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6137B -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 Google Patents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6137B
TWI476137B TW101147274A TW101147274A TWI476137B TW I476137 B TWI476137 B TW I476137B TW 101147274 A TW101147274 A TW 101147274A TW 101147274 A TW101147274 A TW 101147274A TW I476137 B TWI476137 B TW I4761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pushed
tows
shelf
p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2504A (zh
Inventor
Chia Hao Tu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 Inc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 Inc
Priority to TW101147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61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2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2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6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6137B/zh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Description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傳送多個栽培槽的傳送裝置與應用此傳送裝置的植栽設備。
植物的生長所需因素,陽光、空氣及水三者缺一不可。近年,由於人造光源式之植物育成工廠是在室內育成植物,因此植物的成長不容易受到外來因素(天候、氣候,蟲害等)影響。所以,目前很多企業都亟欲發展此型態的植物工廠,以克服未來糧食短缺的窘境。
在目前的植物工廠中,植物的栽培方式是先將發芽後成長至幼苗階段的植物幼苗植入至栽培槽中,再將各個栽培槽依序由層架的一端被放入,並給予二氧化碳(CO2)、適當的養分與照射光源以供植物生長。待植物熟成後,即可由層架的另一端取下進行收成。然而,在上述疏植過程中,層架上的栽培槽仍是以人工方式被推送,對於作業人員來說,相當地麻煩。
本發明提供一種傳送裝置,其具有多個拖曳件,以讓多個栽培槽朝前進方向被傳送。
本發明提供一種植栽設備,其具有多個拖曳件的傳送 裝置,以讓多個栽培槽朝前進方向被傳送。
本發明提出一種傳送裝置,適用於植栽設備。植栽設備包括層架與設置於層架上的多個栽培槽。各栽培槽具有一受推部位。傳送裝置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至少一搭配基座與多個拖曳件。搭配基座連接驅動單元,且驅動單元驅動搭配基座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往復移動。拖曳件樞設在搭配基座上且位在層架與栽培槽之間,而受推部位位在拖曳件的移動路徑上。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沿一前進方向從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動時,各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其中一栽培槽的受推部位,並驅動栽培槽朝前進方向移動。當各拖曳件隨搭配基座從第二位置沿一回歸方向移回第一位置時,各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另一栽培槽的受推部位而迴轉,其中前進方向反向於回歸方向。在拖曳件離開受推部位後會回歸至原本狀態,使拖曳件下次進行前進方向輸送時達到傳動的功能。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植栽設備,包括至少一層架、多個栽培槽與傳送裝置。栽培槽設置於層架上,且各栽培槽具有一受推部位。傳送裝置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至少一搭配基座與多個拖曳件。搭配基座連接驅動單元,且驅動單元驅動搭配基座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往復移動。拖曳件樞設在搭配基座上且位在層架與栽培槽之間,而受推部位位在拖曳件的移動路徑上。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沿一前進方向從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動時,各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其中一栽培槽的受推部位,並驅動栽培槽朝前進方向 移動。當各拖曳件隨搭配基座沿一回歸方向從第二位置移回第一位置時,各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另一栽培槽的受推部位而迴轉,其中前進方向反向於回歸方向。在拖曳件離開受推部位位後會回歸至原本狀態,使下次進行前進方向輸送時達到傳動的功能。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各拖曳件包括板體與配重塊。板體具有承載部、樞接部、斜面部與推動部。斜面部延伸地連接在承載部與推動部之間。樞接部連接搭配基座。承載部位在樞接部的一側。斜面部與推動部位在樞接部的另一側。配重塊設置在承載部上。當拖曳件的斜面部未受力時,配重塊與承載部相對於樞接部所產生的力矩反向且大於斜面部與推動部相對於樞接部所產生的力矩,且板體為站立狀態。在此狀態下,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從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動時,推動部抵靠栽培槽的受推部位,而承載部抵靠於搭配基座。因此,拖曳件的推動部可推送栽培槽的受推部位使栽培槽前進。反之,若拖曳件的斜面部受力,且斜面部與受推部相對於樞接部所產生的力矩反向且大於配重塊與承載部相對於樞接部所產生的力矩,此時板體便會旋轉直至離開栽培槽的受推部位後,板體再次旋轉並再回歸站立狀態。詳細地說,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從第二位置移回第一位置,且斜面部抵靠在受推部位而受力,而拖曳件沿第一方向旋轉。直至斜面部移離栽培槽的受推部位時,拖曳件未受力而藉由配重塊與承載部的力矩沿第二方向轉動,其中第一方向相反於第二方向。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各栽培槽更具有一槽體與位在槽體底部的受推部位,且受推部位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與第三表面。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分別鄰接槽體。第二表面相對位於槽體的底部且鄰接在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之間。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從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動時,推動部抵靠受推部位的第一表面。當拖曳件隨搭配基座從第二位置移回第一位置,且拖曳件被受推部位驅動沿第一方向轉動時,斜面部依序抵接在第三表面與第二表面的鄰接處及第二表面。當拖曳件沿第二方向轉動時,拖曳件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鄰接處移離受推部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驅動單元包括動力源與台車。動力源設置在層架上。台車連接動力源且被動力源驅動而在層架上移動,而搭配基座設置在台車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傳送裝置更包括多個驅動單元、多個搭配基座與多個拖曳件。這些驅動單元、這些搭配基座與這些拖曳件共同設置於層架的第一傳送區、第二傳送區與分離區,其中第一傳送區、分離區與第二傳送區沿前進方向依序排列。在第一傳送區的這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第一間距。在第二傳送區的這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二間距。在分離區中的這些拖曳件區分為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在第一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第一間距。在第二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第二間距。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前進方向上第一群組的這些拖曳件與第二群組的這些拖曳件相互平行且不重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在第一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第三間距。在第二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前進方向上存在第四間距,且第四間距與第三間距的間距差,相等於第二間距與第一間距的間距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植栽設備更包括第一升降機、第二升降機與多層的層架。這些層架連接在第一升降機與第二升降機之間,且栽培槽藉由第一升降機而移入層架,並藉由第二升降機移出層架。此外,各層架還具有第一滾輪組與第二滾輪組,且第一滾輪組位在第二滾輪組上方。第一升降機與第二升降機分別包括第一升降台、叉架(fork)與第二升降台。叉架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一升降台上。當第一升降台移動至對應的層架時,叉架朝層架移動並支撐於第二滾輪組上。第二升降台設置在叉架上。當第二升降台相對於叉架升降時,以將栽培槽置入第一滾輪組,或將栽培槽從第一滾輪組移出。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傳送裝置具有拖曳件,且拖曳件抵靠栽培槽的受推部位並透過驅動單元在兩個位置之間可往附運動。因此,栽培槽被驅動並沿前進方向移動。藉此,栽培槽不需以人工推送,可使植栽設備具有較佳的植栽效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植栽設備的示意圖。圖2為圖1之植栽設備的其中一層的立體圖。請參考圖1、圖2與圖3,在本實施例中,植栽設備1包括至少一層架10、多個栽培槽20與一傳送裝置100。這些栽培槽20設置於層架10上,且各個栽培槽20藉由傳送裝置100可沿一前進方向D1被傳送。此外,圖1繪示多個層架10,且這些層架10彼此疊置於無塵室30內,並藉由此疊層方式,可減少植栽設備1之空間需求。另外,由於各層架10上的配置構件相似,因此以下說明將以一層的層架10進行說明。再者,為使視圖清楚,調整圖2的層架10的長度。
圖3為圖1的植栽設備沿線I-I的剖視圖。請參考圖2與圖3,本實施例的各個栽培槽20具有一受推部位22,且傳送裝置100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110、至少一搭配基座120與多個拖曳件130。搭配基座120連接驅動單元110,且驅動單元110驅動搭配基座120在第一位置L1(如圖3所示實線搭配基座120的位置)與第二位置L2(如圖3所示虛線搭配基座120的位置)之間往復移動。拖曳件130樞設在搭配基座120上且位在層架10與栽培槽20之間,而受推部位22位在拖曳件130的移動路徑上。此外,圖3的第二位置L2的搭配基座僅繪示局部並以此為例。
當拖曳件130隨搭配基座120從第一位置L1沿前進 方向D1朝第二位置L2移動時,各拖曳件130抵靠對應的其中一栽培槽20的受推部位22,並驅動栽培槽20朝前進方向D1移動。當各拖曳件130隨搭配基座120從第二位置L2沿回歸方向D2移回第一位置L1時,各拖曳件130抵靠對應的另一栽培槽20的受推部位22而迴轉,其中前進方向D1反向於回歸方向D2。在拖曳件130離開受推部位22後會回歸至原本狀態,使下次拖曳件130進行前進方向D1輸送時達到傳動的功能。因此,當拖曳件130透過驅動單元110驅使搭配基座120往復移動時,可讓栽培槽20被傳送。藉此,以提高植栽便利性,與植栽效率。
此外,本實施例的驅動單元110可由動力源112與台車114所構成。動力源112設置在層架10上,且台車114與動力源112連接,而搭配基座120設置在台車114上,其中動力源112例如為氣壓缸或電動缸。當動力源112驅動台車114往返於第一位置L1與第二位置L2之間時,拖曳件130透過搭配基座120被驅動,可讓拖曳件130傳送栽培槽20以及讓拖曳件130可回復到初始位置以預備下一次的傳送。
圖4為圖2的拖曳件的立體圖。圖5為圖4的拖曳件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請參考圖3、圖4與圖5,各個拖曳件130包括板體132與配重塊134。板體132具有承載部132a、樞接部132b、斜面部132c與推動部132d。斜面部132c延伸地連接在承載部132a與推動部132d之間。板體132的樞接部132b連接搭配基座120,且透過一樞接件F1 穿設於板體132的樞接部132b與搭配基座120之間,可讓拖曳件130能相對於搭配基座120旋轉,其中樞接件F例如為銷柱或螺栓。承載部132a位在樞接部132b的一側。斜面部132c與推動部132d位在樞接部132b的另一側。配重塊134設置在板體132的承載部132a上。
此外,各個栽培槽20更具有一槽體24與位在槽體24底部的受推部位22,且受推部位22具有第一表面22a、第二表面22b與第三表面22c。第一表面22a與第三表面22c分別鄰接槽體24。第二表面22b相對位於槽體24的底部且鄰接在第一表面22a與第三表面22c之間。
以下將針對拖曳件130傳送栽培槽20的流程作一說明,並將對應此時植栽設備1的構件作一說明。
圖6A至圖6E為拖曳件130傳送栽培槽20的流程示意圖,請先參考圖3與圖6A,當拖曳件130的斜面部132c未受力時,配重塊134與承載部132a相對於樞接部132b所產生的力矩反向且大於斜面部132c與推動部132d相對於樞接部132b所產生的力矩,且板體132為站立狀態。在此狀態下,當拖曳件130隨搭配基座120從第一位置L1(繪示於圖3)沿著前進方向D1朝第二位置L2(繪示於圖3)移動時,推動部132d抵靠受推部位22的第一表面22a,且配重塊134與承載部132a同時抵靠在搭配基座120上。因此,拖曳件130不會相對於搭配基座120轉動,而得以讓拖曳件130的推動部132d推動栽培槽20的受推部22並讓栽培槽20沿著前進方向D1被傳送(如圖6A所示虛線的栽 培槽20)。反之,若拖曳件130的斜面部132c受力,且斜面部132c與受推部132d相對於樞接部132b所產生的力矩反向且大於配重塊134與承載部132a相對於樞接部132b所產生的力矩,此時板體132便會旋轉直至離開栽培槽20的受推部位22後,板體132再次旋轉並再回歸站立狀態。
請參考圖3與圖6B至圖6D,詳細地說,當拖曳件130隨搭配基座120從第二位置L2沿回歸方向D2移回第一位置L1時,斜面部132c與受推部位22干涉,使拖曳件130被受推部位22驅動沿第一方向R1轉動。然後,隨著搭配基座120逐漸由第二位置L2移回至第一位置L1並持續沿著前進方向D1移動,此時斜面部132c依序抵接在受推部位22的第三表面22c與受推部位22的第二表面22b的鄰接處及受推部位22的第二表面22b。
請參考圖3與圖6E,然後,當拖曳件130的斜面部132c從受推部位22的第一表面22a與受推部位22的第二表面22b的鄰接處移離受推部位22時,由於拖曳件130未受力,因此配重塊134與承載部132a相對於樞接部132b的力矩反向且大於斜面部132c與推動部132d相對於樞接部132b的力矩,而導致拖曳件130沿第二方向R2轉動時,其中第一方向R1相反於第二方向R2。因此,在拖曳件130沿著第二方向R2旋轉,且配重塊134抵靠在搭配基座120上後,拖曳件130回到第一位置L1並讓板體132為站立狀態而恢復到初始狀態以預備下一次的傳送。
圖7為圖3的植栽設備於A部分的俯視圖。請參考圖 2與圖7,本實施例的傳送裝置100更可包括多個驅動單元110、多個搭配基座120與多個拖曳件130。這些驅動單元110、這些搭配基座120與這些拖曳件130共同設置於層架10的第一傳送區10a、第二傳送區10b與分離區10c,其中第一傳送區10a、分離區10c與第二傳送區10b沿前進方向D1依序排列。
在第一傳送區10a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13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一間距P1。在第二傳送區10b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13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二間距P2。在分離區10c中,這些拖曳件130區分為第一群組G1與第二群組G2。在第一群組G1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13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一間距P1。在第二群組G2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13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二間距P2。此外,在前進方向D1上第一群組G1的這些拖曳件130與第二群組G2的這些拖曳件130相互平行且不重疊。
承上述,在第一傳送區10a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2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三間距P3。在第二傳送區10b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20在沿前進方向D1上存在第四間距P4,且第四間距P4與第三間距P3的間距差,相等於第二間距P2與第一間距P1的間距差。
進一步地說,在第一傳送區10a內的栽培槽20被傳送至分離區10c後,首先栽培槽20藉由第一群組G1的拖曳件130沿著前進方向D1被傳送。接著,由於分離區10c 內兩組的拖曳件130互相不重疊且平行,並分別存在第一間距P1與第二間距P2間距。因此,當栽培槽20由第一群組G1的拖曳件130轉移到由第二群組G2的拖曳件130被傳送時,兩相鄰栽培槽20之間的間距被拉大。故,在栽培槽20由分離區10c被傳送至第二傳送區10b後,兩相鄰的栽培槽20具有第四間距P4。換言之,分離區10c內兩組的拖曳件130的間距差(即第一間距P1與第二間距P2差)可作為加大各個栽培槽20之間的距離。藉此方式,透過分離區10c內兩組不同間距的拖曳件130可使得兩相鄰的栽培槽20的分離距離被拉大,以避免各栽培槽20內的植物(未繪示)於植栽過程中相互干涉生長。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植栽設備1更包括第一升降機40與第二升降機50。這些層架10連接在第一升降機40與第二升降機50之間,且栽培槽20藉由第一升降機40而移入層架10,並藉由第二升降機50移出層架10。
以下將針對藉由第一升降機40與第二升降機50移動栽培槽20的流程作一說明,並將對應此時第一升降機40的構件作一說明。
圖8A至圖8F為圖1的第一升降機移動栽培槽的流程圖,請參考圖1與圖8A至圖8F,須說明的是第一升降機40與第二升降機50的作動方式近似且構成元件相近,故以圖8A至圖8F一併說明兩升降機的作動流程。
請參考圖1與圖8A至圖8C,在本實施例中,各層架10還具有第一滾輪組12與第二滾輪組14,且第一滾輪組 12位在第二滾輪組14上方且錯開,第一滾輪組12為支撐栽培槽20用;第二滾輪組14為支撐兩升降機的兩叉架(Fork)伸出到層架10用。由於各升降機與層架10之間行程較長,藉由配置各滾輪組可避免所對應的叉架下垂。第一升降機40包括第一升降台42、叉架44與第二升降台46。叉架44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一升降台42上,且第二升降台46可動地設置在叉架44上。當使用者放入欲上架的栽培槽20於第二升降台46的檯面上時,第一升降台42移動至對應的層架10。接著,第二升降台46被驅動而相對於叉架44抬升,以讓第二升降台46上的栽培槽20高於對應的層架10上的第一滾輪組12。接著,叉架44朝對應的層架10移動並被支撐於第二滾輪組14上。
請參考圖1與圖8D至圖8F,當第二升降台46相對於叉架44降下時,位於第二升降台46上的栽培槽20透過第一滾輪組12而被移轉至層架10上。接著,叉架44遠離對應的層架10移動並移回初始位置。最後,第一升降台42移回至初始位置,可讓使用者再次放入欲上架的栽培槽20。
若需從層架10上取出栽培槽20時,則以類似上述步驟進行,惟第二升降台46相對於叉架44抬升時,位於層架上的栽培槽20透過第一滾輪組12而被移轉至第二升降台46上。接者,叉架44遠離對層架10移動並移回初始位置。最後,第一升降台42移回至初始位置,可讓使用者取出欲收獲的栽培槽20。
藉此方式,透過第一升降機40與第二升降機50置入栽培槽20或移出栽培槽20,可使多個層架10上的植栽設備1栽培槽20於植栽過程中更加便利。此外,由於使用者不需攀爬至高層架端置入栽培槽20或收取栽培槽20,因此提高了作業人員於疏植過程中的安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傳送裝置具有拖曳件,且拖曳件抵靠栽培槽的受推部位並透過驅動單元在兩個位置之間可往復運動。因此,栽培槽可沿前進方向被傳送。藉此,可避免於疏植過程中使用人工推送栽培槽而降低植栽的便利性。此外,當位於層架分離區內的兩組拖曳件互相不重疊且平行,且具有兩組間距時,可加大位於另一傳送區內兩相鄰的栽培槽的分離距離。因此,可避免各栽培槽內的植物於植栽過程中相互干涉生長。再者,植栽設備更可包括兩升降機,以讓栽培槽被移入至層架內或送出於層架外,因此可提高植栽過程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植栽設備
10‧‧‧層架
10a‧‧‧第一傳送區
10b‧‧‧第二傳送區
10c‧‧‧分離區
20‧‧‧栽培槽
22‧‧‧受推部位
22a‧‧‧第一表面
22b‧‧‧第二表面
22c‧‧‧第三表面
24‧‧‧槽體
30‧‧‧無塵室
40‧‧‧第一升降機
42‧‧‧第一升降台
44‧‧‧叉架
120‧‧‧搭配基座
130‧‧‧拖曳件
132‧‧‧板體
132a‧‧‧承載部
132b‧‧‧樞接部
132c‧‧‧斜面部
132d‧‧‧推動部
134‧‧‧配重塊
D1‧‧‧前進方向
D2‧‧‧回歸方向
F1‧‧‧樞接件
G1‧‧‧第一群組
G2‧‧‧第二群組
L1‧‧‧第一位置
L2‧‧‧第二位置
46‧‧‧第二升降台
50‧‧‧第二升降機
100‧‧‧傳送裝置
110‧‧‧驅動單元
112‧‧‧動力源
114‧‧‧台車
P1‧‧‧第一間距
P2‧‧‧第二間距
P3‧‧‧第三間距
P4‧‧‧第四間距
R1‧‧‧第一方向
R2‧‧‧第二方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植栽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植栽設備的其中一層的立體圖。
圖3為圖2的植栽設備沿線I-I的剖視圖。
圖4為圖2的拖曳件的立體圖。
圖5為圖4的拖曳件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6A至圖6E為圖3的拖曳件傳送栽培槽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圖3的植栽設備於A部分的俯視圖。
圖8A至圖8F為圖1的第一升降機移動栽培槽的流程圖。
1‧‧‧植栽設備
10‧‧‧層架
20‧‧‧栽培槽
100‧‧‧傳送裝置
110‧‧‧驅動單元
120‧‧‧搭配基座
130‧‧‧拖曳件
D1‧‧‧前進方向

Claims (14)

  1. 一種傳送裝置,適用於一植栽設備,該植栽設備包括一層架與設置在該層架上的多個栽培槽,各該栽培槽具有一受推部位,該傳送裝置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至少一搭配基座,連接該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驅動該搭配基座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往復移動;以及多個拖曳件,樞設在該搭配基座上且位在該層架與該些栽培槽之間,而該些受推部位位在該些拖曳件的移動路徑上,當該些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沿一前進方向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各該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其中一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並驅動該栽培槽朝該前進方向移動,當各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沿一回歸方向從該第二位置移回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另一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而迴轉,且該前進方向反向於該回歸方向,其中各該拖曳件包括:一板體,具有一承載部、一樞接部、一斜面部與一推動部,該斜面部延伸地連接在該承載部與該推動部之間,該樞接部連接該搭配基座,該承載部位在該樞接部的一側,該斜面部與該推動部位在該樞接部的另一側;以及一配重塊,設置在該承載部上,當該斜面部未受力時,該配重塊與該承載部相對於該樞接部的力矩,反向且大於該斜面部與該推動部相對於該樞接部的力矩,當該些 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推動部抵靠該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而該承載部抵靠於該搭配基座,當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二位置移回該第一位置時,該斜面部干涉該受推部位,使該拖曳件被該受推部位驅動沿一第一方向轉動,當該斜面部移離該受推部位時,該拖曳件未受力而藉由該配重塊與該承載部的力矩沿一第二方向轉動,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各該栽培槽更具有一槽體與位在該槽體底部的該受推部位,且該受推部位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與一第三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分別鄰接該槽體,該第二表面相對於該槽體的底部且鄰接在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間,當該些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推動部抵靠該受推部位的該第一表面,當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二位置移回該第一位置,且該拖曳件被該受推部位驅動沿該第一方向轉動時,該斜面部依序抵接在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鄰接處及該第二表面,且當該拖曳件沿該第二方向轉動時,該拖曳件從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鄰接處移離該受推部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動力源,設置在該層架上;以及一台車,連接該動力源,且被該動力源驅動而在該層架上移動,該搭配基座設置在該台車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更包括多個驅動單元、多個搭配基座與多個拖曳件,且該些驅動單元、該些搭配基座與該些拖曳件共同設置於該層架的一第一傳送區、一第二傳送區與一分離區,其中該第一傳送區、該分離區與該第二傳送區沿該前進方向依序排列,該第一傳送區的該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一間距,該第二傳送區的該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二間距,而該分離區的該些拖曳件區分為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該第一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該第一間距,該第二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該第二間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在該前進方向上,該第一群組的該些拖曳件與該第二群組的該些拖曳件相互平行且不重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第一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三間距,該第二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四間距,且該第四間距與該第三間距的間距差,相等於該第二間距與該第一間距的間距差。
  7. 一種植栽設備,包括:至少一層架;多個栽培槽,設置於該層架上,且各該栽培槽具有一 受推部位;一傳送裝置,包括:至少一驅動單元;至少一搭配基座,連接該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驅動該搭配基座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往復移動;以及多個拖曳件,樞設在該搭配基座上且位在該層架與該些栽培槽之間,而該些受推部位位在該些拖曳件的移動路徑上,當該些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各該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其中一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並驅動該栽培槽朝一前進方向移動,當各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二位置移回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拖曳件抵靠對應的另一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而迴轉,且該前進方向反向於該回歸方向,其中各該拖曳件包括:一板體,具有一承載部、一樞接部、一斜面部與一推動部,該斜面部延伸地連接在該承載部與該推動部之間,該樞接部連接該搭配基座,該承載部位在該樞接部的一側,該斜面部與該推動部位在該樞接部的另一側;以及一配重塊,設置在該承載部上,當該拖曳件未受力時,該配重塊與該承載部相對於該樞接部的力矩,反向且大於該斜面部與該推動部相對於該樞接部的力矩,當該些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推動部抵靠該栽培槽的該受推部位,而該承載部抵靠於該搭配基座,當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二位置 移回該第一位置時,該斜面部干涉該受推部位,使該拖曳件被該受推部位驅動沿一第一方向轉動,當該斜面部移離該受推部位時,該拖曳件未受力而藉由該配重塊與該承載部的力矩沿一第二方向轉動,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各該栽培槽具有一槽體與位在該槽體底部的該受推部位,且該受推部位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與一第三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分別鄰接該槽體,該第二表面相對於該槽體的底部且鄰接在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間,當該些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推動部抵靠該受推部位的該第一表面,當該拖曳件隨該搭配基座從該第二位置移回該第一位置,且該拖曳件被該受推部位驅動沿該第一方向轉動時,該斜面部依序抵接在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鄰接處及該第二表面,且當該拖曳件沿該第二方向轉動時,該拖曳件從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鄰接處移離該受推部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一動力源,設置在該層架上;以及一台車,連接該動力源,且被該動力源驅動而在該層架上移動,該搭配基座設置在該台車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該傳送裝置更包括多個驅動單元、多個搭配基座與多個拖曳 件,且該些驅動單元、該些搭配基座與該些拖曳件共同設置於該層架的一第一傳送區、一第二傳送區與一分離區,其中該第一傳送區、該分離區與該第二傳送區沿該前進方向依序排列,該第一傳送區的該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一間距,該第二傳送區的該些拖曳件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二間距,而該分離區的該些拖曳件區分為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該第一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該第一間距,該第二群組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拖曳件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該第二間距。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在該前進方向上,該第一群組的該些拖曳件與該第二群組的該些拖曳件相互平行且不重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該第一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三間距,該第二傳送區中,任意相鄰的兩個栽培槽在沿該前進方向上存在一第四間距,且該第四間距與該第三間距的間距差,相等於該第二間距與該第一間距的間距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植栽設備,更包括:一第一升降機;一第二升降機; 多層的層架,連接在該第一升降機與該第二升降機之間,該些栽培槽藉由該第一升降機而移入該些層架,並藉由該第二升降機移出該些層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植栽設備,其中各該層架還具有一第一滾輪組與一第二滾輪組,該第一滾輪組位在該第二滾輪組上方,而該第一升降機與該第二升降機分別包括:一第一升降台;一叉架,可移動地設置在該第一升降台上,當該第一升降台移動至對應的該層架時,該叉架朝該層架移動並支撐於該第二滾輪組上;以及一第二升降台,設置在該叉架上,當該第二升降台相對於該叉架升降時,以將該栽培槽置入該第一滾輪組,或將該栽培槽從該第一滾輪組移出。
TW101147274A 2012-12-13 2012-12-13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TWI476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274A TWI476137B (zh) 2012-12-13 2012-12-13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274A TWI476137B (zh) 2012-12-13 2012-12-13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504A TW201422504A (zh) 2014-06-16
TWI476137B true TWI476137B (zh) 2015-03-11

Family

ID=5139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274A TWI476137B (zh) 2012-12-13 2012-12-13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6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4598B (zh) * 2015-01-19 2017-06-13 同济大学 一种可调节透光率的自动移动立体苗床系统
TWI718977B (zh) * 2020-03-17 2021-02-11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棧板輸送設備及棧板
TWM603870U (zh) * 2020-03-25 2020-11-11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棧板輸送設備及其輸送裝置
CN113443411B (zh) * 2020-03-25 2022-09-16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栈板输送设备及其输送装置
CN115500253B (zh) * 2022-09-26 2023-09-12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限位工装、水培自动化系统及其床身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6262A (ja) * 1995-08-23 1997-03-04 Keibunshiya Seisakusho:Kk 搬送コンベアの育苗箱停止構造
WO2005048689A1 (en) * 2003-11-21 2005-06-02 David Wayne Webber Apparatus for growing plants
TW200948264A (en) * 2008-05-21 2009-12-01 Wei Fang Three-dimensional plant cultivation tow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6262A (ja) * 1995-08-23 1997-03-04 Keibunshiya Seisakusho:Kk 搬送コンベアの育苗箱停止構造
WO2005048689A1 (en) * 2003-11-21 2005-06-02 David Wayne Webber Apparatus for growing plants
TW200948264A (en) * 2008-05-21 2009-12-01 Wei Fang Three-dimensional plant cultivation tow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504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6137B (zh) 傳送裝置與植栽設備
CN107172900B (zh) 一种全自动草皮收割机
CN105905605B (zh) 一种电子产品物料自动化运输生产线
CN107047276B (zh) 一种绿叶蔬菜自动化漂浮栽培系统
CN107336296A (zh) 一种复合地板自动组坯机
CN204250914U (zh) 脂肪乳玻瓶大输液全自动卸盘系统
TWI376194B (zh)
JP2011083199A (ja) 切り花収穫機及び切り花収穫方法
CN107787707B (zh) 一种推送装置、自动输送立体栽培系统装置
KR101277788B1 (ko) 다단식 이동 재배시스템용 반출장치
CN213036699U (zh) 一种小蚕养殖用的堆垛、散装机构
CN113581843B (zh) 一种园艺生产用幼苗培育装置
CN116040218A (zh) 育苗秧盘双向收放输送装置
CN114772250A (zh) 上盘系统
CN210392810U (zh) 一种拨杆式糖框自动上架装置
CN209306393U (zh) 一种食用菌培育室托盘上下料输送机
CN113950997A (zh) 一种层数高度均可调的用于叶菜类蔬菜种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61058B (zh) 一种用于秧盘播种线的叠落盘装置
CN103190307A (zh) 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
CN109016695B (zh) 一种纸卡板与纸脚墩粘合组装设备
CN113519307A (zh) 基于育苗用的循环往复式传送装置
CN207551247U (zh) 移栽用自动送盘码盘装置
CN111874555A (zh) 自动化智能水培蔬菜培植用转运传送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2884913B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
KR200288466Y1 (ko) 부추 수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