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735B -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4735B
TWI454735B TW100129714A TW100129714A TWI454735B TW I454735 B TWI454735 B TW I454735B TW 100129714 A TW100129714 A TW 100129714A TW 100129714 A TW100129714 A TW 100129714A TW I454735 B TWI454735 B TW I4547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ample
fluorescent
filter device
imag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9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0064A (zh
Inventor
Paul Neng Wei Wu
Original Assignee
Anm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m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nm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29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4735B/zh
Priority to US13/569,747 priority patent/US2013004420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1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0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7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1/6456Spatial resolve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Imaging
    • G01N21/6458Fluorescence microscop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2Mechanical
    • G01N2201/022Casings
    • G01N2201/0221Portable; cableless; compact; hand-hel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Description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本發明有關於顯微鏡,尤指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許多的物質在吸收某個特定波長的光之後,會釋放出較長波長的螢光。因此,在實驗和研究中,可藉由檢驗特定波長的光線,而偵測出樣本中是否有某項物質的存在或其分布狀況等。例如,檢測DNA、抗體或者其他生物樣本時,可對樣本照射特定波長的光線,並且利用螢光顯微鏡觀察樣本所釋放出的螢光,以檢測樣本中是否有待測物質。
圖1為習知的螢光顯微鏡100的簡化架構圖,螢光顯微鏡100包含有激發光源110、激發光濾鏡(excitation filter)120、分光鏡(dichroic mirror)130、物鏡140、釋放光濾鏡(emission filter)150、及影像感測裝置160。在螢光顯微鏡100中,激發光濾鏡120是用來對激發光源110所產生的光線L11進行濾光。激發光濾鏡120會過濾掉波長較長的光線成分,而使波長短於特定波長(例如:490nm)的光線L12通過激發光濾鏡120。
激發光濾鏡120濾光後的光線L12照射到分光鏡130時,分光鏡130會將波長在特定值(例如:500nm)以下的光線L13反射至樣本170,但允許波長在該特定值以上的光線L14透射通過而不輸出至 樣本170。
分光鏡130所反射的光線L13會經過物鏡140照射到樣本170。樣本170中的特定螢光染劑被激發後,會釋放出較長波長的螢光L15。螢光L15經過物鏡140及分光鏡130後,會照射到釋放光濾鏡150。釋放光濾鏡150會過濾掉波長較短的光線成分,而使波長在特定值(例如510nm)以上的光線L16通過。接著,影像感測裝置160會依據接收到的光線產生螢光影像。
如圖1所示,螢光顯微鏡100照射到樣本170上的光線L13與樣本170產生的螢光L15兩者的光路徑會重疊。這樣的光學架構會使得光線L13照射到樣本170後所產生的反射光,因為激發光濾鏡120及釋放光濾鏡150有限的濾光效果使未過濾的反射光混雜在螢光L15的光路徑中,而增加影像感測裝置160接收到的光學雜訊,因而降低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或者需要採用過濾效果極高的濾光鏡而導致大幅增加成本,是習知螢光顯微鏡100的缺點之一。
另外,在習知的螢光顯微鏡100中,激發光源110是全光譜光源,如高壓汞燈(mercury-vapor lamp)或高壓氘燈(xeon arc lamp)等,故激發光源110所產生的光線L11涵蓋的光譜範圍很廣。因此,激發光濾鏡120、分光鏡130及釋放光濾鏡150皆需要採用較高的規格,才能降低其他波長成分的光線照射到樣本170所可能造成的干擾,但也因此增加了螢光顯微鏡100的元件複雜度。
再者,前述的激發光源110不僅體積大,且在使用時會產生高溫,所以需要較多的散熱空間或搭配複雜的散熱機構使用,才能將 廢熱排除,否則會降低周邊電路元件的壽命。因此,傳統的激發光源110很難與螢光顯微鏡100中的其他元件整合在一起,造成螢光顯微鏡100的體積長期以來都無法縮小到能讓使用者隨身攜帶的程度。所以,樣本都必須先運送或被移動到螢光顯微鏡100的所在處才能進行檢測。如果樣本無法在螢光顯微鏡所在位置附近被準備,那麼樣本在運送途中必須有良好的保存機制,否則樣本便容易因為螢光衰減而影響檢測的正確性,這也使得樣本的運送過程成為影響檢測結果的重要環節之一。
由於一般樣本所釋放出的螢光很微弱,所以螢光顯微鏡100的檢測過程也很容易受到環境光源的干擾。因此,習知的螢光顯微鏡100必須在暗室中進行操作才能獲得理想的觀測影像。
上述的各項因素不但使得習知螢光顯微鏡100的製造較複雜、體積較大、成本較高,也導致螢光顯微鏡100必須在特定環境中(例如:暗室)操作才能發揮正常功能的使用限制。
有鑑於此,如何簡化螢光顯微鏡的元件架構以縮小螢光顯微鏡的尺寸,並且提升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和使用上的便利性,實係業界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其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 一第四光線;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不會與該螢光從該樣本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本說明書另提供了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其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四光線;一第二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五光線來照射該樣本,其中該第五光線與該第一光線的光色不同,且當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而當第一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不會與該螢光從該樣本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上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本說明書另提供了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其包含有:一殼體; 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四光線;一第二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六光線,其中該第六光線與該第一光線的光色不同,且當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而當第一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一第三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六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七光線;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螢光從該樣本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不會與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或是該第七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上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前述實施例的優點之一是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元件架構較精簡,而使製造的複雜度及成本皆能降低。
前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局部光譜光源和其他元件能整合在同一殼體之內,使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體積得以大幅縮小,而便於攜帶使用,能讓使用者便於各種應用環境中進行檢測。
前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在一般環境中也能正 常檢測螢光影像,而不限於在暗室中才能使用。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藉由以下的說明和附圖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100‧‧‧習知螢光顯微鏡
110‧‧‧激發光源
120‧‧‧激發光濾鏡
130‧‧‧分光鏡
140‧‧‧物鏡
150‧‧‧釋放光濾鏡
160‧‧‧影像感測裝置
170、270‧‧‧樣本
200、300、400、500‧‧‧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202‧‧‧承載體
210、410、510‧‧‧局部光譜光源
220、240、520‧‧‧濾光裝置
230‧‧‧物鏡
250‧‧‧影像感測裝置
280‧‧‧殼體
285‧‧‧光罩
360‧‧‧導光裝置
圖1為習知的螢光顯微鏡簡化後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一第一實施例簡化後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一第二實施例簡化後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一第三實施例簡化後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一第四實施例簡化後的示意圖。
以下將配合相關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這些圖式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組件。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簡化後的示意圖。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包含有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第一濾光裝置220、物鏡230、第二濾光裝置240、影像感測裝置250及殼體280,用以對放置於承載體(例如,玻璃片、桌面等)202上的樣本270進行螢光檢測。在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中,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是採用體積小且出光光譜涵蓋範圍較窄的光源,例如一個或多個各種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或雷射二極 體(laser diode)等,來取代體積較大的高壓汞燈或高壓氘燈等全光譜光源,以大幅減少設置光源所需的空間。
相較於習知的高壓汞燈或高壓氘燈等全光譜光源,發光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等局部光譜光源不僅體積小很多,且使用時產生的廢熱也遠低於前述的全光譜光源。
在運作時,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會產生光譜涵蓋範圍較窄的第一光線L21,第一濾光裝置220則會過濾掉第一光線L21中波長大於一第一預定值(例如490nm)的光線成份,使得只有波長小於或等於該第一預定值的第二光線L22才能通過第一濾光裝置220。
第一濾光裝置220輸出的第二光線L22照射至樣本270後,樣本270中的特定螢光染劑會被激發而釋放出較長波長(例如:515nm以上)的螢光L23。在圖2的實施例中,物鏡230是設置在樣本270與第二濾光裝置240之間的光路徑上。螢光L23會通過物鏡230照射到第二濾光裝置240。第二濾光裝置240會過濾掉波長小於一第二預定值(例如510nm)的光線成份,使得只有波長大於或等於該第二預定值的第四光線L24才能通過第二濾光裝置240並進入影像感測裝置250。
實作上,影像感測裝置250可以採用一或多個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感測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感測器、CID(Charge Injection Device)感測器、其他感光元件或是上述元件的組合來實現,用以依據通過第二濾光裝置240的第四光線L24來產生螢光影像或進行後續的分析。
此外,在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的殼體280的前端,還會設置光罩285。光罩285可以採用不透光或是低透光的材質,以一體成型或者多個元件組裝的方式實現。光罩285可設置為適當的尺寸,以便於檢測時能夠包圍樣本270,以阻絕或降低環境光線(如圖2中的光線L)由光罩285外部進入影像感測裝置250的可能性,以降低或排除環境光線對檢測過程的干擾。因此,前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即便是在一般的環境下也能順利檢測螢光影像,而不受限於要在暗室中才能使用。換言之,使用者不必將樣本270和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攜帶至暗室中也能對樣本270進行螢光檢測,大幅增加了檢測環境的選擇性和彈性。
實作上,光罩285和殼體280可用一體成型方式整合在一起。或者,光罩285也可用可拆卸方式接合在殼體280的前端。
如圖2所示,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輸出的第二光線L22會直接照射到樣本270上,且第二光線L22的光路徑並未與螢光L23從樣本270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重疊。因此,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輸出的第二光線L22照射到樣本270後所產生的反射光,不易混雜在螢光L23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中,可降低影像感測裝置250接收到的光學雜訊,進而提升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和檢測的正確性。
再者,由於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中可省略習知螢光顯微鏡100中的分光鏡130,使得所需的光學元件較習知技術來得精簡,且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的體積也遠小於習知的全光譜激發光源110,故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中的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第一濾光裝置220、物鏡230、第二濾光裝置240及影像感測裝置250等元件, 可採用固定的方式或者可移動、或滑動的方式整合於殼體280的內部,而不會有散熱方面的問題,達成螢光顯微鏡小型化的目標。
如此一來,使用者便能輕易地將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攜帶至樣本處進行檢測。不僅提升檢測的便利性,還能縮短所需的樣本運送程序,有效降低樣本在運送過程中受到汙染的風險。
此外,由於前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中沒有設置分光鏡130,所以物鏡230可在樣本和影像感測裝置250之間移動的距離變得更大,可增加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的變焦自由度,使得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獲得進一步提升。
在前述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中,物鏡230是設置在樣本270與第二濾光裝置240之間的光路徑上,但這只是一實施例,而非侷限本發明的實際實施方式。例如,在圖3所繪示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300中,物鏡230是設置在第二濾光裝置240與影像感測裝置250之間的光路徑上。
相較於前述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手持式螢光顯微鏡300中還包含有導光裝置360。在圖3的實施例中,導光裝置360是設置在第一濾光裝置220的光輸出端與樣本270之間,用於將第一濾光裝置220輸出的第二光線L22反射至樣本270上。導光裝置360可以採用鏡片組、光纖、導光板或導光膜等裝置或前述這些裝置的組合來實現。藉由導光裝置360的設置,可允許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和第一濾光裝置220設置的位置更靠近螢光L23照射入影像感測裝置250的光路徑。如此一來,可進一步減少手持式螢光顯微鏡300 所需的寬度,讓手持式螢光顯微鏡300的外觀尺寸和體積能更縮小。實作上,亦可將導光裝置360改設置在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與第一濾光裝置220之間,用於將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輸出的第一光線L21反射至第一濾光裝置220進行濾光。
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在手持式螢光顯微鏡中同時設置多組光源,以增加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操作便利性。例如,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400簡化後的示意圖。在手持式螢光顯微鏡400中,還增設了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用來產生與第一光線L21光色不同的第五光線L42。例如,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是用綠光LED實現,而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則是用白光LED實現。因此,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產生的第一光線L21是綠光,而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產生的第五光線L42則是白光。
影像感測裝置250使用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時所觀測到樣本影像,會與使用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時所觀測到樣本影像有所不同。在檢測過程中,使用者可利用設置於殼體280上的切換鈕(圖4中未繪示)先開啟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並同時關閉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利用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產生的第五光線L42來觀測樣本270,以初步定位出樣本270中要檢測的部位或將手持式螢光顯微鏡400對準樣本270。接著,再利用該切換鈕開啟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並同時關閉第二局部光譜光源410),利用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產生的第一光線L21來對樣本270進行螢光檢測。前述的光源切換方式有助於使用者更快找到要檢測的樣本部位,能縮短所需的檢測時間。
請參考圖5,其所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500簡化後的示意圖。相較於圖2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手持式螢光顯微鏡500還包含有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及第三濾光裝置520。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會產生一第六光線L51,而第三濾光裝置520則會對第六光線L51進行濾光,以輸出一第七光線L52。如圖5所示,第一濾光裝置220的輸出光線L22照射到樣本270的光路徑,不會與樣本270釋放出的螢光L23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重疊,而且第三濾光裝置520的輸出光線L52照射到樣本270的光路徑,也不會與螢光L23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重疊。
檢測不同樣本時所使用的螢光染料和所需的激發光頻段可能會有所不同。為了使單一手持式螢光顯微鏡500能支援更多的檢測應用,在部分實施例中可將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和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兩者設置成具有不同的出光色,亦即,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產生的第一光線L21的光色會與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產生的第六光線L51不同,且第三濾光裝置520的濾光頻段也和第一濾光裝置220的濾光頻段不同。例如,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可以是用來產生綠光的綠光LED,而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則可以用來產生藍光的藍光LED。當檢測的樣本需要的是藍光LED所產生的激發光時,使用者可利用設置於殼體280上的切換鈕(圖5中未繪示)開啟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並同時關閉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以利用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來提供所需的激發光。當檢測的樣本需要的是綠光LED所產生的激發光時,使用者可利用該切換鈕開啟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並同時關閉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 ),以利用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來提供所需的激發光。換言之,本實施例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500具有一機多用的功能,可應用在不同的螢光檢測項目中,使用機構無需購置多套不同的螢光顯微鏡來應付不同的檢測需要,可大幅降低所需的硬體成本。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與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兩者的出光色相同,且第三濾光裝置520的功能也和第一濾光裝置220相同。將第一局部光譜光源210和第二局部光譜光源510同時開啟時,能提升手持式螢光顯微鏡500輸出的激發光強度,有助於改善觀測螢光釋放量很微弱的樣本時的影像品質和檢測正確性。
前述各實施例中的影像感測裝置250可以透過USB介面或1394介面等傳輸介面,將產生的影像訊號回傳給耦接的電腦或檢測系統,並且可透過該傳輸介面自該電腦或檢測系統接收手持式螢光顯微鏡中的元件所需的電力。因此,前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架構中無需設置電池裝置,可有效減少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體積和重量。
另外,前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濾光裝置220、240和520可以分別採用高通、低通、帶通(bandpass)或帶止(bandstop)等型態的吸收性(absorptive)濾光裝置或反射性(reflective)濾光裝置等。此外,各濾光裝置也能夠與其他元件進行適當的結合。例如,可將第二濾光裝置240設置於物鏡230上而成為單一元件,也可將第二濾光裝置240直接設置在影像感測裝置250的光接收端。濾光裝置220或520也可以採用濾光材料以塗敷(coating)等方式直接設置於局部光譜光源210或510上。
由前述可知,前述各實施例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輸出光線照射到樣本的光路徑,不會與螢光從樣本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重疊。因此,手持式螢光顯微鏡200輸出的光線照射到樣本後所產生的反射光,不易混雜在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240的光路徑中,可降低影像感測裝置250接收到的光學雜訊,提升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和檢測的正確性。
而且,前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架構無需使用分光鏡,不僅可精簡手持式螢光顯微鏡所需的元件、縮小手持式螢光顯微鏡的體積,還可增加物鏡230在樣本和影像感測裝置250之間的可移動距離,使得本發明提出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具有更佳的變焦自由度,有助進一步提升螢光影像的觀測品質
由於局部光譜光源210、410和510採用的是發光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等小尺寸的光源元件,並且搭配上述架構上的改良,使螢光顯微鏡的體積能夠更精簡且易於攜帶,而能應用於更多的檢測環境。
再者,由於光罩285能夠將大部分的環境光線阻絕在光罩285之外,可有效降低環境光源對螢光檢測結果的干擾。因此,使用者不必將樣本和前揭的手持式螢光顯微鏡攜帶至暗室中也能對樣本進行螢光檢測,大幅增加螢光檢測的場所選擇性和便利性,對於擴大螢光檢測的應用有莫大的幫助。
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某些詞彙被用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同樣的元件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作為區分 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為區分的基準。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的「包含」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另外,「耦接」一詞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於第二裝置,則代表第一裝置可通過電性連接、有線傳輸、無線傳輸、或光學傳輸等信號連接方式而直接連接於第二裝置,或通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的電性或信號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說明書及圖式中的元件的數量、位置和連接關係等僅為示意性的敘述與繪製,以簡化說明。說明書中各個元件能以一個或多個的元件實施,或者說明書中多個元件的功能也可由同一元件實施,而皆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此外,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若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敘述某些數值相同時,例如,波長、頻率或時間等數值,因為工藝條件、設計上的誤差和設備條件等影響,而造成此些數值於實施時可能略有不同而仍能達成本發明的效果,也應屬於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各個實施例及各實施例的部份技術特徵間皆能適當的結合而不互斥,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修飾與組合,皆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200‧‧‧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202‧‧‧承載體
210‧‧‧局部光譜光源
220、240‧‧‧濾光裝置
230‧‧‧物鏡
250‧‧‧影像感測裝置
270‧‧‧樣本
280‧‧‧殼體
285‧‧‧光罩

Claims (10)

  1. 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四光線;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不會與該螢光從該樣本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另包含有:一物鏡,設置於該樣本與該第二濾光裝置之間,或是該第二濾光裝置與該影像感測電路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其中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是一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或是一或多個雷射二極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其中該影像感測電路會自一電腦或檢測系統接收所需的電力。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另包含有:一導光裝置,設置在該第一濾光裝置的光輸出端與該樣本之間,用於將該第二光線反射至該樣本上。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另包含有:一導光裝置,設置在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與該第一濾光裝置之間,用於將該第一光線反射至該第一濾光裝置。
  7. 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四光線;一第二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五光線來照射該樣本,其中該第五光線與該第一光線的光色不同,且當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而當第一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不會與該螢光從該樣本 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上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另包含有:一物鏡,設置於該樣本與該第二濾光裝置之間,或是該第二濾光裝置與該影像感測電路之間;其中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是一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或是一或多個雷射二極體。
  9. 一種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包含有:一殼體;一第一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一光線;一第一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一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二光線;一第二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一樣本照射該第二光線後所產生的一螢光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四光線;一第二局部光譜光源,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產生一第六光線,其中該第六光線與該第一光線的光色不同,且當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而當第一局部光譜光源開啟時,該第二局部光譜光源會關閉;一第三濾光裝置,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對該第六光線進行濾光以提供一第七光線;一影像感測電路,設置於該殼體內部,用以接收該第四光線以產生一螢光影像;以及一光罩,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用以包圍該樣本,以降低或阻止 光線從該光罩外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其中該螢光從該樣本進入該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不會與該第二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或是該第七光線照射到該樣本的光路徑重疊,且該螢光進入第二濾光裝置的光路徑上或是該第四光線進入該影像感測電路的光路徑上皆未設置任何分光鏡。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手持式螢光顯微鏡,另包含有:一物鏡,設置於該樣本與該第二濾光裝置之間,或是該第二濾光裝置與該影像感測電路之間;其中該第一局部光譜光源是一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或是一或多個雷射二極體。
TW100129714A 2011-08-19 2011-08-19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TWI454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714A TWI454735B (zh) 2011-08-19 2011-08-19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US13/569,747 US20130044201A1 (en) 2011-08-19 2012-08-08 Hand-hel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ith partial-spectrum light sour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714A TWI454735B (zh) 2011-08-19 2011-08-19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0064A TW201310064A (zh) 2013-03-01
TWI454735B true TWI454735B (zh) 2014-10-01

Family

ID=4771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9714A TWI454735B (zh) 2011-08-19 2011-08-19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44201A1 (zh)
TW (1) TWI454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99056B2 (es) * 2015-07-31 2017-07-07 Pablo ALBERTOS SÁNCHEZ Dispositivo para ensayar una muestra de células
CN106770092A (zh) * 2016-11-28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手持式荧光快速检测仪
TWI702397B (zh) * 2019-05-29 2020-08-21 麗寶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螢光顯微成像裝置
CN114428058A (zh) * 2022-01-29 2022-05-0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玉米含水率检测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0800B (en) * 1998-07-10 2000-05-21 Wer Fong Internat Entpr Co Ltd Multi-positional micro-circulating microscope
US20050099677A1 (en) * 2003-11-07 2005-05-12 Ken Kawamata Fluorescence observing apparatus
US20050151094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Olympus Corporation Confocal microspectroscope
TWI247115B (en) * 2003-11-26 2006-01-11 Ind Tech Res Inst A biochip detec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30650A1 (it) * 2003-04-02 2004-10-03 Fraen Corp Srl Gruppo illuminante di una apparecchiatura di analisi in luminescenza, in particolare di un microscopio a fluorescenza, e apparecchiatura di analisi in luminescenza provvista di tale gruppo illuminante
WO2007074929A1 (ja) * 2005-12-27 2007-07-05 Olympus Corporation 生物由来の被験試料の画像を取得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0800B (en) * 1998-07-10 2000-05-21 Wer Fong Internat Entpr Co Ltd Multi-positional micro-circulating microscope
US20050099677A1 (en) * 2003-11-07 2005-05-12 Ken Kawamata Fluorescence observing apparatus
TWI247115B (en) * 2003-11-26 2006-01-11 Ind Tech Res Inst A biochip detection system
US20050151094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Olympus Corporation Confocal microspectrosco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4201A1 (en) 2013-02-21
TW201310064A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1625B2 (ja) 分光光度・比濁検出ユニット
WO2017000700A1 (zh) 一种多荧光通道同步显微成像方法及装置
KR101781219B1 (ko) 양자 효율 측정 방법, 양자 효율 측정 장치 및 적분기
US9354436B2 (en) Microscope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microscope
TWI454735B (zh) 手持式螢光顯微鏡
JP2017078724A (ja) 多色蛍光画像分析装置
CN102955238A (zh) 手持式荧光显微镜
JP6688190B2 (ja) 顕微鏡
KR101821637B1 (ko) 발광 현미경
JP2011186182A (ja) 顕微鏡装置
CN113834803B (zh) 一种多功能显微成像光学系统
JP2009281911A (ja) 分析装置
US11486828B2 (en) Fluorescence photometer and observation method
JP2011247743A (ja) 蛍光測定装置
RU245746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троля на основе решетки
CN112577958B (zh) 量子点检测装置和方法
JP2002131648A (ja) 蛍光顕微鏡
US11340114B2 (en) Spectrum measurement system
JP6599018B2 (ja) 画像取得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取得方法
JP2002311332A (ja) 検査用顕微鏡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対物レンズ
RU2312326C1 (ru) Спектральный лазерный флуоресцентный микроскоп
JP2009053006A (ja) 蛍光検出装置、及び蛍光検出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JP4237457B2 (ja) 赤外顕微鏡
JP2020051955A (ja) 試料撮影装置
JPH10206743A (ja) 蛍光顕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