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114B -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114B
TWI472114B TW101126239A TW101126239A TWI472114B TW I472114 B TWI472114 B TW I472114B TW 101126239 A TW101126239 A TW 101126239A TW 101126239 A TW101126239 A TW 101126239A TW I472114 B TWI472114 B TW I4721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lip
wire
hole
elastic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6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1831A (zh
Inventor
Wei Wang
Dawei Cheng
Xiaofang Li
Pengyen Chiu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51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1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114B/zh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近年來,由於電子、資訊工業的迅速發展,其相關之產品亦日益精密。就目前個人電腦領域觀之,除了尋求更高速、運算能力更強之計算功能之運算單元和各式各樣週邊設備之配合來滿足使用者需求外,針對輕薄短小之可攜式電腦亦為業界發展之重點領域。以液晶顯示器為例,其具有高畫質、體積小、重量輕、低電壓驅動、低消耗功率及應用範圍廣等優點,故廣泛地應用於可攜式電視、行動電話、攝錄放影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顯示器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成為顯示器的主流。
另一方面,以平面電視來說,近幾年來國內外的平面電視廠商不斷湧現新產品與新技術,加快了平面電視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3D電視、智能電視、OLED電視紛紛進入或即將進入市場。平面電視在技術上不斷創新與發展的同時,電視的尺寸也越做越大。就目前的市場的反應來看,大尺寸的平面電視的競爭加劇,打破了從前原有的格局。在液晶電視產品增速放緩背景下,大尺寸平面電視的需求卻依舊旺盛。換句話說,大尺寸的平板電視普及已是明確的趨勢。
目前,不論是作為電腦週邊設備的液晶顯示器或是作為家電產品的平板電腦,其內部的線材(例如,訊號線、電 源線…)通常以兩種方式進行固定。其一,係將線材纏繞於繞線針腳(pin),並以雙面膠帶以及單面膠帶進行固定。其二,是採用一種習知的線夾,該線夾包含卡鎖端以及帶狀端。帶狀端可插入卡鎖端內,進而套束線材以完成固定狀態。
然而,若組裝人員以上述第一種方式進行線材固定時,複雜的線材走線組裝手法不僅容易出錯,也會增加組裝工時而影響產線組裝效率。並且,採用雙面膠帶與單面膠帶的貼附方式也容易出現貼附不良的問題,進而導致組裝品質降低。對於上述第二種方式來說,此線夾雖為一體成型,但卡鎖端模具製造難度較高,且尺寸不易控制。若成型不到位,結構功能易失效。另外,此線夾一般會有較長的「尾巴」,並且線夾與基體(例如,電子裝置的殼體)固定處較長,不美觀且易與其他結構造成干涉,對整體空間資源造成很大浪費。再者,此線夾有效範圍較小,極易鬆脫失效。
為解決習知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一技術樣態是一種線夾,其主要可用於普通理線,也可用於電子裝置內部的線材走線。本發明的線夾的結構簡單,對結構和材質的要求較低,因此成型難度小且易於製造,並不容易出現結構功能失效的問題。本發明的線夾可以作為通用件使用。並且,本發明的線夾由於結構簡單,因此具有易於重複拆裝以及不易與其他結構造成干涉等優點,可有效節省整體空 間資源。另外,本發明的線夾的有效範圍較大,不易鬆脫失效。再者,本發明的線夾還可通過調整線夾的彎折處的肋結構的高度或寬度來調整夾持力。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線夾用以夾持至少一線材。線夾包含本體、線鉤結構以及彈片部。線鉤結構連接本體。彈片部連接本體並具有通孔。彈片部可相對本體受彎折而朝向本體移動,進而允許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通孔。線材係夾持於彈片部與部分地穿過通孔之線鉤結構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片部具有相對的內側以及外側。彈片部之內側朝向本體,並且彈片部可相對本體受彎折而允許線鉤結構由內側部分地穿過通孔至外側。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鉤結構具有鉤口。鉤口朝向本體,並且可相對本體受彎折之彈片部允許鉤口可選擇性地位於內側或外側。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片部包含擋牆。擋牆位於彈片部之外側的自由端。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鉤結構包含連接部以及鉤部。連接部連接本體。鉤部連接連接部。連接部與鉤部的末端形成鉤口。並且,當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通孔時,鉤部係位於擋牆與連接部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夾進一步包含至少一肋結構。肋結構設置於本體與彈片部之間的一連接處。並且,肋結構的兩端分別位於本體與彈片部上。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樣態是一種電子裝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電子裝置包含殼體、至少一線材以及至少一線夾。線材設置於殼體上。線夾可拆卸地固定至殼體。線夾包含本體、線鉤結構以及彈片部。線鉤結構連接本體。彈片部連接本體並具有通孔。彈片部可相對本體受彎折而朝向本體移動,進而允許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通孔。線材係夾持於彈片部與部分地穿過通孔之線鉤結構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殼體具有固定孔。固定孔具有相互連通的穿越區以及限位區。並且,穿越區的寬度大於限位區的寬度。線夾進一步包含固定結構。固定結構包含頸部以及頭部。頸部連接本體。穿越區與限位區適於供頸部穿越。頭部連接頸部。穿越區適於供頭部穿越。並且,限位區用以卡合頭部,致使本體與頭部位於殼體的兩不同側。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夾進一步包含定位塊。定位塊設置於本體並卡合穿越區。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本體具有提把部。提把部位於本體遠離彈片部的一端,並相對本體朝向彈片部翹起。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 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1B圖。第1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線夾2的立體視圖。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線夾2的另一立體視圖。
如第1A圖與第1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線夾2包含本體20、線鉤結構22以及彈片部24。線夾2的線鉤結構22連接本體20。線夾2的彈片部24連接本體20並具有通孔240。線夾2的線鉤結構22大體上正對彈片部24的通孔240,並且通孔240的尺寸可允許線鉤結構22穿過。另外,線夾2的彈片部24具有相對的內側24a以及外側24b。彈片部24的內側24a朝向本體20與線鉤結構22,而彈片部24的外側24b背對本體20與線鉤結構22。
請參照第2A圖以及第2B圖。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線夾2的另一立體視圖,其中線夾2已夾持線材4。第2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線夾2的側視圖。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線夾2的彈片部24相對本體20受彎折(可藉由使用者的手指按壓)而朝向本體20移動,進而允許線夾2的線鉤結構22由彈片部24的內側24a部分地穿過通孔240而由外側24b露出。
進一步來說,線夾2的線鉤結構22包含連接部220以及鉤部222。線鉤結構22的連接部220連接本體20。線鉤結構22的鉤部222連接連接部220。線鉤結構22的連接部220與鉤部222的末端形成鉤口224。線鉤結構22的鉤口224朝向本體20。並且,使用者可藉由使線夾2的彈片 部24相對本體20彎折,進而使線鉤結構22的鉤口224選擇性地位於彈片部24的內側24a或外側24b。
另外,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線夾2的彈片部24還包含擋牆242。彈片部24的擋牆242位於彈片部24外側24b的自由端244(亦即,彈片部24遠離本體20且不與本體20連接的一端)。彈片部24的擋牆242可供線材4抵靠。因此,當使用者要以本發明的線夾2固定線材4時,可先使線夾2的彈片部24相對本體20彎折,進而使線鉤結構22穿過彈片部24的通孔240,並使線鉤結構22的鉤口224由彈片部24的內側24a移動至外側24b。接著,使用者可將欲固定的線材4抵靠彈片部24的擋牆242而暫時定位。隨後,使用者再使線材4由彈片部24的擋牆242沿著彈片部24朝向線鉤結構22移動而位於鉤口224與通孔240之間。最後,在使用者釋放線夾2的本體20與彈片部24之後,線材4即可夾持於線鉤結構22的鉤部222與彈片部24之間,進而達到夾持固定線材4的目的。此時,線鉤結構22的鉤部222的末端(亦即,鉤口224)位於彈片部24的通孔240中或彈片部24的內側24a,並不位於彈片部24的外側24b,藉以防止線材4由線鉤結構22的鉤口224脫離。
同樣示於第2A圖與第2B圖,於本實施例中,線夾2進一步包含至少一肋結構26。線夾2的肋結構26設置於本體20與彈片部24之間的連接處21(亦即,本體20與彈片部24之間的彎折處)。並且,線夾2的肋結構26的兩端分別位於連接處21與彈片部24上。由第2B圖可以清楚地 看出,線夾2的肋結構26大體上由本體20與彈片部24之間的連接處21朝向彈片部24延伸。至於線夾2的肋結構26的數量以及走向,並不以本發明的圖式為限,可依據實際需求而彈性地調整。在製造本發明的線夾2時,還可藉由調整線夾2的肋結構26的高度,進而獲得所需的夾持力。
請參照第3A圖以及第3B圖。第3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殼體10的立體視圖。第3B圖為繪示第3A圖中之殼體10的另一立體視圖。
第3A圖與第3B圖分別繪示電子裝置所包含的殼體10的外部與內部。電子裝置還包含至少一線材4以及至少一線夾2。電子裝置的殼體10上具有至少一固定孔100。電子裝置的每一線夾2可拆卸地固定至對應的固定孔100,電子裝置的線材4再由線夾2所夾持,藉以整齊地固定至電子裝置的殼體10上。殼體10上的固定孔100的數量、設置位置以及之間的距離,皆可依據實際所需(例如,線材4的實際走線方向)而彈性地改變。
請參照第4A圖以及第4B圖。第4A圖為繪示第3B圖中之殼體10的局部放大圖,其中線夾2尚未固定至殼體10。第4B圖為繪示第3B圖中之殼體10的另一局部放大圖,其中線夾2已固定至殼體10。
如第4A圖與第4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殼體10的固定孔100具有相互連通的穿越區100a以及限位區100b。並且,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的寬度大於限位區100b的寬度。另外,如第1A圖與第1B圖所示,電子裝置的線夾2進一步包含固定結構28。線夾2的固定結構28 包含頸部280以及頭部282。固定結構28的頸部280連接本體20。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與限位區100b適於供固定結構28的頸部280穿越。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連接頸部280。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適於供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穿越。並且,固定孔100的限位區100b用以卡合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另外,同樣示於第1A圖與第1B圖中,電子裝置還進一步包含定位塊30。電子裝置的定位塊30設置於本體20並卡合穿越區100a。
要將電子裝置的線夾2固定至殼體10時,使用者可先將線夾2的固定結構28穿越殼體10上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當線夾2的固定結構28穿越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且本體20抵靠殼體10時,固定結構28的頸部280位於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中,而線夾2的本體20與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位於殼體10的兩不同側(亦即,線夾2的本體20位於第3A圖中之殼體10的外部,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位於第3B圖中之殼體10的內部)。接著,使用者可再將線夾2朝向固定孔100的限位區100b遠離穿越區100a的一端移動(如第4B圖所示),進而使固定結構28的頸部280抵靠固定孔100的限位區100b遠離穿越區100a的一端,並使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卡合於限位區100b。最後,使用者可再將線夾2的定位塊30卡合至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中,藉以防止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再往回移動至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而造成線夾2完整脫離殼體10的固定孔100的問題發生。
此外,同樣示於第1A圖與第1B圖,於本實施例中, 線夾2的本體20還具有提把部200。本體20的提把部200位於本體20遠離彈片部24的一端,並相對本體20朝向彈片部24翹起。因此,當使用者欲將線夾2由殼體10的固定孔100中取下時,可先以手指撥起本體20的提把部200,進而使線夾2的本體20離開殼體10,並使線夾2的定位塊30由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中離開。隨後,使用者可再抓著本體20的提把部200,並使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由固定孔100的限位區100b遠離穿越區100a的一端朝向穿越區100a移動。最後,再使固定結構28的頭部282由殼體10的內部穿越固定孔100的穿越區100a而移動至殼體10的外部,即可完整地將線夾2由殼體10上取下。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的線夾主要可用於普通理線,也可用於電子裝置內部的線材走線。本發明的線夾的結構簡單,對結構和材質的要求較低,因此成型難度小且易於製造,並不容易出現結構功能失效的問題。本發明的線夾可以作為通用件使用。並且,本發明的線夾由於結構簡單,因此具有易於重複拆裝以及不易與其他結構造成干涉等優點,可有效節省整體空間資源。另外,本發明的線夾的有效範圍較大,不易鬆脫失效。再者,本發明的線夾還可通過調整線夾的彎折處的肋結構的高度或寬度來調整夾持力。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殼體
100‧‧‧固定孔
100a‧‧‧穿越區
100b‧‧‧限位區
2‧‧‧線夾
20‧‧‧本體
200‧‧‧提把部
21‧‧‧連接處
22‧‧‧線鉤結構
220‧‧‧連接部
222‧‧‧鉤部
224‧‧‧鉤口
24‧‧‧彈片部
24a‧‧‧內側
24b‧‧‧外側
240‧‧‧通孔
242‧‧‧擋牆
244‧‧‧自由端
26‧‧‧肋結構
28‧‧‧固定結構
280‧‧‧頸部
282‧‧‧頭部
30‧‧‧定位塊
4‧‧‧線材
第1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線夾的立體視圖。
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線夾的另一立體視圖。
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線夾的另一立體視圖,其中線夾已夾持線材。
第2B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線夾的側視圖。
第3A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殼體的立體視圖。
第3B圖為繪示第3A圖中之殼體的另一立體視圖。
第4A圖為繪示第3B圖中之殼體的局部放大圖,其中線夾尚未固定至殼體。
第4B圖為繪示第3B圖中之殼體的另一局部放大圖,其中線夾已固定至殼體。
2‧‧‧線夾
20‧‧‧本體
200‧‧‧提把部
21‧‧‧連接處
22‧‧‧線鉤結構
220‧‧‧連接部
222‧‧‧鉤部
224‧‧‧鉤口
24‧‧‧彈片部
24b‧‧‧外側
240‧‧‧通孔
242‧‧‧擋牆
244‧‧‧自由端
26‧‧‧肋結構
28‧‧‧固定結構
280‧‧‧頸部
282‧‧‧頭部
30‧‧‧定位塊

Claims (15)

  1. 一種線夾,用以夾持至少一線材,該線夾包含:一本體;一線鉤結構,連接該本體;以及一彈片部,連接該本體並具有一通孔,該彈片部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而朝向該本體移動,進而允許該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該通孔,其中該線材係夾持於該彈片部與該線鉤結構穿過該通孔之部分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線夾,其中該彈片部具有相對的一內側以及一外側,該彈片部之該內側朝向該本體,並且該彈片部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而允許該線鉤結構由該內側部分地穿過該通孔至該外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線夾,其中該線鉤結構具有一鉤口,朝向該本體,並且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之該彈片部允許該鉤口可選擇性地位於該內側或該外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線夾,其中該彈片部包含一擋牆,位於該彈片部之該外側的自由端。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線夾,其中該線鉤結構包含:一連接部,連接該本體;以及 一鉤部,連接該連接部,其中該連接部與該鉤部的末端形成一鉤口,並且當該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該通孔時,該鉤部係位於該擋牆與該連接部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線夾,進一步包含至少一肋結構,設置於該本體與該彈片部之間的一連接處,並且該肋結構的兩端分別位於該連接處與該彈片部上。
  7.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至少一線材,設置於該殼體上;以及至少一線夾,可拆卸地固定至該殼體,該線夾包含:一本體;一線鉤結構,連接該本體;以及一彈片部,連接該本體並具有一通孔,該彈片部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而朝向該本體移動,進而允許該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該通孔,其中該線材係夾持於該彈片部與該線鉤結構穿過該通孔之部分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具有一固定孔,該固定孔具有相互連通的一穿越區以及一限位區,並且該穿越區的寬度大於該限位區的寬度,該線夾進一步包含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包含: 一頸部,連接該本體,其中該穿越區與該限位區適於供該頸部穿越;以及一頭部,連接該頸部,其中該穿越區適於供該頭部穿越,並且該限位區用以卡合該頭部,致使該本體與該頭部位於該殼體的兩不同側。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線夾進一步包含一定位塊,設置於該本體並卡合該穿越區。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彈片部具有相對的一內側以及一外側,該彈片部之該內側朝向該本體,並且該彈片部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而允許該線鉤結構由該內側部分地穿過該通孔至該外側。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線鉤結構具有一鉤口,朝向該本體,並且可相對該本體受彎折之該彈片部允許該鉤口可選擇性地位於該內側或該外側。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彈片部包含一擋牆,位於該彈片部之該外側的自由端。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線鉤結構包含:一連接部,連接該本體;以及 一鉤部,連接該連接部,其中該連接部與該鉤部的末端形成一鉤口,並且當該線鉤結構部分地穿過該通孔時,該鉤部係位於該擋牆與該連接部之間。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進一步包含至少一肋結構,設置於該本體與該彈片部之間的一連接處,並且該肋結構的兩端分別位於該連接處與該彈片部上。
  15.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提把部,位於該本體遠離該彈片部的一端,並相對該本體朝向該彈片部翹起。
TW101126239A 2012-06-12 2012-07-20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472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1784.1A CN102705587B (zh) 2012-06-12 2012-06-12 线夹及应用该线夹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831A TW201351831A (zh) 2013-12-16
TWI472114B true TWI472114B (zh) 2015-02-01

Family

ID=4689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6239A TWI472114B (zh) 2012-06-12 2012-07-20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5587B (zh)
TW (1) TWI4721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7399B (zh) * 2017-05-03 2019-01-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縮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3051B (zh) * 2013-06-26 2016-01-27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监视器的脚座和具有其的网络监视器
CN104986623A (zh) * 2015-05-19 2015-10-21 铜陵宏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分理装置
CN109132712B (zh) * 2017-06-27 2021-06-0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理线结构
CN109274046B (zh) * 2017-07-18 2024-05-17 研祥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装配结构
CN113839226A (zh) * 2020-06-08 2021-12-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线夹、同轴电缆组件、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854865B (zh) * 2021-01-08 2022-04-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一种用于电杆的理线装置
TWI777511B (zh) * 2021-04-22 2022-09-11 大陸商東莞市興奇宏電子有限公司 走線結構
CN116924037B (zh) * 2023-06-29 2024-04-19 宁波瑞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温度探测结构的电池包线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0272A1 (en) * 1981-07-03 1983-01-20 Matsui, Kazuhiro Wire clamp
CN101400232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用线卡子
TW200950656A (en) * 2008-05-16 2009-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TWM374219U (en) * 2009-10-06 2010-02-11 qiu-ju Xie Wire recogniz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86971A (en) * 1950-12-19 1953-02-04 United Carr Fastener Cor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astening devices
JPH04316003A (ja) * 1991-04-16 1992-11-06 Fujitsu Ltd ケーブルクランプ及びケーブル保護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0272A1 (en) * 1981-07-03 1983-01-20 Matsui, Kazuhiro Wire clamp
CN101400232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用线卡子
TW200950656A (en) * 2008-05-16 2009-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TWM374219U (en) * 2009-10-06 2010-02-11 qiu-ju Xie Wire recogniz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7399B (zh) * 2017-05-03 2019-01-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縮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5587A (zh) 2012-10-03
CN102705587B (zh) 2014-01-22
TW201351831A (zh) 201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2114B (zh) 線夾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WO2021121164A1 (zh) 折叠屏设备
USRE48053E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ED module thereof
JP5650159B2 (ja) ロックメカニズム付きコネクタ
US20140030919A1 (en) Waterproofing member for terminal provided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329293A1 (en) Magnetic connection cable
US10520980B2 (en) Plug-in module and smartboard
US20120106068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44148U (zh) 多埠式擴充基座之組裝結構
US20090110389A1 (en) Camera integrated with deforma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TWI656795B (zh) 顯示裝置
US10999669B2 (en) Combinatorial inner module
CN218771157U (zh) 一种智能显示器用的理线设备
WO2020258153A1 (zh) 扬声器箱
TW201306578A (zh) 顯示裝置
TWI459672B (zh) 電子裝置
TWI631391B (zh) 面板組件
CN213071654U (zh) 弯折装置及数据线
CN205376859U (zh) 一种工业连接器的插头
US20230034801A1 (en) Display device
JP7394339B2 (ja) 電子機器
WO2021135289A1 (zh) 电子设备
WO2019233057A1 (zh) 电磁屏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JP2022076199A (ja) ケーブルカバー
JP3154848U (ja) Hdmiケーブル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