裝置之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裝置之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之間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結;以及將該顯示介面所顯示之一畫面分割為與該第一裝置中的檔案有關之一第一分區和與該第二裝置中的檔案有關之一第二分區。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該第一檔案群,該第二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該第二檔案群,該方法更包括:於該第一分區中顯示與該第一檔案群相關之第一檔案群圖像;以及選擇性地於該第二分區中顯示與該第二檔案群相關之第二檔案群圖像。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第一分區中所顯示之任一該第一檔案群圖像被選取並由該第一分區被拖曳至該第二分區,該方法更包括:將與被選取之該第一檔案圖像相關之一第一檔案自該第一裝置經由該無線通訊連結傳送至該第二裝置。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第二分區中所顯示之任一該第二檔案群圖像被選取並由該第二分區被拖曳至該第一分區,該方法更包括:將與被選取之該第二檔案圖像相關之一第二檔案自該第二裝置經由該無線通訊連結傳送至該第一裝置。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分區位於該第二裝置放置於該第一裝置之該顯示介面上之一相對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846,778 US9229629B2 (en) | 2013-03-18 | 2013-03-18 | De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ve connection method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and interface controlling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0739A TW201510739A (zh) | 2015-03-16 |
TWI503672B true TWI503672B (zh) | 2015-10-11 |
Family
ID=5153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09813A TWI503672B (zh) | 2013-03-18 | 2014-03-14 |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29629B2 (zh) |
CN (1) | CN104066202B (zh) |
TW (1) | TWI5036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40325B2 (en) * | 2014-01-16 | 2016-05-17 | Josephine Pontoriero |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eparation of layers of material |
CN107439051B (zh) * | 2016-08-31 | 2021-01-08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10239A1 (en) * | 2011-02-10 | 2012-08-16 | Uniyoung Kim | Multi-funct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20120215625A1 (en) * | 2005-09-14 | 2012-08-23 | Jorey Ramer | System for Targeting Advertising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Using Third Party Data |
TW201303634A (zh) * | 2011-05-24 | 2013-01-16 | Microsoft Corp | 圖片手勢認證 |
TWM447637U (zh) * | 2012-08-16 | 2013-02-21 |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 快速共享檔案之裝置 |
TWI422200B (zh) * | 2010-05-11 | 2014-01-01 | Nat Univ Tsing Hua |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68195B2 (ja) * | 2000-10-24 | 2012-02-0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US20020091877A1 (en) * | 2001-01-08 | 2002-07-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Wide screen notebook input/output device interface |
CN100421445C (zh) * | 2002-01-23 | 2008-09-24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通过讯息传送接收实现多方同时聊天互动的方法 |
US20040019724A1 (en) * | 2002-07-24 | 2004-01-29 | Singleton, Charles W. | Computer system with docking port for a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
US20090143141A1 (en) * | 2002-08-06 | 2009-06-04 | Igt | Intelligent Multiplayer Gaming System With Multi-Touch Display |
GB2424510A (en) * | 2005-03-24 | 2006-09-27 | Nesta | Interactive blocks. |
WO2007017848A2 (en) * | 2005-08-11 | 2007-02-15 | N-Trig Ltd. | Apparatus for object information detection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
US9817963B2 (en) * | 2006-04-10 | 2017-11-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ser-touchscreen interaction analysis authentication system |
US8564544B2 (en) | 2006-09-06 | 2013-10-22 | Apple Inc. | Touch scre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ustomizing display of content category icons |
US7936341B2 (en) | 2007-05-30 | 2011-05-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Recognizing selection regions from multiple simultaneous inputs |
US8294569B2 (en) * | 2007-12-12 | 2012-10-23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based on device-to-device physical contact |
US8289288B2 (en) * | 2009-01-15 | 2012-10-1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Virtual object adjustment via physical object detection |
CN103127716B (zh) * | 2010-03-22 | 2015-09-16 | 美泰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CN102566805A (zh) * | 2010-12-17 | 2012-07-11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方法及具有文件传输功能的通信系统 |
US9030422B2 (en) * | 2011-02-15 | 2015-05-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US9170607B2 (en) * | 2011-10-17 | 2015-10-2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a device for executing operations |
-
2013
- 2013-03-18 US US13/846,778 patent/US92296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3-14 TW TW103109813A patent/TWI503672B/zh active
- 2014-03-17 CN CN201410098155.3A patent/CN1040662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15625A1 (en) * | 2005-09-14 | 2012-08-23 | Jorey Ramer | System for Targeting Advertising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Using Third Party Data |
TWI422200B (zh) * | 2010-05-11 | 2014-01-01 | Nat Univ Tsing Hua |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
US20120210239A1 (en) * | 2011-02-10 | 2012-08-16 | Uniyoung Kim | Multi-funct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TW201303634A (zh) * | 2011-05-24 | 2013-01-16 | Microsoft Corp | 圖片手勢認證 |
TWM447637U (zh) * | 2012-08-16 | 2013-02-21 |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 快速共享檔案之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0739A (zh) | 2015-03-16 |
CN104066202A (zh) | 2014-09-24 |
CN104066202B (zh) | 2017-09-19 |
US20140282067A1 (en) | 2014-09-18 |
US9229629B2 (en) | 2016-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9693B (zh) | 用于将数字设备与交互式显示面进行对接的方法和系统 | |
TWI591536B (zh) | 執行無線顯示分享的方法、裝置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 |
KR102482361B1 (ko) | 원격 디바이스로부터의 직접 입력 | |
TWI507888B (zh) | 資料傳輸方法及其電子裝置及其手寫資料之輸入裝置 | |
CN108369595B (zh) | 可收集数据结构的可扩展性 | |
US10572674B2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thereof | |
EP298307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screen in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3595756B (zh) | 产生和利用基于云服务的内容快捷方式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 |
JP6602045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を用いる入力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2110257B1 (ko) |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하여 외부 기기를 제어하는 전자 기기 및 방법 | |
CN107209678A (zh) | 用于移动设备的自适应克隆的系统和方法 | |
AU2012250282B2 (en) | Mapping server and mapping method | |
EP3175332A1 (en) | Interacting with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representing files | |
CN107077353A (zh) |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527330B1 (ko) |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US2019006504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TWI474705B (zh) | 手持裝置及其解除鎖定的方法 | |
TWI503672B (zh) |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 |
JP6717131B2 (ja) |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復号プログラム、復号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 |
JP2014222374A (ja) | 棚割情報生成装置、棚割情報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棚割再現システム、及び、棚割情報再現装置 | |
Seifert et al. | From the private into the public: privacy-respecting mobil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sharing data on surfaces | |
JP5944509B2 (ja) | メモリカードに記憶されたデータへのアクセスを制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メモリカード | |
Mistry et al. | Sparsh: Passing data using the body as a medium | |
KR20210017076A (ko) | 사진의 중심이동 및 프레임간 위치교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 |
JP6702031B2 (ja)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