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8766B -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8766B
TWI438766B TW099132707A TW99132707A TWI438766B TW I438766 B TWI438766 B TW I438766B TW 099132707 A TW099132707 A TW 099132707A TW 99132707 A TW99132707 A TW 99132707A TW I438766 B TWI438766 B TW I4387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display mode
mode control
brightness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0869A (en
Inventor
Masaaki Kikuchi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20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0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8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87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本發明係有關於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顯示模式控制程式。
作為這種技術,有一種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按照所預設之期間或時刻進行顯示部之顯示模式的控制,並降低具備此顯示部之顯示裝置的耗電力。作為顯示部,例如有液晶顯示器或有機電致發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顯示器等。作為顯示裝置,有將數位相片等顯示於顯示部的數位相框或個人電腦等,亦有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是此顯示裝置本身。作為降低耗電力的顯示模式,例如有將螢幕保護程式顯示於顯示部的省電模式。在這種省電模式,例如在所預設之期間使用者未操作顯示裝置的情況,或在所預設之時刻到了的情況,進行例如使顯示部之顯示面變暗,或對顯示部中斷電源供給的控制,藉此進行省電化。
又,在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技術,係設置於顯示裝置之前面等的照度感測器檢測顯示裝置周邊的亮度,並根據此檢測結果,在控制部判定是亮的情況不進行顯示模式控制,而在控制部判定是暗的情況進行顯示模式控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2-189450號公報
可是,在前者的技術,在所預設之期間或時刻到來的情況,即使是使用者使用顯示裝置時,亦進行顯示模式的控制,而有顯示部之顯示面變暗,或對顯示部中斷電力供給的問題。又,在後者的技術,有在使用者未在房間的白天下,仍會因日光而顯示裝置周邊亮的情況,不進行顯示模式之控制的問題。依此方式,習知技術進行未考量使用者之行動的顯示模式控制,亦可能對使用者發生不便。
鑑於這種問題點,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進行反映了使用者之行動之顯示模式控制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顯示模式控制程式。
本發明之第1觀點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控制顯示部的顯示模式,該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具備: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取得表示拍攝了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分割了該第1攝影影像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各分割區域的該亮度,將該第1攝影影像中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及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取得表示拍攝了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2攝影影像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所特定之該照明位置,將該第2攝影影像中處在與該照明位置對應的位置之該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
本發明之第2觀點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控制顯示部的顯示模式,該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具備: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取得表示拍攝了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之攝影影像的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攝影影像資料與所預設之在影像內的既定區域,將該攝影影像中與該既定區域對應之位置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
本發明之第3觀點的顯示模式控制程式,其使控制顯示部之顯示模式的電腦進行以下的步驟:照明位置特定步驟,係取得表示拍攝了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分割了該第1攝影影像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各分割區域的該亮度,將該第1攝影影像中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及顯示模式控制步驟,係取得表示拍攝了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2攝影影像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在該照明位置特定步驟所特定之該照明位置,將該第2攝影影像中處在與該照明位置對應的位置之該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
若依據本發明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顯示模式控制程式,可進行反映了使用者之行動之顯示模式的控制。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此外,本發明未受到如下的實施形態及圖式限定。當然可在不變更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對如下的實施形態及圖式施加變更。本發明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例如利用電腦實現。
首先,使用第1圖說明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之構成的一例。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是數位相框(digital photo stand或digital photo frame)(參照第3圖)。數位相框例如顯示播放以數位相機所拍攝之數位相片等的影像。
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係由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的攝影裝置31(攝影部30)拍攝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之顯示面板42(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再根據藉此所得之攝影影像所表示的攝影影像資料,特定設置於房間內之日光燈或燈泡等的照明位置。又,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對在各既定時間點所取得之攝影影像資料,判定在所特定之照明位置之照明的點燈/熄燈狀態,再根據判定結果,控制顯示模式。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具備控制部10、記憶部20、攝影部30、顯示部40、輸入部50及讀出、寫入部60。此外,各部之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設置於可經由網路而與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通信之其他的裝置。
控制部10控制各部,而控制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整體。又,控制部10具備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與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它們進行上述之照明位置的特定或顯示模式的控制。
記憶部20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適當地記憶控制部10在處理中所產生之資料、及讀出、寫入部60從記憶卡100所讀出之記錄影像資料等各種資料。
攝影部30的至少一部分以攝影透鏡朝向顯示部40之顯示面之前方的方式固定於顯示部40的框等(參照第3圖)。攝影部30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拍攝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在此,顯示面之前方係指例如從顯示面所射出之光的方向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向,或位於離顯示面的法線方向固定範圍的方向。攝影部30拍攝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並產生所拍攝之靜態影像的攝影信號,再根據所產生之攝影信號,產生數位之靜態影像原資料。攝影部30向控制部10供給所產生之靜態影像原資料。
顯示部40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顯示攝影部30所拍攝之顯示部40之顯示面之前方的攝影影像、操作畫面及根據讀出、寫入部60讀出之記憶卡100所記錄的記錄影像資料表達的記錄影像等。
輸入部50是受理使用者之操作輸入的操作部,並向控制部10供給與所受理之操作輸入的內容對應的操作輸入資料。
讀出、寫入部60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讀出記憶卡100所記錄的記錄影像資料,並向控制部10供給。
記憶卡100由快閃記憶體型式的記憶卡等所構成。作為記憶卡,有將數位相機所拍攝之攝影影像(數位相片等)的資料之記錄影像資料加以記錄的SD記憶卡等。
其次,使用第2圖說明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之硬體構成的一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主記憶裝置(primary memory device)12、副記憶裝置(secondary memory device)21、攝影裝置31、驅動電路41、顯示面板42、輸入裝置51及讀出、寫入裝置61。
第1圖的控制部10例如由CPU11與主記憶裝置12所構成。控制部10亦可包含CPU11、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積體電路)等而構成。在此情況,亦可作成CPU11所進行之處理中之影像資料的處理等係由ASIC進行。ASIC例如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主記憶裝置12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 等所構成。
第1圖的記憶部20由副記憶裝置21所構成。副記憶裝置21由快閃記憶體或硬碟等所構成。副記憶裝置21記錄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
CPU11將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從副記憶裝置21讀出主記憶裝置12,並根據所讀出之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的指令進行後述的處理。又,主記憶裝置12作用為CPU11的工作記憶體等。CPU11所收到的資料及CPU11所供給之資料暫時記憶於主記憶裝置12的記憶區域。CPU11讀出主記憶裝置12所記錄的資料,再使用所讀出之資料計算,並將計算結果的資料記憶於主記憶裝置12。此外,控制部10所具備的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與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各自由根據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進行後述之處理的CPU11與主記憶裝置12所構成。
主記憶裝置12及副記憶裝置21適當地記憶在後述之處理所產生的資料及從記憶卡100所讀出之記錄影像資料等的各種資料。又,主記憶裝置12及副記憶裝置21所記憶之各種資料由CPU11因應需要而拭除或寫在其他的資料上。
第1圖的攝影部30由攝影裝置31(亦參照第3圖)所構成。攝影裝置31係以其攝影透鏡朝向顯示面板42之顯示面之前方的方式將攝影裝置31的至少一部分固定於固定顯示面板42的框45等(參照第3圖)。攝影裝置31由具備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影像感測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影像感測器等之攝像元件的相機等所構成。
攝像元件產生表示自攝影所得之攝影影像的靜態影像原資料。即,攝影裝置31利用攝像元件產生表示拍攝了顯示面板42(顯示部40)之前方的靜態影像的攝影信號,再使用各種電路對所產生之攝影信號進行控制處理,藉此,產生數位的靜態影像原資料。此外,在控制處理,例如有相關雙重取樣(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對取樣後之攝影信號施加的自動增益調整(Automatic Gain Control)及將自動增益調整後之類比的攝影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的類比、數位轉換等。
靜態影像原資料是包含攝像元件之各有效像素的像素值之表示一個圖框份量之影像的資料。攝影裝置31向例如主記憶裝置12供給所產生之靜態影像原資料。主記憶裝置12記憶從攝影裝置31所收到的靜態影像原資料。
第1圖的顯示部40由驅動電路41、顯示面板42、發光電路43及框45所構成。CPU11使用各種影像資料,產生顯示用的RGB資料(紅-綠-藍資料),並經由主記憶裝置12向驅動電路41供給所產生之RGB資料。驅動電路41根據所收到的RGB資料驅動顯示面板42,並向顯示面板42供給利用各種影像資料所表達的各種影像。顯示面板42例如由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電致發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顯示面板等所構成。顯示面板42顯示從驅動電路41所收到的各種影像。發光電路43是向使用者通知由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所進行的處理是否正常地進行,發光電路43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發光。發光電路43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所構成。發光電路43固定於顯示面板42的框45等(參照第3圖)。
第1圖的輸入部50(操作部)由輸入裝置51所構成。輸入裝置51是包含例如播放鍵、停止鍵、操作表鍵、顯示控制模式選擇鍵、設定鍵、電源鍵等複數個操作鍵之由使用者操作的界面裝置。使用者操作這些鍵時,輸入裝置51向主記憶裝置12供給對應於各鍵的操作輸入資料。主記憶裝置12收到從輸入裝置51所供給之操作輸入資料,並記憶所收到的操作輸入資料。CPU11根據主記憶裝置12所記憶之操作輸入資料,進行後述的處理。
此外,亦可利用觸控面板構成第1圖的顯示部40與輸入部50。在此情況,顯示面板42與輸入裝置51由觸控面板所構成。觸控面板顯示既定的輸入畫面,同時向主記憶裝置12供給操作輸入資料。
第1圖的讀出、寫入部60由讀出、寫入裝置61所構成。讀出、寫入裝置61是進行資料之讀出或寫入的界面裝置。讀出、寫入裝置61讀出記憶卡100所記錄的記錄影像資料,並向主記憶裝置12供給所讀出之記錄影像資料。主記憶裝置12收到從讀出、寫入裝置61所供給之記錄影像 資料,並記憶所收到的記錄影像資料。CPU11使用主記憶裝置12所記憶之記錄影像資料進行後述的處理。
其次,說明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所進行之處理。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所進行之處理是照明位置特定處理及顯示模式控制處理。此外,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在如下的處理中,只要不是省電模式,就從記憶卡100依序取得記錄影像資料,並將利用取得之記錄影像資料所表達的記錄影像依序顯示於顯示部40。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所進行之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以使用者操作輸入部50為契機開始。例如,使用者使用輸入部50,投入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的電源,並從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控制模式的選擇畫面進行使自動顯示控制模式動作的選擇。藉此輸入部50向控制部10供給與使用者之操作對應的操作輸入資料,控制部10收到來自輸入部50的操作輸入資料。依此,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執行照明位置特定處理。此外,在至照明位置特定處理結束之期間,因為無法自動進行顯示模式控制,所以最好是作成在此期間,在控制部10(CPU11)的控制下,利用使發光電路43發光,以通知使用者。又,較佳為在未特定照明位置的時間點進行此照明位置特定處理。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照明位置特定處理(參照第4圖)中,使攝影部30拍攝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根據表示藉此所得之攝影影像(即,第1攝影 影像501)的攝影影像資料(即第1攝影影像資料),進行將設置於房間內之照明的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每隔既定時間使攝影部30拍攝,並每隔既定時間取得表示所拍攝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在本實施形態,每隔一小時一次,取得共24次份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
首先,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設定n=0(步驟S401)。n是表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取得之攝影影像資料的編號。接著,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設定n=n+1(步驟S402)。
在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的控制下,攝影部30進行攝影。攝影部30產生表示拍攝顯示部40之顯示面之前方的靜態影像(第1攝影影像501)的攝影信號,再根據所產生之攝影信號,產生數位之靜態影像原資料。攝影部30向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供給所產生之靜態影像原資料。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收到從攝影部30所供給之靜態影像原資料,並對所收到的靜態影像原資料進行輪廓加強、白平衡調整、伽瑪補正、壓縮處理等之必要的控制處理,再轉換成YUV(亮度、色差)資料。藉此,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取得並記憶(保持)1張影像份量的YUV資料,作為第n個第1攝影影像資料(步驟S403)。
此外,此時,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影像編號(即上述的n)及取得時刻(由未圖示的定時器取得)對所取得之第1攝影影像資料賦予對應並記憶(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 第6A圖係表示將攝影影像編號及取得時刻對攝影影像資料賦予對應的資料構造。此外,攝影影像資料除了該YUV資料以外,亦可作成變更了尺寸及解析度的YUV資料、將這些資料轉換所得之RGB資料、或將這些資料壓縮所得之壓縮資料等。又,亦可以適當的時序將第1攝影影像資料記錄於記憶部20(副記憶裝置21)。
接著,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根據所取得之第1攝影影像資料所表達的第1攝影影像501(參照第5A圖)分割成各既定區域(即,分割區域)(參照第5B圖)。此外,在本實施形態,雖然將攝影影像資料平均地分割成縱11×橫13的分割區域,但是可適當地設定分割之分割區域的數量,又,亦可各分割區域不是被平均地分割。此外,分割區域的位置或大小係預設,這些在處理中是不變的。根據預設之可唯一地識別分割區域在第1攝影影像501的位置之識別資訊(在此,為識別編號),特定分割區域的位置。例如,將第5A圖之第1攝影影像內最左上的分割區域設為1號,將最右上的分割區域設為13號,將從第1攝影影像內之最左上第2個的分割區域設為14號。藉此,特定分割區域的位置。
進而,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用對各分割區域的各像素所得之亮度值或RGB值等之亮度的數值資訊,算出其平均值或加法值,藉此,取得各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亮度的資料)(步驟S404)。亮度亦可根據從分割區域之全部的像素 對各像素所得之亮度值或RGB值算出,亦可根據從分割區域之預設的既定數量與既定位置的像素所選擇地或任意地取得的亮度值或RGB值算出。
依此方式,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用第1攝影影像資料來特定分割了該第1攝影影像501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此時,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分割區域的識別資訊及根據此識別資訊所特定之分割區域的亮度對各分割區域賦予對應,而且產生包含影像編號與取得時刻的分割區域亮度資料,並記憶所產生之分割區域亮度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第6B圖表示分割區域亮度資料的資料構造。
接著,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比較各分割區域的亮度與所預設之臨限值(第1臨限值)(步驟S405)。在此所指的第1臨限值是用以特定照明的值。用以特定照明的值被設定為設置於房間內之日光燈或燈泡等的照明可取得之亮度的值(例如255灰階中的200灰階)。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用步驟S405的比較結果,將具有第1臨限值以上之值(或比第1臨限值更大的值)的亮度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分割區域(以下稱為照明候選區域)的位置(以下稱為照明候選位置)(步驟S406)。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特定照明候選位置之該識別資訊與此照明候選位置之照明候選區域的亮度賦予對應,並記憶為照明候選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又,在照明候選資料,包含該影像編號及取得時刻。第6C 圖所示的資料是照明候選資料的一例。
在第5A圖,在第1攝影影像501中,有一個照明502與2個窗503。根據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進行之亮度與第1臨限值的比較,如第5B圖所示,是對應於照明502之部分的9個分割區域被特定為照明候選區域504a,又,是對應於窗503之部分的15個分割區域被特定為照明候選區域504b。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這些照明候選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候選位置(步驟S406)。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根據1張影像份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照明候選位置後,判定與照明候選位置資訊被賦予對應的影像編號「n」是否是既定值「m」(步驟S407)。既定值「m」是表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中每隔既定時間所拍攝、取得之第1攝影影像資料的數量。在本實施形態,因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每隔一小時一次,取得24次份量的攝影影像資料,所以既定值是「m=24」。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判定不是「n=m」的情況(步驟S407;否),在經過既定時間(在此為1小時)後,回到步驟S402,設定n=n+1(在此,n=2)(步驟S402)。然後,照明位置特定部10a進行步驟S403~S406的處理,根據1張影像份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照明候選位置。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判定是「n=m」(在此,n=24)的情況(步驟S407;是),進行以下的處理,根據每隔既定期 間所特定之照明候選位置,特定在攝影影像的照明位置。此外,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特定照明時不使用經過了固定時間(在此為24小時)以上的照明候選資料。即,照明位置特定部10a(CPU11)從主記憶裝置12的記憶區域刪除經過了固定時間(在此為24小時)以上的照明候選資料等。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為了避免在照明位置的特定使用每隔既定期間所產生之照明候選資料(照明候選位置)中受到外光影響之時段的照明候選資料,而將其從使用對象排除(步驟S408)。如第5B圖所示,在步驟S406所特定之照明候選區域中,有將因從設置於房間之窗503所射入的外光(即日光),而窗503所映照的分割區域特定為照明候選區域的情況。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不使用包含例如從早上6點至下午6點之白天之是受到這種外光影響的時段之取得時刻的資料之照明候選資料(例如刪除包含此取得時刻之資料的照明候選資料)。即,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照明位置的特定,根據在是未受到外光影響的時間之夜間時刻(例如從下午6點至早上6點等,亦有因季節而變動的情況,適當地設定。)所取得之照明候選資料,特定照明位置。依此方式,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用表示攝影時刻滿足既定基準(例如不是該夜間時刻的時段(白天時段))之該第1攝影影像501的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
接著,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判定在每隔既定時間所特定之照明候選位置中,涵蓋每隔既定時間所取得之複數個 第1攝影影像資料,是否有位於相同之位置達既定次數以上的照明候選位置(步驟S409)。此判定係藉由參照構成照明候選資料的識別資訊而進行。例如,在複數張第1攝影影像,判定是否有3次以上識別資訊都相同之照明候選資料。然後,在判定有的情況(步驟S409;是),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根據此照明候選資料的識別資訊所特定之照明候選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步驟S410)。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產生特定照明位置的照明位置資料並記憶(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照明位置資料是將被認為照明所映照之分割區域之位置(照明位置)加以特定的資料,具體而言,是由特定此位置之識別資訊所構成(參照第6D圖)。
在位於依此方式所特定之照明位置的分割區域所拍到的被攝體,是儘管在未受到外光影響的夜間時刻,亮度卻經過既定期間地超過固定基準的區域,這種區域很有可能是長時間點燈之照明區域。因而,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這種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
另一方面,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判定無位於相同位置達既定次數以上之照明候選位置的情況(步驟S409;否),對位於照明候選位置的各分割區域,判斷是否有涵蓋複數個第1攝影影像資料的亮度變化(即亮度的差距或比例)是第2臨限值以上(或大於第2臨限值)的分割區域(即亮度之變化大的分割區域)(步驟S411)。具體而言,比較關於各第1攝影影像中之任意的2個第1攝影影像的照明候選位 置與分割區域亮度資料,比較與照明候選資料所包含之各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和與分割區域亮度資料所包含之與該各識別資訊相同之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而進行該判斷。對各第1影像進行該比較。此第2臨限值設為與因照明之熄燈與點燈所產生之亮度差異對應的值。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判定有亮度之變化大之分割區域的情況(步驟S411;是),將此亮度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步驟S412)。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產生將照明位置加以特定的照明位置資料並記憶(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照明位置資料是和上述一樣的資料(參照第6D圖)。
在位於依此方式所特定之照明位置的分割區域所拍到的被攝體,亮度之變化大,這種區域很有可能是因熄燈與點燈之變化而亮度大為變化之照明所映照的區域。因而,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這種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判定無亮度之變化大之分割區域的情況(步驟S411;否),結束處理。因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此時無法將照明位置特定於顯示部40,所以照明位置特定部10a顯示無法進行後述之顯示模式控制之主旨的畫面。
藉由以上,根據每隔既定時間所取得之照明候選位置,特定照明位置,而照明位置特定處理結束。藉此,在第5B圖,是與作為照明候選位置資訊所取得之窗503對應的部分之15個分割區域,未被特定為照明位置(此區域是在白天時間亮的區域,藉由步驟S408從照明候選區域被排除),取得是實際上與照明502對應的部分之9個分割區域的位置,作為照明位置。此外,照明位置資料適當地記錄於記憶部20,並在後述的既定處理中被讀出。
在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參照所特定之照明位置(識別資訊),並根據這些照明位置,有彼此相鄰之照明位置的情況,將位於這些照明位置的分割區域當作是相同之照明所映照的分割區域,亦可將如此相鄰的各分割區域當作一群照明位置(以下稱為照明區域群)來處理。即,在第5B圖,雖然是與照明502對應的部分之9個分割區域(照明候選區域505)的位置被特定為照明位置,但是因為各分割區域彼此相鄰,所以被認為以相同的照明為對象來特定照明位置者,可將這9個分割區域當作照明區域群處理。又,在此情況,亦可設定成為照明區域群之代表的分割區域。例如,在第5B圖之照明區域群的情況,可將表示分割區域群之中心位置的分割區域(在無表示中心位置之分割區域的情況,將位於中央附近之分割區域中所隨機特定之分割區域作為表示中心位置之分割區域。)設定為代表分割區域506。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這種情況,將分割區域群之至少一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依此方式,亦因為可判別後述之照明的熄燈或點燈(照明整體上熄燈及點燈。),所以導致處理負擔的減輕。
在由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特定照明位置後,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每隔既定期間取得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第1攝影資料一樣的資料),再根據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取得之照明位置,進行判定在攝影影像之照明位置的亮度之顯示模式控制處理。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與該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一樣,每隔既定期間取得第2攝影影像資料。在此所指之固定期間亦可與在照明位置特定處理所設定之既定期間一樣,亦可另外設定。例如,在本實施形態,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使攝影部30每10分鐘拍攝一次,而取得第1攝影影像資料。此外,因為第1攝影影像資料的取得係與該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一樣地進行,所以省略說明。
又,顯示模式控制部10b,與該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一樣,根據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各分割區域的亮度(產生分割區域亮度資料並記憶)。此外,因為分割區域之亮度的特定與在該照明位置特定處理之亮度的特定一樣,所以省略說明。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對各第2攝影影像按照時間序列儲存記憶各分割區域的亮度既定數量以上,並將關於2以上的第2攝影影像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加以特定,每特定第2個以後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就進行第7圖所示的顯示模式控制處理。
此外,在以下,在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中,將最新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稱為現在影像資料,並將利用現在影像資料所表達的第2攝影影像稱為現在影像。又,在以下,在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中,將在最新之前一個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稱為過去影像資料,並將利用過去影像資料所表達的第2攝影影像稱為過去影像。又,將位於照明位置的分割區域稱為照明區域。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係參照關於現在影像資料的分割區域亮度資料而將位於利用現在影像資料所表達之現在影像的照明位置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加以特定(步驟S701)。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根據照明位置資料的識別資訊,特定與此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藉此,特定位於照明位置之照明區域的亮度。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將此亮度的值記憶(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為現在影像亮度資訊(適當地包含識別資訊及與各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此外,在特定複數個照明區域的情況,例如,將各照明區域之亮度的平均值特定為照明區域的亮度。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係參照關於過去影像資料的分割區域亮度資料而將位於利用過去影像資料所表達之過去影像的照明位置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加以特定(步驟S702)。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根據照明位置資料的識別資訊,特定與此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藉此,特定位於照明位置之照明區域的亮度。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將此亮度的值記憶(記錄 於主記憶裝置12)為過去影像亮度資訊(適當地包含識別資訊及與各識別資訊對應的亮度)。此外,在特定複數個照明區域的情況,例如,將各照明區域之亮度的平均值特定為照明區域的亮度。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比較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與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並特定照明區域之亮度的變化(差距或比例)(步驟S703)。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判定所特定之亮度的變化是否大(步驟S704)。這是根據變化的值是否是第3臨限值以上(或超過,以下相同)判定。第3臨限值是根據照明之變化(從點燈變成熄燈,或從熄燈變成點燈等之照明之狀態的變化)所引起之亮度的變化值設定。此外,在此,在變化值為亮度之差距的情況,將此差距的絕對值作為變化值。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是未滿第3臨限值(或以下,以下相同)時,判定所特定之亮度的變化小(步驟S704;否)。若變化值未滿第3臨限值(或以下,以下相同),因為亮度大致不變或變化小,所以認為照明無變化。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判定所特定之亮度的變化小(步驟S704;否)時,因為認為照明無變化,所以不必變更顯示模式,顯示模式控制部10b結束本處理。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是第3臨限值以上時,判定所特定之亮度的變化大(步驟S704;是)。若變化值是第3臨限值以上,因為亮度大幅變化;所以認為照明有變化。若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判定所特定之亮度的變化大(步驟S704;是),因為認為照明有變化,所以需要變更顯示模式,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判定亮度的變化是否是從點燈狀態(亮狀態)往熄燈狀態(暗狀態)的變化(步驟S705)。步驟S705的判定可使用亮度之變化值進行。
在根據亮度的差距(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求得變化值的情況,在變化值表示負值時,因為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值變得比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小,所以此照明區域從「亮狀態」變成「暗狀態」。即,在此照明區域所映照的照明有從點燈變成熄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變化值表示正值時,因為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值比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大,所以此照明區域從「暗狀態」變成「亮狀態」。即,在此照明區域所映照的照明有從熄燈變成點燈的可能性。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表示負值時,判定照明從點燈狀態變成熄燈狀態(步驟S705;是),並進行點燈、熄燈處理(步驟S706)。又,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表示正值時,判定照明從熄燈狀態變成點燈狀態(步驟S705;否),並進行熄燈、點燈處理(步驟S707)。
在根據亮度的比例(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求得變化值的情況,在變化值是未滿1的情況,因為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值變得比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小,所以此照明區域從「亮狀態」變成「暗狀態」。即,在此照明區域所映照的照明有從點燈變成熄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變化值超過1的情況,因為現在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值比過去影像之照明區域的亮度更大,所以此照明區域從「暗狀態」變成「亮狀態」。即,在此照明區域所映照的照明有從熄燈變成點燈的可能性。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是未滿1的情況,判定照明從點燈狀態變成熄燈狀態(步驟S705;是),並進行點燈、熄燈處理(步驟S706),結束處理。又,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值超過1的情況,判定照明從熄燈狀態變成點燈狀態(步驟S705;否),並進行熄燈、點燈處理(步驟S707),結束處理。
在此,使用第8圖,說明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進行之點燈、熄燈處理。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比較在上述所特定之現在影像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與在上述所特定之過去影像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並特定在各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步驟S801)。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使用關於過去影像資料之分割區域亮度資料與關於現在影像資料之分割區域亮度資料,對各識別資訊算出與相同的識別資訊對應之亮度的變化(差距或比例),並記憶表示計算結果的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
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判定在所特定之各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中是否存在變化小的分割區域(步驟S802)。顯示模式控制部10b藉由判定是否有亮度的變化值是第4臨限值以下(或未滿,以下相同。)的分割區域,而判定變化少的分割區域是否存在。第4臨限值係設為比因照明的點燈、熄燈而產生之亮度的變化值更小的值。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只要是有第4臨限值以下的分割區域的話,便判定存在有變化少的分割區域。
在變化少的分割區域不存在的情況(步驟S802;否),可判斷照明502從點燈狀態變成熄燈狀態。即,在此情況,即使在攝影影像之照明位置以外的位置亦與照明位置一樣,可預料從「亮狀態」變成「暗狀態」。在此情況,根據照明從點燈狀態變成熄燈狀態,而可預測房間內的亮度整體變暗,在此攝影影像所映照之房間內無人的可能性高(參照第10A圖)。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根據此判定結果,進行將顯示模式移至省電模式的顯示模式控制(步驟S803),使顯示部40的顯示面(顯示面板42)變暗,或中斷對顯示部40的電源供給,或顯示螢幕保護程式。此外,在顯示模式已經是省電模式的情況,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保持省電模式。只要房間內無人,便不必使顯示部進行數位相片的顯示等。
另一方面,在變化少的分割區域存在的情況(步驟S802;是),雖然照明區域變暗,但是其他的分割區域未變暗。即,此時只是在攝影部30之前有人或物等障礙物,照明未熄燈的可能性高(參照第10B圖)。在此情況,因為可能人尚在房間內,所以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不進行顯示模式控制,並結束處理。
使用第9圖,說明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進行之熄燈、點燈處理。在此處理,因為將照明點燈,所以人已進入房間的可能性高。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將顯示模式變更成通常的動作模式(依序顯示該記錄影像(數位相片)的模式)(步驟S901)。此外,在顯示模式已經是通常的動作模式的情況,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保持通常的動作模式。
以上,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是控制顯示部之顯示模式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具備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與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於是,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取得表示拍攝了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第1攝影影像資料,將在分割第1攝影影像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加以特定,再根據所特定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將第1攝影影像之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又,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取得表示拍攝了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之第2攝影影像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特定之照明位置,將在第2攝影影像之位於與照明位置對應的位置之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照明的亮度,控制顯示模式。若人在房間內,則照明點燈的可能性高。因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如上述可根據照明之狀態控制顯示模式,所以可進行反映使用者的行動之顯示模式的控制。
又,如上述,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用表示攝影時刻滿足既定基準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照明位置。因而,可防止將外光所射入的窗等誤認為照明。
因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取得第1攝影影像資料複數次,分別就所取得之複數個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各分割區域的亮度,再使用所特定之亮度,將在各個第1攝影影像資料中亮度滿足第1基準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所以照明位置的特定精度變成更佳。
因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關於各個第1攝影影像資料之亮度成為既定次數以上的分割區域特定為照明位置,所以照明位置的特定精度變成更佳。
因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關於各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之該亮度的變化滿足第2基準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該照明位置,所以照明位置的特定精度變成更佳。
因為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取得第2攝影影像資料複數次,並使用所取得之複數個第2攝影影像資料來特定照明的亮度複數次,再根據所特定之複數個照明的亮度,特定照明之亮度的變化,並根據所特定之變化狀態控制顯示模式,所以精度佳地掌握照明之狀態,並可根據所掌握之照明的狀態控制顯示模式。
因為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暗之狀態,而且變化狀態的變化度滿足第3基準的情況下,將顯示模式切換成省電模式,所以精度佳地掌握照明之狀態,並可根據所掌握之照明的狀態控制顯示模式。
因為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暗之狀態的情況下,檢測出在利用複數個第2攝影影像資料所表達的第2攝影影像之與照明位置對應的分割區域以外之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在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滿足第4基準的情況,不將顯示模式切換成省電模式,所以即使有障礙物等,亦精度佳地掌握照明之狀態,並可根據所掌握之照明的狀態控制顯示模式。
因為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在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亮之狀態,而且變化狀態的變化度滿足第5基準的情況下,將顯示模式從省電模式切換成其他的模式,所以可根據所掌握之照明的狀態精度佳地控制顯示模式。
又,在本實施形態,顯示模式控制部10b將照明位置特定手段10a所取得之照明位置加以特定,再使用所特定之照明位置,判定在每隔固定期間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表示的第2攝影影像之照明位置的狀態。可是,本發明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未限定於此。即,顯示模式控制部10b,亦可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特定照明位置之前的期間等,將照明位置特定手段10a所取得的照明候選位置特定為暫時的照明位置。而且,亦可使用此照明位置,判定在每隔固定期間時間所取得之第2攝影影像資料表示的第2攝影影像之照明位置的狀態。因此,照明位置是亦包含暫時之照明位置的概念。是否使用暫時的照明位置進行顯示模式控制,這可由使用者自由選擇並設定。又,照明位置等亦可是由使用者等所適當設定的既定區域。在此情況,有不需要照明位置特定部10a的情況。即使在此情況,亦可進行反映了使用者之行動的顯示模式控制。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此外,在本第2實施形態,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第11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之構成的方塊圖。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除了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的構成以外,還在控制部10具備檢測出顯示部40之移動的移動檢測部10c。又,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具備感測部80。進而,在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輸入部50受理來自使用者之照明位置的指定操作,因應於此操作,照明位置特定部10a進行將照明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
感測部80檢測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的移動或旋轉、振動。感測部80向控制部10供給對應於各個檢測結果的感測資料。
第12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之硬體構成的方塊圖。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除了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的構成以外,還具備3軸加速度感測器81、振動檢測感測器82。
第11圖的感測部80由3軸加速度感測器81與振動檢測感測器82所構成。3軸加速度感測器81裝載於數位相框(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內。3軸加速度感測器81是以一個元件測量XYZ三軸全部之加速度的感測器,在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移動或旋轉時,檢測出它們的加速度。3軸加速度感測器81在檢測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之移動或旋轉時,向主記憶裝置12供給加速度感測資料。振動檢測感測器82裝載於數位相框(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內。振動檢測感測器82檢測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的振動。振動檢測感測器82在檢測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的振動時,向主記憶裝置12供給振動感測資料。
又,第11圖的移動檢測部10c由CPU11與主記憶裝置12所構成。
就如以上所構成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以下說明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所進行之控制處理。此外,在此,說明移動檢測部10c所進行之移動檢測處理,省略在第1實施形態已說明之照明位置特定處理及顯示模式控制處理。
使用第13圖,說明移動檢測部10c所進行之移動檢測處理。移動檢測部10c係與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或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進行之處理平行地按照既定間隔重複此處理。移動檢測部10c以使用者操作輸入部50為契機開始。例如,使用者使用輸入部50,投入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的電源,並從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控制模式的選擇畫面進行使自動顯示控制模式動作的選擇。藉此,輸入部50對控制部10供給與使用者之操作對應的操作輸入資料,控制部10受理來自輸入部50的操作輸入資料。依此,移動檢測部10c執行移動檢測處理。
移動檢測部10c取得現在影像資料及過去影像資料(步驟S1301)。這些影像資料亦可為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或顯示模式控制部10b所取得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或第2攝影影像資料,亦可是移動檢測部10c本身每隔固定間隔所取得之攝影影像資料。移動檢測部10c在取得過去影像資料後,待機至取得現在影像資料,在取得現在影像資料後,進入後述之步驟的處理。
移動檢測部10c根據所取得之現在影像資料及過去影像資料,特定在現在影像及過去影像之各分割區域的亮度,再使用所特定之亮度,判定在攝影影像之間是否有變化(步驟S1302)。例如,在兩影像間,藉由檢測出在所預設的攝影影像之四個角落的位置之影像的變化而進行。若使四個角落之影像的變化(例如背景的移動度)滿足既定條件的話,便可判斷背景正在移動。又,若四個角落之影像的變化未滿足既定條件的話,便可判斷背景未移動。此外,四個角落之影像的變化係可利用周知的方法使用移動向量、差分絕對值和、或差分平方和等來進行。
此判定結果,在影像間有變化的情況(步驟S1302;是),移動檢測部10c根據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包含顯示部40)的移動,識別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取得之照明位置資訊或照明候選位置資訊變化,並進行將照明位置資訊或照明候選位置資訊加以修正的處理(即,再特定照明位置的處理)。此時,移動檢測部10c預先保持即將變化前之過去影像資料(在以下,將此保持之過去影像資料稱為保持資料,將利用保持資料所表達的影像稱為保持影像)。
另一方面,在影像間無變化的情況(步驟S1302;否),移動檢測部10c識別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所取得之照明位置資訊或照明候選位置資訊無變化,並結束本處理。
移動檢測部10c根據現在影像資料及過去影像資料而特定照明候選位置(步驟S1303)。即,移動檢測部10c會將識別照明位置或照明候選位置變化之前後的照明候選位置加以特定。因為照明候選位置的特定係利用與在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的處理一樣的方法進行,所以省略說明。
然後,移動檢測部10c判定在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數量是否為複數(步驟S1304)。在此,照明候選區域群是指相鄰之照明候選區域的集合,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此照明候選區域群進行此判定。此外,照明候選區域群可根據在上述所特定之照明候選位置來加以特定。具體而言,例如,移動檢測部10c係根據照明候選資料所包含的識別資訊(是可特定照明候選位置之位置的資訊)來特定照明候選區域群。移動檢測部10c係藉由產生已將在照明候選區域群之影像內之位置、大小、形狀等加以特定的照明候選區域群資料並加以記憶(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而特定照明候選區域群。
例如,第14圖表示根據在保持影像的照明候選位置所特定之2個照明候選區域群1401a及1401b。又,第15圖表示根據在現在影像的照明候選位置所特定之2個照明候選區域群1501a及1501b。在此情況,因為在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分割區域群的數量都是複數(2個),所以移動檢測部10c判定在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數量是複數。
移動檢測部10c的判定結果,在判定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數量不是複數的情況(步驟S1304;否),因為不進行後述的處理,所以移動檢測部10c結束處理,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利用在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的照明位置特定處理,再特定照明候選位置或照明位置。
另一方面,移動檢測部10c的判定結果,在判定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數量是複數的情況(步驟S1304;是),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所特定之在現在影像及保持影像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位置關係,進行在攝影影像間之照明候選區域群的比對處理(例如後述的圖案比對處理),並判斷是否可修正照明位置,根據藉此所特定之移動內容,判斷是否可修正照明位置(步驟S1305)。在不可能的情況(步驟S1305;否),因為無法修正照明位置,所以移動檢測部10c結束處理,而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利用在 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的照明位置特定處理,進行照明候選位置或照明位置的再特定。在可能的情況(步驟S1305;是),因為可修正照明位置,所以移動檢測部10c修正照明位置(步驟S1306)。
說明這些處理的具體例,例如移動檢測部10c首先產生第1影像資料,其表示在保持影像之將照明候選區域的分割區域設為「1」,並將除此以外的分割區域設為「0」之將分割區域作為一個像素的第1影像。這可使用在上述所特定之照明候選位置來產生。一樣地,移動檢測部10c產生第2影像資料,其表示在現在影像之將照明候選區域的分割區域設為「1」,並將除此以外的分割區域設為「0」之將分割區域作為一個像素的第2影像。
移動檢測部10c記憶所產生之第1及第2影像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然後,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所記憶之第1及第2影像資料,如第18圖所示,進行將第1影像1801在第2影像1802上朝向上下左右各挪移一個像素(參照第18圖的箭號),並進行將在兩影像「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圖案比對)。此外,在所特定之相對位置有複數個的情況,隨機地特定一個相對位置。此相對位置係可藉由檢測出第1影像及第2影像朝向哪個方向挪移多少而掌握。例如,可根據兩影像之任意角度的像素挪移幾個像素等而掌握。此外,在第18圖,為了易於理解,僅將與照明候選區域之分割區域對應的像素 記入「1」,關於其他的像素(0的像素),什麼都未記入。又,各影像之大小、分割區域的數量等亦變更為第14圖的影像等。
移動檢測部10c在將「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後,對在此相對位置之兩影像之「1」的像素判斷是否既定基準以上(例如9成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在既定基準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的情況,判斷可修正照明位置,並產生特定相對位置的資料(例如,在「1」之像素最多重疊的情況之第1影像與第2影像朝向哪個方向挪移幾個像素的資料),將此資料記憶為移動內容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藉此,移動檢測部10c將照明位置的移動內容(相對位置)加以特定。因為一個像素是一個分割區域,所以移動內容成為將移動方向與是否只移動了幾個分割區域的量加以特定者(例如,向左1個,向下4個)。
又,在上述「1」之像素重疊的數量未達到既定基準以上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所記憶之第1影像資料,使第1影像以任意角度(例如面對影像之左下角)的像素為中心朝向左右任一方旋轉90度。這是基於通常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從縱向放置旋轉成橫向放置等,按照90度單位旋轉的緣故。然後,和上述一樣,首先,進行將第1影像在第2影像上朝向上下左右各挪移一個像素,並進行將在兩影像「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此相對位置係可藉由檢測出第2影像的旋轉方向、 旋轉角度及旋轉中心的像素(以下稱為旋轉中心像素)、以及在旋轉後之第2影像的旋轉中心像素及在第1影像之與旋轉中心像素對應的像素朝向哪個方向只挪移多少而掌握。
移動檢測部10c在將「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後,對在此相對位置之兩影像之「1」的像素判斷是否既定基準以上(例如9成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在既定基準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的情況,判斷可修正照明位置,並產生特定相對位置的資料(例如,在關於「1」之像素既定基準以上(例如9成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的情況,將第2影像的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及旋轉中心像素、以及在旋轉後之第2影像的旋轉中心像素及在第1影像之與該旋轉中心像素對應的像素朝向哪個方向挪移多少加以特定的資料),將此資料記憶為移動內容資料(記錄於主記憶裝置12)。藉此,移動檢測部10c特定照明位置的移動內容(相對位置)。因為一個像素是一個分割區域,所以移動內容成為將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之中心的分割區域、旋轉後之移動方向及移動了幾個分割區域的量加以特定者(例如,使其以左下角的像素為中心向右旋轉90度,向左移動一個,向下移動4個)。
又,在上述「1」之像素重疊的數量未達到既定基準以上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所記憶之第1影像資料,使第1影像以任意角度(例如面對影像之左下角)的像素為中心朝向左右任一方旋轉90度。這是基於通常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從縱向放置旋轉成橫向放置等,按照90度單位旋轉的緣故。然後,和上述一樣,首先,進行將第1影像在第2影像上朝向上下左右各挪移一個像素,並進行將在兩影像「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此相對位置係可藉由檢測出第2影像的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及旋轉中心的像素(以下稱為旋轉中心像素)、以及在旋轉後之第2影像的旋轉中心像素及在第1影像之與旋轉中心像素對應的像素朝向哪個方向只挪移多少而掌握。
移動檢測部10c在將「1」的像素最多重疊之兩影像的相對位置加以特定後,對在此相對位置之兩影像之「1」的像素判斷是否既定基準以上(例如9成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在既定基準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的情況,判斷可修正照明位置,並產生特定相對位置的資料(例如,在關於「1」之像素既定基準以上(例如9成以上)之數量的像素重疊的情況,將第2影像的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及旋轉中心像素、以及在旋轉後之第2影像的旋轉中心像素及在第1影像之與該旋轉中心像素對應的像素朝向哪個方向挪移多少加以特定的資料),將此資料記憶為移動內容資料(記錄於一次記憶裝置12)。藉此,移動檢測部10c特定照明位置的移動內容(相對位置)。因為一個像素是一個分割區域,所以移動內容成為將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之中心的分割區域、旋轉後之移動方向及移動了幾個分割區域的量加以特定者(例如,使其以左下角的像素為中心向右旋轉90度,向左移動一個,向下移動4個)。
又,在上述「1」之像素重疊的數量未達到既定基準以上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使用所記憶之第1影像資料,使第1影像以旋轉中心像素為中心向上述的旋轉方向旋轉180度,並進行和上述一樣的處理。移動檢測部10c在此處理,在「1」之像素重疊的數量未達到既定基準以上的情況,進一步使用所記憶之第1影像資料,使第1影像以旋轉中心像素為中心向上述的旋轉方向旋轉270度,並進行和上述一樣的處理。
在移動檢測部10c所進行之最後的處理,在「1」之像素重疊的數量未達到既定基準以上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當作無法修正照明位置(步驟S1305;否),移動檢測部10c結束處理,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利用在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的照明位置特定處理,再特定照明候選位置或照明位置。
移動檢測部10c如上述,在使用照明候選區域(或照明候選區域群)之位置關係特定了移動內容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使用移動內容資料,修正所記憶之或記憶部20所記錄的照明位置資料,藉此修正照明位置,並將特定修正後之照明位置的照明位置資料作為新的照明位置來記憶,或記錄於記憶部20。今後,根據此新的照明位置進行顯示模式的控制。
例如,在移動內容是特定移動方向與移動了幾個分割區域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按照此內容,使照明位置資料所特定之各照明位置移動(例如使向左移動一個,向下移動4個),並將與已使其移動之照明位置對應之分割區域的識別資訊作為照明位置資料。又,在移動內容是將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之中心的分割區域、旋轉後的移動方向及移動了幾個分割區域加以特定的情況,移動檢測部10c按照此內容,使移動照明位置資料所特定之各照明位置旋轉及移動(例如以左下角的像素為中心向右旋轉90度,使向左移移動一個,向下移動4個),並將與已使其移動之照明位置對應之分割區域的識別資訊作為照明位置資料。
例如,在第14圖的影像與第15圖的影像(移動後的影像),照明候選區域群1501a及1501b相對照明候選區域群1401a及1401b向左挪移3個分割區域。因此,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係照明位置也向左挪移3個分割區域。又,例如,在第14圖的影像與第16圖的影像(移動後的影像),相對於照明候選區域群1401a及1401b,照明候選區域群1601a及1601b使第16圖的影像以左下的分割區域為中心向左方向旋轉90度,而且向右挪移1個、向下挪移2個分割區域。因而,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對照明位置,使其以在影像之左下的分割區域為中心向左方向旋轉90度,而且向右挪移1個、向下挪移2個分割區域。
依此方式,移動檢測部10c修正照明位置。根據以上,結束移動檢測部10c所進行之移動檢測處理。此外,移動檢測部10c,除了根據攝影影像資料來檢測出顯示部40的移動以外,亦可在收到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所具備的感測部80檢測出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包含顯示部40)之移動或旋轉的情況供給的各種感測資料時,根據感測資料所表示的移動內容,利用和上述一樣的方法修正照明位置。即,移動檢測部10c在收到各種感測資料時,檢測出顯示部40的移動。然後,移動檢測部10c根據感測資料,利用周知的方法,特定移動內容,並因應於所特定之移動內容,使照明位置移動。
其次,使用第17圖,說明因應來自使用者之照明位置的指定操作,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照明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例如,使用者使用輸入部50,投入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的電源,並從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控制模式的選擇畫面選擇使照明位置指定模式動作。藉此,輸入部50對控制部10供給與使用者之操作對應的操作輸入資料,控制部10收到來自輸入部50的操作輸入資料。依此,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執行照明位置特定處理。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使攝影部30拍攝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並取得表示攝影影像的攝影影像資料(步驟S1701)。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將按既定的分割區域把利用所取得之攝影影像資料表示的攝影影像加以分割之分割影像(例如如第5B圖所示之以隔開線劃分了分割區域的影像)顯示於顯示部40(步驟S1702)。
此時,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亦可在施加上述的處理時進行使影像左右反轉的處理。即,因為攝影部30是從與看顯示部40方向相反的方向拍攝,所以在將攝影部30所拍攝之顯示部40前方的攝影影像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情況,使用者難比較實際之顯示部40前方的位置關係與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面之顯示部40前方的位置關係。因此,在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藉由進行使相對於顯示部40前方的攝影影像左右反轉的處理,將攝影部30所拍攝之顯示部40前方的攝影影像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情況,可顯示成如照鏡子。藉此,在將攝影部30所拍攝之顯示部40前方的攝影影像(即,分割影像)顯示於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情況,使用者易於比較實際之顯示部40前方的位置關係與顯示於顯示部40的顯示面之顯示部40前方的位置關係。
在此狀態,輸入部50受理使用者的操作。即,使用者可使用輸入部50,從顯示於顯示部40的分割影像確認照明,並指定該照明所映照的分割區域。輸入部50向照明位置特定部10a供給表示所指定之分割區域的識別資訊。照明位置特定部10a收到從輸入部50所供給之識別資訊,並將根據所收到的識別資訊來予以特定之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此外,藉由利用觸控面板構成第11圖的顯示部40與輸入部50,使用者可利用觸控面板來指定照明位置分割區域。
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至有照明位置分割區域之指定結束的操作為止,受理使用者的操作(步驟S1703;否)。然後,根據檢測出使用者使用輸入部50進行了照明位置分割區域之指定結束的操作(步驟S1703;是),照明位置特定部10a記憶所取得之照明位置(步驟S1704)。
以上,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還具備檢測出顯示部40之移動的移動檢測部10c,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在移動檢測部10c檢測出移動的情況,重新特定照明位置。因而,在顯示部40移動或轉動、或者振動等的情況,照明位置特定部10a可適當地重新特定照明位置,而可使自動顯示控制模式繼續。
又,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按照來自使用者之照明位置的指定操作,照明位置特定部10a進行將照明位置加以特定的處理。即,顯示模式控制裝置2具備顯示模式控制手段,其取得表示拍攝了顯示部40之顯示面的前方之攝影影像的攝影影像資料,再使用所取得之攝影影像資料及將所預設之在影像內之照明的位置加以特定的照明位置,將在攝影影像之與照明位置對應之位置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而照明位置是因應於來自使用者之照明位置的指定操作而預設。藉此,使用者可僅指定想作為顯示模式控制對象的照明位置,並可進行更合乎使用者之意圖的顯示模式控制。
此外,亦可將第1及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記錄於可攜帶的記憶媒體等。在可攜帶的記憶媒體,有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或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k Read Only Memory)等。又,亦可將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從可攜帶的記憶媒體經由各種讀取裝置安裝於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或2。進而,亦可將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從網際網路等的網路經由未圖示的通信部下載及安裝於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或2。又,亦可將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儲存於可與顯示模式控制裝置1或2通信之伺服器等的記憶裝置,並進行對CPU11的指示。記憶顯示模式控制程式22之可讀取的記憶媒體(例如RAM、ROM(Read Only Memory)、CD-R、DVD-R、硬碟或快閃記憶體)成為電腦可讀取的程式製品。
1‧‧‧顯示模式控制裝置
10‧‧‧控制部
10a‧‧‧照明位置特定部
10b‧‧‧顯示模式控制部
11‧‧‧CPU
12‧‧‧主記憶裝置
20‧‧‧記憶部
21‧‧‧副記憶裝置
22‧‧‧顯示模式控制程式
30‧‧‧攝影部
31‧‧‧攝影裝置
40‧‧‧顯示部
41‧‧‧驅動電路
42‧‧‧顯示面板
43‧‧‧發光電路
45‧‧‧框
50‧‧‧輸入部(操作部)
51...輸入裝置
60...讀出、寫入部
61...讀出、寫入裝置
80...感測部
81...3軸加速度感測器
82...振動檢測感測器
100...記憶卡
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之各部之關係的方塊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之硬體構成的圖。
第3圖係從正面看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的正視圖。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照明位置特定處理的流程圖。
第5A圖係表示利用攝影影像資料所表達之第1攝影影像的圖,第5B圖係表示對各既定分割區域所分割之第1攝影影像的圖。
第6A圖係表示攝影影像資料、與攝影影像資料被賦予對應的影像編號及取得時刻的資料構造的圖,第6B圖係表示分割區域亮度資料的資料構造的圖,第6C圖係表示照明候選資料的資料構造的圖,第6D圖係表示照明位置資料之資料構造的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顯示模式控制處理的流程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點燈、熄燈處理的流程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熄燈、點燈處理的流程圖。
第10A圖係表示在攝影影像的照明是熄燈狀態之狀況的圖,第10B圖係表示在攝影影像的照明被障礙物遮住之狀況的圖。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之各部之關係的方塊圖。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之硬體構成的圖。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移動檢測處理的流程圖。
第14圖係表示過去(最近)的攝影影像資料所表示之攝影影像的圖。
第15圖係表示從過去的攝影影像向左側平行移動之現在的攝影影像資料所表示之攝影影像的圖。
第16圖係表示從過去的攝影影像向左轉動90度之現在的攝影影像資料所表示之攝影影像的圖。
第17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照明位置指定處理的流程圖。
第18圖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模式控制裝置所進行之圖案比對的圖。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控制顯示部的顯示模式,該顯示模式控制裝置的特徵為具備: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取得表示對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進行拍攝而得到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分割該第1攝影影像而得到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各個該分割區域的該亮度,將該第1攝影影像中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及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取得表示對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進行拍攝而得到之第2攝影影像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所特定之該照明位置,將該第2攝影影像中處在與該照明位置對應的位置之該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其中藉由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特定該照明位置之後,該顯示模式控制手段取得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使用表示攝影時刻滿足既定基準之該第1攝影影像的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照 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取得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複數次,並對所取得之複數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的每一者分別特定各個該分割區域的該亮度,再使用所特定之該亮度,將各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中該亮度滿足第1基準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該照明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將關於各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之該亮度成為既定次數以上的該分割區域特定為該照明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將關於各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之該亮度的變化滿足第2基準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該照明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取得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複數次,並使用所取得之複數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特定該照明的亮度複數次,再根據所特定之複數個該照明的亮度,特定該照明之亮度的變化狀態,並根據所特定之該變化狀態控制該顯示模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在該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暗之狀態而且該變化狀態之變化度滿足第3基準的情況,將該顯示模式切換成省電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在該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暗之狀態的情況,檢測出在利用複數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所呈現的該第2攝影影像之與該照明位置對應的該分割區域以外之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並在該分割區域之亮度的變化滿足第4基準的情況,不將該顯示模式切換成省電模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該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在該變化狀態是變化成變亮之狀態而且該變化狀態之變化度滿足第5基準的情況,將該顯示模式從省電模式切換成其他的模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更具備檢測出該顯示部之移動的移動檢測手段;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在該移動檢測手段檢測出移動的情況,重新特定該照明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中更具備受理使用者之操作的操作部;該照明位置特定手段係因應使用者對該操作部的操作,來特定該照明位置。
  12. 一種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其控制顯示部的顯示模式,該顯示模式控制裝置的特徵為具備: 顯示模式控制手段,係取得表示對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進行拍攝而得到之攝影影像的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攝影影像資料與所預設之影像內的既定區域,將該攝影影像中與該既定區域對應之位置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
  13. 一種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其使控制顯示部之顯示模式的電腦進行以下的步驟:照明位置特定步驟,係取得表示對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進行拍攝而得到之第1攝影影像的第1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1攝影影像資料,特定分割該第1攝影影像而得到之各個分割區域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各個該各分割區域的該亮度,將該第1攝影影像中照明的候選所映照之該分割區域的位置特定為照明位置;及顯示模式控制步驟,係取得表示對該顯示部之顯示面的前方進行拍攝而得到之第2攝影影像的第2攝影影像資料,並使用所取得之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與在該照明位置特定步驟所特定之該照明位置,將該第2攝影影像中處在與該照明位置對應的位置之該分割區域的亮度特定為照明的亮度,再根據所特定之該照明的亮度,控制該顯示模式,其中藉由該照明位置特定步驟特定該照明位置之後,該顯示模式控制步驟取得該第2攝影影像資料。
TW099132707A 2009-09-29 2010-09-28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TWI438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5633A JP5012872B2 (ja) 2009-09-29 2009-09-29 表示モード制御装置及び表示モ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0869A TW201120869A (en) 2011-06-16
TWI438766B true TWI438766B (zh) 2014-05-21

Family

ID=43779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2707A TWI438766B (zh) 2009-09-29 2010-09-28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74752A1 (zh)
JP (1) JP5012872B2 (zh)
CN (1) CN102034421B (zh)
TW (1) TWI4387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6803B1 (en) 2011-04-04 2018-11-13 Google Llc Conditional pow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US8671299B2 (en) 2011-05-26 2014-03-11 Google Inc. Delaying the initiation of transitioning to a lower power mode by placing a computer system into an intermediate power mode between a normal power mode and the lower power mode
US8483772B2 (en) * 2011-07-07 2013-07-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conspicuous mode for mobile devices
CN103377637B (zh) * 2012-04-25 2017-07-21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器亮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JP6442910B2 (ja) * 2014-08-07 2018-12-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JPWO2018142771A1 (ja) * 2017-01-31 2019-1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JP6834842B2 (ja) * 2017-08-10 2021-02-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設定支援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1201837B (zh) * 2017-10-16 2022-10-11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多个照明设备的方法和控制器
CN108596035A (zh) * 2018-03-26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424135B (zh) * 2019-01-03 2023-01-10 广东夏野日用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光分布场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JP7057300B2 (ja) * 2019-02-22 2022-04-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38005U (ko) * 1996-12-18 1998-09-15 김광호 최대해상도제어기능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4202555B2 (ja) * 1999-10-04 2008-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量評価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光供給制御方法
JP2005346012A (ja) * 2004-06-07 2005-12-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80179A (ja) * 2004-12-22 2006-07-06 Toshiba Corp テレビジョンセット
CN1921551A (zh) * 2006-09-18 2007-02-28 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电视机自动待机装置
CN101452335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省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JP5224804B2 (ja) * 2007-12-27 2013-07-03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830158B2 (en) * 2008-04-29 2014-09-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local dimm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201336128Y (zh) * 2008-07-18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智能控制的电子相框
CN201421709Y (zh) * 2009-04-16 2010-03-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显示亮度的电子相框
CN201540714U (zh) * 2009-04-28 2010-08-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显示亮度的电子相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5733A (ja) 2011-04-14
JP5012872B2 (ja) 2012-08-29
CN102034421B (zh) 2013-12-25
TW201120869A (en) 2011-06-16
CN102034421A (zh) 2011-04-27
US20110074752A1 (en)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8766B (zh) 顯示模式控制裝置及記錄有顯示模式控制程式之記錄媒體
US1108920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5004972B2 (ja) デジタル画像の前景又は背景分割
JPWO2017169781A1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表示方法
US1012663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licker detection method, and flicker detection program
JP2007316599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500590A5 (zh)
US921032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which controls display regarding capturing, imag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6039625A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2093519A1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発光量制御方法
US20150062436A1 (en) Method for video record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606547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32164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JP2009105559A (ja) 撮影画像からの認識対象検出処理方法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9171012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11233936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commending image capture mode
JP6606981B2 (ja) 出力制御装置、出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54762A5 (zh)
KR20220075020A (ko)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10108037A (ko) 카메라 프리뷰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5344152B2 (ja) 電子機器
JP201200815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114880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JP643229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41475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