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7394B -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7394B
TWI407394B TW098144665A TW98144665A TWI407394B TW I407394 B TWI407394 B TW I407394B TW 098144665 A TW098144665 A TW 098144665A TW 98144665 A TW98144665 A TW 98144665A TW I407394 B TWI407394 B TW I407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erminal
conductive paste
image display
electrode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1259A (en
Inventor
Zenichiro Hara
Satoru Kiridoshi
Suguru Nagae
Takanori Okumura
Yoshiyuki Suehiro
Nobuo Terazaki
Jun Sugahara
Ryota Oki
Takeshi Yoshida
Yutaka Saito
Yuji Saito
Toshinao Yuki
Hiroyuki Sato
Yoshinori Fukuda
Yosuke Sato
Masami Kimur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ioneer To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ioneer To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0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3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79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6Methods for cleaning the liquid crystal cells, or components thereof, during manufacture: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Description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排列多數個液晶顯示器(LCD)面板、電漿顯示器面板(PDP)、電激發光(EL)顯示器面板等而構成的大型畫像顯示裝置,尤其有關構成該裝置的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大型畫像顯示裝置(又稱為大型顯示器)為了能夠以低價格實現高性能,係採用將作為畫像顯示元件(或顯示單元)的平面顯示器(例如,LCD面板、PDP、EL顯示器面板等)矩陣(matrix)狀排列複數片的方式。
於第11圖示有構成如上所述之大型顯示器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之一例。
第11圖為示有畫像顯示元件之排列之一部分(2片排列)的圖,第11圖(a)為正面圖,第11圖(b)為側面圖。
畫像顯示元件30係具有由玻璃板等構成的前面面板31和背面面板32。前面面板31與背面面板32係隔開預定間隔而相對向,於其間配置有複數個像素33、和控制該等像素用的複數個電極(未圖示)而形成發光層(或液晶層),且將周圍以封裝寬度g1的封裝部34封裝。
當用以將電壓施加於電極的引出線從畫像顯示元件30之周圍,亦即從鄰接的畫像顯示元件30之接縫部35引出時,需要引出用部分。當接縫部35之鄰接的畫像顯示元件30之像素33的間隔Ga比同一畫像顯示元件內的像素間隔Gb大時,則接縫部35將變得顯眼。
因此,如第11圖(b)之放大圖所示,將背面面板32二分割而於中央部設置縫隙(gap)部36,於該縫隙部(亦可簡稱為縫隙)36具有對應於電極的端子37,於該端子37連接電極接腳(pin)或如圖所示的引出線38而引出至背面面板的外側(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於專利文獻1中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由於係從形成於背面面板32的縫隙部36引出電極的引出線38,故就使畫像顯示元件30之接縫部35較不顯眼的構造而言雖有效,但由於存在於狹小的縫隙部36間的多數個端子37係連接引出線38而與配線層連接,故有與端子37間的連接繁雜,且引出方法複雜而導致作業性不佳的問題。
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係為了解決如上所述之問題點而提供者。
第12圖為示有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畫像顯示元件之構成的斜視圖,第13圖為第12圖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以下係對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進行說明。
該畫像顯示元件係矩陣狀地排列許多個而構成大畫面的平面顯示器。
就畫像顯示元件之顯示裝置而言,例如有LCD面板、PDP、EL顯示器面板等。又,圖中所示為從背面觀看畫像顯示元件之情形。
如第12圖所示,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21,由玻璃板等所構成;背面面板22,同樣由玻璃板等構成且相對向於前面面板21;複數個像素(未圖示),矩陣狀地配置於兩面板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不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前述像素的複數個電極(未圖示),兩面板21、22係構成為夾持像素及電極而予以貼合。
背面面板22係在相鄰的兩個像素行間被分割而於該分割部形成有縫隙(gap) 23。於圖中雖為了易於瞭解而將縫隙23擴大顯示,但實際的縫隙23係例如為寬度0.30mm左右的微小縫隙。
另外,由於像素係矩陣狀地配置,因此於稱作「像素間」時,存在有橫方向的像素列間與縱方向的像素行間,惟在本文則包含雙方而稱為「相鄰的2個像素行」。
又,背面面板2雖示為於中央部作2分割者,但分割數量和分割位置並不限於此。背面面板22亦可為3分割以上,且分割位置只要為鄰接的像素之間則亦可為其他位置。
於位於縫隙23的前面面板21側係配置有連接於電極的複數個電極端子24。電極端子24係例如為以與電極相同的材料同時形成,係從縫隙露出。
另一方面,於背面面板22之背面22a(將與前面面板之對向面的背側稱為背面)與為縫隙(gap) 23之端部的端面22b係形成有金屬膜配線25。
金屬膜配線25係例如藉由厚膜印刷等而形成者。於背面22a側之金屬膜配線25之端部連接有連接器26。經由該連接器而連接外部之驅動電路。
於第13圖示有配線部之詳細。如圖所示,在將背面面板22貼合於前面面板21的狀態下,以使背面面板22之端部22b之金屬膜配線25垂直地抵接於前面面板21側之電極端子24的方式將電極端子24與金屬膜配線25之位置對準而形成。而且,在將兩面板21、22貼合的狀態下於抵接部分塗布焊料27,且局部性地加熱而使焊料27融化接合。
另外,第14圖為示有從前面面板21之外周端部引出電極端子24時之電極連接部的斜視圖。
其所示之構成為:使背面面板22略小於前面面板21,且於重疊兩面板時以於端部形成高低差部21a的方式,使電極端子24於該高低差部21a露出,使電極端子24與形成於背面面板22之端部22b的金屬膜配線25抵接,且藉由焊接而接合。
如上所述,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21;相對向於前面面板21的背面面板22;複數個像素(未圖示),矩陣狀地配置於兩面板間且選擇為顯示或非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該像素的複數個電極,且係藉由以兩面板夾持像素及電極而予以貼合構成,其中,於背面面板22之背面與端面(端部22b的面)係形成有金屬膜配線25,且連接於電極的電極端子24係對應於形成於背面面板22之端面的金屬膜配線25,而配置於前面面板21側,形成於端面22b的金屬膜配線25與電極端子24係藉由焊接而接合。
從而,與專利文獻1所示的畫像顯示元件相比,不需使用電極之引出線也可從狹窄的空間中用簡單的方法將電極引出,而可避免畫像顯示元件間之接縫寬度擴大,當排列畫像顯示元件而構成大畫面時,可藉由縮小接縫而改善畫質。另外,可簡化電極配線之引出而可削減成本。
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係如第12圖所示地藉由將電極端子24與金屬膜配線25直接焊接而連接,故可從形成於背面面板22的縫隙(gap/溝部) 23引出電極。
然而,雖就使畫像顯示元件之接縫部不起眼之構造而言有效,但仍然在對應背面面板22之厚度而生的端子部附近之溝部(縫隙部)中加工用之工具(焊接用工具之頭或針等)難以到達縫隙(溝部/gap) 23之深處的焊接部(亦即,電極端子24與金屬膜配線25之抵接部)。
尤其,隨著顯示裝置高解析度化而連帶使像素間距縮短,必須對應像素間距之縮短而更縮小進行電極引出的縫隙部之寬度,故使電極之引出加工更加困難。
從而,以焊接而進行的電極端子24與金屬膜配線25之連接可靠性成為問題。
另外,由於連接電極端子24與金屬膜配線25的焊料27係具有微小間隔而配置,故容易產生遷移(migration),而使電極引出部之絕緣性成為問題。
另外,於第14圖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雖易於從面板之外周端部引出電極,但由於設有電極之引出線的端子部附近之面板形狀有問題,而導致電極之引出加工因難。
加工方法雖例如有藉由焊接、打線(wire bonding)、導電糊料(例如Ag糊料)等而連接等,但於對應於背面面板22之厚度而產生的端子部附近之高低差中,加工用的工具(頭等)等難以到達位於高低差部之深處的連接部。
又,當於電極端子24和金屬膜配線25之連接使用導電糊料時,若隨著顯示元件之高解析度化而縮小導電糊料與電極端子24之接觸面積,則電性連接電阻可能會上升或因經時變化而使電阻值不穩定。
當電極端子24之表面材質為Al或Cr時,於表面會產生氧化層而難以獲得良好的電性接觸。
視電極端子24之材質,也可能為與連接材料27(焊料或打線)之間的電性連接電阻高或電性連接電阻之經時變化大的材質。
另外,若在製造步驟中等有於電極端子24之表面產生皮膜或表面被污染的情形,則有該皮膜或污染層阻礙電極端子24與連接材料27間之電性連接而無法獲得穩定的電性連接和充分低電阻之電性連接的可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515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91502號公報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而研發者,其目的為提供一種畫像顯示元件及畫像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係藉由使畫像顯示元件之端子部附近的面板形狀為適合於電極之引出電極的引出加工所需工具(亦即,烙鐵頭或注入導電糊料用的針等)使用的構造,而可容易地進行電極之引出加工,並且於電極端子與金屬膜配線的連接即使使用導電糊料亦能使導電糊料與電極端子的連接部(以下亦簡稱為連接部)之接觸電阻降低,且於連接部流通大電流時也具有穩定的連接性能。
本發明之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背面面板,相對向於前述前面面板;複數個像素,矩陣狀地配置於前述前面面板及背面面板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不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前述像素的複數個電極;前述前面面板和前述背面面板係夾持像素及電極予以貼合而構成;前述電極係經由金屬膜配線而連接至驅動電路,其中,前述背面面板係以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間使連接於前述電極的電極端子露出的方式被分割,且於該分割部分係形成有溝部,該溝部係具有位於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之背側的上部比底部寬之形狀;前述金屬膜配線係形成於前述背面面板之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的背側的面;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金屬膜配線係藉由沿著構成前述溝部的傾斜面塗布的導電糊料而連接;於前述電極端子和前述導電糊料之連接部的界面係設有接觸電阻減低手段。
另外,本發明之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係製造具有:前面面板;背面面板,相對向於前述前面面板;複數個像素,矩陣狀地配置於前述前面面板及背面面板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不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前述像素的複數個電極;前述前面面板和前述背面面板係夾持像素及電極予以貼合而構成;前述電極係經由金屬膜配線而連接至驅動電路的畫像顯示元件,其中,前述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具有:第1步驟,以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間使連接於前述電極的電極端子露出的方式將前述背面面板分割,並且於該分割部分形成溝部,該溝部係具有位於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之背側的上部比底部寬之形狀;第2步驟,將前述金屬膜配線形成於前述背面面板之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的背側的面;第3步驟,藉由沿著構成前述溝部的傾斜面塗布的導電糊料而連接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金屬膜配線;以及第4步驟,於前述電極端子和前述導電糊料之連接部的界面設置接觸電阻減低手段。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易於進行電極之引出加工並且即使在電極端子與金屬膜配線間之連接使用導電糊料,亦可減低導電糊料與電極端子之連接部的接觸電阻,且即使在連接部流動大電流時也具有穩定的連接性能的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以下,根據圖式對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為用以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基本構成用的斜視圖,第2圖為表示第1圖之主要部分剖面的放大圖。
該畫像顯示元件係矩陣狀地配置多數個而構成大型的平面顯示器。
就畫像顯示元件之顯示裝置而言,例如,可使用LCD面板、PDP、EL顯示器面板等。
如第1圖所示,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由玻璃板等構成的前面面板1;同樣由玻璃板等構成的與前面面板1相對向的背面面板2;矩陣狀地配置於前面面板1與背面面板2之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非顯示狀態的複數個像素(未圖示);以及控制該像素的複數個電極(未圖示),前面面板1與背面面板2係夾持像素及電極予以貼合而構成。背面面板2係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之間藉由使用切割刀片(dicing blade)的切削加工(切割加工)等而分割成形成具有V字形的溝部3。
又,圖中雖將溝部3放大顯示而使其易於理解,但實際上,溝部3是微小的縫隙。
另外,由於像素係矩陣狀地配置,故稱「像素間」時雖存在有橫方向的像素列間與縱方向的像素行間,在本文中係包含雙方而稱為「相鄰的2個像素行」。
且,於位於溝部3的前面面板1側係配置有連接電極的複數個電極端子4。電極端子4係例如為以與電極相同的材料同時形成者,且露出於溝部3。
另一方面,係將背面面板2之背面2a(與前面面板1相對向的面之背側)稱為「背面」(以下相同)。
在構成溝部3的背面面板2之端部的端面(傾斜面)2b形成有金屬(例如Ag等)膜配線5。於背面2a側的金屬膜配線5之端部係連接有連接器6。
金屬膜配線5係經由該連接器6而連接至外部驅動電路。
又,金屬膜配線5之材料不限於Ag,亦可使用一般的配線材料。另外,金屬膜配線5之配線方法亦無特別限制,於金屬膜配線5和連接器6之間亦可含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撓性印刷電路板)等其他配線構造。
於第2圖示有配線部之詳細。如圖所示,在將背面面板2貼合於前面面板1的狀態下,以使背面面板2之端部傾斜面2b之金屬膜配線5接觸前面面板1側之電極端子4的方式將電極端子4與金屬膜配線5之位置對齊而形成配線部。
又,電極端子4之於溝部3露出的部分係由金屬膜配線5覆蓋,藉此使金屬膜配線5確實接觸電極端子4。
電極端子4可使用Au、Ag、Cu、Al、Cr、Mo、Ti等金屬材料,或使用ITO、ZnO等導電性氧化物、或使用PEDOT:PSS等導電性聚合物、或前述之複合材。材料亦可配合畫像顯示元件適當變更而不限於此。
另外,於第1圖中,各電極端子4之於溝部3露出的部分係藉由金屬膜配線5而全面覆蓋。
於第1圖中,為了表示電極端子4之於溝部3露出的部分係由金屬膜配線5覆蓋,係顯示一部分的金屬膜配線5被切除。
由於背面面板2一般係由玻璃所構成,故金屬膜配線5係例如使用銀(Ag)糊料,將其藉由厚膜印刷等塗布後燒成而形成。
此情形時,為了進行厚膜印刷等必須使所需的針或頭等加工用工具移動以接近背面面板2之端面2b。
在此,如第3圖所示,當背面面板2之端面2b垂直於面板面,且例如溝部3之寬度為0.30mm、而工具7之寬度尺寸為0.36mm的溝部3之寬度小於工具7之寬度尺寸時,則難以適切地進行厚膜印刷。
相對於此,於第1實施形態中,在背面面板2之分割部分係形成有為前面面板1之相對向側的上部比底部寬的V字形的溝部3,因此,如第4圖所示,可使厚膜印刷等所需的工具7接近背面面板2之端面2b而移動,且可容易並正確地形成金屬膜配線5。
又,於第2圖中,”g1”係表示溝部3之上部寬度,”g2”為底部寬度,”θ”係表示背面面板2之端部(端面)2b之傾斜角。
本發明係如第1圖、第2圖、第4圖所示,在具有:前面面板1、相對向於該前面面板1的背面面板2、於兩面板(亦即,前面面板1及背面面板2)間矩陣狀地配置且選擇為顯示或非顯示狀態的複數個像素、以及控制該像素用的複數個電極,且兩面板夾持前述像素及前述電極而予以貼合構成的畫像顯示元件中,背面面板2係以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間形成有為前面面板1之相對向側的上部具有比底部寬之形狀的溝部的方式分割,且沿著位於溝部3的端面(傾斜部2b)形成將電極連接至驅動電路的金屬膜配線5,藉此可從面板之狹窄區域將電極引出,且在將複數片畫像顯示元件作成矩陣狀地顯示時,可縮小接縫部的寬度,而實現接縫不明顯的高解析度畫像顯示裝置,並且也可實現金屬膜配線其本身之可靠性的提昇,且可抑制鄰接的金屬膜配線間或電極端子間的遷移產生等而實現高可靠度的畫像顯示裝置。
以上係說明本發明之畫像顯示元件之基本構成和其效果,以下則對於第1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的具體例進行說明。
第5圖為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的概念圖。
如第5圖所示,當在露出於溝部3的電極端子4之表面形成鋁等容易氧化的金屬時係存在有增大接觸電阻的接觸阻礙要因(當為鋁時,係指形成於電極端子4表面的氧化膜)。
故必須將形成於電極端子4之表面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去除。
於本實施形態中,其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例如,Ag糊料)10的連接部的界面設有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以下為以去除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作為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之一例的情形為例的說明。
於第1圖所示的例子中,經由連接器6而將電極端子4連接至外部驅動電路的金屬膜配線5係以與電極端子4之端部直接連接的方式形成為包含屬於構成V型溝部(亦即,具有為前面面板1之相對向側的上部比底部寬廣之形狀的溝部)3的傾斜面的「背面面板2之端部2b」之領域。
又,該金屬配線5係如前所述地將例如Ag糊料塗布成厚膜後而燒成形成,且對應各電極而配置。
相對於此,於第5圖中,係將導電糊料(例如Ag糊料)10塗布在位於V型溝部3之底部的電極端子4、與形成於背面面板2的背面2a的金屬膜配線5之間而予以連接。
又,導電糊料10雖塗布於各電極端子4之上面,但為了表示該狀態,於第5圖中係將導電糊料10之一部分予以切除而顯示。
另外,於第5圖中,雖描繪為金屬膜配線5之端部與導電糊料10之端部係抵接而連接,但實際上導電糊料10係塗布至金屬膜配線5的端部之上。
於以導電糊料10而進行的配線中易於進行加工,且也易於調整導電糊料10之厚度。
從而,可以改善電極端子4與金屬膜配線5之連接部的性能(例如,連接電阻的均一化)和連接之可靠性。
然而,於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部中會產生使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界面的接觸電阻增加的接觸阻礙要因。由於前述接觸阻礙要因,當大電流流過時,可靠性將降低。
第6圖為用以說明為了防止如上所述之接觸阻礙要因之產生的製造步驟之例的圖。
第6圖(a)為示於第5圖的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間之連接部的放大剖面圖。電極端子4係構成為將鋁等低電阻金屬材料、ITO等導電糊料、以及連接電阻低的低連接電阻材料積層的構成。
於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界面係形成有氧化鋁等接觸阻礙要因S。
因前述接觸阻礙要因S而有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的電性接觸受到阻礙,當於連接部流過大電流時將損及穩定的連接性能的課題。
本第1實施形態之特徵係在關於第4步驟的部分在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積層步驟前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
第6圖(b)與第6圖(c)為去除步驟(第4步驟)之詳細說明。
第6圖(b)為將形成於電極端子4表面的接觸阻礙要因S洗淨的步驟之說明圖,前述洗淨步驟係例如:雷射光照射、污染物去除(洗淨、研磨、蝕刻等)、簡易噴除(blast)處理、熱處理、時效(aging)處理等。
第6圖(c)係說明於洗淨步驟後在電極端子4上積層導電糊料10的步驟。導電糊料10係藉由塗布或印刷等而圖案化以形成連接部。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1;相對向於該前面面板1的背面面板2;於前面面板1及背面面板2間矩陣狀地配置且選擇為顯示或非顯示狀態的複數個像素;以及控制該像素用的複數個電極,且由前面面板1與背面面板2夾持像素及電極而予以貼合構成,並經由金屬膜配線5而將電極連接至驅動電路,其中,背面面板2係以使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之間連接於電極的電極端子4露出的方式分割,並且於該分割部份係形成有具有為與前面面板1之相對向面之背側的上部2a比底部寬之形狀的溝部3,金屬膜配線5係形成於背面面板2之與前面面板1相對向面的背側之面2a,電極端子4與金屬膜配線5係藉由沿著構成溝部3的傾斜面而塗布的導電糊料10而連接,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部的界面係設有接觸電阻減低手段。
藉此,可容易地從面板的狹窄區域引出電極,而可容易地實現面板之接縫不顯眼的高解析度畫像顯示裝置,並且可以減低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間之連接部的接觸電阻。而可提供即使於連接部流有大電流時也可具有穩定之連接性能的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如本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藉由洗淨步驟而去除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的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電性連接的連接部。
另外,於接觸部之界面設置接觸電阻減低手段的第4步驟係去除為阻礙連接部之電性接觸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的去除步驟。
第2實施形態
於前述的第1實施形態中,連接部之接觸阻礙要因之去除步驟之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和導電糊料10之積層前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為於積層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後將雷射光照射於接觸阻礙要因S。
第7圖為用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與防止接觸阻礙要因之產生用的製造步驟的圖。
第7圖(a)為第5圖所示的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間之連接部的放大剖面圖。關於本發明特徵的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之至少一部分的去除步驟,於本第2實施形態之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積層後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
第7圖(b)與第7圖(c)為接觸阻礙要因之去除步驟(第4步驟)的詳細說明。
第7圖(b)為於電極端子4上塗布導電糊料10而形成連接部的連接部形成步驟之說明圖。第7圖(c)為於連接部形成步驟後,對於為電極端子4和導電糊料10之連接界面的接觸阻礙要因S照射雷射光的步驟。於雷射光照射中所使用的光源為YAG雷射等可獲得所期望輸出的雷射,其輸出光係藉由光學系統而聚光為點(spot)狀而照射至接觸阻礙要因S。
藉由此方法也可降低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部的電阻而改善連接性能及可靠性。
如本第2實施形態所說明,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藉由雷射光之照射而去除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以使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電性連接的連接部。
第3實施形態
於前述的第1實施形態中,連接部之接觸阻礙要因之去除步驟之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和導電糊料10之積層前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
相對於此,本第3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之形成時點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之一部分。
第8圖為用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與防止接觸阻礙要因之產生用的製造步驟的圖。
第8圖(a)為第5圖所示的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間之連接部的放大剖面圖。
關於屬於本發明特徵的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之至少一部分的去除步驟,於本第3實施形態之特徵為於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積層前的電極端子4之形成步驟去除接觸阻礙要因S。
第8圖(b)與第8圖(c)為去除步驟(第4步驟)的詳細說明。
連接部的電極端子4係於上層積層低電阻區域12,於下層積層低連接電阻區域13。
第8圖(b)為去除連接部之低電阻區域12之一部分,使低連接電阻區域13之一部分露出的電極端子形成步驟之說明圖。
低電阻區域12係藉由鋁等低電阻金屬材料,低連接電阻區域係藉由與ITO等導電糊料連接電阻低的低連接電阻材料形成。
可將低電阻領域12與低連接電阻領域13積層後藉由蝕刻等而將低電阻區域12圖案化,亦可於低電阻連接區域13之成膜後在形成阻劑(resist)等後圖案化低電阻區域12。
第8圖(c)係於電極端子形成步驟後將導電糊料10塗布於電極端子4上的步驟。與導電糊料10連接的電極端子4之連接部係由低電阻區域12與低連接電阻區域(亦即,與導電糊料間之連接電阻低的區域)13的2種區域構成。
雖可為如第8圖(b)所示地為格子狀地開口有低連接電阻區域13的形狀,亦可如第9圖所示地格子旗狀排列低電阻區域12與低連接電阻區域13。
另外,只要可獲得與本第3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則開口形狀不被上述所限,亦可對應畫像顯示裝置之設計而適當變更為圓形、橢圓、蜂巢狀、星狀等。
導電糊料10亦可具有與低電阻區域12和低連接電阻區域13雙方連接的部位。
於本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裝置係藉由如上所述地構成與導電糊料10連接的電極端子4之連接部而可於連接部流動大電流,並且可獲得導電糊料10與電極端子4之穩定的連接。可減低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部的電阻,且改善連接之性能及可靠性。
本第3實施形態所謂的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指具有電極端子4之低電阻連接區域13與導電糊料10電性連接的部分及電極端子4之低電阻區域12與導電糊料10電性連接之部份的連接部。
又,本發明雖以去除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的第1至3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的畫像顯示元件之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之一例,但不限定於此,只要有減低連接部之連接電阻的效果則可配合畫像顯示元件之使用而適當地設定變更。
另外,當然將上述第1至3實施形態之數種形態或全部組合亦可減低電極端子4與導電糊料10之連接部的電阻,而更亦可改善連接性能及可靠性。
第4實施形態
為了說明本發明之大型顯示器的畫像顯示元件1的電極端子4與畫素間的關係,於以下記載有使用EL(Electro Luminescence,電激發光)顯示器面板作為畫像顯示元件之一例的情形。
其係為以EL顯示器面板形成第1圖之畫像顯示元件的例子。
又,本發明之畫像顯示元件並不限於此,亦可應用液晶面板、PDP等。
第10圖係示有藉由十字狀的溝部3將背面面板2分割為四,且從畫像顯示元件1之中央十字狀地引出電極的中央引出方式構造。
於前面面板1上排列複數個為像素p的有機EL元件,控制像素的發光/不發光。
通常有機EL元件係依序形成有:ITO等透明電極;由正孔輸送材層、發光層、及電子輸送層等構成的有機層;反射電極(例如Al等),光從發光層穿透透明電極而從前面面板1側射出。
將電極端子4與透明電極及反射電極電性連接,將電極端子4引出至溝部3為止。
經由金屬膜配線5而(將透明電極及反射電極)與連接器6電性連接,從外部的驅動控制電路送入有機EL元件的發光/不發光之控制訊號。
電極端子係可藉由與透明電極相同的ITO形成,亦可為了降低電阻而以Al、Cr、Ag等低電阻金屬形成,亦可藉由將該等積層而形成。
背面面板2係與前面面板1相同地以玻璃形成,於背面面板2的與有機EL元件相對向側藉由蝕刻或噴沙等形成凹部。
背面面板2之凹部的形成面係以與前面面板1之有機EL元件形成面相對向的方式貼合。前述兩基板係藉由UV硬化接著劑等而封裝接合,於由前述凹部而形成的封裝空間中係設置從水分等有機EL元件劣化因子中保護有機EL元件用的乾燥劑。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利用於實現易於進行電極之引出加工並且即使流動大電流仍具有穩定之連接性能的畫像顯示元件。
1...前面面板
2...背面面板
2a...背面面板之背面
2b...端面(傾斜面)
3...溝部
4...電極端子
5...金屬膜配線
6...連接器
7...工具
10...導電糊料
12...低電阻區域
13...低連接電阻區域
21...前面面板
22...背面面板
22a...背面
22b...端面
23...縫隙
24...電極端子
25...金屬膜配線
26...連接器
27...焊料
30...畫像顯示元件
31...前面面板
32...背面面板
33...像素
35...接縫部
36...縫隙部
37...端子
38...引出線
第1圖為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的基本構成用的斜視圖。
第2圖為示有第1圖之主要部分剖面的放大圖。
第3圖為表示溝部之寬度比工具之寬度尺寸小時之狀態的圖。
第4圖為表示使溝部為V字形狀時之狀態的圖。
第5圖為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用的概念圖。
第6圖(a)至(c)為用以說明防止接觸阻礙要因產生用的製造步驟的圖。
第7圖(a)至(c)為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用的概念圖。
第8圖(a)至(c)為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用的概念圖。
第9圖為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特徵性構造用的另一變形例。
第10圖為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畫像顯示元件之構造用圖。
第11圖(a)及(b)為表示於專利文獻1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之構造的圖。
第12圖為表示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習知畫像顯示元件之構造的斜視圖。
第13圖為第12圖之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第14圖為表示於專利文獻2所示的畫像顯示元件中,從前面面板之外周端部將電極端子引出時的電極連接部的斜視圖。
2...背面面板
2a...背面面板之背面
2b...端面(傾斜面)
3...溝部
4...電極端子
5...金屬膜配線
10...導電糊料

Claims (8)

  1. 一種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背面面板,相對向於前述前面面板;複數個像素,矩陣狀地配置於前述前面面板及背面面板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不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前述像素的複數個電極;前述前面面板和前述背面面板係夾持像素及電極予以貼合而構成;前述電極係經由金屬膜配線而連接至驅動電路,其中,前述背面面板係以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間使連接於前述電極的電極端子露出的方式而分割,且於該分割部分係形成有溝部,該溝部係具有位於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之背側的上部比底部寬之形狀;前述金屬膜配線係形成於前述背面面板之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的背側的面;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金屬膜配線係藉由沿著構成前述溝部的傾斜面塗布的導電糊料而連接;於前述電極端子和前述導電糊料之連接部的界面係設有接觸電阻減低手段,藉由前述接觸電阻減低手段而將阻礙前述連接部之電性接觸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去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畫像顯示元件,其中,前述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藉由洗淨步驟而使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導電糊料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畫像顯示元件,其中,前述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藉由雷射光照射而連接前述電極端 子與前述導電糊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畫像顯示元件,其中,前述連接部之前述電極端子係由低電阻區域和低連接電阻區域構成,前述接觸電阻減低手段係為前述導電糊料和前述低電阻區域與前述低連接電阻區域之雙方連接的手段。
  5. 一種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該畫像顯示元件係具有:前面面板;背面面板,相對向於前述前面面板;複數個像素,矩陣狀地配置於前述前面面板及背面面板間且被選擇為顯示或不顯示之狀態;以及控制前述像素的複數個電極;前述前面面板和前述背面面板係夾持像素及電極予以貼合而構成;前述電極係經由金屬膜配線而連接至驅動電路,其中,前述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具有:第1步驟,以於相鄰的複數個像素行間使連接於前述電極的電極端子露出的方式將前述背面面板分割,並且於該分割部分形成溝部,該溝部係具有位於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之背側的上部比底部寬之形狀;第2步驟,將前述金屬膜配線形成於前述背面面板之與前述前面面板之相對向面的背側的面;第3步驟,藉由沿著構成前述溝部的傾斜面塗布的導電糊料而連接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金屬膜配線;以及第4步驟,於前述電極端子和前述導電糊料之連接部的界面設置接觸電阻減低手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4步驟為將阻礙前述連接部之電性接觸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去除的步驟,其係具有:洗淨步驟,將前述連接部之前述電極端子之表面洗淨;以及於前述洗淨步驟後,於前述電極端子上塗布前述導電糊料的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4步驟為將阻礙前述連接部之電性接觸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去除的步驟,其係具有:連接部形成步驟,於前述電極端子上塗布前述導電糊料;以及對形成在前述電極端子與前述導電糊料之連接界面的前述連接阻礙要因照射雷射光的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4步驟為將阻礙前述連接部之電性接觸的接觸阻礙要因之一部分去除的步驟,其係具有:電極端子形成步驟,前述連接部之前述電極端子係於下層積層低連接電阻區域且於上層積層低電阻區域,並將前述低電阻區域之一部分去除而使前述低連接電阻區域之一部分露出;以及在前述電極端子形成步驟後,於前述電極端子上塗布前述導電糊料的步驟。
TW098144665A 2009-06-26 2009-12-24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407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2435A JP5271173B2 (ja) 2009-06-26 2009-06-26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1259A TW201101259A (en) 2011-01-01
TWI407394B true TWI407394B (zh) 2013-09-01

Family

ID=4212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4665A TWI407394B (zh) 2009-06-26 2009-12-24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60914B2 (zh)
EP (1) EP2267518A1 (zh)
JP (1) JP5271173B2 (zh)
KR (1) KR101121294B1 (zh)
CN (1) CN101930699B (zh)
TW (1) TWI407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1172B2 (ja) * 2009-06-26 2013-08-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52290B2 (ja) * 2010-03-05 2014-03-26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CN102510788B (zh) * 2010-06-14 2014-1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装置以及激光加工方法
WO2012172985A1 (ja) * 2011-06-16 2012-1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た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5840598B2 (ja) * 2012-12-17 2016-01-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981593B1 (ko) 2013-03-15 2019-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831460B2 (en) * 2013-04-01 2017-11-28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KR20150055188A (ko) * 2013-11-12 2015-05-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522524B2 (en) * 2017-06-30 2019-12-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1571A (ja) * 2000-03-07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581993B (en) * 1999-02-15 2004-04-01 Micro Displays Inc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tiled, flat-panel microdisplay array
JP2005183106A (ja) * 2003-12-18 200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m型有機elパネル
JP2008191502A (ja) * 2007-02-06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7795U (zh) * 1989-04-21 1990-11-16
JPH08186174A (ja) * 1994-12-27 1996-07-16 Nkk Corp 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US6995736B2 (en) * 2000-03-07 2006-02-07 Idemitsu Kosan Co., Ltd. Active-driving type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20083249A (ko) * 2001-04-26 2002-11-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배선의 접촉 구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3610333B2 (ja) * 2001-10-25 2005-01-1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多層配線接続方法、表示装置の接続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KR100696471B1 (ko) * 2004-07-02 2007-03-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발광 소자
JP4812573B2 (ja) * 2006-09-14 2011-11-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導電体膜接続構造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5089266B2 (ja) * 2007-06-26 2012-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109770A (ja) * 2007-10-30 2009-05-21 Fujitsu Ltd 表示装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1993B (en) * 1999-02-15 2004-04-01 Micro Displays Inc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tiled, flat-panel microdisplay array
JP2001251571A (ja) * 2000-03-07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183106A (ja) * 2003-12-18 200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m型有機elパネル
JP2008191502A (ja) * 2007-02-06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699A (zh) 2010-12-29
KR20110000490A (ko) 2011-01-03
US20100328921A1 (en) 2010-12-30
KR101121294B1 (ko) 2012-03-22
JP2011008095A (ja) 2011-01-13
CN101930699B (zh) 2013-09-04
TW201101259A (en) 2011-01-01
US7960914B2 (en) 2011-06-14
EP2267518A1 (en) 2010-12-29
JP5271173B2 (ja)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394B (zh)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4368908B2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8837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20114B (zh)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387945B (zh) 畫像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
TWI416443B (zh)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549379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99712B (zh) 畫像顯示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45255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顯示器
JP2007234706A (ja)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