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2028B -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32028B TWI432028B TW097145233A TW97145233A TWI432028B TW I432028 B TWI432028 B TW I432028B TW 097145233 A TW097145233 A TW 097145233A TW 97145233 A TW97145233 A TW 97145233A TW I432028 B TWI432028 B TW I43202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dmi
- image data
- data
- transmitted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3 bias potentia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9272 5-demethoxyubiquinone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1699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5954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9497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854 Cucurbita mosch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980 Cucurbita pep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770593 Homo sapiens 5-demethoxyubiquinone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940912 Homo sapiens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948115 Homo sapiens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89279 Homo sapiens Choline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08 change requ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4 recorded im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354 squa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7—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8—Transmitter circuitr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2—Handling of images in compressed format, e.g. JPEG, MPE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2/00—Parallel handling of streams of display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6—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i.e. control of another device by a display or vice vers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0—Use of a protocol of communication by packets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將至少非壓縮(基頻)之數位映像資料予以發送的送訊裝置、將所被發送之映像資料予以接收的收訊裝置、含這些裝置的通訊系統、作為這些之方法的送訊方法、收訊方法及此等之程式。
先前以來,例如在數位電視播送上,在連接至接收映像之收訊機的顯示器所顯示的1個畫面中,顯示有複數映像內容之畫面的多重檢視之技術,是已存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此技術中,發送映像的送訊側之送訊機器,是發送複數頻道份的小尺寸化過的服務用映像訊號。收訊機係將該服務用映像訊號予以縱橫排列而構成的多重畫面(13),顯示在顯示器上。使用者係使用例如遙控器等,一面觀看該多重畫面(13),一面將複數映像當中的1者,藉由聚焦顯示而加以選擇。藉此,使用者就可觀看所選擇之映像的節目。
另一方面,近年來,將非壓縮(基頻)的映像資料,和隨附於該映像的聲音資料,進行高速傳輸的通訊介面,係有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註冊商標(以下記作R)),係日漸普及。例如,HDMI(R)係可從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錄影機、機上盒、其他的AV(Audio Visual)訊源端,向電視受像機、投影機、其他顯示器,發送高畫質的映像資料。
HDMI(R)係具備,將映像資料與聲音資料,高速地從HDMI訊源端往HDMI接收端單向傳輸的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通道。在HDMI中,在HDMI(R)訊源端與HDMI(R)接收端之間有用來進行雙向通訊的CEC線(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Line)等,是被規定在HDMI的規格書中。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81406號公報(段落[0032]、圖5(A)~(C))
順便一提,例如,假設有可供給複數內容(映像內容等)中所分別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的再生機器,和向該再生機器例如以HDMI(R)連接的顯示器,所構成的系統。為了在該系統上實現上述多重畫面,必須要以複數條HDMI(R)纜線,來連接再生機器與顯示器。這是因為,以HDMI(R)規格等將映像資料進行數位傳輸時,用1條纜線只能傳輸1個映像。此時,對利用該系統的使用者,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有鑑於以上情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分別所含之至少複數映像資料,同時高效率地加以傳輸之送訊裝置、收訊裝置、通訊系統、送訊方法、收訊方法及此等之程式。
為達成上記目的,本發明所論之送訊裝置,係具備: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控制手段,係控制著前記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
亦即,在本發明中,第1及第2映像資料是以不同的2個通道部(第1及第2通道部)分別加以發送。藉此,就可將複數的映像資料,同時有效率地分別加以發送。
所謂「同時」,鑑於本發明之要旨,當接收第1及第2映像資料的收訊裝置進行顯示時,只要是能實現第1及第2映像資料(或是這些資料之一部分影像等也包含在內)是在一畫面中被顯示之程度的「同時」即可。
控制手段所作的各個送訊之控制,只要藉由多工(multi-task)或是多執行緒(multi-thread)處理來加以執行即可。或者,亦可為,在第1及第2映像資料的送訊當中,一方為主要之處理,另一方為岔斷處理。控制手段所進行之送訊的控制中係包含,例如,應發送之映像資料的數目(內容數)、送訊的時序、所被發送之資料容量、或者其他送訊關連事項之控制。
第2通道部係被構成為,可進行單向通訊或雙向通訊。當第2通道部是雙向通訊的情況下,作為通訊方式,係可採用半雙工通訊方式及全雙工通訊方式當中的任一者皆可。此時,通訊的協定,典型而言,可舉例如乙太網路(Ethernet)(註冊商標),但亦可為其他協定。
第1通道部及/或第2通道部,係亦可含有分別被連接至複數訊號線的複數端子。
前記介面係為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例如,前記控制手段,係作為前記第1通道部是使用前記HDMI的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通道,來發送前記第1映像資料。如此,屬於基頻資料的容量較大之第1映像資料,係可藉由TMDS通道而被發送,就可高效率地進行送訊。
此情況下,前記控制手段,係將前記HDMI的預留線、HPD(Hot-Plug Detect)線、SCL(Serial Clock)線及SDA(Serial Data)線當中之至少l者,當作前記第2通道部來使用,以發送前記第2映像資料。
預留線、HPD線、SCL線及SDA線全部都被使用的情況下,例如,只要採用藉由雙絞線的全雙工通訊方式即可。
當使用這4條線當中的2條之情況下,則只要藉由該兩方之線路來構成雙絞線即可。此時,通訊方式係可採用半雙工通訊方式。
當使用這4條線當中的2條之情況下,亦可為,例如,一條是送訊用,另一條是收訊用。此時,就可採用全雙工通訊方式。
作為第2通道部所進行之通訊的協定,典型而言,可舉例如乙太網路(Ethernet)(註冊商標),但亦可為其他協定。
或者,亦可使用這4條中的3條線來發送第2映像資料。此時,例如,送訊用(或收訊用)的2條線是雙絞線,收訊用(或送訊用)的1條線是作為單線來使用。
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基頻的第1聲音資料以前記第1通道部進行發送,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以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而成的第2聲音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藉此,複數內容中所分別含有的複數聲音資料,可被同時發送。其結果為,例如接收到複數聲音資料的收訊裝置,可將這些複數聲音同時對複數揚聲器分別予以輸出。或者,收訊裝置,係可將所收到的複數聲音資料之一部分彼此或全部彼此,重疊至1個揚聲器來加以輸出。
前記控制手段,係令複數的前記第2映像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藉此,送訊裝置係可至少將1個第1映像資料、和複數個第2映像資料,同時加以發送。
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之發送所關連之控制訊號,從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此時,控制手段,係可令第1映像資料之發送所關連之控制訊號,以第1通道部或另外的第3通道部來進行發送。由於第1映像資料係為基頻資料,因此透過第1通道部而在送訊裝置與收訊裝置間進行通訊的資料容量會很大。因此,藉由控制訊號是以第2通道部來被發送,就不會受到這類容量之限制。
尤其是,本發明係當透過第2通道部之送訊裝置與收訊裝置之通訊是雙向通訊的情況下,當使用者係透過收訊裝置來操作送訊裝置時,甚為有用。此時,由於該控制訊號是透過第2通道部而從收訊裝置往送訊裝置發送,因此對使用者而言,便利性較高。
或者,前記控制手段,係亦可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之發送所關連之控制訊號,從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
本發明所論之收訊裝置,係具備;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接收;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接收;和控制手段,係控制著前記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
前記送訊裝置係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第1聲音資料以第3通道部進行發送,且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第2聲音資料以第4通道部進行發送的情況下,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所被發送之第1聲音資料以前記第1通道部進行接收,且令前記所被發送之第2聲音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接收。藉此,複數內容中所分別含有的複數聲音資料,可被同時發送。其結果為,收訊裝置係可將這些複數聲音同時對複數揚聲器分別予以輸出。或者,收訊裝置,係可將所收到的複數聲音資料之一部分彼此或全部彼此,重疊至1個揚聲器來加以輸出。
收訊裝置係還具備:解碼器,係將前記所被接收之第2映像資料,予以解碼;和合成手段,係將前記所被接收之第1映像資料、和前記已被解碼之第2映像資料,合成為一畫面,以生成合成畫面資料。藉此,就可在一畫面中顯示複數映像。
本發明所述通訊系統,係具備:第1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送訊裝置,係含有控制著前記第1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的第1控制手段;和第2介面,係具有:可接收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第3通道部、可接收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第4通道部;和收訊裝置,係含有控制著前記第1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的第2控制手段。
本發明所論之送訊方法,係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發送;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
本發明所論之收訊方法,係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接收;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接收;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
本發明係亦可適用於,用來實現上記送訊方法及收訊方法的程式。
如以上,若依據本發明,則可將複數內容中所分別含有之至少複數映像資料,同時高效率地加以傳輸。
以下,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係作為本實施形態的參考例,是一般的影像傳輸系統之構成的圖示。以下,「影像(picture)」係指靜止影像及動畫像之雙方,主要是意味著動畫像的1個1個之畫格。「映像(video)」係意指動畫像。可是,在本發明之各實施形態的說明上,兩者並沒有明確的差異,實質上係為相同意義。
在圖1中,使用者住宅的圖中,在設於左側的客廳內設置有數位電視受像機11、AV擴大機12、及再生裝置14,數位電視受像機11及AV擴大機12,還有AV擴大機12及再生裝置14,是以HDMI纜線13及HDMI纜線15而連接。
又,在客廳中係設置有集線器16,數位電視受像機11及再生裝置14,係藉由網路線17及網路線18而連接至集線器16。然後,圖中,設在客廳右側的寢室中,設置有數位電視受像機19,數位電視受像機19,係透過網路線20而連接至集線器16。
例如,將再生裝置14中所記錄之內容予以再生,在數位電視受像機11上顯示影像的時候,再生裝置14係將用來使內容再生所需之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解碼,將其結果所得到的非壓縮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HDMI纜線15、AV擴大機12、及HDMI纜線13而供給至數位電視受像機11。然後,數位電視受像機11,係基於從再生裝置14所供給來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而顯示出影像、輸出聲音等等。
又,將再生裝置14中所記錄之內容予以再生,在數位電視受像機11及數位電視受像機19上同時顯示影像的時候,再生裝置14係將被壓縮過的用來使內容再生所需之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網路線18、集線器16、及網路線17而供給至數位電視受像機11,同時,透過網路線18、集線器16、及網路線20而供給至數位電視受像機19。
然後,數位電視受像機11及數位電視受像機19,係將從再生裝置14所供給來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解碼,基於其結果所得之非壓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而顯示出影像、輸出聲音等等。
甚至,當數位電視受像機11是接收著用來再生電視廣播節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的情況下,所被接收的聲音資料例如是5.1聲道的聲音資料等,數位電視受像機11無法將所接收之聲音資料進行解碼的時候,數位電視受像機11係將聲音資料轉換成光訊號然後發送給AV擴大機12。
AV擴大機12,係接收從數位電視受像機11發送過來的光訊號並進行光電轉換,將其所得之聲音資料加以解碼。然後,AV擴大機12係將已被解碼的非壓縮之聲音資料依照需要而加以增幅,於AV擴大機12所連接的音響揚聲器上再生聲音。藉此,數位電視受像機11係將所接收的像素資料予以解碼,以解碼過的像素資料來顯示影像,並基於供給至AV擴大機12的聲音資料,以AV擴大機12輸出聲音,來再生5.1聲道節目。
圖2係適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影像傳輸系統之構成圖。
影像傳輸系統,係由數位電視受像機31、増幅器32、再生裝置33、及數位電視受像機34所構成,數位電視受像機31及増幅器32、以及増幅器32及再生裝置,係藉由依照HDMI(R)標準的通訊纜線亦即HDMI(R)纜線35及HDMI(R)纜線36所連所連接。又,數位電視受像機31及數位電視受像機34,係藉由Ethernet(註冊商標)等之LAN用的網路線37所連接。
圖2的例子中,數位電視受像機31、増幅器32、及再生裝置33,是被設置在使用者宅的圖中設於左側的客廳中,而數位電視受像機34則是被設置在設於客廳右側的寢室中。
再生裝置33,係例如由DVD播放機、硬碟錄影機等所成,將內容再生所需之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解碼,將其結果所得之非壓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HDMI(R)纜線36而供給至増幅器32。
増幅器32,例如是由AV擴大機等所成,係從再生裝置33接受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之供給,將所被供給之聲音資料因應需要而加以增幅。又,増幅器32係將從再生裝置33所供給之、因應需要而增幅過的聲音資料及像素資料,透過HDMI(R)纜線35而供給至數位電視受像機31。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基於從増幅器32所供給來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而顯示出影像、輸出聲音等等,以再生出內容。
又,數位電視受像機31及増幅器32,係可利用HDMI(R)纜線35,高速地進行例如IP通訊等雙向通訊;増幅器32及再生裝置33也可利用HDMI(R)纜線36,高速地進行例如IP通訊等雙向通訊。
亦即,例如再生裝置33,係藉由與増幅器32進行IP通訊,而可以依照IP格式之資料之方式,將被壓縮過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HDMI(R)纜線36而發送至増幅器32,増幅器32係可將從再生裝置33所發送過來的有被壓縮過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接收。
又,増幅器32係藉由與數位電視受像機進行IP通訊,而可以依照IP格式之資料之方式,將被壓縮過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HDMI(R)纜線35而發送至數位電視受像機31,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可將從増幅器32所發送過來的有被壓縮過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接收。
因此,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可將己接收到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透過網路線37而發送給數位電視受像機34。又,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將已接收到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解碼,基於如此所得到的非壓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來顯示影像、輸出聲音等,而再生出內容。
數位電視受像機34係將透過網路線37而從數位電視受像機31所發送過來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加以收訊並解碼,基於解碼所得到的非壓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來顯示影像、輸出聲音等而再生出內容。藉此,於數位電視受像機31及數位電視受像機34上,就可同時再生同一或不同之內容。
甚至,當數位電視受像機31是接收著用來再生被電視廣播之內容的節目的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的情況下,所被接收的聲音資料例如是5.1聲道的聲音資料等,數位電視受像機31無法將所接收之聲音資料進行解碼的時候,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藉由與増幅器32進行IP通訊,將所收到的聲音資料,透過HDMI(R)纜線35而發送至増幅器32。
增幅器32,係除了將從數位電視受像機31所發送過來的聲音資料加以接收並解碼以外,還會因應需要而將已被解碼的聲音資料予以增幅。然後,藉由被連接在增幅器32的揚聲器(未圖示),再生出5.1聲道聲音。
數位電視受像機31,係透過HDMI(R)纜線35而向增幅器32發送聲音資料,並且還將所收到的像素資料予以解碼,基於解碼所得到之像素資料來顯示影像而再生出節目。
如此,在圖2的影像傳輸系統中,藉由HDMI(R)纜線35或HDMI(R)纜線36所連接的數位電視受像機31、增幅器32、再生裝置33等電子機器,係由於可以使用HDMI(R)纜線來高速地進行IP通訊,因此可以不需要圖1之網路線17所對應之網路線。
又,藉由將數位電視受像機31和數位電視受像機34以網路線37連接,數位電視受像機31就可將透過HDMI(R)纜線36、增幅器32、及HDMI(R)纜線35而從再生裝置33所接收到的資料,再透過網路線37而發送至數位電視受像機34,因此也不需要圖1之網路線18及集線器16所對應之網路線或電子機器。
如圖1所示,於先前的影像傳輸系統中,隨著所收送訊之資料或通訊方式,各自需要不同種類的纜線,電子機器彼此連接之纜線的配線是很繁雜。相對於此,於圖2所示的影像傳輸系統中,藉由HDMI(R)纜線所連接的電子機器間,因為可高速地進行IP通訊等雙向通訊,因此可簡化電子機器的連接。換言之,先前繁雜的連接電子機器彼此的纜線支配線,可使其變得較為簡單。
接著,圖3係被HDMI(R)纜線所互相連接之電子機器之各自內藏的HDMI(R)訊源端及HDMI(R)接收端,例如被設於圖2的增幅器32內的HDMI(R)訊源端、及被設於數位電視受像機31內的HDMI(R)接收端之構成例。
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係被1條HDMI(R)纜線35所連接,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可一面保持與現行HDMI(R)的相容性,一面可利用HDMI(R)纜線35,高速地進行雙向IP通訊。
HDMI(R)訊源端71,係從1垂直同期訊號至下個垂直同期訊號之區間起,於除了水平歸線區間(水平遮沒期間)及垂直歸線區間(垂直遮沒期間)以外之區間亦即活化映像區域中,將非壓縮之1畫面份的影像之像素資料所對應的差動訊號,以複數之通道,向HDMI(R)接收端72進行單向送訊,同時,於水平歸線區間或垂直歸線區間中,至少將附隨於影像的聲音資料或控制資料、其他補助資料等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以複數之通道,向HDMI(R)接收端72進行單向送訊。
亦即,HDMI(R)訊源端71,係具有發送器81。發送器81,例如,係將非壓縮之影像的像素資料轉換成對應之差動訊號,以複數通道亦即3個TMDS通道#0、#1、#2,透過HDMI(R)纜線35而向所連接的HDMI(R)接收端72,單向地進行序列傳輸。
被設置在發送器81內的這些TMDS通道#0、#1及#2,係作為第1通道部而發揮機能。又,被設置在接收器82內的這些TMDS通道#0、#1及#2,係作為第3通道部而發揮機能。
又,發送器81,係將非壓縮之附隨於影像的聲音資料、甚至必要的控制資料其他補助資料等,轉換成對應的差動訊號,以3個TMDS通道#0、#1、#2而對透過HDMI(R)纜線35所連接的HDMI(R)接收端72,單向地進行序列傳輸。
然後,發送器81,係將同步於以3個TMDS通道#0、#1、#2所發送之像素資料的像素時脈,以TMDS時脈通道,向透過HDMI(R)纜線35所連接之HDMI(R)接收端72進行送訊。此處,在1個TMDS通道#i(i=0,1,2)中,在像素時脈的1個時脈的期間內,會發送10位元的像素資料。
HDMI(R)接收端72,係於活化區域區間中,將從HDMI(R)訊源端71以複數通道單向發送過來的像素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並且,於水平歸線區間或垂直歸線區間中,將從HDMI(R)訊源端71以複數通道單向發送過來的聲音資料或控制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
亦即,HDMI(R)接收端72,係具有接收器82。接收器82,係將以TMDS通道#0、#1、#2而從透過HDMI(R)纜線35所連接之HDMI(R)訊源端71而被單向發送過來的像素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和聲音資料或控制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同步於同樣從HDMI(R)訊源端71以TMDS時脈通道所發送過來的像素時脈,而加以收訊。
在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所成的HDMI(R)系統的傳輸通道中,從HDMI(R)訊源端71對HDMI(R)接收端72,除了用來將像素資料及聲音資料同步於像素時脈而單向地進行序列傳輸所需之做為傳輸通道的3個TMDS通道#0乃至#2,和做為傳輸像素時脈之傳輸通道的TMDS時脈通道之外,還有稱為DDC(Display Data Channel)83或CEC線84的傳輸通道。
DDC83,係由HDMI(R)纜線35中所含之未圖示的2條訊號線所成,在HDMI(R)訊源端71從透過HDMI(R)纜線35連接之HDMI(R)接收端72而讀出E-EDID(Enhanced 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時,會被使用。
亦即,HDMI(R)接收端72,係除了接收器82以外還具有記憶著關於自己之設定或性能的資訊亦即E-EDID的EDIDROM(EDID ROM(Read Only Memory))85。HDMI(R)訊源端71,係從透過HDMI(R)纜線35所連接之HDMI(R)接收端72,將該HDMI(R)接收端72之EDIDROM85所記憶之E-EDID,透過DDC83而加以讀出,並根據該E-EDID,而辨識出HDMI(R)接收端72的設定或性能,亦即例如HDMI(R)接收端72(具有其之電子機器)所支援的影像格式(設定檔),例如RGB(Red,Green,Blue),或YCbCr4:4:4、YCbCr4:2:2等。
此外,雖然未圖示,但HDMI(R)訊源端71也是和HDMI(R)接收端72同樣地,記憶著E-EDID,可因應需要而將該E-EDID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
CEC線84,係由HDMI(R)纜線35所含之未圖示的1條訊號線所成,在HDMI(R)訊源端71和HDMI(R)接收端72之間,進行控制用資料的雙向通訊時所使用。
又,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透過DDC83或CEC線84,例如,將依照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3規格的訊框,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及HDMI(R)訊源端71,藉此就可進行雙向IP通訊。
甚至,在HDMI(R)纜線35中,係含有被連接在被稱作熱插拔偵測(Hot Plug Detect)之腳位的訊號線86,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可利用該訊號線86,來偵測出新的電子機器、亦即HDMI(R)接收端72或HDMI(R)訊源端71的連接。
接著,圖4及圖5係表示,與HDMI(R)纜線35連接,被設在HDMI(R)訊源端71或HDMI(R)接收端72的未圖示之連接器的腳位排列(pin assignment)。
此外,圖4及圖5中,左欄(PIN欄)中記載著用來特定連接器之腳位的腳位編號,右欄(Signal Assignment欄)中則記載著,被同一行之左欄中所記載之腳位編號所特定之腳位所被分配的訊號名稱。
圖4係圖示HDMI(R)之稱作A型(Type-A)連接器的腳位排列。
TMDS通道#i的差動訊號TMDS Data#I+與TMDS Data#i-所被傳輸的差動訊號線亦即2條訊號線,係被連接至被分配TMDS Data#i+之腳位(腳位編號為1,4,7之腳位)、和被分配TMDS Data#i-之腳位(腳位編號為3,6,9之腳位)。
又,控制用資料亦即CEC訊號所被傳輸的CEC線84,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3的腳位,腳位編號14的腳位係為空腳位。若利用此空腳位來進行雙向IP通訊,則可保持與現行HDMI(R)的相容性。於是,為了能使用CEC線84及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4之腳位的訊號線來傳輸差動訊號,連接至腳位編號14之腳位的訊號線、與CEC線84,係被施以差動雙絞接線(twise pair connect)並被屏蔽(shield),且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7號腳位的CEC線84及DDC83之地線做接地。
然後,傳輸E-EDID等之SDA(Serial Data)訊號的訊號線,係連接至腳位編號16的腳位。SDA訊號收送時之同步所用的時脈訊號亦即SCL(Serial Clock)訊號所被傳輸的訊號線,係連接至腳位編號15的腳位。圖3的DDC83,係由傳輸SDA訊號的訊號線、及傳輸SCL訊號的訊號線所構成。
又,傳輸SDA訊號的訊號線、及傳輸SCL訊號的訊號線,係和CEC線84及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4之腳位的訊號線同樣地,是以可傳輸差動訊號的方式而被施以差動雙絞接線並被屏蔽,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7號腳位的地線做接地。
然後,傳輸用來偵測新電子機器之連接的訊號的訊號線86,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9之腳位。
圖5係圖示HDMI(R)之稱作C型(Type-C)或迷你型連接器的腳位排列。
TMDS通道#i的差動訊號TMDS Data#i+與TMDS Data#i-所被傳輸的差動訊號線亦即2條訊號線,係被連接至被分配TMDS Data#i+之腳位(腳位編號為2,5,8之腳位)、和被分配TMDS Data#i-之腳位(腳位編號為3,6,9之腳位)。
又,CEC訊號所被傳輸的CEC線84,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4的腳位,腳位編號17的腳位係為空(Reserved)腳位。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7之腳位的訊號線、與CEC線84,係和A型時的情形相同,被施以差動雙絞接線並被屏蔽,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3號腳位的CEC線84及DDC83之地線做接地。
然後,傳輸SDA訊號的訊號線,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6之腳位,傳輸SCL訊號的訊號線,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5之腳位。又,傳輸SDA訊號的訊號線、及傳輸SCL訊號的訊號線,係和A型時的情況相同,以可傳輸差動訊號的方式而被施以差動雙絞接線並被屏蔽,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3號腳位的地線做接地。又然後,傳輸用來偵測新電子機器之連接的訊號的訊號線86,係被連接至腳位編號19之腳位。
接著圖6係為,使用CEC線84、及HDMI(R)連接器之空腳位上所連接之訊號線,來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之IP通訊的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之構成圖。此外,圖6係圖示了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中的有關半雙工通訊之部份的構成例。又,圖6中,和圖3對應的部份,係標示同一符號,並適宜地省略其說明。
HDMI(R)訊源端71,係由發送器81、切換控制部121、及時序控制部122所構成。又,發送器81中,係設有轉換部131、解碼部132、及切換器133。
對轉換部131,係藉由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的雙向IP通訊,而被供給著要從HDMI(R)訊源端71向HDMI(R)接收端72發送之資料、亦即Tx資料。Tx資料,例如係為被壓縮過的像素資料或聲音資料。
轉換都131,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將所被供給之Tx資料,轉換成2個部分訊號所成的差動訊號。又,轉換部131,係將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透過CEC線84、及被設在發送器81中未圖示之連接器的空腳位所連接的訊號線141,而發送至接收器82。亦即,轉換部131,係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更詳言之是透過了被設在發送器81中的訊號線、且被連接至HDMI(R)纜線35之CEC線84的訊號線,而供給至切換器133;將構成差動訊號的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更詳言之是透過了被設在發送器81中的訊號線、且被連接至HDMI(R)纜線35之訊號線141的訊號線、及訊號線141,而供給至接收器82。
解碼部132,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其輸入端子是被CEC線84及訊號線141所連接。解碼部132,係基於時序控制部122之控制,將透過CEC線84及訊號線141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差動訊號,亦即CEC線84上的部分訊號及訊號線141上的部分訊號所成之差動訊號,予以接收,並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而加以輸出。此處,所謂的Rx資料,係藉由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的雙向IP通訊,而從HDMI(R)訊源端72向HDMI(R)接收端71所發送之資料,例如是要求發送像素資料或聲音資料的命令等。
對切換器133,係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CEC訊號、或來自轉換部131的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接收器82的CEC訊號、或來自接收器82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切換器133,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121的控制,而將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CEC訊號、或者是來自接收器82的CEC訊號;或是將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或者是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33,係於HDMI(R)訊源端71對HDMI(R)接收端72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CEC訊號、或從轉換部131所供給之部分訊號當中之一者加以選擇,並將所選擇的CEC訊號或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
又,切換器133,係於HDMI(R)訊源端71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之資料加以接收的時序中,將透過CEC線84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CEC訊號、或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CEC訊號或部分訊號,供給至HDMI(R)訊源端71或解碼部132。
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使切換器133進行切換以選擇被供給至切換器133之訊號當中之任一者。時序控制部122,係控制著解碼部132的差動訊號收訊時序。
又,HDMI(R)接收端72,係由接收器82、時序控制部123、切換控制部124所構成。再者,在接收器82中,係設有轉換部134、切換器135、及解碼部136。
轉換部134,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對轉換部134係供給著Rx資料。轉換部134,係基於時序控制部123之控制,將所被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由2個部分訊號所成之差動訊號,將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透過CEC線84及訊號線141而發送至發送器81。亦即,轉換部134,係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更詳言之是透過了被設在接收器82中的訊號線、且被連接至HDMI(R)纜線35之CEC線84的訊號線,而供給至切換器135;將構成差動訊號的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更詳言之是透過了被設在接收器82中的訊號線、且被連接至HDMI(R)纜線35之訊號線141的訊號線、及訊號線141,而供給至發送器81。
對切換器135,係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發送器81的CEC訊號、或來自發送器81的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轉換部134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或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CEC訊號。切換器135,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124的控制,而將來自發送器81的CEC訊號、或者是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CEC訊號;或是將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或者是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35,係於HDMI(R)接收端72對HDMI(R)訊源端71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CEC訊號、或從轉換部134所供給之部分訊號當中之一者加以選擇,並將所選擇的CEC訊號或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而發送至發送器81。
又,切換器135,係於HDMI(R)接收端72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之資料加以接收的時序中,將透過CEC線84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CEC訊號、或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CEC訊號或部分訊號,供給至HDMI(R)接收端72或解碼部136。
解碼部136,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其輸入端子是被CEC線84及訊號線141所連接。解碼部136,係將透過CEC線84及訊號線141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差動訊號,亦即CEC線84上的部分訊號及訊號線141上的部分訊號所成之差動訊號,予以接收,並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Tx資料而加以輸出。
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使切換器135進行切換以選擇被供給至切換器135之訊號當中之任一者。時序控制部123,係控制著轉換部134的差動訊號送訊時序。
又,當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是用CEC線84及連接空腳位之訊號線141、和傳輸SDA訊號的訊號線及傳輸SCL訊號的訊號線,來進行全雙工通訊方式的IP通訊時,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例如構成如圖7所示。此外,圖7中,和圖6對應的部份,係標示同一符號,並適宜地省略其說明。
HDMI(R)訊源端71,係由發送器81、切換控制部121、及切換控制部124所構成。又,發送器81中,係設有轉換部131、切換器133、切換器181、切換器182、及解碼部183。
對切換器181,係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SDA訊號;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接收器82的SDA訊號、或來自接收器82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切換器181,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971的控制,而將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SDA訊號、或者是來自接收器82的SDA訊號,或是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81,係於HDMI(R)訊源端71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之資料加以接收的時序中,將透過傳輸SDA訊號之訊號線亦即SDA線191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SDA訊號,或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SDA訊號或部分訊號,供給至HDMI(R)訊源端71或解碼部183。
又,切換器181,係於HDMI(R)訊源端71對HDMI(R)接收端72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SDA訊號,透過SDA線191而發送至接收器82;或是不對接收器82發送任何訊號。
對切換器182,係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SCL訊號;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接收器82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切換器182,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971的控制,而將SCL訊號或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之任一者,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82,係於HDMI(R)訊源端71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之資料加以接收的時序中,將透過傳輸SCL訊號之訊號線亦即SCL線192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83;或是不接收任何訊號。
又,切換器182,係於HDMI(R)訊源端71對HDMI(R)接收端72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SCL訊號,透過SCL線192而發送至接收器82;或是不發送任何訊號。
解碼部183,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其輸入端子是被SDA線191及SCL線192所連接。解碼部183,係將透過SDA線191及SCL線192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差動訊號,亦即SDA線191上的部分訊號及SCL線192上的部分訊號所成之差動訊號,予以接收,並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而加以輸出。
切換控制部971係控制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針對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之各者,使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進行切換以選擇所被供給之訊號當中之任一者。
又,HDMI(R)接收端72,係由接收器82、切換控制部124、及切換控制部972所構成。再者,在接收器82中,係設有切換器135、解碼部136、轉換部184、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
轉換部184,例如係由差動擴大器所構成,對轉換部184係供給著Rx資料。轉換部184,係將所被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由2個部分訊號所成之差動訊號,將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透過SDA線191及SCL線192而發送至發送器81。亦即,轉換部184,係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之一方的部分訊號,透過切換器185而發送至發送器81,將構成差動訊號之另一方的部分訊號,透過切換器186而發送至發送器81。
對切換器185,係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轉換部184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或是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SDA訊號;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發送器81的SDA訊號。切換器185,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972的控制,而將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SDA訊號、或者是來自發送器81的SDA訊號,或是構成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85,係於HDMI(R)接收端72接收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之資料的時序中,將透過SDA線191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SDA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SDA訊號,供給至HDMI(R)接收端72或解碼部136;或不接收任何訊號。
又,切換器185,係於HDMI(R)接收端72對HDMI(R)訊源端71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SDA訊號,或從轉換部184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SDA線191而發送至發送器81。
對切換器186,係於資料發送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轉換部184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於資料接收的時序中,被供給著來自發送器81的SCL訊號。切換器186,係基於來自切換控制部972的控制,而將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或SCL訊號當中之任一者,予以選擇而輸出。
亦即,切換器186,係於HDMI(R)接收端72接收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之資料的時序中,將透過SCL線192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SCL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接收之SCL訊號,供給至HDMI(R)接收端72或解碼部136;或不接收任何訊號。
又,切換器186,係於HDMI(R)接收端72對HDMI(R)訊源端71發送資料的時序中,將從轉換部184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SCL線192而發送至發送器81;或是不發送任何訊號。
切換控制部972係控制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針對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之各者,使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進行切換以選擇所被供給之訊號當中之任一者。
順便一提,在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IP通訊時,能夠進行半雙工通訊,還是能夠進行全雙工通訊,係隨著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之各自的構成而決定。此處,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從HDMI(R)接收端72所接收到的E-EDID,來判斷是否能夠進行半雙工通訊、還是能進行全雙工通訊、或是能藉由CEC訊號之收授來進行雙向通訊。
HDMI(R)訊源端71所接收的E-EDID,例如圖8所示,是由基本區塊和擴充區塊所成。
在E-EDID的基本區塊的開頭,係配置著以“E-EDID1.3 Basic Structure”所表示之E-EDID1.3規格所制定的資料,接著配置有“Preferred timing”所表示之用來與先前EDID保持相容性的時序資訊,及以“2nd timing”所表示之和用來與先前EDID保持相容性的“Preferred timing”不同的時序資訊。
又,在基本區塊中,接著“2nd timing”後面,依序配置有:“Monitor NAME”所表示的代表顯示裝置名稱之資訊,及“Monitor Range Limits”所表示的代表關於長寬比是4:3及16:9時能夠顯示之像素數之資訊。
相對於此,在擴充區塊的開頭,係配置著以“Speaker Allocation”所表示的關於左右揚聲器之資訊,接著依序配置有,以“VIDEO SHORT”所表示的代表可能顯示之影像尺寸、畫格速率、是交錯式還是循序式之資訊、長寬比等資訊所被記述之資料,以“AUDIO SHORT”所表示之可能再生的聲音編碼方式、取樣頻率、截止頻帶、編解碼器位元數等資訊所被記述之資料,及以“Speaker Allocation”所表示的關於左右揚聲器之資訊。
又,在擴充區塊中,係接著“Speaker Allocation”後面,配置著以“Vender Specific”所表示的每個廠商所固有定義的資料,以“3rd timing”所表示之用來與先前的EDID保持相容性的時序資訊,及以“4th timing”所表示之用來與先前的EDID保持相容性的時序資訊。
然後,以“Vender Specific”所表示的資料,係為圖9所示的資料結構。亦即,“Vender Specific”所表示的資料中係設有,1位元組的區塊亦即第0區塊乃至第N區塊。
在“Vender Specific”所表示的資料的開頭所被配置的第0區塊中係配置著,以“Vendor-Specific tag code(=3)”所表示的代表資料“Vender Specific”之資料領域的標頭,及以“Length(=N)”所表示的代表“Vender Specific”之長度的資訊。
又,第1區塊乃至第3區塊中係配置著,以“24bit IEEE Registration Identifier(0x000C03)LSB first”所表示之代表是HDMI(R)用而被登錄的號碼“0x000C03“之資訊。然後,第4區塊及第5區塊中係配置著,分別以”A“、”B“、”C“、及”D“所表示之,24bit的接收端機器的實體位址之資訊。
在第6區塊中,係配置著,以“Supports-AI”所表示之接收端機器所支援之機能的旗標,以“DC-48bit”、“DC-36bit”、及“DC-30bit”所個別表示的用來指定每1像素之位元數的各個資訊,以“DC-Y444”所表示之代表接收端機器是否支援YCbCr4:4:4之影像傳輸的旗標,及以“DVI-Dual”所表示之代表接收端機器是否支援雙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旗標。
又,第7區塊中係配置著,以“Max-TMDS-Clock”所表示之代表TMDS像素時脈之最大頻率的資訊。再者,在第8區塊中,係配置著以“Latency”所表示之代表有無映像與聲音之延遲資訊的旗標,以“Full Duplex”所表示之代表是否可全雙工通訊的全雙工旗標,及以“Half Duplex”所表示之代表是否可半雙工通訊的半雙工旗標。
此處,例如被設定之(例如被設定成“1”的)全雙工旗標,係表示HDMI(R)接收端72是具有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亦即係為圖7所示之構成;被重置之(例如被設定成“0”的)全雙工旗標,係表示HDMI(R)接收端72是不具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
同樣地,例如被設定之(例如被設定成“1”的)半雙工旗標,係表示HDMI(R)接收端72是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亦即係為圖6所示之構成;被重置之(例如被設定成“0”的)半雙工旗標,係表示HDMI(R)接收端72是不具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
又,以“Vender Specific”所表示之資料的第9區塊中,係配置著以“Video Latency”所表示的循序式映像的延遲時間資料,在第10區塊中,係配置著以“Audio Latency”所表示的附隨於循序式映像的聲音的延遲時間資料。再者,在第11區塊中係配置著以“Interlaced Video Latency”所表示的交錯式映像的延遲時間資料,在第12區塊中,係配置著以“Interlaced Audio Latency”所表示的附隨於交錯式映像的聲音的延遲時間資料。
HDMI(R)訊源端71,係基於從HDMI(R)接收端72所接收之E-EDID中所含之全雙工旗標及半雙工旗標,判定是否能進行半雙工通訊、全雙工通訊、或是CEC訊號之收授所致之雙向通訊,依照該判定結果,而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通訊。
例如,若HDMI(R)訊源端71是圖6所示之構成時,則HDMI(R)訊源端71,係可和圖6所示之HDMI(R)接收端72進行半雙工通訊,但無法和圖7所示之HDMI(R)接收端72進行半雙工通訊。
於是,HDMI(R)訊源端71,係一旦HDMI(R)訊源端71所被設置之電子機器的電源打開,就開始通訊處理,相應於被HDMI(R)訊源端71所連接之HDMI(R)接收端72所具有的機能,進行雙向通訊。
以下,參照圖10的流程圖,說明圖6所示之HDMI(R)訊源端71所做的通訊處理。
於步驟S11中,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有新的電子機器被連接在HDMI(R)訊源端71。例如,HDMI(R)訊源端71係基於訊號線86所連接的稱作Hot Plug Detect之腳位所被附加之電壓的大小,來判定是否有HDMI(R)接收端72所被設置之新的電子機器連接。
於步驟S11中,若判定為沒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因為不進行通訊,所以結束通訊處理。
相對於此,於步驟S11中,若判定為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於步驟S12中,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CEC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接收器82的CEC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
於步驟S13中,HDMI(R)訊源端71,係將透過DDC83而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的E-EDID,加以接收。亦即,HDMI(R)接收端72係一旦偵測HDMI(R)訊源端71的連接,便從EDIDROM85中讀出E-EDID,將所讀出的E-EDID透過DDC83而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因此HDMI(R)訊源端71便接收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的E-EDID。
於步驟S14中,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能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半雙工通訊。亦即,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從HDMI(R)接收端72所接收到的E-EDID,判定圖9的半雙工旗標“Half Duplex”是否有被設定,例如若半雙工旗標有被設定時,則判定為HDMI(R)訊源端71係可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的雙向IP通訊,亦即可半雙工通訊。
於步驟S14中,若判定為可半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5中,HDMI(R)訊源端71,係做為表示雙向通訊時所用之通道的通道資訊,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之IP通訊之意旨的訊號,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
亦即,若半雙工旗標有被設定時,則HDMI(R)訊源端71,係得知HDMI(R)接收端72是圖6所示之構成,可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半雙工通訊,因此將通道資訊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以通知要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意旨。
於步驟S16中,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轉換部13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接收器82的Rx
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
於步驟S17中,HDMI(R)訊源端71的各部,係藉由半雙工通訊方式,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亦即,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31,係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T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供給至切換器133,將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而發送至接收器82。切換器133,係將從轉換部131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藉此,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係被從HDMI(R)訊源端71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
又,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32,係將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亦即,切換器133,係將透過CEC線84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收到的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32。解碼部132,係將從切換器133所供給之部分訊號、及透過訊號線141而從接收器82所供給之部分訊號所成的差動訊號,基於時序控制部122的控制,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輸出至HDMI(R)訊源端71。
藉此,HDMI(R)訊源端71係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控制資料或像素資料、聲音資料等各種資料的收授。
又,於步驟S14中,若判定為不可進行半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8中,HDMI(R)訊源端71之各部,係藉由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來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亦即,於資料送訊時,HDMI(R)訊源端71,係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將CEC訊號發送至接收器82;於資料收訊時,HDMI(R)訊源端71,係將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CEC訊號加以接收,藉此以和HDMI(R)接收端72進行控制資料之收授。
如此一來,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半雙工旗標,與可半雙工通訊的HDMI(R)接收端72,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來進行半雙工通訊。
如此,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以選擇要發送的資料、及要接收的資料,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半雙工通訊、亦即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的IP通訊,就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可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又,與HDMI(R)訊源端71同樣地,HDMI(R)接收端72也是一旦HDMI(R)接收端72所被設置之電子機器的電源打開,就開始通訊處理,和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通訊。
以下,參照圖11的流程圖,說明圖6所示之HDMI(R)接收端72所做的通訊處理。
於步驟S41中,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是否有新的電子機器被連接在HDMI(R)接收端72。例如,HDMI(R)接收端72係基於訊號線86所連接的稱作Hot Plug Detect之腳位所被附加之電壓的大小,來判定是否有HDMI(R)訊源端71所被設置之新的電子機器連接。
於步驟S41中,若判定為沒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因為不進行通訊,所以結束通訊處理。
相對於此,於步驟S41中,若判定為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於步驟S42中,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CEC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發送器81的CEC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5予以切換。
於步驟S43中,HDMI(R)接收端72,係從EDIDROM85中讀出E-EDID,並將所讀出的E-EDID,透過DDC83而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
於步驟S44中,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是否有接收到,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的通道資訊。
亦即,從HDMI(R)訊源端71,係隨應於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所具有之機能,而發送出用來表示雙向通訊之通道的通道資訊。例如,若HDMI(R)訊源端71是如圖6所示之構成時,則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係可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來進行半雙工通訊,因此從HDMI(R)訊源端71至HDMI(R)接收端72係會發送,要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IP通訊之意旨的通道資訊。HDMI(R)接收端72,係將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而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的通道資訊加以接收,並判定為已收到通道資訊。
相對於此,若HDMI(R)訊源端71並不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時,則從HDMI(R)訊源端71至HDMI(R)接收端72,係不會發送通道資訊過來,因此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為沒有接收到通道資訊。
於步驟S44中,若判定為已收到通道資訊時,則處理係進入步驟S45,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轉換部134的R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發送器8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5予以切換。
於步驟S46中,HDMI(R)接收端72的各部,係藉由半雙工通訊方式,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亦即,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34,係基於時序控制部123的控制,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供給至切換器135,將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而發送至發送器81。切換器135,係將從轉換部134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而發送至發送器81。藉此,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係被從HDMI(R)接收端72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
又,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36,係將從發送器81所發送過來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亦即,切換器135,係將透過CEC線84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收到的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36。解碼部136,係將從切換器135所供給之部分訊號、及透過訊號線141而從發送器81所供給之部分訊號所成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Tx資料,輸出至HDMI(R)接收端72。
藉此,HDMI(R)接收端72係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控制資料或像素資料、聲音資料等各種資料的收授。
又,於步驟S44中,若判定為未收到通道資訊時,則於步驟S47中,HDMI(R)接收端72之各部,係藉由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來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亦即,於資料送訊時,HDMI(R)接收端72,係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將CEC訊號發送至發送器81;於資料收訊時,HDMI(R)接收端72,係將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而從發送器81所發送過來的CEC訊號加以接收,藉此以和HDMI(R)訊源端71進行控制資料之收授。
如此一來,HDMI(R)接收端72係一旦接收到通道資訊,就與HDMI(R)接收端72,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來進行半雙工通訊。
如此,HDMI(R)接收端72便切換著切換器135來選擇要發送之資料、及要接收之資料,與HDMI(R)訊源端71之間,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半雙工通訊,藉此就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可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又,若HDMI(R)訊源端71是圖7所示之構成時,則HDMI(R)訊源端71,係於通訊處理中,基於E-EDID中所含之全雙工旗標來判定HDMI(R)接收端72是否具有全雙工通訊之機能,依照其判定結果而進行雙向通訊。
以下,參照圖12的流程圖,說明圖7所示之HDMI(R)訊源端71所做的通訊處理。
於步驟S71中,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有新的電子機器被連接在HDMI(R)訊源端71。於步驟S71中,若判定為沒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因為不進行通訊,所以結束通訊處理。
相對於此,於步驟S71中,若判定為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於步驟S72中,切換控制部971,係控制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於資料送訊時,藉由切換器181使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SDA訊號被選擇,藉由切換器182使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SCL訊號被選擇,而於資料收訊時,藉由切換器181使來自接收器82的SDA訊號被選擇,以此方式來將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
於步驟S73中,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HDMI(R)訊源端71的CEC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接收器82的CEC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
於步驟S74中,HDMI(R)訊源端71,係將透過DDC83的SDA線191而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的E-EDID,加以接收。亦即,HDMI(R)接收端72係一旦偵測HDMI(R)訊源端71的連接,便從EDIDROM85中讀出E-EDID,將所讀出的E-EDID透過DDC83的SDA線191而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因此HDMI(R)訊源端71便接收從HDMI(R)接收端72所發送過來的E-EDID。
於步驟S75中,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能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亦即,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從HDMI(R)接收端72所接收到的E-EDID,判定圖9的全雙工旗標“Full Duplex”是否有被設定,例如若全雙工旗標有被設定時,則判定為HDMI(R)訊源端71係可進行全雙工通訊方式的雙向IP通訊,亦即可全雙工通訊。
於步驟S75中,若判定為可全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76中,切換控制部971,係控制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於資料收訊時,以使來自接收器82之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
亦即,切換控制部971,係於資料收訊時,在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構成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之部分訊號當中,使得透過SDA線191而而被發送過來的部分訊號是被切換器181所選擇,透過SCL線192而而被發送過來的部分訊號是被切換器182所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
構成DDC83的SDA線191及SCL線192,係由於從HDMI(R)接收端72向HDMI(R)訊源端71發送了E-EDID之後就不被利用,亦即透過SDA 線191及SCL線192的SDA訊號或SCL訊號之收送訊係不再被進行,因此可將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加以切換,將SDA線191及SCL線192,當成全雙工通訊的Rx資料之傳輸路來加以利用。
於步驟S77中,HDMI(R)訊源端71,係做為表示雙向通訊之通道的通道資訊,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全雙工通訊方式之IP通訊之意旨的訊號,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
亦即,若全雙工旗標有被設定時,則HDMI(R)訊源端71,係得知HDMI(R)接收端72是圖7所示之構成,可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半雙工通訊,因此將通道資訊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以通知要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意旨。
於步驟S78中,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轉換部13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亦即,切換控制部121,係以使得從轉換部131供給至切換器133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
於步驟S79中,HDMI(R)訊源端71的各部,係藉由全雙工通訊方式,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亦即,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31,係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T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供給至切換器133,將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而發送至接收器82。切換器133,係將從轉換部131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藉此,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係被從HDMI(R)訊源端71發送至HDMI(R)接收端72。
又,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83,係將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亦即,切換器181,係將透過SDA線191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收到的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83。又,切換器182,係將透過SCL線192而從接收器82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另一方之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收到的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83。解碼部183,係將從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所供給之部分訊號所成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輸出至HDMI(R)訊源端71。
藉此,HDMI(R)訊源端71係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控制資料或像素資料、聲音資料等各種資料的收授。
又,於步驟S75中,若判定為不可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80中,HDMI(R)訊源端71之各部,係藉由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來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亦即,於資料送訊時,HDMI(R)訊源端71,係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將CEC訊號發送至接收器82;於資料收訊時,HDMI(R)訊源端71,係將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CEC訊號加以接收,藉此以和HDMI(R)接收端72進行控制資料之收授。
如此一來,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全雙工旗標,與可全雙工通訊的HDMI(R)接收端72,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以及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全雙工通訊。
如此,藉由將切換器133、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來選擇要發送之資料、及要接收之資料,與HDMI(R)訊源端72之間,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以及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全雙工通訊,藉此就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可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又,即是HDMI(R)接收端72是圖7所示之構成的情況下,HDMI(R)接收端72係仍可和圖6所示之HDMI(R)接收端72的情況相同地進行通訊處理,來和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通訊。
以下,參照圖13的流程圖,說明圖7所示之HDMI(R)接收端72所做的通訊處理。
於步驟S111中,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是否有新的電子機器被連接在HDMI(R)接收端72。於步驟S111中,若判定為沒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因為不進行通訊,所以結束通訊處理。
相對於此,於步驟S111中,若判定為有新的電子機器連接時,則於步驟S112中,切換控制部972,係控制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使得於資料送訊時,藉由切換器185使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SDA訊號被選擇,而於資料收訊時,藉由切換器185使來自發送器81的SDA訊號被選擇,藉由切換器186使來自發送器81的SCL訊號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予以切換。
於步驟S113中,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HDMI(R)接收端72的CEC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發送器81的CEC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5予以切換。
於步驟S114中,HDMI(R)接收端72,係從EDIDROM85中讀出E-EDID,並將所讀出的E-EDID,透過切換器185及DDC83的SDA線191而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
於步驟S115中,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是否有接收到,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的通道資訊。
亦即,從HDMI(R)訊源端71,係隨應於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所具有之機能,而發送出用來表示雙向通訊之通道的通道資訊。例如,若HDMI(R)訊源端71是如圖7所示之構成時,則由於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係可進行全雙工通訊,因此從HDMI(R)訊源端71至HDMI(R)接收端72,係發送出要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全雙工通訊方式之IP通訊之意旨的通道資訊,因此HDMI(R)接收端72,係將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而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的通道資訊加以接收,並判定為已收到通道資訊。
相對於此,若HDMI(R)訊源端71並不具有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時,則從HDMI(R)訊源端71至HDMI(R)接收端72,係不會發送通道資訊過來,因此HDMI(R)接收端72係判定為沒有接收到通道資訊。
於步驟S115中,若判定為已收到通道資訊時,則處理係進入步驟S116,切換控制部972,係控制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於資料送訊時,以使來自轉換部184之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予以切換。
於步驟S117中,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以使得於資料收訊時,來自發送器8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5予以切換。
於步驟S118中,HDMI(R)接收端72的各部,係藉由全雙工通訊方式,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亦即,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84,係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供給至切換器185,將另一方之部分訊號,供給至切換器186。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係將從轉換部184所供給之部分訊號,透過SDA線191及SCL線192而發送至發送器81。藉此,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係被從HDMI(R)接收端72發送至HDMI(R)訊源端71。
又,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36,係將從發送器81所發送過來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加以接收。亦即,切換器135,係將透過CEC線84而從發送器81發送過來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加以接收,並將所收到的部分訊號,供給至解碼部136。解碼部136,係將從切換器135所供給之部分訊號、及透過訊號線141而從發送器81所供給之部分訊號所成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Tx資料,輸出至HDMI(R)接收端72。
藉此,HDMI(R)接收端72係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控制資料或像素資料、聲音資料等各種資料的收授。
又,於步驟S115中,若判定為未收到通道資訊時,則於步驟S119中,HDMI(R)接收端72之各部,係藉由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來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如此一來,HDMI(R)接收端72係一旦接收到通道資訊,就與HDMI(R)接收端72,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以及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全雙工通訊。
如此,HDMI(R)接收端72便切換著切換器135、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來選擇要發送之資料、及要接收之資料,與HDMI(R)訊源端71之間,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以及SDA線191及SCL線192進行全雙工通訊,藉此就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可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此外,在圖7的例子中,雖然HDMI(R)訊源端71係為對CEC線84及訊號線141是連接著轉換部131,對SDA線191及SCL線192是連接著解碼部183之構成,但亦可為對CEC線84及訊號線141是連接著解碼部183,對SDA線191及SCL線192是連接著轉換部131之構成。
此種情況下,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是被連接至CEC線84及訊號線141同時還被連接至解碼部183,切換器133是被連接至SDA線191同時還被連接至轉換部131。
又,關於圖7的HDMI(R)接收端72也是同樣地,亦可為對CEC線84及訊號線141是連接著轉換部184,對SDA線191及SCL線192是連接著解碼部136之構成。此種情況下,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是被連接至CEC線84及訊號線141同時還被連接至轉換部184,切換器135是被連接至SDA線191同時還被連接至解碼部136。
然後,於圖6中,CEC線84及訊號線141,係亦可改成SDA線191及SCL線192。亦即,亦可設計成,HDMI(R)訊源端71的轉換部131及解碼部132,和HDMI(R)接收端72的轉換部134及解碼部136,是被連接至SDA線191及SCL線192,使得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是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的IP通訊。甚至,此情況下,亦可使用訊號線141所連接的連接器之空腳位來偵測電子機器的連接。
甚至,亦可為,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之各者,皆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及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兩者。此種情況下,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可隨著所連接之電子機器所具有之機能,來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或全雙工通訊方式的IP通訊。
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之各者,皆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及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兩者的情況下,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係例如構成如圖14所示。此外,圖14中,和圖6或圖7對應的部份,係標示同一符號,並適宜地省略其說明。
圖14所示,HDMI(R)訊源端71,係由發送器81、切換控制部121、時序控制部122、及切換控制部971所構成,在發送器81中係設有轉換部131、解碼部132、切換器133、切換器181、切換器182、及解碼部183。亦即,圖14的HDMI(R)訊源端71,係在圖7所示的HDMI(R)訊源端71中,再設置圖6的時序控制部122及解碼部132。
又,圖14所示的HDMI(R)接收端72,係由接收器82、時序控制部123、切換控制部124、及切換控制部972所構成,在接收器82中係設有轉換部134、切換器135、解碼部136、轉換部184、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亦即,圖14的HDMI(R)接收端72,係在圖7所示的HDMI(R)接收端72中,再設置圖6的時序控制部123及轉換部134。
接著,說明圖14的HDMI(R)訊源端71及HDMI(R)接收端72所做的通訊處理。
首先,參照圖15的流程圖,說明圖14之HDMI(R)訊源端71所做的通訊處理。此外,步驟S151乃至步驟S154之處理之各者,是和圖12的步驟S71乃至步驟S74之處理之各者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155中,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能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亦即,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從HDMI(R)接收端72所接收到的E-EDID,來判定圖9的全雙工旗標“Full Duplex”是否有被設定。
於步驟S155中,若判定為可全雙工通訊時,亦即圖14、或圖7所示的HDMI(R)接收端72是被連接至HDMI(R)訊源端71時,則於步驟S156中,切換控制部971,係控制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於資料收訊時,以使來自接收器82之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
另一方面,於步驟S155中,若判定為不可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57中係判定是否可進行半雙工通訊。亦即,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所收到的E-EDID,來判定圖9的半雙工旗標“Half Duplex”是否有被設定。換言之,HDMI(R)訊源端71,係判定是否有圖6所示的HDMI(R)接收端72被連接至HDMI(R)訊源端71。
於步驟S157中,若判定為可半雙工通訊時,或於步驟S156中,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是已被切換時,則於步驟S158中,HDMI(R)訊源端71,係將通道資訊,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
此處,若於步驟S155中判定為可全雙工通訊時,則由於HDMI(R)接收端72係具有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因此HDMI(R)訊源端71,係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IP通訊之意旨的訊號,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以做為通道資訊。
又,若於步驟S157中判定為可半雙工通訊時,則由於HDMI(R)接收端72雖然不具有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但是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因此HDMI(R)訊源端71,係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進行IP通訊之意旨的訊號,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以做為通道資訊。
於步驟S159中,切換控制部121係控制切換器133,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轉換部13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而於資料收訊時,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R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3予以切換。此外,若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在HDMI(R)訊源端71上的資料收訊時,由於不會從接收器82透過CEC線84及訊號線141發送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因此對解碼部132係沒有供給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
於步驟S160中,HDMI(R)訊源端71的各部,係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亦即,若HDMI(R)訊源端71是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以及進行半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31,係將從HDMI(R)訊源端71所供給之T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之一方,透過切換器133及CEC線84而發送至接收器82,將另一方之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而發送至接收器82。
又,若HDMI(R)訊源端71是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83係接收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並將所收到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輸出至HDMI(R)訊源端71。
相對於此,若HDMI(R)訊源端71是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半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32,係基於時序控制部122之控制,接收從接收器82所發送過來的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並將所收到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Rx資料,輸出至HDMI(R)訊源端71。
藉此,HDMI(R)訊源端71係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控制資料或像素資料、聲音資料等各種資料的收授。
又,於步驟S157中,若判定為不可進行半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61中,HDMI(R)訊源端71之各部,係藉由透過CEC線84來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而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如此一來,HDMI(R)訊源端71,係參照全雙工旗標及半雙工旗標,隨著通訊對方的HDMI(R)接收端72所具有之機能,來進行全雙工通訊或半雙工通訊。
如此,隨著通訊對方的HDMI(R)接收端72所具有之機能,來將切換器133、切換器181、及切換器182予以切換,以選擇要發送的資料、及要接收的資料,進行全雙工通訊或半雙工通訊,藉此,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選擇更為適切的通訊方法,來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接著,參照圖16的流程圖,說明圖14之HDMI(R)接收端72所做的通訊處理。此外,步驟S191乃至步驟S194之處理之各者,是和圖13的步驟S111乃至步驟S114之處理之各者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於步驟S195中,HDMI(R)接收端72,係將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而從HDMI(R)訊源端71所發送過來的通道資訊,加以接收。此外,若被連接在HDMI(R)接收端72上的HDMI(R)訊源端71,係不具有進行全雙工通訊之機能也不具有進行半雙工通訊之機能時,則由於從HDMI(R)訊源端71至HDMI(R)接收端72,係不會發送通道資訊過來,因此HDMI(R)接收端72係未接收通道資訊。
於步驟S196中,HDMI(R)接收端72係基於所收到的通道資訊,判定是否進行全雙工通訊。例如,若HDMI(R)接收端72係接收到,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SDA線191及SCL線192來進行IP通訊之意旨的通道資訊時,則判定為進行全雙工通訊。
於步驟S196中,若判定為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97中,切換控制部972,係控制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於資料送訊時,以使來自轉換部184之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予以切換。
又,於步驟S196中,若判定為不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步驟S198中,HDMI(R)接收端72係基於所收到的通道資訊,判定是否進行半雙工通訊。例如,若HDMI(R)接收端72係接收到,將使用CEC線84及訊號線141來進行IP通訊之意旨的通道資訊時,則判定為進行半雙工通訊。
於步驟S198中,若判定為進行半雙工通訊,或是於步驟S197中已經切換了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時,則於步驟S199中,切換控制部124,係控制切換器135,以使得於資料送訊時,來自轉換部134的R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於資料收訊時,來自發送器81的Tx訊號所對應之差動訊號會被選擇的方式,來將切換器135予以切換。
此外,若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由於在HDMI(R)接收端72上的資料送訊時,不會從轉換部134對發送器81發送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因此對切換器135,係沒有供給R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
於步驟S200中,HDMI(R)接收端72的各部,係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IP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亦即,若HDMI(R)接收端72是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全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84,係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透過切換器185及SDA線191而發送至發送器81,並將另一方部分訊號,透過切換器186及SCL線192而發送至發送器81。
又,若HDMI(R)接收端72是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半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送訊時,轉換部134,係將從HDMI(R)接收端72所供給之Rx資料轉換成差動訊號,將構成轉換所得之差動訊號的部分訊號當中的一方,透過切換器135及CEC線84而發送至發送器81,並將另一方部分訊號透過訊號線141而發送至發送器81。
再者,若HDMI(R)接收端72是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全雙工通訊、及半雙工通訊時,則於資料收訊時,解碼部136係接收從發送器81所發送過來的Tx資料所對應之差動訊號,並將所收到的差動訊號解碼成原本的資料亦即Tx資料,然後輸出至HDMI(R)接收端72。
又,於步驟S198中,若判定為不進行半雙工通訊時,亦即,例如通道資訊沒有被發送過來時,則於步驟S201中,HDMI(R)接收端72之各部,係藉由進行CEC訊號之收送訊來與HDMI(R)訊源端71進行雙向通訊,結束通訊處理。
如此一來,HDMI(R)接收端72,係隨著已接收到的通道資訊,亦即隨著通訊對方的HDMI(R)訊源端71所具有之機能,來進行全雙工通訊或半雙工通訊。
如此,隨著通訊對方的HDMI(R)訊源端71所具有之機能,來將切換器135、切換器185、及切換器186予以切換,以選擇要發送的資料、及要接收的資料,進行全雙工通訊或半雙工通訊,藉此,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保持相容性,一面選擇更為適切的通訊方法,來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又,彼此是被差動雙絞接線且被屏蔽、被地線所接地的CEC線84及訊號線141,和彼此是被差動雙絞接線且被屏蔽、被地線所接地的SDA線191及SCL線192,是被含在HDMI(R)纜線35中,藉此,將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加以連接,就可一面與先前的HDMI(R)纜線保持相容性,一面可進行半雙工通訊方式或全雙工通訊方式的高速雙向IP通訊。
如以上,將1或複數筆要送訊之資料當中之任一者選擇成為要發送之資料,將將所選擇的資料,透過所定之訊號線而發送至通訊對方,將從通訊對方所發送過來的1或複數之收訊資料當中之任一者選擇成為要接收之資料,接收所選擇的資料,藉此,在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係可一面保持身為HDMI(R)的相容性,亦即可將非壓縮之影像的像素資料,從HDMI(R)訊源端71對 HDMI(R)接收端72,單向地高速傳輸,同時還能透過HDMI(R)纜線35進行高速的雙向IP通訊。
其結果為,內建有HDMI(R)訊源端71、例如圖2的再生裝置33等之電子機器的訊源端機器,是具有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等伺服器之機能,而內建有HDMI(R)接收端72、例如圖2的數位電視受像機31等之電子機器的接收端機器,是具有Ethernet(註冊商標)等之LAN用通訊介面時,係例如,可藉由直接或透過以HDMI(R)纜線連接之增幅器32等電子機器的雙向IP通訊,從訊源端機器往接收端機器,透過HDMI(R)纜線來傳輸內容,然後,可從接收端機器,往被該接收端機器之LAN用通訊介面所連接之其他機器(例如圖2的數位電視受像機34等),傳輸來自訊源端機器的內容。
再者,若藉由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的雙向IP通訊,則被HDMI(R)纜線35所連接的,內建HDMI(R)訊源端71的訊源端機器、和內建HDMI(R)接收端72的接收端機器之間,可高速地交換控制所需之命令或回應,因此高速回應的機器間控制是成為可能。
其次,上述一連串處理,係可藉由專用的硬體來進行,也可藉由軟體來進行。將一連串處理以軟體來進行時,構成該軟體的程式,例如,是被安裝在用來控制HDMI(R)訊源端71或HDMI(R)接收端72的微電腦等。
於是,圖17係圖示了,執行上述一連串處理的程式所被安裝之電腦的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
程式是可預先被記錄在內建於電腦中的做為記錄媒體之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305或ROM303中。
又或者,程式係可暫時性或永久性地儲存(記錄)在,軟碟片、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MO(Magneto Optical)碟、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磁碟、半導體記憶體等可移除式記錄媒體中。此種可移除式記錄媒體,係可以所謂套裝軟體的方式來提供。
此外,程式係除了如上述般地從可移除式記錄媒體安裝至電腦以外,還可從下載網站、透過數位衛星播送用人造衛星,以無線傳輸至電腦,或透過LAN、網際網路等網路以有線方式傳輸至電腦,在電腦中係將如此傳輸來的程式,以輸出入介面306加以接收,就可安裝至內建的EEPROM305中。
電腦係內建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2。CPU302上,係透過匯流排301,連接著輸出入介面306;CPU302係將ROM(Read Only Memory)303或EEPROM305中所儲存的程式,載入至RAM(Random Access Memory)304中來執行。藉此,CPU302係可進行上述流程圖所述之處理,或者藉由上述之區塊圖的構成來進行處理。
此處,於本說明書中,用來讓電腦執行各種處理所需之程式加以描述的處理步驟,並不一定要按照流程圖所記載的順序來進行時間序列上的處理,而是也包含了平行或個別執行之處理(例如平行處理或物件所致之處理)。
又,程式係可被1個電腦所處理,也可被複數電腦分散處理。
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在HDMI(R)訊源端71與HDMI(R)接收端72之間,因應需要來控制著資料的選擇時序、差動訊號的收訊時序、送訊時序,以進行雙向IP通訊,但雙向通訊係亦可以用IP以外的協定來進行。
此外,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係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可做各種變更。
若依據以上說明的實施形態,則可進行雙向通訊。尤其是,例如能夠將非壓縮的影像的像素資料,和附隨於該影像的聲音資料,予以單向地進行高速傳輸的通訊介面中,可一面保持相容性,一面進行高速的雙向通訊。
順便一提,雖然也是和已經說明過的技術有重複的部份,但是映像聲音機器多半為了雙向節目視聽、高度的遙控、電子節目表的接收等目的,而逐漸內建有LAN通訊機能。
做為在映像聲音機器間形成該網路的手段,係有鋪設CAT5這類專用纜線、無線通訊、電燈線通訊等選項。
可是,專用纜線會使機器間的連接變得煩雜,無線或電燈線通訊需要複雜的調變電路和收送訊機而會變成昂貴等而不經濟。
於是,在前述實施形態中係揭露了,不須對HDMI追加新的連接器電極,就能追加LAN通訊機能。
由於HDMI係用1條纜線來進行映像與聲音之資料傳輸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的介面,因此對其追加LAN機能而不必使用專用纜線也不必使用無線,就能進行LAN通訊,這是具有很大優點。
順便一提,前述實施形態所揭露之技術,LAN通訊所用的差動傳輸路是可兼做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
於HDMI中,無論進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的DDC還是進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的CEC,其連接機器電性特性是在寄生電容或阻抗等受到嚴密的限制。
具體而言,機器的DDC端子寄生電容係必須要為50pF以下,阻抗係在LOW輸出時必須為200Ω以下且被地線GND接地,在HIGH狀態下則必須為2kΩ程度且被電源上拉(pull up)。
另一方面,高速傳輸訊號的LAN通訊中,為了通訊穩定,收送訊端至少在高頻帶下必須要以100Ω程度而被終端阻擋。
圖19係圖示了,HDMI訊源端機器401和接收端機器402的DDC線上,以常時連接而將LAN通訊用的送訊機404和送訊機405予以AC結合時的狀況。
為了滿足DDC的寄生電容限制,被追加至DDC線中的LAN收送訊電路係必須帶有隔著非常小的電容的AC結合,因此LAN訊號會受到大幅衰減,要補償之,收送訊電路會變得複雜且昂貴。
又,DDC通訊中,狀態在HIGH和LOW之間變遷,係有可能會阻礙LAN通訊。亦即,在DDC通訊期間中,LAN有可能會失去機能。
於是,以下將說明更為理想的實施形態,基本上,以1條纜線進行映像與聲音之資料傳輸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和LAN通訊的介面中,LAN通訊是透過1對差動傳輸路而以雙向通訊進行,並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著介面的連接狀態,具有此種特徵的通訊系統。
以下說明的技術中,不需要像實施形態那樣一定要具備選擇部。
圖18係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介面之連接狀態的通訊系統的第1構成例的電路圖。
圖19係搭載乙太網路(Ethernet)(註冊商標)之系統構成例的圖示。
此通訊系統400,係如圖18所示,是含有LAN機能擴充HDMI(以下稱EH)訊源端機器401、EH接收端機器402、連接EH訊源端機器和EH接收端機器的EH纜線403、乙太網路(註冊商標)發送器404、及乙太網路(註冊商標)接收器405所構成。
EH訊源端機器401,係具有:LAN訊號送訊電路411、終端電阻412、AC結合電容413,414、LAN訊號收訊電路415、減算電路416、上拉電阻42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422及電容423、比較器424、下拉電阻43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432及電容433、以及比較器434。
EH接收端機器402,係具有:LAN訊號送訊電路441、終端電阻442、AC結合電容443,444、LAN訊號收訊電路445、減算電路446、下拉電阻45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452及電容453、比較器454、抗流線圈461、以及在電源電位與基準電位間串聯的電阻462及463。
在EH纜線403中,係具有由預留(Reserved)線501和HPD線502所成的差動傳輸路,且形成有預留線501的訊源側端子511與HPD線502的訊源側端子512、預留線501的接收側端子521與HPD線的接收側端子522。具有由預留線501和HPD線502,係被差動雙絞方式接線。
此時,預留(Reserved)線501的訊源側端子511及HPD線502的訊源側端子512,係作為第2通道部而發揮機能。又,預留線501的接收側端子521及HPD線的接收側端子522,係作為第4通道部而發揮機能。
具有此種構成的通訊系統400中,於訊源端機器401內,端子511和端子512係透過AC結合電容413、414而連接至終端電阻412、LAN訊號送訊電路411、及LAN訊號收訊電路415。
減算電路416係接收著,LAN訊號送訊電路411所輸出之、電流是在終端電阻412及傳輸路501、502中以負荷方式而發生的送訊訊號電壓,和EH接收端機器402所發送之訊號亦即收訊訊號電壓,兩者的和訊號SG412。
於減算電路416中,從和訊號SG412中扣除送訊訊號SG411後的訊號SG413,就是從接收端所傳送過來的真正訊號。
在接收端機器402內也有同樣的電路網,藉由這些電路,訊源端機器4011和接收端機器402就可進行雙向的LAN通訊。
又,HPD線502,係除了上述LAN通訊以外,以偏壓位準來將纜線403已連接在接收端機器402之事實,傳達給訊源端機器401。
接收端機器402內的電阻462、463和抗流線圈461,係一旦纜線403被連接在接收端機器402上,便將HPD線502,隔著端子522而偏壓成約4V。
訊源端機器401係將HPD線502的DC偏壓,以電阻432與電容433所成之低通濾波器加以抽出,在比較器434上和基準電位Vref2(例如1.4V)進行比較。
若纜線403未被連接至訊源端機器402上,則端子512的電位係因為下拉電阻431而低於基準電位Vref2,若被連接則會高於之。
因此,比較器434的輸出訊號SG415若為HIGH,則代表纜線403和接收端機器402是連接著。
另一方面,比較器434的輸出訊號SG415若為LOW,則代表纜線403和接收端機器402並未連接。
本第1構成例中還具有以下機能:根據預留線501的DC偏壓電位,連接在纜線403兩端的機器是可彼此認識係為EH支援機器、還是非支援的HDMI機器。
EH訊源端機器401係將預留線501以電阻421進行上拉(+5V),EH接收端機器402係以電阻451而進行下拉。
這些電阻421、451,在EH非支援機器中係不存在。
EH訊源端機器401,係以比較器424,將通過了由電阻422及電容423所成之低通濾波器的預留線501的DC電位,和基準電位Vref1做比較。
當接收端機器402是EH支援且為下拉時,則預留線501電位係為2.5V;為非支援且開路時則為5V,因此若將基準電位Vref1設成3.75V,就可識別接收端機器的支援‧非支援。
接收端機器402,係以比較器454,將通過了由電阻452及電容453所成之低通濾波器的預留線501的DC電位,和基準電位Vref3做比較。
當訊源端機器402是EH支援且具有上拉機能時則為2.5V;若為非支援則為0V,因此若將基準電位設成1.25V,就可識別訊源端機器的EH支援‧非支援。
如此,若根據本第1構成例,則以1條纜線403進行映像與聲音之資料傳輸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和LAN通訊的介面中,LAN通訊是透過1對差動傳輸路而以雙向通訊進行,並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著介面的連接狀態,因此可在實體上,使SCL線、SDA線不被使用在LAN通訊中而進行空間性的分離。
其結果為,藉由該分割,可與DDC相關規定之電性規格無關地形成LAN通訊所需之電路,可廉價地實現穩定且確實的LAN通訊。
此外,圖18所示的上拉電阻421,亦可不在EH訊源端機器401內,而是設在EH纜線403中。此種情況下,上拉電阻421的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4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預留線501、及電源(電源電位)的線(訊號線)之每一者。
再者,圖18所示的下拉電阻451及電阻463亦可並非在EH接收端機器402內,而是設在EH纜線403中。此種情況下,下拉電阻451的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4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預留線501、及地線(基準電位)的線(地線)之每一者。又,電阻463之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4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HPD線502、及地線(基準電位)的線(地線)之每一者。
圖20係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介面之連接狀態的通訊系統的第2構成例的電路圖。
此通訊系統600,基本上和第1構成例相同,以1條纜線403進行映像與聲音之資料傳輸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和LAN通訊的介面中,LAN通訊是透過2對差動傳輸路而以單向通訊進行,並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著介面的連接狀態,具有如此構成以外,還有,至少二條傳輸路是與LAN通訊以分時方式而被使用於連接機器資訊的交換與認證之通訊中,為其特徵。
此通訊系統600,係如圖20所示,是含有LAN機能擴充HDMI(以下稱EH)訊源端機器601、EH接收端機器602、連接EH訊源端機器和EH接收端機器的EH纜線603所構成。
EH訊源端機器601,係具有:LAN訊號送訊電路611、終端電阻612,613、AC結合電容614~617、LAN訊號收訊電路618、反相器620、電阻62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622及電容623、比較器624、下拉電阻63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632及電容633、比較器634、NOR閘640、類比開關641~644、反相器635、類比開關646,747、DDC收發器651,652、以及上拉電阻653,654。
EH接收端機器602,係具有:LAN訊號送訊電路661、終端電阻662,663、AC結合電容664~667、LAN訊號收訊電路668、下拉電阻671、形成低通濾波器的電阻672及電容673、比較器674、抗流線圈681、在電源電位與基準電位間串聯的電阻682及683、類比開關691~694、反相器695、類比開關696,697、DDC收發器701,702、以及上拉電阻703。
EH纜線603之中,係有由預留線801和SCL線803所成的差動傳輸路和由SDA線804與HPD線802所成的差動傳輸路,形成了它們的訊源側端子811~814、以及接收側端子821~824。
預留線801和SCL線803,以及SDA線804和HPD線802,係被接線成差動雙絞方式。這些所連接的端子811~814,係作為第2通道部而發揮機能。
具有此種構成的通訊系統600中,在訊源端機器601內,端子811、813係透過AC結合電容614、615及類比開關641、642,而連接至將LAN送訊訊號SG611發送至接收端的送訊電路611及終端電阻612。
端子814、812,係透過AC結合電容616、617與類比開關643、644,而連接至接收來自接收端機器602之LAN訊號的收訊電路618及終端電阻613。
在接收端機器602內,端子821~824,係透過AC結合電容664,665,666,667與類比開關691~694,而連接至收送訊電路668、661與終端電阻662、663。
類比開關641~644、691~694係在進行LAN通訊時為導通,在進行DDC通訊時則為開路。
訊源端機器601,係將端子813與端子814,透過別的類比開關646、647而連接至DDC收發器651、652及上拉電阻653、654。
接收端機器602,係將端子823與端子824,透過類比開關696、697而連接至DDC收發器701、702及上拉電阻703。
類比開關646、647、696、697係在進行DDC通訊時為導通,在進行DLAN通訊時則為開路。
藉由預留線801的店未來認識EH支援機器的機構,係除了訊源端機器601之電阻62是被反相器620所驅動以外,基本上是和第1構成例相同。
當反相器620的輸入是HIGH時,電阻621係成為下拉電阻,因此若從接收端機器602來看,就和EH非支援機器連接時相同,成為0V狀態。
其結果為,代表接收端機器602的EH支援識別結果的訊號SG623係變成LOW,被訊號SG623所控制的類比開關691~694係呈開路,將訊號SG623以反相器695反轉過的訊號所控制的類比開關696、697係呈導通。
其結果為,接收端機器602係將SCL線803和SDA線804從LAN收送訊機切離,變成連接至DDC收送訊機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訊源端機器601中,反相器620的輸入係也會被輸入至NOR閘640而將其輸出SG614變成LOW。
受NOR閘640之輸出訊號SG614所控制的類比開關641~6444係呈開路,將訊號SG614以反相器645反轉過之訊號所控制的類比開關646、647係呈導通。
其結果為,訊源端機器601也會將SCL線803和SDA線804從LAN收送訊機切離,變成連接至DDC收送訊機的狀態。
反之,當反相器620的輸入是LOW時,訊源端機器601和接收端機器602都將SCL線803和SDA線804從DDC收送訊機切離,變成連接至LAN收送訊機的狀態。
藉由HPD線802的DC偏壓電位來確認連接所需的電路631~634、681~683,係具有和第1構成例同樣之機能。
亦即,HPD線802,係除了上述LAN通訊以外,以偏壓位準來將纜線803已連接在接收端機器602之事實,傳達給訊源端機器601。
接收端機器602內的電阻682、683和抗流線圈681,係一旦纜線603被連接在接收端機器602上,便將HPD線802,隔著端子822而偏壓成約4V。
訊源端機器601係將HPD線802的DC偏壓,以電阻632與電容633所成之低通濾波器加以抽出,在比較器634上和基準電位Vref2(例如1.4V)進行比較。
若纜線603未被連接至訊源端機器602上,則端子812的電位係因為下拉電阻631而低於基準電位Vref2,若被連接則會高於之。
因此,比較器634的輸出訊號SG613若為HIGH,則代表纜線803和接收端機器602是連接著。
另一方面,比較器634的輸出訊號SG613若為LOW,則代表纜線603和接收端機器602並未連接。
如此,若依據本第2構成例,則因為以1條纜線403進行映像與聲音之資料傳輸和連接機器資訊之交換及認證和機器控制資料之通訊和LAN通訊的介面中,LAN通訊是透過2對差動傳輸路而以單向通訊進行,並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著介面的連接狀態,具有如此構成以外,還有,至少二條傳輸路是與LAN通訊以分時方式而被使用於連接機器資訊的交換與認證之通訊中;所以,可將SCL線、SDA線以切換器來區分連接至LAN通訊電路的時間帶和連接至DDC電路的時間帶的時間分割,藉由該分割,可與DDC相關規定之電性規格無關地形成LAN通訊所需之電路,可廉價地實現穩定且確實的LAN通訊。
此外,圖20所示的電阻621,亦可不在EH訊源端機器601內,而是設在EH纜線603中。此種情況下,電阻621的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6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預留線801、及電源(電源電位)的線(訊號線)之每一者。
再者,圖20所示的下拉電阻671及電阻683亦可並非在EH接收端機器602內,而是設在EH纜線603中。此種情況下,下拉電阻671的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6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預留線801、及地線(基準電位)的線(地線)之每一者。又,電阻683之端子的每一者係被連接至,被設在EH纜線603內的線當中的被連接至HPD線802、及地線(基準電位)的線(地線)之每一者。
如以上說明,在圖2~圖17所關連的實施形態中,是將HDMI19電極之中的SDA和SCL當成第1差動對,將CEC和Reserved當作第2對,而分別進行單向通訊來實現全雙工通訊。
可是,SDA與SCL係進行H是1.5KΩ上拉而L是低阻抗之下拉的通訊;CEC也是進行H是27KΩ上拉且L是低阻抗之下拉的通訊。
為了與既存HDMI維持相容性而保持這些機能,係可能導致要將需要傳輸線路終端之終端匹配的進行高速資料通訊之LAN機能予以共有,會有困難。
於是,第1構成例中係構成為,避免使用SDA、SCL、CEC線,而將Reserved與HPD當成差動對而進行1對雙向通訊的全雙工通訊。
由於HPD係為DC位準所致之旗標訊號,因此AC結合所致之LAN訊號的注入、和DC位準所致之旗標資訊的傳輸,係同時達成。Reserved中係可新追加以下機能:使彼此認識是以類似於HPD之方法而具有DC位準所致之LAN機能的終端。
在第2構成例中係構成為,以HPD和SDA和SCL和Reserved來作成2對差動對,分別進行單向通訊,而進行2對全雙工通訊。
於HDMI中,SDA和SCL所致之爆衝狀的DDC通訊,係送訊機總是為主機,而控制著其時序。
在此例中,當送訊機進行DDC通訊時,係將SDA、SCL線連接至DDC用的收發訊機,不進行DDC通訊時,線則連接至LAN用的收發訊機,以此方式來操作類比開關。
該切換器操作訊號係也會以Reserved線的DC位準而被傳達至收訊機,在收訊機側也會進行同樣的SW切換。
藉由採用以上構成,第1個效果是,SCL、SDA、CEC通訊係可不受LAN通訊的雜訊影響,可確保總是穩定的DDC與CEC之通訊。
這在第1構成例中係藉由將LAN做實體性地與這些線路的分離來達成,而在第2構成例中則是以切換器而在DDC通訊中將LAN訊號從線路切斷來達成。
第2個效果是,LAN通訊係以帶有理想之終端電阻的線路來進行,因此可進行可用範圍大的穩定通訊。
這在第1構成例中係因為LAN訊號是被重疊在只能以Reserved、HPD這類DC位準才能傳達的線路上,因此跨越LAN通訊所需的非常廣頻率,皆可使終端阻抗維持在理想值而達成;在第2構成例中則是只有在進行LAN通訊時才以切換器來連接DDC通訊中所不允許的LAN用終端電路而達成。
圖21的A~E,係本構成例的通訊系統中的雙向通訊波形圖示。
圖21的A係表示從EH接收端機器所送出之訊號波形,圖21的B係表示EH接收端機器所接受之訊號波形,圖21的C係表示通過纜線的訊號波形,圖21的D係表示EH訊源端機器所接受之訊號,圖21的E係表示從EH訊源端機器所送出之訊號波形。
圖22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節目視聽系統之構成的圖示。
此映像節目視聽系統,係具備顯示裝置10,和可對該顯示裝置10發送映像資料的例如記錄再生裝置30。顯示裝置10,典型而言是電視受像機,是以HDMI(R)規格的傳輸線1,與記錄再生裝置30連接。
圖23係圖示了顯示裝置10的構成例。被構成為電視受像機的顯示裝置10,係具備用來連接HDMI纜線1(圖22)用的HDMI端子91。該HDMI端子91,係被輸入映像資料等的端子,HDMI收訊處理部92會進行所輸入之至少映像資料的輸入處理。以HDMI而被輸入著映像資料的機器,有時亦稱之為接收端(SINK)機器。該HDMI收訊處理部92上的輸入處理,係在HDMI收訊控制部93的控制下執行。關於控制資料等一部分之資料,是可以在HDMI收訊控制部93的控制下,從HDMI收訊處理部92發送至HDMI端子91所連接的纜線1。
使用HDMI端子91的傳輸,係被控制該顯示裝置10全體動作的控制部97所控制。映像顯示處理部98,係將HDMI端子91所接收到的映像資料,或選台器27所接收到的映像資料,處理成顯示用,並令其顯示在顯示面板99。作為顯示面板,係可適用液晶顯示面板等各種映像顯示手段。
在本實施形態中,選台器27係亦可為可接收複數頻道之內容的機型。亦即,選台器27係亦可由複數選台器所構成。
所謂內容(contents),係意味著至少包含映像資料的資料。以下,有時亦把至少含有映像資料的內容,稱作映像內容。內容就典型而言係為播送節目的內容,但不限於此,除了映像資料以外,亦可包含聲音資料、文字資料、或是其所附隨之資料。
又,顯示裝置10,係具備聲音處理部94。在聲音處理部94中,係將HDMI端子91所接收到的聲音資料,或選台器27所接收到的聲音資料,進行聲音處理,獲得類比轉換後的聲音訊號。轉換後的聲音訊號,係被輸出處理部21進行增幅等輸出處理,從所連接之揚聲器22L、22R輸出。
可透過顯示裝置10的HDMI端子91而接收的映像內容的清單,是在控制部97的控制下,被記憶至HDMI內容清單記憶部25中。控制部97,係在與HDMI端子91所連接之機器進行控制資料之交訊的階段中,從其對方機器取得其內容的清單,將收訊處理部92上所接收到的資料,記憶至HDMI內容清單記憶部25。然後,透過了HDMI端子91的資料傳輸狀態,係由HDMI狀態記憶部26加以記憶。該HDMI狀態記憶部26所記憶之狀態,典型而言係有,正在接收映像內容之際,用來特定該收訊中內容時所必須之資料、和已接收(再生)過映像內容之區間的資料。
作為顯示裝置10,係不限於電視受像機,亦可考慮例如不具有選台器27的顯示裝置。
作為記錄再生裝置30的替代,只要是能記憶內容的裝置則可為任意,亦可為不具有選台器44的裝置。
內容再生位置記憶部28,係透過顯示裝置10的HDMI端子91而接收並再生(視聽)過的映像內容之再生位置,加以記憶。控制部97,係判別該記憶部28所記憶之再生位置。
圖24係圖示了記錄再生裝置30的構成例。將映像內容(映像節目)予以接收並記錄,並可將該已被記錄之映像內容進行再生的構成為視訊錄影機的記錄再生裝置30,係具備用來連接HDMI纜線1(圖22)用的HDMI端子101。該HDMI端子101,係將映像資料等加以輸出的端子,HDMI送訊處理部102係會進行映像資料及/或聲音資料的輸出處理。以HDMI而輸出映像資料的機器,有時亦稱之為訊源端(SOURCE)機器。該HDMI送訊處理部102上的輸入處理,係在HDMI送訊控制部103的控制下執行。控制資料等一部分之資料,是藉由HDMI送訊控制部103的控制,而被發送至纜線所連接之對方機器(輸入機器)。關於從對方機器所傳輸來的控制資料等資料,係由HDMI送訊控制部103進行判別。
使用HDMI端子101的傳輸,係被控制該記錄再生裝置30全體動作的控制部104所控制。在記錄再生裝置30內,係具備用來積存映像內容(電視節目、電影等映像節目)的內容記憶部42。內容記憶部42,典型而言,係由大容量硬碟所構成,但亦可採用固體記憶體、光記錄媒體等裝置。內容記憶部42上的映像內容之記憶(記錄)、和該已被記憶之內容的再生處理,係在內容記錄再生部43上執行。被內容記錄再生部43再生處理過的映像內容,係從HDMI端子101輸出。
關於已被記憶在內容記憶部42中的內容之清單,係記憶在內容清單記憶部41。內容清單記憶部41,係採用硬碟、光碟、光磁碟、或固體記憶體等記憶媒體即可。
作為內容記憶部42中所記憶之內容的清單,若映像內容是電視節目時,則是利用關於電視節目的EPG(Electric Program Guide),而將節目標題、播送日期、長度(記錄時間)、演出者、節目內容等,加以記憶而成的清單。若映像內容是視訊攝影機裝置所拍攝下來的映像內容時,則是將攝影日期、標題、長度等加以記憶而成的清單。
又,在本例的情況中,對各個映像內容的清單,準備有索引用映像,該索引用映像是被發送至顯示裝置10側。在索引用映像中,典型而言係含有映像內容的映像資料經過小尺寸化、縮小化、或摘錄(以下簡稱為小尺寸化)而成的影像。作為這些經過小尺寸化等的影像之例子,可舉出所謂的縮圖(thumbnail)影像。關於該索引用映像的送訊處理例,將於後述。
接著,在記錄再生裝置30的HDMI端子101、和顯示裝置10的HDMI端子91之間,以HDMI纜線1所傳輸之各通道之資料結構例,加以說明。在HDMI規格中,如圖25所示,作為傳輸映像資料的通道,設有通道0、通道1、通道2這3個通道,還設有用來傳輸像素時脈的時脈通道。又,還設有電源的傳輸線、DDC(Display Data Channel)線及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線。後述的內容清單之要求、再生位置之指示、及對這些指示的回送,例如是利用該作為控制資料傳輸通道的CEC通道來進行。
在送訊側(記錄再生裝置30),係對每一傳輸映像資料的通道,有資料合成部32A,32B,32C被設置在送訊處理例102內;在收訊側(顯示裝置10)也是,係對每一傳輸映像資料的通道,有資料分離部12A,12B,12C被設置在收訊處理部92內。
說明各通道之構成。在通道0中係傳輸著,B資料(藍色資料)的像素資料,和垂直同步資料、水平同步資料、輔助資料。在通道1中係傳輸著,G資料(綠色資料)的像素資料,和2種類的控制資料(CTL0,CTL1)、輔助資料。在通道2中係傳輸著,R資料(紅色資料)的像素資料,和2種類的控制資料(CTL2,CTL3)、輔助資料。
圖26係作為本實施形態的傳輸構成中所傳輸的1畫格的掃描線構成及像素構成之圖示。所被傳輸之映像資料(主映像資料),係為非壓縮資料,且被附加有垂直遮沒期間及水平遮沒期間。在圖26的例子中,作為所被顯示之映像區(標示為活化映像區域的區域),係為480線×720像素的像素資料之例子,至遮沒期間為止所含之掃描線數及像素數係被設為525掃描線及858像素。遮沒期間中的交叉斜線所示之區域係稱作資料島,是可附加輔助資料的期間。
接著,說明從記錄再生裝置30向顯示裝置10,使用HDMI纜線1來傳輸映像資料所需之構成及處理。此處係說明從記錄再生裝置30向顯示裝置10以1條HDMI纜線1來傳輸複數映像資料之例子,以下的說明中,是以複數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為中心來說明。又,圖27~30的說明,實質上係用來理解本發明之典型的實施形態亦即第4實施形態(後述)所需之輔助說明。
用來實現記錄再生裝置30上的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所需之區塊構成,參照圖27來說明。圖27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4所示之控制部104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例如,記錄再生裝置30係事前透過天線輸入端子44a將播送訊號以選台器部44加以接收,將其記憶至內容記憶部42的典型例子的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
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45,係將已被選台器部44所接收之映像資料的尺寸予以縮小,並將壓縮(編碼)方式轉換成所定之壓縮方式。例如,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45係當以異於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播送訊號的壓縮方式(編解碼器)而進行積存時,則將該壓縮方式加以轉換。當沒有以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45進行壓縮方式轉換時,係可將維持著播送訊號壓縮方式之壓縮狀態的映像資料,直接記憶至大容量記憶裝置42。編解碼器(codec)係除了MPEG以外,其他還有WMV(Windows(註冊商標)Media Video)、DivX、或其他任意編解碼器等皆可。
已被記憶在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的已壓縮映像資料,係就每一個別的映像資料,以解碼部111a,111b,……111n轉換成非壓縮映像資料。
尺寸轉換部112a,112b,……112n,係為了發送已被轉換成上記非壓縮之映像資料後的資料,而轉換成必要的尺寸,向HDMI送訊處理部102(圖24)內的開關部32a進行供給。典型而言,尺寸轉換部112a~112n,係將資料予以小尺寸化等。
開關部32a係從複數映像資料之中,選擇出1個映像資料。又,開關部32a,係將經過像素判別部32d所判別之像素予以選擇,將其發送至介面(IF)部32b。
時脈生成部32c,係對介面(IF)部32b與像素判別部32d,供給時脈。此處,時脈生成部32c,係至少會生成像素時脈。
介面部32b,係為HDMI送訊處理部102所具有之機能,會隨應於所被供給之時脈,將從開關部32a所發送來的映像資料,發送至HDMI端子101。
像素判別部32d,係判別在開關部32a所選擇之1個映像資料的1個畫格內的所有像素資料當中,每一開關部32b應該要選擇哪個像素。藉此,開關部32a係不是將1個映像資料的1畫格內的像素資料予以連續送訊,而是將複數映像資料的像素資料以這些複數映像資料之順序,1次發送1個通道份。
例如,如圖33所示,在傳輸畫格J、畫格K、畫格L這3個映像資料時,像素判別部32d係使像素0依照畫格J,K,L之順序連續發送,其後,關於像素1也是同樣處理之。又其後,像素判別部32d係對像素2進行同樣處理,以降就重複這些動作。因此,時脈生成部32c,係將已生成之像素時脈,供給至介面部32b、像素判別部32d。藉此,來自介面部32b的資料之送訊時序,和開關切換的時序,就可取得同步。
收訊側(顯示裝置10側),係令同時接收的3個畫格J、畫格K、畫格L,例如在1個畫面上被縮小排列顯示。例如,動畫像的縮圖影像的情況下,以顯示裝置10來顯示內容清單之際,控制部97係將該動畫像予以排列顯示,讓使用者從這些顯示的動畫像之中,選擇出要進行再生的內容。
圖28係實現,從如圖27所示之記錄再生裝置30對HDMI纜線1所發送之映像資料,由顯示裝置10加以接收之處理所需的區塊構成之圖示。圖28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3所示之控制部97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顯示裝置10,係同步於時脈部12c所收到的像素時脈,以介面部12a接收映像資料,供給至開關部12b。像素判別部12d,係判別所收到的像素資料是屬於哪種映像資料,是對應於畫格內的哪個座標位置(x,y)的像素。開關部12b係隨應於像素判別部12d之判別,對用來將複數映像資料分別予以個別積存的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按照像素單位加以分類而供給。影像合成部222,係因應需要,將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中所積存之各映像資料、和從生成文字等附加影像的附加影像生成部223所得之映像,加以合成。藉此,就可生成一畫面的合成影像資料。該合成影像係被顯示面板99所顯示。亦即,顯示裝置10係可將已被小尺寸化的複數映像,以1畫面來顯示。
接著,將圖27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29的流程圖。
控制部104,係將所要發送之複數映像資料的每一者,轉換成適切的尺寸(步驟S11)。控制部104,係發送用來和收訊側的顯示裝置10取得收送訊同步所需之同步訊號(步驟S12)。控制部104係確認現在是否為遮沒期間(步驟S13),若為遮沒期間時則發送出要在遮沒期間中發送的控制資料等(步驟S14),重複步驟S12以來之處理。
步驟S13中若非遮沒期間時,則控制部104係發送映像資料。於是,控制部104係將畫格內的像素座標(x,y)及畫格編號予以初期化(步驟S15、S16),將已被像素判別部32d所指定之畫格內的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予以發送(步驟S17)。畫格編號,典型而言,係對該每一畫格所賦予的序列編號。接著,控制部104係將所發送之映像資料的畫格(或其畫格編號),以開關部32b加以變更(步驟S18)。於該變更後的畫格中,將與步驟S17中所發送之像素座標(x0,y0)相同的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加以發送。
控制部104,係針對所有的映像資料的1個畫格,確認同一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是否都已被發送(步驟S19)。又,若有未被發送的畫格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則控制部104係返回步驟S17,將該映像資料的畫格的相同座標(x0,y0)之像素資料予以發送。
控制部104,係當已經發送了所有的映像資料的1個畫格內的座標(x0,y0)之像素資料的情況下,則令座標每次在水平方向移動1(步驟S20)。亦即,座標(x0,y0)之後是座標(x1,y0),其後則是座標(x2,y0)、‧‧‧如此般地,使送訊對象之像素資料的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
控制部104,係確認送訊對象的像素資料的座標(x,y),是否已經來到水平方向掃描線的末端(步驟S21),若還沒來到末端,則返回步驟S16,選擇所要發送之畫格,重複同樣之處理。
又,控制部104係當已水平移動至掃描線末端而發送了1掃描線的像素資料時,則將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22)。控制部104係確認是否全部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送訊皆已完成(步驟S23),若未完成,則重複步驟S12起的處理。
接著,將圖28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30的流程圖。控制部97,係等待同步訊號(像素時脈)之到達以取得同步(步驟S31),確認目前是否為遮沒期間(步驟S32)。若目前是遮沒期間,則控制部97係透過HDMI端子91及介面部12a,接收遮沒期間之訊號(步驟S33)。
若非遮沒期間時,則控制部97係將畫格內的像素之座標(x,y)及畫格編號予以初期化(步驟S34、S35)。然後,控制部97,係在開關部12b所選擇之映像資料的畫格編號所對應之畫格內,將像素判別部12d所指定之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予以接收(步驟S36)。控制部97,係將已接收之像素資料,積存在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當中之1個影像記憶體(例如121a)中。
控制部97係將映像資料的畫格(或其畫格編號),以開關部12b加以變更(步驟S37)。於該變更後的畫格中,將與上次接收之像素座標(x0,y0)相同的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加以接收。已被接收的像素資料,係被積存在下個影像記憶體121b中。
控制部97,係針對所有的映像資料的1個畫格,確認同一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是否都已被接收(步驟S38)。又,若有未被接收的畫格座標(x0,y0)的像素資料,則控制部97係返回步驟S36,將該映像資料的畫格的相同座標(x0,y0)之像素資料予以發送。
控制部97,係當已經接收了所有的映像資料的1個畫格內的座標(x0,y0)之像素資料的情況下,則令座標每次在水平方向移動1(步驟S39)。亦即,座標(x0,y0)之後是座標(x1,y0),其後則是座標(x2,y0)、‧‧‧如此般地,使收訊對象之像素資料的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
控制部97,係確認收訊對象的像素資料的座標(x,y),是否已經來到水平方向掃描線的末端(步驟S40),若還沒來到末端,則返回步驟S36,選擇所要接收之畫格,重複同樣之處理。
又,控制部97係當已水平移動至掃描線末端而接收了1掃描線的像素資料時,則將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41)。控制部97係確認是否全部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收訊皆已完成(步驟S42),若未完成,則重複步驟S31起的處理。
此外,當如本實施形態般地以1像素單位來傳輸複數映像資料時,則從映像送訊裝置(記錄再生裝置30)往映像收訊裝置(顯示裝置10),使用HDMI纜線1內的控制資料傳輸用通道(例如圖25所示的DDC通道),來告知身為傳輸對象之資料是如以上之資料結構。亦即,傳輸對象之資料係為,例如,作為控制資料而被發送的封包之一,是由AVI(Auxiliary Video Information)之資訊框(InfoFrame)的封包標頭(參照圖31)、和該封包標頭所接績之封包(參照圖32)所構成之資料,將此一事情進行告知。如圖32所示,各映像資料之配置位置的詳細資料會被通知,在收訊側上就可判別資料並正確地分離。
此處,圖45係圖示了,HDMI規格的介面中,原色資料(R資料、G資料、B資料)被傳輸時,先前的一般之例子。關於映像資料,係以通道0、通道1、通道2這3個通道,將B資料、G資料、R資料個別地傳輸。在圖45的例子中,係圖示了像素0、像素1、像素2、像素3、像素4這5像素之資料被發送的期間,每個通道的1像素之資料是由8位元所構成。
亦即,關於B資料(藍資料),係使用通道0,在像素0之期間,發送8位元的B0資料,以下,8位元的B1資料、B2資料、B3資料、B4資料係同步於像素時脈(未圖示)而被依序發送。關於G資料(綠資料),係使用通道1,在像素0之期間,發送8位元的G0資料,以下,8位元的G1資料、G2資料、G3資料、G4資料係同步於像素時脈而被依序發送。關於R資料(紅資料),係使用通道2,在像素0之期間,發送8位元的R0資料,以下,8位元的R1資料、R2資料、R3資料、R4資料係同步於像素時脈而被依序發送。圖45中所示的時期0、時期1、……是分別表示像素時脈的1週期。
圖46係圖示了,HDMI規格的介面中,色差映像訊號被傳輸時的先前之一般例子。在圖46中係圖示了,取樣方式為4:2:2之YCbCr資料時的例子。此例子中,通道0中每1像素時脈所傳輸8位元之資料當中,4位元是被分配給Y資料(亮度資料),4位元是被分配給C資料(色度資料)。又,通道1的8位元是被分配給Y資料,通道2的8位元是被分配給C資料。藉由如此構成,在每1像素時脈就可傳輸12位元的Y資料與12位元的C資料(6位元的Cb資料及6位元的Cr資料)。
圖47係圖示了,HDMI規格的介面中,取樣方式是4:4:4的YCbCr資料的色差映像訊號被傳輸時的先前例。此例子中,通道0是每1像素時脈被分配了8位元的Cb資料。又,通道1是每1像素時脈被分配了8位元的Y資料,通道2是每1像素時脈被分配了8位元的Cr資料。藉由如此構成,在每1像素時脈就可傳輸8位元的Y資料與16位元的C資料。
圖33~圖35係本實施形態所論之HDMI纜線1中的傳輸例之圖示。圖33係如上述,是傳輸了畫格J、畫格K、畫格L這3個映像資料時的例子。圖33係為傳輸原色資料(R資料、G資料、B資料)時的例子,係以通道0、通道1、通道2這3個通道,將B資料、G資料、R資料個別地傳輸。各個通道的1像素之資料是由8位元所構成,該8位元資料(3通道合計24位元資料),是在1像素時脈週期中被傳輸。
此時,像素0的期間係連續3像素時脈期間。該3像素時脈期間的最初1週期中是傳輸畫格J的24位元資料,下1週期中是傳輸畫格K的24位元資料,最後1週期中是傳輸畫格L的24位元資料。其以降,同樣地,各像素時脈期間是每3時脈週期地被設定而傳輸。
此外,如圖45所示,僅1畫格的像素資料被傳輸時的像素數、和如圖33所示,由3個映像資料所構成之畫格的像素數是相同的情況下,則只要將記錄再生裝置30的像素時脈設定成約3倍之頻率即可。當像素時脈是相同時,可傳輸的1畫格的像素數係為1/3。
圖34及圖35係以本實施形態所論之HDMI纜線1,來傳輸色差映像訊號時的例子之圖示。
圖34及圖35,係分別是傳輸畫格a及畫格b這2個映像資料時的例子。如圖34及圖35所示,圖46及圖47所示的送訊處理,是對每一像素進行雙重傳輸,而成為將畫格a及畫格b之2個映像資料同時予以傳輸之狀態。此情況下也是,當各映像資料的像素數是相同時,則只要將像素時脈高頻化即可。
此外,在本例的情況下,各像素上會傳輸全部畫格的像素資料。因此,在全部畫格中,亦可將像素數、亦即畫面尺寸予以統一。可是,在同時被傳輸的複數映像資料中,畫面尺寸亦可互異。此情況下,只要配合最大尺寸之畫面來決定像素數即可,即使剩下較大尺寸之畫面的資料,也不會造成問題。小尺寸畫面的資料之送訊,因為會比大尺寸畫面之送訊更早完成,所以只要在小尺寸的像素的送訊期間中不發送資料即可。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可以1條纜線來同時傳輸複數映像。因此,不需要設置複數纜線,可使機器的連接構成變得簡單。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動畫像所致之縮圖顯示等之索引影像之顯示係成為可能,可使訊源端機器所持有的複數內容,讓使用者透過接收端機器就能容易地選擇。
又,當接收端機器並不支援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時,則只要將複數傳輸之映像資料之內的、被使用者所選擇、或被接收端機器所選擇的1個映像資料,加以顯示即可。此處理係和對每1個像素資料進行雙重重疊而進行傳輸的像素雙重處理(pixel doubling)相同。亦即,在支援HDMI規格的接收端機器的情況下,可容易地支援本實施形態所論之處理,不會造成映像混亂這類事情。甚至,本實施形態的處理構成,係在像素的重複數目之設定上具有自由度,因此可毫無浪費地傳輸複數內容。
接著,將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參照圖36~圖40來加以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中的基本之傳輸系統構成,係和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過的圖22~圖26之構成相同,以HDMI纜線1來連接記錄再生裝置30與顯示裝置10的基本構成是相同的。然後於本實施形態中,同時傳輸複數映像資料的處理之細節,係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以下的說明中,係以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關於圖27及圖28所示的同樣區塊,係簡化或省略其說明。又,圖36~40的說明,實質上係用來理解本發明之典型的實施形態亦即第4實施形態(後述)所需之輔助說明。
圖36係記錄再生裝置30上用以實現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所需之區塊構成之圖示。圖36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4所示之控制部104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參照圖40,說明1畫格內的資料結構。圖40係本實施形態中的傳輸構成之圖示,係圖示了HDMI規格下的1畫格之傳輸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係為,畫格J,K,L,M,O,P,Q,R之9種類的映像資料,是以1條HDMI纜線1進行傳輸之例子。將原本1畫格的映像資料的像素資料所被配置的活化映像區域,分割成9等分的方式,設定了領域J~R的9個各傳輸領域。領域J~R係為分別對應於畫格J~R的領域,是畫格J~R縮小而成的影像所被分別傳輸之領域。此圖40的例子中,活化映像區域全體是由480掃描線×720像素所構成;而作為1個分割領域,是由160掃描線×240像素所構成。
回到圖36的說明,為了如此劃分傳輸領域,時脈生成部32c係將供給至發送映像資料之介面部32b的像素時脈,也供給至畫格內領域判別部32e。畫格內領域判別部32e,係判別目前的送訊時序,係為1個畫格內之中的哪個領域,亦即應該向畫格J~R當中的哪一者,發送映像資料。控制部104,係基於其判別來控制開關部32a的切換,開關部32a係選擇要發送的映像資料。
圖37係將如此而被發送至HDMI纜線1的映像資料,由顯示裝置10加以接收之處理所需的區塊構成之圖示。圖37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3所示之控制部97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顯示裝置10,係同步於時脈部12c所收到的像素時脈,以介面部12a接收資料,供給至開關部12b。畫格內領域判別部12j,係判別所接收之資料,是屬於畫格J~R之分割領域之中的哪個領域。開關部12b係隨應於畫格內領域判別部12j之判別,供給至用來將複數映像資料分別予以個別積存的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影像合成部222,係因應需要,將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中所積存之各映像資料、和從生成文字等附加影像的附加影像生成部223所得之映像,加以合成。該合成影像係被顯示面板99所顯示。亦即,顯示裝置10係可將已被小尺寸化的複數映像,以1畫面來顯示。
接著,將圖36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38的流程圖。此處,係以與圖29的流程圖不同之處理為中心來說明,同樣處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
控制部104,係在步驟S56之後,將畫格內領域判別部32e所指定之畫格(例如畫格J)所對應之領域(例如領域J)內的座標的像素資料,予以發送(步驟S57)。控制部104,係使畫格內的應發送之像素資料的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步驟S58)。控制部104,係藉由畫格內領域判別部32e,確認是否已經移動到了目前正在發送之映像資料(例如畫格J)所對應之領域(例如領域J)之邊界(步驟S59)。
控制部104係若上記應發送之像素資料的座標尚未到達該邊界,則重複步驟S57起之處理。控制部104,係若該座標已經抵達邊界,則確認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送訊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60)。控制部104係於步驟S60中為未完成時,則將要進行發送之畫格,變更成別的畫格(步驟S61),重複步驟S57起之處理。
控制部104,係當1掃描線的送訊完成時,則令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62),確認是否為領域的邊界(步驟S63)。若座標並非邊界時,則重複步驟S52起之處理。控制部104,係若座標係為邊界時,則確認所有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是否都已發送(步驟S64)。控制部104係於步驟S64中若為未完成,則將應發送之畫格變更成別的畫格(步驟S65)(例如從畫格L變更成畫格M),重複步驟S52起之處理。
接著,將圖37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39的流程圖。此處,係以與圖30的流程圖不同之處理為中心來說明,同樣處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
控制部97,係在步驟S165之後,將畫格內領域判別部12j所指定之畫格(例如畫格J)所對應之領域(例如領域J)內的座標的像素資料,予以接收(步驟S166)。控制部97,係將已接收之像素資料,積存在影像記憶體121a,121b,……121n當中之1個影像記憶體(例如121a)中。
控制部97,係將應收訊之畫格所對應之領域內的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步驟S167)。控制部97,係藉由畫格內領域判別部12j,確認該座標是否已達領域之邊界(步驟S168)。控制部97係若該座標尚未到達領域之邊界,則重複步驟S166起之處理。反之當該座標已經抵達該領域之邊界時,則控制部97係確認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是接收完畢(步驟S169)。
步驟S169中為未完成時,則控制部97係將應接收之畫格予以變更(步驟S170),重複步驟S166起之處理。控制部97,係當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的收訊已結束時,則將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171),確認是否為領域的邊界(步驟S172)。
控制部97於步驟S172中,當座標並非領域之邊界時,則重複步驟S161起之處理。控制部97,係於步驟S172中座標係為邊界時,則確認所有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是否都已接收(步驟S173)。控制部97係於步驟S173中若為未完成,則將應發送之畫格變更成別的畫格(步驟S174)(例如從畫格L變更成畫格M),重複步驟S161起之處理。
此外,圖40所示的1畫格全體的切割方式,單純僅是一個例子。可如圖40所示,使尺寸等分的方式來分割領域,或者亦可分割成尺寸不同的領域。此情況下,記錄再生裝置30就可發送不同尺寸的映像。
又,亦可對1畫格分配各種領域後,讓1畫格之中存在有未被分配映像資料之領域。此情況下,雖然傳輸上的效率會降低,但畫面尺寸之設定的自由度會提高。
甚至,1個映像資料中的連續之複數畫格是分別被小尺寸化而成的畫格,亦可被分配至如圖40所示的1畫格中的複數領域。此情況下,在該連續之複數畫格的資料之範圍內,使用者可進行快轉或倒退等加速播放。
如以上所說明,將1畫格的資料之領域分割成複數領域,複數映像資料是以領域單位而被傳輸,藉此就和第1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地,可以1條纜線來傳輸複數映像。
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屬於接收端機器的顯示裝置10,是可以動畫縮圖等來進行顯示,就可容易地選擇訊源端機器所持有之複數內容。
又,當接收端機器不支援本實施形態的收訊處理時,也能如圖40所示,維持HDMI規格的畫格構造。因此,屬於接收端機器的顯示裝置10,係可顯示複數映像並排配置之畫面,所被顯示的映像不會發生混亂。圖40係表示一例子,若將畫面的領域細分化,就可傳輸大量的映像。
接著,將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參照圖41~圖44來加以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中的基本之傳輸系統構成,係和第1實施形態中所說明過的圖22~圖26之構成相同,以HDMI纜線1來連接記錄再生裝置30與顯示裝置10的基本構成是相同的。又,圖41~44的說明,實質上係用來理解本發明之典型的實施形態亦即第4實施形態(後述)所需之輔助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同時傳輸複數映像資料的處理之細節,係和第1及第2實施形態不同。於本實施形態中,關於主要的映像資料(非壓縮映像資料),係以HDMI規格所規定之映像區間(圖26的活化映像區域)來傳輸。其他的映像資料,係以所定之編解碼器進行壓縮(編碼)而成的映像資料之方式,在遮沒期間內的資料島之區間中被傳輸。以下的說明,係以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
圖41係記錄再生裝置30上用以實現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所需之區塊構成之圖示。圖41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4所示之控制部104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已被記憶在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的複數壓縮映像資料當中,以非壓縮映像資料方式而被傳輸的映像資料,係被解碼部113所解碼,經由重疊部32f而以介面部32b輸出。
遮沒期間判別部32h係將該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中的遮沒期間,根據從時脈生成部32c所供給之時脈來加以判別,供給至重疊部32f。藉此,遮沒期間判別部32h,係在遮沒期間中,重疊了來自開關部32a的映像資料之訊號。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沒有圖27及圖36所示的尺寸轉換部112a~112n。圖27及圖36中,由於在它們的前段設有解碼部111a~111n,因此設置了尺寸轉換部112a~112n。可是,在圖41所示的形態中,即使沒有尺寸轉換部112a~112n,也藉由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45,壓縮之映像資料,是預先被小尺寸化等然後才被記憶至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因此,索引用映像之顯示上係沒有問題。
遮沒期間內分配部32g,係對已被遮沒期間判別部32h所確認之遮沒期間,基於從控制部104所供給之畫格編號,分配已壓縮之映像資料。此情況下,典型而言,是分配了複數之已壓縮映像資料。可是,亦可對1個畫格內的遮沒期間,分配1個已壓縮之映像資料的1畫格。又,遮沒期間內分配部32g,係將該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的畫格編號、該映像資料所關連之資料等,分配至遮沒期間。
開關部32a係基於遮沒期間分配部32g所下達的指示,將已被記憶在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的複數之壓縮映像資料當中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加以選擇,將其輸出至重疊部32f。
圖42係將如此而被發送至HDMI纜線1的映像資料,由顯示裝置10加以接收之處理所需的區塊構成之圖示。圖42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3所示之控制部97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顯示裝置10,係同步於時脈部12c所收到的像素時脈,以介面部12a接收資料,將其供給至分離部12e。對遮沒期間判別部12h,係供給著收訊資料的同步訊號。藉此,遮沒期間判別部12h,係判別目前是否為遮沒期間之期間。
分離部12e,係基於遮沒期間判別部12h之判別,將從介面部12a所供給之已被重疊的映像訊號當中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供給至影像記憶體126。又,分離部12e,係基於遮沒期間判別部12h之判別,將從介面部12a所供給之已被重疊的映像訊號當中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供給至開關部12b。
遮沒期間內分配部12g,係將已被遮沒期間判別部12h所確認之遮沒期間內所被分配的例如畫格編號,加以判別。開關部12b,係基於該畫格編號之判別,將從分離部12e所供給之、已被壓縮之複數映像資料,加以分類。已被分配之映像資料,係分別被輸入至各解碼部(解碼器)124a,124b……124n,解碼成非壓縮的映像資料。已被解碼的非壓縮映像資料,係分別被輸入至各影像記憶體125a,125b……125n。
影像合成都(合成手段)222,係因應需要,將影像記憶體125a,125b,……125n中所積存之各映像資料、和從生成文字等附加影像的附加影像生成部223所得之映像,加以合成。該合成影像係被顯示面板99所顯示。亦即,顯示裝置10係可將已被小尺寸化的複數映像,以1畫面來顯示。
接著,將圖41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43的流程圖。此處,係以與圖29的流程圖不同之處理為中心來說明,同樣處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
控制部104,係發送用來和收訊側的顯示裝置10取得收送訊同步所需之同步訊號(步驟S91)。控制部104,係將在遮沒期間中所發送之畫格編號予以初期化(步驟S92),確認目前是否為遮沒期間(步驟S93)。若目前是遮沒期間,則控制部104係執行步驟S101~S106之處理,若非如此,則執行步驟S94~S100之處理。
從目前不是遮沒期間時的處理開始說明。控制部104,係確認是否為在非遮沒期間之映像訊號期間中所發送之非壓縮的映像資料(是否已被分配)(步驟S94)。若不是非壓縮之映像資料,則控制部104係重複步驟S93起之處理,若是,則將所發送之畫格內的座標予以初期化(步驟S95)。
控制部104,係將每一座標的像素資料,逐一發送(步驟S96)。控制部104,係將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步驟S97),確認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送訊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98),若尚未完成則重複步驟S96起之處理。控制部104係當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送訊是已經結束時,則將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99)。控制部104係確認是否全部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送訊皆已完成(步驟S100),重複步驟S91起之處理直到完成。
另一方面,步驟S93中,控制部104,係當目前是遮沒期間時,則將遮沒期間內分配部12g所指示之畫格編號(例如假設為編號0)所相當之、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例如假設為映像資料0)的所定容量份的資料,加以發送(步驟S101)。
所謂所定容量份之資料,係指該映像資料0的1畫格內的所定像素份的像素資料,或是該映像資料0的1畫格內的所定掃描線份的資料等。
控制部104,係確認該映像資料0的1畫格份之送訊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102),若未完成時則確認遮沒期間是否已經結束(步驟S103)。若遮沒期間尚未結束,則控制部104係重複步驟S101起之處理以繼續資料之送訊,若遮沒期間已結束時則返回至步驟S91。
控制部104,係若該映像資料0的1畫格份之送訊已經完成時,則確認該映像資料0的所有畫格的送訊是否完成(步驟S104)。當所有的畫格的送訊已完成時,則控制部104係將其他應該在遮沒期間中發送的其他訊號,予以發送(步驟S105),回到步驟S91。若全部的畫格之送訊還沒完成時,則控制部104係變更畫格編號(變更成編號1)(步驟S106),將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0的畫格1(相當於畫格編號1)內的所定容量份的資料,予以發送(步驟S101)。
接著,將圖42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44的流程圖。
控制部97,係等待同步訊號之到達以取得同步(步驟S211),將從遮沒期間收取的畫格編號予以初期化(步驟S212)。控制部97,係藉由遮沒期間判別部,確認目前是否為遮沒期間(步驟S213)。控制部97,係若是遮沒期間的情況,則執行步驟S221~S226之處理,若非如此,則執行步驟S214~S220之處理。
步驟S213中若非遮沒期間時,則控制部97係確認非壓縮的映像資料是否有從介面部12a輸入(步驟S214)。控制部97係若非壓縮之映像資料是尚未被輸入時,則重複步驟S211起之處理。當非壓縮之映像資料是有被輸入時,則控制部97係將該非壓縮之映像資料的畫格內的像素之座標及其畫格編號予以初期化(步驟S215)。然後,控制部97,係將該已收到之映像資料的像素資料予以接收(步驟S216),將座標往水平方向移動(步驟S217),確認1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記錄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218)。
控制部97,係1掃描線份之收訊尚未完成之期間,係重複步驟S216起之處理,若已完成,則將座標往垂直方向移動(步驟S219),確認全掃描線份的像素資料之收訊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220)。若全掃描線之收訊尚未完成,則重複步驟S211起之處理。
另一方面,控制部97,係當步驟S213中目前是遮沒期間時,則將遮沒期間中所接收到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例如假設為映像資料)的1畫格之畫格編號(例如假設為編號0)、和該1畫格內的像素資料,加以接收(步驟S221)。控制部97,係確認該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0的1畫格份的資料之收訊是否已經完成(步驟S222)。若1畫格份的資料收訊尚未完成時,則控制部97係確認遮沒期間是否結束(步驟S223),若其尚未結束,則返回步驟S221再度進行像素資料的收訊。若遮沒期間已結束,則控制部97係重複步驟S211起之處理。
控制部97,係1畫格份的像素資料的收訊已經結束時,則確認該映像資料0的所有畫格之收訊是否已經結束(步驟S224)。若收訊已結束,則控制部97係將其他應在遮沒期間中傳輸之訊號予以接收(步驟S225),重複步驟S211起之處理。若該映像資料的全部畫格之收訊尚未完成,則控制部97係變更成被遮沒期間內分配部12g所指定之畫格編號(變更成編號1)(步驟S226),重複步驟S221起之處理。
於圖43中,在遮沒期間中被發送之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即使畫格速率不同也沒關係。此情況下,就可傳輸各種尺寸的映像。在遮沒期間中被發送之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的數目,可為1個,也可為複數個。
非壓縮之映像資料發送1畫格份的期間,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係可不只發送1畫格份,亦可發送複數畫格份。被發送之資料量亦可就每一映像資料而加以變更。此情況下,可改變特定映像的顯示畫格數,在該畫格數的範圍內,使用者可進行快轉或倒退等加速播放。
如以上所說明,由於利用遮沒期間來收發複數映像資料,因此可和第1及第2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地,以1條纜線來傳輸複數映像,不需要設置複數條纜線。
在本實施形態中,可進行縮圖影像所構成的顯示,使用者係可透過接收端機器而容易地選擇訊源端機器上的複數內容。又,當接收端機器是不支援機器時,則只需要感知遮沒期間內的資料島的映像資料即可,因此即使連接起來,也不會發生映像混亂。又,由於非壓縮的映像資料也被發送,所以對於傳輸路上所被規定之最大的映像,可非常高速地進行切換。
此外,目前為止所說明的各實施形態中,是針對將非壓縮映像資料予以單向傳輸的HDMI規格之傳輸路為例來說明。可是,同樣是以同步於像素時脈以傳輸非壓縮映像資料的其他傳輸線,來連接送訊側與收訊側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用。
接著,將本發明的典型之實施形態的第4實施形態,參照圖48~圖52來加以說明。
以下的說明,係以和上記第1、2或3實施形態的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
圖48係記錄再生裝置30上用以實現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所需之區塊構成之圖示。圖48所示的構成,係在圖3所示之控制部104的控制之下被執行。圖48所示之構成,係以與圖41之相異點為中心來說明。
已被記憶在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的複數壓縮映像資料當中,以非壓縮映像資料方式而被傳輸的映像資料,係被解碼部113所解碼,以介面部32b輸出。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如圖49所示,是和後述的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之間進行通訊。典型而言,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將已被記憶在大容量記憶裝置42中的已被壓縮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哪一映像資料是被發送之資訊,還有發送之映像資料之容量的資訊等資料,發送至收訊資料控制部12i。又,這些資訊的資料,也被供給至介面部32b。
含有從送訊資料控制部32i所輸出之這些資訊之資料的控制訊號(送訊關連控制訊號),典型而言,係透過端子336及338而被發送至收訊資料控制部12 i。可是,該控制訊號係亦可透過別的線路,例如CEC線來發送。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或送訊資料控制部32i及控制部104,係作為控制手段而發揮機能。
開關部32a,係隨應於送訊資料控制部32i所指定之映像資料(或識別編號),從大容量記憶裝置42所供給來的複數映像資料當中選擇1個,將其供給至介面部32b。
介面部32b,係將已被解碼部113所解碼之映像資料,從端子335加以發送。又,將從開關部32a所供給來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透過端子336加以發送。端子335,係被含在上記第1通道部中。例如,若介面部32b是HDMI,則端子335係為TMDS通道用的端子。端子336,係被含在上記第2通道部中。例如,若介面部32b是HDMI,則端子336係為預留線、HPD線、SCL線及SDA線所分別連接之端子當中的至少1個端子。
圖49係將如此而被發送至HDMI纜線1的映像資料,由顯示裝置10加以接收之處理所需的區塊構成之圖示。圖49所示的構成,係在圖2所示之控制部97的控制之下被執行。
透過端子335而從記錄再生裝置30所被發送來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係透過端子337而被輸入至介面部32b。又,透過端子336而從記錄再生裝置30所被發送來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係透過端子338而被輸入至介面部32b。
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如上記般地是與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之間進行通訊。典型而言,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將從送訊資料控制部32i所被發送來的已被壓縮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哪一映像資料是被發送之資訊,還有發送之映像資料之容量的資訊等資料,加以接收。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將對該收訊的回應資料等,發送至送訊資料控制部32i。又,這些資訊係也被供給至介面部12a。
含有從收訊資料控制部12i所輸出之這些資訊之資料的控制訊號(收訊關連控制訊號),典型而言,係透過端子336及338而被發送至送訊資料控制部32i。可是,該控制訊號係亦可透過別的線路,例如CEC線來發送。
收訊資料控制部12i,或收訊資料控制部12i及控制部97,係作為控制手段而發揮機能。
開關部12b係隨應於已被收訊資料控制部12i所指定之映像資料(或是識別編號),選擇解碼部124a、124b、‧‧‧124n當中的1個解碼部,將從介面部12a供給來的映像資料,供給至已被選擇之解碼部。
透過端子337而輸入至介面部12a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係被輸入至影像記憶體126。
接著,將圖48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50的流程圖。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開始2個處理執行緒(步驟S131)。這2個處理執行緒,係在步驟S231~S233中是非壓縮映像資料的送訊處理,在步驟S241~S244中則是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的送訊處理。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確認是否有來自控制部104的非壓縮映像資料之送訊命令(或是非壓縮映像資料是否存在於未圖示的緩衝記憶體等)(步驟S231)。若有送訊命令時,則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從介面部32b及端子335發送非壓縮映像資料(步驟S232),若無送訊命令時,則重複步驟S232起之處理。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確認是否有另一方執行緒所進行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步驟S233),若非如此,則結束2個執行緒。
在另一方執行緒上,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藉由與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之通訊,來確認可發送之已壓縮映像資料與其資料量等(步驟S241)。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當與收訊資料控制部12i通訊之結果為,有應要發送之映像資料時(步驟S242的YES),就發送該映像資料(步驟S243)。若無應發送之映像資料時(步驟S242的NO),則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重複步驟S241起之處理。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確認是否有另一方執行緒所進行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步驟S244),若非如此,則結束2個執行緒。
如此,因為第1及第2映像資料是以不同的2條線路(端子335及337所連結的線路,及端子336及338所連結的線路)而分別被發送,因此可將複數的映像資料,同時有效率地分別加以發送。
接著,將圖49所示之構成中的動作,參照圖51的流程圖。
控制部97,係開始2個處理執行緒(步驟S151)。這2個處理執行緒,係在步驟S251~S253中是非壓縮映像資料的送訊處理,在步驟S261~S264中則是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的送訊處理。
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確認是否有來自控制部97的非壓縮映像資料之收訊命令(或是非壓縮映像資料是否存在於未圖示的緩衝記憶體等)(步驟S251)。若有送訊命令時,則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從介面部32b及端子335接收非壓縮映像資料(步驟S252),若無送訊命令時,則重複步驟S252起之處理。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確認是否有另一方執行緒所進行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之收訊處理(步驟S253),若非如此,則結束2個執行緒。
在另一方執行緒上,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藉由與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之通訊,來確認可接收之已壓縮映像資料與其資料量等(步驟S261)。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當與送訊資料控制部32i通訊之結果為,有應要接收之映像資料時(步驟S262的YES),就接收該映像資料(步驟S263)。若無應接收之映像資料時(步驟S262的NO),則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重複步驟S261起之處理。
收訊資料控制部12i,係確認是否有另一方執行緒所進行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之送訊處理(步驟S2644),若非如此,則結束2個執行緒。
如此,因為第1及第2映像資料是以不同的2條線路(端子335及337所連結的線路,及端子336及338所連結的線路)而分別被發送,因此可將複數的映像資料,同時有效率地分別加以發送。
又,因為資料是在連結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上高速地發送,因此所被發送之壓縮映像資料的數目、或其資料量的限制係較少。因此,屬於訊源端機器的記錄再生裝置30,係不需要將縮圖影像的資料量改變尺寸成顯示裝置10上所必須者。亦即,記錄再生裝置30,係將較大的資料量的映像資料,直接用原本的資料量來對顯示裝置進行發送,而由顯示裝置10來將該映像資料進行改變尺寸(resize),這也是可行的。
送訊資料控制部32i,典型而言,係將非壓縮之映像資料的內容中所含之聲音資料(第1聲音資料),透過連結著端子335及337的線路,進行發送。
又,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將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的內容中所含之聲音資料(第2聲音資料),透過連結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進行發送即可。藉此,複數內容中所分別含有的複數聲音資料,可被同時發送。其結果為,例如接收到複數聲音資料的接收端機器,可將這些複數聲音同時對複數揚聲器分別予以輸出。或者,接收端機器,係可將所收到的複數聲音資料之一部分彼此,重疊至1個揚聲器來加以輸出。
例如,某1個映像內容是被屬於接收端機器的顯示裝置10上進行再生時,假設使用者係一邊觀看被顯示在顯示裝置10的上記索引用映像亦即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一邊切換成別的映像內容。此情況下,顯示裝置10係使切換前的內容中所含的聲音資料呈現漸弱(fade-out)之方式,將輸出音量徐徐減小。顯示裝置10係可以重疊於該漸弱的方式,將切換後之內容中所含之聲音資料的輸出音量徐徐增大地使其漸強(fade-in)。
或者,亦可為,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將非壓縮之映像資料的內容中所含之非壓縮的聲音資料,透過連結著端子336及338之線路來發送。
在本實施形態中,送訊資料控制部32i及端子335及337之間的控制訊號,是在連結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上進行雙向通訊。因此,控制訊號係不易受到容量的限制。因此,送訊資料控制部32i係可隨著顯示裝置10之畫面上的縮圖影像等UI的資料量,或被供給至解碼部124a~124n的資料量等(例如隨著顯示裝置10之性能),精細地決定資料量。其結果為,顯示裝置10中不需要設置多餘的緩衝區,就可將使用者以UI所下達之變更要求,立刻反應在顯示裝置10上,具有如此優點。
於本實施形態中,是透過連結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發送複數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可是,並不一定要發送複數的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亦可發送1個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1個內容)。亦即,此情況下,連結著端子335及337的線路中所被發送的非壓縮之映像資料,和1個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係被同時發送。
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04係亦可將非壓縮映像資料之送訊關連控制訊號,透過連結著端子336及338之線路來發送。
如以上,在上記第1~第4實施形態中,具有如以下所述的特有優點。
由於複數映像資料是被同時發送,所以當顯示裝置10是有複數存在時,也具有優點。亦即,亦可作為多重顯示器用途,也是有效的。
或者,藉由複數映像資料被同時發送,也可在1個顯示裝置10顯示3D映像。
由於是以1條纜線來發送高精細的映像,因此當顯示裝置10具有超越一般解析度的巨大顯示部時,若在其顯示部上顯示複數縮圖影像,則使用者仍可將每一映像以一般的尺寸來進行觀賞。
其他,作為顯示裝置10所能利用的GUI則有,複數的不同縮圖影像被排列成十字狀的十字媒體列。或者,亦可考量單純的矩陣狀排列。甚至,這些縮圖影像之至少1者可為動畫像。
或者,複數映像資料當中,其中1者是給使用者即時觀賞用之映像,其他1以上則是記錄(錄影)用映像。接收端機器,係只要搭載有可記錄下錄影用資料的硬碟、固體記憶體、光碟等記憶裝置即可。典型而言,即時觀賞用的映像資料係為非壓縮映像資料,其他則是壓縮映像資料。可是,反之亦可。
為了收發已被壓縮之映像資料,而使用連結著端子336及338之線路的技術,也可適用於上記第2或第3實施形態。在第2實施形態中,除了被領域分割之壓縮映像資料以外,亦可還有1個或複數個其他的壓縮映像資料,是使用連接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來發送。在第3實施形態中,除了被分配給遮沒期間的複數之壓縮映像資料以外,亦可還有1個或複數個其他的壓縮映像資料,是使用連接著端子336及338的線路來發送。
10...顯示裝置
11...數位電視受像機
12...AV擴大機
12A,12B,12C...資料分離部
12a...介面部
12b...開關部
12c...時脈部
12d...像素判別部
12e...分離部
12g...遮沒期間內分配部
12h...遮沒期間判別部
12i...收訊資料控制部
12j...畫格內領域判別部
13...HDMI纜線
14...再生裝置
15...HDMI纜線
16...集線器
17...LAN纜線
18...LAN纜線
19...數位電視受像機
20...LAN纜線
21...輸出處理部
22L,22R...揚聲器
25...HDMI內容清單記憶部
26...HDMI狀態記憶部
27...選台器
28...記憶部
30...記錄再生裝置
31...數位電視受像機
32...增幅器
32A,32B,32C...資料合成部
32a...開關部
32b...介面(IF)部
32c...時脈生成部
32d...像素判別部
32e...畫格內領域判別部
32f...重疊部
32g...遮沒期間內分配部
32h...遮沒期間判別部
32i...送訊資料控制部
33...再生裝置
34...數位電視受像機
35...HDMI(R)纜線
36...HDMI(R)纜線
37...LAN纜線
39...HDMI狀態記憶部
40...機器內狀態記憶部
41...機器內內容清單記憶部
42...內容記憶部
43...內容記錄再生部
43a...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
44...選台器部
44a...天線輸入端子
45...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
71...HDMI(R)訊源端
72...HDMI(R)接收端
81...發送器
82...接收器
83...DDC
84...CEC線
85...EDIDROM
86...訊號線
91...HDMI端子
92...收訊處理部
93...HDMI收訊控制部
94...聲音處理部
97...控制部
98...映像顯示處理部
99...顯示部
101...HDMI端子
102...HDMI送訊處理部
103...HDMI送訊控制部
104...控制部
113...解碼部
121...切換控制部
122...時序控制部
123...時序控制部
124...切換控制部
126...影像記憶體
131...轉換部
132...解碼部
133...開關
134...轉換部
135...開關
136...解碼部
141...訊號線
171...切換控制部
172...切換控制部
181...開關
182...開關
183...解碼部
184...轉換部
185...開關
186...開關
191...SDA線
192...SCL線
111a,111b,~111n...解碼部
112a,112b,~112n...尺寸轉換部
121a,121b,~121n...影像記憶體
124a,124b,~124n...解碼部
125a,125b,~125n...影像記憶體
222...影像合成部
223...附加影像生成部
301...匯流排
302...CPU
303...ROM
304...RAM
305...EEPROM
306...輸出入介面
335~338...端子
400...通訊系統
401...LAN機能擴充HDMI(EH)訊源端機器
402...EH接收端機器
403...EH纜線
404...送訊機
405...送訊機
411...LAN訊號送訊電路
412...終端電阻
413,414...AC結合電容
415...LAN訊號收訊電路
416...減算電路
421...上拉電阻
422...電阻
423...電容
424...比較器
431...下拉電阻
432...電阻
433...電容
434...比較器
441...LAN訊號送訊電路
442...終端電阻
443,444...AC結合電容
445...LAN訊號收訊電路
446...減算電路
451...下拉電阻
452...電阻
453...電容
454...比較器
461...抗流線圈
462,463...電阻
501...預留線
502...HPD線
511,512...訊源側端子
521,522...接收側端子
600...通訊系統
601...LAN機能擴充HDMI(EH)訊源端機器
602...EH接收端機器
603...EH纜線
611...LAN訊號送訊電路
612,613...終端電阻
614~617...AC結合電容
618...LAN訊號收訊電路
620...反相器
621...電阻
622...電阻
623...電容
624...比較器
631...下拉電阻
632...電阻
633...電容
634...比較器
635...反相器
640...NOR閘
641~644...類比開關
645...反相器
646,647...類比開關
651,652...DDC收發器
653,654...上拉電阻
661...LAN訊號送訊電路
662,663...終端電阻
664~667...AC結合電容
668...LAN訊號收訊電路
671...下拉電阻
672...電阻
673...電容
674...比較器
681...抗流線圈
682,683...電阻
691~694...類比開關
695...反相器
696,697...類比開關
701,702...DDC收發器
703...上拉電阻
801...預留線
802...HPD線
803...SCL線
804...SDA線
811~814...訊源側端子
821~824...接收側端子
971...切換控制部
972...切換控制部
[圖1]一般的影像傳輸系統之構成的圖示。
[圖2]適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影像傳輸系統之構成圖。
[圖3]HDMI(R)訊源端(source)及HDMI(R)接收端(sink)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4]HDMI(R)的A型連接器的腳位排列的圖示。
[圖5]HDMI(R)的C型連接器的腳位排列的圖示。
[圖6]HDMI(R)訊源端及HDMI(R)接收端的更詳細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7]HDMI(R)訊源端及HDMI(R)接收端的另一更詳細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8]E-EDID之資料結構之圖示。
[圖9]Vender Specific之資料結構之圖示。
[圖10]說明HDMI(R)訊源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1]說明HDMI(R)接收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2]說明HDMI(R)訊源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3]說明HDMI(R)接收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4]HDMI(R)訊源端及HDMI(R)接收端的另一更詳細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15]說明HDMI(R)訊源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6]說明HDMI(R)接收端所做之通訊處理的流程圖。
[圖17]適用了本發明之電腦的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18]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介面之連接狀態的通訊系統的第1構成例的電路圖。
[圖19]搭載乙太網路(Ethernet)(註冊商標)之系統構成例的圖示。
[圖20]藉由傳輸路當中至少單方的DC偏壓電位來通知介面之連接狀態的通訊系統的第2構成例的電路圖。
[圖21]構成例之通訊系統中的雙向通訊波形之圖示。
[圖22]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系統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3]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顯示裝置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4]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記錄再生裝置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5]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纜線中的傳輸通道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26]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纜線中的傳輸時之1畫格的資料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27]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8]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9]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30]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31]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封包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32]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封包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33]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傳輸例(例1)的說明圖。
[圖34]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傳輸例(例2)的說明圖。
[圖35]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論之傳輸例(例3)的說明圖。
[圖36]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37]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38]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39]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40]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論之1畫格的傳輸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41]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2]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3]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44]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45]HDMI規格中的映像資料傳輸例的說明圖。
[圖46]HDMI規格中的映像資料傳輸例的說明圖。
[圖47]HDMI規格中的映像資料傳輸例的說明圖。
[圖48]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9]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50]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送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圖51]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所論之映像收訊側上的處理例的流程圖。
32a...開關部
32b...介面部
32i...送訊資料控制部
42...大容量記憶裝置
43a...尺寸‧壓縮方式轉換部
44...選台器
113...解碼部
335,336...端子
Claims (16)
- 一種送訊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控制手段,係控制著前記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於收訊裝置上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介面係為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作為前記第1通道部是使用前記HDMI的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通道,來發送前記第1映像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將前記HDMI的預留線、HPD(Hot-Plug Detect)線、SCL(Serial Clock)線及SDA (Serial Data)線當中之至少1者,當作前記第2通道部來使用,以發送前記第2映像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基頻的第1聲音資料以前記第1通道部進行發送,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以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而成的第2聲音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令複數的前記第2映像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之發送所關連之控制訊號,從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送訊裝置,其中,送訊裝置係為,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之發送所關連之控制訊號,從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
- 一種收訊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接收;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映像 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接收;和控制手段,係控制著前記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收訊裝置,其中,收訊裝置係為,前記送訊裝置係令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第1聲音資料以第3通道部進行發送,且令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前記內容中所含之第2聲音資料以第4通道部進行發送的情況下,前記控制手段,係令前記所被發送之第1聲音資料以前記第1通道部進行接收,且令前記所被發送之第2聲音資料以前記第2通道部進行接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收訊裝置,其中,收訊裝置係更具備:解碼器,係將前記所被接收之第2映像資料,予以解碼;和合成手段,係將前記所被接收之第1映像資料、和前記已被解碼之第2映像資料,合成為一畫面,以生成合成畫面資料。
- 一種通訊系統,其特徵為,具備:第1介面,係具有:第1通道部,係可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第2通道部,係可將前記複數 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予以發送;和送訊裝置,係含有控制著前記第1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的第1控制手段;和第2介面,係具有:可接收前記第1映像資料的第3通道部、可接收前記第2映像資料的第4通道部;和收訊裝置,係含有控制著前記第1介面所進行之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的第2控制手段;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於收訊裝置上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一種送訊方法,其特徵為,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發送;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於收訊裝置上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一種收訊方法,其特徵為,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接收;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接收;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 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一種送訊程式,其特徵為,係令電腦執行: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發送;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發送;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送訊;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 一種收訊程式,其特徵為,係令電腦執行:將複數內容資料中所各自含有之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基頻所構成之第1映像資料,以第1通道部進行接收;將前記複數映像資料當中的由所定編解碼器所編碼成的第2映像資料,以第2通道部進行接收;控制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之各者的收訊;前記第1及第2映像資料,係被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08087A JP5358931B2 (ja) | 2007-11-28 | 2007-11-28 |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43959A TW200943959A (en) | 2009-10-16 |
TWI432028B true TWI432028B (zh) | 2014-03-21 |
Family
ID=4067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45233A TWI432028B (zh) | 2007-11-28 | 2008-11-21 |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
TW102144807A TWI545960B (zh) | 2007-11-28 | 2008-11-21 | Send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44807A TWI545960B (zh) | 2007-11-28 | 2008-11-21 | Send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8675134B2 (zh) |
EP (2) | EP2216992B1 (zh) |
JP (1) | JP5358931B2 (zh) |
KR (1) | KR101495384B1 (zh) |
CN (1) | CN101861732B (zh) |
BR (1) | BRPI0819429A2 (zh) |
ES (1) | ES2521670T3 (zh) |
HK (1) | HK1144864A1 (zh) |
RU (1) | RU2502209C2 (zh) |
TW (2) | TWI432028B (zh) |
WO (1) | WO20090694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45021A (ja) * | 2009-08-24 | 2011-03-03 | Sony Corp | 伝送システム、再生装置、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491432B2 (en) | 2010-01-27 | 2016-11-08 | Mediatek Inc. |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deo output satisfying display capability of display device according to video input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
JP2013026787A (ja) * | 2011-07-20 | 2013-02-04 | Sony Corp | 送信装置、受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694412B2 (ja) * | 2011-10-20 | 2015-04-01 | 株式会社東芝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JP5232319B2 (ja) | 2011-10-20 | 2013-07-10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JP5845462B2 (ja) * | 2011-11-07 | 2016-01-2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伝送ユニット |
CN103283221B (zh) * | 2011-12-27 | 2016-03-1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通信电缆 |
JP5284454B2 (ja) * | 2011-12-27 | 2013-09-11 | 株式会社東芝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通信経路切り替え方法 |
KR20140007647A (ko) | 2012-07-10 | 2014-01-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영상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컬러 정보를 교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TWI686085B (zh) * | 2012-11-29 | 2020-02-21 |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 攝像裝置及圖像感測器之資料傳送方法、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以及程式 |
US9800886B2 (en) * | 2014-03-07 | 2017-10-24 |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Compressed blanking period transfer over a multimedia link |
CN106233743B (zh) * | 2014-05-01 | 2020-12-11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或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129318B2 (en) * | 2014-05-06 | 2018-11-13 |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Media stream data and control parameter synchronization |
GB2536472B (en) * | 2015-03-18 | 2018-08-01 | Displaylink Uk Ltd | A method of processing display data |
CN111711851B (zh) * | 2015-07-24 | 2022-11-22 |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广播接收装置和接收装置 |
CN105657315A (zh) * | 2015-12-29 | 2016-06-08 | 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hdmi单网线延长器 |
WO2017187515A1 (ja) * | 2016-04-26 | 2017-11-02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映像出力システム、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接続ケーブル |
CN106209322B (zh) * | 2016-07-18 | 2019-12-20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信号中混合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KR101758040B1 (ko) * | 2017-01-03 | 2017-07-14 | (주)셀텍 | 텔레비젼 시청 제어 장치 |
WO2019003609A1 (ja) * | 2017-06-26 | 2019-01-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US10623692B2 (en) * | 2018-07-13 | 2020-04-14 |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 High definition analog video and control link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US10855951B2 (en) | 2018-07-13 | 2020-12-01 |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pensating sag effect |
KR102067692B1 (ko) * | 2018-09-28 | 2020-01-17 | 주식회사 앤씨앤 | 영상 및 음성의 혼합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US10462413B1 (en) | 2018-10-26 | 2019-10-29 |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 Using metadata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for an AC-coupled video link |
EP4052476A4 (en) * | 2019-10-31 | 2023-08-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ARMONIZATION OF VIDEO FORMATS FOR VIDEO INGES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66162A1 (en) * | 1998-01-08 | 1999-12-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Video signal reproducing device and hierarchical video signal decoder |
CN1163074C (zh) * | 2000-01-14 | 2004-08-18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发射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 |
US6980644B1 (en) * | 2000-05-12 | 2005-12-27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an analog echo canceller in a transceiver front end |
JP2002281406A (ja) * | 2001-03-21 | 2002-09-27 | Sony Corp | デジタル放送におけるマルチビューチャンネル選択方法及びデータコンテンツ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放送送出装置並びにデータ表示変更方法及びデータ表示変更システム |
JP4734828B2 (ja) * | 2003-02-19 | 2011-07-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
JP3943516B2 (ja) * | 2003-03-27 | 2007-07-1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画像再生装置 |
JP2005018312A (ja) | 2003-06-25 | 2005-01-20 | Sony Corp | 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情報機器 |
JP2005051547A (ja) * | 2003-07-29 | 2005-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映像音声出力装置、映像音声受信装置、映像音声出力方法、映像音声受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KR100814192B1 (ko) * | 2003-12-26 | 2008-03-17 |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제어 신호 수신 장치 |
JP5082209B2 (ja) * | 2005-06-27 | 2012-11-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 |
US20090260043A1 (en) * | 2005-09-30 | 2009-10-15 | Akihiro Tatsuta |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wirelessly connecting signal source apparatus and signal sink apparatus |
KR100774172B1 (ko) * | 2005-12-02 | 2007-1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기기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
JP4792965B2 (ja) | 2005-12-26 | 2011-10-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
JP4148267B2 (ja) | 2006-02-16 | 2008-09-10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送信機器 |
JP2007294876A (ja) | 2006-03-31 | 2007-11-08 | Fuji Xerox Co Ltd | 発光素子アレイ |
JP4935178B2 (ja) * | 2006-05-08 | 2012-05-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入力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
RU66644U1 (ru) * | 2006-10-18 | 2007-09-10 |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Цветков | Модуль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ввода-вывода и обработки hd/sd sdi видео dvi/hdmi графики |
JP5109978B2 (ja) * | 2006-11-07 | 2012-12-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制御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制御情報受信方法 |
ES2553887T3 (es) * | 2006-11-07 | 2015-12-14 | Sony Corporation |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dispositivo de recepción,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programa y cable de comunicación |
JPWO2008056709A1 (ja) * | 2006-11-07 | 2010-02-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受信装置における遅延情報送信方法、音声出力装置および音声出力装置における遅延制御方法 |
KR101387885B1 (ko) * | 2006-11-07 | 2014-04-21 | 소니 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 콘텐츠 재생 방법 및 콘텐츠 복호 방법 |
JP4773943B2 (ja) * | 2006-12-27 | 2011-09-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WO2008111257A1 (ja) * | 2007-03-13 | 2010-06-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
JP5337370B2 (ja) | 2007-11-13 | 2013-11-06 | ソニー エスパナ,エス.エー.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映像信号送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の送信方法 |
-
2007
- 2007-11-28 JP JP2007308087A patent/JP53589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11-14 RU RU2010119506/07A patent/RU2502209C2/ru active
- 2008-11-14 BR BRPI0819429-7A patent/BRPI0819429A2/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8-11-14 WO PCT/JP2008/070774 patent/WO200906948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1-14 KR KR1020107010329A patent/KR10149538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11-14 US US12/734,487 patent/US8675134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ES ES08855355.7T patent/ES2521670T3/es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EP EP08855355.7A patent/EP221699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11-14 EP EP14188538.4A patent/EP282758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1-14 CN CN2008801160405A patent/CN1018617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21 TW TW097145233A patent/TWI43202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1-21 TW TW102144807A patent/TWI54596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
- 2010-12-09 HK HK10111424.1A patent/HK1144864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1-13 US US14/153,615 patent/US886088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15 US US14/331,858 patent/US931343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2-09 US US15/019,161 patent/US201601569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61732A (zh) | 2010-10-13 |
RU2502209C2 (ru) | 2013-12-20 |
CN101861732B (zh) | 2012-10-03 |
EP2216992B1 (en) | 2014-10-15 |
ES2521670T3 (es) | 2014-11-13 |
KR20100084653A (ko) | 2010-07-27 |
US9313437B2 (en) | 2016-04-12 |
EP2216992A1 (en) | 2010-08-11 |
EP2827587A2 (en) | 2015-01-21 |
TW201414309A (zh) | 2014-04-01 |
TWI545960B (zh) | 2016-08-11 |
HK1144864A1 (en) | 2011-03-11 |
US8675134B2 (en) | 2014-03-18 |
BRPI0819429A2 (pt) | 2015-05-05 |
US20100309382A1 (en) | 2010-12-09 |
KR101495384B1 (ko) | 2015-02-24 |
JP2009135614A (ja) | 2009-06-18 |
US20140125871A1 (en) | 2014-05-08 |
RU2010119506A (ru) | 2011-11-20 |
EP2827587A3 (en) | 2015-03-11 |
US20160156966A1 (en) | 2016-06-02 |
JP5358931B2 (ja) | 2013-12-04 |
EP2216992A4 (en) | 2011-01-05 |
US20140354889A1 (en) | 2014-12-04 |
TW200943959A (en) | 2009-10-16 |
US8860884B2 (en) | 2014-10-14 |
WO2009069482A1 (ja) | 2009-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2028B (zh) |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 |
TWI513264B (zh) | Recep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 |
JP5240492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WO2009093506A1 (ja)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フレームレート変換システム、フレームレート変換方法 | |
JP5775200B2 (ja)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
JP5999229B2 (ja) |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 |
JP2017011734A (ja)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
JP5595567B2 (ja)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
AU2011202956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ab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