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679B -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05679B TWI405679B TW96116422A TW96116422A TWI405679B TW I405679 B TWI405679 B TW I405679B TW 96116422 A TW96116422 A TW 96116422A TW 96116422 A TW96116422 A TW 96116422A TW I405679 B TWI405679 B TW I40567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wheel
- segment
- suspension device
- wheel suspension
- pi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設有彈簧節距(pitch)漸進增大的彈簧,且用於自動二輪車的後輪懸架裝置。
目前自動車之懸架裝置上均具有避震器之設計,用以緩衝自動車行走時來自於車輪與地面接觸所產生之震動,避震器主要係以彈簧套設於減震筒所組成。公告於西元1996年08月01日的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編號282760號所揭示的一種「雙段微調避震器」,係使用兩個不同彈性係數之主彈簧與補助彈簧同時套接於減震筒,主彈簧與補助彈簧之間並以一連接片相連。
再者,如西元2003年05月21日公告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編號534010號「汽車避震器專用彈簧」已揭示有一種一體成型且節距不同的兩段式彈簧,該彈簧第一段的節距較密(即彈性係數較小),第二段的節距較疏(即彈性係數較大)。上述之二種結構,均係用以應付不同程度之顛簸路面與載重,提供不同之避震效果。
惟,上述兩種習知的彈簧,當車輛遇到緊急剎車或地面凹凸不平的情況時,彈簧在受到衝擊壓力之下,彈性係數較小的第一段的各圈先同時受壓而緊縮,最後同時密著,並發出密著音;當壓力更大時,則改壓彈性係數較大的第二段。由於同一段中的各圈節距相同,造成同時收縮,同時達到密著,因而產生明顯的密著音,令人們在乘坐車輛時感覺到不適,尤其在乘坐自動二輪車時情況更為明顯。
再者,若使用上述第一種習知技術,必須同時使用兩個彈簧,且在兩彈簧之間要另外設置連接片,導致成本較高,且同樣具有密著音產生之問題。
緣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問題之可改善,乃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於減震筒套設一多段式彈簧,其中至少一段彈簧之節距為漸進增大或漸進減小,在後輪受到衝擊時,彈簧可階段性的收縮,以吸收衝擊力道,而不會產生明顯的密著音。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設置有一多段式彈簧,可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多段結構,較為節省成本。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該自動二輪車具有車架放樞接有後輪之動力單元,該車架上方設有座墊,該後輪懸架裝置係位在該座墊下方,連接於該車架與動力單元之間,該後輪懸架裝置包括:一減震筒;以及一彈簧,其為一體成型之多段式結構,該彈簧套設於該減震筒,該彈簧包含至少一第一段及至少一第二段,該第一段之節距為固定值,該第二段連接於該第一段,該第二段之節距係為漸進增大或漸進減小。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後輪懸架裝置可經由該多段式彈簧中各段之不同彈性,以應付不同程度之顛簸路面與載重,提供不同之避震效果,利用具有漸進變化節距的該段而能分段吸收後輪所受到之衝擊,提昇吸震效果,且不易發出明顯的密著音,可使得人們在乘坐車輛時較為舒適。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既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方法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圖式,相信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與附件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該自動二輪車10具有車架11及動力單元12,該車架11上方設有座墊15,該動力單元12位在車架11下方靠近後側處,該動力單元12後方樞接有後輪13,後輪13上方覆蓋有擋泥板14,該車架11與該動力單元12之間係以一後輪懸架裝置20相連接,該後輪懸架裝置20與地面間的切角在0~90度間。
本發明之後輪懸架裝置20可設置在該座墊15下方靠近該後輪13後側處(如第一圖所示),或是設置在該座墊15下方接近車體中心側(如第三圖所示),而呈近似水平狀。
該後輪懸架裝置20包括:一減震筒21、一上座體22、一下座體23及一彈簧24。該上座體22、下座體23係分別設置於該減震筒21上、下端,該上座體22樞接於該車架11下部,該下座體23樞接於該動力單元12後側。
該彈簧24係為一體成型之多段式結構,該彈簧24係套設於該減震筒21外緣。本實施例中,該彈簧24之截面係為圓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該彈簧24之截面亦可為橢圓形、蛋形等其它形狀。
請配合參閱第四圖所示,該彈簧24係為正向設置(即節距較密且往上漸進減小的部份在上段,較疏且節距為固定值的部份在下段),且包含一第一段241及一第二段242。該第一段241之節距係為一固定值,該第一段241之長度係佔該彈簧24總長度之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間。
該第二段242之節距非為一固定值,而為一漸進式設計,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段242之節距係自上端開始往下端漸進增大。該漸進式第二段242的最大節距為等於或小於第一段241之固定值節距,該第二段242連接於該第一段241上方,該第二段242之長度係佔該彈簧24總長度之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間。該第二段242漸進式節距在本實施例中係自上而下的區分成第一節距2421、第二節距2422、第三節距2423及第四節距2424。該第一節距2421至該第四節距2424之彈性係數K係依序的在0.878~0.912、1.294~1.492、1.766~1.838、2.044~2.080之間漸增為較佳。
此外,若該彈簧24為反向設置時(圖略),該第二段242之彈簧節距則自第二段242上端開始往下端漸進減小。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係揭示有另一種彈簧24’,該彈簧24’係於底端設置一具有固定節距之第一段241’,該第一段241’上方連接一第二段242’,該第二段242’節距為自上而下的漸進增大,該第二段242’的最大節距為等於或小於第一段241’之固定值節距,在該第二段242’上方再連接一第三段243’,該第三段243’之節距亦為固定值,且小於該第二段242’之最小節距。
請參閱第六圖所示,係揭示有又一種彈簧24”,該彈簧24”係於中段處設置一節距為固定值的第一段241”,該第一段241”之上、下方分別連接第二段242”、第三段243”,該第二段242”與第三段243”之節距皆為漸進式設計,且自其內端往外端為漸進減小,第二段242”與第三段243”之最大節距須小於第一段241”固定值之節距。
本發明之彈簧24”為兼具造形美感,固設便利及成本下降之目的,故其整體外形亦可為中間呈圓筒狀,且向上、下兩端漸形縮小,而形成類似紡錘之形狀,使得彈簧24”之外徑分別朝上、下端漸形縮小。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係設有一多段式彈簧,該彈簧之至少一段其節距會漸進變化,在車輛遇到緊急剎車或地面凹凸不平的情況時,彈簧受到衝擊壓力後,該彈簧節距較密一端可先受壓緊縮,但節距較疏一端卻尚未緊縮,而能一圈一圈依序的分階段收縮與密著;藉此,使得彈簧可分段吸收後輪所受到之衝擊,而不會產生明顯的密著音,且具有較佳之吸震效果,從而使得人們在乘坐自動二輪車時感覺到較為舒適。
再者,該彈簧係以一體成型出多段結構,由於僅使用單一彈簧,且無需另外設置連接片,又可節省後輪懸架裝置之製造成本。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自動二輪車
11...車架
12...動力單元
13...後輪
14...擋泥板
15...座墊
20...後輪懸架裝置
21...減震筒
22...上座體
23...下座體
24...彈簧
241...第一段
242...第二段
2421...第一節距
2422...第二節距
2423...第三節距
2424...第四節距
24’...彈簧
241’...第一段
242’...第二段
243’...第三段
24”...彈簧
241”...第一段
242”...第二段
243”...第三段
第一圖係自動二輪車之全体側視圖
第二圖係自動二輪車的部份側視圖。
第三圖係另一自動二輪車的部份側視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彈簧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之彈簧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之彈簧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24...彈簧
241...第一段
242...第二段
2421...第一節距
2422...第二節距
2423...第三節距
2424...第四節距
Claims (14)
- 一種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該自動二輪車具有車架及樞接有後輪之動力單元,該車架上方設有座墊,該後輪懸架裝置係位在該座墊下方,連接於該車架與動力單元之間,該後輪懸架裝置包括:一減震筒;以及一彈簧,其為一體成型之多段式結構,該彈簧套設於該減震筒,該彈簧包含至少一第一段及至少一第二段,該第一段之節距為固定值,該第二段連接於該第一段,該第二段之節距係為漸進增大或漸進減小,且該第二段之最大節距為等於或小於該第一段之固定值節距;該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上座體及一下座體,該上、下座體分別設置於該減震筒上、下端,該上座體樞接於該車架下部,該下座體樞接於該動力單元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後輪懸架裝置係位在該座墊下方靠近該後輪後側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後輪懸架裝置係位在該座墊下方接近車體中心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後輪懸架裝置與地面間的切角在0~90度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彈簧之截面係為圓形、橢圓形或蛋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第一段之長度係佔該彈簧總長度之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第二段之長度係佔該彈簧總長度之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漸進式第二段具有第一節距,其彈性係數為0.878~0.912。
-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漸進式第二段具有第二節距,其彈性係數為1.294~1.492。
-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漸進式第二段具有第三節距,其彈性係數為1.766~1.838。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漸進式第二段具有第四節距,其彈性係數為2.044~2.08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第二段上方連接一第三段,該第三段之節距為固定值,且係小於第二段漸進式節距之最小節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第一段下方連接一第三段,該第三段之節距為自上而下的漸進減小,其最大節距小於第一段固定值之節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其中該彈簧整體外形為類似紡錘狀,該彈簧外徑分別朝上、下端漸形縮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6116422A TWI405679B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6116422A TWI405679B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43973A TW200843973A (en) | 2008-11-16 |
TWI405679B true TWI405679B (zh) | 2013-08-21 |
Family
ID=44822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6116422A TWI405679B (zh) | 2007-05-09 | 2007-05-09 |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05679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80971U (en) * | 2005-07-28 | 2005-11-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rear body cover of motorcycle |
TWI276725B (en) * | 2004-02-09 | 2007-03-21 | Roehm Gmbh | Spring-assisted suspension means for noise protection elements |
-
2007
- 2007-05-09 TW TW96116422A patent/TWI40567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76725B (en) * | 2004-02-09 | 2007-03-21 | Roehm Gmbh | Spring-assisted suspension means for noise protection elements |
TWM280971U (en) * | 2005-07-28 | 2005-11-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rear body cover of motorcy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43973A (en) | 2008-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17505B2 (en) | Saddle having a cushion sandwiched between a pad and a base | |
US9573642B2 (en) | Seat structure with function of suspension | |
CN106224426A (zh) |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空气减震器 | |
TWM454971U (zh) | 分叉避震豎管 | |
TWM452911U (zh) | 自行車後上叉避震結構 | |
CN206201827U (zh) | 一种减震车轮 | |
TWI405679B (zh) | 自動二輪車後輪懸架裝置 | |
TWM455670U (zh) | 自行車後上叉避震結構 | |
TWM428116U (en)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saddle | |
CN101301850B (zh) | 自动二轮车后轮悬架装置 | |
US20190283521A1 (en) | Independent air suspension | |
CN205239153U (zh) | 一种汽车后悬置横梁支架减震模块 | |
CN207064540U (zh) | 一种新型后减震衬套 | |
CN202115639U (zh) | 摩托车主搁脚胶套 | |
US9308962B1 (en) | Rear motorcycle suspension | |
CN206357948U (zh) | 一种前支柱上安装座 | |
TWI857783B (zh) | 電動滑板車後擺臂構造 | |
CN217835922U (zh) | 一种新型独立减震三轮摇摆车身 | |
TWI659886B (zh) | 設置於避震器上的張力彈簧結構 | |
CN209381719U (zh) | 轿车高性能安全减震器用安装顶板 | |
CN211107792U (zh) | 具有减震功能的老年三轮车 | |
CN221852091U (zh) | 踏板组件及滑板车 | |
KR20040041292A (ko) | 허브와 림 사이에 완충장치를 가지는 휠 | |
CN209814190U (zh) |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 |
CN109986921B (zh) | 一种柔性减震汽车底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