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2867B - 車輛用設備 - Google Patents

車輛用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2867B
TWI492867B TW101136860A TW101136860A TWI492867B TW I492867 B TWI492867 B TW I492867B TW 101136860 A TW101136860 A TW 101136860A TW 101136860 A TW101136860 A TW 101136860A TW I492867 B TWI492867 B TW I4928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main control
power
backup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6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5760A (zh
Inventor
Motoki Kanamori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5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2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28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17Boot up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41Resetting or repow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15Redundant power supp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Description

車輛用設備
本揭示關於一種具有快閃記憶體作為開機裝置記憶體的車輛用設備,該快閃記憶體儲存開機程式。
諸如車輛用導航設備的車輛用電氣設備一般而言包括快閃記憶體作為一般記憶體。例如,對應於USP 6,067,398的JP-A-H09-182010教導此種設備。此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包括IPL(即,initial program loader,初始載入程式)、用以儲存OS(即,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的快閃記憶體、及用於地圖媒體的快閃記憶卡。用於開機裝置的快閃記憶體為NOR型快閃記憶體。因此,該記憶體的尺寸很大,且製造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用於地圖媒體的快閃記憶卡為NAND型快閃記憶體,且因此該記憶體的尺寸很小,且製造成本很低,且進一步記憶體容量很大。因此,在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被用於開機裝置時,製造成本被降低。
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包括在多個記憶體區塊中的固有故障區塊,該多個記憶體區塊提供該快閃記憶體。進一步而言,在該快閃記憶體作用時,新故障區塊被產生。因此,該記憶卡控制器控制該快閃記憶體不要使用此種故障區塊。進一步而言,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具有可重寫次數的數量限制。該記憶卡控制器也管理該快閃記憶體可重 寫次數的數量。
在諸如SD卡的NAND型快閃記憶體中,為了管理可重寫次數及該等故障區塊的數量,該記憶卡控制器在電源供電一系統時(即,在附件開關導通時)執行初始化設定程序。此處,在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中,該記憶卡控制器找尋(掃描)所有該等快閃記憶體,且該記憶卡控制器找尋或掃描該等快閃記憶體中所儲存的轉換表。該記憶卡控制器花費最多約一秒來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此係由實際測量結果加以獲得。因此,在該SD卡被用於例如該開機裝置時,CPU未能在該記憶卡控制器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的同時存取該快閃記憶體。結果,該CPU在最初從該快閃記憶體讀取IPL的讀取程序被延遲。因此,軟體(諸如OS)的啟動也被延遲,使得對車輛用LAN的通訊回應未能準時。
因此,即使在該附件開關關斷時,但連接至電池的備用電源被耦接於該SD卡,使得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在該系統被供電以後僅僅於該系統的製造程序中加以實施。因此,該SD卡的初始化設定程序在使用者利用車輛(其安裝該系統)的情況下未被實施。
該CPU控制該SD卡以在附件開關關斷時儲存備份資料於該SD卡中。在該CPU未能控制該SD卡正常備份該資料時,必需重設該SD卡,因為該SD卡的備份程序未被正常完成。
然而,在該系統包括以上特徵時,必需在該附件開關 導通時初始化該SD卡。因此,在該SD卡被初始化時,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在該SD卡中加以執行。因此,該軟體的啟動被延遲。
本揭示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具有NAND型快閃記憶體(其儲存開機程式)作為開機裝置記憶體的車輛用設備。在控制器控制該快閃記憶體在用以啟動該控制器的啟動觸發關斷以前備份資料的情況中,即使在該控制器重設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由於該快閃記憶體未能正常備份該資料)時,該車輛用設備在下次啟動時間中準時啟動軟體。
依據本揭示的範例態樣,一種車輛用設備包括:記憶體,具有NAND型快閃記憶體及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儲存開機程式及另一程式,該另一程式係依據執行該開機程式加以讀出,且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以在該車輛用設備被供電時找尋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中的所有故障區塊的方式,執行初始化設定程序,且藉由消除所找到的故障區塊來管理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間的關係;備用電源,用以將電池的電壓轉換成第一電壓,其中該電池被安裝於車輛上;電源開關,耦接於該備用電源與該記憶體之間,使得該備用電源在該電源開關處於導通狀態時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記憶體;主電源,耦接於該備用電源,使得該主電源在供電指令被輸入時根據該第一電壓 來產生第二電壓;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主電源;及電源控制單元,耦接於該備用電源。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電源施加該第二電壓至該主控制單元時被啟動。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以後,決定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係由該記憶體控制器加以完成。在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執行待命程序,用以等待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且在該待命程序以後,執行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讀取該開機程式。在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在沒有執行該待命程序的情況下就執行該開機程序。在該主控制單元接收資料備份指令時,該主控制單元儲存備份資料於該記憶體中。在該備用電源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電源控制單元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啟動。在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啟動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電源開關導通,且切換至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模式中該電源控制單元等待啟動觸發被產生。在該電源控制單元處於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且該啟動觸發被產生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在該啟動觸發在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以後被終止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備份指令至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控制單元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且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主控制單元無法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電源開關關斷並導通,使得該電源開關被重設,且進一步該電源控制單元暫 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並再次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
在以上設備中,在該車輛被交給該車輛的使用者、且該使用者執行附件開啟(accessory-on)操作時(即,在該啟動觸發被產生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主電源供電該主控制單元,使得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在此情況中,由於該記憶體已經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不需要再次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儘管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花費許多時間。因此,該主控制單元立即執行該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讀出該開機程式。在該開機程式被執行以後,該設備可立即回應於來自外部裝置的指令。
在該啟動觸發被終止時,該主控制單元控制該記憶體依據該備份指令來儲存該備份資料。如果該主控制單元控制該記憶體成功儲存該備份資料失敗,該電源控制單元決定故障發生,且該電源控制單元重設該電源開關。進一步而言,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因此,故障狀態被解決。在此情況中,由於該電源開關被重設使得該電源開關關斷並導通,該備用電源恰在該備用電源停止供電該記憶體以後立即供電該記憶體。因此,該記憶體的記憶體控制器執行該初始化設定步驟。因此,即使該資料備份在該啟動觸發被終止以後未被正常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立即執行而沒有等待下次啟動觸發。因此,在該下次啟動觸發被產生時,由於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該主控制單元立即執行該開機程序,用以從 該記憶體讀出該開機程式,使得該開機程式被立即執行。
(第一實施例)
依據第一實施例的車輛用設備將參照第1至9圖加以解說。
第1圖顯示車輛用導航設備1的整體結構,其對應於該車輛用設備。設備1包括電源開關2、對應於電源控制器的重設序列器3、電源4、對應於控制器的CPU 5、對應於備用記憶體的DRAM 6、對應於記憶體的SD卡7、及相似者。設備1在備用電源(BU電源)8供電設備1時被啟動。BU電源8即使在車輛的點火開關關斷使得主電源關斷時繼續供電設備1。BU電源8降低電池電壓(諸如12伏特)至第一電壓(諸如3.3伏特),且接著電源8以3.3伏特供電設備1。BU電源8被連接至電源開關2、重設序列器3及電源4。因此,在設備1被耦接於BU電源8時,BU電源8供電電源開關2、重設序列器3及電源4。
電源開關2被連接至SD卡7。在電源開關2導通時(即,在電源開關2處於操作模式時),BU電源8被耦接於SD卡7。電源4包括在其中的DC/DC轉換器4a至4c。電源4依據來自重設序列器3的ENB信號來產生第二電壓,諸如3.3伏特、1.1伏特及1.8伏特。此處,該ENB信號對應於作為供電信號的供電指令。接著,電源4輸出該第二電壓至CPU 5。重設序列器3包括計時器3a、對應 於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的備份旗標3b(即,BU旗標)、對應於備份完成決定值的備份結束旗標3c(即,BU結束旗標)及相似者。BU旗標3b及BU結束旗標3c指出在BU電源8供電重設序列器3使得重設序列器3被啟動時的關斷狀態。重設序列器3從該車輛的點火開關接收附件開啟信號。該附件開啟信號的接收對應於啟動觸發的導通狀態。該附件開啟信號為一種位準信號,使得例如該附件開啟信號在該點火開關被設置在附件位置時指出高位準。重設序列器3依據接收到該附件開啟信號來控制電源開關2及電源4。替代地,電源可為串聯電源。
SD卡7包括在其中的控制器7a、RAM 7b、及NAND型快閃記憶體7c。控制器7a藉由使用RAM 7b中所儲存的轉換表來控制NAND型快閃記憶體7c中的故障區塊。該轉換表指出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間的對應關係。
具體而言,NAND型快閃記憶體7c被分割成多個記憶體區塊。各個記憶體區塊在該記憶體區塊中的資料被刪除時提供最小單元。NAND型快閃記憶體7c中的區塊包括初始故障區塊及後期故障區塊。該初始故障區塊在快閃記憶體7c被製造時產生。該後期故障區塊在快閃記憶體7c被製造以後於使用中產生。控制器7a控制該等區塊,使得不要使用該等故障區塊。NAND型快閃記憶體7c的資料控制係由額外的寫入系統加以實施,使得更新資料被寫入於已經刪除的區中,且其中存在原始資料的區在該資料被更新時刪除。因此,其中存在對應於邏輯區塊的資料 之實體區塊未被固定,但在該記憶體中搬移。因此,控制器7a找尋所有實體區塊的邏輯區塊位址資訊之儲存區。接著,控制器7a產生該邏輯區塊與該實體區塊間的轉換表。所有區塊的找尋操作在SD卡7被供電時實施一次,因為對應於該邏輯區塊的實體區塊在該轉換表被產生以後依據該轉換表而立即決定。具體而言,在每次電源開關2從關斷狀態切換至導通狀態使得BU電源8供電導航設備1時,所有區塊的找尋操作被實施一次。此處,該找尋操作對應於初始化設定程序,其在每次該電源啟動被執行時實施一次。控制器7a在該資料被更新且對應於該資料的實體區塊位置被改變時更新邏輯位址與實體位址間的轉換表。因此,該轉換表總是被更新,使得該表準備好用於對SD卡7的下次存取。
SD卡7經由資料線、位址線及命令線耦接於CPU 5。這些線依據SD卡7的規格經由拉升電阻器9連接至CPU 5的3.3伏特線(其為電源線)。SD卡7的NAND型快閃記憶體7c儲存IPL(對應於開機程式的初始載入程式)、OS(對應於藉由執行該開機程式所讀出之程式的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地圖資料及相似者。該IPL為該CPU讀取該OS的最小程式。
CPU 5控制DRAM 6儲存資料。DRAM 6經由DC/DC轉換器10及電源開關11加以供電,使得資料的記憶狀態被維持。DC/DC轉換器10被耦接於BU電源8。當故障發生時,重設序列器3控制電源開關11關斷,使得 DRAM 6被重設。
有鑑於以上所述之SD卡7的操作條件,在該電源被啟動時由控制器7a實施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要花費時間。在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期間,CPU 5未能存取SD卡7。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時間取決於SD卡7的製造者及規格。本發明人確認最大初始化設定程序時間為約一秒。因此,CPU 5在SD卡7被供電時未能存取SD卡7最多約一秒。在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時間期間,該IPL未能從SD卡7加以讀出。因此,設備1未能回應於經由該車輛用LAN的請求。
因此,重設序列器3及CPU 5以下列方式作用。
第2圖為顯示重設序列器3的操作之流程圖。在導航設備1被連接至BU電源8時,重設序列器3被供電及啟動。在重設序列器3被啟動時,在步驟S1中重設序列器3控制電源開關2導通。BU電源8被連接至SD卡7,使得SD卡7被供電。藉由使用BU電源8的SD卡7之供電狀態在該電池被耦接於該車輛時繼續。一般而言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恰在BU電源8被連接至設備1以後實施僅一次。然而,在該電池在被完全放電以後再次充電時、在該電池被更新時、或在導航設備1被重新連接至BU電源8時,重設序列器3被啟動,使得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再次執行。在重設序列器3控制電源開關2導通並關斷時,從BU電源8至SD卡7的供電被中斷。接著,在從BU電源8至SD卡7的供電被恢復時(即,該電源被再次啟動), 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再次執行。進一步而言,如稍後所述,在CPU 5被重設時,CPU 5初始化SD卡7,且因此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再次執行。
在重設序列器3被啟動時,重設序列器3變成待命模式,其對應於啟動觸發待命模式。接著,在步驟S2中重設序列器3依據該BU結束旗標來檢查該備份的完成。在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該BU結束旗標表示「1」。在重設序列器3第一次被啟動時(即,在導航設備1首先被連接至BU電源8使得重設序列器3第一次被啟動時)該BU結束旗標表示「0」。因此,在步驟S3中,重設序列器3待命直到該啟動觸發出現。在附接導航設備1至該車輛的操作者將該點火開關轉到附件開啟位置以便確認設備1的操作時,設備1接收該附件開啟信號,使得該啟動觸發發生或導通,即,步驟S3中的決定指出「ACC-ON」。接著,在步驟S4中,該ENB信號被輸入至電源4,使得1.1伏特、1.8伏特或3.3伏特被施加至CPU 5。因此,在步驟S5中CPU 5被重設。
在步驟S5中CPU 5被重設時,CPU 5初始化SD卡7。
第8圖為顯示由CPU 5所執行之SD卡7的初始化程序之流程圖。在步驟T1中CPU 5產生SD卡7的狀態命令。接著,在步驟T2中CPU 5決定是否存在來自SD卡7的回應。在SD卡7處於「閒置」狀態時(其表示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不可能對SD卡7進行存取。因此,在此情況中,該回應不存在,即,步驟T2中的決定為 「NO RESPONSE」。接著,在步驟T3中,CPU 5產生SD初始化命令。接著,在步驟T4中CPU 5決定是否SD卡7被初始化。進一步而言,在步驟T5中CPU 5決定是否時間耗盡。在時間耗盡而沒有完成該初始化時(即,在步驟T5的決定為「TIME-OUT」時),CPU 5再次於步驟T3中產生該SD初始化命令。在SD卡7中的初始化設定程序於時間耗盡以前完成時(即,在步驟T4的決定為「COMPLETED」時),在步驟T6中CPU 5產生該狀態命令。接著,在步驟T7中,CPU 5確認是否出現該回應錯誤。在該回應錯誤不存在時(即,在步驟T7中的決定為「NO ERROR」時),CPU 5結束SD卡7的初始化。在該回應錯誤存在時(即,在步驟T7中的決定為「ERROR」時),CPU 5再次於步驟T3中產生該SD初始化命令。在此情況中,SD卡7在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時從「閒置」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使得CPU 5可存取SD卡7。
第9圖顯示SD卡7的過渡狀態。在該電源被啟動時,SD卡7處於「閒置」狀態。在CPU 5初始化SD卡7時(即,在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時),SD卡7從「閒置」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使得CPU 5可存取SD卡7。在此情況中,花費最多一秒來從「閒置」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即,執行初始化序列。在SD卡7從CPU 5接收到讀取命令時,SD卡7從「過渡」狀態切換至「資料」狀態。在該讀取程序被完成時,SD卡7 從「資料」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在SD卡7從CPU 5接收到寫入命令時,SD卡7從「過渡」狀態切換至「程式」狀態。在該寫入程序被完成時,SD卡7從「資料」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
當SD卡7在處於「過渡」狀態、「資料」狀態及「程式」狀態的一者之條件下從CPU 5接收到重設命令時,SD卡7切換至「閒置」狀態。
依次地,CPU 5執行該啟動程序。
第4圖為顯示CPU 5的啟動程序之流程圖。CPU 5讀取重設序列器3的BU旗標3b,使得CPU 5決定是否BU旗標3b處於導通狀態。在重設序列器3被啟動的條件下,BU旗標3b處於關斷狀態。在此情況中,等待程序(即,待命程序)被執行。在該待命程序中,CPU 5待命充足時間以便完成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例如,該待命時間被設定至二秒。在該待命程序被完成以後,CPU 5導通BU旗標3b。接著,CPU 5執行該開機程序。
第5圖顯示CPU 5的開機程序之過程。CPU 5的ROM 5a預儲存開機載入程式及SD驅動程式。首先,CPU 5從ROM 5a讀取該開機載入程式,且CPU 5啟動該SD驅動程式以便能夠存取SD卡7。進一步而言,CPU 5設定I/F,用以與SD卡7通訊。之後,CPU 5送出讀取命令至SD卡7以便讀取該IPL。在此情況中,如以上所述,由於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CPU 5可從SD卡7讀取該IPL。在CPU 5執行該IPL時,CPU 5可讀取 該OS。
在第2圖中,已經重設CPU 5的重設序列器3在步驟S6中待命CPU 5啟動被完成。在時間耗盡時(即,在步驟S6中的決定為「TIME-OUT」時),重設序列器3決定故障發生。在此情況中,在步驟S7中重設序列器3再次重設CPU 5,使得重設序列器3重新啟動CPU 5。在CPU 5的啟動被完成時(即,在步驟S6中的決定為「COMPLETE」時),重設序列器3切換至該操作模式。在步驟S8中,重設序列器3監測是否CPU 5正常作用。接著,在步驟S9中重設序列器3決定是否該附件開啟信號的接收狀態會繼續。在CPU 5無法正常作用時(即,在步驟S8中的決定為「NG」時),重設序列器3重複地在步驟S7中重設CPU 5。
第3圖顯示重設序列器3所執行之對CPU 5的重設操作。在CPU 5被啟動以後,CPU 5以預定週期輸出清除信號至重設序列器3,該週期由計時器加以計數。該清除信號被用於看門狗作為監測信號。重設序列器3藉由使用計數器來執行計數操作。當重設序列器3在預定特定時間內從CPU 5接收該清除信號時,重設序列器3清除該計數器。當重設序列器3在預定特定時間內未從CPU 5接收該清除信號、且計數值為滿(即,該計數值為「FFFF...」)時,重設序列器3決定故障發生,且重設序列器3重設CPU 5。該重設操作可能不同於此操作。替代地,該重設操作可能以不同方式加以實施。
在該附件開關關斷時(即,在步驟S9的決定為「OFF」時),重設序列器3切換至終止程序模式(即,完成程序模式)。在重設序列器3處於該終止程序模式時,重設序列器3啟動程序終止計時器(即,程序完成計時器),且中斷CPU 5,使得在步驟S10中執行資料備份程序。此處,對CPU 5的中斷對應於該備份指令。
第6A至7B圖顯示了顯示資料備份程序的流程圖。二個不同程序被顯示。在第6A及6B圖的第一程序中,在重設序列器3中斷CPU 5時,CPU 5將RAM 5b中所儲存的資料寫入DRAM 6中。RAM 5b用作快取記憶體。重設序列器3決定是否存在SD卡7的備份資料。在該備份資料存在時,重設序列器3將DRAM 6中的備份資料轉移至SD卡7。在有另一備份資料存在於DRAM 6中時(即,在將被儲存於DRAM 6而非SD卡7中的另一備份資料存在時),DRAM 6被自我再新。在該自我再新程序中,DRAM 6中的再新電路自動再新DRAM 6自身。在再新指令被輸入一次時,DRAM 6可藉由僅僅被供應電力而維持該資料。因此,電力消耗可被減少。
在第7A及7B圖的第二程序中,在重設序列器3中斷CPU 5時,CPU 5將RAM 5b中的資料寫入DRAM 6中。在將被儲存於DRAM 6而非SD卡7中的另一備份資料存在時,DRAM 6被自我再新。接著,在SD卡7的備份資料存在時,重設序列器3將該備份資料寫入SD卡7中。
依據以上程序,重設序列器3備份CPU 5的RAM 5b中所儲存的資料,且該備份資料被儲存於SD卡7中。
在第2圖中,在重設序列器3試圖在該完成程序中備份該資料以後,在步驟S11中重設序列器3決定是否該備份被正常完成。在該備份程序於該計時器所計數的預定時間內被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11的決定為「OK」時),在步驟S12中重設序列器3設定BU結束旗標為「1」。接著,在步驟S14中,重設序列器3清除該計時器,且關閉電源4,使得CPU 5停止作用。在該時間耗盡時(即,在步驟S11中的決定為「NG」時),重設序列器3決定故障發生。接著,在步驟S13中,重設序列器3關閉電源4。進一步而言,重設序列器3控制電源開關2導通並關斷,使得重設序列器3重設SD卡7。因此,SD卡7的控制器7a在沒有等待下次附件開啟動作的情況下就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該故障狀態被解決,且設備1準備好下次啟動,即,下次附件開啟動作。具體而言,在該下次附件啟動出現時,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因此,該開機程序被立即執行,且該設備可迅速回應外部指令。
使得該備份未被正常完成的故障狀態之因子可能為SD卡7的故障或CPU 5的故障。在SD卡7被重設時,SD卡7的故障被解決。在該備份因為CPU故障而未被正常完成的情況中,即使SD卡7被重設,該故障未能被解決。
在本實施例中,重設序列器3暫停對電源4的供電指 令,即,在步驟S14中,施加1.1伏特、1.8伏特或3.3伏特至CPU 5被關閉。因此,重設序列器3從該完成程序模式切換至該待命模式,且返回步驟S2。在步驟S2中,重設序列器3依據該BU結束旗標來檢查是否該備份程序被完成。在該BU結束旗標為「1」時(即,在步驟S2中的決定為「BU End=1」時),重設序列器3決定該備份被正常完成。接著,重設序列器3待命直到該啟動觸發出現。在此情況中,由於SD卡7尚未被重設,SD卡7處於「過渡」狀態。在下次附件開啟動作被輸入時,有可能在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出現時為CPU 5存取SD卡7。在該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該BU結束旗標為「0」(即,步驟S2中的決定為「BU End=0」),重設序列器3跳過步驟S3,即重設序列器3不等待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接著,進入步驟S4。在步驟S4中,重設序列器3控制電源4作用,使得1.1伏特、1.8伏特、或3.3伏特被施加至CPU 5。之後,在步驟S5中重設序列器3重設CPU 5。在CPU 5被重設時,CPU 5中所發生的故障被解決。此處,在步驟S5中CPU 5被重設時(即,在該重設程序或重新啟動程序於CPU 5中實施時),該初始化程序在SD卡7中自動執行,即,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執行。
當CPU 5的啟動在步驟S6中完成、且重設序列器3確認CPU 5正常作用時(即,在步驟S8中的決定為「OK」),重設序列器3決定CPU 5以附件關閉狀態作用。因此,步驟S9的決定為「OFF」。在此情況中,自動進入 步驟10,且接著該資料備份程序被執行。在該資料備份程序被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11中的決定為「OK」時),在步驟S12中該BU結束旗標被設定為「1」。因此,SD卡7中的「過渡」狀態繼續。
在以上操作中,當該資料備份程序未在該附件關閉狀態中被正常完成時,重設序列器3在沒有等待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的情況下就重設SD卡7。因此,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將被完成直到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因此,SD卡7的「過渡」狀態被維持。因此,在該附件開啟動作出現時,CPU 5立即存取SD卡7,且因此該軟體在沒有延遲的情況下被啟動。
進一步而言,SD卡7被重設,且CPU 5在沒有等待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的情況下也被重設(即,重新啟動)。該資料備份被重複實施直到該資料備份程序被正常完成。SD卡7正確且確實備份該資料。
此處,在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11的決定為「NG」時),且進入步驟S13及S14,該備份資料(其被試圖儲存於DRAM 6中)可能包括故障。具體而言,將被儲存於DRAM 6中作為該備份資料的資料可能不正確。例如,該資料可能被損壞、或該資料可能有缺陷。因此,需要重設DRAM 6。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重設序列器3暫停對電源4的供電指令,即,在步驟S14中施加1.1伏特、1.8伏特或3.3伏特至CPU 5被關閉。進一步而言,儘管電源開關11在那時處於導通狀態,重設序 列器3控制電源開關11導通並關斷,使得對DRAM 6的供電被中斷,且接著DRAM 6被重新啟動,即,DRAM 6被重設。因此,DRAM 6(其對應於該備份記憶體)中的備份資料故障被確實修好且該初始狀態被準備好。因此,準備正常備份該資料於DRAM 6中。
需要實施拉升操作於SD卡7與CPU 5間所設置的資料線、位址線及命令線中。在拉升電阻器9被連接至BU電源8時,可能使CPU 5不穩定,因為在CPU 5處於暫停狀態的條件下電壓從BU電源8分流至CPU 5。
然而,在本實施例中,拉升電阻器9被連接至CPU 5的電源線,即,該3.3伏特線。因此,在對CPU 5的供電被停止的條件下,拉升電阻器9的電壓變成零,使得電壓分流至CPU 5被限制。
在該車輛被運送給作為該車輛使用者的消費者、且該使用者操作而導通該附件開關時,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因此,該附件開啟操作在SD卡7的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的條件下加以實施。在此情況中,BU電源8繼續供電SD卡7。重設序列器3的BU旗標3b處於該導通狀態。如第4圖的啟動程序中所示,重設序列器3所啟動的CPU 5在沒有執行該待命程序的情況下立即執行該開機程序,使得CPU 5從SD卡7讀取該IPL。因此,CPU 5從SD卡7迅速讀取該IPL,且CPU 5實施該IPL,使得CPU 5讀取該OS。CPU 5確實回應一請求,該請求經由該車輛用LAN加以送出。
當該時間在該啟動時間耗盡時,重設序列器3控制CPU 5重設CPU 5。進一步而言,重設序列器3監測CPU 5是否CPU 5正常作用。在該使用者實施該附件開啟動作時,重設序列器3備份該資料。在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重設序列器3重設SD卡7。進一步而言,重設序列器3控制CPU 5強制停止CPU 5的操作。此外,重設序列器3停止供電DRAM 6,使得DRAM 6被重設。
在本實施例中,下列結果被獲得。
在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重設序列器3在沒有等待該附件開啟動作的情況下啟動CPU 5,使得SD卡7從「閒置」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因此,CPU 5可在該下次附件開啟操作立即存取SD卡7。因此,該軟體的啟動未被延遲。
CPU 5依據該備份旗標來決定是否需要執行該待命程序。此處,該備份旗標指出該導通狀態或該關斷狀態,且被儲存於連接至BU電源8的重設序列器3中。即使對CPU 5的供電被中斷,啟動的CPU 5依據該備份旗標來確實決定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
重設序列器3在該附件開啟信號未被接收時中斷CPU 5。進一步而言,CPU 5備份該資料。因此,CPU 5的RAM 5b中所儲存的地圖資料(其需要備份)被記憶於SD卡7中。進一步而言,在該地圖資料未能被儲存於SD卡7中時,決定故障發生,且重設序列器3暫停電源開關2、11及電源4。因此,該故障狀態被修好,且該初始狀態被 恢復。
在對CPU 5的供電被停止時,在SD卡7與CPU 5間連接之各個線的電壓藉由使用拉升電阻器9而變成零。因此,相較於拉升電阻器9被連接至備用電源8的情況,CPU 5受限而不會不穩定。此處,在拉升電阻器9被連接至備用電源8的情況中,備用電源8的電壓可經由在CPU 5與SD卡7間連接之各個線的保護卡而分流至CPU 5,使得CPU 5可能變得不穩定。
(第二實施例)
其次,第二實施例將如下參照第10圖加以解說。在該第二實施例中,在該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SD卡7在CPU 5被啟動以後備份該資料。
第10圖顯示重設序列器3的操作。
在CPU 5的啟動係依據該附件開啟動作加以完成時(即,在步驟S6的決定為「COMPLETE」時),在步驟S21中重設序列器3決定是否BU結束旗標為零。在BU結束旗標為零時(即,在步驟21的決定為「BU End=0」時),重設序列器3決定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接著,在步驟S22中重設序列器3備份該資料。在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23的決定為「OK」時),重設序列器3設定BU結束旗標為「1」。接著,進入步驟S8。
在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23的決定為「NG」時),重設序列器3在沒有等待該附件關閉動 作的情況下重新啟動SD卡7,即,步驟S9被跳過。因此,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執行,且SD卡7中的故障狀態被修好。在此時刻,SD卡7切換至「過渡」狀態。接著,CPU 5被重新啟動,即,進入步驟S14,步驟S2的決定為「BU End=0」,進入步驟S4及S5,且步驟S6的決定為「COMPLETE」。在SD卡7變成「過渡」狀態時,在步驟S22中重設序列器3備份該資料於SD卡7中。
在該資料備份於採取該附件關閉動作以後正常完成時,即,在步驟S23的決定為「OK」時),進入步驟S24,步驟S8的決定為「OK」,步驟S9的決定為「OFF」,進入步驟S10,步驟S11的決定為「OK」,且進入步驟S12,SD卡7的「過渡」狀態即使在採取該附件關閉動作時仍繼續。因此,在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SD卡7處於「過渡」狀態。因此,CPU 5可立即存取SD卡7。
在本實施例中,即使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SD卡7從「閒置」狀態切換至「過渡」狀態直到採取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因此,類似於該第一實施例,CPU 5可能恰在採取該下次附件開啟動作以後立即存取SD卡7。因此,該軟體的啟動未被延遲。
進一步而言,該資料備份恰在CPU 5被啟動以後實施。因此,儘管該資料備份未被正常完成一次,該資料備份在CPU 5被啟動以後確實完成。在本實施例中,該資料備份程序在步驟S22及S10中實施二次。因此,該資料備份被確實完成。
(其他實施例)
CPU 5可在SD卡7於啟動電源4時無法回應時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尚未被執行。在此情況中,CPU 5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在SD卡7在啟動電源4時回應時,CPU 5可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在此情況中,CPU 5在沒有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的情況下執行該開機程序。在此結構中,不需要提供重設序列器3中的備份旗標。因此,重設序列器3的結構被簡化。
該車輛用設備可為該導航設備以外的另一系統。
以上揭示具有下列態樣。
依據本揭示的範例態樣,一種車輛用設備包括:記憶體,具有NAND型快閃記憶體及記憶體控制器,其中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儲存開機程式及另一程式,該另一程式係依據執行該開機程式加以讀出,且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以在該車輛用設備被供電時找尋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中的所有故障區塊的方式,執行初始化設定程序,且藉由消除所找到的故障區塊來管理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間的關係;備用電源,用以將電池的電壓轉換成第一電壓,其中該電池被安裝於車輛上;電源開關,耦接於該備用電源與該記憶體之間,使得該備用電源在該電源開關處於導通狀態時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記憶體;主電源,耦接於該備用電源,使得該主電源在供電指令被輸入時根據該第一電壓來產生第二電壓;主控制單元,耦接於該主電源;及電源控制單元,耦接於該備用電源。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電源 施加該第二電壓至該主控制單元時被啟動。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以後,決定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係由該記憶體控制器加以完成。在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執行待命程序,用以等待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且在該待命程序以後,執行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讀取該開機程式。在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在沒有執行該待命程序的情況下就執行該開機程序。在該主控制單元接收資料備份指令時,該主控制單元儲存備份資料於該記憶體中。在該備用電源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電源控制單元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啟動。在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啟動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電源開關導通,且切換至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模式中該電源控制單元等待啟動觸發被產生。在該電源控制單元處於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且該啟動觸發被產生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在該啟動觸發在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以後被終止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備份指令至該主控制單元。在該主控制單元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且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主控制單元無法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電源開關關斷並導通,使得該電源開關被重設,且進一步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並再次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
在以上設備中,在該電池供電該備用電源時,該備用電源供應該第二電壓至該電源控制單元。因此,該電源控制單元在該備用電源供應該第二電壓至該電源控制單元時導通該電源開關,使得該備用電源供應該第一電壓至包括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記憶體。因此,該記憶體被啟動。在此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使得該主電源供應該第二電壓至該主控制單元。因此,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接著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因此,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該主控制單元決定是否該記憶體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此處,一種該記憶體開始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且依據該啟動觸發被產生而結束該初始化設定程序的情形發生,一般而言在該車輛被製造時,且該啟動觸發係在該電池被安裝於該車輛上且被耦接於該車輛中的其他設備以後(即,在第一次附件開啟操作被執行時)第一次被產生。在此時,該備用電源所供電之該記憶體中的記憶體控制器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諸如找尋該等故障區塊的步驟、產生該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間的轉換表的步驟、及相似者。
之後,該車輛被交給該車輛的使用者,且該使用者執行該附件開啟操作(即,在該啟動觸發被產生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控制該主電源供電該主控制單元,使得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在此情況中,由於該記憶體已經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不需要再次執行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儘管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花費許多時間。因此,該主控制單元 立即執行該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讀出該開機程式。在該開機程式被執行以後,該設備可立即回應於來自外部裝置的指令。
之後,在該啟動觸發被終止時(即,在該附件關閉操作被執行時),該電源控制單元輸入該備份指令至該主控制單元中。在該主控制單元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對該主控制單元的供電。在此時,由於該電源開關維持導通,該備用電源供電該記憶體的狀態被維持。
在該啟動觸發被終止時,該主控制單元控制該記憶體依據該備份指令來儲存該備份資料。如果該主控制單元控制該記憶體成功儲存該備份資料失敗,該電源控制單元決定故障發生,且該電源控制單元重設該電源開關。進一步而言,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因此,故障狀態被解決。在此情況中,由於該電源開關被重設使得該電源開關關斷並導通,該備用電源恰在該備用電源停止供電該記憶體以後立即供電該記憶體。因此,該記憶體的記憶體控制器執行該初始化設定步驟。因此,即使該資料備份在該啟動觸發被終止以後未被正常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立即執行而沒有等待下次啟動觸發。因此,在該下次啟動觸發被產生時,由於該初始化設定程序已經被完成,該主控制單元立即執行該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讀出該開機程式,使得該開機程式被立即執行。
替代地,該電源控制單元可儲存備份完成決定值,其 指出是否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該備份完成決定值的初始狀態指出該資料備份未被完成。在該備份完成決定值指出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該電源控制單元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且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備份完成決定值未指出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該電源控制單元重設該電源開關、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且再次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在此情況中,根據該備份完成決定值輕易決定是否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
替代地,該電源控制單元可儲存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其指出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在該電源控制單元被啟動時,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指出第一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為該第一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時,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且進一步該主控制單元在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以後,將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設定成第二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為該第二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時,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在此情況中,由於該備用電源供電該電源控制單元,且該電源控制單元儲存該完成決定值(儘管該主電源停止供電該主控制單元),所啟動的主控制單元根據該完成決定值來確實決定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正常完成。
替代地,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該主控制單元未 能存取該記憶體時,該主控制單元可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在該主控制單元被啟動、且該主控制單元可存取該記憶體時,該主控制單元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在此情況中,該電源控制單元的結構被簡化,因為不需要儲存該備份完成決定值於該電源控制單元中。
替代地,該車輛用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備用記憶體,從該備用電源供電且儲存該備份資料。該主控制單元儲存該備份資料於該備用記憶體中。在該主控制單元無法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主控制單元決定故障發生,且該主控制單元控制該備用電源停止供電該備用記憶體。在此情況中,由於對該備用記憶體的供電在該故障發生時停止,該備用記憶體中所儲存之備份資料的故障狀態被解決,且該備用記憶體被初始化。
替代地,該車輛用設備可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線,其被耦接於該記憶體與該主控制單元之間;及電源線,耦接於該主電源與該主控制單元之間。該複數個線的一者被定義為拉升線。該拉升線的拉升操作係由該記憶體的規格加以要求。該拉升線係經由拉升電阻器連接至該電源線。在此情況中,由於在該記憶體與該主控制單元間連接的預定線係經由該拉升電阻器在該主控制單元未被供電的條件下設定為零伏特,由分流一電壓至該主控制單元所發生的不穩定性被限制,相較於該拉升電阻器被連接至該備用電源的情況。
替代地,該啟動觸發可由附件開啟操作加以提供。 在此情況中,該主控制單元可依據該附件開啟操作加以啟動。
儘管本揭示已經參照其實施例加以描述,將理解的是該揭示不限於該等實施例及結構。本揭示意圖涵蓋各種修改及等效配置。此外,然而包括超過、少於或僅僅單一個元件的各種組合及組態、其他組合及組態也在本揭示的精神與範圍內。
1‧‧‧車輛用導航設備
2‧‧‧電源開關
3‧‧‧重設序列器
3a‧‧‧計時器
3b‧‧‧備份旗標
3c‧‧‧備份結束旗標
4‧‧‧電源
4a-4c‧‧‧DC/DC轉換器
5‧‧‧CPU
6‧‧‧DRAM
7‧‧‧SD卡
7a‧‧‧控制器
7b‧‧‧RAM
7c‧‧‧NAND型快閃記憶體
8‧‧‧備用電源
9‧‧‧拉升電阻器
10‧‧‧DC/DC轉換器
11‧‧‧電源開關
本階示以上及其他標的、特徵及益處將從以上參照隨附圖式所作出的實施方式而變得更顯而易見。在該等圖式中:第1圖為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系統之圖;第2圖為顯示重設序列器的操作之流程圖;第3圖為顯示了依據該重設序列器的操作之CPU的重設操作之圖;第4圖為顯示該CPU的啟動程序之圖;第5A及5B圖為顯示該CPU的開機程序之圖;第6A為顯示資料備份程序的第一程序之流程圖,且第6B圖為顯示該資料備份程序的第一程序之流程圖;第7A圖為顯示資料備份程序的第二程序之流程圖,且第7B圖為顯示該資料備份程序的第二程序之圖;第8圖為顯示該CPU的初始化程序之流程圖;第9圖為顯示SD卡的過渡狀態之圖; 第10圖為顯示了依據第二實施例的重設序列器之操作的流程圖。
1‧‧‧車輛用導航設備
2‧‧‧電源開關
3‧‧‧重設序列器
3a‧‧‧計時器
3b‧‧‧備份旗標
3c‧‧‧備份結束旗標
4‧‧‧電源
4a-4c‧‧‧DC/DC轉換器
5‧‧‧CPU
6‧‧‧DRAM
7‧‧‧SD卡
7a‧‧‧控制器
7b‧‧‧RAM
7c‧‧‧NAND型快閃記憶體
8‧‧‧備用電源
9‧‧‧拉升電阻器
10‧‧‧DC/DC轉換器
11‧‧‧電源開關

Claims (7)

  1. 一種車輛用設備,包含:記憶體(7),具有NAND型快閃記憶體(7c)及記憶體控制器(7a),其中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7c)儲存開機程式及另一程式,該另一程式係依據執行該開機程式加以讀出,且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器(7a)以在該車輛用設備被供電時找尋該NAND型快閃記憶體(7c)中的所有故障區塊的方式,執行初始化設定程序,且藉由消除所找到的故障區塊來管理邏輯區塊與實體區塊間的關係;備用電源(8),用以將電池的電壓轉換成第一電壓,其中該電池被安裝於車輛上;電源開關(2),耦接於該備用電源(8)與該記憶體(7)之間,使得該備用電源(8)在該電源開關(2)處於導通狀態時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記憶體(7);主電源(4),耦接於該備用電源(8),使得該主電源(4)在供電指令被輸入時根據該第一電壓來產生第二電壓;主控制單元(5),耦接於該主電源(4);及電源控制單元(3),耦接於該備用電源(8),其中該主控制單元(5)在該主電源(4)施加該第二電壓至該主控制單元(5)時被啟動,其中該主控制單元(5)在該主控制單元(5)被啟動以後,決定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係由該記憶體控制器(7a)加以完成,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 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5)執行待命程序,用以等待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且在該待命程序以後,執行開機程序,用以從該記憶體(7)讀取該開機程式,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時,該主控制單元(5)在沒有執行該待命程序的情況下就執行該開機程序,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接收資料備份指令時,該主控制單元(5)儲存備份資料於該記憶體(7)中,其中,在該備用電源(8)施加該第一電壓至該電源控制單元(3)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被啟動,其中,在該電源控制單元(3)被啟動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控制該電源開關(2)導通,且切換至啟動觸發待命模式,在該模式中該電源控制單元(3)等待啟動觸發被產生,其中,在該電源控制單元(3)處於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且該啟動觸發被產生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其中,在該啟動觸發在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以後被終止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輸入該備份指令至該主控制單元(5),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且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且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無法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控制該電源開關(2)關斷並導通,使 得該電源開關(2)被重設,且進一步該電源控制單元(3)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並再次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設備,其中該電源控制單元(3)儲存備份完成決定值,其指出是否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其中該備份完成決定值的初始狀態指出該資料備份未被完成,其中,在該備份完成決定值指出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且切換至該啟動觸發待命模式,且其中,在該備份完成決定值未指出該資料備份被正常完成時,該電源控制單元(3)重設該電源開關(2)、暫停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且再次輸入該供電指令至該主電源(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設備,其中該電源控制單元(3)儲存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其指出是否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其中,在該電源控制單元(3)被啟動時,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指出第一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被啟動、且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為該第一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時,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且進一步該主控制單元(5)在完成該初始化設定程序以後,將該初始化設定程 序決定值設定成第二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且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被啟動、且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為該第二初始化設定程序決定值時,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設備,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被啟動、且該主控制單元(5)未能存取該記憶體(7)時,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未被完成,且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被啟動、且該主控制單元(5)可存取該記憶體(7)時,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該初始化設定程序被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設備,進一步包含:備用記憶體(6),從該備用電源(8)供電且儲存該備份資料,其中該主控制單元(5)儲存該備份資料於該備用記憶體(6)中,其中,在該主控制單元(5)無法正常完成該資料備份時,該主控制單元(5)決定故障發生,且該主控制單元(5)控制該備用電源(8)停止供電該備用記憶體(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設備,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線,其被耦接於該記憶體(7)與該主控制單元(5)之間;及 電源線(1.1/1.8/3.3V),耦接於該主電源(4)與該主控制單元(5)之間,其中該複數個線的一者被定義為拉升線,其中該拉升線的拉升操作係由該記憶體(7)的規格加以要求,且其中該拉升線係經由拉升電阻器(9)連接至該電源線(1.1/1.8/3.3V)。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車輛用設備,其中該啟動觸發係由附件開啟(accessory-on)操作加以提供。
TW101136860A 2011-10-07 2012-10-05 車輛用設備 TWI492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2783A JP5382084B2 (ja) 2011-10-07 2011-10-07 車両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760A TW201345760A (zh) 2013-11-16
TWI492867B true TWI492867B (zh) 2015-07-21

Family

ID=4802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6860A TWI492867B (zh) 2011-10-07 2012-10-05 車輛用設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32359B2 (zh)
JP (1) JP5382084B2 (zh)
KR (1) KR101333641B1 (zh)
CN (1) CN103034509B (zh)
TW (1) TWI492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8115A1 (ja) * 2012-09-06 2014-03-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03744746B (zh) * 2013-12-30 2016-08-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索引的智能卡记录备份与恢复方法
CN103942130B (zh) * 2014-04-28 2015-11-18 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sd卡模型的时序控制方法
DE102014016842A1 (de) * 2014-11-13 2016-05-19 Technisat Digital Gmbh Starten von Datendiensten einer Navigations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JP6430896B2 (ja) 2015-06-05 2018-11-2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スタンバイ処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スタンバイ処理制御方法
DE102015118659A1 (de) * 2015-10-30 2017-05-04 Minebea Co., Ltd.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Steuerung des Betriebs einer Steuereinrichtung
CN105956194A (zh) * 2016-06-18 2016-09-21 张阳康 一种电能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
JP6643210B2 (ja) * 2016-09-09 2020-0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データ読出装置及び車両データ読出方法
KR102258171B1 (ko) * 2017-12-15 2021-05-2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워치독 타이머를 진단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078524B (zh) * 2019-06-12 2022-03-29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状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112019007432B4 (de) * 2019-06-27 2024-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ktronische steuereinheit und programm
WO2021010142A1 (ja) * 2019-07-12 2021-01-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載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DE102020200203B4 (de) * 2020-01-09 2022-01-20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onischen Systems, insbesondere eines Fahrzeugs
JP7097630B2 (ja) * 2020-11-04 2022-07-08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ユニット
CN112437134B (zh) * 2020-11-11 2022-06-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主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992A (ja) * 1992-08-13 1994-03-11 Nippondenso Co Ltd バックアップメモリの検査装置
US6067398A (en) * 1995-12-27 2000-05-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2342176A (ja) * 2001-05-21 2002-11-29 Hitachi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復元方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0919B2 (ja) 1997-07-30 2004-02-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4079506B2 (ja) 1997-08-08 2008-04-23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6862651B2 (en) * 2000-12-20 2005-03-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otive computing devices with emergency power shut down capabilities
KR100610354B1 (ko) * 2002-03-19 200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래시메모리를 이용한 휴대용단말기의 정보처리시스템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JP2006178901A (ja) 2004-12-24 2006-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情報装置用電源回路およびこの回路を使用した車載情報装置
JP5321438B2 (ja) 2009-12-14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装置、起動制御方法、起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077385B2 (ja) 2010-04-15 2012-1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992A (ja) * 1992-08-13 1994-03-11 Nippondenso Co Ltd バックアップメモリの検査装置
US6067398A (en) * 1995-12-27 2000-05-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2342176A (ja) * 2001-05-21 2002-11-29 Hitachi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復元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760A (zh) 2013-11-16
CN103034509B (zh) 2015-12-16
JP2013084089A (ja) 2013-05-09
CN103034509A (zh) 2013-04-10
JP5382084B2 (ja) 2014-01-08
US8832359B2 (en) 2014-09-09
KR101333641B1 (ko) 2013-11-27
US20130091323A1 (en) 2013-04-11
KR20130038149A (ko)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2867B (zh) 車輛用設備
US11960877B2 (en) Updating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pdating management device, and updating management method
WO2012079400A1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bootrom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US10754558B2 (en) Vehicular device
EP1873638A1 (en) Portable apparatus supporting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and supporting method therefor
WO201310302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50143098A1 (en)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in a computer
TW202223636A (zh) 電腦主機系統、基板管理控制器和其啟動方法
TWI438402B (zh) 車輛導航裝置
CN111026417A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升级方法及嵌入式设备
KR101601751B1 (ko) 차량용 전자제어유닛 및 그 부트 소프트웨어 리프로그래밍 방법
JP6575157B2 (ja) ファームウェアのダウンロード方法及びファームウェア組込機器
WO2022028350A1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数据更新的方法
JP6408450B2 (ja)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JP2004192329A (ja) 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CN111103960B (zh) 一种Nvme SSD及其复位方法和系统
TWI541724B (zh) 寫入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式碼的電路與寫入方法
JP2017194769A (ja) ワークramの情報を不揮発性メモリに保存する装置
US20140089356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I726436B (zh) 電腦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修復方法及實施該修復方法之電腦系統
JP2024005775A (ja) 電子制御装置、リプロ実施方法及びリプロ実施プログラム
JP2004054818A (ja) プログラム実行装置
JP20050783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書換方法
JP2018147285A (ja) 電子機器、起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9860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