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1887B -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 Google Patents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1887B
TWI471887B TW98122955A TW98122955A TWI471887B TW I471887 B TWI471887 B TW I471887B TW 98122955 A TW98122955 A TW 98122955A TW 98122955 A TW98122955 A TW 98122955A TW I471887 B TWI471887 B TW I4718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lock
heat ray
lens
ray sens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9872A (en
Inventor
Ichiro Toyoda
Tatsuya Abe
Kentaro Uehara
Rie Sasak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876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708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876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231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9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1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1887B/zh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其能感測從人體輻射的熱射線以檢測人員的存在以及控制負載。
通常,已知的是自動開關設有熱射線感測器,其藉由感測從人體輻射的熱射線來檢測人員的存在。自動開關根據熱射線感測器的輸出來控制負載。在負載是照明光線的情況下,這種自動開關用來以這種方式控制照明光線以使得在人員進入房間時照明光線開啟但是在人員離開房間時關閉。
這種傳統的自動開關的一個實例現在將參照圖9來進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圖9中的上下方向將定義為前後方向。傳統的自動開關如圖9中所示附接至房間的天花板,包括由本體1和蓋2構成的殼體A。本體1包括與形成於天花板中的附接孔(未示出)周圍的外圍下表面相接觸的凸緣部分11以及從凸緣部分11的後部中心表面部分突起的管部分10。蓋(cover)2為具有敞開的前端和閉合的底部的管狀,並且與管部分10相結合以限定閉合的容納部分。形成有穿過的組裝孔10b的四個組裝零件10a從管部分10的後端突起。從蓋2的前端部分的外圍表面突起的組裝凸耳(lugs)20與組裝孔10b相接合,從而本體1和蓋2結合在一起。
容納在殼體A內的是球面透鏡區塊100、第一印刷線路板P1和第二印刷線路板P2。透鏡區塊100在其中包含由紅外線檢測元件(舉例來說超導體元件等)構成的熱射線感測器TP。根據熱射線感測器TP的輸出來開啟和關閉的繼電器SW安裝在第一印刷線路板P1上。具有手動操作手柄的設備,比如用於設置繼電器SW的操作的轉換開關部分(未示出)以及用於設置熱射線感測器TP的靈敏性的可變電阻器(未示出),安裝在第二印刷線路板P2上。就這一點而言,第二印刷線路板P2在透鏡區塊100的後側處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以使得其安裝表面能面朝前。第二印刷線路板P2的手柄能從本體1的前側操作。第一印刷線路板P1在第二印刷線路板P2的後側處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以使得其安裝表面可面朝後。
除了繼電器SW,用於將繼電器SW和電線(未示出)互相連接的三個終端部分6安裝在第一印刷線路板P1上。終端部分6是所謂的快速連接終端並且佈置為彼此相鄰。每個終端部分6包括安裝在第一印刷線路板P1上並且電性連接至繼電器SW的兩個終端板60、用於在終端板60之間鎖閉插入穿過形成于蓋2中的電線插入孔21的相應電線的兩個鎖閉彈簧61、以及在通過形成于蓋2中的釋放孔22而插入的一個夾具(比如負驅動器等)被擠壓的同時用於壓下和解鎖多個鎖閉彈簧61的單個釋放按鈕62。電源側電線連接至終端部分6的一個並且負載側電線連接至另一個終端部分6。這使得繼電器SW能開啟和關閉從電源供給至負載的電能。另外,通常已知的熱射線感測器的引線(未示出)連接至終端部分6的剩餘一個。
透鏡區塊100包括用於收集從熱射線感測器TP的光線接收表面上的檢測範圍輻射的熱射線的基本上半球面會聚透鏡101、安裝有熱射線感測器TP的基片P3、與會聚透鏡101相結合以形成球體的基本上半球形的旋轉外殼102、以及用於覆蓋會聚透鏡101和旋轉外殼102之間的結合部分的基本上環狀的保持件外殼103,基片P3附接至旋轉外殼102的內側。與管部分10相通並且由此露出會聚透鏡101的窗口孔(未示出)是在凸緣部分11的中心區域中刺穿以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一壓下托架110具有定位于透鏡區塊100的後側處的中間部分以及由附接螺釘111固定至凸緣部分11的相反端部分。用於相對於凸緣部分11來偏壓透鏡區塊100的盤簧112插入在壓下托架110和透鏡區塊100之間。基本上柱狀軸部分102a設置於旋轉外殼102的外表面上的兩個相反位置處以使插入於此兩個相反位置處之間的旋轉外殼102的開口突出。軸部分102a裝配至凸緣部分11的與窗口孔相通的凹陷部分(未示出)。凹陷部分形成於凸緣部分11的後表面上的兩個相反位置處並且窗口孔插入其間。這使得透鏡區塊100可圍繞軸部分102a而旋轉。因此,檢測範圍能藉由旋轉透鏡區塊100並且因此改變會聚透鏡101的方位而改變。
用於在天花板結構元件以及凸緣部分11之間夾持天花板結構元件從而將殼體A固定在適當位置的夾持托架7附接至插入至管部分10之間的凸緣部分11的後表面上的兩個相反區域。夾持托架7的每個具有在前後方向上細長的矩形平行六面體形狀,其一側表面與管部分10相對。夾持托架7的每個包括其距管部分10最遠的側面開口的引導部分70、延伸通過引導部分70的縱向相反端部的螺套(turnbuckle)71、以及部分地容納在引導部分70內並且與螺套71螺紋地相嚙合的夾持零件72。
與引導部分70的開口相通的切口(cutout)70a形成於引導部分70與其開口表面相鄰的一個側面的後端部分中。夾持零件72能在其定位於引導部分70的後端處時插入至切口70a中。如果螺套71與插入至切口70a的夾持零件72一起旋轉,夾持零件72移出切口70a並且沿著引導部分70的開口側向前移動。螺套71能由插入形成於凸緣部分11中的通孔11a中的起子(driver)所轉動。如果螺套71與凸緣部分11的被帶入與天花板表面相接觸的後表面一起旋轉,夾持零件72移出切口70a並且朝著凸緣部分11移動,這使得天花板的結構元件能夾持於夾持零件72和凸緣部分11之間。
在附接有夾持托架7的凸緣部分11的區域附近,形成有通孔11b,由此插入用來將凸緣部分11直接附接至天花板的螺釘或將與嵌在天花板表面中的內置(built-in)盒(未示出)螺旋地相嚙合的螺釘。用於覆蓋凸緣部分11和天花板表面之間的裝飾板5附接至殼體A。裝飾板5用來隱藏通孔11b以及其它部分以使得自動開關看起來很好。裝飾板5具有可露出透鏡區塊100的通孔50。
然而,在上述的常規示例中,用於容納透鏡區塊100的空間由於該壓下托架110增大的厚度而減少。因此,出現了一個問題,透鏡區塊100從裝飾板5過度地向前(或向下)突出。作為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日本專利公開出版物No.2005-135613公開了一種自動開關,其中壓下托架110由彈簧元件替代。
然而,在日本專利公開出版物No.2005-135613中公開的現有技術示例中,熱射線感測器TP未容納在透鏡區塊100內。為此,熱射線感測器TP的光線接收表面與會聚透鏡101之間的距離隨著透鏡區塊100的上下移動而改變。這造成一個問題:檢測範圍變得不恒定。
鑒於上面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其能減少透鏡區塊的突出量並且保持檢測範圍不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自動開關,其包括:用於感測從人體輻射的熱射線的熱射線感測器;用於根據熱射線感測器的輸出而選擇性地中斷從電源供應至負載的電能的繼電器;用於容納熱射線感測器的透鏡區塊,透鏡區塊包括會聚透鏡,其使來自檢測範圍的熱射線會聚在熱射線感測器的光線接收部分中;用於可旋轉地保持透鏡區塊以改變檢測範圍的殼體,殼體具有可露出會聚透鏡的窗口孔,殼體嵌入天花板表面中;至少一個容納在殼體內並且佈置為覆蓋透鏡區塊的印刷線路板,繼電器安裝在印刷線路板上;以及設置于透鏡區塊和印刷線路板之間用於朝著殼體的窗口孔來偏壓透鏡區塊的基本上平坦狀的彈簧元件。
利用這種構造,用於偏壓透鏡區塊的彈簧元件形成為平坦狀。這使得,與透鏡區塊由一壓下托架來偏壓的現有技術示例相比,能減少透鏡區塊和印刷線路板之間所需的空間。因此,能藉由朝著印刷線路板縮回透鏡區塊來減少透鏡區塊從窗口孔的突出量。由於熱射線感測器容納在透鏡區塊內,能偏壓透鏡區塊而不改變熱射線感測器和會聚透鏡之間的距離。
優選地使透鏡區塊設有朝著彈簧元件突出的突出部分,彈簧元件具有插入著突出部分的通孔。
利用這種構造,透鏡區塊的突出部分的運動由彈簧元件的通孔的內圓周所限制。這使得能約束透鏡區塊的旋轉限度。
優選地,印刷線路板定位於突出部分附近並且佈置於如此的位置中以使得在透鏡區塊經受外部撞擊時可與突出部分相接觸。
利用這種構造,在彈簧元件由施加至透鏡區塊的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時,透鏡區塊的突出部分與印刷線路板相接觸。這使得能防止透鏡區塊被過度地壓下。因此,能防止彈簧元件經受過度的應力以及塑性變形。
優選地,印刷線路板設有與突出部分相對並且朝著透鏡區塊突出的隔離物(spacer)。
利用這種構造,在彈簧元件由施加至透鏡區塊的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時,透鏡區塊與隔離物相接觸。這使得能防止透鏡區塊被過度地壓下。因此,能防止彈簧元件經受過度的應力以及塑性變形。
優選地,彈簧元件包括與透鏡區塊相接觸的第一板部分、沿著第一板部分的圓周方向以間隔開的關係而延伸的第二板部分、以及一個或多個沿著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圓周方向佈置於第一和第二板部分之間的細長平坦狀的彈性部分,彈性部分的每個在其一端處連接至第一板部分並且在其另一端處連接至第二板部分。
利用這種構造,彈性部分的長度能藉由沿著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圓周方向佈置彈性部分來增加。在彈簧元件由施加至透鏡區塊的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時,這允許彈簧元件在偏壓方向上充分地彎曲。因此,能消除透鏡區塊的旋轉會受到彈簧元件的不充分彎曲的阻礙的可能性。
優選地,殼體包括沿著彈簧元件的圓周方向而設置的至少三個定位肋,以與彈簧元件的外圍滑動地相接觸,並且其中多條引線從熱射線感測器延伸穿過定位肋的兩個之間。
利用這種構造,在彈簧元件附接至殼體時,彈簧元件的外圓周與定位肋滑動地相接觸。這使得能輕而易舉地定位彈簧元件。另外,防止了在形成彈簧元件期間留在彈簧元件的外圍邊緣中的突起邊緣部分與熱射線感測器的引線相接觸。因此,能防止引線的損壞,否則將在引線與突起邊緣部分相接觸時出現引線的損壞。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的目的和特點將從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對實施例的描述中變得明顯。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根據本發明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的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基本構造與前面提及的常規示例的那些是基本上相同的。因此,那些功能上相同但是形狀上稍微不同的部件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指示並且從描述中省略。在下面的描述中,圖1A和1B中的上下方向將定義為前後方向。在自動開關嵌入並且佈置於天花板中的實際使用狀態下,前側(即,圖1A和1B中的上側)將成為下側並且後側(即,圖1A和1B中的下側)將成為上側。本實施例的特點之一在於,如圖1A和1B中所示,透鏡區塊3藉由彈性金屬板來形成的彈簧元件4而可旋轉地並且彈性地被支撐著,以代替前述典型示例中使用的壓下托架110和盤簧112。
透鏡區塊3包括會聚透鏡30、用於保持會聚透鏡30的旋轉外殼、以及容納在旋轉外殼內的基片P3,其設有安裝在上表面上的熱射線感測器TP。會聚透鏡30包括:透鏡部分30a,其具有在圓周和徑向方向上藉由多次劃分球面而形成的透鏡;以及基本上圓柱形的管部分30b,其具有由透鏡部分30a來閉合的軸向前端開口。透鏡部分30a和管部分30b由合成樹脂一體形成。一對向外突出的鎖閉爪30c設置于管部分30b的圓周表面的後端部分中。
如圖1A、1B和3B中所示,旋轉外殼包括第一外殼本體31和第二外殼本體32,它們兩個都形成為具有開口側的基本上半球形形狀。旋轉外殼藉由將第一和第二外殼本體31和32以其開口側面向彼此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來構成。第一外殼本體31具有形成於其前表面中心處的腔部分31a,腔部分31a在平面視圖中看時具有基本上圓形的形狀。基本上圓形的窗口孔31b設置於腔部分31a的底表面中。在腔部分31a的圓周表面上,設置有與會聚透鏡30的鎖閉爪30c相嚙合的一對鎖閉凹陷31c。在會聚透鏡30的管部分30b適合於(fitted into)入腔部分31a時,鎖閉爪30c與相應的鎖閉凹陷31c相嚙合。因而,會聚透鏡30在透鏡部分30a向外突出於腔部分31a之下附接至第一外殼本體31。第一外殼本體31設有向後突出的一對突出零件31d。每個突出零件31d在其末端處具有向外突出的結合爪31e。三個突出部分31f從第一外殼本體31的內部圓周表面突出並且沿著圓周方向以基本上相等的間隔佈置著。每個突出部分31f具有從突出部分31f向後突出的矩形平行六面體形狀的突出肋31g。
第二外殼本體32包括基本上半球形的球面部分32a以及從球面部分32a的前緣向前延伸的基本上圓柱形的外圍壁部分32b。球面部分32a和外圍壁部分32b由合成樹脂一體形成。基本上柱形的突出部分32c從球面部分32a的中心區域向後突出。用於支撐基片P3的多個肋32d形成於第二外殼本體32內。將與第一外殼本體31的結合爪31e相嚙合的一對嚙合槽32e形成於外圍壁部分32b的內部圓周表面上。
如果第一外殼本體31蓋在第二外殼本體32(其中基片P3安裝在肋32d上)上,則第一外殼本體31的突出零件31d的結合爪31e與形成於第二外殼本體32的外圍壁部分32b中的嚙合槽32e相嚙合。因而第一外殼本體31和第二外殼本體32以其開口側面向彼此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這樣,能製成旋轉外殼。這時,從第一外殼本體31的三個突出肋31g的後端表面突出的基本上圓錐形的榫釘(dowels)31h由於與基片P3相接觸而被壓碎。由於第一外殼本體31和第二外殼本體32通過結合爪31e和嚙合槽32e的嚙合而組合在一起,以及由於個別部件的尺寸誤差,則在第一外殼本體31和第二外殼本體32之間的前後方向上可能會出現鬆動,這使得難以保持熱射線感測器TP的光線接收部分與透鏡部分30a之間的距離不變。在本實施例中,榫釘31h由於在組裝旋轉外殼的過程期間與基片P3相接觸而被壓碎,因而吸收了個別部件在尺寸上的差異。這使得能保持熱射線感測器TP的光線接收部分和透鏡部分30a之間的距離不變。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外殼本體32設有用於支撐基片P3的肋32d並且第一外殼本體31設有榫釘31h,即使當用於支撐基片P3的肋32d設置於第一外殼本體31中並且榫釘31h設置於第二外殼本體32中時,也將獲得相同的操作效果。由此將電能供給至熱射線感測器TP並且從熱射線感測器TP輸出信號的引線L的一端焊接至基片P3。引線L穿過形成於第二外殼本體32的外圍壁部分32b中的切口32g(參見圖7A-8C)由旋轉外殼引出。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A中所示,用來將引線L引至外面的基本上矩形的一對切口32g相對於球面部分32a的中心點以對稱的關係設置於第二外殼本體32的外圍壁部分32b中。而且,基本上矩形的向後地突出的肋31i設置於第一外殼本體31中以便在第一外殼本體31和第二外殼本體32如圖7B中所示結合在一起時閉合多個切口32g中的一個。
如圖8B和8C中所示,引線L能從第二外殼本體32的切口32g的任何一個引入。這使得與存在單個引線引入孔的情況相比能容易地改變基片P3的定向,從而提高組裝過程中的可用性。如圖7B中所示,不使用的切口32g由第一外殼本體31的肋31i所閉合。這使得能增強透鏡區塊3的內部的氣密性,並且因此防止熱射線感測器TP錯誤地操作,錯誤操作會在溫度不同的空氣流入透鏡區塊3內部時出現。
參照圖2,彈簧元件4包括:基本上環狀的第一板部分40,其包括形成於其中心區域處的圓形通孔40a;基本上環狀的第二板部分41,其沿著第一板部分40的圓周方向以互相間隔開的關係而延伸;以及在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之間沿著其圓周方向而佈置的細長平坦狀的多個彈性部分42(所示示例中為四個)。第一板部分40、第二板部分41以及彈性部分42藉由衝壓(punching)一種金屬片而一體形成。各彈性部分42在它們的一端處連接至第一板部分40並且在它們的另一端處連接至第二板部分41。
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彼此同心地形成,第一板部分40由第二板部分41圍繞並且在其間留下間隙。具有相同形狀的各彈性部分42在圓周方向90°隔開的位置設置於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之間並且形成為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細長弧形狀。通過以這種方式來形成彈性部分42,與彈性部分42形成為在第一和第二板部分40和41的徑向方向上延伸的情況下相比,能增加彈性部分42的長度。這允許彈性部分42在彈性限度內大大地變形。在厚度方向上直立的四個保持零件41a佈置於第二板部分41的外圍邊緣中。
如圖4A中所示,用於可旋轉地容納透鏡區塊3的基本上圓柱形的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從管部分10的窗口孔11c的外圍邊緣突出。一對在它們的後端處(圖4A中所示的上端處)開口的垂直槽12a相對于窗口孔11c以相對的關係而設置于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的內圓周表面上。一對柱狀凸耳部分32f從透鏡區塊3的旋轉外殼(第二外殼本體32)向外突出(參見圖2B)。凸耳部分32f插入至垂直槽12a中。
比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還高的多個(在所示示例中為四個)突出部分13在管部分10內圍繞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而設置成向後突出。在突出部分13的後端部分(圖4A中的上端部分)中,設置有裝配著彈簧元件4的保持零件41a的凹狀附接部分13a。
從第二外殼本體32突出的凸耳部分32f插入至垂直槽12a中,並且透鏡區塊3容納在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內以使得會聚透鏡30能從窗口孔11c突出。之後,第二外殼本體32的突出部分32c插入至設置於第一板部分40的中心區域處的圓形通孔40a。第二板部分41的保持零件41a裝配至附接部分13a。因而,透鏡區塊3可旋轉地並且彈性地夾持在管部分10的窗口孔11c的外圍部分與彈簧元件4之間。透鏡區塊3的旋轉範圍由插入有第二外殼本體32的突出部分32c的通孔40a的內部圓周邊緣來限制。基本上矩形的插入槽12b設置于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中。從透鏡區塊3的旋轉外殼延伸的引線L通過插入槽12b而由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引出並且連接至第二印刷線路板P2(參見圖4C)。
在這點上,通常難以同時地將彈簧元件4的四個保持零件41a裝配至附接部分13a。為此,保持零件41a一個個地裝配,或兩個相鄰的保持零件41a同時裝配。在保持零件41a的至少一個裝配至附接部分13a的一個的狀態下,第一板部分40通過與透鏡區塊3相接觸而彈性地變形。因此,未裝配有保持部分41a的彈簧元件4的其它側將向上浮動。這可能使得難以將剩餘的保持零件41a裝配至附接部分13a。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B中所示,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的後端表面定位於已附接的彈簧元件4的附近。由於這個特點,在保持零件41a的至少一個已經裝配至相應的附接部分13a的狀態下,在剩餘的保持零件41a裝配至附接部分13a時,第二板部分41與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的後端表面相接觸。這使得能抑制彈簧元件4向上浮動。因此,能在將保持零件41a裝配至附接部分13a時提高可用性。
比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還高的多個(示出的示例中為三個)定位肋14在管部分10內設置于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周圍以向後突出。每個定位肋14形成為其直徑朝箸後端逐漸減小的基本上截頭圓錐形的形狀。因此,在彈簧元件4的保持零件41a如上所述裝配至附接部分13a時,第二板部分41的外圍邊緣與定位肋14滑動地相接觸。這使得能輕而易舉地定位彈簧元件4。
在這個構造中,三個定位肋14的兩個佈置于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的插入槽12b的圓周相對的端部附近。由於彈簧元件4如上所述藉由衝壓一種金屬板而形成,在第二板部分41與金屬板分開時,多個突出的邊緣部分41b留在第二板部分41的外圓周邊緣中(參見圖2A)。如果突出的邊緣部分41b與引線L相接觸,就存在著引線L的外覆層被突出的邊緣部分41b損壞的擔心或引線L的導線被突出的邊緣部分41b切斷的擔心。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C中所示,定位肋14的兩個佈置于透鏡區塊容納部分12的插入槽12b的圓周相對的端部附近,以防止引線L與彈簧元件4的突出邊緣部分41b相接觸,從而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
在典型示例中,如圖5B中所示,包含熱射線感測器TP的透鏡區塊100由壓下托架110和盤簣112彈性地偏壓。因此,透鏡區塊3從裝飾板5向前(向下)突出很大的程度。在本實施例中,透鏡區塊3如圖5A中所示由平坦狀彈簧元件4彈性地偏壓,這使得能大大地減少透鏡區塊3從裝飾板5向前突出的突出量。不同於日本專利公開出版物No.2005-135613中公開的現有技術示例,根據本實施例,包含熱射線感測器TP的透鏡區塊3由彈簧元件4彈性地偏壓並且可旋轉地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因此,會聚透鏡30和熱射線感測器TP之間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即使透鏡區塊3被旋轉。因此,由熱射線感測器TP覆蓋的檢測範圍能保持基本上不變,而與透鏡區塊3的旋轉位置無關。
在具有彈簧元件4之下,第一板部分40由細長平坦狀的彈性部分42彈性地支撐。為此,存在著在透鏡區塊3例如由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的情況下彈性部分42會經受過度的應力和塑性變形的擔心。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A中所示,第二印刷線路板P2佈置于透鏡區塊3的第二外殼本體32的突出部分32c附近。因此,即使透鏡區塊3如上所述由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突出部分32c亦與第二印刷線路板P2相接觸。這使得能防止透鏡區塊3被過度地壓下。因此,能防止彈簧元件4經受過度的應力,否則過度的應力將導致彈性部分42的塑性變形。
在僅單個印刷線路板P1容納在殼體A內的情況下,不可能將印刷線路板P1放置為鄰近於透鏡區塊3。在這種情況下,由合成樹脂形成的隔離物15如圖6中所示佈置于透鏡區塊3的突出部分32c附近。隔離物15包括基本上柱狀的主體部分15a以及直徑比主體部分15a的直徑小的基本上柱狀的固定部分15b。主體部分15a和固定部分15b由合成樹脂一體形成。圓形通孔201在印刷線路板P1的中心區域中刺穿。隔離物15藉由將固定部分15b按壓且配合入通孔201來固定至印刷線路板P1。這時,隔離物15的主體部分15a以及透鏡區塊3的突出部分32c彼此鄰接,並且在其間留下微小間隙。因此,即使透鏡區塊3如上所述由外部撞擊而在反偏壓方向上壓下,突出部分32c亦與隔離物15(主體部分15a)相接觸。這使得能防止透鏡區塊3受到過度的壓下。因此,能防止彈簣元件4經受過度的應力,否則過度的應力將導致彈性部分42的塑性變形。
雖然本發明已經相對於實施例示出和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到,各種變化和變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如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的範圍之下做出。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本體
2...蓋
3...透鏡區塊
4...彈簧元件
5...裝飾板
6...終端部分
7...夾持托架
10...管部份
10a...組裝零件
10b...組裝孔
11...凸緣部分
11a、11b...通孔
11c...窗口孔
20...組裝凸耳
30...會聚透鏡
30a...透鏡部分
30b...管部份
30c...鎖閉爪
31...第一外殼本體
32...第二外殼本體
40...第一板部份
41...第二板部份
42...彈性部份
50...通孔
70...引導部分
70a...切口
71...螺套
72...夾持零件
P1...第一印刷線路板
P2...第二印刷線路板
TP...熱射線感測器
圖1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的總體透視圖並且圖1B是其分解透視圖。
圖2A是示出應用於自動開關中的彈簧元件的平面視圖並且圖2B是示出連同透鏡區塊一起的彈簧元件的透視圖。
圖3A是示出自動開關的透鏡區塊的第一外殼本體的透視圖並且圖3B是透鏡區塊的截面圖。
圖4A是示出自動開關的殼體的本體的透視圖,圖4B是示出自動開關的本體、透鏡區塊以及彈簧元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並且圖4C是示出自動開關的本體、透鏡區塊以及彈簧元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視圖。
圖5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動開關的截面圖並且圖5B是示出常規示例的截面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自動開關的另一個構造的截面圖。
圖7A是透鏡區塊在從引線引入孔的一個的側面看時的透視圖並且圖7B是透鏡區塊在從另一個引線引入孔的側面看時的透視圖。
圖8A是示出自動開關的透鏡區塊的第二外殼本體的平面視圖,圖8B是具有從引線引入孔之一來引入的引線的第二外殼本體的透視圖,並且圖8C是具有從另一個引線引入孔來引入的引線的第二外殼本體的透視圖。
圖9是示出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常規自動開關的分解透視圖。
3...透鏡區塊
4...彈簧元件
5...裝飾板
7...夾持托架
10...管部份
10a...組裝零件
10b...組裝孔
11...凸緣部分
11c...窗口孔
20...組裝凸耳
30...會聚透鏡
30a...透鏡部分
30b...管部份
30c...鎖閉爪
31...第一外殼本體
32...第二外殼本體
50...通孔
70...引導部分
70a...切口
71...螺套
72...夾持零件
P1...第一印刷線路板
P2...第二印刷線路板
TP...熱射線感測器

Claims (6)

  1. 一種自動開關,其包括:用於感測從人體輻射的熱射線的熱射線感測器;用於根據熱射線感測器的輸出而選擇性地中斷從電源供應至負載的電能的繼電器;用於容納熱射線感測器的透鏡區塊,透鏡區塊包括會聚透鏡,來自檢測範圍的熱射線由會聚透鏡會聚在熱射線感測器的光線接收部分中;用於可旋轉地保持透鏡區塊以改變檢測範圍的殼體,殼體具有可露出會聚透鏡的窗口孔,殼體嵌入至天花板表面中;容納在殼體內並且佈置為覆蓋該透鏡區塊的至少一個印刷線路板,繼電器安裝在所述印刷線路板上;以及設置于該透鏡區塊和所述印刷線路板之間的基本上平坦狀的彈簧元件,用於朝著殼體的窗口孔來偏壓該透鏡區塊,其中該彈簧元件設置有暴露該透鏡區塊的一外周表面的一部份的通孔,該透鏡區塊的該被暴露的表面設置有朝著該彈簧元件而突出且被插入於該通孔的突出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自動開關,其中所述印刷線路板定位於該突出部分附近且佈置于在該透鏡區塊經受外部撞擊時與該突出部分相接觸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自動開關,其中所述印刷線路板設有與該突出部分相對並且朝著該透鏡區塊突出 的隔離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開關,其中該彈簧元件包括與該透鏡區塊相接觸的第一板部分、沿著該第一板部分的圓周方向以與該第一板部分間隔開的關係而延伸的第二板部分、以及沿著第一和第二板部分的圓周方向而佈置於第一和第二板部分之間的細長形狀的一個或多個彈性部分,每個彈性部分在其一端處連接至該第一板部分並且在其另一端處連接至該第二板部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開關,其中該殼體包括沿著該彈簧元件的圓周方向設置的至少三個定位肋以與該彈簧元件的外圍滑動地接觸,並且多條引線從熱射線感測器延伸穿過所述定位肋中的兩個之間。
  6. 一種自動開關,其包括:用於感測從人體輻射的熱射線的熱射線感測器;用於根據熱射線感測器的輸出而選擇性地中斷從電源供應至負載的電能的繼電器;用於容納熱射線感測器的透鏡區塊,透鏡區塊包括會聚透鏡,來自檢測範圍的熱射線由會聚透鏡會聚在熱射線感測器的光線接收部分中;用於可旋轉地保持透鏡區塊以改變檢測範圍的殼體,殼體具有可露出會聚透鏡的窗口孔,殼體嵌入至天花板表面中;容納在殼體內並且佈置為覆蓋該透鏡區塊的至少一 個印刷線路板,繼電器安裝在所述印刷線路板上;以及設置于該透鏡區塊和所述印刷線路板之間的基本上平坦狀的彈簧元件,用於朝著殼體的窗口孔來偏壓該透鏡區塊,其中該殼體包括沿著該彈簧元件的圓周方向設置的至少三個定位肋以與該彈簧元件的外圍滑動地接觸,並且多條引線從熱射線感測器延伸穿過所述定位肋中的兩個之間。
TW98122955A 2008-07-18 2009-07-07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TWI471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7601A JP4770887B2 (ja) 2008-07-18 2008-07-18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2008187602A JP4623153B2 (ja) 2008-07-18 2008-07-18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9872A TW201009872A (en) 2010-03-01
TWI471887B true TWI471887B (zh) 2015-02-01

Family

ID=4482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2955A TWI471887B (zh) 2008-07-18 2009-07-07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1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6790B2 (ja) * 2016-07-06 2020-1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挟み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気器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9965A (ja) * 1993-02-23 199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天井取付形熱線感知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004259558A (ja) * 2003-02-25 2004-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ズ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2005135613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9965A (ja) * 1993-02-23 199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天井取付形熱線感知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004259558A (ja) * 2003-02-25 2004-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レンズ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2005135613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9872A (en) 201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3286B2 (en) Monitoring camera with detachable lens housing
TWI471887B (zh) 具有熱射線感測器的自動開關
JP4770887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TWI742305B (zh) 光屏蔽板附著結構、紅外線偵測器及光屏蔽板
JP2007003491A (ja) 熱線式人感センサ装置
JP4203652B2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CN103189678B (zh) 照明组件
JP4456628B2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KR100999385B1 (ko) 적외선 센서 스위치
JP4456629B2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JP4991653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4623153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2004259563A (ja) 屋外用感熱自動スイッチ
TWI786172B (zh) 紅外線偵測器
JP2005135631A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JP2010027398A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US9457722B2 (en) Rear 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 sub assembly
JP2006225873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TWI649017B (zh) 夾持安裝構造及具有該夾持安裝構造之電氣器具
JP2005135797A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JP2004259558A (ja) レンズ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3899529B2 (ja) 照明器具
JP2005135612A (ja)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CN209744118U (zh) 一种照明装置
KR100310754B1 (ko) 정온식 화재감지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