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9051B -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9051B
CN107439051B CN201680013502.5A CN201680013502A CN107439051B CN 107439051 B CN107439051 B CN 107439051B CN 201680013502 A CN201680013502 A CN 201680013502A CN 107439051 B CN107439051 B CN 107439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erminal
message
identifier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35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9051A (zh
Inventor
何宇坤
曹泽洵
李佳
吴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9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9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9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90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采用本发明,可较为准确、快捷地为用户终端确定并建立所需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用户设备之间均能够实现无线连接,进而满足两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常用的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红外以及WiFi等技术。例如,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之间可以通过蓝牙传输数据,智能手机与照相机之间可以通过WiFi传输数据。
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后,可以基于绑定功能在第一次连接时候进行绑定,以后再连接时,就可以根据设备间是否已绑定进行自动连接。但是,如果某个终端已经绑定了多个其他终端装置,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终端可能因为有多个已绑定的终端装置而无法建立与用户所希望的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较为准确、快捷地为用户终端确定并建立所需的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在其中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所述第二终端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终端的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至少一个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上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并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与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手持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挂载一个带无线连接功能的装置,例如,所述第一终端为手持云台,可以为挂载带蓝牙或WiFi功能的照相机等装置。所述第二终端则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第二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通过WiFi连接、蓝牙(Bluetooth)连接等方式与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便于接收该装置采集到的数据,或者向该装置发出控制指令。
图1示出了一种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由第一终端101、第二终端102以及挂载在所述第二终端102上的第一装置103构成。所述第一终端101、第二终端102以及第一装置103之间可以基于蓝牙配对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建立通信连接,例如,第二终端102可以基于WiFi的方式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101或所述第一装置103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过程为基于蓝牙或者WiFi标识建立通信连接之前的处理过程。
在所述第一终端101上,一方面设置了用于挂载所述第一装置103的区域,另一方面设置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终端102的承载区。所述第一终端101会实时(或者周期性地)检测所述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101可以在所述承载区内设置传感器,用于感测该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具体的,可以在所述承载区中与第二终端102接触的一面放置超声波、红外等用于测距的传感器,如果第二终端102被放置到所述承载区上,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或红外线接触到所述第二终端102后会产生反射,并由接收器接收。基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以及超声波和红外线的移动速度,可以测得第一终端101到测距传感器的距离。如果测得的距离为“0”或者小于一定的距离阈值(例如5毫米),则可以认为第二终端102已经放置到所述承载区中。
所述第一装置103挂载到所述第一终端101上后,会与所述第一终端101中的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以便于向所述主控制器注册所述第一装置103的连接标识,方便所述第一终端101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装置103的连接标识。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第二终端102是否被放置到所述第一终端101的承载区。具体的,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当第二终端102放置到所述承载区后,基于第二终端102的重力等原因,会对承载区表面产生压力,一旦设置在承载区中接触第二终端102的表面的压力传感器感测到压力值,则可以认为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具体的,还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来确定是否在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如果承载区中光线变暗,则可以认为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还可以通过摄像头来确定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第二终端102,由于物体越接近摄像头时,拍摄到的该物体在预览画面上就越大,因此,如果承载区中接触第二终端102的表面上拍摄到面积足够大的物体,则可以认为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还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来确定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第二终端102,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发热,例如,智能手机开机运行后,会产生相应的热量。温度传感器在感测承载区的热量高于一定温度阈值时,则可以认为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其中,所述温度阈值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设置,仅比环境温度高一点即可。
为了让第二终端102与所述第一终端101和/或第一装置103通信相连,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终端101广播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包括第一终端101的连接标识和/或所述第一装置103的连接标识,连接标识可以为WiFi标识或者蓝牙地址,或者为所述第一终端101的标识ID和/或所述第一装置103的标识ID,其中,所述第一装置103的ID可以是所述第一终端101分配得到,根据连接标识可以建立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之间,或第二终端102与第一装置103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消息进一步还包括承载标志位。当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102后,承载标志位为有效,可以配置为“1”表示有效;如果没有放置第二终端102,则承载标志位为无效,可以配置为“0”表示无效。当第二终端102收听到多个广播的连接消息时,如果该多个连接消息中存在某个连接消息包括承载标志位,且相对于上一次接收到的该个连接消息,对应的承载标志位发送改变,从承载标志位为无效到承载标志位为有效的改变,则第二终端102仅与该承载标志位发送改变的连接消息所对应的终端或装置建立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标志位的作用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102表明,该第二终端102当前放置在广播承载标志位发送变化的连接消息的终端(第一终端101)上。一般情况下,第二终端102放置到所述第一终端101上,就是为了与所述第一终端101进行数据交互,或者与所述第一终端101上挂载的第一装置103进行数据交互,通过设置承载标志位以及检测该承载标志位是否改变的方式可以较为快速地让第二终端102找到第一终端101广播的连接消息,以便尽快与所述第一终端101和/或所述第一装置103建立通信连接。
在确定了带承载标志位从无效到有效的连接消息后,所述第二终端102会根据该确定出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第一装置103的连接标识,建立与所述第一装置103之间的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终端102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直接基于所述连接消息中第一装置103的连接标识,建立与所述第一装置103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便于直接对所述第一装置103进行控制或者直接接收所述第一装置103采集到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102在建立了与所述第一装置103之间的连接后,可直接接收所述第一装置103采集到的数据,或者直接向所述第一装置103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装置103进行控制。或,所述第二终端102也可以先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101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终端10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101,由所述第一终端101将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装置103。所述第一装置103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终端101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102。
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101上的任一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也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102发送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102进行控制的指令,例如,第一装置103可以为一个照相机,当第一装置103需要照相时,可以向作为第二终端102的智能手机发送用于控制智能手机开启照明模块对环境照明的控制指令,使得第一装置103拍摄的影像更清晰。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1可以挂载两个或者更多个带无线连接功能的装置,例如,所述第一终端101为手持云台,可以为挂载带蓝牙或WiFi功能的照相机、摄像机、照明设备、红外检测仪、风速测定仪、加速度测定仪、GPS定位仪等装置。所述第二终端102则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第二终端102可以根据需要,通过WiFi连接、蓝牙连接等方式与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101上的各个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以便接收该装置采集到的数据,或者向该装置发出控制指令。
再请参见图2,示出了另一种进行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201,第二终端202,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201上的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预先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201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在所述第一终端201上登记其连接标识,以便于所述第一终端201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包括这些装置的连接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201检测其挂载区是否放置了第二终端202的检测方式同样可以根据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等来实现检测。并且,所述第一终端201广播的连接消息中的承载标志位的配置方式以及作用也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
所述第一终端201在确定了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202后。生成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中包括了第一装置203的连接标识、第二装置204的连接标识、第三装置205的连接标识以及被设置为“1”的承载标志位。所述第一终端201广播该连接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202在收听到承载标志位被设置发生改变,从无效变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后,提取该连接消息中的各连接标识。并基于这些连接标识直接与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和/或第三装置205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标识为WiFi标识或蓝牙地址等标识,基于WiFi标识或蓝牙地址等建立通信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方式实现。
所述第二终端202在提取各个连接标识后,可以优先从这些连接标识中,确定出在第二终端202中记录的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通信连接。例如,所述第二终端202上一次成功连接了所述第二装置204,所述第二终端202会记录所述第二装置204的连接标识,当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201广播的连接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装置204的连接标识时,所述第二终端202基于第二装置204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第二装置204的连接。优先建立连接包括:仅与所述确定出的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或者先与所述确定出的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后,再确定是否建立与连接消息中其他连接标识所指示装置的连接,例如,在接收到用户新的建立通信连接的指令时,再进一步按照该指令来建立新的通信连接。
所述广播的连接消息中,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的开关状态,且开关状态与连接标识关联。所述第二终端202在提取各个连接标识后,可以优先从这些连接标识中,选择出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所关联的连接标识,并建立与选择出的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包括了“第一装置203连接标识-关闭状态”、“第二装置204连接标识-开启状态”、“第三装置205连接标识-开启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终端202可以选择第二装置204连接标识和第三装置205连接标识,并建立与所述第二装置204和第三装置205之间的连接。另外,对于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的连接标识所对应的装置,可以在所述第二终端202中发出装置未开启的提示,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终端202发出控制指令给第一终端201,由第一终端201控制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装置。
在所述第二终端202建立了与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的连接后,所述第二终端202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交互数据。所述第二终端202可以自动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显示与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的交互界面,通过分屏显示的交互界面,用户可以分别向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或第三装置205发送控制指令,或者显示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或第三装置205返回的数据。当然,如果所述第一终端201挂载的各装置中,某一个装置没有配置用户界面,则分屏显示的用户界面中不包括该装置的界面。
所述第二终端202可以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装置203、第二装置204以及第三装置205直接发送控制指令或者控制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202直接发送的控制消息中可以包括具体的控制指令和装置标识。所述第二终端202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该控制消息。各个装置在收听到所述第二终端202广播的控制消息后,检查收听到的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是否与自己在所述第一终端201中登记的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收听到的控制消息中的控制指令,如果不相同,则可以丢弃收听到的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202也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201发送总的控制消息,所述第二终端202向所述第一终端201发送的控制消息中,包括了具体的控制指令和该控制指令控制的对象,所述该控制指令控制的对象可以使用装置标识来表示,例如,控制消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每个字段中记录一对控制指令和装置标识。所述装置标识可以是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201的装置在向所述第一终端201注册时,在所述第一终端201中注册的标识,具体也可以使用这些装置的连接标识来表示装置标识。
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201上的任一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也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202发送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202进行控制的指令,例如,第一装置203可以为一个照相机,当第一装置203需要照相时,可以向作为第二终端202的智能手机发送用于控制智能手机开启照明模块对环境照明的控制指令,使得第一装置203拍摄的影像更清晰。又例如,所述第二装置203可以为一个GPS定位仪,当GPS定位仪达到一个目标位置后,可以发送用于控制作为第二终端202的智能手机开启照相模块,拍摄该目标位置附件环境的照片。
具体请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手持云台,挂载在所述手持云台上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以及智能终端之间的交互来完成所述处理方法。当然,在所述手持云台还可以挂载更多的装置或者仅挂载一个装置。
具体的,在S301和S302中,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向手持云台登记其连接标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登记的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蓝牙地址和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二蓝牙地址。
在S303中,所述手持云台记录所述第一蓝牙地址和第二蓝牙地址。并在S304中,检测手持云台的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智能手机,如果否,则继续检测所述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智能手机。检测的方式可通过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感测到的数据来检测确定。如果在承载区中放置了智能手机,则在S305中生成连接消息,并在S306中广播该生成的连接消息。其中,按照协商的格式,连接消息封装了连接标识、开关状态和承载标志位。具体的,所述连接消息的格式可以为下表1所示的格式。
表1
Figure BDA0001397079590000091
在S307中,智能手机收听到连接消息。智能手机可以收听到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连接消息,还可能收听到其他的连接消息,例如所述第一装置广播的连接消息。智能手机在放置到所述首次云台的承载区的前后,可收到由所述手持云台广播的多个连接消息。在S307中,智能手机在获取的连接消息中判断承载标识发生变化的连接消息时,按照协商的格式从获取的连接消息中解析出连接标识和开关状态。智能手机可以根据放置到承载区的时间,将放置前后收到的由各个相同终端广播的用于连接的消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出发生承载标志位从无效到有效的变化的连接消息。在S308中,智能手机仅确定出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一蓝牙地址,不会确定出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蓝牙地址,其中,处于关闭状态可以是指所述第二装置的相关功能处于关闭状态,例如,挂载在手持云台上的照明设备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可以打开灯光照明,在待机状态下,除了主要的照明功能时关闭的,其他例如蓝牙模块等可以都被开启。在S309中,智能手机根据第一蓝牙地址直接建立与所述第一装置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手机需要通过待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建立与对应装置的连接,而非直接收听对应装置广播的连接标识建立与该装置的连接,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所述智能手机能够可以连接到其用户想要连接的装置中,因为在实际情况下,在用户将智能手机放置到手持云台设备上后,用户基本是希望智能手机能够与该手持云台设备上的装置相连,以接收该手持云台设备上的装置的数据或者对该手持云台设备上的装置进行控制,基于承载标志位,智能手机基本就可以连接到手持云台设备上的装置,而排除掉其他装置发出的连接消息,方便快速建立智能手机与手持云台设备相关装置的连接,满足用户对通信连接建立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再请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由手持云台等第一终端来执行。该手持云台为带智能控制功能的手持云台设备,在该手持云台中设置有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可以控制手持云台本身的转动,例如三轴手持云台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照相机在俯仰(pitch)、横滚(roll)、偏航(yaw)三个方向上的转动。还可以对设置在手持云台上的照相机、照明设备等装置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照相机拍照,增加照明设备的亮度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挂载在手持云台上的装置具有蓝牙、WiFi等连接功能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各装置的蓝牙地址,WiFi标识等连接标识,以方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终端能够接入到对应的装置。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连接消息的格式是由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确定的。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控制器按照协商的格式封装各个挂载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的承载标志位,在所述第二终端中,通过安装的应用APP对收听到的连接消息按照协商格式进行解封装,以得到承载标志位和各个连接标识。
生成连接消息主要是指对已经生成并广播的连接消息中的承载标志位进行修改配置。在承载区中放置第二终端之前,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的连接消息中承载标志位为无效,即该承载标志位的值为零。在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之后,将连接消息中的承载标志位修改为有效,生成承载标志位为有效的连接消息。
当然,所述第一终端也可以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后,搜集第一终端当前挂载的各个装置的连接标识,然后基于连接标识,生成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
S402: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已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中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在所述S401之前,所述第一终端会调用预置的承载检测模块来检测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具体的,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测距模块,如果所述测距模块得到的距离值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压力检测模块,如果所述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摄像模块,如果所述摄像模块检测到所述承载区表面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物体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温度模块,如果所述温度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承载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另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连接消息连接到对应的装置后,所述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已建立的通信连接来直接与对应的装置进行交互。所述第二终端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控制信息来控制已连接的装置,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向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执行响应操作处理。所述控制消息是由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确定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应用APP可以按照协商的格式封装得到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的格式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拍照指令-第一蓝牙地址 照明开启指令-第二蓝牙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标识直接使用对应装置的连接标识来表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标识来表示装置标识,只要该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对应的装置,并在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时向所述第一终端注册了其装置标识即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来获取各装置的装置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消息中还包括: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接收该连接消息的终端基于所述开关状态选择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图4所对应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再请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带蓝牙或者WiFi等无线连接模块的第二终端来执行。在第二终端安装对应的应用APP,以执行相应的步骤。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第二终端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所述连接消息的具体内容,以及生成、广播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关于第一终端生成及广播连接消息的相关步骤。主要将第二终端被放置到第一终端前后收听到的由同一个终端发出的消息进行比较,判断所收听到的消息中,承载标志位是否发生了由无效到有效的变化的消息。具体的,广播消息的终端会在其承载区没有放置第二终端时,广播承载标志位为无效的消息,在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时,广播承载标志位为有效的消息,由此可以判定出承载标志位的变化。
S502:根据比较结果,所述第二终端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在所收听到的消息中,仅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从无效到有效的变化的消息作为连接消息,并对连接消息进行后续处理,其余的消息可以直接丢弃。
S503: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直接与连接标识对应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间接基于第一终端先建立与连接标识所对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S502具体可以包括:根据连接消息生成连接请求,并通过向广播所述连接消息的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的方式建立与所述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或者,根据连接消息生成连接请求,并向所述连接消息的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连接请求的方式建立与所述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另外,所述第二终端会根据优先级来从连接消息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包括,优先建立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或者优先与上一次建立过通信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所述S502可以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开关状态,优先建立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状态是指已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中的各个装置处于开启或者是关闭时的状态。
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后,所述第二终端记录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所述S502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获取记录的该第二终端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在所述连接消息中如果存在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可以同时向连接消息中的多个连接标识发起连接请求以建立到多个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具体的,所述S502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从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多个连接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了所述选择出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向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对应的装置发送请求,以分别建立所述连接请求中各个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到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同时与多个装置建立了通信连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分别显示为已连接装置中的两个或者多个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分屏的方式显示针对各个装置的用户界面,在这些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从相关装置中获取到的数据,或者接收用户对这些装置的控制操作。在接收到控制操作后,所述第二终端可以直接向对应的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图5所对应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以及手持云台设备、智能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可以设置在智能手持云台等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生成模块601,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终端的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广播模块602,用于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承载检测模块603,用于检测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承载检测模块603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测距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摄像模块中、温度模块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60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发送模块605,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向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执行响应操作处理。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连接消息中还包括: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接收该连接消息的终端根据所述开关状态选择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检测装置,风速测定装置,加速度测定装置,位置定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为手持云台。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各个功能、步骤的具体实现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再请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装置可以设置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终端中,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比较模块701,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处理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3,具体用于根据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开关状态,优先建立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状态包括:表示装置已开启的开启状态。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3,还用于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后,记录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3,具体用于获取记录的该第二终端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在所述连接消息中如果存在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则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3,具体用于从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多个连接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多个;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了所述选择出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向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对应的装置发送请求,以分别建立所述连接请求中各个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到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704,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建立了与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后,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分别显示为每一个已连接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或者分屏显示为已连接装置中的两个或者多个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705,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基于WiFi或蓝牙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或者基于WiFi或蓝牙发送控制消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执行的各个功能、步骤的具体实现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进一步地,再请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手持云台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智能手持云台可以为单轴手持云台或者多轴手持云台,包括用于承载各种装置的承载臂等结构,还可以包括电源,手柄等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手持云台还包括:控制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所述通信接口802为蓝牙连接接口、WiFi连接接口,和/或移动通信网络接口等,实现所述智能手持云台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存储器8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8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8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控制器801可以为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控制器8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该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803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控制器80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801,还用于调用承载检测模块来检测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测距模块,如果所述测距模块得到的距离值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压力检测模块,如果所述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摄像模块,如果所述摄像模块检测到所述承载区表面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物体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温度模块,如果所述温度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承载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8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基于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向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其中可选地,所述连接消息中还包括: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接收该连接消息的终端基于所述开关状态选择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再请参见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智能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电源、按键、壳体等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用户接口901、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以及存储器904。
所述存储器9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RAM;存储器904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HDD或SSD;存储器9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所述用户接口901包括触摸屏等,用于实现智能终端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显示响应的安装的通信连接的处理应用所对应用户界面显示,以及用户操作的接收。所述通信接口903则可以为蓝牙连接接口、WiFi连接接口,和/或移动通信网络接口等,实现所述智能终端与手持云台上的装置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处理器902可以为一个中央处理器CPU。可选地,所述存储器904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902可以调用所述程序指令,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根据连接消息生成连接请求,并通过向广播所述连接消息的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的方式建立与所述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或者,根据连接消息生成连接请求,并向所述连接消息的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连接请求的方式建立与所述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开关状态,优先建立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状态包括:装置已开启的开启状态。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还用于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后,记录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具体用于获取记录的该第二终端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在所述连接消息中如果存在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具体用于从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多个连接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了所述选择出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分别向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所对应的装置发送请求,以分别建立所述连接请求中各个连接标识所对应装置到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还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建立了与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后,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分别显示为每一个已连接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或分别显示为已连接装置中的两个或者多个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在广播的连接消息中配置一个承载标志位,基于承载标志位和广播的连接消息,来使终端快捷地找到承载该终端的设备,进而直接承载该终端的设备上相应的其他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接入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之前,还包括:
调用承载检测模块来检测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其中:
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测距模块,如果所述测距模块得到的距离值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压力检测模块,如果所述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摄像模块,如果所述摄像模块检测到所述承载区表面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物体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或者,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温度模块,如果所述温度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承载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承载区中放置了第二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向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消息中还包括: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接收该连接消息的终端基于所述开关状态选择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
5.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所述第二终端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开关状态,优先建立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状态包括:表示装置已开启的开启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后,所述第二终端记录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记录的该第二终端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
在所述连接消息中如果存在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从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多个连接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了所述选择出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分别建立了与所述第一终端中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后,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分别显示为已连接装置中的两个或者多个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
11.如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
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
12.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终端的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承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承载区中是否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承载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载区中的测距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摄像模块、温度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向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响应所述控制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消息中还包括: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接收该连接消息的终端根据所述开关状态选择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建立通信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检测装置,风速测定装置,加速度测定装置,位置定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手持云台。
18.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开关状态,优先建立与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关状态包括:表示装置已开启的开启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后,记录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记录的第二终端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在所述连接消息中如果存在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标识相同的连接标识,则根据连接消息中的连接标识优先建立与所述上一次成功连接的装置的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从确定的连接消息中包括的多个连接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多个;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了所述选择出的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标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分别建立了与多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后,通过分屏显示的方式,分别显示为已连接装置中的两个或者多个装置配置的用户界面。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控制指令和与该控制指令关联的装置标识;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向所述控制消息中的装置标识所指示的装置发送与该装置标识关联的控制指令。
25.如权利要求18-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基于WiFi或蓝牙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或者基于WiFi或蓝牙发送控制消息。
26.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上的至少一个装置;
所述第一终端上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检测到承载区中放置了等待连接的第二终端时,生成连接消息,所生成的连接消息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和挂载在所述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标识,其中,所述承载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优先根据承载标志位被配置为有效的连接消息建立通信连接;并广播所述包括被配置为有效的承载标志位的连接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监听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消息,并对每一个消息的承载标志位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监听到的消息中将承载标志位发生了由被配置为无效到被配置为有效的变化的消息确定为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确定的连接消息建立与所述连接消息中连接标识所指示的装置的通信连接。
CN201680013502.5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9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7627 WO2018040005A1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9051A CN107439051A (zh) 2017-12-05
CN107439051B true CN107439051B (zh) 2021-01-08

Family

ID=6045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350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905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970B2 (zh)
CN (1) CN107439051B (zh)
WO (1) WO20180400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1928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153675B (zh) * 2020-09-01 2023-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开通方法及装置
WO2023102696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无线通信设备、云台的控制方法、设备和云台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66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北京创先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用电话机终端控制摄像装置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2413585A (zh) * 2010-09-25 2012-04-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和无线连接方法
CN102789187A (zh) * 2012-07-05 2012-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台设备识别方法、云台设备、摄像机及云台设备控制系统
CN104066202A (zh) * 2013-03-18 2014-09-24 创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辨识方法、装置间通讯连结建立方法、界面控制方法
CN104320553A (zh) * 2014-09-17 2015-01-28 徐晖 基于移动智能手机的广域无线可移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1132A (zh) * 2013-10-20 2015-04-29 郁杰夫 一种追踪摄影系统和追踪摄影方法
KR20160002150A (ko) * 2014-06-30 2016-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연속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7008A1 (en) * 2010-01-07 2011-07-07 Leap Devices, LLC Database licens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for wireless camera flash systems
KR101731844B1 (ko) * 2010-05-14 2017-05-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디바이스의 와이파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624428B (zh) * 2011-01-28 2015-01-21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通信对象的系统及方法
US9042524B2 (en) * 2013-06-17 2015-05-26 John Joel Brut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ximity-activated voice recording
US20160012453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Shamim A. Naqvi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the Intent of a User While Receiving Signals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rom a Broadcasting Device
US9503878B2 (en) * 2014-10-29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5278362B (zh) * 2015-01-16 2019-10-15 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侦查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241999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Polaris Tech Global Limited Cross-platform automated perimet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dopting selective adapter
WO2016190994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Gopro, Inc. Camera system using stabilizing gimbal
CN105100880B (zh) * 2015-06-01 2019-03-01 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包括该终端的内容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5246024B (zh) * 2015-09-02 2019-05-24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63266A (zh) * 2015-09-16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DE112015007251T5 (de) * 2015-12-30 2018-09-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system zum erzeugen von kommunikationsgruppen
US20170201561A1 (en) * 2016-01-13 2017-07-13 Tellybean Oy Multimedia connection service system utilizing av device and user device
JPWO2017154521A1 (ja) * 2016-03-07 2018-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2554037B1 (ko) * 2016-06-01 202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와 충전 장치간의 연결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66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北京创先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用电话机终端控制摄像装置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2413585A (zh) * 2010-09-25 2012-04-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和无线连接方法
CN102789187A (zh) * 2012-07-05 2012-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云台设备识别方法、云台设备、摄像机及云台设备控制系统
CN104066202A (zh) * 2013-03-18 2014-09-24 创见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辨识方法、装置间通讯连结建立方法、界面控制方法
CN104571132A (zh) * 2013-10-20 2015-04-29 郁杰夫 一种追踪摄影系统和追踪摄影方法
KR20160002150A (ko) * 2014-06-30 2016-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연속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20553A (zh) * 2014-09-17 2015-01-28 徐晖 基于移动智能手机的广域无线可移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0005A1 (zh) 2018-03-08
US20190200408A1 (en) 2019-06-27
US11405970B2 (en) 2022-08-02
CN107439051A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12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AU2021204449B2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174103B (zh) 一种拍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225042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00076876A1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445577B (zh) 虚拟房间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07389B (zh) 确定观看直播时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63622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ehicle diagnosis and information
CN111355774B (zh) 一种基于p2p的服务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13679A (zh) 建立无线投屏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39051B (zh) 一种通信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00956A1 (zh) 一种智能模型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9495769B (zh) 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智能电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RU2767521C1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возможностях оконеч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оконечное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12204943B (zh) 拍摄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457B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1245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769324B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JP7327729B2 (ja) システム
CN110012146B (zh) 一种通信共享方法及终端
TW201743191A (zh) 資訊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CN111135571B (zh) 游戏识别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5910A (zh) 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472314A (zh) 网络监控系统及其紧急呼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