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7841B - 散熱風扇 - Google Patents

散熱風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7841B
TWI487841B TW100116616A TW100116616A TWI487841B TW I487841 B TWI487841 B TW I487841B TW 100116616 A TW100116616 A TW 100116616A TW 100116616 A TW100116616 A TW 100116616A TW I487841 B TWI487841 B TW I4878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fan
spacer rib
rib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6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5580A (en
Inventor
Cheng Chun Chou
yu cheng Chen
Yen Min Su
Original Assignee
Ad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da Corp filed Critical Adda Corp
Priority to TW100116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7841B/zh
Priority to US13/467,221 priority patent/US20120288384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245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5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7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78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04D25/0633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04D17/162Double sucti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散熱風扇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散熱風扇,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可將散熱風扇之容置空間中之灰塵排出之散熱風扇。
請參閱第19及20圖,一種習知之散熱風扇10係包含有一底板11、一環牆12、一定子13、一電路板14、一扇輪15及一蓋板16,該底板11係具有一第一入風口11a,該環牆12系具有一出風口12a,該環牆12係設置於該底板11上以定義出一容置槽17,該定子13、該電路板14及該扇輪15係設置於該容置槽17中,且該電路板14係電性連接該定子13以驅動該扇輪15逆時針轉動,該蓋板16係具有一第二入風口16a,且該蓋板16結合於該環牆12上,當該扇輪15逆時針轉動時,在該散熱風扇10外之空氣經由該第一入風口11a及該第二入風口16a被吸入該容置槽17內,並經由該出風口12a被推出,但由於在該散熱風扇10外的空氣會因環境不同而伴隨著不同材質之灰塵,因此當灰塵被吸入該容置槽17中後,灰塵會附著於該容置槽17中之該扇輪15、該定子13、該電路板14、該環牆12之內側壁、該第一入風口11a周緣及該第二入風口16a周緣,當該扇輪15轉動時,經年累月堆積之灰塵會造成風阻,使得該扇輪15轉動變慢,因而降低散熱效能,或者造成該散熱風扇10損壞無法使用。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為克服先前技術之散熱風扇因 扇輪轉動而使灰塵聚集於散熱風扇之扇輪、定子、電路板、環牆之內側壁及入風口周緣而造成扇輪轉動變慢或散熱風扇損壞之問題。本發明之散熱風扇其包含有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一環牆、一間隔肋、一定子、一電路板及一扇輪,該第一板體係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一第一通口及一排塵口,該第二板體係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下表面及一第二通口,該環牆係具有一內側壁、一外側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環牆係設置於該第一板體及第二板體之間,該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及該環牆係定義出一容置空間,該間隔肋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間隔肋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排風道,該間隔肋係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該第二端部及該環牆的該內側壁形成一連續的導風面,且該導風面為一弧面,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排風道係連通該排塵口,該第二開口係連通該排風道及該容置空間,該定子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電路板包含一順/逆轉驅動單元,且該電路板係電性連接該定子,該扇輪係結合於該定子,該扇輪係具有一輪轂及複數個扇葉,該電路板之順/逆轉控制單元係可控制該扇輪之旋轉方向,當該扇輪以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內之空氣會經由該第二開口、該排風道及該排塵口被排出,並同時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之灰塵被排出,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此外,由於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一間距,該間隔肋之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二間距,且該間隔肋 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往該第一間距逐漸縮小,因此使得該排風道形成為一蓄壓道,因此當該容置空間內之空氣通過該第二開口及該排風道時係會產生壓力差,而使得通過該排塵口之空氣壓力增大,其係可避免灰塵聚集於該排塵口而造成堵塞,以利於該散熱風扇排除灰塵。
請參閱第1至4圖,其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100其包含有一第一板體110、一第二板體120、一環牆130、一間隔肋150、一定子170、一電路板180及一扇輪190,該第一板體110具有一第一上表面111、一第一下表面112、一貫穿該第一上表面111及該第一下表面112之第一通口113,以及一貫穿該第一上表面111及該第一下表面112之排塵口114,請參閱第1圖,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板體110係另具有一支持座115,該支持座115係設置於該第一通口113中,該第二板體120係具有一第二上表面121、一第二下表面122、一貫穿該第二上表面121及該第二下表面122之第二通口123,該環牆130係具有一內側壁131、一外側壁132及一第一開口133,請參閱第2圖,該環牆130係設置於該第一板體110及第二板體120之間,該環牆130係結合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該第二板體120係以該第二下表面122朝向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並結合於該環牆130,其中該第一板體110、第二板體120及該環牆130係定義出一容置空間140,該間隔肋150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40,且該間隔肋150位於該第一板體110與 第二板體120之間,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間係形成有一排風道160,該間隔肋150係具有一第一端部151及一第二端部152,該第二端部152與該環牆130間係形成有一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係連通該排塵口114,該第二開口161係連通該排風道160及該容置空間140,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一端部151的末端係抵接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該第一端部151、該第二端部152及該環牆130的該內側壁131形成一連續的導風面,且該導風面為一弧面,在本實施例中,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一端部151係一體形成於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請參閱第1及3圖,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一端部151與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之間係具有一第一間距162,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二端部152與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之間係具有一第二間距16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間距163係大於該第一間距162,且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163往該第一間距162逐漸縮小,以使該排風道160形成為一蓄壓道,該間隔肋160係為一弧形板體,該定子170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40,在本實施例中,該定子170係位於該第一板體110與該第二板體120之間,且該定子170與該電路板180係結合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支持座115,且該電路板180係包含一順/逆轉控制單元181,其中,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係可為一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ler unit)或為一類比式電路(如中華民國申請第095210406號專利所揭示之馬達正逆轉控制電路),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係電性連接該電路板180,而該電路板180係電性連接該定子 170,該扇輪190係結合於該定子170,且該扇輪190可被該定子170驅動旋轉,該扇輪190係具有一輪轂191及複數個扇葉192,藉此,該電路板180之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係可控制該扇輪190之旋轉方向,以驅動該扇輪190依第一方向旋轉或依相反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旋轉,其中第一方向可為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在本案中係以第一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及第二方向為逆時針方向說明。
請參閱第1、2及3圖,在本實施例中,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二方向轉動時,該扇輪190之該扇葉192係會使得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旋轉並產生氣流A1,而在該散熱風扇100外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之氣流A1的帶動,經由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通口113及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通口123被吸入該容置空間140,同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氣流A1的帶動,而延著該第一端部151、該第二端部152及該環牆130的該內側壁131形成的該弧形導風面,順暢地經由該環牆130之該第一開口133被排出,形成氣體循環,以達散熱效果。
請參閱第1、2及4圖,在本實施例中,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該扇輪190之該扇葉192係會使得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旋轉並產生氣流A2,而在該散熱風扇100外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之氣流A2的帶動,而經由該環牆130之該第一開口133被吸入該容置空間140,同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之氣流A2的帶 動,而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14被排出,並同時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140之灰塵由該排塵口114排出該散熱風扇100,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請再參閱第4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163往該第一間距162逐漸縮小,因此使得該排風道160形成為一蓄壓道,在相同之氣流壓力下,當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通過該第二開口161及該排風道160時係會產生壓力差,並使得通過該排塵口114之空氣壓力增大,其係可避免灰塵聚集於該排塵口114,而造成堵塞,以利於該散熱風扇100排除灰塵。
請參閱第5至6圖,其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排塵口124係設置於該第二板體120,該第二板體120係另具有一貫穿該第二上表面121及該第二下表面122之排塵口124,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140之灰塵會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24被排出該散熱風扇100,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請參閱第7至9圖,其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間隔肋150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請參閱第7、8及9圖,當該環牆130結合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而該第二板體120結合於該環牆130時,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間係形成該排風道160,在本實施例中 ,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一端部151係抵接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請參閱第9圖,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之氣流A2的帶動,而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14被排出,藉由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被排出,同時可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之灰塵被排出該散熱風扇100,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請參閱第10至12圖,其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間隔肋150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下表面122,請參閱第10、11及12圖,當該環牆130結合於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下表面122時,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間係形成該排風道160,在本實施例中,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一端部151係抵接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該第二端部152與該環牆130間係形成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係連通該第一板體110之該排塵口114,請參閱第12圖,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氣流A2的帶動,而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14被排出,藉由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被排出,同時可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140之灰塵被排出該散熱風扇100,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請參閱第13至16圖,其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第五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散熱風扇100係另 包含有一活動間隔肋150a,該活動間隔肋150a係設置於該第二開口161,請參閱第13及14圖,該活動間隔肋150a係具有一樞接部150b及一連接該樞接部150b之擺動部150c,在本實施例中,該樞接部150b係樞接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及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下表面122,當該環牆130結合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以及該第二板體120結合於該環牆130時,該樞接部150b係鄰近該間隔肋150之該第二端部152,且該擺動部150c係可在該容置空間140中擺動,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風扇100係另包含一彈性復位件S,該彈性復位件S係具有一第一端S1及一第二端S2,該彈性復位件S係可選自於彈片、彈簧等,請參閱第13、14、15及16圖,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復位件S係為彈片,該彈性復位件S之該第一端S1係固定於該間隔肋150,該第二端S2係固定於該活動間隔肋150a,較佳地,該散熱風扇100係另包含有一柱體P,該柱體P係設置於該活動間隔肋150a與該扇輪190之該些扇葉19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柱體P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上表面111,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柱體P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下表面122。
請參閱第13、14及15圖,在本實施例中,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二方向轉動時,該扇輪190之該扇葉192係會造成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旋轉並產生氣流A1,該擺動部150c係以該樞接部150b為轉軸被氣流A1驅動而向該環牆130之該內側壁131擺動,並封閉該第二開口161,以避免在該散熱風扇100外之空 氣經由該排塵口114、該排風道160及第二開口161被吸入該容置空間140,而造成該散熱風扇100外之灰塵堵塞該排塵口114。
請參閱第13、14及16圖,在本實施例中,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由於該彈性復位件S之該第一端S1係固定於該間隔肋150,該第二端S2係固定於該活動間隔肋150a,因此該彈性復位件S係提供一復位彈力,以使該擺動部150c以該樞接部150b為轉軸向該扇輪190擺動並抵靠於該柱體P,以避免該活動間隔肋150a之該擺動部150c碰撞該扇輪190之該些扇葉192,而造成該散熱風扇100損壞無法使用,請參閱第16圖,當該擺動部150c向該扇輪190擺動時,該排風道160係與該容置空間140連通,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氣流A2的帶動,而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14被排出,並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140之灰塵被排出該散熱風扇100。
請參閱第17至18圖,其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第六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板體110未設置排塵口,當該間隔肋150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40時,該間隔肋150與該環牆130間形成之該排風道160係部分凸出於該第一板體110之一邊緣116,請參閱第16圖,在本實施中,該排風道160具有一凸出於該第一板體110之該邊緣116之排塵口164,當該順/逆轉控制單元181控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因該扇葉192轉動所產生氣流A2的帶動,而經由該第二 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風道160之該排塵口164被排出,並同時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之灰塵被排出,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係說明該扇輪190以第二方向轉動時,在該散熱風扇100外之空氣會經由該第一板體110之該第一通口113及該第二板體120之該第二通口123被吸入該容置空間140,同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經由該環牆130之該第一開口133被排出,而形成氣體循環,而達散熱功效,相對的,當該扇輪190以第一方向轉動時,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會經由該第二開口161、該排風道160及該排塵口114(或該排塵口124或該排塵口164)被排出,藉由在該容置空間140內之空氣被排出,同時可帶動滯留於該容置空間之灰塵被排出,以達到清潔該散熱風扇100及排除灰塵之功效。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任何熟知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之任何變化與修改,均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散熱風扇
11‧‧‧底板
11a‧‧‧第一入風口
12‧‧‧環牆
12a‧‧‧出風口
13‧‧‧定子
14‧‧‧電路板
15‧‧‧扇輪
16‧‧‧蓋板
16a‧‧‧第二入風口
17‧‧‧容置槽
100‧‧‧散熱風扇
110‧‧‧第一板體
111‧‧‧第一上表面
112‧‧‧第一下表面
113‧‧‧第一通口
114‧‧‧排塵口
115‧‧‧支持座
116‧‧‧邊緣
120‧‧‧第二板體
121‧‧‧第二上表面
122‧‧‧第二下表面
123‧‧‧第二通口
124‧‧‧排塵口
130‧‧‧環牆
131‧‧‧內側壁
132‧‧‧外側壁
133‧‧‧第一開口
140‧‧‧容置空間
150‧‧‧間隔肋
150a‧‧‧活動間隔肋
150b‧‧‧樞接部
150c‧‧‧擺動部
151‧‧‧第一端部
152‧‧‧第二端部
160‧‧‧排風道
161‧‧‧第二開口
162‧‧‧第一間距
163‧‧‧第二間距
164‧‧‧排塵口
170‧‧‧定子
180‧‧‧電路板
181‧‧‧順/逆轉控制單元
190‧‧‧扇輪
191‧‧‧輪轂
192‧‧‧扇葉
A1‧‧‧氣流
A2‧‧‧氣流
P‧‧‧柱體
S‧‧‧彈性復位件
S1‧‧‧第一端
S2‧‧‧第二端
第1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局部立體組合圖。
第3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4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 意圖。
第5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6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局部立體組合圖。
第7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8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局部立體組合圖。
第9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10圖: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11圖: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局部立體組合圖。
第12圖: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13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14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局部立體組合圖。
第15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16圖: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17圖: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 體分解圖。
第18圖:依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該散熱風扇之作動示意圖。
第19圖:習知技術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分解圖。
第20圖:習知技術之一種散熱風扇之立體組合圖。
100...散熱風扇
110...第一板體
111...第一上表面
112...第一下表面
113...第一通口
114...排塵口
115...支持座
120...第二板體
121...第二上表面
122...第二下表面
123...第二通口
130...環牆
131...內側壁
132...外側壁
133...第一開口
150...間隔肋
151...第一端部
152...第二端部
160...排風道
161...第二開口
170...定子
180...電路板
181...順/逆轉控制單元
190...扇輪
191...輪轂
192...扇葉

Claims (29)

  1. 一種散熱風扇,其包含:一第一板體,其係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一第一下表面、一第一通口及一排塵口;一第二板體,其係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下表面及一第二通口;一環牆,其係具有一內側壁、一外側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環牆係設置於該第一板體及第二板體之間,該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及該環牆係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一間隔肋,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間隔肋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排風道,該間隔肋係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該第二端部及該環牆的該內側壁形成一連續的導風面,且該導風面為一弧面,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排風道係連通該排塵口,該第二開口係連通該排風道及該容置空間;一定子,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一電路板,其包含一順/逆轉控制單元,該電路板係電性連接該定子;以及一扇輪,其係結合於該定子,該扇輪係具有一輪轂及複數個扇葉,該順/逆轉控制單元係可控制該扇輪之旋轉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係接觸該環牆之該內側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係一體形成於該內側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一間距,該間隔肋之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二間距,該第二間距係大於該第一間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往該第一間距逐漸縮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為一弧形板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一板體之該第一上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二板體之該第二下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另包含一活動間隔肋,該活動間隔肋係設置於該第二開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活動間隔肋係具有一樞接部及一連接該樞接部之擺動部,該樞接部係樞接於該第一板體之該第一上表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樞接部係樞接於該第二板體之該第二下表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另包含一柱體,該柱體係設置於該活動間隔肋與該扇輪之該些扇葉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柱體係一體形成於該第一板體之該第一上表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柱體係一 體形成於該第二板體之該第二下表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另包含一彈性復位件,該彈性復位件係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固定於該間隔肋,該第二端係固定於該活動間隔肋。
  16. 一種散熱風扇,其包含:一第一板體,其係具有一第一上表面及一第一下表面;一第二板體,其係具有一第二上表面及一第二下表面;一環牆,其係具有一內側壁、一外側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環牆係設置於該第一板體及第二板體之間,該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及該環牆係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一間隔肋,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間隔肋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排風道,該間隔肋係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該第二端部及該環牆的該內側壁形成一連續的導風面,且該導風面為一弧面,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排風道具有一凸出於該第一板體邊緣之排塵口,該第二開口係連通該排風道及該容置空間;一定子,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一電路板,其包含一順/逆轉控制單元,該電路板係電性連接該定子;以及一扇輪,其係結合於該定子,該扇輪係具有一輪轂及複數個扇葉,該順/逆轉控制單元係可控制該扇輪之旋轉方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係接觸該環牆之該內側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係一體形成於該內側壁。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7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一間距,該間隔肋之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二間距,該第二間距係大於該第一間距。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往該第一間距逐漸縮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7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另包含一活動間隔肋,該活動間隔肋係設置於該第二開口,該活動間隔肋係具有一樞接部及一連接該樞接部之擺動部。
  22. 一種散熱風扇,其包含:一板體,其係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一排塵口;一環牆,其係具有一內側壁、一外側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環牆係設置於該板體,該板體及該環牆係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一間隔肋,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間隔肋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排風道,該間隔肋係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該第二端部及該環牆的該內側壁形成一連續的導風面,且該導風面為一弧面,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間係形成有一第二開口,該排風道係連通該排塵口,該第二開口係連通該排風道及該容置空間;一定子,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一電路板,其係電性連接該定子;以及一扇輪,其係結合於該定子,該扇輪係具有一輪轂及複數 個扇葉,該電路板係可控制該扇輪之旋轉方向。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的末端係接觸該環牆之該內側壁。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係一體形成於該內側壁。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或23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之該第一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一間距,該間隔肋之該第二端部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係具有一第二間距,該第二間距係大於該第一間距。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與該環牆之該內側壁之間距係由該第二間距往該第一間距逐漸縮小。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為一弧形板體。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或23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一體形成於該板體之該上表面。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或23項所述之散熱風扇,其中該間隔肋係一體形成於該板體之該下表面。
TW100116616A 2011-05-12 2011-05-12 散熱風扇 TWI487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6616A TWI487841B (zh) 2011-05-12 2011-05-12 散熱風扇
US13/467,221 US20120288384A1 (en) 2011-05-12 2012-05-09 Heat-dissipation fa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6616A TWI487841B (zh) 2011-05-12 2011-05-12 散熱風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580A TW201245580A (en) 2012-11-16
TWI487841B true TWI487841B (zh) 2015-06-11

Family

ID=4714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6616A TWI487841B (zh) 2011-05-12 2011-05-12 散熱風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88384A1 (zh)
TW (1) TWI4878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1488B (zh) * 2011-08-11 2015-02-01 Quanta Comp Inc 離心式風扇
TWI537481B (zh) * 2012-10-08 2016-06-1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離心風扇
CN104564765B (zh) * 2014-12-24 2016-07-06 大连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器风扇自动除尘方法
CN106351853B (zh) * 2015-07-21 2019-04-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活动导流板的散热风扇
CN105660904B (zh) * 2016-04-21 2023-05-02 云南韵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自动压饼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1383A1 (en) * 2005-12-13 2007-06-14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removable dust catcher
EP1840384A2 (en) * 2006-03-30 2007-10-03 Japan Servo Co. Ltd. Centrifugal fan
TWM350977U (en) * 2008-10-01 2009-02-11 Inventec Corp Fan device capable of electrostatic dust removal
TWM366611U (en) * 2009-05-04 2009-10-11 Wistron Corp Centrifugal fan housing, centrifugal fa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entrifugal fan
US20100071877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Nitin Goel Reducing accumulation of dust particles on a heat dissipating arrangement
TW201014980A (en) * 2008-10-01 2010-04-16 Pegatron Corp Centrifugal fan
TW201109528A (en) * 2009-09-08 2011-03-1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Dissipating fan comprises a frame, a stator, a f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9412A (en) * 1919-04-19 1922-12-19 Joseph E Case Dust collector
US1382846A (en) * 1919-07-24 1921-06-28 Carle J Merrill Separator
US1384380A (en) * 1920-02-28 1921-07-12 Bourdon Charles Gas-purifier
US1383984A (en) * 1920-11-16 1921-07-05 William G Clark Adjustable air-separator
US1838117A (en) * 1928-07-19 1931-12-29 Simms Frederick Richard Dust separator
US2325221A (en) * 1936-12-28 1943-07-27 Walter H Bretzlaff Segregated pressure fan
US2289474A (en) * 1937-05-18 1942-07-14 American Blower Corp Apparatus for dust collection
US2219377A (en) * 1937-07-24 1940-10-29 American Blower Corp Air handling and dust collecting mechanism
NL6601163A (zh) * 1966-01-28 1967-07-31
US3796511A (en) * 1972-06-15 1974-03-12 Frigidraulic Inc Blower
US4588351A (en) * 1984-09-21 1986-05-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entrifugal-type air blower bleed-off arrangement
DE3814721A1 (de) * 1988-04-30 1989-11-09 Asea Brown Boveri Radialluefter mit integriertem schmutzabscheider
FR2645817B1 (fr) * 1989-04-14 1992-01-10 Alsthom Gec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de moteur de traction ferroviaire et d'epuration dynamique de l'air de ventilation
GB2344855B (en) * 1998-12-14 2002-10-09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Miniature heat dissipating fans with minimized thickness
JP2003222098A (ja) * 2002-01-29 2003-08-08 Toshiba Corp 遠心送風装置および遠心送風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TWI321724B (en) * 2006-08-01 2010-03-11 Asustek Comp Inc Fluid provid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429167B2 (en) * 2009-10-23 2016-08-30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fan
CN102635574A (zh) * 2011-02-15 2012-08-1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及其扇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1383A1 (en) * 2005-12-13 2007-06-14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removable dust catcher
EP1840384A2 (en) * 2006-03-30 2007-10-03 Japan Servo Co. Ltd. Centrifugal fan
US20100071877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Nitin Goel Reducing accumulation of dust particles on a heat dissipating arrangement
TWM350977U (en) * 2008-10-01 2009-02-11 Inventec Corp Fan device capable of electrostatic dust removal
TW201014980A (en) * 2008-10-01 2010-04-16 Pegatron Corp Centrifugal fan
TWM366611U (en) * 2009-05-04 2009-10-11 Wistron Corp Centrifugal fan housing, centrifugal fa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entrifugal fan
TW201109528A (en) * 2009-09-08 2011-03-1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Dissipating fan comprises a frame, a stator, a f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580A (en) 2012-11-16
US20120288384A1 (en)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7841B (zh) 散熱風扇
KR101871269B1 (ko) 공기조화기
JP4668154B2 (ja) ファン及びそのファンフレーム
KR101750877B1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TW200933036A (en) Bi-directional cooling fan
KR102076684B1 (ko) 터보팬 및 이를 사용한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
CN202004573U (zh) 马达装置的散热结构
JP2005536869A (ja) 電気及び/又は電子部品特にコンピュータ機器の冷却における又はそれに関する改良
KR20200085855A (ko) 필터 어셈블리
CN104279169A (zh) 离心式风扇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8869337A (zh) 风扇
WO2014097627A1 (ja) 遠心ファン
KR20150136692A (ko) 제습형 공기 청정기
JP5391642B2 (ja) 除湿装置
JP4942795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1094544A (ja) 電動送風機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5067226B2 (ja) 除湿装置
CN202100529U (zh) 散热风扇
CN203201833U (zh) 一种管道式通风离心风机
CN102635900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983285A (zh) 清洁装置的主机和清洁装置
JP2015139729A (ja) 除湿装置
JP6333110B2 (ja) 換気装置
TWI414685B (zh) 散熱風扇
JP2012202362A (ja) 羽根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式ファ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