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173B - Chain and zipper - Google Patents

Chain and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173B
TWI386173B TW098131963A TW98131963A TWI386173B TW I386173 B TWI386173 B TW I386173B TW 098131963 A TW098131963 A TW 098131963A TW 98131963 A TW98131963 A TW 98131963A TW I386173 B TWI386173 B TW I3861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hain
chain cloth
magnetic element
clo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2748A (en
Inventor
Yuji Kondo
Miyuki Ohgaku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32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2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1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4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A45C13/103Arrangement of zip-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D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UTTONS, PINS, BUCKLES OR SLIDE FASTENERS, AND TO JEWELLERY, BRACELETS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 A44D2203/00Fastening by use of magnet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鏈條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鏈條及拉鏈,其係在左右一對鏈布之相對的鏈布側緣部,排列設置沿鏈布長度方向之具有磁力的複數磁性鏈齒,利用上述磁力使左右之磁性鏈齒嚙合。
例如在日本特開2006-149824號公報(專利文獻1)及日本特開2007-319253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拉鏈,其係對安裝於左右一對之鏈布上的鏈齒賦予沿鏈布長度方向之磁力,利用該磁力使左右之鏈齒嚙合。
前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拉鏈,在各鏈布之鏈布側緣部藉由合成樹脂之射出成形固定有正面觀看為大致矩形形狀之複數鏈齒。而且,在各鏈齒之內部埋入安裝有磁石,該磁石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之磁力。
此時,配置於一側鏈布之複數鏈齒,係以較配置於另一側鏈布之吸著對象側之鏈齒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大的特定間距排列設置。
又,在相互相鄰之鏈齒之間,於鏈布之鏈布側緣部安裝有合成樹脂製之定位構件,上述定位構件係具有與吸著對象側之鏈齒相同或較該鏈齒小的鏈布長度方向的尺寸。
上述定位構件不具有磁力,係與前述鏈齒另外形成者。藉由配置有該定位構件,即使在一側鏈布相鄰之鏈齒彼此欲相互吸著,亦可因該鏈齒接觸於定位構件而防止此等鏈齒彼此接觸。
又,該專利文獻1之拉鏈在藉由安裝於左右鏈布之鏈齒所形成之左右之鏈齒排的一端,配置有藉由磁石板可相互吸著之一對開件。
該專利文獻1之拉鏈在將前述開件彼此在鏈布表裏方向重疊後,以該開件為中心而使一側之鏈布向另一側之鏈布於鏈布表裏面平行地轉動。藉此,在安裝於一側鏈布之鏈齒之間插入安裝於另一側鏈布之鏈齒,並且左右之鏈齒藉由磁力而吸著。因此,即使不使用通常拉鏈具有之滑件亦可容易地閉鎖左右之鏈齒排。
前述專利文獻2揭示之拉鏈80具有圖27所示之形狀,且在左右一對之鏈布81之鏈布側緣部,安裝有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之磁力的複數磁性鏈齒82。此時,在鏈布側端緣形成有芯帶部81a,沿包含該鏈布81之芯帶部81a之鏈齒安裝部以特定之間隔排列設置複數之磁性鏈齒82。
該拉鏈80之磁性鏈齒82係藉由嵌入磁石86後射出成形合成樹脂所形成。且,該磁性鏈齒82具備:具有磁力之矩形形狀之頭部83,固定於鏈布81之鏈齒安裝部之腳部84,形成於頭部83之一側面之扣合分離凸部85,及形成於頭部83之另一側面之未圖示的扣合分離凹部。
此時,前述扣合分離凸部85係由頭部83之一側面83a圓柱狀突出,其頂端面形成為向頭部前端傾斜之斜面狀。前述扣合分離凹部係藉由頭部83之另一側面83b與埋設於頭部83之磁石86之端面的階差所形成。又,前述腳部84係跨越於鏈布81之表裏面,在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比頭部83較長地形成。而且,該專利文獻2之拉鏈80亦在其左右之鏈齒排之一端配置有與前述專利文獻1之拉鏈80相同之開件。
該具有磁性鏈齒82之專利文獻2之拉鏈80中,由於在各磁性鏈齒82之頭部83形成有扣合分離凸部85及扣合分離凹部,故在左右之磁性鏈齒82扣合時,各磁性鏈齒82之扣合分離凸部85係插入扣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82之扣合分離凹部而嵌合。
藉此,該拉鏈80在閉鎖拉鏈80之狀態,即使受到將左右之鏈布81向鏈布寬度方向之外側拉曳之橫向拉力,亦可穩定維持左右磁性鏈齒82之扣合狀態,橫向抗拉強度優良。再者,該拉鏈80中,由於扣合分離凸部85之頂端面形成為斜面狀,故在使左右之磁性鏈齒82扣合時,可防止各鏈齒之扣合分離凸部85卡於扣合對象側之鏈齒,使該扣合分離凸部85順滑地插入扣合對象側之扣合分離凹部而嵌合。
此外,該專利文獻2中,作為其他實施例揭示有如圖28及圖29所示之拉鏈90。
該拉鏈90具備:未圖示之左右一對之鏈布,沿該鏈布之鏈布側緣部排列設置之複數磁性鏈齒92、92',及藉由沿該磁性鏈齒92、92'滑動而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扣合及分離之滑件94。
前述磁性鏈齒92、92'具備以使磁石95在其前後端面露出之方式所埋設之頭部96、96',及腳部97、97'。此時,安裝在一側鏈布之第1磁性鏈齒92之頭部96具有:在鏈布表裏方向之中央部埋設有磁石95之柱部96a,配置於該柱部96a之鏈齒第1面側之薄板部96b,及配置於鏈齒第2面側之未圖示之薄板部。且,在配置於第1磁性鏈齒92之鏈齒第1面側之薄板部96b的後方,形成有扣合分離凸部96d及突出部96e;在配置於鏈齒第2面側之未圖示之薄板部的前方,形成有使第2磁性鏈齒92'之後述之扣合分離凸部96d'及突出部96e'嵌合之扣合分離凹部及缺口部。
另一方面,安裝在另一側鏈布之第2磁性鏈齒92'之頭部96'具有:在鏈布表裏方向之中央部埋設有磁石95之柱部96a',及配置於該柱部96a'之鏈齒第1面側及鏈齒第2面側的薄板部96b'、96c'。且,在配置於第2磁性鏈齒92'之鏈齒第1面側之薄板部96b'的前方,形成有嵌合形成於第1磁性鏈齒92之前述扣合分離凸部96d與前述突出部96e之扣合分離凹部96f'及缺口部96g';在配置於鏈齒第2面側之薄板部96c'之後方形成有扣合分離凸部96d'及突出部96e'。
因此,對於該變形例之拉鏈90,在使滑件94滑動而將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扣合時,各磁性鏈齒92、92'之扣合分離凸部96d、96d'係插入扣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92、92'之扣合分離凹部96f'而嵌合。尤其係由於此等扣合分離凸部96d、96d'及扣合分離凹部96f'可比前述圖27所示之磁性鏈齒82更加確實地嵌合,故可進一步提高拉鏈90閉鎖時之橫向抗拉強度。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498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319253號公報
前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拉鏈係利用鏈齒具有之磁力,可不使用滑件而容易地使左右之鏈齒嚙合。另一方面,上述拉鏈可藉由將鏈布向外側拉曳,而使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鏈齒相互離開,而容易地分離左右鏈齒,但其存在抗橫向拉力之強度低之缺點。
在具有圖27所示鏈齒之前述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拉鏈80,由於在各磁性鏈齒82形成有扣合分離凸部85及扣合分離凹部,故提高了橫向抗拉強度。而且,該拉鏈80可不使用滑件,而係藉由磁力使左右之磁性鏈齒82扣合及分離。但,上述拉鏈80在使左右之磁性鏈齒82扣合(或分離)時,係藉由一面使鏈布81向鏈布寬度方向彎曲,一面擴大鄰接之磁性鏈齒82之頭部83間的間隔,將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82之頭部83插入(或拔出)上述間隔,而使左右之鏈齒由鏈布寬度方向嚙合(或分離)。
但,由於鏈布81一般係形成為帶狀,故易於向鏈布表裏方向彎曲而難於向鏈布寬度方向彎曲。因此,如前所述,在不使用滑件而係使鏈布81向寬度方向彎曲而使左右之磁性鏈齒82扣合(或分離)時,存在僅以鏈齒之磁力難於使鏈布81向鏈布寬度方向彎曲、順滑地進行磁性鏈齒82之扣合及分離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圖28及圖29所示之前述專利文獻2之其他實施例之拉鏈90,係使用滑件94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扣合及分離,但若不使用上述滑件94而僅利用磁力來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扣合及分離,基於與上述相同之理由係困難的。
尤其係該拉鏈90在磁性鏈齒92、92'處於扣合時,由於左右之柱部96a、96a'彼此係處於相互面接觸之狀態或接近之狀態,故例如即使欲使上述拉鏈90本身向鏈布表裏方向或鏈布寬度方向彎曲,亦因左右鏈齒之柱部96a彼此干擾而妨礙拉鏈90之彎曲。因此,亦存在拉鏈90之彎曲性低之缺點。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先前之問題而完成者,其具體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鏈條及由該鏈條所形成之拉鏈,該鏈條不使用滑件,而係利用磁力可使左右之鏈齒順滑地嚙合及分離,且具有優良的橫向抗拉強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鏈條,其最主要之特徵在於:作為其基本構成係在左右一對之第1及第2鏈布之相對的鏈布側緣部,跨越鏈布表裏面排列設置沿鏈布長度方向之具有磁力的複數磁性鏈齒;且前述磁性鏈齒具備:固定於前述鏈布側緣部之腳部;由該腳部沿鏈布寬度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內縮之頸部;及由該頸部之前端於鏈布寬度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向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膨大之嚙合頭部;且上述鏈條係利用前述磁力使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嚙合;前述磁性鏈齒其前述嚙合頭部具有可在嚙合對象側之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的頸部間,藉由前述磁力由鏈布表裏方向嵌合及分離之尺寸形狀;前述各磁性鏈齒具有旋轉容許部,該旋轉容許部係避免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在嚙合及分離時,一側之磁性鏈齒與另一側之前述磁性鏈齒干擾,並容許其以沿著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旋轉;前述旋轉容許部係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
本發明之鏈條中,前述旋轉容許部宜藉由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之前述嚙合頭部及前述頸部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之斜面或彎曲面而構成;前述斜面或彎曲面宜使前述磁性鏈齒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朝離開前述第1及第2鏈布之鏈布表裏面之方向逐漸減小而形成。
又,前述斜面或彎曲面宜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之前述嚙合頭部及前述頸部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前後側面。
再者,前述斜面宜具有第1斜面,及較該第1斜面傾斜大的第2斜面;此時,前述第1斜面宜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前述第2斜面宜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一側之側面。
本發明之鏈條中,前述磁性鏈齒宜具有安裝於前述第1鏈布之第1磁性鏈齒,及安裝於前述第2鏈布之第2磁性鏈齒;前述第1磁性鏈齒宜具有在前述第1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向前述頸部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1突出部,及在前述鏈布之鏈布第2面側形成於前述嚙合頭部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1階部;前述第2磁性鏈齒宜具有在前述第2鏈布之鏈布第2面側向前述頸部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2突出部,及在前述第2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形成於前述嚙合頭部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2階部。
此時,前述第2階部底面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位置宜設定為前述第2磁性鏈齒之鏈布表裏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或與該中心高度位置比較前述嚙合頭部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尺寸為大的位置;前述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位置宜設定為前述中心高度位置,或與該中心高度位置比較前述第2突出部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尺寸為高的位置;前述第1突出部之突出面及前述第1階部之底面,宜配置為在前述第1及第2磁性鏈齒嚙合時分別抵接或面對於前述第2階部之前述底面及前述第2突出部之前述突出面。
尤其係在此時,宜將前述第2階部之前述底面與前述第2突出部之前述突出面配置在相同之高度位置。
再者,前述第1磁性鏈齒宜在鏈布第2面側具有使前述嚙合頭部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之前述頸部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前述第2磁性鏈齒宜在鏈布第1面側具有使前述嚙合頭部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之前述頸部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
此外,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拉鏈,其係由具有前述構成之鏈條所形成,且在藉由複數之前述磁性鏈齒所形成之鏈齒排之一端配置有上止擋,在該鏈齒排之另一端配置有下止擋。
此時,前述上止擋及/或下止擋宜藉由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之前述腳部經由連結部連結而構成,或藉由在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之前述腳部間之間隔,跨越前述鏈布之鏈布表裏面安裝止擋形成部而構成。
本發明之鏈條係在左右一對之第1及第2鏈布之相對鏈布側緣部,跨越鏈布表裏面排列設置沿鏈布長度方向之具有磁力的複數磁性鏈齒。而且,該磁性鏈齒具備:腳部,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內縮之頸部,及向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膨大之嚙合頭部;且具有使嚙合頭部可在嚙合對象側之相互鄰接之磁性鏈齒的頸部間,藉由磁力由鏈布表裏方向嵌合及分離之尺寸形狀。
又,在上述鏈條中,前述各磁性鏈齒具有旋轉容許部,該旋轉容許部係在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由嚙合狀態分離時,避免一側之磁性鏈齒與另一側之前述磁性鏈齒干擾,容許其以沿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旋轉者;該旋轉容許部係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
本發明者們為利用磁力使左右之磁性鏈齒更加順滑地嚙合,想出不使左右之磁性鏈齒如先前般地由鏈布寬度方向依次嚙合,而是使之由鏈布表裏方向嚙合即可的方法,進而藉由反覆銳意地研究及試做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在如本發明般使左右之磁性鏈齒由鏈布表裏方向進行嚙合或分離而構成鏈條之情形,在使磁性鏈齒嚙合或分離時,可不使鏈布向其難於彎曲的鏈布寬度方向彎曲,而是一面使鏈布向其易於彎曲之鏈布表裏方向彎曲,一面進行磁性鏈齒之嚙合或分離。因此,即使不使用滑件,藉由利用各磁性鏈齒之磁力亦可使左右之磁性鏈齒相互順滑地扣合而嚙合,而且亦可容易地進行嚙合之磁性鏈齒的分離。
此外,例如在使左右之鏈齒由鏈布寬度方向扣合之先前的拉鏈中,必須使鏈齒逐個地左右交互扣合,而本發明係藉由使左右之磁性鏈齒由鏈布表裏方向扣合,可使配置於一側鏈布之鄰接之2個以上的磁性鏈齒(甚至可使配置於一側鏈布之全部磁性鏈齒)相對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同時扣合,可簡單且迅速地進行左右磁性鏈齒之扣合。
再者,圖28及圖29所示之前述專利文獻2之拉鏈90中,上述專利文獻2對於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由鏈布表裏方向扣合及分離並未進行任何揭示,且因其使用滑件94,故可認為明確地係一種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由鏈布寬度方向進行扣合或分離者,但僅由該拉鏈90之在圖28顯示之磁性鏈齒92、92'的形狀看,認為此等磁性鏈齒92、92'係具有可由鏈布表裏方向進行扣合及分離的形狀尺寸。
但,例如假設其係一種具有在圖28顯示之左右磁性鏈齒92、92',且不具備滑件94之鏈條時,藉由磁力係可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由鏈布表裏方向進行扣合,但存在難於使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之問題。
若具體地進行說明,則例如作為使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之方法有以下二種:第1方法係一面使一側之鏈布向其表裏方向彎曲,一面使安裝於該鏈布之磁性鏈齒92逐個地由嚙合對象側之鏈齒排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第2方法係平行地抬起一側之鏈布,使安裝於該鏈布之全部磁性鏈齒92同時地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
例如如前者之第1方法,在一面使一側之鏈布向其表裏方向彎曲,一面使安裝於該鏈布之磁性鏈齒92逐個地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時,需要使一側之磁性鏈齒92一面以使該磁性鏈齒92之上下方向的高度中心線相對於另一側鏈布之鏈布面傾斜的方式旋轉,一面將其由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92'之間向鏈布表裏方向拔出。
但,圖28所示之磁性鏈齒92、92'之情形,在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處於嚙合時,一側之磁性鏈齒92與嚙合對象側之另一側之磁性鏈齒92'的柱部96a、96a'彼此係處於相互面接觸狀態或接近之狀態。
因此,即使欲使一側之磁性鏈齒92如上述般地進行旋轉,亦因與另一側之磁性鏈齒92'干擾,而無法自由地旋轉而卡住,故無法使一側之磁性鏈齒92由嚙合對象側之鏈齒排逐個地向鏈布表裏方向拔出。因此,由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處於嚙合之狀態,無法一面使一側之鏈布向其表裏方向彎曲,一面使安裝於該鏈布之磁性鏈齒92逐個地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
另一方面,後者之第2方法,在平行地抬起一側之鏈布,使安裝於該鏈布之全部磁性鏈齒92同時地由嚙合對象側之鏈齒排向鏈布表裏方向分離時,需要使相互以磁力吸著之複數磁性鏈齒92、92'一起向鏈布表裏方向之相反側移動。
但,要將如此之複數磁性鏈齒92、92'一起移動而分離時,在分離時需要極大的力,及要求將鏈布形成為剛體等,故存在不能容易地使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分離之問題。
亦即,具有圖28顯示之磁性鏈齒92、92'之專利文獻2之拉鏈90,若不使用滑件94,分離左右之磁性鏈齒92、92'係極為困難的。
相對於此,本發明之鏈條如前所述,藉由在各磁性鏈齒之鏈布第1面側之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配置有旋轉容許部,可避免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在嚙合及分離時,一側之磁性鏈齒與另一側之前述磁性鏈齒干擾,使之以沿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旋轉成為可能。
因此,本發明之鏈條中,可藉由使一側之鏈布向鏈布表裏方向彎曲,使安裝於該鏈布之磁性鏈齒,一面以使該磁性鏈齒之上下方向的高度中心線相對於另一側鏈布之鏈布面傾斜的方式旋轉,一面不與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干擾地容易地將其由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之間向鏈布表裏方向拔出,藉此,可順滑地使左右之磁性鏈齒分離。
尤其係本發明中,前述旋轉容許部,係藉由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之前述嚙合頭部及前述頸部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之斜面或彎曲面而構成,該斜面或彎曲面係使前述磁性鏈齒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朝離開前述第1及第2鏈布之鏈布表裏方向逐漸減小而形成。
藉由使如此之斜面或彎曲面配置於各磁性鏈齒之嚙合頭部及頸部,在分離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前述磁性鏈齒時,可確實避免一側之磁性鏈齒與另一側之磁性鏈齒干擾,使左右之磁性鏈齒順滑地分離。再者,在藉由磁力使左右之磁性鏈齒由鏈布表裏方向吸引而嚙合時,可經由斜面或彎曲面而將一側之磁性鏈齒的嚙合頭部容易地引入另一側之磁性鏈齒的頸部之間,而使左右之磁性鏈齒更加順滑且穩定地嚙合。
尤其係在此時,藉由將各磁性鏈齒之斜面或彎曲面配置於嚙合頭部及頸部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在藉由磁力使左右之磁性鏈齒嚙合時,可經由斜面或彎曲面而更加穩定地引導一側之磁性鏈齒的嚙合頭部至另一側之磁性鏈齒的頸部之間,而使左右之磁性鏈齒之嚙合更加順滑地進行。
此外,在使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之磁性鏈齒分離時,亦可一面容易地使一側之磁性鏈齒相對於另一側之磁性鏈齒旋轉,一面使左右之磁性鏈齒更順滑地分離。而且,若將斜面或彎曲面配置於嚙合頭部及頸部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尚可使各磁性鏈齒之外觀(外觀品質)變好,而提高拉鏈之式樣設計性。
在如此之本發明的鏈條中,前述斜面具有第1斜面及較該第1斜面傾斜大的第2斜面。尤其係此時,前述第1斜面係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前述第2斜面係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一側之側面。藉此,在使左右之磁性鏈齒嚙合時,可更易於將一側之磁性鏈齒之嚙合頭部引導至另一側之磁性鏈齒之頸部之間。
此外,在本發明的鏈條中,磁性鏈齒具有安裝於第1鏈布之第1磁性鏈齒,及安裝於第2鏈布之第2磁性鏈齒,且第1磁性鏈齒具有在第1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向頸部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1突出部,及在鏈布之鏈布第2面側形成於嚙合頭部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1階部。又,第2磁性鏈齒具有在第2鏈布之鏈布第2面側向頸部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2突出部,及在第2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形成於嚙合頭部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2階部。
藉此,可使第1磁性鏈齒由另一側之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順滑地嚙合於第2磁性鏈齒。而且,在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處於嚙合狀態時,由於可藉由第2磁性鏈齒之第2突出部及第2階部分別支持第1磁性鏈齒之第1階部及第1突出部,故例如即使第1磁性鏈齒受到來自鏈布第1面側之加壓力(上推力),亦可防止左右磁性鏈齒之嚙合脫開。
再者,該鏈條之情形,其第1磁性鏈齒之嚙合頭部與第2磁性鏈齒之嚙合頭部係沿鏈布長度方向在鏈布第1面側與鏈布第2面側交互嚙合。因此,可使第1磁性鏈齒之鏈齒排與第2磁性鏈齒之鏈齒排在鏈布表裏方向均衡地嚙合。
此時,第2階部底面之高度位置係設定為第2磁性鏈齒之中心高度位置,或較該中心高度位置其嚙合頭部之高度尺寸為大的位置。而且,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之高度位置係設定為前述中心高度位置,或較該中心高度位置該第2突出部之高度尺寸為高的位置。再者,第1突出部之突出面及第1階部之底面,配置為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嚙合時分別抵接或面對於第2階部之底面及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
藉此,可易於形成第1磁性鏈齒之第1突出部及第1階部,以及第2磁性鏈齒之第2階部及第2突出部,而且,可使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互不干擾,更加順滑地進行嚙合及分離。另外,尚可易於確保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處於嚙合之狀態,鏈條向鏈布表裏方向之彎曲性。
再者在此時,藉由將第2階部之底面與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配置在相同之高度位置,可由第2突出部及第2階部穩定地支持第1階部及第1突出部。尤其係將第2階部之底面與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之高度位置配置為前述中心高度位置,且,若配置成第1突出部之突出面及第1階部之底面抵接於第2階部之底面及第2突出部之突出面,則可更穩定地支持第1階部及第1突出部。而且在此時,由於第1及第2磁性鏈齒具有對稱之形狀,故可提高鏈條之外觀品質。
在本發明之鏈條中,第1磁性鏈齒係在鏈布第2面側具有使嚙合頭部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之頸部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而且,第2磁性鏈齒係在鏈布第1面側具有使嚙合頭部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之頸部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藉此,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由鏈布寬度方向相互抵接時,可相對於第2磁性鏈齒,使第1磁性鏈齒沿傾斜面向第2鏈布之鏈布第1面側相對地移動,而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由鏈布表裏方向嚙合。
而且,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拉鏈,其係由具有前述構成之鏈條所形成,且在藉由複數之磁性鏈齒所形成之鏈齒排之一端配置有上止擋,在該鏈齒排之另一端配置有下止擋。
若為如此之本發明之拉鏈,藉由利用各磁性鏈齒之磁力,可使左右之磁性鏈齒順滑且簡單地嚙合,且可容易地使處於嚙合狀態之左右磁性鏈齒分離。
此時,前述上止擋及/或下止擋係藉由相互鄰接之磁性鏈齒之腳部經由連結部連結而構成,或係藉由在相互鄰接之磁性鏈齒之腳部間之間隔,跨越鏈布之鏈布表裏面安裝止擋形成部而構成。藉此,在左右之磁性鏈齒處於嚙合狀態時,即使拉鏈受到橫向拉力亦可有效地防止鏈齒排由上止擋側及/或下止擋側向左右分離。
以下舉實施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係不受以下說明之實施例之任何限定者,只要係具有與本發明實質上相同之構成,且具有相同之作用效果,則可進行多種之變更。
實施例1
圖1係顯示本實施例1之拉鏈的正視圖。圖2係顯示上述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之立體圖,圖3係顯示上述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之立體圖。又,圖4係顯示上述拉鏈之上止擋的正視圖。
此外,在本實施例1以及後述之實施例2及3中,係將鏈布之鏈布長度方向設為前後方向(將配置有上止擋側之方向設為前方,將配置有下止擋側之方向設為後方),將鏈布寬度方向設為左右方向(將配置有第1磁性鏈齒側之方向設為左方,將配置有第2磁性鏈齒側之方向設為右方),將鏈布表裏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將相對第2磁性鏈齒使第1磁性鏈齒嚙合及分離側之方向設為上方,其相反側之方向設為下方)而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係在左右一對鏈布1之相對的鏈布側緣部固定有磁性鏈齒11、21的鏈條2,設置上止擋31及下止擋32而構成。
前述鏈布1在由正面觀看時,具備配置於左側之第1鏈布1a,及配置於右側之第2鏈布1b,且第1及第2鏈布1a、1b在各自相對之鏈布側緣具有芯帶部3。而且,在第1及第2鏈布1a、1b,沿包含芯帶部3之鏈布側緣部,以特定之間距離開排列設置複數之磁性鏈齒11、21而形成鏈齒排11a、21a。此時,磁性鏈齒11、21具有安裝於第1鏈布1a之第1磁性鏈齒11,及安裝於第2鏈布1b之第2磁性鏈齒21。
本實施例1中,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與前述上止擋31及下止擋32,係藉由將混合包含氧化鐵或釹之磁性材料與尼龍等合成樹脂的成形材料,以跨越鏈布1之鏈布表裏面之方式射出成形而成形為特定之形狀。進一步,對成形為特定形狀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與上止擋31及下止擋32,順序施行鋁膜蒸鍍等表面處理或塗裝處理、鍍金等,然後,在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嚙合之狀態,藉由在強磁場中磁化而形成。
本實施例1之第1磁性鏈齒11係跨越第1鏈布1a之鏈布表裏面而固定,其具有:第1腳部12,其係固定於第1鏈布1a之鏈布端緣部;第1頸部13,其係由上述第1腳部12沿左右方向(鏈布寬度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具有於前後內縮之形狀者;及第1嚙合頭部14,其係由上述第1頸部13之前端於左右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向前後膨大者。
此外,對各第1磁性鏈齒11,沿鏈布長度方向對鏈齒全體賦予相同方向之磁極,本實施例1之情形係以使各第1磁性鏈齒11之前方側成為N極、後方側成為S極之方式進行磁化。此時,為判明賦予第1磁性鏈齒11之磁極方向,係將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腳部12配置為相對於鏈布寬度方向向前方側傾斜之狀態。
該第1磁性鏈齒11中,其向第1頸部13前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1突出部15係配置於第1鏈布1a之鏈布上面側,即,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上方側。且,切缺第1嚙合頭部14後端側而形成之第1階部16係配置於第1鏈布1a之鏈布下面側,即,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下方側。尤其本實施例1之情形,成為第1突出部15下端面之突出面15a與第1階部16之底面16a(切缺之第1嚙合頭部14之下端面)係配置於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形成正交於鏈布表裏方向之平坦面。
此外,在第1磁性鏈齒11之鏈布表面側(鏈布第1面側)之前後側面與鏈布背面側(鏈布第2面側)之前後側面,由第1腳部12至第1嚙合頭部14形成有第1斜面(傾斜面)17a,該第1斜面17a係以使第1磁性鏈齒11之鏈布長度方向的尺寸向離開第1鏈布1a之鏈布表裏面之方向(換言之,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上方及下方)逐漸減小之方式配置。
亦即,第1磁性鏈齒11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其第1鏈布1a側設定為大於第1磁性鏈齒11之上面側及下面側。再者,此處所謂第1磁性鏈齒11之前端面係指在較第1磁性鏈齒11之鏈布長度方向中央之前側,相對第1鏈布1a之平面(鏈布面)以立起之方式所形成的面,且所謂第1磁性鏈齒11之後端面係指在較第1磁性鏈齒11之鏈布長度方向中央之後側,相對第1鏈布1a之平面(鏈布面)以立起之方式所形成的面。
再者,在第1突出部15之上面側(鏈布表面側)的前側面,及形成第1嚙合頭部14之第1階部16之下面側(鏈布背面側)的後側面,形成有相對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傾斜角度比第1斜面17a大的第2斜面(傾斜面)17b。
再者,尚在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腳部12,形成有朝向鏈布內側側端緣而使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高度尺寸逐漸減小之第3斜面(傾斜面)17c。
本實施例1之第2磁性鏈齒21其係跨越第2鏈布1b之鏈布表裏面而固定,而且,具有相對於沿鏈布長度方向延伸之軸線,成為與第1磁性鏈齒11線對稱之形態。即,該第2磁性鏈齒21具有:第2腳部22,其係固定於第2鏈布1b之鏈布端緣部者;第2頸部23,其係由上述第2腳部22沿左右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者;及第2嚙合頭部24,其係由上述第2頸部23之前端於左右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者。
此外,對各第2磁性鏈齒21,賦予鏈齒全體與第1磁性鏈齒11相同方向之磁極,即係使各第2磁性鏈齒21之前方側成為N極、後方側成為S極之磁極,而且,為判明賦予該第2磁性鏈齒21之磁極方向,將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腳部22配置為相對於鏈布寬度方向向前方側傾斜之狀態。
此時,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嚙合頭部14及第1頸部13、以及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嚙合頭部24及第2頸部23之尺寸及形狀設定為: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嚙合頭部14可由鏈布表裏方向,在相互鄰接之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頸部23之間嵌合或分離,且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嚙合頭部24可由鏈布表裏方向,在相互鄰接之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頸部13之間嵌合或分離。
在上述第2磁性鏈齒21,其向第2頸部23前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2突出部25係配置於第2鏈布1b之鏈布下面側,即第2磁性鏈齒2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下方側。且,切缺第2嚙合頭部24後端側而形成之第2階部26,係配置於第2鏈布1b之鏈布上面側,即第2磁性鏈齒2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上方側。此時,成為第2突出部25上端面之突出面25a及第2階部26之底面26a(切缺之第2嚙合頭部24之上端面),係配置於第2磁性鏈齒21上下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形成正交於鏈布表裏方向之平坦面。
此外,在第2磁性鏈齒21之鏈布表面側之前後側面與鏈布背面側之前後側面,由第2腳部22至第2嚙合頭部24形成有第1斜面(傾斜面)27a,該第1斜面27a係以使第2磁性鏈齒21之鏈布長度方向的尺寸向離開鏈布表裏面之方向逐漸減小之方式配置。
再者,在第2突出部25之下面側的前側面,及形成有第2嚙合頭部24之第2階部26之上面側的後側面,形成相對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傾斜角度比第1斜面27a大的第2斜面(傾斜面)27b。再者,尚在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腳部22,形成有朝向鏈布內側側端緣使第2磁性鏈齒21上下方向之高度尺寸逐漸減小之第3斜面(傾斜面)27c。
另外,在本發明中,只要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第1及第2嚙合頭部14、24以及第1及第2頸部13、23之鏈布表面側之前後側面,及鏈布背面側之前後側面中之至少1側面,具有第1斜面17a、27a或第2斜面17b、27b即可。
亦即,如後述之本實施例1之拉鏈係藉由使第1鏈齒排11a由第2鏈齒排21a之上方側接近第2鏈齒排21a,而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係藉由磁力吸著而嚙合。因此,只要將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斜面17a及第2斜面17b配置於第1鏈布1a之下方側(鏈布背面側),將第2磁性鏈齒21之第1斜面27a及第2斜面27b配置於第2鏈布1b之上方側(鏈布表面側)即可。
但,在如本實施例1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鏈布表裏面側之前後側面,藉由從第1及第2嚙合頭部14、24直至第1及第2腳部12、22連續形成第1斜面17a、27a或第2斜面17b、27b,可改善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外觀。
再者,本發明中,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亦可替代形成如上述之傾斜之第1斜面17a、27a~第3斜面17c、27c,而與此等斜面同樣,以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或鏈布表裏方向之尺寸逐漸減小的方式形成彎曲之第1彎曲面~第3彎曲面。
本實施例1之前述上止擋31如圖1所示,係配置於第1磁性鏈齒11之鏈齒排11a(以下記為第1鏈齒排11a)之前端,前述下止擋32係配置於第2磁性鏈齒21之鏈齒排21a(以下記為第2鏈齒排21a)之後端。而且,上止擋31如在圖4之上止擋31放大圖所示,具有將相互鄰接之2個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腳部12經由連結部31a一體連結之形狀,下止擋32具有將相互鄰接之2個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腳部22經由連結部一體連結之形狀。
在如此之本實施例1之拉鏈10,為使形成於第1鏈布1a之第1鏈齒排11a與形成於第2鏈布1b之第2鏈齒排21a嚙合,如圖6~圖8所示,係使第1磁性鏈齒11以由第2鏈齒排21a之上方側嚙合於第2磁性鏈齒21之方式接近。
藉此,藉由第1磁性鏈齒11具有之磁力與第2磁性鏈齒21具有之磁力,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相互吸著,而將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嚙合頭部14引導至相互鄰接之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頸部23之間,由鏈布表裏方向之上方嵌合(參照圖7)。且同時,將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嚙合頭部24引導至相互鄰接之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頸部13之間,由鏈布表裏方向嵌合(參照圖8)。
此時,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前後側面的鏈布表面側(鏈布第1面側)及鏈布背面側(鏈布第2面側)形成有第1斜面17a、27a,且在形成有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第1及第2階部16、26之側面,形成有傾斜角比第1斜面17a、27a大的第2斜面17b、27b。
若更加具體地說明,則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斜面17a係形成於第1鏈布1a之上方側的前側面(上止擋側之側面)及後側面(下止擋側之側面),與下方側之前側面及後側面。傾斜角度比上述第1斜面17a大的第2斜面17b係形成於第1鏈布1a之上方側的前側面與下方側之後側面。尤其係此等第2斜面17b對於鏈布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係形成於相較第1腳部12靠近第1嚙合頭部14側,而對於鏈布表裏方向(上下方向)係形成於由第1磁性鏈齒11之上下表面側至上下方向中央附近。
第2磁性鏈齒21之第1斜面27a係形成於第2鏈布1b之上方側的前側面(上止擋側之側面)及後側面(下止擋側之側面),與下方側之前側面及後側面。傾斜角度比上述第1斜面27a大的第2斜面27b係形成於第2鏈布1b之上方側的後側面與下方側之前側面。尤其係此等第2斜面27b對於鏈布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係形成於相較第2腳部22靠近嚙合頭部24側,而對於鏈布表裏方向(上下方向)係形成於由第2磁性鏈齒21之上下表面側至上下方向中央附近。
因此,在第1磁性鏈齒11藉由磁力由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側(鏈布表面側)嚙合時,可經由第1斜面17a、27a及第2斜面17b、27b,引導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嚙合頭部14容易地將其引入相鄰之2個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頸部23之間。與此同時,亦可引導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嚙合頭部24容易地將其引入相鄰之2個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頸部13之間。而且在此時,亦可將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各嚙合頭部14、24,例如由相對於鏈布表裏方向向前方或後方傾斜之角度順滑引入嚙合對象側之頸部23、13之間。
此外,本實施例1中,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鏈布1a下方側之第2斜面17b係形成於該第1磁性鏈齒11之後側面(下止擋之側面),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鏈布1b上方側之第2斜面27b係形成於該第2磁性鏈齒21之後側面(下止擋側之側面)。
如此,在使左右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嚙合時,藉由使傾斜角度大的第2斜面17b、27b形成於各磁性鏈齒11、21之引入側,可將各嚙合頭部14、24順滑地引入嚙合對象側之頸部23、13之間。
藉此,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各嚙合頭部14、24嵌合於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21、11之頸部23、13之間,可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如圖1及圖9所示在上下方向之相同高度位置順滑且穩定地嚙合。
再者,在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即使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之相對位置在鏈布長度方向錯位(即,即使上止擋31之位置,與配置於第2鏈齒排21a前端之第2磁性鏈齒21之位置在鏈布長度方向錯位),亦可藉由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磁力將各磁性鏈齒11、21之嚙合頭部14、24引導至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21、11之頸部23、13之間,而容易地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嚙合。
此外,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嚙合時,藉由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磁力,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突出部15的突出面15a及第1階部16之底面16a,如圖10及圖11所示抵接於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階部26之底部26a及第2突出部25之突出面25a。藉此,可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嚙合狀態穩定。
此時,本實施例1之拉鏈10,由於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各嚙合頭部14、24係嵌合於嚙合對象側之磁性鏈齒21、11之頸部23、13之間,故橫向抗拉強度優良。因此,即使左右之鏈布1受到橫向拉力而被向鏈布寬度方向之外側拉曳,亦可穩定維持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嚙合狀態。
此外,上述拉鏈10藉由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設置第1斜面17a、27a及第2斜面17b、27b,即使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係處於嚙合狀態,亦可容易地將拉鏈10於鏈布表裏方向彎曲,彎曲性優良。
再者,上述拉鏈10中,在第1鏈齒排11a之前端配置有上止擋31,在第2鏈齒排21a之後端配置有下止擋32。因此,在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處於嚙合狀態而受到橫向拉力時,可有效防止由配置有上止擋31之第1鏈齒排11a之前端側或配置有下止擋32之第2鏈齒排21a之後端側產生所謂嚙合開裂,可更加穩定地維持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嚙合狀態。
亦即,在未配置上止擋31及下止擋32時,若在第1及第2鏈布1a、1b之端部側附近受到橫向拉力,則配置於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端部之第1磁性鏈齒11及/或第2磁性鏈齒21,會在第1及第2鏈布1a、1b之鏈布面上,以向解開磁性鏈齒11、21彼此嚙合之方向旋轉之方式移動。藉此,由配置於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端部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開始依次解開嚙合,正面觀看左右之第1及第2鏈布1a、1b係呈Y字狀地、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由一側之端部側緩慢分離。
但,藉由如上述般地配置上止擋31及下止擋32,可防止配置於鏈齒排11a、21a端部之第1磁性鏈齒11及/或第2磁性鏈齒21進行如上述般旋轉地移動,可有效防止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由一側之端部側分離。
繼之,就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將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由嚙合狀態分離之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例如第1鏈布1a若係用剛體構成時,則藉由將第1鏈布1a相對於第2鏈布1b向上方平行地抬起,而使安裝於第1鏈布1a之全部第1磁性鏈齒11同時向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抬起。因此,可使上述第1磁性鏈齒11由第2磁性鏈齒21拔出,分離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
此外,除上述外,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如圖12所示,可藉由使第1鏈布1a由鏈布後端側或鏈布前端側向鏈布表面側(上方側)彎曲,將安裝於上述第1鏈布1a之第1磁性鏈齒11跟隨上述第1鏈布1a之動作,逐個抬起至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而將該第1磁性鏈齒11由第2磁性鏈齒21拔出。
此時,各第1磁性鏈齒11係一面以使該第1磁性鏈齒11上下方向之高度中心線相對於第2鏈布1b之鏈布面傾斜之方式旋轉,一面由第2磁性鏈齒21之間向上方抬起。此時,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鏈布表裏面側之前後側面,作為避免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之干擾之旋轉容許部,形成有第1斜面17a、27a及第2斜面17b、27b。因此,可一面使第1磁性鏈齒11不與嚙合對象側之第2磁性鏈齒21干擾地,而以沿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順滑地旋轉,一面容易地將其由第2磁性鏈齒21拔出。
如此,第1磁性鏈齒11以沿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旋轉而拔出時,第1磁性鏈齒11之後側面先由第2磁性鏈齒21之間拔出,然後,第1磁性鏈齒11之前側面由第2磁性鏈齒21之間拔出。而且,例如以與上述動作相反之動作,可使第1磁性鏈齒11逐個嚙合於第2磁性鏈齒21。
即,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可藉由將第1鏈布1a由鏈布前端側或鏈布後端側向上方彎曲,一面使第1磁性鏈齒11如上述般旋轉一面將其抬起至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而使該第1磁性鏈齒11逐個順滑地拔出。因此,可用輕的力將上述第1磁性鏈齒11容易且順滑地由第2磁性鏈齒21分離。
尤其係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如在圖9等所示,第1磁性鏈齒11其由第1嚙合頭部14直至第1腳部12之前端緣係與鏈布寬度方向平行地配置,且該前端緣與嚙合對象側之第2磁性鏈齒21之由第2嚙合頭部24直至第2腳部22之後端部係以相對之方式配置。因此,在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分離時,與將第1鏈布1a由鏈布前端側向上方彎曲比較,將第1鏈布1a由鏈布後端側向上方彎曲而使第1磁性鏈齒11由第2磁性鏈齒21拔出之方法,因各自之接觸面為筆直,故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不易卡住,可更容易使第1磁性鏈齒11順滑分離。
如上,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可不使用滑件而利用磁力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順滑且穩定地嚙合,且可藉由將第1鏈布1a由鏈布前端側或鏈布後端側向上方彎曲,而容易且順滑地分離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磁性鏈齒11及第2磁性鏈齒21。而且,本拉鏈10在彎曲性上亦優良。
可如此順滑地進行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嚙合與分離的本實施例1之拉鏈10,可適用於皮包類、箱類或帳篷等製品。例如在圖13所示之該拉鏈10之使用例,係藉由將本實施例1之拉鏈10用於連結工具包等皮包41與可安裝於該皮包41之口袋等收容部42之連結部分,可使收容部42容易地進行拆裝。
此外,如在圖14所示之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之其他使用例所示,其係藉由將上述拉鏈10用於剛體箱45,可自由地進行該剛體箱45之組裝與分解。此時,剛體箱45係藉由用形成上下、前後及左右各面之箱壁部45a圍起所構成者。
此外,由配置於左右側面之箱壁部45a及配置於上面之蓋狀箱壁部45a的側緣延伸設置有彎曲部45b,在該彎曲部45b安裝有具有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鏈布1a。此外,將彎曲部45b彎曲時在該彎曲部45b抵接之其他箱壁部45a表面,安裝有具有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鏈布1b。
再者在此時,亦可不在箱壁部45a及彎曲部45b安裝具有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第1及第2鏈布1a、1b,而直接在箱壁部45a及彎曲部45b本身列狀地安裝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
作為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之另一使用例可舉如在圖15所示之帳篷47。該帳篷47係沿由入口門蓋47a之帳篷外側觀看係配置於右側之側緣(右側緣),安裝具有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鏈布1a,沿帳篷本體47b之入口周緣部之右側緣,安裝具有第2磁性鏈齒21之第2鏈布1b。
此外,沿入口門蓋47a之左側緣及下側緣,安裝具有與第1磁性鏈齒11成為面對稱之磁性鏈齒之鏈布,沿帳篷本體47b之入口周緣部之左側緣及下側緣,安裝有具有與第2磁性鏈齒21成為面對稱之磁性鏈齒之鏈布。另外圖15中係將安裝於入口門蓋47a之磁性鏈齒表示為第1磁性鏈齒11,將安裝於帳篷本體47b之磁性鏈齒表示為第2磁性鏈齒21。
如前所述,安裝於入口門蓋47a之左側緣及下側緣之第1磁性鏈齒,相對於安裝於入口門蓋47a右側緣之第1磁性鏈齒11係處於面對稱之關係,該第1磁性鏈齒具有之第1突出部15之突出面15a與第1階部16之底面16a係以面對下方之方式形成。
此外,同樣地安裝於帳篷本體47b之入口周緣部之左側緣及下側緣之第2磁性鏈齒,相對於安裝於上述入口周緣部右側緣之第2磁性鏈齒21係處於面對稱關係,該第2磁性鏈齒具有之第2突出部25之突出面25a與第2階部26之底面26a係以面對上方之方式形成。
藉此,上述帳篷47可容易地開閉向外側打開之入口門蓋47a,而且,在入口門蓋47a處於閉鎖時,該入口門蓋47a即使受到由帳篷外側向帳篷內側之力亦不會打開,可穩定維持其閉鎖狀態。
此外,在打開入口門蓋47a時,如圖12所示,係藉由使第1磁性鏈齒11逐個地由第2磁性鏈齒21拔出,可容易地將入口門蓋47a由其下側緣側打開。再者,如圖15所示之帳篷47之情形,由於入口門蓋47a之上側緣係連接於帳篷本體47b,故只要在入口門蓋47a及帳篷本體47b入口周緣部之左右側緣的下端配置如前述之下止擋32,即可更加穩定地維持入口門蓋47a之閉鎖狀態。
再者,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可替代如圖1及圖4所示之上止擋31及/或下止擋32,而設置如圖16所示之上止擋51及具有與前述上止擋51為線對稱形態之未圖示的下止擋。該圖16所示之上止擋51係由2個鄰接之第1磁性鏈齒11,與在該第1磁性鏈齒11之第1腳部12間之間隔跨越鏈布表裏面所配置之止擋形成部51a所構成。
即使係如此之上止擋51,亦可使配置於第2鏈布1b之第2磁性鏈齒21穩定地嵌合在該上止擋51。而且,在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處於嚙合之狀態,即使受到橫向之拉力,亦可有效地防止由配置有上止擋51之第1鏈齒排11a之前端側產生嚙合開裂。
此外,除此之外,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可替代前述之下止擋32,而使用例如圖17所示之下止擋52,或如圖18所示之下止擋62。
圖17所示之下止擋52具有由第1鏈齒排11a後端之第1磁性鏈齒11連續形成之插銷53,及由第2鏈齒排21a後端之第2磁性鏈齒21連續形成之開尾筒54。
此時,插銷53係跨越第1鏈布1a之表裏面而形成為長方體形狀。開尾筒54係跨越第2鏈布1b之鏈布表裏面而固定,該開尾筒54具有連結於第2磁性鏈齒21之鏈布夾持部54a,及配置於該鏈布夾持部54a後端之筒部54b,在該筒部54b形成有可由前面側嵌入插銷53之嵌入孔54c。
此外,該嵌入孔54c係以下述尺寸形狀所形成,即可將插銷53由鏈布表裏方向嵌入,且在嵌入孔54c嵌入有插銷53時,在該插銷53之上面側及下面側形成有特定餘隙。
藉由具有如此之下止擋52,在使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嚙合時,可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在鏈布長度方向之嚙合位置穩定。而且,在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處於嚙合之狀態,即使受到橫向之拉力,亦可有效地防止由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之配置有下止擋52之後端側產生嚙合開裂。
另一方面,圖18所示之下止擋62具有圖19所示之第1開件63及圖20所示之第2開件64。
此時,第1開件63係具有固定於第1鏈布1a,並且連結於配置在第1鏈齒排11a後端之第1磁性鏈齒11的第1鏈布夾持部63a,及配置於該第1鏈布夾持部63a後端之圓板狀的第1開件本體63b,在該第1開件本體63b之背面側,形成有可嵌合第2開件64之後述凸部64c的凹部63c,及可嵌合第2開件64之後述凹部64d的凸部63d。
第2開件64係具有固定於第2鏈布1b,並且連結於配置在第2鏈齒排21a後端之第2磁性鏈齒21的第2鏈布夾持部64a,及配置於該第2鏈布夾持部64a後端之圓板狀的第2開件本體64b,在該第2開件本體64b之背面側,形成有可嵌合於第1開件63之凹部63c的凸部64c,及可嵌合於第1開件63之凸部63d的凹部64d。
此外,對第1開件本體63b及第2開件本體64b係賦予有在鏈布表裏方向相互吸著之磁力。而且,第1開件本體63b之凹部63c與第2開件本體64b之凸部64c構成限制部,該限制部係在第1開件本體63b與第2開件本體64b吸著時,限制第1及第2開件本體63b、64b向左右方向(鏈布寬度方向)相對移動者。
藉由具有如此之下止擋62,在使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嚙合時,可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在鏈布長度方向之嚙合位置穩定。而且,在第1鏈齒排11a與第2鏈齒排21a處於嚙合之狀態,即使受到橫向之拉力,由於藉由由凹部63c與凸部64c構成之限制部,可防止第1及第2開件本體63b、64b向左右方向相對移動而分離,故可有效地防止由第1及第2鏈齒排11a、21a之後端側產生嚙合開裂。
再者,本實施例1之拉鏈10中,第1及第2突出部15、25之突出面15a、25a與第1及第2階部16、26之底面16a、26a,係配置於各磁性鏈齒11、21之中心高度位置,且係以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嚙合時,使第1突出部15的突出面15a及第1階部16之底面16a,分別抵接於第2階部26之底面26a及第2突出部25之突出面25a之方式形成(參照圖10及圖11)。
但,本發明並非係限定於此者,例如如在圖21及圖22所示之作為變形例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其第1及第2突出部15"、25"之突出面15a"、25a"與第1及第2階部16"、26"之底面16a"、26a"亦可配置於各磁性鏈齒11"、21"之中心高度位置之上方。藉此,由於可使第1磁性鏈齒11"之配置有第1階部16"之後方側之嚙合頭部14之厚度,與第1突出部15"之厚度較薄,故可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易於嚙合地構成。
此外,本發明中,如圖21及圖22所示,亦可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嚙合時,在第1突出部15"之突出面15a"及第1階部16"之底面16a"與第2階部26"之底面26a"及第2突出部25"之突出面25a"之間設置餘隙,使之以面相對之方式形成。
此外,本發明中,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磁極,亦可以使前方側成為S極、後方側成為N極之方式磁化。此外,實施例1之拉鏈10係以使第1磁性鏈齒11由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吸著扣合之方式構成,但本發明中,亦可以使第2磁性鏈齒21由第1磁性鏈齒11之上方吸著扣合之方式構成拉鏈。
實施例2
圖23係顯示配置於本實施例2之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之立體圖。而圖24係顯示使上述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嚙合前之狀態之剖面圖。圖25係顯示使上述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嚙合時之狀態之剖面圖。
在本實施例2之拉鏈10'之第1磁性鏈齒11',係於鏈布背面側(第1嚙合頭部14'之下方側),形成有由其第1嚙合頭部14'之第1頸部13側向頭部前端,使該第1嚙合頭部14'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逐漸減小的第1前端側傾斜面(斜面)18。而且,在本實施例2之第2磁性鏈齒21',係於鏈布表面側(第2嚙合頭部24'之上方側),形成有由其第2嚙合頭部24'之第2頸部23側向頭部前端,使該第2嚙合頭部24'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逐漸減小的第2前端側傾斜面(斜面)28。
此外,本實施例2之拉鏈10'除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分別形成有第1及第2前端側傾斜面18、28外之構成,其餘係與前述實施例1之拉鏈10實質上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2中,因對於具有與前述實施例1相同構成之零件及構件,係使用相同之符號表示,故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例2之拉鏈10'藉由具有形成有第1前端側傾斜面18之第1磁性鏈齒11'及形成有第2前端側傾斜面28之第2磁性鏈齒21',例如如圖24及圖25所示,在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由鏈布寬度方向相互接近進而抵接時,藉由由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之磁力所產生吸引力,可使第1磁性鏈齒11'相對於第2磁性鏈齒21'沿第1及第2前端側傾斜面18、28向第2鏈布1b之鏈布表面側相對移動。
藉此,由於第1磁性鏈齒11'可容易地移動至第2磁性鏈齒21'之上面側,故可使該第1磁性鏈齒11'由第2磁性鏈齒21'之上方側順滑地嚙合於該第2磁性鏈齒21'。因此,本實施例2之拉鏈10'藉由磁性鏈齒11'、21'由鏈布寬度方向接近時之吸引,亦可使第1磁性鏈齒11'與第2磁性鏈齒21'易於嚙合。
實施例3
圖26係顯示配置於本實施例3之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之正視圖。
本實施例3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71係由前述實施例1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21,省去第1及第2突出部15、25與第1及第2階部16、26而構成,除此以外之構成係與前述實施例1之拉鏈10實質上相同。因此,在本實施例3中,因對於具有與前述實施例1相同構成之零件及構件係使用相同之符號表示,故省略其說明。
圖24顯示之拉鏈中,安裝於第2鏈布1b之第2磁性鏈齒71係在鄰接之2個第2磁性鏈齒71之間,可插入安裝於省略圖示之第1鏈布1a之第1磁性鏈齒之第1嚙合頭部地形成。此時,相鄰之2個第2磁性鏈齒71之頸部23間的空間形成為大於第1磁性鏈齒之第1嚙合頭部。
在第2磁性鏈齒71遍及其第2嚙合頭部24與頸部23,形成有第1斜面27a。此處,由於本實施例3之第1磁性鏈齒係在沿鏈布長度方向之軸線與第2磁性鏈齒71形成線對稱之形態,故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及圖示。
排列設置有如此之第1磁性鏈齒及第2磁性鏈齒71之本實施例3的拉鏈,雖然在第1及第2磁性鏈齒71處於嚙合狀態,其接受由鏈布背面側向鏈布表面側之上推力時之強度(抗推起強度)比前述實施例1之拉鏈10低,但在使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71嚙合時,不僅可使第1磁性鏈齒由第2磁性鏈齒71之上方側,亦可由第2磁性鏈齒71之下方側順滑地嚙合。
再者,本實施例3之拉鏈,可藉由使第1磁性鏈齒在第2磁性鏈齒71之上方側拔出,而使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71由嚙合之狀態分離,而且,亦可藉由使第1磁性鏈齒在第2磁性鏈齒71之下方側拔出,而使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71由嚙合之狀態分離。
如此,本實施例3之拉鏈可由第2磁性鏈齒71之上下方向簡單地進行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71之嚙合及分離。因此,與前述實施例1之拉鏈10比較可提高開閉拉鏈時之操作性。
再者,在前述之實施例1~實施例3中,第1及第2磁性鏈齒係藉由射出成形混合磁性材料與合成樹脂材料者而形成,但本發明之第1及第2磁性鏈齒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藉由在將具有磁性之磁石等物體埋入之同時將合成樹脂成型為特定之形狀,而形成第1及第2磁性鏈齒。
1...鏈布
1a...第1鏈布
1b...第2鏈布
2...鏈條
3...芯帶部
10、10'...拉鏈
11、11'...第1磁性鏈齒
11"...第1磁性鏈齒
11a...第1鏈齒排
12...第1腳部
13...第1頸部
14、14'...第1嚙合頭部
15、15"...第1突出部
15a、15a"...突出面
16、16"...第1階部
16a、16a"...底面
17a...第1斜面
17b...第2斜面
17c...第3斜面
18...第1前端側傾斜面
21、21'...第2磁性鏈齒
21"...第2磁性鏈齒
21a...第2鏈齒排
22...第2腳部
23...第2頸部
24、24'...第2嚙合頭部
25、25"...第2突出部
25a、25a"...突出面
26、26"...第2階部
26a、26a"...底面
27a...第1斜面
27b...第2斜面
27c...第3斜面
28...第2前端側傾斜面
31...上止擋
31a...連結部
32...下止擋
41...皮包
42...收容部
45...剛體箱
45a...箱壁部
45b...彎曲部
47...帳篷
47a...入口門蓋
47b...帳篷本體
51...上止擋
51a...止擋形成部
52...下止擋
53...插銷
54...開尾筒
54a...鏈布夾持部
54b...筒部
54c...嵌入孔
62...下止擋
63...第1開件
63a...第1鏈布夾持部
63b...第1開件本體
63c...凹部
63d...凸部
64...第2開件
64a...第2鏈布夾持部
64b...第2開件本體
64c...凸部
64d...凹部
71...第2磁性鏈齒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拉鏈的正視圖。
圖2係顯示該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該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之立體圖。
圖4係顯示該拉鏈之上止擋的正視圖。
圖5係顯示該拉鏈分離狀態之正視圖。
圖6係顯示該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在嚙合前之狀態之剖面圖。
圖7係圖6顯示之ⅤⅡ-ⅤⅡ線之剖面圖。
圖8係圖6顯示之ⅤⅢ-ⅤⅢ線之剖面圖。
圖9係顯示該拉鏈閉鎖狀態之正視圖。
圖10係圖9顯示之Ⅹ-Ⅹ線之剖面圖。
圖11係圖9顯示之ⅩⅠ-ⅩⅠ線之剖面圖。
圖12係顯示第1磁性鏈齒由第2磁性鏈齒分離時之狀態之剖面圖。
圖13係說明該拉鏈之使用例之說明圖。
圖14係說明該拉鏈之其他使用例之說明圖。
圖15係說明該拉鏈之另一其他使用例之說明圖。
圖16係顯示上止擋變形例之正視圖。
圖17係顯示下止擋變形例之立體圖。
圖18係顯示下止擋另一變形例之立體圖。
圖19係顯示上述下止擋之第1開件之立體圖。
圖20係顯示上述下止擋之第2開件之立體圖。
圖21係顯示第1及第2磁性鏈齒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22係顯示第1及第2磁性鏈齒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圖23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2之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的立體圖。
圖24係顯示使上述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嚙合前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25係顯示使上述拉鏈之第1磁性鏈齒與第2磁性鏈齒嚙合時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26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3之拉鏈之第2磁性鏈齒的正視圖。
圖27係顯示先前之磁性鏈齒之立體圖。
圖28係顯示先前之另一磁性鏈齒之立體圖。
圖29係顯示具有上述磁性鏈齒之拉鏈的立體圖。
1...鏈布
1a...第1鏈布
1b...第2鏈布
2...鏈條
3...芯帶部
10...拉鏈
11...第1磁性鏈齒
11a...第1鏈齒排
21...第2磁性鏈齒
21a...第2鏈齒排
31...上止擋
31a...連結部
32...下止擋

Claims (11)

  1. 一種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係在左右一對之第1及第2鏈布(1a、1b)之相對的鏈布側緣部,跨越鏈布表裏面排列設置沿鏈布長度方向之具有磁力的複數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且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具備:固定於前述鏈布側緣部之腳部(12、22);由該腳部(12、22)沿鏈布寬度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內縮之頸部(13、23);及由該頸部(13、23)之前端於鏈布寬度方向向鏈布外側延伸,且向鏈布長度方向之前後膨大之嚙合頭部(14、14'、24、24');且上述鏈條(2)係利用前述磁力使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嚙合;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具有使前述嚙合頭部(14、14'、24、24')可在嚙合對象側之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的前述頸部(13、23)間,藉由前述磁力由鏈布表裏方向嵌合及分離之尺寸形狀;前述各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具有旋轉容許部,該旋轉容許部係避免左右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在嚙合及分離時,一側之磁性鏈齒(11、11'、11")與另一側之前述磁性鏈齒(21、21'、21"、71)干擾,並容許其以沿著鏈布寬度方向之軸為中心旋轉;前述旋轉容許部係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
  2. 如請求項1之鏈條,其中前述旋轉容許部係藉由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前述嚙合頭部(14、14'、24、24')及前述頸部(13、23)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中之至少一側面之斜面(17a、17b、27a、27b)或彎曲面而構成;前述斜面(17a、17b、27a、27b)或彎曲面係使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鏈布長度方向之尺寸,朝離開前述第1及第2鏈布(1a、1b)之鏈布表裏面之方向逐漸減小而形成。
  3. 如請求項2之鏈條,其中前述斜面(17a、17b、27a、27b)或彎曲面係配置於前述各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前述嚙合頭部(14、14'、24、24')及前述頸部(13、23)之鏈布第1面側的前後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的前後側面。
  4. 如請求項2之鏈條,其中前述斜面(17a、17b、27a、27b)具有:第1斜面(17a、27a),及較該第1斜面(17a、27a)更傾斜的第2斜面(17b、27b)。
  5. 如請求項4之鏈條,其中前述第1斜面(17a、27a)係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前述第2斜面(17b、27b)係配置於鏈布第1面側之另一側之側面與鏈布第2面側之一側之側面。
  6. 如請求項1之鏈條,其中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具有:安裝於前述第1鏈布(1a)之第1磁性鏈齒(11、11'、11"),及安裝於前述第2鏈布(1b)之第2磁性鏈齒(21、21'、21");前述第1磁性鏈齒(11、11'、11")具有:在前述第1鏈布(1a)之鏈布第1面側向前述頸部(13)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1突出部(15、15'),及在前述第1鏈布(1a)之鏈布第2面側形成於前述嚙合頭部(14、14')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1階部(16、16");前述第2磁性鏈齒(21、21'、21")具有:在前述第2鏈布(1b)之鏈布第2面側向前述頸部(23)之前方或後方之內縮部分突出之第2突出部(25、25'),及在前述第2鏈布(1b)之鏈布第1面側形成於前述嚙合頭部(24、24')之後端側或前端側之第2階部(26、26")。
  7. 如請求項6之鏈條,其中前述第2階部(26、26")之底面(26a、26a")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位置係設定為前述第2磁性鏈齒(21、21'、21")之鏈布表裏方向之中心高度位置,或與該中心高度位置相較前述嚙合頭部(24、24')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尺寸更大的位置;前述第2突出部(25、25")之突出面(25a、25a")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位置係設定為前述中心高度位置,或與該中心高度位置相較前述第2突出部(25、25")在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尺寸更高的位置;前述第1突出部(15、15")之突出面(15a、15a")及前述第1階部(16、16")之底面(16a、16a"),係配置為在前述第1及第2磁性鏈齒(11、11'、11"、21、21'、21")嚙合時,分別抵接或面對於前述第2階部(26、26")之前述底面(26a、26a")及前述第2突出部(25、25")之前述突出面(25a、25a")。
  8. 如請求項7之鏈條,其中係將前述第2階部(26、26")之前述底面(26a、26a")與前述第2突出部(25、25")之前述突出面(25a、25a")配置在相同之高度位置。
  9. 如請求項6之鏈條,其中前述第1磁性鏈齒(11')在鏈布第2面側具有使前述嚙合頭部(14')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14')之前述頸部(13)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18);前述第2磁性鏈齒(21')在鏈布第1面側具有使前述嚙合頭部(24')之鏈布表裏方向之高度,由該嚙合頭部(24')之前述頸部(23)側向頭部前端逐漸減小之前端側傾斜面(28)。
  10. 一種拉鏈,其特徵在於:其係由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前述鏈條(2)所形成,且在藉由複數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所形成之鏈齒排之一端配置有上止擋(31、51),在該鏈齒排之另一端配置有下止擋(32、52、62)。
  11. 如請求項10之拉鏈,其中前述上止擋(31、51)及/或下止擋(32)係藉由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前述腳部(12、22)經由連結部(31a)連結而構成,或藉由在相互鄰接之前述磁性鏈齒(11、11'、11"、21、21'、21"、71)之前述腳部(12、22)間之間隔,跨越前述鏈布(1)之鏈布表裏面安裝止擋形成部(51a)而構成。
TW098131963A 2009-03-05 2009-09-22 Chain and zipper TWI386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4185 WO2010100744A1 (ja) 2009-03-05 2009-03-05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2748A TW201032748A (en) 2010-09-16
TWI386173B true TWI386173B (zh) 2013-02-21

Family

ID=4270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1963A TWI386173B (zh) 2009-03-05 2009-09-22 Chain and zipp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01650B2 (zh)
CN (1) CN102245045B (zh)
TW (1) TWI386173B (zh)
WO (1) WO20101007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935B (zh) * 2014-09-24 2017-01-01 Ykk Corp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930B (zh) * 2011-02-03 2016-01-06 Ykk株式会社 拉链
WO2012172693A1 (ja) * 2011-06-17 2012-12-20 Ykk株式会社 磁性ファスナー
EP3045068B1 (en) * 2013-09-09 2020-10-07 YKK Corporation Fastener chain, slide fastener, and fastener el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095353B (zh) * 2014-07-22 2017-08-1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上下牙点的拉链带
JP6932134B2 (ja) * 2016-01-23 2021-09-08 フィドロック・ゲーエムベーハーFidlock Gmbh 2つの部品を着脱自在に連結するクロージャ装置
CN111869998A (zh) * 2020-08-13 2020-11-03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防护性的拉链结构
WO2022099641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浙江华圣达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三角牙链牙及拉链
CN114468484B (zh) * 2022-01-07 2023-07-2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及应用该拉链的物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859B (en) * 2004-12-16 2008-01-01 Ykk Corp Slide fastener
TW200819076A (en) * 2006-05-30 2008-05-01 Ykk Corp Faste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89298A (en) * 1943-03-27 1945-11-20 Ellis Robert Apparel fastener
DE1155824B (de) * 1955-07-27 1963-10-17 Siemens Ag Loesbare Verbindung nach Art eines Reissverschlusses fuer elektrische Abschirmeinrichtungen
US3008209A (en) * 1958-11-28 1961-11-14 Franklin T Kurt Magnetic fastener
FR2492238A1 (fr) * 1980-10-20 1982-04-23 Garami Eugene Fermetures magnetiques souples
JPH0464209U (zh) * 1990-10-17 1992-06-02
JP3685255B2 (ja) * 2001-06-18 2005-08-17 Ykk株式会社 気密防水用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464802B2 (ja) * 2004-11-30 2010-05-19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
JP4628329B2 (ja) * 2006-08-17 2011-02-09 Ykk株式会社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973719A (zh) * 2006-12-13 2007-06-06 徐桂芳 一种拉链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859B (en) * 2004-12-16 2008-01-01 Ykk Corp Slide fastener
TW200819076A (en) * 2006-05-30 2008-05-01 Ykk Corp Fasten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935B (zh) * 2014-09-24 2017-01-01 Ykk Corp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00744A1 (ja) 2010-09-10
JP5301650B2 (ja) 2013-09-25
CN102245045A (zh) 2011-11-16
CN102245045B (zh) 2014-02-19
TW201032748A (en) 2010-09-16
JPWO2010100744A1 (ja)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173B (zh) Chain and zipper
TWI465203B (zh) Zipper with slide and quick release zipper
US7694396B2 (en) Reverse opening type separable end stop of slide fastener
TWI526171B (zh) A zipper with a separable insert and a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TWI363603B (zh)
KR100981529B1 (ko)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
TWI418314B (zh) zipper
TWI418315B (zh) zipper
TWI391104B (zh) Invisible zipper
EP1614364A1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and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US20120260468A1 (e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KR101558070B1 (ko) 간이 로크 기구를 갖는 슬라이드 파스너 및 슬라이더
US8402614B2 (en)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TWI523616B (zh) zipper
US7669296B2 (en) Slide fastener
TWI378783B (zh)
TWI448258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TWI244905B (en) Top end stop of slide fastener
TW201436730A (zh) 鏈帶及鏈帶之製造方法
TWI630882B (zh) Zipper slider
TW201813539A (zh) 滑件及拉鏈
TWI641333B (zh) zipper
TWI630883B (zh) zipper
CN110811082A (zh) 拉链
TW201433277A (zh) 拉鏈開合件及鏈條