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2669A - 立体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92669A CN103792669A CN201310726860.9A CN201310726860A CN103792669A CN 103792669 A CN103792669 A CN 103792669A CN 201310726860 A CN201310726860 A CN 201310726860A CN 103792669 A CN103792669 A CN 1037926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s
- display panel
- pixel cell
- electrode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RQIPKMUHKBASFK-UHFFFAOYSA-N [O-2].[Zn+2].[Ge+2].[In+3] Chemical compound [O-2].[Zn+2].[Ge+2].[In+3] RQIPKMUHKBAS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luminium ti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JYMITAMFTJDTAE-UHFFFAOYSA-N aluminum zinc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Al+3].[Zn+2] JYMITAMFTJDTA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7—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slanted parallax op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阵列。屏蔽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屏蔽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其中θ1≠0度。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2≠0度。光学异向性介质位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者对于显示器的显示品质(如影像解析度、色彩饱和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除了高影像解析度以及高色彩饱和度之外,为了满足使用者观看真实影像的需求,亦发展出能够显示出立体影像的显示器。
目前发展较快速也较成熟的立体显示技术为空间多工技术(spatial-multiplexed technology)。在空间多工的立体显示技术中,为了建立立体影像效果,常利用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或者柱状透镜在空间中形成不同视域(viewing zone)以让观看者的右眼和左眼分别接收不同影像资讯。其中,屏障工艺技术又比透镜工艺技术更为成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商品中。
在使用屏障工艺技术的传统立体显示器中,由于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不佳,因此在将显示面板与屏蔽面板对位贴合时存在旋转误差以及移动误差的问题,故如何改善对位误差以达成减少漏光与色偏、降低杂讯且具有良好显示品质的立体显示器乃业界所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可改善旋转误差以提高对位精度容忍度并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阵列。屏蔽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屏蔽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其中θ1≠0度。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2≠0度。光学异向性介质位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显示面板与该屏蔽面板之间的一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且∣θ1-θ2∣≦θ。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解析度为A×C,且A<C,其中2θ满足:
P表示一个次像素单元的宽度,D表示该显示面板与该屏蔽面板之间的一对位误差阀值。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0.005度≦θ≦0.05度。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第一共用电极;以及多个第一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一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一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第二共用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二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二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共用电极均为多个。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为相同。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为相同。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显示面板具有一边缘,且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阵列。屏蔽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屏蔽面板具有一边缘,其中显示面板的边缘与屏蔽面板的边缘的夹角有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显示面板的解析度为A×C,且A<C,其中2θ满足:
P表示一个次像素单元的宽度,D表示显示面板与屏蔽面板之间的对位误差阀值。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屏蔽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这些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多个第二电极,这些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1=θ2;以及一光学异向性介质,位于这些第一电极以及这些第二电极之间。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第一共用电极;以及多个第一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一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一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第二共用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二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二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共用电极均为多个。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为相同。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为相同。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显示面板为矩形且具有第一侧边,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阵列。屏蔽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屏蔽面板为矩形且具有第二侧边,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锐角,锐角为0.01度至0.1度。屏蔽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其中第一电极沿Y方向延伸。
上述的立体显示器,其中该屏蔽面板更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其中这些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这些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构成的夹角为2θ,0.005度≦θ≦0.05度。
基于上述,本发明分别于屏蔽面板的两基板上设计具有不同旋转方向的电极,且在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贴合后可选择与Y方向(亦即,贴合中心线方向)偏离较小的电极作为屏蔽电极,另一与Y方向偏离较大的电极作为共同电极(Com)。因此,可改善旋转误差并可将对位误差容忍度提高一倍,进而可放宽工艺的需求,且亦可适用于更高解析度(pixel per inch,PPI)或更小SBP(singlebarrier pitch)的商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屏蔽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第一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第二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7及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经贴合后的立体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经贴合后的立体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10及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屏蔽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立体显示器100例如是能提供直式(portrait)显示模式及/或横式(landscape)显示模式的立体显示装置,或者例如是可切换式平面/立体(2D/3D)的显示装置,或者其他合适的立体显示装置等。
请参照图1,立体显示器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屏蔽面板150,其中屏蔽面板150位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未标示)朝向屏蔽面板150,亦即屏蔽面板150例如是配置于显示面板110上方。
显示面板110例如是包括一对基板120、130、配置在基板120上的像素阵列122以及配置于此对基板120、130之间的显示介质140。显示面板110是任何可以显示影像的构件,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浆显示面板或其它型式显示面板。
图2是显示面板110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显示面板110具有多个像素单元U,且每一个像素单元U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S,各个次像素单元S的宽度为P。上述的次像素单元S包括红色次像素单元R、绿色次像素单元G以及蓝色次像素单元B。上述次像素单元S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以构成像素阵列122。因此,像素阵列122在Y方向上具有多行且于X方向上具有多列。一般来说,每一个次像素单元S在像素阵列122中是包括数据线、扫描线、主动元件以及像素电极等构件。另外,次像素单元S可进一步包括彩色滤光图案,其可设置在像素阵列122中或是设置在基板130上。上述次像素单元S的组成构件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次像素单元S中的每一行的颜色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且次像素单元S中的每一列的颜色为相同。举例来说,图2的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列都是红色次像素单元R,第二列都是绿色次像素单元G,第三列都是蓝色次像素单元B。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的次像素单元S亦可以是具有如图3所示的排列方式。在图3中,次像素单元S中在每一列的排列顺序为红色次像素单元R、绿色次像素单元G、蓝色次像素单元B,且次像素单元S中在每一行的颜色为相同。
当显示面板11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介质140例如是液晶分子。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1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显示介质140例如是有机发光层。当显示面板110为电泳显示面板时,显示介质140例如是电泳显示介质。当显示面板110为电浆显示面板时,显示介质140例如是电浆显示介质。再者,当显示面板110采用非自行发光的材料(例如液晶材料)作为显示介质140时,立体显示器100可以选择性地更包括有光源模块以提供显示所需的光源。
图4是屏蔽面板150的剖面示意图,且图5与图6分别是图1的第一电极层162以及第二电极层172的俯视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图4、图5以及图6,屏蔽面板150包括第一基板160、第一电极层162、第二基板170、第二电极层172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180。
第一基板160与第二基板170彼此相对向设置,且其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
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位于第一基板160与第二基板170之间。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例如是具有双折射性的介质,例如液晶分子或是其他合适的物质。以液晶分子为例,通常液晶分子具有第一轴向折射率(no)以及第二轴向折射率(ne)。所述第一轴向折射率(no)一般又可称为液晶分子的短轴折射率,所述第二轴向折射率(ne)又可称为液晶分子的长轴折射率。而且上述的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会随着屏蔽面板150中的电场分布来排列。
第一电极层162与第二电极层172分别地位于第一基板160与第二基板170上,且为靠近光学异向性介质180的内侧。也就是说,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位于第一电极层162以及第二电极层172之间。
更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6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64。第一电极164例如是条状电极且彼此平行排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64亦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图案化电极。第一电极164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其中θ1≠0度。再者,第二电极层17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174。第二电极174例如是条状电极且彼此平行排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74亦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图案化电极。第二电极174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2≠0度。在本实施例中,∣θ1-θ2∣≦θ或者θ1=θ2。夹角为+θ例如是表示左旋角度,而夹角为-θ例如是表示右旋角度。第一电极164以及第二电极174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其例如是金属氧化物,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显示器100例如是更包括粘着层(未绘示),用以接合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如此一来,当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贴合后,经由屏蔽面板150的作用,观看者的左眼就只能观察到播放左眼影像的像素,右眼就只能观察到播放右眼影像的像素,进而产生立体影像效果。再者,立体显示器100例如是更包括偏光片(未绘示),分别配置于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的表面上。
图7及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经贴合后的立体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为了清楚地绘示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的关系,图7仅绘示出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的边缘而省略了其他构件。一般来说,在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进行贴合时,由于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不佳,因此存在旋转误差的问题。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0的解析度为A×C,且A<C,A为每一行中次像素单元S的数量(即短边尺寸)且C为每一列中次像素单元S的数量(即长边尺寸)。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之间的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亦即,显示面板110的边缘与屏蔽面板150的边缘的夹角),其中2θ满足下式:
P表示一个次像素单元S的宽度,D表示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之间的对位误差阀值,且0.005度≦θ≦0.05度。举例来说,A为720,C为1280,且P为77.1μm,则当D为5μm时,θ为0.0052度;当D为50μm时,θ为0.052度。
更详细来说,显示面板110为矩形且具有第一侧边110a。屏蔽面板150为矩形且具有第二侧边150a,其中第一侧边110a与第二侧边150a形成锐角2θ,锐角2θ为0.01度至0.1度。也就是说,由于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不佳,因此一般会在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110a与屏蔽面板150的第二侧边150a之间形成锐角,且所述对位误差所造成的锐角的最大值为2θ,其中0.005度≦θ≦0.05度(实际上,此2θ值会依照不同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差异而有所不同)。
再者,为了清楚地绘示显示面板110的次像素单元S与屏蔽面板150的电极的关系,图8仅绘示出显示面板110的次像素单元S以及屏蔽面板150的第一电极164与第二电极174而省略了其他构件。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6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174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θ2=2θ。因此,当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之间的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时(亦即,当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不够准确而具有旋转误差值时,例如未准确贴合且具有旋转误差时),第一电极164的侧边164a会沿Y方向延伸且与次像素单元S的侧边Sa平行,并且第二电极174的侧边174a与第一电极164的侧边164a构成的夹角为2θ,其中0.005度≦θ≦0.05度。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贴合之后,选择与Y方向(亦即,贴合中心线方向)的偏离角度较小的电极作为屏蔽电极,而另一与Y方向的偏离角度较大的电极则作为共用电极。更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164的侧边164a会沿Y方向延伸且与次像素单元S的侧边Sa平行(亦即,第一电极164与Y方向的偏离角度较小),因此可将第一电极164作为屏蔽电极,而另一第二电极174则作为共用电极。如此一来,可使条状的屏蔽电极与每一行的次像素单元S准确对位,进而可避免对位误差所造成的屏蔽电极偏移而未能完全遮蔽下方的次像素单元S所导致的漏光、色偏以及杂讯的问题。
在上述图7及图8的实施例中是以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并非准确对位贴合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如图9的实施例所示)中,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亦可以是准确对位贴合。
请参照图9,当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之间的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0时(亦即,当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的旋转误差值最小时,例如准确贴合时),第一电极164的侧边164a以及第二电极174的侧边174a分别与次像素单元S的侧边Sa(或Y方向)构成的夹角为θ,其中0.005度≦θ≦0.05度。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极164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电极174的延伸方向分别与Y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的设计,且此夹角为显示面板110与屏蔽面板150之间的对位误差旋转阀值2θ的二分之一,因此无论是否准确对位贴合皆可达到提高对位精度的功效。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对位精度提高至小于或等于θ,且0.005度≦θ≦0.05度。
在上述图4至图9的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电极层162与第二电极层172分别具有一层电极结构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如图10与图11的实施例所示)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亦可以是具有一层以上的电极结构。
图10及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屏蔽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0及图11的实施例与上述图4的实施例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
请参照图10,在屏蔽面板250中,第一电极264包括多个第一共用电极268、绝缘层267以及多个第一屏蔽电极266。第一共用电极268配置于基板160上,绝缘层267覆盖第一共用电极268,且第一屏蔽电极266配置于绝缘层267上。更详细来说,多个第一屏蔽电极266位于第一共用电极268的上方且与第一共用电极268电性绝缘,其中第一共用电极268与第一屏蔽电极266彼此交错设置,且第一屏蔽电极266与第一共用电极268为图案化电极。再者,第二电极274包括多个第二共用电极278、绝缘层277以及多个第二屏蔽电极276。第二共用电极278配置于基板170上,绝缘层277覆盖第二共用电极278,且第二屏蔽电极276配置于绝缘层277上。更详细来说,多个第二屏蔽电极276位于第二共用电极278的上方且与第二共用电极278电性绝缘,其中第二共用电极278与第二屏蔽电极276彼此交错配置,且第二屏蔽电极276与第二共用电极278为图案化电极。
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电极264作为屏蔽电极且第二电极274作为共用电极时,则给予第一屏蔽电极266一屏蔽电位V1,同时给予第一共用电极268、第二共用电极278以及第二屏蔽电极276一共同电位Vcom,其中屏蔽电位V1高于或低于共同电位Vcom而形成电位差。同样地,当第二电极274作为屏蔽电极且第一电极264作为共用电极时,则给予第二屏蔽电极276一屏蔽电位V1,同时给予第二共用电极278、第一共用电极268以及第一屏蔽电极266一共同电位Vcom,其中屏蔽电位V1高于或低于共同电位Vcom而形成电位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电极266位于第一共用电极268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之间,第二屏蔽电极276位于第二共用电极278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之间,惟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可视需求修改为第一共用电极268位于第一屏蔽电极266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之间,第二共用电极278位于第二屏蔽电极276以及光学异向性介质180之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共用电极268与第一屏蔽电极266彼此交错设置,且第二共用电极278与第二屏蔽电极276彼此交错配置,因此可使分别属于不同膜层的共用电极与屏蔽电极在空间上重叠。如此一来,可使共用电极与屏蔽电极得以紧密排列,进而可避免漏光与色偏且可具有较佳的立体显示效果。
在上述图10的实施例中是以具有多个共用电极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如图11的实施例所示)中,亦可以是具有单一共用电极或者至少一共用电极。
请参照图11,在屏蔽面板350中,第一电极364包括一第一共用电极368、绝缘层367以及多个第一屏蔽电极366。第一共用电极368配置于基板160上,绝缘层367覆盖第一共用电极368,且第一屏蔽电极366配置于绝缘层367上。更详细来说,多个第一屏蔽电极366位于第一共用电极368的上方且与第一共用电极368电性绝缘,其中第一屏蔽电极366为图案化电极(例如与图10中的第一屏蔽电极266相同)且第一共用电极368为整面性电极。再者,第二电极374包括多个第二共用电极378、绝缘层377以及多个第二屏蔽电极376。第二共用电极378配置于基板170上,绝缘层377覆盖第二共用电极378,且第二屏蔽电极376配置于绝缘层377上。更详细来说,多个第二屏蔽电极376位于第二共用电极378的上方且与第二共用电极378电性绝缘,其中第二屏蔽电极376为图案化电极(例如与图10中的第二屏蔽电极276相同)且第二共用电极378为整面性电极。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中,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分别与Y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分别为+θ1以及-θ2),且所述夹角为对位误差旋转阀值(2θ)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本发明分别于屏蔽面板的两基板上设计具有不同旋转方向的电极,且在显示面板以及屏蔽面板贴合后可选择与Y方向(亦即,贴合中心线方向)偏离较小的电极作为屏蔽电极,另一与Y方向偏离较大的电极作为共同电极。因此,可改善旋转误差并可将对位误差容忍度提高一倍,进而可放宽工艺的需求,且亦可适用于更高解析度或更小SBP的商品。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屏蔽面板的电极设计可将屏蔽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贴合中心线方向的对位精度提高至小于或等于贴合机台的对位精度2θ的二分之一。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这些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一阵列;以及
一屏蔽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该屏蔽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其中这些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其中θ1≠0度;
多个第二电极,其中这些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2≠0度;以及
一光学异向性介质,位于这些第一电极以及这些第二电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屏蔽面板之间的一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且∣θ1-θ2∣≦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的解析度为A×C,且A<C,其中2θ满足:
P表示一个次像素单元的宽度,D表示该显示面板与该屏蔽面板之间的一对位误差阀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0.005度≦θ≦0.0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电极包括:
至少一第一共用电极;以及
多个第一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一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一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电极包括:
至少一第二共用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二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二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共用电极均为多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为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为相同。
12.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一边缘,且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这些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一阵列;以及
一屏蔽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该屏蔽面板具有一边缘,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边缘与该屏蔽面板的边缘的夹角有一对位误差旋转阀值为2θ,
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解析度为A×C,且A<C,其中2θ满足:
P表示一个次像素单元的宽度,D表示该显示面板与该屏蔽面板之间的一对位误差阀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这些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1,;
多个第二电极,这些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2,其中θ1=θ2;以及
一光学异向性介质,位于这些第一电极以及这些第二电极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电极包括:
至少一第一共用电极;以及
多个第一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一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一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电极包括:
至少一第二共用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屏蔽电极,位于该第二共用电极的上方且与该第二共用电极电性绝缘。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共用电极均为多个。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为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列的颜色系依序并重复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次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行的颜色系为相同。
21.一种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系为矩形且具有一第一侧边,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次像素单元,这些次像素单元沿着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一阵列;以及
一屏蔽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该屏蔽面板系为矩形且具有一第二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形成一锐角,该锐角为0.01度至0.1度,该屏蔽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其中这些第一电极系沿Y方向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面板更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其中这些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这些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构成的夹角为2θ,0.005度≦θ≦0.05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5524 | 2013-10-01 | ||
TW102135524 | 2013-10-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92669A true CN103792669A (zh) | 2014-05-14 |
Family
ID=5066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26860.9A Withdrawn CN103792669A (zh) | 2013-10-01 | 2013-12-19 | 立体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092025A1 (zh) |
CN (1) | CN103792669A (zh) |
TW (1) | TWI4764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8701B (zh) * | 2015-04-01 | 2017-10-2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05204173A (zh) * | 2015-08-31 | 2015-12-30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视图合成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06855672A (zh) * | 2017-02-28 | 2017-06-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3349A (ja) * | 2005-09-08 | 2007-04-19 | Seiko Epson Corp | 膜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TWI439730B (zh) * | 2010-07-16 | 2014-06-01 | Au Optronics Corp | 視差控制元件及其應用 |
TWI443417B (zh) * | 2011-01-25 | 2014-07-01 | Hannstar Display Corp | 立體顯示器、屏障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US8514474B2 (en) * | 2011-08-30 | 2013-08-20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
TWI456261B (zh) * | 2011-11-30 | 2014-10-11 | Au Optronics Corp | 立體顯示器及其視差屏障面板 |
TWI454791B (zh) * | 2012-05-23 | 2014-10-01 | Au Optronics Corp | 電驅動液晶透鏡面板與立體顯示面板 |
-
2013
- 2013-12-19 CN CN201310726860.9A patent/CN10379266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
- 2014-02-11 TW TW103104421A patent/TWI47645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2-11 US US14/178,257 patent/US201500920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4542A (zh) | 2015-04-16 |
TWI476451B (zh) | 2015-03-11 |
US20150092025A1 (en) | 2015-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9147B (zh) | 显示装置 | |
US9310617B2 (en) | Dual-directional 3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 |
US9164285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2944961B (zh) | 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 | |
CN202330954U (zh) | 双视场液晶显示器和双视场电致发光显示器 | |
TWI499801B (zh) | 顯示裝置 | |
US8908113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30208195A1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 |
US9930321B2 (en)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03777415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20140016050A1 (en) | Slit Grating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15520529A (ja) | 3d表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2692723A (zh) | 立体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 | |
US20150160465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3048836A (zh) | Tft阵列基板、液晶屏、其驱动方法及3d显示系统 | |
CN103869566A (zh) | 一种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3698894A (zh) | 一种被动偏光式三维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792669A (zh) | 立体显示器 | |
CN104656337A (zh) | 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 | |
CN103389597A (zh) | 具错位像素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2998873A (zh) | 一种液晶透镜 | |
CN102508382B (zh) | 立体显示器以及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切换面板 | |
CN203673154U (zh) | 一种被动偏光式三维显示装置 | |
CN103941408A (zh) | 立体显示器 | |
CN108594447B (zh) | 裸眼3d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4 |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