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1700B - Load control system - Google Patents

Load control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1700B
TWI501700B TW103106522A TW103106522A TWI501700B TW I501700 B TWI501700 B TW I501700B TW 103106522 A TW103106522 A TW 103106522A TW 103106522 A TW103106522 A TW 103106522A TW I501700 B TWI501700 B TW I5017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oad control
signal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8668A (zh
Inventor
Masahiro Nagat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8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8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1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17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3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taking into account loading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1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centralized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2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 H04Q2209/823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where the data is sent when the measured values exceed a threshold, e.g. send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負載控制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負載控制系統,尤其係關於一種於直接控制負載之導通及斷開之負載控制裝置與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進行信號之收發的適合於非住宅設施之負載控制系統。
近年來,於工廠、辦公室、商業設施等非住宅設施中,自距離較遠之場所遠距離操作照明裝置等負載之導通及斷開或者於距離較遠之場所監控負載之導通或斷導通狀態的負載控制系統不斷實用化。設置於負載之附近且直接控制負載之導通及斷開之負載控制裝置設置有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之控制電路或通信電路等電子電路,以於與集中控制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於新建非住宅設施之情形時,可將集中控制裝置與各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間有線連接。與此相對,於現有之非住宅設施中,於將具備機械性之開閉接點之例如翻轉開關等負載控制開關置換為具備電子電路之負載控制裝置之情形時,為簡化配線處理,對負載控制裝置與集中控制裝置之間之信號之收發利用藉由電波進行之無線通信。
於此種在負載控制裝置與集中控制裝置之間進行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之情形時,根據法規制度,無法使無線通信裝置之功率大至一定值以上,可進行無線通信之距離被限定為數10m以下。因此,於非住宅設施較大之情形時,僅藉由連接於集中控制裝置之1個無線通信裝置,無法與設置於非住宅設施之各處之所有負載控制裝置進行利用 電波之無線通信,而隔開一定之距離設置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又,根據法規制度,可使用之頻率存在限制,該等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通信所使用之無線頻率相同。為使各無線通信裝置同步地驅動,而將各無線通信裝置與集中控制裝置有線連接,自集中控制裝置對各無線通信裝置發送同步信號。各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於與1個或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間預先設定主從關係,各負載控制裝置僅於與已設定主從關係之特定之無線通信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
集中控制裝置係為了集中管理並顯示設置於非住宅設施內之多數個照明裝置等負載之狀態,而必須自各負載控制裝置收集表示連接於其等之負載為導通狀態抑或為斷開狀態之資料。於集中控制裝置與各個負載控制裝置有線連接之情形時,集中控制裝置可對各個負載控制裝置始終進行輪詢。然而,於集中控制裝置與各個負載控制裝置經由無線通信裝置以利用電波之無線而連接之情形時,若對各個負載控制裝置始終進行輪詢,則無法進行其他信號之通信。因此,通常動作中,集中控制裝置預先記憶連接於各個負載控制裝置之負載之狀態,僅於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時,自負載控制裝置經由無線通信裝置對集中控制裝置發送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然而,於非住宅設施中,為了電源設備之維護等而同時進行停電。於電源恢復之情形時,集中控制裝置欲迅速獲取與各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資料(負載狀態通知信號)而顯示負載狀態,但若於電源恢復之同時各負載控制裝置開始對無線通信裝置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則電波相互衝突而無法接收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又,於無法進行無線通信之情形時,於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開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等之重新發送之時序同步之情形時,關於其等負載控制裝置,永遠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等。
再者,關於獨門獨戶住宅用之利用無線通信之照明控制系統使 得自各子機向母機之回復信號不衝突的技術係記載於專利文獻1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61009號公報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先前例之問題而完成者,其係一種適合於非住宅設施之照明裝置等之負載控制之負載控制系統,其於負載控制裝置與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進行資料之收發,其目的在於,於電源接通時確實地獲取與各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資料(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並且縮短獲取之時間。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負載控制系統之特徵在於其包括:集中控制裝置,其掌握並管理複數個負載之狀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其等直接控制上述複數個負載中之1個或複數個負載之導通或斷開,並且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而發送與上述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及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其等與上述集中控制裝置有線連接,且於與上述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中已預先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間,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進行信號之收發;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自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上述負載控制裝置分別根據分別自上述無線通信裝置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之電源接通後,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對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逐個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 號,收到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係將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發送至已設定主從關係之無線通信裝置,收到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無線通信裝置係經由上述有線連接,對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所收到之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以特定之週期對上述負載控制裝置發送信標,且將由自某一信標起至下一信標為止之上述特定之週期所定義之訊框,分割為較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及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更長之複數個時槽,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上述訊框之所有時槽,以不重複之方式隨機地配置與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於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後,在上述特定之週期內無法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於下一訊框之所有時槽,以不重複之方式再次隨機地配置與無法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並重新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上述信標之時槽不重複之方式偏移。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訊框不重複之方式偏移。
或者,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之分別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訊框為重複。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各者於即便對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中之任一個負載控制裝置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 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亦無法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對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不存在之不存在信號。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各者即便於達到上述規定次數之前可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亦不於達到上述規定次數之訊框之前移行至通常動作。
較佳為,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發送之上述信標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或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電源接通起、至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或者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前,於上述信標中包含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而發送,其後,包含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而發送,上述負載控制裝置於接收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前,即便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亦不發送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較佳為,收到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上述負載控制裝置於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時,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是否已進行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較佳為,上述負載控制裝置於其電源接通後收到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時,於隨機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是否已進行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啟動通知信號,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於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任一個收到上述啟動通知信號時,利用上述任一方法獲取上述 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根據本發明,於例如非住宅設施之電源接通時,並不自各負載控制裝置發送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而僅自無線通信裝置收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因此,經無線發送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彼此衝突之可能性降低,從而集中控制裝置可於短時間內獲取關於各負載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1‧‧‧集中控制裝置
2、3‧‧‧無線通信裝置
11‧‧‧傳輸單元
12‧‧‧輸入輸出裝置
13‧‧‧顯示盤
21~25、31~35‧‧‧負載控制裝置
121~125、131、132、133a、133b、 134、135、202‧‧‧負載
200‧‧‧負載控制裝置
201‧‧‧商用電源
203‧‧‧開閉部
204‧‧‧電流互感器
205‧‧‧控制部
206‧‧‧操作部
207‧‧‧無線通信部
210‧‧‧斷開電源部
211、221‧‧‧整流電路
212、223‧‧‧定電壓電路
220‧‧‧導通電源部
222‧‧‧升壓/降壓電路
B‧‧‧信標
D‧‧‧啟動通知信號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
圖2係表示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所使用之二線式負載控制裝置之構成的方塊圖。
圖3係表示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之基本動作的概念圖。
圖4係表示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之變化例之動作的概念圖。
圖5係表示於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中來自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信號發生衝突之情形時之動作的概念圖。
圖6係表示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之另一變化例之動作的概念圖。
圖7係表示於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中負載控制裝置之電源接通遲於無線通信裝置之電源接通之情形時之動作的概念圖。
圖8係於表示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 置之間之無線通信中負載控制裝置之電源接通遲於無線通信裝置之電源接通之情形時之變化例之動作的概念圖。
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進行說明。圖1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之整體構成。該負載控制系統係如下之系統,即,其設置於工廠、辦公室、商業設施等非住宅設施,且自距離較遠之場所遠距離操作照明裝置等負載之導通及斷開,或者於距離較遠之場所監控負載之導通或斷開狀態。負載控制系統包括:集中控制裝置1,其設置於例如分電盤等,且掌握並管理複數個負載之狀態;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2、3...,其等與集中控制裝置1有線連接;及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21、22...。各無線通信裝置2、3...係設定為於與已預先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21、22...之間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進行信號之收發。
集中控制裝置1包括如下等構件:傳輸單元11,其於與各無線通信裝置2、3...之間經由有線纜線進行特定之信號之收發;輸入輸出裝置12,其輸入特定或任意之控制命令,或者顯示特定之資訊;及顯示盤13,其總括地顯示連接於負載控制裝置21、22...之負載121、122...之狀態(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於1個負載控制裝置21、22...不僅連接1個負載121、122...,例如,亦可如負載控制裝置33般連接有複數個負載133a、133b。連接有複數個負載之負載控制裝置33可總括地控制其等複數個負載133a、133b之導通及斷開,亦可單個地控制複數個負載133a、133b之導通及斷開。再者,於後者之情形時,負載控制裝置33包含複數個開閉部。雖未特別圖示,但無線通信裝置2、3...包括如下等構件:無線通信電路,其於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藉由電波進行無線通信;控制部,其包括CPU或記憶體等;及有線通信電路,其於與傳輸單元11之間進行有線通信。再者,勿庸置疑,可自集中控制裝 置1經由無線通信裝置2、3...對負載控制裝置21、22...發送使負載121、122...導通或斷開之控制信號。
負載控制裝置21~25係於與圖中左側之無線通信裝置2之間預先設定有主從關係,負載控制裝置31~35係於與圖中右側之無線通信裝置3之間預先設定有主從關係。即便負載控制裝置22位於可於與右側之無線通信裝置3之間進行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之距離之位置,由於在與左側之無線通信裝置2之間設定有主從關係,故亦不與右側之無線通信裝置3進行無線通信。關於其他負載控制裝置亦同樣。於以下說明中,無線通信裝置2、3...根據自集中控制裝置1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且負載控制裝置21、22...根據自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
圖2表示作為用作上述負載控制裝置21、22...之零件之負載控制裝置200之方塊構成。該負載控制裝置200係所謂之二線式配線用者,且其中以例如繼電器式開關元件等構成之開閉部203與電流互感器204之一次繞組之串聯電路對商用電源201與負載202串聯連接。於開閉部203之兩端子連接有斷開電源部210,該斷開電源部210用以於負載202為斷開狀態時確保控制部205或無線通信部207之驅動電力。又,於電流互感器204之二次繞組連接有導通電源部220,該導通電源部220用以於負載202為導通狀態時確保控制部205或無線通信部207之驅動電力。於二線式之負載控制裝置200中,即便負載202為斷開之狀態,不會導通負載202之程度之微弱電流仍自商用電源201經由負載202而流至斷開電源部210。斷開電源部210係利用整流電路211對負載202為斷開狀態時流通之交流電流進行整流,並藉由定電壓電路212轉換為用以使CPU等驅動之1.5~6V之直流定電壓而輸出。導通電源部220係利用以二極體電橋等構成之整流電路221對電流互感器204之二次繞組中流通之交流電流進行整流,並利用升壓/降壓電路進行升壓或降壓 後,藉由定電壓電路223轉換為1.5~6V之直流定電壓而輸出。再者,電流互感器204之二次繞組中產生之電壓係由電流互感器204之一次繞組之阻抗與負載電流所決定,因此,亦可能有藉由連接於負載控制裝置200之負載202之阻抗而將電流互感器204之二次繞組中產生之電壓升壓之情形。
控制部205係包括例如CPU、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之控制電路,且由使用者進行操作,根據來自例如按鈕開關等之操作部206之操作資訊而控制開閉部203之開閉,藉此控制負載202之導通及斷開。控制部205記憶有於與哪一無線通信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信、或對於該無線通信裝置而言自身為第幾個負載控制裝置等資訊。無線通信部207係於與所指定之無線通信裝置之間進行利用電波之無線雙向通信。
繼而,關於本實施形態中之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無線通信而進行說明。以下之說明係用以於非住宅設施之電源接通時由集中控制裝置獲取與各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資料(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通信,其不同於之後收發與負載之狀態已產生變化之情況相關之資料(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之通常動作。為簡化說明,僅將無線通信裝置2、3與集中控制裝置1有線連接,且於無線通信裝置2僅連接有負載控制裝置21~25,於無線通信裝置3僅連接有負載控制裝置31~35。將電力與來自集中控制裝置1之信號重疊地供給至無線通信裝置2、3。另一方面,由於各負載控制裝置21~35設置於距集中控制裝置1較遠之場所,因此,亦可能有自與集中控制裝置1不同之電源供給電力之情形,但此處,設為自同一電源供給電力而進行說明。
圖3表示為了由集中控制裝置1獲取各負載121、122...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而於無線通信裝置2、3...與負載控制裝置21、22...之間進行之無線通信之基本動作。無線通信裝置2、3係以特定之週期對負載 控制裝置發送信標B,且將由自某一信標B起至下一信標B為止之特定之週期所定義之訊框分割為較下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及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更長之複數個時槽。再者,為便於作圖,將1訊框分割為11時槽,但1訊框之長度及時槽數並無特別限定。
如上所述,無線通信裝置2、3及負載控制裝置21~35同步地動作,且各無線通信裝置2、3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信標之時槽不重複之方式偏移。例如,若無線通信裝置2以1訊框之第1個時槽發送信標,則無線通信裝置3以1訊框之第2個時槽發送信標。又,無線通信裝置2、3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訊框不重複之方式偏移。例如,若無線通信裝置2以電源接通後之1訊框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則無線通信裝置3以下一訊框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
無線通信裝置2、3係於其電源接通後,對已預先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台負載控制裝置21~35逐台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於圖3中,於第1個訊框之第1個時槽中,自無線通信裝置2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於該基本動作中,由於無線通信裝置2、3以發送信標之時槽及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訊框不重複之方式偏移,故在無線通信裝置2於與相對於其設定有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21~25之間進行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之期間,相對於另一無線通信裝置3設定有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31~35不進行無線通信。因此,無線通信之電波彼此不發生衝突,而集中控制裝置1可確實地自所有負載控制裝置21~35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然而,無線通信裝置及負載控制裝置之設置台數越多,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所需之時間越長。
於圖4所示之變化例中,無線通信裝置2、3於1訊框之所有時槽中以不重複之方式隨機地配置與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 置21~25之通信時槽。於此情形時,可自複數台(例如2台)無線通信裝置同時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實際上,1訊框中所包含之時槽數多於與1台無線通信裝置處於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之數量,因此,未用於無線通信之時槽亦存在多數個。雖然不同之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與和其等處於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彼此間通信時槽有可能重複,但其概率較低。又,即便通信時槽重複而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只要以不重複之方式再次隨機地配置與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並重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即可。
圖5表示無線通信裝置2與3以同一訊框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且通信時槽重複之情形時之一例。於圖5中,無線通信裝置2與負載控制裝置23之通信時槽和無線通信裝置3與負載控制裝置31之通信時槽重複,又,無線通信裝置2與負載控制裝置25之通信時槽和無線通信裝置3與負載控制裝置35之通信時槽重複。於重新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下一訊框中,無線通信裝置2與負載控制裝置23及25之通信時槽被混洗(shuffle),且無線通信裝置3與負載控制裝置31及35之通信時槽被混洗(shuffle)。藉由如此般每次重新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時將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混洗,而通信時槽彼此重複之可能性逐漸減少。又,由於不對已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重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故於每次重新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時,空閒時槽數增加,而通信時槽重複之可能性進一步減少。
又,無線通信裝置2、3係於即便對任一負載控制裝置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亦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對集中控制裝置1發送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不存在之不存在信號。例如,於負載控制裝置本身存在問題之情形或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 之間之通信狀態存在異常之情形時,藉由發送不存在信號,可於集中控制裝置1側掌握該負載控制裝置產生異常之情況。
又,無線通信裝置2、3亦可構成為如下:即便於達到規定次數之前可自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亦不於達到規定次數之訊框之前移行至通常動作。藉此,所有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同時移行至通常動作,因此,可簡化控制程式。又,於任一無線通信裝置中可獲取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之所有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情形時,可移行至於該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收發表示負載狀態之變化之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的通常動作。然而,若於其他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獲取未結束時隨機地發送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則有可能和其他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通信發生衝突。又,為防止上述情況,而控制程式變得複雜。藉由如此般以於達到規定次數之訊框之前不移行至通常動作之方式進行設定,可避免通信之衝突,並且可簡化控制程式。
圖6表示例如無線通信裝置2可自與其處於主從關係之所有負載控制裝置21~25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情形。於自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之信標中包含許可或禁止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之發送之信號而發送。例如,無線通信裝置係於電源接通後且自已設定主從關係之所有負載控制裝置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或者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前,於信標中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而發送,其後,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而發送。於圖6中,於無線通信裝置2發送第2個信標B時,無線通信裝置3未結束獲取來自已設定主從關係之所有負載控制裝置31~35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因此,於第2個信標B中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負載控制裝置21~25係於接收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圖中第3個信 標B)之前,即便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亦不發送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設為其間例如連接於負載控制裝置23之負載之狀態例如自導通變化為斷開。於該時間點,負載控制裝置23不發送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另一方面,於無線通信裝置2發送第3個信標B時,無線通信裝置3已結束獲取來自所有負載控制裝置31~35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因此,於第3個信標B中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收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23係因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故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任一無線通信裝置2、3是否已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藉此,可在不妨礙其他無線通信裝置與負載控制裝置之間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獲取之狀態下對集中控制裝置1通知負載狀態之變化。
圖7表示於無線通信裝置2、3之電源接通之後進行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電源接通之情形。若對無線通信裝置2、3接通電源,則無線通信裝置2、3欲按照上述次序獲取來自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然而,由於未對負載控制裝置21~35接通電源,而未啟動,故不自負載控制裝置21~35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其後,對負載控制裝置21~35接通電源,使其啟動。若對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電源接通為結束以規定次數重新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前,則自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之信標B中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又,若對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電源接通,在結束以規定次數重新發送包含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後,則自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之信標B中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負載控制裝置21~35於其電源接通後收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或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時,於對該負載控制裝置所分配之特定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或隨機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圖7表示於隨機之時槽 數之延遲時間後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情形。隨機之時槽數係由負載控制裝置側決定,因此,例如負載控制裝置24與25會以同一通信時槽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無線通信裝置2因無法接收來自負載控制裝置24與25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故於以下一訊框發送之信標(圖中第3個信標B)中包含對於負載控制裝置24與25之負載狀態獲取信號而發送。負載控制裝置24及25於隨機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重新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藉此,集中控制裝置1即便於延後啟動負載控制裝置之情形時,亦可迅速掌握負載之狀態。
圖8表示於無線通信裝置2、3之電源接通一段時間之後才進行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電源接通之情形之變化例。負載控制裝置21~35係於其電源接通後收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時,於隨機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藉由載波感測確認無線通信裝置2、3是否已進行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啟動通知信號D。自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任一者收到啟動通知信號D之無線通信裝置2或3發送包含啟動通知禁止信號之信標B,利用上述任一方法自負載控制裝置21~35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電源接通後,各負載控制裝置21~35之啟動或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或者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接收產生若干時滯。關於無線通信裝置2,設為使負載控制裝置22最先啟動並發送啟動通知信號D。收到啟動通知信號D之無線通信裝置2立刻發送啟動通知禁止信號(圖中第3個信標B),對包括負載控制裝置22之已設定主從關係之所有負載控制裝置21~25禁止啟動通知信號之發送,並且使其等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關於無線通信裝置3,亦大致同時地使負載控制裝置33最先啟動並發送啟動通知信號D。於負載控制裝置21~35自同一電源被供給電力之情形時,自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大致同時地發送啟動通知信號D,雖亦可能有自負載控制裝置21~35發送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發生衝突的情況,但藉由 對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重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集中控制裝置1即便於延後啟動負載控制裝置之情形時,亦可迅速地掌握負載之狀態。
再者,作為參考例,於無線通信裝置2、3...設置非揮發性記憶體,並使其預先記憶即將切斷電源之前之設定有主從關係之負載控制裝置21、22...之負載之狀態。無線通信裝置2、3...係於電源接通後,代替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而將無線通信裝置2、3...所記憶之負載狀態同時作為狀態通知信號多點傳輸發送至各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裝置21、22...僅於電源接通時之負載狀態與自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之負載狀態不一致之情形時,對無線通信裝置2、3...發送當前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一般而言,認為於電源切斷前與電源接通後負載之狀態不太有變化(於停電期間負載控制裝置之按鈕開關不太會被操作),因此,可縮短電源重新接通後集中控制裝置掌握各負載之狀態所需之時間。
如以上說明所述,根據本發明,於適合於非住宅設施之照明控制等之負載控制系統中,於電源接通時,自無線通信裝置對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台負載控制裝置逐台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收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發送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收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無線通信裝置經由有線連接對集中控制裝置發送所接收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因此,電源接通後,可於短時間內獲取與各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又,將由自無線通信裝置對負載控制裝置發送之某一信標起直至下一信標為止之特定之週期所定義之訊框分割為較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及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更長之複數個時槽,於訊框之所有時槽中以不重複之方式隨機地配置與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 信時槽,藉此,可於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與和其等處於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間同時進行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又,於以同一時槽自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發送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情形時,雖然會產生信號之衝突,但藉由於下一訊框之所有時槽中以不重複之方式再次隨機地配置與無法獲取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並反覆進行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重新發送,可於短時間內獲取來自所有負載控制裝置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1‧‧‧集中控制裝置
2、3‧‧‧無線通信裝置
11‧‧‧傳輸單元
12‧‧‧輸入輸出裝置
13‧‧‧顯示盤
21~25、31~35‧‧‧負載控制裝置
121~125、131、132、133a、133b、134、135‧‧‧負載

Claims (11)

  1. 一種負載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集中控制裝置,其掌握並管理複數個負載之狀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其等直接控制上述複數個負載中之1個或複數個負載之導通或斷開,並且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而發送與上述負載之狀態相關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及複數個無線通信裝置,其等與上述集中控制裝置有線連接,且於與上述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中已預先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間,經由利用電波之無線通信進行信號之收發;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自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上述負載控制裝置分別根據分別自上述無線通信裝置發送之同步信號而相互同步地動作,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之電源接通後,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對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逐個地發送負載狀態獲取信號,收到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將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之負載狀態通知信號發送至已設定主從關係之無線通信裝置,收到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無線通信裝置經由上述有線連接,對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所收到之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以特定之週期對上述負載控制裝置發送信標,且將由自某一信標起至下 一信標為止之上述特定之週期所定義之訊框,分割為較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及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更長之複數個時槽,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上述訊框之所有時槽,以不重複之方式隨機地配置與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於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後,在上述特定之週期內無法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於下一訊框之所有時槽,以不重複之方式再次隨機地配置與無法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之負載控制裝置之通信時槽,並重新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
  3. 如請求項2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上述信標之時槽不重複之方式偏移。
  4. 如請求項2或3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分別根據預先所設定之順序,以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訊框不重複之方式偏移。
  5. 如請求項2或3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之分別發送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訊框為重複。
  6. 如請求項2或請求項3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即便對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中之任一個負載控制裝置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包含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亦無法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對上述集中控制裝置發送表示該負載控制裝置不存在之不存在信號。
  7. 如請求項6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即便於達到上述規定次數之前可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時,亦不於達到上述規定次數之訊框之前移行至通常動作。
  8. 如請求項2或3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發送之上述信標包含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或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電源接通起、至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全部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或者重新發送規定次數之包含上述負載狀態獲取信號之信標之前,於上述信標中包含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禁止信號而發送,其後,包含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而發送,上述負載控制裝置於接收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前,即便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亦不發送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收到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上述負載控制裝置係於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時,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是否已進行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10. 如請求項8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上述負載控制裝置係於其電源接通後收到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時,於隨機之時槽數之延遲時間後,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是否已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啟動通知信號,上述無線通信裝置係於自上述已設定主從關係之複數個負載控制裝置之任一者收到上述啟動通知信號時,獲取上述負載狀態通知信號。
  11. 如請求項10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收到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許可信號之上述負載控制裝置係於該負載控制裝置所控制之負載之狀態產生變化時,藉由載波感測確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是 否已進行發送,而利用未發送電波之時槽發送上述負載狀態變化通知信號。
TW103106522A 2013-03-29 2014-02-26 Load control system TWI501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646A JP6156794B2 (ja) 2013-03-29 2013-03-29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8668A TW201448668A (zh) 2014-12-16
TWI501700B true TWI501700B (zh) 2015-09-21

Family

ID=5162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522A TWI501700B (zh) 2013-03-29 2014-02-26 Load control system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56794B2 (zh)
TW (1) TWI501700B (zh)
WO (1) WO20141559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029B (zh) * 2018-05-22 2021-01-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用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34793A (ja) * 2015-01-20 2016-07-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負荷制御システム、負荷制御装置
US9713170B2 (en) * 2015-08-04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sing traffic monitoring for co-existence with unlicensed networks
US20190191518A1 (en) * 2016-08-19 2019-06-20 Lucis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ppliances
JP6967738B2 (ja) * 2017-09-01 2021-1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6236A (ja) * 1988-10-26 1990-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時分割多重伝送方式
JPH031619A (ja) * 1989-05-29 1991-0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線搬送制御方法
TW200641947A (en) * 2005-03-14 2006-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witch and load controlling system
TW200803621A (en) * 2006-03-22 2008-01-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reof
JP2009261009A (ja) * 2009-08-04 2009-11-0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用通信システム
TW201138323A (en) * 2009-09-24 2011-11-01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Remote contro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6476A (ja) * 1997-03-27 1998-10-13 Pioneer Electron Corp コードレス電話システム
JP5142060B2 (ja) * 2007-02-21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JP5319926B2 (ja) * 2007-08-06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2011103726A (ja) * 2009-11-10 2011-05-2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力メータ連携型センサ装置
JP4638554B1 (ja) * 2010-09-07 2011-02-2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JP2012156655A (ja) * 2011-01-24 2012-08-16 Panasonic Corp 機器運用管理システム
TW201240391A (en) * 2011-02-02 2012-10-01 Panasonic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954667B2 (ja) * 2011-02-22 2016-07-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無線子機及び無線親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6236A (ja) * 1988-10-26 1990-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時分割多重伝送方式
JPH031619A (ja) * 1989-05-29 1991-0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線搬送制御方法
TW200641947A (en) * 2005-03-14 2006-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witch and load controlling system
TW200803621A (en) * 2006-03-22 2008-01-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reof
JP2009261009A (ja) * 2009-08-04 2009-11-0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用通信システム
TW201138323A (en) * 2009-09-24 2011-11-01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029B (zh) * 2018-05-22 2021-01-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用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5936A1 (ja) 2014-10-02
JP2014200004A (ja) 2014-10-23
JP6156794B2 (ja) 2017-07-05
TW201448668A (zh)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1700B (zh) Load control system
EP3014741B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EP2110004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high-priority message in a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JP6522751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外部管理装置、燃料電池装置及び燃料電池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2647825A (zh) 基于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通信控制照明的装置和方法
CN109302781A (zh) 应急照明系统及相关方法
JP5900966B2 (ja) 状態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223459B2 (ja) 受信制御コマンドを解釈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H0468836A (ja) 電力線搬送通信システム
JP6004326B2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TWI682650B (zh) 通信系統、照明控制系統及通信裝置
JP2002044752A (ja) ホーム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JP2018085281A (ja) 無線通信機能付き照明装置
JP6741831B2 (ja) 送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16823A (ja) 中継装置
KR20080082516A (ko) 링킹 유틸리티 제어 장치에 대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9118298A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9083454A (ja) 通信システム、機器制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169405U (ja) 埋め込み式電源管理プラグ受け
TWI751565B (zh) 通信系統、通信裝置、程式及通信確認方法
JP2013232351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US2019020479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owe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US111016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ster/slave switches in a multi-way switch system
JP7042438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KR101588048B1 (ko)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통신 충돌 회피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