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9801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9801B
TWI499801B TW102105891A TW102105891A TWI499801B TW I499801 B TWI499801 B TW I499801B TW 102105891 A TW102105891 A TW 102105891A TW 102105891 A TW102105891 A TW 102105891A TW I499801 B TWI499801 B TW I4998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crys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5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1853A (zh
Inventor
Shinichiro Oka
Tomohiko Naganuma
Tatsuya Sugita
Shinichi Komur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41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1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8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involving active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81Hybrid switching mode, i.e.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with components parallel and orthogonal to th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02F1/294Variable focal length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28Function characteristic focussing or defocus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尤其係關於一種配置於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之液晶透鏡。
近年來,眾所周知有如下顯示裝置:其於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EL(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配置有產生透鏡效應之液晶面板(以下記作液晶透鏡),且可切換平面顯示(2D顯示)與立體顯示(3D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中,構成為,於3D顯示時藉由液晶透鏡之透鏡作用,使顯示於顯示面板上之右眼用之圖像與左眼用之圖像分別分開入射至觀察者之左右眼。
此種可切換2D顯示與3D顯示之顯示裝置係例如有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中記載之立體顯示裝置。於該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中記載之立體顯示裝置係構成為包括:顯示面板,其進行圖像顯示;雙折射透鏡,其配置於該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及液晶透鏡,其配置於顯示面板與雙折射透鏡之間。該液晶透鏡係於隔著液晶層而對向配置之一對透明基板之各者上配置有梳齒狀之電極。進一步構成為,於各透明基板上形成2個梳齒狀電極,且於顯示區域內交替配置有2個梳齒狀電極。
尤其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之液晶透鏡中,構成為對2個梳齒狀電極施加不同電壓或相同電壓,且構成為藉由控制對 各梳齒狀電極施加之電壓,可切換2D顯示及3D顯示,以及可切換3D顯示時之視差數。即,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中記載之立體顯示裝置中,於對第偶數個梳齒狀電極與隔著液晶層對向配置之透明基板之電極施加第1電壓,並且對第奇數個梳齒狀電極施加第2電壓之情形時,形成以第奇數個梳齒狀電極作為端部之折射率分佈型(GRIN:Gradient Index,梯度指數)透鏡。又,於對第偶數個梳齒狀電極與第奇數個梳齒狀電極施加第1電壓,並且對隔著液晶層而與該梳齒狀電極對向配置之透明基板之電極施加第2電壓之情形時,形成以各梳齒狀電極作為端部之GRIN透鏡。
又,於[Autostereoscopic Partial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Using Liquid-Crystal Gradient Index Lens](Ayako Takagi et.al.,SID digest,30.3,2010)中,亦記載有可切換2D顯示與3D顯示之顯示裝置。該[Autostereoscopic Partial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Using Liquid-Crystal Gradient Index Lens](Ayako Takagi et.al.,SID digest,30.3,2010)中記載之顯示裝置係構成為於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僅配置有產生透鏡效應之液晶透鏡。此時,液晶透鏡係於隔著液晶層而對向配置之一透明基板上形成梳齒狀電極,於另一透明基板上形成平板狀之電極。於包括該構成之液晶透鏡中,構成為對梳齒狀電極施加第1電壓,並且對平板狀之電極施加第2電壓,且形成以該梳齒狀電極作為端部之GRIN透鏡。又,於[Autostereoscopic Partial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Using Liquid-Crystal Gradient Index Lens](Ayako Takagi et.al.,SID digest,30.3,2010)中,與上述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同樣地記載有如下液晶透鏡,其於一透明基板上以成對方式形成2個梳齒狀電極,並且於另一透明基板上形成平板狀之電極。
於使用液晶透鏡之顯示裝置中,構成為藉由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而於液晶透鏡上形成折射率分佈,且使之產生透鏡效應,因此,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為重要項目之一。然而,亦如日本專利特開2010-224191號公報所記載,於形成液晶透鏡之液晶層厚度較薄(較小)之情形時有無法獲得充分之透鏡性能的問題。
又,於液晶層厚度較厚(較大)之情形時,由於會產生液晶分子之配向缺陷,故而於該情形時亦有無法獲得充分之透鏡性能之問題。尤其係於液晶透鏡無法獲得充分之透鏡性能之情形時,存在於3D顯示時會產生右眼用之圖像被觀察者之左眼識別等串擾(cross talk),而使3D圖像之顯示品質大幅度降低的問題,業界迫切期望獲得該問題之解決方法。
本發明係鑒於該等問題而完成,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之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包括:第1顯示面板,其進行圖像顯示;第2顯示面板,其配置於上述第1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且以於第1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柱狀透鏡狀控制折射率,而形成視差障壁;且該顯示裝置係切換二維顯示與三維顯示而進行圖像顯示者;上述第2顯示面板包含液晶顯示面板而成,該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具有包含透明導電膜之面狀之第1電極的上述第1基板、及具有於上述第1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上述第2方向之線狀之第2電極的上述第2基板,且上述第1基板與上述第2基板隔著液晶層而對向配置;上述液晶層之厚度為三維顯示時上述液晶層之液晶分子之極角方向的旋轉角成為90°之厚度以下。
根據本發明,可使可切換2D顯示與3D顯示之顯示裝置中的3D顯 示時之顯示品質提高。
根據說明書整體之記載可知本發明之其他效果。
ADH‧‧‧接著構件
AW1‧‧‧中空箭頭
AW2‧‧‧中空箭頭
B‧‧‧左右眼之間距
BLU‧‧‧背光模組
C‧‧‧位置
C1‧‧‧位置
C2‧‧‧位置
CT‧‧‧第1電極
D‧‧‧位置
d‧‧‧液晶層厚度
D1‧‧‧位置
D2‧‧‧位置
DIS‧‧‧顯示裝置
E‧‧‧位置
E1‧‧‧位置
E2‧‧‧位置
EF‧‧‧電力線
G1‧‧‧曲線
G2‧‧‧曲線
G3‧‧‧曲線
G4‧‧‧曲線
G5‧‧‧曲線
G6‧‧‧曲線
G7‧‧‧曲線
G8‧‧‧曲線
L‧‧‧左
LC‧‧‧液晶
LCD1‧‧‧第1液晶顯示面板
LCD2‧‧‧第2液晶顯示面板
LE‧‧‧左眼
LZ‧‧‧透鏡
MP‧‧‧個人數位助理
ORI‧‧‧配向膜
P‧‧‧像素間距
PX‧‧‧第2電極
Q‧‧‧透鏡間距
R‧‧‧右
RE‧‧‧右眼
s‧‧‧電極間距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TV‧‧‧電視裝置
WR‧‧‧配線部
W‧‧‧電極寬度
W1‧‧‧電極寬度
W2‧‧‧電極寬度
X‧‧‧軸
X1‧‧‧電極之一側
X2‧‧‧電極之另一側
Y‧‧‧軸
Z‧‧‧軸
圖1係用以對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整體構成進行說明之剖面圖。
圖2A及圖2B係用以對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詳細構成進行說明之俯視圖。
圖3係圖2所示之A-A'線上之剖面圖。
圖4A、圖4B及圖4C係用以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進行說明之圖。
圖5A及圖5B係用以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進行反平行摩擦之情形時的摩擦方向與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進行說明之圖。
圖6A及圖6B係用以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進行平行摩擦之情形時的摩擦方向與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進行說明之圖。
圖7係用以對使用液晶透鏡之3D顯示時之觀察者與第1液晶顯示面板之間的關係進行說明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透鏡)中之液晶層之厚度與第2電極之上部區域內之液晶分子之配向角度之測量值的圖。
圖9係表示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透鏡)之液晶層之厚度及施加電壓相對應的配向缺陷之有無之圖。
圖10(a)、(b)係用以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中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的串擾相對 於利用液晶層厚度d使電極間距離s標準化後之值(s/d)的產生比率之圖。
圖12(a)、(b)係用以對使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電極間距離形成地較大之情形進行說明之圖。
圖13(a)、(b)係用以對使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電極間距離形成地較小之情形進行說明的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的串擾相對於利用液晶層厚度d使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標準化後之值(W/d)的產生比率之圖。
圖15(a)、(b)係用以對第2電極之電極寬度形成為大於標準值(W/d)之上限值的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16(a)、(b)係用以對第2電極之電極寬度形成為小於標準值(W/d)之下限值的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17A及圖17B係用以對包括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實施形態4之資訊裝置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以下使用圖式對應用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其中,於以下說明中,對同一構成元件標註同一元件符號並且省略重複之說明。
<實施形態1> <整體構成>
圖1係用以對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整體構成進行說明之剖面圖,以下根據圖1對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整體構成進行說明。其中,於以下說明中,對使用非發光型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作為進行圖像顯示之顯示面板的情形進行說明,但亦可為使用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有機EL顯示面板)等自發光型顯示面 板作為該顯示面板之構成。又,圖中所示X、Y、Z係分別表示X軸、Y軸、Z軸。
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係構成為包括:第1液晶顯示面板(第1顯示面板)LCD1,其係圖像顯示用之液晶顯示面板;及第2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透鏡面板、第2顯示面板)LCD2,其控制透射光之折射率而作為透鏡(雙凸透鏡、柱狀透鏡陣列)發揮作用。包括該構成之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如圖1所示,自背光模組(背光裝置)BLU起依序分別重疊配置有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及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即,於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顯示面側(觀察者側)配置有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此時,為了防止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對位發生偏移,藉由接著構件ADH將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固定。再者,接著構件ADH係包括眾所周知之紫外線硬化樹脂(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線)硬化樹脂)等樹脂構件等,且較佳為使用具有與形成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及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透明基板(例如由玻璃基板或樹脂基板等形成)大致相等之折射率的構件。
另一方面,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例如由液晶分子之長軸與構成該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透明基板大致平行地配向之水平配向的液晶顯示面板所形成。於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成為於未對各電極(短條狀之第2電極)施加電壓之狀態下使來自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出射光(顯示圖像)直接透射(穿過)的二維顯示(2D顯示、平面顯示),且成為發揮成為用以賦予雙眼視差之視差障壁的透鏡作用的三維顯示(3D顯示、立體顯示),該雙眼視差係指藉由施加電壓而使來自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出射光(顯示圖像)分別入射至觀察者之左右眼。如此,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於未對液晶施加電場之狀態下使入射光直接透射之液晶顯示 面板,其具體內容將於下文詳細敍述。
又,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亦可為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轉向列)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及IPS(In-Plane Switching,橫向電場效應)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等任一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的構成。再者,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成為眾所周知之液晶顯示面板,因此省略擴散板等光學片材或偏光板等,亦省略其詳細說明。
<第1液晶顯示面板之構成>
於使用IPS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作為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情形時,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係構成為,玻璃基板等眾所周知之一對透明基板隔著液晶層而對向配置。於該一對透明基板中之一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上形成眾所周知之薄膜電晶體或像素電極等,於另一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上形成彩色濾光片或眾所周知之黑矩陣等。於包括該構成之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中,例如第1透明基板係由大於第2透明基板之透明基板所形成,且於周邊部形成用以與外部連接之連接端子。又,第1透明基板與第2透明基板之固定及液晶之密封係利用沿第2透明基板之周邊部呈環狀塗佈之眾所周知之密封材料而固定,且液晶亦得到密封。於封入有該液晶之區域內,形成有包括用於彩色顯示之紅色(R)、綠色(G)、藍色(B)之各副像素的像素區域(以下略記為像素)的區域成為顯示區域。因此,即便於封入有液晶之區域內,未形成像素且與顯示無關之區域亦未成為顯示區域。
於構成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面板LCD1的第1透明基板的液晶側之面、且為顯示區域內,形成於圖中X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Y方向的閘極線,並且形成於圖中Y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X方向的汲極線。由汲極線與閘極線所包圍之矩形狀之區域係與形成於第2透明基板上之紅色(R)、綠色(G)、藍色(B)之彩色濾光片相對應,且,包括該 RGB之3種副像素的各像素係以矩陣狀配置於顯示區域內。該各副像素包括:薄膜電晶體,其藉由來自閘極線之掃描信號而導通;像素電極,其連接於該導通之薄膜電晶體及該薄膜電晶體之源極線,且被供給來自汲極線之灰階信號(灰階電壓);及共通電極,其被供給具有相對於灰階信號之電位為基準之電位的共通信號。再者,於VA方式或TN方式之液晶顯示面板中,共通電極與彩色濾光片等均形成於第2基板之側。
<第2液晶顯示面板之構成>
圖2A、2B係用以對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詳細構成進行說明之俯視圖,圖3係圖2B所示之A-A'線上之剖面圖,以下,根據圖2A、2B及圖3,對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圖2B所示,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構成為包括第2基板SUB2,其形成:第2電極PX,其係於Y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X方向之複數個短條狀(梳齒狀)的電極;配線部WR,其連接於各第2電極PX之一端,且沿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長邊側之一邊緣部於X方向延伸而形成。又,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具備隔著液晶層而與第2基板SUB2對向配置的第1基板SUB1,且於該第1基板SUB1之液晶側之面上具備以至少覆蓋顯示區域之方式而形成之平板狀之第1電極CT。此時,第1電極CT及第2電極PX係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或ZnO(氧化鋅)系等透明導電膜形成,配線部WR並不限定於透明導電膜。又,形成於第2基板SUB2上之配線部WR亦可為沿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長邊側之兩個邊緣部而形成的構成。
藉由該構成,如下文之詳細敍述,於每個鄰接配置之一對短條狀電極PX之間的區域內,形成有作為於Y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X方向之折射率分佈型(GRIN:Gradient Index,梯度指數)透鏡的雙凸狀之柱狀透鏡陣列。此時,形成有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柱狀透鏡陣 列之區域係位於與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顯示區域相對應之位置。其結果,於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觀察者之左右兩眼於X方向並列之情形時,可使不同像素之光即不同視點之圖像分別分配至觀察者之左右兩眼,而成為立體視覺。再者,實施形態1之第1電極CT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平板狀。例如,亦可為如下之構成: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上設置延伸方向正交之梳齒狀電極,並且以覆蓋未形成該梳齒狀電極之基板表面部分(區域)之方式設置其他電極。又,於本申請案說明書中,對使用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之情形進行說明,但亦可使用具有負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
於包括上述構成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構成為如圖3之A-A'線上之剖面圖所示,隔著液晶(液晶層)LC而對向配置有一對透明基板(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於配置在圖中下側之第2基板SUB2之對向面側(液晶面側),形成有於Y方向(第1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X方向(第2方向)之第2電極PX。又,於第2電極PX之上層,以覆蓋該第2電極PX及第2基板SUB2之露出面之方式形成眾所周知之包含配向膜材料的配向膜ORI。另一方面,於第1基板SUB1之對向面側(液晶側之面),以至少覆蓋顯示區域之方式形成第1電極CT,以覆蓋該第1電極CT之液晶側之面之方式形成配向膜ORI。
<第2液晶顯示面板之詳細說明>
其次,圖4係表示用以對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進行說明之圖,圖5係表示用以對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進行反平行摩擦之情形時的摩擦方向與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進行說明之圖,圖6係表示用以對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進行平行摩擦之情形時的摩擦方向與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進行說明之圖,以下根據圖4~圖6對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之3D顯示進行說明。再者,於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對藉由使用摩擦法之配向膜控制液晶分子之 初期配向之情形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光配向等其他配向方法。
其中,圖4A係表示分別對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施加不同電壓之3D顯示時液晶透鏡之形成部分的電場之狀態之圖,圖4B係表示未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電場之2D顯示時液晶透鏡之形成部分的液晶分子之狀態之圖,圖4C係表示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電場之3D顯示時液晶透鏡之形成部分的液晶分子之狀態之圖。又,圖5A及圖6A係表示於未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電場之情形時即初期配向狀態下的液晶分子之狀態。圖5B及圖6B係表示於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電場之情形時液晶分子之狀態。進而,於圖4~圖6中,省略了配置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之液晶面側的配向膜ORI。
如圖4A所示,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於與配置於觀察者側之第1基板SUB1對向配置的第2基板SUB2之對向面側,形成有包含透明導電材料之第2電極PX,且於隔著液晶層LC對向配置之第1基板SUB1之對向面側形成有包含透明導電材料之平板狀之第1電極CT。於使用包括該構成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進行2D顯示之情形時,於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上顯示與2D顯示相對應之圖像、即顯示與先前之2D顯示相同之圖像。此時,於配置於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觀察者側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構成為對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施加相同電壓,該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不產生電場。其結果,如圖4B所示,液晶分子LC維持初期配向狀態,且來自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全部像素之顯示光到達觀察者之左右眼,識別為2D顯示之圖像。
另一方面,於進行3D顯示之情形時,構成為如圖4A所示,於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產生以箭頭表示之電力線EF,藉此,於鄰 接配置之各第2電極PX之間形成作為於Y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X方向之折射率分佈型透鏡之雙凸狀的柱狀透鏡。即,如圖4C所示,藉由產生於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的電力線EF,來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且於2個鄰接之第2電極PX之間使其折射率發生變化,而形成折射率分佈型透鏡(柱狀透鏡)。
此處,本申請案發明者首先對於分別形成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上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為平行(同一方向)之情形與反平行(逆方向)之情形時產生的配向缺陷進行了研究。
如圖5所示,對形成於第1基板SUB1上之未圖示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圖5中以中空之箭頭AW1表示)、與形成於第2基板SUB2上之未圖示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圖5中以中空之箭頭AW2表示)為反平行即所謂之反平行摩擦之情形進行說明。如圖5A所示,於初期狀態即未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電場(未產生電力線EF)之情形時,配置於第1基板SUB1附近之液晶分子LC的長軸方向係配向於以中空之箭頭AW1所表示之方向。此時,成為如下之狀態,沿摩擦方向,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之X1側自第1基板SUB1之基板面以預傾角立起。同樣地,配置於第2基板SUB2之附近之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配向於以中空之箭頭AW2所表示之方向。因此,該第2基板SUB2之附近之液晶分子LC成為如下之狀態,其長軸方向之X2側自第2基板SUB2之基板面以預傾角立起。
另一方面,如圖5B所示,於施加自第1電極CT朝第2電極PX之方向的電場(產生電力線EF)之情形時,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沿如圖4A所示之電力線EF配向。此時,於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配置有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區域之附近,如圖5B中之虛線之箭頭所示,產生相對於作為液晶層之厚度方向之Z方向為傾斜方向的電力線EF。其結果,液晶分子之長軸方向亦沿電力線EF傾斜地配向。
此時,於第2電極PX之X2側之區域附近,圖5B中以虛線箭頭表示之電力線EF相對於Z方向向X2側傾斜。其結果,第2電極PX之X2側之附近區域內的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成為與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一致,未產生配向缺陷。
另一方面,於第2電極PX之X1側之區域附近,圖5B中以虛線箭頭表示之電力線EF相對於Z方向向X1側傾斜。因此,第2電極PX之X1側之區域內的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係與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成為相反方向,產生配向缺陷。即,第2電極PX之X1側之液晶分子LC係例如應該於圖5A中之XZ平面內沿逆時針方向配向而成為沿電力線EF之配向,但卻成為沿順時針方向配向且沿電力線EF之配向,因此產生配向缺陷。尤其係如圖5B所示,於第1基板SUB1之附近亦成為與以箭頭AW1表示之摩擦方向相反。因此,由於在第2基板SUB2之附近亦成為與以箭頭AW2表示之摩擦方向相反,故而相對於作為液晶層之厚度方向之Z方向,如圖中「×」所示,於自第1基板SUB1至第2基板SUB2之側的較寬(較大)區域內產生配向缺陷。進而,於較寬範圍內產生液晶缺陷之情形時,亦有會成長對與該配向缺陷鄰接之區域亦造成影響的配向缺陷,進而配向缺陷之區域擴大的擔憂。
其次,如圖6所示,對第1基板SUB1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圖6中以中空箭頭AW1表示)與第2基板SUB2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圖6中以中空箭頭AW2表示)為平行(同一方向)即所謂之平行摩擦之情形進行說明。
如圖6A所示,於初期狀態下,配置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附近之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係配向於以中空箭頭AW1、AW2表示之方向。此時,成為如下之狀態,沿摩擦方向,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之X2側自基板面(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之基板面)以預傾角立起。即,接近第1基板SUB1之側之液晶分子LC成為作為以 箭頭AW1表示之配向方向的圖中的X2側立起之狀態,接近第2基板SUB2之側之液晶分子LC成為作為以箭頭AW2表示之配向方向的圖中的X2側立起之狀態。
於施加自第1電極CT朝第2電極PX之方向之電場(使電力線EF產生)的情形時,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係沿圖4A表示之電力線EF配向,因此成為圖6B所示之配向。此時,於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配置有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區域附近內,在圖中之X2側之區域內,接近第1基板SUB1之區域之液晶分子LC產生配向缺陷。又,於圖中之X1側之區域內,接近第2基板SUB2之區域之液晶分子LC產生配向缺陷。表示產生該配向缺陷之區域的部分係圖中以「×」表示之區域,藉由接近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區域,將產生配向缺陷之區域分為X1側與X2側,因此產生配向缺陷之區域被抑制為較小。即,僅於作為第1基板SUB1或第2基板SUB2之附近、且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配置有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的區域之附近產生配向缺陷,因此對與該配向缺陷鄰接之區域造成之影響亦得到抑制。
因此,為了縮小產生配向缺陷之區域,與反平行摩擦相比,平行摩擦較佳。由此,於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較佳亦為設為平行摩擦,進而,較佳為將液晶分子LC之初期配向設為以特定之預傾角與基板之面內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之延展(splay)配向。然而,於將分別形成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上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與第2電極PX之並排設置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設為θ之情形時,較佳為角度θ之範圍係滿足0(零)<θ≦10°之範圍。即,較佳為分別形成於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上之配向膜ORI之摩擦方向與第2電極PX之並排設置方向為大致平行。
其次,圖7係用以對使用液晶透鏡之3D顯示時觀察者與第1液晶顯示面板及液晶透鏡的關係進行說明之圖,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 2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透鏡)中的第2電極之上部區域內之液晶分子相對於液晶層之厚度之配向角度的測量值之圖,圖9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透鏡)中的與液晶層之厚度及施加電壓相對應的配向缺陷之有無之圖,以下,根據圖7~圖9,對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詳細地進行說明。然而,圖8所示之測量值係對各個電極施加充分高於能使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產生充分之電場的電壓即液晶發生移動之閾值電壓之情形時的圖。又,圖8所示之圖中,表示以容易產生液晶缺陷之區域即第2電極PX之上部區域(圖6所示之產生液晶缺陷之區域)為代表區域進行測量之情形的平均配向角度,尤其表示液晶層之厚度方向之中心部中之配向角度。進而,存在於除第2電極PX之上部區域以外之其他區域內亦產生液晶缺陷之情況。
如圖7所示,於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中,藉由向觀察者之雙眼賦予視差可進行裸眼3D顯示。因此,第2電極PX之間距係例如如圖7所示,形成為,使顯示於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右眼用圖像R入射至觀察者之右眼RE,使左眼用圖像L入射至左眼LE。此時,第1電極PX之間距係根據觀察者之視點位置而發生變化,因此左右眼之間距B、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之像素間距P、與形成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上之液晶透鏡LZ之間距(透鏡間距)Q之間存在下述式(1)所表示之關係。
(數1)Q=2P/(1+P/B) (1)
因此,構成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構成為,相對於預先設定之視點而具有符合式(1)之像素間距P及透鏡間距Q。再者,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裝置並不限定於2個視點,亦可應用於2個視點以上之多視點方式。
此處,根據表示於將觀察者之左右眼之間距B設為B=65mm、 將作為液晶之物性值之雙折射率△n設為△n=0.2、將介電各向異性△ε設為△ε=7.3、將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大小即顯示區域之大小設為3.2英吋、將像素數設為480×854、像素間距P=79.5 μm、透鏡間距Q=158.8058…μm、第2電極寬度W=10 μm之情形時的液晶層之厚度與第2電極之上部區域內之液晶分子之配向角度(作為自基板面立起之旋轉方向的極角方向之角度)之間之關係的測量值之圖8可知,於液晶層之厚度大致為50 μm以下之範圍時,液晶分子LC之配向角度可成為90°。即,藉由形成液晶層之厚度成為50 μm以下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可防止液晶分子LC之配向缺陷之產生。
進而,根據圖9所示之施加電壓與液晶層厚度之間的關係可知,於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之電壓(施加電壓)為0(零)V之情形時、即於2D顯示時,不論液晶層厚度如何均不會產生配向缺陷。另一方面,於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之電壓為6 V之情形時、即於3D顯示時,液晶層厚度為50 μm以下時不產生液晶缺陷,但當液晶層厚度大於50 μm之情形時產生液晶缺陷。又,於將施加之電壓設為10 V之情形時,亦為當液晶層厚度為50 μm以下時不產生液晶缺陷,但當液晶層厚度大於50 μm之情形時產生液晶缺陷。因此,於實施形態1中,以液晶層厚度為50 μm以下之方式形成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而且,於驅動該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時,藉由以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之電壓(施加電壓)成為6 V以上之方式進行驅動,可大幅度減少形成於透鏡區域內之配向缺陷。其結果,可大幅度減少因產生配向缺陷而引起的3D顯示時之串擾,故而可使3D圖像之顯示品質大幅度提高。
如以上說明所述,於形成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形成於構成該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上的配向膜係藉由成為同一方向之平行摩擦而形成。 進而,以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距、即封入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的液晶層厚度成為50 μm以下之方式而形成。其結果,即便於將3D顯示時之驅動電壓設為6 V之情形時,亦可大幅度減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重疊之部分及其附近之配向缺陷,尤其可大幅度提高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又,藉由使液晶層厚度最佳化,亦可使3D顯示中之驅動電壓降低,因此可獲得降低3D顯示中之功耗量的特別效果。
<實施形態2>
圖10係用以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中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尤其,圖10中之(a)部分係表示3D顯示時之液晶分子之配向狀態之圖,圖10中之(b)部分係表示圖10中之(a)部分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的厚度方向(Z方向)相對於X方向位置的平均折射率之分佈之圖,實施形態2之液晶顯示裝置係使3D顯示時之透鏡間距即並排設置於X方向之第2電極PX之排列間距最佳化的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其中,圖10中之(a)部分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以液晶層厚度為50 μm之方式形成,第1電極CT及第2電極PX等之基本構成係與實施形態1之液晶顯示面板LCD2相同之構成。又,圖10中之(b)部分所示之平均折射率係表示於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6 V之驅動電壓之情形時之平均折射率。
3D顯示時之液晶分子LC之配向係成為沿上述圖4A所示之電力線EF之配向。因此,於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之區域內,如圖10中之(a)部分所示,作為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的指向向量(director)係成為與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2之面內方向正交之方向即Z方向。相對於此,隨著遠離該重疊區域,電力線EF會變得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基板面平行,因此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亦會變得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基板面平行。此時,根據液晶 分子LC之長軸方向即配向方向之折射率ne、與垂直於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之方向之折射率no ,透射光之折射率發生變化。由此,平均折射率係於第2電極PX之上部即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之部分成為最小,且於2個第2電極PX之間的中心部分成為最高。其結果,於將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隔著液晶層LC而重疊之區域的X方向之中心位置分別設為位置C、E,將鄰接之一對第2電極PX之中心位置設為位置D之情形時,如圖10中之(b)部分所示之曲線G2所示,於3D顯示時之位置C-E之間,透鏡狀之折射率分佈係對應於X方向而形成。即,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上形成並排設置於X方向之折射率分佈型透鏡(柱狀透鏡)。
於包含該構成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當折射率分佈成為2次曲線時透鏡之焦距處的聚光度變高。因此,於圖10中之(b)部分所示之曲線G2中,較佳亦為,於C-D之間及D-E之間成為2次曲線。
因此,對相對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第2電極PX之並排設置方向的折射率分佈進行研究。如圖10中之(b)部分所示,將平均折射率之最小值與最大值之差定義為△neff 。當液晶透鏡之折射率分佈成為2次曲線時、即當曲線G2成為2次曲線時的透鏡之焦距F可由下述式(2)求出。
(數2)F=n×Q2 /(8×△neff ×d) (2)
其中,n係作為液晶透鏡之基板的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折射率,d係液晶透鏡之液晶層厚度。
於該情形時,由於較為理想的是焦距F成為自液晶透鏡至顯示像素之距離,且△neff 較大時可使液晶層厚度d變薄,故而有利。即,△neff 較大時可使形成液晶透鏡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厚度變小。
此處,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的串擾相對於 利用液晶層厚度d使電極間距s標準化後之值(s/d)的產生比率之圖,以下,根據圖11對電極間距s與液晶層厚度d進行說明。其中,圖11所示之串擾係利用模擬器(Shintech公司製之LCD-Master)計算液晶配向,且使用其結果利用光線追蹤模擬器(BRO公司製之ASAP)計算串擾而得。又,於光線追蹤模擬器中係使用自液晶配向中將厚度方向(Z方向)之折射率平均化後之值。
根據圖11所示之曲線G3可知:相對於將自第2電極PX之端部至鄰接之第2電極PX之端部的距離設為電極間距s,且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液晶層厚度設為d之情形時之經標準化的值(s/d),串擾之產生率大幅度地發生變化。即,當標準值(s/d)為滿足4.5<s/d<5.5之範圍時,串擾之產生比率成為0(零)%,可成為非常良好之3D顯示。
另一方面,已知於串擾之產生率大致為1.2%左右之情形時,亦幾乎感覺不到隨著串擾之產生而出現之3D顯示品質的降低,尤其是於串擾之產生率大致為1.0%左右之情形時,人眼亦非常難以識別串擾之產生本身。因此,以成為串擾之產生比率為1.2%以下的3.5<s/d<7之範圍之方式,形成自第2電極PX之端部至鄰接之第2電極PX之端部的電極間距s與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液晶層厚度d,藉此,可提供使3D顯示品質提高之顯示裝置。此時,由於若串擾為1%以下則人眼難以識別,故而較為理想的是設為能進一步使顯示品質提高之串擾為1%以下之3.7<s/d<6.8。進而較佳為,較為理想的是串擾之產生比率大致成為0(零)%之4.3<s/d<5.6成立之範圍。
其次,圖12係用以對使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電極間距形成地較大之情形進行說明的圖,圖13係表示用以對使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之電極間距形成地較小之情形進行說明的圖,且對較上述標準值(s/d)之範圍更大之情形及更小之情形時的液晶透鏡進行說明。其中,圖12中之(a)部分係表示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 標準值(s/d)為7之情形時的3D顯示時之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之圖,圖12中之(b)部分係表示此時之厚度方向(Z方向)相對於X方向位置之平均折射率的分佈之圖。又,圖13中之(a)部分係表示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標準值(s/d)為4之情形時的3D顯示時之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之圖,圖13中之(b)部分係表示此時之厚度方向(Z方向)相對於X方向位置之平均折射率的分佈之圖。又,圖12中之(a)部分及圖13中之(a)部分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僅第2電極PX之電極間距s與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不同,而液晶層厚度d等其他構成為與其相同之構成。
如圖12所示,於標準值(s/d)為7之情形時即相對於液晶層厚度d之第2電極PX之電極間距s較大之情形時,與圖10所示之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同樣地對接近該第2電極PX之液晶分子LC施加充分之電場。即,如圖12中之(b)部分所示,位置C、E附近即C-D1之間及D2-E之間的折射率分佈成為2次曲線。相對於此,隨著自第2電極PX之距離變大,對應於液晶分子LC之電場變小,因此,如圖12中之(a)部分所示,未對2個第2電極PX之中間即位置D之附近的液晶分子LC施加充分之電場。即,如圖12中之(b)部分所示,位置D之附近及D1-D2間的折射率分佈未成為2次曲線。其結果,在形成於圖12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液晶透鏡中,即便於3D顯示時形成之液晶透鏡之平均折射率之最小值與最大值之差成為△neff 之情形時,於第2電極PX之附近與第2電極CT之中心附近的焦點位置亦不同。即,由於曲線G4所表示之折射率分佈未成為2次曲線,故而產生串擾。根據上述曲線G3可知,此時之串擾之產生比率成為1.2%左右,因此可使3D顯示品質提高。然而,於使第2電極PX之電極間距進一步變大之情形時,串擾之產生比率變為大於1.2%,因此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大幅度降低。
然而,於第2電極PX之間的距離較大之情形時,亦考慮到使對該第2電極PX施加之電壓增大,D1-D2之間的液晶分子LC之長軸方向即指向向量亦發生移動而使曲線G4所表示之折射率分佈變為2次曲線。然而,根據上述實施形態1可知:於使對第2電極PX施加之電壓增大之情形時,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的施加電壓會變大,故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降低。因此,較佳為將標準值(s/d)之上限值設為7.0。
又,如圖13所示,於標準值(s/d)為4之情形時即相對於液晶層厚度d之第2電極PX之電極間距s較小之情形時,第2電極PX至與該第2電.極PX相鄰之第2電極PX之距離變短。其結果,藉由小於對圖10中之(a)部分所示之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所包含之第2電極PX施加之電壓的施加電壓(驅動電壓),圖13中之(b)部分之曲線G5所表示之折射率分佈成為2次曲線。此時,未對第2電極PX之上部或其附近區域之液晶分子LC施加充分之電場。即,如圖13中之(a)部分所示,難以使俯視觀察時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重疊配置之區域及其附近區域之液晶分子LC的指向向量充分地配向於Z方向即液晶層之厚度方向,且該區域之平均折射率與液晶分子LC之折射率ne有較大不同。其結果,如圖13中之(b)部分所示,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液晶透鏡之平均折射率之最小值與最高值之差△neff 變小,且無法形成具有所需之焦距之液晶透鏡,從而產生串擾。根據上述曲線G3可知,此時之串擾之產生比率成為0.25%左右,因此可提高3D圖像之顯示品質。然而,進一步於使其與鄰接之第2電極PX的距離變小而形成為小於作為標準值(s/d)之下限值即3.5之情形時,串擾之產生比率變得大於1.2%,故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大幅度降低。因此,較佳為將標準值(s/d)之下限值設為3.5。
其中,作為解決上述問題之方法,例如亦考慮到使向第1電極CT 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之驅動電壓變大。然而,於使驅動電壓變大之情形時,表示平均折射率分佈之曲線G5未成為2次曲線,液晶透鏡之焦點位置係於位置C、E與中央部之位置D附近發生偏移。其結果,串擾增大,且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大幅度降低。
又,為了對△neff 降低進行補償,亦考慮到使雙折射率△n或液晶層厚度d增大,但由於液晶材料之制限,難以使雙折射率△n成為△n=0.22以上,並且如上述實施形態1所示,亦非常難以使液晶層厚度d較大地形成為d=50 μm以上。
<實施形態3>
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係使配置於第2液晶顯示面板之第2電極之電極寬度最佳化的顯示裝置,且其中除了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之外的其他構成均為與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相同之構成。圖14係表示第2液晶顯示面板中的串擾相對於利用液晶層厚度d使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標準化後之值(W/d)的產生比率之圖,以下,根據圖14對第2電極寬度W與液晶層厚度d進行說明。其中,圖14所示之串擾係按照與實施形態2所示之圖11相同之方法計算得出者,標準值(s/d)係按照5.0計算得出者。
根據圖14所示之曲線G6可知,相對於標準化後之值(W/d),串擾之產生率發生較大變化。即,標準值(W/d)為滿足0.19<W/d<0.57之範圍時,串擾之產生比率大致成為0(零)%,可進行非常良好之3D顯示。
另一方面,於串擾之產生率大致為1.2%左右之情形時,如前文所述,亦幾乎感覺不到伴隨著串擾之產生而出現的3D顯示品質之降低,尤其是已知於串擾之產生率大致為1.0%左右之情形時,人眼非常難以識別串擾之產生本身。因此,以處於串擾之產生比率為1.2%以下之0.08<W/d<0.67之範圍之方式,形成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及第 2之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液晶層厚度d,藉此可構成使3D顯示品質提高之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此時,由於若串擾為1%以下則人眼難以識別,故而較為理想的是設為能進一步使顯示品質提高之串擾為1%以下之0.10<w/d<0.65。進而較佳為,較為理想的是串擾之產生比率大致成為0(零)%之0.19<W/d<0.57成立之範圍。
其次,圖15係用以對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形成為大於標準值(W/d)之上限值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圖16係表示用以對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形成為小於標準值(W/d)之下限值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以下,根據圖15及圖16,對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與串擾進行說明。其中,圖15中之(a)部分及圖16中之(a)部分係表示3D顯示時之液晶分子之配向狀態之圖,圖15中之(b)部分及圖16中之(b)部分係表示圖15中之(a)部分及圖16中之(a)部分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的厚度方向(Z方向)相對於X方向位置的平均折射率之分佈之圖。又,圖15中之(a)部分及圖16中之(a)部分所示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係僅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與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不同,而其他構成為與其相同之構成。進而,圖15中之(b)部分及圖16中之(b)部分所示之平均折射率係表示向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之間施加6 V驅動電壓之情形的平均折射率。
如圖15中之(a)部分所示,即便於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1形成為大於上述標準值(W/d)之上限值即0.67 μm之情形時,亦與上述實施形態1同樣地,於接近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方向之邊緣部的區域內,電力線EF相對於Z方向(厚度方向)傾斜地形成。其結果,即便為第2電極PX之上部區域即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重疊之區域內的液晶分子LC,其指向向量亦相對於Z方向(厚度方向)傾斜地配向,產生如圖15中之(b)部分所示之透鏡效應。即,於圖15中之(a)部分所示之 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標準值(s/d)亦成為最佳值,因此,於2個第2電極PX之間的區域內平均折射率分佈成為二次曲線。
相對於此,於包含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方向之中心部的區域即遠離第2電極PX之邊緣部的區域內,形成Z方向之電力線EF。因此,液晶分子LC之指向向量亦配向於Z方向(厚度方向)。其結果,如圖15中之(b)部分之位置C1~C2及位置E1~E2之範圍所示,形成未產生透鏡效應之區域。尤其是於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1較大(較粗)之情形時,平均折射率變低之區域(圖15中之(b)部分中所示之位置C1~C2及位置E1~E2之區域)變大(變寬)。因此,於未產生該透鏡效應之區域內,無法使自第1液晶顯示面板LCD1出射之右眼用之圖像與左眼用之圖像分離,且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之折射率分佈整體上未成為2次曲線。其結果,串擾變大,且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降低。
另一方面,如圖16中之(a)部分所示,於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W2小於標準值(W/d)之下限值即3.5的情形時,俯視觀察時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重疊之區域的X方向之寬度變小。因此,於第1電極CT與第2電極PX重疊之區域內,無法充分地使液晶分子LC立起,而難以設置液晶分子LC之指向向量配向於Z方向(厚度方向)之區域。其結果,第2電極PX之X1側之邊緣部的液晶分子與X2側之邊緣部的液晶分子會相互對另一方之液晶分子造成影響,而難以於第2電極PX之X1側與X2側使液晶分子LC之指向向量之配向充分地分離。由此,無法使於3D顯示時形成之液晶透鏡之平均折射率的最小值與最高值之差△neff 變為充分大,且串擾會增大。即,3D顯示時之顯示品質會降低。
再者,於實施形態3中對實施形態1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中之第2電極PX之電極寬度的標準值(W/d)進行了說明,該說明亦可同樣地適用於實施形態2之第2液晶顯示面板LCD2。
<實施形態4>
圖17係用以對包括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的實施形態4之資訊裝置之概略構成進行說明之圖,圖17A係表示將本申請發明之顯示裝置DIS應用於個人數位助理MP之情形,圖17B係表示將本申請發明之顯示裝置DIS應用於電視裝置TV之情形。
如圖17A所示,藉由將本申請發明之顯示裝置DIS應用於掌上型遊戲機或行動電話等個人數位助理MP中,可減小3D顯示時之串擾,且可提高圖像質量(顯示品質)。同樣地,即便於將本申請發明之顯示裝置DIS應用於電視裝置TV之情形時,亦可減小3D顯示時之串擾,且可提高3D顯示時之圖像質量(顯示品質)。
以上,根據上述發明之實施形態對本發明者所完成之發明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係並不限定於上述發明之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AW1‧‧‧中空箭頭
AW2‧‧‧中空箭頭
CT‧‧‧第1電極
LC‧‧‧液晶
PX‧‧‧第2電極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X‧‧‧軸
X1‧‧‧電極之一側
X2‧‧‧電極之另一側
Y‧‧‧軸
Z‧‧‧軸

Claims (5)

  1.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1顯示面板,其進行圖像顯示;第2顯示面板,其配置於上述第1顯示面板之顯示面側,且以於第1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柱狀透鏡控制折射率,並形成視差障壁;且該顯示裝置係切換二維顯示與三維顯示而進行圖像顯示者;上述第2顯示面板包含液晶顯示面板而成,該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具有包含透明導電膜之面狀之第1電極的上述第1基板、及具有向上述第1方向延伸且並排設置於上述第2方向之線狀之第2電極的上述第2基板;且上述第1基板與上述第2基板隔著液晶層而對向配置;包括配向膜,該配向膜係形成於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液晶層側,且將上述液晶層之液晶分子控制為特定之配向方向;且上述第1基板之配向方向與上述第2基板之配向方向形成於同一方向;上述配向膜包含經使用摩擦法之配向處理的配向膜而成,且為上述第1基板之摩擦方向與上述第2基板之摩擦方向形成於同一方向的平行摩擦;上述液晶層之厚度為三維顯示時之上述液晶層之厚度方向之中心部的液晶分子之極角方向的旋轉角成為90°之厚度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液晶層之厚度為50μm以下。
  3.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將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之配向方向與上述第2電極之並排設置方向所成的角度設為θ之情形時,上述角度θ滿足0(零)<θ≦10°。
  4.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將並排設置於上述第2方向之上 述第2電極間之間距設為s、將上述液晶層之厚度設為d之情形時,上述第2電極間之間距s與上述液晶層之厚度d滿足3.5≦(s/d)≦7。
  5.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將上述第2電極之寬度設為W、將上述液晶層之厚度設為d之情形時,上述第2電極間之寬度W與上述液晶層之厚度d滿足0.08≦(W/d)≦0.67。
TW102105891A 2012-02-20 2013-02-20 顯示裝置 TWI499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3656A JP5802571B2 (ja) 2012-02-20 2012-02-20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1853A TW201341853A (zh) 2013-10-16
TWI499801B true TWI499801B (zh) 2015-09-11

Family

ID=4774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5891A TWI499801B (zh) 2012-02-20 2013-02-20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30392B2 (zh)
EP (1) EP2629137A1 (zh)
JP (1) JP5802571B2 (zh)
KR (1) KR101507216B1 (zh)
CN (1) CN103257486B (zh)
TW (1) TWI499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652B (zh) * 2013-09-17 2014-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透镜及立体显示装置
US9151971B2 (en) 2013-09-17 2015-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03869573B (zh) * 2014-03-06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透镜基板的制备方法
KR102440113B1 (ko) * 2015-01-02 2022-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변조 장치
CN105759514B (zh) * 2015-01-06 2019-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应用的终端
CN110471211B (zh) * 2019-08-28 2024-08-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332448B2 (ja) * 2019-11-27 2023-08-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CN111240100B (zh) * 2020-03-06 2021-07-0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曲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6899B (zh) * 2022-08-15 2023-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70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
TW201232050A (en) * 2010-11-30 2012-08-01 Toshiba Kk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201305606A (zh) * 2011-04-20 2013-02-01 Nlt Technologies Ltd 影像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及終端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0869B2 (ja) 2001-12-20 2008-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表示装置
JP4252352B2 (ja) * 2003-04-21 2009-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立体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319496B (en) * 2005-01-03 2010-01-11 Au Optronics Corp Viewing-angle adjust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viewing-angle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60203338A1 (en) * 2005-03-12 2006-09-14 Polaris Senso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stacked panel display
KR100784080B1 (ko) 2006-02-15 2007-12-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2차원 영상 및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0529861C (zh) * 2006-06-27 2009-08-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包括其的图像显示器件
GB2443649A (en) * 2006-11-07 2008-05-14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splay-twist and splay-bend mode
US8305550B2 (en) * 2007-07-11 2012-11-06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0224191A (ja) 2009-03-23 2010-10-07 Toshiba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N102341743B (zh) 2009-09-28 2014-07-02 株式会社东芝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JP5378342B2 (ja) * 2010-11-15 2013-12-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5699394B2 (ja) * 2011-01-06 2015-04-08 秋田県 液晶シリンドリカル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732348B2 (ja) * 2011-08-12 2015-06-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70A (zh) * 2009-03-11 2010-09-15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
TW201232050A (en) * 2010-11-30 2012-08-01 Toshiba Kk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201305606A (zh) * 2011-04-20 2013-02-01 Nlt Technologies Ltd 影像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及終端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95686A (ko) 2013-08-28
KR101507216B1 (ko) 2015-03-30
US9030392B2 (en) 2015-05-12
EP2629137A1 (en) 2013-08-21
CN103257486B (zh) 2016-03-30
JP5802571B2 (ja) 2015-10-28
JP2013171102A (ja) 2013-09-02
CN103257486A (zh) 2013-08-21
US20130215001A1 (en) 2013-08-22
TW201341853A (zh)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9801B (zh) 顯示裝置
JP5596625B2 (ja) 表示装置
US9599853B2 (en) Display device
TWI474077B (zh) 顯示裝置
KR102017203B1 (ko) 액정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200903030A (en)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30046116A (ko) 2차원/3차원 전환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70082955A (ko) 입체영상 변환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US20150362741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174449A (ja) 表示装置
TW201346411A (zh) 具錯位畫素之液晶顯示器
CN102200668A (zh) 电驱动液晶透镜及立体显示器
KR102144733B1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067733A1 (en) Stereopsis display device
TWI432782B (zh) 立體顯示器以及用於立體顯示器之切換面板
JP558727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40002144A (ko) 평면 및 입체 영상 구현 표시장치
KR101873039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