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732A -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其程序 - Google Patents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732A
CN101861732A CN200880116040A CN200880116040A CN101861732A CN 101861732 A CN101861732 A CN 101861732A CN 200880116040 A CN200880116040 A CN 200880116040A CN 200880116040 A CN200880116040 A CN 200880116040A CN 101861732 A CN101861732 A CN 10186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hdmi
video data
video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6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1732B (zh
Inventor
松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6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7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7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8Transmitter circuitr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2Handling of images in compressed format, e.g. JPEG, MPE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2/00Parallel handling of streams of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6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i.e. control of another device by a display or vice vers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0Use of a protocol of communication by packets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其程序,其中,至少可以同时有效地发送包含在多个相应内容的数据中多个视频数据。发送设备的开关部件(32a)根据由发送数据控制部件(32i)指定的视频数据来选择从存储设备(42)提供的多个视频数据之一,并且将所选择的视频数据提供到接口(IF)部件(32b)。IF部件(32b)经由端子(335)来发送由解码部件(113)解码的视频数据,并且经由端子(336)来发送从开关部件(32a)提供的压缩视频数据。端子(335)被包含在第一信道部分中。例如,如果IF部件(32b)是HDMI,则所述端子(335)用于TMDS信道。端子(336)被包含在第二信道部分中,并连接到保留线或HPD线等。

Description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发送未压缩(基带)数字视频数据的发送设备、接收所发送的视频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那些设备的通信系统、作为用于其的方法的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以及用于其的程序。
背景技术
从过去,在数字电视广播中,例如,有一种在单个屏幕上显示多个视频内容屏幕的多视图技术,该单个屏幕显示在连接到接收视频的接收器的显示器上(参见例如专利文件1)。
在这种技术中,一种发送视频的发送端发送设备发送缩小尺寸的视频信号以用于对应于多个信道的服务。接收器使得显示器显示多屏幕(13),其中,用于服务的视频信号在横向和纵向上排列。用户在看着多屏幕(13)的同时,使用遥控器等通过聚焦显示来选择多个视频之一。因此,用户可以观看所显示的视频的节目。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以下称为R))正在作为用于高速发送未压缩(基带)视频数据和与所述视频相关联的音频数据的通信接口而变得普及。例如,HDMI(R)能够从DVD(数字通用盘)记录器、机顶盒和其他AV(视听)源向电视接收机、投影机和其他显示器发送高图像质量的视频数据。
HDMI(R)包括TMDS(最小化差分信号传输)信道,其单向地从HDMI源向HMDI接收器高速发送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在HDMI中,HDMI规范定义了用于在HDMI(R)源和HDMI(R)接收器之间双向通信的CEC线(消费者电子控制线)等。
专利文件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2-281406(第[0032]段,图5(A)-(C))。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假定例如,有一种系统,包括:再现设备,其能够提供包含在多个内容(视频内容等)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以及,显示器,其经由例如HDMI(R)而连接到所述再现设备,用于在该系统中实现上述的多屏幕。所述再现设备和所述显示器需要通过多条HDMI(R)电缆连接。这是因为当按照HDMI(R)标准等来数字地发送视频数据时,一条电缆仅能发送一个视频。在这种情况下,给使用所述系统的用户施加了负担。
考虑到如上所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其程序,它们能够有效地至少同时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接口,其包括第一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发送在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codec)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视频数据中每个通过所述接口的发送。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通过两个不同的信道单元(第一和第二信道单元)来发送所述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因此,可以同时有效地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
考虑到本发明的目的,短语“同时”仅仅需要表示下述程度的“同时”:在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的接收设备显示它们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屏幕上显示所述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包括那些数据的部分画面)。
所述控制部件的发送控制仅仅需要通过多任务或者多线程进程来执行。或者,所述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的发送之一可以是主过程,而另一个是中断过程。所述控制部件的发送控制包括例如要发送的视频数据的数量(内容的数量)、发送时间、要发送的数据量和与发送相关的其他项目。
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被构造来使能执行单向通信或者双向通信。当所述第二信道单元执行双向通信时,半双工通信系统或者全双工通信系统可以被用作通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协议通常是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但可以替代使用其他协议。
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和/或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可以包括要连接到多条线路的多个端子。
所述接口是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例如,所述控制部件使用HDMI的TMDS(最小化差分信号传输)信道作为第一信道单元发送第一视频数据。因此,通过使用TMDS信道有效地发送具有大数据量的作为基带数据的第一视频数据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使用HDMI的保留线、HPD(热插拔检测)线、SCL(串行时钟)线和SDA(串行数据)线的至少一个来作为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第二视频数据。
当所有的保留线、HPD线、SCL线和SDA线都被使用时,仅仅需要使用例如使用双绞线的全双工通信系统。
当所述四种线中的两种线被使用时,仅仅需要由那两种线路构成双绞线。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半双工通信系统被用作通信系统。
或者,当所述四种线中的两种线被使用时,也可能使用,例如,其中之一用于发送并使用另一种用于接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全双工通信系统。
所述第二信道单元的通信协议通常是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但也可以取代使用其他协议。
或者,也可能使用所述四种线中的三种线来发送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发送(或者接收)的两种线被用作双绞线,而用于接收(或者发送)的一种线被用作单线。
所述控制部件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基带第一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并且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并被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使用该结构,包含在所述多个内容中的多个音频数据同时被发送。结果,已经接收到多个音频数据的所述接收设备,例如,可以同时向多个扬声器输出所述多个音频。或者,所述接收设备可以重叠所述多个所接收音频数据的部分或者全部,并将它们输出到单个扬声器。
所述控制部件使多个地提供的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使用这种结构,所述发送设备可以同时发送至少一个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视频数据。
所述控制部件使与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可以使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与所述第一信道单元不同的第三信道单元发送。因为所述第一视频数据是基带数据,经由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在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发送的数据量大。因此,通过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这样的量限制未被施加。
当在经由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在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保持的通信是双向通信的情况下,用户经由所述接收设备来操作所述发送设备时,本发明特别有益。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所述控制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信道单元从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因此改善了用户友好性。
或者,所述控制部件可以使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接口,其包括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通过所述接口的接收。
当所述发送设备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中的第一音频数据从第三信道单元发送,且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第二音频数据从第四信道单元发送时,所述控制部件使所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一信道单元接收,且所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二信道单元接收。使用该结构,包含在所述多个内容中的多个音频数据被同时发送。结果,所述接收设备可以同时向多个扬声器输出所述多个音频。或者,所述接收设备可以重叠所述多个所接收音频数据的部分或者全部,并将它们输出到单个扬声器。
所述接收设备还包括:解码器,用于解码所接收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组合(combination)部件,用于通过在屏幕上组合所接收的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解码的第二视频数据来产生组合屏幕数据。使用这种结构,多个视频可以显示在一个屏幕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其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接口包括第一信道单元和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发送包含在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一个;以及接收设备,其包括第二接口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三信道单元和第四信道单元,所述第三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四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二视频数据,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一个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通过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中每一个的发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单元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通过第二信道单元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中每一个的接收。
本发明也适用于实现所述发送方法和所述接收方法的程序。
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至少同时有效地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中的多个视频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画面发送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所应用到的实施例的画面发送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HDMI(R)源和HDMI(R)接收设备的一个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HDMI(R)的类型A连接器引脚分配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HDMI(R)的类型C连接器引脚分配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HDMI(R)源和HDMI(R)接收设备的一个更具体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HDMI(R)源设备和HDMI(R)接收设备的另一个更具体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E-EDID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提供方特定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源的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接收设备的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源的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接收设备的通信示意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HDMI(R)源和HDMI(R)接收设备的另一个更具体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源的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通过HDMI(R)接收设备的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被应用到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18是示出通信系统第一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在该通信系统中,根据至少一个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接口的连接状态。
图19是示出当使用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时的所述系统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20是通信系统第二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在该通信系统中,至少一个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接口的连接状态。
图21是示出所述结构示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双向通信波形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缆中的传送信道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过电缆进行发送时的一个帧的数据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组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组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送示例(示例1)的说明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送示例(示例2)的说明图。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送示例(示例3)的说明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3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1帧发送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4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4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4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4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45是示出了基于HDMI标准的视频数据发送示例的说明图。
图46是示出了基于HDMI标准的视频数据发送示例的说明图。
图47是示出了基于HDMI标准的视频数据发送示例的说明图。
图4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4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5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视频发送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5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视频接收侧上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35      HDMI(R)电缆
71      HDMI(R)源
72      HDMI(R)接收设备
81      发送器
82      接收器
83      DDC
84      CEC线路
85      EDIDROM
121     切换控制单元
124     切换控制单元
131     转换单元
132     解码单元
133     切换开关
134     转换单元
135     切换开关
136     解码单元
141     信号线
171     切换控制单元
172     切换控制单元
181     切换开关
182     切换开关
183     解码单元
184     转换单元
185     切换开关
186     切换开关
191     SDA线
192     SDL线
222     画面组合单元
335-338 端子
400     通信系统
401     LAN功能扩展HDMI(EH)源设备
411     LAN信号发送器电路
412     端接电阻
413、414AC耦合电容
415     LAN信号接收器电路
416     减法电路
421     上拉电阻
422     电阻
423     电容
424     比较器
431     下拉电阻
432     电阻
433     电容
434     比较器
402     EH接收设备
441     LAN信号发送器电路
442     端接电阻
443、444AC耦合电容器
445     LAN信号接收器电路
446     减法电路
451     下拉电阻
452     电阻
453     电容
454     比较器
461     扼流圈
462、463电阻
403     EH电缆
501     保留线
502     HPD线
511、512源侧端子
521、522接收侧端子
600     通信系统
601     LAN功能扩展HDMI(EH)源设备
611     LAN信号发送器电路
612、613端接电阻
614-617 AC耦合电容
618     LAN信号接收器电路
620     反相器
621     电阻
622     电阻
623     电容
624     比较器
631     下拉电阻
632     电阻
633     电容
634     比较器
640     或非门
641-644 模拟开关
645     反相器
646、647模拟开关
651、652DDC收发器
653、654上拉电阻
602     EH接收设备
661     LAN信号发送器电路
662、663端接电阻
664-667 AC耦合电容
668     LAN信号接收器电路
671     下拉电阻
672     电阻
673     电容
674     比较器
681     扼流圈
682、683电阻
691-694 模拟开关
695     反相器
696、697模拟开关
701、702DDC收发器
703     上拉电阻
603     EH电缆
801     保留线
802     HPD线
803     SCL线
804     SDA线
811-814 源侧端子
821-824 接收侧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该实施例参考示例的通用画面发送系统的结构图。以下,“画面”表示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两者,同时主要表示运动图像的每个帧。“视频”表示运动图像。但是,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者未清楚地被区分,并且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含义。
在图1中,图中用户住处左手侧的客厅安装了数字电视接收机11、AV放大器12和再现设备14。数字电视接收机11和AV放大器12与AV放大器12和再现设备14分别通过HDMI电缆13和HDMI电缆15连接。
而且,所述客厅中装有集线器16,并且数字电视接收机11和再现设备14分别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电缆17和LN电缆18连接到集线器16。而且,在所述附图中,在客厅右手侧的卧室中安装了数字电视接收机19,并且数字电视接收机19经由LAN电缆20连接到集线器16。
例如,在再现设备14中记录的内容被再现并且在数字电视接收机11上显示画面的情况下,再现设备14解码用于再现内容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将结果产生的未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经由HDMI电缆15、AV放大器12和HDMI电缆13提供到数字电视接收机11。然后,数字电视接收机11根据从再现设备14提供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显示画面或者输出音频。
而且,在再现设备14中记录的内容被再现并且同时在数字电视接收机11和数字电视接收机19上显示画面的情况下,再现设备14经由LAN电缆18、集线器16和LAN电缆17向数字电视接收机11提供用于再现内容的压缩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也经由LAN电缆18、集线器16和LAN电缆20向数字电视接收机19提供它们。
然后,数字电视接收机11和数字电视接收机19解码从再现设备14提供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根据结果产生的未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显示画面或者输出音频。
而且,在数字电视接收机11已经接收到用于再现电视广播节目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当所接收的音频数据是,例如,5.1声道环绕音频数据并且数字电视接收机11因此不能解码所接收的音频数据时,数字电视接收机11将所述音频数据转换为光学信号,并将其发送到AV放大器12。
AV放大器12接收从数字电视接收机11发送的光学信号,对其进行光电转换,并解码出结果的音频数据。然后,AV放大器12在必要时放大所解码的未压缩音频数据,并且从连接到AV放大器12的环绕扬声器中再现所述音频。因此,通过解码所接收的像素数据、根据解码的像素数据显示画面以及根据向AV放大器12提供的音频数据由AV放大器12输出音频,数字电视接收机11再现5.1声道环绕节目。
图2是示出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画面发送系统的结构图。
所述画面发送系统由数字电视接收机31、放大器32、再现设备33和数字电视接收机34构成:。数字电视接收机31和放大器32与放大器32和再现设备33分别通过作为符合HDMI(R)的通信电缆的HDMI(R)电缆35和HDMI(R)电缆36连接。另外,数字电视接收机31和数字电视接收机34通过用于LAN,诸如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的LAN电缆37连接。
在图2的示例中,图中用户住处的左手侧的客厅中安装了数字电视接收机31、放大器32和再现设备33,并且在客厅右手侧的卧室中安装了数字电视接收机34。
再现设备33由例如DVD播放机或者硬盘记录器构成,并解码用于再现内容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经由HDMI(R)电缆36向放大器32提供结果的未压缩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放大器32由例如AV放大器构成,并且被从再现设备33提供了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时,为所提供的音频数据提供必要的放大。而且,放大器32经由HDMI(R)电缆35向数字电视接收机31提供作了必要放大的音频数据以及从再现设备33提供的像素数据。数字电视接收机31根据从放大器32提供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显示画面或输出音频,并再现内容。
而且,数字电视接收机31和放大器32能够使用HDMI(R)电缆35来高速地进行诸如IP通信的双向通信,并且放大器32和再现设备33也都能够使用HDMI(R)电缆36来高速地进行诸如IP通信的双向通信。
具体地,通过使用放大器32进行IP通信,再现设备33可以经由HDMI(R)电缆36向放大器32发送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作为符合IP的数据,并且放大器32可以接收从再现设备33发送的压缩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通过与数字电视接收机31进行IP通信,放大器32可以经由HDMI(R)电缆35向数字电视接收机31发送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作为符合IP的数据,并且数字电视接收机31可以接收从放大器32发送的压缩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因此,数字电视接收机31可以经由LAN电缆37来向数字电视接收机34发送所接收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而且,数字电视接收机31解码所接收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根据结果产生的未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显示画面或者输出音频,并再现内容。
数字电视接收机34接收和解码从数字电视接收机31经由LAN电缆37发送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根据通过所述解码而获得的未压缩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来显示画面或输出音频,从而再现内容。因此,在数字电视接收机31和数字电视接收机34中,可以同时再现相同的内容或者不同的内容。
而且,在数字电视接收机31已经接收到用于再现作为电视广播内容的节目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当所接收的音频数据是,例如5.1声道环绕音频数据,并且数字电视接收机31因此不能解码所接收的音频数据时,数字电视接收机31通过进行与放大器32的IP通信来经由HDMI(R)电缆35向放大器32发送所接收的音频数据。
放大器32接收和解码从数字电视接收机31发送的音频数据,并且对所解码的音频数据进行必要的放大。然后,从连接到放大器32的扬声器(未示出)再现所述5.1声道环绕音频。
数字电视接收机31解码所接收的像素数据,并经由HDMI(R)电缆35向AV放大器12发送音频数据,并且根据由所述解码获得的像素数据来显示画面从而再现节目。
如上所述,既然通过HDMI(R)电缆35和HDMI(R)电缆36连接的诸如数字电视接收机31、放大器32和再现设备33的电子设备可以在图2所示的画面发送系统中使用HDMI(R)电缆来进行高速IP通信,因此,对应于图1的LAN电缆17的LAN电缆并不必要。
而且,通过经由LAN电缆37连接数字电视接收机31和数字电视接收机34,由数字电视接收机31经由HDMI(R)电缆36、放大器32和HDMI(R)电缆35从再现设备33接收的数据可以另外经由LAN电缆37发送到数字电视接收机34。因此,对应于图1LAN电缆18和集线器16的LAN电缆和电子设备并不必要。
如图1中所示,在传统画面发送系统中,根据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和通信系统,需要不同类型的电缆,并且连接电子设备的电缆的布线复杂。另一方面,在图2中所示的画面发送系统中,因为可以高速地在由HDMI(R)电缆连接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诸如IP通信的双向通信,因此可能简化在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换句话说,可以使得过去复杂的连接电子设备的电缆布线更简单。
接着,图3示出在通过HDMI(R)电缆相互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中包含的HDMI(R)源和HDMI(R)接收器的结构示例,例如,在图2的放大器32中提供的HDMI(R)源和在数字电视接收机31中提供的HDMI(R)接收器。
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通过单HDMI(R)电缆35连接,并且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能够在保持与现有的HDMI(R)的兼容的同时使用HDMI(R)电缆35进行高速双向IP通信。
HDMI(R)71使用多个信道来向HDMI(R)接收设备72单向地发送对应于有效视频区域中1个屏幕的未压缩画面的像素数据的差分(differential)信号,所述有效视频区域作为通过从一个垂直同步信号到下一个垂直同步信号的部分中去除水平回扫部分(水平消隐区域)和垂直回扫部分(垂直消隐区域)而获得的部分,并且HDMI(R)源71使用所述多个信道向HDMI(R)接收设备72单向地发送差分信号,所述差分信号至少对应于在水平回扫部分或垂直回扫部分中与画面相关联的音频数据、控制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等。
具体地,HDMI(R)源71包括发送器81。发送器81将未压缩的画面像素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差分信号,并经由HDMI(R)电缆35使用作为所述多个信道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向与其连接的HDMI(R)接收设备72串行单向地发送它们。
在发送器81中提供的TMDS信道#0、#1和#2用作第一信道单元。另外,在接收器82中提供的TMDS信道#0、#1和#2用作第三信道单元。
而且,发送器81将与未压缩画面相关联的音频数据、必要的控制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等转换为对应的差分信号,并且经由HDMI(R)电缆35使用所述三个TMDS信道#0、#1和#2向与其连接的HDMI(R)接收设备72串行单向地发送它们。
而且,发送器81经由HDMI(R)电缆35使用TMDS时钟信道向与其连接的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与由所述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的像素数据同步的像素时钟。在此,在单个TMDS信道#i(i=0,1,2)中,在像素时钟的1个时钟期间发送10比特的像素数据。
HDMI(R)接收设备72在有效区域部分中使用所述多个信道来接收与从HDMI(R)源71单向地发送的像素数据对应的差分信号,并且在水平回扫部分或者垂直回扫部分中使用所述多个信道接收与从HDMI(R)源71单向地发送的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对应的差分信号。
具体地,HDMI(R)接收设备72包括接收器82。所述接收器82使用TMDS信道#0、#1和#2,与像素时钟同步地,接收对应于像素数据的差分信号和对应于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差分信号,所述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是经由HDMI(R)电缆35从与接收器82连接的HDMI(R)源71单向发送的,所述像素时钟类似地使用TMDS时钟信道从HDMI(R)(R)源71发送。
作为由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构成的HDMI(R)系统的传送信道,除了接收设备72三个TMDS信道#0、#1和#2和TMDS时钟信道之外,还存在被称为DDC(显示数据信道)83和CEC线路84的传送信道。所述TMDS信道#0、#1和#2用于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与像素时钟同步地单向串行发送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所述TMDS时钟信道用于发送像素时钟。
DDC 83由两条信号线(未示出)构成,所述两条信号线被包含在HDMI(R)电缆35中,并用于HDMI(R)源71经由HDMI(R)电缆35从与其连接的HDMI(R)接收设备72读出E-EDID(增强的扩展显示标识数据)。
具体地,除接收器82外,HDMI(R)接收设备72还包括EDIDROM(EDIDROM(只读存储器))85,其存储作为有关其本身设置和性能信息的E-EDID。HDMI(R)源71经由DDC 83从通过HDMI(R)电缆35与其连接的HDMI(R)接收设备72读出存储在HDMI(R)接收设备72的EDIDROM 85中的E-EDID,并且根据所述E-EDID识别HDMI(R)接收设备72的设置和性能,即(电子设备,其包含)HDMI(R)接收设备72所支持的画面格式(简表),诸如RGB(红色、绿色、蓝色)、YCbCr4:4:4和YCbCr4:2:2。
应当注意,虽然未示出,类似于HDMI(R)接收设备72,HDMI(R)源71可以存储E-EDID,并在必要时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E-EDID。
CEC线路84由单条信号线(未示出)构成,所述单条信号线被包含在HDMI(R)电缆35中,并用于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进行控制数据的双向通信。
而且,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双向IP通信:经由DDC 83或者CEC线路84向HDMI(R)接收设备72和HDMI(R)发送器71发送例如符合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802.3的帧。
而且,HDMI(R)电缆35包括连接到被称为热插拔检测的引脚的信号线86,,并且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使用信号线86来检测新电子设备的连接,即HDMI(R)接收设备72或者HDMI(R)源71。
接着,图4和5各自示出了在连接到HDMI(R)电缆35的HDMI(R)源71或HDMI(R)接收设备72中提供的连接器(未示出)的引脚分配。
应当注意,在图4和5中,在左手列(PIN列)中描述了用于指定连接器引脚的引脚号,并且在同一行的右手列(信号分配列)中描述了被分配到在所述左手列上描述的引脚号指定的引脚上的信号名称。
图4示出被称为HDMI(R)类型A的连接器的引脚分配。
作为差分信号线的两条信号线——通过其来发送差分信号TMDS信道#i的TMDS数据#i+和TMDS数据#i-——分别连接到被分配TMDS数据#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1、4和7的引线)和被分配TMDS数据#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3、6和9的引脚)。
而且,通过其来发送作为控制数据的CEC信号的CEC线路84连接到具有引脚号13的引脚,并且具有引脚号14的引脚是保留引脚。如果可以使用该保留引脚进行双向IP通信,则可以保持与现有HDMI(R)的兼容。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使差分信号能使用CEC线路84和连接到引脚号为14的引脚的信号线来发送,连接到引脚号为14的引脚的信号线和CEC线路84作为差分双绞线被连接,屏蔽,并接地到CEC线路84和DDC 83的地线,所述地线连接到引脚号为17的引脚。
另外,通过其来发送诸如E-EDID的SDA(串行数据)信号的信号线——连接到引脚号为16的引线。一条信号线——通过其来发送用作发送和接收SDA信号时的同步的时钟信号的SCL(串行时钟)信号——连接到引脚号为15的引线。图3中的DDC 83由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DA信号的信号线和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CL信号的信号线构成。
而且,如CEC线路84和连接到引脚号为14的引脚的信号线,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DA信号的信号线和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CL信号的信号线作为差分双绞线连接并屏蔽以使得能够发送差分信号,并且接地到连接于引脚号为17的引脚的地线。
另外,信号线86——通过其来发送用于检测新电子设备连接的信号——连接到引脚号为19的引脚。
图5示出被称为HDMI(R)类型C或类型mini的连接器的引脚分配。
作为差分信号线的两条信号线——通过其来发送差分信号TMDS信道#i的TMDS数据#i+和TMDS数据#i-——分别连接到被分配TMDS数据#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2、5和8的引线)和被分配TMDS数据#i-的引脚(具有引脚号3、6和9的引脚)。
而且,通过其来发送CEC信号的CEC线路84连接到引脚号为14的引脚,并且引脚号为17的引脚是保留引脚。如在类型A的情况中一样,连接到引脚号为17的引脚的信号线和CEC线路84作为差分双绞线连接,屏蔽,并接地到CEC线路84和DDC 83的地线,所述地线连接到引脚号为13的引脚。
另外,通过其来发送SDA信号的信号线连接到引脚号为16的引脚。通过其来发送SCL信号的信号线连接到引脚号为15的引脚。如在类型A的情况中一样,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DA信号的信号线和通过其来发送所述SCL信号的信号线连接为差分双绞线,并屏蔽以使所述差分信号能够被发送,并且接地到连接于引脚号为13的引脚的地线。而且,信号线86——通过其来发送用于检测新电子设备连接的信号——连接到引脚号为19的引线。
接着,图6是示出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的结构图,所述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使用CEC线路84和连接到HDMI(R)连接器的保留引脚的信号线通过半双工通信系统来进行IP通信。应当注意,图6示出与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中的半双工通信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示例。而且,在图6中,对应于图3中那些的部分也被标识为相同的附图标号,并且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HDMI(R)源71由发送器81、切换控制单元121和定时控制单元122构成,而且,发送器81具有转换单元131、解码单元132和切换开关(SW)133。
被提供给转换单元131的是作为通过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保持的双向IP通信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数据的发送数据。例如,所述发送数据为压缩的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转换单元131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将所提供的发送数据转换为由两个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而且,转换单元131经由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向接收器82发送由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所述信号线141连接到发送器81提供的连接器(未示出)的保留引脚。换句话说,转换单元131经由CEC线路84向切换开关133提供构成由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CEC线路84更特定地是指在发送器81中提供并连接到HDMI(R)电缆35的CEC线路84的信号线,并且,转换单元131经由信号线141向接收器82提供构成所述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的另一个,所述信号线141更特定地是指在发送器81中提供并连接到HDMI(R)电缆35的信号线141的信号线。
解码单元132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且其输入端连接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在定时控制单元122的控制下,解码单元132经由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接收从接收器82发送的差分信号,即由在CEC线路84上的部分信号和在信号线141上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解码单元132将其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且输出它。在此,接收数据为从HDMI(R)接收设备72通过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保持的双向IP通信向HDMI(R)源71发送的数据,诸如请求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的命令。
来自HDMI(R)源71的CEC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在发送数据时被提供到切换开关133,并且,来自接收器82的CEC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在接收数据时被提供。在切换控制单元121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33选择和输出来自HDMI(R)源71的CEC信号者来自接收器82的CEC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或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33选择从HDMI(R)源71提供的CEC信号或者从转换单元131提供的部分信号,并且经由CEC线路84将所选择的CEC信号或者部分信号发送到接收器82。
而且,在HDMI(R)源71接收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33接收经由CEC线路84从接收器82发送的CEC信号或者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CEC信号或者部分信号提供到HDMI(R)源71或者解码单元132。
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且转换切换开关133,从而选择向切换开关133提供的信号中的任一个。所述定时控制单元122控制解码单元132接收差分信号的时间。
HDMI(R)接收设备72由接收器82、定时控制单元123和切换控制单元124构成。另外,接收器82具有转换单元134、切换开关135和解码单元136。
转换单元134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且被提供接收数据。在定时控制单元123的控制下,转换单元134将所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由两个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并且经由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向发送器81发送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换句话说,转换单元134经由CEC线路84向切换开关135提供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所述CEC线路84更特定地是指在接收器82中提供并且连接到HDMI(R)电缆35的CEC线路84的信号线,并且,转换单元134经由信号线141来向发送器81提供构成所述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的另一个,所述信号线141更特定地是在接收器82中提供并连接到HDMI(R)电缆35的信号线141的信号线。
来自发送器81的CEC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来自发送器8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在接收数据时被提供到切换开关135,并且,构成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或者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CEC信号在发送数据时被提供。在切换控制单元124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35选择和输出来自发送器81的CEC信号或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CEC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或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接收设备72向HDMI(R)源71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35选择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CEC信号或者从转换单元134提供的部分信号,并且将所选择的CEC信号或部分信号经由CEC线路84发送到发送器81。
而且,在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到从HDMI(R)源71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35接收从发送器81经由CEC线路84发送的CEC信号或者对应于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将接收的CEC信号或部分信号提供到HDMI(R)接收设备72或解码单元136。
解码单元136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且其输入端连接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解码单元136接收从发送器81经由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发送的差分信号,即由在CEC线路84上的部分信号和在信号线141上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将其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发送数据,并输出它。
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35,从而选择被提供到切换开关135的信号中任一个。定时控制单元123控制转换单元134发送差分信号的时间。
而且,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使用CEC线路84、连接到保留引脚的信号线141、通过其来发送SDA信号的信号线和通过其来发送SCL信号的信号线,通过全双工通信系统进行IP通信的情况下,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按照例如图7中所示构造。应当注意,在图7中,对应于图6中那些的部分也被表示为相同的附图标号,并将适当省略其说明。
HDMI(R)源71由发送器81、切换控制单元121和切换控制单元124构成。而且,发送器81具有转换单元131、切换开关133、切换开关181、切换开关182和解码单元183。
来自HDMI(R)源71的SDA信号在发送数据时被提供到切换开关181,并且来自接收器82的SDA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在接收数据时被提供。在切换控制单元171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81选择并输出来自HDMI(R)源71的SDA信号、来自接收器82的SDA信号或者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源71接收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81接收经由SDA信号线191,该信号线191作为通过其来发送SDA信号的信号线,从接收器82发送的SDA信号或者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SDA信号或部分信号提供到HDMI(R)源71或解码单元183。
而且,在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1经由SDA线191向接收器82发送从HDMI(R)源71提供的SDA信号,或者不向接收器82发送任何内容。
在发送数据时向切换开关182提供来自HDMI(R)源71的SCL信号,并在接收数据时提供构成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在切换控制单元171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82选择并输出SCL信号或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源71接收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82接收对应于接收数据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该接收数据已从接收器82经由作为通过其发送SCL信号的信号线的SCL线192发送,并将所接收的部分信号提供到解码单元183,或者不接收任何内容。
而且,在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2经由SCL线192向接收器82发送从HDMI(R)源71提供的SCL信号,或者不发送任何内容。
解码单元183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且其输入端连接到SDA线191和SCL线192。解码单元183接收从接收器82经由SDA线191和SCL线192发送的差分信号,即由SDA线191上的部分信号和SCL线192上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将其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且输出它。
切换控制单元171控制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并且窃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以便为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的每一个选择所提供的信号的任一个。
HDMI(R)接收设备72由接收器82、切换控制单元124和切换控制单元172构成。另外,接收器82具有切换开关135、解码单元136、转换单元184、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
转换单元184由,例如,差分放大器构成,并且被提供接收数据。转换单元184将所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由两个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并且经由SDA线191和SCL线192向发送器81发送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换句话说,转换单元184经由切换开关185向发送器81发送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且经由切换开关186向发送器81发送构成所述差分信号的另一个部分信号。
在发送数据时,向切换开关185提供构成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8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或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SDA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提供来自发送器81的SDA信号。在切换控制单元172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85选择并输出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SDA信号、来自发送器81的SDA信号或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从HDMI(R)源71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85接收经由SDA线191从发送器81发送的SDA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SDA信号提供到HDMI(R)接收设备72,或者不接收任何内容。
而且,在HDMI(R)接收设备72向HDMI(R)源71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5经由SDA线191向发送器81发送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SDA信号或从转换单元184提供的部分信号。
在发送数据时,向切换开关186提供构成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84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提供来自发送器81的SCL信号。在切换控制单元172的控制下,切换开关186选择并输出构成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或SCL信号。
换句话说,在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从HDMI(R)源71发送的数据时,切换开关186接收从发送器81经由SCL线192发送的SCL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SCL信号提供到HDMI(R)接收设备72,或者不接收任何内容。
而且,在HDMI(R)接收设备72向HDMI(R)源71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6经由SCL线192向发送器81发送从转换单元184提供的部分信号,或者不发送任何内容。
切换控制单元172控制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并切换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以便为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中的每一个选择所提供的信号中的任一个。
顺便提及,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中的哪个有可能用于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进行IP通信依赖于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的结构。在这一点上,HDMI(R)源71参考从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的E-EDID,来判定要执行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中的哪个或者是否通过CEC信号的交换来进行双向通信。
例如,由HDMI(R)源71接收的E-EDID由在图8中所示的基本块和扩展块构成。
在E-EDID的基本块的首部,安排了由E-EDID 1.3标准定义的表达为“E-EDID 1.3基本结构”的数据,其后是用于保持与传统的EDID的兼容性的被表达为“优选定时”的定时信息以及用于保持与传统的EDID的兼容的与“优选定时”不同的被表达为“第二定时”的定时信息。
而且,在所述基本块中,在“第二定时”之后,依次排列可指示显示设备名称的被表达为“监视器名称”的信息以及可指示当宽高比是4∶3和16∶9时所能显示的像素数的被表达为“监视器范围限制”的信息。
另一方面,、有关两侧扬声器的安排在所述扩展块首部的被表达为“扬声器分配”的信息之后,依序安排了:被表达为“视频短内容”的数据,其描述了用于指示可显示画面尺寸、帧率、隔行和逐行之一的信息、以及有关宽高比等的信息等;被表达为“音频短内容”的数据,其描述了关于可再现的音频编解码方法系统、采样频率、截止频带和编解码方法比特计数等的信息;以及,有关两侧扬声器的被表达为“扬声器分配”的信息。
另外,在所述扩展块中,在“扬声器分配”后,安排了:对每个制造商唯一限定的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用于保持与传统EDID兼容的被表达为“第三定时”的定时信息;以及,用于保持与传统EDID兼容的被表达为“第四定时”的定时信息。
而且,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具有图9所示的数据结构。特定地,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具有第0到第N块,每个为1字节的块。
在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的首部安排的第0块中,安排了: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标签代码(=3)”的头,其指示数据“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区域;以及,被表达为“长度(=N)”的信息,其指示数据“提供方特定事项”的长度。
而且,在所述第一到第三块中,安排了被表达为“24比特的IEEE注册标识符(0x000C03)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比特)在前”的信息,其指示为HDMI(R)注册的数“0x000C03”。另外,在第四和第五块中,安排了被表达为“A”、“B”、“C”和“D”的24比特信息,其指示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在第六块中,安排了:被表达为“支持-AI”的标记,其指示由所述接收设备支持的功能;分别被表达为“DC-48比特”、“DC-36比特”和“DC-30比特”的信息,它们指定了每个像素的比特计数;被表达为“DC-Y444”的标记,其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YCbCr4:4:4画面的发送;以及,被表达为“DC-双”的标记,其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双DVI(数字视频接口)。
而且,在第七块中,安排了被表达为“Max-TMDS-时钟”的信息,其指示TMDS像素时钟的最大频率。而且,在第八块中,布置了:被表达为“延迟”的标记,其指示存在/不存视频和音频的延迟信息;被表达为“全双工”的全双工标记,其指示全双工通信是否可能;以及,被表达为“半双工”的标记,其指示半双工通信是否可能。
在此,所设置的全双工标记(例如,被设置为“1”)表示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执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即具有在图7中所示的结构,而复位的全双工标记(例如,被设置为“0”)表示HDMI(R)接收设备72不具有执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
类似地,所设置的半双工标记(例如,被设置为“1”)表示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执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即具有在图6中所示的结构,而复位的半双工标记(例如,被设置为“0”)表示HDMI(R)接收设备72不具有执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
而且,在被表达为“提供方特定事项”的数据的第九块中,安排了逐行视频的延迟时间数据,其被表达为“视频延迟”。在第十块中,安排了与逐行视频相关联的音频的延迟时间数据,其被表达为“音频延迟”。而且,在第十一块中,安排了隔行视频的延迟时间数据,其被表达为“隔行视频延迟”。在第十二块中,安排了与隔行视频相关联的音频的延迟时间数据,其被表达为“隔行音频延迟”。
根据包含在从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的E-EDID中的全双工标记或者半双工标记,HDMI(R)源71判定要执行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的哪个,或者是否要通过CEC信号的交换而执行双向通信,并且根据所述判定的结果来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通信。
例如,当HDMI(R)源71具有在图6中所示的结构时,虽然HDMI(R)源71能与在图6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但是其不能与在图7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
在这一点上,在其中具有HDMI(R)源71的电子设备的通电时,HDMI(R)源71开始通信过程,并且根据连接到HDMI(R)源71的HDMI(R)接收设备72的功能进行双向通信。
以下,参见图10的流程图,描述由在图6中所示的HDMI(R)源71执行的通信过程,
在步骤S11中,HDMI(R)源71判定是否有新的电子设备已经连接到HDMI(R)源71。例如,HDMI(R)源71根据被施加称为热插拔检测的引脚的电压幅度来判定是否存在其中具有HDMI(R)接收设备72的新电子设备已经连接,所述引脚连接有信号线86。
当在步骤S11中判定未有新电子设备连接时,不进行通信,并且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中判定已经连接了新的电子设备时,在步骤S12中,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33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来自HDMI(R)源71的CEC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来自接收器82的CEC信号。
在步骤S13中,HDMI(R)源71接收经由DDC 83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E-EDID。换句话说,HDMI(R)接收设备72在检测到HDMI(R)源71的连接时从EDIDROM 85中读出E-EDID,并经由DDC 83将所读出的E-EDID发送到HDMI(R)源71。因此,HDMI(R)源71接收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E-EDID。
在步骤S14中,HDMI(R)源71判定与HDMI(R)接收设备72的半双工通信是否可能。换句话说,HDMI(R)源71参考从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的E-EDID,来判定是否设置了图9中的半双工标记“半双工”,并且,例如,当设置了半双工标记时,判定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进行的双向IP通信、即半双工通信是可能的。
当在步骤S14中判定半双工通信是可能时,在步骤S15中,HDMI(R)源71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作为指示用于双向通信的信道的信道信息的信号,所述信号通知,通过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的半双工通信系统的IP通信将被进行。
换句话说,当半双工标记被设置时,HDMI(R)源71可以知道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图6中所示的结构,并且,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的半双工通信是可能的。因此,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信道信息通知将执行半双工通信。
在步骤S16中,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33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S17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IP通信,因此结束所述通信过程。具体地,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31将从HDMI(R)源71提供的发送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将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提供到切换开关133,并经由信号线141向接收器82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切换开关133经由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从转换单元131提供的部分信号。结果,对应于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被从HDMI(R)源71发送给HDMI(R)接收设备72。
而且,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32接收对应于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133接收对应于已经从接收器82经由CEC线路84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部分信号提供到解码单元132。解码单元132在定时控制单元122的控制下,将由从切换开关133提供的部分信号和从接收器82经由信号线141提供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且将其输出到HDMI(R)源71。
因此,HDMI(R)源71向/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控制数据、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当在步骤S14判定半双工通信不可能时,在步骤S18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发送和接收CEC信号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通信过程结束。
具体地,通过在发送数据时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来向接收器82发送CEC信号,并且通过在接收数据时接收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从接收器82接收CEC信号,HDMI(R)源71向/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和接收控制数据。
因此,HDMI(R)源71参考半双工标记,并且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所述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来进行半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换切换开关133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即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的IP通信,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执行高速双向通信。
而且,类似于HDMI(R)源71,HDMI(R)接收设备72在其中具有HDMI(R)接收设备72的电子设备通电时,开始通信过程,并且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通信。
以下,参考图11的流程图,描述由图6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执行的通信处程。
在步骤S41中,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是否已经有新的电子设备连接到HDMI(R)接收设备72。例如,HDMI(R)接收设备72根据被施加到称为热插拔检测的引脚上的电压的幅度来判定是否存在其中具有HDMI(R)源71的新电子设备已经连接,所述引脚连接有信号线86。
当在步骤S41中判定未有新的电子设备连接时,不进行通信,且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中判定已经连接了新的电子设备时,在步骤S42中,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切换切换开关135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CEC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来自发送器81的CEC信号。
在步骤S43中,HDMI(R)接收设备72从EDIDROM 85读出E-EDID,并经由DDC 83将所读出的E-EDID发送到HDMI(R)源71。
在步骤S44中,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是否已经接收到从HDMI(R)源71发送的信道信息。
具体地,用于指示用于双向通信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根据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的功能被从HDMI(R)源71发送。当HDMI(R)源71具有例如图6中所示的结构时,既然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进行半双工通信,则接收设备72用于通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的IP通信将要进行的信道消息被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HDMI(R)接收设备72经由切换开关135和CEC线路84接收从HDMI(R)源71发送的信道信息,并判定所述信道信息已被接收。
另一方面,当HDMI(R)源71没有执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时,信道信息不从HDMI(R)源71发送到HDMI(R)接收设备72。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未接收到信道信息。
当在步骤S44中判定已经接收到信道信息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45,在步骤S45中,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切换切换开关135,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发送器8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S46中,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来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IP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具体地,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34在定时控制单元123的控制下将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向切换开关135提供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且经由信号线141向发送器81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切换开关135经由CEC线路84向发送器81发送从转换单元134提供的部分信号。结果,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被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到HDMI(R)源71。
而且,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36接收对应于从发送器81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135接收对应于已经从发送器81经由CEC线路84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向解码单元136提供所接收的部分信号。解码单元136将由从切换开关135提供的部分信号和从发送器81经由信号线141提供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发送数据,并将其输出到HDMI(R)接收设备72。
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向/从HDMI(R)源71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控制数据、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当在步骤S44中判定未接收到信道信息时,在步骤S47,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发送和接收CEC信号来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通信,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具体地,通过在发送数据时经由切换开关135和CEC线路84向发送器81发送CEC信号和在接收数据时经由切换开关135和CEC线路84接收从发送器81发送的CEC信号,HDMI(R)接收设备72向/从HDMI(R)源71发送和接收控制数据。
因此,在接收到信道信息时,HDMI(R)接收设备72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来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换切换开关135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HDMI(R)源71执行半双工通信,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执行高速双向通信。
而且,当HDMI(R)源71具有图7中的结构时,HDMI(R)源71在通信过程中根据在E-EDID中包含的全双工标记来判定HDMI(R)接收设备72是否具有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并且根据所述判定结果进行双向通信。
以下,参考图12的流程图,描述由图7中所示的HDMI(R)源71进行的通信过程。
在步骤S71,HDMI(R)源71判定是否有新的电子设备已经连接到HDMI(R)源71。当在步骤S71中判定未连接新的电子设备时,不进行通信,并且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71中判定已经连接了新的电子设备时,在步骤S72中,切换控制单元171控制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以使在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1选择来自HDMI(R)源71的SDA信号,并使切换开关182选择来自HDMI(R)源71的SCL信号,并且使得在接收数据时,切换开关181选择来自接收器82的SDA信号。
在步骤S73,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切换切换开关133以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来自HDMI(R)源71的CEC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来自接收器82的CEC信号。
在步骤S74中,HDMI(R)源71接收经由DDC 83的SDA线191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E-EDID。具体地,HDMI(R)接收设备72在检测到HDMI(R)源71的连接时从EDIDROM 85读出E-EDID,并且经由DDC 83的SDA线191将所读出的E-EDID发送到HDMI(R)源71。因此,HDMI(R)源71接收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的E-EDID。
在步骤S75中,HDMI(R)源71判定与HDMI(R)接收设备72的全双工通信是否可能。具体地,HDMI(R)源71参考从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的E-EDID,来判定是否设置了图9的全双工标记“全双工”,并且当设置了全双工标记时,判定使用全双工通信系统的双向IP通信、即全双工通信是可能的。
当在步骤S75中判定全双工通信是可能时,在步骤S76中,切换控制单元171控制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以便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换句话说,切换控制单元171切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以便在接收数据时,切换开关181在构成对应于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中,选择经由SDA线191发送的部分信号,并且切换开关182选择经由SCL线192发送的部分信号。
因为在从HDMI(R)接收设备72向HDMI(R)源71发送E-EDID后不使用构成DDC 83的SDA线191和SCL线192,即,不经由SDA线191和SCL线192发送和接收SDA信号和SCL信号,所以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被切换来使得在全双工通信中,使用SDA线191和SCL线192作为接收数据的传送信道。
在步骤S77中,HDMI(R)源71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作为用于指示用于双向通信的信道的信道信息的信号,所述信号通知通过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的全双工通信系统的IP通信将要进行。
换句话说,当设置了全双工标记时,HDMI(R)源71可以知道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图7中所示的结构,并且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的全双工通信是可能的。因此,通知将要进行全双工通信的信道信息被发送到HDMI(R)接收设备72。
在步骤S78中,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切换切换开关133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换句话说,切换控制单元121切换切换开关133,以便选择对应于已经从转换单元131向切换开关133提供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
在步骤S79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使用全双工通信系统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IP通信,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具体地,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31将从HDMI(R)源71提供的发送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将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提供到切换开关133,并且经由信号线141向接收器82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切换开关133经由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从转换单元131提供的部分信号。结果,对应于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从HDMI(R)源71发送到HDMI(R)接收设备72。
而且,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83接收对应于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181接收对应于已经经由SDA线191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并且向解码单元183提供所接收的部分信号。而且,切换开关182接收对应于已经从接收器82经由SCL线19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的另一部分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部分信号提供到解码单元183。解码单元183将由从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提供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且将其输出到HDMI(R)源71。
因此,HDMI(R)源71向/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控制数据、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当在步骤S75中判定全双工通信不可能时,在步骤S80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发送和接收CEC信号,来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通信过程因此而结束。
具体地,通过在发送数据时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CEC信号,以及在接收数据时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接收从接收器82发送的CEC信号,HDMI(R)源71向/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和接收控制数据。
因此,HDMI(R)源71参考全双工标记,并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所述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进行全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换切换开关133、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进行高速双向通信。
而且,当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图7中所示的结构时,HDMI(R)接收设备72也像在图6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的情况一样执行通信过程,并且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通信。
以下,参考图13的流程图,描述由在图7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执行的通信过程。
在步骤S111中,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是否有新的电子设备已经连接到HDMI(R)接收设备72。当在步骤S111中判定未连接新的电子设备时,不执行通信,并且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1中判定已经连接了新的电子设备时,在步骤S112中,切换控制单元172控制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并切换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以便在发送数据时切换开关185选择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SDA信号,以及在接收数据时,切换开关185选择来自发送器81的SDA信号,切换开关186选择来自发送器81的SCL信号。
在步骤S113中,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切换切换开关135,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来自HDMI(R)接收设备72的CEC信号,以及在接收数据时选择来自发送器81的CEC信号。
在步骤S114中,HDMI(R)接收设备72从EDIDROM 85读出E-EDID,并且经由切换开关185和DDC 83的SDA线191将所读出的E-EDID发送到HDMI(R)源71。
在步骤S115中,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是否已经接收到从HDMI(R)源71发送的信道信息。
具体地,用于指示用于双向通信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根据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的功能被从HDMI(R)源71发送。,。例如,当HDMI(R)源71具有图7中所示的结构时,既然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进行全双工通信,则用于通知将要通过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的全双工通信系统进行IP通信的信道信息被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经由切换开关135和CEC线路84接收从HDMI(R)源71发送的信道信息,并判定已经接收到所述信道信息。
另一方面,当HDMI(R)源71没有执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时,不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传送信道信息。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未接收到信道信息。
当在步骤S115中判定已经接收到信道信息时,过程进入到步骤S116,其步骤S116中,切换控制单元172控制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并切换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以便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8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S117中,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35,以便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发送器8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S118中,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使用全双工通信系统来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IP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具体地,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84将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向切换开关185提供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且向切换开关186提供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经由SDA线191和SCL线192向发送器81发送从转换单元184提供的部分信号。结果,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到HDMI(R)源71。
而且,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36接收对应于从发送器81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具体地,切换开关135接收对应于已经从发送器81经由CEC线路84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的一个部分信号,并且向解码单元136提供所接收的部分信号。解码单元136将由从切换开关135提供的部分信号和从发送器81经由信号线141提供的部分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发送数据,并且将其输出到HDMI(R)接收设备72。
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向/从HDMI(R)源71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控制数据、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当在步骤S115中判定未接收到信道信息时,在步骤S119中,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发送和接收CEC信号来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如上所述,在接收到信道信息时,HDMI(R)接收设备72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来与HDMI(R)源71进行全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换切换开关135、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来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来与HDMI(R)源71进行全双工通信,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进行高速双向通信。
应当注意,在图7的示例中,HDMI(R)源71具有其中转换单元131连接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并且解码单元183连接到SDA线191和SCL线192的结构。但是,其中解码单元183连接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并且转换单元131连接到SDA线191和SCL线192的结构也是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与CEC线84和信号线14连接到解码单元183,并且,切换开关133和SDA线191连接到转换单元131。
而且,图7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也可以具有其中转换单元184连接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并且解码单元136连接到SDA线191和SCL线192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与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连接转换单元184,并且切换开关135和SDA线191连接到解码单元136。
而且,也可能将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替换为在图6中的SDA线191和SCL线192。换句话说,HDMI(R)源71的转换单元131和解码单元132与HDMI(R)接收设备72的转换单元134和解码单元136可以被连接到SDA线191和SCL线192,从而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进行IP通信。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线141所连接到的连接器的保留引脚可以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连接。
而且,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每个都可以具有进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和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根据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的功能而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或者全双工通信系统进行IP通信。
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的每个都既具有进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又具有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例如如图14中所示构造。应当注意,在图14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与图6和图7的那些对应的部分,并且将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图14中所示的HDMI(R)源71由发送器81、切换控制单元121、定时控制单元122和切换控制单元171构成。发送器81具有转换单元131、解码单元132、切换开关133、切换开关181、切换开关182和解码单元183。换句话说,图14的HDMI(R)源71具有在其中将图6的定时控制单元122和解码单元132加到在图7中所示的HDMI(R)源71的结构。
而且,在图14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由接收器82、定时控制单元123、切换控制单元124和切换控制单元172构成,接收器82具有转换单元134、切换开关135、解码单元136、转换单元184、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换句话说,图14的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在其中将图6的定时控制单元123和转换单元134加到在图7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的结构。
接着,将描述由图14中所示的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执行的通信过程。
首先,参考图15的流程图,描述由图14中所示的HDMI(R)源71所执行的通信过程。应当注意,因为步骤S151-S154的过程与图12的步骤S71-S74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155中,HDMI(R)源71判定与HDMI(R)接收设备72的全双工通信是否可能。换句话说,HDMI(R)源71参考从HDMI(R)接收设备72接收的E-EDID,来判定是否设置了图9中的全双工标记“全双工”。
当在步骤S155判定全双工通信是可能的,即在图14或7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连接到HDMI(R)源71时,在步骤S156中,切换控制单元171控制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并且切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以便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接收器82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5中判定全双工通信不可能时,在步骤S157中,HDMI(R)源71判定半双工通信是否可能。具体地,HDMI(R)源71参考所接收的E-EDID,来判定是否设置了图9的半双工标记“半双工”。换句话说,HDMI(R)源71判定在图6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是否连接到HDMI(R)源71。
当在步骤S157中判定半双工通信是可能时,或者当在步骤S156中切换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时,在步骤S158中,HDMI(R)源71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信道信息。
在此,既然当在步骤S155中判定全双工可能时,HDMI(R)接收设备72具有执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则HDMI(R)源71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作为信道信息的信号,所述信号用于通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的IP通信将要进行。
而且,既然当在步骤S157中判定半双工可能时HDMI(R)接收设备72虽然没有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但具有进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则HDMI(R)源71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作为信道信息的信号,所述信号用于通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的IP通信将要进行。
在步骤S159中,切换控制单元121控制切换开关133并切换切换开关133,使得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应当注意,当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在HDMI(R)源71中接收数据时,不从接收器82经由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发送。因此,不向解码单元132提供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S160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与HDMI(R)接收设备72执行双向IP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具体地,当HDMI(R)源71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以及与其进行半双工通信时,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31将从HDMI(R)源71提供的发送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经由切换开关133和CEC线路84向接收器82发送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经由信号线141向接收器82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
而且,当HDMI(R)源71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83接收对应于已经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将所接收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将其输出到HDMI(R)源71。
另一方面,当HDMI(R)源71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半双工通信时,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32在定时控制单元122的控制下接收对应于已经从接收器82发送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将所接收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接收数据,并且将其输出到HDMI(R)源71。
因此,HDMI(R)源71向/从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诸如控制数据、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
而且,当在步骤S157中判定半双工通信不可能时,在步骤S161中,HDMI(R)源71的相应单元经由CEC线路84发送和接收CEC信号,来与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如上所述,HDMI(R)源71参考全双工标记和半双工标记,并且根据作为通信对应方的HDMI(R)接收设备72的功能来进行全双工通信或者半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切换开关133、切换开关181和切换开关182来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根据作为通信对应方的HDMI(R)接收设备72的功能来进行全双工通信或半双工通信,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通过选择最佳通信方法来进行高速双向通信,
接着,参考图16的流程图,描述由图14中所示的HDMI(R)接收设备72执行的通信过程。应当注意,既然步骤S191到S194的过程与图13的步骤S111到S114的过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195中,HDMI(R)接收设备72经由切换开关135和CEC线路84来接收从HDMI(R)源71发送的信道信息。应当注意,当连接到HDMI(R)接收设备72的HDMI(R)源71没有执行全双工通信的功能也没有执行半双工通信的功能时,不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发送信道信息。因此,HDMI(R)接收设备72不接收信道信息。
在步骤S196中,HDMI(R)接收设备72根据所接收的信道信息来判定是否进行全双工通信。例如,当已经接收到用于通知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与SDA线191和SCL线192的IP通信将要进行的信道信息时,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要进行全双工通信。
当在步骤S196中判定要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在步骤S197中,切换控制单元172控制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并切换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使得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8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而且,当在步骤S196中判定将不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在步骤S198中,HDMI(R)接收设备72根据所接收的信道信息判定是否执行半双工通信。当已经接收到用于通知要执行使用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的IP通信的信道信息时,HDMI(R)接收设备72判定要进行半双工通信。
当在步骤S198中判定要进行半双工通信时或者当在步骤S197中切换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时,在步骤S199中,切换控制单元124控制切换开关135并切换切换开关135,使得在发送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转换单元134的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并且在接收数据时选择对应于来自发送器81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
应当注意,当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在HDMI(R)接收设备72中发送数据时,不从转换单元134向发送器81发送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因此,不向切换开关135提供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差分信号。
在步骤200中,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IP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具体地,当HDMI(R)接收设备72与HDMI(R)源71进行全双工通信时,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84将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经由切换开关185和SDA线191向发送器81发送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且经由切换开关186和SCL线192向发送器81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
而且,当HDMI(R)接收设备72与HDMI(R)源71进行半双工通信时,在发送数据时,转换单元134将从HDMI(R)接收设备72提供的接收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经由转换单元135和CEC线路84向发送器81发送构成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差分信号的部分信号之一,并且经由信号线141向发送器81发送所述部分信号的另一个。
而且,当HDMI(R)接收设备72与HDMI(R)源71进行全双工通信以及当与其进行半双工通信时,在接收数据时,解码单元136接收对应于已经从发送器81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差分信号,将所接收的差分信号解码为作为原始数据的发送数据,并将其输出到HDMI(R)接收设备72。
而且,当在步骤S198中判定将不进行半双工通信时,即,当未接收到信道信息时,在步骤S201中,HDMI(R)接收设备72的相应单元发送和接收CEC信号与HDMI(R)源71进行双向通信,并且所述通信过程因此结束。
如上所述,HDMI(R)接收设备72根据所接收的信道信息,即作为通信对应方的HDMI(R)源71的功能来进行全双工通信或者半双工通信。
因此,通过切换切换开关135、切换开关185和切换开关186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和要接收的数据,以及根据作为通信对应方的HDMI(R)源71的功能进行全双工通信或者半双工通信,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兼容的同时通过选择最佳的通信方法来进行高速双向通信。
而且,通过使用HDMI(R)电缆35连接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可以在保持与传统HDMI(R)电缆兼容的同时,进行使用半双工通信系统或全双工通信系统的高速双向IP通信,其中,所述HDMI(R)电缆35包括: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所述CEC线路84和信号线141作为差分双绞线相互连接,被屏蔽并且接地到地线;以及,SDA线191和SCL线192,,所述SDA线191和SCL线192作为差分双绞线相互连接,被屏蔽并且接地到地线。
如上所述,通过从要发送的一个或多个要发送的数据中选择要发送的数据并经由预定的信号线将所选择的数据发送到通信对应方,并且通过从从通信对应方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将接收的数据中选择要接收的数据并且接收所选择的数据,可以在保持与HDMI(R)兼容的同时,即在允许从HDMI(R)源71向HDMI(R)接收设备72高速单向地发送未压缩画面的像素数据的同时,经由HDMI(R)电缆35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进行高速双向IP通信。
结果,在作为包含HDMI(R)源71的电子设备的源设备,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再现设备33,具有作为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服务器的功能等,并且,作为包含HDMI(R)接收设备72的电子设备的接收设备,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数字电视接收机31,具有用于LAN,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的通信接口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经由直接或者通过HDMI(R)电缆连接的诸如放大器32的电子设备的双向IP通信,从源设备经由HDMI(R)电缆向接收设备发送内容,并且也从源设备,从接收设备向连接到接收设备的LAN通信接口的另一个设备(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数字电视接收机34)发送内容。
而且,通过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的双向IP通信,可以在包含HDMI(R)源71的源设备和包含HDMI(R)接收设备72的接收设备之间高速地交换控制命令和响应,所述源设备和接收设备通过HDMI(R)电缆35连接,因此,迅速响应的设备间控制变得可能。
可以通过专门的硬件或者软件来实现以上所述的系列过程。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所述系列过程时,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被安装在例如微型计算机中,所述微型计算机控制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
在这一点上,图17示出在其中安装了用于执行上述系列过程的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例。
所述程序可以预先记录在作为计算机的内置记录介质的E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05或者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03中。
或者,所述程序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可移动记录介质上,例如,软盘、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通用盘)、磁盘和半导体存储器。这样的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做为所谓的软件包而被提供。
应当注意,除了从如上所述的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之外,所述程序还可以经由用于数字卫星广播的卫星无线地从下载地点向计算机传送,或者通过有线经由诸如LAN和因特网的网络向计算机传送,从而计算机能够通过输入/输出接口306来接收因此传送的程序,并将其安装在内置的EEPROM 305中。
所述计算机包括内置CPU(中央处理单元)302。输入/输出接口306经由总线301连接到CPU 302,并且CPU 302向RAM(随机存取存储器)304中装载ROM(只读存储器)303或EEPROM 305中存储的程序,并执行它。因此,CPU 302执行根据上述流程图的过程或由在由上述结构框图中的结构执行的过程。
在此,在说明书中,不必然需要沿着流程图中描述的顺序以时间串行方式(time-series)执行描述使计算机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的处理步骤,也包括并行或独立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由对象进行的处理)。
而且,可以通过单个计算机处理所述程序,也可以通过多个计算机来分散处理所述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必要时控制选择数据的时间与差分信号的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在HDMI(R)源71和HDMI(R)接收设备72之间进行双向IP通信。当然,也可以通过不是IP的协议来进行双向通信。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特别地,在进行高速双向通信的同时,有可能在例如能够单向地发送未压缩画面的像素数据及与该画面相关联的音频数据的通信接口中保持兼容性。
顺便提及,虽然一些部分与上文已描述的技术重叠,但许多音频/视频设备利用LAN通信功能实现,其目的在于进行双向节目观看、高级远程控制以及电子节目指南的接收等。。
作为用于在音频/设备设备之间形成网络的手段,存在多种选择,包括例如CAT5(Category 5Cable,5类双绞线)的专用电缆的铺设、无线通信和电灯线路通信。
但是,专用电缆使得设备之间的连接复杂,而无线或者电灯线路连接的缺点在于复杂的调制电路和收发器昂贵。
在这一点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增加LAN通信功能而没有向HDMI增加新的连接器电极的技术。
既然HDMI是一种通过使用一条电缆来进行视频和音频数据发送、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以及设备控制数据通信的接口,那么通过增加LAN功能而不使用专用电缆或者无线通信来进行局域网通信的优点大。
顺便提及,在作为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技术中,在LAN通信中使用的差分传送信道被用于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与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
在HDMI中,所连接设备的电子特性在对应于DDC和CEC的寄生电容和阻抗方面被严重地限制,所述DDC执行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所述CEC执行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
具体地,设备的DDC终端寄生电容需要是50pF或者更少。连接端子在低(LOW)输出时需要以200欧姆或者更少接地到地GND,并且在高(HIGH)状态中通过大约2千欧的上拉电阻连接到电源。
另一方面,发送/接收端子在高频范围中需要以至少大约100欧姆端接,以稳定在LAN通信中发送高速数据的通信。
图19示出,用于LAN通信的发送器404和发送器405以AC(AlternateCurrent,交流)耦合的状态,该发送器404和发送器405持续地连接于现有HDMI源设备401和接收设备402的DDC线。
为了满足DDC寄生电容限制,需要加到DDC线的LAN发送器/接收器电路经由足够小的电容AC耦合。既然LAN信号大大地衰减和失真,因此恐怕用于对此补偿的发送器/接收器电路可能变得复杂和昂贵。
DDC通信期间高和低状态之间的转换可能阻碍LAN通信。换句话说,恐怕LAN在DDC通信时段不起作用。
在这一点上,以下,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描述具有以下特征的通信系统:在一个通过使用基本上一条电缆来执行视频和音频数据发送、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以及LAN通信的接口中,通过经由一对差分传送信道的双向通信来进行LAN通信,并且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传送信道的DC(Direct Current,直流)偏压来通知接口的连接状态。
下文所述的技术不必然需要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选择单元。
图18是示出通信系统的第一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在所述通信系统中,根据至少一个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接口的连接状态。
图19是示出在使用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情况下的所述系统的结构示例图。
如图18中所示,通信系统400由述部分构成:LAN功能扩展HDMI(以下简称为EH)源设备401、EH接收设备402、用于连接EH源设备和EH接收设备的EH电缆403、(Ethernet,注册商标)发送器404和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接收器405。
EH源设备401包括LAN信号发送器电路411、端接电阻412、AC耦合电容413和414、LAN信号接收器电路415、减法电路416、上拉电阻42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422和电容423、比较器424、下拉电阻43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器432和电容器433以及比较器434。
EH接收设备402包括LAN信号发送器电路441、端接电阻442、AC耦合电容443和444、LAN信号接收器电路445、减法电路446、下拉电阻45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452和电容453、比较器454、扼流圈461与在电源电势和参考电势之间串联的电阻器462和463。
EH电缆403中提供了由保留线501和HPD线502构成的差分传送信道,并且形成了保留线501的源侧端子511、HPD线502的源侧端子512、保留线501的接收侧端子521和HPD线的接收侧端子522。保留线501和HPD线502作为差分双绞线而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保留线501的源侧端子511和HPD线502的源侧端子512作为第二信道单元。而且,保留线501的接收侧端子521和HPD线的接收侧端子522作为第四信道单元。
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通信系统400中,端子511和512经由源设备401中的AC耦合电容413和414连接到端接电阻412、LAN信号发送器电路411和LAN信号接收器电路415。
减法电路416接收发送信号电压和接收信号电压的和信号SG417,该发送信号电压通过从LAN信号发送器电路411输出的电流以端接电阻412与传送信道501和502作为负载产生,该接收信号电压为从EH接收设备402发送的信号。
在减法电路416中,通过从和信号SG412中减去发送信号SG411而获得的信号SG413为从接收设备发送的净信号。
接收设备402具有类似的电路网络,并且通过那些电路,源设备401和接收设备402执行双向LAN通信。
除了如上所述的LAN通信之外,HPD线502通过DC偏压电平向源设备401通知电缆403已经连接到接收设备402。
当电缆403连接到接收设备402时,接收设备402的电阻462和463与扼流圈461经由端子522将HPD线502偏置到大约4V。
源设备401通过由电阻432和电容43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提取HPD线502的DC偏压,并且比较器434将其与参考电势Vref2(例如1.4V)比较。
如果电缆403未连接到接收设备402,则端子512在下拉电阻431上的电势小于参考电势Vref2,如果电缆403连接到接收设备402,则端子512的电势大于参考电势Vref2。
因此,如果比较器434的输出信号SG415为高,则其表示电缆403连接到接收设备402。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器434的输出信号SG415为低,则其表示电缆403未连接到接收设备402。
在第一结构示例中,另外提供了从保留线501的DC偏压相互识别在电缆403的两端连接的设备是EH符合的设备和非EH符合的HDMI设备的哪个的功能。
EH源设备401通过电阻421上拉(+5V)保留线501,并且EH接收设备402通过电阻451将保留线501下拉。
在非EH符合的设备中没有电阻421和451。
EH源设备401的比较器424将已经通过由电阻422和电容42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的保留线501的DC电势与参考电压Vref1相比较。
如果接收设备402支持EH并且具有下拉,则保留线501的电势变为2.5V,但如果不支持EH并且被断开,则所述电势变为5V。因此,如果参考电势Vref1被设置为3.75V,则有可能在符合的接收设备和不符合的接收设备之间进行区别。
接收设备402的比较器454将通过由电阻452和电容45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的保留线501的DC电势与参考电压Vref3相比较。
如果接收设备402支持EH并且具有上拉功能,则所述电势变为2.5V,但如果不支持EH,则所述电势变为0V。因此,如果参考电势被设置为1.25V,则有可能在EH符合的设备和非EH符合的设备之间进行区别。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结构示例,在一个通过使用一条电缆403执行视频和音频数据发送、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和LAN通信的接口中,通过经由一对差分传送信道的双向通信来执行LAN通信,并且,通过至少一条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因此,进行空间划分变得可能,在其中,SCL线和SDA线未在LAN通信中被物理地使用。
结果,由于所述划分,形成了与DDC限定的电气规范无关LAN通信电路,结果,可以低成本地实现稳定而可靠的LAN通信。
应当注意,也可能在EH电缆403中提供如图18中所示的上拉电阻421而取代EH源设备401。在该情况下,上拉电阻421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403中提供的线中的保留线501和连接到电源(电源电势)的线(信号线)。
而且,也可能在EH电缆403中提供在图18中所示的下拉电阻451和电阻463取代EH接收设备402。在该情况下,下拉电阻451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403中提供的线中的保留线501和连接到地(参考电势)的线(地线)。而且,电阻器463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403中提供的线中的HPD线502和连接到地(参考电势)的线(地线)。
图20是示出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二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其中,通过至少一个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接口的连接状态。
根本上与第一结构示例类似,通信系统600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结构:其中,在一个通过使用一条电缆执行视频和音频数据发送、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和LAN通信的接口中,通过经由两对差分传送信道的单向通信来执行LAN通信,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并且至少两个传送信道与LAN时分通信,来用于为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的通信。
如图20中所示,通信系统600由下述部分构成:LAN功能扩展HDMI(以下简称为EH)源设备601、EH接收设备602、用于连接EH源设备和EH接收设备的EH电缆603。
EH源设备601包括LAN信号发送器电路611、端接电阻612和613、AC耦合电容器614-617、LAN信号接收器电路618、反相器620、电阻62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622和电容623、比较器624、下拉电器63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632和电容633、比较器634、或非门640、模拟开关641-644、反相器635、模拟开关646和647、DDC收发器651和652以及上拉电阻653和654。
EH接收设备602包括LAN信号发送器电路661、端接电阻662和663、AC耦合电容664-667、LAN信号接收器电路668、下拉电阻671、形成低通滤波器的电阻672和电容673、比较器674、扼流圈681与在电源电势和参考电势之间串联的电阻682和683、模拟开关691-694、反相器695、模拟开关696和697、DDC收发器701和702以及上拉电阻703。
在EH电缆603中提供了由保留线801和SCL线803构成的差分传送信道和由SDA线804和HPD线802构成的差分传送信道,并且,形成了其源侧端子811-814和接收侧端子821-824。
保留线801和SCL线803与SDA线804和HPD线802作为差分双绞线而连接。与其连接的端子811-814作为第二信道单元。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通信系统600中,端子811和813,在源设备601中,经由AC耦合电容614和615与模拟开关641和642连接到发送器电路611和端接电阻器612,所述发送器电路611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LAN发送信号SG611。
端子814和812经由AC耦合电阻器616和617与模拟开关643和644连接到接收器电路618和端接电阻613,所述接收器电路618用于从接收设备602接收LAN信号。
在接收设备602中,端子821-824经由AC耦合电容664、665
666和667与模拟开关691-694连接到发送器和接收器电路668和661与端接电阻662和663。
模拟开关641-644和691-694在执行LAN通信时接通,而在执行DDC通信时断开。
源设备601将端子813和814经由其他的模拟开关646和647连接到DDC收发器651和652以及上拉电阻653和654。
接收设备602将端子823和824经由模拟开关696和697连接到DDC收发器701和702以及上拉电阻703。
模拟开关646、647、696和697在执行DDC通信时接通,而在执行DLAN通信时断开。
基于保留线801电势的EH符合设备的识别机制与第一结构示例的基本上相同,除了通过反相器620来驱动源设备601的电阻62。
当向反相器620的输入为高时,电阻621变为下拉电阻,因此提供了0V的状态,这与从接收设备602来看连接非EH符合设备的情况相同。
因此,用于指示接收设备602的EH符合识别结果的信号SG623变为低,由信号SG623控制的模拟开关691-694断开,并且由通过反相器695反相信号SG623而获得的信号控制的模拟开关696和697被接通。
结果,接收设备602进入下述状态:其中,SCL线803和SDA线804与LAN收发器断开,而连接到DDC收发器。
另一方面,在源设备601中,向反相器620的输入也被输入到或非门640,并且其输出SG614被设置为低。
由或非门640的输出信号SG614控制的模拟开关641-644被断开,并且由通过反相器645反相信号SG614而获得的信号控制的模拟开关646和647被接通。
结果,源设备601也进入下述状态:其中,SCL线803和SDA线804与LAN收发器断开,而与DDC收发器连接。
相反,当向反相器620的输入为低时,源设备601和接收设备602都进入下述状态:其中,SCL线803和SDA线804与DDC收发器断开,而连接到LAN收发器。
用于根据HPD线802的DC偏压来确认连接的电路631-634和681-683与第一结构示例中对应结构具有相同的功能。
换句话说,除了如上所述的LAN通信之外,HPD线802通过DC偏压电平向源设备601通知电缆803已经连接到接收设备602。
当电缆603连接到接收设备602时,接收设备602的电阻682和683与扼流圈681经由端子822偏置HPD线802到大约4V。
源设备601通过由电阻632和电容63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来提取HPD线802的DC偏压,并且比较器634将其与参考电势Vref2(例如1.4V)相比较。
如果电缆603未连接到接收设备602,则端子812在下拉电阻631上的电势低于参考电势Vref2,如果电缆603连接到接收设备602,则端子812在下拉电阻器631上的电势高于参考电势Vref2,。
因此,如果比较器634的输出信号SG613为高,则其表示电缆803连接到接收设备602。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器634的输出信号SG613为低,则其表示电缆603未连接到接收设备602。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结构示例,在一个通过使用一条电缆403执行视频和音频数据发送、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设备控制数据的通信和LAN通信的接口中,LAN通信由经由两对差分传送信道的单向通信来进行,并且,通过至少一条传送信道的DC偏压来通知所述接口的连接状态,而且,至少两个传送信道被使用来与LAN进行时分通信,用于所连接设备信息的替换和鉴别所使用的通信。因此,可能执行时分以获得其中SCL线和SDA线连接到LAN通信电路的时隙和其中它们通过切换开关连接到DDC电路并形成LAN通信电路而与由该时分对DDC限定的电子规范无关的时隙,结果,可以以低成本实现稳定和可靠的LAN通信。
应当注意,也可能在EH电缆603中提供如图20中所示的电阻621取代EH源设备601。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621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603中提供的线中的保留线801和连接到电源(电源电势)的线(信号线)。
而且,也可能在EH电缆603中提供在图20中所示的下拉电阻671和电阻683取代EH接收设备602。在该情况下,下拉电阻671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603中提供的线中的保留线801和连接到地(参考电势)的线(地线)。而且,电阻683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在EH电缆603中提供的线中的HPD线802和连接到地(参考电势)的线(地线)。
如上所述,在与图2-17相关联的实施例中,在19个HDMI引脚中,SDA和SCL被用作第一差分对,并且CEC和保留被用作第二对,因此来实现全双工通信,其中,每对执行单向通信。
但是,对于SDA和SCL,H(high,高)是1.5千欧的上拉,L(low,低)是低阻抗的下拉。同样,对于CEC,H是27千欧的上拉,L是低阻抗的下拉。
保留这些功能以便具有与现有的HDMI的兼容可能导致变得难以共享LAN执行高速数据通信功能的担心,该通信要求传送信道的端子匹配和端接。
在这一点上,在所述第一结构示例中,通过使用保留和HPD作为一个差分对的一对双向通信实现全双工通信,同时避免使用SDA、SCL和CEC线。
既然HPD是基于DC电平的标记信号,从而,通过AC耦合的LAN信号的注入和根据DC电平来发送插入信息是兼容的。向保留新增加的是使用类似于HPD的方法通过DC电平来相互识别具有LAN功能的端子的功能。
在第二结构示例中,HPD和SDA与SCL和保留形成两对差分对,以实现两对全双工通信,其中,每对进行单向通信。
总是以发送器为主来控制使用在HDMI中的SDA和SCL的突发类DDC通信的定时。
在这个示例中,操作模拟开关,以便当发送器执行DDC通信时,SDA和SCL线连接到DDC收发器,并且当不执行DDC通信时,所述线连接到LAN收发器。
这些开关操作信号也以保留线的DC电平被发送到接收器,并且在接收器侧执行类似的SW(switch,切换开关)开关。
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作为第一效果,SCL、SDA和CEC通信不被LAN通信中的噪声影响,并且可以持续地保证稳定的DDC和CEC通信。
这是通过下述方式而实现的:在第一结构示例中,将LAN与所述线物理分隔,而在第二结构示例中,在DDC通信期间通过开关将LAN信号从所述线切断。
作为第二效果,执行具有大容限的稳定通信变得可能,因为LAN通信通过具有理想端接的线来执行。
这是因为,在第一结构示例中,因为LAN信号被叠加在仅仅在DC电平发送信号的诸如保留和HPD的线上,因此可以将端接阻抗保持在LAN通信所需要的足够宽的频带中的理想值,并且在第二结构示例中,用于不允许用于DDC通信的LAN的端接电路仅在LAN通信期间通过开关连接。
图21A-21E是示出在结构示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双向通信波形的图。
图21A示出从EH接收设备发送的信号波形,图21B示出由EH接收设备接收的信号波形,图21C是示出通过电缆的信号波形,图21D示出由EH源设备接收的信号,并且图21E示出从EH源设备发送的信号波形。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视频节目观看系统的结构图。
这个视频节目观看系统包括,例如,显示设备10和能够向显示设备10发送视频数据的记录/再现设备30。显示设备10典型是电视接收机,并且通过HDMI(R)标准的传输线1连接到记录/再现设备30。
图23是示出显示设备10的结构示例的图。被构造为电视接收机的显示设备10包括HDMI端子91,用于与HDMI电缆1(图22)连接。所述HDMI端子91是被输入视频数据等的端子,并且至少执行从HDMI接收处理单元92输入的视频数据的输入处理。通过HDMI被输入视频数据的设备有时可以被称为接收设备。在HDMI接收控制单元93的控制下执行在HDMI接收处理单元92中的输入处理。在HDMI接收控制单元93的控制下,可以从HDMI接收处理单元92向连接到HDMI端子91的电缆1发送控制数据等的部分数据。
通过控制显示设备10整体操作的控制单元97来控制使用HDMI端子91的发送。视频显示处理单元98处理用于显示的由HDMI端子91接收的视频数据或者由调谐器27接收的视频数据,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板99上。诸如液晶显示板的各种视频显示部件可应用为显示板。
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谐器27可以是能够接收多个信道的内容的类型。换句话说,调谐器27可以由多个调谐器构成。
内容表示至少包括视频数据的数据。以下,至少包括视频数据的内容可以被称为视频内容。虽然所述内容通常是广播节目内容,但是其不限于此,并且除了视频数据之外还包括音频数据、文本数据和与那些数据相关联的数据等。
显示设备10也包括音频处理单元94。音频处理单元94将由HDMI端子91接收的音频数据或者由调谐器27接收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处理,以获得转换为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音频信号进行诸如在输出处理单元21中放大的输出处理,并且从连接到输出处理单元21的扬声器22L和22R输出。
在控制单元97的控制下,经由显示设备10的HDMI端子91可接收的视频内容的列表被存储在HDMI内容列表存储单元25中。在与连接到HDMI端子91的设备交换控制数据的阶段,控制单元97从作为对应方的设备获取内容列表,并且在HDMI内容列表存储单元25中存储由接收处理单元92接收的数据。而且,在HDMI状态存储单元26中存储经由HDMI端子91的数据发送的状态。在HDMI状态存储单元26中存储的状态通常是当接收到视频内容时用于指定被接收的内容和视频内容的所接收(再现)部分的数据所必须的数据。
显示设备10不限于电视接收机,并可以取代为例如是不包括调谐器27的显示设备。
可以使用不包括调谐器44的设备取代记录/再现设备30,只要其是能够存储内容的设备。
内容再现位置存储单元28存储经由显示设备10的HDMI端子91接收和再现(观看)的视频内容的再现位置。控制单元97辨别在存储单元28中存储的再现位置。
图24是示出记录/再现设备30的结构示例的图。被构造为录像机的记录/再现设备30包括用于与HDMI电缆1(图22)连接的HDMI端子101,所述录像机接收和记录视频内容(视频节目),并且再现所记录的视频内容。HDMI端子101是输出视频数据等的端子,HDMI发送处理单元102执行视频数据和/或音频数据的输出处理。通过HDMI输出视频数据的设备有时可以被称为源设备。在HDMI发送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下执行由HDMI发送处理单元102进行的输入处理。在HDMI发送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下,向通过电缆连接的对应方设备(输入设备)发送控制数据等的部分数据。通过HDMI发送控制单元103来辨别诸如从对应方设备发送的控制数据的数据。
使用HDMI端子101的发送被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记录/再现设备30的整体操作。记录/再现设备30包括内容存储单元42,该内容存储单元42存储视频内容(广播节目、电影等的视频节目)。内容存储单元42典型地由大容量硬盘构成,但是可以替换使用诸如固态存储器和光学记录介质的器件。内容记录/再现单元43执行在内容存储单元42中存储(记录)视频内容并且再现所存储内容的处理。从HDMI端子101输出由内容记录/再现单元43进行再现处理的视频内容。
在内容存储单元42中存储的内容的列表被存储在内容列表存储单元41中。仅仅需要诸如硬盘、光盘、磁光盘和固态存储器的记录媒体作为内容列表存储单元41。
在内容存储单元42中存储的内容列表是下述列表:当视频内容是广播节目时,所述列表使用与广播节目相关的EPG(电子节目指南)存储节目标题、广播日期和时间、长度(记录时间)、演员表和节目目录等。当视频内容是由照相机设备拍摄的视频内容时,所述内容列表是存储拍摄日期和时间、标题和长度等的列表。
而且,在这个示例的情况下,在视频内容的列表中准备索引视频,并且向显示设备10侧发送索引视频。索引视频通常是包括通过缩小、压缩或者变薄(以下称为尺寸缩小等)视频内容的视频数据而获得的画面。尺寸缩小的画面的示例包括所谓的缩略图。下面将描述索引视频的发送过程的示例。
接着,将描述经由电缆1在记录/再现设备30的HDMI端子101和显示设备10的HDMI端子91之间发送的每个信道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如图25中所示,在HDMI标准中,三个信道信道0、信道1和信道2被提供为用于发送视频数据的信道,并且提供了用于发送像素时钟的时钟信道。而且,提供了电源传输线、DDC(显示数据信道)线和CEC(消费电子控制)线。例如,使用CEC信道作为控制数据传送信道来进行下文将描述述的内容列表请求、再现位置指令和对应于那些指令的返回。
在发送侧(记录/再现设备30)上,在HDMI发送处理单元102中为发送视频数据的相应信道提供了数据组合单元32A、32B和32C,并且也在接收侧(显示设备10)上,在接收处理单元92中为发送视频数据的相应信道提供了数据分离单元12A、12B和12C。
下文描述每个信道的结构。通过信道0,发送B数据(蓝色数据)的像素数据、垂直同步数据、水平同步数据和辅助数据。通过信道1,发送G数据(绿色数据)的像素数据、两种类型的控制数据(CTL0和CTL1)和辅助数据。通过信道2,发送R数据(红色数据)的像素数据、两种类型的控制数据(CTL2和CTL3)和辅助数据。
图26是示出通过该实施例的发送结构来发送的一个帧的行结构和像素结构的图。要发送的视频数据(主视频数据)是被加上了垂直消隐数据和水平消隐数据的未压缩数据。在图26的示例中,480行x720像素的像素数据被示出为要显示的视频区域(被表示为有效视频区域的区域)的示例,并且包括所述消隐区域的行的数量和像素的数量分别是525行和858个像素。在所述消隐区域中的双阴影线区域的每个都是周期调用数据岛,可以在其中增加辅助数据。
接着,将描述使用HDMI电缆1从记录/再现设备30向显示设备10发送视频数据的结构和过程。在此,将描述从记录/再现设备30经由一条HDMI电缆1向显示设备10发送多个视频数据的示例。在下文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多个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而且,对图27-30的描述实际地有助于理解作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后述)。
将参考图27来说明用于由记录/再现设备30来实现视频数据发送过程的块结构。在图24中所示的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执行在图27中所示的结构。
例如,记录/再现设备30经由天线输入端子44a预先通过调谐器单元44来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将其存储在作为内容存储单元42典型示例的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
尺寸/压缩方法转换单元45缩小由调谐器单元44接收的视频数据的尺寸,或者将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转换为预定的压缩方法。例如,当通过与广播信号的压缩方法不同的压缩方法(编解码方法),例如MPEG(移动图像专家组),来存储时,尺寸/压缩方法转换单元45转换该压缩方法。当尺寸/压缩方法转换单元45未转换所述压缩方法时,仅仅需要在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原样存储通过广播信号的压缩方法压缩的视频数据。除了MPEG之外,可以使用任何编解码方法,例如WMV(Windows(注册商标)媒体视频)和DivX。
在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存储的压缩视频数据被用于每个视频数据的解码单元111a、111b、...、111n独立地转换为未压缩的视频数据。
尺寸转换单元112a、112b、...、112n每个将已经被转换为未压缩视频数据的数据转换为用于发送的必要大小,并且将其提供到在HDMI发送处理单元102(图24)中的开关单元32a。通常,尺寸转换单元112a-112n缩小数据大小等。
开关单元32a选择多个视频数据之一。而且,转换单元32a选择由像素辨别单元32d辨别的像素,并将其发送到接口(IF)单元32b。
时钟产生单元32c向接口(IF)单元32b和像素辨别单元32d提供时钟。在此,时钟产生单元32c至少产生像素时钟。
IF单元32b是HDMI发送处理单元102具有的功能,并且根据所提供的时钟将从转换单元32a发送的视频数据向HDMI端子101发送。
像素辨别单元32d在由转换单元32a选择的一个视频数据中的一个帧的所有像素数据中辨别IF单元32b应当选择哪个像素,因此,转换单元32a以多个视频数据的顺序对每个信道每次一个地发送像素数据,而不是连续地发送在一个视频数据中的一个帧的像素数据。
例如,如图33中所示,当发送三个视频数据帧J、帧K和帧L时,像素辨别单元32d使得以帧J、K和L的顺序来连续地发送像素0,并且在其后类似地处理像素1。随后,像素辨别单元32d类似地处理像素2,并且其后重复那些操作。因此,时钟产生单元32c向IF单元32b和像素辨别单元32d提供所产生的像素时钟。结果,从IF单元32b的数据的发送时间和开关时间被同步。
例如,接收侧(显示设备10侧)在一个屏幕上压缩和对齐同时接收的帧J、帧K和帧L用于显示。例如,在运动图像缩略图的情况下,当在显示设备10上显示内容列表时,控制单元97对齐所述运动图像以显示它们,并且向用户提示从所显示的运动图像中选择要再现的内容。
图28是示出用于实现显示设备10像在图27中那样接收从记录/再现设备30向HDMI电缆1发送的视频数据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3中所示的控制单元97的控制下,图28中所示的结构被执行。
显示设备10通过接口单元12a与由时钟单元12c接收的像素时钟同步地接收视频数据,并且将其提供到开关单元12b。像素辨别单元12d辨别所接收的像素数据属于哪个视频数据以及其对应于帧中的哪个坐标位置(x,y)。开关单元12b根据由像素辨别单元12d的辨别,来以像素为单位分类所述多个视频数据,并且将它们提供到独立存储视频数据的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画面组合单元222将在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中存储的视频数据与从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获得的视频组合,所述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在必要时产生诸如文本的附加画面。因此,产生了一个屏幕的组合画面数据。在显示板99上显示所述组合画面。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0能够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多个尺寸缩小的视频。
接着,将参考图29的流程图来描述由图27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
控制单元104将要发送的多个视频数据转换为适当的大小(步骤S11)。控制单元104发送同步信号来涉及发送和接收时与作为接收侧的显示设备10同步(步骤S12)。控制单元104确认当前是否是消隐区域(步骤S13),当是消隐区域时发送在消隐区域中发送的控制数据等(步骤S14),并且重复从步骤S12起的过程。
当在步骤S13中不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104发送视频数据。然后,控制单元104初始化帧中像素的坐标(x,y)和帧号(步骤S15和S16),并且发送由像素辨别单元32d指定的帧中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步骤S17)。所述帧号通常是向每个帧分配的序号。接着,控制单元104通过开关单元32b改变要发送的视频数据的帧(或者其帧号)(步骤S18)。在所改变的帧中具有与在步骤S17中发送的像素的坐标(x0,y0)相同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被发送。
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发送了具有相同的坐标(x0,y0)的每个视频数据的一个帧的像素数据。当帧中还有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没有发送时,控制单元104返回到步骤S17,发送该视频数据的帧中具有相同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
当发送每个视频数据的一个帧的具有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时,控制单元104在水平方向上一次一个地移动坐标(步骤S20)。换句话说,坐标(x0,y0)后面是坐标(x1,y0),其后是坐标(x2,y0)等等,结果,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要发送的像素数据的坐标。
控制单元104确认要发送的像素数据的坐标(x,y)是否已经到达水平方向上的行的结尾(步骤S21),并且当未达到结尾时,返回步骤S16以选择要发送的帧,并重复相同的过程。
而且,当所述行的像素数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行的结尾而被发送时,控制单元10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22)。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对于所有行完成了像素数据的发送(步骤S23),当未完成时,重复从步骤S12起的过程。
接着,将参考图30的流程图来描述由图28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控制单元97在等待同步信号(像素块)后执行同步(步骤S31),并且确认当前是否在消隐区域(步骤S32)。当当前在消隐区域中时,控制单元97经由HDMI端子91和IF单元12a来接收消隐区域的信号(步骤S33)。
当不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97初始化帧中的像素的坐标(x,y)和帧号(步骤S34和S35)。然后,控制单元97接收对应于由开关单元12b选择的视频数据的帧号的帧中的具有由像素辨别单元12d指定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步骤S36)。控制单元97在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中的一个画面存储器(例如121a)中存储所接收的像素数据。
控制单元97通过开关单元12b改变视频数据的帧(或者其帧号)(步骤S37)。在所改变的帧中的具有与先前已接收的像素的坐标(x0,y0)相同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被接收。在下一个画面存储器121b中存储所接收的像素数据。
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接收了具有相同的坐标(x0,y0)的每个视频数据的一个帧的像素数据。当帧中还有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没有被接收时,控制单元97返回到步骤S36,并且发送视频数据的帧中相同的坐标(x0,y0)的像素数据。
当接收到具有坐标(x0,y0)的每个视频数据的一个帧的像素数据时,控制单元97在水平方向上一次一个地移动坐标(步骤S39)。换句话说,坐标(x0,y0)后面是坐标(x1,y0),其后是坐标(x2,y0)等等,结果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要接收的像素数据的坐标。
控制单元97确认要接收的像素数据的坐标(x,y)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已经到达行的结尾(步骤S40),并且当未达到结尾时,返回步骤S36以选择要接收的帧,并且重复相同的过程。
而且,当所述行的像素数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行的结尾而被发送时,控制单元97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41)。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对于所有的行完成了像素数据的发送(步骤S42),并且当未完成时,重复从步骤S31起的过程。
应当注意,在像在这样实施例中那样以像素为单位发送多个视频数据的情况下,视频发送设备(记录/再现设备30)使用HDMI电缆1中的控制数据传送信道(例如图25中所示的DDC信道)向视频接收设备(显示设备10)通知:要发送的数据具有如上所述的数据结构。具体上,例如通知下述事实:要发送的数据是由AVI(辅助视频信息)的帧信息(InfoFrame)的分组包头(参见图31)和在分组包头后的分组(参见图32)构成的数据,该分组作为控制数据发送的分组之一。如图32中所示,发送关于每个视频数据的位置的详细数据,并且在接收侧辨别和精确地划分所述数据。
在此,图45是示出通过HDMI标准的接口来发送基色数据(R数据,G数据和B数据)的情况的传统通用示例的图。使用三个信道信道0、信道1和信道2来独立地发送视频数据的B数据、G数据和R数据。图45的示例示出其间发送像素0、像素1、像素2、像素3、像素4等5个像素的数据的时段,并且每个信道的1像素数据由8个比特构成。
具体上,关于B数据(蓝色数据),使用信道0来在时段像素0期间发送8比特B0数据,其后是与像素时钟(未示出)同步依序发送的8比特B1数据、B2数据、B3数据和B4数据。关于G数据(绿色数据),使用信道1来在时段像素0期间发送8比特G0数据,其后是与像素时钟同步依序发送的8比特G1数据、G2数据、G3数据和G4数据。关于R数据(红色数据),使用信道2来在时段像素0期间发送8比特R0数据,其后是与像素时钟同步依序发送的8比特R1数据、R2数据、R3数据和R4数据。在图45中所示的相位0、相位1、...每个表示像素时钟的一个周期。
图46是示出通过HDMI标准的接口来发送分量视频信号的情况的传统通用示例的图。图46示出其中采样系统是4:2:2的YCbCr数据的情况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在信道0中的每个像素时钟发送的8比特数据中,4个比特被分配到Y数据(亮度数据),4个比特被分配到C数据(色度数据)。而且,信道1的8比特被分配到Y数据,并且信道2的8比特被分配到C数据。使用这样的结构,每个像素时钟的12比特Y数据和12比特C数据(6比特Cb数据和6比特Cr数据)的发送变得可能。
图47是示出通过HDMI标准的接口来发送其中采样系统是4:4:4的YCbCr数据的分量视频信号的情况的传统示例。在这种情况下,信道0被分配到每个像素时钟的8比特的Cb数据。而且,信道1被分配到每个像素时钟的8比特的Y数据,并且信道2被分配到每个像素时钟的8比特的Cr数据。使用这样的结构,每个像素时钟的8比特Y数据和16比特C数据的发送变得可能。
图33-35是示出该实施例的HDMI电缆1的发送示例的图。图33是其中如上所述发送三个视频数据帧J、帧K和帧L的情况的示例。图33示出发送基色数据(R数据、G数据和B数据)的示例,并且使用三个信道信道0、信道1和信道2来独立地发送B数据、G数据和R数据。每个信道的1像素数据由8个比特构成,并且在1像素时钟的周期中发送8比特数据(在三个信道中总共24比特的数据)。
在该情况下,像素0的时段持续3个像素时钟的时段。在所述3个像素时钟时段的第一个周期中发送帧J的24比特数据,在下一个周期中发送帧K的24比特数据,并在最后一个周期中发送帧L的24比特数据。其后,像素时钟时段被类似地设置为3时钟周期,每个用于一个发送。
应当注意,当在如图45中所示仅仅发送一个帧的像素数据的情况下像素的数量与如图33中所示的由三个视频数据构成的帧的像素的数量相同时,记录/再现设备30的像素时钟仅需要被设置为大约三倍的频率。当像素时钟相同时,一个帧的像素的可发送数量变为1/3。
图34和35是每个示出通过该实施例的HDMI电缆1发送分量视频信号的情况的示例的图。
图34和35每个是帧a和帧b两个视频数据被发送的情况下的示例。如分别对应于在图46和47中所示的发送过程的图34和35所示,以帧a和帧b的顺序为每个像素发送帧a和帧b两个视频数据,结果,所述两个视频数据被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视频数据的像素的数量相同时,像素时钟仅需要被设置为更高的频率。
应当注意,在该示例的情况下,为所有的帧发送每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因此,也可能统一像素的数量,即所有的帧的屏幕大小。但是,屏幕大小对于同时发送的多个视频数据可能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需要根据最大屏幕来确定像素的数量,并且即使在一直是大尺寸屏幕的数据时,也没有问题。因为小尺寸屏幕的数据的发送在大尺寸屏幕之前完成,因此仅需要在小尺寸像素的发送时段期间阻止数据发送。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电缆来发送多个视频。因此,不需要提供多条电缆,结果,设备连接结构变得简单。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诸如使用运动图像的缩略图显示的索引图像的显示变得可能,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经由接收设备选择源设备的多个内容。
而且,当所述接收设备不支持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过程时,在多个发送的视频数据中,仅仅需要显示由用户选择的一个视频数据或者由接收设备选择的一个视频数据。该过程与为每个像素数据执行双次发送的像素加倍过程相同。具体上,在HDMI标准的接收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处理该实施例的过程,并且不干扰视频。而且,因为该实施例的过程结构在设置像素的重叠数量上有自由度,因此可以不浪费地发送多个内容。
接着,参考图36-40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本发送系统结构与参考图22-26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并且通过HDMI电缆1来连接记录/再现设备30和显示设备10的基本结构相同。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同时发送多个视频数据的过程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下面的说明中,主要描述不同点,将简化或省略有关与在图27和28中所示相同的块的说明。另外,关于图36-40的说明实际地有助于理解作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后述)。
图36是示出用于在记录/再现设备30中实现视频数据发送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4中所示的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执行在图36中所示的结构。
参见图40,描述一个帧的数据结构。图40是示出该实施例的发送结构的图,即,示出符合HDMI标准的一个帧的发送结构的图。
这个实施例描述了一个示例,其中,通过一条HDMI电缆1来发送9种类型的视频数据帧J、K、L、M、O、P、Q和R。区域J到R的9个发送区域被设置为使得其中原始布置一个帧的视频数据的像素数据的有效视频区域被划分为9块。区域J-R是分别对应于帧J-R的区域,并且是在其中发送通过缩小帧J-R而获得的画面的区域。在图40的示例中,整个有效视频区域由480行x720像素构成,并且一个划分区域由160行x240像素构成。
向回参见图6,为了如上所述地划分发送区域,时钟产生单元32c也向帧中区域辨别单元32e发送像素时钟,所述像素时钟被提供到发送视频数据的IF单元32b。帧中区域辨别单元32e辨别当前发送时间在一个帧中哪个区域,即应当发送帧J-R的哪个视频数据。控制单元104根据所述辨别来控制开关单元32a的切换,并且开关单元32a选择要发送的视频数据。
图37是示出用于实现如上所述显示设备10接收被发送到HDMI电缆1的视频数据的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3中所示的控制单元97的控制下执行在图37中所示的结构。
显示设备10通过接口单元12a与由时钟单元12c接收的像素时钟同步地接收数据,并且将其提供到开关单元12b。帧中区域辨别单元12j辨别所接收的数据属于帧J-R的划分区域的哪个。开关单元12b根据帧中区域辨别单元12j的辨别向分别存储多个视频数据的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提供数据。画面组合单元222组合在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中存储的视频数据和从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获得的视频,所述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在必要时产生诸如文本的附加画面。从而,在显示板99上显示组合画面。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0能够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多个尺寸缩小的视频。
接着,参考图38的流程图来描述由图36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在此,将主要说明与图29中所示的流程图的那些不同的过程,并且将简化和省略有关相同过程的说明。
在步骤S56后,控制单元104发送在对应于由帧中区域辨别单元32e指定的帧(例如帧J)的区域(例如区域J)中的坐标的像素数据(步骤S57)。控制单元10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所述帧中的要发送的像素数据的坐标(步骤S58)。控制单元104通过帧中区域辨别单元32e来确认所述坐标是否已经移动到对应于当前正在发送的视频数据(例如帧J)的区域(例如区域J)的边界(步骤S59)。
如果要发送的像素数据的坐标还没有到达所述边界,则控制单元104重复从步骤S57起的过程。如果所述坐标已经到达所述边界,则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一行像素数据的发送(步骤S60)。当在步骤S60中未完成时,控制单元104将要发送的帧改变为另一个帧(步骤S61),并且重复从步骤S57起的过程。
当已经完成了一行的发送时,控制单元10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坐标(S62),并且确认它们是否在所述区域的边界(步骤S63)。如果所述坐标不在所述边界,则从步骤S52起重复所述过程。如果所述坐标在所述区域的边界,则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发送了所有行的像素数据(步骤S64)。当在步骤S64中未完成时,控制单元104将要发送的帧改变为另一个帧(步骤S65)(例如将帧L改变为帧M),并且重复从步骤S52起的过程。
接着,参考图39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图37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过程。在此,将主要说明与图30中所示的流程图的那些不同的过程,并将简化或者省略有关相同过程的说明。
在步骤S165后,控制单元97接收对应于由帧中区域辨别单元12j指定的帧(例如帧J)的区域(例如区域J)中的坐标的像素数据(步骤S166)。控制单元97在画面存储器121a、121b、...、121n之一(例如121a)中存储所接收的像素数据。
控制单元97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对应于要接收的帧的区域中的坐标(步骤S167)。控制单元97通过帧中区域辨别单元12j,确认坐标是否已经移动到区域的边界(步骤S168)。如果坐标还没有到达区域的边界,则控制单元97重复从步骤S166起的过程。相反,如果坐标已经到达区域的边界,则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一行像素数据的接收(步骤S169)。
当在步骤S169中未完成时,控制单元97改变要接收的帧(步骤S170),并且重复从步骤S166起的过程。当已完成一行像素数据的接收时,控制单元97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171),并且确认它们是否在所述区域的边界(步骤S172)。
如果在步骤S172坐标不在所述区域的边界,则控制单元97重复从步骤S161起的过程。如果在步骤S172中坐标在所述区域的边界,则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接收到所有行的像素数据(步骤S173)。当在步骤S173中未完成时,控制单元97将要发送的帧改变为另一个帧(步骤S174)(例如将帧L改变为帧M),并且重复从步骤S161起的过程。
应当注意,图40中所示的划分整个帧的方式仅仅是示例。也可能进行使区域尺寸变得相等的划分,如图40中所示,或者使区域的尺寸不同的划分。在该情况下,记录/再现设备30能够发送不同尺寸的视频。
而且,在向一个帧分配各种区域后,可能在所述帧中存在未被分配视频数据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发送效率被降低,但是提高了在设置屏幕尺寸上的自由度。
而且,通过缩小在一个视频数据中的多个连续帧的尺寸而获得的帧可以像在图40中那样被分配到在一个帧的多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在多个连续帧的数据范围中执行特技播放,诸如快进或者回退。
如上所述,通过将一个帧的数据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且以区域为单位发送多个视频数据,可以像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使用一条电缆来发送多个视频。
同样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接收设备的显示设备10可以显示运动图像缩略图等,从而可以容易地选择所述源设备所具有的多个内容。
而且,即使当所述接收设备不支持这个实施例的接收过程时,HDMI标准的帧结构也保持如图40中所示。因此,作为接收设备的显示设备10可以显示其中分布了多个视频的屏幕,并且所显示的视频不被干扰。图40仅仅示出一个示例,并且通过细分屏幕区域,可以发送大量的视频。
接着,参考图41-4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基本传输系统结构与参考图22-26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并且用于通过HDMI电缆1连接记录/再现设备30和显示设备10的基本结构相同。另外,有关图41-44的描述实际地有助于理解作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后述)。
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发送多个视频数据的过程细节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在该实施例中,在由HDMI标准限定的视频部分(图26中的有效视频区域)中发送主视频数据(未压缩的视频数据)。在消隐区域中的数据岛部分中发送作为通过预定的编解码方法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的其他视频数据。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主要描述不同点。
图41是示出用于在记录/再现设备30中实现视频数据发送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4中所示的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执行图41中所示的结构。
作为未压缩视频数据发送的视频数据被解码单元113从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存储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中解码,并且经由叠加单元32f从接口单元32b输出。
消隐区域辨别单元32h根据从时钟产生单元32c提供的时钟来辨别未压缩视频数据中的消隐区域,并且将其提供到叠加单元32f。因此,消隐区域辨别单元32h在消隐区域上叠加来自开关单元32a的视频数据的信号。
应当注意,在该实施例中,未提供在图27和36中所示的尺寸转换单元112a-112n。已经在图27和36中提供了尺寸转换单元112a-112n,因为已经在它们之前的阶段提供了解码单元111a-111n。但是,即使在图41中所示的结构中没有尺寸转换单元112a-112n,压缩的视频数据也被尺寸/压缩方法转换单元45预先缩小尺寸并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因此,关于索引视频显示没有问题。
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32g根据从控制单元104提供的帧号向由消隐区域辨别单元32h确认的消隐区域分配压缩的视频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多个压缩的视频数据被分配。但是,可以向在一个帧中的消隐区域分配一个压缩视频数据的一个帧。而且,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32g向所述消隐区域分配压缩视频数据的帧号和与视频数据相关的数据等。
转换单元32a根据来自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32g的指令,在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存储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中选择压缩视频数据,并且将其输出到叠加单元32f。
图42是示出用于实现显示设备10如上所述接收向HDMI电缆1发送的视频数据的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3中所示的控制单元97的控制下执行在图42中所示的结构。
显示设备10通过接口单元12a与由时钟单元12c接收的像素块同步地接收数据,并且将其提供到分离单元12e。所接收的数据的同步信号被提供到消隐区域辨别单元12h。因此,消隐区域辨别单元12h辨别当前是否是消隐区域时段。
根据消隐区域辨别单元12h的辨别,分离单元12e向画面存储器126提供从接口单元12a提供的叠加视频信号中的未压缩的视频数据。分离单元12e根据消隐区域辨别单元12h的辨别,还向开关单元12b提供从接口单元12a提供的叠加视频信号中的压缩的视频数据。
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12g辨别,例如,在由消隐区域辨别单元12h确认的消隐区域中分配的帧号。根据所述帧号的辨别,开关单元12b将从分离单元12e提供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分类。所分类的视频数据被输入到解码单元(解码器)124a、124b、...、124n,并且被解码为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所解码的未压缩视频数据被输入到画面存储器125a、125b、...、125n。
画面组合单元(组合部件)222组合在画面存储器125a、125b、...、125n中存储的视频数据和从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获得的视频,所述附加画面产生单元223在必要时产生诸如文本的附加画面。在显示板99上显示组合画面。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0可以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多个缩小尺寸的视频。
接着,参考图43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图41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在此,将主要说明与图29中所示的流程图的那些不同的过程,并将简化或者省略关于相同过程的描述。
控制单元104发送同步信号来在涉及发送和接收时与作为接收侧的显示设备10同步(步骤S91)。控制单元104初始化要发送到消隐区域的帧号(步骤S92),并且确认当前是否是消隐区域(步骤S93)。如果当前是消隐区域,则控制单元104执行步骤S101到S106的步骤,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94到S100的过程。
将首先说明在当前不是消隐区域的情况下所执行的过程。控制单元104确认在不是消隐区域的视频信号的时段中是否存在要发送的未压缩视频数据(是否进行分配)(步骤S94)。当没有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时,控制单元104重复从步骤S93起的过程,并且当有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时,控制单元104初始化在要发送的帧中的坐标(步骤S95)。
控制单元104发送每个坐标的像素数据(步骤S96)。控制单元10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97),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一行像素数据的发送(步骤S98),并且当未完成时,重复从步骤S96起的过程。当完成了一行像素数据的发送时,控制单元10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99)。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所有行的像素数据的发送(步骤S100),并且重复从步骤S91起的过程,直到其完成。
另一方面,在步骤S93中当前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104发送对应于由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12g指定的帧号(例如编号0)的压缩视频数据(例如视频数据0)的预定数量数据(步骤S101)。
所述预定数量数据是对应于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中的预定数量像素的像素数据或者对应于在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中的预定数量行的数据等。
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的发送(步骤S102),并且当未完成时,确认消隐区域是否结束(步骤S103)。当消隐区域未结束时,控制单元104重复从步骤S101起的过程,并且继续发送数据,并当消隐区域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91。
当完成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的发送时,控制单元104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视频数据0的所有帧的发送(步骤S104)。当完成所有帧的发送时,控制单元104发送其他要向消隐区域发送的信号(步骤S105),并且返回到步骤S91。当未完成所有帧的发送时,控制单元104改变帧号(将其改变为编号1)(步骤S106),并且发送压缩视频数据0的帧1(对应于帧号1)的预定数量数据(步骤S101)。
接着,参考图44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图42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
控制单元97在等待同步信号后执行同步(步骤S211),并且初始化从消隐区域接收的帧号(步骤S212)。控制单元97通过消隐区域辨别单元来确认当前是否是消隐区域(步骤S213)。当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97执行步骤S221到S226的过程,并且当不是消隐区域时,执行步骤S214到S220的过程。
当在步骤S213中不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从接口单元12a输入了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步骤S214)。当未输入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时,控制单元97重复从步骤S211起的过程。当输入了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时,控制单元97初始化未压缩的视频数据的帧的像素坐标和帧号(步骤S215)。然后,控制单元97接收所接收的视频数据的像素数据(步骤S21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217),并且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一行像素数据的记录(步骤S218)。
当未完成一行的接收时,控制单元97重复从步骤S216起的过程,并且当完成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坐标(步骤S219),并且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所有行的像素数据的接收(步骤S220)。当未完成所有行的接收时,重复从步骤S211起的过程。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3中当前是消隐区域时,控制单元97接收在消隐区域中所接收的压缩视频数据(例如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的帧号(例如编号0)和那个帧的像素数据(步骤S221)。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压缩视频数据0的一个帧的数据的接收(步骤S222)。当未完成一个帧的数据的接收时,控制单元97确认消隐区域是否结束(步骤S223),并且当未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221来额外接收像素数据。当消隐区域结束时,控制单元97重复从步骤S211起的过程。
当完成一个帧的像素数据的接收时,控制单元97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视频数据0的所有帧的接收(步骤S224)。当完成接收时,控制单元97接收要发送到消隐区域的其他信号(步骤S225),并且重复从步骤S211起的过程。当未完成视频数据0的所有帧的接收时,控制单元97将帧号改变为由消隐区域中分配单元12g指定的帧号(其将改变为编号1)(步骤S226),并且重复从步骤S221起的过程。
在图43中,在消隐区域中发送的压缩视频数据可以具有不同的帧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送各种大小的视频。在消隐区域中发送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正在发送对应于一个帧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同时,可以发送对应于多个帧而不是一个帧的压缩视频数据。可以改变对于每个视频数据要发送的数据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变特定视频的显示帧的数量,并且用户可以在一个帧数范围中执行特技播放,诸如快进和回退。
因为如上所述使用消隐区域来发送和接收多个视频数据,因此可以像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那样使用一条电缆来发送多个视频,结果,不必提供多条电缆。
在该实施例中,缩略图的显示变得可能,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经由接收设备选择源设备上的多个内容。而且,既然当接收设备是未被支持的设备时,仅仅需要禁止对消隐区域中的数据岛的视频数据的检测,因此即使连接着也不干扰视频。而且,因为也发送未压缩的视频数据,因此可能相对于在传送信道中定义的最大视频以极高速度进行切换。
应当注意,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其中在HDMI标准的传送信道中单向地发送未压缩的视频数据的示例。但是,所述实施例也适用于通过其他传输线类似地连接发送侧和接收侧来与像素时钟同步地发送未压缩的视频数据的情况。
接着,参考图48-52来描述作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与第一、第二或者第三实施例的那些不同的点。
图48是示出用于在记录/再现设备30中实现视频数据发送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3中所示的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执行图48中所示的结构。下文主要描述图48所示的结构中与图41的对应结构不同的点。
作为未压缩视频数据被发送的视频数据被解码单元113从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存储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中解码,并且从IF单元32b输出。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与在图49中所示的将在下文描述的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通信。典型地,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向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发送包括有关是否发送任何在大容量存储设备42中存储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的信息和有关要发送的视频数据的数量的信息等的数据。那些信息的数据也被提供到IF单元32b。
通常经由端子336和338来向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发送包括从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输出的那些信息的数据的控制信号(与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但,也可以通过诸如CEC线的不同线来发送控制信号。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或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和控制单元104作为控制部件。
开关单元32a根据由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指定的视频数据(或者其标识号)来选择从大容量存储设备42提供的多个视频数据之一,并且将其提供到IF单元32b。
IF单元32b从端子335发送由解码单元113解码的视频数据。而且,经由端子336发送从转换单元32a提供的压缩视频数据。端子335被包括在如上所述的第一信道单元中。例如,当IF单元32b是HDMI时,端子335是用于TMDS信道的端子。端子336被包括在第二信道单元中。例如,当IF单元32b是HDMI时,端子336至少是连接到保留线、HPD线、SCL线和SDA线的一个端子。
图49是示出用于实现如上所述显示设备10接收要发送到HDMI电缆1的视频数据的过程的块结构的图。在图2中所示的控制单元97的控制下执行图49中所示的结构。
从记录/再现设备30经由端子335发送的未压缩视频数据被经由端子337输入到IF单元32b。而且,从记录/再现设备30经由端子336发送的压缩视频数据被经由端子338输入到IF单元32b。
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如上所述与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通信。通常,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接收数据,该数据包括有关是否发送从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发送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的任何一个的信息以及有关要发送的视频数据的量的信息等。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向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发送对应于所述接收的反馈。那些信息也被提供到接口单元12a。
通常经由端子338和336向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发送包括从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输出的那些信息的数据的控制信号(与接收相关的控制信号)。但也可以通过诸如CEC线的不同线来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或者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和控制单元97作为控制部件。
开关单元12b根据由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指定的视频数据(或者其标识号)来选择解码单元(解码器)124a、124b、...、124n中的一个解码单元,并且向所选择的解码单元提供从接口单元12a提供的视频数据。
经由端子337向接口单元12a输入的未压缩视频数据被输入到画面存储器126。
接着,参考图50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图48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开始两个处理线程(步骤S131)。所述两个处理线程是在步骤S231到S233中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和在步骤S241到S244中的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确认是否存在来自控制单元104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命令(或者是否在缓冲存储器(未示出)等中有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步骤S231)。当有发送命令时,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从IF单元32b和端子335发送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步骤S232),并且当没有发送命令时,重复从步骤S232起的过程。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确认是否有通过另一个线程的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步骤S233),并且如果没有,则结束所述两个线程。
在另一个线程中,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通过与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通信来确认可发送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其数据量等(步骤S241)。当由于与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通信而存在要发送的视频数据时(在步骤S242中的是),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发送该视频数据(步骤S243)。当没有要发送的视频数据时(在步骤S242中的否),则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重复从步骤S241起的过程。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确认是否有通过另一个线程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步骤S244),并且如果没有,则结束两个线程。
如上所述,因为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连接端子335和337的线与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因此可以同时有效地发送多个视频数据。
接着,参考图51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图49中所示的结构执行的操作。
控制单元97开始两个处理线程(步骤S151)。所述两个处理线程是在步骤S251到S253中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和在步骤S261到S264中的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
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确认是否有来自控制单元97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接收命令(或者在缓冲存储器(未示出)等中是否有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步骤S251)。当有发送命令时,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从IF单元32b和端子335接收未压缩的视频数据(步骤S252),并且当没有发送命令时,重复从步骤S252起的过程。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确认是否有通过另一个线程的压缩视频数据的接收处理(步骤S253),并且如果没有,结束所述两个线程。
在所述另一个线程中,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通过与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通信来确认可接收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其数据量等(步骤S261)。当因为与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通信而有要接收的视频数据时(步骤S262中的是),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接收该视频数据(步骤S263)。当没有要接收的视频数据时(步骤S262中的否),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重复从步骤S261起的过程。
接收数据控制单元12i确认是否有通过另一个线程的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过程(步骤S264),并且如果没有,则结束所述两个线程。
如上所述,因为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连接端子335和337的线与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第一和第二视频数据,因此可以同时有效地发送多个视频数据。
而且,因为使用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高速地发送数据,因此对要发送压缩视频数据的数量或其数据量没有多少限制。因此,作为源设备的记录/再现设备30不必改变在显示设备10中所需的缩略图的数据量。换句话说记录/再现设备30也可能原样地向显示设备10发送大量的视频数据,并且使显示设备10来改变视频数据大小。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通常经由连接端子335和337的线来发送在未压缩的视频数据的内容中包含的音频数据(第一音频数据)。
而且,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仅需要经由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在压缩视频数据的内容中包含的音频数据(第二音频数据)。从而,同时发送多个内容中含的多个音频数据。结果,已经接收到多个音频数据的接收设备可以向例如多个扬声器输出该多个音频。或者,所述接收设备可以叠加所述多个所接收的音频数据的部分,并且将它们输出到一个扬声器。
例如,假定当通过作为接收设备的显示设备10来再现一个视频内容时,用户在看着在显示设备10上显示的作为索引视频的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同时切换到另一视频内容,则显示设备10逐渐减少音量输出,以便在所述切换之前的内容中包含的音频数据逐渐减少。显示设备10能够使在所切换的内容中包含的音频数据逐渐增多,以便音量输出随着所述逐渐减少而逐渐变大。
或者,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可以经由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未压缩的视频数据中包含的未压缩的音频数据。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双向地通信在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与端子335和337之间交换的控制信号。因此,对控制信号几乎没有施加量限制。因此,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2i可以根据诸如在显示设备10的屏幕上的缩略图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接口)的数据量或向解码单元124a-124n提供的数据量(例如根据显示设备10的性能)来确定详细数据量。结果,存在不必在显示设备10中另外提供缓冲器或者可以在显示设备10上立即地反映来自用户的UI改变请求的优点。
在这个实施例中,已经经由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发送了多个压缩视频数据。但是,不总是需要发送多个压缩视频数据,而可以替代地发送一个压缩的视频数据(一个内容)。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地发送经由连接端子335和337的线发送的未压缩视频数据和一个压缩的视频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4可以经由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发送与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具有如下独特优点。
因为同时发送多个视频数据,因此当有多个显示设备10时具有优势。换句话说,其在多显示应用中是有效的。
或者,一个显示设备10通过同时发送多个视频数据来显示3D视频也变得可能。
因为使用一条电缆来发送高清晰度视频,因此当显示设备10包括具有超过通常分辨率的分辨率的巨大显示单元并且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缩略图时,用户也能以通常的尺寸来观看各个单独视频。
另外,作为可用于显示设备10的GUI,存在十字媒体条,在其中,以十字形状排列了多个不同的缩略图。或者,简单的矩阵排列也是可能的。而且,至少一个所述缩略图可以是运动图像。
或者,也可能将多个视频数据之一设置为用户实时地观看的视频,并且将另外一个或多个视频数据设置为记录视频。所述接收设备仅仅需要配备能够记录记录数据的存储装置,诸如硬盘、固态存储器和光盘。通常,用于实时观看的视频数据是未压缩视频数据,而其他是压缩视频数据。但是,相反的情况也是可能的。
使用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和接收压缩视频数据的技术可以被应用到第二或者第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除了区域划分地压缩视频数据之外,可以使用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另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压缩视频数据。在第三实施例中,除了向消隐区域分配的多个压缩视频数据之外,可以使用连接端子336和338的线来发送另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压缩视频数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信道单元,其能够使用差分信号并经由传送信道向外部设备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第二信道单元,其能够经由所述传送信道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
通信单元,其能够经由包含在所述传送信道中的两对差分传送信道来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并且根据所述两对差分传送信道中的至少之一的直流偏压来向所述外部设备通知在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和所述第二信道单元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用包含在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电缆中的保留线和HPD(热插拔检测)线作为所述第二信道单元来发送所述第二视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基带的第一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并且使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并被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多个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与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7.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信道单元,其能够使用差分信号并经由传送信道从外部设备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第二信道单元,其能够经由所述传送信道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
通信单元,其能够经由包含在所述传送信道中的两对差分传送信道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并且根据所述两对差分传送信道中的至少之一的直流偏压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有关所述接收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连接状态的通知;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和所述第二信道单元的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收设备,
其中,当所述发送设备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第一音频数据从第三信道单元发送并且使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第二音频数据从第四信道单元发送时,所述控制部件使所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一信道单元接收并且所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二信道单元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接收设备,还包括:
解码器,用于解码所接收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组合部件,用于通过在一个屏幕上组合所接收的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解码的第二视频数据来产生组合屏幕数据。

Claims (16)

1.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接口,其包括第一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并传送信道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传送信道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通过所述接口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接口是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用HDMI的TMDS(最小化差分信号传输)信道来作为第一信道单元发送第一视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用HDMI的保留线、HPD(热插拔检测)线、SCL(串行时钟)线和SDA(串行数据)线中的至少一个来作为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第二视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基带的第一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并且使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并被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音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多个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与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使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发送相关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二信道单元发送。
9.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接口,其包括第一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通过所述接口的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接收设备,
其中,当所述发送设备使包含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第一音频数据从第三信道单元发送并且包含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内容中的第二音频数据从第四信道单元发送时,所述控制部件使所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一信道单元接收并且所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由所述第二信道单元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接收设备,还包括:
解码器,用于解码所接收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组合部件,用于通过在一个屏幕上组合所接收的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解码的第二视频数据来产生组合屏幕数据。
1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其包括
第一接口,其包括第一信道单元,所述第一信道单元能够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第二信道单元,所述第二信道单元能够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的发送;以及,
接收设备,其包括
第二接口,其包括第三信道单元和第四信道单元,所述第三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所述第四信道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以及
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的接收。
13.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通过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
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的发送。
14.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信道单元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通过第二信道单元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
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的接收。
15.一种发送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通过第一信道单元发送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通过第二信道单元发送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
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的发送。
16.一种接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通过第一信道单元接收包含在多个内容的数据中的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基带构成的第一视频数据;
通过第二信道单元接收所述多个视频数据中的由预定编解码方法编码的第二视频数据;并且,
控制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数据的每个的接收。
CN2008801160405A 2007-11-28 2008-11-14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1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8087A JP5358931B2 (ja) 2007-11-28 2007-11-28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308087/07 2007-11-28
PCT/JP2008/070774 WO2009069482A1 (ja) 2007-11-28 2008-11-14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732A true CN101861732A (zh) 2010-10-13
CN101861732B CN101861732B (zh) 2012-10-03

Family

ID=4067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60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1732B (zh) 2007-11-28 2008-11-14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8675134B2 (zh)
EP (2) EP2216992B1 (zh)
JP (1) JP5358931B2 (zh)
KR (1) KR101495384B1 (zh)
CN (1) CN101861732B (zh)
BR (1) BRPI0819429A2 (zh)
ES (1) ES2521670T3 (zh)
HK (1) HK1144864A1 (zh)
RU (1) RU2502209C2 (zh)
TW (2) TWI545960B (zh)
WO (1) WO200906948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84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接收系统、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程序
CN103188471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株式会社东芝 发送器、接收器和通信路径切换方法
CN106105186A (zh) * 2014-03-07 2016-11-09 美国莱迪思半导体公司 通过多媒体通信连结通信的传送装置、接收装置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媒体
CN106464946A (zh) * 2014-05-06 2017-02-22 美国莱迪思半导体公司 媒体流数据与控制参数同步
CN11097183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奈斯特株式会社 影像及声音的混合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45021A (ja) * 2009-08-24 2011-03-03 Sony Corp 伝送システム、再生装置、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91432B2 (en) 2010-01-27 2016-11-08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deo output satisfying display capability of display device according to video input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JP5694412B2 (ja) * 2011-10-20 2015-04-01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JP5232319B2 (ja) * 2011-10-20 2013-07-10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845462B2 (ja) * 2011-11-07 2016-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伝送ユニット
WO2013099069A1 (ja) * 2011-12-27 2013-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ケーブル
KR20140007647A (ko) 2012-07-10 2014-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컬러 정보를 교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686085B (zh) * 2012-11-29 2020-02-21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攝像裝置及圖像感測器之資料傳送方法、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以及程式
WO2015166685A1 (ja) * 2014-05-01 2015-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又は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GB2536472B (en) * 2015-03-18 2018-08-01 Displaylink Uk Ltd A method of processing display data
CN111836096B (zh) * 2015-07-24 2023-05-30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CN105657315A (zh) * 2015-12-29 2016-06-08 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hdmi单网线延长器
WO2017187515A1 (ja) * 2016-04-26 2017-11-0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映像出力システム、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接続ケーブル
CN106209322B (zh) * 2016-07-18 2019-12-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信号中混合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58040B1 (ko) * 2017-01-03 2017-07-14 (주)셀텍 텔레비젼 시청 제어 장치
WO2019003609A1 (ja) * 2017-06-26 2019-01-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0623692B2 (en) * 2018-07-13 2020-04-14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High definition analog video and control link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S10855951B2 (en) 2018-07-13 2020-12-01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pensating sag effect
US10462413B1 (en) 2018-10-26 2019-10-29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Using metadata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for an AC-coupled video link
EP4052476A4 (en) * 2019-10-31 2023-08-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ARMONIZATION OF VIDEO FORMATS FOR VIDEO INGE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35853A1 (en) * 1998-01-08 1999-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Video signal reproducing device and hierarchical video signal decoder
EP1177688A2 (en) * 2000-01-14 2002-02-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JP2002281406A (ja) 2001-03-21 2002-09-27 Sony Corp デジタル放送におけるマルチビューチャンネル選択方法及びデータコンテンツ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放送送出装置並びにデータ表示変更方法及びデータ表示変更システム
JP4734828B2 (ja) * 2003-02-19 2011-07-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JP3943516B2 (ja) * 2003-03-27 2007-07-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再生装置
JP2005018312A (ja) 2003-06-25 2005-01-20 Sony Corp 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情報機器
JP2005051547A (ja) * 2003-07-29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音声出力装置、映像音声受信装置、映像音声出力方法、映像音声受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703761B1 (en) * 2003-12-26 2012-11-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rol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JP5082209B2 (ja) * 2005-06-27 2012-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
JPWO2007037379A1 (ja) * 2005-09-30 2009-04-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KR100774172B1 (ko) * 2005-12-02 2007-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기기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4792965B2 (ja) * 2005-12-26 2011-10-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JP4148267B2 (ja) 2006-02-16 2008-09-1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機器
JP2007294876A (ja) 2006-03-31 2007-11-08 Fuji Xerox Co Ltd 発光素子アレイ
JP4935178B2 (ja) * 2006-05-08 2012-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RU66644U1 (ru) * 2006-10-18 2007-09-10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Цветков Модуль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ввода-вывода и обработки hd/sd sdi видео dvi/hdmi графики
WO2008056686A1 (en) * 2006-11-07 2008-05-1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able
EP2071849A4 (en) * 2006-11-07 2010-08-04 Sony Corp RECEIVER, DELAYED INFORMATION PROCESS FOR RECEIVERS, AUDIO OUTPUT DEVICE AND DELAY CONTROL PROCEDURE FOR AUDIO OUTPUT DEVICES
JP5109978B2 (ja) * 2006-11-07 2012-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制御情報受信方法
EP2088780B1 (en) * 2006-11-07 2015-11-04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ntent 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ntent decoding method
JP4773943B2 (ja) * 2006-12-27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404937B1 (ko) * 2007-03-13 2014-06-09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JP5337370B2 (ja) 2007-11-13 2013-11-06 ソニー エスパナ,エス.エー.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映像信号送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の送信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84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接收系统、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程序
CN102891984B (zh) * 2011-07-20 2018-07-31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接收系统、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程序
CN103188471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株式会社东芝 发送器、接收器和通信路径切换方法
CN106105186A (zh) * 2014-03-07 2016-11-09 美国莱迪思半导体公司 通过多媒体通信连结通信的传送装置、接收装置及非暂态电脑可读媒体
CN106464946A (zh) * 2014-05-06 2017-02-22 美国莱迪思半导体公司 媒体流数据与控制参数同步
CN11097183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奈斯特株式会社 影像及声音的混合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971838B (zh) * 2018-09-28 2022-05-27 奈斯特株式会社 影像及声音的混合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69482A1 (ja) 2009-06-04
HK1144864A1 (en) 2011-03-11
RU2010119506A (ru) 2011-11-20
US20140125871A1 (en) 2014-05-08
US8675134B2 (en) 2014-03-18
US20140354889A1 (en) 2014-12-04
EP2827587A3 (en) 2015-03-11
KR20100084653A (ko) 2010-07-27
KR101495384B1 (ko) 2015-02-24
JP2009135614A (ja) 2009-06-18
TW201414309A (zh) 2014-04-01
BRPI0819429A2 (pt) 2015-05-05
CN101861732B (zh) 2012-10-03
JP5358931B2 (ja) 2013-12-04
RU2502209C2 (ru) 2013-12-20
EP2216992A1 (en) 2010-08-11
US20100309382A1 (en) 2010-12-09
EP2827587A2 (en) 2015-01-21
US8860884B2 (en) 2014-10-14
EP2216992A4 (en) 2011-01-05
TWI545960B (zh) 2016-08-11
US20160156966A1 (en) 2016-06-02
US9313437B2 (en) 2016-04-12
TW200943959A (en) 2009-10-16
ES2521670T3 (es) 2014-11-13
EP2216992B1 (en) 2014-10-15
TWI432028B (zh) 201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732B (zh)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接收方法
JP521884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ケーブル
CN101448123B (zh) 传输设备、接收设备、以及在接收设备中传输操作信息的方法
CN101766029B (zh) 通信系统、发送器、接收器、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线缆
JP500338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CN101682746B (zh)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帧速率转换系统和帧速率转换方法
CN101849413A (zh)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和视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JP5775200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17011734A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5999229B2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JP5595567B2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AU201120295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8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8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