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4080B - Energy storage - Google Patents

Energy storag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4080B
TWI464080B TW101111053A TW101111053A TWI464080B TW I464080 B TWI464080 B TW I464080B TW 101111053 A TW101111053 A TW 101111053A TW 101111053 A TW101111053 A TW 101111053A TW I464080 B TWI464080 B TW I4640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planetary gear
disposed
gear set
ratch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1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9017A (zh
Inventor
Ta Chin Yu
Original Assignee
Ta Chin 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 Chin Yu filed Critical Ta Chin Yu
Priority to TW101111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40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9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9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4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4080B/zh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Description

儲能器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儲能器。
近年來國際環保意識高漲,綠色潮流此起彼落,人類活動對大氣所造成的衝擊已被公認是對地球的一種潛在性破壞。環繞地球的大氣層中,主要是由氮[78.08%]、氧[20.95%]及一些微量氣體[0.97%]所組成。
這些微量氣體中又有二十餘種屬於所謂的「溫室氣體」,其中最重要的是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碳[CO2]、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及人為生成的氟氯碳化物[CFCs]。
雖然大部份的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皆比二氧化碳強,但因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因此對全球暖化的影響以二氧化碳最大,約佔55左右。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正企圖對已開發國家規範21世紀內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之目標與時程,無論此國際共識將在何時獲得一致,下一世紀確定將邁向環保世紀,也即抑制人為活動以永續全球。
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最主要將抑制二氧化碳排放,而能源消耗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
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約84%,和能源相關,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5%,可以歸因於能源供應和能源使用。
減碳政策的推動,讓許多行業開始注重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其中又以交通工具方面的進行及推廣,最為明顯。
一般有將燃料使用效率提高,或是燃料轉換,積極研發並推動車輛改採低污染替代燃料,例如以電動車或瓦斯車代替傳統汽柴油車輛等等的作法。
其中,電動車輛扮演著減少環境衝擊的重要角色,在環境汙染方面,考慮電力從發電廠發電,到電動車輛的行駛,其整體廢氣排放,遠低於內燃機引擎車。
而在能源方面,倘若考慮電動車輛所使用的能源與內燃機引擎車輛相同,皆是從原油轉換而成,則從原油到電動車輛的電能使用,整體效率為18%,而內燃機引擎僅有13%;假使考量其他發電方式,電動車輛的能源使用效率將會更高。
目前所面臨到的最重要課題為續航能力,因此,不論學界或業界皆不斷的致力於研發新能源或更省能的方法,而煞車回充機制則為一種節省能源使用以及提升續航能力的方法。
煞車回充機制係當電動載具於減速或煞車時,直流無刷馬達之直流電機將轉變成發電機,此時將直流電機所產生的動能轉換為電能,並將其電能回充於電池之機制稱之為煞車回充機制。
雖然煞車回充機制的存在,能有效的提升續航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煞車回充機的效率不夠高,無法更為有效的提昇續航能力,而且更無法降低車輛的耗能,況且,最重要的是,無法應用在非電力驅動的車輛。
因為非電力驅動的車輛,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交通工具的主流,光只是應用在電動載具上,無法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
有鑑於此,如何一不管是電力驅動或是非電力驅動的載具,都能應用,並能將原本無用之動能儲存,以轉為輔助動力來使用的儲能裝置,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
一、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能將原本無用之動能儲存,以轉為輔助動力用的儲能器。
為解決前述問題及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其為一種儲能器,適用於包括至少一煞車模組(10)的一轉動裝置(100),其特徵在於:所述儲能器(200),其是由一制動部(1);一與該制動部(1)連接的第一行星齒輪組(2);一與該第一行星齒輪組(2)連接,內具有一容置空間(31)的齒輪箱(3);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齒輪箱(3)間的棘輪裝置(4);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齒輪組(5);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並與第一、第二行星齒輪組(2、5)連接的複合棘輪(6);以及一側與該齒輪箱(3)固接,並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軸接的儲能部(7)所組成;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2),其是由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外側面處的第一行星架(21);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一太陽齒輪(22);數個環設於該第一太陽齒輪(2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一行星齒輪(23);及一套設於該第一行星齒輪(23)外,並與棘輪裝置(4)連接的第一環齒輪(24)所組成;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5),其是由一設於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架(51);一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二太陽齒輪(52);數個環設於該第二太陽齒輪(25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二行星齒輪(53);及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齒輪(53)外,並與複合棘輪(6)連接的第二環齒輪(54)所組成;所述複合棘輪(6),其是由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外、能與該第二行星架(51)配合作動的滑環(61);兩片對應設置,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且鄰近該第二行星架(51)之一片、與其連接的定位片(62);及一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並位於前述兩定位片(61)之間的主環(63)所組成;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與第二行星架(51)的連接處,更設有一能禁止第一太陽齒輪(22)逆轉的單向軸承(8);藉此,透過制動部(1)的作動,以第二行星齒輪組(5)配合複合棘輪(6),對儲能部(7)進行儲能,而當欲輸出儲能部(7)所儲存之能量時,則藉由棘輪裝置(4)的釋放動作,讓儲能部(7)透過第二行星齒輪組(5),並配合單向軸承(8),以高轉速減為低轉速的模式運作,來帶動第一行星齒輪組(2),而後再配合複合棘輪(6),將儲能部(7)的輸出,轉為一比一之動力輸出的模式運作。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主環(63)的外徑、小於容置空間(31)對應處的內徑,而主環(63)的內徑、大於滑環(61)的外徑;而所述主環(63)的外側環緣處,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一斜面(A)的外凹槽(631),而該主環(63)的內側環緣處,亦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二斜面(B)、設於各外凹槽(631)之間的內凹槽(632);前述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為呈相對狀設置,且第一斜面(A)與第二斜面(B),兩者的高側端與低側端的皆方向相同,另該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內,更分別活動嵌設有一能於其兩者內滾動的滾柱(64)。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棘輪裝置(4),其是由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間的棘輪(41);及一設於該棘輪(41)一側端處,能控制儲能部(7)釋能與否的棘爪(42)所組成。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第二行星架(51)的一側邊緣處,設有一定位凸塊(511);而所述滑環(61),其對應於前述定位凸塊(511)的一側面處,設有能與該定位凸塊(511)配合、能供卡止該定位凸塊(511)用的限位凸塊(611)。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遠離制動部(1)的一端,具有一能貫穿第二行星齒輪組(5)和儲能部(7)、以將第一行星齒輪組(2)定位的第一定位軸(221)。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第二太陽齒輪(52)遠離第二行星架(51)的一端,具有一與儲能部(7)軸接、以供驅動儲能部(7)用的第二定位軸(521)。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制動部(1),其是為一能與該煞車模組(10)配合的煞車盤(11)。
根據上述的儲能器,所述儲能部(7),其是為由一與該齒輪箱(3)固接的外殼體(71);及一設於該外殼體(71)內,並與該第二太陽齒輪(52)一端軸接,能供儲能用的渦捲彈簧(72)。
二、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1.本發明中,藉由複合棘輪(6)的應用,讓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能相互配合,有效的儲存能量,同時更有效率的輸出,當第一行星齒輪組(2)輸出一圈動力時,第二行星齒輪組(5)就能將其轉換為五圈動力的輸出,存入儲能部(7)之中,而當欲輸出儲能部(7)所儲存之能量時,一開始雖然仍舊是五圈動力轉一圈動力的模式,但是因為複合棘輪(6)的作用,能在第二行星齒輪組(5)轉完五圈動力、也就是說第一行星齒輪組(2)輸出一圈動力後,能讓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同時為一圈動力,更有效率的輸出,而且透過此種應用方式,除了更有效率之外,更能有利於交通工具的再啟動,讓整體的耗能,更加有效率。
2.本發明中,透過第一行星齒輪組(2)、第二行星齒輪組(5)和複合棘輪(6)的配合,因為是將原本無用之動能儲存,所以不用擔心會有額外耗能的問題產生,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對於煞車回充機制而言,本發明能應用於非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上,讓目前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能更加的環保,有利於降低交通工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非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還未被淘汰時,解決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3.本發明中,透過此種配置方式,為機械式的配置,不易故障,而且就算故障了,也不會影響到行車的安全,所以不用擔心會有因為裝置故障,而讓交通工具發生意外的可能,能安心的使用,況且因為不牽涉到電,所以更不用擔心會有走火的問題發生。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3、圖4所示為圖2的立體部分分解示意圖,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部分剖面示意圖,如圖21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應用實施示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一種儲能器,適用於包括至少一煞車模組(10)的一轉動裝置(100),其特徵在於:所述儲能器(200),其是由一制動部(1);一與該制動部(1)連接的第一行星齒輪組(2);一與該第一行星齒輪組(2)連接,內具有一容置空間(31)的齒輪箱(3);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齒輪箱(3)間的棘輪裝置(4);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齒輪組(5);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並與第一、第二行星齒輪組(2、5)連接的複合棘輪(6);以及一側與該齒輪箱(3)固接,並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軸接的儲能部(7)所組成;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2),其是由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外側面處的第一行星架(21);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一太陽齒輪(22);數個環設於該第一太陽齒輪(2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一行星齒輪(23);及一套設於該第一行星齒輪(23)外,並與棘輪裝置(4)連接的第一環齒輪(24)所組成;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5),其是由一設於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架(51);一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二太陽齒輪(52);數個環設於該第二太陽齒輪(25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二行星齒輪(53);及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齒輪(53)外,並與複合棘輪(6)連接的第二環齒輪(54)所組成;所述複合棘輪(6),其是由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外、能與該第二行星架(51)配合作動的滑環(61);兩片對應設置,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且鄰近該第二行星架(51)之一片、與其連接的定位片(62);及一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並位於前述兩定位片(62)之間的主環(63)所組成; 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與第二行星架(51)的連接處,更設有一能禁止第一太陽齒輪(22)逆轉的單向軸承(8);藉此,透過制動部(1)的作動,以第二行星齒輪組(5)配合複合棘輪(6),對儲能部(7)進行儲能,而當欲輸出儲能部(7)所儲存之能量時,則藉由棘輪裝置(4)的釋放動作,讓儲能部(7)透過第二行星齒輪組(5),並配合單向軸承(8),以高轉速減為低轉速的模式運作,來帶動第一行星齒輪組(2),而後再配合複合棘輪(6),將儲能部(7)的輸出,轉為一比一之動力輸出的模式運作。
又上述中,所述主環(63)的外徑、小於容置空間(31)對應處的內徑,而主環(63)的內徑、大於滑環(61)的外徑;而所述主環(63)的外側環緣處,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一斜面(A)的外凹槽(631),而該主環(63)的內側環緣處,亦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二斜面(B)、設於各外凹槽(631)之間的內凹槽(632);前述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為呈相對狀設置,且第一斜面(A)與第二斜面(B),兩者的高側端與低側端的皆方向相同,另該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內,更分別活動嵌設有一能於其兩者內滾動的滾柱(64)。
其中,藉由複合棘輪(6)的應用,讓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能相互配合,有效的儲存能量,同時更有效率的輸出,能有效的轉化儲存動力,同時更能有效的輸出,而且透過此種應用方式,除了更有效率之外,更能有利於交通工具的再啟動,讓整體的耗能,更加有效率。
其次,藉由第一行星齒輪組(2)、第二行星齒輪組(5)和複合棘輪(6)的配合,能將原本無用之動能儲存,不用擔心會有額外耗能的問題產生。
再者,相對於煞車回充機制而言,本發明能應用於非電力 驅動的交通工具上,讓目前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能更加的環保,有利於降低交通工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非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還未被淘汰時,解決其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還有,透過此種配置方式,為機械式的配置,不易故障,而且就算故障了,也不會影響到行車的安全,所以不用擔心會有因為裝置故障,而讓交通工具發生意外的可能,能安心的使用,
另外,因為本發明整體裝置中,完全不會牽涉到電,所以更不用擔心會有走火的問題發生,更能應用在非機械動力的交通工具上,如腳踏車等裝置上。
上述中,所述棘輪裝置(4),其是由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間的棘輪(41);及一設於該棘輪(41)一側端處,能控制儲能部(7)釋能與否的棘爪(42)所組成。
其中,透過棘輪裝置(4)的應用,以棘輪(41)配合棘爪(42),有效的控制儲能部(7)釋能與否,能降低故障率,避免於行駛中,影響到交通工具的操作,使用上更安全。
上述中,所述第二行星架(51)的一側邊緣處,設有一定位凸塊(511);而所述滑環(61),其對應於前述定位凸塊(511)的一側面處,設有能與該定位凸塊(511)配合、能供卡止該定位凸塊(511)用的限位凸塊(611)。
其中,透過定位凸塊(511)與限位凸塊(611)的配合,讓滑環(61)不管是順時針與逆時針圈旋轉,都能在旋轉一圈後,自動的定位,以達成後續變速動作正常運作的目標。
上述中,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遠離制動部(1)的一端,具有一能貫穿第二行星齒輪組(5)和儲能部(7)、以將第一行星齒輪組(2)定位的第一定位軸(221)。
又上述中,所述第二太陽齒輪(52)遠離第二行星架(51)的一端,具有一與儲能部(7)軸接、以供驅動儲能部(7)用的第二 定位軸(521)。
其中,透過此種的裝置方式,讓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能穩定的定位運轉,不用擔心會有運作不穩定的狀況產生,而且最重要的是,還能方便與交通工具連接運作。
上述中,所述制動部(1),其是為一能與該煞車模組(10)配合的煞車盤(11)。
其中,透過簡單的煞車盤(11)應用,能直接的讓廠商安裝應用,降低應用上的困擾。
上述中,所述儲能部(7),其是為由一與該齒輪箱(3)固接的外殼體(71);及一設於該外殼體(71)內,並與該第二太陽齒輪(52)一端軸接,能供儲能用的渦捲彈簧(72)。
其中,透過此種外殼體(71)與渦捲彈簧(72)配合的應用方式,最能有效的儲存動力,故障率也最低,最重要的是,能應用於不同的交通工具上,不用擔心會有無法應用的問題產生,而且成本也低,容易應用。
其次,因為渦捲彈簧(72)的應用,是能對應於交通工具種類來變更的,所以不用擔心會有因為交通工具過重,而容易有過熱,或是無法應用的問題產生。
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儲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如圖7~圖10所示為本發明儲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當該制動部(1)作動時,第一行星齒輪組(2)帶動第二行星架(51)、空轉一圈後與滑環(61)配合定位,此時各外凹槽(631)內的滾柱(64)、能往其高側端滾動、以與齒輪箱(3)內壁面接觸、迫使複合棘輪(6)卡固定位於容置空間(31)內、達成將第二環齒輪(54)固定的效果,而此時內凹槽(632)內的滾柱(64)、則是能往其低側端滾動,不固定滑環(61)與第二行星架(51),以利用第二行星齒輪組(5),將轉速提昇,藉此將動能存入儲能部(7)中,達成當第一行星齒輪組(2)輸出一圈動力時,第二行星齒輪組(5)就能將其轉換為五圈動力的輸出,有效率的將動能存入儲能部(7)之中。
如圖11所示為本發明第一段釋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如圖12~圖15所示為本發明第一段釋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當欲輸出儲能部(7)所儲存之能量時,透過棘輪裝置(4),讓棘爪(42)離開棘輪(41),讓棘輪(41)能夠自由轉動,此時,因為單向軸承(8)的設置,第一太陽齒輪(22)不轉,第一行星齒輪(23)與第一環齒輪(24)轉動,讓儲能部(7)透過第二行星齒輪組(5),以高轉速減為低轉速的模式,也就是說以五圈動力轉一圈動力的模式運作,來帶動第一行星齒輪組(2)。
如圖16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二段釋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如圖17~圖20所示為本發明第二段釋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因為以五圈動力轉一圈動力的模式運作,雖然能提供較大的起步扭力,但是交通工具在行駛中,不是一直需要大扭力輸出的,所以透過第二行星架(51)、滑環(61)與複合棘輪(6)的配合後,當第二行星架(51)反轉一圈後,第二行星架(51)又會卡到滑環(61),同時各外凹槽(631)內的滾柱(64)、也能往其低側端滾動、以與齒輪箱(3)內壁面分離,而內凹槽(632)內的滾柱(64)、則是能往其高側端滾動,讓滑環(61)能與第二行星架(51)接觸,固定滑環(61)與第二行星架(51),藉此將達成讓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同時為輸出一圈動力的目標,也就是說以一圈動力轉一圈動力的模式運作,達到更有效率的輸出。
綜合以上所述,能得知本發明藉由第一行星齒輪組(2)、第二行星齒輪組(5)及複合棘輪(6)的應用,相互配合,有效的儲存能量及輸出,儲存動力轉化效率高,安全性高,相較傳統電力回充方式,更具有應用性、實用性、功效性與產業利用性。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瞭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發明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發明專利範圍內。
1...制動部
11...煞車盤
2...第一行星齒輪組
21...第一行星架
22...第一太陽齒輪
221...第一定位軸
23...第一行星齒輪
24...第一環齒輪
3...齒輪箱
31...容置空間
4...棘輪裝置
41...棘輪
42...棘爪
5...第二行星齒輪組
51...第二行星架
511...定位凸塊
52...第二太陽齒輪
521...第二定位軸
53...第二行星齒輪
54...第二環齒輪
6...複合棘輪
61...滑環
611...限位凸塊
62...定位片
63...主環
631...外凹槽
632...內凹槽
64...滾柱
7...儲能部
71...外殼體
72...渦捲彈簧
A...第一斜面
B...第二斜面
10...煞車模組
100...轉動裝置
200...儲能器
圖1: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圖4:為圖2的立體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5:本發明的立體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6:本發明儲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
圖7~圖10:本發明儲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11:本發明第一段釋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
圖12~圖15:本發明第一段釋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16:本發明之第二段釋能流程的方塊示意圖。
圖17~圖20:本發明第二段釋能流程的俯視實施示意圖。
圖21:本發明的立體應用實施示意圖。
1...制動部
11...煞車盤
2...第一行星齒輪組
21...第一行星架
7...儲能部
71...外殼體
72...渦捲彈簧
200...儲能器

Claims (8)

  1. 一種儲能器,適用於包括至少一煞車模組(10)的一轉動裝置(100),其特徵在於:所述儲能器(200),其是由一制動部(1);一與該制動部(1)連接的第一行星齒輪組(2);一與該第一行星齒輪組(2)連接,內具有一容置空間(31)的齒輪箱(3);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齒輪箱(3)間的棘輪裝置(4);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齒輪組(5);一設於該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並與第一、第二行星齒輪組(2、5)連接的複合棘輪(6);以及一側與該齒輪箱(3)固接,並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軸接的儲能部(7)所組成;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2),其是由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外側面處的第一行星架(21);一設於該制動部(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一太陽齒輪(22);數個環設於該第一太陽齒輪(2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一行星齒輪(23);及一套設於該第一行星齒輪(23)外,並與棘輪裝置(4)連接的第一環齒輪(24)所組成;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5),其是由一設於齒輪箱(3)之容置空間(31)內的第二行星架(51);一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軸心內側面處的第二太陽齒輪(52);數個環設於該第二太陽齒輪(252)外,並與其嚙合的第二行星齒輪(53);及 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齒輪(53)外,並與複合棘輪(6)連接的第二環齒輪(54)所組成;所述複合棘輪(6),其是由一套設於該第二行星架(51)外、能與該第二行星架(51)配合作動的滑環(61);兩片對應設置,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且鄰近該第二行星架(51)之一片、與其連接的定位片(62);及一套設於該滑環(61)外,並位於前述兩定位片(62)之間的主環(63)所組成;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與第二行星架(51)的連接處,更設有一能禁止第一太陽齒輪(22)逆轉的單向軸承(8);藉此,透過制動部(1)的作動,以第二行星齒輪組(5)配合複合棘輪(6),對儲能部(7)進行儲能,而當欲輸出儲能部(7)所儲存之能量時,則藉由棘輪裝置(4)的釋放動作,讓儲能部(7)透過第二行星齒輪組(5),並配合單向軸承(8),以高轉速減為低轉速的模式運作,來帶動第一行星齒輪組(2),而後再配合複合棘輪(6),將儲能部(7)的輸出,轉為一比一之動力輸出的模式運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主環(63)的外徑、小於容置空間(31)對應處的內徑,而主環(63)的內徑、大於滑環(61)的外徑;而所述主環(63)的外側環緣處,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一斜面(A)的外凹槽(631),而該主環(63)的內側環緣處,亦環設有數個內面具有呈高低狀設置之第二斜面(B)、設於各外凹槽(631)之間的內凹槽(632);前述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為呈相對狀設置,且第一斜面(A)與第二斜面(B),兩者的高側端與低側端的皆方向相同,另該外凹槽(631)與內凹槽(632)內,更分別活動嵌設有一能於其兩者內滾動的滾柱(64)。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棘輪裝置(4),其是 由一設於第一行星齒輪組(2)與第二行星齒輪組(5)間的棘輪(41);及一設於該棘輪(41)一側端處,能控制儲能部(7)釋能與否的棘爪(42)所組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架(51)的一側邊緣處,設有一定位凸塊(511);而所述滑環(61),其對應於前述定位凸塊(511)的一側面處,設有能與該定位凸塊(511)配合、能供卡止該定位凸塊(511)用的限位凸塊(611)。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第一太陽齒輪(22)遠離制動部(1)的一端,具有一能貫穿第二行星齒輪組(5)和儲能部(7)、以將第一行星齒輪組(2)定位的第一定位軸(221)。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第二太陽齒輪(52)遠離第二行星架(51)的一端,具有一與儲能部(7)軸接、以供驅動儲能部(7)用的第二定位軸(521)。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制動部(1),其是為一能與該煞車模組(10)配合的煞車盤(11)。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器,其中:所述儲能部(7),其是為由一與該齒輪箱(3)固接的外殼體(71);及一設於該外殼體(71)內,並與該第二太陽齒輪(52)一端軸接,能供儲能用的渦捲彈簧(72)。
TW101111053A 2012-03-29 2012-03-29 Energy storage TWI464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1053A TWI464080B (zh) 2012-03-29 2012-03-29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1053A TWI464080B (zh) 2012-03-29 2012-03-29 Energy stor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017A TW201339017A (zh) 2013-10-01
TWI464080B true TWI464080B (zh) 2014-12-11

Family

ID=4977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1053A TWI464080B (zh) 2012-03-29 2012-03-29 Energy storag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408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7785A (ja) * 1989-07-26 1991-03-13 Shoichi Fukuda 自転車のブレーキシューを利用した発電機装置
JPH07117641A (ja) * 1993-06-11 1995-05-09 Ributetsuku:Kk 自転車用エネルギー再利用制動装置
JP2000229595A (ja) * 1999-02-10 2000-08-22 Masatomo Endo エネルギー蓄積機構付自転車
CN201276105Y (zh) * 2008-10-14 2009-07-22 叶大卫 一种圆柱行星轮车辆减速储能装置
CN201619561U (zh) * 2010-03-24 2010-11-03 王宗巍 汽车制动惯性势能储存利用系统
TW201130704A (en) * 2009-09-14 2011-09-16 Mbi Co Ltd One-side-fixed transmission
TWM440255U (en) * 2012-03-29 2012-11-01 Yu Ta Chin Energy storing device
CN202597623U (zh) * 2012-04-26 2012-12-12 游大庆 储能器
CN103375559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游大庆 储能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7785A (ja) * 1989-07-26 1991-03-13 Shoichi Fukuda 自転車のブレーキシューを利用した発電機装置
JPH07117641A (ja) * 1993-06-11 1995-05-09 Ributetsuku:Kk 自転車用エネルギー再利用制動装置
JP2000229595A (ja) * 1999-02-10 2000-08-22 Masatomo Endo エネルギー蓄積機構付自転車
CN201276105Y (zh) * 2008-10-14 2009-07-22 叶大卫 一种圆柱行星轮车辆减速储能装置
TW201130704A (en) * 2009-09-14 2011-09-16 Mbi Co Ltd One-side-fixed transmission
CN201619561U (zh) * 2010-03-24 2010-11-03 王宗巍 汽车制动惯性势能储存利用系统
TWM440255U (en) * 2012-03-29 2012-11-01 Yu Ta Chin Energy storing device
CN202597623U (zh) * 2012-04-26 2012-12-12 游大庆 储能器
CN103375559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游大庆 储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017A (zh) 201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76729T3 (es) Mezclador de camión con un dispositivo para hacer que gire el tambor del mezclador del hormigón y procedimiento correspondiente
US7023103B2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electrical energy
WO2009117442A3 (en) Regenerative braking for gas turbine systems
CN103375559B (zh) 储能器
CN105235496A (zh) 一种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97666A (zh) 一种具有两挡电驱动的混合动力变速器
TWI464080B (zh) Energy storage
CN108032725B (zh) 一种组合轮系式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JP2005295711A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
CN202597623U (zh) 储能器
CN109203965B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Ch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V Powertrain system with/without transmission
WO2007050112A2 (en) Turbine vehicles
TWM440255U (en) Energy storing device
CN102849045B (zh) 一种车辆制动馈能系统
CN104477148B (zh) 一种二级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581228Y (zh) 空气环保气动车
CN1974307A (zh) 不使用传统燃料免停车充电混合动力摩托车
CN102852997A (zh) 一种新型骑式油电混合动力摩托车的动力转换节能器
CN102359508A (zh) 耦合调谐皮带轮
CN202593478U (zh) 一种弹簧式能量储存平衡器
CN204749839U (zh) 一种新型油电驱动变档差速箱
CN1838513B (zh) 车用风力发电机及汽车混合动力机组
Guirong et al. Propulsion control of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CN202260843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两级齿轮自动调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