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9730B -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 Google Patents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9730B
TWI439730B TW099123523A TW99123523A TWI439730B TW I439730 B TWI439730 B TW I439730B TW 099123523 A TW099123523 A TW 099123523A TW 99123523 A TW99123523 A TW 99123523A TW I439730 B TWI439730 B TW I4397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electrode
control element
substrate
parallax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3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5118A (en
Inventor
Mengchieh Tsai
Chihwen Chen
Chihhung Shih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9123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9730B/zh
Priority to US13/092,228 priority patent/US882388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05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5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9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9730B/zh
Priority to US14/332,569 priority patent/US9250447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7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slanted parallax op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24Colour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having a particular patter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interdigit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2RGB geometric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1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視差控制裝置與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在兩種顯示模式中呈現自動立體影像的視差控制裝置與方法。
一般來說,3D顯示器(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s)可區分為戴眼鏡式3D顯示器(又稱立體顯示器,stereoscopic displays)與裸眼式3D顯示器。(又稱自動立體顯示器,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利用戴眼鏡式3D顯示技術,使用者必須配戴如特殊設計的眼鏡如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而讓使用者的左、右眼分別接收到不同的影像,進而感知立體影像。自動立體顯示器則是在顯示裝置內部設置特殊的光學元件,如視差控制元件(parallax barrier),以使得顯示裝置可分別向使用者的左、右眼發出不同的影像,進而讓使用者不需配戴輔助眼鏡就能感知立體影像。
第1A圖概要地繪示了一種習知自動立體顯示器的運作原理。如第1A圖所示,自動立體顯示器包含顯示面板100與設置於顯示面板100之顯示面上方的視差控制元件110。顯示面板100包含了至少二基板102、104,以及設於其間的液晶層106。此外,基板102上設有複數個畫素(圖中未繪示)所組成的畫素陣列,每一畫素可對應到液晶層106中的至少一特定液晶胞(如,106a、106b)。視差控制元件110包括:相對設置的二基板116、120;設置於 該等基板116、120之間的向列式液晶胞(twisted nematic cell,下稱TN液晶)112、114;設於基板116表面上的兩組條狀電極122、124;以及實質上完全覆蓋基板120之一表面的表面電極118。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皆可理解,在此一自動立體顯示器中,尚可包括至少一偏光片(此處為求簡潔而未予繪示);舉例來說,此偏光片可設於顯示面板100下方、顯示面板100與視差控制元件110之間或視差控制元件110之上。上述條狀電極122和124可交錯排列於基板116上,且可藉由分別控制這兩組電極的電位差,而產生直條狀的視差控制結構。舉例來說,當將表面電極118與條狀電極組122極接地而另一條狀電極組124連接至高電壓時,位於條狀電極組122(處於接地狀態)處的TN液晶112不會被驅動;而位於條狀電極組124(處於高電壓狀態)處的TN液晶114會被驅動。如此一來,由顯示面板100發出的影像(光線)經過此視差控制結構110時,光線無法穿透被驅動的TN液晶114,僅能通過未被驅動的TN液晶112的部分;因此,顯示面板100發出的影像會形成一種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而能夠分別提供左眼影像(如,來自對應於液晶胞106b之畫素的影像)以及右眼影像(如,來自對應於液晶胞106a之畫素的影像)給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用者的大腦在接收到上述左、右眼影像的訊號後,即可感知一立體影像。
目前許多顯示裝置都可以相對於一基座或電子裝置旋轉,舉例來說,當顯示器橫放(即顯示器的長邊位於水平方向中)時稱為風景模式(landscape mode);而當顯示器 直放(即顯示器的長邊位於垂直方向中)時稱為肖像模式(portrait mode)。然而,上述習知視差控制元件僅能用以在單一種顯示模式下提供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以第1B圖為例,當視差控制元件150的條狀電極組152、154沿著平行於顯示裝置長邊的方向設置時,顯示器只有在肖像模式下才能呈現立體影像。更詳細地說,在此種情形下,來自顯示面板160之畫素162a與162b的影像可以通過處於接地狀態之條狀電極152處的TN液晶(圖中未繪示),而分別提供左眼影像(如,來自對應於畫素160b的影像)與右眼影像(如,來自對應於畫素160a的影像)給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用者的大腦感知一立體影像。
為了使得顯示器在風景模式與肖像模式中皆能呈現立體影像,於實際應用中,出現了許多問題。舉例來說,在不同模式中,使用者必須改變視距(viewing distance)才能感知到清楚的立體影像。所謂視距係指使用者眼睛與螢幕之間的距離(即第1A圖繪示的D),一般而言,視距會和使用者兩眼之間距成正比以及視差控制元件和畫素之間的距離成正比,並和玻璃基板的折射率成反比以及畫素間隔(pixel pitch)成反比。當將顯示器由肖像模式轉換為風景模式時,畫素的間距會改變,因而導致視距不同。
此外,因為視差控制元件是利用液晶來形成遮光結構,位在電極邊緣的液晶可能會出現轉向不完全或分布不均等問題,因此很容易因為使用者觀看角度不同,而產生色差(color difference)的現象。不論是視距或是色差的問題,都會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會影響立體影像的顯示品 質。有鑑於此,相關領域亟需提出一種新的視差控制元件與視差控制方法,以提供使用者更佳的觀看經驗。
發明內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內容的簡化摘要,以使閱讀者對本揭示內容具備基本的理解。此發明內容並非本揭示內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並非在指出本發明實施例的重要/關鍵元件或界定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視差控制元件,利用此種視差控制元件來呈現立體影像時,較不容易產生因為視角所導致的色差,且在不同觀看模式中可保持相近的視距。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此視差控制元件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與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第一基板上設有複數個第一電極與複數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一方向設置於第一基板上;該些第二電極亦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一方向設置於第一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錯排列。第二基板上設有複數個第三電極與複數個第四電極。該些第三電極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二方向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且其中每一第三電極包含一階梯狀的第一部分;該些第四電極亦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二方向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且其中每一第四電極包含一階梯狀的第二部分。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呈現立體影像時,較不容易產生因為視角所導致的色 差,且在不同觀看模式中可保持相近的視距。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此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與視差控制元件。上述顯示面板可包含複數個畫素,該些畫素沿著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排列成一畫素陣列,其中每一上述畫素在第一方向的寬度為Wp,在第二方向的高度為Hp。更詳細地說,每一畫素可包含3個次畫素,且每一上述次畫素在第一方向中的寬度為(Wp/3)。上述視差控制元件配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一側,且此視差控制元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與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該些第一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一方向設置於第一基板上;該些第二電極亦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一方向設置於第一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錯排列。第二基板上設有複數個第三電極與複數個第四電極。該些第三電極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二方向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且其中每一第三電極包含一階梯狀的第一部分;該些第四電極亦彼此電性連接並沿著第二方向設置於第二基板上,且其中每一第四電極包含一階梯狀的第二部分。更詳細地說,每一第三電極的上述第一部分又可包含沿著第二方向排列的三個第一區塊,該些第一區塊係排列成階梯狀,且兩相鄰之第一區塊之間於第一方向的階差(step)為(Wp/3)或(2Wp/3)。相似地,每一第四電極的上述第二部分又可包含沿著第二方向排列的三個第二區塊,該些第二區塊係排列成階梯狀,且兩相鄰之第二區塊之間於第一方向的階差為(Wp/3)或(2Wp/3)。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呈現立體影像時,較不容易產生因為視角所導致的色差,且在不同觀看模式中可保持相近的視距。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此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與視差控制元件。上述顯示面板可顯示一種二維影像;而上述視差控制元件則可以是根據本發明前述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如此一來,此視差控制元件可經操作而能夠將顯示面板所顯示的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上述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影像。
本發明之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自動立體影像的形成方法。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上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顯示元件形成二維影像,以及操作本發明前述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而將上述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上述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影像。
在參閱下文實施方式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輕易瞭解本發明之基本精神及其他發明目的,以及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實施態樣。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 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實施方式中涵蓋了多個具體實施例的特徵以及用以建構與操作這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步驟與其順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體實施例來達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與步驟順序。
為了解決在呈現立體影像時,因為使用者視角不同所致的視差問題,並使得使用者在肖像模式與風景模式下觀看立體影像時可保持近似的視距,本發明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視差控制元件。下文將參照第2圖與第3A、3B圖來闡明此一視差控制元件的結構。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之視差控制元件的概要剖面圖式。
如第2圖所示,視差控制元件200包含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設置於第一基板210上的複數個第一電極212與複數個第二電極216、設置於第二基板220上的複數個第三電極222與複數個第四電極226以及夾設於其間的液晶層230。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上述液晶層230係由向列式(TN)液晶所組成。此處所述的第一基板210和/或第二基板220可以選用任何適當的基板種類,舉例來說,可利用玻璃基板來作為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3A圖與第3B圖分別繪示了第2圖所示的視差控制元件之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上的電極配置。如第3A圖所示,第一基板210上設有複數個第一電極212與複數個第二電極216。第一電極212沿著第一方向(如,第 3A圖中所示的X方向)延伸而設置於第一基板210的一表面上,第一電極212皆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例如,藉由第一連接部214而電性連接)。第二電極216同樣沿著第一方向X延伸而設置於第一基板210的該表面上,第二電極216皆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例如,藉由第二連接部218而電性連接)。第一電極212和第二電極216彼此交錯排列;此外,第一連接部214與第二連接部218分別位於第一基板210在X方向中的二相對側。
接著請參照第3B圖,第二基板220上設有複數個第三電極222與複數個第四電極226。第三電極222沿著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如,第3B圖中所示的Y方向)延伸而設置於第二基板220的一表面上,每一第三電極222包含一第一部分,且此第一部分為階梯狀(如第3B圖中所示)。此外,該些第三電極222藉由第三連接部224而彼此電性連接。第四電極226亦沿著第二方向Y延伸而設置於第二基板220的該表面上,每一第四電極226包含一第二部分,且此第二部分為階梯狀(如第3B圖中所示)。相似地,該些第四電極226藉由第四連接部228而彼此電性連接。第三電極222和第四電極226彼此交錯排列;此外,第三連接部224與第四連接部228分別位於第二基板220在Y方向中的二相對側。
雖然第3A與3B圖中分別繪示了一種例示性的第一、第二電極與第三、第四電極的排置方式,本發明不限於此,且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輕易想見其他排置方式。
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所謂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彼此交錯排列,係指將一個第一電極212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二電極216之間;或者是,可以將多個(如二、三或更多)第一電極212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二電極216之間。想當然爾,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將一個第二電極216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一電極212之間;或者是,可以將多個(如二、三或更多)第二電極216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一電極212之間。
相似地,在一實施例中,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彼此交錯排列,係指將一個第三電極222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四電極226之間;或者是,可以將多個(如二、三或更多)第三電極222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四電極226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將一個第四電極226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三電極222之間;或者是,可以將多個(如二、三或更多)第四電極226設置於兩個相鄰的第三電極222之間。
理論上來說,為了使得視差控制元件200能夠展現較佳的視差控制效果,相鄰電極之間間隙應該越小越好。因此,根據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例,相鄰的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之間的間隙小於或等於6μm。相似地,根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相鄰的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之間的間隙小於或等於6μm。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上述第一電極212、第二電極216、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可分別獨立地由一透明導電材料所組成。透明導電材料的實施例包括但不限 於: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氟摻雜氧化錫(fluorine doped tin oxide,FTO)、氧化鋅鋁(aluminum zinc oxide,AZO)、氧化鋅鎵(gallium zinc oxide,GZO)、氧化鋅(ZnO)、氧化錫(SnO2 )以及上述材料的組合。作為例示而非限制,可利用由ITO組成的透明導電層作為上述電極。在較佳的情形中,用以形成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連接部214、218、224、228的材料可分別和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電極212、216、222、226的材料相同。
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電極212、216、222、226其中任一種電極、或其中至少一個電極可任選地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與至少一橋接圖案。下文將以第4A與4B圖,進一步說明此種電極設計。
第4A圖與第4B圖分別繪示了根據本發明此實施例的兩種例示性電極設計;為求簡潔,圖中僅繪示了第一電極212、第二電極216、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的排列方式,而省略了視差控制元件的其他部分(如第2圖所示者)。
如第4A圖所示,上述第一電極212之每一者可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樣242以及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244。更明確地說,該些透明導電圖樣242彼此分離,而橋接圖案244則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242之間,以使兩個相鄰的透明導電圖案242彼此電性連接。此外,上述橋接圖案244係位於相鄰之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之間的間隙。
如上所述,在第一基板210上設置有複數個第一電極212,而藉由橋接圖案橋接透明導電圖案的這種電極設計可運用於所有第一電極212中,或僅運用於其中一部分第一電極212。雖然此處係以第一電極212為例,來說明此種電極設計,但亦可將此電極設計運用於第二電極216中,或同時運用於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中。
第4B圖繪示了第三電極222的電極設計。如圖所示,第三電極222之每一者可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樣252以及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254。更明確地說,該些透明導電圖樣252彼此分離,而不透明橋接圖案254則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252之間,以使該些透明導電圖案252彼此電性連接。此外,上述橋接圖案254係位於相鄰之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之間的間隙。如上所述,在第三基板220上設有複數個第三電極222,而藉由不透明橋接圖案橋接透明導電圖案的這種電極設計可運用於所有第三電極222中,或僅運用於其中一部分第三電極222。此外,當注意到,在第4B圖所示的電極設計中,第三電極222包括複數個由透明導電圖案252與不透明橋接圖案254所組成之非矩形區塊。又,第四電極226包括複數個矩形區塊。
雖然此處係以第三電極222為例,來說明此種電極設計,但亦可將此電極設計運用於第四電極226中,或同時運用於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中。亦可想見,在一任選實施例中,可同時將此處所述的電極設計運用於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電極212、216、222、226中。
在一任選的實施例中,上述不透明橋接圖案244與254的材質可分別包含不透明金屬。作為例示而非限制,上述金屬材料可為銀、金、銅、鈀、鉻、鉑、鉬、鈦、鉭、鎢、鋁、鐵、鈷、鋅、錫、鎳、或上述金屬的合金或混合物。
在製備過程中,可分別形成複數個彼此分離的透明導電圖樣與不透明金屬組成的橋接圖案,以得到如第4A圖或第4B圖所示的電極結構。
或者是,在另一替代性的製程中,可先形成一連續的透明導電電極,而後在所述的位置上形成不透明金屬層以作為橋接圖案。以第4C圖的視差控制元件為例,在第一基板210的一表面設有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圖中未繪示),其中第一電極212為連續的透明導電電極,且在其一表面上設有不透明橋接圖案264。在本實施例中,上述不透明橋接圖案264位於兩相鄰之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的間隙和第一電極212的重疊處。
在一任選的實施例中,可於第一基板210或第二基板220上配置一黑矩陣層,以遮蔽位於第二基板220上的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之間的間隙。或者是,在另一任選的實施例中,可於第一基板210或第二基板220上配置一黑矩陣層,以遮蔽位於第一基板210上的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之間的間隙。亦或是,在另一任選的實施例中,可於第一基板210或第二基板220上配置一黑矩陣層,以同時遮蔽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6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三電極222與第四電極226之間的間隙。
在一任選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三電極222除了第一部 分之外,可更包含第三部分(圖中未繪示),此一第三部分同樣為階梯狀。或者是,第四電極226除了第二部分之外,可更包含第四部分(圖中未繪示),此一第四部分亦為階梯狀。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呈現立體影像時,較不容易產生因為視角所導致的色差,且在不同觀看模式中可保持相近的視距。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此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與根據本發明上述態樣/具體實施例之視差控制元件(如視差控制元件200),且視差控制元件配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一側(如,顯示面板用以顯示影像之一側或顯示面板之入光側)。簡單地說,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畫素,可根據這些畫素的排列方式,來設計視差控制元件中的電極排置。
在實際運用中,上述顯示面板包括任何可用以顯示二維影像的元件,其實施例包括但不限於:液晶顯示單元、電致發光顯示單元與電泳顯示單元。
第5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570,其包含顯示面板550與視差控制元件500。以第5A圖為例,顯示面板550是一種液晶顯示單元,其包含一對基板572、574,以及夾設於其間的液晶層576。液晶層576包含複數個液晶胞,分別對應至基板576上的畫素排置(即,第5C圖所示的畫素排置560)。應注意,在第5A圖中,為求圖面簡單,並未繪示出第一電極512與第二電極516之間的間隙;亦未繪示出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之間的間隙。
顯示面板550可更包含偏光片(圖中未繪示),此偏光片可設置於基板572之一表面上和/或基板574之一表面上。此外,顯示面板550可更包含一光源,如一背光模組(圖中未繪示),設置於顯示面板550的入光面(如,基板572下方)。再者,顯示面板550可包含彩色濾光片(圖中未繪示),因而使得顯示面板550能夠呈現出彩色的二維影像。此處所述的液晶顯示單元包括偏光片、彩色濾光片和/或背光模組的材料與建構方式,皆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此外,雖然第5A圖中所繪示的視差控制元件500與顯示面板550分別具有二基板,但在任選的實施例中,可省略其中一基板。舉例來說,可省略視差控制元件500的第一基板506,而使得視差控制元件500與顯示面板550共用基板574。或者是,可省略顯示面板550的第二基板574,而使得視差控制元件500與顯示面板550共用基板506。
下文將參照第5A至5D圖以及第6A至6D圖來描述此顯示裝置570的結構以及其在不同觀看模式中的操作原理。
第5B圖與第5C圖分別繪示了在第一模式(如,肖像模式)下,顯示裝置570之視差控制元件500的電極排置510與顯示面板550之畫素排置560。
請參照第5A與5B圖,視差控制元件500與上述視差控制元件200同樣地包括第一基板506、第二基板508、配置於第一基板506與第二基板508之間的液晶層505、配 置於第一基板506上的複數個第一電極512與複數個第二電極516以及配置於第二基板508上的複數個第三電極522與複數個第四電極526。
第5B圖繪示了第一基板506與第二基板508上的電極設計,但圖中為求簡潔僅繪示了電極的結構。與第3A圖相似,在第5B圖中,第一基板(未繪示)上設有複數個第一電極512與複數個第二電極516。第一電極512沿著第一方向X延伸而設置於第一基板的一表面上,該些第一電極512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二電極516同樣沿著第一方向X延伸而設置於第一基板上,該些第二電極516皆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一電極512和第二電極516彼此交錯排列。
如第5C圖所示,顯示面板550可包含複數個畫素552,上述畫素552沿著第一方向X與第二方向Y排列成一畫素陣列。每一畫素552在第一方向X的寬度為Wp,在第二方向Y的高度為Hp。更詳細地說,每一畫素552可包含3個次畫素554,且每一次畫素554在第一方向X中的寬度為(Wp/3),在第二方向Y中的高度為Hp。
再回到第5B圖,與第3B圖相似,視差控制元件500的第二基板(未繪示)上設有複數個第三電極522與複數個第四電極526。第三電極522沿著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而設置於第二基板的一表面上,每一第三電極522包含一階梯狀的第一部分530,且該些第三電極522彼此電性連接。第四電極526亦沿著第二方向Y延伸而設置於第二基板上,每一第四電極526包含一階梯狀的 第二部分540,且該些第四電極526彼此電性連接。第三電極522和第四電極526彼此交錯排列。
更詳細地說,第三電極522的第一部分530包含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的三個第一區塊532a、532b、532c,該些第一區塊532a、532b、532c係排列成階梯狀;其中兩相鄰之第一區塊(如532a與532b)之間的階差D1 為(Wp/3)或(2Wp/3)。亦即,兩相鄰之第一區塊之間在X方向的階差D1 實質上等於一個或兩個次畫素在第一方向X中的寬度。
相似地,第四電極526的第二部分540又可包含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的三個第二區塊542a、542b、542c,該些第二區塊542a、542b、542c係排列成階梯狀,且兩相鄰之第二區塊(如542b與542c)之間在X方向中的階差D2 為(Wp/3)或(2Wp/3)。亦即,兩相鄰之第二區塊之間的階差D2 實質上等於一個或兩個次畫素在第一方向X中的寬度。
當可想見,此處所述的第一電極512、第二電極516、第三電極522以及第四電極526可分別具有與上述第一電極212、第二電極216、第三電極222以及第四電極226相似的結構與設計。因而,上文關於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電極212、216、222、226的敘述同樣亦可適用於此處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電極512、516、522、526。
舉例來說,此視差控制元件500的第一電極512與第二電極516之間可具有一間隙;或者是,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之間可具有一間隙。
再者,此視差控制元件500的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電極512、516、522、526可獨立地由透明導電層所組成。又或者是,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電極512、516、522、526可分別具有如上文參照第4A、4B或4C圖所示的結構;更詳細地說,於一實施例中,其可分別具有複數個彼此分離的透明導電圖案以及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之間的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於另一實施中,可包含不透明橋接圖案位於兩相鄰之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隙與第三電極的重疊處或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之間隙與第一電極的重疊處。相似地,上述不透明橋接圖案之材質包括上文所述的不透明金屬。
此外,此視差控制元件500可更具有如上文所述的黑矩陣層,其係配置於第一基板506或第二基板508上,以遮蔽位於第二基板508上的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之間的間隙;或者是,黑矩陣層係配置於第一基板506或第二基板508上,以遮蔽位於第一基板506上的第一電極512與第二電極516之間的間隙。亦或是,在另一任選的實施例中,可於第一基板506或第二基板508上配置一黑矩陣層,以同時遮蔽第一電極512與第二電極516之間的間隙以及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之間的間隙。
在本說明書中,每一第一區塊532a、532b、532c在第二方向Y中的區塊高度為H1 且在第一方向X中的區塊寬度為W1 (請參見第5B圖之標示);每一第二區塊542a、542b、542c在第二方向Y中的區塊高度為H2 且在第一方向X中的區塊寬度為W2 (請參見第5B圖之標示)。在一 實施例中,區塊寬度W1 小於每一畫素552的寬度Wp,而區塊寬度W2 小於每一畫素552的寬度Wp。在另一實施例中,區塊寬度W1 等於每一畫素552的寬度Wp,而區塊寬度W2 小於每一畫素552的寬度Wp。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區塊高度H1 或H2 實質上等於每一畫素552的高度Hp。
在任選的具體實施例中,每一第一電極512與每一第二電極516在第二方向Y中的高度小於每一畫素552的高度Hp。
請同時參見第5A-5D圖,在第一種觀看模式下,操作視差控制結構500以使得顯示裝置570呈現自動立體影像的步驟如下。施加參考電壓至第二電極516、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同時施加資料電壓至第一電極512。由於第一電極512所形成之電場驅動了相對應位置的液晶胞505a,光線就無法穿透該部分;至於其他部分(如與第二電極516相對應處)的液晶胞505b則不會被驅動,且可允許光線穿透。當顯示面板550所呈現的二維影像通過此一視差控制結構500時,在此第一操作模式下的視差控制結構500搭配顯示面板550上的畫素排置560可形成如第5D圖所示的視差屏障結構580。上述視差屏障結構580可將此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更詳細地說,上述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包含一左眼影像(圖中標示「左」的畫素)與一右眼影像(圖中標示「右」的畫素),當使用者的左、右眼分別接收到上述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時,使用者的大腦就能夠感知到一立體影像。更詳細地說,以第5A圖為例,此時液晶胞576a係對應至第5C 圖所示的一右眼畫素,而液晶胞576b係對應至第5C圖所示的一左眼畫素,因而使用者的大腦能夠感知立體影像。
接著,請參見第6A圖與第6B圖,其分別繪示了在第二模式(如,風景模式)下,顯示裝置570的視差控制元件500的電極排置510與顯示面板550之畫素排置560。事實上,第6A圖與第6B圖分別繪示了和第5B圖與第5C圖相同的結構,但將第5B、5C圖順時針旋轉了90度。
在第二種觀看模式下,操作視差控制結構500以使得顯示裝置570呈現自動立體影像的步驟如下。施加參考電壓至第一電極512、第二電極516與第四電極526;同時施加資料電壓至第三電極522。由於第三電極522所形成之電場驅動了相對應位置的液晶胞505c,光線就無法穿透該部分;至於其他部分(如與第四電極526相對應處)的液晶胞505d則不會被驅動,且可允許光線穿透。當顯示面板550所呈現的二維影像通過此一視差控制結構500時,在此第二操作模式下的視差控制結構500搭配顯示面板550之畫素排置560可形成如第6C圖所示的視差屏障結構590。視差屏障結構590可將此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而能夠分別提供一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一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得使用者的大腦感知一立體影像。
接著,請參見第6D圖,其繪示了顯示裝置570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形成立體影像的概要圖式。與第5A圖相似,在第6D圖中,為求圖面簡單,並未繪示出第三電極522與第四電極526之間的間隙。
如第6D圖所示,此時液晶胞576c係對應至第6C圖所示的一右眼畫素,而液晶胞576d係對應至第6C圖所示的一左眼畫素,因而使用者的大腦能夠感知立體影像。
在第二觀看模式下,假若位於電極邊緣的液晶轉向不完全或分布不均,會導致顯示裝置出現嚴重的色差。然而,本發明所提出的視差控制元件200與500採用了階梯狀的電極設計,能夠明顯地改善上述問題。請參見第6A-6C圖,第三電極522的三個第一區塊532a、532b、532c之間在第一方向X中的的階差D1 分別為(Wp/3);且顯示面板550上每一畫素552的每一次畫素554在X方向中的寬度同樣也是(Wp/3)。當將上述電極設計與畫素排置搭配使用時,第三電極522之第一部分530的三個第一區塊532a、532b、532c在X方向中所對應至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為R、G、B三個次畫素(如第6C圖所示);換句話說,位於第三電極522之第一部分530邊緣的次畫素不是同一種次畫素。如此一來,即便電極邊緣發生液晶轉向不完全或分布不均等問題,由於R、G、B三種次畫素都可能發生此種問題,三種次畫素所造成的色度不均能夠互相抵銷,因而可以改善顯示裝置因為視角不同而發生的色差問題。
此外,由於本發明配合既有的畫素結構來設計階梯狀電極的排置,顯示器不論處於第一模式(如,肖像模式)或第二模式(如,風景模式)中,其顯示面板之畫素間距上不會改變。如此一來,使用者在切換觀看模式時,不需大幅度地調整視距,即可觀看到立體影像。
雖然第5B與6A圖中所示的第三電極之第一區塊 532a、532b、532c之間的階差D1 分別為(Wp/3),本發明不限於此種電極配置。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閱讀並理解本說明書的內容後,當可輕易想見其他多種修飾與變形。
舉例來說,第7A至7E圖分別繪示了多種第三電極的例示性排置方法,並搭配第6B圖所示的畫素排置。為了方便說明,在第7A至7E圖中,將X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稱為右方,Y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稱為下方。此外,圖中僅標示出與第三電極相對應之次畫素標號,而省略了其他畫素/次畫素。
在第7A圖中,第三電極600包含沿著方向Y排列的兩個第一部分605a、605b。每一第一部分605a、605b分別係由三個第一區塊601、602、603所組成;以第一區塊602來看,位於其上方的第一區塊601與下方的第一區塊603分別向左方與右方各位移了(Wp/3)的距離。如此一來,每一第一部分605a、605b的第一區塊601、602、603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R、G、B。此外,位於下方的第一部分605b的第一區塊601相較於上方的第一部分605a的第一區塊603,向右方位移了(Wp/3)的距離。
第7B圖所示的第三電極610同樣包括沿著方向Y排列的兩個第一部分615a、615b。每一第一部分615a、615b分別由三個第一區塊611、612、613所組成;以第一區塊612來看,位於其上方的第一區塊611向左方位移了(2Wp/3)的距離,且位於第一區塊612下方的第一區塊 613則向左方位移了(Wp/3)的距離。在此種畫素排置中,第一區塊611、612、613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R、B、G。此外,位於下方的第一部分615b的第一區塊611相較於上方的第一部分615a的第一區塊613,向左方位移了(Wp/3)的距離。
第7A與7B圖分別繪示了在Y方向中排列了兩個第一部分以形成第三電極,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以第7A圖為例,當可根據實際上的畫素排置來選擇每一第三電極600中第一部分605的重複數目。此外,亦可視情形來改變多個第一部份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
此外,本發明亦不限於在Y方向中重複排列第一部分以組成一第三電極,而可以利用兩種或更多的階梯狀部分來組成第三電極。
舉例來說,在第7C圖中,第三電極620包括排列於Y方向中的第一部分625與第三部分629。更詳細地說,第一部分625包括三個第一區塊621、622與623,以第一區塊622來看,位於其上方的第一區塊621與下方的第一區塊623分別向區塊622的左方與右方位移了(2Wp/3)的距離;因而使得第一區塊621、622與623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R、B、G。第三部分629和第一部分625互為鏡像,且因而第三部分629的三個第三區塊626、627、628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G、B、R。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三部分629和第一部分625互為鏡像,位於下方的第三部分629的第三區塊626相較於上方的第一部分625a的第一區塊623,沒有 相對位移。
在第7D圖所示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電極630包括排列於Y方向中的第一部分635與第三部分639,其中第一部分635的三個第一區塊631、632、633的排置方式和第7A圖所示的區塊601、602、603相同;且第三部分639的三個第三區塊636、637、638排置方式和第7B圖所示的區塊611、612、613相同。因此,第三電極630的第一部分605之第一區塊631、632、633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R、G、B;而其第三部分639之第三區塊636、637、638在X方向中所對應到的第一個次畫素分別是R、B、G。在本實施例中,位於下方的第三部分639的第三區塊636相較於上方的第一部分635的第一區塊633,向左方位移了(2Wp/3)的距離。
第7E圖所示的第三電極640包括沿著方向Y排列的兩個第一部分645a、645b,此處所述的第一部分645a、645b與第7B圖所示的第一部份615a、615b具有相同的排置方式,因此沿用了第7B圖中關於第一區塊的標號。第7E圖的第三電極640與第7B圖的第三電極610不同之處在於位於下方的第一部分645b的第一區塊611相較於上方的第一部分645a的第一區塊613,向右方位移了(2Wp/3)的距離。
可將此處參照第7A至7E圖所示的第三電極的實施例,運用於上文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200或500中,而實現本發明之目的。此外,雖然此處係描述了第三電極的排置方式,這些排置方式亦可同樣適用於上文所述的第四電 極226或526。此外,在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應具有互補的排置方式。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其運用了本發明上述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所提出的視差控制元件,因而此顯示裝置在呈現立體影像時,較不容易產生因為視角所導致的色差,且在不同觀看模式中可保持相近的視距。
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上述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與視差控制元件,如上文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200或500。上述顯示面板可顯示一種二維影像;而視差控制元件200或500經操作而能夠將顯示面板所顯示的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此一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影像。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可以包含液晶顯示面板。此處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可包含光源、偏光片與液晶顯示單元。上述光源的一實施例為背光模組,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的原理與精神,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有關於一種自動立體影像的形成方法。簡言之,可藉由操作上述視差控制裝置200或500,而將來自一顯示元件的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上述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得使用者的大腦能夠感知一立體影像,如第5A圖與第6D圖所示。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此處提出之自動立體影像的 形成方法適用於在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下呈現自動立體影像。此處所稱的第一模式與第二模式一般係指顯示裝置處於肖像模式或風景模式之情形。舉例來說,可藉由將顯示裝置相對於一本體或固定面旋轉90度,而將顯示裝置由肖像模式切換至風景模式。
第8圖為一流程圖,闡明了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之方法800所包含的步驟。
在步驟802,藉由顯示裝置中的顯示元件(如,上文所述的顯示元件550)形成二維影像。
另一方面,操作本發明前述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如視差控制元件200或500),而產生一視差屏障結構。
更具體來說,當顯示裝置處於第一模式下時,施加參考電壓至視差控制結構(如,視差控制元件500)的第二電極、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並施加資料電壓至該視差控制結構的第一電極,以形成一視差屏障結構(步驟804)。
或者是,當顯示裝置處於第二模式下時,施加參考電壓至視差控制結構的第一電極、第二電極與第四電極;並施加資料電壓至視差控制結構的第三電極,以形成一視差屏障結構(步驟806)。
其後,在步驟808中,當顯示元件呈現的二維影像經過步驟804或806所產生的視差屏障結構時,上述視差屏障結構可將此二維影像轉換為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
上述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予使用者的左、右眼,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 影像。
雖然此處參照第8圖以特定的順序來描述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的方法,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可先進行步驟804(或步驟806)而形成一視差屏障結構,而後再進行步驟802以提供該二維影像。或者是,步驟802和步驟804(或步驟806)可同時進行。
雖然上文實施方式中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悖離本發明之原理與精神的情形下,當可對其進行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60‧‧‧顯示面板
102、104、116、120‧‧‧基板
106‧‧‧液晶層
106a、106b‧‧‧液晶胞
110、150‧‧‧視差控制元件
112、114‧‧‧扭轉陣列型液晶胞
118‧‧‧表面電極
122、124、152、154‧‧‧條狀電極
162a、162b‧‧‧畫素
200、500‧‧‧視差控制元件
210、506、572‧‧‧第一基板
212、512‧‧‧第一電極
214‧‧‧第一連接部
216、516‧‧‧第二電極
218‧‧‧第二連接部
220、508、574‧‧‧第二基板
222、522、600、610、620、630‧‧‧第三電極
224‧‧‧第三連接部
226、526‧‧‧第四電極
228‧‧‧第四連接部
230‧‧‧液晶層
242、252‧‧‧透明導電圖樣
244、254、264‧‧‧不透明橋接圖案
505、576‧‧‧液晶層
505a、505b、505c、505d、576a、576b、576c、576d‧‧‧液晶胞
510‧‧‧電極排置
530、605a、605b、615a、615b、625、635、645a、645b‧‧‧第一部分
532a、532b、532c、601、602、603、611、612、613、621、622、623、631、632、633‧‧‧第一區塊
540‧‧‧第二部分
542a、542b、542c‧‧‧第二區塊
550‧‧‧顯示面板
552‧‧‧畫素
554‧‧‧次畫素
560‧‧‧畫素排置
570‧‧‧顯示裝置
580、590‧‧‧視差屏障結構
626、627、628、636、637、638‧‧‧第三區塊
800‧‧‧方法
802-808‧‧‧步驟
D‧‧‧視距
Hp‧‧‧畫素高度
H1 ‧‧‧第一區塊高度
Wp‧‧‧畫素寬度
W1 ‧‧‧第一區塊寬度
D1 ‧‧‧第一區塊階差
D2 ‧‧‧第二區塊階差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與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概要地繪示了一種習知自動立體顯示器的運作原理;第1B圖概要地繪示了一習知自動立體顯示器,其可在單一種顯示模式下提供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第2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之視差控制元件的剖面概要圖式;第3A圖繪示第2圖所示的視差控制元件之第一基板上的電極配置;第3B圖繪示第2圖所示的視差控制元件之第二基板上的電極配置; 第4A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例示性電極設計;第4B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具體實施例的例示性電極設計;第4C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再一具體實施例的例示性電極設計;第5A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一具體實施例的剖面概要圖式;第5B圖繪示第5A圖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模式下該顯示裝置之視差控制元件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上的電極排置;第5C圖繪示在第5A圖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模式下該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的畫素排置;第5D圖繪示第5B圖所示的電極排置與第5C圖所示的畫素排置,在第一模式下形成的一視差屏障結構;第6A圖繪示根據第5A圖所示的具體實施例,在第二模式下該顯示裝置之視差控制元件的電極排置;第6B圖繪示在第6A圖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二模式下該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的畫素排置;第6C圖繪示第6A圖所示的電極排置與第6B圖所示的畫素排置,在第二模式下形成的另一視差屏障結構;第6D圖為示意圖,闡明根據第6A-6C圖所示的顯示裝置在第二模式下形成立體影像的原理;第7A至7E圖分別繪示了根據本發明多種具體實施例之第三電極的例示性排置方法;以及 第8圖為流程圖,闡明了根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用以形成自動立體影像的方法。
210‧‧‧第一基板
212‧‧‧第一電極
214‧‧‧第一連接部
216‧‧‧第二電極
218‧‧‧第二連接部
220‧‧‧第二基板
222‧‧‧第三電極
224‧‧‧第三連接部
226‧‧‧第四電極
228‧‧‧第四連接部

Claims (30)

  1. 一種視差控制元件,包含:一第一基板;複數個第一電極,沿一第一方向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一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複數個第二電極,沿該第一方向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該些第二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錯排列;一第二基板;複數個第三電極,沿著一第二方向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該每一第三電極包含至少一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為階梯狀;複數個第四電極,沿著該第二方向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交錯排列,並且該每一第四電極包含至少一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為階梯狀;以及一液晶層,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一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設置於該兩相鄰第二電極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二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設置於該兩相鄰第一電極之 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三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設置於該兩相鄰第四電極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四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設置於該兩相鄰第三電極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每一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有一小於或等於6μm之間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每一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間有一小於或等於6μm之間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該些第二電極、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分別由一透明導電層所組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一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 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分離;以及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之間,以使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而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一間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更包含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其中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一間隙與該第一電極的重疊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更包括一黑矩陣層,以遮蔽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之間的間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些第三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分離;以及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之間,以使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而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一間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更包含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其中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一間隙與該第三電極的重疊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更包括一黑矩陣層,以遮蔽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之間的間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其中該每一第三電極更包含一第三部分,該第三部分為階梯狀且與該第一部分係呈鏡像。
  16.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含複數個畫素,該些畫素沿著一第一方向與一第二方向排列成一畫素陣列,其中該每一畫素沿著該第一方向具有一寬度Wp,而沿著該第二方向具有一高度Hp,該每一畫素包含3個次畫素,且每一次畫素沿著該第一方向具有一寬度(Wp/3);一視差控制元件,配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一側,該視差控制元件包括:一第一基板;複數個第一電極,沿該第一方向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些第一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複數個第二電極,沿該第一方向設置於該第一基 板上,該些第二電極為直條狀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錯排列;一第二基板;複數個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每一該第三電極包含至少一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沿著該第二方向排列的三個第一區塊,該些第一區塊排列成階梯狀,且該兩相鄰之第一區塊具有一階差,該階差為(Wp/3)或(2Wp/3);複數個第四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交錯排列,並且每一該第四電極包含至少一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具有沿著該第二方向排列的三個第二區塊,該些第二區塊排列成階梯狀,且該兩相鄰之第二區塊具有一階差,該階差為(Wp/3)或(2Wp/3);以及一液晶層,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具有一間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間具有一間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該些第二電極、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 極分別由一透明導電層所組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分離;以及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之間,以使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而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一間隙。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其中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三電極與該第四電極之一間隙與該第一電極的重疊處。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黑矩陣層,以遮蔽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之間的間隙。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三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複數個透明導電圖案,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分離;以及 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橋接於該些透明導電圖案之間,以使該些透明導電圖案彼此電性連接,而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一間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其中該至少一不透明橋接圖案係位於兩相鄰之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一間隙與該第三電極的重疊處。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黑矩陣層,以遮蔽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之間的間隙。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第三電極更包含一第三部分,該第三部分與該第一部分係呈鏡像,並且該第三部分具有沿著該第二方向排列的三個第三區塊,該些第三區塊排列成階梯狀,且該兩相鄰之第三區塊具有一階差,該階差為(Wp/3)或(2Wp/3)。
  27.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顯示一二維影像;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視差控制元件,經操作以將該二維影像轉換為一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其中該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一左眼影像與一 右眼影像予一使用者,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影像。
  28. 一種自動立體影像的形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一顯示元件形成一二維影像;以及操作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而將該二維影像轉換為一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其中該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可分別提供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予一使用者,而使該使用者感知一立體影像。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操作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之步驟包含在一第一模式中進行以下步驟:施加一參考電壓至該些第三電極與該些第四電極;以及施加一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一電極,並施加該參考電壓至該些第二電極,以使該視差控制元件將該二維影像轉換為該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操作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視差控制元件之步驟包含在一第二模式中進行以下步驟:施加一參考電壓至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以及施加一資料電壓至該些第三電極,並施加該參考電壓 至該些第四電極,以使該視差控制元件將該二維影像轉換為該具有視差屏障圖案之影像。
TW099123523A 2010-07-16 2010-07-16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TWI439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23523A TWI439730B (zh) 2010-07-16 2010-07-16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US13/092,228 US8823888B2 (en) 2010-07-16 2011-04-22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with strip-shaped and step-shaped electrode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4/332,569 US9250447B2 (en) 2010-07-16 2014-07-16 Method for forming autostereoscopic ima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23523A TWI439730B (zh) 2010-07-16 2010-07-16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5118A TW201205118A (en) 2012-02-01
TWI439730B true TWI439730B (zh) 2014-06-01

Family

ID=4546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3523A TWI439730B (zh) 2010-07-16 2010-07-16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823888B2 (zh)
TW (1) TWI439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1968A1 (en) * 2010-09-21 2013-07-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rive circuit of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KR101290908B1 (ko) * 2011-03-29 2013-07-29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JP5774701B2 (ja) * 2011-07-28 2015-09-09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光学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49576B1 (ko) * 2011-09-07 2018-04-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3002304B (zh) * 2011-09-08 2017-04-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3d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JP5906649B2 (ja) * 2011-10-05 2016-04-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20130046018A (ko) * 2011-10-27 2013-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130048070A (ko) * 2011-11-01 2013-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420686B1 (ko) * 2011-11-17 2014-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배리어셀을 포함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5052624A (ja) * 2011-12-28 2015-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5806150B2 (ja) 2012-03-13 2015-1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9116358B2 (en) * 2012-05-17 2015-08-25 Innocom Technology(Shenzhen) Co., Ltd. 2D/3D switchable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TWI454791B (zh) * 2012-05-23 2014-10-01 Au Optronics Corp 電驅動液晶透鏡面板與立體顯示面板
TWI467237B (zh) * 2012-08-03 2015-01-0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影像顯示器及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KR20140033560A (ko) * 2012-08-30 2014-03-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능동 배리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US20140125928A1 (en) * 2012-11-06 2014-05-0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40268324A1 (en) * 2013-03-18 2014-09-18 3-D Virtual Lens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displaying 3d images from 2d source images using a barrier grid
WO2014181567A1 (ja) * 2013-05-09 2014-1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TWI484221B (zh) * 2013-06-25 2015-05-11 Au Optronics Corp 可切換式平面/立體(2d/3d)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19823B (zh) 2013-08-29 2016-02-01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顯示面板與應用其之對位方法與立體顯示方法
CN103792669A (zh) * 2013-10-01 2014-05-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器
US9967546B2 (en) 2013-10-29 2018-05-08 Vefx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2D-images and videos to 3D for consumer, commercial and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US20150116458A1 (en) 2013-10-30 2015-04-30 Barkatech Consult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nhanced 3d-effects for real-time and offline appplications
US9069178B2 (en) * 2013-11-28 2015-06-3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prism cell panel
US9551878B2 (en) * 2013-12-17 2017-01-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atterned retarder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777416B (zh) * 2014-01-17 2017-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透镜及三维显示装置
KR102120422B1 (ko) * 2014-02-05 2020-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렌즈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869573B (zh) * 2014-03-06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透镜基板的制备方法
US10158847B2 (en) 2014-06-19 2018-12-18 Vefxi Corporation Real—time stereo 3D and autostereoscopic 3D video and image editing
CN104635398A (zh) * 2015-03-09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光栅控制方法
CN104793426A (zh) * 2015-03-24 2015-07-22 深圳市广之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裸眼3d显示装置
CN206002779U (zh) 2016-09-14 2017-03-0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三维显示装置
JP7227448B2 (ja) * 2018-07-18 2023-02-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10618564B (zh) * 2019-10-30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0745B2 (en) * 2020-06-10 2022-10-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with two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s
JP2022078538A (ja) * 2020-11-13 2022-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2254590A1 (ja) * 2021-06-01 2022-12-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7710A (en) 1996-09-27 1998-04-01 Sharp Kk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directional display
JP2002040456A (ja) 2000-07-28 2002-02-06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I236279B (en) 2002-12-05 2005-07-11 Ind Tech Res Inst A display device being able to automatieally convert a 2D image to a 3D image
JP2005274905A (ja) * 2004-03-24 2005-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TWI345120B (en) 2004-05-14 2011-07-11 Chimei Innolux Corp An ip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7965365B2 (en) * 2004-09-03 2011-06-21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 panel, and lens
KR100684715B1 (ko) 2004-10-19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TWI264600B (en) 2005-02-03 2006-10-21 Au Optronics Corp 2D/3D displa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3D images
KR101086412B1 (ko) * 2005-04-04 2011-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편광격자 스크린을 이용한 2차원/3차원 영상 호환용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959103B1 (ko) * 2005-08-25 2010-05-2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0688357B1 (ko) 2005-11-30 2007-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KR100719507B1 (ko) * 2005-12-22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101465220B1 (ko) 2007-11-29 2014-1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이중시역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화상구현 방법
TW201019018A (en) 2008-11-04 2010-05-1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JP5705420B2 (ja) * 2009-07-03 2015-04-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667752B2 (ja) * 2009-08-20 2015-0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TW201131205A (en) * 2010-03-12 2011-09-16 Unique Instr Co Ltd Multi-functional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50447B2 (en) 2016-02-02
TW201205118A (en) 2012-02-01
US20120013606A1 (en) 2012-01-19
US20140327849A1 (en) 2014-11-06
US8823888B2 (en) 2014-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730B (zh)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CN101923257B (zh) 视差控制元件、显示装置及自动立体影像的形成方法
CN1042161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122671B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
JP5521380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102628997B (zh) 使用屏障液晶面板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410205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908113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135719A1 (en) Stereo display device and parallax barrier panel thereof
TW201305606A (zh) 影像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及終端裝置
CN102928906B (zh) 彩色滤光片及使用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57486B (zh) 显示装置
KR20130055997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US9759925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1580362B1 (ko) 시차 장벽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436100A (zh) 液晶狭缝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CN103472650B (zh) 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CN102929049B (zh) 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及应用该阶梯格栅的立体显示器
CN102508382B (zh) 立体显示器以及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切换面板
CN103631021B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CN104536144B (zh) 透明立体显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US9606367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03399427B (zh) 一种视点数可控的立体显示装置
US20130265510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active optical element thereof
TWI509289B (zh) 立體顯示裝置及其影像顯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