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7313B -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 Google Patents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7313B
TWI407313B TW098127253A TW98127253A TWI407313B TW I407313 B TWI407313 B TW I407313B TW 098127253 A TW098127253 A TW 098127253A TW 98127253 A TW98127253 A TW 98127253A TW I407313 B TWI407313 B TW I4073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umtm
peripheral device
unified
unifie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3414A (en
Inventor
Prashant R Chandra
Ajay V Bhatt
Kevin Kahn
Steve Mcgowan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13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3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3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6Rout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performs an I/O function other than control of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2Wavelength 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發明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跨越電腦系統的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發明的技術背景
目前的電腦平台架構具有多種不同的主機控制器以在電腦平台以及連接至該等平台的周邊裝置之間實行多種不同類型的I/O。例如,一圖形主機控制器潛在地具有類比埠口與數位埠口,其以對應連接介面(即,纜線終端的插頭)使一顯示器裝置連接至一電腦平台。該種平台中的區域網路控制器通常具有一或多個乙太網路插口。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子系統具有多個相關聯的USB插頭介面,例如2000年4月27日發表之USB2.0規格中所討論地,以及許多其他USB規格的許多修正版本。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1394 Firewire規格,例如1996年8月30日發表的1394-1995版本或任何其他後續版本,亦具有一或多個插頭介面。有許多其他未列出但亦提供插頭介面的標準。用以把周邊裝置插入到電腦平台的分別與不同埠口以及相關聯硬體介面清單不計其數。具有所有該等介面與對應硬體插口/插頭的電腦平台對主機板以及機殼的要求很高,以便能把所有的該種硬體一併包含在內。對行動電腦來說,難以具有許多桌上型電腦的完整介面系列以及後端周邊介面面板,因為會使行動電腦的尺寸不欲地增加。
發明的概要說明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揭露一種統一多重傳送媒體路由安排裝置,其用以進行下列動作:在多個主機控制器以及一或多個周邊裝置之間發送多個資料封包,該路由安排裝置用以至少接收來自該等多個主機控制器中之一第一主機控制器的一第一資料封包,並且透過一或多個資料傳輸路徑把該第一資料封包發送到該一或多個周邊裝置中的一第一周邊裝置,該第一周邊裝置經由一第一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耦合至該一或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的至少一個,該UMTM連接器包括能夠在一光學信號中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光學耦合體以及能夠在一電氣信號中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電氣耦合體。
圖式的簡要說明
本發明係以舉例方式展出來說,且不受圖式的限制。在圖式中,相同/相似的元件編號係表示相同/相似的元件,且在圖式中:
第1圖解說一種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架構之系統層級實行方案的一實施例。
第2圖解說一種UMTM路由器/排程器的一實施例以及伴隨的UMTM連接器架構邏輯組件。
第3圖解說位於一種統一光學連接器埠口中之轉換與傳輸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
第4圖解說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中之操作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
第5圖解說一種在一UMTM規格中實行之等時異動描述符(iTD)環形緩衝器的一實施例。
第6圖解說一種UMTM中樞的一實施例。
第7圖以流程圖展示出一種用以在一統一訊框架構環境中路由資料封包之程序的一實施例。
第8圖解說用於分立圖形與區域網路(LAN)卡之該統一連接器架構插槽連接器的一實施例。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以實行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架構之裝置、方法、與系統的實施例。該系統包括一種具有多個傳送媒體的統一連接器埠口,即,一光學傳送媒體以及一電氣傳送媒體。一種實行該UMTM架構的電腦系統可能能夠使高速顯示器與網路周邊裝置耦合至該系統,並且使低速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周邊裝置以一共同插頭尺寸外型耦合至周邊裝置埠口。該UMTM連接器埠口允許高速周邊裝置能經由一光學鏈結耦合該電腦系統,並且允許低速周邊裝置能經由一電氣鏈結耦合至該電腦系統。
位於該電腦系統之一UMTM排程器與路由器裝置中的邏輯組件能以一種根據該等周邊裝置與該系統中出現之主機控制器之頻寬需求的順序,排程從該電腦系統之一或多個主機控制器接收到的多個資料封包。該邏輯組件亦在一特定主機控制器以及一特定周邊裝置之間路由該等資料封包,並且管理把本機的主機控制器封包封裝成統一訊框協定封包的動作。額外的邏輯組件能夠把攜載有來自主機控制器之資料封包的電氣信號轉換為光學信號,以供透過一光學鏈結以相當高頻寬進行傳送。該轉換邏輯組件亦能夠把該光學信號轉換回電氣信號,以允許從一高速周邊裝置而於一光學信號中發送的資料封包能由一目標主機控制器接收作為一電氣信號。係以相似於一種USB架構的方式在該UMTM連接器架構中列舉多個裝置並且操作該架構本身。
以下詳細說明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之揭露技術的〝一實施例〞或〝一個實施例〞係表示參照該等實施例所述的一特定特徵、結構、或者特性係包括在該等揭露技術的至少某些實施例中。因此,本發明說明書之不同部分中出現的〝在一實施例中〞未必均表示相同的實施例。
以下詳細說明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包括〞與〝包含〞以及其衍生形式,且意圖將該等用語視為彼此的同義字。此外,在以下詳細說明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所謂的〝耦合〞與〝連接〞用語以及其變化形式來說明某些實施例。應該了解的是,該等用語並非為彼此的同義字。反之,在特定實施例中,可利用〝連接〞來表示二個或更多個元件彼此直接物理性地或電氣性地接觸。〝耦合〞可表示二個或更多個元件直接物理性地或電氣性地接觸。然而,〝耦合〞亦可表示二個或更多個元件並未彼此直接接觸,但仍彼此互相合作或者互動。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以實行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架構之裝置、方法、與系統的實施例。該系統包括一種具有多個傳送媒體的統一連接器埠口,即,一光學傳送媒體以及一電氣傳送媒體。一種實行該UMTM架構的電腦系統可能能夠使高速顯示器與網路周邊裝置耦合至該系統,並且使低速通用匯流排(USB)周邊裝置以一共同插頭尺寸外型耦合至周邊裝置埠口。該UMTM連接器埠口允許高速周邊裝置能經由一光學鏈結耦合該電腦系統,並且允許低速周邊裝置能經由一電氣鏈結耦合至該電腦系統。位於該電腦系統之一UMTM排程器與路由器裝置中的邏輯組件能以一種根據該等周邊裝置與該系統中出現之主機控制器之頻寬需求的順序,排程從該電腦系統之一或多個主機控制器接收到的多個資料封包。該邏輯組件亦在一特定主機控制器以及一特定周邊裝置之間路由該等資料封包,並且管理把本機的主機控制器封包封裝成統一訊框協定封包的動作。額外的邏輯組件能夠把攜載有來自主機控制器之資料封包的電氣信號轉換為光學信號,以供透過一光學鏈結以相當高頻寬進行傳送。該轉換邏輯組件亦能夠把該光學信號轉換回電氣信號,以允許從一高速周邊裝置而於一光學信號中發送的資料封包能由一目標主機控制器接收作為一電氣信號。係以相似於一種USB架構的方式在該UMTM連接器架構中列舉多個裝置並且操作該架構本身。
實際的電氣與光學規格以及該UMTM埠口的實際尺寸外型可為多種可能實施例中的一種,包括相似於USB標準的一埠口、一種IEEE 1394〝Firewire〞標準、或具有某種基本最小裝置發現與維護能力的任何其他可比較標準協定。
第1圖解說一種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架構之系統層級實行方案的一實施例。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系統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100。在不同實施例中,CPU 100可包括一個核心或多個核心。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系統為一種多處理器系統(未展示),其中各個該等處理器具有一個核心或多個核心。
CPU 100透過一或多個高速鏈路(即,互連體、匯流排等)耦合至系統記憶體102。系統記憶體102能夠儲存CPU 100用以操作並且執行程式與作業系統的資訊。在不同實施例中,系統記憶體102可為任何可使用類型的可讀與可覆寫記憶體,例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形式。
在某些實施例中,CPU 100亦透過一額外高速鏈路耦合至分立圖形控制器104。分立圖形控制器104可實體地透過一插槽連接器耦合至一主機板或其他類似的印刷電路板。在許多實施例中,該分立圖形控制器可為一種插入到一PCI圖形插槽連接器中的PCI圖形控制器/卡。在此狀況中,該PCI圖形控制器/卡可依從於一種規格的修正版本,例如2006年12月20日發表的PCI基本規格的修正版2.0。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分立圖形控制器可使用除了PCI以外的協定。在某些實施例中,CPU 100係耦合至多個分立圖形控制器(並未展示出具有多個分立圖形控制器的實施例)。
在許多實施例中,CPU 100亦耦合至I/O複合體106。I/O複合體106可覆蓋一或多個I/O主機控制器,其各控制一或多個允許CPU 100能與附接至該電腦系統的I/O周邊裝置進行通訊的一或多個I/O鏈路。例如顯示器108以及無線路由器110的I/O周邊裝置為可附接至該電腦系統之I/O周邊裝置的實例。
在許多實施例中,I/O複合體106耦合至分立網路介面控制器(NIC)114。分立NIC 114能夠提供介於該電腦系統以及位於該電腦系統外部之一或多個網路之間的一介面。該等網路可包括多種網路,例如位於該電腦所在之一範疇內的無線企業內網路以及有線企業內網路,或者它們亦可包括網際網路本身。
在許多實施例中,第1圖的該系統包括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其係藉由一或多個高速鏈結耦合至一或多個統一連接器埠口。在此,係展示出4個統一連接器埠口:埠口118、埠口120、埠口122、以及埠口124。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亦透過一或多個I/O鏈結耦合至I/O複合體106,如上所述。例如,該等I/O鏈結包括通用匯流排(USB)的I/O鏈結及/或任何其他潛在I/O鏈結。第1圖展示出三個該種鏈結:I/O鏈結126、I/O鏈結128、以及I/O鏈結130。
在許多實施例中,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為該電腦系統之主機板136上的一個分立部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把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整合到I/O複合體106中(並未展示出該種實施例)。
在先前實行的電腦系統中,一I/O鏈結的一端點,其相對於I/O複合體106,可為允許一相容周邊裝置附接到該埠口的一協定特定埠口(即,可把一USB鍵盤裝置插入到一USB埠口中、可把一無線路由器裝置插入到一LAN/乙太網路埠口中等)。任何單一埠口受限於具有一相容插口以及相容協定的裝置。一旦把一相容裝置插入到該埠口中,可在該I/O複合體以及該周邊裝置之間建立一通訊鏈結。
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說明的該電腦系統中,該等I/O鏈結(126至130)使I/O複合體106耦接於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該路由器隨後把以特定本機主機控制器協定資料封包格式傳送的資料封包封裝為一種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格式。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隨後把該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路由(即,發送)到該UMTM連接器埠口,其附接(即,通訊式地耦合、插入等)有該目標周邊裝置。因此,在該等實施例中,例如顯示器108與無線路由器112的I/O周邊裝置皆與該統一訊框協定相容,並且使呈UMTM連接器外型尺寸的插頭插入到該等UMTM連接器埠口(118至124)的任一個埠口中。將於第3圖以及下面討論中更詳盡地解說該種UMTM連接器/插頭外型尺寸。
此外,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把來自該等連接周邊裝置中任一裝置的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解譯為該I/O複合體中之該目標I/O主機控制器的本機協定。
因此,I/O資料(例如,顯示器、網路連結、USB等等),其均從該電腦系統發送到一周邊裝置且從一周邊裝置發送到該電腦系統,係在各個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內部的實體層上經過封包化並且封裝。有關該等分立圖形與分立NIC控制器,該等控制器產生並且接收根據其個別協定堆疊之實體層體而格式化的I/O資料。當透過一UMTM連接器埠口攜載此資料時,它進一步被封裝成該統一訊框協定所界定的一種封包格式(即,訊框格式)。將參照下面的第2圖詳細地解說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如何完成此種封裝以及封包化動作的特定實行方案。
請參照第1圖,在許多實施例中,係把額外的專屬鏈結展示為直接地使分立圖形控制器104以及分立NIC 114耦合至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係分別地把該等鏈結展示為虛線鏈結132與134。該顯示器以及網路虛線鏈結允許一顯示器裝置及/或一網路裝置能透過一UMTM連接器埠口(例如,該等UMTM連接器埠口118至124中的一個)而插入到該電腦系統中。鏈結132與134使先前必要的顯示器與網路耦合位置從直接地附接至該等分立卡的多個埠口中移除。例如,先前一顯示器周邊裝置(即,一平坦面板監視器)係直接地被插入到該圖形卡上的顯示埠口中。藉由該統一連接器架構實行方案,該(等)顯示器與網路裝置能附接至一統一連接器埠口,其可位於該系統主機板136上,而非位於分立圖形控制器104卡上。
第2圖解說一種UMTM路由器/排程器的一實施例以及伴隨的UMTM連接器架構邏輯組件。係把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如第1圖般)展示為耦合至數個主機控制器(顯示器控制器200、202與204、NIC 206與208、以及USB主機控制器210)。此外,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亦耦合至數個連接器埠口(埠口212至埠口220)。再者,數個周邊裝置係附接至該等UMTM連接器埠口中的數個埠口。周邊裝置1(P1)網路攝影機222係耦合至周邊裝置2(P2)顯示器監視器224,其係耦合至UMTM連接器埠口212。周邊裝置3(P3)顯示器監視器226與周邊裝置4(P4)無線路由器228均耦合至UMTM中樞230,其耦合至UMTM連接器埠口218。最後,周邊裝置5(P5)USB印表機232則耦合至統一連接器埠口220。
在許多實施例中,該UMTM連接器架構使用封包交換通訊,以在該等主機控制器(200至210)以及該等附接周邊裝置(222至230)之間交換資料。封包交換技術是一種來自一主機控制器以及一周邊裝置之間的共同封包傳輸方法。一共同發現協定係用以列舉連接至該平台的該等周邊裝置,並且用以檢測任何周邊裝置的熱插拔狀況。一旦該等周邊裝置受到列舉,一資料傳輸協定將用以在一特定主機控制器以及一特定周邊裝置之間交換應用程式I/O資料。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UMTM連接器架構發現與資料傳輸協定可為分別USB 2.0協定對應物(如2000年4月27日發表之USB規格修正2.0版中界定地)的延伸方案。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UMTM連接器架構發現與資料傳輸協定可為可得之可實行裝置發現與資料傳輸協定中之任何其他類型的一延伸方案。
係由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中的邏輯組件進行該等附接周邊裝置(222至230)的列舉動作。該列舉邏輯組件負責識別連接至一UMTM連接器埠口的周邊裝置類型(例如,一顯示器、一網路裝置、一USB裝置等),並且分派一獨特位址給該周邊裝置。在許多實施例中,係對多個多功能裝置分派多個位址。
在許多實施例中,係於結合表234中界定介於各個周邊裝置(P1至P5)以及掌管該周邊裝置的I/O資料之特定主機控制器(200至210中之一)之間之相關聯動作。可使該結合表在該系統的任何類型記憶體中實行,例如系統記憶體、快取記憶體、緩衝器等。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使用該結合表來找到正確的統一資料封包(即,訊框)傳輸目標。利用該結合表,該傳輸目標依據正受發送之封包/訊框的起源而定。如果該路由器接收到來自一主機控制器(即,該顯示器控制器、網路控制器、I/O控制器等)的一資料封包,該目標為當中該意圖目標周邊裝置所耦合(即,插入)的埠口。如果該路由器接收到來自該統一連接器埠口的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資料封包(即,該資料封包源自於耦合至該埠口的該周邊裝置),該目標便為結合於該周邊裝置的主機控制器。例如,顯示器控制器200發送目標為P2顯示器224的一顯示器資料封包,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接收該封包、利用該結合表判定該目標周邊裝置(P2)(例如,P2結合於該A鏈結,其耦合至顯示器控制器200)、把該資料封包封裝成一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並且經由UMTM連接器埠口212把該封包傳送到P2。在許多實施例中,周邊裝置可鎖鏈在一起而從一單一埠口脫落,例如鎖鏈至P2的P1,其係耦合至統一連接器埠口212。第2圖展示出該結合表的一事例,其闡明P1係結合於鏈結F(USB主機控制器210)、P2係結合於鏈結A(顯示器控制器200)、P3係結合於鏈結C(顯示器控制器204)、P4係結合於鏈結D(網路介面控制器206)、且P5亦結合於鏈結F(USB主機控制器210)。
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結合表最初係由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中的該列舉邏輯組件在系統開機時設定(即,當該系統電力循環時,或者當進行控制動作的該作業系統進行該電腦的軟開機時)。它亦可在電腦運作時間中受到系統軟體(一作業系統或一虛擬機器管理器)的再度映射,以根據系統I/O流程的動態切換動作實行改變使用模型的動作。例如,在一行動平台中,當該系統被插入時,一顯示器周邊裝置可與一分立圖形控制器相關聯,並且可在該系統正藉著再度映射該結合資訊而以一電池運作時,把該顯示器周邊裝置動態地切換成一整合式圖形控制器。
第3圖解說位於一種統一光學連接器埠口中之轉換與傳輸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在許多實施例中,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係電氣性地耦合至主機控制器300、302、與304,其與實體地使一主機控制器連接至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的一電氣鏈結(即,互連體、匯流排等)關連聯。例如,主機控制器300係藉由鏈結A電氣性地耦合至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
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亦各透過一UMTM連接器埠口(CP)(例如,分別透過UMTM CP 310與312)耦合至一或多個周邊裝置(例如,周邊裝置306與308)。係把該等UMTM連接器埠口設計為允許外部周邊裝置能被插入到一電腦系統中。因此,在許多實施例中,所有位於第3圖之UMTM連接器埠口310與312上方的裝置均位於該電腦系統內部(例如,一主機控制器),且所有位於UMTM連接器埠口310與312下方的裝置均位於該電腦系統外部(即,一平坦面板顯示器周邊裝置)。
在許多實施例中,各個UMTM連接器埠口包括一電氣耦合機構以及一光學耦合機構。該電氣耦合機構允許資訊能在一電氣信號中流動、在一電氣資料傳輸路徑(例如,一或多個銅線)上受到發送、介於該電腦系統內部的多個裝置(例如,主機控制器300至304)以及該電腦系統外部的多個裝置(例如,周邊裝置306與308)之間。該光學耦合機構允許經由一光學資料傳輸路徑使資訊能在一光學信號中受到傳送,至少是針對介於該電腦系統內部之多個裝置以及該電腦系統外部之多個裝置之間之一資料傳輸路徑的一部份。
特定地,UMTM連接器埠口1(310)具有用以使電氣資料鏈結D耦合至周邊裝置306的電氣耦合機構314。此外,UMTM連接器埠口1(310)具有包括下游光學耦合316的一光學耦合機構,其用以使光學鏈結E耦合至周邊裝置306;該光學耦合機構並且包括上游光學耦合318,其用以使光學鏈結F耦合至周邊裝置306。鏈結D在該電腦系統以及周邊裝置306之間傳送位於一電氣媒體中的資料封包(即,透過鏈結D發送的一電氣信號)。鏈結E從該電腦系統對周邊裝置306傳送位於一光學傳送媒體中的資料封包(即,透過鏈結E發送的一光學信號),且鏈結F從周邊裝置306對該電腦系統傳送位於一光學媒體中的資料封包(即,透過鏈結F發送的一光學信號)。在許多實施例中,一主機控制器(例如,主機控制器300、302、或304)可為來自該電腦系統之該等資料封包的起源者。此外,在許多實施例中,周邊裝置306可為來自周邊裝置306之該等資料封包的起源者,儘管在其他實施例中,耦合至周邊裝置306的一額外周邊裝置(未展示)可為來自周邊裝置306之該等資料封包的起源者。
在許多實施例中,周邊裝置306包括UMTM纜線320,其在用以把該纜線插入到UMTM連接器埠口1(310)之該周邊裝置的相對纜線末端具有一插頭。UMTM纜線320中潛在地有多個鏈結,其可各在該電腦系統以及周邊裝置306之間傳送資料封包。在許多實施例中,UMTM纜線320包括用以在該周邊裝置以及UMTM連接器埠口1(310)之間傳送位於一電氣信號中之資料封包的一電氣鏈結G。同樣地,在許多實施例中,UMTM纜線320包括一光學鏈結,其具有用以從UMTM CP 310對周邊裝置306傳送位於一光學信號中之資料封包的下游光學鏈結H,以及用以從周邊裝置306對UMTM CP 310傳送位於一光學信號中之資料封包的上游光學鏈結I。
要注意的是,在許多實施例中,UMTM CP 310中的該等電氣與光學耦合體可做為一種簡單的穿透耦合機構。因此,透過鏈結D而從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發送位於一電氣信號中的一資料封包可直接地穿過電氣耦合體314,且因此亦可透過UMTM纜線320中的電氣鏈結G而到達周邊裝置306。此種有效地使位於UMTM CP 310之任一側邊上之鏈結耦合在一起的穿透耦合機構亦能夠進行一項電氣信號穿透動作,其透過鏈結G從周邊裝置306發送而穿透到鏈結D,並且到達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再者,此種耦合功能的運作方式相似於針對包含在從鏈結E(透過光學耦合316)穿透到鏈結H以及從鏈結I(透過光學耦合318)到鏈結F而位於一光學信號中的資料封包。
透過下游光學鏈結E以及上游光學鏈結F傳送的該等光學信號需要一項轉譯(即,轉換)成電氣信號的最終轉譯動作,因為主機控制器300、302以及304分別專門地透過電氣鏈結A、B與C傳送並且接收資料封包。因此,在許多實施例中,包括用以進行電氣對光學與光學對電氣轉換之邏輯組件的一異動解譯器係位於該主機控制器以及該周邊裝置之間之資料傳輸路徑上的某個位置。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異動解譯器322係耦合至電氣鏈結J與電氣鏈結K,其亦耦合至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在某些實施例中,異動解譯器322位於UMTM CP 310內,且因此在該等實施例中,不再需要鏈結E與鏈結F。
當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透過電氣鏈結J而在一電氣信號中發送一資料封包時,該電氣信號到達異動解譯器322,並且由電氣對光學轉換器324接收到。電氣對光學轉換器324隨後把該電氣信號轉換成一光學信號,並且使用傳輸(Tx)雷射326以經由UMTM CP 310而穿越光學鏈結E發送包含該封包且最終地到達周邊裝置306的光學信號。替代地,當周邊裝置306透過光學鏈結I而在一光學信號中發送一資料封包由時,該光學信號穿透過UMTM CP 310並且透過光學鏈結F,其中它最終地到達異動解譯器322。接收(Rx)光檢測器328藉著檢測該光學信號中的發送雷射脈衝來接收該信號。該Rx光檢測器把該檢測資訊饋送到光學對電氣轉換器330,該光學對電氣轉換器隨後把該光學信號轉換為一電氣信號,並且把該經轉換電氣信號發送到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
該UMTM致能系統,如第3圖所示,允許需要增進式資料傳輸量的周邊裝置能透過該傳輸路徑的高速光學部份與該電腦系統中的主機控制器通訊。雖然,為了與並未具有光學傳輸路徑能力之較舊周邊裝置的反向相容性,該UMTM致能系統額外地允許僅具有電氣傳輸路徑能力的既有周邊裝置也能夠與該電腦系統中的主機控制器通訊。
因此,用於一周邊裝置的該列舉程序,如上面參照第2圖所討論地,包括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判定該周邊裝置是否光學性地相容或僅為電氣性地相容的動作。在某些實施例中,一裝置可為光學性相容以及電氣性相容二種,例如第3圖中的周邊裝置306。如果一裝置為光學性相容以及電氣性相容二種,在許多實施例中,可能因為該光學路徑的較大資料傳輸量能力而具有較佳效能的關係,該裝置會偏好透過該高速光學鏈結傳送且接收資料封包。
在許多實施例中,在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以及一周邊裝置之間傳送的各個資料封包可具有一經分派優先順序位準。一資料封包的分派優先順序位準可根據該資料封包中之資料的重要性而定。例如,如果正把現場視訊訊框傳送到一周邊裝置以供顯示,具有該等視訊訊框之該等資料封包的優先順序位準正常來說會高於具有發送給一印表機之列印工作相關資訊之資料封包的優先順序位準。因此,具有該等現場視訊訊框之該等資料封包的優先順序將被視為高於具有該列印工作之該等資料封包的優先順序。
在許多實施例中,鏈結至一單一UMTM CP的一周邊裝置或一周邊裝置群組可具備含有不同優先順序位準的多種資料封包類型。因此,可針對正在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以及該(等)周邊裝置之間受傳送且接收的整組封包實行一優先化方案。在許多實施例中,如果透過相同的UMTM CP從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把具有不同優先順序位準的二個封包傳送到一或多個周邊裝置,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可做出多項判定以透過正確的傳送媒體來路由該等封包。
例如,如果使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耦合至該(等)周邊裝置的該光學鏈結具有供二個封包使用的能力,而不會有嚴重的放慢狀況,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便可透過該光學鏈結路由欲受傳送的二個封包。另一方面,如果該光學鏈結忙碌且不具備可供使用的多餘頻寬,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便做出一項優先順序判定,並透過該光學鏈結傳送具有較高優先順序的資料封包,且透過該電氣鏈結傳送具有較低優先順序的資料封包。
在某些狀況中,如果該光學鏈結極度忙碌,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可做出一項判定以透過該電氣鏈結傳送具有較高優先順序的封包,如果判定出此為因為光學鏈結壅塞而把該封包傳遞給該目標周邊裝置的最快方式。
在許多實施例中,可使用數個優先順序位準來指定各個資料封包(即,不僅僅是一個高優先順序以及低優先順序)。優先順序位準的數量可根據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中之該優先順序系統的實行方案而不同,並且可為能夠在一給定資料封包中受到發送之資料種類/類型數量的一函數。
在許多實施例中,顯示器訊務與網路訊務可包含高優先順序資料封包,而USB訊務(例如,USB 1.0以及USB 2.0訊務)則包含低優先順序資料封包。再者,雖然所展示的實施例係限於網路、顯示器以及USB訊務,未展示出的其他實施例可包括在一主機控制器或其他控制裝置以及一相容周邊裝置之間傳送的任何其他類型訊務。
在許多實施例中,針對為資料封包傳輸之目標的一給定UMTMCP,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將透過該路徑的高效能光學鏈結部份以及該路徑的低效能電氣鏈結部份二者把該資料封包發送給該UMTM CP。
在許多實施例中,周邊裝置308並不與該資料路徑的高效能光學鏈結部份相容。因此,透過UMTM CP 312使周邊裝置308耦合該電腦系統的UMTM纜線332僅包括電氣鏈結L。雖然位於UMTM CP 312之電腦系統側邊上的該傳輸路徑(位於該連接器埠口上方)具有電氣鏈結M以及光學鏈結(包括下游光學鏈結N以及上游光學鏈結O),僅有電氣鏈結M會受到使用,因為周邊裝置308並不與該傳輸路徑的該高效能光學部份相容。因此,在進行列舉動作時,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了解周邊裝置308並不與該高效能光學鏈結相容,並且因此調整往來周邊裝置308之該等資料封包的排程動作。
在許多實施例中,特別地把該等資料傳輸路徑的各個光學部份與電氣部份稱為資料封包的傳輸,而非控制、位址、以及時序資訊。因此,在許多實施例中,雖然未展示於第3圖中,各個電氣資料傳輸路徑以及各個光學資料傳輸路徑包括用以發送任何非資料封包相關資訊之電氣線道的其他傳輸線道。
在許多實施例中,如果該光學資料路徑上的頻寬足以容納整個資料封包量,具有低優先順序以及高優先順序二種 優先順序的資料封包均會透過該光學資料路徑傳送。在當中一周邊裝置能夠接收並且傳送電氣信號與光學信號二者的實施例中,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首先針對該等光學資料路徑鏈結(即,J與K)是否具備能力可掌管所有正在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以及周邊裝置306之間傳送的資料封包來做出一項判定。若具備能力,便透過該光學路徑傳送高優先順序資料封包以及低優先順序資料封包二種。否則,如果該光學路徑僅具備自己的能力,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便調停要利用該光學信號發送哪些資料封包而要利用該電氣信號發送哪些資料封包。該判定動作可根據各個封包的優先順序而定。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優先順序位準臨界值,其中將透過該光學路徑傳送具有等於或超過該臨界優先順序位準之一優先順序位準的資料封包,而被迫使用該電氣路徑來傳送具有低於該臨界位準之一優先順序位準的資料封包。
第4圖解說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中之操作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耦合至數個主機控制器,包括顯示器控制器200至204、NIC控制器206與208、以及USB控制器210。從顯示器控制器200至顯示器控制器204輸出的該資料封包饋送等時顯示佇列(IDQ)環形緩衝器400。從NIC控制器206與NIC控制器208輸出的該資料封包饋送等時網路佇列(INQ)環形緩衝器402。且從USB控制器210輸出的該資料封包饋送等時USB佇列(IUQ)環形緩衝器404。在許多實施例中,係把IUQ環形緩衝器404實行為一種正常的等時USB佇列,其係儲存在系統記憶體406中。在不同實施例中,可把該等等時佇列儲存在該電腦系統的任何潛在儲存位置中。例如,但未展示出來,可把該IDQ 400以及該INQ 402儲存在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中。在未展示出的其它實施例中,並不根據各個異動類型(顯示器、網路、USB)具有一等時佇列,各個控制器可具有一等時佇列。
位於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中的排程邏輯組件408可存取所有3個佇列:IDQ 400、INQ 402、以及IUQ 404。排程邏輯組件408依據UMTM協定規格實行等時管道的頻寬排程。一專用等時異動描述符(iTD)係用於顯示器以及網路I/O。此iTD包含對該排程邏輯組件指出該iTD是否用於顯示器或網路I/O的一旗標。針對顯示器與LAN iTD,該排程器使該等等時訊框(即,資料封包)從該佇列中出列,並且把它們傳送到一輸出緩衝器410。在展示於第4圖的實施例中,有一個單一的輸出緩衝器410,其緩衝所有朝著下游對一或多個周邊裝置傳送的訊務。在未展示的其它實施例中,有多個輸出緩衝器,例如每個UMTM連接器埠口具有一個輸出緩衝器。排程邏輯組件408使用在裝置列舉動作時接收到的資訊,來判定各個周邊裝置的頻寬需求。因此,該排程邏輯組件連續地監看IDQ 400、INQ 402、以及IUQ 404,並且把位於該等等佇列緩衝器前端的該等等等時異動切換成該輸出佇列,以便最佳地符合各個主機控制器/周邊裝置對的頻寬需求。
路由邏輯組件412取得等待要被傳輸到一或多個UMTM CP的異動,並且把它們發送到該一或多個目標埠口。如前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路由邏輯組件412透過該傳輸路徑之該電氣信號部份以及該傳輸路徑之該光學信號部份二者把所有資料封包發送到該目標連接器埠口。在其它實施例中,依據該目標周邊裝置是否為與該高效能光學路徑傳輸相容的一裝置或者是否僅與該低效能電氣路徑傳輸相容的一裝置,路由邏輯組件412可透過該路徑的低效能電氣信號部份或該路徑的高效能光學信號部份來傳送該等資料封包。
在傳輸時,將在一電氣信號中、一光學信號中、或該等二者中把該(等)資料封包傳送到UMTM CP 414、416或418中的一或多個。
路由邏輯組件412負責顯示器與網路I/O資料的封包化以及封裝動作。例如,在當中用於一顯示器周邊裝置的一顯示訊框係從一顯示器主機控制器傳送的許多實施例中,路由邏輯組件可保有一連續顯示器資料串流,而同時建構一UMTM訊框協定資料封包(例如,一整個顯示器資料訊框)。因此,路由邏輯組件412可把該串流儲存在緩衝器410中、從該經儲存串流資訊建購個別訊框,並且在該等訊框完成時把它們發送到該顯示器周邊裝置。
第4圖僅顯示出從該等主機控制器朝向下游而到達該周邊裝置的路徑。在許多實施例中,該上游路徑並不使用任何緩衝器。反之,可把該上游路徑視為如同有從該周邊裝置到該等個別主機控制器的一條直接路徑一般。因此,針對UMTM路由器/排程器116之資料上游路徑的二個需求可為使路由邏輯組件412把該等資料封包從該UMTM訊框格式轉譯(即,轉換)回到該特定目標主機控制器所使用的本機格式,並且如果該周邊裝置正使用該路徑的該高效能光學信號部份,便對該信號進行一項光學對電氣轉換動作。
第5圖解說一種在一UMTM規格中實行之等時異動描述符(iTD)環形緩衝器的一實施例。在許多實施例中,展示出主機控制器訊框清單500。iTD訊框清單500包括個別訊框的一清單(1至N,其中N等於該訊框清單中的訊框數量)。各個個別訊框具有針對一異動描述符排程中之第一異動描述符的一指標器,或者具有一個零指標器(由一圓圈表示)。此外,將維持訊框清單指標器502,其指向該清單中的該訊框,其中該排程邏輯組件(第4圖的408)(即,該排程器)正進行操作。在許多實施例中,將給予各個訊框該排程器可對該清單進行的一最大時間片段。因此,例如,如果每個訊框的時間片段為125μS(125微秒),那麼在125μS之後,該排程器將停止執行該經鏈結清單中由目前訊框清單指標器位置指出的任何工作、把該訊框清單指標器加入到該訊框清單中的下一個訊框中,並且開始在該訊框位置進行執行動作。此係相似於USB 2.0中的一目前等時訊框清單實行方案。
在許多實施例中,該訊框清單可包含饋送該輸出緩衝器(第4圖中的410)之環形緩衝器400、402或404(第4圖)的實行方案。該排程器可從由位於訊框清單指標器502之目前位置上的該訊框指出的該鏈結清單中拉出任何給定iTD。針對任何給定輸入環形緩衝器饋送動作,該排程器可藉著查找該異動描述符中的iTD旗標位元504來判定該iTD的異動類型。在許多實施例中,該iTD異動類型表506展示出備置在該iTD中的數值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意義(00b=USB、01b=顯示器、10b=網路)。此外,在一給定周邊裝置的列舉動作中,該排程器可大致上設定該等異動類型中各個類型的該等頻寬需求。因此,藉由此資訊,該排程器可有效地以一種頻寬最佳化的優先順序來填入該輸出緩衝器(第4圖中的410)。
該等UMTM連接埠口支援顯示器I/O、網路I/O、以及既有USB I/O的聚合。該聚合係在實體層上完成。換言之,該等主機控制器傳送該等資料封包到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但不知悉該等封包已經被封裝成一種統一訊框格式。因此,管理從最高使用者應用程式到作業系統核心之資料傳輸的現存軟體堆疊在實際資料傳輸過程中維持不變。然而,該結合表(第2圖中的234)往往在發現時間受到設定。發現時間可為某些裝置的開機過程,但對經由一種隨插即用實行方案而受插入的其他裝置來說,發現時間亦可為該電腦系統的完整操作過程。一種增進式USB軟體堆疊可進行附接到一UMTM CP之所有周邊裝置的列舉動作。
在列舉時間中,一種USB一般根源驅動程式在該USB堆疊上實行一種一般顯示器分類驅動程式以及一種一般網路分類驅動程式。該一般顯示器分類驅動程式可檢測插入到一顯示器周邊裝置中的設備(不管在開機時或者在電腦操作中所插入的)。該一般顯示器分類驅動程式從該裝置擷取出延伸的顯示器識別資料(EDID),並且對它分派一個USB端點位址。該一般顯示器分類驅動程式隨後對在該圖形軟體堆疊上執行的一顯示器迷你埠口驅動程式發出一個軟性中斷。在此點,該圖形軟體堆疊可接管該顯示器周邊裝置的列舉與組態。一旦列舉了該顯示器周邊裝置,該增進式USB軟體堆疊並未牽涉到任何額外顯示器資料傳輸。該顯示器資料傳輸包含該顯示器主機控制器與顯示器軟體堆疊,其就如同它們能夠直接地傳送資料封包到該顯示器周邊裝置一般正常地運作。該網路分類驅動程式的組態以相同方式運作,僅替代地在該USB堆疊上使用該一般網路分類驅動程式以發現該網路周邊裝置,並且把網路資料傳輸的控制動作傳遞到該網路堆疊。
第6圖解說一種UMTM中樞600的一實施例。在許多實施例中,一UMTM中樞使用於上游方向朝向一UMTM連接器的光學路徑。例如,係把一中樞展示為於實行於在第1圖與第2圖的該系統中。該中樞可對經由中樞埠口P0至P3耦合至該中樞的任何其他下游周邊裝置提供一低速或高速路徑(即,電氣或光學)。該中樞因此包括二條路徑:一條具有一異動解譯器以掌管受限於該低速路徑之任何低效能裝置(例如,USB裝置)的電氣路徑,以及一條被動光學路徑。該被動光學路徑朝著所有埠口而於下游方向被動地 劃分該光學信號。因此,係以相似於一USB 2.0中樞的方式對所有下游埠口(P0至P3)播送所有下游訊務。附接周邊裝置隨後將根據該周邊裝置的一端點識別符過濾它們所接收到的訊務,其可反映在所接收到的該等資料封包中。
例如,從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傳送的一資料封包到達光學路徑A上的該光學信號中。該信號到達異動解譯器602與分光器604二者。異動解譯器602(已於上面參照第3圖說明一異動解譯器)把該光學信號轉譯為一電氣信號,並且透過下游路徑Y對埠口P0至P3傳送位於該經轉譯電氣信號中的該資料封包。分光器604透過光學路徑X把從光學路徑A接收到的該光學信號劃分為4個光學下游信號。該周邊裝置亦可向上游發送一封包。一旦該上游封包經由該等4個埠口(P0至P3)中的一個到達UMTM中樞600,它將採用直接通往光學解多工器606的一路徑或經由異動解譯器602的路徑。
該上游封包路徑係根據該周邊裝置是否相容於該高效能光學路徑或僅相容於該低效能電氣路徑而定。如果係在該電氣路徑上傳送該上游資料封包,便在電氣路徑Y上的該電氣信號中送回該封包,隨後把該電氣信號轉譯回一光學信號且傳送到光學多工器606。如果該上游封包源自於與該高效能光學路徑相容的一裝置,將在光學路徑Z上送回該信號,其饋送到光學解多工器606。
一旦包含該資料封包的該光學信號到達光學解多工器606,便把該信號解多工為光學路徑B上的一個單一光學上游信號。在透過光學路徑B朝上游方向傳送之後,該光學信號到達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其隨後多工化該信號以對準一給定資料封包的特定目的地主機控制器。
第7圖以流程圖展示出一種用以在一統一訊框架構環境中路由資料封包之程序的一實施例。此程序可由硬體、軟體、該等二者的組合來進行。現在請參照第7圖,此程序以處理邏輯組件判定一周邊裝置是否已插入到一個UMTM連接器埠口中來開始(處理方塊700)。〝插入(plugging in)〞係表示周邊裝置耦合至或連接至該統一連接器埠口。在不同實施例中,該〝插入〞動作可在任何時間發生,例如在開機前發生,或者在允許熱插拔時在系統完整操作的過程中發生。如果沒有周邊裝置插入,在處理方塊700中便重複進行判定動作(即,輪詢該UMTM連接器埠口--不管以連續方式,或者每經過一段設定時間進行一次輪詢動作)。
接下來,一旦處理邏輯組件已檢測到該裝置已被插入,處理邏輯組件隨後列舉該周邊裝置(處理方塊702)。隨後,處理邏輯組件使該周邊裝置與出現在該系統中的一主機控制器結合(處理方塊704)。該周邊裝置係與它所相容的該主機控制器結合(即,它們共享相同的協定)。
在該結合動作之後,處理邏輯組件判定是否已經接收到一資料封包(處理方塊706)。如果尚未接收到一資料封包,處理邏輯組件判定該周邊裝置中是否已經有一項改變/修改(處理方塊708)。例如,已經拔除一第一周邊裝置且已經把一第二周邊裝置插入到相同的統一連接器埠口中。如果該周邊裝置中的狀態並未改變,處理邏輯組件便返回到處理方塊706,並且再次地檢查是否已經接收到一資料封包。否則,如果檢測到該周邊裝置有一項改變,處理邏輯組件便返回到處理方塊700,以重新檢查是否已把一周邊裝置插入到該統一連接器埠口中。
請返回處理方塊706,如果已經接收到一資料封包,處理邏輯組件判定是否從是該周邊裝置或是從該主機控制器接收到該資料封包(處理方塊710)。如果已從該周邊裝置接收到該資料封包,該資料封包便為一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且處理邏輯組件隨後繼續把該連接器協定資料封包解構為與該主機控制器之協定相容的一或多個本機主機控制器資料封包(處理方塊712)。處理邏輯組件隨後判定該資料封包的優先順序位準。更確切來說,根據目前正受處理之封包的訊務位準以及該高效能光學鏈結的能力,該資料封包是否具有夠高的優先順序位準以供指定透過該高效能光學鏈結進行傳送(處理方塊716)。
如果該封包的優先順序足以使用該高效能光學鏈結來進行傳送,該處理邏輯組件便知悉此為從該周邊裝置以光學方式發送的封包,並且把攜載有該封包的該信號從一光學信號轉換為一電氣信號(處理方塊718),隨後發送該本機的主機控制器資料封包給該主機控制器(處理方塊720),並且最後返回到處理方塊706以接收另一個資料封包。
請返回到處理方塊710,如果該資料封包來自於該主機控制器,該資料封包便呈該主機控制器的本機協定格式,且處理邏輯組件繼續把本機的主機控制器資料封包封裝為一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處理方塊714)。一旦已經產生了該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處理邏輯組件隨後檢查以確定該資料封包是否為一高效能資料封包(處理方塊716)。
如果該封包的優先順序足以供使用該高效能光學鏈結來進行傳送,該處理邏輯組件便了解需要把此封包從該發送主機控制接收到的該電氣信號轉換為一光學信號,以供透過該光學鏈結傳送到該周邊裝置(處理方塊718)。處理邏輯組件隨後把該統一訊框協定資料封包發送到該UMTM連接器埠口(其把該信號傳遞到一目標周邊裝置(處理方塊722)。最後,處理邏輯組件返回到處理方塊706以接收另一個資料封包。
第8圖解說用於分立圖形與區域網路(LAN)卡之該統一連接器架構插槽連接器的一實施例。為了展示出目前分立圖形與LAN卡的修正版本,第8圖逐一地展示出各張卡片的目前版本以及各張卡的UMTM版本。展示於第8圖的實例使用PCI,然可使用任何其他的相關協定。
將展示出PCI分立圖形卡800的一目前版本。圖形卡800包括插槽連接器接腳802,如所展示地。此外,圖形卡800具有一個外部顯示器周邊連接器804。在目前的PCI分立圖形情景中,當把圖形卡800插入到該電腦系統主機板上的PCI圖形卡插槽時,將透過實體地耦合至插槽連接器接腳802的一PCI鏈路把來自該CPU以及系統記憶體的資料傳送到圖形卡800。圖形卡800隨後對所接收到資料進行操作且把它傳送到插入到外部顯示器周邊連接器804中的一顯示器周邊裝置。
現在請參照具有UMTM 806的該分立圖形卡,在展示於第8圖的實施例中,UMTM功能圖形卡806包括插槽連接器接腳808,相似於目前版本的圖形卡800。雖然,並不具有一外部顯示器周邊連接器,具有UMTM 806的該分立圖形卡具有額外的插槽連接器接腳810。一旦具有UMTM 806的該分立圖形卡已經接收到來自PCI鏈路(來自插槽連接器接腳808)的資料,並且已對所接收到的資料進行運作,UMTM功能圖形卡806便把該資料傳送到插入至該主機板之一統一連接器埠口的一顯示器周邊裝置中。特定地,係把透過額外PCI鏈路通道傳送的該資料從該插槽連接器路由到該電腦系統中的UMTM路由器/排程器(此係展示為第1圖中的鏈路132)。該等額外鏈路通道係實體地耦合至額外的插槽連接器接腳810。
接下來,第8圖展示出PCI分立LAN卡812的目前版本(在該卡片上整合了一NIC)。LAN卡812包括插槽連接器接腳814,如所展示地。此外,LAN卡812具有一個外部LAN/乙太網路連接器816。在目前的PCI分立LAN卡情景中,當把LAN卡812插入到該電腦系統主機板上的PCI圖形卡插槽時,將透過實體地耦合至插槽連接器接腳814的一PCI鏈路把來自該CPU以及系統記憶體的資料傳送到LAN卡812。LAN卡812隨後封包化所接收到的資料,並且把該資料傳送到LAN/乙太網路連接器816所插入的該網路。
最後,請參照具有UMTM 818的分立LAN卡,在展示於第8圖的實施例中,UMTM功能LAN卡818包括插槽連接器接腳820,相似於目前版本的LAN卡812。雖然,並不具有一個外部LAN/乙太網路連接器,具有UMTM 818的該分立LAN卡具有額外的插槽連接器接腳810。一旦具有UMTM 818的該分立LAN卡已經接收到來自PCI Express® 鏈路(來自插槽連接器接腳820)的資料,且已經封包化所接收到的資料,UMTM功能LAN卡818便把該資料傳送到插入至該主機板之統一連接器埠口的一乙太網路線。特定地,係把透過額外PCI Express® 鏈路通道傳送的該資料從該插槽連接器路由到該電腦系統中的UMTM路由器/排程器(此係展示為第1圖中的鏈路134)。該等額外鏈路通道係實體地耦合至該額外的插槽連接器接腳822。
因此,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用以實行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之裝置、方法、與系統的實施例。已經參照特定例示實施例來解說該等實施例。對了解本發明的人士來說,在不偏離本發明所述之較廣精神與範圍的條件下,可對該等實施例進行各種不同修改方案以及變化方案。因此,應該把本發明說明書以及圖式視為具有例示性而非限制性。
100‧‧‧中央處理單元(CPU)
102、406‧‧‧系統記憶體
104‧‧‧圖形控制器
106‧‧‧I/O複合體
108‧‧‧顯示器
110、112、228‧‧‧無線路由器
114‧‧‧分立網路介面控制器(NIC)
116‧‧‧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UMTM)路由器/排程器
118~124‧‧‧UMTM連接器埠口
126~130‧‧‧I/O鏈結
132、134‧‧‧鏈結
136‧‧‧主機板
200~204‧‧‧顯示器控制器
206、208‧‧‧網路介面控制器
210‧‧‧USB主機控制器
212~220‧‧‧UMTM連接器埠口
222‧‧‧網路攝影機
224、226‧‧‧顯示器監視器
230‧‧‧UMTM中樞
232‧‧‧USB印表機
234‧‧‧結合表
300~304‧‧‧主機控制器
306、308‧‧‧周邊裝置
310、312‧‧‧UMTM連接器埠口(CP)
314‧‧‧電氣耦合機構
316‧‧‧下游光學耦合體
318‧‧‧上游光學耦合體
320‧‧‧UMTM纜線
322、602‧‧‧異動解譯器
324‧‧‧電氣對光學轉換器
326‧‧‧傳輸(Tx)雷射
328‧‧‧接收(Rx)光檢測器
330‧‧‧光學對電氣轉換器
400‧‧‧等時顯示佇列(IDQ)環形緩衝器
402‧‧‧等時網路佇列(INQ)環形緩衝器
404‧‧‧等時USB佇列(IUQ)環形緩衝器
408‧‧‧排程邏輯組件
410‧‧‧輸出緩衝器
412‧‧‧路由邏輯組件
500‧‧‧主機控制器訊框清單
502‧‧‧訊框清單指標器
504‧‧‧iTD旗標位元
506‧‧‧iTD異動類型表
600‧‧‧UMTM中樞
604‧‧‧分光器
606‧‧‧光學解多工器
700~722‧‧‧處理方塊
800‧‧‧PCI Express® 分立圖形卡
802、808、810、814、820、822‧‧‧插槽連接器接腳
804‧‧‧顯示器周邊連接器
806‧‧‧UMTM功能圖形卡
812‧‧‧PCI Express® 分立LAN卡
816、818‧‧‧LAN/乙太網路連接器
第1圖解說一種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架構之系統層級實行方案的一實施例。
第2圖解說一種UMTM路由器/排程器的一實施例以及伴隨的UMTM連接器架構邏輯組件。
第3圖解說位於一種統一光學連接器埠口中之轉換與傳輸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
第4圖解說該UMTM路由器/排程器中之操作邏輯組件的一實施例。
第5圖解說一種在一UMTM規格中實行之等時異動描述符(iTD)環形緩衝器的一實施例。
第6圖解說一種UMTM中樞的一實施例。
第7圖以流程圖展示出一種用以在一統一訊框架構環境中路由資料封包之程序的一實施例。
第8圖解說用於分立圖形與區域網路(LAN)卡之該統一連接器架構插槽連接器的一實施例。
116...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UMTM)路由器/排程器
300~304...主機控制器
306、308...周邊裝置
310...UMTM連接器埠口(CP)
312...UMTM連接器埠口(CP)
314...電氣耦合機構
316...下游光學耦合體
318...上游光學耦合體
320...UMTM纜線
322...異動解譯器
324...電氣對光學轉換器
326...傳輸(Tx)雷射
328...接收(Rx)光檢測器
330...光學對電氣轉換器

Claims (14)

  1. 一種用以對於一設備安排路由以傳送資料跨過統一多重傳送媒體的方法,其中該設備包括多個具有一尺寸外型(form factor)組構以實體耦合至一插頭之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其中各UMTM連接器包含用以傳送一電氣信號的一電氣耦合體與用以傳送一光學信號的一光學耦合體,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藉由耦合至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之一路由器,選擇性地將來自一第一主機控制器或來自一第二主機控制器的封包根據一統一連接器協定封裝進入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內,其中該第一主機控制器使用一第一協定,該第二主機控制器使用一第二協定,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協定係彼此不同以及進一步該等第一與第二協定係與該統一連接器協定不同;藉由該路由器選擇性地發送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至少某些至一第一UMTM連接器,於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是經由一第一資料傳輸路徑的至少一部分在該光學信號中發送,或是經由完整的該第一資料傳輸路徑在該電氣信號中發送;其中(1)若該路由器係透過該插頭耦合至一第一周邊裝置,該選擇性地發送之步驟包含從該第一主機控制器發送經封裝之封包至該第一UMTM控制器,其中該第一周邊裝置識別出依照該第一協定所傳送的信號,以及(2)若該路由器係透過該插頭耦合至一第二周邊裝置, 該選擇性地發送之步驟包含從該第二主機控制器發送經封裝之封包至該第一UMTM控制器,其中該第二周邊裝置識別出依照該第二協定所傳送的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另包含下列步驟:藉由該路由器來判定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之各者的一優先順序位準;藉由該路由器來判定用以在該光學信號中進行傳送的一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當該等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優先順序至少等於該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時,藉由該路由器來使該等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可利用該光學信號而受發送;以及當該等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優先順序小於該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時,藉由該路由器來使該等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可利用該電氣信號而受發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另包含下列步驟:以至少部分地根據該等訊框中之各者的優先順序位準而決定的一順序,藉由該路由器來排程於該第一周邊裝置之該第一資料傳輸路徑上之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傳輸,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源自於該第一主機控制器,以及排程於一第二資料傳輸路徑上之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至透過一第二UMTM連接器與另一插頭耦合至該路由器之一第三周邊裝置的傳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另包含下列步驟:藉由該路由器來接收來自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 之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而該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係由該等多個主機控制器中的一或多個控制器填入;以根據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之各者之優先順序位準的一順序,藉由該路由器來把從該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接收到之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儲存到一或多個輸出緩衝器中;以及以儲存在該一或多個輸出緩衝器中的該順序,藉由該路由器來發送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另包含下列步驟:當一給定周邊裝置係透過該插頭被耦合到該路由器時,藉由該路由器來動態地列舉該給定周邊裝置;以及當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能夠接收光學信號時,藉由該路由器來利用一光學信號與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通訊;並且當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無法接收光學信號時,藉由該路由器來利用一電氣信號與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通訊。
  6. 一種實行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的系統,其包含: 多個資料傳輸路徑,其中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之各個路徑的至少一部份,包含用以在一電氣信號中發送資料封包的一電氣路徑、以及用以在一光學信號中發送資料封包的一光學路徑二者;多個統一多重傳送媒體(UMTM)連接器,其具有一尺寸外型組構以實體耦合至一插頭,並且耦合至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的各個個別路徑,其中各個UMTM連接器包含用以傳送該電氣信號的一電氣耦合體以及用以傳送該光學信號的一光學耦合體;使用一第一協定之一第一主機控制器與使用一第二協定之一第二主機控制器,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協定係彼此不同以及進一步該等第一與第二協定係與一統一連接器協定不同;以及耦合至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的一路由器,其用以選擇性地將來自該第一主機控制器或來自該第二主機控制器的封包根據該統一連接器協定封裝進入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內並且發送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至少某些至一第一UMTM連接器,其中該路由器判定是否要經由一第一資料傳輸路徑的至少一部份在該光學信號中發送該經封裝封包,或者要經由完整的該第一資料傳輸路徑在該電氣信號中發送該經封裝封包;其中(1)若該路由器係透過該插頭耦合至一第一周邊裝置,則該路由器從該第一主機控制器發送經封裝之 封包至該第一UMTM控制器,其中該第一周邊裝置識別出依照該第一協定所傳送的信號,以及(2)若該路由器係透過該插頭耦合至一第二周邊裝置,則該路由器從該第二主機控制器發送經封裝之封包至該第一UMTM控制器,其中該第二周邊裝置識別出依照該第二協定所傳送的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中該路由器可另運作以進行下列動作:判定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之各者的一優先順序位準;判定用以在該光學信號中進行傳送的一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當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優先順序至少等於該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時,使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可利用該光學信號而受發送;以及當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的優先順序小於該最小所需優先順序位準時,使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可利用該電氣信號而受發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另包含:一第二UMTM連接器,其耦合至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的一第二路徑;耦合至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的一排程器,其係用於以至少部分地根據該等訊框中之各者的優先順序位準而決定的一順序,排程於該第一資料傳輸路徑上之該 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到透過該插頭耦合至一第一周邊裝置的傳輸,而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源自於該第一主機控制器,以及排程於一第二資料傳輸路徑上之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到透過一第二UMTM連接器與另一插頭耦合至該路由器之一第三周邊裝置的傳輸,且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源自於該第二主機控制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系統,其另包含:該排程器可另運作以進行下列動作:接收來自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之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而該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係至少由該等第一與第二主機控制器填入;以及以根據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之各者之優先順序位準的一順序,把從該一或多個等時資料管道接收到之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儲存到該排程器的一或多個輸出緩衝器中;並且該路由器可另運作以進行下列動作:以儲存在該一或多個輸出緩衝器中的該順序,發送該等第一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與該等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中的各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系統,其另包含: 一統一連接器中樞,其經由該等多個UMTM連接器中的一第二連接器耦合至該等多個資料傳輸路徑中的一第二資料傳輸路徑,其中該中樞包括多個下游UMTM連接器,該中樞可進行下列動作:接收在該光學信號中來自該路由器之一第二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把接收到的光學信號轉換為一對應電氣信號;把該接收到的光學信號劃分成多個光學信號;以及把該對應電氣信號以及該經劃分光學信號發送到該等多個下游UMTM連接器中的各個連接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主機控制器發送資料封包到該路由器,並且接收於一電氣信號中來自該路由器的資料封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中該路由器可另運作以進行下列動作:當一給定周邊裝置係透過該插頭被耦合到該路由器時,動態地列舉該給定周邊裝置;以及當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能夠接收光學信號時,利用一光學信號與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通訊;並且當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無法接收光學信號時,利用一電氣信號與該被插入之給定周邊裝置通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另包含:包含能夠傳送高效能資料封包之一顯示器控制器 的至少一主機控制器;以及包含能夠傳送和接收高效能資料封包之一網路控制器的至少一主機控制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系統,其中該路由器係另組構以將來自一或多個周邊裝置之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轉譯成該第一協定之資料封包並且將該等資料封包發送至該第一主機控制器,以及將來自一或多個周邊裝置之統一連接器協定訊框轉譯成該第二協定之資料封包並且將該等資料封包發送至該第二主機控制器。
TW098127253A 2008-08-22 2009-08-13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TWI407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29,453 US8700821B2 (en) 2008-08-22 2008-08-22 Unified multi-transport medium connector archite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3414A TW201013414A (en) 2010-04-01
TWI407313B true TWI407313B (zh) 2013-09-01

Family

ID=4169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7253A TWI407313B (zh) 2008-08-22 2009-08-13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700821B2 (zh)
EP (1) EP2316204B1 (zh)
JP (2) JP2012501012A (zh)
KR (1) KR101219910B1 (zh)
CN (1) CN102160341B (zh)
TW (1) TWI407313B (zh)
WO (1) WO201002184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7367B2 (en) * 2007-12-26 2013-03-26 Intel Corporation Unified connector architecture
US8700821B2 (en) 2008-08-22 2014-04-15 Intel Corporation Unified multi-transport medium connector architecture
US8937930B2 (en) * 2009-11-19 2015-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peripheral hub device and system
EP2391042B1 (en) * 2010-05-27 2015-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error handling on a link using ARQ and multiple NACK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error thresholds
US20120182939A1 (en) 2011-01-14 2012-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leheal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ub and service platform system
CN104221001B (zh) * 2011-10-01 2017-07-18 英特尔公司 外围协议协商
IN2014CN04333A (zh) 2011-12-05 2015-09-04 Qualcomm Inc
US9252970B2 (en) 2011-12-27 2016-02-0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architecture
US8953644B2 (en) 2011-12-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time synchronization
US8856420B2 (en) 2011-12-27 2014-10-07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flow control
US9697159B2 (en) 2011-12-27 2017-07-0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time synchronization
US9565132B2 (en) 2011-12-27 2017-02-07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including a switching fabric
US8775713B2 (en) 2011-12-27 2014-07-0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tunneling over an I/O interconnect
US8782321B2 (en) 2012-02-08 2014-07-15 Intel Corporation PCI express tunneling over a multi-protocol I/O interconnect
US8880923B2 (en) 2012-03-29 2014-11-04 Intel Corporation Link power management in an I/O interconnect
US9961021B2 (en) 2012-04-19 2018-05-01 Cisco Technology, Inc. Enabling applications in a multi-transport stack environment
US9083649B2 (en) * 2012-07-02 2015-07-14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 bandwidth via content buffering
US9477627B2 (en) 2012-12-26 2016-10-25 Intel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 to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uni-directionally
CN104104616B (zh) * 2013-04-03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调度和交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832997B1 (ko) * 2013-07-16 2018-04-13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Usb 데이터 전달들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9553762B1 (en) * 2014-06-26 2017-01-24 Altera Corporation Network-on-chip with fixed and configurable functions
US10067898B2 (en) * 2015-02-25 2018-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adaptation layer data flow control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US11983138B2 (en) 2015-07-26 2024-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lf-configuring SSD multi-protocol support in host-less environment
US10230476B1 (en) * 2016-02-22 2019-03-1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coherent and scale-out computing architecture
KR20170103428A (ko) * 2016-03-04 2017-09-13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US11461258B2 (en) 2016-09-14 2022-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lf-configuring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
US10346041B2 (en) 2016-09-14 2019-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using BMC as proxy NVMeoF discovery controller to provide NVM subsystems to host
US10210123B2 (en) 2016-07-26 2019-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ath and/or multi-mode NMVe over fabrics devices
US10372659B2 (en) 2016-07-26 201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mode NMVE over fabrics devices
US20190109720A1 (en) * 2016-07-26 2019-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dular system (switch boards and mid-plane) for supporting 50g or 100g ethernet speeds of fpga+ssd
US11144496B2 (en) 2016-07-26 2021-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lf-configuring SSD multi-protocol support in host-less environment
TWI679531B (zh) * 2018-04-18 2019-12-1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熱插拔辨識方法及具有熱插拔辨識功能的伺服器
EP3803612B1 (en) * 2018-06-08 2023-08-23 IOT.nxt BV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0855518B2 (en) * 2018-11-07 2020-12-01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Computer having an embedded switc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9711A1 (en) * 2002-03-21 2003-09-25 Broadcom Corporation Auto detection of copper and fiber mode
TW200503493A (en) * 2003-07-11 2005-01-16 Ezhi Technologies Inc Multi-tas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WLAN
US7095927B2 (en) * 2002-10-04 2006-08-22 Fuji Xerox Co., Ltd. Optical distributor and optical distribut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7168A (en) * 1986-12-24 1988-08-30 Prestolite Wire Corporation Hybrid connector cable system
US4969924A (en) 1989-05-18 1990-11-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connector plug
US5109452A (en) * 1990-07-16 1992-04-28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Electrical-optical hybrid connector
JPH04138677A (ja) 1990-09-28 1992-05-13 Nec Corp 複合コネクタ
DE4118096A1 (de) * 1991-06-03 1992-12-10 Airbus Gmbh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von leitungen
US5242315A (en) * 1992-05-21 1993-09-07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Electrical-optical hybrid connector plug
JP3110583B2 (ja) 1993-05-25 2000-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ルータ装置
US5664231A (en) * 1994-04-29 1997-09-02 Tps Electronics PCMCIA interface card for coupling input devices such as barcode scanning engines to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and palmtop computers
US5419717A (en) * 1994-08-15 1995-05-30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Hybrid connector between optics and edge card
US5535036A (en) 1995-01-18 1996-07-09 Lighthouse Digital Systems, Inc. Input/output module providing mixed optical and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ivity in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JPH08316914A (ja) 1995-05-15 1996-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情報回線の配線構造
US6108782A (en) * 1996-12-13 2000-08-22 3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remote monitoring (dRMON) for networks
JP3392314B2 (ja) 1997-02-20 2003-03-31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データ伝送方法
JP3436650B2 (ja) 1997-02-24 2003-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US6272551B1 (en) * 1998-04-08 2001-08-07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dapter for transmitting network packets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 power line network
GB2350212B (en) 1999-02-09 2003-10-08 Adder Tech Ltd Data routing device and system
JP3778479B2 (ja) 1999-12-08 2006-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モジュール及び受光素子モジュールの位置決め方法、光コネクタ、及びハイブリッドコネクタ
KR100317991B1 (ko) 2000-01-25 2001-12-22 오길록 기가비트 이더넷 기반 라우터에서의 병렬처리형 3계층패킷 포워딩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6839771B1 (en) 2000-04-13 2005-0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as a peer-to-peer network
US6478625B2 (en) * 2000-07-11 2002-11-12 Bernard R. Tolmie Electrical-optical hybrid connector
US7184440B1 (en) 2000-07-26 2007-02-27 Alcatel Canada Inc. Multi-protocol switch and method therefore
JP2002117948A (ja) * 2000-10-10 2002-04-19 Sharp Corp 光プラグ
US7002937B1 (en) * 2000-10-17 2006-0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ccess based on 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88938B1 (en) * 2000-10-18 2003-07-08 Fitel Usa Corp. Optical/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WO2002035313A2 (en) 2000-10-23 2002-05-02 Digital Softwar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ical internetworking to wide area network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and local area networks using modular components
JP4550268B2 (ja) 2000-12-20 2010-09-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電気複合コネクタ
US7664119B2 (en) * 2001-03-30 2010-02-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network routing
US7002996B1 (en) 2001-04-09 2006-02-21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 timing synchronization
JP3972596B2 (ja) 2001-04-20 2007-09-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
JP4494668B2 (ja) * 2001-04-27 2010-06-3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072996B2 (en) 2001-06-13 2006-07-04 Corre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processing engine and a plurality of bus types using an arbiter
US7023356B2 (en) 2001-11-26 2006-04-04 Aero-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s and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ags
US7873028B2 (en) 2002-01-25 2011-01-18 Quanta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flexible peripheral access router
JP3725828B2 (ja) 2002-02-21 2005-12-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電気パス統合網およびノード
US7171505B2 (en) * 2002-05-02 2007-01-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niversal network interface connection
US7447778B2 (en) 2002-05-06 2008-11-04 Qlog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hared I/O subsystem
AU2003273529A1 (en) * 2002-06-04 2003-12-19 Celion Networks, Inc. Flexible, dense line card architecture
EP1959349B1 (en) 2002-07-17 2010-12-22 Chronologic Pty Ltd Synchronized multichannel universal serial bus
US7330468B1 (en) 2002-11-18 2008-02-12 At&T Corp. Scalable, reconfigurable routers
US7269348B1 (en) * 2002-11-18 2007-09-11 At&T Corp. Router having dual propagation paths for packets
JP4277189B2 (ja) * 2003-02-19 2009-06-10 株式会社 インテック・ネットコア ルータ装置及びパケット転送制御方法
US7397823B2 (en) 2003-06-04 2008-07-0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Provi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across store-and-forward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protocol-enabled switches
TWM251361U (en) * 2003-07-25 2004-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US7320080B2 (en) 2003-10-15 2008-01-15 Intel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over switching fabrics
US7437738B2 (en) * 2003-11-12 2008-10-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interfacing with a network adapt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devices
JP4088611B2 (ja) * 2004-01-30 2008-05-21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ングル・チップ・プロトコル・コンバーター
US7646981B2 (en) * 2004-03-01 2010-01-1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WDM systems and methods
US7358826B2 (en) 2004-03-22 2008-04-15 Mobius Microsystems, Inc. Discrete clock generator and timing/frequency reference
US7165131B2 (en) * 2004-04-27 2007-01-16 Intel Corporation Separating transactions into different virtual channels
US7412544B2 (en) 2004-06-18 2008-08-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configurable USB I/O device persona
US7460550B2 (en) 2004-06-21 2008-12-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tor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utilizing multiple protocol processor units
JP2006115362A (ja) 2004-10-18 2006-04-27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US7675922B2 (en) * 2004-10-29 2010-03-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communications port with computer-telephony interface
US8285907B2 (en) 2004-12-10 2012-10-09 Intel Corporation Packet processing in switched fabric networks
JP2006245894A (ja) 2005-03-02 2006-09-1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転送経路制御装置および転送経路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60203851A1 (en) 2005-03-14 2006-09-14 Eidson John C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time synchronization domains
US20070005867A1 (en) 2005-06-30 2007-01-04 Nimrod Diamant Virtual peripheral device interface and protocol for use in peripheral device redirection communication
US20070249193A1 (en) * 2006-04-04 2007-10-25 Applied Optical Systems, Inc. Universal hybrid electrical/fiber optic insert cap and hybrid connector and methods
US7487284B2 (en) 2006-07-28 2009-02-03 Intel Corporation Transaction flow and ordering for a packet processing engine, located within an input-output hub
US7587536B2 (en) 2006-07-28 2009-09-08 Icr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USB hub functions across a network
JP4687621B2 (ja) * 2006-09-08 2011-05-25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能付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US20080069150A1 (en) 2006-09-19 2008-03-20 Sig Harold Badt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Emulation for Network Supportive of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s
US7675945B2 (en) 2006-09-25 2010-03-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component compatible data architecture
US8051217B2 (en) 2007-01-12 2011-11-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CIe over displayport
US8398314B2 (en) * 2007-03-30 2013-03-19 Intel Corporation Optical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US8266575B1 (en) 2007-04-25 2012-09-1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reconfiguring a programmable system on a chip
EP2003477B1 (de) * 2007-06-15 2012-05-23 Trumpf Laser Marking Systems AG Elektro-optische Hybrid-Steckverbind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hohen optischen Leistungen und elektrischen Signalen
US8116337B2 (en) * 2007-07-27 2012-02-14 Marcin Godlewski Bandwidth request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priority in a centrally managed network
US8145920B2 (en) 2007-09-17 2012-03-2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llaborative power management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407367B2 (en) 2007-12-26 2013-03-26 Intel Corporation Unified connector architecture
US8700821B2 (en) 2008-08-22 2014-04-15 Intel Corporation Unified multi-transport medium connector architecture
US8274998B2 (en) 2008-10-02 2012-09-25 Cortina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based timing offset determination using timing adjustment information
US8392737B2 (en) 2009-06-17 2013-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network
US8295698B2 (en) 2009-08-27 2012-10-23 Maged E Beshai Time-coherent glob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9711A1 (en) * 2002-03-21 2003-09-25 Broadcom Corporation Auto detection of copper and fiber mode
US7095927B2 (en) * 2002-10-04 2006-08-22 Fuji Xerox Co., Ltd. Optical distributor and optical distributing system
TW200503493A (en) * 2003-07-11 2005-01-16 Ezhi Technologies Inc Multi-tas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WL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0341B (zh) 2015-07-22
WO2010021844A3 (en) 2010-05-27
TW201013414A (en) 2010-04-01
US20140223042A1 (en) 2014-08-07
JP5917474B2 (ja) 2016-05-18
US9047222B2 (en) 2015-06-02
EP2316204B1 (en) 2016-06-29
JP2014067433A (ja) 2014-04-17
KR101219910B1 (ko) 2013-01-21
EP2316204A2 (en) 2011-05-04
EP2316204A4 (en) 2011-09-21
CN102160341A (zh) 2011-08-17
US8700821B2 (en) 2014-04-15
US20100049885A1 (en) 2010-02-25
WO2010021844A2 (en) 2010-02-25
KR20110050645A (ko) 2011-05-16
JP2012501012A (ja) 201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313B (zh) 統一多重傳送媒體連接器架構
US8407367B2 (en) Unified connector architecture
EP2862290B1 (en) Multiple protocol tunneling using time division operations
EP2003823B1 (en) Autonegotiation over an interface for which no autonegotiation standard exists
US200902489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usb ethertype to tunnel usb over ethernet
US20050138154A1 (en) Enclosure management device
US9430435B2 (en) Multi-protocol tunneling over an I/O interconnect
JP2011160422A (ja) 装置接続形態における音声/ビデオ・ストリーミングのためのメッセージを送る構成
EP2497031B1 (en) Network switch
US11177969B2 (en) Interface dev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6607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mulating a bus system
US20150350014A1 (en) Networking implementation using a converged high speed input/output fabric technology
US11928071B2 (e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over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link
EP2300925B1 (en) System to connect a serial scsi array controller to a storage area network
WO2022160320A1 (zh) 通信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24102916A1 (en) Root complex switching across inter-die data interface to multiple endpoints
GB2477415A (en) Path training via messages in a video streaming top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