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262B -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262B
TWI425262B TW99147015A TW99147015A TWI425262B TW I425262 B TWI425262 B TW I425262B TW 99147015 A TW99147015 A TW 99147015A TW 99147015 A TW99147015 A TW 99147015A TW I425262 B TWI425262 B TW I425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edium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gap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7013A (en
Inventor
Wei Tien Chang
Kuang Tao Su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9147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5262B/zh
Priority to CN201110055118.0A priority patent/CN102109633B/zh
Priority to US13/273,647 priority patent/US889426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27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7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2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側光式導光板及側光式背光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顯示面板及使用顯示面板的平面顯示裝置,已成為各類顯示裝置之主流。其中,液晶顯示器面板係為目前平面顯示裝置之顯學,並且大量地使用於各式面板顯示屏、家用的平面電視、個人電腦及膝上型電腦之平板型監視器、行動電話及數位相機之顯示幕等電子產品。
背光模組係為目前液晶顯示器面板中的關鍵零件之一。由於液晶本身不發光,因此背光模組之功能係在於提供充足的亮度以及分佈均勻之光源,以使液晶顯示器面板能正常地顯示影像。以往背光模組採用單塊導光板以供引導光源所產生之光線,其中該導光板不同區域所產生的輝度實質上相同。然而,為了增加顯示影像之視覺效果,必須在背光模組之不同區域產生不同程度的輝度明暗變化。
就習知直下式背光模組而言,由於發光元件係設置於顯示面板之正下方,因此直下式背光模組僅需在需要亮度之位置點亮對應發光元件並在不需亮度之位置關閉對應發光元件,即可達到顯示畫面所需之亮暗對比。然而,對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而言,發光裝置所產生之光線將於進入導光板後隨著行進距離的增加而慢慢向四周擴散。換言之,導光板無法將光線侷限於一個特定出光區域中。如此一來,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則無法和習知直下式背光模組一樣藉由開啟和關閉特定位置的發光裝置來提升畫面亮暗對比。
圖1所示係為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10之爆炸圖。如圖1所示,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10可包含反光板11、導光板40、光源組50,其中光源組50係分別設置於導光板40之側端。
在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光源組50包含複數光源51,其中本實施例之光源51係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同樣地,導光板40之不同部位係被該些光源51劃分成複數個發光區,其中每一導光板40之發光區亦對應不同之光源51。因此光源51亦可根據需要光線之發光區而選擇性地被點亮,以提供對應發光區所需要之光線。
如圖1所示,導光板40之表面可設有上結構層41。上結構層41包含複數角柱41a,其中角柱41a係由導光板40設置光源組50之側端大致直線延伸至設置光源組50之另一側端。因此角柱41a之延伸方向將平行於光源組50之光線射出方向。如此一來,光源組50所產生之光線可利用角柱41a之延伸方向大致直線地向導光板40另一端行進,而不會大幅發散地向導光板40另一端行進,有助於分區點亮的區塊控制。為此,本實施例角柱41a之延伸方向係大致相互平行,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角柱41a之延伸方向亦可根據光線之行進方向而相交並因此具有夾角。
每一個導光板40發光區之底面設有微結構層,用以破壞光線並使其自導光板40設置上結構層41之一側出光。
然而,導光板40係由同一材料以一體成型方式製成,因此導光板40之中並不具有阻隔相鄰光源51所產生光線之結構或其他材料。如此一來,光源組50所產生之光線中僅部分將於對應發光區中以平行於上結構層41之方向行進,而其他部分將在導光板40中以其他方向散出並最終於各個發光區底面之微結構層所破壞並出光。換言之,導光板40將無法侷限光源51所產生之光線在特定區域內出光,亦因此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10無法藉由個別開啟光源51的方式來提升畫面之明暗上的對比。
此外,上述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10可藉由具有V型結構之上結構層41還有各個發光區所對應微結構層所形成之結構來達成分區點亮之視覺效果並藉此提升顯示畫面之亮暗對比。然而,此一設計並未能有效解決上述各分區光線產生漏光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供對應顯示器選擇性點亮顯示面板之不同區域。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用以增加對應顯示面板之明暗對比。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用以減少對應顯示器之能源使用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背光模組。本發明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及複數第一介質,其中導光板本體之折射率大於第一介質之折射率。導光板本體包含複數相互平行之間隙,其中第一介質係設置於間隙中。導光板本體進一步包含入光端,其中間隙係以遠離及接近入光端之方向延伸。此外,導光板本體上定義有可視區域而間隙則是位於該可視區域內。
導光板本體包含複數導光區塊及複數連接區塊。導光區塊係相互並排而間隙則是位於相鄰導光區塊之間。連接區塊之相對兩端分別連接相鄰導光區塊。此外,導光區塊及連接區塊可選擇性以相同材料或具有不同折射率之材料製成。此外,第一介質對應導光板本體頂面之寬度大於對應導光板本體底面之寬度,其中第一介質所包含之形狀係選自三角形柱體及梯形柱體。
在不同實施例中,導光板進一步包含第二介質,其中第一介質及第二介質係同時設置於間隙之中。第一介質和第二介質分別鄰接導光板本體之不同部份且具有相異之折射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側光式導光板及側光式背光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圖2所示係為本發明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100之爆炸圖。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包含第一光源組110、第二光源組120、擴散片130、反光板140以及導光板200,其中第一光源組110和第二光源組120係設置於導光板200之側端。此外,擴散片130及反光板140係為選擇性地設置以在不同設計中提供較佳之效果。
此外,背光模組100較佳包含設置於導光板200相對反光板140一側之擴散片130,其中擴散片130透過其內部結構或材質來處理導光板200所射出之光線以藉此緩和導光板200因表面公差、內部結構公差或環境影響(如微粒污染)所造成的光學瑕疵。換言之,本實施例之擴散片130係用於避免導光板200的摩擦與補償導光板200的因公差或環境影響產生的光學瑕疵。
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光源組110及第二光源組120分別包含複數第一光源111及複數第二光源121,其中本實施例之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係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導光板200之不同部位係可定義成複數個發光區,其中每一發光區位於相鄰間隙220間並對應不同之第一光源111及不同之第二光源121。因此上述對應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可根據需要光線之發光區而選擇性地被點亮,以提供對應發光區所需要之光線。
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導光板200包含導光板本體210 及複數第一介質400。導光板本體210包含複數用以容納第一介質400之間隙220以及入光端230,其中第一介質400亦可為位於間隙220中之空氣。此外,導光板本體210之折射率大於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組110及第二光源組120設置於靠近相對之二入光端230之一側,並向入光端230發出光線進入導光板本體210,但不限於此;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背光模組100亦可僅於單一入光端230的位置附近設置光源。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係填滿於導光板本體210之間隙220中;因此第一介質400將於間隙220中接觸導光板本體210。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一介質400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製成,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亦可為其他折射率小於導光板本體210之物質或材料。
在此將參照圖3A來解釋本發明背光模組100之運作原理。根據司乃耳定律(Snell’s Law),當光由光密介質(折射率n1比較大的介質)射入光疏介質(折射率n2比較小的介質)時(比如由水入射到空氣中),如果入射角θ1 等於一個特殊角度θc 時,折射光線會沿折射界面的切線進行,即折射角θ2 =90。但如果入射角大於這一個特殊角度θc 時,入射角的正弦sinθ1 >n2/n1,會推得sinθ2 >1。
sinθ2 >1在數學上並不存在,因此此時光密介質中不存在折射光而只存有反射光。換言之,此時光密介質中發生全內反射。使上述全內反射發生的最小入射角θc 叫做臨界角,它的值取決於兩種介質的折射率的比值,即θc =sin-1(n1/n2)。舉例而言,水的折射率為1.33,空氣的折射率近似等於1.00,因此臨界角θc 等於sin-1(1/1.33)=48.8°。
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210之折射率大於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其中導光板本體210較佳係由折射率為1.4至1.7所製成,而第一介質400係由折射率為1.1至1.39所製成。如此一來,光線自導光板本體210接觸第一介質400之臨界角θc等於sin-1(1/1.49)=42.0°。換言之,如圖3A所示第一光線L接觸第一介質400之入射角θ1 被控制在大於42.0°時,第一光線L將被第一介質400所反射。此時,第一光線L將不會進入第一介質400並可於導光板本體210中進行全反射運動。
如此一來,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射出之光線即可被控制在對應導光板本體210之中。換言之,本發明之背光模組100係藉由控制導光板本體210及第一介質400間之臨界角θc 以及光線接觸第一介質400之入射角來達成區域性點亮之效果。
圖3A所示係為本發明導光板200之上視圖,其中導光板本體210上定義著一個可視區域150。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210上定義之可視區域150係對應於顯示面板(未繪示)之顯示面(Active Area),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視區域150亦可具有大於顯示面之面積。此外,可視區域150所對應之導光板本體210底部設有微結構層(未繪示),用以破壞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發出之光線並使該些光線從導光板本體210相對微結構層之一側出光。如圖3A所示,導光板本體210用以容納第一介質400之間隙220較佳係位於可視區域150內,但不限於此。在圖3B所示之實施例中,上述間隙220亦可自入光端230之一端延伸至導光板本體210另一側之入光端230。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本體210底部對應間隙220及接觸第一介質400之位置定義著複數連接區塊(未繪示),其中連接區塊係用於連接第一介質400兩側之導光板本體210並同時形成間隙220,以供容納第一介質400。
如圖3A所示,第一光源組110及第二光源組120係設置於導光板本體210對應入光端230之側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之尺寸較佳小於相鄰第一介質400之間隔220的距離,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之尺寸亦可大於上述相鄰第一介質400間的間隔220的距離,其中尺寸大於間隔220的距離之第一光源111或第二光源121可以間隔排列方式設置於靠近入光端230之位置。
圖3C所示係為本發明導光板200之另一變化實施例上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200具有同樣設置於間隙之中的第二介質450,其中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小於第二介質450之折射率。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係設置於間隙中的不同位置;換言之,第一介質400和第二介質450分別接觸著導光板本體210之不同部份。
在圖3C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係設置於間隙中央之位置而第二介質450則是設置於間隙中較靠近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之位置。因此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發出的光線接觸第一介質400之入射角將大於光線接觸第二介質450之入射角。此外,由於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小於第二介質450之折射率,因此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一介質400間的臨界角將小於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二介質450間的臨界角。藉此,即使光線和第一介質400和第二介質450間的入射角不同,導光板200也可透過第一介質400和第二介質450折射率之差異來將大部份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產生之光線限制在導光板本體210中。
舉例而言,在圖3C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光源111所產生之第一光線L及第二光線M係以不同角度離開第一光源111。第一光線L將以第一入射角θA 接觸第一介質400而第二光線M將以第二入射角θB 接觸第二介質450。在圖3C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入射角θA 大於第二入射角θB ,但是由於本實施例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一介質400之臨界角小於第一入射角θA 且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二介質450之臨界角小於第二入射角θB ,因此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分別可有效地將第一光線L及第二光線M反射回導光板本體210。
圖4所示係為圖3A所示導光板200之剖視圖。如圖4所示,導光板本體210上可定義出複數導光區塊300及複數連接區塊310,其中導光區塊300係相互平行且相互並排。另一方面,連接區塊310之兩端分別連接著相鄰之導光區塊300並藉此形成間隙220於相鄰導光區塊300之間以及圖3A所示之可視區域150內,以供容納第一介質400。
如圖4所示,連接區塊310係位於第一介質400之下方並連接著相鄰導光區塊300;換言之,第一介質400係設置於相鄰導光區塊300間以及連接區塊310上方之間隙220中。因此,本實施例之導光區塊300、連接區塊310及第一介質400可被視為導光板所包含複數區塊,其中複數導光區塊300及複數第一介質400分別係為相互並排且平行之區塊。
此外,本實施例之導光板200包含複數微結構層500,設置於導光板本體210之底面以改變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發出光線之路徑以使其自導光板本體210相對一側之頂面出光。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200使用微結構層500來達成改變光線之路徑以供出光之功效,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導光板200亦可包含條狀印刷結構、點狀印刷結構、條狀凸塊、點狀凸塊、條狀凹塊、點狀凹塊或其組合等用於反射光線之微結構。另外,點狀結構可包含圓形、橢圓或其他相近形狀。
在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導光區塊300及連接區塊310係以相同材料所製成。換言之,導光區塊300及連接區塊310較佳係以一體成型的方式來製成。由於導光區塊300及連接區塊310具有相同之折射率,因此部份自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21所發出之光線將自導光區塊300穿過連接區塊310以行進至鄰接之導光區塊300。至少部份光線將被位於導光板200底面之微結構層500所破壞並最終自導光板200相對微結構層500之頂面出光。如此一來,光線於對應連接區塊310之位置的出光將中和該區域之亮度並避免背光模組100在第一介質400的位置產生明顯的暗帶。
此外,在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以及連接區塊310厚度之間的比例較佳係為6:1,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以及連接區塊310厚度之間的比例可根據需要通過連接區塊310之光線量、光源之亮度以及其他因素來調整第一介質400以及連接區塊310之厚度以及第一介質400以及連接區塊310之間厚度的比例。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導光板200可控制導光板200在對應連接區塊310位置的出光亮度,藉此避免背光模組100在第一介質400的位置產生明顯的暗帶。此外,亦可藉此設計允許適量光線通過兩相鄰之導光區塊300之邊界,以達到模糊邊界之效果。
如前所述之,在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導光區塊300及連接區塊310係以相同材料所製成。然而,在圖5所示之變化實施例中,導光區塊300及連接區塊310係以相異材料所製成。此外,連接區塊310及第一介質400可以相同材料所製成。如此一來,連接區塊310及第一介質400具有相同之折射率。藉此,連接區塊310及第一介質400可有效地將更多部份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所產生之光線以全反射方式限制在導光區塊300之中。此外,本發明之導光區塊300、連接區塊310以及第一介質400皆可以折射率相異之材料所製成,其中導光區塊300之折射率較佳大於連接區塊310及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而連接區塊310之折射率較佳大於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但不限於此。
圖6所示係為本發明導光板200另一變化實施例之放大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靠近導光板200頂面之第一介質400的寬度大於靠近導光板200底面及微結構層500之第一介質400的寬度。如圖6所示,由於第一介質400兩端之寬度不一,因此以不同方向行進之光線將以不同之入射角來與第一介質400進行接觸。如此一來,部份光線將因入射角小於上述之臨.界角而進入第一介質400,並藉此從導光板200之頂面201出光。另一方面,部份光線將因入射角大於上述臨界角而被反射回導光區塊300,並因此在被微結構層500破壞後最終自導光板200之頂面201出光。如此一來,穿過第一介質400而出光的光線將中和該區域之亮度並避免背光模組100在第一介質400的位置產生明顯的暗帶。
圖6所示為第一光線L及第二光線M於圖式之剖面上之投影示意,其中第一光線L及第二光線M係分別朝圖面內之方向入射導光板200。如圖6所示,第一光線L及第二光線M在導光板本體210中行進並以相異之入射角接觸第一介質400。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光線L接觸第一介質400之入射角小於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一介質400間的臨界角,因此第一光線L穿越第一介質400並向導光板本體210之頂面方向行進。
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光線M接觸第一介質400之入射角大於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一介質400間的臨界角,因此第二光線M被第一介質400反射回導光板本體210並將於被微結構層500破壞後自導光板本體210頂面出光。
圖7係為圖6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剖視圖,在本實例中,第一介質400較佳係為梯型柱體;換言之,設置於間隙220中的第一介質400較佳具有梯型之側面。在本實施例中,微結構層500係設置於導光板本體210之底面,其中相鄰微結構層間具有間隔221。如圖7所示,間隔221之位置對應著第一介質400之底面;換言之,第一介質400之底面未設有微結構層500,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微結構層500可選擇性地設置於第一介質400之部份底面。
此外,在圖6及圖7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分別所包含之形狀分別形成為三角形柱體及梯形柱體,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第一介質400亦可形成為橢圓柱體、圓柱體或其他合適之柱體。
圖8係為圖6所示導光板200之另一變化實施例上視圖,其中僅第一光源111係設置於靠近導光板本體210一側入光端230之位置。如圖8所示,第一介質400具有朝入光端230接近和遠離之延伸方向60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沿著延伸方向600之各個部份分別具有相異之厚度(請同時參閱以下圖9A、圖9B及圖9C)。
圖9A、圖9B及圖9C分別係為對應圖8中剖面A、B及C之放大圖。在本實施例中,在沿著朝入光端230接近之延伸方向600上,第一介質400之厚度漸增。如圖9A、圖9B及圖9C之剖視圖所示,第一介質400靠近入光端230部份之厚度大於遠離入第一介質400部份之厚度。此外,由於入射角較小的關係,第一光源111所發出之第一光線L較易穿透靠近入光端230之第一介質400並從導光板200之頂面出光;因此靠近入光端230部份且較厚之第一介質400將可將較多光線反射回導光板本體210。另一方面,由於入射角較大的關係,第一光源111所產生之第二光線M較易被遠離入光端230之第一介質400反射回導光板本體210;因此遠離入光端230且較薄之第一介質400將可使較多光線經由微結構層之破壞而自導光板本體210之頂面出光。如此一來,導光板200靠近第一介質400位置之出光亮度可以較為平均。換言之,第一介質400厚度漸增之特性可用於平均背光模組100對應第一介質400位置之出光亮度。
此外,圖9A、圖9B及圖9C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對應導光板200頂面之寬度實質上相等,但不限於此。圖10A至圖10C所示係為圖9A至圖9C所示導光板200之變化實施例,其中在沿著朝入光端230接近之延伸方向600上,第一介質400對應導光板200頂面之寬度可同時漸增。
圖11係為圖8所示導光板200之變化實施例。本實施例之導光板200進一步包含同樣設置於間隙220之中的第二介質450,其中第二介質450較第一介質400更靠近入光端230以及設置於接近入光端230位置的第一光源111。在圖11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具有相同之延伸方向600。此外,圖12A至圖12D分別係為對應圖10中剖面A、B、C及D之放大圖。
在此請同時參照圖11以及圖12A至圖12D。在沿朝入光端230接近之延伸方向600上,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之厚度漸增。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之厚度係自延伸方向600遠離第一光源111之一端開始沿著接近入光端230之方向漸增。另一方面,第二介質450之厚度係自第一介質400和第二介質450之連接處開始沿著接近入光端230之方向漸增。由此可見,第二介質450每個部份之厚度實質上皆大於第一介質400之厚度。
如上所述,第二介質450之厚度大於第一介質400之厚度。此外,第一介質400之折射率小於第二介質450之折射率,因此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一介質400之間的臨界角小於導光板本體210與第二介質450之間的臨界角。然而,由於入射角較小的關係,第一光源111所發出之第一光線L較易穿透靠近入光端之第二介質450並從導光板200之頂面出光,因此靠近入光端且較厚之第二介質450將可反射較多光線回導光區塊300。
另一方面,由於入射角較大的關係,第一光源111所產生之第二光線M較易被遠離入光端230之第一介質400反射回導光板本體210;因此穿透遠離入光端230且較薄之第一介質400以及被該第一介質400所反射之光線實質上相等於上述穿透第二介質450以及被該第二介質450反射之光線。由此可見,導光板200靠近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位置之出光亮度可以較為平均。換言之,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在接近入光端230之方向上厚度漸增之特性可用於平均背光模組100對應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位置之出光亮度。
圖12A至圖12D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對應導光板200頂面之寬度實質上相等,但不限於此。圖13A至圖13D所示係為圖12A至圖12D所示導光板200之變化實施例,其中在沿著朝入光端230接近之延伸方向600上,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對應導光板200頂面之寬度 可同時漸增。
在圖8至13D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之形狀皆選自三角形柱體,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介質400及第二介質450亦可選長方形柱體、梯形柱體、橢圓柱體、圓柱體或其他合適之柱體。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示已揭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必須瞭解到各種增添、許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於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不會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圍。熟悉該技藝者將可體會本發明可能使用於很多形式、結構、佈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於此所揭示的實施例於所有觀點,應被視為用以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應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涵蓋其合法均等物,並不限於先前的描述。
10...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
11...反光板
40...導光板
41...上結構層
41a...角柱
50...光源組
51...光源
100...背光模組
110...第一光源組
111...第一光源
120...第二光源組
121...第二光源
130...擴散片
140...反光板
150...可視區域
200...導光板
201...頂面
202...底面
210...導光板本體
220...間隙
221...間隔
230...入光端
300...導光區塊
310...連接區塊
400...第一介質
450...第二介質
500...微結構層
600...延伸方向
L...第一光線
M...第二光線
θ1 ...入射角
θA ...第一入射角
θB ...第二入射角
θc ...臨界角
圖1所示係為習知側光式背光模組之爆炸圖;圖2所示係為本發明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之爆炸圖;圖3A所示係為本發明導光板之上視圖;圖3B係為圖3A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上視圖;圖3C係為圖3A所示導光板之另一變化實施例上視圖;圖4所示係為圖3A所示導光板之剖視圖;圖5所示係為圖4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圖6所示係為本發明導光板另一變化實施例剖視圖;圖7係為圖6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剖視圖; 圖8係為圖6所示導光板之另一變化實施例上視圖; 圖9A、圖9B及圖9C分別係為對應圖8中剖面之放大圖; 圖10A、圖10B及圖10C所示係為圖9A、圖9B及圖9C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 圖11係為圖8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 圖12A至圖12D分別係為對應圖11中剖面之放大圖;以及 圖13A至圖13D所示係為圖12A至圖12D所示導光板之變化實施例。
110...第一光源組
111...第一光源
120...第二光源組
121...第二光源
150...可視區域
200...導光板
210...導光板本體
230...入光端
400...第一介質
L...第一光線
θ1 ...入射角

Claims (27)

  1. 一種導光板,包含:一導光板本體,包含複數間隙及至少一入光端,其中該些間隙之延伸方向實質上相互平行,該些間隙係沿遠離及接近該入光端之方向延伸;複數第一介質,設置於該些間隙中,其中該導光板本體之折射率大於該第一介質之折射率;以及複數第二介質,設置於相鄰該些間隙中,其中位於該些間隙中的該第一介質和該第二介質分別鄰接該導光板本體之不同部份,該第一介質之折射率小於該第二介質之折射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板本體上定義有一可視區域,該些間隙係位於該可視區域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板本體包含:複數導光區塊,其中該些導光區塊相互並排,該些間隙係位於相鄰該些導光區塊之間;以及複數連接區塊,其中該連接區塊之相對兩端分別連接相鄰該些導光區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些第一介質則是位於該連接區塊之另外相對兩端之該些間隙中。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係疊置在該連接區塊之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區塊及該連接區塊係以相同材料製成。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區塊及該連接區塊係以具有相異折射率之材料製成。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和該第二介質具有相同之一延伸方向,在沿朝該入光端接近之該延伸方向上,該第一介質及該第二介質之厚度漸增。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板本體包含一頂面及一底面,其中靠近該頂面之該第一介質寬度大於靠近該底面之該第一介質寬度。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包含之形狀係選自一三角形柱體及一梯型柱體。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在沿朝該入光端接近之一延伸方向上,該第一介質之厚度漸增。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複數微結構層,設置於該導光板本體之底面,其中相鄰該些微結構層間具有對應該些間隙之一間隔。
  13.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如請求項1至12其中之一所述之導光板;以及複數發光元件,其中每一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該導光板本體對應該入光端之位置並向該入光端發出一光線進入該導光板本體。
  14. 一種導光板,包含:複數導光區塊,相互並排且實質上互相平行,其中相鄰該些導光區塊至少部份連接,每一該導光區塊包含一入光端;複數第一介質,設置於相鄰該些導光區塊之間,其中該導光區塊之折射率大於該第一介質之折射率;以及 複數第二介質,設置於相鄰該些導光區塊之間,其中位於相鄰該些導光區塊之間的該第一介質及該第二介質分別鄰接著對應該些導光區塊之不同部份,該第一介質之折射率小於該第二介質之折射率。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複數連接區塊,其中該連接區塊之相對兩端分別連接相鄰該些導光區塊以形成位於相鄰該些導光區塊間之複數間隙,該些間隙係沿遠離及接近該入光端之方向延伸,該些第一介質係位於該些間隙中。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一可視區域,其中該些間隙係位於該可視區域內。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導光板,其中部分該連接區塊係位於該可視區域之外。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複數連接區塊,該些第一介質則是位於該連接區塊之另外相對兩端之該些間隙中。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係疊置於該連接區塊之上。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區塊及該連接區塊係以相同材料製成。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導光區塊及該連接區塊係以具有相異折射率之材料製成。
  22.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及該第二介質具有相同之一延伸方向,在沿朝該入光端接近之該延伸方向上,該第一介質及該第二介質之厚度漸增。
  23.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一頂面和一底面,其 中靠近該頂面之該第一介質寬度大於靠近該底面之該第一介質寬度。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介質之形狀係選自一三角型柱體及一梯型柱體。
  2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導光板,其中在沿朝該入光端接近之一延伸方向上,該第一介質之厚度漸增。
  2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導光板,進一步包含複數微結構層,分別設置於該些導光區塊之底面,其中相鄰該些微結構層間具有對應該第一介質之一間隔。
  27. 一種背光模組,包含:如請求項14至26其中之一所述之導光板:以及複數發光元件,其中每一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對應該導光區塊之該入光端的位置並向該入光端發出一光線進入該導光區塊。
TW99147015A 2010-12-30 2010-12-30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TWI425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7015A TWI425262B (zh) 2010-12-30 2010-12-30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CN201110055118.0A CN102109633B (zh) 2010-12-30 2011-02-28 区域性点亮侧光式导光板及区域性点亮侧光式背光模块
US13/273,647 US8894265B2 (en) 2010-12-30 2011-10-14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optically separated light guide bod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7015A TWI425262B (zh) 2010-12-30 2010-12-30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7013A TW201227013A (en) 2012-07-01
TWI425262B true TWI425262B (zh) 2014-02-01

Family

ID=4417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7015A TWI425262B (zh) 2010-12-30 2010-12-30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94265B2 (zh)
CN (1) CN102109633B (zh)
TW (1) TWI425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097B (zh) * 2012-07-09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500781A (zh) * 2013-06-21 2015-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導光板、導光板的製造方法及背光模組
CN108603651B (zh) * 2016-02-09 2020-06-23 纳诺科普有限公司 带有多个光路的光导
CN105700234B (zh) * 2016-04-06 2019-08-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WO2017181165A1 (en) * 2016-04-15 2017-10-19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ing assembly with differing light output distribution and/or spectrum output
KR20180005535A (ko) * 2016-07-06 2018-0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67739B2 (en) * 2016-09-20 2021-07-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782831B2 (ja) * 2017-02-22 2020-11-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7577086B (zh) * 2017-10-18 2019-05-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KR102545205B1 (ko) * 2017-12-27 2023-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627039A1 (en) * 2018-09-20 2020-03-25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A segmented light guid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10935717B2 (en) * 2018-11-05 2021-03-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3760918B1 (en) 2019-07-02 2021-06-02 Axis AB Lightguide assembly
DE102020207235A1 (de) 2020-06-10 2021-12-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eibenverbund mit Lichtbarrie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5515A (zh) * 2006-10-18 2008-04-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TW201013117A (en) * 2008-06-23 2010-04-01 Sony Corp Plan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EP2258976A1 (en) * 2008-05-30 2010-12-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5203Y2 (ja) * 1988-09-27 1994-09-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照光用導光体
US6443582B1 (en) * 2000-08-30 2002-09-03 Visteon Corporation Edge-lit light assembly with light guiding structures
TW567294B (en) 2002-08-16 2003-12-21 Au Optronics Corp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
TWI226954B (en) 2003-07-08 2005-01-21 Au Optronics Corp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KR100606968B1 (ko) * 2003-12-29 2006-08-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사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264601B (en) 2004-11-19 2006-10-2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263011B (en) 2005-02-14 2006-10-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ght guide panel and backlight module
KR20070081564A (ko) * 2006-02-13 2007-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1071233A (zh) * 2006-05-12 2007-11-1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光源装置
JP4695626B2 (ja) * 2006-06-30 2011-06-08 株式会社東芝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17433B (en) * 2006-10-04 2009-11-21 Ind Tech Res Inst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ed module having light guide plate
CN101191905B (zh) * 2006-11-30 2010-09-15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条及使用该光条之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CN100582831C (zh) * 2006-12-22 2010-01-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JP4813383B2 (ja) * 2007-01-22 2011-11-0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導光シート
TWI366713B (en) * 2007-04-14 2012-06-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8089582B2 (en) * 2007-05-31 2012-01-03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groove having an end portion that stops short of the non-adjacent opposite side surfaces and extends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non-adjacent side surfaces
KR100873500B1 (ko) * 2007-06-12 2008-12-1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전면에 대칭형상 프리즘과 비대칭형상 프리즘을 구비하는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TWM325578U (en) 2007-07-20 2008-01-11 Tennrich Int Corp Light-emitting structure of a decoration plate and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t applied
CN101533120B (zh) 2008-03-14 2011-07-27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TWM343865U (en) 2008-05-27 2008-11-01 Haohan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emission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102187145A (zh) * 2008-10-16 2011-09-1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1788128A (zh) 2009-01-22 2010-07-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KR101248468B1 (ko) * 2009-04-01 2013-03-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584280B1 (ko) * 2009-07-20 2016-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8491174B2 (en) * 2010-01-07 2013-07-23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5515A (zh) * 2006-10-18 2008-04-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EP2258976A1 (en) * 2008-05-30 2010-12-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TW201013117A (en) * 2008-06-23 2010-04-01 Sony Corp Plan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7013A (en) 2012-07-01
US8894265B2 (en) 2014-11-25
US20120170314A1 (en) 2012-07-05
CN102109633B (zh) 2015-08-12
CN102109633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5262B (zh) 區域性點亮側光式導光板及區域性點亮側光式背光模組
KR100631904B1 (ko) 도광 기능을 갖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JP5199830B2 (ja) 表示装置
JP4523530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324249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00046204A1 (en) Surfac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6127019A (ja) 超集光導光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平板表示装置に使用する薄膜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20170059764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9798073B2 (en) Light guide plate comprising a connection layer dispos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light guide layers,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85302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TW201024857A (en) A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lateral optical structures and a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WO2017159556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468796B (zh) 分區發光之背光模組
US10809571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H11174214A (ja) 指向性反射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US20070053065A1 (en) Diffusion sheet
WO2022033234A1 (zh) 侧入式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0287556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6682834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2023207A (ja) 表示装置
JP5138493B2 (ja) 表示装置
JP5184240B2 (ja) 表示装置
JP20082991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38111B1 (ko) 고출력 도광판, 이를 채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JP2014239024A (ja) 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