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2200B -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2200B
TWI422200B TW099114961A TW99114961A TWI422200B TW I422200 B TWI422200 B TW I422200B TW 099114961 A TW099114961 A TW 099114961A TW 99114961 A TW99114961 A TW 99114961A TW I422200 B TWI422200 B TW I4222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nsing data
sensing
serial number
pac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1154A (en
Inventor
Fang Jing Wu
Fong Yi Chu
Yu Chee Tseng
Original Assignee
Nat Univ Tsing Hu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Univ Tsing Hua filed Critical Nat Univ Tsing Hua
Priority to TW099114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22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4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1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2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2200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互相分享資料之方法、裝置及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近年來,由於無線感測網路技術的進步,無線感測網路融入一般使用者的生活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現有裝置分享資料之前的認證方式,皆需採用手動輸入帳號密碼做互相的認證,或以藍芽通訊手動選取與配對,才能進一步分享資料,因此,如何達成認證,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更直接自然方式分享資料,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有鑒於此,本發明希望能藉由無線感測技術偵測使用者行為,並透過比對感測器訊號的相似度,作為使用者裝置間自動化的完成交換或同步資料前之認證權限取得標準。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讓使用者更直接自然的利用彼此的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於是,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是配合在不同使用者的一第一裝置及一第二裝置執行,該方法包含下述步驟:(a)第一裝置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及第二裝置受觸發產生一第二感測資料;(b)依據第一感測資料及第二感測資判斷是否由一預定事件所觸發;(c)若判斷由該預定事件所觸發,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及(d)若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裝置是作為一第一裝置,並配合一第二裝置執行執行認證方法;該認證裝置包含一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之感測器、一接收該第二裝置的第二感測資料之無線傳輸單元,及一協調控制各元件動作之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依據第一感測資料及第二感測資料判斷是否由一預定事件所觸發,若由該預定事件所觸發則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若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包括一第一裝置及一第二裝置;該第一裝置包含一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之第一感測器、一傳送/接收外部資料的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及一協調控制第一裝置各元件動作的第一控制單元;第二裝置包含一受觸發產生一第二感測資料之第二感測器、一傳送/接收外部資料的第二無線傳輸單元,及一協調控制第二裝置各元件動作的第二控制單元。
藉此,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分別控制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及/或第二無線傳輸單元接收對方感測資料,並依據第一感測資料及第二感測資料判斷是否由一預定事件所觸發,若由該預定事件所觸發則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若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之功效在於:依據不同使用者雙方的感測資料判斷是否由同一預定事件觸發,並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為相似時,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讓不同使用者能以更直接自然方式分享資料。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認證系統包括一第一裝置1及一第二裝置1’,其中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裝置主要是第一裝置1,並配合第二裝置1’執行執行認證方法,且第一裝置1可與使用者本身的無線通訊裝置2以藍芽溝通,第二裝置1’可與另一使用者本身的無線通訊裝置2’以藍芽溝通。須注意的是,第一裝置1及一第二裝置1’可整合在同一可攜式通訊產品,如:行動電話,然後雙方使用者皆須佩帶此一類型的可攜式通訊產品,亦可分離設置在不同的電子裝置上,皆屬於本發明之範疇。
參閱圖2,第一裝置1包含一協調控制內部各元件動作的第一控制單元10、一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101之第一感測器11、一傳送/接收外部資料的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及一第一記憶單元13;類似的,第二裝置1’亦包含一協調控制內部各元件動作的第二控制單元10’、一受觸發產生一第二感測資料101’之第二感測器11’、一傳送/接收外部資料的第二無線傳輸單元12’及一第二記憶單元13’。
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感測器11、11’是受振動產生感測資料的加速計,如型號為OS5000的三軸加速度計;第一及第二無線傳輸單元12、12’分別具有一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121’及一藍芽通訊模組122、122’。已知型號為Jennic JN5139的微處理控制器整合有2.4GHz的IEEE802.15.4通訊模組、記憶單元與控制單元,且該微處理控制器與藍芽通訊模組藉由UART介面連接,可作為本發明產品化的具體實施方案。
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121’是可作為感測器對感測器之間的資料傳輸溝通,IEEE 802.15.4(又稱LR-WPAN,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nd network)協定是支援短距離、低功率傳輸的無線感測器之間的通訊規範;而藍芽通訊模組122、122’則可作為感測器對外部的無線通訊裝置2、2’(如:智慧型行動電話或個人數位助理)的資料傳輸溝通。第一及第二記憶單元13、13’皆具有快閃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及唯讀記憶體等以暫存或儲存第一及第二控制單元10、10’所需的各種相關資料。
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的實際的應用是當使用者雙方握手時,藉由第一裝置1的第一控制單元10及/或第二裝置1’的第二控制單元10’分別控制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之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及/或第二無線傳輸單元12之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接收對方感測資料(如:握手震盪產生的加速度計測量值),並依據第一感測資料101及第二感測資料101’判斷是否由一預定事件(如:握手)所觸發,若由該預定事件所觸發則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第一控制單元10及/或第二控制單元10’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例如:在第二裝置1’的第二控制單元10’比對如頻域及/或時域之判斷,若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如:第一裝置1,分享資料的權限,如:分享對方的電子郵件位址,然後,藉由藍芽通訊模組122、122’發送給使用者本身的無線通訊裝置2、2’,令無線通訊裝置2、2’透過網際網路自動依據對方電子郵件位址發送一封電子郵件給對方。
參閱圖3,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裝置的程式控制規劃均包含一事件偵測單元31、一感測資料擷取單元32、一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33及一資料分享單元34,各單元分別介紹如下。
事件偵測單元31 :用來偵測是否產生預定事件(步驟301)?藉此作為是否可以進一步交換檔案的依據。
本實施例中,預定事件為一第一及第二感測器11、11’測得之震盪事件,而對於第一及第二感測器11、11’之取樣頻率為S,(每秒S=40筆感測資料),比較第一及第二感測器11、11’的讀數ν,如果其滿足下列條件,如:滿足|ν-1g|大於等於一第一門檻值,例如:|ν-1g|≧0.3g,則判定其為一個震盪樣本,其中1g表示靜止時感測器讀數偵測到的重力加速度值,然後,計算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若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超過一第二門檻值,如:每秒內Ds >S/2,則判斷為震盪事件;接著,透過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121’廣播「預定事件」之訊息(步驟302),並進入感測資料擷取單元32擷取單元之執行步驟。
感測資料擷取單元32: 此單元在系統啟動之後,將持續N秒記錄自身的感測資料(本實施例中N=3秒)(步驟303)於記憶單元。若控制單元於此N秒的過程中,聽到來自於其他裝置送出的廣播訊息(步驟304)?若是,則與對方裝置交換各自記錄的感測資料(步驟305),當收集N秒資料完畢後,則送出自己和對方的感測資料(步驟306)以進行計算。
參閱圖1及2,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裝置1及第二裝置1’可各自將取得的封包資料101、101’送至使用者各自的無線通訊裝置2、2’,而第一及第二裝置1、1’與無線通訊裝置2、2’之間的連線主要是藉由藍芽通訊模組122、122’溝通,且藍芽連線是模擬成RS-232序列埠通道來傳送資料,由於藍芽傳輸採取跳頻的機制,會有資料傳輸漏失的情形產生。因此我們將由感測器傳輸到使用者裝置上的每一筆資料都標上序號,當使用者裝置端偵測到資料不連續時,便會要求感測器重傳漏掉的資料,確保資料的完整性。
參閱圖4,本較佳實施例定義不同的裝置具有不同代碼(ID),其中廣播過程採用IEEE802.15.4通訊模式,交換資料過程是採用藍芽連線模式,比較二者的代碼,代碼大(ID=2)的裝置先傳送感測資料給對方,待傳輸完畢再接收對方感測資料,相對的,代碼小(ID=1)的則是先接收對方資料,待接收完畢後再傳送資料給對方。
本實施例將「預定事件」訊息,即震盪感測得到之資料訊息切割成成七個資料封包,封包分別標上序號0~7,當代碼小(ID=1)的裝置記錄完自己的資料,又收到對方(ID=2)的裝置的表示「結束通知」之封包後,即送出「請求資料(序號1)」封包,該封包即標示有欲收到的序號,而ID=2的裝置收到「請求資料(序號1)」封包後,根據裡頭的序號1,送出對應序號的「資料封包(序號1)」。
ID=1的裝置收到後,接著把「資料封包(序號1)」內容複製到自訂的資料結構後,隨即送出下一個序號的「請求資料」封包,以此類推,然而,若是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不同,代表中途可能有發生封包遺失的狀況,此時ID=1的裝置會丟棄目前的「資料封包」,再傳送一次請求封包。
最後,當ID=1的裝置收集完七個「資料封包」的資料後,會送出本身資料的第一個「資料封包(序號1)」,ID=2的裝置收到「資料封包(序號1)」後,根據裡面的序號把內容複製到自訂的資料結構裡,接著送出下一個序號的「請求資料」封包。當ID=2的裝置收集完七個資料封包的資料之後,交換感測資料的程序就結束,在完成後就進入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33。
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33: 主要是比對不同感測資料間的相似程度(步驟307)?若相似則進入資料分享單元34,若否則回到事件偵測單元31。
參閱圖5,認證與配對演算的程序包含兩個階段,包括頻域(frequency domain)比對階段51和時域(time domain)比對階段52。在頻域比對階段51,先計算兩個感測器資料101、101’在頻域之頻域相似度Ψ f (步驟501),判斷頻域相似度Ψ f 小於門檻條件值τf (步驟502)?其中的頻域相似度Ψ f 數值定義其分佈在0~1之間,且越接近1則代表兩筆訊號相似度越高,越接近0代表相似度越低;若此頻域相似度Ψ f 小於設定的門檻值τf ,即兩個裝置之感測訊號不相似,判定兩個裝置沒有彼此通過認證且為配對失敗(步驟504),回到事件偵測單元31之運作。否則,判斷頻域相似度Ψ f 扣除設定的門檻值τf 是否大於設定的門檻條件值k(本系統設定k=0.1)(步驟503)?若是,則兩個裝置彼此通過認證且為配對成功(步驟508),不需進入時域比對階段52而直接進入分享資料單元34之運作。
若差異在門檻條件值k之內,則需要進行時域比對階段52。時域比對階段52是先計算兩組感測資料101在時域之時域相似度Ψ t (步驟505),同樣也設定時域的門檻條件值τ t ,判斷時域相似度Ψ t 是否小於門檻條件值τt (步驟506)?若時域相似度Ψ t 大於門檻條件值τ t ,兩個裝置彼此通過認證且為配對成功,進入分享資料單元34之運作。否則,則兩個裝置沒有彼此通過認證且為配對失敗(步驟507),回到事件偵測單元31之運作。
在頻域比對階段51和時域比對階段52中,其頻域相似度Ψ f 與時域相似度Ψ t 之計算細節如下述,首先,在頻域比對階段51主要利用兩個感測資料101、101’之同調相關係數(Magnitude Squared Coherence;MSC)比較兩個訊號是否符合以作為計算頻域相似度Ψ f 之依據,要計算同調相關係數前,必須先計算兩個感測資料101、101’之功率頻譜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cross-PSD),再利用功率頻譜密度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來計算同調相關係數。
於計算功率頻譜密度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時,本實施例採用的是Welch提出的頻譜估計法,目的是提高比對之精準度,Welch法是以短時傅立葉轉換(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ation,STFT)為基礎的平均(Average)法。
因此,頻域相似度Ψ f 計算方法如下述:接收感測資料101、101’,即取樣後的兩筆資料陣列A[n]及B[n],分別代表不同裝置於N秒記錄到的資料陣列,其中n是資料個數(本實施例中n=128)。
然後,將資料陣列A[n]分成k段,每分段長度為m,分段的長度m自訂,要確保是2的次方,每段資料重疊一部分,取重疊的原因在於為了減小平均後的變異量,例如當重疊1/2時,資料的分段數為k=(n-(m/2))/(m/2),本實施例中m=16;同理,資料陣列B[n]亦分成k段。
接著,針對第i分段長度為m之資料陣列Ai [m],計算Ai [j]*w(j)(for j=0~m-1),其中w(j)是視窗函數(window function),採用視窗函數是為了避免旁波瓣(Side lobe)造成計算功率頻譜密度的失真,本實施例採用的是漢寧視窗(hanning window,,j =0~m -1)。同理,第i分段長度為m之資料陣列Bi [m]亦作相同計算。
針對第i分段於上依步驟計算之資料陣列Ai [j]*w(j)(for j=0~m-1)做傅利葉轉換(Fourier Transformation)可得複數資料陣列Xi [m],其共軛複數資料陣列為。同理,亦可獲資料陣列Yi [m]及其共軛複數資料陣列
接著,計算第i分段的功率頻譜密度P xx (i )及P yy (i ),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P xy (i ),功率頻譜密度為時間序列之離散傅利葉轉換與其共軛複數對之積,反映了時間序列在不同頻率能量之組成分佈。其公式表示如下:
最後,求出所有分段之平均功率頻譜密度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作為整體n筆資料的功率頻譜密度與交錯功率頻譜密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中的U為視窗函數的正規化因子(normalization factor)。
最後,利用下式求出同調相關係數(MSC):
其中,Cxy (f)是一連串的分佈值,本較佳實施例取0~5Hz之內的資料,做出平均的頻域相似度來作為頻域比對階段51使用。其中,頻域相似度Ψ f 就是代表兩個感測器資料101、101’在頻域之相似程度,算出來的值分佈在0~1之間,越接近1,代表兩筆訊號相似度越高,越接近0,代表相似度越低。
在時域比對階段52,本較佳實施例主要利用計算交錯共變數(Cross covariance)來判斷兩筆訊號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作為輔助頻域(frequency domain)的結果判斷。時域相似度Ψ t 之計算細節如下述。
首先,計算交錯共變數的公式如下:,其中的mean A mean B 分別代表A[n]和B[n]中n筆資料之平均值。此交錯共變數的數值意義代表兩筆資料變化趨勢的相關性。
由於交錯共變數之數值範圍沒有界限,為了易於判定,需將這個數值做係數化作為,公式如下:,其中std(A)和std(B)代表標準差。這個係數會介於0~+1之間,越接近1代表兩筆資料相關性越大。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頻域和時域的實作門檻值皆為0.5,但不以此數值為限制。
資料分享單元34 :當第一及第二裝置1、1’經過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33的認證後,IEEE802.15.4通訊模組121、121’會彼此交換電子郵件位址(e-mail address)(步驟308),然後,各以藍芽通訊模組122、122’分別發送給無線通訊裝置2、2’(步驟309),再由無線通訊裝置2、2’以對方的電子郵件位址發送電子名片(步驟310),用以和對方分享資料使用。
參閱圖6,本實施例之電子名片分享資料形式為使用者自行編輯之個人化社群資訊,包含各種社群帳號及名片檔案,雙方的裝置會自動寄出此電子名片到對方裝置指定的配對代碼(即使用者之電子郵件位址),如此即完成自動化分享資料之程序。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之功效在於:依據不同使用者雙方的感測資料判斷是否由同一預定事件觸發,並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為相似時,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讓不同使用者能以更直接自然方式分享資料,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1’‧‧‧第一、第二裝置
10、10’‧‧‧第一、第二控制單元
11、11’‧‧‧第一、第二感測器
12、12’‧‧‧第一、第二無線傳輸單元
121、121’‧‧‧IEEE802.15.4通訊模組
122、122’‧‧‧藍芽通訊模組
13、13’‧‧‧第一、第二記憶 單元
2、2’‧‧‧無線通訊裝置
301~310‧‧‧步驟
31‧‧‧事件偵測單元
32‧‧‧感測資料擷取單元
33‧‧‧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
34‧‧‧資料分享單元
501~508‧‧‧步驟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認證系統較之佳實施例中,各與無線通訊裝置以藍芽溝通;
圖2是一系統方塊圖,說明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
圖3是一程式方塊圖,說明本發明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
圖4是一通訊示意圖,說明本較佳實施例定義不同代碼的裝置之資料交換過程;
圖5是一流程圖,說明本實施例之認證與配對演算的程序;及
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之電子名片分享資料形式。
301~310...步驟
31...事件偵測單元
32...感測資料擷取單元
33...認證與配對演算單元
34...資料分享單元

Claims (11)

  1. 一種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配合在不同使用者的一第一裝置及一第二裝置執行,該方法包含下述步驟:(a)第一裝置受振動觸發產生一代表震盪之第一感測資料,及第二裝置受振動觸發產生一代表震盪之第二感測資料;(b)第一裝置/第二裝置各自比較本身的感測資料讀數ν,若滿足| ν-1g|大於等於一第一門檻值則判定該感測資料讀數ν為一個震盪樣本,其中1g表示靜止時偵測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並計算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若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超過一第二門檻值則判定為一震盪事件;(c)若判斷由該震盪事件所觸發,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及(d)若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其中,步驟(c)包括下述步驟:(c1)第一裝置發送一具有一序號之資料請求指令;(c2)第二裝置依據該資料請求指令中的序號送出對應序號的資料封包予第一裝置,其中的該資料封包是第二裝置本身之感測資料分割而成,且各該資料封包分別標上不同序號;及(c3)第一裝置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 的請求封包的序號相同時,即把資料封包內容複製到自訂的資料結構,並送出下一個序號的資料請求指令予第一裝置,若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不同,即丟棄目前的資料封包再傳送一次請求封包予第二裝置。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其中,步驟(d)是在頻域及/或時域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的相似度。
  4. 一種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裝置,該裝置是作為一第一裝置,並配合一第二裝置執行認證方法,該第一裝置包含:一感測器,是一受產生感測資料的加速計,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一無線傳輸單元,接收該第二裝置的第二感測資料;及一控制單元,協調控制各元件動作,比較本身的感測資料讀數ν,若滿足| ν-1g|大於等於一第一門檻值則判定該感測資料讀數ν為一個震盪樣本,其中1g表示靜止時偵測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並計算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若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超過一第二門檻值則判定為一震盪事件,若由該震盪事件所觸發則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若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 料之認證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控制該無線傳輸單元發送一具有一序號之資料請求指令,藉此接收該第二裝置依據該資料請求指令中的序號送出對應序號的資料封包,其中的該資料封包是該第二裝置本身之感測資料分割而成,且各該資料封包分別標上不同序號。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相同時,即把資料封包內容複製到自訂的資料結構,並送出下一個序號的資料請求指令予該第二裝置,若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不同,即丟棄目前的資料封包再傳送一次請求封包予該第二裝置。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是在頻域及/或時域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的相似度。
  8. 一種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包括:一第一裝置,包含:一第一感測器,是一受振動產生感測資料的加速計,受觸發產生一第一感測資料,一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傳送/接收外部資料,及一第一控制單元,協調控制第一裝置各元件動作;及一第二裝置,包含:一第二感測器,是一受振動產生感測資料的加速 計,受觸發產生一第二感測資料,一第二無線傳輸單元,傳送/接收外部資料,及一第二控制單元,協調控制第二裝置各元件動作;藉此,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分別控制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及/或第二無線傳輸單元接收對方感測資料,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係比較本身的感測資料讀數ν,若滿足| ν-1g|大於等於一第一門檻值則判定該感測資料讀數ν為一個震盪樣本,其中1g表示靜止時偵測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並計算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若每秒震盪樣本個數Ds 超過一第二門檻值則判定為一震盪事件,若由該震盪事件所觸發則接收並記錄雙方之感測資料,且比較彼此的感測資料以判斷二者是否相似,若彼此的感測資料相似,則賦予對方分享資料的權限。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控制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及/或第二無線傳輸單元發送一具有一序號之資料請求指令,藉此接收對方依據該資料請求指令中的序號送出對應序號的資料封包,其中的該資料封包是對方之感測資料分割而成,且各該資料封包分別標上不同序號。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相同時,即把資料封包內容複製到自訂的資料結構,並送 出下一個序號的資料請求指令予對方,若判斷收到的資料封包的序號與之前送出的請求封包的序號不同,即丟棄目前的資料封包再傳送一次請求封包予對方。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9或10項所述之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及/或該第二控制單元是在頻域及/或時域判斷彼此的感測資料的相似度。
TW099114961A 2010-05-11 2010-05-11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TWI422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4961A TWI422200B (zh) 2010-05-11 2010-05-11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4961A TWI422200B (zh) 2010-05-11 2010-05-11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154A TW201141154A (en) 2011-11-16
TWI422200B true TWI422200B (zh) 2014-01-01

Family

ID=4676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4961A TWI422200B (zh) 2010-05-11 2010-05-11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22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3672B (zh) * 2013-03-18 2015-10-11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3785B (en) * 2003-08-19 2008-12-01 Ibm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a pii data access control facility employing personally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labels and purpose serving function sets
TWI304695B (en) * 2006-02-24 2008-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shared key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3785B (en) * 2003-08-19 2008-12-01 Ibm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a pii data access control facility employing personally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labels and purpose serving function sets
TWI304695B (en) * 2006-02-24 2008-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shared key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ne Mayrhofer ,Hans Gellersen," Shake Well Before Use: Intuitive and Secure Pairing of Mobile De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VOL. 8, NO. 6, JUNE 200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3672B (zh) * 2013-03-18 2015-10-11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裝置辨識方法、複數裝置間通訊連結建立方法、以及介面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154A (en)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8569B2 (ja) 改善された行動監視のために健康器具との接続性を有する着用可能コンピュータ
TWI755580B (zh)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CN101472282B (zh) 装置之间的安全关联
TWI528205B (zh) 人員出現檢測技術
WO2016169432A1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终端
TW200803396A (en) Distance-based security
CN103530543A (zh) 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的用户识别方法及系统
JP2017515178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よる連続的認証
TW20123767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ory feedback
JP2005534260A5 (zh)
RU2005108573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JP648875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11358A (ko) 인체통신을 이용한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JP7116810B2 (ja) カロリー消費モデルを使用する行動監視を改善するために健康器具との接続性を備えた着用可能コンピュータ
JP6763821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CN106657166B (zh) 一种身份验证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JP5463516B2 (ja) 暗号鍵生成システム、暗号鍵生成方法および暗号鍵生成用プログラム
US10958646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with body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628924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данных пр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и моби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 компьютером
TWI422200B (zh) 利用感測資料互相分享資料之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JP6717068B2 (ja) 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1910757B1 (ko) 로컬 인증
CN112449284A (zh) 无线扬声器系统
JP2017508425A (ja) 握手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9284203A (zh) 安全数据备份方法和安全数据备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